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说话扯蛋的人?

今天继续影响大家,无论大家是否去看我写的东西,不管你认为无聊还是……我都想在记录下现在的自己,当然处于一种分享的精神。希望自己每天有这么一篇原创性的文字,可以是很垃圾,可以与工作、学习无关,可以与心智相关。开始我今天的萝莉不锁的文字日记。
题外话:昨天我把自己当年做技术的博客给做了更新,站点:blog.csdn.net/chenwali 欢迎大家访问,由于我之前只关注自己的新浪博客,而在csdn上的博客开通是2009年,那是大多是泡在Java的技术论坛里面,倡导大家开源分享,所以刷技术分那是之前认为比较牛逼的成就。
片语: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只读了一半你就说没时间了,说明你已经是个“茫”人了。
如果你看完了,你觉得这篇文章只是讲讲大道理,说明你的人生阅历还不够,需要你把这篇文章珍藏,走出去碰几年壁,头破血流后再回来,再读,你就会感叹自己的年少无知。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束之高阁,继续走进拥挤的地铁,依然用着自己昨日的观念来思考自己的未来,你的人生也将继续重复着昨日的状况。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那是一个过来人,对你的人生忠告,并你也愿意用他告诉你的思想去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对你来讲成功不是很难,难的是你是否可以用这篇文章里的思想一直鞭策自己。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那是一个长辈用他的一生的时间来写的一篇对你忠告的文章,说明你已经有了和他相似的人生阅历,只要你继续努力,成就伟业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他人分享呢?
体验决定深度,知识决定广度。你的人生是什么呢?
刚子今天开始给大家讲讲故事了,开始了,既然读这里了就请继续吧。
扯蛋没必要吗?关于工作与生活的扯蛋
我有个个人认为有趣的观察,在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今天问我们部门的一个同事,说: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半年也许一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扯蛋职业生涯,其实我个人还有很多迷糊问题。但依然能扯上几句。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好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性,没有容人的度量,更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就像一只愤怒的斗牛,虽然猛烈,最终是会败的,而赢得复赛的人则象斗牛士一样,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赢得决赛,因此对于决赛的决胜因素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而已,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你工作快乐么?你的工作好么?你为什么那么抱怨?
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
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了行?
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
有没有很想换个工作?
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
有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
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么?
你每天开心么?
天涯、微博还有今天微信里面每天愤怒的人很多,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你为什么愤怒?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等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就会常常为了病痛烦恼。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压力之下,总觉得非要先做紧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工作中没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说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为了生存顾不上那么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难是当初你们没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我始终觉得我要说的话题,沉重了点,需要很多思考,远比唐笑打武警的话题来的枯燥乏味,但是,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刚才扯蛋到底你们认为什么是好工作?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生涯,我在清华bbs里发的帖子被这些学子们所不屑,那个时候学生们只想出国或者去外企,不过如今看来,我还是对的,唐骏去了盛大,陈天桥创立的盛大,一家民营公司。一个高学历的海归在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想清楚了么?500强一定好么?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都在国企里面混着,没几个说去美国了,甚至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最近到国外去了。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还是在大学专科、本科当然也有。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你没有考自己上的那个学校,没有入现在这个行业,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不见得。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是不是这样呢?
今天我们应该高兴,高兴今天中国国足平了韩国,高兴我们的女足胜利了。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男人可以有足球,可以有酒有烟,可以光膀子喝啤酒,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兄弟们我们应该继续前行,而不是纠结前行。
欢迎关注刚子微信:chengang0902
微博:NO1陈刚
个人博客:blog.csdn.net/chenwali
国足加油!
2017年总结:人生百味,有你真好
这篇文章是写给自己的,写给2017年的,写给娜女神的,写给这一年秀璋所有的亲人、朋友、同事、战友、学生、网友,甚至陌生的你,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闭上自己的双眼,回味下这一年你的人生,默默流泪也好...
业余时间决定了你的人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效利用时间的第一要诀就是:充分利用好你的业余时间。因为它决定了你的人生。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摆在前面,因为它决定了你的未来。不要陷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之...
