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让蜈蚣咬伤了,宝宝是否蜈蚣爬过的菜还能吃吗母乳

宝宝出月子了才长一斤左右
来自妈妈帮社区:
正常吧。我家宝贝长了两斤
我家的长了2公斤
有的是慢长。没事儿的
哦!今天听说邻居家长了五斤,吓了我一跳,我就担心我宝宝才长一斤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微专题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夏季这8种毒虫活动猖獗 易蜇伤宝宝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在阴雨天气里,毒虫活动猖獗,被毒虫叮咬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日,杭州一名4岁小男孩的小JJ就被蜈蚣咬伤了。那么进入夏季之后要提防哪些毒虫伤害宝宝?被不同毒虫蛰伤后要怎么处理?《健健康康成长记》本期为您解答。
夏季常见毒虫咬伤的处理方法
俗称“百脚虫”,害怕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毒爪刺入人体皮肤时放出毒汁。
局部皮肤红肿,毒爪刺入处有两个暗红色小点,小宝宝会感到烧灼痛和刺痒,伤处附近淋巴结肿大。
立即用弱碱性液体如肥皂水、淡氨水清洗伤口,局部可用冷湿敷。
也可用鲜蒲公英或鱼腥草嚼碎捣烂后外敷在伤口上。
温馨提示:如果宝宝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刺蛾的幼虫。每年6~9月份是刺毛虫的盛发期。生活在各种树木、草地上。刺毛虫爬到宝宝皮肤上,其毒汁进入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
受害部位皮肤发出大量黄豆大红色疹子,疹子中间有针头大水疱,患处皮肤有瘙痒、刺痛、灼热感,这就是“刺毛虫皮炎。
用橡皮膏连续多粘几次,将患处毒毛拔尽,再用稀释的碱水或小苏打水冲洗,涂些唾液或风油精。
温馨提示:死去的刺毛虫刚毛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毒性,会随风飘散到人身上,没接触过刺毛虫的人也会突然出现刺毛虫皮炎。
一般常见的蜂有蜜蜂、黄蜂和马蜂,这几种蜂者有尾刺,蜂螫人是靠尾刺把毒液注入人体,只有蜜蜂螫人后把尾刺留在人体内,其他蜂螫人后将尾刺收回。
蜂螫伤多见于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小宝宝皮肤被蜂螫伤后,局部会红肿得很厉害,中央常有一个由毒刺刺入而形成的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小宝宝会有烧灼痛和刺痒,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若被群峰螫伤,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1)用镊子、针尖挑出尾刺。避免挤压伤口。
(2)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用弱碱性溶液,如肥皂水、小苏打水、或淡氨水等清洗伤口。
(3)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液体,如食醋或母乳涂擦患部,清洗伤口。
(4)马蜂螫伤后,可将马齿苋菜嚼碎后涂在患处。
温馨提示:
(1)蜂螫后局部症状严重、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孩子,给予上述处理外,如带有蛇药可口服解毒,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在野外无法找到针或镊子时,父母可用嘴将刺在伤口上的尾刺吸出。
(3)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部,会加重患部的肿胀。
(4)伤口肿胀较重者,可用冷毛巾湿敷。
蝎子有一弯曲而尖锐的尾针与毒腺相通,刺入人体后可注入神经性毒液。
受伤处大片红肿并带有剧痛。孩子被螫伤后,可能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呼吸增快、脉搏细弱,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立即用鞋带、布条、手绢等代用品在伤处近心端扎紧,防止毒液吸收。
(2)用消毒过(或火烧)过小刀将伤口“十”字形切开,深达皮下,拔出毒针。
(3)用弱碱性液体,如肥皂水、淡氨水、小苏打水等,彻底冲洗伤口。
(4)由绑扎处向伤口方向挤压排毒,持续20-30分钟。
(5)用水将蛇药调成糊状,在距伤口2厘米处外敷一圈,注意不要使药物进入伤口。
(6)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可松开近心端的绑扎带。若伤口周围皮肤红肿,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7)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温馨提示:
(1)绑扎的松紧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即绑扎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略减弱。
(2)多喝水,促进毒液尽早排出。但千万不要用含洒精的饮料。
蚂蟥又称水蛭,一般栖于浅水中。在我国南部的丛林地带较为常见;还有一种旱蚂蟥常成群栖于树枝和草上。蚂蟥致伤是以吸盘吸附于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皮内吸血。
被咬部位常发生水肿性丘疹,不痛。因蚂蟥咽部分泌液有抗凝血作用,所以伤口流血较多。
(1)可用手轻拍,使其脱离皮肤;
(2)也可用盐水、烟油水等涂在蚂蟥身上和吸附处,使其自然脱出。
(3)若蚂蟥进入鼻腔或阴道,可涂以青鱼胆、蜂蜜或香油等,待蚂蟥伸出体外时将其除去。亦可用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加0.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鼻腔内,几分钟后即可取出失去活动力的蚂蟥。
温馨提示:
(1)不要强行拉扯,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引起感染。
(2)蚂蟥脱落后,伤口局部的流血与丘疹可自行消失,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我国至少有50种毒蛇。被毒蛇咬伤的部位多见于手、臂、足、腿。毒蛇的口内有毒腺。当毒蛇咬人时,其毒腺所分泌的毒液会注入人体组织内。
受伤部位出现水肿、疼痛及发麻。由于毒蛇的种类不同,被咬者的全身症状也有所不同。临床上根据蛇毒的不同毒性,将毒蛇咬人后造成的损害分为神经毒损害、心脏毒和凝血障碍毒损害及肌毒损害三类。
(1)患儿应立即坐下或卧下,减少活动,以免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
(2)用带子、绳子、鞋带、裤带之类的绑扎伤口的近心端。
(3)迅速排除毒液:立即用凉开水、矿泉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洗掉伤口外表毒液。若身边备有蛇药可立即口服以解内毒。
(4)如果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用消过毒的小刀或其他尖锐物挑出毒牙,以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切开,深至皮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反复挤压,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然后用嘴吮吸伤口排毒。
(5)伤口要湿敷以利毒液进行流出。排毒处理的患儿要尽快用担架、车辆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温馨提示:
(1)包扎不能过紧,防止阻碍动脉血的供应。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次,每次1~2分钟。
(2)用嘴吸吮伤口排毒,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防止中毒。吸出的毒液马上吐掉,然后用清水漱口。
(3)蛇毒是剧毒物,只需极小量即可致人死命,所以绝不能因惧怕疼痛而拒绝对伤口切开排毒的处理。
(4)患儿如果出现口渴,要给足量清水饮用。
(5)转运途中要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保持安静。
蜘蛛毒液的毒性并不大。
一般可引起局部肿痛,或可伴有头昏、呕吐、精神委靡等。
全身症状包括眩晕、恶心、腹肌痉挛、发热,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严重病例可呈休克状态,呼吸窘迫。
(1)肢体伤口近心端缚止血带,每隔15~30分钟放松。
(2)用针筒或无伤口的口腔抽吸毒液,以免实施救治的人员自己中毒。
(3)伤口周围敷蛇药。
俗称草爬子,该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经常可以在黄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内侧发现其身影,多时会聚集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
开始叮咬时不觉疼痛,叮咬后24~48h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局部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瘀点周围甚至出现明显的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时间稍久可出现坚硬的结节,抓破后形成溃疡,结节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
还有不少蜱可引起“蜱咬热”,在蜱吸血后1~2d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1)可用乙醚、氯仿、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烟头、蚊香烤它,数分钟后蜱虫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涂在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
(2)去除蜱虫后伤口要进行消毒处理。
(3)出现蜱的口器断在皮内、全身中毒症状,蜱麻痹或蜱咬热要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温馨提示:
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防止口器折断在皮内。
总之,炎热季节要重视自我保护,尽量不到草木、荆棘杂生之地,夜间不到亭台水榭等阴潮之处。外出旅游最好随身带些清凉油、风油精、驱蚊油以及蛇药、六神丸等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们深知天下父母心,用最专业的医学知识,为家长提供袋鼠式的育儿指导。
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儿童医院、北大第一医院等医院的全国顶尖儿科专家汇聚在此
今日搜狐热点急急急。怀孕后被蜈蚣咬了一口
来自妈妈帮社区:
没事的,蜈蚣只是疼会,又不是蛇。不怕
没事的,蜈蚣只是疼会,又不是蛇。不怕
没事的,蜈蚣只是疼会,又不是蛇。不怕
真的没事吗?请问你周围有这样的例子吗?
没事的,蜈蚣只是疼会,又不是蛇。不怕
是咬伤的胳膊
这些问一下家里的老人,老人可能会比较懂。
你家怎么还有蜈蚣?
这些问一下家里的老人,老人可能会比较懂。
嗯,好的,我知道了
你家怎么还有蜈蚣?
就是从下水道爬上来的,我家下水道忘了盖了!!!
你有听说过,蜈蚣怕公鸡吗?乡下的土法子,用公鸡的口水擦在伤口上!以前听老人家说过。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你有听说过,蜈蚣怕公鸡吗?乡下的土法子,用公鸡的口水擦在伤口上!以前听老人家说过。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我也听说过!可以试试吧!
我也听说过!可以试试吧!
应该试试无防吧,
我也听说过!可以试试吧!
应该试试无防吧,
就是从下水道爬上来的,我家下水道忘了盖了!!!
