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清田黄石雕雕艺术品

内容提要:以相关人物、资料考證为依据划分林清卿艺术生涯为三个阶段。通过“林清卿林友清田黄石雕薄意---寻隐者不遇”与有关资料、照片、拓片对比确认该作品莋者为什么是林清卿;以及该作品所用寿山石为什么是林友清田黄石雕。文章所用数据以历史上几位大家的专著和当代寿山石雕刻艺术家仳较严谨的著作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林清卿作品没有落款;有关林清卿1896---1930年艺术活动及作品研究为什么不充分;通过公认的林友清田黄石雕照片与该实物对比,在林友清田黄石雕色泽方面强调:林友清田黄石雕在一般光线条件下呈现土黄色:如蜜如酱,如鞠尘;或曰:黄田通黄如烂柿者佳。强光照射下呈现出橘皮黄、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熟栗黄等由浓至淡的黄色给出林友清田黄石雕鉴定的第四个標准“见(强)光不出黄,必定假田黄(石)”;就观察该实物重新界定了林友清田黄石雕“筋”和“格”的概念、“红筋”的颜色等

    “薄意是寿山石雕艺术中的专有名词”。潘主兰(1909---2001)说:“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1)。

艺术门类之间是有历史传承和相互借鉴的从远古箌当代,人的艺术探索过程从没有停歇薄意艺术也是在历史悠久的各种石雕艺术及文学艺术的基础上诞生的。每种艺术形式除了具有艺術美的共性之外又都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薄意艺术的特别之处综合来讲在于以寿山石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人画为表现内容,以寿屾石雕刻技法为表现手段小中见大,以刀为笔画石融合,诗情画意跃然石上

    林清卿师从西门派鼻祖潘玉茂的弟弟潘玉进的弟子陈可應(1872---1941)多年,不到二十岁就已颇有名气(2)由此推断林清卿雕刻艺术第一阶段,起始时间在1896年前这一时期林清卿的作品尚处在浅浮雕姠薄意艺术过度阶段。如作品“菊花薄意方章(月尾紫石)”(3)

“然而他不满足薄意技艺的现状,毅然放下雕刀另外拜师学习国画,参研古代石刻、画像砖以及竹雕留青的艺术将其融于其后的艺术创作中”(4)。林清卿学画出师后的第一件作品是刻一颗有黄黑二偅皮的林友清田黄石雕,运用国画笔法在黄皮上刻一丛竹子黑皮上绘两只争食的雏鸡。《薄意大师林清卿》第26页有拓片这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艺术品,清新绝伦笔墨韵味浓厚。林清卿名重当时被推崇为西门派的领袖,人称‘西门清’熊文镛(?---1917)说:“清卿画石非人之画纸所能及也是石以画传者”(5)。

    以此推断林清卿薄意艺术诞生不晚于1917年从风格上看 “香山九老”(坑头冻石)、“香山九咾图薄意章”(坑头牛角冻石)象这一阶段的作品(6)。

“正当林清卿在努力开拓薄意艺术的新境界时他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出现了转折點。清末太子太傅陈宝琛之孙陈叔常(1910---1976)先生恰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回到福州,陈叔常时与书画界名流吴任之、陈子奋(1898---1976)、潘主蘭(1909---2001)先生交往经他们介绍认识了林清卿,两人相见恨晚遂成忘年之交”(7)。这个转折点以陈叔常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时间判斷,应在1930年后这以后有关林清卿的艺术活动记述研究比较充分。

林清卿艺术生涯1896----1948约52年可划为三个艺术风格递进阶段:

    林清卿艺术活动特点是來料加工不曾开店。林清卿大师一生作品数千件每件作品自己都没有记录,雕刻完工作品随石头主人飘落各处作品之间难有聚首机會。

    林清卿一生执着于艺术探索不曾授徒,虽私淑者十余人然略得精髓而有所成者仅二、三人而已。

大师作品皆已流散幸有拓本传卋,为后人留下了学习与研究的珍贵资料能研究林清卿第三阶段1930---1948薄意艺术,必感谢两个人:道山路陈某、王雷霆他们曾为林清卿1930---1948作品磨光,将过手的林清卿作品1930---1948做了拓片王雷霆的拓片传给刘爱珠,部分收录在刘爱珠著《薄意大师林清卿》一书中;陈某晚年将花鸟拓片讓给林棋俤山水拓片让给郭功森(1921---),人物拓片让给郭茂桂

    林清卿前两个艺术阶段1896---1930约34年,由于缺乏系统的作品及拓片供研究人们所論甚少。可以肯定作为雕刻艺人,34年其作品绝不在少数林清卿的艺术发展历程一定有一个刀法、画意等方面的演变过程。零星的作品巳让人有了初步认识

“林清卿很讲究剔地的分寸,深一点有流俗的刺手感浅一点又缺乏立体感,他剔地的厚度真正是恰倒好处剔地嘚用刀很关键,如用半圆刀景物不够清晰,如用平刀景物和底地呈直角又火气太重。林清卿多用小圆刀剔地这样景物既明显又使底哋成为有机的依托。他对某些细节的特殊处理最见功力如树枝顶端的‘顿笔’,竹叶尖部的‘回峰’水边坚挺的芦草,皆精妙至极臸今无人能够模仿。他最讲究底地的平整连树干疤节和花叶蛀洞的小小底地都非常之平,让人看起来既清晰又富有空间感这种剔地效果难倒了古今多少艺人,也成为行家鉴定林清卿作品的依据之一

林清卿对薄意景物表面的刻画更是别开生面,对树干疤节、花瓣、花叶人物的结构和衣褶等均以小圆刀开纹,运刀疏密有致刀笔生花;对烟、云、山石等则使用圆刀或半圆刀,刀法圆顺浑朴刚柔相济,咗右逢源;而对写意的竹叶、芦草等多保留光面竹叶的尾部有意与底地相融,更有墨趣和立体感他刻水纹的功力特别令人钦佩,寥寥數刀丝毫不能更改,真疑有神助

    寿山石天生丽质,然而难于完美常有格、裂、斑点等缺陷,如何‘因材施艺巧掩瑕疵’,林清卿茬这方面的造诣尤为精湛在他的作品中常可看到这种技巧的表现,如将散乱的斑点刻作点点梅花;将凹陷的蛀洞刻成假山石的空洞正昰奇思妙想,愈见天然

  林清卿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松、竹、梅等许多画家反复描绘的传统题材,难有新意洏林清卿却能别出心裁。他刀下的梅花老干曲屈盘旋新枝长而挺直,给人以孤芳冷洁向春风的豪情再如山、石、云等人们熟视无睹的倳物,一经林清卿刀笔的点画总是特别新颖奇妙,令人心怡神往在人物方面,林清卿最常刻的是苏东坡的题材如‘游赤壁’、‘东坡赏砚’等,无不神情毕肖韵味无穷” (9)。

作品以画理入石,将传统中国文人画的章法、墨韵、意境及唐诗蕴涵的文化内涵与西门派寿山石薄意雕技法有机相融小圆刀剔地,即使非常细微之处也非常平整树枝顶端以书法、绘画常用的“顿笔”结束,竹叶尖部刀法有绘画、書法的“回峰”韵味写意的树叶、竹叶保留光面,竹叶及藤蔓的尾部与底地相融彰显了薄意画面的墨趣和立体感。一根腰带、一条树枝自然化解了石头原有的瑕疵特别是梅花的刻法:老干曲屈盘旋,新枝长而挺直岩石边怒放的菊花与风中衣抉飘动的方向一致,更有動感尤见“吴带当风”的遗韵。细微之处显精神将凹陷的蛀洞刻成山石的空洞,正是奇思妙想愈见天然,适合把玩云、石、水的刀法圆顺浑朴、刚柔相济、左右逢源。林清卿绝活之一的云纹、水纹虽寥寥数笔却显得灵动飘逸。

画面奇松下戴笠老者长髯飘动眉目忣手的动作刻画形神毕肖,似有所问;童子轮廓分明玲珑剔透,似有所答, 刀法简练仅用外部轮廓就将人物的神态摹画得淋漓尽致。使囚自然联想起唐代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景配有岩石边上摆动的菊花二人腳下的山路,不远处迎风飞翔的仙鹤绝壁上的庙宇,依岩石奔流而下的山泉灵动的云彩,山石上的萱草太阳高高照耀在山顶。一幅屾水画跃然石上见此作品,才体会到什么是“画石”

背面山下:挺拔的梅花穿石而出,具有“清癯雅脱”意趣的翠竹傲然挺立老干烸花曲屈盘旋,旁边是直上云霄的劲松萱草丛丛,新梅挺拔秀美云纹缭绕,高悬的瀑布倾泻而下;整个画面石的气势雄伟,大小错落有致突显了山的高峻与灵秀。

一块小石方寸之间安排如此多的景物,精微玄妙的刀法显出笔墨的酣畅宽能跑马,密不容针;有山囿景山景相融;有山有水,山水相合;有人有物人物相托;有花有鸟,花鸟相依;庙高而处隐者幽居;诗情画意,跃然石上密不嫆针之处供欣赏,宽能跑马之处供把玩

整个画面在厚不足一毫米的黄色石皮上雕刻完成。梅兰竹菊四君子入画象征着文人清高、傲世、幽洁、隐逸等多种精神品格作品继承了唐宋以来文人画传统。将以尺论幅的国画艺术浓缩于以寸论幅的画面内却不失墨韵。

    林清卿的藝术风格和特点与寻隐者不遇的艺术特色相对照若合符契。刀法和立意与林清卿薄意艺术风格特别是第二阶段1917---1930相符

    能驾御如此题材者,在薄意艺术不足百年的历史上也非林清卿莫属

“林清卿林友清田黄石雕薄意---寻隐者不遇”所用石材有出产于福建寿山村田坑石的典型特征:一眼望去如蜜,如酱如鞠尘,通黄如烂柿强光照射下呈现出浓厚的黄金般璀璨黄色。外形呈无棱角且嵯峨丰满的鹅卵独石状(石形);外裹厚约1毫米牙黄色石皮虽经雕刻,卵石形状未破坏,前后左右留有原生石皮多处(无皮不成田);肌理呈土黄色(如蜜、如酱、洳鞠尘,通黄如烂柿);透明度好,呈半透明状(似透非透)与手指在黑暗中被手电筒光照射下的透明效果相似(石心泛红黄之光,寶气灿烂);强光下观察萝卜纹细密明显照片放大纹路更加清晰(无纹不成田);赭色筋脉细如发丝,沉稳;裂格斜浅而短小(无格不荿田);测其密度是2.6克/立方厘米;摩氏硬度2.6左右指甲(摩氏硬度2.5)刻划不动,铝钥匙(摩氏硬度2.75)可刻出沟槽;细腻温润凝洁从未上油亦不燥不变,稍加把玩摩挲即油光欲滴,抚摩时手与石极为亲和给人的感觉就象抚摩婴儿肌肤,质凝而嫩握片刻结细密水珠于石表。晴朗阳光下视之温纯深润胜于玉,所蕴黄色迷人遇强光照射,现出璀璨的金黄色既黄金黄林友清田黄石雕(见强光显金黄色)。质纯潔没有杂色沁染内部色泽纯正度基本一致,石质干净细腻晶莹剔透且通灵感强(似透非透如冻)包浆厚重、古朴。即使新打磨出的底媔也丝毫没有火气,仿佛旧石一样入手让人不忍放下,所谓“六德”无一不备细(细结不粗松)、洁(纯洁光滑如孩儿面)、润(油润不枯燥)、温(宝气内蕴)、凝(凝灵成冻)、腻(腻如肉冻,粘糕)与水坑、山坑之寿山石细加比较参详感触更深。重455克

“林清卿林友清田黄石雕薄意---寻隐者不遇”所用林友清田黄石雕在质(六德)、色、形、材、筋、格、纹、摩氏硬度、密度、石皮、包浆、强咣下呈现出金黄色泽(黄金黄林友清田黄石雕)、暗处照强光透出灿烂的红黄之色、良好的半透明性等与文献描述完全相符,其质量达到極品林友清田黄石雕的所有要求与《薄意大师林清卿》一书中收录的林清卿作品“梅雀争春”田黄冻石照片(福州市博物馆藏)、被台灣收藏家曹兴诚收藏的“杨璇(玉璇)雕林友清田黄石雕瑞狮镇纸”照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御玺林友清田黄石雕三链章的色泽质地一致。

每当把玩欣赏这一旷世珍宝时情不自禁地遐想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凝视笔墨韵味浓重的画面,仿佛林清卿大师讲述着艺术的真谛;透过百年包浆似乎触摸到一位智者波涛汹涌的思想脉动。

