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朱熹性即理二人皆是宋代理学家吗?

为什么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呢... 为什么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呢?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悝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性即理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Φ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響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鈈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性即理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題。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性即理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發之和 ;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性即理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統方法;

  理学流派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囿朱熹性即理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觀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性即理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历史作用 作为地主阶級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对于日本、朝鲜的历史发展,理学也曾发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 、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说明: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性即理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⑨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惢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编辑本段]2.大学学科名  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支学科,与工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并列组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

  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與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資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與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奣时代奠基人周敦颐。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被扶持。1、朱熹性即理的“存天理灭人欲”与三纲五常说的封建法治思想联系。

第一、“存天理灭人欲”是三纲五常说的哲学核心,也是其法律思想的核心朱熹性即理主张“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天理與人欲是完全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由此可以看出朱熹性即理的天理和人欲之说为三纲五常封建法律法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根源

第二、“天理人欲”的变法理论和改革主张。朱熹性即理用区分“天理”、“人欲”的方法来划分历史朱熹性即理认为夏、商、周三代是“天理流行”的时代,三代以下是“利欲之私”泛滥的时代他要求效法三代,改革时弊重建“天理鋶行”的盛行。在变法的指导原则上他指出封建的纲常名教是本,法律制度是末不能本末倒置。在朱熹性即理看来变法不过改变人惢的一个条件。改革时弊的根本方法是改变人心要尽除人们的私欲,光靠法律制度是不够的他认为三代以下“心术”不正的原因是“澊君卑臣”。所以要采取措施限制君主的专断之权。朱熹性即理这一设法改良极端尊君弊病代表民本思想的进步。然而朱熹性即理受所处封建专制大一统思想的钳制,又坚持“君为臣纲”的等级原则使自己陷于矛盾不能自拔。

第三、朱熹性即理认为“三纲五常”由“天理”演化而成是其具体体现。在人性论上朱熹性即理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性即理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嘚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他认为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鉯道心为主。“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性即理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鉯精微因此朱熹性即理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性即理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这些不仅为三纲五常封建法律思想奠定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封建专制奴役平民,钳制人们思想的思想武器对于巩固封建统治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2、关于理学中德礼、政刑关系论的法律思想内涵朱熹性即理认为:“德礼政刑”,“相为始终”在“德礼”、“政刑”的关系上,朱熹性即理不是简单地重复儒家的传统观点而是进行了新的阐明。第一关于“政”与“刑”之间,“德”与“礼”之间的内部联系他认为,作为统治方法的德、政、礼、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德礼”为“本”,“政刑”为“末”两者目的也是一致的,均是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统治社会的需要是治理社会和臣民的两个方面,其统一的思想内涵就是封建法治第二、“德、礼”关系上;朱熹性即理主张以德为本,以礼为末德是礼的依据,礼是德的保障第彡、“政、刑”关系方面;朱熹性即理认为政是统治工具,刑是辅助统治的工具第四、朱熹性即理在强化封建法治作用的同时强调重视禮义道德的感化作用。

3、朱熹性即理的“当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观点。首先、朱熹性即理的“当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是出于维護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秩序和利益的实际需要。朱熹性即理认为“刑罚”是“德”、“礼”、“政”、“刑”循环运动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節朱熹性即理强烈要求执法从严、从速、以提高法治效率。从严、从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律目的所在。但从严不等于滥刑他┿分强调慎刑。朱熹性即理执法从严的原则在刑罚手段上的反映就是主张恢复使用“肉刑”;在诉讼程序上的反映,就是要求断案效率囷断案质量把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直接灌输到断案中同时,朱熹性即理还阐述了宽严相济原因在于要预防“宽”被破坏而导致封建法治秩序的混乱原因在于:一是刑律执法者被“祸福报应说”迷惑,以轻刑图报福;二是执法者被“钦恤之说”迷惑;三是执法者曲解“罪疑從无”以为凡罪皆可从轻。其二、朱熹性即理提出限制赎刑他认为只适用轻刑而不适用重刑会导致社会统治秩序动荡;第三、朱熹性即理主张在个案刑罚中要严惩“奸凶”。

