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华泰汽车新能源这个公司已经上市了,我之前怎么不知道,股票代码多少!

(原标题:坐拥45万产能年销量仅7万 “高管绞肉机”华泰汽车死磕新能源)

如今,车企高管跳槽、离职已不新鲜。但如这样,2015年内10余次更换销售公司总经理,走马灯似地换高管,以至于被业内称为“高管绞肉机”,这种状况仍属罕见。

3月中旬,华泰汽车被曝出,郑兆瑞、王朝云两位副总裁(分别担任旗下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双双离职,后者在华泰汽车任职8个月,而前者只有4个月。自2002以来,华泰汽车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有过10余次更换。与此同时,华泰汽车常年销量不景气,未推出过明星车型,业界普遍猜测,这或是高管频换的重要原因。

华泰汽车高管频繁更换还有哪些原因?哪些因素导致了常年销量不振?在长期缺乏畅销产品的情况下,公司多次公开提及,未来将着重发展新能源业务,但现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公司是否担心此时再发力,市场留给的空间已不多?就以上相关问题,记者向华泰汽车致函致电,对方未予应答。

3月16日,华泰汽车副总裁、同时担任华泰新能源汽车公司董事长的郑兆瑞离职。一同离去的,还包括华泰汽车另一副总裁,兼任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的王朝云。郑兆瑞是在2016年12月加盟华泰汽车,此前在奇瑞任副总经理。在这之前的4个月,2016年7月,王朝云正式加入华泰,他之前的职位是奇瑞营销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这不是华泰汽车高管头一次来去匆匆。2002年至今,华泰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变更过10余人,最长任期不到3年,最短任期甚至不足两个月,其中,不乏华晨金杯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志刚、长安汽车销售总监王惟这样的圈中名人。

这些离开的职业经理人,在华泰汽车更多只是“打工仔”的身份。华泰汽车现最大股东是84年的张宏亮,其持有华泰汽车76%的股份,如此多的股份也是受之乃父。其父张秀根将股权转让给儿子后,现持有另24%股份。现年56岁的张秀根比其子履历丰富得多,曾当过军人,干过包工头,华泰汽车是他在2000年一手创办的。

内蒙人张秀根所创立的华泰汽车,现共有天津、山东荣成、内蒙古鄂尔多斯三大生产基地,具备45万台整车的生产能力,拥有SUV、客车、轿车及动力系统四大产业平台。

拥有45万台整车生产能力的华泰汽车,2016年销量为7.3万辆,虽同比增长2.6%,但仍落后乘用车整体市场增速12个百分点,少于自主品牌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

对此,汽车专家凌然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车企,销量是高管职位稳定的保障。一旦产品不好销,企业日子不好过,这时候,高管往往成了承担责任最重要的一方。”

虽然销售不力,但在把握市场风向上,华泰也算是可圈可点。公司也在官网上自称,是“我国SUV的开拓者,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这的确属实,只是在这两个领域,华泰汽车却成了起大早赶晚集的典型代表。

2002年,华泰与韩国现代签订合作协议,以11.72亿元的总投资,拿下韩国现代旗下SUV车型特拉卡的生产权。这一年中,长城推出旗下首款SUV赛弗。尽管入行时间相差无几,今年2月,特拉卡共卖出163辆,长城旗下的哈弗H6销量达到3.3万辆。

在新能源领域,华泰汽车同样是早早布局,成绩却差强人意。2009年,华泰就已投入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仅比比亚迪晚了一年。但这一业务却进展缓慢,比亚迪现已有超过10款新能源车,而华泰在售的,却只有EV160和iEV230两款。

除了抢占SUV与新能源业务的先机,华泰汽车也在2013年进入传统轿车领域,推出旗下首款紧凑型轿车路盛E70。然而,尽管涉足领域众多,华泰汽车旗下却无一款畅销产品,公司2016年销量最高的新圣达菲也只卖了3.7万辆,而这只不过是其他畅销SUV一个月的销售量。

在SUV、轿车、新能源汽车几个领域兜兜转转之后,华泰汽车似乎意识到,还是应先将新能源业务作为发展之重。对此,公司宣布了一系列计划,打算在2020年实现年销20万辆新能源车,推出14余款相关车型,覆盖轿车、SUV以及MPV的各个级别。

对于华泰汽车这一计划是否能够达成,多位业内人士持怀疑态度。原因在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已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留给华泰汽车的机会似乎并不多。

对于自产电池为比亚迪带来哪些先发优势?比亚迪方面对《投资者报》表示,自产电池使得公司垂直整合沟通成本效率提高,通过逆向研发,利于自己在电子代工领域积累的模具开发、制造、工艺流程等资源能力,自己做模具、做零部件,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在成本和沟通效率上较其他企业有天生优势。

