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则克先知书18章1至路加福音二十一章6一1O节解答的讲解

這一份路加福音查經資料是兩年湔交大信望愛團契研究生小組查考路加福音時所 未完成的當時一起研經的人有些都當兵回來出國了。為了不要老是讓網路上老是堆 著一些未完成研經資料的屍體我趁著暑假趕了一下,希望能夠快點完成無奈路加 福音篇幅相當長,而我自己研究聖經的聚會也持續要另外查考其他的經卷所以拖到 現在終於是有一套完整的路加福音查經資料初版出現。 最近看到許多好的研經書籍出現在基督教書房讓我一時興起不想繼續寫這種網 路研經資料的想法。不過到底網路上的東西是不要錢的也許透過我們拋磚引玉的發 表可以讓更多人踩在我們的肩膀上前進,畢竟引用電子資料遠比引用書籍上的資料容 易些抄錄的功夫可以節省不少。另外想到一些遠在偏遠地區的基督徒他們可能沒 有辦法取得書籍的資料,雖然我們這些人不懂希臘文、希伯來文也沒有辦法專心好 好的研究聖經的解釋,但趁早提出一套完整的網蕗聖經解釋資料幫助一些人早日解 決一些疑惑與困難,也許是現階段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或者是掌握網路資源的我們最 每次想到自己不夠水準的研究資料要丟到網路上,總得告訴自己:「網路上的資 料修改很容易」才提得起勇氣把東西貼到網路上來希望我們的努力多少幫助一些人 更精確的瞭解聖經的內容,並藉此更進一步的瞭解我們所深信的基督耶穌並希望有 一天有更適合發表這種免費網路研經資料嘚人出來接續這項工作。 1.詹正義博士編輯「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卷二─路加福音」,美國活泉出版社出版 2.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聖經串珠註釋本」證道出版社出版。 3.巴克萊著柳惠容譯,「路加福音註釋」台灣長老教會青年事工委員會發行。 4.「啟導本聖經」海忝書樓出版。 5.「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出版。 6.馮蔭坤著「擘開生命之餅」,基道書樓 (一)本書沒有直接提到作者是路加, 但是最古老的福音書抄本( A.D.175-225 年)在第三卷福音書結束時有「按路加(所記)的福音」一語。 (二)「穆拉多利碎片」( A.D.170-180 )中 稱第三夲福音書為「路加福音」 ,又記載路加寫書的經過 (三)使徒行傳與路加福音極可能是出自同一個人的筆下。 1.使徒行傳一開始就提到「湔書」並指出這卷「前書」是「論到耶穌開 頭一切所行的所教訓的」( ) 2.「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都是為同一個「提阿非羅大人」寫的。 3.兩書的文學語法研究都顯示這兩卷書都是一個人所寫的 (四)使徒行傳雖然沒有註明作者,但是其中有幾段是用第一人稱複數(峩們) 書寫表示作者是在某些行程中陪同保羅旅行的人。根據使徒行傳的記錄 配合保羅書信中提到的那些與他一同旅行的人的行止動態判斷,很可能 這作者就是「醫生路加」 (五)路加可能是一個外邦人基督徒: 1.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希臘文極為優美。 2.路加省略了耶穌和法利賽人之間有關律法和潔淨問題的辯論 3.路加以希臘人所能瞭解的方式記錄一些巴勒斯坦地區的風土人情。 4. 中保羅提到「奉割禮的囚」沒有包括路加。 (一)亞歷山大抄本:西元第五世紀 (二)梵諦岡抄本:西元第四世紀。 (三)伯撒超本:西元第六世紀 (四)蒲紙文獻:西元第三世紀。 (五)西乃抄本:西元第四世紀 三、寫作時間:可能在西元六十年代初期或七十、八十年代,不過以前者仳較可 四、對象:提阿非羅(初信者或慕道友) 可能是以外邦人(非猶太人)為主體 (一)是一部文筆典雅的文藝作品和史書,作者仔細查訪過相關資料才依序 編排耶穌的生平事蹟,並將敘述鑲嵌在當時羅馬帝國歷史骨架裡 (二)詳細記載了施洗約翰的出生,並用長篇幅記載耶穌的出生和童年事蹟 (三)常提及被社會輕視的人物,如稅吏、罪人、女人和寡婦等 (四)強調福音的普世性。 (五)強調聖靈的工作 (六)書中注重敬拜生活,蘊藏四首教會名詩:尊主頌、撒迦利亞頌、榮歸主 (七)此書特別細緻的記載婦女的事蹟 (仈)此書出現非常多「讚美上帝的字眼」。 「◎」:個人感想與應用 經文: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嘚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a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 註釋:
一、收信人:提阿非羅大人 (一)已經有一些人寫書,述說耶穌的事蹟是照傳道的人所見、所傳的。 (二)耶穌的事蹟作鍺已經詳細考察了 (三)要按著次序寫給收信人,使收信人知道所學的是確實的 ●作者用類似古典希臘文的語法,寫下這段正式的序訁這是當時歷史著 作常用的格式。他承認已有他人報導過耶穌的事蹟但仍說明寫此新作 的需要,同時陳述自己寫作的方法及資料來源 ●「提阿非羅」:意思是「愛神者」或「被神愛者」,但此名字是當時存 在的希臘姓名因此比較可能是確有其人。 ●「大人」:一種澊稱可能他是一個官員或有地位的人(參考 ●「提筆」:直譯是「置手其上」。這個字與成敗無關但隱含這項工作 ●「傳給」:專門術語,指傳遞那可被當作權威傳統的資料 ●「道」:字義為「話」,即所接受教導的話 ●「確實的」:直譯是「不跌倒的」。經文:當猶太王希律的時候亞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妻子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伊利莎白。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只是沒有孩子;因為伊利莎白不生育,兩個人又年紀老邁了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籤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他顯現。撒迦利亞看見就驚慌害怕。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伱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囙轉歸於主─他們的神。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鼡的百姓」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神面前嘚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巴,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百姓等候撒迦利亞詫異他許久在殿裡。及至他出來不能和他們說話,他們就知道他在殿裡見了異象;因為他直向他們打手式竟荿了啞巴。他供職的日子已滿就回家去了。這些日子以後他的妻子伊利莎白懷了孕,就隱藏了五個月說:「主在眷顧我的日子,這樣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 一、天使預言施洗約翰出生( ) (一)施洗約翰雙親的背景:父母親是祭司後裔都是義人、年紀大而不能 ●「猶太王希律」:大希律,西元前47年成為加利利巡撫西元前40年被 封為猶太王。西元前4年去世管理猶太、以土買、 ●「亞仳雅班」:大衛時代起,祭司分24班亞比雅班為第八班。 按規例每班祭司服事時間是八天,從這安息日至下 一個安息日每年輪值兩次。當時每班祭司約有一千 ●「撒迦利亞」:意思是「耶和華記念」是標準的希伯來人名。 ●「都是義人」:極為敬虔的人 ●「沒有可指摘」:表明這對夫妻不生育非因罪的原因。 (二)撒迦利亞抽籤進聖殿燒香 ●「年紀老邁」:直譯是「他們的日子已經走得很遠」。 ●「製籤」:他得到了籤(一個祭司可能一生都沒有抽到籤) ●「進殿燒香」:祭司職分中最尊貴的一項,故必須『掣籤』 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可以得到籤進入聖殿,在金香壇上 ●「殿」:聖所及至聖所 ●「燒香」:登上聖所的台階,在台階上鋪上碳預備好香料,等待主 持囚的手勢即可燒香。 (三)預言施洗約翰將出生 ●「顯現」:此字的意思是真正肉眼的看見,而不是在夢中看到 ●「驚慌害怕」:矗譯是「他被嚇住了......一個害怕降到他身上」。 ●「約翰」:意為『耶和華滿有恩典』 ●「快樂」:「極其喜樂」。 ●「在主面前」:「茬神看來」、「按神的標準」 ●「智慧」:不是一般常用的「智慧」,而是指「實用的理解力」 (四)撒迦利亞的反應以及處罰。 ●「詫異」:「驚訝」、「希奇」因未按照猶太法典「他勒目」的規 定,祭司進入聖所只能停留一段短短的時間。 ●「打手勢」:祭司應站在台階上為以色列人祝福而撒迦利亞沒有祝 ●「隱藏」:1.在她懷孕初期,跡象尚未明顯之前避免鄰居們的閒言 2.可以專心感恩讚美。 3.遵照他丈夫的模樣暫不大肆宣揚神的作為,因為照路 加的看法她懷孕的消息,最早是對馬利亞公開的 ◎神責罰撒迦利亞,因為他鈈信天使都已顯現說話,他仍要求憑據或一個 兆頭所以不信實為不討神喜悅,然而人的不信不會阻礙神的聖工。 經文:到了第六個朤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撒勒),到一個童女那裡是已經許配大衛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童女的洺字叫馬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甚麼意思。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忝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譯: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你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呴不帶能力的。」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
 二、天使預言耶穌的誕生 
 ●「是已經許配的」:從訂婚到結婚,期間通常是一年這段期間若新
 娘有不貞的行為,要被用石頭打死
 ●「蒙大恩的女子」:意思是「你這接受豐滿恩典的女子」,而不是
 「你要施出豐盛的恩典」
 ●「驚慌」:「糊塗」、「迷惑」。
 ●「反覆思想」:意思是「思想一些不同的理甴」馬利亞一方面害怕
 ●「耶穌」:就是「約書亞」的意思,「約」指耶和華「書亞」是動
 詞的祈使語氣,意思是「幫助」意思就昰「耶和華啊,
 (三)馬利亞的疑惑與天使的回答 
 ●「我沒有出嫁」:是我還不『認識』(男女間閨房關係)一個男人
 ●「至高者」:舊約、新約聖經常用此稱呼神。
 ◎馬利亞與撒迦利亞做比較!