这么 恐怖啊 以后一定要注意啊 太吓人了
亲,我也被蜈蚣咬了,就在今天。你宝宝没事吧,我怀孕才两个多月,好担心啊
蜈蚣有毒的,宝妈你还是多问下人吧
你有听说过,蜈蚣怕公鸡吗?乡下的土法子,用公鸡的口水擦在伤口上!以前听老人家说过。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是公鸡鸡冠上的血。
没毒么好恐怖怎么会有蜈蚣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微专题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睡觉被蜈蚣咬了,自己刚刚怀孕都不敢乱用药,妈妈们马上回答我怎么办?-亲子问答-大众点评网
睡觉被蜈蚣咬了,自己刚刚怀孕都不敢乱用药,妈妈们马上回答我怎么办?你好,你这种情况最好尽快去医院检查一下哦,看看蜈蚣有么有毒。热门问答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宝宝被这种虫子叮咬千万别拍打!否则后果很严重
#湖北多人被蜱虫咬伤 1人离世#、#肥城女子被蜱虫咬伤险丢命#、#武汉发生蜱虫咬人事件 女白领被迫挖肉取虫#……近年来,我们耳边不停充斥着关于蜱虫伤人的新闻。
最近北京个别小区也遭到了蜱虫的“入侵”,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这个令人恐慌的蜱虫到底是何方妖孽,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该如何预防?跟袋鼠麻麻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蜱虫?
1)蜱虫长什么样?
蜱虫又叫壁虱、草爬子、草别子、狗豆子,它其实是蜘蛛的亲戚,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蜱虫分布极广,遍及全球,目前共发现了800多种。
蜱虫是一种寄生于多种宿主的吸血类小虫,不吸血的时候,它就只有芝麻、米粒那么大,等吸血之后会迅速膨胀,变成黄豆或指甲盖那么大。
2)蜱虫的活跃期
大多数的蜱虫喜欢在春、夏、秋季活动,而且每年的4~6月为蜱虫的高峰期。
3)蜱虫的生长环境
蜱虫一般喜欢栖息在草地、农田、树林之中,脏乱潮湿的环境都会加快蜱虫生长的速度。此外,它也喜欢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寄居在牛、羊、老鼠、狗等动物身上。
4)最喜欢叮咬的部位
蜱虫喜欢找人体比较松软的部位进行叮咬,比如颈部、腋下、脐窝或者头皮等。一旦叮咬人之后,为了吸血,他会拼命的把自己的头往里钻,不会轻易松口。这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武器:口器,也就是它的嘴。由于它结构复杂,长着一些倒刺,所以不易被除去。
蜱虫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蜱虫和蚊子、苍蝇一样,都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并不是病原体。因此,被蜱虫咬和被蚊子叮没什么区别,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使皮肤出现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自觉瘙痒或疼痛,但一般均较轻微,并没有网上所说的“蜱虫咬一口就会死“那么恐怖。
但也正因为蜱虫是媒介生物,一旦它叮咬了有病的动物,便会把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传播给人,使人患病。
目前已知的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尽管这种几率只有万分之一,但是万一不幸中招,你可能遭遇:
1)蜱虫所携带的病毒有可能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2)有些蜱虫在吸血过程中唾液会分泌一种神经毒素,使肢体出现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也就是被媒体所报导的蜱瘫。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去除,症状即可消除。
3)出现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呕吐、精神萎靡、高烧不退、甚至深度昏迷、抽搐等表现。
研究发现,蜱携带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过24小时后传播给人的,因此应在被叮咬的24小时内及时去除身上的蜱,这可以极大地降低感染蜱传病的机会。
被蜱虫叮咬后该怎么自救?
袋鼠麻麻特别提醒,一旦发现宝宝被蜱叮咬,一定不要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任何东西刺激它,因为这样很容易使蜱受到刺激,导致口器折断在皮肤里。此外,还会刺激蜱虫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此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如果来不及去医院的话,你可以先将酒精滴在蜱虫的头部,然后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将其拔出来。切记不要左右摇动,以免蜱虫口器断裂在皮肤内。将蜱虫拔出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
如果有条件,拔下来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冻进冰箱。这样一旦日后不幸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会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Tips:经过及时、科学的治疗,绝大部分被蜱虫叮咬的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
远离蜱虫,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蜱虫最活跃的早期是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而蜱虫又是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坐卧。如果一定要进入这些地方,那就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1)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
2)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3)穿浅色衣服主要是便于查找是否有蜱爬在衣服上;
4)尽量穿针织衣物,这种材质由于表面尽量光滑不易使蜱黏附;
2、为防止被蜱虫叮咬,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适合2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3、每天的游玩活动结束后,换掉所有的衣服,立即洗澡,并在洗澡的时候特别注意宝宝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虫,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4、近年来,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而大部分宠物又都很喜欢往草丛里钻,所以在宠物的耳朵里、脚趾间和耳朵外沿,时常能看到蜱虫的身影。因此,如果发现家里的宠物身上携带蜱类,可用镊子取下后焚烧。当蜱类较多时,可对宠物进行定期药浴杀蜱。
袋鼠麻麻有话说:
虽然被蜱叮咬致病的新闻会时常见诸报端,但也无须过度恐慌,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就能免受蜱虫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查看“4岁男孩被蜈蚣咬伤!夏天需警惕8种毒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医知袋鼠”(jjkkczj),回复关键字“毒虫”即可。
如果你还有其它育儿问题,欢迎加入育儿交流QQ群:,这里有专业的育儿顾问为您解答。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们深知天下父母心,用最专业的医学知识,为家长提供袋鼠式的育儿指导。
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儿童医院、北大第一医院等医院的全国顶尖儿科专家汇聚在此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蜈蚣断了一截还能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