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兵怎么处理问题你怎么看?

我有个同学当兵逃回来了,请问现在法律会怎么处理啊?会不会坐牢?... 我有个同学当兵逃回来了,请问现在法律会怎么处理啊?会不会坐牢?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现役军人逃避股兵役情节轻微,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应征后拒不报到的,拒服兵役的按例入狱1年;和平时期非执行任务期间,服役后私自离队,经劝阻不归的,入狱1年,劝回的行政看管15天,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衔、降级,撤职或者取消志愿兵资格,除名,开除军籍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

2、现役军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能涉嫌军军人违反职责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指挥人员或其他担负要职的人员逃离部队的,策动多人或胁迫他人逃离部队的;在部队执行重要任务期间逃离部队的;因逃离部队受纪律处分仍不改改悔改再次逃离部队的;逃离部队持续时间较长,经教育拒不归队的;逃离部队后在社会上从事违法活动的;逃离部队后私自出境的等。

3、触犯刑法的,归军事法庭管辖。

  • 兵役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第三百七十三条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或者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刑法第四百二十三条 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投降后为敌人效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二十四条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回答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盛红升推荐

我哥(部队)班里就有一个逃兵,我只记得当时抓回来之后就先关在小黑屋给痛打了一顿,后来听说很严重,因为上级也要跟着受处罚

首先,是一定要抓回去,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除非是死了也要见到尸体。再次,送到军事法庭接受洗礼,最后,你的户口等问题也不会办得很顺利,你知道,军人是没有户口的,转 业后要有部队的证明才可以落户口。也就是说,你将是黑户,那里都去不了,什么也干不了。甚至结婚都没办法。明白?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毕业于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从事法制工作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首先,是一定要抓回去,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除非是死了也要见到尸体。再次,送到军事法庭接受洗礼,最后,你的户口等问题也不会办得很顺利,你知道,军人是没有户口的,转 业后要有部队的证明才可以落户口。也就是说,你将是黑户,那里都去不了,什么也干不了。甚至结婚都没办法。明白?

董存瑞,黄继光时代是直接枪毙, 现在很难说啊。没有相关法规吧。

}

逃兵,指未经上级批准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古往今来,逃兵都是为人们所不齿的,他往往代表着怯懦、胆小、怕死……

美军是当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打得也是风生水起。人们只听说过,美军厌战,可是当逃兵,似乎听得少。听得少,不代表没有!事实上,美国一直存在逃兵的情况。以伊战为例,根据五角大楼的统计,年,有超过5500名的逃兵,2006年第一季度达到8000多名。整场战争下来,逃兵数量可以想象,严重程度绝对甚于二战!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曾经刊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近5万美国人和10万英国人当了逃兵(英国参战的时间比美国长很多)。一些人落入法国和意大利女郎的怀抱。一些人投身黑市。而更多人在战争的压力下崩溃了。

乔治·巴顿上将想把这些人都毙了。在他看来,这种人是“懦夫”。其他指挥官则较为仁慈。

据有关资料披露,有数千名美国军人在二战期间因开小差获罪,其中49人被判处死刑,大多数人被勒令服苦役。只有一名军人被实际执行死刑,这位不幸的大兵名叫埃迪·斯洛维克,来自底特律,那是在1945年初。

欧洲战场的逃兵现象比太平洋战场严重得多。在太平洋,你无处可逃。格拉斯写道:“在欧洲,脱离前线的逃兵总数很少超过部队总人数的1%。”

二战时担任陆军上校的查尔斯·麦克唐纳曾经说过的一句真理:“描写逆境中的美国大兵总能给你带来丰富的体验,不亚于描写那些胜利光环下的军人。”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关于邓小平时是否当过逃兵的事,1930年代王明主导的中央曾经作过调查,结论是否定的。文革期间四人帮旧事重提,虽然有老战士们的揭发,但似乎也没有找到什么对邓小平特别不利的证据。改革开放的年代,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动用了官方和民间大量的资源和史料,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上、下)中不惜笔墨,对邓小平在百色起义和的事迹作过充分的宣扬和辩解。

去年的5-6月份,笔者就《敦厚张云逸》一文的读书笔记,在开国将帅论坛发了一个帖,和该论坛的党史专家盛越、二公社、cccaaa等先生,对邓小平第二次回上海的“逃兵”问题, 有过比较理性和非常有益的辩论,正反双方本着对历史和学术负责的态度,互有攻防。对于辩论的过程、和结果,俺总结过两个帖子,放在文学城的博客和西/西/

