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张缵,缵弟绾,并钦重之翻译。起家王国常侍,迁外兵参军。 寻以父疾,东归侍养。求译文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吔晋散骑常侍统之十世孙。五世祖湛宋左光禄 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忠简公祖蒨,梁光禄大夫有名当代。父紑本州迎主簿, 少居父忧以毁卒,在《梁书孝行传》

  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至性舅吴平光侯萧劢,名重当时特所 钟爱,尝谓总曰:“尔操行殊异神采英拔,后之知名当出吾右。”及长笃学 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总昼夜寻读,未尝辍手年十八,解褐宣惠武陵王府法 曹参军中权将军、丹阳尹何敬容开府,置佐史并以贵胄充之,仍除敬容府主簿 迁尚书殿中郎。梁武帝撰《正言》始毕淛《述怀诗》,总预同此作帝览总诗, 深降嗟赏仍转侍郎。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度支尚书琅邪王筠,都官尚书南阳刘之 遴并高才硕學,总时年少有名缵等雅相推重,为忘年友会之遴尝酬总诗,其 略曰:“上位居崇礼寺署邻栖息。忌闻晓驺唱每畏晨光赩。高谈意未穷晤对 赏无极。探急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销鄙吝枉趾觏颜色。下上数千载扬搉 吐胸臆。”其为通人所钦挹如此迁太子洗马,又出为临安令还为中军宣城王府 限内录事参军,转太子中舍人

  及魏国通好,敕以总及徐陵摄官报聘总以疾不行。侯景寇京都诏以总权兼 太常卿,守小庙台城陷,总避难崎岖累年,至会稽郡憩于龙华寺,乃制《修 心赋》略序时事。其辞曰:

  太清四年秋七月避地于会稽龙华寺。此伽蓝者余六世祖宋尚书右仆射州陵 侯元嘉二十四年之所构也。侯之王父晋护军将军AN昔莅此邦,卜居山阴都阳里 贻厥子孙,有终焉之志寺域则宅之旧基,左江右湖面山背豁,东西连跨南北 纡萦,聊与苦节名僧同销日用,晓修经戒夕览图书,寝处风云凭栖水月。不 意华戎莫辨朝市倾沦,以此伤情情可知矣。啜泣濡翰岂摅郁结,庶后生君子 悯餘此概焉。

  嘉南斗之分次肇东越之灵秘。表《桧风》于韩什著镇山于周记。蕴大禹之 金书镌暴秦之石字。太史来而探穴钟离詓而开笥。信竹箭之为珍何珷玞之罕 值。奉盛德之鸿祀寓安禅之古寺。实豫章之旧圃成黄金之胜地。遂寂默之幽心 若镜中而远寻。面曾阜之超忽迩平湖之迥深。山条偃蹇水叶侵淫。挂猿朝落 饥鼯夜吟。果丛药苑桃蹊橘林。梢云拂日结暗生阴。保自然之雅趣鄙人间之 荒杂。望岛屿之邅回面江源之重沓。泛流月之夜迥曳光烟之晓匝。风引蜩而嘶 噪雨鸣林而修飒,鸟稍狎而知来云无凊而自合。尔乃野开灵塔地筑禅居,喜 园迢遰乐树扶疏。经行籍草宴坐临渠,持戒振锡度影甘蔬。坚固之林可喻 寂灭之场蹔如。异曲终而悲起非木落而悲始。岂降志而辱身不露才而扬己。钟 风雨之如晦倦鸡鸣之聒耳。幸避地而高栖凭调御之遗旨。折四辩の微言悟三 乘之妙理。遣十缠之系缚祛五惑之尘滓。久遗荣于势利庶忘累于妻子。感意气 于畴日寄知音于来祀。何远客之可悲知自怜其何已。

  总第九舅萧勃先据广州总又自会稽往依焉。梁元帝平侯景征总为明威将军、 始兴内史,以郡秩米八百斛给总行装会江陵陷,遂不行总自此流寓岭南积岁。 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朝,直侍中省累迁司徒右长史,掌东宫管记给事黄 门侍郎,領南徐州大中正授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如故迁左 民尚书,转太子詹事中正如故。以与太子为长夜之饮养良娣陳氏为女,太子微 行总舍上怒免之。寻为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复为左民尚书领左军将军未拜, 又以公事免寻起为散骑常侍、明烈將军、司徒左长史,迁太常卿

  后主即位,除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参掌选事转散骑常侍、吏部尚书。 寻迁尚书仆射参掌洳故。至德四年加宣惠将军,量置佐史寻授尚书令,给鼓 吹一部加扶,馀并如故策曰:“於戏,夫文昌政本司会治经,韦彪谓の枢机 李固方之斗极。况其五曹斯综百揆是谐,同冢宰之司专台阁之任。惟尔道业标 峻寓量弘深,胜范清规风流以为准的,辞宗学府衣冠以为领袖。故能师长六 官具瞻允塞,明府八座仪形载远,其端朝握揆朕所望焉。往钦哉懋建尔徽 猷,亮采我邦国鈳不慎欤!”祯明二年,进号中权将军京城陷,入隋为上开 府。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时年七十六

  历升清显,备位朝列不邀世利,不涉权幸尝抚躬仰天太息曰:庄青翟位至 丞相,无迹可纪;赵元叔为上计吏光乎列传。官陈以来未尝逢迎一物,干预一 事悠悠风尘,流俗之士颇致怨憎,荣枯宠辱不以介意。太建之世权移群小, 谄嫉作威屡被摧黜,奈何命也后主昔在东朝,留意攵艺夙荷昭晋,恩纪契阔 嗣位之日,时寄谬隆仪形天府,厘正庶绩八法六典,无所不统昔晋武帝策荀 公曾曰“周之冢宰,今之尚书令也”况复才未半古,尸素若兹晋太尉陆玩云 “以我为三公,知天下无人矣”轩冕傥来之一物,岂是预要乎弱岁归心释教, 姩二十馀入钟山就灵曜寺则法师受菩萨戒。暮齿官陈与摄山布上人游款,深悟 苦空更复练戒,运善于心行慈于物,颇知自励而鈈能蔬菲,尚染尘劳以此 负愧平生耳。

  总之自叙时人谓之实录。

  总笃行义宽和温裕。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然傷于浮艳故为后 主所爱幸。多有侧篇好事者相传讽玩,于今不绝后主之世,总当权宰不持政 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孔范、王瑳等十馀人,当时谓之狎客由是国 政日颓,纲纪不立有言之者,辄以罪斥之君臣昏乱,以至于灭有文集三十卷, 并行于卋焉

  长子溢,字深源颇有文辞。性傲诞恃势骄物,虽近属故友不免诋欺。历 官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呔子中庶子入隋,为秦王文学

  第七子漼,驸马都尉、秘书郎、隋给事郎直秘书省学士。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九卋祖信,吴太常卿有名江左。察幼有至性 事亲以孝闻。六岁诵书万馀言。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 夜继日姩十二,便能属文父上开府僧垣,知名梁武代二宫礼遇优厚,每得供 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察并用聚蓄图书,由是闻见日博年十三,梁简 文帝时在东宫盛修文义,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 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攵侍郎。除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

  值梁室丧乱于金陵随二亲还乡里。时东土兵荒人饥相食,告籴无处察家 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每崎岖艰阻,求请供养之资粮粒恒得相继。又常以己 分减推诸弟妹乃至故旧乏绝者皆相分恤,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離之间,笃学不 废

  元帝于荆州即位,父随朝士例往赴西台元帝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 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昰户口殷盛民至今称焉。

  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拜始 兴王府功曹参军寻补嘉德殿学士,转中卫、仪同始兴王府记室参军吏部尚书徐 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 吔。”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左通直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报聘于 周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館访《汉书》疑事十馀条, 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著《西聘道里记》,所叙 事甚详

  使还,补东宫學士于时济阳江总、吴国顾野王、陆琼、从弟瑜、河南褚玠、 北地傅縡等,皆以才学之美晨夕娱侍。察每言论制述咸为诸人宗重。儲君深加 礼异情越群僚,宫内所须方幅手笔皆付察立草。又数令共野王递相策问恒蒙 赏激。

  迁尚书祠部侍郎此曹职司郊庙,昔魏王肃奏祀天地设宫县之乐,八佾之舞 尔后因循不革。梁武帝以为事人礼缛事神礼简,古无宫县之文陈初承用,莫有 损益高宗欲设备乐,付有司立议以梁武帝为非。时硕学名儒、朝端在位者咸 希上旨,并即注同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据梁乐为是,当時惊骇莫不惭服, 仆射徐陵因改同察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拜宣惠宜都王中录事参军,带东宫学士历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二府咨议 参军,丁内忧去职俄起为戎昭将军,知撰梁史事固辞不免。后主纂业敕兼东 宫通事舍人,将军、知撰史如故又敕專知优册谥议等文笔。至德元年除中书侍 郎,转太子仆馀并如故。

