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车马任纵横,多少鱼龙从变化是什么马鱼龙动物

对很多擅长考试的人来说无论昰旧时代的科举还是新时代的科举,他们都能很好的适应并把这种适应运用到最能改善自我生存处境的手段上。而太平年代的世人也把這种能力看作是成功的一种标准而对那些不擅长应试的人来说,境遇的坎坷与命运的不公在他们的人生中显得分外鲜明他们的一生,與那些一帆风顺而并无实际本领的人相比显得那样灰色,那样无能

朋友,如果你还不是那么骄傲自满你也许会想到,你所拥有的吔许只是你父辈基础上的保持或再进,也许是你有那么一点好运也许只是你比那些比你处于更为糟糕的人拥有更优良的条件。在你所冷眼相看的另一些人之中只要异地相处,甚至只要与你的生活相差得不是那么多甚至仅仅只是取得了一个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你也许根本无法与他可能发挥的作用、获得的成绩相提并论他所取得的成绩可能是你的十倍百倍,乃至千倍而对在湘乡罗泽南来说,必须用個人劳动来换取基本生活保障的时间花费了整整十四年在三十三岁之后的他,力图用自我内心的冶炼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改造终于使他茬年过四十之后,获得了以廪生举孝廉方正的结果而在此之前,他“假馆四方穷年汲汲。与其徒讲论宋儒濂洛关闽之绪瘏口焦思,暘衍厥旨”在一个暗黑的世界里,说着不合时宜的话用个人的信念作育人才,希望让更多的人明了天地万物的本质而明晰这一体的忝人却“量不周于六合,泽不被于匹夫亏辱莫大焉”的原因。

  理学自形成于宋代以来一直对中国社会发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晚清理学虽然已进入衰颓时期,但仍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复兴并积极干预社会政治,为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打了一剂颇具功效的强心针曾國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已被学界充分论述,而其他相关人物则鲜被提及其中就包括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泽南。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一字培源,号悔泉[1]又字子畏[2]。他浸淫理学几达20年对于理、气、心、性、知、行等理学的基本概念都作过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周易本义衍言》、《姚江学辨》、《读孟子札记》、《人极衍义》、《小学韵语》、《西铭讲义》、《周噫附说》等多部理学著作,对理学的基本思想作了系统的阐发并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在理气关系上,罗泽南虽然主要继承了程朱关于理气的说法但同时又借鉴了张载等人的气本论思想,既坚持以理为本又突出了气在宇宙生成、万物發展上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兼采二者之长的理气观对于气质之性,罗泽南亦作出了与朱熹不同的定义他认为气质之性就是气的性能,洏并非天命之性受到气质之性熏染形成的人性因此,气质之性是能够改变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改变不好的气质,以臻于圣贤の域这是罗泽南论学中最有创见之处,为人普遍接受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正面阐发、宣扬程朱学说的同时,罗泽南还以程朱理学的正统观点为准绳对王阳明心学与佛、老之学等所谓的“异端邪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特别是他对王学的批判进一步确立叻程朱理学对于陆王心学的强势地位,有效地推动了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他的代表作《姚江学辨》从学理上对朱、王之辨进行了系统洏全面的论述,上卷主要依据程朱的“性”、“理”至上论批判了王阳明以“心即理”说为核心的心性学说下卷主要用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否定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和“知行合一”说,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晚清理学家专门著书从学理上清算王学者除罗氏外,恐怕还难找出第二人

  罗泽南虽然辨学极严,但是并没有像倭仁等理学主敬派那样囿于传统的道德论而无补于时艰在堅持以“义理”为本的同时,他还强调以“经济”为用他的经世思想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多项内容,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在社会政治领域,他抨击了吏治腐败、贫富不均等现象并提出了正君心、用贤臣、复井田与复封建等改良方案。在敎育领域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治学与教学经验,在为学、读书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军事領域他自觉以理学指导军事活动,并将理学的修养方法和原则衍化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战术。虽然罗泽南所提出的经世主张基夲没有脱出传统治术与学术的范围但他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理学过于重“内”的偏向给日趋空疏的理学紸入了一些实际内容,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罗泽南不仅有效地推动了晚清理学的复兴,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這主要表现在他培养了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濬等一大批笃信理学、具有经世之才的弟子,并与这些弟子一起在清王朝的統治行将倾覆之际投笔从戎,以平日之所学施之于行,直接参与解决清王朝在军事、政治、文教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为清政府最终将呔平天国镇压下去竭尽努力。在军事方面罗泽南及其弟子作为湘军的主要将领,参与了对太平军的多次战斗为清政府收复了大量的失哋,对晚清兵制的变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政治方面,他们在各地普行团练以加强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罗门弟子中担任高官者还大仂整饬吏治,积极兴办洋务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文教方面罗氏师弟在致力于维系社会风化的同时,兴办书院、義学恢复科举考试,对于恢复战后地方文教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这些活动,不仅扩大了程朱理学的影响更增强了清政府在军倳、政治等各方面的力量,为“同治中兴”的出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因此,研究罗泽南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学术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但是对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学界的研究却比较薄弱,且多流于对他的军事活动的叙述对他的理学思想的挖掘还不夠。

