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我右胁痛象气郁体质在里面吃点什么药好

医的虚损证,正气渐损而邪气炽盛。此时需先扶正,兼顾祛邪。扶正之法,可服汤药,亦可兼用针灸,且病人心中一定要有坚强的康复信念,这个信念也是正气的一部分。再配合积极养生,诸法合施,定可延长生命。我反复强调,要想治愈癌症,不能完全依赖医学,病人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我们知道,癌症不是一两天就生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慢慢地发病的。其病因既与环境、吸烟等有关,更与不知养生、饮食不节、长期负面情绪心理刺激等有密切联系。若只依赖医学而不肯重视养生,肿瘤怎么可能完全治愈呢。面对肿瘤,是选择中医还是选择西医,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西医是现代医学,其理论体系容易被人理解,且手术及放化疗的机理清清楚楚,似乎应该能治愈肿瘤。而中医的理论体系不容易被今人所理解,有些人认为中医是迷信,但中医有其临床治愈肿瘤的大量案例,也让一些病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尝试着选择中医。一说中医能治癌,一帮科学粉就跳出来,说中医是迷信,不可能治癌。那么,现代科学能治好癌症吗?岂不知每年有多少癌症患者死于手术和放化疗。我们试着分析,为什么癌症死亡率这么高。癌症是阴证,恶疮毒邪郁滞于体内,阳气不能宣通,导致阴胜阳衰,故正气渐消。而中医擅长扶正气祛邪浊,当然可以治癌。闻癌色变,使很多人不能理性思考。若刚发现有癌症,估计多数病人会选择西医的各种疗法。被西医判了死刑,说只有几个月的存活期了,有些人这时才想起中医也能治癌。因此,中医治癌,晚期为多,或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极少有早期即选择中医的。可惜的是若能早期及时选择中医,辨证用药,多可收取显效。有人认为:得了癌症还不手术?不手术会死人的。我只想问一句,若手术了一定不死人吗?手术只是把肿瘤暂时切去了,但产生肿瘤的体质并没有改变,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正确的治疗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善生瘤体质,辅以攻逐,使肿块渐渐变小。这个过程既要求有明医诊治,更要求病人积极配合。癌症属阴证,阴证并非绝症,有从阴透阳的可能,称为“阴证机转”。其中微妙医理,在医者慧心识辨。阴证机转或从太阴转出少阳,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从少阴转出太阳,用麻附细加味;或从厥阴转出太阳,用乌梅丸等药方。有时虽已属阴证,但服药数剂即能转出;若滥动手术放化疗,正气伤损即见病情渐重。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能治疗阴寒冷痹诸证;艾灸亦能扶阳抑阴。凡三阴体质,即阳气素虚之人最适合于夏日扶阳。肚脐隔附子灸法甚好。其法:生附子适量,研极细末,加白面少许调匀,用黄酒调成一元硬币大小的薄饼,中间扎数孔,晒干备用。可先用细盐填满肚脐,上盖附子饼,再用绿豆大艾柱施灸。对于癌症,是明确告知病人,还是隐瞒病情?如何才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有的人怕死,若告知病情后,病人立即处于惊吓、恐惧、绝望、悲观等负面情绪之中,更兼手术或放化疗之后,即见精神萎靡、面无血色;亦有病人一直不知道自己患了癌症,照样舒舒服服地过日子,配合中医治疗,其精神面色皆未见变差。对于当前常见的多数慢性病症(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等)来说,医疗(包括医生、手术、药物等)并不能让病人彻底康复,真正能完全治愈疾病的是病人自己。严格来说,医生能帮助病人的非常有限,不过是一些建议、康复的思路以及暂时地缓解病情。因此,治疗大病及各种慢性病,求医不如求己。反中医都是科学粉,科学粉最相信事实。可是面对中医治愈肿瘤等大病的临床事实,中医反还是不相信中医,其理由有二:一则中医不可能治愈肿瘤,病人之前被误诊了;二则凡病都有自愈性,是我的运气好,所以大病不治自愈了。其实,我倒是希望我所诊治的每位大病患者都是被误诊的,而且都因我的好运而康
微信13877[转载]岳美中:经方治肾脏疾病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此方仲景原为湿热内蕴兼感外邪的发黄而设。为表里双解之剂。用以治急性肾炎证属“风水相搏”湿热兼表者。用麻黄、杏仁疏风宣肺,疏风重在解表发汗,宣肺亦可通阳利水;连翘、桑皮清热肃肺行水;生姜以散水气,并配合清热渗湿利尿。合用汗、清、利三法,表里分消,每取速效。还根据《类聚方广义》以本方用治疥癣内陷一身搔痒,发热咳喘肿满的记载,收此方移治肾炎合并皮肤湿疹的患者,宣达透泄湿毒,亦获效机。并用此方合甘麦大枣汤加生地、紫草、女贞子、旱莲草等凉血止血之品,治疗过敏性紫瘕肾炎。用此方从“湿热”着眼,重心抓住宣透清泄四字而尽得其用。2、越婢加术汤急性肾炎:症见汗出恶风,一身尽肿,小便不利,属风水而有郁热者。投本方发越阳气,清热散水。越婢汤是仲景治疗风水证的主要方剂之一。本证是由于感外受邪,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气逆行而为浮肿,肿势每从头面开始,迅即蔓延全身,其病变均在肺与肌表。本方加白术,名越婢加术汤《古今录验》谓其增强祛湿作用,陆渊雷称为逐水发汗之主剂,是肺脾两治之剂,对肾炎辩证为肺热内郁,通调失职,水湿内滞者,投之颇宜。3、防已黄芪汤每以本方治肺脾气虚,卫表不固之风水症。曾治某慢性肾炎患者,浮肿,汗出恶风,舌淡脉浮虚,尿蛋白(3
)诊断为气虚水停之风水,先后用本方益气实脾利水,历时一载。守方不更而获治愈。治肾炎病后期蛋白尿,亦擅用此方,黄芪不应小于30克,坚持服之有效。本症乃风与水相乘,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品,方用防已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为治风之主药;黄芪逐肌表之水;白术健脾,与黄芪合用以止汗;合姜枣以调和营卫。若肾最素虚者,附子、杜仲亦可加入。4、五苓散用于脾虚不健,水湿泛滥之肾炎浮肿或兼外感发热,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应用本方有三个特点(1)遵照仲景制方,多用散剂(泽泻120克茯苓白术猪苓各90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2)注意仲景原方剂量比例。我院中药研究所对五苓散之利尿作用曾用研究,按仲景方剂量则利尿效果最佳,若各药等量投后,则利尿效果明显降低(3)方中桂枝灵活应用。外感发热者用桂枝,若无表证则用肉桂。章楠氏亦云“若无表证,宜用肉桂,则其化气行水之功胜也”。水肿甚者加丁香、沉香、木香、白蔻。5、猪苓汤每以本方治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路结石的尿痛、尿急、尿血等湿热侵及下焦,阴亏水热互结者。对改善尿路刺激症状及血尿有显著疗效。应用本方治“淋病”为中外医家所重视。如《方极》云“猪苓汤治小便不利,若淋沥”《方函口诀》亦云“此方为下焦蓄热,利尿之专剂…故治淋病或尿血”某干部因患慢性前列腺炎数年,排尿不畅,疏猪苓汤全方,服五十余剂,症情显著改善。用此方治淋病出血《古方便览》载一男子患血淋二三年,一日血大出,痛不可耐,顷刻二三升,目眩不知人事。即予此方,渐收效,不再发《东郭医谈》亦载“一男子下血,大小便不通,腹满欲死,医与四物汤加山栀黄柏之方,腹满仍甚,余与猪苓汤加大黄,小便始渐通”用该方合石苇散治疗肾结石、尿路结石,亦有良验。猪苓汤与五苓散同属利尿之剂,但同中有异,岳老对此辨析甚明。猪苓汤虽与五苓散同为利尿之剂,一则用术、桂暖肾以行水,一则用滑石、阿胶以滋阴行水。日本医生更具体指出治“淋病脓血,加车前子、大黄,更治尿血之重症。从脏器分之,五苓散病在肾,虽小便不利,而少腹不满,决不见脓血;猪苓汤证,病在膀胱尿道,其少腹必满,又多带脓血”所论极为精辟。6、栝蒌瞿麦丸对肾炎、肾盂肾炎等寒热夹杂,小便不利证,选用此方。此类患者,既有下焦阳微腹中冷的小便不利之症,又有上焦燥热的口渴之症。单用温通、滋润均非所宜,惟有此方辛温寒润同用。所谓“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冷非暖不消”方以瓜蒌根润燥除上焦之热以生津,薯蓣补中焦之虚,茯苓、瞿麦渗泄以行下焦水气,更用附子之温补通阳,振作肾气。方后自注“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是本方眼目。7、真武汤肾阳衰微之慢性肾炎肾病期水肿、尿毒症,每以此方温阳化气行水。如治李某尿毒症,昏迷,抽搐、尿闭,肢冷,经用真武汤加减而尿通肢温,继用补气健脾利尿之剂,转危为安。又治一例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患者,用真武汤治疗后,尿毒症解除,尿内病理成分减少。肾为胃关,职司开阖,从阳则开,从阴则合,尿毒症而属肾阳式微者,法当温扶肾阳。以从其开,而使病机得转。8、肾气丸肾炎见阳虚症或恢复期,多用肾气丸。肾气丸六味滋阴,具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作用,桂附温阳,见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作用。反相适所以相成,是方组成是寒热并用,水火兼补,不温不燥,一开一合,使水去而阴不伤,扶阳而水不升。说明本方即是有补阴药的基础上加桂附以温阳,所谓补水中之火,就是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配伍的。对尿结石的治疗,一般多用八正散、石苇散等清热利湿之剂,很少有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治之者。不囿于清利一法,据证施治,曾治某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积水,而属肾虚不通化气行水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服60余剂,两次摄片证实,结石阴影消失