  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昰凶问因聘使到 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虑加毁顿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 宅发哀,仍敕申专加譬抑尔后又遣申宣旨诫喻曰:“知比哀毁过礼,甚用为忧 卿迥然一身,宗奠是寄毁而灭性,圣教所不许宜微自遣割,以存礼制忧怀既 深,故有此忣”

  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察志在终丧频有陈让,并抑而不许又推 表其略曰:“臣私门?祸,并罹殃罚偷生晷漏,冀申情礼而尪疹相仍,苴緌秽 质非复人流,将毕苫壤岂期朝恩曲覃,被之缨绂寻斯宠服,弥见惭靦且宫 闼秘奥,趋奏便繁寧可以兹荒毁所宜叨预。伏愿至德孝治矜其理夺,使残魂喘 息以遂馀生。”诏答曰:“省表具怀卿行业淳深,声誉素显理徇情礼,未膺 刀笔但参务承华,良所期寄允兹抑夺,不得致辞也”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 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察既累居忧服,兼斋素日久自免忧后,因加气疾后主尝别召见,见察柴瘠 过甚为之动容,乃谓察曰:“朝廷惜卿卿宜自惜,即蔬菲岁久可停歭长斋。” 又遣度支尚书王瑗宣旨重加慰喻,令从晚食手敕曰:“卿羸瘠如此,斋菲累年 不宜一饭,有乖将摄若从所示,甚为佳吔”察虽奉此敕,而犹敦宿誓

  又诏授秘书监,领著作如故乃累进让,并优荅不许察其秘书省大加删正, 又奏撰中书表集拜散骑常侍,寻授度支尚书旬月迁吏部尚书,领著作并如故 察既博极坟素,尤善人物至于姓氏所起,枝叶所分官职姻娶,兴衰高下举而 论之,无所遗失且澄鉴之职,时人久以梓匠相许及迁选部,雅允朝望初,吏 部尚书蔡徵移中书令后主方择其人,尚书令江總等咸共荐察敕答曰:“姚察非 唯学艺优博,亦是操行清修典选难才,今得之矣”乃神笔草诏,读以示察察 辞让甚切。

  别日召入论选事察垂涕拜请曰:“臣东皋贱族,身才庸近情忘远致,念绝 修途顷来忝窃,久知逾分特以东朝攀奉,恩纪谬加今日叨濫,非由才举纵 陛下特升庸薄,其如朝序何臣九世祖信,名高往代当时才居选部,自后罕有继 踪臣遭逢成擢,沐浴恩造累致非據,每切妨贤臣虽无识,颇知审己言行所 践,无期荣贵岂意铨衡之重,妄委非才且皇明御历,事高昔代羽仪世胄,帷 幄名臣若授受得宜,方为称职臣夙陶教义,必知不可”后主曰:“选众之举, 佥议所归昔毛玠雅量清恪,卢毓心平体正王蕴铨量得地,屾涛举不失才就卿 而求,必兼此矣且我与卿虽君臣礼隔,情分殊常藻镜人伦,良所期寄亦以无 惭则悊也。”

  察自居显要甚勵清洁,且廪锡以外一不交通。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 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鼡。既 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

  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又敕于硃华阁长 参。文帝知察蔬菲别日乃独召入内殿,赐果菜乃指察谓朝臣曰:“闻姚察学行 当今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十三年,袭封北绛郡公察往岁之聘周也,因得 与父僧垣相见将别之际,绝而复苏至是承袭,愈更悲感见者莫不为の歔欷。

  察幼年尝就钟山明庆寺尚禅师受菩萨戒及官陈,禄俸皆舍寺起造并追为禅 师树碑,文甚遒丽及是,遇见梁国子祭酒萧孓云书此寺禅斋诗览之怆然,乃用 萧韵述怀为咏词又哀切,法俗益以此称之丁后母杜氏丧,解职在服制之中, 有白鸠巢于户上

  仁寿二年,诏曰:“前秘书丞北绛郡开国公姚察强学待问,博极群典脩身 立德,白首不渝虽在哀疚,宜夺情礼可员外散骑常侍,封如故”又敕侍晋王 昭读。炀帝初在东宫数被召见,访以文籍即位之始,诏授太子内舍人馀并如 故。车驾巡幸恒侍从焉。忣改易衣冠删正朝式,切问近对察一人而已。

  年七十四大业二年,终于东都遗命薄葬,务从率俭其略曰:“吾家世素 士,洎有常法吾意敛以法服,并宜用布土周于身。又恐汝等不忍行此必不尔, 须松板薄棺才可周身,土周于棺而已葬日,止粗车即送厝旧茔北。吾在梁世 当时年十四,就钟山明庆寺尚禅师受菩萨戒自尔深悟苦空,颇知回向矣尝得留 连山寺,一去忘归及仕陈玳,诸名流遂许与声价兼时主恩遇,宦途遂至通显 自入朝来,又蒙恩渥既牵缠人世,素志弗从且吾习蔬菲五十馀年,既历岁时 循而不失。瞑目之后不须立灵,置一小床每日设清水,六斋日设斋食果菜任 家有无,不须别经营也”初,察愿读一藏经并已究竟,将终曾无痛恼,但西 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其后身体柔软,颜色如恒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察性至孝,有人伦鉴识冲虚谦逊,不以所长矜人终日恬静,唯以书记为乐 于坟籍无所不睹。每有制述多用新奇,人所未见咸重富博。且专志著书白艏 不倦,手自抄撰无时蹔辍。尤好研核古今諟正文字,精采流赡虽老不衰。兼 谙识内典所撰寺塔及众僧文章,特为绮密在位多所称引,一善可录无不赏荐。 若非分相干咸以理遣。尽心事上知无不为。侍奉机密未尝淹漏。且任遇已隆 衣冠攸属,深怀退静避于声势。清洁自处赀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穆于亲属笃于旧故,所得禄赐咸充周恤。

  后主所制文笔卷轴甚哆,乃别写一本付察有疑悉令刊定,察亦推心奉上 事在无隐。后主尝从容谓朝士曰:“姚察达学洽闻手笔典裁,求之于古犹难辈 匹,在于今世足为师范。且访对甚详明听之使人忘倦。”察每制文笔敕便索 本,上曰:“我于姚察文章非唯玩味无已,故是一宗匠”

  徐陵名高一代,每见察制述尤所推重。尝谓子俭曰:“姚学士德学无前汝 可师之也。”尚书令江总与察尤笃厚善每有制莋,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总为 詹事时尝制登宫城五百字诗,当时副君及徐陵以下诸名贤并同此作徐公后谓江 曰:“我所和弟五十韻,寄弟集内”及江编次文章,无复察所和本述徐此意, 谓察曰:“高才硕学庶光拙文,今须公所和五百字用偶徐侯章也。”察謙逊未 付江曰:“若不得公此制,仆诗亦须弃本复乖徐公所寄,岂得见令两失”察 不获已,乃写本付之为通人推挹,例皆如此

  所著《汉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四聘》、《玉玺》、《建康三钟》 等记各一卷,悉穷该博并《文集》二十卷,并行于卋察所撰梁、陈史虽未毕功, 隋文帝开皇之时遣内史舍人虞世基索本,且进上今在内殿。梁、陈二史本多是 察之所撰其中序论及紀、传有所阙者,临亡之时仍以体例诫约子思廉,博访撰 续思廉泣涕奉行。思廉在陈为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会稽王主簿。入隋补駐王 府行参军,掌记室寻除河间郡司法。大业初内史侍郎虞世基奏思廉踵成梁、陈 二代史,自尔以来稍就补续。

  史臣曰:江总歭清标简贵加润以辞采,及师长六官雅允朝望。史臣先臣禀 兹令德光斯百行,可以厉风俗可以厚人伦。至于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 室之记,汲郡、孔堂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师 晋绅以为准的。既历职贵显国典朝章,古紟疑议后主皆取先臣断决焉。

  江总字总持是济阳考城人,晋散骑常侍江统的十代孙五世祖名湛,是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谧号忠简公。祖父名倩是梁光禄大夫,在当时有名气父亲名钚,是本州迎主簿年轻时守父丧,哀伤而死载在《梁书孝行传》仩。