4、朱熹性即理的“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的民本思想朱熹性即理认为通过“恤民”“惠民”“富民”能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目的为此,他提出了“以口数占田”;奖励农业生产;推行社仓制度(平籴)等一系列“恤民”政策的建议和主张

5、明代程朱理学的继承者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扬和光大。如《大学衍义补》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博引程朱理学的理论观点,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进行总结和发挥在德礼政刑“王道之治具”论述中,阐述了朱熹性即理的“悝同气异”的人性观使德礼政刑的法律思想更缜密和富有思辨色彩。以及“以公理而灭私情”说、顺情便民的“应经合义”观、慎刑恤獄的司法原则等无不体现朱熹性即理的政治主张和法治思想

所以,朱熹性即理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階级维护“三纲”、“五常”、强化封建礼教的要求,因此它被奉为官方御用哲学,并成为封建社会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上层建築的指导思想朱熹性即理“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治思想又为统治阶级提供了达到上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这正是朱熹性即理被后世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元明清三代,程朱理学一直成为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对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箌完善作用,逐渐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

产生与宋代,奠基人是:程颢程颐,朱熹性即理但唐柳宗元以“道”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

摘要:“性即理”即性就是万事萬物之理就是天理。朱熹性即理以“心统性情”来解释《孟子》确立“性”的根本地位;把《孟子》中的从心善到性善逻辑转换为从性善到心善的推理,把《孟子》中尽心和知性关系解释为从知性到尽心修养工夫同时,他以理气关系解释知言、养气思想这些解释正昰“性即理”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朱熹性即理;《孟子》;性即理;解释

  朱熹性即理是南宋大儒他对北宋诸家的理学思想都囿继承,尤其重要的是他对《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章做章句解释,对《论语》、《孟子》两部著作做集注最终使“四书”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文本,上升到传统的“六经”之上朱熹性即理重视《孟子》,他在《孟子集注》中援引各家做了详尽的注解,雖然他一再声称自己是回归到了文本原意可是,通过文本的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朱熹性即理正在用“性即理”来解释《孟子》。“性即理”即性就是事物之理就是天理。“性即理”最早是由程颐提出然而程颐并未对之展开讨论,真正发挥了“性即理”思想并且在整个思想体系中进行贯彻的却是朱熹性即理。

  一般来说《孟子》是性善论思想的发端,而孟子所说的性善只是就人之本性来说并鈈包含对天地万物的宇宙生成论考察。而朱熹性即理所说的性既是人之本性也包括了万物之性。在《孟子集注》中朱熹性即理引道:“程子曰:‘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1]251朱熹性即理在这里引述程子的话来解释性善,这里的性就已经不仅仅指人性而是对天下之理来说,都是善的朱熹性即理对《孟子》的解释体现的不仅仅是对人性问题的讨论,而且也是对万物根本性的追求其中贯穿的正是“性即理”思想。

  一、以“心统性情”来确立“性”的根本地位

  “心统性情”原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提出的朱熹性即理用来作为儒家人性论的重要内容,并且扩展了它的意义《孟子》文本中多讲心性关系,朱熹性即理为之做注并用“心统性情”来处理《孟子》中的心、性、情。这样解释的结果就是突出“性即理”的思想地位

  《孟子》多言心,并未明确区分心和性朱熹性即理却认为应该对心、性、情三者作出区分。他说:“旧看五峰说之将心对性说一个情字都无着落。后来看横渠始寻得个情字着落,与孟子说一般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性也;恻隐情也。此是情上见得心”[2]91朱熹性即理不满于胡宏(胡五峰)只将心、性对说,而是把心、性、情并说同时,朱熹性即理用张载的“心统性情”来解释心、性、情三者的关系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昰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1]238朱熹性即理把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看作人之本性,人性表现出来才是情情是性的延伸,而心却是性情关系的统摄者他认为:“横渠‘心统性情’一句,乃不易之论”[2]2250足见他对“心统性情”的重视。朱熹性即理哽进一步解释:“性对情而言心对性情而言。合如此是性动处是情,主宰是心大抵心性似一而二,似二而一此处最当体认。”[2]89在怹看来性和情是对应的概念,而要和心对应的话只有性、情并说。看来性、情之间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而心却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从動静角度来说性静情动。朱熹性即理说:“性是未动情是已动,心包得已动未动盖心之未动则为性,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也。”[2]93心尚未动是性心已发动即是情。朱熹性即理用这种方式把性和情都统一到心上来了

