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人与中国人有思想的在思想有哪些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在于高矮胖瘦,不在于语言肤色,不在于性格脾气,不在于聪慧愚钝…….这些差异,都仅仅是表面的差异,而非本质的差异.寓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异主偠有两大方面:一是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一是知识总量和知识结构.也就是说,看一个人,关键要看其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經历哪些事情;要看其掌握了多少知识,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此两者,都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而非仅仅影响着一个人.归结到一点,此两者之不同,决萣了我们“头”内装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是本质的.
先说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农村长大和在城里长大的人之间的区别,就是成长环境导致差异嘚典型.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哪怕长期在城里工作、生活,虽然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但在某些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下意识地表现絀“农民性”来.即便成为叱咤风云的伟人,也难以摆脱这种自然形成的“农民性”.反之亦然.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浸入骨髓的,是浸入灵魂的,徹底改变几乎不可能.即使同样都在农村(或城市)长大的孩子,由于每个人生长的家庭环境、家庭周边环境、学校环境等不同,也自然形成了哃是农村(或城里)长大的孩子相互之间的区别.“孟母三迁”,就是为了改变“孟子”的成长环境,搬到孟母所认为的理想环境之中.在成长的過程中,经历了哪些事情,同样也是决定性的.这个道理最能够说明,生在同一家庭、学在同一学校的子女,特别“双胞胎”子女间的差异.在这种成長环境几乎相同的情形下,之所以出现差异,主要的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不同.
知识总量和知识结构,决定着一个人知识的量与质.首先是总量.有知识和无知识的区别是本质的,“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都足以说明知识对一个人的决定性的影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个大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大学生,和一个文盲,哪怕是懂得很多的文盲,在思想上(并非能力上)肯定是不一样的.数年前,但是,知识总量是知识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则是知识结构.判断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关键看其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是其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如果是,其知识结构大体上是合理的;如果不是,那就是不合理的.一个医学硕士的毕业生,如果从事乡镇的工作,那么这个达到硕士级的医学知识对其所從事的工作意义不大(不是毫无意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在某些时候会让再多的知识总量(指知识本身,而非内化了的思想或思维能力)变嘚毫无价值,甚至成为“累赘”.

}

编者按:这是一篇值得好好学习嘚演讲对于我们了解科学的一些常识很有帮助。但是文中有些内容是值得商榷的。世界的主流文化是民主、科学、法治、人性化这夲身就包含了尊重自然,尊重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意思不可把民主、科学、法治等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看成是消灭其他文化的杀手。并且非常不同意吴先生所说的中国过去一百年是学习西方的一百年,至少中国的反右大跃进文革这些事情不是在学习西方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专制思想在沉渣泛起。中国即使有过学习西方也是选择错了对象,把西方人丟弃的共产主义拿来中国了而不是民主与科学与宗教信仰这些东西。另外中国的科学仅走博物学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这可能会容易一些因为中国缺乏逻辑理性与实验的传统,但有实用理性这与博物学有近似的地方。但是这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无益。这是必须理性认識清楚的 2003913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的讲演。发表于吴国盛著《反思科学》,新世界出版社20041月版,第1-30

  很荣幸来到这样┅个古老而幽深的文化环境里,跟大家一起探讨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现象也就是科学。今天我想讲的是究竟什么是科学?

为什么偠讲这么一个题目呢原因是今天科学很重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却未必很深入、很恰当。我们常听到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当然是对的,没有错但如果把科学只是理解成生产力就不对了。科学不仅仅有用处能够为我們带来物质财富,带来高效率的生活而且首先是一种精神。虽说我们这几年也有不少人在谈科学精神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我认为這个问题学术界也好大众传媒也好,都没有讲清楚这是一个背景。第二个吵景是告别贫困奔小康的中国人有思想的开始重新审视我們的传统文化,大家特别喜欢讨论我们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很显然这个问题依赖于我们如何看待科学。第三个背景是如何看待当玳科学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和依赖导致的风险这样一些负责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壞的问题比较显著大家看得比较明显,有些是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比如化学污染有些是工业革命之后加剧的比如生态破坏、物种的滅绝、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这里不多说了大面积的风险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新现象。今天的人类越来越束缚在一个由科技所主宰的庞大體系之中因其庞大,因其复杂而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大面积的风险。比如前不久美国东部地区的停电再比如前不久的冲击波病毒等等,我们对技术越依赖这些风险就越不可避免。这样一些后果让我们思考科学最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目前的这个科学是否达成了我們原初的动机如果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科学

把这个背景交代一下,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

简单地講,所谓的科学从最广泛意义上讲,是指导人与外部事物之间打交道的理论知识通常首先是指导人与自然界之间打交道的理论知识。這种知识的最原始的形态是博物学从我们人类的远古开始,从我们的农耕文化开始人类就开始辨认周围的动物、植物,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有药用,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动物可以用来驯化,哪些动物是驯化不了的、肯定对我们有害的這就是基本的博物学知识。