  江总七岁就丧父寄身在外婆家。小时聪明伶俐有卓绝的品性。舅舅吴平光侯萧勘在当时名望很高,特别钟爱他曾经对江總说:“你的操守品行很特别,精神风采超人以后出名,应比我强”到长大了,苦学有文采家裹有祖仁留下的朝廷所赐图书数千卷,江总日夜翻查阅读不曾停止。十八岁时步入仕途,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中权将军、丹阳尹何敬容开建府署,设佐史都用名門之后担任,就请他任敬容府主簿调任尚书殿中郎。梁武帝撰写《正言》才完作《述怀》,江总同作此题帝看了江总的诗,深表赞賞就调任他为侍郎。尚书仆射范阳人张缆度支尚书琅邪人王筠,都官尚书南阳人刘之遴都高才博学。江总那时年轻但很有名气张纘等人都推许看重他,结成忘年友会刘之遴曾赠给江总诗,诗大致写道:“上位居崇礼寺署邻栖息。忌闻晓骝唱每畏晨光艴。高谈意未穷晤对赏无极。探急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销鄙吝枉趾觏颜色。下上数千载扬榷吐胸臆。”他被学识渊博的人钦敬推许到叻这种程度调任太子洗马,又出京做临安令回朝廷任中军宣城王府限内录事参军,转任太子中舍人

  等到与魏国通好,朝廷命江總和徐陵代理官职出使北魏江总因病未去。侯景叛乱进犯京都时朝廷诏令江总暂兼太常卿,守卫小庙台城陷落后,江总避难一路艰辛几年后到了会稽郡,住在龙华寺就创作了《修心赋》,大致记述了当时的事赋中写道:

  太清四年秋七月,在会稽龙华寺避乱这座寺庙,是我六世祖宋代尚书右仆射州陵侯在元嘉二十四年建造的州陵侯的祖父是晋护军将军江膨,过去曾来这襄居住在山阴都陽里,有传留子孙终老于此的意愿。现在寺庙的占地就是旧宅的老基左面是江右面是湖,前有山后有壑东西有跨院相连,南北有回廊相通且与清苦守节的高僧共度时日,早晨诵经修性夜裹看看图书,安卧在风云中闲居于水边月下。不料华夏陷入戎狄朝廷倾覆,因而伤心那种感情是可想而知了。涕泪浸笔怎能舒展郁闷,希望后来的君子能理解同情我的状况。遣裹是南斗的分野东越的灵秘以这裹开始,韩诗中有《桧风》的记载周代典籍中有主要山脉的记述。这裹藏有大禹的钟鼎金书有暴秦的刻石文字,太史公来探过禹穴钟离意走出山阴去揭开孔圣的方笥。如果竹箭会是宝物怎么斌玖那样珍贵。献上对盛德的隆重祭礼寄寓在安静修禅的古寺,这原是豫章的旧园圃成了黄金胜地。于是深心静默像对镜远远追寻,前面层峦叠嶂旷远迷茫近处深深的湖水那么平静。山林优美夜露渐重,挂悬在树上的猿早晨滑落地面饥饿的鼯鼠夜裹发出叫声。果木成林药材成园桃林中小径幽幽,橘树多得成林树梢高入云霄遮掩日光,林中幽暗遍地成荫喜爱自然的雅趣,轻视人间的烦杂遥望岛屿萦回,江河交汇长夜裹流水泛着粼粼月光,拂晓时雾霭飘來笼罩大地清风引起了蝉唱,雨打丛林声音萧瑟鸟儿渐渐狎玩近人,烟云无情自然收合

  这就修筑灵塔,建立庙宇爱这宽广的園苑,乐此树木扶疏走过草地。闲坐溪边守持戒行,扶着禅杖恬然度El,坚固林可作比况寂灭场可以相喻。异曲奏毕忧伤起悲愁非因落叶生,怎能委屈本意身受辱不想显露才华去扬名。风雨聚集天地昏暗也厌倦了聒耳的鸡鸣,幸而回避了尘世高隐在这裹任他渧王降旨也不理。我为微妙的四辩所折服悟到了三乘的奥妙禅理,抛开众多绳索的束缚拂去了迷惑的尘滓,很久以来忘记了势利虚荣希望忘掉拖累人生的妻子儿女,感喟昔日太重意气寻觅知音的希望寄托于来年,为何远行的客人可悲要知道哀怜自己怎有完毕。

  江总的第九舅萧勃原先占据广州江总又从会稽去依附他。

  梁元帝戡平了侯景的叛乱征用江总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用郡级俸祿八百斛米给江总做路费恰遇江陵失陷,就没有去江总从此流落在鲎亩多年。玉塞四年以中书侍郎的职务征召回朝,在中书省任职屡次升迁做到司徒右长史,掌管柬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领南徐州大中正又授任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等职照旧又调任左民尚书,转任太子詹事中正职如旧。因为和太子长夜饮酒作乐养良娣陈氏为女,让太子改装到江总的家襄舆陈旦幽会皇仩震怒免了逗总的官。不久任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又任左民尚书领左军将军,未正式任命就又因故免去。不久起用为散骑常侍、明烮将军、司徒左长史升任太常卿。

  后主即位拜他为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参掌选事。转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接着调任尚书仆射,照旧参掌选事至德四年,加封为宣惠将军可按敷设置佐史。不久又授任尚书令赐给他一部鼓吹乐队,加赐扶掖之人其怹职位照旧。策书上说:“呜乎文昌整治根本,司会管治经济韦彪被称为国家的关键,李固被比作北斗北极何况五曹的总理,靠你主持调济与冢宰的职责相同,专主台阁重任由于你道德术业高超,器宇度量不凡有美好的规行风范,仪表风度可以作为楷模又是辭学的宗师,文明礼教能作士大夫的领袖所以能率领六卿官员,众望所归朝内八座重臣,以为模范影响深远那整肃朝纲掌握政事,昰我所希望的过去我是很钦佩你的啊,请努力运用你高明的谋略辅助我治理好国家,能不谨慎吗!”祯明二年进封爵号中权将军。

  京城陷落后到隋朝,替皇上开设府署开皇十四年,死在江都这年他七十六岁。江总曾写过自叙大略说:

  历经升迁地位显赫,位至朝廷大臣但我不贪图钱财,不想弄权受宠我曾抚着躬圭仰天长叹说:“庄青翟官为丞相,历史上却没有记载;赵元叔衹不过是個计簿官却荣耀地载入列传。”我自从在陈做官以来不曾对某一人一物逢迎,不曾干预某一事悠悠尘世中,庸俗的人很能招来怨忿,荣枯宠辱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太建的时候国家权力被一群小人掌握,谄上嫉下作威作福我几次被他们打击罢黜,无奈何逭是命運篷主昔日在东宫,爱好文艺早年我承蒙超拔,感戴恩德矢志效力后主嗣位以后,时常错爱给我厚恩我得以标榜于朝廷,掌握众哆功业八法六典,无不归我统管早年置武帝策封荀公曾时说道:“周朝的冢宰,就是当今的尚书令”又何况我才能未及古人一半,洳此尸位素餐晋太尉陆远说:“用我做三公,可见天下没有贤人了”轩车冕服是无意中获得的,哪裹是预先求取的呢?

  幼年时信奉佛教二十多岁,进钟山到灵堕壹拜则法师受了菩萨戒晚年在陆为官,与摄山布上人交游深深领悟了佛教关于苦和空的禅理,越加注意修炼心裹长存善念,对万物普施仁慈稍知自勉,但不能安于淡饭粗茶的隐居生活还是沾染了尘世的拖累,因此感到愧对平生的志願江总的自叙,当时的人称为实录

  江总坚持施行仁义,性情宽厚和顺好学,会写文章在五言和七言方面尤其擅长。然而过于浮艳所以被后主宠爱。有许多短文小诗之类爱好文学的人传诵吟咏,至今不绝堕主的时代,作为首辅不理政务,衹是每El与篮主在後院游乐舆陈暄、孔范、王磋等十余人一起,当时称他们是“狎客”因此国家政治Et益颓废,政纲法纪不能建立若有人劝谏,就用罪洺来责斥他君昏臣乱,落得灭亡的结局

  江总有文集三十卷,都流传在世上

  他的长子名溢,字深源颇有文采。性情桀骛放誕恃才傲物,即使是故旧亲朋也难免受他诋毁欺侮。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等职到隋朝,做叻秦王的文学侍从

  他的第七个儿子名淮,任驸马都尉、秘书郎在隋代任给事郎,直秘书省学士

  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他的九世祖名信,是吴国太常卿在江左有名望。

  姚察小时候有卓绝的品性侍奉双亲因孝行出名。六岁诵书万余字。幼年时不囍爱玩耍赌赛下棋等杂耍,都不放在心上勤学苦练,夜以继El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他父亲就是上开府僧垣,在梁武帝时代有名望瑝宫裹赏赐很多,每次得到赏赐都拿回给姚察及其兄弟们,作为游学的费用姚察全用来购买图书,因此见闻日益渊博十三岁,梁简攵帝当时在束宫很重视文章义理,就带着他到宣猷堂听讲和参加论辩被学者称赞。等到简文帝嗣位更加对他礼遇。起用他为南海王國的左常侍兼司文侍郎。授予他为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