毕业5年决定你的命运 --------值得所有不甘平庸的人看看
本文转自 http://blog.csdn.net/yincheng01/article/details/5064463
正如&打工皇帝&唐骏说:&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
其实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观念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要你认清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慢慢改正自己的缺点。以文章《变色龙》为例,如果...
体验决定深度,知识决定广度。你的人生是什么呢?一、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
努力只能决定你的下限,而选择可以决定你的上限
编者按:每个程序员都希望自己在技术方面更进一步,成为程序达人,开发高手,技术大师……;这不仅能获得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报酬,更重要的是,开发高手还代表着一个开发者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技术梦想的忠诚与追求。...
很少如此感触于网上的一篇励志小文章,可能源于此段时间,我对人生的某些不确定性。国外1年的生活,确实增加了我一些对生活和工作理解的深度,站在此刻的我,回首毕业后3年的生活和工作,初赛,复赛,再复赛,.....
没有更多推荐了,真正的人生是这样的,少看心灵鸡汤扯蛋!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真正的人生是这样的,少看心灵鸡汤扯蛋!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M记影视百家号一个大学生问于丹:“我和我女朋友,我们毕业留在北京,我们俩真没什么钱。我买不起房子,就租一个房子住着,我们的朋友挺多,老叫我们出去吃饭,后来我们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饭,我俩没钱请人家吃饭。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无所有,你说我现在该如何是好?”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学想要留京没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个能与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挺好有着一堆朋友,你拥有这么多,凭什么说你一无所有呢?”大学生:“哎,你这么一说我突然间还觉得自己挺高兴的。”说完,于丹似乎对她的回答挺满意,露出会心一笑。我们如果不加以思考,便会像这位大学生一样,满心欢喜地全盘接受于丹的答案,因为她的答案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如果你仔细思考,便会发现问题所在:大学生阐述自己的问题,诸如买不起房、没钱请人吃饭、薪水低,实际上问的是物质上的一无所有,他寻求的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于丹巧妙的绕过了他这个问题,采取诡辩的方式答别人的问题,答的全部都是精神上的东西。这个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居然还觉得她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失落之时,往往更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而忘记了自己最初要的东西,对于一些感性的人群尤为如是。一个本来逻辑不清的人,如果总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只会让他的逻辑越来越不清楚,这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烦恼依旧在。这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在看完鸡汤文之后,感觉浑身解气,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感到烦恼起来——因为当他们打完一针鸡汤后,他们还是得面对真真实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不可能永远活在鸡汤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在其职场刚开始的时候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耽误的可能只是一年两年,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耽误的将会是一辈子。1.