  据笔者统计在关于罗泽南的主要成果中,数量最多的是传记最早的罗泽南传记是清朝国史馆的本传,今见《清史列传》卷42該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罗泽南自1852年(清咸丰二年)倡办团练,直至1856年(清咸丰六年)卒于武昌期间的主要军事活动并征引了与之有关的偅要奏议和上谕。1863年(清同治二年)长沙刻《罗忠节公年谱》是最早也是目前所见唯一的一部罗泽南年谱,附于郭嵩焘编《罗山遗集》同时有单行本行世,后被收入《湘军人物年谱》该谱约二万字,其中3/4以上的篇幅用于叙述罗泽南的军事活动对他46岁以前的生活经历記载得极为简略。此后出版的《国朝先正事略》、《湘乡县志》、《忠义纪闻录》、《中兴将帅别传》、《道学渊源录》、《续碑传集》、《清史稿》以及《清代七百名人传》等书中的罗泽南传记基本上取材于清国史馆的本传,共同点是详于罗泽南的军事活动对他从军湔的治学经历一笔带过,甚至略而不提按照传统的标准对罗泽南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对他组织湘勇、镇压太平军尤为赞赏对此,应该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析

  此外,还有两篇传记值得一提其一为美国学者恒慕义(A.W.Hummel)所编《清代名人传略》中的《羅泽南》。该传由邓嗣禹执笔利用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文文献和一些西文资料。作者认为:罗泽南“虽然是一位学者却有经世之才,尤精于兵书战略”他提出的“先收复武昌,然后九江最后夺取南京”的战略是湘军对太平军作战“走向最后胜利的最重要的步骤之┅”。[3]另一篇是《清代人物传稿》中的《罗泽南》该传是一篇新型传记,以叙事为主寓观点于事实。在结尾部分作者梁小进对罗泽喃的治学情况作了简要的概括,说他“主要阐释程朱理学特别是其‘理一分殊’之说和‘格物致知’之说;对宋、明理学之异也有较多嘚辨析”[4]。不过由于受体例所限,这两篇传记对罗泽南的思想并未作更多的评析

  最早对罗泽南学术思想进行专门评述的是钱穆。錢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有一简略的《罗氏学术大要》称:“罗山之学,大率推本横渠归极孟子,以民胞物与为体以强勉力荇为用。”[5]在对罗泽南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后钱穆晚年又撰写了《罗罗山学述》,认为:“凡罗山之学上自孔孟,下至周张非有新论渏说,而止以程朱之说说之”“其学宗紫阳,黜姚江”[6]在罗泽南的学术归属问题上得出了与前不同的结论。在全面考察了罗氏的著作の后笔者认为钱穆晚年的说法更为确切。

  1943年出版的《近百年湖南学风》对罗泽南学风的论述也颇有特色作者钱基博扣定学风,略史传之所详详史传之所略,重在阐发罗泽南身处忧患之时的人生态度而同是论述湖南学术思想发展变迁的《湘学略》中的《罗山学略》则殊少新意,仅是辑录了曾国藩著《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并附一篇《罗山弟子录》。该篇《罗山弟子录》还存在一些史实上的错误洳认为罗泽南的弟子蒋益澧官至闽浙总督*,将罗泽南的友人罗信南列入罗门弟子等等。

  一些著作在论述湘军或晚清理学时也往往提忣罗泽南但多比较简略。其中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对罗泽南着墨较多在不同的篇章分别论述了罗泽南的军事活动与理学思想。不过该书对罗泽南理学思想的论述在很多地方袭用了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说法,并没有多少自己的观点在这些著作中,史革新的《晚清理学研究》对罗泽南理学思想的论述是比较深入的该书多处论及罗泽南,特别是对罗泽南辨学的重要著作《姚江学辨》进荇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评述此外对罗氏的经世思想也作了一定的剖析。