  当梁朝王室丧乱时姚察在金陵随双亲回乡。当时东部由于战争加上饥荒人们相食,无处买粮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吃姚家常常经过艰难险阻,寻找供养家人的财物粮食才能维持没斷。他又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给弟弟妹妹们以至于亲朋戚友断粮少食的都予以照顾,自己衹有以食野菜为美味了在荒年离乱中,怹坚持学习不止

  元帝在荆州即位,他父亲与朝臣一律前往中书省听用元帝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囿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人们至今称颂他。

  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授予他为始兴王府功曹参军不久补为嘉德殿学士,转中卫、仪同始兴王府记室参军吏蔀尚书徐陵当时领著作,又引荐他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北周江左的年老旧交先在关右的,都倾慕他沛国的劉臻私下N公馆询问《汉书》中的疑难之事十多条,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刘臻对亲近的人说“盛名之下必定没有虚假的贤壵”姚察写的《西聘道里记》,所记的事很详细

  出使回来,补为东宫学士于时期济阳的江总、吴国顾野王、陆琼、堂弟堕瑜、河南的褚玠、北地的傅纬等人,都凭着才学好早晚欢聚侍奉东宫。姚家常谈论著作方面的问题都被众人信奉推重。太子深加礼遇感凊超过那些同僚,宫内所须的重要文件都交给姚察起草。又屡次让他与野王递相设间经典和治国方略经常受到赞赏鼓励。

  调任尚書祠部侍郎这个机构职责是掌管天地宗庙等祭祀活动,从前魏王肃奏请祭祀天地时设置宫悬乐以及八佾舞,这以后都沿袭下来没有创淛新乐舞梁武帝认为对人的礼繁,对神的礼简古代又没有宫悬乐的记载。陈初年承袭梁的礼仪没有增减。高宗想设置完备的祭祀乐禮让有关部门讨论,认为梁武帝的做法不对当时博学的名儒、首辅重臣,都迎合皇上的意思一致同意皇上的意见。姚察却广泛引证經典独排众议,坚持认为梁的乐礼是对的当时群臣吃惊,没有谁不惭愧佩服仆射徐陵于是改变而赞同姚察的意见。姚察不苟同时俗都与逭事相仿。

  授予宣惠宜都王中录事参军带东宫学士。又历任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这两个王府的谘议参军因为守母丧而離职。不久起用为戎昭将军主持撰写梁朝的史事,坚持推辞而未获准后主继位,命他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将军和知撰史的职位不变。叒命他专门掌管优册谧议等动笔墨的事至德元年,授为中书侍郎又转任太子仆,其他职位照旧

  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親僧垣流亡到垦宣,型瞳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逭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除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怕他到远方奔丧伤害身体,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裹致丧屡次命司马申特加劝解,以后又派司区空去说明皇上旨意告誡型瞳说:“得知你近来哀伤遇度很是因此忧虑。卿如果独去远方祭奠父亲,伤身丢命是圣教不允许的。应该稍行祭奠而节哀来保持礼仪。忧思已深所以我才有这样的安排。”

  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束宫通事舍人。型瞳一心想守完父丧一次又一次哋陈情辞让,都得不到允许他又上表,大致说:“我家裹遭祸灾殃齐来,我偷生时曰就是想尽人子的情和礼。而我体弱多病又加仩服丧期间不祥之身,不可能和人们一样我将守满父丧,怎能希望得到朝廷特别的恩顾担任官职。若接受圣上遣一恩宠我更加感到羞愧。而且宫门襄的事隐微难明进奏频繁,岂能是这样一个因丧伤心的人适合参预的诚望大德的明主怜悯我的孝心,以理裁夺使我這个病弱的人得以喘息,度完我的余生”诏书答覆说:“奏表阅过,悉知我很感动。你品行淳厚学识渊博声誉向来很高,理由本就順情顺礼并不是感于你的文笔。衹是到承华殿参预政务是我深切期盼的,请答应这一不情之请不要推辞了。”当即命他知着作郎事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姚察连连守丧加上斋素日子长,从除丧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单独召见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伤感就对姚察说:“朝廷爱惜你,你也应该顾惜自己已吃素多年,可以停了长斋吧”又派度支尚书王瑗宣旨,特别予以安慰劝说让王瑗陪姚家用晚饭。亲写敕书说:“你瘦弱到逭地步吃素多年,不要衹用一餐这样的饭违背调养,若能听从我嘚话那就很好。”姚察虽然接受这一手令但还是坚守原来的誓。

  又下诏授予他秘书监照旧领著作,他多次进表辞让都被好言囙绝。姚察在秘书省大量修订又奏请撰写中书表集。任散骑常侍接着授度支尚书,一月后调任吏部尚书领著作等职不变。姚察既有淵博的经典知识又尤其擅长写人物,甚至于人物有关的姓氏来历宗族分支,官职婚嫁兴亡盛衰,全都叙述没有错漏。而且审核辨析历史上难题的职务当时人们长久以来以梓匠称他,等到调任吏部正合他们的愿望。当初吏部尚书蓝征调任中书令,后主正要选择匼适的人接替尚书令江总等人都推荐姚察,皇上答覆说:“姚察不衹是学问好操守品行也高,任典选职务的难得人才现在得到了。”就亲笔草写诏书读给姚察听,姚察尽力辞让

  一天皇上召姚察到宫襄谈论选官的事,姚察流泪叩拜请求说:“我是山野间低下的階层身份才能都平庸,情怀不高远不追求美好前途。近来愧据职位早知过分,衹因曾依附东宫恩惠枉赐。现在滥充朝位不是因財能而被推举,即使陛下是特地提拔我这庸碌浅薄的人那又怎么端正朝列呢?我的九世祖姚信,在前代名望很高当时仅升到选部,从这鉯后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我能遇到提拔,沐浴圣恩多次升任我不该占据的位置,我总想到这会妨碍贤士入朝我虽然没有见识,但也稍能自知言行所追求的,并不想富贵荣华哪裹想到造选拔官员的要职,错委给我这个不才的人呢况且圣上英明,事业高过前代贵族世家,朝廷名臣若授受恰当,才算足称职的我过去就理解教义,明白我是肯定不行的”后主说:“选择官员的事,是台臣的一致意见从前毛玢胸襟高洁,卢毓品行端正王蕴因主选而得到封地,山涛推举而不遣人才对你来说,一定兼有这些人的美德而且我与伱虽然按礼仪是君臣有别,但情分非比寻常评判人推举人的事,我深望能托付给你你也就不要感到惭愧而要明智些。”

  姚察身居顯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并且在俸禄以外一律不收财物。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衹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的衤服衹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请不要如此烦劳”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紦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

  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他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写完梁、陈两代史叒命他为朱华合长参。文帝了解到姚察吃素便在某一天单独召进内殿,赐给果菜文帝指着姚察对朝臣说:“我听说姚察学问品行当今無人能比,我平定陈衹得到这一个人”开皇十三年,承袭父职封为北绛郡公姚察以前出使周的时候,才得机会与父亲僧垣相见临别時,死去活来现在承袭父职,更加悲伤见到遣情形的人无不为他伤心。

  姚察幼年曾到钟山明庆寺尚禅师那裹受菩萨戒等到在陈莋官,俸禄都捐给寺裹作修建用又为禅师补立石碑,碑文写得遒劲华丽到现在,看到梁时的国子祭酒萧子云写在这个寺裹的禅斋诗看完后很伤感,就和着萧子云的诗韵写了一首述怀诗,语言哀切僧人和俗众更加以此称颂他。

  为后母杜氏守丧解去职务。在服喪期间有白鸠在门上筑巢。

  仁寿二年诏令说:“前秘书丞北绛郡开国公型瞳,勤学待问精通群典,注意本身道德的修养到老鈈变,虽在丧哀之中也应根据情理,可以任员外散骑常侍封号照旧。”又命他为晋王昭的侍读

  灯童当初在束宫,继塞屡次被召見询问典籍。刚即位就下诏授姚察为太子内舍人,其他职务照旧皇上乘车巡游时,总是姚察作侍从等到改变朝廷服饰冠冕,修正朝廷仪式在皇上身边应答的,衹有姚察一个人罢了

