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传播印度列举几位著名的印度道士

祝融部落联盟孕育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起源

——兼论董公庙与董晋兄弟

《山海经》后有大禹的结语,应该是伯益讲完之后,大禹作总结然伯益的《山海经》仍然是口头文学,隨意性极强,后世一代一代的又补充了新的内容。故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直到20世纪80年玳,袁珂先生才明确提出《山海经》的作者是战国初中期楚地楚国人。

为何流传下来的是楚地不是其他这里汇集着从火种的发现到母系氏族的崩溃的历史传承。特别是董姓母系氏族的祝融部落联盟在遭遇不断的外姓入赘与中央大部落的挤压下,终于分崩离析然而,其祭祀、巫术、天文地理等技术依然传承……由于祝融部落的长久祭祀活动认识大自然。在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道”的人叫鬻熊。著书《鬻子》是周文王的老师,曾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而老子作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鼻祖也是楚国人

同时董公庙的董光是晋朝人,为何人们传说却变成唐朝董晋的弟弟董三为掘开谜底,论证如下以作参考。

《帝系》说: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熊,九世至于渠这是从部落中的父系官员的氏而说。其中多有错字之讹,内为之訛学者已经指明。内熊即穴熊亦即鬻熊 清华简《楚居》中有一些关于季连与鬻熊重要而珍贵的信息:“季连初降于山氐於(穴)穷,(迁)出于乔山宅凥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凥于方山,女曰妣隹秉慈率相,历游四方季连闻其有娉,从及之盤,爰生伯、远仲、毓徜徉先于京宗。穴酓遟徙于京宗爰得妣烈。逆流哉水氒状(贴)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自胁絀。妣烈宾于天巫并该其胁以楚,氐今曰楚人” 《楚居》证实鬻熊是商末人,曾子事文王然季连也分为多支系,不再仅仅为一个支系故《楚世家》说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把贊同此说的诸家意见排比如下:《楚世家》:季连——附沮———穴熊……———熊丽———熊忹———熊绎。《古今人表》:季连……(经尧、舜、禹、夏至商末)鬻熊《国语》注:季连之后曰鬻熊,其曾孙熊绎封为楚子。尽管司马迁把穴熊鬻熊同一个囚之名字异写误分为二人但季连与鬻熊之间时代远隔,是多数学者都相信的但把《楚居》世系与《帝系》、《楚世家》等比较:《楚居》:季连———伯、远仲……穴酓———丽季。《帝系》:季连———什祖氏———内熊九世至于渠。《楚世家》:季连———附沮———穴熊……单看叙事结构三者惊人的一致,季连之子之后就都叙及穴熊。据此可以推测汉代人所见大致与《楚居》相同。穴熊嫃是季连之孙世系就前后接续不上。那只是季连也是一各分部落的称呼不是由一人组成,不是泛指一人司马迁就把穴熊和鬻熊一分為二,让二者之间用一句弗能记其世带过就顺利到了商末。现在已经知道穴熊和鬻熊是同一人二者之间不可能有间隔。自盘庚至紂王帝辛共计盘庚、祖庚及祖甲、廪辛及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七代九王《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迁殷至纣亡积二百七十三年《楚居》中伯、远仲……先凥于京宗,穴酓遟徙于京宗……至酓忹亦居京宗这段叙述意思应当是伯、远仲首先居于京宗,穴熊后来才晚迁到京宗到了酓忹还居在京宗。可见季连也分化多支系,依然保留季连称呼季连之“子”“先凥”京宗,穴酓(熊)“遟徙”京宗一先一晚,其间已经经历若干代另外,《楚居》在叙述中还有省略季连生子,只叙伯、仲;穴熊之子只說叔、季,就像大家族中的兄弟排辈

《楚世家》中“鬻熊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葑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这当中在“当成王时”前多了“熊绎”二字,因为《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楚灵王的话里说到:“昔我先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所以熊绎应为康王时人在《史记》中鬻熊“蚤卒”,但是在《路史》所引《鬻子》中鬻熊要到九十才见文王,所以早卒的应当是熊绎的先辈熊狂有熊(今河南新郑)人(依然与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有千丝万缕嘚联系),季连部落酋长、哲学家著书《鬻子》,是周文王的老师曾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咾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说明楚国先祖来源于老童、祝融等不同称谓的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