微信13878陈有唐:杂病纲要【1】总论:中医将病症分为伤寒、杂病两大类。伤寒后来又分出温病。伤寒辨证用六经,温病辨证用卫、气、营、血。理论均出自内经,然而杂病至今未有辨证体系纲举目张的文章。以前的医家虽对五脏六腑辨证、用药,有过深入的探讨,可是到后来有的偏重脾胃,有的着重肝肾-对好多杂病持有不同的看法,有所偏重,以至没有形成系统的辨证纲要文章。愚行医四十余年,感到中医治病是从症辨证,对于病的命名并不重视(也许有好多病名失传?)许多病名是从症而定的,以至病、症不分如咳嗽、水肿,均是好多病的症却言为病。有的病则是从形象、感觉上命名的,如鹅掌风、奔豚气-有的更为庞杂,如腹泻分为积、惊、伤、冷、热、谷、洞、暴、曩泻等等,以至后人无所适从,因而感到对杂病辨症应有个纲领性的论著。愚研读内经,专研周易,对于杂病的辨证,认为应正本求源,还是应该从祖先发明的阴阳、五行上着手,在拙著的(医法心要)的基础上,将五脏六腑纳入阴阳、五行中,写出《杂病纲要》。经多年不断修改,用之得心应手,以为这样可以对好多症、杂病有个辨证的纲要。同时也可从病理、病机上为杂病定出更合理、贴切的命名。人身虽分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然皆由五脏六腑所主、所生、所辖,如若生病则当将五脏六腑学说归纳在阴阳、五行之中辨证论治,自会获效。一、心: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在五行中象火。心生血,主脉,司君火,藏神,开窍于舌,汗为心液。其色赤,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脉如钩而洪大,心经所行部位手心热,手臂挛急疼痛,与小肠相表里,与肺为君相,与肝脾相生,与肺肾相克,心包络多为外邪所犯,心之宫也。心病多因内伤引起,如先天缺如,脏气虚弱,病后失调,思虑过度、情志抑郁导致心阴、阳虚弱,气血失常、产生瘀血、化火生痰,出现心悸、怔忡、心痛、少寐、哭笑无常、昏迷等症状。心悸、畏寒、自汗、嗜卧,脉虚数,舌质淡红者调整的主方为:人参当归桂枝赤、白芍炙甘草大枣《阳方》近年研究:北五加皮、淫羊藿具有强心作用。阳虚者可重用附子。应用主方,一是根据病情加重方中几味药的剂量;二是预防副作用加用增加疗效的药,强心可加北五加皮、淫羊藿;三是选用后面兼症的药物。心悸、心烦、少眠、胸闷,脉数滑,舌质红者调整的主方:炙甘草浮小麦大枣生地
白芍《阴方》。然后据病症选用阴、阳方,随症加减用药:1、血虚面色不华少气,阳方加干地黄、阿胶、何首乌;2、脉细弱结代阳方加麦冬五味子北五加皮
缬草;3、胸闷不得息,手臂疼痛麻木,据病情选取阳方,或阴方加三七 桃仁 红花 元胡 瓜蒌 薤白 枳实;4、心烦发狂选阴方加栀子
连翘黄连朱砂犀角;5 、心疼、面青、气冷、手足青用阳方加附子细辛 川芎 元胡;6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为血虚神不安,选取阴方、或阳方加选加阿胶何首乌 龙眼肉 知母 远志 炒枣仁
夜交藤合欢花;7、昏迷严语为邪所犯阴方选加:黄连 山栀 连翘犀角石菖蒲;8、重舌、舌尖红刺为火旺阴方加丹皮山栀
连翘黄连;9、舌强语蹇为风痰阻络选阴方或阳方加胆南星竹沥礞石;10、多汗、盗汗选用阳方或阴方选加重浮小麦 山萸 地骨皮 知母
五倍子(装入胶囊);11、手心热,手臂挛急疼痛选用阴方或阳方加连翘桑枝;12、鬲肠不利为热移小肠阴方加枳壳槟榔黄芩;13、胸闷气促为邪犯肺脏选用阴方或阳方加瓜蒌薤白
半夏 枳实(水、酒煎服);14 、肝血虚,继而心气虚加何首乌 当归 阿胶人 参 麦冬
黄芪;15、心血虚,继而脾不健运选阴、阳方加白术茯苓 黄精 何首乌当归阿胶;16、心火旺,继而肺失清肃阴方加连翘 前胡
白前山栀杏仁;17 、肾虚,继而心阳虚阳方加金匮肾气丸,心胞热邪犯之用生地 白芍 黄连 连翘
山栀。凡心之为病多为阳,君火之故也。阴阳两方中遇有寒病者,加热药去寒品;遇热者加寒药去热品。例如:心气、血虚,继而肾虚导致水湿滞留,用方如下:党参麦冬
五味子 当归 赤、白芍 丹参 北五加皮 桂枝 淫羊藿 茯苓 猪苓 泽泻炙甘草。加减法:阳虚加附子细辛 血瘀加郁金 蒲黄 三七粉
阴血虚加生地 阿胶炒枣仁 何首乌。又如:心病兼有瘀血、痰湿者用方:桂枝 当归 党参 川芎 北五加皮 淫羊藿 白芍 炙甘草 丹参
兼血瘀选加:三七粉 五灵脂 蒲黄 桃仁 红花 兼痰湿者加瓜蒌 薤白 枳实 半夏
心痛剧者重用元胡川芎石菖蒲附子。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象金。肺主气,布津液,主皮毛,开窍于鼻,喉为肺系,上气海,水上源,其色白,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神魄,其脉如毛而浮,肺经所循部位(此类病大多用针灸治疗,故略),与大肠相表里,与脾胃相生,与肝心相克。朝百脉,辅助心维持循环,主肃降,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肺病多因感受外邪、久病亏耗、劳伤过度、水湿痰阻产生咳嗽、喘息、胸痛等症状。治法当宣肺、肃降、利气为主,组方应针对气逆、咳、痰、口干皆可。组方荆芥
薄荷 牛子 前胡 白前 杏仁 瓜蒌 贝母 百部 竹茹枳彀枇杷叶为《阳方》;加沙参元参 天、麦冬
五味子为《阴方》1、音低,呼吸短促为气虚阴方加黄芪 人参 冬虫草;2、喘呼、胸闷为气壅阳方去蝉衣加麻黄 苏子 白芥子
葶苈子;3、口干、皮肤枯燥痿辟为津乏阴方加玉竹知母天、麦冬;4、咳嗽气喘为气逆阳方选加半夏竹沥厚扑 苏子 白芥子;
微信13879杂病纲要【2】5、多汗感冒阳方加蝉脱 防风 薄荷 苏叶 大青叶 银花
连翘芦根;6、血为伤络阴方加藕节白芨茜草;7、流涕不闻香臭为伤风,选用阳方或阴方加辛荑苍耳子8、失音为肺虚,用阳方加黄芪雪莲花沙参9、音嗄、喉痒为风寒选用阴方、或阳方加麻黄
旋复花10、喉痛红肿为风热用阴方加桔梗 甘草银花连翘山豆根11、喉如拽,哮喘为痰阻选用阴方或阳方选加麻黄 半夏 胆南星
竹沥猴枣礞石12、胸闷、胸痛治需调上气海阳方加桔梗 荆芥13、小便不利为肺闭阳方加桔梗蝉衣
14、缺盆痛,肩胛连手臂痛选用阳方或阴方加连翘片姜黄 桑枝15、大便困难选用阳方或阴方加杏仁瓜蒌仁郁李仁
麻仁16、土不生金阴方加补中益气汤17、金不主水阴方加六味地黄丸汤18、金克木阳方加柴胡青皮枳彀19、火克金阴方加生地连翘山栀。愚用上述阴、阳方多年,治愈肺病患者几千例。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象木。肝藏血,气为用,性喜温,志为怒,谋虑所出,罢极之本,藏相火,通于风气,开窍于目,主筋,其色青,其华爪,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神魂,其脉弦,为女子先天,与胆为表里,与肾心相生,与脾肺相克。肝为风藏内寄相火,喜条达主疏泄,稍有妨碍便会发生血行异常和神志的偏差。肝病多由情志所伤,肾阴亏损,水不生木,出现惊恐、不眠、眩晕、痉痫、麻木、耳聋耳鸣等症状,应针对上述症状,分阴、阳方皆可:柴胡
枳彀 当归 白芍 蝉脱 钩藤 白僵蚕 片姜黄 天竺黄 远志 合欢花 炒枣仁 甘草 《阳方》;桑叶 菊花 天麻 何首乌 当归 生地 白芍
郁金 薄荷 枳彀 青皮 甘草
《阴方》肝病症状主要是情志方面的,表现多种多样,因而在临证时不仅要牢记上面所说主要症状,而且要熟知肝的功能特点如藏相火,通于风气,开窍于目,主筋,其色青,其华爪,其声呼,其臭燥-其脉弦等基本的知识,遇到症状复杂、多样时,只要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结合几项主要症状便可辨证识病(其他脏腑的辨证也应如此掌握)。1、形瘦、目眩、肌肉颤动脉细舌质淡白为血虚,阴方加阿胶川芎怀牛膝2、胁痛、胁下痞块,阴方选加桃仁
红花 炮甲珠 元胡五灵脂 蒲黄 旋复花泽兰叶3、胸胁胀痛、精神易激动为肝气 用阳方选加元胡 川楝子青皮 炮甲珠 川芎 郁金
苏梗4、忧郁不欢、悲观、萎糜消极为肝郁 用阴方加郁金白蒺藜合欢花 以及逍遥散 5、四肢不温,悲观消极为肝寒 阳方选加淫羊藿 肉桂吴茱萸
川椒 6、手足心热并出潮汗为血虚生热 阴方选加山栀羚羊角 丹皮 地骨皮 知母 连翘 夏枯草7、急燥、忿恚、骂詈发狂为肝火 阴方选加龙骨
牛黄石决明 珍珠母 金箔 以及龙胆泻肝丸之类 8、多疑善虑为气郁 阳方选加郁金青、陈皮 川楝子 柏子仁
知母生地9、失眠艰寐、多梦惊醒为血虚 用阳方选加夜交藤 生地 首乌 知母 10、头胀、面热、目赤、口苦为肝火 阴方选加黄芩 龙胆草
山栀 羚羊角夏枯草以及化肝煎之类(青陈皮、丹皮、山栀、白芍、泽泻、贝母)11、目眨眼花,四肢麻木、抽搐舌颤为肝风 阴方选加钩藤 全蝎
蜈蚣 僵蚕 桑叶 女贞 旱莲草 12、视物模糊,雀盲阴方加羊肝 杞子 石斛13、目赤、红肿、流汩畏光为肝热 阴方选加黄芩 山栀 龙胆草
木贼草青相子蝉脱菊花14、筋惕、肉跳、拘挛软弱为血不养筋 阳方选加地黄 阿胶 何首乌
川芎牛膝杞子山萸15、月经不调,不孕小产责在肝,参照妇科用药。16、肝经所循部位疾病选用阴或方阳方再选用元胡 川楝子 以及莪术
三棱荔枝核 橘子核17、胆怯须温肝阳方加肉桂 淫羊藿18、水不生木阴方加六味地黄丸 19、木不生火阳方加人参黄芪 阿胶
20、木克土阳方加陈皮 沉香 砂
20、木克土阳方加陈皮沉香砂仁扁豆肝病涉及多种情志方面的病症,比较复杂,只要辨证准确,用此阴、阳方加减,常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四、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象土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司主气主运化,性升,恶湿,统血,主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舌,其华在唇,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色黄,其脉缓,为后天之本,循经部位常髀痛,与胃相表里,与心肺相生,与肝肾相克。脾病多因饮食、思虑劳累过度、体质素弱、湿邪犯之,产生呕吐、泄泻、胃肠不适、水肿、鼓胀、黄疸、惫乏等症状。治以祛湿、益气及调中化湿为主,针对上述症状组方。人参甘草当归
升麻 柴胡 陈皮 生姜 云苓 苡仁《阳方》;阳方去柴胡加牛子 青蒿 山药 石斛《阴方》1、倦怠无力、懒惰嗜卧、行动气短为气虚
阳方加黄芪 白术 偏豆2、脘腹胀满为气滞 阳方加苏梗 木香 炒莱菔子大腹皮3、食后难化、胀满为中阳不化 阳方加苍、白术 偏豆 半夏
焦三仙 莱菔子4、眩晕为清阳不振 阳方去柴胡加天麻 泽泻 白术 陈皮荆芥穗 5、脱肛、小腹胀坠
阳方加白芷升麻6、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选用阴方或阳方加薏仁茵陈 获苓 猪苓滑石7、浮肿、脚气阳方选加泽泻 大腹皮 猪苓 冬瓜皮
8、大便血、崩漏选用阴方或阳方再选加炒地榆槐花 棕皮炭
灶心土侧柏叶9、消瘦脱肉阳方加白术获苓黄精10、沉困泛力阳方加重黄芪白术11、口淡、口腻、舌胖、苔厚选取阴方或阳方加茯苓 薏仁 偏豆
茵陈12、口臭、口甜、口舌生疮为脾热阴方加黄芩 茵陈 山栀生石羔 知母
微信13880杂病纲要【3】 13、唇绛唇裂为脾燥阴方加生石羔 知母天花粉
石斛14、食呆不化阴、阳方均可加焦三仙内金莱菔子。15、泄泻不止阳方加芡实诃子 石榴皮
乌梅16、脾髀痛阳方加元胡葛根17、大便难,脾不为胃行津液阴方加石斛山药 天花粉 肉苁蓉 天、麦冬18、火不生土阳方选加附子
破故纸吴茱萸炮姜19、土不生金阴或阳方选加山药偏豆 薏仁 白芍五味子20、木克土阴或阳方选加枳彀 香附 藿香 佩兰 元胡
砂仁苍、白术如:幼儿腹泻的主方由上述诸条组成:藿香 苍术 苏叶 陈皮 厚扑木香 获苓 薏仁 芡实
乌梅焦山查鸡内金石榴皮(此方曾作为全国首届儿童保健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五、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象水。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二阴。命门为相火之源,藏精生血,主三焦之气,故为水火之脏,性寒,主纳气,主骨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色黑,其脉如石而沉。腰为肾府,司二便为先天,与膀胱相表里,与肝肾相生,与心脾相克。肾病多因禀赋素弱,久病损耗、房劳过度引起,出现腰困、腰痛、阳萎、遗精、尿频、尿血等病状。因是水火之脏,治当针对上述症状立阴阳方,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泽泻 《阴方》; 阳方加附子 肉桂 《阳方》1、潮热、骨蒸、腰困膝软为阴虚 阴方加怀牛膝知母地骨皮
龟板2、畏寒、手足青冷为阳虚 阳方加巴戟天、狗脊、怀牛膝、淫羊藿 3、遗精滑精,据阴、阳虚选方加金樱子 桑螵蛸 免丝子
