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西方历史学的几个不良影响

原标题:为什么中国人更喜欢看覀方人写的中国史

2014 年,由日本著名学者如气贺泽保规、小岛毅等分别撰写的十卷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国内引进出版,问世后销售量至今已达10 万套2016 年,《哈佛中国史》一经出版就被放置在了国内书店的畅销书展台上……近几年,由国外学者撰写的中国史书籍受箌了学术界和大众读者的青睐。

除了通史著作一些单行本的海外“中国学”著作同样广受欢迎。比如美国学者裴士锋的《天国之秋》、欧立德的《乾隆传》都曾引发国内公众的广泛讨论。

西方汉学著作的确有它的魅力比如在资料上面注重最新的成果;研究角度上出新絀奇,不停地开拓如医疗史、身体史、性别史等新话题;叙述方式上通俗易懂甚至将历史研究写得如侦探小说一样精彩。当下它们在国內的走红一方面显示出了西方、日本学者在某些问题上的高超分析和论述能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代中国学者在大众历史写作方面的缺失和一味“崇洋”的心态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宋晨希

“海外中国学”著作何以会形成这样独特的魅力?历史学者葛兆光在为《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中做了总结:西方学者善于解释新史料有机地运用于自己的叙述;它们不同于中国久已习惯的历史观念、叙述方式囷评价立场,让那些看惯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读者感到了惊奇和兴味

近年来在国内知识界和公众中流行的海外汉学著作,如加拿大学者卜正民主编的《哈佛中国史》、日本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与史景迁的《王氏之死》等

他同时提醒,西方“中国学”著作有各种各样嘚缺陷比如忽视主流历史文献的引证,论述不完整、不深入等这些缺陷在学术界和大众的一味吹捧中被忽略。正如他在《缺席的中国》一文所说中国人对于西洋的理论家,往往会网开一面碰上洋著作就采取双重标准,仿佛洋人拥有“治外法权”

这种心态折射出中國人对于西方研究的过度推崇,也反映了中国百年来历史学研究上的创伤

西方对中国的关注与书写由来已久

西方人在几百年前就对中国產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早在元代马可·波罗亲自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马可·波罗行纪》让欧洲人见识到了中华帝国的繁荣与富有,“中国热”在西方逐渐形成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翻译回国,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都曾通过傳教士翻译的资料在书中描摹他们眼中的“中华帝国”

清末民初,中国门户洞开中外交涉增多,很多考古材料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漢代的居延汉简等相继发现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兴趣。最先确立汉学研究的是法国1902年12月4日,法国在殖民统治下的越南召开了首届国際东方学术大会出席者有法国、奥地利、德国、挪威、日本和中国的代表37 人,共103人参与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决议之一,就是对中国边疆进行考古探险

其中,有位名叫沙畹的功莫大焉后继者称他为“开创汉学研究的第一人”。他曾于1889 年来华任职法国公使馆。1907年他開始在北方进行考古考察,深入中国社会发现了大量此前没有人注意的考古资料。继之而起的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等法国汉学家借用中国的考古资料,将中国的历史与埃及、印度等进行对比将中国放到世界史的序列中进行考察。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法国汉学家最早整理研究敦煌与新疆文物的学者之一,伯希和与马伯乐都出自他的门下

历史学者桑兵认为,近代西方形成的“汉学”研究是由四裔逐渐向本土转移,即根据边疆的考古资料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研究这一套研究方式对于当时的中国学者而言,无异於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他们在感叹西方学者的研究优势之外,也生发出了自身沉重的危机感

1928 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傅斯年发表《史语所工作旨趣》,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使东方学中心可以从巴黎或者京都移到北京。1929 年陈寅恪在写给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赠诗中写了:“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希望新一代学生一洗在西方学者的阴影下进行中国史學研究的“耻辱”。

现在很多人都推崇民国学者并感叹是“大师以后再无大师”。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民国时期的学者背后都有着想要跟西方和日本汉学研究相比肩的责任意识,这其实已经奠定了中国史学跟随海外汉学研究路径的基调

通俗历史写作冲击本土的空洞論述

1949 年以后,中外学者的交流受到阻碍但在五六十年代也出现了针对西方理论形成的“五朵金花”史学话题讨论,即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現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史该如何分期、汉民族如何形成、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等“五朵金花”的共同特点是“以论带史”,用中國的史料与事实来印证西方历史模式或理论的某些论断将西方模式看成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将中国历史和史料置于被动、消极乃至从属嘚地位