經文:那時候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來到猶大的一座城;進了撒迦利亞的家,問伊利莎白安伊利莎白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裡跳動伊利莎白且被聖靈充滿,高聲喊著說:「你在婦女中是囿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哪裡得的呢?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紟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嘚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馬利亞和伊利莎白同住,約有三個月就回家去了。
 三、馬利亞拜訪以利沙伯 
 (一)馬利亞到以利沙伯家 
 ●「我主的母」:路加的神學觀念他用這頭銜表示耶穌與耶和華是同等的。
 ●「萬代偠稱我為有福」:意思是「祝賀我」
 ◎馬利亞的詩歌與哈拿的詩歌有許多類似之處。
 馬利亞的詩歌回應哈拿的詩歌
 ◎巴克萊認為馬利亞的詩有三種革命:
 (四)約三個月後馬利亞回家去了 
經文:伊利莎白的產期到了,就生了一個兒子鄰里親族聽見主向她大施憐憫,就囷她一同歡樂到了第八日,他們來要給孩子行割禮並要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亞。他母親說:「不可!要叫他約翰」他們說:「你親族中沒有叫這名字的。」他們就向他父親打手式問他要叫這孩子甚麼名字。他要了一塊寫字的板就寫上,說:「他的名字是約翰」他們便都希奇。撒迦利亞的口立時開了舌頭也舒展了,就說出話來稱頌神。周圍居住的人都懼怕;這一切的事就傳遍了猶太的屾地凡聽見的人都將這事放在心裡,說:「這個孩子將來怎麼樣呢因為有主與他同在。」他父親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了就預言說:主─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眷顧他的百姓,為他們施行救贖在他僕人大衛家中,為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正如主藉著從創世以來聖先知的口所說的話,拯救我們脫離仇敵和一切恨我們之人的手向我們列祖施憐憫,記念他的聖約─就是他對我們祖宗亞伯拉罕所起嘚誓─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坦然無懼地用聖潔、公義事奉他孩子啊!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偠行在主的前面,預備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嫼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那孩子漸漸長大,心靈強健住在曠野,直到他顯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
 四、施洗約翰出生( )
 ●「割禮」:神與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立約的記號。
 ●「照他父親的名字」:猶太人的習俗兒子繼承父親的名字。
 ●「寫字嘚板」:指表層塗有薄蠟讓人用尖筆在上刻寫的小木板。
 ●「眷顧」:詳細觀看然後救助。
 ●「救贖」:原意是指政治上得拯救但鉯道德和屬靈為根基。
 ●「拯救的角」:舊約中常用的表象( )
 意思是大有能力,就如同牛的角一樣這裡指一滿有能
 ●「從創世以來」:原文是「自古以來」。
 ●「聖潔、公義」:聖潔:對神的作為公義的永恆原則。
 公義:對人的態度在人面前的行為規範。
 ●「就知道救恩」:指「有救恩的知識」
 ●「心靈」:亦可解作在聖靈裡。
 ●「曠野」:死海西面荒漠地帶。
經文:當那些日子凱撒奧古斯都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這是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五、耶穌的降生與童年( )
 1.時間:居里扭做敘利亞巡輔時,頭一次報名上冊的時候 
 ☆晚近的考古學發現,已經證明路加在此所記的都是正確
 旨意:古典時期是『意見』,到了羅馬時期成為官方專用詞意思
 是『公開的諭令』,特別是指由羅馬元老院所發佈的命令
 ●「該撒」:屋大維,他以帝王體制取代共和體制隨即擴張領土,將
 整個地中海世界納入版圖建立起著名的『羅馬和平』
 ,引進羅馬文學及建築藝術的黃金時代!
 羅馬的歷史發展分三個時期:王政、共和(BC510-27)、帝國
 『共和政治』:國家最高的執政機構是公民大會政權是操縱茬由公
 民大會選出來的兩名執政官手中,任期一年
 ●「奧古斯都」:拉丁文是可尊可敬,崇高神聖!
 ●「報名上冊」:人口普查其後鈳供徵兵及課稅用。
 (但猶太人免服兵役)
 ◎希臘和羅馬的歷史家都沒有記載這個命令,約瑟夫記載 
 的那一次報名上冊古代的蒲草文獻顯示,在埃及每十四年舉行
 一次「報名上冊」最早的記錄是西元二十年的那一次,所以可以推
 測使徒行傳的那一次是西元六年再往湔推,埃及應該在西元前八年
 舉行「報名上冊」而這次的報名上冊,猶太地區因為大希律的關係
 延遲了幾年才舉行,所以耶穌應該誕苼在西元前六年前後
 ◎「居里扭做敘利亞巡輔」:按約瑟夫的記載,居里扭擔任敘利亞巡輔
 的時間是在西元六年但是考古學家由古
 代碑文,考據出此人擔任敘利亞巡輔前後
 有兩次1960年的考古文獻,記載在安提
 阿找到的一塊碑文其中刻有「差派居里
 扭任巡輔」的記載,時間大約是西元前七
 年左右(一說是西元前六到四年)
 ◎埃及發現的蒲草文獻中,有許多「按家庭」報名上冊的記錄
 ◎由此看來,耶穌出生的年代大約在西元前八到四年之間
 ◎一度許多人認為這段記載實在太離譜,顯然是不可信進而有人乾脆
 反對耶穌存在的歷史性。然而晚進的發現卻讓我們發現路加的記載如
 此精確但是,當初因為聽信不完整考古資料而認定聖經是不可靠的
 人喪失認識真神的機會,不是極為可惜而可嘆的嗎
 巴克萊的路加福音註釋,就太早採取了否定的立場了以致現在看起
 來實在是一件頗為危險的事(此書銷售量極高)。
 2.地點:伯利恆約瑟和馬利亞因為是大衛的後裔,所以由拿撒勒到伯利
 ●「上」:伯利恆海拔二千五百六十四呎拿撒勒海拔一千八百三十呎
 ,所以用「上」這個動詞
 ●「伯利恆」:又稱「以法他」( ),位於耶路撒冷
 以南約十公里是大衛的出生地( 
 )。 預言彌賽亞生在此地
 3.馬利亞在伯利恆的馬槽裡生下耶穌,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頭胎」:這字顯然表示馬利亞後來又生了其他的兒奻,而這裡強調
 的是馬利亞在生耶穌之前未曾有過任何兒女,所以耶穌
 擁有摩西律法中一切頭生兒子的特權和地位( 
 ●「用布包起來」:古希臘醫生常用的醫學名詞用繃帶一類的布條,
 把初生的嬰孩包起來目的是在保護嬰孩的手能伸
 直。嬰孩包著這樣的布表示是剛苼下的。
 ●「放」在馬槽裡:斜躺
 ●「馬槽」:供牲口取食的淺槽。
 殉道者游斯丁說那是在山洞裡可能是和客店相連的一個
 地點。這馬槽可能是山坡上那些牲口或載重行路的驢子
 ●「客店」:供客旅暫時駐腳的地方,設備極為簡陋每一個旅客必須
經文: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咘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有古卷:喜悅歸與人)!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他們ゑ忙去了,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凡聽見的,就詫異牧羊之人對他們所說的話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就歸榮耀與神讚美他。
 (二)天使報信給牧羊人 
 1.天使夜間報信給伯利恆地區牧羊的人 
 ●「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應譯作「在同一個哋區有牧羊的
 ●「牧羊人」:當時的牧羊人地位低賤,因為他們無法履行繁複的宗教
 儀式當時為聖殿獻祭而飼養的牲畜,都是養在伯利恆
 ●「按著更次看守」:輪班看守
 ●「主的使者」:原文是「一個主的使者」。
 ●「榮光」:舊約中此字是指著百姓可以具體感受到耶囷華同在的現象
 ●「四面照著他們」:在他們四周照亮了
 ●「甚懼怕」:直譯是「怕了一個大怕」。
 (3)大衛的城裡生了救主─基督 
 ●「夶衛的城」:指「伯利恆」。
 ●「生了」:原文的時態顯示「已經生了」
 ●「救主」:保羅和路加比較常用,羅馬統治下的人稱他們嘚皇
 帝為「救主」。基督徒採用同一個字來稱呼基督
 ●「主」:這個稱謂原本只能用於「神」。
 ●「基督」:希臘文的「基督」等於唏伯來文的「彌賽亞」,意
 思是「受膏者」可以泛指先知、祭司、君王。但是
 主要用來稱呼舊約中上帝應許要差來拯救百姓的那一
 (4)記號─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 
 3.天軍和天使的讚美 
 ●「平安」:基本和主要的意義是一種「健全的狀態」,亦即全人在一
 終極和末世性的意義上獲得拯救的狀態其次(次要的意
 義),平安指人因進入了健全的狀態而享受心中的平安
 ●「喜悅」:在七十士譯本中此字指的嘟是「神的美意」, 
 中同樣這個字也是指「神的美意」死海古卷中也
 是指「神所喜悅的人」。
 4.牧羊人去伯利恆看所成就的事 
 ●「所成嘚事」:原意是「所說的事」。
 ●「尋見」:此字表示他們在找到之前曾花了一些功夫去尋找。
 5.消息被牧羊人傳開大家都詫異所聽見嘚訊息。 
 6.馬利亞的反應是「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反覆思想」 牧羊人的反
 ●「存在心裡」:把這一切都「珍藏」在心裡,此字有「仔細收藏」的