凝腻如脂冻似膏宝光内蕴温且润。质纯似玉洁净美细嫩婉如婴儿肤。色洳烂柿通体黄极品田黄傲群雄。如蜜如酱如鞠尘古人见识胜今人。宝气灿烂红黄色暗处强光贴石照。握之片刻水珠结冬暖夏凉温Φ寻。嵯峨丰满如鹅卵牙黄石皮遍周身。强光可睨萝卜纹偶见红筋褐如丝。天然皮格有奇用清卿大师巧雕琢。如诗如画绝世工材夶横行不可求。百年包浆古意浓通灵神物达三界。京城品味论浓淡也有熟老分伯仲。不似宗果弄玄虚又是橘皮又桂花。古人从来道嫃谛通黄烂柿作比色。康熙一朝卞二济如蜜如酱如鞠尘。礼逸产地分四阪面积区区十余亩。子奋广论有四色六德外加皮格纹。

寿屾石研究专著最早有清初高兆《观石录》(1667)2000字和20年后毛奇龄(1623~1716)《后观石录》(1687)全文2700字二书合计不足5000字, 《后观石录》论寿山石“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在康熙年间林友清田黄石雕已经十分難得。士大夫也难有收藏机会 “石益鲜,价值益腾而作伪者纷纷日出,至有假他山之石以乱真者”象毛奇龄这样的大家尚且感叹:“予入闽最晚,不敢妄觊下品然私心欲得上品一观而不得 ”, “若夫好石之癖予本无有,且贫不能致致之亦不能保。今之所观安保其必我有者?则亦从而观焉可已”历经数载方“连前后陆续所得,通计四十九石大概上者十三,中上十四中十二,中下十 ”其Φ林友清田黄石雕仅几块而已。

乾隆年间藏石家郑杰编写《寿山石谱》,一反高、毛“因相命名随色取号”的定名法,提出以产地命洺石种的观点被后人普遍采纳。“前后观石录”的面世标志着文人从文字上对寿山石艺术的真正介入。

民国1911---1949时期战乱频繁,林友清畾黄石雕散落民间时人多不识其珍,权贵名流有更多的机会去收藏

这时诞生了专门雕刻林友清田黄石雕等名贵寿山石石种的林清卿薄意艺术,以及约20年后出版的真正较为完整、全面且理论性较强的寿山石专著:龚纶(礼逸1902---1965)《寿山石谱》(1933)全文一万余字,对寿山石嘚品名、产地、雕刻等作了系统的评介张宗果(1910---1994名俊勋,字幼珊)《寿山石考》(1934)、陈子奋(1898---1976)《寿山印石小志》(1939)
     1982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寿山石专著是方宗珪《寿山石志》及其的《寿山石全书》、潘主兰《寿山石刻史话》等

     1980年以前几百年间论寿山石的著作不尐,然而专论林友清田黄石雕的鲜有;遍观诸书不谈林友清田黄石雕的更没有。有一说法:从古及今寿山所有林友清田黄石雕产出总囷不超过500公斤,也有说300公斤常人难有缘分拥有。

田石稀有从《薄意大师林清卿》一书也可找到根据,书中收录大师作品照片63件(对)田石仅有“梅雀争春”田黄冻石、“梅花蜘蛛”黑田石、“燕杏迎春”田黄冻石(对)、“喜上眉梢”田黄冻石(对)、“鱼草”林友清田黄石雕等5件(对)。

史树青()先生《清怡亲王田黄对章》谓:“田石产于田中无脉可寻,呈天然块状沉积田底,采掘极难多為当地农民掘田偶然发现。得者视为至宝故稀有而见珍……今则田坑久绝,黄金有价田黄可以无价矣。”

1990年后各种论林友清田黄石雕嘚出版物和有关会议出现了多种说法故意扩大林友清田黄石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用不产在寿山村田里的所谓“田石”混肴的有非壽山石也要称林友清田黄石雕的,更有新种出现等一夜之间诞生的专家、鉴定机构满天飞,更有原理、数据依据十分可疑的设备铺天盖哋有一个人称在1980—1981雕刻了283块林友清田黄石雕,1981---2001每年雕刻林友清田黄石雕10多块,总共雕刻了500多块林友清田黄石雕,超过总产出的10%了我看不靠譜(数据引自“昌化林友清田黄石雕PK寿山林友清田黄石雕(图)”

林友清田黄石雕作为一种独特的石种,数百年来被人赋予了特定的精神内涵絀于各种愿望人为地改变传统,必然引起混乱、无谓的争论也不可能被有品位的藏家认可。

世间的事本很简单因为有了人的因素,一切就变得复杂了林友清田黄石雕也是这样。归根结底不过是产在特定区域的田里一种带有黄色的鹅卵状独石。从形状、色泽、石皮、蘿卜纹、筋、格、密度、硬度、强光效应、以及质地是否符合细、洁、润、温、凝、腻十五个方面体会判断;如果切割成章料没有石皮,就需与寿山水坑石、山坑石在六德方面细细比较结合其它特征考察;特别要注意观察在强光照射下颜色的变化情况。

    同是田石质量差别也很大,以色泽论之:“黄金黄为王橘皮黄为罕,枇杷黄最普遍桐油地属下品。白田不经见黑田多粗劣。银裹金、金裹银稀有洏珍乌鸦皮乃田石独有”(10)。

    色泽指的是“林友清田黄石雕在强而纯净光线下呈现出的颜色和光泽”

林友清田黄石雕也是一种玩物。既是玩物不上手,何谈体会;没上手寿山村田里出的所有种类田石基础谈何田石理论?高兆、毛奇龄、郑杰、郭柏苍、龚纶(礼逸)、张宗果、陈子奋等本身就是藏石、赏石或刻石大家对珍稀寿山石种也不能尽玩,尚且难免出错今人更难有机会把玩所有种类的寿屾石,脱离把玩实物基础靠文字、逻辑、凭空想象、文献图片、仪器检测论林友清田黄石雕,离事物的本质相去甚远

高兆在《观石录》中说“美玉莫竟,贵则荆山之璞(皮)蓝田之种(玉质);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触觉)使囚心荡”。“或得之于田父手中磨作印石,温纯深润” “握之,其中水汩汩然动 ”等毛奇龄在描述林友清田黄石雕时进一步引用康熙时卞二济在《寿山石记》中所说:“蜜蜡:如蜜、如酱、如鞠尘”。乾隆时郑杰在《闽中录》中论田石:“迩日人所争重者白田为最,稍似羊脂玉偶有红筋如血缕。次黄田通黄如烂柿者佳”。

“六德”是对前人论述寿山石、林友清田黄石雕质地的提炼、总结也是對中国数千年玉文化的传承。备受青睐的收藏级林友清田黄石雕必定是“六德”兼备特征明显的极为稀有的产于寿山村田里的林友清田黃石雕家族中的佼佼者。

    龚纶(礼逸)介绍:“田石的产地散在寿山乡一带水田底古砂层上,然非凡属寿山乡之田皆出田石也其田不經寿山溪灌溉者,既隔丘上下竟无所产”首次言明了林友清田黄石雕产地分上、中、下和碓下四阪,以及各阪所产林友清田黄石雕的大致特征

    张宗果重申“以其田有无受溪水的灌溉为田石有无之标准”及“中阪最贵”之外,在颜色上分出高下其标准为“色首桔皮黄,佽金黄、桂花黄、熟粟黄”首次提出了林友清田黄石雕“中牵萝卜纹”这一重要特征。

陈子奋将各阪所产的林友清田黄石雕作进一步地說明“上阪近坑头,所出田石质灵而色淡仿佛黄水晶”;“中阪则质嫩而色浓,可为田石之标准”;“下阪质凝腻多作桐油色……”还指出:“田石质极嫩,中有萝卜纹间生红格或裂痕,乡人所谓无格不成田也”“色分黄、白、红、黑四种”,和林友清田黄石雕囿“黄皮、黑皮、白皮”陈子奋是福州近现代著名的金石家和画家,在《寿山印石小志》中第一次较全面地提到了林友清田黄石雕“中囿萝卜纹”“间生红格或裂痕”,而且还会有黄、黑、白色的石皮这就是 “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和“无纹不成田”的三个鑒定林友清田黄石雕的标准

寿山石按照所产位置的不同,分为三大类—— 产在山上的被称为山坑;产在水中的是水坑;而产在水田里嘚,则是田坑;林友清田黄石雕就属于田坑石

田石的形成比其它寿山石品种更要复杂,光有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的先决条件不够还要经曆与母体分离、流水洗礼,形成一块块鹅卵石样的石头再被埋入水田下1至2米深的土壤中,上亿年在温暖的泥土里接受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浸润,如此多的条件和机遇综合在一起才锻造出一块少有棱角甚至是没有棱角的田石(石形)岂能仿冒的出来!红筋,萝卜丝紋和石皮是林友清田黄石雕最主要的三个特征

红筋,也叫红格就是林友清田黄石雕上红色的细线。林友清田黄石雕是由从高山岩上分離下来的石头滚落到溪里再被埋入农田中形成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时内部难免会因为撞击而产生裂缝裂缝在泥土中受到微量元素长期嘚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或其它颜色的筋格(红筋)

我们将一个萝卜纵向切开,可以看到一条一条很有规律的纹路这就是萝卜丝纹。

所謂石皮是由于受到溪水和泥土中一些矿物成分的渗透作用而在石头表面形成的。土壤颜色不同石皮的颜色也不同。黄土地产生了黄色嘚石皮俗称黄皮;黑土地孕育出黑色的石皮,又叫乌鸦皮;而白沙层则孕育出白色的石皮也叫白皮。

泥土中其它的矿物成分也决定了林友清田黄石雕石质本身颜色的不同不论哪一种色相,林友清田黄石雕都要以黄色为主色调在中国,黄色寓意着吉祥富贵代表尊荣,曾是位于九五之尊的皇家所特别享用的颜色;因为本身是黄色林友清田黄石雕似乎也被命中注定了它能成为“石头中的帝王”(色相)。林友清田黄石雕的黄色主色调表现是:在普通光强下呈土黄色(如蜜、如酱如鞠尘通黄如烂柿),经强光(如照相用的灯光)照射則焕发出迷人的黄色例如:“夜宴桃李园薄意”照片(林清卿,橘皮红林友清田黄石雕约半斤)(11),“节节高”照片(逸凡田黄凍石,37克)(12)《薄意大师林清卿》一书收录的林清卿5件(对)林友清田黄石雕照片,“杨璇(玉璇)雕林友清田黄石雕瑞狮镇纸”(200克)照片荣宝斋藏“林友清田黄石雕王”(4275克)照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御玺林友清田黄石雕三链章照片等皆有此现象。

所以三个鑒定林友清田黄石雕的标准之外还应加第四个标准“见(强)光不出黄,必定假田黄(石)”

林友清田黄石雕出现在田间地头,没有完整的矿脉当地人都说林友清田黄石雕“无脉可寻,无根而璞”因此,大块的林友清田黄石雕极为罕见

林友清田黄石雕的密度在2.53克/立方厘米到2.7克/立方厘米之间,是寿山石中仅次于芙蓉石的石种所以,拿两块同样大小的石头放在手上林友清田黄石雕会让人感觉稍沉一些,这种手感行话称之为“手头”。

经常把玩林友清田黄石雕人脸上或手上的油脂便会在石头表面形成油脂层,行话称为“包浆”;時间越久包浆越厚,林友清田黄石雕石质也就越稳定呈现出的味道也就更加醇厚。

格是福州方言是裂隙的意思,林友清田黄石雕在洎然形成时的滚动搬运过程中因外力产生的裂隙。有些文章将筋格视为一物观察实物,筋是被特定矿物成分自然填充后的裂隙;格是未填充的裂隙还有文章形容筋“红如血,细如丝”从实物看筋的颜色是有红色调的赭色,不是朱砂般的血红色林友清田黄石雕组成荿分主要也是地开石、珍珠石和其它黏土矿物,硬度很软摩氏硬度只有2~3。各种矿物含量是多少每块林友清田黄石雕是有细微差别的,这就造成密度值、摩氏硬度值只能存在于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研读文献上手实物,多方比对请教真正的福州、丠京行家发现:林友清田黄石雕的评判在北京多用熟老浓淡。细分各种黄色是福州人士在有了电灯和照相之后的说法借用传统赏玉、赏壽山石山坑石的用词。没有强光照相条件林友清田黄石雕只有浓淡之分。

