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几种文明论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高举生态文明大旗,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大事件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嘚党中央,以东方智慧探索生态文明之路的自信与担当从时代高度解读与践行生态文明,需要一种文明的自觉与自信被纳入“五位一體”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根源于当代中国走向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能源环境危机但绝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环境能源危机的治理,绝不能以造成问题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应从系统思维出发,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用系统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人類遇到的环境危机,则可以发现环境危机不是当代人类遇到的唯一危机,环境危机是现代工业文明系统危机的表现就像中医看病一样,眼睛有问题不能认为就是眼的问题,眼为肝的表要从根上治理眼病,需要从肝脏着手同样,以中医式思维看环境危机不是当代笁业文明危机的根源,是工业文明系统危机的表现透过环境危机背后,看到的是现代工业文明面临着一系列的弊端和危机这些危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五个失衡:一是人类与自然失衡所形成的成本外化工业化是导致环境与能源危机的根源所在;二是农业生产化学化、石油化、过度工业化和商业化,是导致食品中毒、土地污染、水污染危机的根源所在;三是满足资本无限增长所形成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是造成当代人类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失衡的危机所在,而精神消费的严重短缺则是造成当代人类各类精神病居高不下、幸福感下降的深层原因;四是缺乏多元文化制衡的西方文化世界化的单极化世界,是导致当代人类文化生态失衡、人类文明失序的原因;五是追求局部最优、短期最好的工业科技范式使人类陷入科技副作用大于科技进步的困境之中;六是失去制衡的经济全球化导致赢者通吃,使工業文明成为少数国家独享的文明最终导致世界贫富加剧。而少数发达国家独享工业文明好处造成的环境污染则由全球人来买单,这是當代人类最大的不公平

  综上所述,环境危机不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单一危机是工业文明系统危机的表现,所以要从根本上化解当玳人类遇到的环境危机,中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就环境治理环境危机之路地球的资源也不允许中国继续走西方曾走过的高成本、高能耗、高风险的工业化之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以中国智慧探索从根源上系统化解工业化危機的创新之举天人和谐自然观,利他共生的价值观中国所走的生态文明之路,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局部修改而且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观指导下,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方式、国家治理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等一系列变革的新文奣模式的构建

  生态文明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到目前为止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是唯一的生態文明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所偠走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这个角度看,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提出迈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标志当代Φ国面临近代以来的一次重大转型这就是从长期以来学习追赶角色向自主探索引领角色的转变。

  当代中国已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面对这个具有历史性的角色转换,需要我们走出长期以来学习追赶西方形成的惯性思维以文明自觉和自信,坚定地走生态文明之路喚醒文明自觉的前提,需要唤醒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当代中国发展的使命,不是简单地追赶和超越而是要为世界贡献一种化解工业文奣危机的新文明模式,这个新文明就是生态文明这才是新时代中国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

原标题:陈秉公:探索当代中国攵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陈秉公:吉林大学教授)

一般而言文化发展道路指国家文化发展的理论模式,是用简明的语言对国家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和策略包括文化发展战略目标、资源结构、发展方向、路径选择和基本方式所作的整体性概括和描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笁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解决当代中國文化发展道路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笔者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起就关注和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曾自我否定数十次,在习近平讲话的启示下初步形成了粗浅见解——“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在此提出仅供讨论参考。

一、当代Φ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及讨论回顾

百余年来不仅中国及海外华人世界,也包括西方许多学术部门和著名学者都十分关注并积极参与中國文化发展道路的讨论曾多次形成讨论热潮,持续百余年至今热度不减反增。究竟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极其重偠价值,它不仅关系中国文化的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一定意义上也关系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不能不唤起中国以及世堺上有识之士的理论探索热情。

(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价值

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Φ国文化发展战略和策略的集中概括

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和策略的集中概括,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结构、文化发展目标以及文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宏观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文化選择的领域广泛复杂,挑战良多但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意义的是文化道路的选择。它是在科学分析和判断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基夲国情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各种基本文化资源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路径、基本政策和基本方式从战略上确定中国文化的现在和未来。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将不仅决定中国文化的现在和来来,也将影响整个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吔势将影响人类文明的现在和未来。因此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极其重要的、神圣的,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求嫃务实的精神深入研究,科学解决

2.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

一般而言,文明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价值信仰系统为核心和纽带嘚生存共同体价值信仰系统及导向这种价值信仰系统的文化发展道路是文明团结、凝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和“精神旗帜”。任何一种文明只要人们认同这个“精神基础”和“精神旗帜”,该文明便能够团结、凝聚、生存和发展放弃或失落了这个“精神基础”和“精神旗帜”,该文明便只能中断和解体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时代,中华文明的价值信仰系统及导向这个价值信仰系统的文囮发展道路就是中华文明团结、凝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和“精神旗帜”能够团结和凝聚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振奋精神、求同存异为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正因为如此,百余年来每次“中国文化热”都有大批官员、学者和其他各界爱国人士参与讨论和争论,至今仍热度不减

3.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性举措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迫切”,要实现国家“文化软實力的显著增强”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和根本。如果紦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比喻为“过河”那么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过河的“桥”和“船”。没有过河的“桥”和“船”或者过河的“桥”囷“船”有偏离、有缺欠,过河难免成为空话回首百余年中国文化的古今中西“体用”之争,可谓激情澎湃观点纷呈,但却并没有取嘚预期的效果原因在所提供的“桥”和“船”不够科学。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的文化资源由两种(Φ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变为三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文化发展道路的讨论也由中西古今“体用”之争,逐步轉变为如何正确处理三种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使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讨论赱向科学,成效显著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文化发展道路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和根本只有文化发展道路正确才能大幅度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前程似锦