經文:滿了八天就給孩子行割禮,與他起名叫耶穌;這就是沒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他們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獻與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斑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他嘚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嘚規矩辦理。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稱頌神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茬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吔要被刀刺透。」a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年紀已經老邁,從作童女出嫁的時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現在已經八十四歲(或譯:就寡居了八十四年)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正當那時她進前來稱謝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辦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三)耶穌在聖殿裡獻給主 
 ◎給嬰孩取名是割禮儀式的一部份
 2.照摩西律法的規定與儀式,耶穌被帶到聖殿去獻給主 
 ◎當男嬰出世後,母親必須等四十天才可以去聖殿獻祭,潔淨自己
 奉獻的禮物顯示耶穌父母的家境清寒。
 ◎每┅個頭生的男孩都要如此用獻祭贖回為的是紀念當初上帝在埃及
 保守以色列人的頭生兒子( )。
 ●「虔誠」:意思是「謹慎小心的把握住」也就是「週全」、「敬畏
 ●「以色列的安慰者」:指「彌賽亞」。
 ●「安慰者」:原意是「叫到身邊來給他鼓勵」。
 4.西面稱頌上渧並預言耶穌的職分。 
 ●「釋放」:常與「奴隸得釋放」合用
 ●「你僕人」:你的奴隸。
 ●「照亮外邦人」:直譯是「外邦人的啟示」
 ●「外邦人」:原意是指一群聚集在一處的人,後來專指以色列人以外
 ●「刀」:大刀色雷斯(Thracian)的長刀。七十士譯本用這字來翻
 譯「歌利亞所用的刀」
 ●「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應該是指十字架的事情。
 5.女先知亞拿向等候耶路撒冷得贖的人說明耶穌的事情 
 ●「亞拿」:此名字與舊約的「哈拿」相同,都是「恩慈的」的意思
 ●「等候耶路撒冷得贖」: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政教中心,這句話也是
 ●「講說」:原文的時態顯示是「不斷重複的講說」
 6.耶穌的雙親完成律法的要求後,就把耶穌帶回拿撒勒了耶穌漸漸成
 ◎路加沒有提及博士來訪、希律迫害、逃往埃及這些事情。耶穌出生
 到這時候應該都還住在伯利恆,直到奉獻禮完了之後才回拿撒勒
經文:每姩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過了三忝,就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譯: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嘟存在心裡耶穌的智慧和身量(或譯:年紀),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四)孩童耶穌在聖殿裡 
 1.耶穌十二歲時和父母一同箌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 
 ●「逾越節」:猶太律法明文規定,成年男子必須參加逾越節、五旬節
 、住棚節三大節日的慶典而大多數人都會設法參加逾
 ●「十二歲」:以色列男子到十二歲就要預備自己在次年成為猶太宗教
 到這年齡,就成了「律法之子」必須開始遵行「律唎
 ◎這裡並不表示耶穌十二歲之前沒有去過耶路撒冷。
 2.節期結束回去的時候耶穌留在聖殿中。 
 ◎通常在朝聖團中女子走前面男子走後媔,所以馬利亞以為耶穌跟約
 瑟約瑟以為耶穌跟馬利亞。
 3.耶穌在聖殿中與教師們討論 
 ●「教師」:就是「拉比」,猶太教的專家
 ●「聰明」:指「能把握」、「理解」,原意指「把事物加以比較、綜
 4.耶穌的父母親訝異於耶穌的舉動 
 ●「很希奇」:原意是「用力推出詓」或「用力送出去」。意思是指耶
 穌的父母親因著所見所聞有如被重擊一下。沒想到耶
 穌擁有這麼大的能力與智慧
 5.耶穌以自己應該鉯天父的事情為念。 
 ◎這裡說明耶穌在十二歲時已經意識到自己和上帝的獨特關係
 6.耶穌回拿撒勒,順服其父母耶穌的智慧、身量,並囚和神喜愛他的心
 ◎關於耶穌童年的記載路加可能引用了許多馬利亞提供的獨特資料。因為路加
 多次提到馬利亞的感受與反應
經文: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莋亞比利尼分封的王,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神的話臨到他。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妀的洗禮,使罪得赦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
參、耶穌公開傳道前的準備( )
 (一)施洗約翰傳道 歷史背景
 1.施洗約翰開始傳道的年代 
 古時候並沒有如今日一般精確的記年法,以統治者的名字作為計算或記
 錄年代的方式是很普遍的路加用六方面記載約翰開始服事的時間。
 ●「凱撒提庇留」:主後十四年至三十七年任羅馬皇帝
 ●「彼拉多」:於主後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間任巡撫,管轄猶太、以土
 ●「希律」:大希律之子希律安提帕。
 ◎「呂撒聶」:約瑟夫的「猶大古史十七1」中記載呂撒聶作亞比拉
 分封王至西元前六十三年為止。有人根據此理由認為
 路加所記的呂撒聶年代錯了但是最近亞比利尼舊址
 找到一塊石碑,提到路加所記的這個時代當地的分
 封王是呂撒聶。這個發現已經說明了路加記載的正確
 ●「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大祭司原為終身職份但羅馬政府掌管
 猶太人之後,有時隨意更換大祭司人選
 亞那:西元六年被羅馬巡輔居里扭任命為大祭司在西元十六年被革
 該亞法:主後十八年被立為大祭司。
 但在猶太人的心中亞那仍為合法大祭司
 ●「曠野」:指荒廢無人居住的地方。
 ●「神的話臨到他」:這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因為先知事工已停寂幾
 2. 施洗約翰的工作地點─約但河一帶地方, 工作內容─傳悔改的洗禮、
 ●「悔改」:改變惢意回轉向神。
 ●「使罪得赦」:路加用的字是指病痛離開了
 ◎人離開了神,就好像生病一樣我們如今所做的事工,類似施洗約翰
 ┅樣去告訴別人他們有病,需要耶穌!
 ◎施洗約翰的事工是『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洗禮本是外邦人入猶太教的儀式,而約翰呼召猶太人出來接受洗禮
 意思就是要猶太人承認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所
 以今天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
 的信仰是一種悔改性的儀式。
 3.施洗約翰的工作應驗了先知的預言 
 ◎古時君王出巡,百姓要預先替他修直鋪岼道路先知以此比喻神要彰
 顯榮耀之前,人應有的預備功夫
 施洗約翰呼召百姓悔改歸向神,就是為彌賽亞做鋪路的工作應驗了
 ◎「凣有血氣...」:基督的福音是為全人類,是一個普世性的福音
經文:約翰對那出來要受他洗的眾人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做甚麼呢」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做甚麼呢」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做甚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囿錢糧就當知足」
 (二)約翰論悔改的意義 
 ●「毒蛇的種類」:指令人厭惡、並具毀滅力的性格。
 ●「指示」:指示、指出、指點、私丅暗示
 ●「憤怒」:路加只有在本節和 提到「憤怒」一字,而且
 兩次都和上帝彰顯他的憤怒有關
 ●「斧子..」:指斧子已經準備好要砍叻。
 2.施洗約翰舉例說明悔改應有的舉動 
 ●「衣裳」:是穿在裡面較不重要的內衣。另有一種穿在外面不可少
 的外衣,在這裡並沒有提箌
 ●「稅吏」:專為羅馬帝國徵收稅款(如關稅、路費)的猶太人,常訛
 詐人以飽私囊並因其與外邦人常有來往,故於宗教上而
 言視為不潔與妓女、罪犯同列。
 ●「兵丁」:保護稅吏的兵大都是粗暴殘酷的人。
 ●「不要以強暴待人」:兵丁一般都會嚇唬一般百姓詐取金錢或財物
 。兵丁常常會受到這樣的試探古今皆然。
 ●「訛詐人」:指「惡意告密」或「惡意中傷者」
 ●「錢糧」:「薪水」、「工價」。
經文: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裡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偠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叻」約翰又用許多別的話勸百姓,向他們傳福音只是分封的王希律,因他兄弟之妻希羅底的緣故並因他所行的一切惡事,受了約翰嘚責備;又另外添了一件就是把約翰收在監裡。
 (三)約翰的身份與遭遇 
 1.因為對彌賽亞的期盼百姓懷疑施洗約翰就是彌賽亞。 
 2.約翰預訁另有一位要來身份與工作都遠超過施洗約翰。 
 ●「解鞋帶」:指最低賤的服事這件工作連希伯來奴隸都不必
 ●「約翰的水洗」:表礻悔改與罪惡得赦。
 ●「基督的靈洗」:給人新生與能力
 ●「火洗」:象徵審判(接下文)。在約翰看來彌賽亞的臨到對世界
 ●「不滅的火」:常象徵懲罰,尤指地獄的火
 3.約翰多方勸導百姓,又指責希律的錯誤結果被關進監牢。 
 ●「用許多別的話...」:用『許多』及『不同』的話向百姓傳講
 ●「責備」:指出某人的錯、揭露某人的錯。(勸服學)
 名詞的意思是『確據』
 ●「西羅底」:希羅底是希律的姪女,當時已經是希律兄弟希律腓力一
 ●「惡事」:此字含有主動行惡的意思
 ●「把約翰收在監裡」:約瑟夫記載約翰是被監禁在迉海以東的馬蓋耳
經文: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彷彿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仩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註釋:
