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适合初读者的书,奉劝大家不要推书了

各类绿冒文加六千多本?小说,种类丰富,分类详细!大部分都是最新的!质量非常好!

}

  《1/7生还游戏》是一本由马天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7生还游戏》读后感(一):前半部节奏太慢,后半部节奏太快,故事有些老,但解谜部分还不错。

  文字简洁,通俗易懂,阅读的流畅度比较高。但进入主题有些慢,全书前二分之一的篇幅比较沉闷,直到中间部分才开始出现杀人事件。而在杀人事件出现后,情节又发展得太快,情节跳跃有些大,令读者目不暇接。解谜部分中规中矩,其中终极诡计意外性十足,颇为震撼,但有些过于巧合,而其他解答至少都能自圆其说。结局有些赶场。一句话点评:前半部节奏太慢,后半部节奏太快,故事有些老,但解谜部分还不错。

  马天大哥,不好意思啊,实话实说。

  《1/7生还游戏》读后感(二):不要在中国说本格推理,完全没有意义~

  下面一堆的熟人推荐,我就不说了,但是你们有认真的看书吗,不管熟人生人,好评差评,拜托,请拿出一份看书的认真来,仔细读过,然后对比,再给出结论好吗?

  书的开头沿用了岛田的风格,华丽丽的开场却没能细致的完成对中段细节线索的处理,整部小说中间部分跳跃性很大,结尾还算不错,反正挺出乎我的意料的,我认为这是整部小说最值得一看的部分,也是写的最好的部分,作者明知在前面坑太多,已经填不上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开始的设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建议是,其实不用着急出版,仔细修改删减,这会成为一部好的推理作品,可惜太急了。

  《1/7生还游戏》读后感(三):写在纸上的推理电影

  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很高兴能够看到马天这本书的最终出版。关于这部作品的策划和出版工作,自己也有幸参与了一小部分,如今看到它正式出炉,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先说说马天,他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原创推理作者之一,而那一批作者当中,最终能坚持到今天,仍在不断创作的写手已经寥寥无几。凭借着对推理的热情和自身的实力,马天的作品始终以稳扎的推理内核为重心,通过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不断尝试着突破。

  《1/7生还游戏》是马天笔下的御用侦探——“马盖瑞”系列的首部长篇探案故事。最早见到这位神探,是在马天早期的一篇向古畑致敬的短篇小说里,那也是我看的第一篇马天的作品,当时就觉得“这人写得挺有意思的嘛”。如今的这部长篇,早期的青涩早已褪去,取为代之的是成熟的文风和稳健扎实的叙事笔法。

  人物塑造一直是马天的强项,《生还游戏》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拥有一个鲜活的形象及独特的性格特征,极具立体感,当然这也是小说创作的基本要素。故事中,主角的个性尤为突出,从一个碌碌无为的保险推销员,一下子转变为一名遗产争夺战的“游戏玩家”。“小人物的逆袭”是这部作品前半部分最大的看点,尤其“怒斥老板”那一段最为大快人心。可以说,任何一个对自己“老板”或“领导”不满的读者,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能被激发出潜在的压抑情绪和反抗欲望从而获得共鸣。从作者的描写中也流露出对现实的讥讽及对人性的披露。

  整部作品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推进故事线,开篇的悬念、中段的高潮、峰回路转的剧情、结局的逆转,紧凑的节奏和生动的画面感使得阅读过程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好莱坞电影。但是个人觉得,在真相解答部分之前的一小块,写得稍微有点腻,这里如果能够再揉捏一下,应该会更好。

  既然是推理小说,各种本格元素当然也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以暴风雪模式为故事内核,融入各种不可能犯罪谜团——密室、无足迹抛尸、高速公路上的消失、火人,使整体故事氛围越加诡谲离奇,加上智斗元素的包装,大大增加了阅读乐趣。虽然其中的部分机械性诡计过于生硬,显得与整体构架有些格格不入,但最终的核心诡计还是具有一定冲击力的。

  说到诡计,这里顺便再提一下马天的另一部短篇作品《威尼斯之恋》,它是马天的短篇当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非常喜欢作品中的某个岛田流诡计。