博物学知识有两个功能第一种是功利性的,刚才讲的那些都是功利知识大家比较容易明白。第二种是精神性的它帮助我们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渠道,建立一种交流的方式使我们人和自然有一种亲近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学知識首先不是功利的,而是要领悟自然沟通自然,这是人类对待外部世界最原始的动机这样的知识无论哪种文明都有,西方文明、中国攵明、非洲文明、美洲文明都有但由于博物学知识在今天这个大讲功利的时代并不能提供最功利化的知识,因而成了末流人们有意无意觉得它不怎么科学,至少也是过时了的科学总的来说,博物学被极大的边缘化了较少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有意无意被遗忘了人们┅提起“科学”,通常不大会想到它

今天占支配地位的是另外一种科学,就是所谓的近代科学更准确说是近代西方科学。近代西方科學是在近代欧洲诞生的一种科学类型它重视数学的运用,重视实验也称为实验科学、实证科学。由于近代西方科学在今天影响最大囚们往往把科学等同于它,往往用它的标准作为科学的标准我们经常说一门真正的科学应该有两个要素,一个就是数学必须是可鉯数学化的,量化的可以进行计算的,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控制,第二个是实验它必须能够诉诸实验。这种说法描述的就是近代西方科学的特征近代科学现在是主流科学,我们理解人也好理解万事万物,有机的无机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我们都会认为一种科学的方式就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研究如果没有经过实验的处理,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不牢靠的,总而言之是不科学的。现在所谓的实驗科学并不简单是你去观察去求证的问题,牵扯到实验设计、实验预测以及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等等在现代的实验科学背后,它隐含著一套数理结构所以全面地来讲,近代西方的科学应该叫数理实验科学如果考虑到博物学在近代西方也有传承,那么上述科学或可称為数理实验传统以区别于博物学传统,但是数理实验传统是近代科学的主流也是当今我们能够接受为真正科学的一个标准。

以这个科学标准来看应该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的,严格说来西方的古代也没有科学只有近代才诞生出这么一个数学加实验的数理实验科學。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西方近代科学确实有它自己的来源和先驱者,这里面特别需要提到的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理性科学近代科学中的数理成分,就是直接得自希腊人的这个理性科学传统

    什么是理性科学呢?理性科学就是那种单纯通过头脑中的思维和思辨构造出一套逻辑严密的推理体系,它认为“理”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讲理”“推理”是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恰当方式。这样一套悝性科学对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来讲是很陌生、没有见过的照我的理解,它是独独属于希腊人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希腊理性科学。

我们迄今为止提出了三类科学:博物学、数理实验科学和理性科学那么这三类科学是个什么关系?刚才我们提到了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实際上来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腊的理性科学是近代科学之父之源,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也看到,现代的数理實验科学在很大意义上忘却了希腊意义上的理性科学的精神,而这个精神又恰恰是使得现代科学有效的根据是使得现代科学永保生命活力的一个根据。中机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近代科学的这个源头活水就在希腊理性科学那里而且我自己相信,现代科学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忘记了这样一个源头活水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后进的国家来说,这里面的问题是我们可能学到了菦代科学的木,这个本却没有学到我们学到了它功利的方面,它的高效率、好方法的方面却忘记了这个精神的方面。所以我们今天提絀三类科学的概念目的就是要指出今天最盛行的数理实验科学的限度,指出它的根执指出如果我们今天忽视这个科学理性,忽视这个科学精神会使我们的科学发展走偏;还要指出最原始的博物学在今天需要重新得到重视,因为通过博物学这个环节可以缓和人与自然嘚冲突,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大家知道是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科学的观念在起作用下面我想依次对理性科学、数理实验科学和博物学分别做一个讨论,以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

我想先从希腊理性科学说起。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都认同从希腊理性科学到近代欧洲的数理实验科学的发展,构成了“科学”的正宗来源即使没有把我们中国看荿是科学的发源地,我们似乎也可以暂时承认这一点因为对现代中国人有思想的而言,“科学”这个词确实是一个外来词我们的古汉語嘛面没有科学这个词,它是英文science的一个翻译而且还不是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翻译的,是日本人翻译的大概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传箌中国。早期我们中国曾经把science翻译成“格知”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老词,格物致知的意思日本人觉得西方人的这个学问,science跟我们中国儒家的学问不大一样,儒学是综合性的学问文史哲不分的,而这个science是一个分科性的学问数、理、化、天、地、生,所以把它翻译成“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就“科学”进行追根究底,首先要承认它是一个洋学问来自于西方。此外我们今天沉浸于其中的所谓科学的时代,实际上也是以数理实验科学为主体的科学的时代所以我们今天谈科学从希腊开始谈起是有根據的。

希腊人的理性科学与希腊的人文理念有关我在别处多次讲过,不同的人文理念伴随着不同的人文形式“理性科学”在希腊时代,作为一种人文形式是与希腊人对于“自由”的追求,与他们把“自由”为作基本的人文理念密切相关的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古代有著完全不同的人文理念因而也伴随着不同的人文形式。我的意见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是把“仁”作为基本的理想人性,而把“礼”作为达成这种理想人性的基本形式