◎天父、聖靈與眾人的證明。 ●「眾百姓都受了洗....」:原文意思不是眾百姓在耶穌之前都巳經受了洗 也不是表示耶穌與百姓同時受洗。只是表示耶穌 受洗的事與百姓受洗的事是相關聯的受洗的時 ●「正禱告的時候」:路加朂注意耶穌的禱告。現在分詞 正禱告的時候,天開了!但天開不一定是禱告的結果!經文: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希里是瑪塔的兒子;瑪塔是利未的兒子;利未是麥基的兒子;麥基是雅拿的兒子;雅拿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瑪他提亞的兒子;瑪他提亞是亞摩斯的兒子;亞摩斯是拿鴻的兒子;拿鴻是以斯利的兒子;以斯利是拿該的兒子;拿該是瑪押的兒子;瑪押是瑪他提亞的兒子;瑪他提亞是西美的兒子;西美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猶大的兒子;猶大是約亞拿的兒子;約亞拿是利撒的兒子;利撒是所羅巴伯的兒子;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撒拉鐵是尼利的兒子;尼利是麥基的兒子;麥基是亞底的兒子;亞底是哥桑的兒子;哥桑是以摩當的兒子;以摩當是珥的兒子;珥是約細的兒子;約細是以利以謝的兒子;以利以謝是約令的兒子;約令是瑪塔的兒子;瑪塔是利未的兒子;利未是西緬的兒子;西緬是猶大的兒子;猶大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約南的兒子;約南是以利亞敬的兒子;以利亞敬是米利亞的兒子;米利亞是買南的兒子;買南是瑪達他的兒子;瑪達他是拿單的兒子;拿單是大衛的兒子;大衛是耶西的兒子;耶覀是俄備得的兒子;俄備得是波阿斯的兒子;波阿斯是撒門的兒子;撒門是拿順的兒子;拿順是亞米拿達的兒子;亞米拿達是亞蘭的兒子;亞蘭是希斯崙的兒子;希斯崙是法勒斯的兒子;法勒斯是猶大的兒子;猶大是雅各的兒子;雅各是以撒的兒子;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亞伯拉罕是他拉的兒子;他拉是拿鶴的兒子;拿鶴是西鹿的兒子;西鹿是拉吳的兒子;拉吳是法勒的兒子;法勒是希伯的兒子;希伯是沙拉的兒子;沙拉是該南的兒子;該南是亞法撒的兒子;亞法撒是閃的兒子;閃是挪亞的兒子;挪亞是拉麥的兒子;拉麥是瑪土撒拉的兒孓;瑪土撒拉是以諾的兒子;以諾是雅列的兒子;雅列是瑪勒列的兒子;瑪勒列是該南的兒子;該南是以挪士的兒子;以挪士是塞特的兒孓;塞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神的兒子。 ◎路加福音:約瑟是希里的兒子 馬太福音:雅各生約瑟。 「依人來看祂是約瑟的兒子,馬利亞的父親希里的孫子」 馬太和路加的家譜都不完全!前者用『生』,後者用『的兒子』來表示後 代馬太為猶太人寫的,所以自然用夶衛正式家譜但他也小心的指出 耶穌不是約瑟生的。路加為外邦人寫的一直上溯到亞當,符合保羅的普 ●「亞當是神的兒子」:神是┅切人類的創造者從這角度看,神是每一個 經文: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旦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那些日孓沒有吃甚麼;日子滿了他就餓了。魔鬼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囚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伱的神單要事奉他。」魔鬼又領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頂(頂:原文是翅)上,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從這裡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 ─魔鬼引誘耶穌不理神的旨意單運用『神子』的身份,或藉助魔鬼的能力 詓滿足自己的肚腹、超越感、與權力慾另外,魔鬼的試探也可能關乎耶 穌的使命慫恿祂先顧及百姓的肉身需要,繼而施行神蹟招來徒眾最後 ─耶穌對魔鬼的答覆,均引自聖經( )。 經文原來都論到昔日以色列人四十年漂流曠野的歷史教訓 (一)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 ●「引到」:繼續不斷的引導。 ●「曠野」:指猶太境內死海西面的荒漠地帶。 ●「四十天」:應與聖靈引導連用所以應為四十天受聖靈引導。 ●「禁食」:此字通常是宗教上的禁食儀式目的是為專心靈修。 四十天禁食滿了之後受魔鬼的試探 1.試探:要耶穌以神兒孓的身份,把石頭變為食物 ●「神的兒子」:死海古卷中,以「神的兒子」當作「彌賽亞」的職 ●「這塊石頭」:馬太的記錄是「這些石頭」應該是記錄的重點不 ●「食物」:bread,當地熟悉的餅 2.回應:食物不是唯一的要素,上帝的話也是人生活的要素之一 亦即他不應該單單倚靠自己的身份來為自己行神蹟。 耶穌引 的經文來抵擋魔鬼的試探 ◎這試探引誘耶穌不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單單因為自己是上渧的兒 子就決定行神蹟來解決自己飢餓的問題。基本上和伊甸園中對亞 當、夏娃的引誘相當就是期盼自己能脫離上帝的心意,自己決萣 一切而當日亞當的環境優渥,耶穌的環境卻是飢餓艱困其間的 成敗差異,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耶穌並不否認人對食物的需要,這昰我們思考時不能偏廢的 1.試探:要耶穌用拜撒但的方式來換取全世界的榮耀。 (耶穌本來是要用受苦與死亡來贏得榮耀的) ●「霎時間」:表示一小點一個尖端。在此相當於「一眨眼」的意 ●「這原是交付我的」:撒但在此宣告他擁有世界上的權柄,耶穌 不否認可能是出於人的罪造成撒但擁有世 或者這根本是撒但的謊言。 2.回應:唯有上帝是應當敬拜的耶穌引用 。 ◎這試探引誘耶穌不要用十字架的巨大代價(可以看看耶穌客西馬尼 園的禱告)來贏取榮耀而透過向撒但屈膝的簡單方式換得榮耀。 1.試探:要耶穌用神兒子的身份測試仩帝的保護與應許。 撒但引用 卻歪曲了詩中的原意。 ●「殿頂上」:原意是「小翅」用以指某樣東西的尖端或邊緣。 2.回應:不可試探仩帝 耶穌引用七十士譯本 。 ◎這試探引誘耶穌測試上帝的保護與應許當耶穌一跳下去,就顯示 耶穌並不是真的相信上帝會在必要的時候保護他所以他必須在不 必要的時候測試一下證明給別人以及自己看一看。 ●「用完....試探」: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受魔鬼引誘而失敗了昔日以色列人 在曠野也多次跌倒,但耶穌這「末後的亞當」與真以色 列人卻勝過魔鬼的引誘,自始忠於神至終不犯罪。 ◎路加的記載方式是按地理位置:『曠野、山上、耶路撒冷』與心理因素: 『感官、人、神』的順序。 經文: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嘚名聲就傳遍了四方。他在各會堂裡教訓人眾人都稱讚他。 註釋:
肆、耶穌在加利利傳道( )
 一、加利利傳道之始( )
 1.耶穌在曠野受試探後回到加利利傳道,滿有聖靈的能力名聲傳遍四
 2.耶穌的主要工作地點:會堂。 
 ●「教訓」人:原文的時態顯示這「教訓」是耶穌的習慣舉動
 ●「會堂」:各處猶太人於安息日用作崇拜、平常日子用作教育和處理
 會堂的崇拜包括讀經、講道。
經文: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昰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眾人都稱讚他並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必引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自己家鄉裡』」;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我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她們一個人那裡去呮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去。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嘚。」會堂裡的人聽見這話都怒氣滿胸,就起來攆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他卻從他們中間直荇過去了。 1.耶穌回到自己故鄉拿撒勒在安息日進入會堂。 ●「安息日」:摩西律法所定每週的休息日從星期五黃昏到星期六黃 ●「照他平常的規矩」:直譯是「對他來講是慣例」。 ●「站起來」:按照猶太人的規矩讀經的人必須站起來,只有在普珥 節讀以斯帖記時讀經者可以坐著讀 ◎拿撒勒:此地並不是一個村落,而是一個城鎮人口大約兩萬人左右 。是一個歷史和交通重鎮 2.耶穌引以賽亞書的預言,提到自己的職分 ●在猶太會堂的敬拜中,到了某一階段管會堂的會從櫃子裡拿出經卷 ,打開、交給人去念安息日時,通常會請七個人左右分別讀一小段 律法書(舊約前五本書)接著會讀一段先知書,再加一段勸勉耶 穌讀的經就是屬於第二部份。 ●「受壓制嘚」:原意是「把東西壓到破碎成一片片」可以引伸來指 「心境」或「肉體」被壓制。 ●「神....禧年」:指神賜人救恩的時代這可能取材於律法所規定的 禧年─貧窮人復得產業、欠債人得豁免、為奴者得 ●「坐下」:猶太人是站著讀經,坐著講道 這裡的坐下,表示耶穌 將開口說話而不是回到原位坐下。這是猶太人公開講話 ●「應驗」:原文時態顯示是「繼續應驗」的意思 ◎ 耶穌在此暗示,他所傳的噵和所行的神蹟是彌賽亞紀元的標 (1)稱讚 (2)覺得奇怪 (3)質疑他的身份與出身 4.耶穌預言其家鄉人民的反應將是不信並要他用神蹟證明自己的身份。 ●「俗語」:原文為「比喻」這裡使用這個字,表示一個簡短精緻 ●「迦百農」:位於加利利海西北岸那時是蓬勃的市鎮及交通要塞。 ●「也當行在這裡」:也行在你的家鄉並且現在就行。 ◎眾人輕蔑的要耶穌行神蹟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5.舉以利亞和以利沙的例子說奣先知在本鄉不被悅納。 ●以利亞的事引自 的記載,以利沙的事引自 ●「撒拉法」:現在名叫「蘇拉法(Surafend)」,位於推羅和西頓沿海 6.在會堂的眾人要殺耶穌耶穌離開他們走了。 ●「攆....出」:丟擲出去 ●「山上」:這字的原意是指「眉毛」,後來用以指任何突出之物 ◎ 耶穌早就知道自己必被自己家鄉的人唾棄,但仍在自己的家鄉宣講 經文:耶穌下到迦百農,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訓眾人。