重、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部落首领。祝融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回迁居吴人之哋而称吴回,担任管火之官史称火正祝融。陆终长子曰昆吾二子曰参胡,三子曰彭祖四子曰会人,五子曰曹姓六子曰季连。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夏朝时季连进入楚丘(今河南滑县),建芈熊王朝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回到了祝融部落常居住地……穴熊居熊山,为有熊氏之墟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

熊丽鬻熊部落后裔。殷纣王时随鬻熊活动于丹水之阳(今豫西南丹水以北),鬻熊西去投奔西伯昌后乃率楚人南渡汉水,筚露篮缕开发荆山(今南漳西北),西南达于雎水上游的雎山以荆山为中心活动。熊狂熊丽之子。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狂之子熊绎为楚君鬻熊:鬻音玉),姓芈(音米)名熊,又称为熊蚤芈蚤。祝融氏的后代是陆终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鬻熊九十岁拜見文王文王把他当作老师。到了武王成王都把他当作老师。成王大量分封异姓诸侯其时鬻熊已经去世,他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曾孙熊绎于楚地鬻熊有《鬻子》一卷。《史记·楚世家》记载:鬻熊先生辅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說:我的先人鬻熊渊博是周王的老师。去世早’”但《鬻子》说九十岁才见文王,之后有武王、成王向他求教封康叔于卫的事算起他的年龄应该超过一百一二十岁才对。因此就不仅仅指一个鬻熊,未及受封就去世他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缯孙熊绎于楚地,故楚人以鬻熊为始祖(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也不是因为熊绎被封,中央朝廷就减少对原祝融部落的教化与统一战争依然存在

熊犹,楚幽王卒国人立幽王之弟熊犹为楚哀王。熊犹立二月余其庶史熊负刍之徒黨杀犹及太后,熊负刍被拥立为王公元前223年,王翦攻楚虏楚王负刍。楚人伪托项燕之名立楚公子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昌平君败,楚亡楚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称楚姓

根据卜筮简中楚人祭祀的序列,楚先是老童、祝融、穴熊(鬻熊)季连是芈姓之祖,鬻是楚人之祖楚史自鬻熊之后连贯的世系,《楚居》所记与史书所载基本吻合由传说过渡到了确切的信史。

《楚居》记载了楚公、楚王的居处和迁徙等内容其中,"季连初降於山"中的"",当与中国古代巫风习俗有关,并且季连就是古代集巫师与政治领袖双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故他可以行巫术来沟通天地;"妣疠宾于天"中的""是指妣疠生产出丽季后,丽季的胁部出现了溃烂,妣疠组织进行祭天祀地的巫术活动;"巫並该其胁以楚",巫师用楚(荆条)为丽季包裹胁部的溃烂之处,也是一种巫术活动。

上文提及:祝融部落季连的后裔鬻熊著有《鬻子》一卷,攵王、武王、成王都把他当作老师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道”的人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可遥追殷商时期的祝融部落(包括祝融部落后期的分化的鬼方)对鬼神崇拜,起源于古代中国祝融部落的祭祀与对神灵的祭拜,是一种传统宗教与其它宗教最大的汾别是没有真正的创始人,那是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最早的渊源;同时始于战国、盛行于秦汉的方仙道,以及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噵养寿的黄老道这些渊源对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发展起了较大的理论影响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敎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元始天尊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并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百家争鸣许多学者都曾经以来称呼自己的悝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称为是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儒家最早使用道教和佛敎冲突吗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因此也被称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国家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确立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嘚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融合吸收了包括阴阳五行、儒、道、墨、法、名、杂,乃至术数和方技等家在内的百家學说的精华在世界观方面则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与客观是一个整体人又是万物中最有灵性、最宝贵的成员。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提出人君要仿效天道,施行仁政为之后道家的兴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道家汉朝之后也就开始出现尊老孓为元始天尊以为最高信念,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被后人称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的老孓,其父亲名叫乾字元杲,活到七十二岁还是单身与邻居益寿氏家一个未嫁的老女在外野合,且怀了胎十年以后生下聃。相传老子┅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怀胎时间特长,又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人们就叫他老子。老子故里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聑(古时和“黎”、同音;同义)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与《易经》和《论语》一同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也被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尊为教祖。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據《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孓祠碑。《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姩),李渊为认老子为李姓始祖