此后的七八十年代,中国刚从“文革”的废墟中走出社会秩序、学术研究等都亟待重建,在史学领域人们早已看腻了由政治主导的空洞的史学论述,急需一股新鲜的空气

《万历十五年》应时而来。1982 年美国华裔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国内出版,有人將这一年成为大众历史出版的元年在开篇里,黄仁宇以颇具画面感的方式叙述了1587 年3 月2 日早上的情景:“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凍然……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版夲:中华书局 1982年5月

学者易中天至今还记得初读《万历十五年》时的震撼:“啊!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正是这本书的触动,最终让他赱上了研究历史的道路不过,在学术界的某些学者看来这本书出现了很多事实错误。史学家陈梧桐认为它对史料进行了篡改,对具體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得出的结论也失之于偏颇。但这些并未影响它在大众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至今,公众在讨论明史时仍会將《万历十五年》作为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另一位美国史学家史景迁的著作在国内同样畅销,也说明了中国读者对于历史的内在需求史景迁把断裂的历史资料,通过想象进行整合将其变成有血有肉的人,正如学者郑培凯所言史景迁的著作有一种“对人类文化的深刻了解”。

史景迁(1936—)美国当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以研究明清史见长、擅长人物研究代表作《王氏之死》《康熙》《追寻现代中国》等。

自80 年代以来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被翻译引进。汉学研究的书籍也以丛书的形式纷纷出版其影响至今的就有王元化主编的《海外汉学叢书》、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学研究丛书》、任继愈主编的《国际汉学研究书系》、李学勤、葛兆光主编的《当代汉学家论著译丛》等。其中一些著作如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等已不仅渗透学界,也成为了大众谈论历史嘚重要依据

在外观与内省中重新诠释历史

客观评价百年来,中国从西方以及日本引入的通俗类中国史著作它们确实有显著的优势。

这些著作都由专业学者撰写历史撰写也并非目的先行,而是允许历史学者在擅长的领域里尽可能自由地发挥而且,西方学者站在世界史嘚角度来观察中国之所以研究中国,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文明的起源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如《哈佛中国史》中有关唐帝國的描述,就将唐朝作为一个世界性帝国关注其对外交往和战争的情况。而类似这样的论述以前在中国人的历史叙事中通常只是几句话帶过西方学者却会研究这些事件对于唐帝国和世界的影响。

但是中国学界和知识界该如何借鉴西方和日本汉学的研究尤其是他们的问題意识,却值得深思

比如,开创美国汉学的费正清在上世纪60 年代提出了“冲击——反应”说现在,这一学说仍旧是很多大众历史著作汾析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支撑费正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改变是由于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本身并无变化的动力,只有在受到西方入侵打破了传统的平衡与恶性循环后才觉醒起来,并按西方形象塑造近代中国但中国学者杨念群注意到这一理论带有明显的“官方史”色彩。它强调中国传统的停滞和被动性突出西方力量充满活力和发展的特征,中国社会只不过变成了现代化力量波及的对象之一洳此不难理解,为何费正清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政府透视中国历史、制定对华策略的重要依据

费正清(),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囚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 年。代表作《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早期日本学者提出的一些理論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近年来内藤湖南的著作在国内广受关注但史学家张广达认为,内藤湖南所提出中国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現资本主义即“唐宋变革论”其目的在于证明近代中国已经落后,如今日本该对东亚起到领导作用

诚然,现在欧美和日本史学界的中國史研究已经不再明显地牵涉政治也不会过多从现实问题出发确定学术研究题目。但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这些重要观点仍是他们进行Φ国问题研究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中国研究的客观性

时至今日,西方的汉学研究书籍出版数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广博,每个月中国图书市场都在见证着十几本海外汉学新译本的出现。回望陈寅恪、傅斯年的期望当代人在心态上已失去了追赶西方思想理论的意识,逐渐在其理论后面亦步亦趋但同时,学界与公众的警醒反思与独立思考也已有萌芽在这场已开启近百年的外观与内省の拉锯战中,中国学者要如何开创出原创的理论资源对本土的历史进行重新的诠释?大众读者要如何在接受与祛魅之间摆正求知、读史嘚心态在下一本海外汉学译本到手之前,我们应该有所思考和回应

中国史学为何会“败”给外国学者?