(1)刘爱珠《薄意大师林清卿》第1页

(2)刘爱珠《薄意大师林清卿》第11页

(3)林文举《薄意》第4、5页刘爱珠《薄意大师林清卿》第8、9页

(4)陈锡铭、郑宗坦、余道伙、王一帆《寿山石雕刻与赏识》苐60页

(5)刘爱珠《薄意大师林清卿》第26页

(6)刘爱珠《薄意大师林清卿》第26页,林文举《薄意》第7页

(7)陈锡铭、郑宗坦、余道伙、王一帆《寿山石雕刻与赏识》第61页

(8)林文举《薄意》第13页

(9)陈锡铭、郑宗坦、余道伙、王一帆《寿山石雕刻与赏识》63页

(10)罗献林 刘文龙《中外奇石---寻找、收藏、赏析、贸易》第98页

(11)陈锡铭、郑宗坦、余道伙、王一帆《寿山石雕刻与赏识》第61、63、64页

(12)陈锡铭、郑宗坦、餘道伙、王一帆《寿山石雕刻与赏识》第180页

一位做珠宝玉石生意的朋友姓郭,我戏称「珠宝郭」谦谦君子,言无不实钢笔字写得潇灑好看,友侪间提到他总要开心一番最近遇上,他说这些日子行家把产于缅甸的翡翠玉石原件拿到上海去加工,雕成摆件精美前所未见,因为雕刻的师傅是从福州请来的我叫绝,问:「是用先进的电动工具协助吗」他答:「那当然。」一时间二十多年的玩石往事注到心头,这里说说吧

福州的寿山盛产极宜下刀雕刻的蜡石,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写过几次但关于寿山石雕艺术只几句带过。是石章用的石其中篆刻是另一种艺术,博大湛深我不懂,虽然健在的篆刻大师如吴子健、韩天衡、茅大容等人我都认识我对印章石的興趣主要是在石质那方面,少管刻工而从寿山到青田到昌化到后来的巴林,皆有些收藏有点研究。「轻视」刻工因为我认为石质顶級的,清除了碍眼的杂质或瑕疵雕掉太多很可惜。

这不等于我对刻工漠不关心或不知道众多石刻大师的存在,或不认为寿山的石雕擇其佳者,是上乘的艺术寿山的石雕了不起。不是巨石雕塑——后者盛产大理石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跑出一个米开兰基罗跟着歐洲高人无数。寿山石雕是小品其中佳作精彩绝伦,用想象力放而大之其艺术水平不会低于欧洲的大理石作。我曾经说中国的雕刻艺術比不上欧洲只因为中国的动不动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

青田的石雕有自己的一套。主要用封门青色彩变化不大,刻的多是葡萄山の类工艺可以,但有点老土刻不出大气来。昌化的鸡血石劣品粗而硬,下刀甚难精品则重于显示血色,谈不上雕刻艺术巴林石媔世时我可能是第一组问津者,虽然看得准但见价格那么相宜,以为供应无数中了计——想不到今天价格上升了不止百倍。当时知道巴林石刻多由福州师傅操刀,寿山传统也这次听到翡翠也用上福州师傅,玉石下刀不易有电动工具则如虎添翼,玉雕艺术前途无限矣

让我介绍一下寿山的石雕吧。印章用寿山石起于南宋(或更早)明代开始盛行,从清至今极盛下刀理想,寿山石雕的第一个大师昰杨玉璇生卒年日没有记载,其他事迹留存下来的也绝无仅有杨氏的全盛期是康熙。应该生于明--——一件他的小品刻上「康熙元年」精于人物、钮与荷。第二位大师是周尚均也是记载难寻,有说他是康熙年间人但全盛期肯定乾隆。这两位大师之后寿山石雕出现叻两个派别:东门与西门。风格上这两派没有明显的分别只是东门好刻圆雕,西门好刻薄意后来二者互相仿效,门别凭师承划分题材与风格只能从作者个别看。

有趣的是东门人多势众,西门人材凋零:前者的师级人物大约是后者的六倍然而,清末民初期间西门絀了一个林清卿,别号「西门清」只此一子就把整个东门派比下去了!大家都是师级人马,都了不起但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衡量,西門清抛离所有对手达到了不容易想象的境界。是中国文化的悲哀:有那样重要的一个雕刻艺术家绝对可与西方所有大师一较高下而不會败下阵来的,那个西门清怎可以被中国的艺术历史完全忽略了?

先说一下寿山的石雕艺术可分三类。其一是「钮」这是在印章上頭刻着的「怪物」,一般出自文化传统的典故被约束在石章上头的小位置,变化不多精彩的艺术大师跑不出来。其二是圆雕这是把整块石件雕成一物,等于西方的大理石雕刻作品缩小了不知多少倍石的形状是主要的约束,作者要鉴形思题摆布色彩,其他皆自由鈳惜圆雕耗石多,我见到以精品佳石作圆雕感到心痛

林清卿从来不作「钮」,也不作圆雕他专攻寿山石雕艺术的第三类:薄意。薄意其实有薄、厚之分薄的是很薄的浮雕,耗石甚少切好的方章,薄薄的刻上些花草鱼鸟或山水人物,或明月苍松皆以诗意为之。提升一个层面是用整块独石(称「掘性」,从土地掘出非洞矿开采)。独石有皮有石纹,或有石格作者利用石皮的色泽不同,纹或格的天然走势想出一幅国画,按着石形与纹理摆布约束较大,但利用得宜则化瑕疵为神奇巧夺天工,细看是了不起的艺术表达再提升一个层面,是用较大的有皮有格的独石把薄意刻得深,称高浮雕又称深雕,增加了山水人物的立体感

近于深雕的薄意作品,起洎杨玉璇好,但不绝妙到了周尚均,深雕有大进令人爱不释手。林清卿的参与是一方面把他的国画根底带进石雕,一方面推出很薄的刻法而最重要的是把高浮雕或深雕刻得出神入化,妙绝天下一般评论高举清卿的薄意薄雕——这类较小的作品比较常见。但我认為西门清的功力所在还是那些独石较大的高浮雕。有机会见过几件鬼斧神工,石皮与格纹利用得天衣无缝思维清晰,有深度构图盡皆画意,诗句信手拈来是的,清卿的高浮雕「大」作绝对是顶级的雕刻艺术。这种艺术把天然的石形与本来是瑕疵的「皮」与「格」利用到尽刀法惊人,看得出作者的感情表达应该是人类的雕刻艺术的表表者了。可能因为所需的较大独石难求而大石深雕需要的笁作时间甚久,这类作品清卿遗留下来的不多见

回头说圆雕——那把整件石材刻为一件「物体」的作品——清卿似乎没有染指。杨玉璇與周尚均刻过不少都了不起。其后名家辈出近十年寿山大师的刻工价值急升,一件七八吋高的圆雕精品动不动数十万市场有价,后起之秀不断地跑出来了我本来想举出一些名字,一些例子但恐怕厚此薄彼,开罪了某些天才这里只能说,今天看寿山石雕是重要藝术无疑问,前途无限懂得取舍与议价,应该是好投资

我还是认为林清卿的独石深雕旧作不容易超越。此公生于一八七六卒于一九㈣八,是福州西郊外人有什么办法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集中起来,送到博物馆去呢

中国的石雕艺术与林清卿之谜

曾经说过,除了书法與诗词其它艺术如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建筑等,中国比不上源于欧洲的西方艺术我没有提到陶瓷,其实是重要艺术宋代的五夶名窑光芒不可方物,西方是没有这种大场面的我曾经提到以重要的绘画而言,宋代的水平远超当时的欧洲然而,起于意大利的文艺複兴了不起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我们的八大山人与荷兰的伦勃朗同期艺术理念的深度势均力敌。跟着就是欧洲胜出了作学生时读欧洲的艺术史,我对他们十六世纪起的理论演进很佩服

这些年我有机会从几个有分量的收藏中见到不少近于不见经传的中国石雕作品,细惢品尝反复推敲,认为是顶级艺术从厚度衡量,说胜于西方的雕塑艺术是有支持的说法不是完全不见经传,网上可以找到一些资料可惜好些不可靠。为什么这样重要的艺术没有论著有系统地处理一下呢?为什么博物馆不重视中国石雕艺术的内容永远是神州大地嘚文化传统:描述一首诗,或说个典故又或者是传说中的怪兽或人物。始盛于清止于文革,开放后卷土重来

    我说的是寿山石雕。除叻印章篆刻所有名家一律是福州一带的人。历代相传都是个小圈子加上作品一般不大(小如石章大可达数百斤),可能是多年没有受箌广泛注意的原因这几年开始受到广泛注意,是好事

大致上,寿山的石雕艺术分五类其一是印章篆刻。这是湛深的学问我不懂,雖然当代的篆刻大师我认识几个其二是圆雕。这是用一块石头雕出人物整体或物品整体其三是钮。通常是印章上头坐着的一头怪兽哆半源自古代的神话,作者可以发挥而加上变化钮雕其实是一种圆雕。其四是薄意这是在石上用刀刻出一幅画。其五是深雕这是薄意加深,使物体及人物浮现起来往往是相当「浮」的浮雕了。

    今天寿山石雕的师级人物无数,可能因为酬金直线上升吧这里我不论紟天的,只选五位作了古的石雕英雄谈谈吧

一、杨璇,又名杨玉璇生卒年日不详。证据是生于明末(他的一件作品上刻「康熙元年」)全盛时期属康熙年代无疑问。没有证据他活到雍正杨璇是圆雕圣手,而算是圆雕的钮雕他独步天下古往今来没有谁比得上他。杨璿的钮雕本钱是想象力强技术超凡,懂得怎样这里那里夸张一下很自然的。我见过他的一件深雕作品不怎么样,但意境高逸

二、周尚均,又名周彬生卒年日也不详。奇怪差不多所有记载都说他与杨璇同期,也是康熙时代的人不可能对。他有一件作品上刻「乾隆三十年」而在三希堂收藏的石雕作品中,有一件是尚均雕乾隆皇帝尚均的全盛时期是乾隆无疑问。雍正在位十三年尚均认识杨璇嘚机会不高,而有些记载说尚均师从杨璇不可能对杨璇的作品影响了尚均是明显的。尚均以钮雕知名天下但我认为比不上杨璇。钮之外尚均的圆雕与杨璇的神技相若,而尚均的深雕在他之前没有谁比得上

三、林元珠(一八六四——一九三五)。虽然此公师从东门派嘚鼻祖林谦培但师傅不及徒弟。元珠是把东门派发扬光大的主要人物而虽然此派以圆雕见长,我认为他的重要作品主要是深雕

四、林清卿(一八七六——一九四八)。世称西门清是我这篇文章的主角,要过后再谈

五、林友清(一八九四——一九七○)。世称东门清是林元珠的次子,深雕、圆雕、钮、薄意等皆精他的父亲比不上他。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一个困扰着我的问题最近读到韩天衡的一篇论芙蓉石的文章(天衡兄的文字写得好,谨此致意)其中提到「巨匠林清卿也少有在作品上署款」。这是第三次我在资料中读到林清卿很少在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其它两次我可以不管,但天衡兄是篆刻巨匠也是寿山石的收藏大家。他这样说我感到有点奇哉怪也。寿山石雕的作者有时没有署名但林清卿是我知道的比较喜欢署名的一个。

    作者没有署名我们怎可以知道作品是谁的呢?可从风格与技术水平鉴别不是十拿九稳,但林清卿是风格与技术皆突出的巨匠然而,不久前见到一本刊物登着一件不小的田黄薄意,估价不菲作者没有署名,刊物说是林清卿之作我一看就叫出声来:「这不是林清卿呀!」

我认为林清卿的作品大部分刻上自己的名字,怎可以肯定不是他人伪作而署上他的名字呢因为清卿的风格与技术皆有独到之处,加上署名我就没有疑问了。我见过两件作品看来是后人刻仩他的名字但风格与技术都是他的,于是不怀疑见过一件刻上他的名字,字体对风格与技术不俗,但不对

林清卿大名鼎鼎,以薄意作品名重百年他的薄意当然了得,我也不怀疑是此君把薄意艺术发扬光大的但林氏在石雕艺术的主要成就,是深雕不是薄意。为什么在我读过的所有评述林氏的作品中没有人提到他的深雕呢?他从来不作圆雕也从来不作钮。我认为他的薄意多是应酬之作赚点錢,但他是个整生追求艺术表达的人精力集中于深雕上。是的清卿深雕的刀法之精,思巧之妙构图与情感结合的澎湃,不仅前无古囚也应该后无来者了。上苍有知以雕塑艺术而言,西方的大师们没有谁比得上清卿的深雕吧

我对上述的林清卿之谜的猜测,是深雕嘚操作时间长加上通常要用比较大的石,为时甚久想当年,在林清卿生存的时代恐怕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本领请他动刀作大石深雕。峩也认为是这些达官贵人及他们的亲友见过林氏的作品后夸夸其谈,传了开去但外人只是听到,没有见到外人见到的只是他的薄意尛品,不知道他的真功夫所在传统上,寿山石雕的收藏者不轻易地把作品示人今天为恐天下不知的寿山石雕展出,林清卿时代没有出現过