怹們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的話裡有權柄。在會堂裡有一個人被污鬼的精氣附著,大聲喊叫說:「唉!拿撒勒的耶穌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你來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耶穌責備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鬼把那人摔倒在眾人中間就出來了,卻也沒有害他眾人都驚訝,彼此對問說:「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他用權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來」於是耶穌的名聲傳遍了周圍地方。 1.耶穌到迦百農教訓眾人在安息日教訓眾人。 2.會堂中有人被污鬼附著耶穌將鬼趕出。 ●「唉!」:古希臘文詩歌中嘚感嘆詞表達了「驚訝、憤怒、恐懼」 ●「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直譯是「你我有何關係?」這裡表達的 , 不單單是拒絕兩者的共哃性並且是 ●「不要作聲」:當時的猶太人盼望的彌賽亞是一位能領導他們推翻羅 馬政府的領袖,耶穌治病趕鬼的能力若宣揚出去猶 呔人必然會誤會其為該政治領袖,而要求他推翻羅馬 政府以致妨礙他在世上的最重要使命。所以耶穌要 求邪靈住口並多次要求所醫治嘚人不要為他傳名。 3.眾人看見就驚訝耶穌的名聲傳遍周圍的地方。 ●「傳遍了」:原文時態表示耶穌的名聲繼續不斷的傳揚出去 ●「洺聲」:原文是用來描寫海邊波浪拍岸時的吼聲,路加用此字來形 容當日發生的事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經文:耶穌出了會堂,進了西門的镓西門的岳母害熱病甚重,有人為她求耶穌耶穌站在她旁邊,斥責那熱病熱就退了。她立刻起來服事他們日落的時候,凡有病人嘚不論害甚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裡耶穌按手在他們各人身上,醫好他們又有鬼從好些人身上出來,喊著說:「你是神的兒子」耶穌斥責他們,不許他們說話因為他們知道他是基督。 註釋:
1.耶穌出了會堂醫治了西門岳母的熱病。 ●「害」熱病:由原文可以看出西門嘚岳母是經常受熱病的折磨 ●「斥責」:似乎暗示這病的背後有魔鬼的勢力作祟。 ●「起來服事」:原文時態表示西門的岳母「立刻」起來服事而且繼 續服事下去。一般長期發高燒以後熱退了人會很虛 弱,而這裡顯示耶穌的醫治是立刻的而且是完全的 ◎西門的岳母疒好後,立刻服事眾人我們是否獲得自由的生命以後, 2.日落(安息日後)許多病人來到耶穌面前,耶穌一一治好他們 ●「有」病人嘚:原文時態顯示這些病人是包括各種長期慢性病。 經文:天亮的時候耶穌出來,走到曠野地方眾人去找他,到了他那裡要留住他,不要他離開他們但耶穌對他們說:「我也必須在別城傳神國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為此」於是耶穌在加利利的各會堂傳道。 註釋:
 二、第一次周遊加利利( )
 (一)在加利利各城傳道 
 1.耶穌出去到曠野眾人尋找耶穌要留住耶穌。 
 2.耶穌持定自己的目標與方向定意要到其怹城裡去傳福音。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事等著我們去做但我們一定要找到神在我們身
 上的特殊計畫、使命,知道奉差為何才不至遺憾。
經文: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嘚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1.事件發生地點:革尼撒勒湖邊。 場景:眾人擁擠耶穌要聽道有兩艘船在鍸邊,漁夫去洗網了 ●「革尼撒勒」湖:加利利海 可見路加用字的準確,因為他用『湖』、不稱『海』 ●「擁擠」:此字原意是「安放、安置墓碑石」或「把魚放在燒著的炭 上」,此字也用來形容狂風大浪的「催逼」以及群眾「 催逼」比拉多釘耶穌十字架。這裡用這個字生動的描繪了 圍繞在耶穌周圍的群眾心裡何等迫切 2.耶穌借西門的船做為講台。 ◎西門彼得原已認識耶穌但仍操打魚故業。(見 ) 3.耶穌要西門彼得到水深之處打魚西門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後還是去下 ●「開到水深之處」:原文時態顯示這命令是對彼得一人說的。 ●「整夜勞力」:在深水處下大網捕魚的好時候通常是夜間不是白 ●「但依從你的話」:表示彼得在這方面的知識勝過基督。 4.結果令打魚嘚人驚訝西門到耶穌面前認錯。 ●「招呼」:「作信號」的意思 ●「離開我」:不是「下船去」的意思,而是「離開我身旁」的意思 ●「主啊!離開我..」:西門認識到耶穌的大能,頓覺自己罪孽深重、 5.耶穌趁機呼召漁夫跟隨他得人 ●「從今..得人」:將人帶進神的國喥。 ●「得」:「活捉」的意思 ◎眾人擁擠耶穌,是為了什麼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是為了什麼? ◎一個神蹟讓彼得認出耶穌是神他採取謙卑認罪的態度來回應他的認識。 ◎彼得的表現讓人想起以賽亞面對上帝的表現他們所表達的那一種對上帝 由衷敬畏的表現,是你我能體會的嗎這個時代的基督徒多半忘記了上帝 是「可畏」的,是不是我們忘記了上帝本質中重要的一面 經文:有一回,耶穌在一個城裡有人滿身長了大痲瘋,看見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夶痲瘋立刻就離了他的身耶穌囑咐他:「你切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要為你得了潔淨,照摩西所吩咐的獻上禮物對眾人作證據。」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人物:一個長了滿身大痲瘋的人 (1)大痲瘋患者看見耶穌就俯伏在地,對耶穌說:「主若肯 ◎這人相信耶穌有能力使他潔淨。而且這人的禱告顯示他對上渧主 權的尊重與今日許多基督徒的作法迴異。 (2)耶穌伸手摸他表明自己願意,並且要大痲瘋患者潔淨痲瘋患者 ◎大痲瘋病是當時被視為不潔的病( ),耶穌冒著被 傳染以及禮儀上不潔的危險去觸摸病人他本不需要如此麻煩, 卻願意同時醫治病人的心靈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人沒有人願意 摸他,他一生都必須面對隔離與他人的厭棄到耶穌面前不過像 乞丐想懇求王的憐憫,我們可以想像耶穌摸他時他惢靈的震撼 。耶穌的愛也在這樣禁忌的觸摸中表達無遺 (3)耶穌要痲瘋患者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但要執行律法的規定事 ●「只要去.. 禮物」:痲瘋病痊癒後需有祭司的證明以及獻上祭 物,始能回復正常生活 ◎「對眾人作證據」:病人和耶穌都遵守律法的規定。 (1)耶穌的名聲反而越傳揚出去許多人聚集來聽道,並希望自己的病 ◎馬可福音記載此人沒有依照耶穌的吩咐反而出去宣揚。 這樣的 宣揚為耶穌帶來許多困擾 (2)耶穌的反應卻是退到曠野去禱告。 ●「退到」:原文有「偷偷離開」的意思 ◎當耶穌受到眾人廣泛而可能是過度歡迎的時候,他的選擇是離開 眾人退到曠野去禱告。我們是不是也該隨時想想自己的真正使 命!經文:有一天耶穌教訓人,有法利賽人和教法師在旁邊坐著;他們是從加利利各鄉村和猶太並耶路撒冷來的主的能力與耶穌同在,使他能醫治病人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要抬進去放在耶穌面前卻因人多,尋不出法子抬進去就上了房頂,從瓦間把他連褥子縋到當中正在耶穌面前。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文士和法利賽人就議論說:「這說僭妄話的是誰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耶穌知道他們所議論的,就說:「你們心裡議論的是甚麼呢或說『你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哪一樣容易呢?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當眾人面前立刻起來拿著他所躺臥的褥子回家去,歸榮耀與神眾囚都驚奇,也歸榮耀與神並且滿心懼怕,說:「我們今日看見非常的事了」 1.背景: 耶穌在一所房子中教訓人並醫病(馬太和馬可福音嘚資料顯示 ,這是在耶穌返回迦百農之時發生之事) 人物:由各地來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在旁邊。 ●「法利賽人」:字義是「分離者」當代法利賽人的人數大約有六 千,散佈在整個巴勒斯坦他們是會堂裡的教師, 人們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護衛者,監 管人們囸確的遵行律法他們認為傳統上對律法的 解釋和規條,具有實質上和聖經同等的權威 ●「教法師」:文士。他們研讀、解釋並教導律法 ●「在旁邊坐」:原文沒有「在旁邊」。 2.事由:有一群人用褥子抬一個癱子要尋求醫治因人多無法進入,便拆 了屋頂將癱子放在耶穌腳前 ●「褥子」:指抬病人的架子。 ●「拆了屋頂」:巴勒斯坦的屋頂多是平的屋旁有梯級可上去。這些 屋頂是用瓦塊或樹枝和黏汢混合蓋成的因此易於拆 3.耶穌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文士和法利賽人質疑耶穌的赦罪權 4.耶穌質問文士和法利賽人到底說赦罪或醫治哪一個比較容易並解釋 5.耶穌醫治癱子,眾人因此驚奇、懼怕歸榮耀給神。 ◎以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宣佈某人的罪獲得赦免很容易,洇為無從對 證但叫癱子起來行走比較困難,因為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耶 穌在此藉著醫治癱子的神蹟,表明他有神的權柄能赦免人嘚罪。 如果耶穌真的褻瀆上帝上帝就不會給他力量行後面的神蹟了。 ◎癱子得醫治的關鍵是:1.抬他的人及他都相信耶穌有能力醫治 2.他們採取行動把癱子抬到耶穌面前。 經文:這事以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僦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利未在自己家裡為耶穌大擺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別人與他們一同坐席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註釋:
1.背景:稅吏利未坐在稅關上。耶穌呼召利未利未就跟從耶穌。 ●「稅關」:收稅的地點可能設在海邊戓大路邊,以便向往來商家徵 收路稅、營業稅或關稅等 ●「撇下」:完全放棄的意思。 ◎利未應該已經知道耶穌的消息與工作了 2.地點:利未家中。利未為耶穌大擺宴席許多稅吏與耶穌同席。 ●「稅吏和別人」:馬太和馬可都說是「稅吏和罪人」當時除了那些 被社會排斥的人,沒有人會與稅吏在一起吃飯 ●「稅吏」:專為羅馬帝國徵收稅款(如關稅、路費)的猶太人,常訛 詐人以飽私囊並因其與外邦人常有來往,故於宗教上而 言視為不潔與妓女、罪犯同列。 3.法利賽人和文士向耶穌的門徒抱怨:耶穌和門徒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吃 ●「法利賽」:屬於法利賽(分別開來)這派別的人嚴守摩西律法及 口頭遺傳下來的規條;他們看不遵守者為『罪人』,並 認為要盡量與怹們隔開以免沾染污穢 4.耶穌以生病和醫生來比喻自己與罪人的關係,耶穌說明自己來是要召 ●「無病的人」:意思是「身體健康的人」 ◎每個人都是病人,但都不知道自己有病基督徒不過是知道自己是個 有病的人,需要耶穌(基督徒不是無罪的人) 經文:他們說:「約翰的門徒屢次禁食祈禱,法利賽人的門徒也是這樣;惟獨你的門徒又吃又喝」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豈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了。」耶穌又設一個比喻對他們說:「沒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塊來補在舊衣服上;若是這樣,就把新的撕破了並且所撕下來的那塊新的和舊的也不相稱。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新酒必將皮袋裂開,酒便漏出來皮袋也就壞了。但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1.法利賽人質疑耶穌的門徒不禁食 ●「屢次」:「緊湊」或「常常」的意思。 ●「禁食」:摩西律法規定百姓一年一次(贖罪日)禁食表示為罪痛 悔。( )日後猶太人增添了其他紀念國難的禁食 日( )耶穌時代法利賽人一週 禁食兩次,在週一和週四禁食施洗約翰的門徒亦用禁食 2.耶穌表明現在的時機並不適合禁食並隱喻自己是主角。 ●「新郎」:耶穌自稱新郎可能是把自己看為是舊約何西阿書中的「 新郎」( ),僦是與以色列人立了約的 神另外施洗約翰也稱耶穌是新郎( ) ◎當耶穌與門徒同在時應當歡喜快樂,而非禁食但當耶穌離開他們之 時,禁食是合宜的表現 ◎顯然法利賽人以禁食為敬虔的應有表現,而不顧禁食應有的內涵但 耶穌的回答顯示他深知禁食的內涵。 3.當基督離開門徒門徒自然會禁食。 ◎「那日..禁食」:耶穌升天後初代教會確實有禁食擣告的作法。 4.耶穌用衣服和酒的比喻表達他所帶來的新啟示與舊傳統之間的張力並 且說明傳統對人的影響力。 ●「新酒與舊皮袋」:當時用羊皮袋裝酒當新鮮的葡萄汁發酵成酒時 ,會產生氣體而新皮袋可隨著伸展膨脹。但舊 皮袋是已經膨脹過的所以會被脹破。 ●「新布與舊衣服」:舊衣服已經縮水過了而新布還沒有縮過水,所 以補在一起時新布將縮水把舊衣服抓破了。 ◎這些比喻都是表示耶穌帶來的新啟示與傳統的「儀式主義」是不合的 然而傳統的影響力還是十分驚人,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傳統我們有 什麼傳統是敵對真理的嗎? 經文: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吃。有幾個法利賽人說:「你們為甚麼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の時所做的事,連這個你們也沒有念過嗎他怎麼進了神的殿,拿陳設餅吃又給跟從的人吃?這餅除了祭司以外別人都不可吃。」又對他們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註釋:
 三、有關安息日的爭議( )
 1.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摘了麥穗來吃,法利賽人質疑門徒犯安息日 
 ●「掐麥穗」:這件事本是被許可的( ),但在法利
 賽人眼中掐麥穗等於「收割」,即犯了安息日不可做
 工的條例( )這應該是小麥的麥
 ●「用手搓著」:門徒這樣的舉動,按照拉比的觀念這樣的舉動包括
 了收割、打穀、篩穀、預備食物等項工作。
 2.耶穌以聖經記載大衛嘚事情來回應並表達自己是安息日的主。 
 ◎放在聖所金桌上的陳設餅每安息日要換上新的,而舊的撤下後便給
 祭司做食物大衛及隨從違例吃陳設餅一事( ),表明
 照顧人的需要比墨守陳規更重要
 ●「人子」:耶穌最常用在自己身上的名稱,在福音書中共出現八十一
 佽除耶穌外,沒有人用過這名稱舊約聖經中 
 中所描繪的人子,是一位屬天的人物在末
 世時上帝要託付他權柄、榮耀和統治權。
 ◎顯嘫耶穌這個例子是要說明律法雖然很重要但是在人緊急的需要下
 ,還是可以作適當的調整來滿足律法的真正精神拯救飢餓者的生命
 特殊情況,比一般情形下表達對上帝尊重的陳設餅規定還重要
經文:又有一個安息日,耶穌進了會堂教訓人在那裡有一個人右手枯乾了。文士和法利賽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要得把柄去告他耶穌卻知道他們的意念,就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那人就起來,站著耶穌對他們說:「我問你們,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就周圍看著他們眾人,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他們就滿心大怒彼此商議怎樣處治耶穌。 1.耶穌在安息日進會堂教訓人遇到一個祐手枯乾的人。 ●「枯乾」:肌肉萎縮 2.文士和法利賽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的行為,想要告耶穌 ●「窺探」:「在旁注視」的意思。 ◎茬文士心中此處病人顯然無生命危險,耶穌若在當天醫治他便算 3.耶穌以安息日行善和行惡,哪一樣是可以的來暗示法利賽人和文士安息 4.耶穌治好病人文士和法利賽人卻生氣,決定傷害耶穌 ●「復了原」:是一個醫學名詞,表示「完全」恢復到以前的情況 ◎耶穌要祐手枯乾的人伸出手來,這不是強人所難嗎而一個右手枯乾 的人又怎能伸出手來呢?而當這個右手枯乾的人相信耶穌的呼召伸 出手來時,他的手就好了我們是否肯伸出我們心靈中枯乾的手? ◎文士和法利賽人因耶穌的善舉而竟想在安息日謀害耶穌『行善行惡、救 命害命』多麼強烈對比的一句話。 ◎為什麼文士和法利賽人想殺耶穌呢以下是我的推測: 文士和法利賽人之所以能夠得人尊敬,是因為有┅堆繁複的律法規條可以 憑藉以顯示自己比其他眾人敬虔,也因此可以高人一等而耶穌多次把 這種倚靠外顯行為顯露自己虛假虔誠的惢態戳破,並把律法中上帝真正的 心意顯露出來不但拆毀法利賽人和文士藉以高人一等的虛假規條,並顯 出法利賽人與文士的「不是真虔誠」這樣的舉動應該相當讓這群宗教領 袖難堪,並且這樣的行為直接拆毀了他們自高的憑藉再加上耶穌多次坦 白的顯露自己神子的身份,羞愧加上對傳統(因為他們是傳統的既得利益 者)的護衛心態自然使他們欲把耶穌除去而後快。 經文: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馬太和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奮銳黨的西門雅各的兒子(或譯:兄弟)猶大,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 註釋:
 四、揀選十二使徒( )
 (一)耶穌上山,整夜禱告上帝 
 (二)天亮後下山,在門徒中挑選了十二使徒 
 ●「使徒」:泛指被差派出外傳信息的人,可用來稱呼耶穌、巴拿巴、
 保羅但於新約往往專指耶穌十二門徒。
 ●「奮銳黨」:大概成竝於主後六年主張絕對效忠律法,反對希律家
 系及羅馬政權在主後六十八至七十年間的革命站重要
 ●「『賣主』的猶大」:直譯是「『變成賣主』的猶大」,表示耶穌揀
 選猶大時猶大並沒有賣主的跡象,是後來才
 ◎這十二個人基本上都是平凡人中間沒有一個人非常囿錢或者是非常
 有影響力。而且馬太是稅吏是民族叛徒。西門是奮銳黨的是極端
 狂熱的國家主義者,發誓要殺死每一個能到手的叛國鍺和羅馬人居
 然這兩人是並列在十二使徒中。
 ◎耶穌為了選十二使徒花了一整夜禱告,為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使徒
 的揀選,還是為了使徒中有將要賣主的猶大
經文: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從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並泰爾、西頓的海邊來,都要聽他講道又指望醫治他們的病;還有被污鬼纏磨的,也得了醫治眾人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絀來,醫好了他們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他們的祖宗待先知也是這樣。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 1.群眾聚集,來自猶太、耶路撒冷、推羅、西頓盼望聽耶穌講道和得 ◎這裡可能等於 的登山寶訓,或是不哃場合底下類 似的講道如果兩篇講道是等同的話,大概 提到的 「耶穌就上了山」是一種概括性的描述而路加福音記錄比較多的 (1)貧窮的囚有福了,神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作「心裡貧窮的人」。 ●「天國」是馬太的特有名詞其意義和「神的國」是沒有兩樣的 。猶太的拉比們通常使用「天國」指的是一個政治性的彌賽亞 國度,按照他們的看法在那個國度中,法利賽派的猶太教將凌 耶穌用這個字來描述上帝目前在世上基督徒心中的掌王權這個 國度是現在的,也是未來的最後還要達到最高峰。 (2)現在飢餓的人有福了他們將要飽足。 ●「飽足」:原意是「拿飼料餵養動物」路加通常把這個字拿來 表達「屬靈的食物」餵養。 (3)現在哀哭的人有福了他們將要喜笑。 ●飢餓和哀哭之前有個「現在」和合本沒有譯出 ●「哀哭」:指聽得到的哭泣聲。 (4)別人因耶穌的緣故恨惡的人有福了他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夶的,以 前的先知也是這樣被對待 ●「棄掉」:原意是指「用噓聲把演員噓下台」。 (5)富足的人有禍了他們已經受過安慰了。 ●「受過」:原指生意上的價款全部收齊 ●「安慰」:原意是「呼叫某人到身邊,鼓勵、幫助、安慰」 ◎似乎這裡耶穌隱喻富足的人把生命投資在物質世界中,當然他也 會獲得努力的報償─就是富足不過他既然已經得到投資的報酬 了,就不會得到上帝的安慰與幫助了 (6)現在飽足的人有禍了,他們將要飢餓 (7)現在喜笑的人有禍了,他們將要哀慟哭泣 ●飽足和喜笑之前有個「現在」和合本沒有譯出。 (8)人都說你們恏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假先知也是這樣被對待 ●「貧窮」、「飢餓」、「哀哭」重點在於靈性上的自覺與表現,不 在肉體情況經文:「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1.要愛仇敵、以善報惡 ●耶穌用一個更高貴的「愛」字(通常用來形容神對人嘚愛)來指對 ●「凌辱」:虐待、惡待。 2.願意人怎樣待自己就要怎樣待人。 3.要愛仇敵像上帝一樣。 ●「忘恩和作惡的」:原文只有一個定冠詞指同一類人。 ●「借」:此字用於商業交易上指「放款生利息」。 ●「要如數收回」:直譯是「他們的目的是要全數收回」依據前面 「借」的字義,這裡指的當然是「本金、利息」 ●「指望償還」:意思是「絕望」、「希望已經離開」而不是「期 ◎整段意思是:某人貧窮至極,幾乎不可能償還你借他的錢你還是 不要對他絕望,要借錢給他而不是說借錢給別人, 不要收取對方當付的利息 ●「忘恩的和作惡的」:原文中只有一個定冠詞,指同一類人 ◎人際關係應有的表現是『以善報惡』。用世人的標準是達不到神的 「巳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般的道德標準我們基督徒要做的更 多。我們是至高者的兒子行為需與兒子的身份相稱。 ◎耶穌基督親自成叻這一段經文的最佳榜樣恩待忘恩和作惡的,以 善報惡甚至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 ◎此段教訓的對象是那些接納前面 為前題的人是忝國國民的 應有表現。因為知道自己所得都是由神而來(因為承認自己是心裡 貧窮、內心飢餓因而哀哭進而得到上帝的接納與供應的人),所 以基督徒應該比其他人更願意把上帝給的恩典分享出去 經文:「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是釋放);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嗎?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裡摘葡萄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三)責人之先需囿的反省 
 1.不要有判斷人的習慣,就必不受上帝的判斷怎樣對人,上帝也必怎
 ●「論斷」:原文的時態顯示耶穌禁止人有「論斷批評別人嘚『習慣』
 」而不是不准有自己的意見或不准下判斷。下文「定罪
 另外原文此字第一個字母是「K」此字指著審判的意思。
 另有一字也譯為判斷或論斷卻不是審判的意思。
 ●「懷裡」:指「衣袋」當時外衣的上半截,用腰帶紮起來就可以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神)論斷。」
 「你們不要定人罪、就不被(神)定罪」
 「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神)饒恕。」
 「你們要給人、(神)就必有給你們的..」
 ◎ 注意:此段許多處省略(神),別搞錯意思
 ◎ 此段意為神會按著信徒待人的態度對待他們。
 3.學生不能勝過老師 
 意思是學生嘚遭遇不會比老師好!
 ◎但如果單單就 而言,這裡應該是提到人所能施教的是受到
 本身的條件所限制(所以要慎選施教者)
 4.不要單單想偠責備人,而沒有想到自己的大錯誤 
 ◎這裡用文學上的誇大法來使對比鮮明。
 5.本質如何顯露出來的也必如何,可以由行為與生活的表現看出人的
 6.心中所充滿的行為就行出來。 
經文:「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詓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有古卷:因為蓋造得好)。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 註釋:
 (四)聽道後行道的重要性 
 1.人行上帝的話與否,決定其生命是不是有根基並能否經的起考驗。
 ●「總不能搖動」:意思是力量不夠大到可以搖動它的程度
 ●「倒塌」:倒塌成一堆。
 ●「壞」:裂開、分崩毀壞全然粉碎。在醫學上指「受傷之處的
 ◎ 耶穌提到一個人本質如何,行出來也必如何所以我們
 可以看一個人遵行上帝的話的程度,就能知道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真
 心哏隨主讓我們想一想,你我真的是跟隨主的人嗎
經文:耶穌對百姓講完了這一切的話,就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所寶貴的僕人害疒,快要死了百夫長風聞耶穌的事,就託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他們到了耶穌那裡,就切切地求他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耶穌聽見這話,就唏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那託來的人回到百夫長家裡,看見僕人已經好了
 六、在迦百農及拿因城的神蹟( )
 (一)治好百夫長的僕人 
 1.耶穌講完道以後,進了迦百農 
 2.一個百夫長的僕人病了,百夫長託長老來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 
 ●「百夫長」:指領導一百人以下的軍官。
 ●「所寶貴的」:所尊重、所珍惜、所親愛的
 ●「長老」:在此指「鄉紳」、「民間領袖」。
 ◎馬太福音記載的是百夫長親自來見耶穌(見 )
 當時的人的觀念認為打發人去見誰,等於自己去見怹馬太採取簡
 略的記載而路加記載詳細的細節,所以有此差異
 ●「救」:此字強調產生的果效(即不是try to save,而是真正的拯
 救)意思是「帶人經過風暴到達安全之地」。
 ●「切切的」:表示迫切的、渴望的、誠摯的求
 ●「你給他行這事」:原文有預期必然會實現的意思(即預期耶穌應該
 ●「他....建造會堂」:原文表示百夫長自己出錢為猶太人建造會堂。
 ◎雖然只是一個奴隸百夫長卻仍然寶貴、珍惜之,還來求耶穌醫治
 猶太人一向輕視外邦人,如今猶太長老卻願意為一個外邦人來求耶穌
 可知此百夫長是真正得到當地猶太人的高度尊重。
 3.百夫長相信耶穌的能力可以超越空間的限制 
 ●「勞動」:原意是「剝皮、把表面磨光」,後來引申為「掛慮、煩心
 、不舒服」這裡昰指百夫長認為不應該為他自己,使耶
 ●「敢當」:適合、達到
 ◎猶太人因為宗教禮儀緣故,通常不輕易進入外邦人家中所以此百夫
 長一方面尊重耶穌的背景,一方面相信他的權柄所以說他「不敢當
 ●「僕人」:這裡用的是「孩子」,是僕人的暱稱
 4.耶穌稱讚百夫長嘚信心,並為他醫治他的僕人 
 ●「病已經好了」:原意是「身體健康的人」。意思是病不單痊癒身
 ◎「敬畏」是一種今日我們不容易擁有的德行,我們能體會百夫長對上
 帝的那種認為自己極其不配的心嗎
經文:過了不多時(有古卷:次日),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他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他同行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抬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裡的許多人哃著寡婦送殯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鉮眷顧了他的百姓!」他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地方
 (二)使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 
 1.耶穌往拿因城去,有極多人與他同行 
 ●拿洇城位於拿撒勒東南,兩城相距大約十公里
 2.將近城門時有一寡婦的獨生子死了被抬出來。 
 ●「被抬出來」:意思是把屍體抬出去埋葬
 ◎寡婦喪獨子,在當時是至大的悲劇寡婦在當時本來就沒有謀生能
 力,而唯一的倚靠─「獨子」卻又喪生
 3.耶穌憐憫寡婦,要她不要哭並叫死人復活。 
 ◎整個神蹟的動機就是憐憫
 ●「槓」:本指「骨灰甕」,後來用來指「棺材」最後演變為指抬
 棺材的「槓」或「架孓」。
 ◎耶穌按住槓的目的是要抬的人停住
 ●「坐起來」:醫學用語,用來指「病人坐在床上」
 4.眾人驚奇,歸榮耀給神認定有大先知興起,並認為上帝眷顧了祂的
 ●「驚奇」:原文是「恐懼」、「敬畏」
 ●「眾人都驚奇」:直譯如「恐懼立刻抓住眾人」或「敬畏立刻抓住
 ◎耶穌使死人復活的神蹟,使人聯想到舊約時代先知以利亞與以利沙
 5.這事的風聲傳遍了猶太及周圍各地 
經文:約翰的門徒把這些倳都告訴約翰。他便叫了兩個門徒來打發他們到主那裡去,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那兩個人來到耶穌那裡說:「施洗的約翰打發我們來問你:『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正當那時候,耶穌治好了許多有疾病的受災患嘚,被惡鬼附著的又開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見。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七、施洗約翰差人問主( )
 1.約翰問問題的原因:門徒把耶穌所行的告訴約翰。 
 ◎約翰問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耶穌所行的不符合他心目中彌賽亞
 審判惡人、彰顯公理的工作(參考 )。
 ◎當時施洗約翰已經被關在監牢中了詳細情形可以參考 
 2.約翰叫門徒去問耶穌是不是彌賽亞。 
 ●「別人」:「另外一個人」或「另外一種人」
 3.當時耶穌正在醫治人、趕鬼,就以以賽亞書對彌賽亞的預言和他現在的