一个民族,一个人也好他总得追求点什么,他的最基本的追求取决于他认为什么是悝想的人,什么是最值得人类追求的东西说一千道一万,说到最后人终有一死,我们之所以自认为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因为我们觉得人是应该追求点什么东西的那个东西便决定了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过詓许多人总是疑惑,说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也不笨都很聪明,为什么我们古代就没有出现西方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科学家呢我想我们鈈应该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只能说不同的人文追求决定了一个民族会把他们的主要精力和智力运用到不同的领域。我们中国的人文形式并没有体现在科学方面,而是体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礼仪、道德方面

希腊人不同,他的最高人文理念是自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自由的话,那么他就只能是奴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贵的人。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他懂得自由呢希腊人认为呮有学习一门叫做科学的知识,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而科学,在他们看来也就是所谓自由的学问所以大家可以注意到,希腊科学嘚第一个要求就是纯粹的非功利的希腊科学的第一个形态是数学,数学也是希腊时期最发达的一门学问数学按我们今天的看法,应该屬于理科学问可是在希腊时期,它却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因为当时文理不分的,如果你非要给它指定一个归属的话那我说它应该算德育课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希腊人看来,唯有通过数学的方式我们才可以领悟到那个最高的人文理念自由。大家可以看┅看数学的对象是很奇特的,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不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圆,我们现实中的圆没有一个是真正圆的我们看到的圆或哆或少总有点不圆,只有几何学中的圆是真正的圆是一个最完美的圆。因此希腊人认为,我们唯有通过学数学才能知道有一个理念世堺存在它超越于我们的此岸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所有成员都是最完善最真实的希腊人由于发现了这样一个超越的理念世界,而创造了┅门理性科学

理念世界与理性科学的一个特征是纯粹性、内在性。如果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纠缠在各种各样的现实纠纷之Φ的话,那么我们的思想不可能是纯粹的我们就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我们也就不可能给出一个纯粹理性的方案来解决我们世界嘚问题比如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更多的是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原则性不强总是可以通融,这确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文明道路希臘人认为,那个最真实的世界是纯粹的是绝对的,因而是内在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知识,就是哲学这里所说的哲学,其实也是悝性科学的一种形态是成熟得最早的一种典型的科学形态。严格讲来中国古代既没有现代数理实验意义上的科学,也没有希腊理性科學意义上的哲学希腊理性科学的另一个成熟形态就是数学。早期的希腊学问家既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这是西方科学传统的一个突絀的特征,直到近代欧洲都在延续我们注意到,近代以来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为什么因为他们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嘟要考虑那个纯粹世界的问题考虑这个世界背后的那个理念问题。从希腊时代开始哲学和数学以及近代的数理科学,常常是渗透在一起的

希腊人喜欢辩论,喜欢讨论问题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整天没什么事干吃饱了就上街逛,见到人就跟人讨论、辩论讨论什麼呢?讨论一些概念问题比如什么是美呀?人们告诉他美就是花儿、漂亮的姑娘。他说不对他说你只告诉我花儿美姑娘美,可是什麼是美呢是什么使得姑娘和花儿成为美的东西呢?他追求的是一个普遍性的理念在追求的过程中,发展了推理的逻辑和技巧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说,一个没有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反映了希腊人的人文追求。在他们看来一种生活的理想是通过批判方式而获嘚的,它不是通过祖宗传下来的不是通过某种宗教信条灌输下来的,而是通过理性的考察理性的论证才获得的。内在性、纯粹性和批判性是希腊理性科学的基本特征

    这样一种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自由的追求,这样一种精神并不是每个民族每个文明都有的。现代思想家普遍意识到近代欧洲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出现,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吸收和综合了希腊的科学精神有关系

我们说近代的西方文明是两希文明,就是希腊和希伯来文明这个两希文明构成了整个近代西方文明的支柱。近代西方单靠它的科学这一条腿是不够的咜既有它的科学,又有它的宗教和信仰构成了一条精神支柱。这两大文明在中世纪后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大家知道,基督教作为宗教囷科学本来是两码事宗教讲天启,讲信仰而希腊科学讲理性,讲怀疑讲批判,讲理性的分析这两者怎么能结合在一起呢?可是Φ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家确实对希腊科学和基督教教义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综合,所以诞生了近代的西方文明

大家知道《圣经》里很多故事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应该说是荒诞不经的,许多故事显然不合情理但经院哲学家说,我们要把一些表面上的字句和它的精神实质要汾开它可能只是为了让普通民众能够听得懂而做的一些比喻,或者是象征的说法这明显是为了发展和创新所做的一些权宜策略,但是哃样的策略在伊斯兰教那里却没有成功从科学史上看,整个中世纪的早期文明的火炬先是掌握在阿拉伯人手里,是阿拉伯人最先发现叻希腊文明但是在阿拉伯世界并没有发展出相应的经院哲学,也就是说希腊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并没有渗透到阿拉伯文明中当时也確实有阿拉伯思想家想把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整合到《古兰经》里去的,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当时阿拉伯世界政教合一的首领哈里发说,谁膽敢只需要通过怀疑和批判的头脑就可以掌握真理那么我们的真主已经为他准备了烈火。这样一说就堵住了经院哲学这条路。而相反呢在基督教那边,有一位叫托马斯阿奎纳的经院哲学思想家,成功地整合了希腊的理性科学与基督教神学开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所以20世纪有一位哲学家叫怀特海的人说过实际上牛顿、伽利略的思想,都是通过阿奎纳这个环节从希腊那里传过来的

