拔罐后痒如何从皮肤颜色鉴别体质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学习啦【购物知识】 小萌
  后皮肤颜色如何鉴别?拔罐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由于讲究体质的辨证论治,拔罐后观察皮肤的颜色、气味等,可以了解此时身体的状况以及自身体质。拔罐后皮肤颜色如何鉴别,下面一起来看看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自古以来,拔火罐都是以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也是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罐部位,产生刺激经络,达到的目的。拔火罐常用于、颈肩腰腿疼痛、肥胖、头痛、、青春痘、胃脘痛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防治。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1、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2、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3、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4、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6、罐印红而暗:表示高,且有热邪。
  7、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8、罐印呈青色,则表明为寒症。
  9、走罐后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提示感受风寒。
  10、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11、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2、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毒的反应。
  拔罐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拔罐也要&对症&才能达到拔罐的治疗效果,下面一起来看看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常见疾病拔罐疗法
  目前,拔罐方法最常用有抽气罐法、火罐法,根据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走罐、闪罐等方法。因此,拔罐可不是把罐子往背上一放就完事了。专家介绍,夏季拔罐需要针对病症,结合相对应的经脉位置或疼痛的部位来进行,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专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1、感冒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位为主,采用走罐或留罐法,在大椎、风门、肺腧等穴位上用闪火法拔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待皮肤潮红,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腧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专家提醒,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拔罐后最好盖住背部,免得受寒。
  2、背腰痛背腰痛与感受外邪、跌倒损伤或劳欲过度等有关。在腰背部疼痛部位用走罐法,先在腰背部均匀涂抹万花油,将中号玻璃罐放在疼痛部位上,缓慢沿疼痛部位周围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变深红或紫色为度。
  3、肥胖拔火罐有一定的功效,可以作为减肥的一种手段,配合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效果会更佳。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减肥效果的。取穴为: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天枢、水分、滑肉门、中脘、气海、带脉、足三里、丰隆、曲池,可用抽气罐或火罐拔以上穴位。
   拔罐的方法
  1、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等皮肤疾患。
  3、拔罐
  (1)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
  (2)部位禁忌、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医生提醒,玻璃罐临床用得较多,能及时观察皮肤的变化情况,但玻璃罐是用火来造成负压的,家庭使用火罐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橡胶罐使用相对简单,但吸力不好掌握,也不能观察到皮肤的情况。家庭用罐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拔罐后留下的罐印是正常的,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正常情况下,7天左右都会基本消失。
拔罐相关文章: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相关的文章
【购物知识】图文推荐>&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拔罐后皮肤颜色如何鉴别?拔罐后皮肤出现不同的颜色反映了被拔罐者不同的健康状况,那么拔罐后出现的不同颜色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健康状况呢?
拔罐后为什么会出现颜色变化
拔罐是我国传统医学精粹——中医的一个重要疗法,是指利用罐具通过排气产生负压吸附于体表,皮肤对这种刺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反应。皮肤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形态上,拔罐后在体表留下的痕迹称之为“罐斑”。中医认为皮肤的这些皮损是内在病理的反应。不同的颜色、皮肤形态代表着体内不同的病症,大家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下拔罐后皮肤颜色的鉴别吧。
拔罐后黑紫
如果患者拔罐的部位出现了紫色或者是黑紫色,这就说明患者的体内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用中医都说法就是体内淤血,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对策:劳损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烫疗,利用热疗活血通络。如果拔罐后一个月黑紫罐印还没有消退,可以去推拿科就诊,热敷,如果没效,应该去检查血小板数值是否正常。
拔罐后皮肤流黄水
拔罐后出现黄色的物质,说明体内可能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对策:利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表面用莲花针敲刺后皮肤恢复,过一段时间再拔罐,此时会将体内的淤血一同排出体外。
拔罐后皮肤紫色带斑块
如果拔罐后不仅仅是皮肤发紫,同时还伴随着斑块,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
对策:对症驱寒为主,可以用毛巾热敷,有助于驱寒活血。
相关问答推荐
大家都在搜当前位置: >>