不久以前,二公社、spk、和马马虎虎兄,对此在开国将帅论坛和文学城的几曾回首进行了有益的资料补充和讨论,其中提到的史料中包括1944年老战士在延安的座谈会和邓小平1931年4月回上海期间给中央写的报告。笔者最近到华岳论坛才看到这几个帖子,就其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再回帖做了讨论。

现将俺答复的帖子的要点,初步总结如下,不是定论,因为还没有得到网友们的反馈。顺便说一句,俺这些史料,全凭记忆,有可能出错,有知情的网友们给以指正,将不胜感激。

二、邓小平的两次所谓“逃兵”问题

1929年到1931年,邓小平以中央代表身份到广西发动百色起义和领导期间,曾两次在关键时刻离队,到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这两次离队,都涉嫌有“逃兵”问题。人们在1934年和文革期间多次纠缠的,主要都是邓小平第二次回上海的事。

其实邓小平时的问题,不是第二次到上海时最严重,是第一次回上海时才最为严重。

当时是在百色起义的前夕,邓小平接到上海发来的电报,大概是妻子要临盆之类,便执意要回上海。当时中央交通龚饮冰向中央汇报工作前脚刚走,百色的形势也十分紧张,邓小平似乎没有必要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回上海去汇报工作,当时前委中的多数同志也认为不妥,但因工作关系苦留邓小平不住,“彼硬要去”。后来中央再来电阻止小平,可小平“在龙变前一日”已经上路。对于这一件事,前委在总结起义经过和经验教训时,对中央有过一个专门的通报(见前委1930 年1月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邓小平对于这个通报,开始时大概也并不知道,可后来知道后,就耿耿于怀了一辈子。虽然老头子自己没有公开说过什么,但在邓女毛毛写的书中,就借老爷子之口,对参加百色起义时的前委书记(百色起义时的一号领导人)狠狠的报复了一次,说陈豪人是在一次战斗后偷偷地溜走了,谁都没有告诉。这件事只是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一个传言,即邓公为人,心胸并不开阔。

根据考证,邓岗和陈豪人是在全州会议后,通过地下党黄一平的安排,一起离开的,二人在中途分手后,陈豪人去上海找中央汇报情况,写了《总报告》,邓岗则回广州复命。当时作为一号领导人的邓小平,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在邓小平1931年4月份给中央的报告中,邓小平对陈豪人以兄弟相称,工作上也评价甚高,而且也写明了当时他是知道陈豪人和邓岗去中央汇报工作的。

邓小平在文革开始时写的我的自述和后来给毛主席的信中,承认了第二次离队是严重的政治错误,但手续是健全的,而且后来邓小平第一次倒霉时(1934年)中央出面调查过,由接替邓小平前委书记的许卓作证,认为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是过了关的。

哪晓得,这也都是大政治家邓小平避重就轻,玩的一个障眼法。老老实实承认了第二次错误,人们就不会在第一次错误上纠缠。而且自50年代,当年百色起义时的前委书记,已经被张云逸和莫文骅等的老干部们定性为第三党。当年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也是不会有人注意和相信的。

当初邓小平回上海汇报工作大概也只是一个借口,照看老婆张锡媛生小孩才是真正的(毛毛的书中对此也是承认的)。因为当时龚饮冰已经给中央就百色起义的准备工作做了汇报,邓小平做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补充报告。多年后,毛毛认定,这两个报告人都是邓小平!女为父辨,也可以理解。这搁现在看来,邓小平回家照看妻子,也属于无可厚非,似乎还更有政治家难得的人情味,可是在战争年代,就不应当是小事。

邓小平一生都是非常的运气,当时负责中央军事的人,不是别个,是邓小平留法时的铁哥们周恩来。否则,接到前委通报的中央军委,是不会在百色起义二个月之后,任命根本没有参加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邓小平,为的政治委员的。

邓小平此人,命大福也大,全国解放后,百色起义硕果仅存的他和张云逸,分别当了中央总书记和广西自治区区委书记,于是便赢者通吃,有关百色起义和的一切功劳,都属于邓小平和张云逸,而一切错误,都是别人的(例如邓岗)。

老干部(包括张云逸)50年代的回忆录中,对邓小平是否参加百色起义和什么时候被任命为政治委员,都语焉不详。在中将莫文骅的回忆录中,不仅杜撰了邓小平亲自参加了百色起义,而且还在起义的当天,就被任命为的政治委员。现在知道,这些都不是事实。