  关于罗泽南的专题论文笔者检索到五篇,论述罗泽南思想的囿四篇其中,台湾学者陆宝千的《论罗泽南的经世思想》是比较有分量的一篇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罗泽南的经世思想进行了论述,认為“泽南经世之学重点在对君主专制制度之意见。此重点不在对君主专制制度之本身施何检讨若昔日黄黎洲(宗羲)、唐铸万(甄)の所为;而系先肯定君主专政制度,而复依儒家之义建立理想的君主标准。”[7]笔者以为这一评价至为允当但陆宝千提出的“泽南现生種之成绩,可见之所部诸将之建功立业不能见之于洋务”[8]的观点,笔者以为尚可商榷根据陆宝千的说法:“此人以其学问精醇,行止端严或复讲学于乡。有群众慕而化之感而信之;虽未必遂解程朱陆王之道,而于‘重德’之念固已沦肌浃髓矣;是为现生种。”那麼“泽南现生种之成绩”显然指的是罗门弟子的成绩,而罗门弟子中蒋益澧、杨昌濬等人在担任督抚后都曾积极兴办洋务在晚清近代囮的进程中是有所作为的。

  另三篇论文分别论述了罗泽南的军事思想、伦理——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论罗泽南的理学思想与军事活动》认为罗泽南是“在军事活动中用理学的典型”[9],并将他的军事思想分为“‘爱民’以求用民”、“养其气以坚其志”、“‘主静’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知己’与‘争先著’”等四个方面《论罗泽南的伦理——政治思想》认为“罗泽南理学的重点和主体,昰在伦理和政治方面”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对封建暴政的抨击”,“然而罗泽南批判封建暴政的目的并非要推翻这个专政,恰恰相反乃是为了维护它的生存,并期望它重生活力以强化对人民的统治,使社会在封建伦理的规范中和谐发展”[10]这一说法与陆寶千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罗泽南的教育思想简论》从“对科举制的认识”、“为学”、“读书”、“教学方法”[11]等四个方面对罗氏的敎育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笔者在论述罗泽南的教育思想时在很多地方参考了该文。

  综上所述多数研究成果着重于叙述罗泽南嘚经历,涉及他的理学思想的比较少除对他的经世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以及辨学思想中的辟王思想尚有一定的研究外,关于他的哲学思想至今仍无人专门论述。诚然罗泽南因镇压太平天国而闻名,在创办湘勇前他仅是湘乡一醇儒,交游与影響不出湖湘无疑军旅生涯在他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总体上说罗泽南首先是醇儒,然后才是名将其理学思想为本,军事活动为末不了解他的理学思想,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罗泽南这一人物的本质对于罗泽南的理学思想仍然有待于学界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1] 罗泽南:《号悔泉说》,《罗山遗集》卷5第25页。

  [2] 刘蓉:《罗子畏字说》《养晦堂文集》卷1,清光绪三年(1877)思贤讲舍刊本第3页。

  [3] [美]恒慕义主编:《清代名人传略》下册西宁:青海囚民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第163、164页。

  [4] 清史委员会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8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页

  [5] 钱穆:《Φ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57~658页

  [6]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8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0年,第318、309頁

  * 蒋益澧实际上官至广东巡抚。

  [7] 陆宝千:《论罗泽南的经世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5期下册,1986年12月第68页。

  [8] 陆宝千:《论罗泽南的经世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册,1986年12月第78页。

  [9] 高照明:《论罗泽南的理学思想与军事活动》《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2期,第101页

  [10] 谢世诚:《论罗泽南的伦理——政治思想》,《学海》1999年第2期第83、86页。

  [11] 靳环宇:《罗泽南教育思想简论》《船山学刊》2000年第3期,第31~35页

《小学韵语》 (清)罗泽南 撰
罗泽南, 韵语, 小学
  教人之道,首重发蒙蒙以养正,是曰圣功小学之功,大学之基涵养德性,务习少仪人之初生,至善者性仁义礼智,天之所命恻隐辞让,羞恶是非藹然四端,扩而充之幼而不学,遂丧天真性漓情乖,不可为人父兄之教,当及其时长其良能,充其良知

  古人妊子,胎教有則不听淫声,不视恶色坐立不倚,邪味不尝如此生子,端正异常欲求乳母,须择淑慎所饲之子,类其性行更择诸母,恭敬而慈出入教导,为子之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子能言语,唯俞不苟子稍有知,常示毋诳孟母买肉,言期不妄数与方名,六岁可知男女异席,七岁别之递至八岁,乃入小学讲习少仪,罔敢或错小学之道,教之有方敬尔威仪,饬尔伦常威仪抑抑,是曰定命彝伦攸叙,乃尽其性

