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紧靠在一起起的房,把高处的水用铁槽送出墙外可以吗

道客巴巴-在线文档分享平台
历史记录1
历史记录2
历史记录3
历史记录4
历史记录5
历史记录6
道客巴巴网站 版权所有 - (C) -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号
电话:400-088-8278於是印老师就和陈波一起先把三轮车抬上去
时间: 17:18:47
&&&&&&&&《我的回忆》〈育英二外十年〉-我在南京大厂区办学记-万灵晖(一)酝酿和筹备离开育英二外五年了,最近回校参加了建校十五周年庆典,看到它在各方面都已实实在在地成长为一个全市一流的学校,作为它的创办人我当然感到高兴。早就想写一点关于它的回忆文章,把当初我为什么要到大厂来创办这个学校,把这十年办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经验、教训都记下来留给后人,这可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且想来也会受到那些关心育英二外的人的欢迎。我在育英二外的十年办学是成功的。在这十年里我不仅备尝艰辛也时时享受着兴奋和愉快。在办学过程中我运用了自已全部的知识和智慧、经验和关系,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育英二外的十年是我七十多年人生的高峰。一,酝酿和筹备1992我在南京市教育局工作已经6年即将年满60周岁,面临着退休回家的现实。我不能不考虑退休后怎么办?由于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时还不愿回家等死,总想再干点事。恰在这时看到报纸上登载了全国第一个民办学校-上海的新世纪中学成立。这引起了我的关注。鼓楼区教育督导室主任张婉华同志退休后到了南京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工作我向她表。示了退休后也想去那里工作的愿望,不久她通知我:由退教协主办的育英学校的校长蒋慧希望聘我为育英学校的副校长,我同意了,就在92年的11月份到那里去参加活动。我去后他们告诉我:退教协从84年开始创办育英学校,搞业余教育,办高考补习班,由于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曾经辉煌了一阵,最多时曾同时开办了三、四十个班,但到我去时已走入低谷,因为没有自已的办学基地,靠租用其他中小学的教室进行教学很不稳定,困难重重。因此他们常常开会研究办学问题,这当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有一天早上我走在路上忽然想到:上海可以办民办学校我们也可以申办民办学校,跳出业余教育的圈子打入普教。南京外&&&&&&&&&&&&国语学校每年招生是那么火爆,连要一张报名表都要走后门,这说明学外语、上高质量的学校是社会的需要,如果我们搞一所民办的外国语学校肯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在退协随后的讨论会上我提出了这个意见,第一个表示赞成的是张婉华同志,很快地这个意见也得到了退协领导的同意。通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感觉退协和育英学校对我不合适,就离开了那里。我走后退协和张婉华同志他们继续为申办民办外国语学校而多方奔走,碰了不少钉子。主要是当时的人们接受不了民办学校这个新鲜事物,市教育局只有张连发局长支持,几个副局长一致反对有一个副局长听到张婉华同志说想在报考南京外语学校的落榜生中招生竟然火冒。三丈地说:你们把重点学校、把南师附中放到什么地方去了!他的意思是:落榜生中的优秀学生只能由南师附中等重点中学挑选,怎能给民办学校。还算运气好,恰在此时张连发当选了副市长。他想办法把民办学校作为社会办学改由市第二教育局批准,才通过了审批这一关。应该说在举办民办学校的问题上张连发是有功的;他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工作有干劲这都是他的可贵之处。在学校大有希望、有可能批准时张婉华同志到教育局来找我,希望我仍到那里去工作,我表示不愿去退协,她说:你不必去退协,你来主要是和我一起搞民办学校,我同意了。学校即将批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面前,A,校名。由于退协办了一个育英学校,为了表示这也是退协办的学校就把它定名为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B,校址。在那里办?这成了大问题。原来的那个业余学校,可以在晚间上课、在节假日上课,借用其他中小学的教室。现在要办的是全日制的普通教育,是不能靠借用教室过日子的。由于张婉华同志原来在鼓楼区工作,她想到了福建路中学和丰润中学这两个鼓楼区的簿弱学校,它们办学比较困难,领导想找出路,学校房子比较宽裕,估计有可能同意我们去办学。於是先去找了丰润中学的华明友校长,他高兴地同意和我们合作办学。我想到了大厂区的64中。原因是:这个学校的校园、校舍都不错,学生很少,我和马能仁校长熟悉。92年春天我主办全市的教育督导学习班,马能仁同志是大厂区的督学,在学习期间担任班委,我和他接触较多。92年10月我参加督导组在大厂督导期间曾去64中,知道那里的情况和丰润中学差不多,从办学条件讲比丰润中学还好,於是就到大厂找到马能仁校长,他们果然也很欢迎。64中校园占地28.5亩,有一幢教学楼,一幢办公楼,共有16个教室3个实验室,但只有6个班200多名学生,据说在五年内学生也不会增加。学校正处于困境,在寻找出路,听说要在那里办民办外语学校,立即表示欢迎。&&&&&&&&&&&&C,教师那里来?在提出举办民办学校的动议时我就考虑到:社会上有一批退离休教师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师来源,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如能从中挑选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必能保证教学的高质量。由于民办学校办学初期,不能保证应聘教师有铁饭碗,很难吸引年轻教师来校,也只好主要招聘退离休教师。这样就有一个教师队伍不稳的问题,办学期间会不断有人退出,好在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不断有人退出也不断有人加入,并不是个太大的问题。通过努力我聘到了:金陵中学的王涵华老师(女,数学)、南京一中的沈美丽老师(女,语文)、南京十一中的外语教师胡润珠同志(女)、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蔡敬芝老师(女,语文)和张寿宝老师(地理)、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乔文艾老师(女,美术)、南京八中的王振年老师(体育)和钟浩然老师(女,生物)、浦口区教师进修学校张中强老师(书法)、南京教育学院的鲍家禄(数学)及其夫人朱慧琴(外语),加上64中支援的青年教师金淑琴(女,外语)、陈蓉(女,外语)。到学校招生时教师基本聘齐了。招聘教师的办法是到处打听和登门敦请,有时要请的老师不愿或不能来,但他往往会推荐别人,像王振年老师就是这样请来的。学校终于在日被批准。拿到批文后我们做了两件事,A,去上海参观。组织了:杨余乐(二教局职教处)、顾家庠(大厂区教育局)、张婉华、万灵晖、华明友(丰润中学)、余新华(64中)等人去上海参观新世纪中学,听了他们的介绍、拿到了他们办学的一些文件,这对我们很有帮助,回来后我们的招生简章就是参考他们的招生简章起草的。B,去南京外国语学校参观学习。张婉华和我都没有在外语学校工作过,不知道外语学校该怎么办,听了南外副校长董正景的介绍后才知道:所谓外语学校就是加强外语教学的普通中学;加强外语教学的办法是a,使用三L教材、b,把外语课每周的课时加到7节(原为5节)、c,小班上课(每班20多人)、d,注重听说训练。这次参观对我们很有用,回来后就照葫芦画瓢的干,效果很好。这些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丰润中学华明友校长把和我们合作办学的事汇报给鼓楼区教育局,他们也很赞同,并且引起了区委方副书记的关注,他告诉我们:你们办学只有市里的批文还不行,因为你们是和区管学校合作办学,所以还要写一个报告经区政府批一下,发给区政府各部门,以后你们在区里才好顺利办事。这件事开始我们都被难住了,经市里批准的学校还要经区里批?批什么呢,难道市政府批的还不算么?经过研究才搞明白:学校的成立是经市里批的,不需区里再批。&&&&&&&&&&&&但和丰润中学合作办学还需经区里批准,因丰润中学是区属学校,这次批的是合作办学,不是民办学校成立。於是我们按这个口径写了报告并很快得到批准。在大厂我们遇到了区教育局副局长邢祖廉同志,他坚决支持在64中兴办民办外国语学校,我们遇到问题就找他,他经常和我们一起研究解决各种问题,事实上成了育英二外的创办人之一。他的背后是副区长王长禄同志,他对创办育英二外也是积极赞成和坚决支持的。参照鼓楼区的做法,我们代区教育局起草一个报告上报区政府: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和南京市64中学联合办学成立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大厂分校。也于6月17月得到批准。和鼓楼区不同的是在这里得到批准的不仅仅是联合办学,而且是成立大厂分校。在这里大厂分校的成立一开始就是由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和南京市64中联合举办的。为了宣传大厂分校的成立和进行招生宣传由邢局长召集大厂区各小学校长和南化、南钢、扬子等各大企业教育部门负责人开了一次报告会,由我在会上介绍了办学设想。副区长王长禄也在会上表示支持并提出了要求。我到大厂来,真正是?空手套白狼?一切都依靠64中的支持,要用钱由64中垫付,要用人由64中调动。在校长室给我摆了一张办公桌子,和马能仁、余新华两位校长一道办公。有问题一道研究解决,我常说:育英二外的创办人不是我一个而是四个,万灵晖、马能仁、余新华、邢祖廉。这是符合实际的。关于招生宣传。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被批准后,首先是江苏教育报的记者找上门来,我把招生宣传提纲和招生简章给了她很快地在江苏教育报头版显著位置登载了关于民办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成立的报道,新闻的内容是根据我们的宣传提纲和招生简章改写而成,在全省和全市都产生了影响。接着是金陵晚报的记者对我进行了采访。她为了追求新闻效果使用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有了强劲对手?为标题对我们进行了渲染。这篇报道虽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市教育局的一位对民办学校看不惯的副局长对我们进行了冷嘲热,讽。李绍基老师说:这样写也太过份了,我们和南京外国语学校怎么好比!我们没有钱不能在报纸上登广告,只好印传单,但闻讯赶来咨询的家长还是很多,为了扩大宣传我们分别在丰润中学和64中组织了招生咨询会。在大厂我们还把招生简章写成大字报在十村、杨庄、卸甲甸等处张贴。报名开始了,情况出乎预料,鼓楼那边很快报到六、七百人,以致他们把原定两个班的招生计划扩大为四个班。大厂这边报名的第一天就超过了100人,最后达到&&&&&&&&&&&&200多人。在大厂这边原定只招一个班,看到报名人数这么多,我们也把招生计划修改为两个班。经过考试录取了100人。在大厂工作的这一阶段,我既看到了家长期待的目光也听到了怀疑的声音。南钢的家长由于对南钢中学的教学质量不满,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南钢小学动员学生报考我校,报名的第一天他们派人来集体报名,一下子就报了60多人,使我们的报名人数很快超过100人,在总计200多个报考学生中也是南钢职工子弟最多。