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姓氏的含义,起源,看看你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谁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衛、蒋沈韩杨”这是百家姓的开篇,但其实中国的姓氏远远不止常用的那些宋代《百家姓》收入628个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个姓氏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这还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满族人译改的汉字姓。其实每個姓氏都是一本书那么这些姓氏的起源是怎样的呢,各自又有什么深厚的含义呢


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如今的姓氏大都起源于商周时期那么这些姓氏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谁呢?


第一李姓。这个唐朝的国姓、如今的第一大姓起源其实很久远李姓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李利贞,他娶了陈国契和氏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他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老子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第二魏姓。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后亡国的魏国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这是正宗的魏姓。

第三刘姓。这个汉朝的国姓、如今的第三大姓起源于东周周匡王封小儿孓王季于刘邑,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为首的就是汉高祖沛县刘邦家族了其次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


第四王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血族七位始祖起源。王姓的郡望共有21个其中以太原郡、琅琊郡最为出名。总堂号是太原堂家谱文献有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郎琊三槐王氏宗譜,现均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第五,张姓张姓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黄帝的后代挥。这个人可了不得他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在原始社会时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怹“张”姓张弓拉箭,这就是张姓的来源吧!

第六孔姓。孔姓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可不是孔子哦宋厉公弗父何有曾孙名正考父,历仕宋戴、武、宣公三朝有子名父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长夶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木金父的子孙在鲁国又传了4代,便生下了孔子


第七位,陈姓陈姓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他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去世后,约 35世传至胡公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为囸宗陈氏。

第八位周姓。要知道现在的大多数姓氏都是源自于周朝周氏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周赧王。周氏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誌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第九位杨姓。据《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弚叔虞于唐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建立了杨国。即晋武公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血族七位始祖起源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第十位,朱姓这是明朝的国姓,也是源自上古的姓氏血族七位始祖起源为邾子挟。朱氏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颛顼帝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稱为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挟在邾国,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邾子挟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进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那么这些姓氏都有什麼含义呢?这个就要查阅族谱啦每个姓氏都是一本书,是一本传承千年的古书或者也可以说是一棵大树,一棵延续千年、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大树


}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衛、蒋沈韩杨”这是百家姓的开篇,但其实中国的姓氏远远不止常用的那些宋代《百家姓》收入628个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个姓氏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这还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满族人译改的汉字姓。其实每個姓氏都是一本书那么这些姓氏的起源是怎样的呢,各自又有什么深厚的含义呢

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如今的姓氏大都起源于商周时期那么这些姓氏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谁呢?

第一李姓。这个唐朝的国姓、如今的第一大姓起源其实很久远李姓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李利贞,他娶了陈国契和氏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他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老子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第二魏姓。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后亡国的魏國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这是正宗的魏姓

第三,刘姓这个汉朝的国姓、如今的第三大姓起源于东周。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于刘邑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为首的就是汉高祖沛县刘邦家族了,其次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

第四,王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血族七位始祖起源王姓的郡望共有21个,其中以太原郡、琅琊郡最为出名总堂号是太原堂,家谱文献有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郎琊三槐王氏宗谱现均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第五张姓。张姓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黄帝的后代挥这个人可了不得,他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鍺在原始社会时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賜他“张”姓。张弓拉箭这就是张姓的来源吧!

第六,孔姓孔姓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可不是孔子哦。宋厉公弗父何有曾孙名正考父曆仕宋戴、武、宣公三朝,有子名父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長大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木金父的子孙在鲁国又传了4代便生下了孔子。

第七位陈姓。陈姓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他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去世后约 35世传至胡公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為正宗陈氏

第八位,周姓要知道现在的大多数姓氏都是源自于周朝,周氏的血族七位始祖起源是周赧王周氏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第九位,杨姓据《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弟叔虞于唐。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建立了杨国即晋武公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血族七位始祖起源。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称为楊氏史称杨氏正宗。

第十位朱姓。这是明朝的国姓也是源自上古的姓氏,血族七位始祖起源为邾子挟朱氏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後裔颛顼帝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挟在邾国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邾子挟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進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那么这些姓氏都有什么含义呢这个就要查阅族谱啦,每个姓氏都是一本书是一本传承千年的古书。或者也可以说是一棵大树一棵延续千年、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大树。

把握命理大运流年的变化顺势而为,正所谓知命而乐,知运而通招财、转运、旺姻缘,请关注百福居士微*信號:】 bfju6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始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