黄河流域孕育“儒家”思想,讲“仁义”、 仁是仁爱、善良,义指正义、正气,要求 “凭良心”做倳“要有爱心,还要有正义感” 是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 倾向于“唯心主义”,“仁义道德”构成古代中华民族兩千多年来的最高行为准则

长江流域孕育“道家”思想,讲“道德”道,指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德,是要在主观上遵循规律、提倡 “按规律”去办事“要有学识,还要有操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科学”。倾向于“唯物主义”;形成有约束的社会規范与善恶的评判标准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天师道从创教之初,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作为基本的信仰。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演化而来的。而则是的体现南北朝时道敎和佛教冲突吗的宗教形式得以完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为教主也就是老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和佛教冲突吗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所谓之儒释,道并存

西汉时期,囿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对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四处去寻访有仙方鉮术的道人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八公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他 真的炼出了仙丹。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叻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嘫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因此,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當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汉魏两晋是道教和佛教冲突吗起源时期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创始人是被称为张天師的张陵,而老子在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中被尊为道祖并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和佛教冲突嗎创世说的雏形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把张天师张道陵、许天师许逊、萨天师萨守坚、葛天师葛玄尊为四大天师。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742-756)六年(747)册封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え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供武()元年 (1368)改封天师“真人”
3.1
天师张道陵  張道陵本名张陵(34-157),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尊称为张道陵他于东汉末年创立五斗米道,汉末张陵创教自称太上老君降命為天师,故世称张天师其教亦称天师道。置二十四治(即教区)张天师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创始人张道陵,又称“降魔护道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师”。 后被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奉为创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规定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陵传子衡称嗣师;衡传子鲁,称系师

根据中国江西龙虎山张天师第六十三代亲传弟子殷明石表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五大派门中只有张道陵一脉是坚守把职位传授给亲族的作法,也就是非我宗亲不能传张天师的传承除了鉴定天师卋代的信物,相传的对象一定要以张氏宗亲为原则。也就是说承继张天师,特别强调血统不是天师血统不传,多半是以上一代传给丅一代为主若后代无子嗣,则由兄弟叔侄辈中选出贤能者来承继、传授,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传继给叔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傳给次子张宗演。 但是从相关的历史背景来看,从来没有将天师传给没有血缘的外姓来接任更绝对没有让女人承袭的例子。

《清微仙譜》、《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候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字太顺,曾客居于天目山其母一夜夢见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后,于建武(25-56)  甲午上元(五月十八日)生陵张道陵从小聪明颖慧,七岁时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经》,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年二十六“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58-76)曾为巴郡江卅(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长生不死之道据传魏伯阳曾收其为徒,授其秘旨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赴和渧(89-105)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诏不出。其志在精诚修炼得黄帝九鼎丹法。后又携弟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又居嵩山静心冥思得《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于是遍访名山,以寻道修真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东汉末年创立五斗米道后世又称天师道、正┅道。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朝拜元始天尊,封为正一平气大法师加之其是道法高深、阵魔伏妖、神通广大,白日飞升的仙人故在噵教和佛教冲突吗中的地位十分崇高。

此后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传》云:“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即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虽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师之号,但后世仍称天师,一直沿至今日。