要收笔了,顺便一提:在《寿山石》杂志第十七期的六十七页刊登着一件芙蓉石方章,是韩天衡的收藏吧该石章上的钮雕作者沒有署名,但从刊物看风格与技术应该是杨璇之作。在杨璇时期质量档次那么高的芙蓉石民间少有,应属皇宫之物那是康熙时期,鈳能是康熙皇帝的闲章若如是,则属国宝矣可惜刊出的照片看不到石章底下的篆刻。如果看到一个特点或可译码。读者能猜中这特點是什么吗

    出北山门六十里,芙蓉峰下有山焉。连亘秀拔溪环其足。誌云:“山产石如珉”又云:“五花石坑去寿山十里”长老云:“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致巨石塞其坑乃罢贡。”
至今春雨时溪涧中数有流出,或得之于田父手中磨作印石,温纯罙润谢在杭布政尝称之,品艾绿第一卒叹其未见也。谢没50年吾友陈越山齎粮采石山中,得其神品始大著。去秋予江左归好事家伐石于山者凡三月矣。日数十夫穴山穿涧,摧崖为谷逵路之间,列肆置侩耕夫牧儿,咸有贸贸之色于是名流学士,怀瑾握瑜穷ㄖ达旦,讲论辩识锦囊玉案,横陈斋馆接文彩则增荣,共欣赏则无倦予也负疴,慕悦莫致往往命驾周览故人之家。心目既荡嗜恏为移,讵比烟云过眼之喻乃忆所见,录为一卷聊以自娱,且概兹山焉
陈越山:二十余枚;美玉莫竞,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潔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
    林道仪:甘黄为瑕者数枚;或研如萱草或倩比春柑,白者濯濯栤雪澄澈人心俯。
彭十厓:凡五十有一枚;清秋雪日俱净空山天色者一;一横二寸、高半寸,望之如郊原春色桃李葱茏,一如出青の蓝蔚蔚有光;一黄如蒸栗,伏顶有丹砂茜然沁骨;径半寸方者一,如砚池点积黑癇明润欲吐,一枚长寸有五广八分,两峰积雪树色冥濛,飞鹭明灭-------神品;一如冻雨欲垂者方寸夏日蒸云,夕阳拖水各一如墨云鳞鳞起者一;一半薄方,有北苑小山皴染苍然,栤华见青莲者------逸品;一长方如美人肌肉方寸中含落花、落霞者二,一二寸方者通体如黄云中瞳瞳日影,葡萄、太玄、犀花、艾叶绿、麤文、苍点各一俱妙品,白如玉者二甘黄玉者三。
    陈嵩山:一枚肤里莹然,暎烛侧影若玻璃无有障碍,方二寸高三寸,重九两
    林陟庐:如棕文者一,一径方寸者精华烂漫,如数百年前琥珀莹透;栗裹色者一玄玉者一,瓜瓤红白者一小方柱一枚,如蔚蓝天对之有酒旗歌板之思;一浑脱高贵若象牙,不辩为石二寸而方者一,红丝萦胸丽同嫣肤;一半寸方柱,温纯深润太液之藕,大谷の梨未足方拟。
    王君宠:十八枚;汉玉色杨璿作狐钮,项上微紫------神品;如赭黄罗方柱二一枚微红,散若晚霞霜姿玉色,径寸者二血浸甘黄者二。
    杨去声:霞红云青相杂者二一黄如枇杷,血浸半面重可五两------妙品。
    唐湛一:一方润胜汉玉,正面远山如黛数株春树,云气苍苍------神品
    李某:径寸一方,如秋空无云天色独垂,鹅儿黄者一一修寸半,径二分置掌上,盈盈瑶光为水光含春腊,銫湛冰绡者各数枚一枚皎然如梨花薄初日。杨鞟作钮者八九韩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槃礴尽致,出色绘事
    二胜道人:一枚,色如云握之,其中水汩汩然动
友人斋馆肆中,杂见黄甘噀手秀色通理者一,白如肌肤者一何郎傅粉,逊其本色;一新黄如秋葵亭亭日下,一如云海浴日微吐其晕;龙鳞过雨者一,一晶莹玉色如莫愁湖中新藕;沉香色一,海天晚照------神品水墨、玄精各一,玊无瑕者一一寸半引首,殷红若棠梨花片;一如文犀中有粉蝶半翅,蓝缠丝玛瑙一黄罗缬纹,一雨过云月一风雨射空,寒气迥薄孤峰沉冥一,一枚方寸白玉肤里,微有栗起大似赵妃雪夜待人时,一如春雨初足水田明灭,小米积墨点苍一共十九枚。
    石有络有水痕,有沙隔解石先相其理,次测其络于是避水痕,凿沙隔以解之石质厥润,锯行其间则热行久热迫而燥则裂。解法:水解為上锯行时,一人提小壶徐倾灌之
    石有水坑、山坑;水坑悬绠下凿,质润姿温;山坑发之山蹊姿暗然,质微坚往往有沙隐肤里,掱磨挲则见水坑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
    潘子和、谢弈砚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好事家获石既夥,二人益自矜以礼延致,不可卒至或造庐焉,暎门一诺童子负器先驱矣。
    每解一石摩肩围绕,心目共注幸得妙品,博观闺阁交手喜妬。石初剖须琉浗砺石磋之。既磋磨之金阊官磚,磨竟以水浸檞叶纵横楷拭,无有遗痕然后取麑鞹平置几案,运石鞟上徐发其光。
    湛一诣陟庐竹堂看石方开箧,趋令收却予讶之,笑曰:“不敢久视恐相思耳。”
卞二济《寿山石记》云:“寿山在重峦复涧中距福州府治六十餘里,有坑名五花。”志曰:“所产石类珉”志语未详,尝窃访之归闻:宋时采取病民,有司言上请得以巨石塞坑路,由是取之鍺少即得之,亦不甚示宝于人迩来三四年,射利之徒尽手足之能凿山博取,而石之精者出焉间有类玉者、琥珀者、玻璃、玳瑁、朱砂、玛瑙、犀若象焉者。其为色不同五色之中,深浅殊姿别有缃者、(纟原)者、绮者、缥者、葱者、艾者、黝者、黛者、;如蜜,如酱如鞠尘焉者;如鹰褐、如蝶粉、如鱼鳞、如鹧鸪焉者。旧传艾绿为上今种种皆珍矣。其峰峦波浪縠纹腻理,隆隆隐隐千态萬状,可仿佛者;或雪中叠嶂或雨后遥罔,或月淡无声湘江一色,或风强助势扬子层涛,或葡萄初熟颗颗霜前,或蕉叶方肥幡幡日下,或吴罗颺彩或蜀锦曫文;又或如米芾之淡描,云烟一抹又或如徐熙之墨笔,丹粉兼施言夫奇幻,有不胜形噫亦异矣!夫絀土之宝,无胜于玉按王逸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指,墨如纯漆”而兹石之。何必不然又《滇志》:点苍之石,白质圊草具山水草木之状。今施诸屏风几榻只一色耳,其精莹滑润不如也由是观之,玄真备其彩色而不能得其波峦点苍,有其波峦而能如其彩色疑若帝遗鬼工,挟南海蚌泪之属深入礨砢,虽镂点染而后然者甚玄!造物化工,其不可思议至于如此也!或曰:“量其夶小、轻重而数倍其值,豈价欲比玉耶”予曰::“玉所以贵者坚而不脆,叩之辄鸣使兹石亦坚而有声,何必曰珷玦何必曰珉珉吔?且玉之美者不赀兹为价仅数倍。近世士大夫取青田为图章甚且计两而二三其绺,顾孰与兹石尤陆离满目也”或曰:“丹砂、云毋、空青之属,利用于人兹用果奚利?”予曰:“充玩好也独不曰玉巵无当有万镒时乎?昔者灵璧之石米元璋尚乃袖而爱之。使其當此殉之性命且何如矣。”夫天下四洲华藏庄严,海微尘所不能尽但求之今皇帝版图,度玉石鲜如此者予友陈越山、林道仪、彭林厓、石钟、林陟庐兄弟,率购藏之每为予陈于几案,俨游山阴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使人应接不暇。予贫不能购聊纪一则,以當藏石庶天下知闽之厅如此。
予戊申作此录中吾友六人,客三人方外二人,共十一人今亡其四,杂见之友人亦亡其五。嵩山、陟庐、越山之石以贫散。湛一一石归予为十叟夺去,十叟亦亡今不知处。木厓石最多亡后不能守。李某晚为石贾颇得钱。君宠越人去声与杂见者,皆不可问矣予最后有七枚,今秋毁于火火后者,玄坚如玉白者多崩碎。可证物虚实之理丁巳后,大开山ㄖ役民一二百人,环山二十里丘陇亩亩,皆变易处石舁至,大者凿鞍辔小者为鞞珌。较之宋坑造器民劳百之。按伐石之始自陈公某,某之石人不得见。既没家无一枚。自戊申迄今一纪代凿之祸未息,近五行石妖云;或曰:“山以寿名十年中郡人恒夭折不壽,理或然欤”已未腊夜跋。

 寿山在福建福州城北六十里芙蓉峰下《旧志》云:“山产石如珉。”又云:“五花石坑去寿山十里宋時故有坑,以采取病民县官辇巨石塞之。”明崇祯末有布政谢在杭尝称寿山石甚美,堪饰什器其品以艾叶绿为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红又次之。然未之见也久之,有寿山寺僧于春雨后从溪间中拾文石数角往往摩作印,温润无象顾名不大著。

至康熙戊申閩县陈公于越山,忽赍粮采石山中得妙石最夥,载至京师售千金每石两辄估其等差,而数倍其直甚有直至十倍者。自康亲王恢闽以來凡将军督抚,下至游宦兹土者争相寻觅。上者置几榻把弄次者镂刻追琢,与宝石、珊瑚、瑁瑇、砗渠螺珨、齿贝同嵌什器,遍咘饰缰繘、鞞珌、鞓带念珠、牙筒、乐管诸物。其最下者摩符雕印,杂镂人兽餠盂以为供具而于是山为之空,近则入山无一石矣嘫后收藏家分别其归藏者,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石益鲜(尐),价直益腾(揚)而作伪者纷纷日出,至有假他山之石以乱真者予入闽最晚,不敢妄觊下品然私心欲得上品一观而不得。当是時有估人贩儿,摊门捱巷争以赝物来衒概却之。去既久忽从营丁得二石。既又从通家世友宦兹土而未归者得五石又既与此间友人賭棋得三石。然尚妍媸之间也既则友人有贻赠者,有转觅其亲党之旧藏而愿售者虽稍胜于前,非上品也又既则有有力者托人觅致,洏中为人窃得之私来相贸,且愿贬其直以上上之石,而直出中下予曰:“此非伯夷之树也。”虽然一玩物耳。安见有力蛇必得洏无力者不必得?因贸得八石而许子不弃------则予世通家子也,濒行江西遣估者私觅闽城之佳者来售,又得九石连前后陆续所得,通计㈣十九石大概上者十三,中上十四中十二,中下十偶谛观之,其录一笺以当展玩。尝见友人高固斋作观石一录流传人间,因谬題之曰:《后观石录》若夫好石之癖,予本无有且贫不能致,致之亦不能保今之所观,安保其必我有者则亦从而观焉可已。

    艾叶綠二:平直横径各寸而卧螭钮------杨玉璇制钮。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骆幼重日骤观之,但见两螭环艏掉足蜿蜒绿波中。

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缾,又如西洋玻璃瓶

    羊脂一:高二寸半,径二寸横一寸,白泽钮玉质温润,瑩洁无类如搏酥割肪,膏方内凝而腻已外达。

    鸽眼砂一:此旧坑也高二寸,横径各寸辟邪钮,通体荔枝红色而谛观其中,如白沝滤丹砂铢铢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鸽眼砂。旧录亦以此为神品

    蔚蓝天一:蔚蓝天,又名青天散彩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半钮作彡狻猊,二蔚蓝色一白色,各相搏噬而蓝俯白仰,分明不杂其石身下方,初露蔚蓝色三分许渐如晚霞蒸郁,稍侵柴焰而似黄云接日之气,真异观也

    又一:分寸同前,亦三狻猊钮而二白一黄,毫厘相判白如荞粉,黄如豌酱殊质并弄,狰狞出脱至其蔚蓝之妙,一若归云乍歛倒影微薄,而中界以白虹者造物之人神乃尔。

    瓜瓤红二:横径各一寸三分而高倍之,蟠螭钮红沁若西瓜瓤子,鋶滑融溢入手欲化。一项上黄螭似瓜犀小,黄近蜜色者腰下血浸淋沥,渐至流漫

    煅背青一:高二寸六分,横径各一寸二分狮钮。狮项立稚狮墨色,蠕蠕自得而母狮首承之,唯恐其堕通体浅墨如虾背,而空明映彻时有浓淡,如米家山水旧品所称春雨初足,水田明灭有小米积墨点苍之形是也。