  “人物苍白”和“缺乏故事性”一直是大多数原创推理小说的通病,而这部《生还游戏》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希望马天能够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棒的原创作品。

  《1/7生还游戏》读后感(四):马天老师的不慢心

  马天是我认识很久的好朋友了,自05年开始交流对推理小说的看法以来,我们的友谊到了第7个年头。前一段时间他仿佛归隐一般甚少在网上现身,大概是因为工作和家庭的事情太忙了吧,所以在豆瓣上突然看到他的作品出版,不由为他感到欣喜万分。

  《七分之一生还游戏》讲述的是一场遗产争夺战中发生的连续命案,看罢十分感慨,这就是马天风格的作品。如果让我说小说的优点,那么大概就是这三个:不俗的诡计,精巧的逻辑,以及跌宕的情节。

  小说的硬诡计有三个。第一个诡计属于后现式的诡计,即使描述其类型也有可能会泄底,故不细谈,只说它带给我的感觉有点像《中国橘子之谜》。第二个诡计是一个神奇的人体消失+火人诡计,这个诡计让我回想起阅读《侦探伽利略》、《预知梦》时的美好时光,它足与个人最喜欢的《骚灵》一文媲美;一方面它制造出令人震撼的谜面,另一方面解答又简洁易懂不会令读者不知所云。第三个诡计是所谓的尸体跳楼,比较像岛田庄司的新御手洗系列的风格,也算达到了作者的平均水平。这种风格的诡计,作者的“旅行推理”系列里采用得比较多,质量也相当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然后谈一下逻辑推理部分,这里特指书中提到的“为什么凶手会做出一些极不自然的事情”。一些经典的逻辑推理桥段,切入点一般都是书中人物的某些行为,有些行为看起来是很自然的,比如奎因《暹罗孪生之谜》中死者左手握着半张撕碎的纸牌,三云岳斗《两把钥匙》中凶手带走了保存遗嘱的箱子,大山诚一郎《Y的诱拐》中诱拐犯中止交易引爆炸弹杀死人质,有栖川有栖《马来铁道之谜》中车屋密室内除了贴上胶带外其余一切正常的状况;有些行为看起来是极度不可理解的,比如奎因《中国橘子之谜》中凶手现场所有东西都被倒置,岛田庄司《螺丝人》中切下死者的头并嵌上螺丝,赤川次郎《三色猫探案》中教室内部所有桌椅全部被移走……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掩饰犯罪手法、凶手身份等的迷局,用逻辑之刃一刀切下,即如庖丁解牛般清清楚楚。能够读到这些段落的读者,在恍然大悟之际,心情也会感到无比愉悦。在《七分之一生还游戏》中的谜题,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逻辑之美的追求,虽然距离大师手笔尚有距离,但也能给读者带来不小的惊喜。

  接下来就是全文由始至终的精彩跌宕了。马天是007的爱好者,之前也出版过一部007风格的长篇《女王勋章》。这次他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新长篇之中,使全文充满张力,吸引人由头到尾一口气读完,而不仅仅是谜题的堆砌,确实难能可贵。

  全文阅毕,长舒一口气之余,回忆起作者多年如一日不断辛勤地写作,小说一篇篇发表,最近更欣闻他早期的奎因仿作被翻译到日本,真可谓天道酬勤。祝马天在原创之路上披荆斩棘,再创高峰!

  《1/7生还游戏》读后感(五):五分未满,四分犹少——豆瓣何不搞个十星制?

  其实吧,我也没怎么看过正经的书,主要是网络小说看得比较多,所以也不太会写书评,不知道哪里该重写,哪里该轻写,大家勿拍。这本书看完的感觉应该在四分以上——故事流畅、结构完整、时有惊喜,不过离我心中的五分尚有距离,咳咳怎么办呢……时间都过去一年了,这本书已经在记忆中被美化了,我想不起哪里该扣分了。

  我会告诉你们我是为了这本书才注册的这个号吗?

  我会告诉你们我其实找不回来原来的那个人妖号了吗?