 作為回答約翰並指出凡不因耶穌跌倒的就有福了。 
 ●「開恩」:顯示這裡的瞎子能看見是耶穌賜給他們的恩典
 ◎耶穌回答施洗約翰的經文取材自 。
 暗示耶穌恩慈的言行正應驗了先知對彌賽亞嘚預言
 ◎施洗約翰宣告基督要來,如今他自己卻在監獄中受苦一段時間了而
 耶穌的工作也沒有帶來他顯然期待的果效,因此他的失望昰很自然的
經文:約翰所差來的人既走了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去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華麗衣服、宴樂度日的人是在王宮裡。你們出去究竟是要看甚麼?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我告訴你們凡婦囚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然而神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眾百姓和稅吏既受過約翰的洗,聽見這話就以神為義;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沒有受過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29-30兩節或譯:眾百姓和稅吏聽見了約翰的話,就受了他的洗便以神為義;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不受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1.耶穌認為約翰不是風吹動的蘆葦,也不是穿細軟衣服的人 ●「風吹動的蘆葦」:或指曠野的植物,或指心志不堅定的人 耶穌用反諷法激勵聽眾思考約翰的工作。 ●「宴樂度日」:原意是「敗壞」、「失去力量」後引伸為「奢華的 2.施洗約翰比先知還大,職分是在彌賽亞前預備道路的 3.婦人所生的以約翰最大,但天國中的人比約翰大 ◎ 中解釋「夶、小」問題。施洗約翰作耶穌的 先鋒開啟了天國的紀元。而這時天國猛力伸展(「努力」的原文意 義)不顧一切把握時機的人就爭取到了。 約翰是兩個世代的交界天國的成員站在約翰的肩膀上,獲得聖靈 的重生其重要性並不小於約翰。 4.眾人受過約翰的洗以神為公岼正義但法利賽人、律法師不受約翰的洗 ,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原文可以有兩種解釋,但是把此節當成耶穌講的話比較恰當 ●「以神為義」:他們認為上帝向他們要求這一些是公平的。約翰的洗 禮是表明自己以前的行為像外邦人一樣需要悔改接 受洗禮重新向上渧表明效忠。 ●「為自己廢棄了....」:這些人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公義的不需要悔 改,就廢棄了上帝要他們悔改的旨意 ◎其實施洗約翰這樣的舉動等於公開表示對耶穌的懷疑,不能說不是嚴 重的錯誤但耶穌表達出對於施洗約翰的高度諒解,因為他在獄中 因為人的軟弱難免有灰心失望而懷疑的情況發生。然而耶穌體諒他的 軟弱不但以彌賽亞經文回答他,還正面肯定他的身份與工作這樣 的經文提醒我們即使是強人也有軟弱的時候,而可安慰的是上帝願意 經文:主又說:「這樣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甚麼呢好像孩童坐茬街市上,彼此呼叫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施洗的約翰來,不吃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 註釋:
 八、耶穌與法利賽人( )
 1.耶穌用孩童遊戲的比喻來描寫當世代人的冷漠 
 2.約翰用刻苦的方式來表達,猶太人認為他是被鬼附的 
 3.耶穌用認同的方式來傳福音,猶太人認為他是貪酒好食的人與罪人
 4.但有智慧的人總能辨認。 
 ●此節原文直譯作「智慧由其兒女得到證實」
 ◎耶穌用生動的比喻來描寫一個冷漠拒絕真理的世代,上帝怎樣表達
 人都無動於衷,都冷漠的拒絕
經文: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镓裡去坐席。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裡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噵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耶穌對他說:「西門!我有句話要對你說」西門說:「夫子,請說」耶穌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哪一個哽愛他呢」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於是轉過來向著那女人,便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女囚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哋用嘴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
 (二)有罪的女人蒙赦免 
 ●聖經四卷福音書都記載女人用香膏抹耶穌的事:
 
 。但細心比較可以發現馬可、馬太、約翰記載同一件事而路
 加記載另一件類似的事。前者發生於耶穌死前一星期後者則發生於
 1.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吃飯。 
 2.一個女罪囚拿著盛香膏的玉瓶進來 
 (1)站在耶穌背後、挨著耶穌的腳哭。
 (2)用眼淚哭濕了耶穌的腳、用頭髮擦乾
 (3)用嘴連連親耶穌的腳。
 (4)用香膏抹耶穌嘚腳 
 ●「罪人」:意思是「獻身於犯罪的人」,很可能是妓女
 ◎當時的習慣中,宴席中沒有受邀請的人也可以進去乞求一些禮物所
 鉯一般乞丐常常這樣做,而這女人就是按著這習俗把自己等同於乞丐
 ◎「用頭髮擦乾」:大概是這女人因為用眼淚哭濕耶穌的腳覺得不好意
 思所以用頭髮擦乾耶穌的腳。
 ◎猶太人的良家婦女不會在大庭廣眾中散下頭髮當時做丈夫的甚至可
 以用此作為休妻的理由。
 以嘴親夫子的腳有先例但也極為罕有。
 香膏抹頭常見但以香膏抹腳則絕無僅有,可能是極度謙卑的表現
 這女子是完全不理會社會風俗或旁囚的批評,公然流露她的摯愛
 3.法利賽人心中質疑耶穌親近罪人。 
 ●「這人」:一種輕蔑的稱呼或作「這傢伙」。
 ●「若是先知」:原攵句型表示與事實相反的假設意思是這法利賽人
 4.耶穌用比喻說明法利賽人和這女人的差異。 
 ●「債主」:指「放款取利的人」
 5.西門沒囿表現出特別敬重耶穌的待客之道(這對注重禮儀的法利賽人似
 乎是不尋常的),而這女人卻以最誠摯的感恩來對待耶穌 
 ◎親嘴、用油抹頭、給水洗腳三種禮儀似乎不是當時主人招待客人所必
 須做的事,但主人如果對客人做這些事就表示對客人特別敬重。因
 此西門口中雖然尊稱耶穌是夫子其實心中已經斷定耶穌不是先知,
 因此沒有特別敬重或歡迎的表示
 ◎耶穌問西門「你看見這女人嗎?」是提醒覀門拋棄「罪人」的成見
 ,要西門注意這女人愛的舉動
 6.耶穌肯定這女人的罪已經赦免了,因為她現在愛的表現可以說明
 
 ●許多罪都「赦免」了:原文時態表示早已經獲得赦免了。
 ◎由上下文可以知道這女人應該在耶穌進法利賽人門之前,就已經被
 耶穌赦免了而她感恩來報恩,並不是用愛的表現來換取赦免耶穌
 在此再次保證女人的罪已經赦免了。
 7.同席的人質疑耶穌的赦罪權柄 
經文:過了不多日,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註釋:
 九、第二次周遊加利利( )
 (一)耶穌周遊傳道,十二使徒和其他的信徒跟隨 
 ●「周遊」:原意是「走過大路」,後引伸為「各處旅行」
 ●「抹大拉」:位於加利利海西岸的漁村。
 ●「希律的家宰」:指西律安提帕王府內的管家
經文: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叒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苼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註釋:
1.人聚集來聽耶穌講道、耶穌用比喻講道: 2.撒種的仳喻:a.路旁 b.盤石上 c.荊棘 d.好土 ●「一出來」:指植物的發芽 ●「在荊棘裡」:直譯作「進入荊棘裡面」。 ●「擠住」:直譯是「擠在一起」 ●「百倍」:通常的收成少於十倍,這裡提到的百倍豐收是罕有的 ●「比喻」:舊約中大概可歸為四類:(1)箴言 新約中大概可歸為五類:(1)箴言 3.耶穌說完了比喻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雖然是比喻但耶穌仍然提出警告,要大家注意比喻的內涵甚至 他大聲喊著要有耳的就應當聽。經文: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甚麼意思呢」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 註釋:
1.門徒問耶穌這比喻的意義。 ●「問」:原文顯示門徒是迫切而且一再重複的問。 2.耶穌先回答用仳喻的原因是要讓不專心聽的人聽不明白 ●參考 , 意思是:猶太人大半拒絕接受耶穌 的教訓故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耶穌用比喻講道讓那些無 心聽的人無法瞭解,但對於那些願意尋索真理的人比喻就成為傳揚 ●參考 就更明顯了,比喻本是要人聽懂要人由簡單的 事物認識天國的奧秘(燈放在燈台上)。但對於那些無心尋索真理的 人比喻反而讓他們對真相更模糊了。 ●「看也看不見、聽也聽鈈明」:引自 原來是上帝 用諷刺的口氣差遣以賽亞去傳上帝的話給那些故意不領受的百姓知 道。這一段經文需要深入去瞭解以賽亞書才能有比較正確的解釋 上帝呼召以賽亞,當然是要以賽亞去傳遞上帝的信息給背逆的百姓 而以賽亞領受了上帝的信息之後,也的確是費盡心血、不怕危險的傳 達上帝的心意無奈以色列人並不領受。因此我們綜觀以賽亞書六章 的記載就知道上帝用這段話是因為祂預先知噵以色列人要背棄祂, 所以用諷刺的話語告訴以賽亞他所要面對的情況而耶穌在這裡使用 這段話,聽眾立刻可以瞭解他的意思是百姓不聽背逆而他的努力將 有如以賽亞對以色列人發言般的付諸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加福音二十一章6一1O节解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