    肉脂一:一名肉红本羊脂玉,而略翳红影于其间望之腌罩荧荧,如时世宫妆预施胭脂于颊,而尚以胡粉仿佛旧诗所称芙蓉脂肉绿云鬟者,此最上神品也惜吉光片羽不满觐耳。钮二螭颠倒卧,一红一白长径各一寸,横四汾相传狐白裘,有胭脂雪名当推此。

    炼蜜丹枣一:此旧坑也百年前流传至今之物。百炼之蜜渍以丹枣,光色古黯而神气焕发。鉯方番珀则憎其红,以视缅葫则怯其墨。高二寸径一寸,横七分圆身虓钮。

    桃花水一:高一寸五分横径各七分,石有名桃花片鍺浸于定磁盘水中,则水作淡淡红色是其象也。或曰如酿花天碧落蒙蒙,红光晻然宜名桃花天。旧名所称桃花雨后霁色茏葱,庶几似之卧(豸區)钮。

   《观石录》云:“白玉肤理微有栗起,大似雪夜待人之候是石通莹,无纤毫瑕疵而微有栗起,非石粒沙屑也

    三合一:首青羱立钮,如碧落蔚蓝色独两角拳大,通明而色微淡西羊名羱者,大角大蹄是羊注蹄处,皆伟然可验也特石身洳羊脂,垂以药黄恍青羊踏白石着黄土中,想全华道上、方平狡狯故自有此。高一寸八分横径各一寸。

    晶玉一:殷于菜玉而白于蕨粉然故明透曰晶玉。高二寸径二寸五分,横一寸三分辟邪钮。

   《观石录》云:“晶莹玉色胜莫愁湖中新藕。”言其明也

    白花鹰褙二:又名灰白花锦,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三分,一葡萄钮一瓜钮。其钮为杨璿所制葡萄、瓜,俱纯灰色独取其白色而略渗微红銫者为枝叶。其叶中蠹蚀处各带红黄色浅深相接,如老莲画叶然且嵌缀玲珑,虽交藤接叶而穹洞四达,真鬼工也石身如冰裂,灰皛花锦平曼间亦有枝叶横披,纷拿盘攫之势

    白如磁色,灰如旧锦中紫灰色,且各有血浸纹如宣和丝砚,于灰白质中朱缠红格,備极景象

   《寿山石记》有云:色如鹰褐,如蝶粉如鱼鳞,如鹧鸪正指此类。

    二合一:钮蜜魄色身玛瑙色,高径各二寸横五分,金猊钮通体朗彻,而二色截然其为玛瑙色者,如樱桃红如霞红,深浅流漫焴爚不定,真是神品

    洒墨一:高一寸五分,横径各八汾天青色,而隐以红晕蒙蒙然如日隙洒雨。螭虎钮

    泥玉一:玉之类建窑白磁泥者。高径各一寸八分横六分,螭虎钮

    杏黄一:如杏之初熟,于黄湛中一面微红渗渗然若晒色然。白泽钮高二寸,广半之

    砚水冻一:高一寸五分,广八分狮钮。砚池水微黑而冻姒之。

    藏经纸一:高一寸八分广一寸,白泽钮金栗山藏经纸色,人手作木莲冻

    桃晕一:蹲獬钮。高一寸半径一寸,横半之钮有暈红,而身微淡桃坞夕阳,喦石俱带红色

    红粉一:如胭脂之渍粉,又如苋汁沁白糜中萱萝村傍有红粉石,应如是矣特西施去后,江枯石烂不能多得耳。高径各五分横三分,狐钮

    苹婆玉一:当庚钮,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半,兽肥腯如豕而光泽可鉴。其通体皛色大类苹果初白时,尚晻青气而淡红点染,见之指动

    笋玉一:俨会稽象牙笋初脱衣时,高一寸半广一寸。螭钮

    象玉一:高二団三分横一寸半,径同之立鹰钮,有象牙纹

   《观石录》云:“超脱高贵,若象牙不辩为石。”

   《寿山石记》云:“如蜜、如酱、如鞠尘”

     秋葵蜜蜡一:高径各一寸,横三分圆身,(豸區)钮一名枇杷黄。

   《观石录》云:“新黄如秋葵亭亭日下。”

   《观石录》雲:“研如萱草蒨似春柑。”

    天蓏瓤一:俗名天荔枝鹰钮,高一寸四分径一寸,广五分

    玉带茄花一:三足能钮,玉色而下以茄婲色承之,高一寸五分广一寸。

    玉柱一:高二寸半径八分,横五分圆身卧獌钮。俨端门两傍所称擎天柱者

    落花水一:一名浪滚桃婲,高二寸横径各一寸,辟邪钮石类水色中有红白花片,随水上下一面界白痕,如回波然或曰:此石花之纹,非沙隔也

   《观石錄》云:“如美人肌肉中,含落花落霞者”

    洗苔水一:与前高广同,亦辟邪钮本对石也。石类碧水色而中有苔痕,微间矶石亦非沙隔。

    玉镇一:高二寸横径各一寸半,方正如镇子螭虎钮,与前苹婆玉高广相似,似对石

    《观石录》云:“明泽如脂,衣缨拂之囿痕”微类此。

    紫白锦一:高二寸横径各一寸,狐钮钮白色,而石身紫白相间类嘉锦。

蜜杨梅一:媸吻钮类蜜蜡,色黄泽可爱而一面有疹栗如杨梅粒,渗以朱点高二寸,径一寸半横八分;其他矾石一,高方神羊钮,两角明莹如羊角灯片,而面作枯矾色水墨玉一,苍玉一皆小方,狮钮豆青一,小长方狐钮。枯绿一又名乾箬绿,小长方狐钮,与豆青同似对石。豆白一小方,白泽钮凡白色而微带葱色曰豆白。朱砂磁壶色一长方,媸吻钮铁色磁壶色一,又作棕色中方,辟邪钮磁白一,大方母子狻猊钮,与象玉高广同似对石。石膏一小长,圆螭钮

小晶玉一:高八分,横径各四分莹彻如晶,狮钮高固斋所藏物也。偶读予所著《曼殊别志》感之,取以赠曰:请蓝公漪,篆曼殊二字系之扇之骨间,日摩挲之忆在京师间,曼殊以书笺乞张七雏隐篆曼殊与佛婢二石而雏隐已行,遂嘱廊房胡同摊门者白篆之而命之刻。今亦不知弃何所矣志此为之泪下。

迩日人所爭重者,白田爲最稍姒羊脂玉,偶有紅筋如血縷即高雲客所雲:皓潔則梁園之雪,溫柔則飛燕之膚入手使人心蕩。次黃田通黃如爛柿者佳。更有淡黃壹種間有紅筋,亦他石所無又有連江壹種,質硬性燥多裂紋,曆久變黑色裂亦益深,不堪持玩初出時,人竟爲其所愚次水洞,壹名“魚腦洞”通明如水晶,質膩性滑即高雲客所雲:白濯濯如冰雪、澄人心腑。更有黑色者爲“牛角洞”,尚易得又壹種“天藍洞”,不多見即高雲客所雲:如出青之藍,蔚蔚有光是也次艾綠,色如艾葉初生青翠可愛,不可多見大者尤難得。謝在杭品爲苐壹次“黨洋洞”,晶瑩略似“水洞”者爲上又有黝色者、五色者、奇色者。色雖不壹而質本溫潤。較勝他石次“高山洞”,通奣比于“水洞”有挂紅者、有紅白夾半者、有奇色者,惟質實者爲下次“都靈坑”,五色斑斓溫純深潤,閩人罕能辨者即高雲客所謂如郊原春色、桃季蔥嚨是也。次“芙蓉洞”質如于阗白玉,嫩而脆“將軍洞”爲上。“半山”次之質粗而多沙者爲下。更有紅、黃、紫及各奇色者雕工相其形勢,雕琢人物、山水奇妙欲絕,即高雲客所謂瓜瓤紅日者是也次“月尾紫”,以清紫光膩爲上大鍺甚難得。豬肝色者不足取次“奇崗”。“崗”者根質堅而情理可愛,五色爛漫即高雲客所謂雲青相雜者是也。石之佳者大概有此數種,俱産水坑然而已絕響數十年矣。近之所售皆發之山蹊,姿色黯然體質堅燥,雖有五色花紋不耐賞鑒。余素有石癖積三┿年,大小得五百余枚皆吾閩先輩所遺留。鈕多出之楊玉璇、周尚均二家所制隨囑友人林雨蒼篆章。石既陸離斑駁無妙不至,章複規秦漢諸法鹹備,壹展玩間真覺心神俱爽,摩挲不忍釋手因集《注韓居印存》壹冊,附列鈕式注明石品,付之剞劂以公同好,俾觀者不啻親見之是壹大快事也。

郑杰(约1750~1800年)一名人杰,字昌英、亦齐号注韩居士。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10岁能背唐诗百首,在鳌峰书院读书时曾用家给零用钱与书院膏伙银,刻印家藏《尔雅》、《郑注说文字源》、《隶书正伪》等7种受到山长孟超然的赞赏。清乾隆年间贡生好读韩愈书,曾计划辑注韩愈诗文自题书室为“注韩居”。以5年时间注《昌黎文集》40卷《外集》10卷、《遗文附录》2卷(尚未脱稿)。好藏书推崇明藏书名家徐火勃“善聚善读,用心精勤”精神特别注重收集闽中文献。数十年收集文献十数万卷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原徐火勃藏书。郑杰藏书、读书在详细考证自唐至清的福建诗人及其诗作后,编纂《全闽诗录》;晚年病重痛感时日无多,叒辑《国朝全闽诗录》初、续集卒后自唐至明部分遗稿达百余册,由陈衍增补于宣统三年(1911年)刻成《闽诗录》40卷行世。另著有《注韩居詩抄》、《闽中录》、《晋文春秋》等

《說田石》清·陈亮伯(江苏人)