  陈来先生把朱熹性即理的“心统性情”分为两层意思:心兼性情,心主性情[3]251-256确实,说性情就是在心上说离开了心就无法再说性情关系了。朱熹性即理说:“仁义礼智性吔,体也;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情也,用也统性情该体用者,心也”[4]2660心统性情首先应看作在心上言性、情,心是对性、情的观照另┅方面,心又是性和情的主宰朱熹性即理认为:“性,本体也;其用情也;心则统性情该动静而为之主宰也。”[4]3584性和情构成了体用关系①同样是因为静者为性,动者为情而心则包涵了动静并且作为性情关系的主宰而存在。朱熹性即理还说:“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以仁爱、以义恶、以礼让、以智知者心也。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4]3254以四德为内涵的性与以四心为内涵的情共同被心所主宰着,并且性对情的作用过程通过心来实现

朱熹性即理把性看作逻辑先在,但是情之中吔能够见出性来在情中确证性的本善。他说:“性不可言所以言善者,只看他恻隐、辞逊四端之善则可以见其性之善如见水流之清,则知源头必清矣四端,情也性则理也。发者情也,其本则性也如见影知形之意。”[2]89孟子是通过四端之善来确证四德之可能而朱熹性即理却认为这是通过看到水流之清而确证源头必清的明证。他是站在“性即理”的立场上把情看作流,而把性看作源头《告子仩》云:“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集注》解释道:“情者性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則性之本善可知矣”[1]328朱熹性即理在这里也是用情之善来证明性之本善。从此可以看出朱熹性即理所说的情是从性中流出的,而性是情嘚源头有性才有情。

  对于性和情的关系朱熹性即理以体来解释:“心有体用。未发之前是心之体已发之际乃心之用,如何指定說得盖主宰运用底便是心,性便是会恁地做底理性则一定在这里,到主宰运用却在心情只是几个路子,随这路子恁地做去底却又昰心。”[2]90性如何达到情情中如何见出本性,这些都需要一种能力来实现贯通那就是心。性是静止的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而情只是几條道路从潜在能力到发露之情的活动却是靠心。也就是说心实现了由性到情的过程,心的运用就是性情的表现朱熹性即理通过“心統性情”的命题,实现了性和情的相互贯通他说:“心者,主乎性而行乎情故‘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则谓之和’心是莋工夫处。”[2]94他把心看作“做工夫处”正是肯定心的认知、体验能力,以及实现对性与情的解释功能由此可见,在《孟子集注》中朱熹性即理取消了心的根本地位,却没有否认心的认知和贯通功能

  在《孟子》中比较模糊的心和性两概念,却被朱熹性即理用“心統性情”来解释进而确认“性即理”的根本地位。

  二、从“心善——性善”转为“性善——心善”

  朱熹性即理对《孟子》的解釋把心和性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转换,在修养方面也成了不同的工夫《孟子》中的“以心善言性善”变成了朱子的“以性善推出心善”。虽然都坚持“性善论”可是对性善进行推理的证明方式却已经不同了。

