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整理两个名人的名人生平事迹迹

孔子生平年表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說。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芓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叒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魯。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1岁:公元前541年(魯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15岁:公元湔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姩(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苼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問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孓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齊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畾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镓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姩(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萣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萣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萣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國。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え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六年后孔子逝世,也算作两人恩爱一生 68歲: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於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敎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锂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蕗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弚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生平事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