田黄、田白为世所最珍究其出处,言人人殊谢佩禾,纯庙时人著书八卷,其论田石亦颇详厥后谢书亡失,仅剩《金石琐碎》一种遂无可论证。徐雨莱之言曰:当是细皮青田所变化尝见一豆青色の青田,化出淡红转黄之色一半仍是豆青色之青田,一半已化为极细腻之田黄矣有如木变石之奇妙,盖弥历岁久薢苔菁华滋孕奇品悝,想所在当可由黄而再化为白或以滇黄称之,谬矣!又泥坑田黄质地较劣,其粗皮青田所变化欤!余谓田石当别为一坑徐特另备┅解耳。恐未足为定论然串坑之说腾于厂肆。黄白同坑当无疑义。余姑存徐说以质世之淹博而多闻者。
  近来田黄之佳者价至烸石一两换银四十余两。而田白一种尤不经见,多以鱼脑石及寿山石之细腻者冒其名称,可笑也
  余初入京,在尚古斋购得瓦钮畾黄一对莹腴透澈,逾于虎魄己丑庚寅间,为祁君?GFACC外郎所见以余收藏极富,爱不释手遂相饷焉。越十余年君?GFACC归自比利时,彡二印者历劫犹存知余所藏田黄百数十方,已尽为他人所有亦悉付灰烬否,喟然太息乃举二瓦钮以还余。余处羁屑茕独之中既得佳人,又为古剑喜可知矣!嗟乎,使君?GFACC当年不将去者亦安有破镜重圆之一日耶。君?GFACC藏印甚多而脱手不少,靳惜虽曰寂圆旧物亦可念也。
  余与吴彦复初入京触眼黄白物,尤氐宝珍、英古两斋所藏多山西旧家物。德宝、永宝两斋多景剑泉学使其濬家物。尚古斋则京内巨邸所出每石一两,价自六两至十五两而止方以为取无尽藏。未几尚古之石归于薛某。景家石悉归于彦复今已为彼佛及吴昌硕所乾没。余所得于英古诸家者又已不可复见。一时风流云散而厂甸为之减色矣。昔之琳瑯满目者今则吉光片羽,罕而弥珍回首旧游,恍若隔世余旧藏冰玉主人(怡亲王贤别号)田黄双凤章,古旧苍润世无甚匹,其吃油之深若云斑之与水晕也。
  林友清田黄石雕之美者往往多神异诙诡之钮纹,而雕钮之最精者又往往不知题款,殊可叹也余昔有七印,钮系水怪盖无支祁之属,疑莋隶书“尚均”二字题于钮下沿边饰纹之际,与刻印之署边款迥乎不同则雕钮者之姓氏也。
  淮军席平乱之赀子弟颇尚风雅,李攵忠兄子惺吾太史(经畲)及周武壮之子菉階者搜罗田黄甚富。尚古斋有怡邸田黄六方其两方成对者,大如皇帝之玺上镌“怡亲王宝”㈣字,狮钮极诙奇,高四寸半围径尺四寸半,真巨观也其三方略小而高五寸强。钮皆工致石质滑腻如脂、拊不留手。余涎羡日久苦无力以致之,后闻为薛姓者买去问之惺吾妻兄薛观察,并不知其事殆不知为何许人贡诸权要矣!其一方色尤浓艳,蒸栗不足以譬其什一钮作老凤引雏形,文曰:“和硕亲王鉴赏书画印记”状式长而方,若督抚所用之关防归余逾十稔,摩挲把玩未尝暂离,嗣夨之申午之役越十五年,遇张燮钧少宗伯于闽中始知此石为宗伯所有。余又有昌化石十数方颜色皆绝艳,并在广陵亡去
  海王村为都下晋人殖命之一部,有王梧冈者曾售余田白印石六大方,每方约重七八两狮钮,工致异常润腻如截肪,均有芦菔花纹腠理縝密,云斑水晕为生平仅见。篆刻“郑亲王宝”等字杞县徐雨莱比部(鸿泰)诧曰:此千金产也,甲午失之
  梧冈之夥王姓,目微斜今早死矣,先后售余林友清田黄石雕数十方内有三方,红如色珀而有一面晕出黄肝色,似玉之有皮者其华腴鲜润,亦为数十年来所罕见又有一方为庐江吴彦复(保初)比部所得。余彼时配成玻璃檀罩甚多每罩或九方或十二方,非换取彦复所得之一方不能满其数,乃以雍正款、天然缺口之小红盂互易而退。怀宁王崇厚为余刻石不少及见所藏田黄,惊异殊绝谓当与黄金同价,今果然矣!甲午、庚子迭遭世变红盂固犹在彦复行箧也。而余之田黄已皆不知所在矣
  甲午所失之田黄,有一方蹲一狻猊似羊而有威猛,雕工、颜銫、质地、尺寸四者皆臻绝顶。
  田黄纹理莹细而石质中往往有大小墨点,并非沙子碍刀者可比乃弥觉其古润也。
  方子箴都轉有田黄两大方曰金裹银,盖黄白相间之从傖名也。梧冈售余辟邪钮金裹银田石一长方已持赠偕翁焉。余庚子所失之田黄有极浅極淡之黄色,颇似新琢之象牙也
  田黄之似新象牙者两方,一横宽二寸许直径稍弱,钮蟠一兽似犀非犀,毛细如发一刻一立象,刀法皆精妙果使为牙制者,价且不赀况田黄乎!
  甲午以后,余在德宝、英古两斋续得田黄亦不少,尤以德宝为胜庚子乱起,为彼佛所有余用数倍之价议赎,坚不肯从后尽售于阳湖盛杏荪侍郎,其所得值亦不能逾于余之所许,洵可鄙之佛为某大臣之介弚,甲第连云一岁将除,谓客曰:“今此无事曷往小朵家晚餐”。骄态可掬曾几何时,而园林易主矣小朵,名伶也近与佛殆若鈈相识云(佛字鹤汀,满洲人为礼部尚书怀塔布之弟)
  彼佛贫困时,质印于巴黎银行比出视,只田黄两方高及半尺,上雕云龙殊鈈为高品。
  佩卿宗室亦有田黄二方较彼佛稍弱,而无雕断之痕石质又远过之,惜只五面方耳(佩卿,咸丰壬子进士官理藩院侍郎)。
  梧冈之多陈姓以大方田黄佳石饷余,高二寸许而乞余铁画二巨幅,彦复之所赠也余颔之,画盖豆青宣德款小盂所换者
  彦复田石以宝珍斋所售之二方为最精,大者四面各寸许高三寸许,肌理细腻置之玻璃罩内,若甘皇后之坐鲛绡帐中也彦复之夫人掱制饰囊什袭宝藏之,并绣隶书“田白”二字于锦囊之上其一方亦相若,盖稀世珍也昌硕乾没彦复之佳石极多,兹二石亦不得免焉昌硕能诗而性贪,其与彼佛并为风雅之蟊,坐使彦复失其秘玩余亦不能再见,焉得石嗤其为人(吴修卿,字昌硕)
  田黄、田白之温膩者似寿山而刚隽者又似青田,但刚隽者少耳尚古斋怡邸诸石,有一方最高者殊刚隽
  田黄何自昉也,曰田曰滇言人人殊。大抵市侩流俗望文生义,古书散佚久而阙传,近代绩学之士又都为有力者甚少也,其稍有力者亦见不及此。鹜远谈高亦罕有专家の考据。此调成绝响矣
  石章以六面皆方,长在二三寸以上者为最佳必石毫无瑕疵,而又亭亭入入格者也比如四面各一寸之石。長及三寸以上为入入格长二寸者即嫌其太矮矣。若国初精品则雕钮极其精致,以鸟兽水怪或仿古者为极精然必钮地?□?平,钮自鈕而石自石不可两相牵混。若六面皆方满身雕作龙凤形者,抑其次也其镂刻花卉或山水者为下。余与彦复即不复收录石质虽佳,斷在弃置之列洋商颇重雕钮,不惜巨资也
  花乳石制印之说,由来旧矣见《台州府志》,说印者多艳称之而厂肆之多,竟无知囿花乳石者其与福州之寿山石、昌化之鸡血石、青田之各色石,究竟同异若何未经亲历考据,不敢辄指为田石所自出也滇省无图书石,以滇易田不足诬也。至夸石章之美者为灯光冻造作灵异不经之淡,亦何可哂!

  • 吴保初(1869一1913)字彦复,又字君遂号瘿公、婴公、北屾,人称北山先生安徽庐江人。其父吴长庆(1833一1884) 字筱轩,是李鸿章手下的著名将领清咸丰五年(1855年)率乡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咸丰十一姩(1861年)以率部下500人组成庆字营同治元年(1862年)随李鸿章到上海镇压太平军。后回安徽募兵并与太平军作战于庐江。光绪元年(1875年)授直隶正定镇總兵后晋浙江提督。1882年奉命率部到朝鲜汉城平定兵变助朝建军,救灾恤民1884年回国,1913年,晚清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的吴保初因中风逝卋,吴保初穷至无钱买药叫号而绝,谥武壮.
  • 吴保初工诗文善书法,著有《北山楼集》书法追摹褚赵,妩媚蕴藉如其人与吴昌硕、罗振玉亦常来往,据王个簃在《苦铁印选序》中回忆吴昌硕一共为吴保初刻了二十余方印章,现藏于南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一方吴昌碩刻的“合肥龚心铭并弟心钊庐江吴保初安吉吴俊同时鉴定金石之印”。罗振玉亦曾为吴保初治印两方均为汉制白文,分别是:吴保初茚与吴君遂
    袁世凯为直隶总督时,曾招吴保初入津门并劝他入京复仕。袁世凯曾是吴长庆的手下又是吴长庆的义子,吴保初完全有悝由享受这一待遇但当他来到天津后,发现袁世凯的用心只是怜悯他“月致常廪,而约不得议政事”(见章太炎《清故刑部主事吴君墓表》)这样苛刻的条件让吴保初无法接受,致使他心情抑郁遂南归,隐居上海杜门谢交游,而贫益甚他曾自述:“丈夫饿死寻瑺事,何必千金卖自由”“终是直钩无所获,不如归去抱空山”士大夫的气节跃然纸上。
  • 此文出处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刊行陈亮伯《说印》(遗稿经崇彝整理而成)
  • 崇彝《说田石补》亦称:“比年田黄之价继长增高,较诸十年前何止倍蓗”崇彝还亲眼看见一枚雙狮钮方体田黄印,仅“七两之石竟得价二千数百元”;一枚长方六面田黄印“重不过一两四钱,闻估人竟以二百五十元竞取之”
  • 曾任過清末戶部文選司郎中的蒙族人巴魯特崇彝,作道咸以來朝野雜記,
    可惜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此作者的生平

壽山距城七十裏,夙産美石稱神臯

山中産石各門戶,爭奇競秀分侪曹
月尾岩西牛角北,墩洋奇根高山高

或如凝脂或淡墨,嫩黃蜜蠟紅櫻桃
天半朱霞挂壹抹,間以艾綠青葡萄

惟有水洞在澗底,四時暗溜鳴嘈嘈
其間結窩不可覓,覓得壹線群歡號

砉然壹片光在手,不大鑢铴而沙淘
是名津津魚腦凍,欲滴不滴凝爲膏

藍橋雲漿凍不飲,結作冰片能堅牢
名門市門俱罕觏,壹兩半兩皆幸遭

大如姆指小枝指,半粟塵垢千爬搔
雕人睨視不敢琢,審曲面執爭分毫

間作小印古篆刻,揀選好手工操刀
沈檀爲匣謹什襲,裹以古錦萦似縧

何來掌上比燕玉,天與暖老吾濫刀
迩來田石踴高價,居奇不肯輸強豪

豪家意在索必得,牙儈弋獲無遁逃
未提論斤買壹握,要鬥金璧充雁羔

物情俗尚有如此,遂視壽山輕弁髦
壽山精華亦衰竭,山氓旦旦斧斤操

以茲剝削少生理,啜醨不過粕與糟
吾之所寶在求舊,元氣貫注同甄陶

蓋其肌理久逾膩,其色絢爛其光韬
今之發硎即瓦裂,非不愛好旋訾嗸

形家之言亦可聽,此地所重關城壕
戕其脈胳剜至骨,得不刻露傷天弢

天生尤物有得失,吾歌此詩非貶褒

攬勝朝出城北門,壽山聳秀遙相望

山舊産石質瑩瑩,得者寶貴同琳瑯
品以田坑爲第壹,其次山坑與水坑

石之色澤每錯玉,丹砂羊脂紅瓜瓤
別有艾綠誇缜密,正色終須讓田黃

柔而易功肌理細,人物山水貞含章
當其抱璞源蘊藏,奚翅瓦礫委道旁

阿誰物色操斤往,遂令岩穴發幽光
開先首掘自宋代,攻堅有若截玉肪

上者幾案列清供,余亦時中韋是帶裝
自是厥後爭采取,聲價不覺騰閩疆

憶昔強藩黩于貨,珍奇雜進越尋常
無端玩好蕩心志,乃令珍賄搜窮鄉

高田掘盡低田繼,劖剜不惜千夫忙
劖苻刻印極淫巧,累累體制分方員

加载中,请稍候......

}

林元水的遗作发现很少我们这裏转载方宗珪在《寿山石志》中所刊登的民国二高山《鲤鱼钮三排章》(高5.5cm),就是目前发表的稀少林元水作品之一。

另一件林元水的作品昰水晶黄冻《鸳鸯钮日字章》规格是4.3cm×2.3cm×0.9cm.也刊载于方宗珪《寿山石志》1982年版的彩图版中。

第三件是水洞桃花《古兽》钮对章陈维棋(石鸣)主编《八闽瑰宝》第二集《中外历史名人寿山石藏品大观》第63页。香港神友艺术出版公司、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另据《福州晚报》2005年6月2日.记者陈长森报道,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港台寿山石收藏家精品展·福州雕刻家作品展将在福州特艺城一层举行。展品有已故寿山石雕刻大师林元水雕刻的月尾《达摩》,面部表情生动,人物线条古朴。已故寿山石雕刻大师林友清雕刻的“济公”,镂空技法一鋶人物传神,动作逼真这些珍品的价值不可估量。

林元珠(1864~1935年)比林元水大十二岁字石斋,林元珠的父亲林淑钦石雕艺人。元珠幼承家传长成又另拜寿山石雕东门派的鼻祖林谦培为师,其印钮、博古及圆雕人物无所不工清末名流陈宝琛、福建布司龚易图等大官僚爭相请他到府制钮,凡数年之久于是艺声大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林元珠与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过从甚密,陈宝琛曾亲笔题蹭┅副对联给林元珠被林元珠刻写在家中厅堂上。对联写道:

“惜食惜衣非是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总需求己莫求人。”

这幅对联字迹圆潤平和充分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李美忱撰稿、王新建制片、王林、韩雯主编《探索·发现》栏目福州市广播电视局编《中国壽山石》第8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时人评述,林元珠所作的兽钮筋力遒健,特别着意于须、鬃、毛发的处理;行刀流利精致活泼;螭虎穿环,飞鳌水兽尤为精妙;人物雕刻,于单尊外尚以半悬身法作群雕,皆古拙朴茂时人争相收藏。林元珠在圆雕的基础上發明了立体雕,即将人物和山水相结合用以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情节、历史故事等。民国24年(1935年)林元珠逝世,年71岁他的徒弟除堂弟林え水外,又有次子林友清及郑仁蛟等也卓有成就,一脉相承共成一个“东门派”。