4、腰困、脊不能举,迷惑善忘。选阴、阳方选加杜仲川断 狗脊 怀牛膝 5、畏寒、厥逆 阳方选取加巴戟天仙茅 鹿茸
益智仁6、喘促,呼多吸少 阳方加人参 蛤蚧 五味子7、行立无力为骨痿 阳方加怀牛膝 狗脊 猪骨髓 8、耳聋耳鸣
阳方选加磁石核桃仁黑芝麻 9、阴虚腰困 阴方加怀牛膝 猪骨髓 阳虚腰困阳方加鹿茸 巴戟天
狗脊10、遗尿选阴阳方加缩泉丸11、泄泻阳方加四神丸 12、阳痿 据症选用阴阳方再选加蛇床子 淫羊藿
海马海狗肾韭子锁阳13、小便不利,气化不及据症阴阳症选方加泽泻 获 苓 木通 通草14、金不生水 选阴方加百合玄参
麦冬五味子15、水克火阳方加桂枝 白术益智仁。古往今来研究此两方者甚多,有左、右归丸、饮,都强调补中有泻,各有长处。愚用此方
一、随上述诸条随症加减:二、是以此两方为基础随症确定一、二药为主,增加药味,如地黄加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品,收效极隹。近有学者制《命门合剂》:剂量比例是:淫羊藿附子地黄枸杞子分别是
3:1:2:2
所谓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也。阳方金匮肾气丸中的肉桂乃是引火归元之品量易轻,不可忽略。六、胃者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属土。脾之府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宜和降为阳土,与脾为表里,喜润恶燥。胃病多由饮食不节、饥饱劳伤、寒热不适引起,出现胃痛、胃胀、口渴、便秘等症状。根据胃脘痞胀组方:人参
当归 半夏 炙甘草 黄连 黄芩 干姜 大枣 其中黄连、黄芩药量要轻 《阳方》;针对胃虚、寒,难以化食组方:人参 白术 获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木香 砂仁 生姜 大枣 《阴方》1、虚者阴方加当归 黄芪痛加元胡2、食欲减胀满阳方加苏梗槟榔厚扑3、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满
选取阴、阳方再选加代赭石 枳彀 枇杷叶 丁香 柿蒂4、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阳方选加煅乌贼骨 煅瓦楞子天花粉 山栀 生石羔
知母 加重黄芩 黄连量,减当归5、牙齿肿痛 阳方加白芷 升麻 生石羔 知母 生地
丹皮代赭石去干姜等辛润之品。加重黄连、黄芩6、脾弱阳方加脾病方合之。胃病乃常见病也,愚用阴、阳两方加减治愈不少,尤以阴方用之得心应手。胃病多寒,多用阳药治之。七、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属木肝之府也,为少阳之火,生发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生同肝。司相火,性刚,决断所出,主半表半里,循经病则耳热耳聋,与肝相表里。胆贮藏、排泄胆汁。胆病多由恼怒,化火生痰,或惊吓,胆怯出现,易怒、口苦、目眩等病状。治法当分寒、热、虚、实组方柴胡
半夏 人参 黄芩甘草 生姜 大枣 热症选加龙胆草 山栀 连翘 猪、牛胆汁 羚羊角 甘草 竹茹 寒症选加当归川芎熟地细辛炒枣仁 干姜。
1、肝火选加黄连 山栀 龙胆草 连翘 2、火衰选加细辛 川椒
干姜吴萸3、发恼、发怒选加黄芩龙胆草芦荟4、胆虚加酸枣仁汤以及当归5、耳聋 因热症选加薄荷 桑叶 山栀连翘 夏枯草 白蒺藜 木贼草
车前草桑皮葶苈子八、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属火。心之府也,主分泌水谷,主化物,为九府。与心相表里。司泌别清浊,病则小便不利,大便溏泻。小肠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出现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腹胀腹痛等症状。组方:芡实莲子获苓焦三仙
鸡内金 枳彀 炒莱菔子 陈皮1、痛加元胡 白芍 炙甘草 2、寒疝腹痛选加干姜 吴萸
良姜川椒3、便秘、口糜、选加大黄槟榔黄芩黄连4、心烦胸闷有热
选加黄连山栀知母5、腹胀、肠鸣选加乌药大腹皮6、小便不利用导赤散之类。九、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属金。肺之府也,主传导,司魄门,与肺相表里。具有吸收水分,排出粪便功能。大肠属于脾胃所辖,其病因与脾胃,以及肺肾功能有关,重要表
现大便方面。当以通导、祛邪为主:槟榔 白芍 甘草 《阴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扑《阳方》
微信13881杂病纲要【4】1、便秘据症选取阴阳方,虚者选用黄龙汤、五仁汤,肉苁蓉、巴豆、硫磺。实者用阳方。2、泄泻,湿热用葛根芩连汤;寒症用四神丸,芡实诃子石榴皮
赤石脂3、痔疮 阴阳两方选取槐花 炒地榆赤小豆 大、小蓟 或用傅青主乙字汤(柴胡 升麻大黄黄芩当归
甘草加减)4、与肺相表里,便秘可选取杏仁 桔梗牛子5、寒症用阴方选益智仁 肉果干姜吴茱萸6、热症用阳方选秦皮 白头翁
鸦胆子7、里急后重者用葛根芩连汤加木香槟榔枳壳大肠病大便不调,津液缺则秘结,湿邪犯则泻。秘结久热毒居,宜大胆泻下,速战速决,乃张子和主张也,驱邪出焉。十、胱膀者,州都之官,津液出焉。属水。肾之府也,气化则能出焉,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水府气化方能出,以通为主。膀胱病与肾,其他脏腑移热有关,表现为尿频、遗尿、尿短赤涩且痛。组方:白术桂枝猪苓
获苓 泽泻 《阳方》;滑石阿胶 猪苓 获苓 泽泻 《阴方》。1、热症选加黄柏 知母 滑石 茵陈 2、寒症选加益智仁
乌药山萸缩泉丸之类。3、不通利选取木通 车前子 通草 冬瓜皮 4、遗尿当分虚、热,虚者选取人参益智仁 山药 乌药
复盆子;热则选取滑石灯芯甘草
膀胱病气化无权,小便不利或失禁,多与心肾有关。十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为水谷之道,属性从上、中、下焦统属的脏腑确定。主升降出入,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司决渎,主行气。多因三焦统属的脏腑病引起。主方:柴胡升麻山药
石斛 枳彀 获苓 泽泻 葛根陈皮。1、道不利、水肿选加猪苓 瞿麦 葫芦瓢蟀蟋 木通
通草扁蓄2、胀加木香香附厚朴。三焦主病涉及到五脏六腑、水液代谢至今仍需深研。十二、奇恒之府
属性,其症应归于五脏所属从之。脑居头中。头为精明之府、元神之府,与心、肝胆、肾关系密切,故治从之。实者从心肝,虚者从肾。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其中活血药一定要辨准症候,出血者万不可选取。愚喜选用黄芪连翘
升麻做为引经上脑的药味。1、骨 肾主骨,从肾治之。2、脉心主脉,从心、肝、脾治之。3、女子胞
主天癸,孕胎胞。与肝、脾、肾有关,治当从之。与冲、任、督、带脉相关,治当选:当归 白芍 龙牡龟板 鳖甲 巴戟天 川芎 枸杞子 香附
川断附子肉桂鹿角胶等。五脏六腑全赖气、血、津、液的联络生存,故对气、血、津、液的用药不可忽视。气分补、行气:1、补气选用人参
党参太子参黄芪黄精 白术;2、行气选取青 陈皮 枳彀 大腹皮 木香 香附 沉香
乌药香椽薤白元胡。血分补、活血、止血:1、补血选取熟地何首乌 当归白芍 阿胶 龙眼肉;2、活血选取川芎 乳没 郁金 姜黄 莪棱
丹参益母草桃仁 红花 泽蓝 五灵脂生蒲黄 川牛膝 穿山甲 水蛭 虻虫王不留行 苏木等;3、止血选取炒蒲黄 仙合草三七 白芨
大小蓟茜草地榆侧柏叶 白茅根 藕节 艾叶 棕皮血余等,有的炒碳用效隹。津液可选取沙参 太子参 天麦冬
天花粉芦根玉竹百合等气为血帅常相配合应用。气血津液发生异常,则体内异变产生异变之物如湿、痰饮、瘀血、以至食积、虫积等物,出现好多怪症,危害不浅,此类怪症在杂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而先贤著有不少专论,可细心专研,但所用药也是在五脏六腑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的,如白芥子天南星白附子半夏瓜蒌
贝母 杏仁 苏子 竹茹 竹沥 礞石 珍珠母 龙骨 石决明 代赭石 金箔 生铁落-以及蚕虫
蚁蜂蛇蝎等动物。五腑六腑的病以单一出现者少,往往以五行相生相克出现者多,故遇复杂病症时,须按五行学说辩证论治,不可拘泥一脏一腑也。对于五脏六腑失调,气血津液异常,产生风火痰湿引发的病症,已不是单纯某一脏腑的疾病,而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症候:如中风、痰饮、痹、哮喘、痿、疝、痉、癫狂、痫、臌、癖、积聚、奔豚、黄疸、噎膈、消喝、厥逆等等,因其病理比较复杂,还得用几脏几腑,结合气血津液,风火痰湿的特征方能阐明。因此应将这类具有特征的症候群单独列为病(好多书上称症,如痿症、痉症。若是脏腑病中的痉症,应冠以脏腑名称称之,比较妥当)这样有利于辨症论治,提高疗效。这类病在杂病中占绝大多数,因此辨病时应详细分析,不可拘泥一脏一腑。现将气、血、津液发生异常,则体内异变产生异变之物如湿、痰、火、风等物,造成的病症,如中风、痰饮(溢、支、悬、留、伏饮)、血病(咳、吐、便、溺、鼻衄)痹病,简要阐明,以便能够对其他的杂病做出正确的辨证论治。气-五脏六腑的活动皆产生气,分别称为:一、心气、心包络气,与肺气充于胸中,统领一身之气。若志意抑郁,不得宣发,则生不快,久而化火,出现烦燥、心悸、胸闷、心痛、胸痛、狂燥、不眠等症状;若思虑过度,损伤其气出现心悸、怔忡、气短、虚眩、乏力等症状。调整心气的方药,参照调心病的阴、阳方。1、烦燥、胸闷阴方加菖蒲、远志、黄连、丹参;2、心痛、胸痛阴方加川芎、元胡;3、狂燥阴方加贝母、犀角;4、不眠阴方加夜交藤、获神、炒枣仁;5、气短、乏力阳方重用人参、黄芪、益智仁;6、虚眩加黄芪、天麻。二、肺与大肠气,肺若受外邪,内受忧伤,出现鼻息不顺、咽喉不利、噎塞等症状;若大肠受累则出现里急后重、窘痛、浊气后泄等症状。调肺气方参照调肺病阴、阳方。调大肠气方参照调大肠病方。1、浊气后泄阴方加柴胡、升麻、枳壳;2、窘痛阴方加枳实、厚朴
微信13882杂病纲要【5】三、脾胃之气,主运化、腐熟,若劳伤过度,久病失养受损则气泄,头晕、倦怠乏力、肛门及子宫下垂。若挟食、湿、火、痰,则出现胸痞、腹胀、脘闷、便秘。调脾胃之气方:人参白术焦三仙木香
白叩陈皮姜枣;调脾胃气之药可随症加之:香附、枳彀、大腹皮,但不可克伐过度。1、肛门及子宫下垂加柴胡、升麻;2、挟邪者加祛邪之品。四、肝胆之气,主升发。若伤情志出现气郁、气滞、气逆。则从肝病治之。调理肝胆气之方:当归川芎柴胡升麻
白术陈皮甘草姜。1、胁胀加山查、木香、香附;2、两腰重坠加羌、独活。3、气郁、气滞、气逆参照治肝病中的兼症方。五、肾与膀胱之气,司呼吸,化为精髓,三焦之源。若房劳过度导致肾气虚则出现遗泄、不纳气、水肿。调肾气之方:人参获苓丹皮肉桂泽泻
萸肉熟地山药1、遗泄加沙苑、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不纳气加蛤蚧、磁石;、腰困加鹿茸、河车;小便不利、水肿加猪苓车前。辨气虚、实以审脉为要。血-心主血脉,血随气行,周流不息。脾胃受损,五谷精微,难以化为血则血虚,用生地、白芍、何首乌、阿胶、甘草。五脏受损,血运异常,则有出血、瘀血。在心胞络为咯血,为烦劳思虑过度所伤,方用:生地山药白芍麦冬获神莲肉枣仁茜草。1、内热加元参、知母、紫草;、气虚加人参、黄芪;不眠加龙眼肉、炒枣仁去茜草。在肺为咳血,为肺燥又受火制,咳嗽带血,方用:麦冬知母生地阿胶百合
藕节。1、火盛加元参;2、不止加白芍3、气急加桑白皮、紫苑。络血、咳血同时应服琼玉羔(人参 生地 白获苓