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么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2.只要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3.我有位家境一般的朋友,一直觉得如果自己有钱一定会更幸福。后来他妈做婴幼教育发财了。快十年后我见他,问:现在你倒是有钱了,你真的幸福吗?他回答:爽翻啦!我默默地走开了。4.只有能力强会被当成纯技术人员;而光会社交拍马又会被认为没有真才实学;所以,要想在单位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有关系。5.我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煤矿工人靠挖煤多又快当上了煤老板。6.我有个朋友,在几年前停止了抱怨和自怨自艾,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到今天,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没有什么改善。7.很多时候,乐观的态度和好听的话帮不了你。8.回首青春,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以后会失去的更多。9.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别人的收获是成功与快乐,你的收获是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与快乐。10.父母一直注重对我的品德教育。到了社会上,我按照父母教我的接人待物,却发现自己并不受人待见。11.最靠得住的是金钱,最靠不住的是人心。12.对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也不必着急。因为明天还是解决不了。13.青年靠什么混日子?头等青年靠出身,二等青年靠关系,三等青年靠天资,四等青年靠努力,五等青年耍文艺,六等青年打游戏,穷游,看美剧。14.每次看到穷游日志的感受都是:那么穷就别TM出去浪了。15.“不去努力然后告诉自己我根本就不想要”的痛苦,比“拼命努力后失败”的痛苦,要小得多。16.没有钱包的充实,哪来内心的宁静。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17.一些年轻人通过美剧、旅游和Youtube视频拥有了朴素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观念;他们觉得自己工作烂,人缘差,没对象,都是中国的体制害的。18.你只需看着别人精彩,老天对你另有安排。19.普通人一生的四个阶段:心比天高的无知快乐与希望——愧不如人后的奋斗与煎熬——毫无回报的愤懑与失望——坦然的平凡和颓废。你走到哪一步了?20.大部分成功靠得既不是厚积薄发的努力,也不是戏剧化的机遇,而是早就定好的出身和天赋。21.小孩问富翁:叔叔为什么你这么有钱呢?富翁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很小的时候,我注意到楼下的矿泉水卖一块钱,而三站地外的篮球场上,要卖一块五。我拿着一个大书包,从楼下买水带到球场去卖,卖一块二。一个月我挣了十块钱。小孩说:我好像明白了。富翁说:你明白个屁。后来我爸死了,把钱留给我了。22.“为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特别普通?” “可能是因为你确实比较普通吧。”23.很多人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心理残疾,治不好的。24.我发现很多混得不好的人看得都很开。也不知道他们是因为看得透彻而不屑于世俗的成功,还是因为不成功而不得不看得开。25.除了有钱人,世上还有两种人:其一是省吃俭用买奢侈品装逼,其二是省吃俭用也买不起奢侈品的。26.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归来后,除了该做的事情被拖延的更久了,什么都没有改变。27.你努力后的成功,不能弥补你成功前的痛苦。28.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29.要是有个地方能出卖自己的灵魂换取物质享受就好了。30.好身材的因素很多。不是节食和锻炼就能拥有好身材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M记影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个影视的评论者,纯属个人观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要没有公心的人干共产主义,那纯属是扯蛋