拔罐后如何从罐印颜色看体质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缓解因气血阻滞引起 的颈间疼痛和感冒等。由于中医讲究体质的辨证论治,拔罐后观察皮肤的颜色、 气味等,可以了解此时身体的状况以及自身体质。 1、皮肤呈白色:体内温气重 表现:在皮肤颜色的改变上,如出现白色的小水珠,则表明为体内湿气重。有的 人体内湿气严重, 水湿多而毛孔一时无法全部排出体外,拔罐后会表现为皮肤起 小水泡。 方法: 体内湿气重, 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 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 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关元穴、 子宫穴,利用一个灸盒便能将两个穴位同时艾灸。 2、出现黄色物质:体内有病邪 表现:出现黄色的物质,可能说明体内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 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方法:利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表面用莲花针敲刺后再拔罐,此时会将体 内的淤血一同排出体外。 3、皮肤呈黑红色: 表现: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颜色偏红多为“痧” ,通常为感冒。 方法: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4、皮肤呈偏黑色:劳累劳损所致 表现:颜色偏黑色为淤血阻滞,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方法:劳损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烫疗,利用热 疗活血通络。 延伸阅读:拔罐注意事项 在家中拔罐时,需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 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拔罐,且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罐的旧痕未消退 前,不可再拔罐。为了安全起见,推荐家庭常用真空拔罐,操作简单、调控自如, 而且安全性高,不会因操作不当引发烧伤事件。
拔罐从罐印颜色辩病症 - 拔罐从罐印颜色辩病症
14:15 拔罐是利用真空负压将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刺 激人体皮部、经...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拔罐后皮肤颜色对应的健康分析 1、拔罐后皮肤颜色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罐...体质阴虚火旺 、 炎症 红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拔罐后罐印的解析 1页 免费
拔罐后如何从罐印颜色看...
1页 1下载券 ...拔罐后看颜色鉴别疾病 - 拔罐后看颜色鉴别疾病 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 经或者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 会出现此印迹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1、罐印...拔罐后如何从罐印颜色看...
1页 1下载券
拔罐反应 5页 免费 拔罐...拔罐时罐印分析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拔罐时...(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罐时间太长或体内湿热太重,还有的是因为个体体质...玄罐操作方法: 玄罐辨诊是集数千年中医拔罐断诊之精华:用 11 个罐在人体背部...拔罐后如何从罐印颜色看...
1页 1下载券
通过拔罐罐印看健康状况 1页 ...拔罐后皮肤会出现不同的颜色,通过本文的学习就能判断...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拔罐后如何从罐印颜色看...
1页 1下载券
拔罐反应 5页 免费 拔罐...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 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邪 ...拔罐后如何从罐印颜色看...
1页 1下载券
传统拔罐疗法 罐印看病 4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拔罐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治疗方法之一,而许多人在秋季的时候会想通过拔罐来祛病养生,那么秋季适合拔罐吗?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呢?秋季适合拔罐秋季还易外感风寒,导致很多关节、颈椎、脊椎、腰椎有病变的人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因此不少人青睐用拔火罐等方法抽出体内的寒气。但是,秋季不宜多拔火罐,尤其是一些体质比较虚寒者及老年人,否则外环境中的寒气容易随着治疗过程进入体内,反而会加重原有的症状。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并且,不管是湿气入侵体内还是风寒入侵经络,拔罐都只能是缓解症状,并不能解除病根。
适合秋季拔罐的疾病寒性颈椎病秋季气候干燥,咽喉炎发病率较高,很多人喜欢购买治疗咽喉炎症的药物服用,但消炎药绝不能滥用,否则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能够治疗咽喉肿痛,还有降急火的效果。病人经过一次放血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疼痛变轻了,很少再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治疗时间也会变短的,一般是一个星期就好了。这种疗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针或者梅花针点刺之后放血。主要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起病急骤,以高热、肿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主的中医实热证。
寒性落枕秋季早晚温差还是有的,有些人一下子是不能够适应的,很多人早晨起来觉得自己的肚子非常的疼痛,而且还能够转动了,去医院一看,原来是落枕了。这主要是为了气温不断的下降,很多人适应不了就不幸中招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采用在颈部及落枕周边部位的走罐、留罐和艾灸综合疗法。先在疼痛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后走罐,以皮肤红晕为度,之后在风门、风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所有穴位10分钟,每日1次,2次为1个疗程。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1、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2、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3、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4、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6、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7、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8、罐印呈青色,则表明为寒症。9、走罐后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提示感受风寒。