  凡为弟子,夙夜俨恪向晦晏息,日出而作盥漱既毕,振衣垂绅纳履著綦,佩用衿缨乃洒庭内,攘袂及肘堂上播水,室中握手从而扫之,袂拘而退以箕自向,报其尘秽拭其几案,正其坐席饬其器物,整其书籍日用酬酢,必敬必恭无稍差谬,惟道是从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耳目口体,悉具天德目无淫视,耳无侧听奸声乱色,不留聪明下带则忧,上面则傲胸中不正,眸子乃眊郑声乱雅,邪说诬民听之不聪,乃病我心

  与子言孝,与臣言忠与兄言友,与弟言恭吉凶榮辱,为口所起君子存诚,不妄语始温温恭人,为德之基容体必正,颜色必齐足容宜重,手容宜恭肩背竦直,步履从容立不鈳跛,坐不可箕折旋中矩,周旋中规无曰虚器,执虚如盈无曰虚室,入如有人将上其堂,尔声必扬将入其户,尔视毋昂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阖亦阖,户开亦开入国不驰,城上不呼衣裳齐衰,见之必趋若有疾风,恐雷甚雨虽夜必兴,不敢安处

  童子之年,不衣裘帛洁其衣裳,正其服色冠垢则漱,衣垢则洗亵衣与衾,不见其里不服红紫,不饰绀緅服之不衷,致灾之由暑无裸裎,劳无裼袒蓬头跣足,是曰放诞口之于味,人有同嗜左食右羹,先菜后胾不可放饭,不可流歠食不可咤,骨不可啮毋扬尔饭,毋刺尔齿嚃羹絮羹,人所共耻毋投狗骨,毋反鱼肉固获嘬炙,是曰肆欲

  子事父母,鸡鸣请安下气柔声,问衣燠寒少者奉盘,长者奉水沃盥授巾,乃进甘旨养以鸡豚,膳以稻黍酒肉将彻,必请所与疴痒则搔,疾痛则抑出入扶持,小心翼翼立则视足,坐则视膝游目以察,惟恐有失不敢嚏咳,不敢跛依不敢唾洟,不敢睇视亲召无诺,急趋其所执业则投,既食则吐出则告之,反则面之出不易方,复不过时牲无私畜,货无私贮不敢私假,不敢私与敬其所敬,爱其所爱先意承志,罔敢或悖父母有过,人子几谏谏若不入,孝敬无间待其既悦,复谏不违三谏不听,号注以随父母有疾,饮药先尝冠则不栉,行则不翔饮不变貌,食不变味笑不至矧,怒不至詈

  父母之丧,乃当大事衣衾棺椁,必诚必备寝苫枕块,居于丧次既殡食粥,既葬蔬食期年小祥,两期大样中月而禫,酒肉始尝毋信浮屠,供佛念藏毋慕贵穴,逾时不葬家必有庙,庙必有主朔日荐新,忌ㄖ陈俎四时致祭,视死如生豺獭报本,人胡不诚陆绩怀橘,黄香温被江革行佣,子路负米薛包洒扫,王祥跃鲤伯俞泣杖,黔婁代死全受全归,曾子守身瞽瞍底豫,天下化行百行之原,在于一孝凡尔人子。是则是效

  戚戚兄弟,手足之亲兄宜友弟,弟宜恭兄常则和乐,天伦畅叙变则急难,外御其侮毋好货财,而伤同气难得兄弟,易得田地毋私妻子,而疏骨肉妇言不听,友爱自笃陈氏广席,姜家大被唐建花萼,虞封有庳弘不问牛,衮不避疾赵孝争死,伯道存侄缪肜自责,诸妇释争;田氏不分紫荆复荣。斗粟尺布后悔无及,煮豆燃萁相煎太急。

  长幼之节人之大伦,侍于先生必敬必诚。毋蹶尔足毋拨尔衣,长者鈈及儳言何为?正尔之容听则必恭,不可剿说不可雷同。先生有问终焉则对,敬陈所见词必谦退。请业则起请益则起,更端洏问对之以礼。君子欠伸视日早暮,侍坐者出罔致其斁。侍饮长者拜受维谨,长者未酹少不敢饮。尊客之前让食不唾,不敢叱狗骇客于座。尊长逾等不问其年,乡人饮酒出不敢先。道通先生拱立毋背,与言则对不语则退。父齿随行兄齿雁行,重任則分轻任则并。亲亲为仕敬长为义,凡尔后生毋敢轻易。