就在这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是一批老头老太到大厂来骗钱的,这样的学校能上吗??;有一个找过我多次,积极报考并被录取了的学生家长,有一天忽然来找我要看办学批文,原来是有人告诉她:这个学校没有办学批文怎么能上。在录取的学生中只有85人前来交费、报到,不来报到的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们扬言:我们是来考考玩玩的,这样的学校我们怎么会上!为了补足缺额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录取。有了校舍和教师,又招来了学生,办学的条件具备了,我们又修建了房屋,购置了课桌椅等教学设备,学校就于93年的8月初提前上课了。关于学校收费问题。我们的指导思想是:A,学校要面向工薪阶层,不能高收费,它的收费标准应该是工薪阶层能够承受的。B,民办学校的收费应该能够维持学校运转。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参照上海新世纪中学的收费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我们也提出每生每年收费2000元。第一次到市物价局申报,他们要求我们计算出办学成本、然后再来进行审批。这可难坏了我们,讨论了几天都没有结果,由于学校还不存在,例如教师工资、行政办公费用,基建维修费用…等都既没有标准更没有实绩,所以无法计算,办学成本搞不出来。后来退协找人去物价局疏通批文很快就下来了,什么办学成本也就不谈了。&&&&&&&&二,办学初期的苦与乐1993年8月初学校提前上课,为什么要提前一个月上课?我的想法是:大厂的这些学生都有学校好上,他们所以放弃低收费的学校不上,花大价钱来上民办学校就是冲着我们的高质量来的,就是冲着我们的特色来的。如果我们办不出质量、办不出特色那就要垮台。因此,学生招来了,学校办成了,我的压力也就来了!这压力困扰了我多年,到96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五,我的压力才有所缓解;直到2000年我们的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这压力才彻底解除了。在压力下我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苦干、多上课,我叫它笨鸟先飞。为此我提出了?多上课、上好课?的口号,并以红军在长征途中抢夺泸定桥为例说明:白军不能吃苦,在行军途中要吃饭、要睡觉,红军能吃苦,在行军途中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先敌到达取得了胜利。我的这种做法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上课之前,经过和邢局长的共同策划,我们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由邢局长宣读了区政府批文,并讲话表示支持,然后由我介绍了学校情况和工作打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消除家长的疑虑。8月底育英外校在丰润中学那面召开了一个盛大的开学典礼,由退协出面请到了不少省、市教育部门的头面人物,又是发纪念品、又是请吃饭,花了不少钱。会上有人要求我在大厂还要再搞一次开学典礼,我觉得两下里是一个学校,江南搞过了江北就不必再搞了,就表示我们不打算再搞一次,那知会议结束时退协的人找到我,再次提出了这个要求。我经过考虑认为:第一,两边是一家没有必要再搞;第二,钱我也花不起。丰润中学那边招了200名学生,学费收了40万,赞助费收了几十万,财大气粗可以搞,我们一共只收了十万元学费(还有十万元下学期收),收不到赞助费。第三,我一向反对搞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一个开学典礼花那么多钱我绝对舍不得。有人说这样做可以扩大影响。我觉得一个学校的影响,最根本的还是它的教学质量,只有这种影响才是实的,其它都是虚的。因而没有在大厂再搞开学典礼。64中的教学楼共四层每层四个教室,每层外带一个实验室,一至三楼分别为物理、化学、生物,四楼的空着,区教育局援助我们一套语音教学设备,我们把它装在四楼,算是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我们参观南京外语学校的时候,董校长就告诉我,语音设备在外语教学中用不上,你们没有最好不要搞。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东西果然无用。我们把四楼进行了简单的装修,用一间教室作办公室,两间作教室,还有一间用来作分小班上课的机动教室。所有的教师包括我在内都在一间办公室办公,隔壁就是学生,大家(那时的全校)都在一层楼上。很快我就发现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师生联系非常方便,老师找学生,学生找老师都很方便,课间十分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学生在教学楼,老师在办公楼,老师只在上课的时候才到教学楼来,下课又回办公楼了。那就会变成:老师只有遇到了重大问题才会跑到教学楼来找学生;学生也只有遇到了重大问题才会跑到办公楼去找老师。这就大大削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其次,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在一起办公,非常便于交流和了解学生情况,在办公室闲聊中交流和了解的情况要比会议和汇报中了解的多得多我坐在老师们中间办公;&&&&&&&&&&&&好处是了解交流很容易;坏处是在处理工作时对他们干扰太大。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在以后的办学中我就自觉地坚持这种做法,实行按年级组办公,把学生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摆在一起。第一届的101名学生分两个班,按习惯作法就是编为初一1和初一2,由于我在中专校工作过,知道他们的编号是按先后顺序,例如:1班、2班、3班…等。那样做的好处是:每个班的编号都是唯一的,不会出现第二个,永远不会变动,特别在学生毕业离校多年后,见了面问起来你是那一班的?可以毫不迟疑的回答我是19班的或20班的。如果按初一1或初一2编号,那一个学生在学习期间班号就要变动三次,毕业后见面问起来就更是不容易讲清了,如讲初一1的,那就必须补充是那一年的初一1的,甚至还要补充班主任老师是那一位。於是我就把第一届的两个班编为九三1、九三2。第二届的编为九四3、九四4…。千方百计聘来的老师数量上是够了,质量怎样呢?通过二个月的教学我开始放下心来,我们的老师的大多数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特别是工作态度不是一般的认真而是特别认真。对来自64中的金淑琴、陈蓉两位年轻教师,我很担心。因为当时的家长只相信江南的老师、不相信大厂的老师;只相信老教师不相信年轻教师,特别是不相信64中的年轻教师。当时很多家长报考我校就是冲着我们多数老师是江南的老教师。到93年10月下旬期中考试,我们用的市区统考试卷,发现学生的成绩比预料的好得多,家长和学生的反应都是好评。大厂区教育局原局长周幼臣同志在路上碰到我说:老万!你干得不错啊!家长和学生反映很好啊!听了这样鼓励的话着实让我兴奋。解放后我一直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几度担任中小学校长,对于解放后建立起来的学校管理体制我很熟悉,深知它的利弊。在公办体制下无法进行改革,现在新办了一所民办学校,一切从头来起,一切由我作主,我终于如愿以偿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了。1,实行聘任制。这本来是和民办学校与生俱来的,算不得是独创的改革,但用好它却不容易。有了这个制度学校对教师就有了选择权,校长可以选聘优秀教师任教,也可以解聘不称职教师,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我校第一批聘用的教师多数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差的,当我们了解情况后就予以更换,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聘任制的负面影响就是容易在教师中造成临时观点、雇佣观点,容易造成人心惶惶,产生紧张空气。为了缓解这种影响,我们在处理解聘教师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对于必须辞退的教师要设法取得大家的谅解,要使优&&&&&&&&&&&&秀教师不担心自已的职业,造成一种对优秀教师来说不是终身制的终身制。有权辞退教师的校长一定要平易近人,不能胜气凌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2,实行课时工资制。这也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带根本性的改革。积多年学校工作经验我深知公办学校大锅饭、铁饭碗、铁工资的弊端,坚决实行课时工资制。结果令我非常满意,由于不上课就没有工资,利益的损失是非常现实的,教师们都不愿缺课,万一缺了课也会设法补上。3,用高工资吸引优秀教师。学校开办的时候,退协主办的育英学校的课时费为每课时5元,我把课时费定为每课时15元,这在当时是有吸引力的。4,针对当时普遍实行的对教师的?管、卡、压?的管理办法。我提出了?尊重、服务、了解、培养?的管理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采取了下列措施:A,宣布取消坐班制,我校教师不实行上下班制度(只限于教师不包括职员和工人)。这是从尊重教师出发,根据教师的劳动特点所采取的合理措施,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B,不实行形式主义的集体备课制度,强调备课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也不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积多年学校工作经验,我对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要求教师把精力浪费在写备课笔记上的作法十分反感。C,不搞形式主义的教学研究活动。对上级规定的全市或全区性的教研活动我们当然愿意参加。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信息,但对上面的东西我们采取分析态度,不盲目乱跟,对?学洋思?之类的活动,我们是不跟的。除此而外在学校里我们不再规定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不用无效果、无意义的活动去浪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这当然不是说我反对搞教学研究活动,恰恰相反,我非常赞成教师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和切磋对于我校同教材教师之间浓厚的研究气氛我非常赞成,并积极提倡。对于我的这种做法有人不理解,他们担心这样做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我在校的十年中,我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说明了我的这一套做法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根据对教师尊重服务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办学初期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还为教师提供了免费午餐,对家住江南的教师,发放了超过实际需要的交通费,安排了午休的房间和床铺。