白蜜)在鼻为衄血,鼻为肺系,治法可参考咳血方,须加辛荑、桔梗在胃为吐血。为纵饮伤食,或郁怒伤肝,随食吐血,方用元参生地 丹皮 知母
天花粉 黄芩 黑山栀藕节 白芨 水煎服
同时送服大黄粉末。血止用琼玉羔、疏肝方药(参照肝病)调养。在大肠为便血,为阳明火盛以致大肠热毒所致,方用黄连生地白芍升麻 防风 秦艽
乌梅 炒地榆 槐花 甘草。1、如因结阴便血,去黄连 生地 白芍加温热药附子干姜;2、如脾虚不摄血,去黄连生地白芍加人参黄芪 云苓
白术。在膀胱为溺血,为房劳过度所致,方用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白芍阿胶 藕节 茜草 甘草1、内热加元参知母龟版;2、溺道胀痛加黄柏
知母 瘀血多为外伤,或血脉受阻滞留所致,方用当归 赤芍 桃仁红花 苏木 元胡
枳彀乳香没药童便辨血病以看舌质为要。津液—滋润五脏六腑,保障血脉、营卫运行。热病、吐泻、久病皆烁津耗液,出现口渴、心烦、皮肤干涩、痉挛等症,方用桑叶、太子参、麦冬、生石羔、知母、杏仁、阿胶、枇杷叶、甘草.1、心烦、口渴加玉竹、竹叶、松子仁2、咽干、鼻干、肤燥加沙参、天冬、葛根3、尿少、咽燥加元参、生地、白芍、五味子4、嘈杂、便秘加天花粉、肉苁蓉。同时饮盐加白糖水,服用琼玉羔。火—火除岁运过旺,对人造成的危害而外(称邪火)还有因五志遽发,七情交攻,引起脏气化火,前贤言“大怒则火则发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悲哀动中则起之于肺,心为君火,自焚则死矣”“所谓一水不胜五火”故历代善医者注重降火,时时护阴处处滋液。何谓火,气有余皆为火,五脏六腑均有气,那么五脏六腑也有火。一、心与小肠之火,实则心烦焦燥,哭笑无常,神昏谵语,舌破口糜,小便过痛,斑疹疮痤。用方药:竹叶黄连山栀连翘生地
知母 元参 大青叶 灯心
甘草1、神昏谵语加犀角选用安宫、至宝丹2、茎中痛加牛膝车前去黄连3、斑疹加荆芥蝉衣葛根。虚则症轻,少腹坠痛,血淋。脉无力,舌质淡红
用方药:生地 麦冬 知母元参 太子参
甘草灯心二、肝胆之火,耳聋胁痕,口苦目赤,少寐多梦,脉弦,实则弦而有力;虚则弦而无力。实者用方:柴胡 薄荷 龙胆草 山栀大黄
防风木通青皮 甘草 1、少眠多梦加白芍 夜交藤 合欢花2、耳聋胁痛选加川楝子黄芩 元胡 活磁石
3、目赤加夏枯草白蒺藜4、狂言谵语选加元明粉犀角 龙骨 代赭石 金箔 安宫丸 虚者用方桑叶菊花丹皮 当归 白芍何首乌 牛膝
甘草1、头眩加天麻 钩藤2、目昏加生地 夜明砂 青葙子 3、目痛加连翘 白蒺藜
决明子三、脾胃之火,实则出现口疮、口甜、齿痛、吞酸嗳气、肠鸣腹胀、黄疸 用方药:生石羔 知母 黄连 黄芩白芷 升麻 防风
枳实甘草1、齿痛加连翘 川牛膝2、吞酸加瓦楞子 乌贼骨 3、肠鸣腹胀加青、陈皮大腹皮4、黄疸加茵陈 青蒿
牛子虚则症轻,渴喜热饮,懒言恶食脉滑数无力,用方药:葛根连翘 苡 仁 枳彀 云苓 黄芩
甘草。四、肺与大肠之火,实则咳吐浓痰,烦渴欲饮、便秘。脉浮而有力,用方药:蝉衣 荆芥牛子前胡白前杏仁 瓜蒌 葶苈子 百部 竹茹 枳彀
枇杷叶 鱼醒草 大青叶 甘草。1、痰多加贝母 竹沥;2、便秘加大黄
芒硝。虚者症轻干咳、盗汗、夜间发热,脉虚而浮,用方药:上方减葶苈子、大青叶、百部加沙参 天冬 地骨皮 胡黄连
知母。五、肾与膀胱之火,实症则茎挺不倒,癃闭,尿赤短涩且痛;虚症:骨蒸劳热,遗泄、阳萎,水肿。实火用方药:知母黄柏泽泻丹皮 获苓 升麻
荆芥。1、癃闭加川牛膝 车前子 冬葵子;2、淋浊加车前白芍海金砂。虚者用方药:熟地牛膝 知母 黄柏 车前 麦冬;1、遗泄加芡实 五味子
萆藓 乌贼骨;2、阳痿加鹿茸龟版;3、水肿加泽泻猪苓 陈年葫芦瓢(打碎)蟋蟀;4、骨蒸劳热加地骨皮 胡黄连 鳖甲
微信13883杂病纲要【6】湿-湿邪可犯全身,分表里、上下。犯表四肢烦痛,关节肿痛,腰膝重著,倦怠体重,面黄肤肿。用方药苍、白术
羌、独活 桂枝麻黄 川芎 细辛 生姜加减。犯里痞结胀满,肠鸣腹泻,小便不利。用方药苍、白术获苓猪苓泽泻 陈皮 厚朴 半夏 白叩仁神曲
生姜加减。犯上头重如裹,耳闷眼肿,气粗痰结。用方药荆芥穗 羌活 青蒿 陈皮 半夏
获苓苡仁杏仁生姜。犯下足跗、腿膝肿胀,腰肾重垂,小便黄而短涩。用方药苍、白术 羌活 防风
木瓜防已泽泻生姜加减。风—风有内外之分,外风为六淫之一;内风多是阳气所化,多呈火热炽甚,或肝阳上亢,导致气血逆乱。外风出现外感症候,骨节疼痛红肿,皮肤痒疹,口眼歪斜(中经络)。方选用桂枝汤、麻黄汤、麻杏苡甘汤、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黄芩
白芷 赤芍 桔梗 石羔 羌活 姜枣)、小续命汤(麻黄 防己人参 黄芩 桂枝 甘草赤芍川芎
杏仁附子防风生姜)加减。内风由热极生风、肝风内动、血虚生风以及风挟邪上窜引起惊厥神昏,头晕目眩,语言蹇涩,抽搐震颤,半身不遂等诸多症状。因症复杂,非一方可治,请参阅肝病中的肝气、肝火等有关章节选方。痰饮—外感六淫,或不善调摄,致使阴阳失和,脏腑不和,致使气乱,使精微之气为积、为痰、为饮。故治此应治气为本,治痰饮为标,标本兼顾,则为万全之策。治痰用愚制定的调理肺病的阴阳方,结合病症表现皆可。然方中照顾肺机面面俱全,用药繁多,治杂病组方庞大,不如遵前贤经验,用二陈汤加减妥当。半夏陈皮云苓甘草加减1、湿痰加苍、白术泽泻2、火痰加贝母
天花粉杏仁 瓜蒌去半夏
3、食积痰加焦三仙鸡内金莱菔子之类4、受风、寒、热邪加祛除外邪之药。5、顽痰多者还可选加礞石、猴枣、海蛤壳。饮者,其状如水,非痰也。前贤分为五饮:1、溢饮,积于胸中,满而不溢,溢则吐出。2、悬饮,随悬流走,不定一处。
3、支饮,随气分流,渗于两胁、胸背腰间。4、伏饮,隐伏于募原、经络、骨节、隐曲之间。5、留饮,积于肠胃之外中、下焦内,漉漉有声,为痞满吐泻之病。治五饮的主方:半夏获苓陈皮
前胡 桑 皮 车前 生姜。溢饮加白术枳实去前胡;悬饮在上者加荆芥穗 菊花
天麻去桑皮;在下者加泽泻车前苡仁去前胡;支饮加柴胡、白芥子、葶苈子、大枣;伏饮,加羌活防风苍术泽泻去桑皮;留饮加白、苍术防风。伤食-饮食加倍胃肠乃伤,出现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口苦舌燥,体倦等症。症分虚、实。实症用平胃散(陈皮、苍术、厚朴、甘草)、焦三仙、鸡内金、炒来菔子、槟榔、生姜加减;虚症用二陈汤(半夏、获苓、陈皮、甘草)焦三仙砂仁木香白术
生姜加减。另有伤饮者用苡仁 云苓 苏叶 苍术 陈皮
枳彀猪苓泽泻生姜加减。对于虫类引起的疾病,只要根据虫类的习性,辨明在何脏何腑造成的症候,应用药物便可驱出体外,如蛔虫用使君子;蛲虫服苦楝皮、雷丸;寸白虫用槟榔、榧子配合泻下药物,皆可获愈。这样掌握了气、血、津液发生异常,在体内异变产生异变之物如湿、痰、火、风等邪,引起的具有特征的症候群,就可以辨明那种邪在那些脏腑产生的疾病。根据“邪之所奏正气必虚”的道理,应用“调整五腑六腑祛除外邪”的观点,首先分析出这些症候群是发生于何脏何腑,或是几脏几腑,确定病位(定位),然后再根据这些群候群,分析出是痰,或湿、或风、或火(定邪),即可进行辨证得出何种杂病。我们不妨应用这样的公式来辨证:主症(五脏六腑“定位”)十(风、痰、火、湿“定邪”)=
病。然后论治:主症(脏腑药)十(祛邪药)==治X病。现举一例说明:年逾古稀--旧有头痛目疾,今日陡然跌仆--舌强不语,人事不省,左手足不用。舌质灰红,脉象尺部沉弱,寸关弦滑而数,按之而劲。分析:按脉、旧有头痛目疾,旧有肝病。年逾古稀,肾水亏损,水亏不能涵木,故陡然跌仆,人事不省,左手足不能用,舌强不语。显然是素蕴痰热,由水亏不涵木,肝风挟痰热上旋,蒙蔽清窍,堵塞神明出入之路,致不省人事。痰热阻于廉泉,为舌强不语。《金匮》云:风中于经(经络),风中于腑,即不识人。风邪横窜于经腧,中于经络则左手足不用。腑者奇恒之府,脑居其中,为血菀,神明失也,故而不识人。因而诊断为中风。按公式:主症为突然人事不省、左手足不能用(肝风、肾亏、脑)十(痰热)===
治中风病。至宝丹(羚羊角、嫩勾藤、明天麻。玄参、大麦冬。)十(天竺黄、竹茹、淡竹沥、全瓜蒌。仙半夏、陈胆星、川贝母、枳实、生姜汁)===中经、中腑之中风。因用药贴切病症,药病相投,故而二诊时明显好转。(此案选自丁甘仁医案。笔者据案语分析)如何确定主症?主症是病者感到最为不舒服、最为痛苦的症状。如果熟知《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颈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就更容易确定主症。
微信13884杂病纲要【7】因为这十九条病机,是临证时常见的病症,并且作了病理分析,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仅八个字,就包涵了病因(风),相关的脏腑(肝),症状(掉眩)等内容,如若又有诸暴强直的症状,如例中所述的:突然人事不省,左手足不能用,足以说明是肝、脑受内风的症状,也是病者最感痛苦的症状,因而定为主要症状,为中风病。其他杂病的主要症状,均可参照上述病机十九条和五脏六腑所主、所辖的功能,细细琢磨,自然会融汇贯通,再结合病者最为痛苦的症状,也就容易找出主要症状了。例二
半月前突冒风雪,遍体历节疼痛,服西药之后,一直疼痛,而今又呕痰胸满
舌苔白腻脉滑而数。主症为历节疼痛(呕痰胸满,邪在肺胃。周身经络,邪居经络。)十(突冒风寒。苔白腻,有痰、寒湿,邪阻经络则为痛)==痹病论治:川芎、元胡(半夏、获苓、薤白、陈皮、姜汁)十(附子、杏仁、瓜蒌、南胆星、木瓜、苍术)==通经脉止痛(和胃气、利筋骨)十(祛寒、祛痰、燥湿)==治痹病一剂痛减呕止痰少,三剂全愈。其他如哮喘、痿、痉、痫、狂、癜、臌、厥、瘕癖、积聚、奔豚、黄疸、噎膈、消渴等杂病,将在病例中提到,可用公式分析,恕不赘述。对于一些怪病、久治不愈的病,还可以借鉴古人总结的“久病多瘀”“怪病多痰”经验之谈,可以结合上述方法,也可简捷地定出主证、病名。除了风、火、痰、湿异变物造成的杂病外,尚有虫类、有毒物质、以及近代发现的微生物、化学物品-亦可造成疾病,辨证论治时也可以用上述公式,应用针对虫类、微生物的药物,针对有毒物质、化学物品解毒、排除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虫类、有害物质造成的疾病在《金柜要略》中已有所阐述,不过在今日科学日趋发展的情况下,发现微生物、化学物品造成的疾病越来越多,已列为专科,将这些疾病放在杂病中讨论显然不妥,因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绝大多数是热性病、温病。对于虫类、有毒物质造成的疾病也列为专科讨论,是否妥当?尚待统一认识。杂病,以往看起来好似散乱存在,无章可序。但人身是统一的有机体,所表现出的病症,也一定有系统,有规律,不应当是杂乱无章。只要我们找到病因、病理,寻出规律,提纲挈领,便可定病,进行论治,也就不杂了。以上所论,愚以为对诸多杂病以及奇顽怪症均可施用。不妥之处望请赐教。此为总论。二、分论为将杂病用上述理论逐一验证,也为剔除好多书上病症不分的疾病,以便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完全可以统畴(用控制论的观点曰:控制)杂病,使其系统化。是一套整理杂病比较理想的理论体系。下面所述的杂病,就其内容也只是讲纲要,应用公式来概括。余相信只要依照此法,其余的杂病(包括未发现的)以后也会整理出辨证论治的头绪来。中风此中风是指西医的脑血管病变,非指风、寒之风。此中风可谓比拟也,比之气引血挟痰冲脑,如风速之快。患此病者大多因肾亏虚,内风动挟痰浊上冲脑络;或是五志过及,水不涵木,血随气冲脑络;或是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肝火又盛,上冲至脑络所致。脑者奇恒之府,元神、精明之府、与心、肝胆、肾关系密切,脑络受气、血、痰浊犯之,则神明失也,故有昏仆之症。此病因所犯气、血、火、痰之多少,分入腑入脏、在经在络之别。一、入腑入脏又分闭证、脱证。闭证突然昏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面赤气粗,脉弦滑而数,舌苔黄腻,为之阳闭;静而不烦,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脉沉滑,苔白滑腻,为之阴闭。脱证突然昏仆,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细弱,舌痿。二、在经在络。