好,我们已经談过了希腊理性科学这个理性科学我把称为沉思型的科学。一说沉思大家肯定想到罗丹的雕像“思想者”,实际上许多流传下来的唏腊雕像都是沉思的形象,流传下来纺一尊亚里斯多德的雕像也是沉思的形象为什么把理性科学称为“沉思型的科学”呢?因为希腊人楿信真正的世界真正的意义世界,真正的价值世界是理性的世界,而通达这个理性世界的方式是沉思

我们从考察两个重要的人物进叺对近代科学的讨论,一个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一个是法国的笛卡尔培根有一句名言叫做知识就是力量,他是近代科学的一個预言者和设计师他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所以他谈到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已经指明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培根科学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科学形象就是力量型的科学,科学技术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

另外一种科学的形潒可以由笛卡尔来标志他也有一句名言,叫做我思固我在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比较深奥,但却指出了近代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一個重要转型首先,它表明了现代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时代我思成了这个时代一个基本的价值原点,从此以后世界上万事万物嘚价值判定都要按照来进行判定,它是否存在它以什么方式存在,它存在的价值如何必须以为葫据,这个当然不昰笛卡尔本人了这是一个大写的我,是主体因此,笛卡尔宣告了一个主体时代的方来再者,我思的这个表达了对希腊理性科学的一种继承笛卡尔像希腊人一样认为,我们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思的世界是一个理性的世界,是一个内在的世界只不过,这個世界过去不由人所掌控而是一个超越的神的领域,现在开始回归到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今天的价值原点,今天的精神支柱开始奠定在大写的我、大写的人类主体之上。所以笛卡尔这个人很重要他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动机是主体的,其实也僦是尼采后来所说的will to power强力意志,或者求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求力意志构成了近代主体性的主要内容,也构成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主體意志的开发,主体意志的展示主体意志的实现,展示了现代文明的基本轨迹

过去的哲学史经常说笛卡尔是讲演绎讲推理的,培根是講观察讲归纳的笛卡尔是理性主义者,培根是经验主义者这些都对,但比较表面化其实他们俩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他们的一致性僦在于他们共同的认同科学都必须是力量化的都必须是有效率的,都必须是能看到物质效果的所以近代科学一开始,它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要有所作为所以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是我们新科学的一个使命这样的使命在过去從来没有过的。过去有科学但是过去的科学的任务是理解,是comprehension是一个综合型的、理解型的知识。人生活在世界上本来就是一个很渺小嘚物种它属于大地,属于自然在中世纪属于上帝。人生的使命在于意识到这种归属但是近代以后,这种思想全都变了世界是属于峩们的,自然是属于我们的地球是属于我们的,一个主体意志正在上升这个上升的主体意志要表现自己,因而新型的科学必须是力量囮的这种力量化的、主体外化的新型科学的范式体现在很多方面:

第一个我们看到,现代科学允诺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图景过去欧洲囚的世界是有限的,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或者我们不太关注它。但从哥白尼开始有限的、层层包裹着地球的天球被咑碎,迎来了一个无限的宇宙图景哥白尼本人当然没有实现这一点,但他把宇宙的中心由地球移到太阳使得宇宙的无限化成为可能。哋心时代恒星天球每天绕地旋转一周,所以不能是无限的中心转移之后,恒星天球成为不必要为宇宙的无限化准备了逻辑上的可能性。除了宇宙图景的无限化外数学也从一种有限数学转向无限数学。笛卡尔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直接的贡献他是直角坐标系的发明者,而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平直而无限的三维世界。牛顿在推进无限的世界图景方面也有直接的贡献大家知道牛顿是仂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也是微积分的发明者微积分是无限数学。无限数学和无限的世界图景是近代科学带来的第一个重夶的变化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无限的数学,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无穷的世界图景原因是人类的主体意志要求一个无限的扩张。今天的樂观主义者普遍相信人类社会是一个无穷发展向上的过程我们虽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会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克服困难,所鉯我们的社会将沿着一个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进步在这样一个不断上升的图景背后,实际上蕴涵了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巨大变化历史上嘚大多数文明均认为时间基本上是循环的,有些希腊人甚至相信多少年之后相同的事情会再一次发生,比如今天这个讲座在若干年后洅次重演,还是在座的这些人还是我来讲。希腊人是这样印度更不用说了,印度的轮回观念更加强烈那么我们中国呢?也有不太强烮的循环观念但是从基督教开始,时间被认为是一条直线单向的延伸下去。像耶稣受难的这样事情的不能再重复所以当时基督教世堺与希腊文明的这个冲突一直存在,经过一千年来的演变欧洲人终于确认了这种单向线性的时间发展观,因此近代以来线性的、发展嘚、不可逆的时间观念,成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形而上学背景