  我会告诉你们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头一回认识“作家马天”是在微博上,看到他关于一件什么热点事件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就关注了这个当时粉丝数还不过千的V号。然后闲的无聊,他的微博实在乏善可陈,就去他的博客看,结果就发现他贴出不少小说的连载,其中一部就是《百亿遗产1/7生还游戏》,不过只看了个头,不能说欲罢不能吧,只是面对大坑真的很难受,就试着联系了一下作者,问他什么时候把故事连载完。

  结果他过了不知道几天才回。

  这几天我已经差不多被治愈了,但是看到他说本意是想让读者边看边提意见,不过反响一般,就不打算连载了,我就提出,我如果看完觉得不好,可以提提意见什么的。

  马天倒也是个爽快人,就加了QQ把书传给我了。看完书以后,我提了几处小意见,不知道在书里有没有得到修订。

  和他的交流仅有几次,曾让他推荐几本推理小说,可惜看后除了一两本外,都觉得一般,我想,这是不是说明马天并不是很清楚读者想要什么呢?

  仅有的几次交流后,他的头像再也没亮起过,不知道是不是把我拉黑了。微博上我们也很少交流,直到看到他说出书了,才想起不能白看人家书啊,得写个评论不是。

  于是言归正传(哈,我想总有些朋友对外传比较有兴趣),我们聊聊书本身。书的可读性比较强,这点我想就可以给个3星的基础分,看了其他朋友说的机械诡计啊、本格味啊、社会派啊,这些我都不感冒,只记得书中某处设计,是真真把我震惊到了,但是不能细说啊,55555……还有某处诡计,其实物理性比较强,不过又不是纯物理诡计,挺有意思的。

  主角就是个屌丝嘛。而侦探马盖瑞——说到这个,我想起来看完电子版后,我曾买过一期《岁月推理》,不过没看到有马天的小说,比较遗憾啊,不知道他短篇写得如何——略装13,不过不讨厌,出场会不会稍晚?马天当时给我推荐的几本小说里,有一个叫奎因的作家写的,主角叫艾勒里·奎因,马盖瑞有几分艾勒里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是本挺有趣的书。顺便说句,作者的粉丝已经过千了,不过他的微博还是乏善可陈。

  《1/7生还游戏》读后感(六):我给这书5星是为了先博一下眼球

  博眼球?一共也没几条书评,而且现在这种敏感时期,但凡有一条新书评,就能博一下眼球,这是肯定的。

  但打三星吧,显得中庸;打一星,我觉得这书不止一星,我心目中的一星是午夜,徐俊敏,文泽二,轩轩,鬼马星,噗噗之类的。

  这书就是个三星水平,为什么会弄成现在这副样子,关键不是作者和他的那些朋友。朋友帮忙很正常,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出门要靠朋友,出了书朋友再不说两句好话?我相信再挫的逼,哪怕像亡命之徒,沩悯界这种人妖,也是有几个朋友的。

  现在看下来,最大的毒瘤是老蔡。

  老蔡这个人,我对他基本无话可说,就是个傻比。

  自以为办了个网站很牛逼,办了这么多年也赚不了钱,就是一挫比。

  关键是他还把自己当作推理圈大拿,自己说的话别人必须听。这没办法,以前抱着北京推理作家协会那帮人的大腿,可惜那些人完全成不了气候,早就被时代淘汰了,后来又和推理杂志搞在一起,以为自己当了个大赛评委就了不得了,成专家了。

  问题是老蔡自己又不会写,当然也写过不过实在是垃圾,书看了几本,但即分不清好坏又没什么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有中二傻比才每天到处告诉别人自己最近看了多少书,看了多少电影,你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还这幅鸟样,你不怕你孩子将来也成白痴吗。

  我第一次和老蔡交锋是我骂了他说好的一本书,他就拿一副教育他学生的样子来教训我,一边让我闭嘴,一边让我管好自己。我真觉得好笑,你是不是在学校里作威作福惯了,跑到网上来充什么老大?