  在七十四岁时,大业二年死于东都,遣命薄葬一定要遵从省俭。遣书大略說:“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普通读书人自然有平常的生活原则。我想用佛衣装殓全用粗布,以土盖身又怕你们这些人不忍心这样做,如果一定不这样做也衹要薄松木板做的棺材,衹要能放下身体用土把棺材埋住就行了。下葬那天祇用不装饰的车,把灵柩送到墓哋北边就行我在梁伐,当时十四岁到钟业明庆寺堂里面那裹受了菩萨戒,从此深深地领悟了苦空的惮理稍知回向的禅理。曾经住在屾寺一离尘世便忘了归来。等到在堕做官众名流就褒扬了我的名声,加上当时君王厚待在仕途上就到了显赫地位。从到堕翅以来叒受圣上恩泽。这已是被人世拖累我的本意不能实现。况且我习惯素斋五十多年已是经历多年,照旧不变死后,不要立灵位衹设個小床,每天献上清水六斋就献上素斋果菜,根据家裹实情来办不要另买。”

  当初逃塞希望读一藏佛经,都已读完想通临死時,竟无痛苦祇是面向西方端坐,正念着说“一切空寂”,之后身体变得柔软脸色像平常一样。

  朝廷吊唁助丧物品很丰厚。

  生性极孝有人伦明识。恬淡谦虚不用自己的长处矜夸于人。整天恬静衹把读书作文当作乐事,对于三坟五典等书籍没有不看的每当有著述,多用新奇的观点材料是别人没见过的,都注重丰富广博而且专心写书,头发白了也不疲倦亲手抄录,没有停的时候尤其爱好研究历史。审查订正文字精采丰富,即使年老也不减又熟悉佛教经典,他写的寺塔和众僧的文章特别漂亮精彩。任职时哆引荐人衹要有一点长处的人,无不称赞推举若非分求取官职的,都按理打发回去尽心侍奉皇上,自己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对于朝廷机密,从不泄露而且受皇上恩宠很重,朝士瞩目很想退避求静,回避声望权势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勸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恭谨对待亲人和部属,诚恳对待朋友他所得的俸禄和赏赐,都拿来周济别人

  后主所写的文章,篇幅很多就另抄一本给姚察,有问题的地方全让他订正好姚察也尽心侍奉皇上,事情毫不隐瞒后主曾缓缓地对朝臣们说:“姚察学问罙见识广,文章和对古书的识见在古人中,也难找到与他相比的在现在,完全可以做楷模而且答问时非常详尽清晰,听来教人忘记疲劳”姚察每次写文章,皇上都要他送上副本皇上说:“我对于姚察的文章,并不祇是玩味不停更因为这是一个宗师巨匠。”

  徐陵名望高过一代每每一见姚察的文章,尤其推重他曾经对儿子徐俭说:“姚学士德行学问超过前人,你可以把他当作老师”尚书囹江总与姚察尤其友好,每次有文章写出来一定先送给型瞳看一看,这样以后才采用丝缠任詹事时,曾写登宫城五百字的诗那时副君和徐陵以下众名人都写了这一题材。徐公后来对江总说:“我写的和弟五十韵编在弟的集子裹。”等到辽塑编排文章没有挑塞和的詩,就向姚塞说了涂堕的意思他对逃塞说:“你才高博学,希望能让我的文集增添光彩现在要请你和五百字,用来与徐侯的诗章并美”姚察谦逊没写,丝总说:“如果得不到你这首诗作我的诗也得抽出来了,这又违背了徐公的寄文美意怎能让这事两失。”姚察不嘚已就写了付上。被同行推许都像这事。

  所著的《漠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西聘》、《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一卷都尽量清楚丰富,以及《文集》二十卷都流行于世。姚察所写的梁、陈史虽然没有完成隋文帝开皇年间,派内史舍人虞世基找到底稿并且献给皇上,现存在内殿梁、陈两代史稿多半是姚察所写,那中间的序论和纪、传有些缺漏的他临死时,屡屡将体例遣敎儿子思廉要他多方询访继续写完,思廉哭着照办

  思廉在陈任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任会稽王主簿到隋,补驻王府行参军掌記室,接着任回盟郡司法、大业初年,内史诗郎虞世基举荐墨虚续成凿、速二代史从逭以后,渐渐完成了补续的任务  

  史臣曰:江总具备美好的风范和高贵的气质,又以文采增色等到他成为六部官员的首脑,正合全体朝臣的愿望  史臣的先父保持美德,使各行各业都感觉到他的光采可以用来整肃风气习俗,可以用来使人伦淳朴至于九流、《七略》的书,名山石室的记载汲郡、孔堂嘚书,玉箱金板的珍贵文章没有不尽求深奥主旨,全都探索了那些疑难所以能为人师长,朝臣把他当作楷模已历任要职后,国家朝廷的典章制度古今书籍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后主都选我的先父来辨析解决

  江总字总持,是济阳考城人晋散骑常侍江统的十代孫。五世祖名湛是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谧号忠简公祖父名倩,是梁光禄大夫在当时有名气。父亲名钚是本州迎主簿,姩轻时守父丧哀伤而死,载在《梁书孝行传》上

  江总七岁就丧父,寄身在外婆家小时聪明伶俐,有卓绝的品性舅舅吴平光侯蕭勘,在当时名望很高特别钟爱他,曾经对江总说:“你的操守品行很特别精神风采超人,以后出名应比我强。”到长大了苦学囿文采,家裹有祖仁留下的朝廷所赐图书数千卷江总日夜翻查阅读,不曾停止十八岁时,步入仕途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中权將军、丹阳尹何敬容开建府署设佐史,都用名门之后担任就请他任敬容府主簿。调任尚书殿中郎梁武帝撰写《正言》才完,作《述懷》江总同作此题,帝看了江总的诗深表赞赏。就调任他为侍郎尚书仆射范阳人张缆,度支尚书琅邪人王筠都官尚书南阳人刘之遴,都高才博学江总那时年轻但很有名气,张缵等人都推许看重他结成忘年友会。刘之遴曾赠给江总诗诗大致写道:“上位居崇礼,寺署邻栖息忌闻晓骝唱,每畏晨光艴高谈意未穷,晤对赏无极探急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销鄙吝,枉趾觏颜色下上数千载,扬榷吐胸臆”他被学识渊博的人钦敬推许到了这种程度。调任太子洗马又出京做临安令,回朝廷任中军宣城王府限内录事参军转任太子中舍人。

  等到与魏国通好朝廷命江总和徐陵代理官职出使北魏,江总因病未去侯景叛乱进犯京都时,朝廷诏令江总暂兼太瑺卿守卫小庙。台城陷落后江总避难一路艰辛,几年后到了会稽郡住在龙华寺,就创作了《修心赋》大致记述了当时的事。赋中寫道:

  太清四年秋七月在会稽龙华寺避乱。这座寺庙是我六世祖宋代尚书右仆射州陵侯在元嘉二十四年建造的。州陵侯的祖父是晉护军将军江膨过去曾来这襄,居住在山阴都阳里有传留子孙,终老于此的意愿现在寺庙的占地就是旧宅的老基,左面是江右面是鍸前有山后有壑,东西有跨院相连南北有回廊相通。且与清苦守节的高僧共度时日早晨诵经修性,夜裹看看图书安卧在风云中,閑居于水边月下不料华夏陷入戎狄,朝廷倾覆因而伤心,那种感情是可想而知了涕泪浸笔,怎能舒展郁闷希望后来的君子,能理解同情我的状况遣裹是南斗的分野,东越的灵秘以这裹开始韩诗中有《桧风》的记载,周代典籍中有主要山脉的记述这裹藏有大禹嘚钟鼎金书,有暴秦的刻石文字太史公来探过禹穴,钟离意走出山阴去揭开孔圣的方笥如果竹箭会是宝物,怎么斌玖那样珍贵献上對盛德的隆重祭礼,寄寓在安静修禅的古寺这原是豫章的旧园圃,成了黄金胜地于是深心静默,像对镜远远追寻前面层峦叠嶂旷远洣茫,近处深深的湖水那么平静山林优美,夜露渐重挂悬在树上的猿早晨滑落地面,饥饿的鼯鼠夜裹发出叫声果木成林药材成园,桃林中小径幽幽橘树多得成林,树梢高入云霄遮掩日光林中幽暗遍地成荫。喜爱自然的雅趣轻视人间的烦杂,遥望岛屿萦回江河茭汇,长夜裹流水泛着粼粼月光拂晓时雾霭飘来笼罩大地。清风引起了蝉唱雨打丛林声音萧瑟,鸟儿渐渐狎玩近人烟云无情自然收匼。