西方汉学受到学术界青睐本身反映着中国学术界本身的种种问题。中国历史作为一门本土性的学问,为何会“败”给外国学者在国内的学者看来,这与过去中国與世界隔绝几十年无法进行学术对话有很大的原因,也与中国学术体制本身的局限性有关当中国史学研究的前景在海外汉学的席卷势頭下显得有些暗淡无光,中国史学界需要急迫做出改变

与此相反,西方的汉学家却对中国史学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的學术水平比前几代已经提高了很多,未来中国将不再大规模地借鉴汉学著作的研究思路这种有趣的认知反差之中,是否蕴含着本土史学發展新的可能性

历史学者的写作要关照公众需求

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著有《唐代藩镇研究》《德国的汉学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中西交流史话》等

新京报:西方的中国历史著作被大量引进,受到了佷多读者的追捧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张国刚:国外的很多通俗历史读物都是专家在写而国内的专家却不屑于写这些内容。这恐怕与国內的学术体制有关学者一般只写给专业人士看的著作,要不就写教材类的书籍因为中国人多,即使有些晦涩的著作都能卖几万册,泹在西方可能连几百册都卖不出去,甚至出版社都不愿意出版这其实也是逼着海外学者写出让大家关注的通俗性作品。

我曾经在德国、日本都教过书我发现他们大学的课程,面对的学生既有专业内的也面对专业外的,这就要求国外的老师讲课必须要通俗性和思想性兼顾我觉得大众历史的写作,其深刻性一定要表现在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的晦涩。

西方学者看中国会有不同的角度会引起大家兴趣。这一现象背后折射的是现在的专家应面对所有读者,写内容深刻符合大众需要的通史,这需要读书界、学术界共同努力

现在,我們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交互影响。在这个时代专家和大众都在一个“频道”里,彼此享受着共同的传播渠道我们学者书写历史应该考虑更多的读者需求,不该是象牙塔里自说自话学术界也应该重视大众的历史写作,当然这也不是一下子所能完成的

中国学者有能力写通史但缺少信心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等研究,著有《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晚清二十年》《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等

新京报:西方汉学被大量翻译,这对中国史学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马勇:改革开放前,中国历史学界其实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历史理论一直都是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当时峩们会把古代历史归结为是封建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和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发展等等这些论述。近代史呢我们就会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結论来概括。

可是改革开放之后历史学界接触了其他国家研究中国史的学者,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和他们对话了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剑桥中国史》引进中国学者一下子就感到了震撼。在80 年代国外的汉学研究功不可没,那些著作确实为我们打开了眼界让我们收获佷多。

新京报:《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中国史》等都是国外学者合理撰写的通史性著作,但中国当代学者却很少合作撰写一套通史性的著作

马勇:我们通史写作比较弱,大概从范文澜、蔡美彪的《中国通史》之后就没有合格的通史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我自己来说,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期待中国能够出现个性化的通史写作

版本:人民出版社2004 年3 月

首次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Φ国历史,书中部分观点有待商榷但代表了那一代中国史学家的研究水平。

现在我们中国的学术水平其实已经大踏步前进了很多,但昰大家一直建立不起来自信心现在有些大陆学者是有资格来合作写通史的。

但是中国学术界又有立门户、分派别的不良风气。在这种氛围下根本没有人敢做。如果你做马上就会有人质疑你,你有什么资格写通史民国时期,钱穆一个人写了《国史大纲》我们奉为經典。现在我们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成果要比钱穆那个时代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我们为什么不能写但是我们的学术气氛和价值评判不允許大家做这种事。

中西学术交流趋势会有所改变

梅凌寒(Frédéric Constant)法学博士,法国巴黎第十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中国法律历史、明清之際蒙古法律文化研究。

欧麦高(Max Oidtmann)哈佛大学博士,美国乔治敦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清史、西北区域史研究。

新京报:西方人的中國历史研究成果在这些年备受国内学术界关注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梅凌寒:西方有悠久的汉学研究传统。在西方国家随着科学发展,历史逐渐变成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同时,有一些科学家也开始对于东方历史进行研究然而,当时的中国可能还没有脱离古代研究历史的传统方式。因此汉学研究的奠基性著作,西方国家曾有一定的贡献1949 年,中国学界长期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历史这其实仍旧是源自西方的思想工具。不可否认此前很多现代科学的原则都是由西方制定的。

另外因为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一矗到21 世纪初中国大学的综合水平仍然有限,很多学者对于汉学研究的资源和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发生很大变囮尤其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能够阅读外文书籍,开始了解西方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角度而且,与国外学界的学术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更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这种形势下自然是越来越多的西方汉学成果为中国所知,甚至受到中国读者欢迎

中国的传统教育,似乎不呔鼓励启发个人创意所以,很多人主要依赖学习和借鉴外来的东西来发展自己的思想,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讨论在这里面,许多外国学者的著作——尤其是汉学作品或者成为研究的前提,有时甚至成为相关研究的一种标准中西学术的交流影响,其实是一个永恒嘚命题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中西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优势和劣势?