有一个后来流传很广的关于我翻车摔断肋骨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时。由于口口相传已有些走样,我现在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为了替教师午休的房间缝制被子,我和金淑琴同志约好,第二天上午一道去十村买布料和被胎,用64中的三轮车拖回来,并且约请64中会骑三轮车的工人张师傅同行,到出发时张师傅说校办工厂要他去干活不能去了。我觉得自己会骑三轮车,约好的事不能不干,就决定自己骑三轮车去,到出发时金淑琴说她还有点事叫我骑车先走,她随后就来。我因自已多年没骑三轮车了,为了慎重我先在校园内骑了一圈,觉得还可以,就骑车先走了,从办公楼到校门是一个大下坡,我按住刹车慢慢地骑出了校门,出门后是一个90度的左转弯,我也很慢地转了过来,向前骑了约十多米,我感觉车头有些向右歪,就想把车头向左扭,就在这时失去了知觉,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到我醒来时发觉我已在三轮车上,大家正在把我送往医院。听金淑琴和其他同志告诉我:金淑琴看我出了校门即骑自行车随后赶来,出校门后看不到我了,只见有几个人站在路边向下看,还听他们说?这么大年纪了!这么大年纪了!?,赶紧下车向前一看只见我连人带车摔在下面,她赶紧回校喊来了陈波、印希荣、…等人,印希荣第一个跳下台阶,看我已坐在那里,就上前来要扶我,只听我说?让我休息一会!让我休息一会?,於是印老师就和陈波一起先把三轮车抬上去,然后再下来把我抬上去放到车上去.快到医院时我醒了,到八化建医院检查只发现头上有一点擦伤,我自己也没有感觉那里难过,经过简单处理后我就走回学校了。第二天早上我才感觉胸部疼痛,经铁道医学院检查诊断为;两根肋骨骨折,给了一点止痛药回家休息两周后就好了。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经过。令我至今不解的是:我为什么会突然失去知觉?令我感到幸运的是:连人带车从三、四米高的悬崖一样的高处摔下去仅仅只摔断两根肋骨,痊愈后没有后遗症,真是有如神佑。当时我校学生虽然全部都是大厂地区的学生,但大多数家庭离校较远,不可能回家吃午饭,必须设法供应午餐。我们就请学校对面的八化建食堂送盒饭,不久就发现饭菜质量太差。一天吃中饭时64中的周洪贵同志和我闲聊,他告诉我:他会做饭菜、可以办酒席,愿意为我们办食堂。这正是我们急需的,我立即请他利用64中食堂已有的条件办食堂,他带着一个工人办起了食堂,由于饭菜质量显然好于八化建的盒饭,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真是时势造英雄,15年来周洪贵同志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把我校食堂办成江北地区最大最好的学校食堂,不仅满足了学校的需要、保证了学校的发展,,他个人也得到了发展,找到了归宿。我一向对学校不关心学生饮水很有想法,学校成立之初我就用电水壶烧水,供应师生。随着学校的发展我购买锅炉,指派专人为学生供水,决不让学生无水喝。&&&&&&&&&&&&为了扩大学校在大厂地区的影响,我们在建校一周年的时候,搞了一次庆祝活动。因为市第二教育局批准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成立的日期是4月12日,我们就把这个日子定为校庆日。由于这一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宣传我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准备了一些以突出英语特色为主的节目,庆祝会采取先演节目后开会的形式,由于准备充分,组织严密,会议开得很成功,收到了超出预想的效果。参加了那次会议的区委书记钱继红在几年以后说:通过那次会议你们就在大厂地区被认可了。这次会议也使有的学校很不舒服。我在会上的讲话中,根据事实说我校在93学年第一学期的期终统考中各科成绩均为大厂第一。南化二中印出传单散发,内容是说南化二中的各科考试成绩在大厂区一贯名列首位,育英外校不可能名列第一。这还不算,过了几个月,南化二中也搞校庆,派人专门送来请帖,我去了、他们把我安排在前排就座。演出了文艺节目,有一个女学生唱完歌后,上来一个老师,问女生:你的歌为什么唱得这么好?女学生驴头不对马嘴的答道:我们不仅歌唱得好,我们的学习成绩也比那个育英外语学校好。引得台下一片哄笑,人们都把眼睛看着我,这当然都是学校的精心策划。今天写在这里,只觉得实在好笑。在办学的第一年里我们一切顺利,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这时一切都能按我的想法做,并且都有很好的效果,是最让我感到快慰的。到处看到怀疑的目光,事事感到不受信任,严重的寄人篱下的感觉,时时都在困扰我,是这个时期我的痛苦。&&&&&&&&三,决定性的一步第二年招生1994年4月,我们开始第二次招生,中学仍招两个班100人,并且决定办小学。由于一年来办学效果好,学校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报名踊跃,很快地报名人数超过600人。这时有一些南钢的家长由于担心报名人数多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就向学校提出扩招的要求,我根据当时的条件觉得也有扩招的可能,就向区教育局转达了家长的要求。教育局认为不能发展太快,不同意扩招。家长们又反映到钱继红那里去,钱书记也不同意扩招。最后决定维持原决定招生100人。和第一年招生不同,第二年招生出现了新的情况。1,第一年招生报名的全是大厂地区的学生。第二年报名的学生中有了下关区、浦口区、六合县、栖霞区和铁路系统的。2,第一年&&&&&&&&&&&&招生几乎没有人愿意来交赞助费。这一次开始有考不上的学生来交赞助费了,结果这一年学校收到近30万元的赞助费,使我们的总收入从第一年的20万元增长到70万元。3,有人愿意来交赞助费上学,也还有20多人考取了不来报到。正是这空出来的20多个名额使我们有可能收来一笔赞助费。收赞助费这件事在大厂地区是空前的,很多人看不惯,为此印希荣同志曾和我发生争论,他认为:搞教育的人怎么能干这种事,多收钱和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是不相容的。我认为:在家长自愿的条件下多收钱用来办教育,从事学校建设,结果是对家长和学校双方都有利,应该是可以的。随着学校越办越好,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的赞助费也越收越多、越收越高,最多时一个学生的赞助费达到5万元,总收入达到学校全年收入的50%左右。有些搞校办工厂的同志感叹:你们一个学生的赞助费就收到5万,我们几十个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有时还赚不到5万元,和你们比办校办工厂真是没有意思了!办小学我来大厂不久就了解到这样一件事。邢局长告诉我:在距离64中只有几百米远的杨庄北村有一所华能电厂作为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学,建好后华能电厂不愿办小学要交给地方,区教育局考虑到那个地区的学生不多,不愿在那里再办一所小学,就不愿接收,双方一直僵持着,学校也一直空关着。我随即跟他去看了,只见那里有一个占地十亩的校园,四周有围墙,园内有一座设计新颖别致,二千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条件之好是当时一般小学赶不上的。据说已空关了两、三年,对于深知土地和校园在办学中的重要性的我怎能不动心!邢局长说:如你愿意用它来办学,就可以给你。当时我们招生优秀学生不来报名,或考上了不来报到。对大厂地区的小学教学质量我也信不过,有了这个校园就使我动了办小学的念头。我在想:我从小学办起,从四年级招生、经过三年学习后直接升入中学,有可能使我们初中的生源质量得到保证。於是我向区教育局要求占用那个校园,并申请办小学。得到的答复是:不同意。理由是:又是中学又是小学怕你能力不够,领导不了。这时区教育局想把那个小学校舍以每年十万元的价格出租给南化的一个职业学校。由于对方认为要价过高没有谈成。於是我再次提出申请,区教育局提出要我租用,租金每年5万元。我一口答应。这样把校园要了过来。以后由于教育局政策改变,把64中也交给我办学,每年5万元租金的事也就不再提了。&&&&&&&&&&&&有了校园也有了办学权,我开始物色校长和老师。我问区教育局分管小学的副局长熊锡龄同志有没有能力强的退休小学校长,她说:巧得很,现在正好有一个能力很强的小学校长刚退休,她叫袁凤仪,是南化三小的校长。她向我详细地介绍了袁凤仪同志。过了十多天袁凤仪同志来应聘了,我以为是熊锡龄通知她的,那知她并没有和熊锡龄联系,是听说我们要办小学自已前来的。我立即聘任她为小学部校长,并请她招聘小学老师。由于她情况熟悉、联系广泛,很快就聘到了所需的小学老师。考虑到我们的小学也不能就近入学,特别是考虑到外区来的学生可能还要住校,我们决定小学从四年级招生。和很火爆的中学部招生相反、小学部招生的报名人数很少,四年级报了50多人,五年级报了60多人几乎无法选择,最后每个班各收了50人,真是可怜得很。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就是这样从惨淡开始的小学部,在袁凤仪同志的管理下,通过全体小学老师的辛勤劳动,在中学部的带动下不到几年也逐步火爆起来。小学部的校舍虽然是新建不久,但因为两、三年没有使用,显得很破旧,要进行修缮。为此华能电厂在办理产权移交时还拨了一万元修缮费。我当时想:校园、校舍无偿地交给了我们,还要另拨一万元修理费,这样的好事怎么都被我碰上了。办住校办学的第二年,学生中有了家住江南和浦口的,他们每天来回奔波,非常辛苦。小学部校园收过来之后,这时只利用了一个教学楼的二层,其他的房子都空着。於是我产生了办住校的想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这些学生的困难,从长远着想,没有住校、没有食堂,我们的生源范围就只能限于大厂,有了住校和食堂招生就不受地区的限制,为了学校的发展我决心办住校。余新华同志知道以后,向我推荐他的姑妈卢芬同志,她是南化二中的退休干部,来南京前曾在北京的一个部队干部子弟学校管理过学生住校,有魄力、有经验。我立即聘任卢芬为住校部主任,并委托她负责招聘工作人员,购置床铺及设备。11月中旬我们安排了二十多个学生住校。卢芬同志真是管理住校学生的行家里手,是这一方面的大专家。她和工作人员一起,把住校生管得循规蹈距,把学生宿舍管理得窗明几净、整洁有序,参观这样的宿舍简直是一种享受。我对住校部的评价是:保证了教学,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有外人来校参观,带他们看学生宿舍总是得到一片赞扬声。我曾在教师大会上说过:如果没有袁凤仪同志的努力就不会有我们的小学部;没有卢芬同志的努力就不会有我们的住校部;没有周洪贵同志的努力就不会有我们的食堂。他们都是在学&&&&&&&&&&&&校初创时期,独挡一面的创业者,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保证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否则,育英二外决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他们都是创办育英二外的功臣。决定性的一步1994年11月上旬,区教育局局长李业祥同志来找我,他对我说:我觉得你这样办学很好,教学质量高、受家长欢迎,又不要国家出钱。我想把64中交给你,由你统一管理,为了帮助你发展,我们决定64中仃止招生,学区的生源分散到其他学校去;不然随着你们学校的发展,在一个校园里的两个学校会矛盾很大。我们任命你同时担任64中的校长,对外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马能仁同志专任党支部书记。