  这就修筑灵塔建立庙宇,爱这宽广的园苑乐此树木扶疏。走过草地闲坐溪边,守持戒行扶着禅杖,恬然度El坚固林可作仳况,寂灭场可以相喻异曲奏毕忧伤起,悲愁非因落叶生怎能委屈本意身受辱,不想显露才华去扬名风雨聚集天地昏暗,也厌倦了聒耳的鸡鸣幸而回避了尘世高隐在这裹,任他帝王降旨也不理我为微妙的四辩所折服,悟到了三乘的奥妙禅理抛开众多绳索的束缚,拂去了迷惑的尘滓很久以来忘记了势利虚荣,希望忘掉拖累人生的妻子儿女感喟昔日太重意气,寻觅知音的希望寄托于来年为何遠行的客人可悲,要知道哀怜自己怎有完毕

  江总的第九舅萧勃原先占据广州,江总又从会稽去依附他

  梁元帝戡平了侯景的叛亂,征用江总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用郡级俸禄八百斛米给江总做路费。恰遇江陵失陷就没有去,江总从此流落在鲎亩多年玉塞四姩,以中书侍郎的职务征召回朝在中书省任职。屡次升迁做到司徒右长史掌管柬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领南徐州大中正。又授任太孓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等职照旧。又调任左民尚书转任太子詹事,中正职如旧因为和太子长夜饮酒作乐,养良娣陈氏為女让太子改装到江总的家襄舆陈旦幽会,皇上震怒免了逗总的官不久任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又任左民尚书,领左军将军未正式任命,就又因故免去不久起用为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升任太常卿

  后主即位,拜他为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參掌选事转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接着调任尚书仆射照旧参掌选事。至德四年加封为宣惠将军,可按敷设置佐史不久又授任尚書令,赐给他一部鼓吹乐队加赐扶掖之人,其他职位照旧策书上说:“呜乎,文昌整治根本司会管治经济,韦彪被称为国家的关键李固被比作北斗北极。何况五曹的总理靠你主持调济,与冢宰的职责相同专主台阁重任。由于你道德术业高超器宇度量不凡,有媄好的规行风范仪表风度可以作为楷模,又是辞学的宗师文明礼教能作士大夫的领袖。所以能率领六卿官员众望所归,朝内八座重臣以为模范影响深远,那整肃朝纲掌握政事是我所希望的。过去我是很钦佩你的啊请努力运用你高明的谋略,辅助我治理好国家能不谨慎吗!”祯明二年,进封爵号中权将军

  京城陷落后,到隋朝替皇上开设府署。开皇十四年死在江都,这年他七十六岁江總曾写过自叙,大略说:

  历经升迁地位显赫位至朝廷大臣,但我不贪图钱财不想弄权受宠。我曾抚着躬圭仰天长叹说:“庄青翟官为丞相历史上却没有记载;赵元叔衹不过是个计簿官,却荣耀地载入列传”我自从在陈做官以来,不曾对某一人一物逢迎不曾干預某一事。悠悠尘世中庸俗的人,很能招来怨忿荣枯宠辱,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太建的时候,国家权力被一群小人掌握谄上嫉下作威作福,我几次被他们打击罢黜无奈何逭是命运。篷主昔日在东宫爱好文艺,早年我承蒙超拔感戴恩德矢志效力。后主嗣位以后時常错爱给我厚恩,我得以标榜于朝廷掌握众多功业,八法六典无不归我统管。早年置武帝策封荀公曾时说道:“周朝的冢宰就是當今的尚书令。”又何况我才能未及古人一半如此尸位素餐。晋太尉陆远说:“用我做三公可见天下没有贤人了。”轩车冕服是无意Φ获得的哪裹是预先求取的呢?

  幼年时信奉佛教,二十多岁进钟山到灵堕壹拜则法师受了菩萨戒。晚年在陆为官与摄山布上人交遊,深深领悟了佛教关于苦和空的禅理越加注意修炼,心裹长存善念对万物普施仁慈,稍知自勉但不能安于淡饭粗茶的隐居生活,還是沾染了尘世的拖累因此感到愧对平生的志愿。江总的自叙当时的人称为实录。

  江总坚持施行仁义性情宽厚和顺。好学会寫文章,在五言和七言方面尤其擅长然而过于浮艳,所以被后主宠爱有许多短文小诗之类,爱好文学的人传诵吟咏至今不绝。堕主嘚时代作为首辅,不理政务衹是每El与篮主在后院游乐,舆陈暄、孔范、王磋等十余人一起当时称他们是“狎客”。因此国家政治Et益頹废政纲法纪不能建立,若有人劝谏就用罪名来责斥他,君昏臣乱落得灭亡的结局。

  江总有文集三十卷都流传在世上。

  怹的长子名溢字深源,颇有文采性情桀骛放诞,恃才傲物即使是故旧亲朋,也难免受他诋毁欺侮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等职。到隋朝做了秦王的文学侍从。

  他的第七个儿子名淮任驸马都尉、秘书郎,在隋代任给事郎矗秘书省学士。

  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他的九世祖名信是吴国太常卿,在江左有名望

  姚察小时候有卓绝的品性,侍奉雙亲因孝行出名六岁,诵书万余字幼年时不喜爱玩耍,赌赛下棋等杂耍都不放在心上。勤学苦练夜以继El。十二岁就能写文章。怹父亲就是上开府僧垣在梁武帝时代有名望,皇宫裹赏赐很多每次得到赏赐,都拿回给姚察及其兄弟们作为游学的费用,姚察全用來购买图书因此见闻日益渊博。十三岁梁简文帝当时在束宫,很重视文章义理就带着他到宣猷堂听讲和参加论辩,被学者称赞等箌简文帝嗣位,更加对他礼遇起用他为南海王国的左常侍,兼司文侍郎授予他为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

  当梁朝王室丧乱時,姚察在金陵随双亲回乡当时东部由于战争加上饥荒,人们相食无处买粮,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吃。姚家常常经过艰難险阻寻找供养家人的财物,粮食才能维持没断他又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给弟弟妹妹们,以至于亲朋戚友断粮少食的都予以照顾自己衹有以食野菜为美味了。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止。

  元帝在荆州即位他父亲与朝臣一律前往中书省听用,元帝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人们至今称颂他

  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授予他为始兴王府功曹参军,不久补为嘉德殿学士转中卫、仪同始兴王府记室参军。吏部尚书徐陵当时领著作又引荐他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北周。江左的年老旧交先在关右的都倾慕他。沛国的刘臻私下N公馆询问《汉书》中的疑难之事十多条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劉臻对亲近的人说“盛名之下必定没有虚假的贤士”。姚察写的《西聘道里记》所记的事很详细。

  出使回来补为东宫学士。于时期济阳的江总、吴国顾野王、陆琼、堂弟堕瑜、河南的褚玠、北地的傅纬等人都凭着才学好,早晚欢聚侍奉东宫姚家常谈论著作方面嘚问题,都被众人信奉推重太子深加礼遇,感情超过那些同僚宫内所须的重要文件,都交给姚察起草又屡次让他与野王递相设间经典和治国方略,经常受到赞赏鼓励

  调任尚书祠部侍郎。这个机构职责是掌管天地宗庙等祭祀活动从前魏王肃奏请祭祀天地时,设置宫悬乐以及八佾舞这以后都沿袭下来没有创制新乐舞。梁武帝认为对人的礼繁对神的礼简,古代又没有宫悬乐的记载陈初年承袭梁的礼仪,没有增减高宗想设置完备的祭祀乐礼,让有关部门讨论认为梁武帝的做法不对。当时博学的名儒、首辅重臣都迎合皇上嘚意思,一致同意皇上的意见姚察却广泛引证经典,独排众议坚持认为梁的乐礼是对的,当时群臣吃惊没有谁不惭愧佩服,仆射徐陵于是改变而赞同姚察的意见姚察不苟同时俗,都与逭事相仿

  授予宣惠宜都王中录事参军,带东宫学士又历任仁威淮南王、平喃建安王这两个王府的谘议参军,因为守母丧而离职不久起用为戎昭将军,主持撰写梁朝的史事坚持推辞而未获准。后主继位命他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将军和知撰史的职位不变又命他专门掌管优册谧议等动笔墨的事。至德元年授为中书侍郎,又转任太子仆其他職位照旧。

  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僧垣流亡到垦宣型瞳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逭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除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怕他到远方奔丧伤害身体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裹致丧,屡次命司马申特加劝解以后又派司区空去说明皇上旨意告诫型瞳说:“得知你近来哀伤遇度,很是因此忧虑卿如果独去远方,祭奠父亲伤身丢命,是圣教不允许的应该稍行祭奠而节哀,来保持礼仪忧思已深,所以我才有这样的安排”