  第二次交锋更可笑了,有一个小朋友发帖问叙述性诡计是什么。老蔡就很拽地给他推荐了几本书,什么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艾拉雷文的死前之吻。你把罗杰疑案弄个什么罗杰·埃克罗伊德谋杀案没关系,你把艾拉利文叫成雷文也关系,但你看过海伦·麦克罗伊的《凶手和凶杀》?这个有中译本?长本事了啊,我还不知道你能看原版书呢!你到底看过没有?你没看过给人推荐个毛啊,你秀你那点可怜巴巴的阅读量?后来他就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跟我说什么作者名字可以用不同翻译,最后把我拉黑。

  老蔡最可笑的地方就是,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总喜欢卖萌。

  发帖总是呵呵,哈哈,嘻嘻,气死你,管人叫小朋友。

  你自己他妈一个中二傻比,回学校男厕所玩你的老二去,再找几个小朋友帮你吹两下。别老到网上来充老大,时代不同了,现在90后95后绝对不会买你帐的,你当大家还是谦谦君子?现在满地都是脑残中二玛丽苏,我看你在学校也没法耀武扬威了吧?批评学生两句,家长就会来抽你耳光,当然,你在网上倚老卖老,是没有人会来抽你耳光的,放心好了。

  我不是来捧这书的,我只是来喷傻比的。

  《1/7生还游戏》读后感(七):那些年一起爱过的侦探小说

  端午期间看这本书,想为兄弟写点东西。都有好多年看了书不写东西了,现在我一时半会也写不出啥。简单谈谈这本书的印象。我最早看到这本书的初稿,应该是在5、6年前的样子,那个时候南京帮的气氛很浓,身为作者的马天,有新货出场,总会第一时间发给我们大家观赏一下。一晃眼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本书也出了,可喜可贺。

  《1/7生还游戏》不是马天出的第一本书,但应该算是他的作品中本格味相对浓厚的一本,准确地说,是灌注了他的创作理念——即融合故事性、古典推理元素、新本格元素为一体的作品。作者深受喜爱的作家影响,马天最喜爱的作家是奎因、卡尔、岛田庄司,他的作品里,也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三位作家的风格:匪夷所思的开头,扑朔迷离的故事,用心散布的线索,大篇幅的集中解答以及宏大与细腻穿插的新老古典本格诡计。在作者眼中,这应该也是一部体现自身对于侦探小说看法和理解,贯穿其意志的纯解谜小说。马天本人的作品虽同属侦探小说范畴,但涉猎极广,包含校园、悬疑、穿越、间谍等各个领域,因此,这本相对味道纯净的侦探小说,倒是别有一番风情。

  隐藏在丰富表象之下的,是作者坚实的侦探小说理解和基础,以及将解谜和古典贯彻到底的决心,涉及敏感性泄底话题,对诡计不便多说。马盖瑞系列的一大突出特点,即是结案程词的奎因味。奎因是马天最爱的作家,他的早中期作品中,总是在终章将前面故事内散布的所有线索一一穿起,给人以大快朵颐的推理。而马天的终章也是如此。这部作品的解答篇结构与当年差别不大,连珠炮似的解释一个个案件,将诡计一一破解,对于纯本格迷来说,还真是一件爽快的事。线索的设计、谜团的经营、故事的丰富和趣味性、以及某些不便说明的纯古典诡计的运用,也颇有亮点。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也许还不止),当初一起欣赏过、讨论过、创作过的少年们,都已经远走他乡,为了生活而奔波。上一次见马天也是大概一两年前的事情了。他现在已经渐渐扎根于上海,而我正准备从上海离开。他工作之余,依然执着于侦探小说的创作。而我除了重温一下老漫画,看看《上锁的房间》之类的外,已脱离曾经深爱的侦探小说,太久太久。因此我很感谢这次阅读,这让我回想起了过去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曾经梦想着的单纯的快乐。好的作品,特别是我曾参与过的作品,总会像时光机一样,将人传送回那个我们依然傻乎乎、单纯、执着、就是简单的爱着的年代。

  时间无情逝去,理想绵远流长。兄弟,未来的路一帆风顺,你的作品我会一直支持,不管是调侃的、严肃的,还是历史的,现实的,不管是快乐的、忧伤的,还是传统的,前卫的,加油继续写下去!