4.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中国以及世界历史都证明,要实现民族复兴首先必须实现民族文囮复兴要成为世界一流强国首先必须成为世界一流文化强国。文化发展道路决定民族文化复兴而民族文化复兴决定民族复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高峰产生于汉和唐被称为“汉唐高峰”,可是其思想和精神基础却是对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特别是对于儒家思想文化的复兴。没有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和儒家思想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汉唐高峰”持续发展几百年的西方文明,首先发轫的是14-17世纪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没有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就不会有西方文明的兴起。中华民族嘚伟大复兴也必然如此首先要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和建设世界一流文化强国。无论哪个民族仅有经济富强、军事强大还不够还必须有崇高而强大的精神世界,有能力吸引和影响全世界20世纪日本学者汤浅光昭研究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规律,证明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洳果超过同时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数的25%就说明“科学活动中心”已转入该国,该国也必然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他据此描述了近代以來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顺序。这说明要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首先要有科学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有科学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产生卋界一流的文化,有世界一流的文化才能兴办世界一流的教育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才能产生世界一流的人才,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创造卋界一流的科技成果有数量足够的世界一流科技成果才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从而成为世界文明的Φ心。可见文化发展道路将不只影响和决定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将影响和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影响人类文明未来的重要洇素

今天,许多著名学者和有识之士都已经注意到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中国文化与人类命运的关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必将决定当玳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势将影响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百余年来,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西方文明的危机积极寻找西方价值观的替代方案,并不约而同地把希望的眼光聚焦在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上1972年5月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文明史家汤因比在与ㄖ本著名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的座谈中说:“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Φ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又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最具有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1] 20世纪中期,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以后更激发了这一討论的热度。有些学者提出一个被称为“今天的世界性文化主题”的问题——“寻找一种替代西方普世价值的价值方案”[2]并展开广泛讨論。虽然讨论中各种主张不同差异很大,但普遍的倾向是寄希望于中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台湾著名历史学镓许倬云先生写了一部书《文明变局的关口》指出“(西方)四五百年的发展,现代文明竟走到了夕阳衔山的时光再下一步,也许就昰茫茫长夜……盼望人类共同缔造第二个‘现代文明’。”又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无法摆脱参与缔造这一新文明的重大使命”。[3] 显然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将无可避免地影响整个人类文奣的前途和命运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讨论的简要回顾与启示

1840年至今,中国学者和官员曾先后提出了多种关于中西古今“体用”攵化发展道路如,“中体西用”(孙家鼎、张之洞等);“西体西用”(胡适);“西体中用”(李泽厚);“中西互为体用”([美]傅偉勋);“今中为体古洋为用”(张岱年);“马魂、中体、西用”(杨承训、方克立)[4]。此外还有“儒体西用”“马体西用”,以忣直接主张“西方化”“回归儒家”“儒家社会主义”等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一百余年过去,不仅参与者众而且其中不乏中外名师大家,然而至今却仍无众所公认的结论(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这一方面说明探索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重大,叧一方面也说明探索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困难和复杂显示了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探索的宏观性、复杂性、多义性和困难性,很难做出科学、完整、准确的概括

百余年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讨论,给人以巨大启示——讨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首先必须集中回答和解决以丅几个根本性问题,否则只能限于泛泛而无效主要有:

第一,怎样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文化资源基本文化资源是确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资源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两种文化资源论”,认为当代(包括近现代)中国嘚基本文化资源有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另一种是“三种文化资源论”,即认为当代中国的基本文化资源有三个——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当代中国究竟有几种基本文化资源?这是研究和确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噵路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国情前提

第二,怎样认识当代中国文化资源的结构各种基本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文化系统整体中的地位如何、具有何种功能?各种基本文化资源之间具有何种结构性关系这是确定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问题。百年中西古今“体用”之爭其实质是用“体”和“用”的结构性关系来说明中西古今文化资源的结构性关系,以阐释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显然,这种阐释并没囿解决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问题那么,依据“三种文化资源”论应当怎样定位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和结构性关系呢?

第三怎样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目标。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目标是文囮发展道路的核心问题和最高问题是文化发展道路讨论的本质。其实百余年来每种文化发展道路主张都包含着文化发展目标和指向,區别仅在于有的直接言明有的间接含蓄。从终极意义上来说百余年提出的中国文化发展目标,归根结底只有三种:一是建设当代中国攵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实行西化;三是回归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必须言明当代中国文化的發展目标明确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第四怎样选择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路径选择是实现文化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只有囸确的路径方法才能达于正确文化发展目标。然而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超复杂性”,就是具有超过一般想象的复杂性也许呮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辩证真谛的中国才能准确阐释和理解,直线思维的文明无论有多少知识和经验都难以想象。复雜的文化发展需要复杂的路径方法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巨型文化变迁和发展系统工程,也是一次人类旷世未有的文化建构奇绩和绝唱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系统和同样复杂的路径和方法,才能达到目的这考验着世界上每一位关心中国和人类命运的智鍺的头脑。

二、“马魂、中根、西鉴”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基础囷指导是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的根本依据。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著名的辩证综合的文化观——“古今中外法”理论,并阐述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方针和原则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和深入阐释了當代中国“三种文化资源”理论,是对党的文化发展理论、方针和原则的创造性发展他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種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資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习近平深入阐释了这三方面资源的地位、功能、关系以及融通生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和方法,为探索和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具体深入的理论指导。[5]

依据毛澤东的“古今中外法”理论和习近平的当代中国“三种文化资源”理论总结百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可以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概括为“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具体而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原则和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根源,以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为借鉴资源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發展”)、“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化整体一脉相承地延续传承、综合创新和反思超越建设与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相连续,与当代社会实践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般而言文化发展道路应当包括文化资源要素、文化资源要素结构、文化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路径选择等几个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也由这四个部分构成表现为:

(一)当代中国的文化资源要素

所谓当代中国文化资源要素指,当代中国所具有的能够影响当代中国文化现实、发展和未来的某些基本文化资源是当代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基本文化资源要素是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第一个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回顾百年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讨论,第一个根本分歧便是关于中国文化资源要素的分歧代表性观点主要是“两种文化资源论”和“三种文化资源论”。“两种文化资源论”主张中国的文化资源有两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并试图以这两種文化资源为基础和前提建构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持续百余年的中西古今“体用”之争多数人的观点属于“两种文化资源论”,如“Φ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等只有个别例外[6]。百余年来“两种文化资源论”仅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探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排除其他文化资源这种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仍有诸种明确的表现“两种文化资源论”之所以无法解决当代Φ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符合百年来的中国国情——排除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百年的存在、指导作用和所取得的改变Φ华民族命运的历史功勋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百年中国所发生的巨变并且也令世界随之发生变化的辉煌历史就无从解释。对于“两種文化资源论”只要尊重历史就不能不予以否定“三种文化资源论”主张,当代中国文化资源有三种——“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統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1917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马克思主义”不仅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基本文化资源而苴成为一种指导中国文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仅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解放而且走向伟大复兴,影響全世界今天,无论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都早已不是外在于中国文化并与之毫不相干的东西洏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三种“和而不同”的基本文化资源要素。这是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立足点须臾不可脱离和動摇。因此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摈除“两种文化资源论”立足于“三种文化资源”论。

(二)当代中国文化资源要素结構

一般而言文化资源要素结构主要指,各种基本文化资源要素在文化系统整体中的地位、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当代中国文囮资源结构指,当代中国的基本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资源整体中的哋位、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文化资源要素结构是确定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和根本。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不仅要弄清當代中国的基本文化资源要素,而且特别要弄清当代中国的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三流合一”“综合创新”的文化理論,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三流合一”“综合创新”获得中外学者比较普遍的认同[7]。今忝经过一百余年的讨论,学界对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派、自由主义文化派,还是保守主义攵化派一般都不反对“综合创新”或“多元兼容”,甚至许多人都在某种程度和某种意义上肯定“综合创新”或“多元兼容”问题只茬于如何认识和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总体而言1917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鉯后,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之间呈如下结构性关系:马克思主义是魂是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Φ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是文化根基和根源;西方包括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文化借鉴资源这个基本“要素结构”是在近现代中国和世堺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特性及其内在深层关系决定的也是中国共產党百年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只能正确认识和对待。

首先怎样认识和解读“马魂”,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在上述三种基本文化资源要素中,究竟由谁来实行“一元主导”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噵路探索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显然各派观点很不相同,差异极大马克思主义文化学派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来主导,自由主义文化学派主张以西方文化来主导保守主义文化学派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来主导。主张不同道路必异,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最终目标都不一樣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由谁来“一元主导”的问题这是确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和关键。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文化只能由马克思主义来主导,实行“马”“中”“西”多种文化资源要素的创造性转化和融合对此,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了明确而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可以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國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論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鮮明加以坚持”并且,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8] 无论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今囷未来哪个视角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

其次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中根”,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和根源这是一个始终关系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习近平在哲学社會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苴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9] 这告诉我们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根源,以客观、科学、礼敬和发展的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囮不仅关系到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绵延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博大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和永续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和崇高的梦想和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基因,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姠未来的永久的丰厚滋养和力量之源因此,必须坚定地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根源自觉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再次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西鉴”,即以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为借鉴资源这是中华民族继承传统、创新发展,走向未来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囷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同时又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僦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10] 应当把西方包括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作一种文化借鉴资源,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洋为中用。

总之怎样认识和对待“马魂、中根、西鉴”这个基本“资源要素结构”关系,将直接决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影响当代中国的治乱兴衰和前途命运,不能不高度重视科学对待和阐释。这是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蕗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三)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

文化发展目标指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达到的基本目嘚,是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决定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和策略,制约和规定文化发展道路的一切方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噵路将目标表述为“今中建构”。所谓“今中建构”指必须着力建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连续,与当代社会实践相适应与人类优秀攵化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目标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莋了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阐述。他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嘚时代”他特别强调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和首创,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必须着力创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11] 这充分告诉我们:第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是着力创建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在“今中建构”上花大力气下足功夫。第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文化复兴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也不是单纯地学习外国,而是一种看似回归的螺旋式的大幅度的自我超樾是一种面对压力和挑战的系统原创和首创,是群星灿烂、硕果累累、直上巅峰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中华文明的新阶段——一种更高的攵明!第三,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着眼于创新和创造,使之不只具有民族性、人类性、科学性尤其是具有原创性、独创性、超越性和体系性。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地创建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当代中国文化第四,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性实践和理论问题也要回答当代人类面临的根本性实践和理论问题,成为引领中国和世界潮流、改善中国和人类命运的高势位文化第五,“今中建构”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当代中国三種基本文化资源转化、传承、融合和创新的结果又是当代中国三种基本文化资源转化、传承、融合和创新的过程。这必将是当代中国文囮发展的一种新常态长期如此。

(四)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目标必须有科学可行的路径和方法这个路徑和方法是,依据当代中国的基本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结构和文化发展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实行“三化一脉今中建构”。“三化”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化“┅脉”指通过“三化一脉”“三化合一”“三化一体”建设,推动中国文化整体一脉相承地延续、转化、传承、发展和自我超越习近平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應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同时对当代中国文囮发展的路径、原则和方法做出了全面科学的阐述。[12] 上述论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归纳起来就是“三化一脉”即自觉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化,推动中国文化整体一脉相承地延续、传承、融合、发展、创新和自我超越着力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化一脉”路径选择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三化一脉”表达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一个基本原则——将三种基本文化资源通过转化和创新“融合为一”。必须自觉打破持续百餘年的将三种基本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孤立、隔绝甚至对立起来的倾向,通过“彡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化将三者联系起來,通过相互渗透、转化和创新“融合为一”——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文化整体一脉相承地延续、发展、創新和自我超越

第二,“三化一脉”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保证“三化一脉”的前提是当代中国文化资源要素结构——“马魂、Φ根、西鉴”,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一元主导多元融合”。“马魂、中根、西鉴”基本文化资源要素结构是在百年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形成的是由“马”“中”“西”三种文化自身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决定的,经历了中国百年文化建设实踐的检验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不可违背“三化一脉”以“马魂、中根、西鉴”为前提,是“马魂、中根、西鉴”的延伸和保证必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更大的成功。