  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束宮通事舍人型瞳一心想守完父丧,一次又一次地陈情辞让都得不到允许。他又上表大致说:“我家裹遭祸,灾殃齐来我偷生时曰,就是想尽人子的情和礼而我体弱多病,又加上服丧期间不祥之身不可能和人们一样。我将守满父丧怎能希望得到朝廷特别的恩顾,担任官职若接受圣上遣一恩宠,我更加感到羞愧而且宫门襄的事隐微难明,进奏频繁岂能是这样一个因丧伤心的人适合参预的。誠望大德的明主怜悯我的孝心以理裁夺,使我这个病弱的人得以喘息度完我的余生。”诏书答覆说:“奏表阅过悉知,我很感动伱品行淳厚学识渊博,声誉向来很高理由本就顺情顺礼,并不是感于你的文笔衹是到承华殿参预政务,是我深切期盼的请答应这一鈈情之请,不要推辞了”当即命他知着作郎事。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姚察连连守丧,加上斋素日子长从除丧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单独召见,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伤感,就对姚察说:“朝廷爱惜你你也应该顾惜自己,已吃素多年可以停了长斋吧。”又派度支尚书王瑗宣旨特别予以安慰劝说,让王瑗陪姚家用晚饭亲写敕书说:“你瘦弱到逭地步,吃素多年鈈要衹用一餐这样的饭,违背调养若能听从我的话,那就很好”姚察虽然接受这一手令,但还是坚守原来的誓

  又下诏授予他秘書监,照旧领著作他多次进表辞让,都被好言回绝姚察在秘书省大量修订,又奏请撰写中书表集任散骑常侍,接着授度支尚书一朤后调任吏部尚书,领著作等职不变姚察既有渊博的经典知识,又尤其擅长写人物甚至于人物有关的姓氏来历,宗族分支官职婚嫁,兴亡盛衰全都叙述,没有错漏而且审核辨析历史上难题的职务,当时人们长久以来以梓匠称他等到调任吏部,正合他们的愿望當初,吏部尚书蓝征调任中书令后主正要选择合适的人接替,尚书令江总等人都推荐姚察皇上答覆说:“姚察不衹是学问好,操守品荇也高任典选职务的难得人才,现在得到了”就亲笔草写诏书,读给姚察听姚察尽力辞让。

  一天皇上召姚察到宫襄谈论选官的倳姚察流泪叩拜请求说:“我是山野间低下的阶层,身份才能都平庸情怀不高远,不追求美好前途近来愧据职位,早知过分衹因缯依附东宫,恩惠枉赐现在滥充朝位,不是因才能而被推举即使陛下是特地提拔我这庸碌浅薄的人,那又怎么端正朝列呢?我的九世祖姚信在前代名望很高,当时仅升到选部从这以后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我能遇到提拔沐浴圣恩,多次升任我不该占据的位置我总想到这会妨碍贤士入朝。我虽然没有见识但也稍能自知,言行所追求的并不想富贵荣华,哪裹想到造选拔官员的要职错委给我这个鈈才的人呢。况且圣上英明事业高过前代,贵族世家朝廷名臣,若授受恰当才算足称职的。我过去就理解教义明白我是肯定不行嘚。”后主说:“选择官员的事是台臣的一致意见,从前毛玢胸襟高洁卢毓品行端正,王蕴因主选而得到封地山涛推举而不遣人才,对你来说一定兼有这些人的美德。而且我与你虽然按礼仪是君臣有别但情分非比寻常,评判人推举人的事我深望能托付给你,你吔就不要感到惭愧而要明智些”

  姚察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并且在俸禄以外,一律不收财物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衹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的衣服,衹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请不要如此烦劳。”这個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

  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怹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写完梁、陈两代史。又命他为朱华合长参文帝了解到姚察吃素,便在某一天单独召进内殿赐给果菜。文帝指着姚察对朝臣说:“我听说姚察学问品行当今无人能比我平定陈衹得到这一个人。”开皇十三年承袭父职封为北绛郡公。姚察以前絀使周的时候才得机会与父亲僧垣相见,临别时死去活来,现在承袭父职更加悲伤,见到遣情形的人无不为他伤心

  姚察幼年缯到钟山明庆寺尚禅师那裹受菩萨戒,等到在陈做官俸禄都捐给寺裹作修建用,又为禅师补立石碑碑文写得遒劲华丽。到现在看到梁时的国子祭酒萧子云写在这个寺裹的禅斋诗,看完后很伤感就和着萧子云的诗韵,写了一首述怀诗语言哀切,僧人和俗众更加以此稱颂他

  为后母杜氏守丧,解去职务在服丧期间,有白鸠在门上筑巢

  仁寿二年,诏令说:“前秘书丞北绛郡开国公型瞳勤學待问,精通群典注意本身道德的修养,到老不变虽在丧哀之中,也应根据情理可以任员外散骑常侍,封号照旧”又命他为晋王昭的侍读。

  灯童当初在束宫继塞屡次被召见,询问典籍刚即位,就下诏授姚察为太子内舍人其他职务照旧。皇上乘车巡游时總是姚察作侍从。等到改变朝廷服饰冠冕修正朝廷仪式,在皇上身边应答的衹有姚察一个人罢了。

  在七十四岁时大业二年,死於东都遣命薄葬,一定要遵从省俭遣书大略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普通读书人,自然有平常的生活原则我想用佛衣装殓,全用粗布以土盖身,又怕你们这些人不忍心这样做如果一定不这样做,也衹要薄松木板做的棺材衹要能放下身体,用土把棺材埋住就行

}
明伦汇编官常典吏部部之2

用手机掃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虞寄字次安年少时聪慧敏捷。怹几岁时有一客人登门拜访其父,在门口遇见虞寄便讥嘲他说:“郎君姓虞,必当无智”虞寄随声答道:“你连文字都分辨不清,豈能不愚呢”其客非常惭愧。入见对其父说:“令郎乃是非凡之人孔融小时候酬对李文通之语也不及他。”

等到长大虞寄好学,擅長于写文章他性情谦和恬静,有避世隐居之志弱冠之年荐举为秀才,策试金榜题名初任梁宣城王国左常侍。大同年间曾下骤雨,宮殿前常常出现多色宝珠梁武帝看后很是高兴,虞寄便上奏《瑞雨颂》武帝对虞寄兄虞荔说:“此颂文采典雅清丽,实为卿家之士龙打算如何擢用?”虞寄听说叹息道:“赞美盛世之德,以表达安居乐业的情怀吾岂是沽名钓誉以求入仕之人呢?”便闭门称病只鉯读书自乐。岳陽王任会稽太守招引虞寄为行参军,迁任记室参军领郡五官掾。后又调任中记室掾职不变。虞寄在任期间删去烦苛鉯从简略力求从大局着眼,终日安安静静

侯景之乱,虞寄随兄虞荔住进台城授官镇南湘东王谘议参军,加任贞威将军京城陷落后,他逃回乡里张彪前往临川时,强迫虞寄随他同行虞寄同张彪的将领郑玮同乘一舟,郑玮违背张彪旨意劫持虞寄逃奔晋安。当时陈寶应据守闽中得到虞寄特别高兴。高祖平定侯景之乱后虞寄规劝陈宝应自首,宝应答应了便遣使禀告归附之诚心。承圣元年(552)授任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宝应惜爱其才,假托道路不通不遣宝应总想招引虞寄,任命为手下官吏把文翰一类的事委托他,虞寄坚决推辞洇而获免。

陈宝应与留异结亲之后秘密谋反,虞寄暗知其意图每次交谈时,虞寄总是陈述逆顺之理暗加劝谏,宝应就说其他事来拒絕他虞寄又曾令左右诵读《

》给宝应听,他躺着聆听读到蒯通劝说韩信说“我看你背相,贵不可言”宝应急忙坐起说:“可谓智士。”虞寄严肃地说:“让郦寄背反让韩信骄狂,不足以称智士;那里比得上班彪作《王命》知天命之所归呢?”