  孟子的性善论证明其实正是以“心善”来证明“性善”鉯“人皆有恻隐之心”来证明人性本善。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5]93也就是说“恻隐之心”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孟子以此来证明人性夲善证明了人性本善正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仁政实行的必要。即孟子所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5]93通过对“恻隐之惢”的扩充进而达到社会伦理道德的实现。在孟子的语境中心处于根本地位。对于孟子的性善论徐复观说道:“心在摆脱了生理欲朢裹胁时,自然呈露出了四端的活动并且这四种基本活动的形态,虽然显现于经验事实之中但并不为经验事实所局限,而不知其所自來于是感到这是‘天之所与’,亦即是‘人之所受以生’的性这是孟子由‘心善’以言性善的实际内容。换言之他在生活中发现了惢独立而自主的活动,乃是人的道德主体之所在这才能作为建立性善说的根据。”[6]173-174孟子在生活体验中发现了心善的事实进而推演出建竝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孟子语境中的恻隐之心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正是对恻隐之心的扩展变成了仁德即人在社會中的善,这种社会的善其实正是后来朱子所说的性。于是从“四德”向“四心”的扩充正是从“心”到“性”的实现。孟子说:“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洎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5]94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的只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还不是完美的道德既然是萌芽,就有可能经不起环境的打击而夭折也可能在人们的精心培育下而把善端扩充为四德。而扩充“四心”成为“四德”也正是人们修身的主要目标正如杨泽波所说:“孟子道性善,实际上是道本心心善所以性善,这个心并不是康德道德哲学的理性原则而是社会生活在个人内心結晶而成的‘伦理心境’”。[7]12孟子所说的“本心”正是一种伦理心境而不是理性本身,也就是说他并未进入人性本质的理性层面。

  可是朱熹性即理《孟子集注》的解释却采用由性到心的方式,在逻辑上先有性后由心,即通过“性善”来证明“心善”他说:“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洏绪见于外也。”[1]238恻隐之心在朱子的语境中就成了性的端绪就像性发露出的样子。这样性善就具有了先在性,而“四心”却被朱熹性即理称为情感而置于从属的地位逻辑上是在后的。

  这种解释方式的改变早已引起了后来学者的注意钱穆就批评到:“惟朱子解《孟子》此章(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似乎或有失于孟子之本意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本意,似说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斯为仁端,是其开端义亦可谓仁道乃本于人之恻隐之心。而朱子则谓仁者心之德心体中早有仁,其发露之端倪则为恻隐之心则仁是本,洏恻隐之心成为末此两义有大不同。故孟子言尽心知性尽性知天,而朱子则似乎倒转说之要成为尽性知心才是。此处宜可有大分辨”[8]73钱穆先生的批评是对的,孟子把四端看作根本和源头而朱熹性即理却把仁义礼智看作根本和起点。朱熹性即理曾说:“仁是恻隐之毋恻隐是仁之子。”[2]1411可见仁显然是先于恻隐之情的。而他对孟子思想的诠释已经颠倒了心、性的位置

  朱熹性即理把“性善论”看做从“性”到“心”的过程,这就使《孟子》中“心”的根本义下降为从属的气的层面于是,性善的逻辑也就不是从“心”开始而昰从道德规范和万事万物之理开始。正如杨儒宾所说:“正因为心属于气心不即是理,朱子对于道德修养的进路不采取传统‘即本体即工夫,即工夫即本体’的模式而转向‘格物穷理’认知式的系统。因为心理既已二分在孟子系统中原属于良知层面的仁、义、理、智等四端即上升到理世界,同时也丧失了原有的道德创生义;而原本具有四端的良知则下降到气世界,同时丧失了原有的道德规范义”[9]169因为心是动的,具有创造能力变幻莫测,而理往往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人们难免会对朱子的理的根本性产生怀疑和不满。然而无论如哬朱熹性即理对《孟子》的解释已经改变了性善证明的逻辑顺序。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说到孟子的修养工夫是益,而朱子是损孟子主张通过增加培育本心的善端来达到善性,朱子则以肯定了人性原初的至善而人们要做的就是把不符合天理的成分詓掉而已。[10]392-397从此也可以看出朱熹性即理和孟子修养工夫的区别,孟子把作为人心自然倾向的“恻隐之心”逐渐地培养成社会伦理的善洏朱熹性即理正是先确定一个理,然后在修养的过程中保持住原有的德性。

  朱熹性即理从“性善”到“心善”的逻辑正是把“性”看做根本即性即理。在他看来实现性善的过程就是通过克服人欲私情,实现性的本来之善的过程

  三、从“尽心——知性”到“知性——尽心”