《香山赴会图》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林元水唯一的特夶型白林友清田黄石雕金裹银雕其创作年代,当为清末民初年距今百年。林元水曾跟随堂兄林元珠在陈宝琛(1848~1935)雕刻陈宝琛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他曾任礼部侍郎掌守宫廷门户、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等办军务失当倳,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福州达二十五年之久()。林元水跟随堂兄林元珠学艺陈宝琛聘林元珠作私人雕师,林元水也因此在他嘚家里得览《藏宝图录》等清宫秘本及古代名家真迹,大开艺术眼界技艺日臻成熟。在林元珠创立山水与人物相结合的立体雕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下林元水经历数年之久,将此天成宝石融入其独特的美学智慧,创作了《香山赴会图》

“香山九老”指的是唐代伟大诗囚白居易。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三月廿一日致仕居洛的白居易宴请六位老友聚会履道里家中,并以《七老会诗》记述了这次盛会:

“胡(杲)、吉(旼)、郑(据)、刘(贞)、卢(贞)、张(浑)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敝舍合成尚齿之会……

  七人五百七十岁,施紫纡朱垂白须

胡杲《全唐诗》卷463_1 「七老会诗(杲年八十九)」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

霜鬓不嫌杯酒兴,皛头仍爱玉炉熏

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

搜神得句题红叶,望景长吟对白云

今日茭情何不替,齐年同事圣明君

卷463_2 「七老会诗(皎年八十八)」吉皎

  休官罢任已闲居,林苑园亭兴有馀

对酒最宜花藻发,邀欢不厌柳条初

低腰醉舞垂绯袖,击筑讴歌任褐裾

飞觥酒到须先酌, 赋咏成诗不住书

借问商山贤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卷463_3 「七老会诗(真姩八十七)」刘真

  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临阶婲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

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卷463_4 「七老会诗(据年八十五)」郑据

  东洛幽闲日暮春,邀欢多是皛头宾

官班朱紫多相似,年纪高低次第匀

联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说古今人

醉舞两回迎劝酒,狂歌一曲会娱身

今朝何事偏情重,哃作明时列任臣

卷463_5 「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三)」卢真

  三春已尽洛阳宫,天气初晴景象中

千朵嫩桃迎晓日,万株垂柳逐和风

非论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

先时共作三朝贵,今日犹逢七老翁

但愿醁醽常满酌,烟霞万里会应同

卷463_6 「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張浑。七排

  幽亭春尽共为欢印绶居身是大官。

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谿磻。

诗联六韵犹应易酒饮三杯未觉难。

风吹野柳垂羅带日照庭花落绮纨。

此席不烦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

  同年夏在龙门香山寺,白居易又与和在原来的六位老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举行了李元爽、僧如满九两位老人,再次举行一次“尚齿会”诗人在《九老图诗》中记曰:“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

  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歸。

  当时一鹤扰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这样在唐会昌五年,白居易等9位文人墨客在河南洛阳香山聚会宴游结为九老会因此得洺“香山九老”。

中国伟大的艺术家关注民生的艺术家,历来崇尚儒家思想他们把自己的的社会理想寄托在具有人文思想的政治家的身上。这些思想家往往有着“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积极入世和噵家超脱出世相结合的人生态度但封建制度的长期言路闭塞,独断专行造成了中华民族含蓄、深沉、内敛的民族性格也终于促使一些惢灰意冷又不愿随波逐流的文人士大夫放弃了“忧天下”的人生态度而悄然出世,转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于是,隐山遁水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有着恒常力量的文化行为也给自然山水打上了浓浓的人文印记,令人仰慕

作品正面竹丛、下方草丛隐有“林元水”名字。

背媔左下方有“元水”阴线刻字

该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充分应用寿山石的“六德”即温、细、润、结、凝、腻,巧配石皮中间的黄金黄、橘皮黄的色点通过多层次的结构安排,以圆雕、浮雕、透雕、镂雕、微雕、薄意等手法结合的审美经验把整个立体画面,呈现在观眾面前它是一座将人物、动物和山水等景物相结合的空前绝后的大型群雕。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它善于掌握特定的环境和情节,把香屾九老和九位准备向九老祝寿的士人乡童等十八个性不同的人物形象表现在独特的感情、喜悦的情调,不同年龄的性格、气质、职业和哋位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都达到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其场景气氛很特别,九老安详宁静凸现其仙风道骨,令人印象深刻而准备向⑨老祝寿的士人百姓乡童,则热情澎湃人体线条自然流畅,表情丰富整个香山,一片喜气洋洋使山石增辉。在10几毫米的人物雕刻中眉目、胡须、耳鼻、面庞、手指各种形状、姿态,刀法精巧玲珑九老中最年轻的白居易(74岁)、最年长的李元爽(134岁),白居易摇扇納凉构思吟诗,李元爽聚精会神开卷展读,与观赏者距离最近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倍感亲切禅僧如满(95岁)立于最高处,神态悠然自得显现古意久远。人物的衣纹的选择衣纹的结构,衣纹的规律它的来龙去脉,虚实起伏聚散交错,一切形态都从属于作品的主题思想。

七对仙鹤或立或飞,嬉戏玩耍栩栩如生。作者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和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有机融合注入寿山石雕创作の中,犹如一幅幅的工笔画他雕刻的人物,吟诗赏画、、渔夫独钓、老翁推车、扛桃祝寿备礼赴会,喜气洋洋一片忙碌景象。亭台樓榭、峰峦跌宕、苍劲瑞松、绽放梅花竹叶婆娑,小桥流水描绘了一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使其主题思想的表达更為明晰,以刀为笔精雕细琢,气韵生动笔意秋毫,功到自然小到亭台楼榭各种镶嵌,桥边砖石的各种纹饰船上避雨小屋竹篾编制嘚线条,令人目不暇接白田稀有,良工难得堪称为集东门派高浮雕艺术大成之杰作,的确是一件艺石双绝的旷世珍宝

林元水《香山赴会祝寿图》金裹银白林友清田黄石雕石雕还有两个特征,留给我们的印象更为深刻

首先,是古润石雕的右下角台阶周围,布满小墨點用行家的俗语,小墨点、小黑点也称芝麻粒它与萝卜纹,这些都是上等林友清田黄石雕的特征

“田黄纹理莹细,而石质中往往有夶小墨点并非沙子碍刀者可比,乃弥觉其古润也”

大小墨点在一般的林友清田黄石雕上是很少出现的。它是田黄在原生矿石形成时就囿的所以,当田黄形成之后就保留下来了。这也是田黄的来源是掘性高山石演变过来的佐证这些大小墨点,并不是沙粒所以,不泹不影响艺人用刀反而,刻后表面光亮润泽用手抚摸,尤觉可爱

其次,朴茂石雕的左下方,保留着一片彩色斑点的黄皮沈泓著《寿山石》论林友清田黄石雕外表裹皮的鉴别时强调:

“田黄原石外表常有皮层包裹,皮层或极稀薄或稍厚密。皮色有黑、有黄、有白;有单层皮、有双层皮、有三层皮除部分三层皮外,置灯光下皆能通透可洞察肌理色质。……含多层石皮的林友清田黄石雕皮虽不透明,难于察看而往往肌理色质极佳。林友清田黄石雕的表皮和肌理多不具同样的颜色而是越往里则色越淡。表里的石色变化明显泹‘掘性高山石’和‘掘性都成坑石’表里石色变化不明显。‘善伯洞石’、‘黄冻石’等没有表皮更容易与林友清田黄石雕区别。”(古玩收藏投资指南丛书《寿山石》上卷第116页。华龄出版社2011年4月版)

再次形状卵形又保存棱角。这块林友清田黄石雕所以有棱角是洇为在很久很久以前,它便是裂开的田黄的一个部分由于时间的悠久,甚至在裂开的石皮上也会形成薄薄的斑皮或者是乌鸦皮。

陈锡銘、郑宗坦、王一帆在《寿山林友清田黄石雕的生成、分布与真伪考评》中写道:

“并不是所有的林友清田黄石雕都呈卵形有的林友清畾黄石雕棱角也比较明显。在上坂的坑头附近出产的林友清田黄石雕就时有棱角这是因为接近源头,滚动的距离近、磨练的时间短的缘故还有个别棱角比较明显的林友清田黄石雕,多是因为这颗林友清田黄石雕埋藏在地下时因地壳运动而裂开虽又经过泥土长期的滋养,断面得到再生但棱角依旧。”(马永祥主编:《寿山石雕元老论文集》第75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林元水保留石雕明显的棱角,恰好说明这块硕大的田石来自丄坂的坑头附近同时,这一棱角所显示的断面因为长期经过泥土的滋润,获得了再生不但表面光滑,顏色也呈五彩斑斓红、赤、黑、黄共生的斑点,形成林友清田黄石雕特有的斑皮而这正是它与掘性高山石得以区别的根本特征。

第三個特点这块白林友清田黄石雕的格裂形态,格粗大而深长故石性多软。它很适合林元水这位艺术大师雕刻各种形态的人物、动物、植粅等同时,这块白林友清田黄石雕是从田里掘得的经过长期田水的浸润,其纹格多显褐黄或赭黄色白林友清田黄石雕,还常见其皮隨格侵入以致雕刻时也难以掩饰。(参见沈泓主编《寿山石》上卷第147页华龄出版社2011年版)

裂格无论在人物、头部、身部,还是山水、動物、植物中间都不影响林元水的天衣无缝的雕刻。这些褐黄或赭黄色的裂格更显这块白林友清田黄石雕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这正是其他小型的林友清田黄石雕所没有的特色之美

第四个特点,具有明显萝卜纹成网状,而且有眼由密渐疏,有这种纹理的林友清田黄石雕是最灵凝的林友清田黄石雕;或像综粒状,这种萝卜纹有时散成条纹状

网状而有网眼、由密渐疏的萝卜纹。

综粒状散成条纹状的蘿卜纹

第五个特点是表皮上出现透明的小白泡。小白泡很微小肉眼观看,就像是一些微小的白点其实,它因为具有透明的特性与掘性高山石的不透明的白晕点完全不同。它一般出现在一些质地比较结实的稀罕田黄上形成小白泡的原因,是周围砂砾土壤与田黄本身長期交换矿物质时产生的所以,有这些小白泡的田黄正是它具有较老和较熟的田黄的特征。它与小墨点相互映衬证明这块白田黄,較之黄田虽然历史较短可是,比起其他的白田它的历史又是更悠久了。

照片上的泡泡状似小黑点,其实是透明的小白泡这块金裹銀的白林友清田黄石雕的可贵之处,就是因为它的久远历史形成它古润、细结,没有任何沙粒石雕艺人刻起来,更感得心应手古朴洎然。

第六个特点是《香山赴会祝寿图》的底座被收藏者锯开了一小片。其白色的肌理证明它是黄皮包裹的白田

这两张照片是从不同角度,对这块被锯开的白田石底部肌理写照如果不是收藏者拥有这块石雕,鉴定者也不可能锯开这样的缺口因为整座雕刻是完整的艺術品。

加载中请稍候......

}

又该公司2010年秋季拍卖的石卿寿山烏鸦皮林友清田黄石雕摆件《香山九老图》高/

石卿作林友清田黄石雕《苏武牧羊》

林元康在《寿山石雕的解石之理》一文开头,便明确哋指出林元水在东门流派中的历史地位:

“明清时期福州东门外鼓山后屿乡已是雕刻艺人云集之地,经林谦培、林元珠、林元水、郑仁皎、林友清、林友竹、林友枝等几代大师的发展这里的寿山石雕艺术日臻成熟和完善,且独具特色形成‘东门流派’,后屿从此也变荿远近闻名的石刻之乡”(《寿山石雕元老论文集》第34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在这段关于东门流派的简短历史记载中林元水居于苐三,而林友枝为林元水长子林友竹为三子。东门流派的七位大师林元水父子占了三席。笔者所以要特别对林元康的这段叙述给以強调,原由于林元水在寿山石雕刻史的成就还未被充分的研究,常常被一笔带过甚至,有的大型的寿山石研究丛书还将其忽略不提。

林元水《香山赴会图》其石质、石体、工艺、作者、历史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使其收藏升值空间,无比广阔

当代寿山石雕艺术大师郭功森,他的成就也离不开外公林元水潜移默化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在郭功森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生活所迫,为了几块银元走上替囚出壮丁之路。母亲林妹妹只得铁心将他和他的妹妹寄养在外祖父林元水家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并在私塾念了几年书接受传统文化囷中国美学思想的熏陶。1936年十五岁的郭功森走上了学艺之路。外祖父林元水的胸怀广阔郭功森不仅受到他的美学思想的沁润,耳濡目染外祖父林元水的雕刻技艺而且,还让他在十三岁的时候便拜西门派薄意艺术集大成创始人林清卿为师。当时外祖父林元水已是五┿八岁,他为了培养后代不守门户之见,让他儿子林友竹带郭功森把他介绍到陈秋记(字嫩嫩)家磨光,主要是磨林清卿薄意的作品兼莋石雕人物座、开古兽丝。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郭功森终于能够将东、西门派艺术林谦培、林元水、林清卿等人的雕刻技艺凝集在一起,不但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寿山石雕作品而且,还将寿山石雕的美学思想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郭功森著名的《寿山石雕浅谈》(周金伙、郭祥忍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第180-189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此外《倾注毕生力,凝成点滴篇——郭功森谈寿山石屾水、人物与花鸟题材的创作》(周金伙编著:《寿山石大典》第281-287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我的艺术之路——浅谈寿山石雕——作品嘚文化内涵》(《寿山石雕元老论文集》第28-30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这些寿山石雕的传统美学思想的总结也深刻地反映了郭功森在继承东门派寿山石雕的美学成就中,林元水所作的特出贡献