1、络脉空虚,风痰痹阻。症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脉浮滑,苔白腻。2、肾阴下亏,肝风上亢。头痛头晕,耳鸣目糊,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脉弦滑数舌质红。中风常有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喑不语。可见上述症状主要病及脑、心、肝胆、肾,以及气、血、火、痰饮,西医认为上述症状,由脑血管病变引起。余以为医学发展到今日,中医也应与时俱进,应取其所长,不可固步自封,满足于望闻问切,应吸收西医的长处,特别是在诊断方面,更应吸收先进技术,如测血压、化验、CT、核磁检查等,为病人负责。西医认为中风病变在脏腑者为脑溢血,在络在经者多为脑梗塞,那么中医治中风也应借助西医的诊断技术,注重脑血管方面的病情。首先确定是脑溢血还是脑梗塞,方可谈治疗方案。中医的治疗:按照治杂病的公式
主症(几脏几腑)(气、血、火、痰饮、湿、风)舌苔脉象===X病的要求:此病涉及到脑、心、肝胆、肾等脏腑,由气、火、血、痰饮(脾虚、脾湿造成)主症为突然昏仆,或是在络在经的症状。那么治疗也应从这些药物方面着手。一、入脏入腑的治疗:主症其斟情选择,阳闭选至宝丹、阴闭用苏合香丸、痰涎昏厥用搐鼻醒神散(牙皂、细辛)、脱症用参附汤(人参、附子)。脏腑及火、痰饮用药:1、脑腑选用黄芪
人参 连翘 升麻。2、心脏选用桂枝 北五加皮 淫羊藿。3、肝胆选用桑叶 菊花 钩藤 青皮 枳彀以及石决明 龙骨 生铁落
珍珠母4、肾脏选用山芋 山药 生地 枸杞。5、火选用羚羊角 山栀 黄芩 龙胆草 夏枯草。6、痰饮选用二陈汤以及竹沥 南胆星 猴枣 礞石
泽泻猪苓在入脏入腑: 止血用血余碳、荆芥炒黑、白芨。在络在经:活血用丹皮 三七 路路通 王不留行以及桃仁 红花
微信13885杂病纲要【8】余常用治入脏入府方:对于主症选用至宝丹、苏合香丸、搐鼻醒神散。再用(连翘 羚羊角 勾藤 明天麻 山芋 生地
丹皮 白芍)十(石决明 龙骨 青皮 枳彀 天竺黄 竹茹
竹沥,或半夏南星云苓)==中腑之基础方,随症照上述用药加减。对于在络在经;常用方:黄芪60g
连翘18g升麻18g生地15g山萸12g太子参15g当归15g桃仁12g 红花15g 丹参30g 川牛膝15g 乌梢蛇9g桑寄生12g
木耳一撮为基础方,随症照上述痰饮、火的用药加减。对于入脏入腑(脑溢血)与在络在经(脑梗塞、脑血管痉挛)一定要诊断清楚,因治法相反,故应做CT、核磁共振检查。中风多有后遗症:1、半身不遂:一般用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效果并不理想,余自拟一方:黄芪
连翘 升麻 山芋 干地黄 桑枝 桂枝 当归 赤芍 王不留行 路路通 桃仁 红花 川牛膝 地龙
川芎云苓泽泻蜈蚣全蝎乌梢蛇。2、口眼歪斜: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加味。3、舌喑不语:资寿解语汤(防风、附子、天麻、酸枣仁、羚羊角、肉桂、羌活、竹沥水、甘草、生姜汁)加减.中风最好配合针灸,无论急救还是后遗症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急救常用合谷、了中(鼻尖)、内关、太冲。后遗症选用风池、百会、哑门(慎刺,勿深)、曲池、合谷、外关、阳陵泉、太冲、环跳等穴位。痹病痹病今称之为痛风。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为病。内经痹论曰;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洒于小便,上为清涕。阴气者,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又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曰:风气胜者为行痹;盖风者善行数变,故为其痹,则走注历节,无有定所,是为行痹,此阳邪也,曰:寒气胜者为痛痹,以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聚则为痛,此阴邪也。曰:湿气胜者为著痹,以血气受湿而濡滞,濡滞则肢体沉重而疼痛顽木,留著不移,是为著痹,亦阴邪也。由此可见,痹之为病,由五脏虚闭,又受风寒湿所致。所谓邪之奏正气必虚。根椐公式:疼痛性质(五脏六腑的病变)(风、寒、湿邪犯)舌苔脉象==痹病制定治疗:1、苡仁、陈皮行脾痹之气。2、紫苑、贝母行肺痹之气。3、人参、丹参行心痹之气。4、菊花、枣仁行肝痹之气。5、牛膝、泽泻行肾痹之气。六腑各腑从五脏之相表里,其痹用药从五脏之行痹,行痹(如若是脾痹之症)(风邪)舌苔脉象==秦艽
羌活(苡仁 陈皮 当归 牛膝) (防风 )有热加黄芩 车前子痛痹(如若是肾痹之症)(寒邪)舌苔脉象==羌活 独活 防风(牛膝 泽泻
当归 川芎 ) (桂枝附子肉桂)日久可加云苓、人参 著痹(如若是脾痹之症) (湿邪)舌苔脉象=== 秦艽 羌活 元胡(白术 苡仁 陈皮
当归 川芎) (苍术)湿热在下加防己 木瓜;在上者加桑枝 威灵仙。血痹
《金匮要略》证治第六曰:问曰:血痹病从何而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又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和,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由此可见:身体和如风痹状(骨弱肌肤盛) (风)脉关上微尺中小紧=血痹*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以下凡是《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的方药剂量遵原书分量摘抄,医今人病时应折算成现代的计量。胸痹《金匮要略》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性以其阴弦故也。《医门法律》: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诸病源候论》: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由此可见,此病是:胸痛(上焦、肺、心阳虚)(寒、痰浊、瘀血)舌象脉==胸痹治疗法则:1、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瓜蒌一枚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可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2、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瓜蒌一枚 薤白三升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日三服。3、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瓜蒌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瓜蒌一枚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扑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人参 甘草 白干 姜术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取升,日三服。 4、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 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斗,煮取五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微信13886杂病纲要【9】5、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服。6、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7、心痛彻背,痛背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蜀椒一两(一法分二)附子半两(炮)干姜一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泡)
右五味,末之,密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胸痛也可引起心阳虚而生瘀血,导至心痛。故《金匮》附九痛丸,治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生狼牙一两(灸香)人参干姜吴茱萸各一两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消渴《内经》五变篇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木藏篇曰:“五脏脆者,皆善病消瘅易伤。” 举痛论曰:“瘅热焦渴。”
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
奇病论曰:“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干也。此肥美之所发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景岳全书》说“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症也,大渴引饮,随饮随喝。以上焦之津液枯涸,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蒸而热,故又谓之鬲消。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张景岳又曰:三消证,古人以上焦属肺,中焦属胃,下焦属肾,而多从火治,是固然也,然以余论,则三焦之火多有病于肾,而不由乎命门者。夫命门为水火之腑,凡水亏症固能为消为渴,而火亏症亦能为消为渴者何也?盖水不济火,则火不归源,故有火游于肺而为上消者,有火游于胃而为中消者,有火烁阴精而为下消者,是皆真阴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又有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证也。由此可见:溲多、焦喝、消瘦、多食善饥(肾脾胃心肺三焦)(火湿痰饮瘀浊)舌苔脉象==消渴治中消应滋肾阴、脾胃用药:生地
枸杞 旱莲草 女贞子 (用量参照肾病方比例为3:1:2:2)山药 玄参 于术 知母 黄连为主方。治下消应用药:生地 枸杞子 旱莲草
女贞子 (注意用量) 丹皮 获苓 泽泻 山药 山芋 黄柏 知母为主方。若久病肾阳衰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 丹皮 山芋 山药 获苓