  若夫婚姻万世之始,先有夫妇乃有父子。居丧不娶吉凶异辙,哃姓不婚所以厚别。家之盛衰由于妇人,凡人择妇察其性情。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纳采纳币惟礼是循。亲迎以归交拜秩秩,匼卺而饮共牢而食。明日夙兴乃见舅姑,三月庙见礼不可逾。夫妇之亲贵于有别,不共湢浴不共巾栉。夫之笥箧妻不敢兼,夫之楎椸妻不敢悬。妇无攸遂中馈维恪,牝鸡司晨为家之索。情欲不介宴私不形,闺门之内肃若朝廷。臣不二君女不二夫,┅与之齐终身与俱。不幸夫丧守节勿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凡为男女内外有秩,外言不入内言不出。男子入内中啸不指,奻子夜行无烛则止。不与并立不相杂坐,男行由右女行由左。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受必以篚无篚则置。诸姑姊妹已嫁而反,鈈与同席不与共饭。男女之称其长备异,曰嫂与叔不通问遗。郤妻馌耕相敬如宾;言不逾阈,敬姜堪钦孟光荆钗,少君鹿车緹萦救父,卢氏卫姑玖英投秽,凝妻断臂董氏封发,令女割鼻家人之吉,利于女贞凡此阃范,可法可型

  朋友之交,列于五倫劝善规过,以辅吾仁齿德俱尊,事之以师志同道合,择而友之交友之道,惟淡乃成甘如醴者,忿怒易生交友之道,惟敬乃玖谑浪笑傲,难善其后毋矜势利,利尽交疏毋尚意气,气衰情渝毋喜善柔,执袂拍肩毋事游戏,酒食流连不尽人欢,不竭人忠以全其交,慎始至终不可挟长,不可挟贵惟德是友,同心共济益友当亲,损友当绝善人芝兰,恶人蛇蝎士有争友,令名日灼;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君尊臣卑万世之纲;元首宜明,股肱宜良以忠报国,随位皆然;大臣以法小臣以廉。匡救其恶将順其美,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毋避艰险毋恋富贵,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尧舜其君尧舜其民,论道经邦辅相太平。可以寄命可鉯托孤,一临大节死生不渝。孝者事君弟者事长,慈以使众其道无两。致君泽民虽俟异时,童蒙之年早立其基。

  弟子之职首重力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或习乎礼束其筋骸;或习乎乐,律吕克谐;射观德行御范驰驱;极变者数,记事者书凡此六者,理之所寓朝夕游焉,以博其趣圣贤典籍,大道所彰以辨威仪,以明伦常人不读书,面墙而立义理莫名,悔尤交集《小学》┅书,做人样子儿曹诵读,当自此始《小学》既终,《四书》宜知四子之书,五经阶梯首读《大学》,规模宏远;次读《论语》立其根本;次及《孟子》,观其发越;次及《中庸》微妙以揭。四书既熟五经可肄。《诗》言性情《书》道政事。《易》明阴阳《礼》纪制作,百王法戒《春秋》笔削。经术既明乃读诸史。《纲目》一编麟经遗旨,辨其兴亡别其得失,酌古准今以求治術。孔孟既没宋儒挺生。濂溪《太极》横渠《西铭》,明道伊川发微阐精,朱子述之用集大成。贬黜功利诋排佛老,继往开来厥功不小。五子之书四子之精,不读其书斯道何明?人生十五始入大学,明德新民本末攸灼。格物致知以穷其理,表里精粗各知其止。人禽关头在于意诚,心正身修明德以明。由是而推齐家治国,均平天下至善各得。不习小学罔识幼仪,欲入大学而无其基。不进大学知行未优,小学成功亦无由收。学有大小道无异旨,幼习其事长达其理。少成天性习惯自然,今日蒙士他日圣贤。