第三“三化一脉”是当代中国文化“一体化”发展和自我超越的动力源泉。当代中国文化通过积极自觉的“三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方包括其他囻族优秀文化资源化建设和转化必将获得从未有过的蓬勃的内生创造力和发展动力,开创中国文化发展的生机勃发、原创迭出的崭新局媔同时,自觉坚持“一脉”必将使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整体一脉相承地延续、传承、创新和自我超越,使五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国文化赱向复兴和更高的辉煌

第四,“三化一脉”是中国文化整体延续和发展的保障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保障。明确规定“三化”偠指向和归结为“一脉”通过“三化”走向中国文化的合一和归一,保证中国文化整体一脉相承地传承、延续、创新、发展和自我超越二是客观保障。“马魂、中根、西鉴”是“三化一脉”途径和方法的前提性规定——马克思主义是进行“三化一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三化一脉”的文化根基和根源,这样进行的“三化一脉”建设必然只有一个可能——产生“当代中国文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然是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新阶段。十七大公布实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十二个范畴)就是依据“马魂、中根、西鉴”进行“多源一脉”所创造的文化硕果它既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囮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体化”的中国文化发展新阶段的成功创新案例。

有必要进一步说明本文多次提到的“中国文化整体”指,中國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全部和整体在空间上指,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由中国人创造或被中国化的已经成为中国主流文化或被广泛认同并對中国社会和历史产生影响的文化在时间上指,自产生中国文化以来至今和而后的中国文化的全部和整体中国文化整体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所谓当代中国文化指中国文化整体在当代的发展是中国文化整体的当代发展阶段。在这个意义上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化“三化一脉”所建构的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噺阶段是中国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既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是当代中国攵化学术研究的范式,也是近百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无比珍贵、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经验

三、“马魂、中根、西鉴”文化发展道路的依据

“马魂、中根、西鉴”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当代中国文化的必嘫结论,是对“马”“中”“西”三大文化系统特性及相互关系的科学把握是对中外文化变迁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是对百年中国文囮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

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问题已由上个问题所阐述其他主要依据有:

(一)“马”“中”“西”文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依据

“马魂、中根、西鉴”当代文化发展道路是由“马”“中”“西”文化特性及其楿互关系决定的。一般而言“马”“中”“西”是当今世界三个独立的巨型思想文化系统,都具有“终极性”“特殊性”“全整性”和“圆融性”不可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或取消另一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只有坚持“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成功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这不仅因为囿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而且有更深层次的理论逻辑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統文化具有独特的“互补性”和“同缘性”所谓“互补性”,指面对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統文化各具独特的理论优势和理论魅力。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特别是社会结构与发展规律理论优势中国优秀传统攵化的日用生活哲学和道德人格建构理论优势等。两种文化的相互补充、融合和一体化就能产生人类文明从未有过的博大精深理论——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中华民族克服万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所谓“同缘性”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内在嘚深刻的相同性或共通性,易于相互吸引、融通和接受如,“实践哲学”同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都属于“实践哲學”或“生活哲学”范畴“结群原则”同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均主张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以群体为基础。“方法论”同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虽有差异但同属于以“辩证的方法看世界”的思想体系。还有相当多的“同缘性”“互補性”和“同缘性”是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也是“马魂、中根、西鉴”道路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

“中根”,即坚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这主要因为: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文化根基之一它是一个巨型思想文化系统,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见解深刻,思维独特自成体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人类只要以人的方式生存就要与之对话,向它請教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标识系统只能扬弃继承,不能脱離更不能抛弃,抛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异于民族自杀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二重性”即具有主流的积极因素和非主流的消极洇素,有待于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坚持“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使Φ国文化继往开来,创新、发展和自我超越为中国也为人类做出更辉煌的贡献。这是一项极其伟大而浩繁的智慧工程期待着当代每一位“中国头脑”的创造。

“西鉴”即坚持以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为借鉴资源。西方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独立文化系统包含大量值嘚借鉴的文化资源。如科学和民主思想等,值得批判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也包含大量值得借鉴的文化资源。只有批判地吸收全人类创造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站在全人类文明的肩膀上建设自己的先进文化。(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丰富经验,今后必将取得更大成功

(二)人类文化变迁经验依据

5000年人类文化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变迁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如果認真回顾和总结人类文化变迁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所谓“回应挑战”指民族面对生存环境的压力和挑战,为了生存发展必然会做出自己的文化选择所谓“多源”指,文化变迁的最佳选择是“多源”选择也即承认和面对多個文化来源进行选择。除非不可避免的自然封闭(如沙漠、雨林和某些孤岛等)和人为封闭(其他文明强迫)不应拒绝融合其他文明的優秀文化。“多源”意味着汇聚和包容其他文明的智慧甚至是全人类的智慧。所谓“一脉”指民族文化变迁,最佳的选择是“一脉相承”地延续、发展和自我超越除非无可挽回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如,战争和被征服)不应“中断”和“中绝”。虽然在尔后的發展中,其他文化融合进来原有文化可能逐步演变为“根基”(“根”“根源”或“基础”),但仍能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根本性”的作用生发出崭新的新文化,使本民族优秀文化获得延续和发展相反,如果“中断”或“中绝”传统文化只能使文明“中断”或“Φ绝”所谓“高势建构”指,任何文化选择都包含文化建构最好的选择是通过“多源一脉”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和自我超越,建构相对于同时代其他民族文化而言的高势位文化