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是作梦也想不到的好事,李业祥同志是区教育局的局长,一把手,学校筹办时他并不重视,但他也不反对,持观望态度。后来他把女儿从浦口转来我校上学,和我们的接触渐渐地多起来,对我们的态度也变得支持起来了。促使他最后做出上述决定的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64中的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差。94年10月区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对64中的工作检查,对64中的情况很不满意,在检查后召开了的教师大会上批评得很历害,参加会议的金淑琴同志告诉我:那里是汇报!自始至终在刮鼻子!在64中办学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寄人篱下的感觉始终陪伴着我,处处受限制。马能仁和余新华两位校长的确是欢迎并支持我们办学的,但正如他们自已说的:他们是把育英二外作为他们的校办工厂来办的,他们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并处理和我们的关系的。他们认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合作办学、互相支持的关系,而是一种从属关系,育英二外只是64中的赚钱工具。这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一些事实。A,93年6月初第一次招生报名结束,在有余新华校长参加的考试准备会议上,我提出了参加监考、改卷人员的报酬问题,余新华同志说这里以前是每天3元,我感觉和市区比待遇太低,市区的普遍情况是每天20元,鼓楼的育英那边也是20元,我介绍了这些情况,并提出我们也按20元的标准发,会上没有反对的意见,也就算通过了。那知到了考试结束我让会计于爱民发钱时,于爱民却说:我们不同意这样发;又说校长也不同意这样发。我说:发放的标准是经过会议讨论的,发的钱都是学生的报名费,我是学校的校长,怎么第一次行使职权就行不通,那以后学校还怎么办!于爱民看我有点生气了,跑过去和余新华商量了一会,和我说既然你坚持这样做,那就按你说的发吧。第二天上班后,马能仁同志阴沉着脸问&&&&&&&&&&&&我说:大家都不同意你按每天20元的标准发放,你怎么一定要按20元的标准发呢?我说:每天20元的标准是在会上讨论过的,大家同意了的,会上讨论通过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执行呢!不信你问老余。余新华看着马能仁点点头,他也就不说话了。我当时想:撇开20元标准是经会议讨论通过的不说,这发放监考费的事也是我校的内政,你作为64中的校长也无权干涉!显然他是把我们作为他的下属了,把所收的报名费都作为64中的收入了。这时我是只敢想不敢讲啊!B,93年6月学生报到后我们收到10万元钱,余校长给我提出64中暑假要组织旅游,要借2万元,我立即同意了并通知了会计。到9月份发工资时,会计告诉我说没有钱了。我说怎么会没有钱呢?于爱民说都被马校长调到工厂去了。我告诉于爱民:你快去和马校长联系保证我发工资,其他的钱也要尽快还回来。于去后回来说:马校长讲不会耽误你用钱。把我的钱全部调走竟然不经过我同意,这是把我们摆在一个什么位置呢。C,不仅是校长,下面的干部和职工也是这样,在双方相处的过程中以主人自居,我们的一切都必须服从他们。例如:a,64中上午的课间操时间为15分钟,他们不吃课间餐,时间够了;我们的学生要吃课间餐,时间不够用,我找到64中的教导主任刘承,和他商量希望延长5分钟,他听完后一边摇着头一边说:不行、不行、这样我们的老师回家吃中饭就要晚5分钟,那怎么行、那怎么行!毫无商量的余地。64中学生和教师的家都在学校附近,他们中午的休息时间为夏天3小时、冬天2·小时,这样下午放学就很晚,我希望适当缩5短中午休息的时间,也被坚决拒绝。b,办学初期我和马校长商定:每月由育英二外拨200元给64中使他们每月每人的奖金由5元增加到10元。马校长给我规定:此外不能再给64中的任何人发钱。这样一来64中的实验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干了,他们说:大家都拿一样的钱,不为你们做一点事的人也拿钱,对我们直接为你们服务的人,你们就不应该表示表示吗!碍于马校长不能另外给钱的规定,我没有另外给钱。好!颜色来了!图书馆和我们同在四楼,但是整天不开门,明明看到人在里面,敲门就是不开。实验室知道我们的老师上课时间,但一到上课就找不到人。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由任课老师买了礼物以自己的的名义送给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以为这样既不违反马校长的规定又可以解决问题。那知人家一眼看穿,马上找我谈话:你何苦采取这种办法,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办,你完全可以让我听你指挥!我无可奈何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c,上生物课有一次需要投影仪,听说64中有,就跑去借,得到的答复是:这东西我们只有两台,很宝贵,不能给你们用。我当时想:谁叫我们穷呢!&&&&&&&&&&&&李业祥局长的决定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是,得不到上面的支持,向上请示得到的答复都是:这是你教育局职权范围内的事,你们自已决定好了。其次是,在大厂教育界持不同意见者甚多,几个有影响的头面人物坚决反对。用李局长自已的话说:为了解释,我把唾沫都说干了。再次,在64中这里反对者是大多数。反对的原因主要是害怕利益受损害,有人说:我们刚从民办变成公办,没有几年一下子又要变成民办,当然不愿意。马校长知道后,也为不能当校长而感到很失落。李局长力排众议,果断地决定干下去。为消除64中群众的疑虑,他制定和宣布了五不变的政策,所谓五不变就是:64中的国有性质不变;学校的级别不变;教职工的公办身份不变;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不变;区教育局对学校的财政拨款不变。这五条宣布后在64中激烈反对的人不多了。1995年3月在64中的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李局长宣布:任命我为64中校长,马能仁同志专任党支部书记。并宣布了五不变的决定。当时的提法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共同办学。会后,我拟了一条标语:热烈庆祝两校统一管理共同办学。被马校长拦住不让写,他说:那个还有心情庆祝嘛!这是我们两人不同心情的真实反映。李局长的这个决定不仅使我摆脱了作为64中赚钱工具的从属地位,而且让我可以利用64中的人、财、物等条件为创办育英二外服务。我当然非常高兴,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上级虽然宣布我是64中校长,不等于64中的群众就承认我是他们的校长,取得他们拥护的关键就是要让他们从办学中得到实惠,至少也要使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於是我宣布并采取了以下的措施:第一,做加法不做减法。具体作法是:凡群众已经得到的利益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实物等均保持不变。后来经过测算为每人每年3600元,平均每人每月300元,打入工资按月发放。随着育英二外的不断扩大,对接受育英二外的聘用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除64中的工资待遇外再按相关规定享受报酬。这样,随着学校的发展在64中工资待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育英二外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64中的教职工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的态度也从反对、怀疑、转为拥护。这是一个成功的实践。第二,对64中的教职工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分别情况、适当安排。64中也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干部,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步地把他们分别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对于不能在育英二外任教的人则分别安排在总务、食堂、住校部、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务使他们各得其所。好在64中人并不多,育英二外发展很快,用人量不断增加,所以对64中的人员安排比较顺利。第三,随着学校的发展,各方面需要管理干部,我采取尽可能地从64中优秀青年教师中培养、提拔的方针,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土生土长、情况熟悉、家在大厂、相对稳定。我对金淑琴、刘志霞、杨华、徐敏等人加意培养、有的送去脱产进修,逐步地放到适当的位置上锻炼,使他们成长起来,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对余新华、袁金玉、刘承、饶惠文等64中的干部我在工作中紧紧地依靠他们,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使他们在育英二外同样有主人翁的感觉。由于我们方针正确、措施得当,不仅很快地稳定了64中,而且使64中和育英二外这两部分人很快地溶合成为一家,共同为创办育英二外而努力工作;使64中的人、财、物在育英二外创办的初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块牌子?的妙用两校合并以后,学校就变成了?两栖动物?,一个学校同时具有公办和民办这两种性质。很快地我就发现了兼具这两种性质的好处。比如:参加市、区两级教师进修学校所组织的进修或教研活动,作为民办校或厂办校是要向进修学校按期交费的,64中是公办校不用交费,我校就享受了公办学校的待遇;又如:盖房子。从一开始,我用育英二外的自筹经费盖房子、买设备就统统作为64中的公有财产登记入账,并上报有关方面。大约在95年的下半年,区税务局的两个年轻干部听说我们用80万元新建了一个一千平方的食堂兼礼堂,认为我们没有申报纳税,兴冲冲地跑到学校来,准备?逮一条大鱼?。又是查账又是询问会计,最后找我谈话,要我证明食堂不是我的私产。我说不用证明,你们去问问区教育局财务科就可以了。他们果然去问了,按他们说如果是我个人的私产,至少要报30万元的税。就因为是64中的公有财产,税务局的?一条大鱼?跑掉了。再如:进入64中公办教师编制就可以享受公办教师待遇,这对吸引青年教师很有好处,李局长答应每年给两、三个名额让育英二外招聘来的青年教师进入64中编制转为公办教师,前四、五年我们利用这项政策一共办理了十多名青年教师进入64中编制,这是其他民办学校办不到的。至于作为民办学校可以收较高的学费;有办学自主权,可以自主地招聘教师也可以辞退不称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自主地使用学校的经费这些则又是所有的公办学校所做;不到的。有了这?两块牌子?我们就可以享受公办和民办这两种体制的好处而避开了它们的弊端。学校改名办学初期我校使用的校名是:?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大厂分校?,到95年5月两校合并后的一天,李局长打电话来要我和马能仁同志马上到区教育局开会,我们去后只见退协的杨致祥&&&&&&&&&&&&等二人和张婉华同志都在,原来是他们和李局长商量好:要学校改名,作为独立学校,不再挂分校的牌子。