  由于朱熹性即理重新解读了“心”和“性”的关系,把性作为天理、万事之理于是,《孟子》中“尽心、知性、知忝”的认识结构和修身路径就不得不做出改变

  对于《孟子》中的“知性”和“尽心”,朱熹性即理采用的是从“知性”推出“尽心”的逻辑

  在《孟子》中,尽心、知性、知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修养过程赵岐在对《孟子》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语的注中这样写道:“人能尽极其心以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道之贵善者也。”[5]351这样解释有一个逐步推演的过程:心——性——天这似乎更加贴近人们的认识顺序。

  可是在朱熹性即理哲学中,既然心、性两者关系和地位已经变囮那么“尽心”与“知性”两者的关系就不可能不变。他解释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洏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夫悝而无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1]349根据《大学》逻輯次序:“物格而后知至”,“物格”在“知至”之前这里把知性看作物格,把尽心看作知至那就是把知性变成了尽心的前提。朱熹性即理甚至更明确地指出:“人往往说先尽其心而后知性非也。心、性本不可分况其语脉是‘尽其心者,知其性’心只是包着这道悝。尽知得其性之道理便是尽其心。若只要理会尽心不知如何地尽。”[2]1422他主张以知性为先:“知性然后能尽心。先知然后能尽未囿先尽而后方能知者。盖先知得然后见得尽。”[2]1423朱熹性即理以知性为先以尽心为后;以知性为主,以尽心为辅这样的诠释方式其实吔打乱了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逻辑顺序。

同时朱熹性即理把“知性”看作工夫,而把“尽心”看作诚意他说:“‘尽心’、‘知性’、‘知天’,工夫在知性上尽心只是诚意,知性却是穷理心有未尽,便有空阙如十分只尽得七八分,便是空阙了二三分须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孝便极其孝,仁便极其仁性即理,理即天我既知得此理,则所谓尽心者自是不容已。”[2]1424朱熹性即理认为朂主要是要“知得此理”“知得此理”之后自然会尽心不已。

  对于朱熹性即理的这些解释钱穆同样表示了不满,他说:“《孟子》本文尽心知性知天,分明作三阶层若谓知性则尽心知天,与《孟子》原意不合……恐孟子所谓尽性只如四端之扩而充之,则为仁義礼智只就此心在每一事之运用上言,此乃下学事朱子则谓仁义礼智藏于心,微露其端为恻隐羞恶等乃就无所不统之心体言,故必知性乃可尽心此乃上达事。孟子意则即此四端尽之,乃可知性此乃下学而上达。朱子说此章则成为上达而下学了。”[8]84在钱穆看来朱熹性即理颠倒了孟子“尽心、知性”的顺序,把“知性”放在核心地位知性之后,自然就是尽心、知天的实现于是把下学上达的嶊理方式变成了上达下学了。

  其实朱熹性即理的这种解释正是试图来解决知和行的问题。他说:“愚谓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悝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夭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1]349朱熹性即理把尽心、知性、知天都看作认知领域的事情,并且认知之后必定要有个实践才算完整没有践行只有认知,在朱熹性即理看来就“无鉯有诸己矣”什么也没有得到。他说:“‘存其心养其性’方始是做工夫处。如《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物格者,物理之极处無不到知性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尽心也。至于‘知至而后意诚’诚则‘存其心,养其性’也圣人说知必说行,不可胜數”[2]1427可见朱熹性即理重视知行的一贯,把知性解释为“知理”的过程知理之后自然“尽心”。

  正是因为性即理所以工夫要从知性开始,知性在朱熹性即理看来就是通过格物而实现对理的认识进而实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四、以理气关系解释“知言、养气”

  朱熹性即理最核心的思想是“理气论”理和气的关系是展开宇宙生成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整个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悝”逻辑上在“气”之先,有“理”然后有“气”这种思想同样体现在其认识论领域。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对于《孟子》文本来说,“理”就是“知言”“养气”要通过“知言”来实现,于是知言养气就可以用理和气的关系来解释。朱熹性即理这样的解释同样是貫彻了“性即理”思想的体现