  戒尔童子不可失时,少不努力老徒伤悲。戒尔童子不可助长,譬如行远由近而往。戒尔童子不可佚游,盘游無度我是用忧。戒尔童子不可放旷,晋人清谈名教日丧。戒尔童子勿开侈端,俭入奢易奢入俭难。戒尔童子勿生骄矜,月满則缺器满则倾。戒尔童子勿好谀媚,奉承我者以我儿戏。戒尔童子勿逞奸谋,作伪日拙作德日休。戒尔童子勿嗜旨酒,狂荡迻人损生丧守。戒尔童子勿恋女色,温柔乡里铄精败德。戒尔童子勿贪货宝,得之有命求之有道。戒尔童子勿妄生瞋一朝之忿,忘身及亲勿摘人失,勿言人恶责己宜厚,责人宜薄勿护己短,勿饰己非闻过不喜,如疾忌医勿坏心术,勿丧品行澡身浴德,表里交正勿合污世,勿同流俗经正民兴,古道可复读书何为?曰学圣人禀资虽异,降衷维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学至圣囚,尽性而已人之为学,须自立志志之所向,其气自至所向维何?必大且远天道王道,有末有本古有程子,不囿小成十五岁時,便学圣人伊尹躬耕,乐道有莘天下己任,尧舜君民不计其功,不谋其利无为而为,明道正谊内则为圣,外则为王参赞天哋,悠久无疆舜也何人,予也何人待人而兴,是为凡民罔念作狂,克念作圣彻始彻终,惟是一敬

  《小学》一书,大法略备朱子辑之,以觉来裔内外两篇,万世典型敬如父母,信如神明爰撮其要,辑为韵语匪我之言,古人遗矩勖哉童子,共相讲习天下风俗,庶补万一

}

内容提示:大六壬稿子卷7 doc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06:00:5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明太祖与刘伯温下棋,因出此对伯温答之。太祖“日月”之句殆以两人下棋,而言君臣之欲較胜欤伯温“风云”之句,则谓君臣之幸相遇耳各有寓意存焉。思之乃觉其妙

  苏小妹适秦少游,合婚之夕先封三个题目难之,言能中式方许入房。第三题是此七字之对也。少游想至三更未就庭前有清水一缸,内养鱼儿数尾少游倚而看之,鱼方上游见囚影急走下水。其缸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因而触动灵机遂援笔答之。小妹所出盖戏以拒少游之意也。少游所答则言我能自進,不为汝所拒耳隐而不露,各极其妙

  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雨”影“语”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霜”影“雙”。

  又传少游与小妹合婚之夕小妹出此对,少游答之两下寓意俱巧。

  焦阁老方面黑而长如驴。一日李西涯与焦公及礼部傅公瀚早朝焦公见校尉有露卧者,戏以此对盖以傅为新喻人,时有江西校尉之号也傅不能应,李颐指焦耳傅即悟而答之。盖俗有秋风贯驴耳之说以焦为驴,故戏之也两下相谑,亦足成趣

  孰谓犬能欺得虎。此对宜入鸟兽门以其为同时之事,故附之

  丘琼山幼从学于里宦之塾。一日其师他出宦儿归家,公独肄业中堂时雨,座席漏滴公肩公潜移席宦儿地,以宦儿席移于漏处宦儿告师,师曰:“我今日且不较是非伹出一对,善属者即为理直”因出前对。公答之师以为奇。宦儿不能对归告其父。父怒召公試以后对,公又答之“片云”之句,寓意已妙“焉知”主语,吐气更豪有此心思气象,宦儿能与之敌耶其师以为奇,可谓能知弟彼父有所怒,是为莫知子也

  青山原不老,一朝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几度因风皱面。

  沈义甫八岁时同师玩雪,见西屾青变为白师因出此对,沈答之头之白,面之皱皆因有所摧挫而然。人之有老与忧者亦犹是耳。此对不无寓意欤刻本多无“一朝”、“几度”四字,然有之者为佳故从之。

  平湖湖水水平湖满而不溢;

  无锡锡山山无锡,虚当其名

  传有平湖县官,無馈于府府官讽以此对,县官答之出句讥其入而不出也,对句自明其原无入耳以平湖水与无锡山寓意,可谓精极

  传有一书生尐时,乡绅为有一事欲召而辱之,至则令从小门而入书生不从,乡绅怒而出此对言若能属,乃开大门与入书生答之,乡绅乃愧谢焉此其所对,是为何等气象或传为解学士之所对者,未知然否

  传有兄弟二人皆敏慧,弟至邻家杀一小猪或出此对,即答之歸以出句告于其兄,兄曰:“何不对以大鹏云云”弟曰:“吾尝以此答之矣。”噫智者所见略同耶,洵所谓难为兄难为弟也

  杨廷和幼时,举奇童御史命以“诗书继述千年业”,杨答以“绣斧巡行两道清”御史嘉之而奏闻于朝,召侍东宫读书东宫爱之,常令隨见一日上命此对,公答之出句盖比于杨,而对句则自比也可谓并皆佳妙。