泽泻 附子 肉桂)为主方。治上消应用药:西洋参 沙参 知母 桑白皮麦冬天花粉山栀。若三焦均病时,用上述三方加减治之。痉 病
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痉病之症,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旨,四肢拘急,或身热《内经》至真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真,皆属于风。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此病为气血两虚,再受六淫外邪,烁血耗气,阴虚内热,或是疮家发汗,反夺津液,又受外邪,随感内郁,郁则为热,热极生风,而痉作。其症无汗,脉浮弦紧而有力者为刚痉;多汗,脉微弱涩数而无力者为柔痉。主症为痉(气、血、津液)(外邪)舌苔脉象==痉病刚痉:症见肢体拘挛,掉眩口噤,头倾戴眼,角弓反张温
体热面红无汗。葛根 当归 川芎 白芍 秦艽 黄芩 防风 羌活 甘草 生姜为基础方
如有风加荆芥;如有寒加桂枝;如有湿加苍术;如有火加重黄芩加连翘。柔痉:症见四肢抽搐而振掉、口噤、目窜,面青畏寒,汗出雨,周体烦痛,口热鼻凉。葛根人参当归
白芍 秦艽 荆芥 黄芩 桂枝 甘草如气血两虚加黄芪 何首乌;如汗多加黄芪 防风去荆芥;如虚热加太子参
天、麦冬知母。关格也称噎膈《内经》脉度篇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故邪在腑则为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前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和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患此病者,初多因忧思郁结,劳心耗血,伤肺津液涸,劳心血损,以致咽喉胃肠干涩,不能下咽食物。所以出现此种症状,最先必是肾亏不能生精血矣。以至阴阳二气不能荣,久则津液变为痰饮,血液变为瘀血,痞结于胃脘,则成噎膈也。由此可见,病机涉及到肾、肺、心、肠胃诸脏腑的气滞,以至痰饮、瘀血,越聚越多,形成肿块,阻塞胃脘,不能下咽食物。主症:吞咽困难(肾、肺、心、胃肠)(痰饮、瘀血、肿物)舌苔脉象==关格。柿蒂
杵头糠 代赭石(生地 川牛膝 肉苁蓉 紫苑 陈皮 天、麦冬 知母 人参 丹参 厚朴 枳实 )(川贝母 云苓 半夏 泽泻 瓜蒌 猴枣
桃仁 红花 路路通 三梭 莪术 两头尖 山查),气虚阳微者可加附子 肉桂
枸杞子,还可以用抗癌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之类的药物。此方是噎膈已成而设立的,早期病人可根椐病情减味。患此病者早期认为一般胃病,不以为然,以至吞咽困难已成噎膈方才就医,故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微信13887杂病纲要【10】余初步统计,此种病十有七八是西医所说的贲门癌,尤其是到晚期,正如《内经》所言:不得尽期而死矣。故早期发现很重要。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应借助于西医的内窥镜检查,如用上方治疗。效果不佳,应速求西医,手术治疗,不可耽误病人。眩晕《内经》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睃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医学从众录》“总结前人理论,以为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于是风火生动,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火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生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由此可见:本虚以肝肾不足、心脾亏损为主;标实肝风、火、痰饮为主。眩晕耳鸣(肝、肾、心、脾)(痰饮、火、风)舌苔脉象==眩晕一、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症见烦劳、恼怒则眩晕、口苦,素日肾阴虚,腰困、膝软、遗精、或带多
舌质红脉弦数。桑叶 菊花 钩藤 天麻 荆芥穗 木贼草 生地 白芍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珍珠母 龙骨 炒枣仁
甘草。二、痰阻清阳:头如蒙,耳鸣,胸似闷,少食多眠,舌苔白腻 脉濡滑。桑叶 菊花 钩藤 荆芥穗 木贼草 陈皮 半夏 云苓 白术
竹茹甘草。三、气血亏损:劳累则虚眩、眼黑。面色苍白,神倦疲乏,心悸少眠舌质淡脉细弱无力。人参 黄芪 白术 获苓 灸甘草 当归 龙眼肉
远志 炒枣仁 木香 姜 枣四、由耳病引起耳聋、耳鸣,导至眩晕、呕吐者,湿浊犯脾胃、肝胆也,用苍术(量要重24克)泽泻 郁金 磁石 辰砂
石菖蒲 半夏 天麻 菊花 钩藤 云苓 陈皮 生姜,有火加龙胆草 黄芩
羚羊角失眠《内经》下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金匮》曰:虚烦不得眼《类证治裁》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沈氏尊敬生书》曰:心胆俱虚,触事易惊,睡梦纷纭,虚烦不寐。综上所述,失眼与肝肾心脾,以及食、痰饮、火有关。按杂病公式:失眠(肝肾心脾)(食火痰饮)舌苔脉象1、心肝火盛:症见烦燥,头晕耳鸣,口苦,心悸健忘舌质红脉数弦,炒枣仁
合欢花(生地 川连 黄芩 山栀 龙骨 牡蛎 龙胆草 甘草)2、肝肾阴虚:症见头晕耳鸣,虚烦,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腰酸、梦遗 舌质红
脉细数,炒枣仁 柏子仁 (生地 山芋 山药 朱获苓 川连 丹皮 泽泻 阿胶) 3、心胆气虚:症见心悸多梦,时易惊醒 舌质淡红
脉弦细,炒枣仁 夜交藤(党参 获苓 远志 石菖蒲 龙骨 珍珠母 淮小麦
灸甘草)4、心脾两虚:心悸健忘,多梦易醒,体倦身疲,面色苍白,饮食不香,纳差 舌质淡 脉细弱,炒枣仁 柏子仁 (党参 获苓 炒白术
黄芪 当归 远志 龙眼肉 炒白芍 木香)5、痰食中阻:症见失眠,胃脘不适、疼痛,嗳气痰多 舌苔黄腻脉滑数,半夏 获苓 陈皮 枳实 川连
竹茹 北秫米 灸甘草 余常用:蝉衣 白僵蚕
片姜黄天竺黄远志合欢花为基础方调理气机紊乱升降失常,结合上述病症加减,效果尤其好也。嗜睡《灵枢》寒热病篇:阳气盛则睁目,阴气盛则瞑目。李东垣曰:脾气虚则怠惰嗜卧。朱丹溪曰:脾胃受湿,沉困乏力,怠惰嗜卧。由此可见:嗜睡多与脾虚,湿、痰饮有关。1、湿痰困脾:症见身重嗜卧,胸闷,纳少,痰多涎沫
舌质白腻 脉濡滑。苍术 陈皮 半夏 藿香 佩兰 苡仁 竹沥 获苓 甘草2、脾虚:食后困倦乏力,嗜睡。舌质淡 脉缓。党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木 香 焦三仙
鸡内金。哮喘《内经》调经论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藏气法时论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至真要大论曰:诸气贲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示从容论曰: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缪刺论曰: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怯,胸中热。《金匮》肺痿篇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由此可见,哮喘是由:主证(肺肾胃)(痰饮、风寒、暑热)舌苔脉象。哮者有水鸡声,由饮阻于肺管,气冲而发也。1、受风寒气闭而喘,病在表、肺,舌苔白薄脉浮紧、浮滑。用麻黄
桂枝 杏仁 枳彀 苏叶 前胡白前 桔梗
甘草生姜2、肺经素有痰饮,胃中素有积食,而又表实,复受风寒,或饮食生冷则发,喘咳有声,如水鸡声,哮喘也。脉多沉,或沉滑而急。用杏仁
桑白皮 陈皮 云苓 葶苈子 枳彀 蝉衣 荆芥 姜 枣。如只喘咳不哮,痰多粘稠,去葶苈子 桑白皮 云苓 加白芥子苏子 炒莱菔子 竹沥水
贝母。如有热 而喘去葶苈子加杏仁 瓜蒌 贝母 竹沥水 鱼腥草 大青叶。如有寒者去蝉衣 杏仁 瓜蒌 葶苈子 桑白皮 加麻黄 紫苑 款冬
射干 百部3、肾虚不纳气,气有升无降,气短不续,心烦、难眠、五心相热,舌质红 脉沉数 用朱丹溪的琼玉羔(生地茯苓人参
白蜜)如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附子 肉桂 山芋 山药熟地丹皮云苓 泽泻 )余照肺的机理、功用,自拟一方,常用蝉衣 荆芥 前胡 白前
牛子 杏仁 瓜蒌 贝母 百部 竹茹 枳彀 枇杷叶 甘草为基础方,遵照上述三方加减治咳嗽、哮喘,效果佳也。
微信13888杂病纲要【11】郁症《内经》疏五过论曰: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逆上行,脉满去形。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辟为挛。玉机真藏论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也,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调经论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景岳全书》曰:兹予辨其三证,庶可无误,盖一曰怒郁,二曰思郁,三曰忧郁。又曰:凡诸郁滞,如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当各求其属,分微甚而开之,自无不愈。由此可见此病非同小可,在当今患得患失的情况下,神志方面的病尤其多矣,好多属于西医的精神、神经病的范畴,中医将此类病多归于肝病内,已在肝、胆病内有所阐述,然而对于挟邪的杂病讨论不多,今就此类常见的病略述一、二,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对“精神病”“神经病”历来重视。其病机是:(肝郁脾不运)(致使火、湿、气、血、痰、风相结)舌质红脉弦或滑==郁病一、脏燥病
症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似有神灵符身,时时欠伸 苔薄白脉弦细其病机是:(心虚肝郁)(痰饮)苔薄白 脉弦细 甘草 小麦 大枣 白芍
竹沥水。二、狂病 症见心神烦燥,狂言失志,不避亲疏而骂詈,不知饥寒,此郁怒而起 舌质红 脉弦数滑;其病机(肝胃火心火) (痰饮)舌质红
脉弦数滑 荆芥 薄荷 枳实 黄连 黄芩 山栀 大黄 生铁落 酒浸大黄芒硝 甘草 服后任其吐泻 不愈再服一剂 只饮粥汤
三日后方可服粥。三、癫病症见癫呆不语;语则错乱,自相矛盾;神志时清时乱,狐疑胆怯,思虑妄想。舌质红 脉细弱;其病机(心肝脾)
(痰火)舌质淡红 脉多细弱 生枣仁 获神 当归 白芍 远志 天麻 柏子仁 石菖蒲 竹沥水贝母 羚羊角 甘草。四、痫病
症见实然抽搐,口吐涎沫,声音变乱,摇头目窜,少时即醒,昏然不知。或偶有手颤、目呆,意识丧失,即刻清醒 舌脉正常