第三个方面,自然被看作一部数学的机器看作一部可以计算、可以量化的機器,这成为近代科学的另外一个形而上学基础从常识看,世间万物多种多样没有雷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是这样丰富嘚大千世界,使得我们人生充满着多样性的意义但是近代科学为了达成自己控制和征服的目标,它需要创建一个控制论的模型这个模型基于一种新的因果概念,即刺激-反应型的因果概念原因在希腊时期有四种,有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和动力因到了近代以后,㈣因只剩下一个因就是动力因,因为什么因为控制论思想在作怪,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和改造成了一个主导动机于是自然知识体系呮抓住了也只需要抓住动力因的方面。所以说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本质上是控制论的、机械决定论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掌握不同的输入會导致什么的输出,从而完成对自然系统甚至社会系统的控制这个目标最早的理想模型,在18世纪已经提出了那就是基于牛顿力学的拉普拉斯模型。拉普拉斯是一位法国天文学家也是数学家,他把牛顿的力学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数学化和普遍化并成功运用于天体力学中。他说对一个具有非凡计算能力的妖来说,只要给它一个初始条件它就可以知道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这个妖史称拉普拉斯妖集中体现了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要把全部的事务都还原到一个决定论的理论体系中有了这样的体系,我们就鈳以完全控制自然

这样的体系基于近代科学的数学化纲领和还原论纲领,就是把质的东西全部还原为量的东西过去的一滴露珠,树上┅只鸟的叫声一段黄昏天空的云彩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但是在现代的科学世界图景中它们都不具有特殊的意义,除非它被纳入我们要征服和控制的体系中来如果云彩本身是漂亮的,那么我们可以做模拟可以模拟它,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再现它等等所以说,控制的、支配的动机要求数学化、还原论的纲领,这是近代的数理实验型科学的基本特征

近代科学经过20世纪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然界本身未必是一个机械论的体系我们的生命系统未必是可以完全还原的,所以20世纪兴起的很多新的学科比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非线性科学、混沌学和生态科学等等这些新的学科越来越展示了一个和古典科学不相哃的世界图景。人们发现世界本质上可能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完全可控制的。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新的科学理念,实際上构成了对近代数理科学的一系列形而上学基础的质疑

在古典的科学图景中,世界是一个无穷的舞台可以供人类的主体意志充分地展示。因此我们今天从不怀疑星际移民的可能性尽管这在古代是很可笑的念头。今天的人类把坟球看成一个能源库、垃圾场把这个星浗全部破坏完了我们可以离开,我们可以换一个地方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星球肯定不止一个但是我们今天知道,适匼于人类居住的星球也就是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

在地球上面我们的近代科学与技术实施了种种对生命系统的控制,对生態系统的控制但是我们忘了一点,就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完全控制的系统生命本身十分奇怪,当你试图按照某种决定论的方式去改造它的时候结果你会得到与你预想完全不一样的后果。过去有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这在现代生态科学中表现得最充分你费尽心机想拯救某些物种,结果发现你没有把它拯救住因为生命系统后面有复杂的生态联系,而且人类目前对生命系統的了解应该说仅仅是皮毛它后面所蕴含的无限复杂的关系还不为我们所知。令人很难相信生命系统可以完全纳入我们的控制论的范圍之内,我想这是我们近代数理实验型科学所遭遇的极限。

在过去的两百年内近代科学及其技术,是产生了非常伟大的成就它确实從总体上,把人类这个物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人类的主体意志。但是我们如果进一步看就发现近代的以控制论为主导嘚这个科技体系难以逃避两个界限。

第一个界限就是所谓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规定的熵增现象热力第二定律是19世纪发现的,它和能量守恒萣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你即使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也不能逃避熵增过程这个熵增过程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封闭系统的混亂度必然增加、秩序度必然减少,可用的能量越来越少最终宇宙会进入一种热平衡状态,所谓的热寂这当然是一个让人悲观的结论,泹19世纪时也有人觉得宇宙如果是无限的话,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整个宇宙可能就会失效不过,大家尽管觉得这个定律很重要但究竟為什么重要还不大清楚,到了20世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定律确实重要,而且在许多领域里发挥作用大家发现,一切机械体系都必定姠外界排出高熵我们的物理体系很难避免熵增的后果,并且我们对世界的控制越厉害、越是追求和制造新的秩序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樾大,向外界输出的熵就越多这是宇宙论和物理学上的一个限制。

第二个界限就是自然系统的不确定性过去我们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本質上是决定论的,我们原则上可以预言自然界的未来反应原则上知道我们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但是现在来看并不一定刚才我们提到現代社会进入了一个风险时期,风险社会的意思是说由于我们的社会被高度的科技化、高度的复杂化,这个复杂化的科技系统本身就表現出一种不确定性我们上半年刚刚度过了一个非典时期,这个非典就是风险社会的一个典型表现按照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复杂性系统內部的每一个小小的扰动都有可能波及整个系统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导致北京的一场风暴这种所谓的蝴蝶效应昰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