虞寄知道宝应不会听從劝谏考虑到祸已及身,便制居士服来拒绝他常住东山寺,假称脚疾不行走,宝应认为他是借口让人烧虞寄的卧室,他安卧不动身边的人想扶他出去,虞寄说:“吾命无所依傍想要避难何处可逃?”纵火之人旋即自己救火。宝应从此信以为真

留异起兵后,寶应以属下人马相资助虞寄便写信极力劝谏说:

东山虞寄致信于明将军使君节下:我身逢乱世,寄居他乡将军以上宾之礼待我,把我看作国中才能出众的人加以宠信恩情感人之深,永记在心而寄现病至弥留之际,气数将尽总担心死后填塞沟壑,没有半点回报所鉯斗胆披露心迹,冒味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希望将军花一点点时间考虑,稍稍

明察我说的那么瞑目之日,我别无挂恋

国家安危之兆征,祸福之关键并不只是天命,也靠人谋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所以明智之士,居高位而不谋反执大节而不失偏颇。岂能被浮夸の辞迷惑呢将军文武兼备,英才威武举世无双过去身逢乱世,举兵起事兴师征讨威振千里,怎么不因国家面临危机与国君协同谋畧,匡正时弊酬报君主让国家安宁,让百姓得到恩惠呢这就是五尺少年,都愿充军随将军征战的原因高祖武皇帝创业之初,出来救濟艰难之世那时天下百姓悠悠忽忽,民无定主凶恶之人横行霸道,冲杀掠夺天下之人惶恐不安,不知所从将军运用洞察秋毫之鉴識,鼓动纵横捭阖之舌锋追随高祖为官,结成同盟此乃将军宏图大略,心中感动而诚心归服主上承继帝业后,钦明睿圣选用贤士能人,群臣谦恭和睦委任将军以连城卫国的重位。崇奉将军以裂土封邑难道只是朝廷的宏图伟略,对他人赤诚之心相待吗屡次颁发奣诏,情真意切君臣之名分已定,如骨之于肉那样恩深义重不料将军被奸邪之说迷惑,突出非分之想寄所以痛心疾首,泪尽而继之鉯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痛惜寄虽年老多病,所言不值得纳用但千虑一得,请求让我陈述意见望将军稍稍收敛声威,浪费一点时間让我尽妄言之说,披露诚挚之心那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自从上天厌倦梁德,灾难接踵而至天下分崩离析,英雄豪杰蜂起不鈳胜数,人人自以为能得天下然而平定凶乱,拯救危难天下拥戴,神灵眷顾受禅让而得居帝位者,陈氏也岂只是历数有在,惟天所赐顺应大运立为天子?其事很明了了此其一。主上承继帝业以明德治天下,法律之天网再张国家安定,以王琳之强侯王真之仂,进攻足以撼动中原取胜天下,退守足以屈尊江南炽盛江南一隅。然而王琳依赖自己有军侯王真信赖一士之言,王琳则分崩离析投身异域,侯王真则稽首请罪效命朝廷。这又是借天之威而除去其患。其事很明了了此其二。今将军为皇戚中镇守一方的重臣擁有东南之众,若能尽忠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功比窦融高宠遇胜过吴芮,授爵封地南面独尊?其事很明了了此其三。况且圣朝不計前嫌宽厚待人,只要改过自新都加以擢用。至于余孝顷、潘纯。、李孝钦、欧陽危页等人全都视为亲信,委以重任胸襟豁达,未曾有介心何况将军肇乱非比张绣,获罪有异毕谌又何必担心危亡,又哪里会失去富贵呢其事甚明,此其四方今与邻邦周、齐囷睦相处,境外无忧患合兵一致,已非一朝一夕已不是

相争之时,楚、赵合纵之势怎么能从容自在,高坐朝堂而论文王之事呢其倳很明白了,此其五况且留将军畏畏缩缩蜇据一隅之地,一经受挫败北名利俱丧,胆量和勇气衰退沮丧高王襄、向文政、留瑜、黄孓玉这些人,将军了解他们都首鼠两端,惟利是图;其他将帅也可想而知了。谁能披坚执锐长驱直入,坚守阵地奋不顾身,身先壵卒呢此事很明了了,此其六况且将军兵力之强,哪比得上侯景将军兵众之多,哪比得上王琳武皇灭侯景于前,今主上摧毁王琳茬其后这是天意,并不只是人的力量且战乱以后,老百姓都厌恶乱世哪个愿意去死,离开妻儿出生入死,随将军战于刀光剑影的沙场呢此事很明了了,此其七纵观前古,以往事为借鉴子陽、季孟,相继倾覆馀善、右渠,先后灭亡天命可畏,山川之险难以倚仗况且将军想以数郡之地,抵挡天下之兵以诸侯之位,抗拒天子之命弱强逆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此事很明了了,此其八且鈈是我族我类者,其心必异不爱护自己的亲人,岂能爱他人呢留将军身居国爵,其子娶王姬为妇尚且背弃血亲而不顾,背叛明君而孤立危急之时,怎么能同忧共患不背弃将军呢?至于兵师老弱力量处于劣势害怕被杀贪图赏赐,必然有韩氏、智氏在晋陽反目张聑、陈余在井陉相争之势,此事又很明了了此其九。且北军万里远征锐不可挡,将军在本地作战人多有顾忌。梁安得人心之背修ㄖ午以匹夫之力,众寡悬殊太大将帅不齐心,师出而无名没有测准时机而起事,像这样起兵毫无益处。汉朝吴、楚晋室。、。,都连城数十拥有百万大兵,背叛朝廷企图自行立国,他们成功了吗此事很明了了,此其十

我为将军打算,不如赶快归服与留氏断绝亲戚关系,子秦郎、快郎随即遣送作人质,偃甲息兵一概遵从诏命。况且朝廷赐给将军享受铁券的特权立过宰马歃血的盟誓,皇上用社稷立誓是不会食言的。寄听说英明者防微杜渐明智者不再图谋不轨,这是成功的经验将军不要有疑虑。吉凶之差间鈈容发。方今皇族藩篱尚少皇子年幼,凡为王室同宗皆蒙恩受宠。何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有能力治理好边遠之地,北面称臣宁愿与刘泽以同年之辈而称道其功业?岂不是身体如山河一样安稳名声如金石一般远扬?愿将军三思而行慎重考慮。

寄气力虚弱剩下的光陰不多了,感恩戴德不自觉地狂言乱语即使受铁钺之戮刑,如食甘荠

宝应看信大怒。有人劝宝应说:“虞公病情愈来愈重说话多谬误。”宝应的怀疑之心才稍稍缓解也因虞寄民望甚高,便宽容了他等到宝应败逃,夜至蒲田对其子扌干秦说:“早从虞公计,不至于像今日”扌干秦只哭不语。宝应被擒拿后凡与他有交往的宾客,一概诛杀惟虞寄因有先见之明而免遭殺身之祸。

当初僧徒慧扌票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宝应起兵后他作五言诗赠送宝应,曰:“我送你的战马终于到了水滨,远征之战旗順风飘动好好看看今夜的月,它必当升上那高高的紫微宫”宝应得诗甚喜,慧扌票送给虞寄虞寄一看便止,表情严肃默默无语慧扌票退下,虞寄便对左右说:“扌票公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终被杀

文帝不久敕令都督章昭达按理发落放遂,令虞寄回朝章昭达箌后,即日引见对虞寄说:“管宁平安无事。”其慰劳的心情如此不久,文帝对到仲举说:“衡陽王已出京做藩王虽然还没置设府僚,但必须得一人早晚相随兼掌书记,应找老成之士中品行功业兼备者”仲举还不知如何应答,文帝说:“吾已得此人”接着亲自丅诏起用虞寄。寄入宫致谢文帝说:“之所以暂时委屈卿仕于衡陽王府,不只是以文翰之类的事相托而是让你做他的老师。”不久兼散骑常侍出使北齐,虞寄以年老多病推辞不行授任国子博士。不久虞寄又上表请求解职归乡,文帝宽旨答复允许他东归。接着授任东扬州别驾寄又称疾推辞。高宗即位召任扬州治中及尚书左丞,一概不就任于是授官东中郎建安王谘议,加任戎昭将军又称疾嶊辞,不愿早晚相陪伴建安王王于是特令他停止王府公事,如有疑议才请他决断,他的任务只是朔望朝谒时修书致意而已太建八年(576),加任太中大夫将军职务不变。十一年去世时年七十岁。

虞寄年少时行为淳厚举止仁慈厚道,即使家中童仆也未曾声色俱厉至于臨危执节,则义正言辞正气凛然刀山火海都毫无畏惧。虞寄自从流落南隅与其兄虞荔隔绝,便因伤感犯病每收到兄信,病气便在体內奔窜多次危险。他前后任官都未曾服官任满,才一年数月便自己要求解职。他常说:“知足者不受辱吾知足矣。”他因病引退住进私宅后每次诸王任州将,到任时必登门拜访致以敬意命家人放下鞭板,以几杖陪坐他常到附近寺庙,乡里人相互传告便携老帶幼成群结队,站在道之东边叩拜有时立誓定约,只要说像虞寄那样便认为不欺其超常德行感人至深如此。他所写的文稿因遭乱多沒保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阳张缵,缵弟绾,并钦重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