10、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11、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12、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秋季拔罐注意三件事1、秋季不宜多拔火罐专家指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并且,不管是湿气入侵体内还是风寒入侵经络,拔罐都只能是缓解症状,并不能解除病根。首先得分清楚体内的湿气是内湿还是外湿,夏季长期在空调环境中易造成外湿,对这种情况,拔罐是有一定疗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内湿,此时拔罐就作用甚微。秋冬两季天气寒冷,拔罐时脱衣服容易着凉,要注意保暖。秋季偏燥,一周拔两次罐就够了,拔罐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孕妇、体质虚弱者、皮肤病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拔罐时容易出现皮肤淤血,也不适宜;儿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数和数量要比大人少。
2、身体强健的人更适合空调吹多了,体内寒湿有可能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可以拔罐,但次数和频率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强弱来定,频繁拔罐很伤身。从中医角度来看,拔罐属于泻法,泻多了既伤皮肤、肌肉,又伤体内正气。有的人觉得拔了舒服,就不停地去拔罐,看到身上弄出了很多瘀的黑紫色东西,就认为特别有效。但这毕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出血,长期做身体反而更加虚弱。拔罐其实更适合身体强壮的人,体质弱、阳虚的人就最好不要做。如果肌肉酸痛时间比较长,或者这种不适感刚刚出现的时候,偶尔去做一次是可以的,即使体质很好的人做个两三次也够了,绝对不宜多做。
3、拔出瘀血并不代表有寒湿很多人都自以为是因为寒湿太重导致的肌肉僵硬、四肢酸痛,但专家提醒,身体里面是否有寒湿自己无法判断,只有经专业中医师把脉之后才能确定。如果体内没有寒湿而去拔罐,第一次虽然会感觉舒服,多做几次之后,反而容易反复感冒,加重体内的寒湿。而紫红色的瘀血,只能说明你的身体有病灶,除了寒湿的可能性外,胃肠虚弱、肺不好、心脏功能不好以及肝功能差的人都可能出现。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IZ0HXGcIpY4et2nkLis9ifWwiJmHtYNgigVe3Ju5Rb2rx8.jpg【拔气罐皮肤颜色该怎样鉴别呢?】_拔气罐皮肤颜色_怎么鉴别_如何鉴别-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拔气罐皮肤颜色该怎样鉴别呢?
大家都知道拔罐,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的理疗方式,直到今天也非常受欢迎,有些人通过拔罐治疗疾病,有些人通过拔罐养生。在做了拔罐之后,人的皮肤颜色会出现变化,比如会变得很红,有的人会变成青色,有的人的皮肤会变成暗红色等等,通过皮肤的颜色可以反映出人的健康问题。但需要提醒的是,拔罐其实有很多注意事项,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拔罐的,比如身体虚弱的人就不适合做拔罐。正如上面所说,可以通过拔罐后的颜色来判断病情,所以下面教大家具体鉴别方法。
第一、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1、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2、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3、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4、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6、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7、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8、罐印呈青色,则表明为寒症。
9、走罐后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提示感受风寒。
10、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11、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2、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拔罐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拔罐也要“对症”才能达到拔罐的治疗效果,下面一起来看看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第二、常见疾病拔罐疗法
目前,拔罐方法最常用有抽气罐法、火罐法,根据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走罐、闪罐等方法。因此,拔罐可不是把罐子往背上一放就完事了。专家介绍,夏季拔罐需要针对,结合相对应的经脉位置或疼痛的部位来进行,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专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1、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为主,采用走罐或留罐法,在大椎、风门、肺腧等穴位上用闪火法拔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待皮肤潮红,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腧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专家提醒,操作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拔罐后最好盖住背部,免得受寒。
2、背腰痛背腰痛与感受外邪、跌倒损伤或劳欲过度等有关。在腰背部疼痛部位用走罐法,先在腰背部均匀涂抹万花油,将中号玻璃罐放在疼痛部位上,缓慢沿疼痛部位周围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变深红或紫色为度。
3、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可以作为减肥的一种手段,配合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效果会更佳。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减肥效果的。取穴为: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天枢、水分、滑肉门、中脘、气海、带脉、足三里、丰隆、曲池,可用抽气罐或火罐拔以上穴位。
第三、拔罐的方法
1、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
(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3780阅读4189阅读3248阅读4127阅读3004阅读3827阅读4813阅读
4791阅读4003阅读3045阅读3939阅读4465阅读3675阅读4930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拔罐后皮肤颜色发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