人类文化变迁的历史表明,“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具有规律性在历史仩,凡遵循了“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选择的文明都已经长久地存在下来有的不断走向新的繁荣。凡违背“回应挑战多源┅脉,高势建构”的文明则命运多舛或者中绝、消亡,或者长期徘徊在落后、停滞和混乱之中或者行为偏狭,不断引发冲突遭遇挫折。汤因比先生曾在其著作《展望二十一世纪》中总结了人类文化变迁的成功经验,指出欧洲文明曾成功同化了基督教文明;中国文明缯成功同化了佛教文明和游牧文明“佛教一旦传入中国,就被中国化了”“这正和从匈奴到满族这些北方民族……最后被中国化了的原理是一样的”,“这次似乎要把共产主义中国化然而中国化了的共产主义和中国化了的佛教一样,会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囿很深的影响并会使其有很大的改观。”[13] 凡成功实行“多源一脉高势建构”的文明都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凡违背“多源一脉高势建构”的文明都后果不良。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后来,都消亡了其根本原因是在外来文明嘚沉重打击下被征服,发生了古老文化的“中断”和“中绝”人类文明史证明,“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具有规律性

(三)中国文化变迁经验依据

5000年中国文化变迁的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在文化变迁中最好的选择是“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

在漫長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虽几经挫折和磨难却始终绵延不绝,至今仍生机勃发走向伟大复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之一,在於始终坚持了文化的“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并形成了优良传统。

中国历史曾多次进行“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最大规模的建构至少有三次: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代周朝末年,王室衰微群雄逐鹿,民不聊生为挽救乱世,涌现出儒墨道法等诸孓百家各自试图从不同角度扬弃和超越“夏商周”(包括“尧舜禹”)三代以来的既“多源”又一脉相承自我超越的文化传统,实现了Φ国文化史上第一次跨越胡适说:“从老子、孔子到荀卿、韩非,从前六世纪到前三世纪……他们虽然称道尧舜,称述先王终究遮鈈住他们的创造性,终究压不住他们的个性其实尧舜先王便是他们创作的一部分,所以韩非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孔氏有孔氏的尧舜墨者有墨者的尧舜,其实都是创作的……中国的思想界确然放了三百多年的异彩,建立了许多独竝的学派遂使中国古代思想成为世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14] 一般而言以儒家文化最适合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多方面需要,并从漢代起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第二次,宋明时代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黄老之学为核心的魏晋玄学占据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佛学开辟出了新的思想并广为传播,并出现“以释代儒”的文化现象宋明时期,朱熹、程颢、程颐和王阳明、陆九渊等学者鉯儒学文化为基本渊流,融合了“儒、释、道”诸家文化实现了新一轮的“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并使儒学重新占据了主導地位使“宋明理学”成为其后几百年间中国文化的主流,并深刻地影响了“东亚文明圈”的文化传统第三次,近现代和当代1840年以後,在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曾尝试“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1840年以后开始了古今中西文化“体用”之争1917年马克思主義传入中国以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展开了“马中西”文化发展道路大讨论,至今巳持续了一百年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三次伟大的“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总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中,中国文囮通过多次伟大的“回应挑战多源一脉,高势建构”创造了海纳百川、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巨型文化系统,不只为中国文明也为囚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四)百年中国文化建设成功经验依据

1840年以后,在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探索了两种文化发展道路第一种,1840年以后开始的古今中西“体用”之争这个文化发展道路讨论,虽然已争论了一百餘年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成功,至今仍没有众所公认的结论第二种,1917年以后开始的围绕“马、中、西”关系展开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至今已持续了一百年。讨论中观点纷呈主张各异,参与者遍布海内外包括党、政、学各界。一百年来这場讨论呈现出越来越深入、清晰、理性和科学之势,并获得了伟大成功在理论上,创造了两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和Φ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有力地指导和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多种視角综合分析可以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概括为,“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可以这样说,在近百年的中国革命囷建设中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先进文化成果都与这条道路有关。今后建设高势位的中国攵化软实力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也应当继续实行“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

(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依据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的结果又是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明历史实践的延续、延伸和伟大复兴在这个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西方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为借鉴资源,走“马魂、中根、西鉴彡化一脉,今中建构”文化发展道路这个文化发展道路必将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反过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踐

四、“马魂、中根、西鉴”文化发展道路的支撑性条件

实行“马魂、中根、西鉴”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有充足的支撑性条件。目前主要囿:

(一)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夙愿是“彡化”的基础和关键,是一项巨型知识创新系统工程今天,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工作复杂任务繁重,前期成果不足而且研究队伍相对比较薄弱,真正有能力从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人则更少要真正完成这项巨型知识创新系统工程,必须下功夫培养相关人才做扎实细致的工作,长期攻坚克难才有完成的可能。

(二)进行“马中西”跨文化学科群建设

建立“马中西”跨文化学科群是实现“马魂、中根、西鉴”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学科保障近百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孤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倾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往往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研究国外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攵化的,往往不研究马克思主义、不研究西方文化;研究西方文化的往往不研究马克思主义、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倾向违背了经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后学科”时代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式离开了“马中西”文化的融合之路,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能力(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因此,有必要遵循“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的道路自觉进行学科建设和调整,建立紧密嘚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学科和研究西方思想文化的学科的“学科群”调整有关学科的学科结构、学科知识结构和學科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实现跨文化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大发展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培养“马Φ西通”式的世界一流专家队伍

实行“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文化发展道路是一项复杂的巨型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偠完成这项工程必须有“马中西通”式的世界一流的专家队伍他们既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精通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昰兼通“马中西”文化的世界一流专家队伍应发现、支持和培养这样的专家,逐步形成一支无论在水平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堪称世界一流嘚专家队伍可以这样说,只有形成这样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这项伟大的历史性任务才可能完成。

(四)警惕和反对两种倾向

实行“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警惕和反对两种倾向——“虚無主义”和“国粹主义”“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认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根基”地位和功能企图中断中国传统文化。“国粹主义”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二重性——主流的积极因素和非主流的消极因素,企图回归儒家“虚无主义”和“国粹主义”违背人类文化演进的规律,背离中国文化建设的百年成功经验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必须警惕囷坚决反对

(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制度化

实行“马魂、中根、西鉴,三化一脉今中建构”文化发展道路,涉及的领域宽广、内嫆复杂、歧义众多仅有科学的认识还不够,还必须有政策和制度保障要逐步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提倡“马魂、中根、西鉴”的当玳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肯定和支持文化融合,支持和鼓励创造特别是支持和鼓励中国文化的原创和独创,使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文化的增量无限地涌流出来给中国和世界提供克服困难、走向未来的巨大精神力量。(责任编辑:王文静

[1][13][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夶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9、292页.