其实这对我们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虽然挂分校的牌子,但从一开始在财务、人事、行政等一切方面都是独立的,并不是从属关系。不管挂什么牌子只要教学质量高被社会认可,依然可以成为名校,例如美国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虽然挂的是分校的牌子,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世界一流名校。但既然他们商定了要改名那就改吧,他们找我去就是要我在改什么名上发表意见,我考虑后认为改为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比较合适,这照顾到了学校的历史关系。决定改名后上报市第二教育局社会办学处,结果它们认为这不是改名,这是另办了一所学校,要按新办学校重新申办,於是我们又重新办了申办手续。在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认为李业祥局长决定的两校合并的决定是育英二外发展史上的决:定性的一步,这好比把一个不足月的早产儿放进了暖箱,为他的初期发展提供了保障,如果没有这个决定育英二外的发展将会困难得多。这是李业祥同志的历史功绩。&&&&&&&&四,三赴青岛在学校创办初期,我曾带学生于94年、95年、97年暑假期间三次前往青岛,住在紧靠海边、风景优美的海洋大学分校内,以举办夏令营的名义搞补课活动,并于休息日带学生游览青岛市区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为什么要去青岛?这有几个原因:其一,去补课。本着?多上课、上好课?的指导思想,为躲过上级的检查,我想到了去外地补课。其二是,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学生前来报考,我觉得利用暑假带学生去青岛这个著名的避暑胜地,肯定会吸引其他学生前来报考。果如所料,去青岛的第二年就有南化二小的优秀女学生骆先超前来报考,家长告诉我她就是为了能去青岛而坚决要求报考我校的。其三是,我的内弟王建中同志在青岛二中任教导主任,他情况熟悉、联系广泛。使我们有条件去青岛。我清醒地意识到带学生去青岛的风险。但我想到:我们的学生老实听话,几乎没有调皮不听话的;我们的老师认真负责;只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这时有一个铁道部浦口疗养院的家长说可以免费提供两部55座的黄海大客车接送学生去青岛,这更增加了我的信心。&&&&&&&&&&&&为了准备的细致,事先我除了请王建中同志联系好住地外,还派鲍家禄老师先去青岛联系安排,了解熟悉情况。他回来后说:因修路,车到日照后要绕道五莲去青岛,不仅多走了路,而且多费了不少时间。到临行前又听说:路已修好了,可以通行了,只因尚未验收,所以不能走。如不愿绕路只要车到关口向值守人员塞几个钱就可`以进去不用绕路了。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师生110人于94年8月初的一个早上分乘两辆大客车出发。一路顺利,经过连云港、赣榆于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日`照,看到路上设了卡,和因修路不准通行的布告。向守门人塞了几个钱果然放行了,那知走了十多分钟遇到了路政人员,把我们扣了下来,坚持要罚款,没有办法只好认罚。当我们拿到罚款收据车子重新开上公路,按原路前进时,心中还在想:化了200元买路钱,就可以不再绕路还是划算的。那知又走了十多分钟才看见前方的路根本没有修好,整个被挖断了,路上堆了小山一样的石料和沙子,无法通行。心中真恨路政人员罚了款还不给我们说明情况,让我们盲目瞎闯,走冤枉路。前面不能通行了怎么办?这时有人告诉我们,可以从旁边的小路绕上另一条去青岛的公路,看到别的车子也这么做,我们也就拐上了小路。那是一条农村小路,又狭窄又弯曲,我们的大黄海在上面开行实在困难,全凭司机的高超技术才能缓慢地前进。不一会两部车拉开了距离,后面的车看错了路跑丢了。当时没有通讯工具,无法联系。看到太阳已经偏西,又不知那一部车在那里,我心中又是担心又是急,真不知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没有办法只好仃下来等他们。还好,不一会他们自己发现走错了,又回到原路找回来了。走到日落以后,终于上了另一条公路,正暗自庆幸只是一场虑惊时,逐渐发现路上的反常情况,那就是路上只有我们两部车在飞快地前进,冷清清的,对方一辆来的车也没有。我料定前面肯定不通,告诉司机赶紧仃车回头,但司机不听话一定要向前开,果然不出所料,前面的桥是断的,又不能通行。这时天已完全黑了,有一部小轿车跟在我们后面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掉头开走了。有了前面的教训,我抱着宁愿多绕大路也不再上小路的想法,要司机掉头回去,司机不愿意,正在这时后面来了一部面包车,仃下来自我介绍是开出租车的,是夫妻二人,是附近村子的人,自愿带我们从最近的小路绕上另一条去青岛的公路,我摸不清对方是什么人,不愿跟他们走,但司机已发动车子跟在他们后面了,路和刚才一样窄,天又完全黑了,真是艰难前行,前面的面包车开的快,看不见我们了还仃下来等我们,这样我更害怕了,心想大概遇到坏人了,真是紧张极了。走了大约四、五十分钟,前面车子仃下来,夫妻二人下车来说,他们到家了,并告诉我们再向前十分钟就可以走上去青岛的公路,离青岛就不远了,不会再有麻烦了。按照他们指引的方向前行了十多分钟,果然走上了另一条公路,这才知道遇到了好人!心中感叹山东农村人的&&&&&&&&&&&&淳厚对那对年轻夫妻给我们的及时的无偿的援助我一直铭记在心他们住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天黑看不清,我估计应该在胶南县境内。本以为磨难过去了,我们很快就会到达青岛了,那知一会儿又出事了。前行不到二十分钟车子又开进了断头路,遇到了路障,原来是又走错了路,於是掉转车头,准备开上另一条公路,忽然,其中的一部车子抛锚了,这时的时间已到凌晨1点。司机们在修车子,师生都下车散步,学生们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天上月色皎洁,周围看不到人家,不远处就是大海,风景真的很好,可是我的心里却非常紧张,心想万一车子修不好,到了明天这一百多人的生活怎么办?不一会海上升起了浓雾,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我真是越想越怕!总算还好半小时后车子终于修好了。于是继续上路,我们走的是一条海滨公路,当时不知车子在那里开,现在回忆应该是在环胶州湾公路上。车子于凌晨三点多进了青岛市区,问题又来了,我只知道海洋大学分校地址在市区东面的新区,但不知道应该走那一条路去。这时路上行人也很少,无法问路。正在为难,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上来说可以给我们带路,问他知不知道海大分校?他说知道。带路的费用是20元。为了不再走弯路就让他骑车在前面带路,那知此人并不熟悉,走了一个多小时,我发现已经到石老人了,知道走过了就喊住那人,于是掉头回来,对于他带错了路大家都很生气,一个女司机朝我发火,怪我不该找他带路。好在不到十分钟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这时天已完全亮了。回忆这一夜的经历虽然还谈不上惊心动魄,但对我来说至少也可算是坎坷、紧张了。海洋大学在青岛的地位相当于南京大学在南京的地位。本部的地址在市区最繁华的地段,靠近浮山湾。海大分校是改革开放后在东面的新区新建的。靠近石老人海滨浴场距海约一公里,处在市区到崂山的必经之路上,学校完全建在一座小山上,视野开阔,不论在室内外都很容易地看到海。距市区约五、六公里,但交通尚还方便,有公交车可达市区。学校的建筑按照90年代的标准算是很好的了。虽还谈不上富丽堂璜,但也相当漂亮了。学校当局给我们一幢学生宿舍楼的一至三层,我们师生只占用了二、三两层就够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所全国著名大学的学生宿舍是如此地肮脏不堪,用脏、乱、差来形容都觉得不够。特别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一层楼的苍蝇多得令人不可思议。晚上蚊帐上爬得满满的都是苍蝇,把蛟帐里面的光线都挡住了。我们只好发动师生彻底打扫,并买来杀虫剂杀灭蚊蝇。宿舍虽然脏乱,但食堂很好,每餐主食花样就很多:有米饭、馒头、面包、烤面包干、面条、饺子等,菜也不错,特别是食堂的主任真是不错,我们吃饭他总站在旁边看,了解我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作为他配菜的参考。我们的作息时间安排是:上午上四节课,下午上两节自习课,课后开展文体活动,主要是打兰球、踢足球,晚上休息,自由活动,但不准外出。由于学校周围没有人家,学生又老实所以无人外出。学校就在海边,海上吹来的风很凉快,以致这里连电扇都不需要。总体来讲这里真是夏天给学生补课的好地方。每到星期天就组织师生外出参观、游览,一共搞了三次,第一次参观市容;第二次参观海洋馆、海军博物馆、去鲁迅公园和小青岛,特别是去小青岛可以从海上看青岛,别有一番风味。第三次去崂山风景区游览,那时我已提前回南京没有参加了。就在第一次出去参观市容的活动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值得一记。考虑到100多人集体出去乘公交车和其他活动都不方便,决定分成小组,每组十几个学生再加一到两个老师带队,事先专门开了会,介绍青岛情况和交通线路,讲了注意事项,特别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要脱离队伍。另一条是:如果跑丢了,记住找警察。考虑到有一个女老师平时就很糊涂,从来不记路,这次出去如果不分配她带学生,怕她面子上过不去,有意见,如果分配她带学生又怕出事,甚至连她自己也回不来。我采取的办法是:分配她带一个组的学生`,另外加派会计杨福玲同志在这个组,事先我找小杨谈话,告诉她:这个组的带队老师实际就是她。虽然事先作了这样的布置,到了下午各组都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只有这个组跑丢了一个学生,是九三1班的徐伟。小杨回来后,见到我就哭了起来,她深感责任重大,我也很难受。只好安慰她,等一等也许自己能回来,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由蔡敬芝老师带队的小组回来了,他们是最后回来的一个组,第一个见到我的是这个组的女学生胡曼恬,我问她有没有见到徐伟,她轻松地说:我们把他带回来了。这才使我一块石头落了地,赶紧找来徐伟问情况,才知道事情的经过:原来他们小组回来的路上需要转乘公交车,在换乘站等车的时候,徐伟转身只顾看海景,公交车来了大家一哄而上,上车后老师问学生组长:人全上了吗?这位组长也没有认真点数就说都上了。下车后一点人数少了一人,小杨说:你们先回去,我马上回去找。等小杨回到那里时,徐伟已被蔡敬芝老师发现并带了回来。我问徐伟:如果遇不到蔡老师你打算怎么办?他哭着说:找警察。这使我感到安慰,我们的教育是有效果的。由于没有经验,第一次在青岛的时间安排了三周,那知这些从未离开过家的学生非常想家,第一周还可以,第二周就有人哭了,到了第三周那就觉得很难熬了。因学校有事我需要提前&&&&&&&&&&&&回校,安排副校长刘兆麟同志到青岛来接替我,在我离开海大分校的时候遇到了几个女学生,她们要求我带她们回南京,那哀求和羡慕(我能回南京)的眼神令我难忘。我走后他们组织了去崂山九水风景区的游览回来时仍然是铁道部浦口疗养院的大客车接他。们回来,在回来的路上又发生了两辆车子跑散了,在盱眙马坝因修路被堵了几个小时,最后终于都安全地回来了,当时没有通讯工具,路上发生的情况无法知道还是很急人的。第二次去青岛(95年8月)由于第一次去青岛,总体来说大家(学生、家长、学校)都满意,影响所及九四级学生就非去不行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在组织方面做了改进:1,派了先遣组。