  .S.最近有空见见面……

  《1/7生还游戏》读后感(八):大姑娘上花轿

  为马天的作品写评,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我们之间的认识,追溯起来的话应是本世纪初的事情才对,那时候才刚有推门。

  和马天的合作,最早的一次应是推理之门第23期每周谜题《密室杀人案》(对,23期,现在都五百多期了),那时他管自己叫“服部平次”(一看就是《名侦探柯南》造的孽)。那次合作很偶然,原本只是马天发了篇原创谜题给我,请我提提意见,结果我没提意见,直接自说自话给改了个面目全非,想来也让马天非常不爽的吧,虽然到最后他发表的还是原来写的那篇。

  马天是中国最早发表网络原创推理小说的作家之一,在“推理之门”出现之前,混迹于“华生的侦探推理世界”网站,那是大陆第一个以传播原创侦探推理小说和谜题为主的中文网站,网站中最吸引人气的两个栏目是“推理谜题”和“原创小说”,“华生的侦探推理世界”刊载的谜题均成系列,从最早的“华生探案”到“项卫鹰探案”、再到“华生侦探组”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创作者有两位,一位是乐阳,另一位就是服部平次——现在的马天。

  曾经和马天见过无数次,不可谓不熟。但和马天的交流却不多,也不可谓熟。在网络里,马天给人的感觉是幽默、自恋无极限;而在现实生活中,马天给人的感觉则有些内向、保守、少言寡语和不苟言笑。

  马天是高产作家,早期是以创作短篇推理小说为主,这和他以推理杂志为发表园地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才开始涉足长篇领域。《1/7生还游戏》是他继《女王勋章》之后又一部长篇作品,这部作品在几年前就已经写成初稿,经过几番修订后终于可以正式和读者见面了。

  《1/7生还游戏》是纯粹的本格推理作品,虽然它的前半部看上去更像是社会派推理小说或者是冷硬派推理小说。

  我叫龙天翼,是一个保险推销员。某天,我突然被某人邀请参加一场百亿遗产的争夺战。在与世隔绝的别墅里,我见到了和我一样以遗产为目的的六名参加者……

  遗产争夺,历来是侦探推理小说中常用的动机桥段。暴风雪山庄,也是本格推理小说中常见的封闭环境。在封闭环境中发生的连续杀人事件,一连串的不解谜团也随之逐个出现,凶手如何进入上锁的房间?山坡上出现的“火人”到底是谁?疾驰中的汽车居然连司机都没有?从天而降的尸体究竟来自何方?

  这是一部岛田流谜面+奎因逻辑流解答的作品。岛田流的异想天开,在《1/7生还游戏》的谜面设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最后的马盖瑞解谜环节,奎因式的逻辑流占据主要地位。对谜面的解答则通过马盖瑞的层层递进式逻辑推理,抽丝剥茧,以点带面,逐个击破,读起来还是相当过瘾的。

  对于诡计流为主的推理小说,由于评判标准的不同,读者的看法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推理小说不真实,设定不可能,缺乏生活依据,而反过来又会有很多人觉得推理小说就是要有这样的感觉,诡计不牛叉,场面不恢弘,就称不上是好的推理小说,此类争议由来已久,想来《1/7生还游戏》既不会是起点,也不会是结束。

  因此,是不是喜欢这样的推理小说就又变成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没有什么好争辩的,就看读者的个人定位如何。如果你是岛田流、奎因流的忠实粉丝,想必你不会不喜欢这样的作品。如果你是现实主义者又不想接受一点点浪漫主义的熏陶,那我看还是不看为妙吧,免得气伤了身子,影响了工作和学习那就不好了呀!

  最后说一句,马天是和我一样的帅哥哦~(众人:这是想夸你自己吧?哎呀,被看出来了,我闪~)

  《1/7生还游戏》读后感(九):期待系列的升级

  之前刚推荐了几本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小说,而很巧的,现在就看到一本同样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国内原创。说实话,国内原创我是看的比较少的,毕竟我喜欢长篇,国内写的不多,我喜欢系列,国内原创长篇系列就更少了。这本看内容应该是长篇单行,而且也算系列作,一看这本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无人生还》致敬作,或许还带点《大逃杀》或者《算计》的意味。而且故事性不错,结局当然是和《无人生还》完全不同,也比《无人生还》要本格,解答还算可以,是个很本格的推理小说。