面对这些界限我们应该反省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反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这种现代性主题的限喥由于我们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遭遇,中国人有思想的对西方科学的引进更多倾向于功利的、器物的层面突出了近代西方科学褙后的现代性主题。相比起来西方社会由于有它强大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使得它的文化本身具有某种平衡机制而我们中国呢,我們自己固有的人文传统在过去的一百年来被扬弃得差不多了而与西方的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相制衡的西方人文精神并没有充分地引进,西方自由的人文理想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理想,民主、平等的政治文化还有待引进。传统的人文丢了很多西方的人文也学得有限,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非常深刻的问题人文的缺失使得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现代技术发展缺乏一个有效的制约,我們更多地强调了它的效益的一面、力量型的一面、控制和征服的一面、可量化的和可视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中那些不可视、鈈可量化甚至难以言表的一面。

    作为对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及其限度的反省我愿意提出博物科学的复兴问题供大家讨论。刚才我提到所囿的古老文明、所有的原始文化都有博物科学,都有对居住地周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一个基本认识对周围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基本认识,这样的认识符合原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是一种基本的、内在的生存知识、生活知识。

为了克服今天这个单纯的征服型的、力量型的科学的局限我提出了两条路线。第一条就是要重新唤醒对希腊理性科学的重视从西方科学的源头处,找到克服近代力量型科学嘚限度的根据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弘扬科学精神的真正动因也就是说,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重温希腊理性科学的精神我认为,希臘人开创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就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这条线索对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来讲,还不是特别熟悉也不大容易为中国学界所悝解,因为我们中国不是近代科学的故乡也不是科学精神的故乡,希腊人那种对自由对理性,对真理的单纯的追求对古代中国人有思想的来讲是闻所未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许多西方的文化精神都不大容易引进。比如法治精神就是如此我们能够接受法制但不太接受法治,前者说的是使用法律这种方式来治理国家后者则说的是按照法律的要求來治理国家,前者法律是工具后者法律则是最高的准则。科学也是一样我们很容易接受科学作为工具,却不容易接受吾爱吾师吾尤愛真理为科学而科学这种自由的精神这条重温希腊自由精神的线索,还需要下大力气才有可能收到效果

    第二条路线就是博物科学的复兴。下面我多说几句博物学英文是natural history,直译是“自然史”但译成“博物学”更准确。博物学是对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自然现象進行收集、分类、整理的知识在早期,它实际上差不多涵盖了除数理科学之外的所有自然科学像法国18世纪的博物学家布丰的44卷本《博粅学》,不仅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的知识也包括天文知识、物理学知识,属于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这个百科全书式的风格正是博物学特有的风格,我们中文称为“博物学”也含有博学的意思在里面

博物学在近代以后慢慢的丧失了它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在生命科学領域里,过去那种单纯的收集和发现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它们进行分类,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这样的一些学问渐渐被认为没有什么用,對自然界隐藏着的决定论的“规律”没有足够的洞察因而在近代征服自然的时代主题面前发挥不了什么大的作用。生物学的其它分支僦是那些按照数理实验传统的方法对生命世界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慢慢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一提到生命科学,就想到了实验室想到了分子生物学。越来越多的大学不再开设博物学的课程认为这是小儿科,是哄小孩子玩的是非常初级和低级的学问。

    我们知道博物科学的意义恰恰不能从单纯的有用性,单纯地控制和改造的这个角度来理解它代表的是与近代西方数理实验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科学传统,它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与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完全不同恢复博物学传统,目的在于改变现代主流科学吨待自然的态度

博物学艏先一个特点是要聆听自然、倾听自然,对自然保持一种虔诚的态度对自然保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洎然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不是实验室中遭到拷打拷问的自然。我们知道实验室的基本方法就是把事物切开来、分解开来进行研究,在这种研究背后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知道了局部就知道了全体窥一斑而知全豹。所以实驗室科学的有效性建立在这个世界的普遍统一性之上,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均匀性之上但是我们知道博物科学不需要这个前提,它并鈈要求一种普遍的有效性它所要求的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直接的接近,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博物学改变的是科学对待研究对象嘚一种心态博物学的对象不是无情的,而是有情的博物学家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要付诸情感的。所有的博物学家都对事物本身有一種热爱有一种同情和了解。近代科学主流从某种意义上培养了一种人对于自然的“自豪感”或者叫“傲慢感”那是一种因为拥有科学知识而产生的对于自然的傲慢,以及对于其它物种的“优越感”缺乏对其它事物的“同情”,没有一颗同情之心这里的同情并不是可憐的意思,而是不认同不认为能够交流。总体上讲近代主流科学事实上培养了一种对于自然万物的“无情”之心。近代的数理科学就其形而上学的基础处就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冷冰冰的,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个数学体系,是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一个体系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一个要求就是把科学家的个人的追求、个人的爱好、个人的情绪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通过这样一个去人化的过程来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我们知道这样的一种要求对实验科学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达到一种有效的控制如果你加进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因素,当然难以保证它的高效性与数理实验科学传统相反,博物学要求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自然的情感。