三、关于的研究史料

俺个人认为,研究历史事件,应当以事件发生时的原始史料为主。

研究百色起义和的历史,邓小平在1931年4月份第二次回上海时给中央的这个报告是很重要的史料,但还不是最权威的。原因之一是邓小平本人并没有参加百色起义,在这个报告中,邓小平连百色起义的日子都搞不清楚。邓小平一直到60年代写我的自述时也没有搞清楚百色起义的具体日期,可见由邓小平决定百色起义日期的所有回忆录都是鬼话。

根据广西党史办陈欣德的材料,关于百色起义和比较权威的和非常细致的史料是政治部主任和百色起义时的前委书记陈豪人写的《总报告》(1931年2月)和《前委报告》(1930年1月)。广西军区关于百色起义的背景描述,也主要是引用该史料。

将上述三个材料加在一起,还有当时的中央指示和广东省委就百色起义和成立的来往电函,就构划了当时真正的历史情况。后来的回忆录,包括张云逸的、龚楚的,莫文骅的,袁任远的还有邓小平的自述,只能做参考。

例如网上流传甚广的袁任远的《从百色到湘赣》,不仅连百色起义时主要领导人的姓名都弄不清楚,以至于长期以讹传讹,而且还凭空杜撰出中央代表邓岗,伙同龚楚陈豪人篡夺了邓小平前委书记领导职位的事迹。现在知道,也不是事实。

毛毛的那本书,关于百色起义和部分,更是错误百出,不值一提了。

四、关于《简史》

spk兄看到的是好材料。但不知能否麻烦全文放在网上和大家分享?

spk兄说莫文骅在简史中没有对邓小平的“逃兵”事件提出过异议,也不存在莫文骅污蔑诽谤邓小平的问题,要有也只能是邓小平自己有心病。俺没有看到全部文献,但基本上同意网友们的分析,即这个小册子中,没有对邓小平非常不利的言论。相反,这个小册子,由于当时的政治倾向性,对邓小平还评价甚高。

可是其中的问题是,除了这个小册子,莫文骅是否还有别的揭发材料或者讲话什么的?例如,文革期间,张云逸就公开站出来讲话,说邓小平不会打仗等等。而且周恩来也曾在全会议上说莫文骅揭发邓小平当逃兵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莫文骅就被认为是揭发了邓小平,为什么莫文骅就被林彪和贺龙批斗(根据二公社的帖子)。根据莫文骅自己的回忆录,莫文骅当初挨整的罪行之一就是在干部政治学院时对当初的主要领导人有中伤(但具体是谁,莫文骅没有指明)。

当年的长张云逸已经靠边站,雷经天主要负责苏维埃,和关系也不大,而且雷经天很早就因为生活腐化和富农路线被二次派到的政治委员邓小平撤了职(这件事后来被误栽在广东省委代表邓岗的头上),当年的主要领导人陈豪人、李明瑞、李谦、韦拔群、邓岗则早已作古,龚楚则是知名的叛徒。那么这位的主要领导人,除了邓小平,还能是谁呢?

五、关于莫文骅的回忆录

目前我看到过的比较确实的书面材料,都是莫文骅不遗余力地吹捧邓小平的,包括瞎编乱造的材料,这同文革期间江西的程姓少将吹捧林彪的扁担(其实是朱德的扁担)和林彪(其实是朱德)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一样。但是莫的行为和群体丧失理智的文革并无关系,是发生在远在文革之前的1959年(同年,让人尊敬的元帅彭德怀,因揭露大跃进在庐山会议上倒台)。

如果仅仅是敢于诽谤邓小平(不管邓小平得势失势),莫文骅也还算是一条汉子。而且莫文骅中将是解放军中难得的诗翁,一生著述等身,自当令人刮目相看!

俺是在看到莫文骅在邓小平得势后,不惜张冠李戴,捏造历史,无中生有的、肉麻的吹捧邓小平,才觉得莫文骅这人,实在是墙头草,做人十分的不地道。

在俺的一个帖中,曾专门提到过莫文骅的军衔、人品、和回忆录。俺认为,莫文骅的回忆,未必能够全信,因为他的多次回忆录,前后不一致和伪造事实的地方太多。spk补充的的简史材料,如果能够全文贴出来,应当比二公社贴的莫文骅的个人回忆,更可信。

六、相关的研究资料链接

1、SPK:关于历史座谈会和《简史》


2、二公社:老战士座谈会与莫文骅事件 -- 再谈邓小平逃兵问题,。
3、席琳:邓小平的领导地位及其它,。
4、席琳:我为邓小平“狡辩”-兼评张云逸和莫文骅, 。
5、陈欣德:邓小平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研究述评。
6、邓小平:我的自述(节选)。
7、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节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逃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