  其实这本书和米泽穗信《算计》相似性也是很高的,而且这本要比《算计》本土化也复杂化。首先和《算计》一样,大家一开始来都是奔着钱来的,因为各种原因,身为主角的保险业务员龙天翼这种没有钱的小孤儿决定为了金钱来搏一搏,于是加入了百亿遗产的七分之一争夺战。算计的金钱观是做加法,没有上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而这里是做减法,有上线,每个人也同样的有着自己的算盘。

  就是惯例性的巨大遗产背后的争夺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姊妹都会为钱互相残杀,何况是这些从没享受过父母之爱兄弟之情的人们,他们为了巨额的遗产开始明争暗夺,首当其冲的就是龙天翼的幕后老板。进入大富翁的私宅不久,就出现了密室和火人等不可能犯罪,然后一个一个的遗产继承人死亡,而真相该是怎样呢?幕后黑手又打算怎样呢?

  刚才还在死命的上演大逃杀戏码,下一秒就峰回路转了,总觉得真相来的太快了,马盖瑞太神是一方面,而大家的行动都太一致又是另一方面了,于是我感叹大家果然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所以想法上都这么一致,于是造就出了这么个局面。对于真相,是很有意外性的,对于诡计,也是复杂之中足见作者之用心,对于布局,也是逆转与直线线索并进,对于剧情,也是张弛有度也很有电影镜头的感觉。总之这本小说还是粉不错滴。

  本书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就该是上锁的房间和山坡上的“火人”,本书在公平性上做得还是很好滴,不管是逆转诡计的提示,还是最实际的密室提示都给得很明确,这个密室诡计很让人容易联想到少年金田一的某集,当然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只是理论上的相似性,实施上又必须因地制宜,书中带图的解答很清楚,也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另一个“火人”环节也是重中之重,而且这里不仅有“火人”问题,还包含无脚印高空坠落和不可能消失两起不可能犯罪,对于后两个不可能犯罪的实施我没有什么意见,手法上我觉得都是可行滴。但是对于“火人”问题我还是很有意见滴,对于这种瞬间点燃的这个具体步骤我真的持怀疑态度的,我记得我看到过实验证明这点信号强度和能点燃的爆点是差距很大的,所以对于这个诡计的可实施性我并不认同。

  主布局的开放与封闭

  应该说主布局还是很厉害的,最后的逆转也是线索充分滴。而切掉一头一尾,进入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封闭故事内容上,节奏很紧凑,死亡人数一个接一个,谜也越来越多,应该说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得还挺好,暴风雪山庄模式也是爆发式的,一旦开始杀戮就只会越来越血腥。而暴风雪过去进入解答部分,就是抽丝剥茧得推理环节了,解答可实施性还是很强的,虽然有点复杂了。。。我要说这种外层包里层的小说结构我还是很喜欢的,而且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诡计,也比较能写出新意。

  最后我还是说下本书的定位问题吧,虽然我给这本书的定位是系列作,但是系列的关系上来说是属于最简单的那种,一个侦探撑起一个系列,这是最好写的系列,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系列,但是也是最没噱头的系列,弄点特别的主线拉一拉,弄点复杂的关系混一混,一个系列性强的系列就诞生了,缺少系列感是给我最大的感觉。(好吧,我已经森博嗣中毒到,说到系列就应该是系列前面为系列后面铺垫,然后这个系列交织那个系列,然后混个大系列人物大集合。。。于是其他的系列对我都是浮云了。。。)

  《1/7生还游戏》读后感(十):不要被评分给欺骗了(强烈泄底,慎入⊙.⊙)

  (虽然我加入豆瓣的时间不长,可是不代表我看推理小说的时间不长>"<||||,而且我可是推理杂志的忠实粉丝哦。所以对马天我还是比较熟的,看过他好多小说。)

  一开始的评分好高(后来就低了,看来还是有良心人在的(~>__<~)。),大家有没有觉得?第一反应,肯定是水中之水。这本书的水平连马天短篇的功力都没达到,竟然评分那么高,稀奇不?一看就知道是马天的人脉做怪,推理圈就那么一群人,颠过来倒过去的互相吹嘘,没一个像样去认真写小说的,一个所谓圈里人出书了就猛夸写得怎么怎么好,让作者飘飘然,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于是连作者都在慢慢退步中!说什么推理小说卖不好,不是看推理的人太少,而且你写的根本不好看,不好看还想卖得好,做梦去吧!⊙﹏⊙‖∣° 写得连小说都不算,何况推理小说?死了个人,不对,长篇的话是死了一群人再推出个凶手就是推理小说了?或者炫耀一堆冷知识,卖弄下自己的才学就是推理小说了?