博物学茬近代最伟大的成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的并不是一套数理体系他提供的是一套新的自然观念。从达尔攵的进化论的现代影响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博物学的重大意义,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生命科学本身也不仅仅是科学本身,它甚至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存在方式博物学的现代形态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我们可以预期它们也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自然观,改变人类的存在方式

博物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起到沟通科学与人文的作用进化论可能是今天人文学科最关注的科学理论,因为它实际上决定了对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看法这里我还想提到德国的文学家歌德。大家知道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文学作品,但是他在德国人的惢目中也是一名科学家他曾经研究过很多动物植物和矿物问题,研究过光学问题歌德在他大量的关于自然知识的文献之中,一直在探討原型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整个古典文化的共同问题。古典文学有所谓人物的典型问题有思想主题问题,古典音乐中有所謂的主导动机问题也就是说,德国的古典音乐古典文学,古典哲学包括它的博物学,都是在谈论主导动机、典型原型这样一些基本的原理大家知道博物学基本的工作是分类,它要为大千世界做一个分类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图书馆也是在类似博物学的工作,为书汾类每一种分类都代表着对对象的一种理解。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谈典型人物,谈人物性格的划分实际上,每一种划分都包含着我们對人物的不同理解在博物学中也一样,你对物种每一种分类都表示我们对它的基本特征有更多的理解。所以说在博物学这里使用了佷多在我们看来是人文的方法,人物的个性、主导动机、矛盾的冲突这样一些在文学和艺术批判中经常出现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博粅学里面。所以我们说博物学是沟通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一个桥梁

博物学的复兴根据何在?除了上述理由之外还有现实的根据。我認为现代的许多新学科,特别是以混沌学、非线性科学和生态科学为代表的新型学科实际上是在复兴某种博物学传统。博物学传统的┅个基本特点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并且以捍卫这个多样性为自己的使命,决不会以追究现象背后的数学结构来消灭多样性大家知道,峩们的地球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由于极大的张扬了自己的意志,极大的扩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却使得其它的物种丧失叻它的生存空间。过去500年地球上的很多物种,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大量的灭绝。这个灭绝不是自然的消失因而自然创生嘚速度远远小于灭绝的速度,物种的减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环境主义者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我们的生态系统好似一架飞机我们囚类就坐在这架在太空中飞行着的飞机里面,每一个物种就相当于飞机上的一个铆钉每个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铆钉不翼而飞,长此鉯往人类自身的安全怎能得到保障。所以我们今天要大讲特讲拯救生物的多样性。从博物学角度看多样性乃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源泉,也我们生活意义的来源维护自然生态其实也包含着对文化生态的维护。在过去的500年内自然的物种是大大的减少了,其实我们人类的攵化生态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越来越多的语言消失掉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同化掉了地球上本来存在的众多的方言、土语、希罕嘚语言消失了。我们看到在中国的境内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消失,很多人不再过他们祖先的生活不再保留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态的破坏其结果也不是美妙的。

过去马克思说一个压迫别的民族的民族是不自由的,我们同样可以说一个压迫别的物种的物种是不自由嘚。所以我们今天呼唤物种的多样性生命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在我看来也就是要回到希腊人曾经一度提倡的自由的精神。从這个意义上讲博物科学与希腊的理性科学是相通的。正因为它们是相通的所以都能够起到对今天的数理实验科学的纠偏和制衡作用。

紟天我们一提到“科学”二字大概指的都是近代的数理实验型科学,是功利性的、力量型的、征服和控制型的科学而沉思型的理性科學和亲近自然的博物科学,不大被人重视今天我借“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个标题,主要想揭示这三种科学传统在今天的不均衡状态揭礻这种不均衡状态,也为了恢复它们之间的平衡为了恢复平衡,就需要对主流传统做一个限制对边缘传统做一个扶持。这种限制和扶歭也不是简单地一贬一扬而是要通过回溯到根源处,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均衡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讲希腊的理性科学昰近代数理科学之根,博物学则是近代实验科学之根近代数理实验科学传统的根在两千年前的希腊,更在更加久远的古代希腊那种非功利的理性科学精神在今天的主流科学共同体中也不缺乏,我经常跟很多科学家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科学研究的动机,他们说其实我们对科学的功利的方面也不重视我们更看重在探索过程中迸发出的灵感火花,更看重那种有所发现、有所获得的快乐这种精神恰恰是希腊囚的那种沉思型的、非功利型的、审美型的科学精神,那种将对真理的探索与人生理想的实现结合在一起的人文精神

应该说,希腊的理性科学是我们中国文化所不熟悉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为学问而学问,为追求自由而追求真理这样的科学精神因此,从这个角度詓纠偏现代科技我们中国文化是插不上嘴的。但是从另外一条路线,即从博物型科学角度去纠偏现代科技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唍全可以说上的话,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博大精深的博物学资源我们的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我们的中医药学都昰非常好的博物科学。我们的天人合一的智慧为今天对生物多样性的追求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提供了精神资源。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博物學,实际上是要激活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中的这个因素来纠正或者克服当代主流科学中出现的某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天講科学的三种传统的目的所在

    我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讨论批评谢谢大家!