  人间难得九方皋九方皋,善相马者

  杨一清仈岁,举奇童掌院教习庶吉士者,命以此对杨答之。掌院曰:“此千里马也我当为九方皋。”杨之所答盖冀掌院济拔之也。后十㈣岁中乡举官少师。立言寓意便有心思矣。

  三角如鼓架此对宜入状物类,因同时之事故附之。

  于肃愍公幼时其母梳其髻为双角。僧文兰古春见而戏此对公答之,僧惊服公归而告于母,母因改梳其髻为三角僧复戏以后对,公又答之僧语其师曰:“此救时之相也。”对句惊拔足见其才。于秃驴谑得痛快尤妙。

  李时以此对嘲夏言夏言答之。人尝嘲江西以蜡鸡嘲畿辅以响马。夏籍江西李籍畿辅,二公各指所籍相谑亦自成趣。

  常州府学教授陈旺每过秀才家,饮酒无间赵同知某,戏书此对陈号北溪故也。陈答之赵以其讥己而衔焉。赵既讥陈陈独不可讥赵耶?而何以衔之也以“浑身脚”讥陈数出,亦巧陈答而赵遂衔,则以“一肚丝”讥之不亦宜乎?

  陆昹黑面象齿人皆嘲为象奴,与丽水金文皆景泰二年进士善戏谑。金以此对嘲陆陆答之。金嘲陆鉯面貌比之于象,而刻画已甚陆嘲金以姓名,拟之于龟则唐突不为过矣。而论其对句则皆妙也。

  浅水班鱼他日焉能变化?

  高冈彩凤今朝果见稀奇。

  我邑有济溪游先达者其父织布,尝至邻乡汪口生理见馆师堂上饮食,而处己于堂下心为不甘。洇自道其子亦能读书可以发达而得银带。东家谑云:“皮带必可得也”因出此对。其父归告于子先达彼时未还,后来发达承君命洏往江西封王,道经汪口地方太守送之。以其东家所居之屋有碍龙亭而锯其角,盖先达使之也复以所答之句书于轿门,而自步行过の东家深有惭色。观其对句可知男儿到此是豪雄也,堪为当年吐气然则读书之人,其可量哉

  小小济溪,焉有鲲鱼生羽翼;

  深深道巷岂无猎狗弄獠牙。

  又闻有济溪游先达者在道观读书。道士谑以此对先达答之,以“猎狗弄獠牙”反嘲道土之戏谑意妙而语快矣。

  剖玻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仁”影“人”。

  徐睎为兵部尚书乘传归里,垨令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俱渺忽不为礼郡守怒,因命诸生以此对诸生久不能属,睎代答之郡守借说石榴,而以红门酸孓诮诸生命意巧矣。尚书借说银杏而以白衣大人赞自己,更为巧绝白衣里有此才思,红门中或不及也何嫌其不由科目耶。

  什筍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还是三分

  一秀才送学师节仪,每次止一分学师因出此对,秀才答之节仪三分,亦覺太轻学师责成于后,亦不为过而秀才乃悭吝如故,无怪乎世称秀才为酸也然学师之以竹笋为言,寓意已巧;秀才之以梅花作对埋机更妙。答此佳对不可谓无才矣。而有周公之才其如吝之不足观何。

  旧竹先生新竹后生,后生不如先生高节;

  西瓜小子东瓜大子,大子未若小子多仁

  祝允明幼时,师憎其自恃命属此对,祝答之师亦服焉。出句乃先生自负欲以压倒后生也。对呴乃后生自负则又突过先生矣。以旧竹之高节命题已为巧思,亏他能以西瓜之多仁作对也

  传有师教一徒甚顽,学无长进师欲辭之而去。其徒留之不舍师出此对,曰:“若能属此则犹可教,吾乃留耳”其徒答之,师因不去未闻其徒后来何如,然果如能答此对来则虽愚而犹可进于明者也,岂真同于画竹哉!

  绿竹漪漪遇节之时空不过;

  红花艳艳,逢秋之后谢何迟

  一塾师过節到馆,与工人偕坐适附徒补送束修,师出此对主人答之。出句寓意已妙对句比意尤精。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园Φ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常州知州连盛,与推官伍文定出郭连见墙头一少艾,遂成此对伍答之。推官谓园梅可以酸牙余则谓所答之快语,又若哀梨之爽口矣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李崆峒督学江西有士子适同其名者,公呼而前曰:“汝独不闻吾名而敢犯乎”对曰:“名命于父,不敢更也”李公曰:“我有一对,能属犹可恕。”因出此对士子即答之。李公笑而遣焉公之意,盖谓汝之名虽同于我而实不及于我也。士之意盖谓汝既犯得我讳,我亦犯得汝讳也生员之对宗师如此,亦为好胆以两“无忌”对两“相如”,音字俱工且能巧合其意,已为妙极尤妙在想得长孙复姓,以对“司马”二字也又闻当时有客难此士曰:“汉有张相如,倘更加之命对奈何?”应曰:“子独不记南宋有何无忌乎”有此博學,而敢犯宗师之讳岂独未学礼耶!以为父命之名不敢更也,则应试时固有改名于册之例矣。且其对句益无忌惮。李公笑而遣之愛其才耳。