  国内原创,侦探一个比一个没作为,凶手一个赛一个没智商,助手一个接一个没个性,路人甲一个连一个死亡,诡计一个比一个雷人……没错(~>__<~),人物烂,不是模仿其他名家就是隐射自己飘飘然;故事烂,不是短篇串成长篇就是连个起转承合都做不好;诡计烂,不是改良人家的诡计就是借鉴人家的诡计。没错,讲到诡计,就得说马天这本诡计简直是惊天得雷人,要知详情,请看下面具体分析:(以下狂泄底,注意!

  这本坑到极限的诡计大概就以下吧:(未读慎入⊙.⊙)

  坑1号 主线,死人复活(标题名不知道起啥好>_<|||)

  所有的人物都要乘以2,人工双胞胎、伪双胞胎在这本里挑了大梁,一堆人死,然后又冒出同名的一堆人,原来这次所谓生存游戏就是个假货大联盟。你妹呀,一人假,全家假的道理果然是无比正确的,这个有钱人的基因竟然继承得那么好,哥哥姐姐妹妹弟弟都想到一块了,你说他们不是一家人,谁是一家人?人物替换这么陈旧的东西,一直是我最厌恶的,没想到这竟然还是夸张版的人物替换,重中之重,这就和狗不叫是熟人一样,烂了的东西,没翻出新花样,还如此让人无语。⊙﹏⊙‖∣°

  你妈,这算给岛田老师致敬吗?岛田老师虽然荡秋千和你是一路的,但是谜面的华丽感根本不是一路的,一个荡秋千,人家可以从距离上、声音上、联系上、传说上一一回应;可是马天兄弟的这个算哪搬? ?o?||| 当初看到这个谜题,我的表情是这样(*@ο@*),然后看了解答,表情是这样(~>__<~)。当我是小孩子吗?回忆我的童年吗<(""O"")>。。。。。。。

  原理:窗梯架着板儿走

  一连排的房间一连排的窗户,而且大开,还是两个很近的窗户,是毛密室呀!你架个板子就过了,那算什么诡计呀,看过现场的人都会这么想吧!⊙﹏⊙‖∣°

  坑4号 不可能消失

  我吐血,这个不算不可能消失吧,有车过来挡住了呀,所以我没看见,他跳过去我没看见,其实我连来了个会车我都没看见,嗯,其实我是盲人。嗯,好啦,我正常说,其实我觉得这个是个很常见的手法,嗯,现实性比较强,所以这是社会派的诡计吧。本书标榜本格就错了,这是森森的社会派哦!(*@ο@*)

  原理:加油站不给打手机

  这个不是我说的,是马天通过他的侦探之口说的。然后因为沾满了汽油的死者,自己傻不拉几的拿出手机打电话,所以就碰得自燃了。⊙﹏⊙‖∣° 你们听了我的叙述想说啥?是死者太傻逼还是作者太傻逼?或者其实是我太傻逼,纠结这种问题。(-_-;-)

  剩下什么监听啥的替换啥的我就不说了,总之没啥好看的,基本拆开看都坑人,连起来看更坑人了>_<|||

  不过其实我本来对马天的印象也是不好的——马天就是个推理看得比较早,抄得比较早,欺负推理新人没见过世面的一推理写手。杂志一共就那么些作者,每期杂志就那么轮流换呗。现在去翻马天以前的那些作品,哪个不是让人唏嘘致敬各位大师?可以说是致敬率最高的推理作者之一了。总之没发现他写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能深深记住诡计的作品,如果有,请大家举例。 (-_-;-)

  总之我就是要奉劝一句,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马天,你还是好好学习怎么写小说,再历练些短篇吧!预祝功成名就。

  (不好意思,激动了下下,破坏我的淑女形象了>_<|||,其实我对我们的原创小说充满了敬意^_^",推理上也会偶尔冒出很赞的短篇哦,我会继续关注原创推理的!)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欢乐书客破解版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