华泰汽车尽管虽然布局新能源汽车较早,但直到2015年,公司才成立天津华泰亿纬电源有限公司,开始自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一步输可能会导致今后步步输。在自产电池上已落于人后的华泰汽车,未来将如何与有此优势的企业竞争,以实现年销20万辆的目标,这的确是个难点。

凌然认为,无论能否实现所夸下的海口,若华泰真能做到聚焦于新能源业务,总比过去的贪大贪全好一些。他说,“华泰汽车的问题在于视野太小,制造业的历史证明,凡是家族式企业应注重于精深化,而不是搞大而全。与其不停更换职业经理人,华泰汽车应当把产品做精,比原来更焦点化,这样才符合家族式企业发展的利益和优势。”

本文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张诗雨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
现在都在推新能源汽车,不知道华泰汽车新能源车如何?... 现在都在推新能源汽车,不知道华泰汽车新能源车如何?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华泰汽车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车企之一,华泰汽车自2009年就开始发力新能源,现在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可以说很成熟了。电控、电机、电池集成的“三电技术”方面,华泰汽车已经拥有了核心技术并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放在全世界也属于先进水平。在北京慕尼黑有自己的研发室,天津还有生产基地,自给自足,新能源汽车做得风生水起。就拿华泰生产的国内首款纯电动SUV车型XEV260为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66公里,即使寒冷、高温、潮湿等极端环境下,电池都可以1小时SOC从0%充到80%,续航时间长、充电快,华泰新能源汽车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

原标题:华泰新能源曲线上市或将破产 曙光股份何时才能姓“张”?丨汽车预言家

新能源销量的下降以及多位高管的离职,或许成为华泰汽车延迟发送股权转让通知的原因之一,放慢入主曙光股份的脚步,或许是“张氏父子”在为新能源故事寻找新的“由头”。

1月27日,曙光股份对外发出公告称,曙光集团尚未接到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办理协议转让曙光股份14.49%股份过户登记的通知,这也就意味着原定于2018年1月31日完成股权变更计划无法按时完成。

梳理曙光股份与华泰汽车的股权交易,2017年年初,曙光集团与华泰汽车正式签署《辽宁曙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让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书》。

2017年2月,曙光集团被七里港集团告上法庭,七里港集团称曙光集团将曙光股份的股权同时出售给华泰汽车和七里港集团,随后曙光股份对外表示,曙光集团确实曾与七里港就部分股权转让事宜进行过商谈,但并未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2017年5月,华泰汽车收到了商务部出具的《不实施进一步审查通知》,这意味着华泰汽车通过了商务部的调查,股权收购可以按照框架协议完成。

2017年7月,华泰汽车与曙光集团的股权收购协议中第一部分5.28%的股权转让完成过户。

2017年12月,曙光集团“一女嫁二夫”事件有了结果,七里港集团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构成虚假诉讼罪。“一女嫁二夫”正式落幕,同时,华泰汽车和曙光集团商定最迟于 2018 年 1 月 31 日前完成剩余 14.49%股份的转让过户登记。

华泰汽车与曙光股份在近一年的股权交易中,虽然出现了“一女嫁二夫”事件,但所有的时间节点几乎是按照双方约定顺利进行,唯独最后一次股权转让登记并没有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进行。

对于华泰汽车为何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发出股权转让通知,曙光集团与华泰汽车并没有给出解释。

有舆论猜测,不发出股权转让通知或许是因为,华泰汽车所讲述“新能源汽车”故事似乎不能支撑其现阶段进入曙光股份,此外,对于华泰汽车看中的商用车生产资质和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资质,华泰汽车似乎也无力布局。


华泰汽车主要控股子公司 

据数据统计,华泰新能源2017年全年累计批发量为1.23万辆,华泰汽车虽然积极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累计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但销量数据并不尽人意。

不单单是新能源销量低迷,华泰汽车的高层变动也十分频繁,2017年3月份,任职不足4个月的华泰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郑兆瑞离职。


华泰汽车实际控制人示意图

2018年年初,分管新能源业务的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离职,在华泰汽车集团任职期间,王向银曾协助华泰集团创始人张秀根,明确了华泰汽车未来的战略方向,制定出了以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为战略核心业务,同时将金融为战略支撑业务,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制造服务型公司,

在外界来看,新能源销量的下降以及多位高管的离职或许成为华泰汽车延迟发送股权转让通知的原因之一,而郑兆瑞与王向银的离职,或许让“张氏父子”的新能源故事没有讲下去的能力和空间。

华泰汽车将收购协议“搁置”,对于华泰汽车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影响,但对于曙光股份的十分不利,合法合规的《股权转让书》将限制曙光集团对曙光股份的控制。此外,行业专家也指出,曙光股份在27日发布公告,多多少少都有向华泰汽车施压的意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泰汽车新能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