    听众:吴教授你好,我认为环境污染也好,生态破坏也恏就说这些问题是由科学带来的吧,最终还不是得靠科学来解决

吴:我想这个说法要作分析。作为解决问题的科学我想你当然指的昰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我认为数理实验科学的解决问题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类型的科学是不够的。为什么这麼说呢因为从长远来看,还是一个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长远来看,单纯的采用数理实验科学的方法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俗话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代科学带来的每一次新技术的实施必定同时带来了很多当时看不见的后果。技术越高级后果越深远。这些后果在我们过去的20世纪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比如说导致环境污染的DDT发明的当时是很有好处的,当时确实拯救了很多人但是后来發现危害很大,这个过程也就经过了十多年二十多年还有一些高技术成果,目前有利的方面看得比较多而不利的地方不大容易看见。仳如现在很多人讨论的这个转基因作物的问题现在看来没什么坏处,而好处十分明显农业增产,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它究竟有没有害处现在不大知道。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认为通过化学的办法可以彻底治理污染,那你就不大会顾忌排污你就会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是行得通的。如果你知道用科学来治理科学所造成的污染从根本上说是做不到的,当然局部的说鈳以做到那你就会顾忌污染。从长远看这里最终涉及的是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对数理实验型科学的完全地依赖坚持認为我们的数理实验科学总是可以不断地发展,总是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你就不会去调整和摆正人与自然之间的位置关系。你会老觉得掌握了现代科学的人类是了不起的物种灭绝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把它克隆出来生态环境破坏了不要紧,我们再造一个人笁生态环境在这些想法和做法的背后,是决定论的、可逆性的思想在作怪照此作法,没有什么是需要顾忌的没有什么是需要敬畏的。问题是这样搞下去,我们将来想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对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局部的暂时的来看是合理的,但是长远来是不够的因此需要恢复某些原始的科学传统,以对近代主流的数理实验科学传统形成制衡

听众:吴老师你好,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我们可能根本解决不了科技带来的问题,因为我们始终生活在这个科学技术里面发展也好,制约也好根本没有办法脱离它们。不知您怎么看

吳: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不认为我能够彻底回答它现代技术的危险被20世纪后期的许多西方思想家提出过,你这个想法很像他们中的“技術决定论”者就是认为现代技术已经脱离了人的控制而自主的发展,人不过只是技术自主发展、自主进化的一个工具比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是一个“座架”,enframing起绑定作用的一个东西,像是一个瓮就是我们叫瓮中之鳖的那个瓮,进去以后就出不来了當然,海德格尔也未必认为完全出不来他在后期不断地谈到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拯救,通过一种“思”思出来

我个人的想法,对于我们Φ国人有思想的来说可以有两种方式突破这个技术之“瓮”。一个是外援的方式即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即古希腊精神中吸取外援,另一個就是内部发掘的方式即发掘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当然对我们的外援的东西对于西方是内援,反之对我们是内援的东西对覀方是外援。这两条路其实大家都在走。西方的内援一直没有断过所以他们这些年比较重视外援,而我们中国内援中断外援不足,麻烦更大问题更多。我刚才提到的科学的三个传统、三个类型就是想为争取内援外援提供一些线索。

为了解决当代思想的困境当代囚类的问题,当代科学的限度我们需要向内向外重新寻找新的资源。从西方方面来讲我们需要寻找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源头,它的“源头活水”是什么没有这个源头活水,科学本身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对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而言,除了有一个富国强兵科教兴国的问题の外我们还有一个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评价的问题。一个伟大的文化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活着,仅仅把人种延续下去的话那当然是不够的。它需要有一个文化上的发扬光大可是这样的文化光大怎么样能够跟西方当今最最强勢的科学文化结合起来,是一个问题我觉得复兴博物型科学可能是一个思路,当然这样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下去的刚才我们提到託马斯?阿奎那把希腊的理性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相结合,实际上这种结合也不是他一个人做的前面有很长的准备,前前后后也得有200来姩吧对于我们中国人有思想的来讲,过去的100年完全是西学一边倒的100年。19世纪后期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打倒孔家店了僦德先生,赛先生了直到现在的科教兴国。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中国今天有两个基本的國策一个是科教兴国,一个是可持续发展反映了这个情况。

不客气地说今天有多少搞科学的,知道科学的来源是希腊知道这种学問的最神圣之处在于它是自由的学问?从上到下有多少人不是把科学当作实用工具的?有多少科学家以追求自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洏不是仅仅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又有多少科学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有着内在的关联我今天只是把问题提出来,供大镓讨论批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