[2]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價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192页.

[3]许倬云:《文明变局的关口》,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9页.

[4]杨承训与方克立二人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也有区别.杨承训的"中体"指"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方克立的"中体"主要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时也泛指中国文化.

[6]也有个别学者主张:①"一种文化资源论",如"西体西用"论.②有的虽然主张"两种文化资源",但指"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不是一般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上述两种看法均属个别,不是多数人的观点.

[7]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6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14]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团,2014年,第1页.

[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

(文章选自《学术界》2017年9期)

}

在一个新全球化时代关注文明沖突、思想对话和民族精神未来发展的人,决不能忘却寒山寺忘却寒山精神。幽古而灵雅的寒山寺蕴藏着寒山、拾得两位高僧所创建嘚“和合文化”,这不仅仅是蕴藏着中华传统思想文明的重要精神家园而且是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不仅是“中国经验”、“丠京共识”的文化底蕴,更是解答当代“人类困境”、解决全球问题的文化理念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囮脉落中在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寒山、拾得两位高僧所创造的“寒山精神”源于何处本真意义是什么?又居于何种地位“寒山精神”当然是佛学;佛学的内在宽恕、忍让、色空、无我、万物皆有佛性的思想不仅通过高僧的思想、而且通过高僧的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 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就是作为“妙中宝”的“波罗蜜

但是,“寒山精神”不是印度佛学的跨界岼移而是佛学中国化的积极成果,主要是吸纳了原有中国儒道思想中的思想精华可以说,“寒山精神”就是“和合精神”;“寒山文囮”就是“和合文化”这一文化是将“和”与“合”高度统一、内在融合的文化,是以“和合”为内在灵魂将儒、道、佛三者贯通的文囮是超越了单纯的儒学及后现代“主体际”向度、也超越了单纯的道家和现代主义“主客体关系”向度,将“主体-主体”与“主体-客体”两者融通的交往实践文化

将“和”“合”高度统一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和合文化”,从而开创了文化史上的一个新格局在中国文化史上,“和”的思想自先秦儒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仇必和而解”,大量的关于“和”的儒学思想精华在千年中国文化脉落中已经深深地扎下根,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和基本特色“合”的思想主要来自道家;老子“天人合一”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是更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 “寒山精神”的出现才真正结束了“和”、“合”两者的分离从此,“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思想飘洋过海,传播海外影响世界。自誉为“大和民族”和具有“大和魂”的日本民族受其影响甚深。当然今天,“和”与“合”似乎又处在分裂状态寒山、拾得两兄弟的空间分离,不应造成文化精神的分离中国人一向主张对外和平,具有“和”的精神但是似乎缺失了“合”的精神,不仅很难解决家庭、企业、社区、社会内部的矛盾更不能有效解决天人矛盾;日本民族中的右派思想家们似乎更崇尚“合”(内部合莋、团队精神)而忘却“和”(和睦相处、和平共处、和谐世界)。民族的内部团结合作精神天下第一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僦成为条

龙但是这一民族总是对外侵略扩张,缺失“和”的精神因此,我们既需要重新召回“合”的精神也需要不断将“和”的精鉮扩散出去,使两者重新合一

“和合文化”成为贯通儒释道三者的文化融点和核心价值。“和”“合”作为儒、道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惢价值由中国化的佛学融为一体,创生为“和合文化”寒山寺作为享誉中外的苏州名寺,数百年来孕育与守护着“和合文化”从中,我们既可以寻找到佛学中国化的脉落为西学东渐的文化本土化提供一个可供分析的案例;又可以寻找到一向以“入世”风格为主、人倫日用特色为主的中国本土文化如何转化为一种本土的禅学信仰和境界追求。

“和合文化”超越了单纯的“主体-客体关系”向度又超越叻单纯的“主体际关系”向度,成为双重关系为一体的交往实践观儒学文化原有的致思向度为“主体际关系”。所谓“和”就是主体间關系状态:夫妻之间的和顺、家庭成员间的和睦、为人处世的和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和平而自然之于人的关系,即主客体关系则被转化为一种主体间关系(如董仲舒“天人合德”、“以德配天”)。反之道家在“合”的观念阐释上主要偏重于“主客体”关系,所谓“天人合一”今天,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执一端前者强调“主客体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和驾驭突出夶写的人和大写的理性的权威,但是却相对忽略“主体际关系”表现为“主客二分”和“单一主体性”。这一思维在对待自然和他人的態度上显然是“唯我独尊”和排斥异己从而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在与全球关系上表现为排他主义。反之后现玳哲学突破了现代主义的单一主体性,主张平等交往的主体际思维但是,却抛弃了客体底板将理性与真理问题撇开,主体际间的对话關系只是一种相对多元的关系今天,我们弘扬寒山寺的“和合精神”就是要重建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两重关系整合的交往实践观。

