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边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贴小贴大作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贴了,这种小贴大作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贴很方便,效果还挺明显的,可以提高免疫

足三里的大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它是调脾胃的大穴,是扶正的强壮穴,也是延年益寿的长寿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而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荣养四旁。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常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而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导气下行,强壮全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于是乎,不分年龄大小,大家都灸起了足三里,却不知灸足三里是有讲究的,不可盲目灸,一起来看看:
一、小儿忌灸三里,不然反生病
古医书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病”,是因为足三里有引气下行的作用。 处于生长期的小儿乃纯阳之体,生发之气旺盛,长灸足三里使气下泄,可导致生长迟缓、气血不和、易生病,故而孩子不宜常灸足三里。
然而,古医书说的不一定适合现代,古医书指的是正常情况下孩子不宜灸足三里,但如今的孩子很多都已不是纯阳之体,常吃各种冷饮零食,导致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这种情况适当灸足三里也未尝不可。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孩子最好不要灸足三里,若是孩子出现脾胃虚弱、积食厌食的情况,首选艾灸中脘、脾俞、胃俞、四缝,其次才是适当的艾灸足三里,以配合调理,如有出现腹泻,还要加上神阙。

小儿艾灸穴位在于精,意外小儿多为纯阳之体,阳气充足,艾灸重在补阳。 因此小孩艾灸穴位不在多而在精,不要像大人一样,把小孩全身灸一遍,一是没必要,二是有可能扰乱小孩原本气血状况,艾灸一些主要穴位即可,不必艾灸过多穴位。
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关于时间,不要看得很死,要灵活运用,如果孩子配合的很好,那么我们就多灸一会,如果孩子不配合,那么我们就只能少灸一会,少灸了,灸量不够,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孩子保健灸,隔天一次或一周2-3次,长期施灸也没副作用,不过孩子如果已经很健康了,就不必总艾灸。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p=54
}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或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