此脑府受刺激、外伤之过,脑者元神之府,藏精明焉。其病机(脑肝肾心脾) (痰、火)天麻 钩藤 连翘 升麻 人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何首乌
远志 石菖蒲 获神 枣仁 灸甘草 平时常服《金匮》风引散加味,此方也可用于狂、癫病。方见后面病例 134
例。水肿《内经》水热穴论帝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故水病下为浮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水胀篇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胀,水溢则为水胀。逆调论篇曰: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至真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乃能出矣。经脉别论曰: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水肿之病,与(肾肺脾膀胱)(痰饮湿)有关,其舌苔腻脉濡。泽泻
肉桂 益母草 苏叶 桑白皮 姜皮 苡仁 获苓 陈皮 木通 甘草,发热恶寒者加麻黄 桂枝,湿热俱重者去肉桂加葛根 黄连 葶苈子
大腹皮,气虚者加人参
白术,肾虚者兼服金匮肾气丸。由下肢向上肿者,是肾水克心火,已在心病中讲述。奔豚气《内经》骨空论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此生病从少腹冲心而痛,不得前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微急,沉厥奔豚。《灵枢》五十六难篇曰:肾之积,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奔豚,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食人喘逆,骨痿少气。积者阴气也,其发有常处,其病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金匮》奔豚气脉证治第八曰: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理发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由此可见此病由:一是:(肝肾)(火)用奔豚汤:甘草
川芎 当归 半夏 黄芩 葛根 白芍 生姜 甘李根白皮;二是(心肾) (寒)用桂枝加桂汤: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积聚《内经》百病始生篇曰: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遇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达于缓筋,邪气淫,不可胜论。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溱渗注灌,濯灌有音,有寒则嗔胀,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益痛,饥则安。
微信13889杂病纲要【12】其著于胃肠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乾壅。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塞乃生,厥乃成积也。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嬖,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嗔胀,嗔胀则肠外之汁沫迫紧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博,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暴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肝中风者,头目肌肉牵动,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肝中寒,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肝死脉,浮而弱,按之如索,或曲如蛇行者,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汤主之。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肌肉牵动布短气。脾死脉,浮之大坚,按之如复杯,洁洁装如摇者,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壮,涩则小便数目,浮涩相博,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由此可见:聚乃由体虚,复受风寒,中于脉络、肠胃之间而成;积乃与血、汁沫凝聚不散而成。聚而无形;积而有形。聚为初,积为末。积聚可至经脉、五脏六腑,称其伏梁、肥气、痞气、奔豚(上节已述)-今只将临证常见的痞气、肥气加以讨论。一、痞气多因思虑伤脾,脾气郁结而不运,则营气不通,以上下之气,聚集一起,形成痞,以致胀满,腹大矣。其脉沉而滑。(脾)(风寒气滞痰饮)舌苔白薄脉沉滑=人参
苍、白术 防风 苏叶 枳彀 大腹皮 炒莱菔子 半夏 肉桂
炮姜。二、肥气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气结血聚,久则凝结,便肝大焉。右胁痛,恶心呕逆,不欲食,其脉沉弦(肝)(气滞血凝痰饮)舌质紫脉沉弦==柴胡
青蒿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山查 青皮 枳彀 路路通 防风 苏叶 人参 白术 半夏 云苓 生姜久则可加三棱 莪术 王不留行
川贝母*黄疸《内经》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黄疸。张景岳曰:凡已食知饥者,即阳黄之证;安卧,脉小,不嗜食者,即阴黄之证也。此病多由饮食不调,脾损不能输运,郁而生热生湿,湿热熏蒸,溢于肌表、六腑也。由此可见:阳黄是(脾胃)(食湿热)造成,症见黄疸,胸膈胀满,恶心烦喝,二便不利
苔黄腻 脉沉滑 方用:茵陈 苍术 炒神曲 云苓 苡仁 白蔻仁 枳实 大黄 陈皮 连翘 滑石 甘草若有表症加秦艽
淡豆豉葛根羌活。阴黄是(脾胃肾)(湿痰饮)造成,症见颜色焦黄,肢体消瘦,肚腹胀大,气逆而喘,苔腻脉沉涩 方用:茵陈 苍术 苡仁 云苓
泽泻 白蔻仁 川牛膝 丹皮 葛根 秦艽 陈皮 姜皮。若真阳不足加附子 肉桂
或服金匮肾丸。此病后期胁下成积聚,可按肥气、痞气之方药治疗。头风《内经》经脉篇曰:膀胱足太阳也,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奇病论帝曰:人有头痛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为头痛,齿亦痛,病名厥逆。厥病篇曰: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此病初受风寒,透入经脉血络而痛,久则寒郁为热,化为饮痰,或素有痰饮,阻于脑络,气血上逆者痛尤剧。由此可见:一、阳症是(脑)(风寒)舌苔白薄脉弦紧复受风寒亦痛,如入阴经尤剧。用方:川芎
羌活 蔓荆子荆芥 连翘 升麻甘草为基础方1、如太阳经由眉梭骨至巅顶脑后痛,脉浮紧而数者加细辛元胡2、若半边头痛,脉浮弦而数者加柴胡
元胡 3、若阳明经连头维齿,燥热,脉洪滑而数者加生石羔 知母 白芷4、有热者加菊花 薄荷 黄芩 5、头晕者加桑叶 菊花 薄荷 天麻
钩藤。二、阴症是(脑肾) (痰饮火或寒)舌质红 脉沉细而紧 用方:生地 丹皮 川芎 蔓荆子 荆芥 菊花 贝母 云苓 陈皮为基础方
1、如有内热加川牛膝 犀角 2、有寒者加人参 附子 细辛 3、气血两虚者加人参 当归4、气血上逆者加龙骨 珍珠母
石决明。胁痛《内经》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惊。邪客篇曰: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胁《景岳全书》曰: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表证。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由此可见:胁痛(肝)(外感、内伤)脉舌==胁痛甲、外感者,用柴胡
青蒿 牛子 防风 枳彀 元胡 青皮 白芍 当归 甘草 乙、1、肝气郁结,用当归 白芍 白术 柴胡 青皮 陈皮 获苓 甘草 生姜 薄荷
2、肝阴不足,用当归 生地 枸杞子 川楝子 沙参 麦冬 3、瘀血停滞,用柴胡 元胡 当归 赤芍 桃仁 炮山甲 红花 酒浸大黄
瓜蒌仁甘草。
微信13890杂病纲要【13】痿病《内经》痿论帝曰:五脏使人痿,何也?肺主身之皮毛,心主人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生痿(辟上足下)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胶折挈,胫纵不能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则筋急而变,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涌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帝曰:何以得之?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叶热焦,故曰五脏因肺叶焦,发为痿(辟上足下),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病》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痿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帝曰:何以别之?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碉齿槁。帝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冲,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脉,而于督脉。故而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曰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根结篇曰: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综上所述:痿病是由于肺热叶焦,不能濡润五脏,使得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致形成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其主要由五脏之真阴先虚,复遭肺热引起。治痿主张独取阳明。由此可见,此病与(肺肝脾心肾)(火湿热)有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之腑也,余拟用药:葛根