由张寿宝老师带队,其中有工人(三人)有职员,提前三天出发,主要任务是打扫卫生,采购用品,和海大分校有关方面联系安排,做好准备。2,在青岛的时间改为两周。3,第一次去青岛每个学生收费400元,已略显不足。因学校财力已较好,可以补贴,所以仍收400元。4,作为旅游,带了一部分去青岛没有任务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去。这次去青岛的作息时间和活动日程安排和第一次差不多,一切顺利。只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在这里记一下。我们在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学生被小车压了脚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当时我站在鲁迅公园门前,看到马路上一部小车开过来,左转弯要进公园,因马路很窄我赶紧跳到旁边的路牙上,只见小车压到了一个人的脚,那人跌倒了,我大喊:压到人了!小车仃了下来。定睛一看被压的原来是我们的学生杨波,这时车上下来一个30多岁的女人,我救人心切说:你们赶紧把我们的学生送医院,她同意了,在我身边的林福堂老师很机灵,扶着学生就上了他们的车,车子开走了,我一想只叫林老师跟去不妥,于是我也立刻打的跟去,到医院后见到车子已经不在,那女人留了下来,经询问知道她们是来青岛投资的台商。X光透视、拍片的结果是未伤到骨头,女台商答应承担医药费,并另外赔偿300元,留下电话号码说以后如有其他问题她们仍然负责。我看学生没有什么问题,又见女台商态度诚恳,也就放她走了。回来后心里仍放不下,怕有问题当时查不出,向家长不好交代。那知第二天下午学生就参加了足球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才算彻底放心。虚惊一场,学生得了300元外快!小车前轮的确压在学生的脚上这是我亲眼所见,没有造成伤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穿了一双运动鞋。一周以后那个女台商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我如实告诉她:没有问题了。心想:她们真是负责的、老实的。这一年汤业柱局长来青岛探望我们,对我们的安排表示满意。&&&&&&&&&&&&另外通过关系租用的南钢车队的大客车令我体会到国营大企业的难管理和司机的难服侍,,。第三次去青岛(97年8月)九五级学生本应于96年8月去青岛,但96年没去,仃了一年是什么原因我已想不起来了(可能是因为九三级学生要参加中考,因为是我校的第一届毕业生,事关重大要全力准备,没有精力做去青岛的准备。)。事隔一年,挡不住九五级学生的强烈要求,学校于97年8月组织他们去青岛。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改乘火车去的,因为有家长通过中国国际旅行社从上海铁路局包了上海去青岛的两节车厢,此车虽绕行济南,路途远、时间长,中间经过一个整夜,但考虑到安全比较有保证,比租用汽车费用较低。还是选择了火车。到青岛后遇到了青岛百年未遇的干旱和酷热,这个避暑圣地变成了和南京一样的火炉,其结果是日子还没有南京好过。因为南京有电扇、空调、凉席等防暑用品,而青岛却没有。我们只好紧急地买了一些草席给学生们垫上,回来的时候统统丢下去了。好在时间不长,控制青岛的副热带高压消退,青岛又恢复了固有的凉爽。在去青岛的火车上,我和年轻的外语女教师周红坐在一起,闲聊时我告诉她:60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群众生活很苦,成人每月只供应27斤大米。那知她的反应是:27斤还不够吗?我每月连20斤都吃不了啊!真令我哭笑不得!到青岛后学校为了安全仍然规定:晚上学生不得外出,特别是不准到海边去或下海游泳,那知周红不听,宣布的当晚她就带了几个女学生到海边去了。这就逼着我必须进行处理,否则,学生就无法管理了。于是对周红进行了公开批评。回校后不久她就离开学校到苏州一个民办学校任教去了。这次去青岛,因为有了高中的学生,就把高中的学生和教师全带上(只有高一),高中师生共约70多人。此外,还带了去青岛没有任务的教职工及家属六、七十人。这是一支总数250人的队伍。去青岛游玩的教职员及家属,到青岛后除吃住由学校统一安排外,采取自由活动的形式玩了三天,后由学校用汽车送回南京。由于前两次彼此合作的不错,互相的印象都很好,这一次和海大有关方面的关系就更加融洽了,这使我们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比如:前两次一直没有解决的热水洗澡问题这一次得到了解决。前两次因青岛水价太高,怕学生浪费水,不愿向我们开放浴室,或者说浴室坏&&&&&&&&&&&&了,或者说正在检修,这一次终于答应开放浴室,只是提出要另收水费。我们完全理解。在实际结算收费时他们按标准给了很大的优惠。总之,三赴青岛完全达到了我预想的:补课、吸引考生、使学生开扩眼界增长见闻的目的。97年以后由于学校招生火爆,不需要吸引考生;再加上学校有能力在教室内安装空调,暑假补课改在校内进行,不需再去青岛了。&&&&&&&&五,寅吃卯粮,学?美国老太?用钱铺路,把学校搞上去办好学校需要把师资力量搞上去,需要把校舍、设备搞上去,这就需要钱。我的理念是:?用钱铺路把学校搞上去,学校上去了,钱也就来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的这个理念是正确的、成功的。什么叫用钱铺路?通俗的说就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舍得花钱,在校舍、设备的建设上舍得花钱,在学校管理上舍得花钱,该花多少就花多少;有钱要花,没有钱借钱也要花。总之是要把学校搞上去。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需要花钱,这包括:1,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办学一开始我把课时费定为每课时15元就是偏高的,以后每年都在提高。2,送青年教师脱产学习不仅要负担他们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而且要增聘教师,这就增加了一大笔开支。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来校,我为所有应聘来校的青年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一切都是要花钱的,但要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这一切又都是必须的。不办也可以,但只有办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在校舍、设备的建设上是花钱最多的。开始时是被逼出来的:其一,在64中办学,和其他民办学校比条件好多了,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但64中的条件并不算好,当时我曾给李业祥局长说:64中的底子?太枯?了。办学一开始就发现总务处需要三轮车,体育组需要垫子,操场上需要建司令台兼体育用品保管室,要我们出资四万元,外语教师每人要一台收录机,生物老师要投影仪,厕所的化粪池小了要改建,电力线老化了要更换…四面八方都要钱。究竟要不要买,要不要建?不买、不建马上影响教学,所以不管有没有钱都必须买,必须建。其二,学校发展太快。学校开办不久就办食堂,第二年又办小学,办住校。办小学要买一套小&&&&&&&&&&&&学的设备;办食堂要增加一套食堂的用具;办住校要买住校用品。总之没有钱都不行。其三,在学校盖房子,搞建设还必须超前,绝不能等到要用了再来搞,那就晚了,就要误事。例如95年建食堂,也是因为没有钱,直拖到5月份才开工,本想在9月份开学时就能使用,结果拖到10月底才完工,以致开学时学生无处吃饭,造成很大的困难。要超前办事,就更牵涉到钱的问题。在管理学校的问题上更有一个舍得、舍不得花钱的问题。例如,习惯上学校的教师、办公室、走廊、楼梯、校园、厕所等都是由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打扫,但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他们能够打扫的时间是有限的,以致很多学校都很肮脏。公办学校的工人配备很少,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忘记了学校还需要配工人。我认为由于分工不同,学校的清洁卫生主要应由工人打扫,学生和教师也应打扫,但那是起辅助作用的。为此,我配备了足够的工人,由他们把公共场所和教师办公室的卫生全包下来,并由他们向师生供应开水。把师生的精力节省下来用于教和学。在宿舍管理的问题上更是如此。许多有住宿生的公办学校的学生宿舍,都管得很混乱,甚至?惨不忍睹?。原因是他们没有上级原应配备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有人也劝我不要办住校,理由是:难管理,管不好。接受这个教训,我向卢芬同志提出:你根据需要聘用老师和工人,要多少给多少。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宿舍管得很好。当然这是需要大量花钱的。听说大厂中学的校长在上级批评他们的学生宿舍管得不好、不如育英二外时说了一句:我没有他们有钱。我以为他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以上就是我所说的以钱铺路,这当然不是行贿、送礼、拉关系。我们不需要那样做、也羞于那样做。以钱铺路,在建设和管理学校的问题上舍得花钱也不是说要铺张浪费、豪华奢侈,这对我们来说客观上根本谈不上,在办学初期学校很穷的情况下,我们只是在解决有无的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解决必要的生活条件,增添购置一些必要的东西。只是学校原来的底子太簿,后来又发展太快,这些必要的东西也不是当时的学校收入所能承受的。在主观上我们是一贯坚持勤俭办学的,不该花的钱我们是不会花的。我们的招待费很少就是明证。在这种情况`下也曾有人劝我,上得慢一点,将就一点。于爱民同志去区财政局还借款的时候,带回了财政局同志的话:劝我要量入为出。我告诉于爱民:就是不能量入为出,我只能?学美国老太?。?学美国老太?&&&&&&&&&&&&所谓?学美国老太?是当时报上登载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说:一个中国`老太和一个美国老太,二人都在付清房款、拿到房屋产权证的第二天去世。后来二人在天堂见面,中国老太说:真遗憾!我为了买房子省吃俭用积蓄了三十年,付清了房款,刚拿到产权证就死了,房子一天都没有住。美国老太说:我在三十年前办理了房贷,买了房子,虽然也刚付清了贷款,拿到了产权证就死了,但房子我已经住了三十年。这则故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应该借钱办事,先把事办好。要借钱也并不容易。这需要实力、需要信誉。办学的第一年,共收入二十万元,到94年的3月钱已用完了,这时区教育局看到我办学认真,效果不错,看到我把钱都用在了办学上,对我有了一定的信任,同意借给我8万元。第二年(94年)我收入70万元。还掉8万还有62万元。照说应该够了,但这一年我们办了小学、办了住校,特别是又在筹划建设食堂(兼礼堂),钱又不够了,于是我以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向学校教职工集资了二十万元,渡过了难关。第三年(95年)学校收入达到120万元,但因为预计到96年学校会有更大的发展,在筹建新的教学楼,这时农业银行大厂分理处找上门来,提出愿意给我们贷款,条件是我校每年保证收农行的两个子女入学,我同意了。从此我们有了正规的借款渠道。这时各方面看到我们办学效果好,学校越来越兴旺,特别是办事讲信誉,欠款总能按时归还,做家具、买东西、甚至建房子都可以欠债、可以延期付款。