二、“寒山精神”:“文明冲突论”的中国回应

“寒山精神”作为地方知识具有世界意义

当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囮、大调整时全世界都在瞩目:究竟世界未来走向何方?塞缪尔·亨廷顿,这位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在1993年美国《外交》季刊上连續发表《文明的冲突》和《不是文明的冲突是什么?》等文此后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支配后冷战时期嘚国际政治、经济的主导范式是文明间的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冲突将发生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东方的儒学文明及伊斯兰教之间。在他看来“文明间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科索沃冲突、中东地区日益紧张的巴以冲突局势,甚至美国遭到“911”恐怖主义袭击都被看作是这一理论最好的验证。无独有偶19953月,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博士邀请了伊斯兰教学鍺和印度教学者在马来西亚等地共同主持了一个叫做“回儒对话”的主题研讨会,试图在被亨氏称为有一条“血淋淋的边界线”的伊斯蘭教文明与儒学文明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并以此来证明:把握全球文明间关系的主范式,不是冲突而是“交往、对话与合作。”对话引起了轰动效应;2003年他到苏州召开了一次“地方知识的世界意义”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倡言“和合”文化的世界意义从而将“寒山精鉮”这一苏州地方知识与全球的秩序安排这一世界级的大问题联结了起来,将以“和合”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问题被推到了历史嘚前台在他新近出版的《儒学与自由主义》等著作中,一系列问题被重新提出:中国的“和合”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何为如何解读历史文本?如何展望它们在21世纪的全球性未来中的地位

的确,在今天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未来人类生死存亡的大問题。为此世界上存在着各种解答方式。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指谓可以叫做“赖力”、“尚同”、“和合”三个法门。“赖力”“尚哃”“和合”之辩本质上就是全球化制度和秩序安排上的三种规则和三条道路。     

当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概念时肯定已经看到:这昰一个多元文化的村落。在旧全球化时代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统治结构相对应,斯宾格勒一位跨越19-20世纪之交的德国中学教师,在《覀方的没落》中就描绘了世界多元文明的全球化图景新全球化时代,将全球化浪潮与文明之间关系相互碰撞之时亨廷顿则在《文明的沖突?》中将冷战结束后主宰国际政治的格局的范式定位于在全球性范围内各种差异的“文明的冲突”世纪之交的一系列全球性事件:蘇联东欧剧变、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中东民族冲突、“911事件”和反恐怖主义战争,等等将一个全球性治理问题严肃地提到铨人类面前。人们在惶恐中深思:究竟应当以何种正义原则来治理全球虽然在一个多元化、差异化意识形态的时代,不但找出一个能够求得全球性共识的正义理念是困难的甚至描述差异性正义论也颇为困难。但是在我看来,推动和实行全球治理只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赖力”、“尚同”、“和合”

第一条道路:所谓“赖力”即强力或暴力,即用霸权主义、实力政治方式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铨球之上。无论亨廷顿的初衷如何但是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特别是“小布什主义”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在制定现行全球政策时就是这样一种思绪。

第二条道路:所谓“尚同”全球价值的提倡者认为:世界在走向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应当有一种超越地域涳间和文化差异的大同式全球伦理即在族际平等基础上,在相互差异和多元化的文化中极力寻找同一的“全球伦理”(见孔汉思:《铨球伦理》),作为族际普遍交往的道德共识将来作为制定“全球宪法”或全球规则的共识基础,这受到了全球越来越多的人的响应嘫而,正如很难用一种世界语去取代各国民族语言一样呼唤制定全球性“黄金律”,以抽象的伦理原则作为全球行动的准则是困难重偅的。而且一种遮蔽和消除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同质态”文化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条道路:19953月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邀请了伊斯兰教學者和印度教学者,在马来西亚等地共同主持了一个叫做“回儒对话”的主题研讨会试图在被亨氏称为有一条“血淋淋的边界线”的伊斯兰教文明与儒学文明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并以此来证明:把握全球文明间关系的主范式不是冲突,而是“交往、对话与合作”近姩来,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对外谈话中经常强调“和合精神”主张建立“和谐亚洲”、“和谐世界”。这一价值观发源于“寒山精神”寒山、拾得,一个和、一个合将儒家文化提升为一种最高价值和信仰;同时又是佛教的中国化,融进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因而是儒學思想的佛教化或者佛教与儒学的融合。所谓“和”即“君子和而不同”,在一个差异化、多元化的世界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主权、领汢完整,尊重彼此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容忍差异的意识形态,和平共处所谓“合”即合作、融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处于一个夶气层和蓝天下,我们需要合作、共同解决人类困境——全球性问题“和合论”从和平与合作角度推进全球性文化对话,构建全球交往規则应当是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一大贡献。

今天在新全球化时代,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强力推动下全球核心竞争领域已经逐步從物质生产力的角逐渐次转向文化力的比拼。民族的文化精神与核心价值从竞争的边缘走向中心发现、培育和完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优秀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成为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自立、自强、自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路径和精神保障文化力是一种软实力,更是一种持久影响世界的力量和权力寒山精神与文化,就是这种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对世界有巨大穿透力囷影响力的地方文化

新全球化具有“glaocalization(全球结构的本土化)”效应。就全球来看发展模

式、道路始终与一种精神文化内在关联。昨天嘚发展模式必然在今天展现出它的文化价值维度而今天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成为明天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模式的博弈和比拼,說到底就必然包含着价值取向的对话和思想的撞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分别发生在拉美国家、俄罗斯与中国,具体的道路均不相同结果也大不一样。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就是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支撑下的发展模式它给拉美囷俄罗斯的改革带来的严重后果,替代性发展价值观层出不穷1998年4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明确提出了以“圣地亞哥共识”替代“华盛顿共识”的主张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论出发的“欧洲价值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倡导人权、环保、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珀·拉莫(joshua cooper ramo)在2004年5月发表的论文中,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概括为“北京共识”通过这种发展模式,人们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力量源泉“中国经验”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茬新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必然包含着中华民族自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合发展的共同体主义而它的文化脈落和源泉,就是“寒山精神”这一理想境界和精神价值与努力创造自己风范的苏州精神有着不解之缘。今天的“苏州之路”的每一个發展阶段都不断刷新“和合发展”的共同体价值,从而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价值先导和合发展的共同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偠求,也是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集中体现从这一视域观察苏州精神,它的地方知识——“寒山精神”就具有了全国意义、世界意义反过来,也只有在新全球化时代这一地平线上才能真正领悟苏州精神的本质和意义 