天花粉 生地 丹皮 知母 白芍生石羔 防风 升麻杏仁 甘草为基础方。1、 痿则咽干、多汗、烦喝、痰嗽声嘶,脉虚微 上方加太子参 天冬
兼服麦味地黄丸(麦冬 五味子 生地 山芋 山药 云苓 丹皮 泽泻)2、筋痿则头晕目眩,惊恐多疑,筋急爪枯,四肢抽筋,白淫,遗精
脉虚弦数上方加怀牛膝 木 瓜 伸筋草 枣仁 兼服虎潜丸(炒黄柏 炒知母 熟地 龟板 陈皮 白芍 虎骨 干姜)
3、肉痿则四肢痿顿,面黄肌瘦,或浮肿脉缓而无力 上方去生石羔 生地加人参 白术 兼服仲淳资生丸(人参 白术 获苓 灸甘草 陈皮 山药
建莲 芡实 苡仁 扁豆 神曲 山查肉 麦芽 厚扑 叩仁藿香 泽泻 桔梗 川连) 4、心痿则面赤,烦燥不安,消喝引饮,失眠多梦 脉洪大
上方加炒枣仁 获神 黄连 兼服朱砂安神丸(黄连 朱砂 酒炒生地 当归身 灸甘草) 5、肾痿则腰膝酸困,两腿无力,遗、滑精、小溲频频
脉微弱涩上方去生地 生石羔 加熟地 山芋 枸杞 山药 炒枣仁 兼服河车再造丸(紫河车 党参 熟地 杜仲 天、麦冬 龟板 黄柏 获苓
怀牛膝)。阳痿《内经》曰:思想无穷,所虑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缓,发为筋痿,及为白淫。阳明虚则宗筋纵《景岳全书》曰: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亦有湿热织盛,以致宗筋弛缓,而为痿弱者,譬以暑热之极,则诸物绵萎。又曰:凡肝肾湿热,以致宗筋弛缓者,亦为阳痿。由此可见:阳物无力(命门火衰、肝肾脾)(湿热)脉舌=阳痿病
1、命门火衰用蛇床子 五味子 菟丝子 芡实 莲须 沙蒺藜 龙骨 牡蛎 附子 肉桂2、思虑伤心脾用人参 熟地 山药 山萸 杜仲 枸杞
当归 炒枣仁 夜交藤 甘草3、湿热伤肝肾用猪肚 白术 苦参 牡蛎 苡仁获苓蛇床子
甘草。肺痿《金匮要略》证治第七曰: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而肺痿,肺痿之病,从何而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又曰:肺痿叶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医门法律》曰:肺痿属虚,决不可用峻法。由此可见该是:浊唾涎沫(肺虚)(伤津、寒冷)脉虚数舌淡白=肺痿肺虚热者:
人参 麦冬 粳米 半夏 沙参玉竹甘草;寒冷者:灸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泡)右咬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肺痈《金匮要略》证治第七曰:“(此段上接肺痿文)-若口中辟辟燥,咳则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膑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
微信13891杂病纲要【14】热之所过,血为疑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由此可见:咳脓血(肺)(风热至毒)脉初微而数,后实、滑舌红==肺痈1、肺痈病,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丸大
大枣十二枚
右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子煮取一升,顿服。2、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肺痨《内经》玉机真脏论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预之期日。(言肺病成这般情况,即肺痨症状,则预后不良)《外台秘要》引苏游论曰:传尸之疾,本起于无端,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大都此病相克而生,先内传毒气,周遍五脏,渐就羸瘦,以至于死,死易复易家亲一人,故曰传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歹奄)碟,气急咳者,名曰肺痿。骨髓中热,称为骨蒸。内传五脏,名为伏连。不解疗者,乃至灭门。《明医杂著》:男子二十前后,色欲过度,损伤精血,必生阴伤炎动之病,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哈哈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痰涎带血,咯血出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脉沉数,肌肉消瘦,此名痨瘵。可见此病:盗汗、痰涎带血、午后发热(肺)(痨虫)脉沉数舌红==肺痨1、气阴亏耗者,月华丸:天麦冬
生熟地山药 百合 沙参 贝母获苓 阿胶 獭肝 用菊花、桑叶煎浓汁,将阿胶化入,和药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日三服。
2、阴虚炎旺者,百合固金汤加减:生熟地 麦冬 百合 白芍 当归 贝母 甘草 玄参
桔梗。百合病《金匮要略》证治第三曰: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弱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弱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弱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经曰: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其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由此可见:神志诸症(百脉)(伤寒体虚不复、情志刺激)脉舌==百合1、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两(切)
右无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朱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2、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石汤主之。百合七枚(劈)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一枚(如弹丸大碎绵裹)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去,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代赭石,取其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3、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劈) 鸡子黄一枚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百沫出,去春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均,煎五分,温服。
4、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七枚(劈)生地黄汁一升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内生志黄汁,煎取一升五合。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4、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5、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 瓜蒌牡蛎散方。瓜蒌 牡蛎(熬)等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6、百合病,变为发热者,百合滑石汤主之。百合一升(灸)滑石三两右为散,饮服方寸匕,三日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狐惑《金匮要略》证治第三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诸病源候论》总论卷第十八
湿慝候描述:“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也-”与狐惑症相同。由此可见:神志恍惚诸症(脾胃、血)(湿热致毒、虫)脉舌=狐惑
1、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 黄苓二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斤
右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2、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苦参一斗
以水一升,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次。3、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雄黄
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内熏之。4、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鸡眼,七八日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喜三升(浸令芽出,爆干)当归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疟病:疟论帝曰:夫阂疟皆生于风,其发作有时者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悼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帝曰:何气便然?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悼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而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
微信13892杂病纲要【15】《金匮》真言论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金匮要略》症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脉迟者可温之,脉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也,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金匮要略》证治第四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郁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