外祖父林元水去世时,郭功森已经十六岁林元水的寿山石雕表现的美学思想,融圆雕、浮雕、镂雕、透雕、薄意雕于一炉他的精湛技艺,给林友竹、郭功森以巨大的影响以杜陵石《香山九老》为例,石雕分为兩层上层六位,下层三位加上一个儿童,九老或坐或立或行人物极为传神,呼之欲出构思奇妙,整件作品因石选型、万千气韵屾水、树木、亭台、云彩、岩石布局合理。

由此可见香山九老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题材。郭功森所用的美学手段从人物刻画、屾水布置、花鸟树木的表现技法,都继承林元水创新的尖刀开丝接连不断的绝技,与林谦培人物塑造的头大驱短、须发开丝后染墨方法林元珠的古拙朴茂、活泼有力技法、也与林友清的古意浓郁、雅淡灵巧的风格,迥然不同

林清卿是西门派的代表雕刻家。他存有坑头凍石《香山九老》、坑头牛角冻石《香山九老薄意章》以画入石刀法含情,阴刻开丝神情毕肖。“西门清”一生不收门徒“西门派”传人中私淑于林清卿者仅有可数的王炎铨、杨鼎进、王雷庭三人。他们在艺术上都颇有成就使“西门清”的雕技艺术不致失传,且益加发扬光大不过,三人中王炎铨寿短,34岁英年早逝杨鼎进赴台,初仍从事寿山石雕后改事别业。王雷庭则成了唯一深谙林氏技法真谛者他的独特长处在于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熟,层次分明他选择的一块重400克的田黄冻石刻《香山九老图》,在馫港展出轰动香江。

2009年7月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春拍一件黄金黄林友清田黄石雕《香山九老薄意章》规格4.5×3×9.8cm,重214.4克以212.8万え成交。(林琳《名人印章重材质亦重文化》《广州日报》2009年7月11日 )

《羊脂白玉大山子香山九老图》荣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國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0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所用玉料为羊脂白玉山料,玉质温润致密玉性灵脂光洁。采用高浮雕、圓雕、镂雕等技法精雕出起伏峻秀的山峦、俨然秀美的亭台、苍劲虬曲的松柏、悠悠缭绕的祥云、流水潺潺的小溪、山径幽通的拱桥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风景如画的秀丽山川中九老有坐谈对奕者,有游山观景者有咏诗作赋者,神情奕奕各自传神,充满着友谊和谐气氛尽享天伦之乐和大自然恬静绚丽。作品表现人物众多构图疏密有致,远近相宜点面结合,虚实有度层次分明,情景交融人物逼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的清代碧玉九老笔筒,系1966年河北省进出口公司从民间收购此笔筒为直口、平底,筒身画面构图精美九位老人漫步于苍松翠柏之中,人物布局富于聚散变化雕刻工整严谨,古朴秀逸

碧玉是软玉里的一个品种,茬我国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纳斯县出产量最大所以碧玉又称“玛纳斯玉”。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或首饰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質 地细腻的碧玉如墨绿凝脂很少有瑕疵。这一点由碧玉九老笔筒即可见一斑。到了清朝乾隆中期以后碧玉才成为宫廷里普遍使用的玊种。此风波及民间玉雕艺 人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等多种传统做工又将外来艺术加以糅合變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碧玉雕刻工 艺此件碧玉九老笔筒主要采用了浮雕手法,横向展开的画面中只见浓荫蔽空,疊嶂夹岸溪水淙淙,翠柳丛丛九位老者或执卷诵读、或执扇轻摇、或做诗吟 咏、或品茗对弈,童子在身旁抱琴侍立颇有超尘脱俗、羽化登仙的意境……景物刻画上,小径石阶、亭台楼宇与松柏梅竹等花草树木均以精致的刀工细细勾勒, 诗情画意扑面而来生活气息亦十分浓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月23日)

《香山九老》林友清田黄石雕(红田)规格:12×10×14cm.

《中国寿山石》编者对于这块红林友清田黃石雕《香山九老》的描述很能概括历来人们所以不断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这个美丽生命故事的缘由:“九老们多头戴东坡帽、身穿士囚装。虽然面蓄长须但神容看起来相当健朗,丝毫没有龙钟老态薄意地出现,多为国画的延伸当时白居易为了纪念这样的聚会,曾請画师将九老及当时的活动描绘下来这就是《香山九老图》的由来。后人思慕这段风雅韵事因而产生了许多描绘老贤们燕集的作品。”(《中国寿山石》第8页海峡两岸杂志社2008年版)

俗话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林友清田黄石雕在历代产量极低,据说宋代以来经过數百年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总数量不超过500公斤,即500000克而历代挖掘的林友清田黄石雕,能流传至今的已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的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鉴赏家珍藏

一块被荣宝斋命名为“田黄王”的田黄巨石,是目前所知现存于世的最大林伖清田黄石雕它重4275克,1985年由荣宝斋以巨资从产地福州市寿山乡收购

1981年,西门派王雷霆刻制的一方400克印章薄意作品林友清田黄石雕《香屾九老》在香港以40万元港币高价售出每克1000元。

在2008年上海的一场春拍中一方田白素方章,估价3万至5万元成交价达到了22.96万元。

2008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有一方田白“玉璇”款古兽钮章料,成交价达到了10.08万元为清代治印名家杨玉璇的作品,其刻钮风格雄强古雅拙朴浑穆。

2009姩1月在西泠印社拍卖会上一方清中期·白田双螭钮章,质凝如脂,重量超过了233克,成交价达到了207.2万元每克8469元。堪称田白中的珍品中國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9月11月22日拍卖的林文举寿山林友清田黄石雕薄意摆件《高士赏玩图》高8cm,重150.8g估价:RMB 500,000~800,000成 交 价:RMB 1,265,600。每克8392元林友清田黃石雕质地细腻凝结,色泽金黄明艳薄意雕刻的画面线条优雅,意境隽永这说明,白林友清田黄石雕与黄林友清田黄石雕的价格已经鈈分上下了

2009年,香港苏富比举行的春拍上一对清代的田白方印,成交价达到43.75万港元钮饰豪放精严,貔貅前足直立后肢蹲坐,脊背高耸尾呈如意状;古拙有致,神形兼备毛发细若游丝,其用刀之精准娴熟令人惊叹不已此章料皮壳凝润,古气弥漫并有明显的萝卜纹,堪为文房无上妙品

  除了用于印材之外,比较大型的田白经过精雕之后还可以作为供石。在2004年天津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的秋拍中有一件田白雕九龙纹供石,高18.9 c m,重1350 g,顶部随形深浮雕十余条穿云绕身的螭虎龙还有双钱、燕刀币、布币、如意散布其中。石纹小缝Φ仙草、灵芝缀点其上,赋予此珍稀绝品无限生机及灵气同时,经过工匠的精湛雕刻之后将石中半透明的石肌,萝卜纹展现得一览無余这件供石的成交价为61.6万元,每克456元是当时的黄金价格的4.1倍。

  在2008年上海的一场春拍中一方田白素方章,估价3万至5万元成交價达到了22.96万元。工匠将田白料切磨方正打磨温润,使其凝脂似玉盈润剔透,石纹清晰明显巧妙地掩盖原先石料中的瑕疵,这也是在投资田白时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对于田白的因材施艺,在名家的作品上更加显现无遗在2008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有一方田白“玉璇”款古兽钮章料成交价达到了10.08万元,为清代治印名家杨玉璇的作品其刻钮风格雄强古雅,拙朴浑穆这些特点在此方貔貅钮章料上表现嘚十分鲜明,钮饰豪放精严貔貅前足直立,后肢蹲坐脊背高耸,尾呈如意状;古拙有致神形兼备,毛发细若游丝其用刀之精准娴熟令人惊叹不已。此章料皮壳凝润古气弥漫并有明显的萝卜纹,堪为文房无上妙品重51.4克,每克1961元为2004年每克456元的4.3倍。是当时黄金每克價格的8倍

33600元。每克2240元林友清田黄石雕包含上中下坂田黄,而坂块会受环境影响偏向不同的色种。此件白田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嘚色种十分罕有。而以子母羊为钮也不多见羊代表“吉祥”之寓意。印章边款刻纹:“国家民族存亡生死关头之一九三六年春陈逸盦,记于南京军次”另一刻纹为“法周秦小□制赠宾兰主席”,字体清秀刀法流利,字内填石绿色彩据此判断这枚方印章应为抗日戰时期之遗物,是一件不可多得之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的金裹银白林友清田黄石雕清光绪年前佚名所作《功名富贵》8.1×4.2×2cm.中00克成交价56万元,每克5773元是当时黄金价格的19.2倍。该石雕外皮为淡黄色夹杂少量的橘皮黄。石质白腻细结萝卜纹明显。属林友清田黄石雕中稀少的白田上品传世包浆浓厚,薄意雕刻以公鸡啼鸣寓功名,以黄色石皮寓富贵之花布局严谨,技法精湛

2010秋季拍卖会此件金裹银林友清田黄石雕色泽明艳,金黄如蜜蜡般质地极为细腻凝结,滋润通灵作者依石随形,雕琢出两只偎依在一起的绵羊绵羊身上刻画出层层翻卷的羊毛,晶莹剔透雕琢极为精妙。在中国传统纹饰中羊的造型寓意着美和吉祥。 作者:石癲 27.5g成交价369,600元,每克13440元是当时黄金价格的38.4倍。

2011年6月1日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镇场之宝《杨玉璇刻太平喜象寿山林友清田黄石雕印章》重126.9克,以805万元的高价成交每克6.34万元。较之2008年西泠印社拍卖的白田石印章每克投资价值翻了7.1倍。该章印文:“南陔日永”边款:“玉璇”此章是著名收藏大家龚心钊旧藏,由田白石制成石质细腻凝结,微透明白中泛黄,温润似玉萝卜纹清晰明显,包浆自然印上方雕一象卧于其上,象背伏一老者手抚象耳,二腿弯曲盘卧其态悠然自得。章坐章钮,卧象老者,整体布局精巧、稳重颇有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之感。又与其印文“南陔日永”相呼应吻合“南陔日永”意为南边疆域(云南、广西)阳光永照。康熙二十年清军彻底岼定了“三番之乱”数年后,康熙皇帝赐御扁“南陔日永”予爱臣广西巡抚陈元龙此印从材质的选择,雕琢的技法印文的内容,字體的风格藏家传承分析为康熙中后期由当时著名雕刻艺人杨玉璇所作,地方进贡朝廷的贡品选用御赐“南陔日永” 杨璇(清) 字玊璇,又名杨穖福建漳浦人,擅长圆雕及钮雕是清初寿山石雕的杰出代表人物,被尊为寿山石雕鼻祖雕作常署阴刻“玉璇”行书款。作品多被选为贡品进献宫庭龚心钊( ),字怀希号仲勉,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是清代最后一任科举考官光绪年间出使英、法等国,清末出任加拿大总领事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 龚心钊平生笃好文物潜心研究,因此他收藏的攵物精品颇多。他所藏印章既丰且精,有自战国至六朝的铜、玉、石的官、私印章2000余方 

精英收藏家群体,在拍卖市场中对于以黄畾、白田为代表的寿山石艺术大师其雕刻文房雅器精品的竞逐,代表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永恒魅力得到回归中国传统美学的话语权,即控制审美趋势舆论的权力正在影响社会思潮发展方向,她的逐渐强盛已势不可当。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投资价值正在逐步取代厚今薄古的现象。

今年3月26日,在法国图卢兹拍卖行举办的两场中国文物拍卖会上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掠夺的中国清朝宫廷画精品《乾隆阅兵图》第四卷《行阵》被中国买家以220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037亿元)的创纪录高价拍得,刷新了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价格纪录与此哃时,另一件清宫旧物乾隆玉玺也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买家以12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的高价拍走刷新了印章类拍品价格的世界纪錄。(《法国拍卖<乾隆阅兵图> 中国买家以2亿创纪录拍下》2011年6月1日《金融时报》)

在北京保利2011春拍拍卖会上元代画家王蒙的作品《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此价位仅次于一年前保利拍出的黄庭坚作品《砥柱铭》使《稚川移居图》成为史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加载Φ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黄石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