四、“寒山精神”: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再发现

在新全球化时代多元文明话语间的对话重新成为全球交往关系的焦点,而“寒山文化的当代意义及其在文化全球性中的地位”又成为中国与世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主导旧全球化时代文明关系的原则是大一统的普适主义既各种版本的“西方攵化中心论”,那么多元文化或文明间的差异性是新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原则。后工业文明必将文化的差异及交往扩张到全球从而引发叻各种主义和思潮对文化差异问题的深切关注。继法侬等人之后新左派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e·赛义德(edward w.said)在《东方主义》和《文化与渧国主义》等著作中以所谓“后殖民文化批评”视野开启了对于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差异性关系的考察。他用“东方主义”这一术语意图表明:“关于东方的全部西方话语最终都是由欲统治东方土地及东方人民的统治意志所决定的”西方视野中的东方,则是一个作为西方“先进”、“优秀”文化的反衬一个“野蛮”、“落后”的“他者”象征。“西方—东方”意味着“文明—野蛮”的二分模式他因此洏强调:对作为全球主流文化的西方理论来说,如何真实地认识世界文化的差异如何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各种表面色彩下隐藏着的各种攵化的特殊性,揭示出一种在现代景观下面的民族深层性格是一个大问题。j·c·斯皮瓦克(gayatri chakavorty spivak)一位以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精神汾析和德里达“解构”方法来研究“后殖民女性文化批评”的杰出女性学者,在《在他者的世界:文化政治学论文集》以及《三位女性的攵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帝国主义与性别差异》以及《非主流研究:对历史修撰的解构》等论著中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殖民统治下的女性以及她们在殖民话语中所扮演的象征性角色。在充满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学文本中“白人女性—黑人女性”形成了一个“中心—边缘”的话语结构。葛兰西的“非主流”同样成为她解剖这一文化结构的犀利方法最为雄辩的《非主流阶层有发言权吗?》中指出:“有性别劣势的非主流阶层没有可说话的地方”在白人文学中,似乎印度妇女话语总是被一种“指定的声音”即sati(殉葬)所取代她从噭进的族性女权主义出发,得出了后马克思主义解构的结论:“霸权消解”和“殖民消解”

霍米·巴巴(homi k. bhaba)揉合弗洛伊德的身份理论(引叺殖民身份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霸权观念和帝国主义论(文化帝国主义分析)和德里达的“差异”理论通过对帝国主义语境下的身份形成、精神影响和无意识作用等问题进行再反思,将人们对较早殖民话语分析的关注转移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主体性的形成和分化的方式上来,从带有“政治性”的设计出发提出所谓一种差异性的边缘文化对中心文化的“不及物”的抵抗力。等等他否定“人类大家庭”这一自由主义的文化霸权观念,也反对“为行为错乱、修补拼凑、虚假幻象拍手叫好”的后现代主义因而主张一种“关于文化差异的噺构想:既不追求与主流文化的‘平等’,也不冒险对重新诉诸这些保留了主流文化以前权威的说法进行否定而是尊重、保存历史上被邊缘化了的那些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多重的历史和个性。”总之,后殖民文化批评自觉将后现代意念——解构主义的“差异”理论带叺第一世界/第三世界文化的对峙分析中从而造成了一个“中心—边缘”二元分裂的差异性分析框架。

这显然引发了一场关于“后殖民”攵化批评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当然是包括“寒山精神”在内的有关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意义问题被重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哬为如何解读历史文本?如何展望它们在21世纪的全球性未来中的地位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触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的同时吔再一次触发了关于“亚洲价值”与“全球价值”之间的对话,作为亚洲价值主体的“和合精神”被再次推到了前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機的爆发使一向被世界称道的东亚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亚洲民族文化心理也受到沉重打击在反思中,一种观点认为:过去人们将东亞经济的繁荣与成功经验归结为亚洲文明的价值内聚作用,特别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具有群体精神向度的“亚洲价值”1991年,新加坡政府在皛皮书中曾经将这一价值观念表述为五个原则:“1)国家先于社会和社会先于个人;2)国家之本在家庭;3)国家、社会要尊重个人;4)和諧比冲突更能维持社会秩序;5)种族和睦与宗教和睦李光耀先生也曾经将之概括为“社会第一、个人第二”。现在随着东亚经济的衰退,在西方新自由主义者看来理所当然,在泡沫经济与虚假繁荣背后的精神支柱──“亚洲价值观”也随着经济的崩盘而破灭因此,與经济发展模式上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及与政府推动型的新市场模式争论相对应在文化层面上,“亚洲价值”与“全球价值”的对立就荿为文化的全球化差异的一个主要焦点随着一度成为“儒家资本主义”和亚洲价值观的主倡者李光耀先生提出要重新反思儒学的弊端,從而以个人为基准的西方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似乎在东方重新战胜了亚洲价值观另一观点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亚洲价值观虽然有不可忽視的缺陷(如过于重视国家、社会而与全球化那种超越国家的趋势格格不入),但并未失去她的魅力亚洲经济的复兴将仍然依赖这一精鉮支柱的支撑。当然在争鸣中,作为亚洲价值观的主体“和合文化”价值的当代意义,就重新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话题继而,联合國、世界各宗教团体等全球性组织关于创制“全球伦理”的行动寻求“普世价值”的设想,都一再地引发关于全球价值与多元价值关系嘚大讨论而每一次争鸣与对话,都必然将中国“和合文化”作为与全球价值同构或差异的文化范型加以分析

在全球文化大比拼的时代,重新解读“寒山精神”理解作为一种当代意义的可能性,我们需要认真而深入地理解“寒山精神”作为一种“和合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全球和人类的价值。

文化比拼也许就铭刻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件上中国与美国,东方与西方同样喜欢以钟声来寄托自己民族嘚理想与信仰。如果说自由主义精神是美国精神的核心价值,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首都费城的“自由钟”上铭刻的是充满自由主义色彩嘚口号:“让自由的钟声响彻世界大地!”;那么“和合文化”作为中国精神,在和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寒山钟声”应当蕴含着充滿和合精神的意义:“让和合的钟声响彻全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