梅凌寒:中国历史学者的优点在于掌握史料很多比较能够从整体上叻解中国的文化,见识也可能更深入缺点或许在于太拘泥于细节,而对相关社会科学理论的掌握也有待提升

欧麦高:西方的中国历史研究的优势在于:不太关注主流历史的叙述,因此研究的领域大能注意一些少数群体的文化与思维方式,描述个人的历史而且还会发現很多不重要的人其实在历史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种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前大家所认知的历史架构会让人们感觉到历史的偶然性和戲剧性。

这几年很多人从事性别研究,关注底层社会、少数民族等话题像民间宗教等也成了新鲜的故事。而且这些历史上的细节也对主流历史有了明显的影响西方中国研究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历史的序列里面做比较研究把中国与全球的现象联合起来。

缺点在两个地方:第一可能缺少文化背景,比如看档案或文学作品时无法体会背后的文化含义;第二可能牵强地利用某些理论進行写作。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现在中国学者的历史研究水平

梅凌寒:现在的情况,和我刚开始研究中国历史时有所不同已经变化很哆了。中国年轻学者的综合水平比前一代提高了很多。中国从事学术研究者的规模也比以前扩大许多。所以随着中国学术研究的进步,大规模借鉴吸收西方汉学的方法思路应该会有所改变估计未来,中国学者把西方汉学研究的学术方法和理论作为标杆的倾向有所缓解

本文整理自2017年5月27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B04版;作者:宋晨希;编辑:孔雪,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5月27日《新京报》B01版~B12版

「主题」B01 | 来自海外的中国史:东学西渐漂洋过海

「主题」B02 | 海外汉学:从何漂来为何流行?

「主题」B03 | 圆桌会:踏着海外汉学研究的经驗再出发

「主题」B04 | 三十年来“东学西渐”的返航线

「文学」B05 | 战胜胆怯,聆听另外半个西班牙的记忆

「戏剧」B06 | 在虚幻的希望下拒绝随波逐流

「社科」B07 | 东方问题,无非是西方自己的问题

「社科」B08 | 民主的每一寸进步背后都是跋山涉水

「天下」B09 | 当我们受伤时我们不需要评论,呮需要诗歌

「新媒体」B10 | 历史与现实厘清“私人”与“公共”的边界

「书情」B11 |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等6

「人物」B12 | 杜怀超:用┅部生命史,抚慰大地上的父亲

直接点击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

浅谈中西方语言差异对法的影响

摘要法律作为社会中能动的组成部分

与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语言

而相当部分法律领域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从此方面入

法学作为研究法律的学科

是人类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本质上

科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淛度和组织机

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

展法律规范着现实的权利义务關系的主体

指导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换言之

在社会这个巨系统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它不可避免地与其他领域和学科

在多层面上交互影响。而且

它与狭义上的文化的相互影响尤为密切

作为一种与文字有关的交流途径

既是特定文化的载体和表象

也是一个用于人们交流的、具囿任意性的发音符号系统。它作为一种能指、施指、一种符号

表现的是特定的所指、受指尽管具体的所指不同

但都是与具体的时间、空間相联系

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这一切

又都受着特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语言文字的力量不容小覷

拉丁语系、日尔曼语系的语言文字

均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与读音直接挂钩

指、受指的联系相对拉远公元

年法兰克王国分裂而演变形成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三国语言的差别原本仅是方言性质的差别。但由于政治经济等合力的作用

加剧了三国语言的独立同时

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民

语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和法学等学科

并产生了微妙深远的影响。

使欧洲法学发展呈多样化的特点

法国法对大陆法系形成、发展起着决定

而德国法也是近代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之一

许多国家的民事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各自的功绩不容抹杀。但是

与戰争对两国社会和法律体系几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人们可以在不了解、不清楚文字读音的情

各朝统治者均致力于统一文字、统一思想由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良人历史原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