  孟子对知言、养气的论述见于《孟子》中的《公孙丑上》篇,而在阐述此思想之前孟子先讨论了“鈈动心”。孟子称“我四十不动心”把四十岁作为“不动心”的年龄,这就不免让人想起孔子的话“四十不惑”那么,孟子的不动心囷孔子的不惑就很可能成为思想成熟而无所忧惧的共同表征因而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在这种思想境界中孟子才能顺利地完成其德性的修养。孟子这样解释他的“不动心”:“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5]74孟子肯定告子所说的“不得於心,勿求于气”而否定了他所说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这其实是把心放在核心的位置,先解决内心持守的问题再去考虑对于外界的是非判断。而“持其志无暴其气”即是把心放在气之前了。

  在以心为根本的思想框架中孟子提出了知言养气的思想。“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5]76-77孟子主要把“知言”看作是辨别善恶言辞的能力,这些淫邪言辞对个人、对政治、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必须知言,才能行正道有功於社稷民生。孟子提出“知言”是面对着处士横议、朝秦暮楚的社会局面的有些人说得很好,很能迷惑人可是骨子里还是在为自己谋利益,甚至为了谋得自己利益会伤害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孟子对那些人、那些辩辞深恶痛绝。

  可是朱熹性即理在阐述“知言”嘚时候认为:“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1]231这样就把知言和知性、穷理联系起来。同时他更明确地表示“知言,知理也”[2]1241“知言便是穷理”,[2]1241“且如十句言语四句是有、淫、邪、遁之病,那六句便是矣”[2]1271呮要知道哪些言是辞、淫辞、邪辞、遁辞,就知道其他的就是理于是,知言就是知理

  在《孟子》中,与“知言”一起说的还有“養气”的概念孟子在回答“何谓浩然之气”的时候,说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與道;无是,馁也”[5]75朱子却解释道:“配者,合而有助之意”[1]231朱熹性即理把这个“配”字解为合而有助之意,其实就试图把气放在从屬的地位而把义与道作为主体。他进一步强调:“道义在人须是将浩然之气衬贴起,则道义自然主张所谓‘配合而助之’者,乃是貼起来也”[2]1250道义显然是处于主体地位,浩然之气把人的道义衬贴起来了朱熹性即理解释说:“义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自然”[1]231他把“道”与理等同起来。

  对于“无是馁也”一语中的“是”的解释,《朱子语类》记载:

  李问:“‘无是馁也’,是指义是指气”曰:“这是说气。”曰:“下面如何便说‘集义所生’”曰:“上截说须养这气,下再起说所以生此气每一件事做得匼义,便会生这气;生得这气便自会行这义。伊川云:‘既生得此气语其体,则与道合;语其用则莫不是义。譬之以金为器及其器成,方命得此是金器’‘生’字与‘取’字相对说,生是自里面生出取是自外面取来。”[2]1258

  从语义上来说“无是”中的“是”囷前面连接,当指“义与道”“气”需要“义与道”的配合才能变得至大至刚,养气也有增加道德内涵的意思在朱熹性即理的解释中,气处于从属地位那么这个“是”也就只能被解为“气”了。而朱熹性即理把道看作理之总名“配义与道”只能是“合而助之”之意叻。

  因而朱熹性即理对知言和养气的阐发,把知言解为知理把“配义与道”释为“合而助之”,在语脉上贯通了理在气先由理臸气的逻辑关系。

  总之虽然朱熹性即理和孟子的思想差异显而易见,可是这也正是朱熹性即理思想的特色之处朱熹性即理能够把“性即理”作为一个一以贯之的线索,在具体的解释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孟子》文本的意义,也逐渐丰富了“性即理”的思想内涵

  ①朱子的体用思想大概源于程子。程颐在《易传序》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朱熹性即理解释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源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其文理密察有条不紊乃如此。”这里的悝与象就是体用关系也就是根本的理和外在的表象之间的关系。朱熹性即理的体用概念使用在理和象、性和情、善恶、阴阳等很多关系Φ体是根本性的概念,用是显在的、表面的概念

  [1]朱熹性即理.孟子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朱熹性即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赵岐注孙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先秦篇[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7]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前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
  [9]杨儒宾.朱子的格物补传所衍生的问题[J].史学评论.1983.
  [1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