为什么越绅士越有公心责任心?为什么越是要被社会淘汰的渣滓越自私无耻?要没有公心的无产阶级干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那纯属是扯蛋。死后拒绝见自己祖宗的人所非要见的外国祖宗老马,真是特别会扯蛋。贴:民国的“议员”怎么这么好呢?体制决定的?作者:李黎明&&&& 13:50栏目:默认栏目标签:&社会&文学&生活49&1”您的“人大代表”顶呱呱,咱的“议员”也不赖。遇上麻烦事,一个电话打过去,议员放下前脚,跑上前来……“,这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的议员。& 可在我家乡,也有个议员,只不过他是中华民国在大陆的议员。他尽管被枪毙半个多世纪了,可全村至今没人敢直呼他的名,都叫他”旦公公“(公公就是爷爷的意思)。为什么人们这么尊敬他?因为他就是这种议员。只要有人报告那里有土匪,他立马就会从床上一跃而起、立马就会放下手中的饭碗,脱下靴子换上草鞋,一句”走“,就会带着人马去护民保平安;只要有人遭了天灾人祸,他一听说就会立马去救济,如果当事方没空来他家领取,他就会急得直接送去。怎么?民国的“议员”都这么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真是体制决定一切?体制只选好的白的就全是好的白的,体制只选渣渣红的就全是渣渣红的。转载:反“台独”百姓吃亏,谁胜谁败?作者:梅张二枝&&&& 19:42栏目:默认栏目标签:&两岸关系&蔡英文&极左思潮&百姓福祉&台湾民意286&19&0蔡英文上台不几天,有人就开始不平和了。什么“死路一条、臭虫、单身女人、决定性的收拾、军演震慑、反制措施”等等。这些声音,来自震慑“台独”的主观愿望,但却有打压蔡英文的客观效果。既不利于蔡的执政开局,且可能剌激岛内百姓的求稳心理。台湾百姓不是猪,势必会想到:咱们从矮子中选长子,好不容易选出蔡英文,指望她带领咱过安稳日子,却招来“威胁”。台湾人真难,注定要在惶惶不安中过日子……当然,岛内外的“统派”会说:台独有违“反分裂法”,“总统”有台独背景,必须敲打。依老张看来,与其使劲敲打,不如仔细想一想:严厉敲打几十年,“台独”至今为啥还有市场?站在台湾老百姓角度,至少有4句话可说:1、相比改革开放、摸石头过河的大陆,咱岛内老百姓,毕竟在自由民主宪政体制中上了“岸”。即便总统偏离“群众路线”,充其量走4年,就走投无路了;2、您的“24字价值观”在纸上,咱的“价值观”确已经兑现;3、反腐败,您们仰仗纪委,咱们靠制度。咱这儿至少不会用称称、用车拉贪官的金银财宝;4、您的“人大代表”顶呱呱,咱的“议员”也不赖。遇上麻烦事,一个电话打过去,他放下前脚,跑上前来……以上,代表台湾人说话,未必妥当。自己代表自己,老张想说的是:两岸关系发展至今,经验、教训有二三:怀柔百姓,宽容“总统”;开展理性对话,开放民间交流;一味“震慑”适得其反。蔡英文刚上台,台湾稳定为要。喊一喊打压台独的口号,切忌“武统”冲动,如,制裁、军演等。不然,打破国际平衡格局,引起周边及世界的恐慌、警惕;形成岛内悲情意识,给“台独”势力以借口;甚且会让“台独”赢来或明或暗、由暗变明的同情心理。以大欺小,不得人心。同胞打压同胞,外人看热闹,还会从中渔利——“道义”之利,经的起历史老人评说。毛左朋友会说:蔡英文有台独背景,其所在党的党纲中有“台独”理想。老张的说法是,古往今来,有伟大理想的政治家,凤毛鳞角;借“理想”争权力、保权位的政客,屡见不鲜。历史证明,“理想主义”害人,祸乱不浅:从反复强调、高调质疑他人“理想”开始,到祸害普通百姓为终。历史悲剧常常是,喊“理想”口号容易,制约有“理想”的政客难。咱的共产主义理想,奉行多少年。理想人物有几个?有几人将理想当真?为“理想”所害的人及事,还嫌少吗?理想高尚但不能较真,尤其不能在实际操作中较真。否则,“左”祸横行——中国人有血泪教训。可以说,蔡英文吃了豹子胆,4年任期内未必敢于宣布台独。回到前述问题,“台独”为啥还有市场?恐怕与两岸的“理想”有关。这边是“共产主义”,那边是个啥?老张还木有研究。可以肯定地说,那边木有“共产主义”一说,或此说非主流。蔡英文说的“中华民国宪法”,不知道是不是“理想”?也许是某种“理想”的实际操作。说到底,不论统独,也许大多台湾人害怕“共产主义”。老张不认识一个台湾人,说他们害怕咱们的“理想”,不过是猜想。“猜想”的意义在于:反台独要着眼于两岸务实操作;切莫与你、我、他的“理想”较真。总之,统、独也好,理想也罢,两岸普通百姓眼下及长远福祉为上;践行“24字价值观”为要;抑制冲动、心态平和为妥。不然的话,为了自己的“理想”,不讲分寸,反对似有若无的“台独理想”,台湾大多数老百姓或离咱们越来越远。也许左派朋友会说,既然如此,当即开打。打?1949前内战以来,炮击多年,老死不相往来。至今恩怨未了,难见“统一”。可以说,中华民族在这件事儿上缺少大智慧。相比人家德国,墙两边同胞早以握手言和,咱至今还在海峡两岸吵架。中华民族不脸红,老张脸红,但然并卵。据说,马英九任期内,是两岸蜜月期,马任期届满,蔡英文上任,两岸或进入冰冻期。不过,蜜月还是冰冻,台湾老百姓的感受,是根本衡量标尺。有木有人量化一番、计算一下:两岸密月期间,岛内百姓实际得利几何?假如蜜月变冰冻,百姓吃亏多少?量化计算中,势必有长、短期利益权衡,以及谁负责任的问题。这些问题,终归是台湾人自己的事。如果敲打“台独”有失分寸,并且结束蜜月期,让台湾百姓吃亏,那又回到老张代表台湾人所说的4句话……谁胜谁败?恐怕只有历史老人回答。眼下,老张只能说,反台独莫让台湾老百姓吃亏。最后,祝愿两岸和平统一。(张老大1605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扯蛋联盟被活埋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