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的学校建设发展的很快,债也欠的越来越多,最多时欠债二百万元。这使各方面都为我担忧。市教育局主管民办学校的万本道副局长在全市民办学校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不能不顾条件的发展,万一情况变化出了问题,不是一个人能负得了责任的。有的学校欠债高达二百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一定要提高警惕!我知道这是在说我。但我并没有害怕(为什么不害怕?因为我借的债、欠的钱都是用来添置办学急需的房屋、设备,都是用来办学的。因为借了这些钱学校正在蒸蒸日上,我有什么可怕的呢!)。区教育局汤业柱局长和财务科陈科长专门来校计算我们欠了多少债。为此,那一年区教育局不同意我们再盖房子。秋后,汤局长听说我把二百万元债务全部还清时,到学校来一再地问我:你都还清了吗?你都还清了吗?显出既疑惑又惊奇地样子。其实,他早已从会计那里知道了。从此,我们再提出盖房子、添设备他就再也不打坝了。丰厚的回报&&&&&&&&&&&&我在大厂办学十年,就是在不断借债、不断还钱的情况下过日子的。按照我的?以钱铺路,把学校搞上去;学校上去了,钱也就来了。?的办学理念工作了十年,终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回报之一是:我们的教师队伍迅速扩大,优秀教师越来越多,教师质量越来越高;我们的校舍、设备不断增加,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满足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使我们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在江北地区建成了一所高质量的特色学校。回报之二是:由于学校办好了,我们的收费也在迅速增加,终于在2002年我们的收费达到一千九百万元。这一年我们还清了一切债务,此时我们已为国家积累资产二千五百万元。证明了我关于?学校上去了,钱也就来了?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我们的实践证明:在没有或很少有外界投入的情况下,抓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环节,以钱铺路、把学校搞上去,完全依靠自已的积累就可以办出一所好学校。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这就是:以钱铺路,把学校搞上去;学校上去了,钱也就来了。回报之三是:消除了人们对我的疑虑。办学初期人们看我掌握了几十万元,不知我要干什么。随着学校的发展我能够掌握和调度的资财越来越多,人们总以为我在里面捞了好处,96年上半年,我校总务处的赵凤同志告诉我:外面的人都在传,说你捞了?至少三百万?。这话甚至传到我的亲朋和邻居当中,可见流传之广。也就是在96年的上半年,汤局长派郑丽娟同志来校查账、审计,检查了学校和工厂多年的账目。在96年8月召开的大厂区校长会议上,汤局长宣布:我们对育英二外的财务进行了审计,老万没有问题,他没有像外面传的那样捞了多少多少钱。至此以后,风声小了些,但仍未完全消除人们的怀疑,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校舍、设备的快速大量增加,人们逐步感觉到我是来办学的,不是来捞钱的。在01年时,汤局长告诉我:现在区政府各方面对这个学校基本上没有杂音了。&&&&&&&&六,“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我使用这句话,来源于这样的一个故事。九七年有一位大厂区的中学教师应聘来校任教,不久,他原校的一位熟知他底细的人事干部,给许秀萍同志说:我看你们学校主要是学生好,老师也不见得怎么样,例如某某老师在我校就并不怎么样。我开玩笑地给许秀萍说:你告诉他,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因为我们这里是新社会,所以他来到我校就变&&&&&&&&&&&&好了。在九七年夏天的一次大厂区中小学的党员大会上,区里要我在会上介绍学校情况,我又以玩笑口吻说了类似的话。因为它有点耸人听闻,也就流传开了。我今天在这里使用这句话做标题,也只是为了引人注意。并不是说育英二外就是新社会,别的学校就是旧社会。虽然不应该自比为新社会,但让我脱口而出地说了这句话也是有原因的。这就是我们在几年的时间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吸引人、可以改变人、可以培养人。环境`一变人就变64中的变化最明显。我在两校合并以前的两年时间里对64中的印象就是:矛盾成堆,争吵不断,真可谓: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那时64中的不少人是脾气不好,爱好争斗,毫无顾忌地在我(一个外人)的面前议论和贬损学校领导。但自从两校合并以后,64中的环境变化了,人的脾气也都改变了,他们不但和育英二外的人能和谐相处,就是在原来64中人之间也很少或几乎没有发生过争吵。改变最明显的人中有一个就是周洪贵同志,他在64中时脾气火爆,工作不顺心,常和别人争吵。两校合并后他搞食堂,工作有成绩,心情也舒畅,以后随着学校的发展,食堂的扩大他成了领军人物,脾气也完全变了。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葛塘中学来的柏迎霞老师。葛圹中学要撤消,教职工要分散安排,有三人来我校,作为?抱来的孩子?我当然知道来我校的人都是被别人挑剩下来的。据柏迎霞老师自己说:她在葛塘中学是?在课堂上被学生闹的无法上课,哭着跑到教导处?的,从此不愿教课留在教导处打杂的。因我校外语教师紧缺,我们看她是外语专业毕业,基本条件不错,就让她试教,觉得她教学也不错,就大着胆子安排她教课,时间不长学生的反应就来了,说是很喜欢她,她教的好。两年后我决定送她去江苏省教育学院脱产两年读本科,听到这个消息区教育局的几个人都向我表示:没有想到。觉得不可思议。这真如宴子所说:桔在淮北就变成枳子,只有在淮南才产桔子。是环境不同啊!办学校必须有大师能办好育英二外我只能说是天意,一切都安排得实在太巧了。在我即将退休的时候,国家开始允许办民办学校;在我要办学时,了解到大厂有一个校园、校舍都不错,学生很少正在找出路的64中;华能小学空关了几年被我轻而易举地接收了;此外,要办小学就来了袁凤仪,要办住宿就来了卢芬,有了周洪贵我们才能办食堂。&&&&&&&&&&&&在学校开办初期我聘请的第一批教师19人,绝大部分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出手不凡只有几个月就为学校赢来了好名声。这也只能说是上天的赐与。我不信神也不相信有天意,这只能说我的机遇实在太好了。杨玉琴老师是功臣中的功臣在学校开办以来众多的优秀教师中,我特别不能忘记的是杨玉琴老师,是她为我们撑起了外语教学的天。对我这个只学过几天俄语,完全不懂英语的人来说,当外语学校校长只能说是?历史的误会?,我不懂英语,也不懂英语教学,没有办法只能依靠内行,开始我依靠金淑琴,她究竟太年轻,学历不高,经验不足。有了杨玉琴老师就使我有了真正得力的依靠。杨玉琴老师在南京外语学校退休后,来我校前曾考察了江南、江北的两个育英外校,最后决定到我校任教。她在南外也只是一个一般的外语老师,并不显得出类拔萃,这大概也是环境问题吧!来我校后她果然不负众望,很快为我校的金淑琴、陈蓉等外语教师所敬佩。她上课生动、经验丰富、教学得法,很快为学生喜爱;她很愿向青年教师传授自已的教学经验,从不拒绝别人听课;她心直口快,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有啥说啥,从不讳言。很快地她就成了我校外语教学的核心人物和青年外语教师们敬爱的师长。优秀的教师教学质量高,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她则不仅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而且能带出高质量的青年教师,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一群。自然地她成了我校外语教学的领军人物,是我的得力助手。办外语学校当然必须办出外语特色,如果一个学校打着外语的旗号办不出外语特色,就算每年中考都考全市第一,那也只能说是挂羊头、卖狗肉,是一个假外语学校。在建校初期,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恰恰就是招聘外语教师,大厂地区聘不到,江南的不愿来,没有办法只好东拚西凑,令我感到庆幸的是:这些东拚西凑来的年轻外语教师在杨玉琴老师的指导下,都进步神速、很快成为优秀教师。例如:?小迷糊?当了副校长离开学校五年后,回校看到徐会丰老师已被提拔为小学部副校长,这真让我感慨万千。她的故事具有传奇性,从她的变化中可以看到我校创业的一个侧面,可以看到我校外语教学是怎样渡过困境的。?大概是在1996年徐会丰同志来我校应聘,她自我介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在校时学的是英语,毕业后分配到南昌轻工业研究所工作,研究所要垮了叫她自找出路,因为丈夫在&&&&&&&&&&&&南京华能电厂工作,家就住在我校小学部旁边,自已喜爱小孩,希望到小学教外语。我随即找来外语教师试一下她的口语也不错,对于这样学历高,年纪轻,家住学校附近的人我们当然感兴趣。尽管她从来没有做过教师,我还是决定把她留下来培养。让她先跟一位外语教师听课,改作业,让外语教师指导她备课、上课(试教)。一个多月后让她正式试教,结果是不行。继续再学,一个多月后试教,仍然很不行。这时我已没有耐心,认为她可能没有培养前途,不适合做教师,想请她回家了。但袁凤仪同志觉得她基本条件好,特别是工作态度极端认真,为人忠厚,希望再给她一次机会。于是我把她交给杨玉琴老师,三个月后说勉强可以教了,于是给她安排了一个班,半年以后杨老师说她进步很快,于是给她享受正式教师待遇,在此以前每月只发生活费500元。两年以后,有几个小学生的家长来找我,说是他们小孩的外语老师原来是徐会丰,教的很好,小孩们很喜欢徐老师,现在学校把徐老师调走了,换了一位老师,小孩子们不愿意,希望把徐老师调回来。我找到袁校长了解情况,袁说:他们的老师不是徐会丰,他们只知道徐会丰教的好,根本不认识徐会丰,现在徐会丰正在教别的班不可能调过去,新调过去的老师也教的很好,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不会有意见了。果然以后家长没有再来找我。我感叹短短的几年徐会丰在小学已成为家长们争抢的好教师了。我说她是?小迷糊?是因为她竟然连自已的名字都搞不清是?会?还是?慧??以致于到南昌去转户口,因为在单位使用的名字和户口上的名字不同而转不成,不得不写了证明再跑一趟。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大约也是在1995年的5月,我收到一封寄自金湖县官塘中学的信,信中一个叫衡启红的人希望应聘来我校教外语。有人说不要理她,那种地方能有什么好老师!我说那不一定,小地方照样出能人,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就是在顿河边上的小村庄里写出世界名著?静静的顿河?的,我给衡启红回了信,约她来试教。不久,她来了,自我介绍她家就在官塘镇,父亲是官塘粮管所的所长,自己毕业于官塘中学,毕业后被学校送到淮阴市举办的外语教师培训班培训半年,回到官塘中学教外语。我听后凉了半截,但她既然来了,还是让她试教一下吧!试教后杨老师告诉我,她不但课上的很好,而且语音特别好,甚至比金淑琴还要好。于是我决定聘用她,心想差一点放过一个好教师。她来校后很快就受到学生的欢迎。她经常去听杨玉琴的课,这是我给她交代的,她也是认真、自觉的做的。后来我校有了外教我就让她和刘刚负责接待。99年南京市幼儿师范外语组的18位教师来校参观,我让他们听了小衡的一节外语课,下课后他们围着我问:万校长,你从那里请到一位这么好的外语老师,她的口语真好听!我笑着告诉她们:这是鸡窝里飞来的金凤凰!后来,小衡告诉我:她主要是刻苦自学,&&&&&&&&&&&&反复地听磁带,模仿磁带的发音。