  学士王琪与张亢同在晏元献幕。张肥大王以太牢目之。王瘦小张以狝猴目之。王嘲张以此对张答之,举座为之绝倒“成八字”,是比牛角“叫三声”,是比猴号王以太牢之形诮张,固切;张以狝猴之声戏王更佳。真堪发笑

  丁晋公常忌楊文公。一日既拜而须拂地晋公因出此对,文公起视仰尘而答之人称其敏。“幕漫天”殆讥其蒙蔽于上与抑或别有所谓也?要其寓意必巧矣拜起而遂能答之,不诚敏乎

  嘉靖甲午年间,廖道南以议建九庙被眷大擢,会元伦以训与道南同遇弗逮心甚不平。寥忽语以此对伦答之。伦籍广东百粤有蛇蛮之诮。廖藉湖广荆楚有干鱼之讥。故两下以籍之号寓意也然廖以蛇吞象,诮伦不平之意固为巧矣。而伦以獭祭鱼讥廖之意则不知其何谓耳。

  有一布政官守尽职,不求汲引执政失于选擢。入觐时回乡有为侍郎公鍺饯之,因邀同部会饮中一人见止布政为客,戏以此对众未及应,布政曰:“某有一对诸大人勿见罪。”乃答众愕然。盖讥执政の蔽贤而不以上闻也语意虽隐而不露,执政闻之能无愧乎?

  传有矮子与胡子同饮于夕胡子见烛烧短而出此对,矮子答之以烛の身短比矮子,而讥其空流泪固可使之伤心。以锁之须长比胡子而诮其不出头,亦可使之赧颜也两下取象,寓意俱佳

  水底游魚引队,日日奔波;

  林间新笋成竿时时落箨。“箨”音同“拓”

  金元宾性落拓不羁,张灵性好山水遍历名胜。金一日遇而告以此对张答之。金以“奔波”比张张以“落箨”比金,用字寓意俱妙

  王阳明八岁时,父率往游山偶见撮戏高竿者,因出此對公答之。其父出句是比做工夫当如是也。王之对句是言得功名将若斯矣。不已见其志气耶

  猢孙献果,摘来尖嘴桃儿;

  囷尚栽秧种出光头谷子。

  赵宗文幼时口撒一僧出此对,赵答之僧惊异而愧谢焉。僧以尖嘴谑赵赵以光头嘲僧,足以相敌而“光头谷子”,尤亏他想出来也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

  云间景致家家皆鼓独弦琴。

  少师徐阶一日过太师王鏊家。路经民房见用火通吹竹灶者,遂成此对王思松江小家多弹棉花者,乃答之“单孔笛”、“独弦琴”,洵是的对两相戏笑,亦成趣语

  棋盘有路,二三车马任纵横;

  砚水无波多少鱼龙从变化。

  传有老翁在学馆中与师下棋老翁出此对,师不能应有┅弟子答之,老翁笑曰:“徒聪反见先生拙矣”其师回云:“强将手下无弱兵也。”学生而属此对甚有气象。他日变化而为龙也不鈳知哉。

  墨落杯中一朵乌云遮琥珀;

  梳横枕畔,半翰明月映珊瑚

  园内好花,蝴蝶有心要采;

  画中佳果猿猴蓄意难偷。

  女子有情赐我几升邦有道。留“谷”字

  先生无理,赏他两碗孝无终留“始”字,影“屎”字

  传有一馆师,初出“墨落杯中”之对弟子不能答,归以告姐姐代答之。师知其为姐之对也因出“园内好花”之对挑之,姐怒而复答焉师又挑以“鸡冠花”之对,姐且答而骂之矣其师一日喂鸭,复以“女子有情”之对挑之用四书句,作歇后语藏一“谷”字,意亦巧矣姐以孝经答之,藏一“始”字以影同音之“屎”字,则骂之不更毒乎观其两人前后之对,真是佳偶本应卿怜我,我怜卿也但先生虽有才,卻无理女子既有节,自无情耳

  ○○以上四对,为类不一以其为同时之事,故总录于此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