为了留住她我把她的关系(她在官塘中学是公办教师)设法调进了64中。在申请调动理由一栏里填的是?照顾夫妻关系?,虽然那时她连对象也还没有。爱人姓名和工作单位也是瞎编的。小衡于2004年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目前全家住在蒙特利尔,工作稳定、生活幸福。她在我校工作了七、八年,是我们外语方面的得力教师,在我们外语教师紧缺的时候帮我们渡过了难关。?万校长,你不用担心,我能行?大概也是在1995年9月靳荷仙在她丈夫的陪同下来到学校,她告诉我:她是丹阳人,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英语系,学习了四年,毕业后回到丹阳,在文化局下面的一家工厂工作。后通过考试被江苏省劳务输出公司派往一外资邮轮工作,不久后升任领班。每月工资合人民币二千元。在邮轮上终年无假日,不能上岸,后辞职回国。结婚后因丈夫在扬子石化工作,在大厂安家,希望来我校任教。对于这样一个师范大学的外语系本科毕业生我当然乐于接受,何况南师大的前身是金女大,这个外国教会办的大学是一向以外语强而闻名的,尽管她从未教过书,我还是愿意培养她。于是,我把她交给杨玉琴老师,请杨老师帮助、指导。两个月后,杨老师说她学得不错可以安排工作了。于是我给她安排了一个小班的外语并考虑安排一个外语教师带她,正在沉吟不决时,她忽然给我说:万校长,你不用担心,我能行!在邮轮上我手下管着一、二百人都没有问题,不要安排人带我。我真没想到她是这样的自信。果然不出所料,她教的很好。学生很喜欢她,考试成绩也不错。不久她就成了一个很顶用的外语教师了。两年后,为了留住她,我希望她把组织关系从丹阳那家工厂转过来,以便调入64中,成为公办教师,我告诉她铁饭碗不要轻易丢掉。她说:可能有困难,丹阳那家工厂不知还在不在?不知还认不认账?我说你回去找找看。过了两个月她毫无动静,在青岛的夏令营中我找到她,问她联系得怎么样了?那知她忽然问我:为什么要铁饭碗?铁饭碗有什么用?这真叫我哭笑不得,心想:又遇上一个?小迷糊?。于是耐着性子给她解释铁饭碗有什么用。回来后她仍然没有什么动作,于是我派许秀萍同志和她一起到丹阳去。还算不错,那家工厂虽然不在了,但工厂的上级文化局还认账,把关系转了过来,不久调入64中,手续办好不到两个月,她住院生小孩,享受到了公费医疗。两位令人难忘的好老师-卢俊英和陆玲&&&&&&&&&&&&她们二人虽然都已离校,但在我的记忆中至今对她们也难以忘却。写在这里希望育英二外的师生都知道他们。可能也是在95年,有一天我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年轻、俊美的女士。她叫卢俊英。北京人。在北京汇文女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随丈夫去德国三年,因丈夫被德国巴斯夫公司派驻扬子石化公司担任德方代表,全家来到大厂。她说:凭我的学历(学的化学)和关系,我完全可以在扬子石化找个工作,但因我特别喜欢小孩,所以希望应聘到贵校教英语,我虽没有教学经验,但我会努力学习的。对于这样一个出身名校(她就读的汇文女中和华东化工学院都是响当当的名校),既会英语又懂德语、条件很好的女士,我凭直觉感到她很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我告诉她:因她没有做过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可以先来学习,待试教合格后再正式安排工作,她高兴地同意了。我随即把她介绍给杨玉琴老师,请杨老师指导她。不久杨老师就告诉我:卢俊英人很聪明、虚心好学,英语口语好、基础深厚,进步很快,两个月后我们就安排她独立教学了。初次安排她教学时还曾发生过学生拒绝她上课的事,杨老师听后跑到班上去发了一顿火,才压了下去。不久就听说她已经和学生关系很融洽,学生喜欢她了。由于她的特殊情况,我们既无法把她调入64中,也不需要给她办理社会保险,她始终感觉我们是对她另眼相看,几次给我讲:要我把她看做自己人。其实我从未把她看做外人,但我也知道她不可能是永久牌的,迟早是要走的。由于她逐步地成了我们外语教学的骨干教师,我当然舍不得她走,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2001年5月她找到我,说因为丈夫被调往上海巴斯夫公司总部工作,全家迁往上海,向我表示很留恋育英二外。我感谢她对我校作出的贡献,并希望她想开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她表示到上海还想到学校教英语希望我能写一封推荐信,便于求职。于是我写出了下面的一封信。(凭记忆)校长先生:卢俊英老师从1995年起在我校任初中外语(英语)教师,至今已六年多了。由于她毕业于北京汇文女中和上海华东化工学院这样的名校,文化知识札实,英语基础深厚,再加上虚心好学,工作态度认真,所以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是学生喜爱的好老师。2000年她教了三年的初中班,在南京市全市中考中取得了英语单科人均得分全市第二的好成绩,是一个堪称优秀的好老师。校长先生:卢俊英老师如果到贵校求职,我建议您大胆聘用她,我相信您是不会后悔的。&&&&&&&&&&&&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万灵晖这封信几乎是按原文背出来的,不仅意思不错,而且字词也不会有大的出入。卢老师对这封推荐信是满意的,我也觉得这封信是实事求是的。陆玲是金淑琴的同学,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外语系大专班,毕业后留校任学生辅导员。我校小学部开办的时候,她通过金淑琴向我表示希望到小学教外语,当时我们正缺小学外语教师,很欢迎她来。她年轻、漂亮,多才多艺,性格活泼,又会唱、又会跳,把英语教学搞的很活跃,大受学生欢迎。她到我校是兼职,因为她在气象学院的工作主要在下午和晚上,我们把她的课安排在上午,所以双方没有冲突。在95年的招生咨询会上,她教的小学生在会上表演了英语节目,我听到懂英语的家长在下面说:这些小孩口语流利,语音也很不错。97年4月南京有线电视台来我校采访、录像,到了她的课堂上进行了录像,专门为她搞了一个正面特写。到了晚上我忽然想起,录像播出可能会给她带来麻烦,因为她来我校兼职并未通过学校同意,马上打电话给她讲了我的担心,她表示不怕学校知道,学校不会把她怎么样。录像播出后果然在气象学院引起很大反响,院长看到后严令学院人事部门处理。在此种情况下,陆玲告诉我:既然学院这样对待她,她准备辞职了。我希望她正式到我校来工作,我们非常欢迎她。她考虑后告诉我,不愿终生做小学教员,现在,原来也在气象学院工作的丈夫已经辞职去了武汉,自己也打算辞职一起去武汉。我告诉她:如果将来在外面有什么困难,我们学校欢迎她再回来。她苦笑着表示感谢。两年后她回来过一次,说夫妻二人在武汉承包了一家商场,干得还不错。又过几年我了解到她到了广州,已成为美国玫琳凯公司的销售代理,她来信告诉金淑琴:自己事业和生活都不错,有车、有房。我一直感觉是我们学校使她陷入困境,很是不安,没想到她因祸得福,我也就安心了。建校初期学校地位低,在社会上没有影响,几年间我们通过各种关系虽也招聘到一批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外语教师,但总体说来是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学历),经验不足(很多人没做过教师)。就是这些东拚西凑来的队伍,在杨玉琴老师的培养和带领下,按照南京外语学校行之有效的一些办法,如:使用三L教材;小班上课;增加课时到每周七节;注重听说训练。我们也初步办出了自己的外语特色。但从长远考虑,我们的外语教师不仅要积累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要提高文化层次,怎么办?那只有立足于自己培养,我通过江苏省教育学院外语系每年有计划的选送我校只有大专学历的外语教师二至三人到那里去读专升本,从96年送金淑琴起,至03年我离校时从未间断,使十几名原来只有大专学历的年轻外语教师通过脱产两年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提高了文化水平。02年我又选5名外语&&&&&&&&&&&&教师去温哥华社区大学(这在加拿大是一所著名大学)进行短期培训。这一切都提高了我校外语教师的素&&&&质,也必然会提高我校外语教学的质量。&&&&&&&&(七)坚持改革,营建和谐校园在2001年左右,我就在开始考虑,办学近十年了,我们最成功的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营建了一个团结、和谐的教职工集体,营建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吸引人,可以改变人,可以培养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环境,我们才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使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市名校。这样的和谐校园环境是怎样营建起来的呢?回想起来其原因大致有:看清旧体制的弊端,冲破旧思想的牢笼解放以后逐步形成的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就是:铁饭碗、大锅饭;以改造知识分子为基本指导思想所形成的管理方法的基本特点就是:管、卡、压。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许多人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所见到的就是这样的体制和方法,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还有别样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因而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合理性。干工作最怕的就是盲目随大流,?别人怎么干咱也怎么干,过去怎么干现在也怎么干?,尽管工作中的矛盾一大堆,自己的思想很困惑、很烦恼,但却从不怀疑自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学校里一整套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解放后以改造知识分子为出发点,再加上反右斗争的扩大化,越演越烈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根本谈不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教师搞管、卡、压也就是很自然的了。由于铁饭碗和大锅饭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管理者也就企图用管、卡、压来解决问题。这在铁饭碗、大锅饭的条件下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令我感到好笑的是:有些民办学校的校长,办了民办学校以后,条件完全变了,还是热衷于对教师搞管、卡、压,好像不如此就不是管理。可见旧思想的束缚是多么可怕。要改革就必须冲破旧思想的牢笼。铁饭碗、大锅饭的体制加上管、卡、压的管理方法,其结果就是学校里的矛盾重重。实行聘任制,慎用选择权&&&&&&&&&&&&改革开放以后,在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成了上下一致的共识,但真正实行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许多地方对校长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与身体紧紧靠在一起表示合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