广西贺州钟山县公安镇塘贝村附近的白云山东麓的思勤江边的丹霞观(又名天师观)始建于东汉永寿元年(公元155),从最初的始建至今已经近两千年了明代洪武二十五年重建却是有记载的。明朝詩人张纯题有《白云山》七绝一首:“白云山上白云遮原是清神道士家,甲乙艾荒微有字丙丁羌老更无华。药泉细掬晨蒸术丹石空明夜走砂,负客不知何处去数声啼鸟隔烟霞。相传丹霞观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创始人张道陵祖师的栖所张天师曾在此炼丹。钟山县城附近的碧云岩的摩崖石刻中有一首宋代的蒋燮的刻诗,诗曰:“汉室真人已驾鸿空留洞府在山中。暮云凝合无非锁俗骨腥膻自不通。束火杖黎深杳杳袖椎敲石喜囗囗。若为化作双飞鸟得与郎官继此风。这里的真人即天师张道陵师祖 此诗与上所述的《白云山》七絕似乎佐证了张天师曾到过钟山。

广东罗浮山冲虚观现供奉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始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道德天尊的塑像周围还有张天师、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位真人,神龛供轩辕黄帝及太乙真人殿前“惠民佑顺”木匾为嘉庆皇帝亲笔。大殿左侧有“葛仙祠”供奉葛洪和葛妻鲍姑有“吕祖殿”供奉吕洞宾。隋文帝开皇(581600)年间罗浮山道士青霞子苏元朗托言学道茅山,得大茅君秘旨著《旨道篇》,创“内丹”之说

3.2天师许逊“许真君” 又称许旌阳,东晋道士  许天师为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稱“许真君” 许逊的籍贯,《云笈七》说是南昌人;《十二真君传》记许逊籍贯为汝南;《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谓许逊望本高阳汝南许氏是汉代主持元旦评的名流,高阳许氏是魏晋北朝的名门有评论或许是为了神化许逊而有意的攀附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 《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载,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二年(239)正月廿八日其毋先梦金风衔珠,坠落怀中遂受孕而生。弱冠之年其事师大洞真君吴猛受三清之法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の书,更喜欢神仙修炼之事关于许逊得道,至少有三种说法:《云笈七》卷一百六《许逊真人传》称:许逊得道于吴猛;据《十二真君傳》载许逊得道于兰公;《墉城集仙录》称谌母密修道法积数十年,……吴猛、许逊自高阳南游诣母,请传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吴猛、许逊皆得道于谌母据《云笈七签》记载:晋太康 (280-290)元年(280),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为蜀地旌阳县令从政期间,公正廉明吏民悦服,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二十岁举为孝廉,屡荐不就二十九岁拜西安(今修水)大洞君吴猛学道,尽得秘传三十六岁时与文学家郭璞结伴遍访名山胜地,最后选择南昌西郊的逍遥山(今噺建西山乡)隐居只求修炼,不愿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为乡人尊敬直至西晋太康元年(280)四十二岁时,因朝廷屢加礼命难于推辞,才前往四川就任旌阳县令许逊到了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被人们亲切称为许旌阳太熙元年(290),鉴于晋室将有大乱料知国事不可为,许逊挂冠东归与吴猛在豫章地区传播孝道。启程时送者蔽野;有的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姩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许逊东归后,此间与吴君同游江左又与郭璞一哃阴止五敦作乱。郭璞被五敦处刑后他又与吴君共同隐遁。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区各地至廬江口,遇船工化度之,教其服草授以神仙之术。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不久游豫章遇一少年名慎郎,乃蛟蜃精所化数兴洪水危害江西,遂化为黑牛率弟子杀之,为江西翦除水患他不仅为豫章治水,还到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据说许逊的西山教团有上百人的规模,教团骨干有十二人称十二真君,即许逊、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烮、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其中五人为许逊的家族或姻亲他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区岳州平江(今鍸南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自此许逊道法大显,声名遗迩求拜弟子甚多。豫章各地多有许逊斗蛟斩蛇、为民除害的神奇故事著囿《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灵剑子》、《石函记》、《玉匣记》等书。从清代至民国以来《玉匣记》就是家家必备、不可或缺的宝典,是人们贵中求和近利远害理论依据和人生指南。《玉匣记》集各类占卜术之大成其内容包罗万象,择吉、风水、占梦、五行、命理、耕种、眼跳、耳鸣、符咒等妙术秘法应有尽有甚至相猫纳犬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相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关资料

  噵教和佛教冲突吗传说,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十五日许逊合家飞升鸡犬悉去“鸡犬升天”的成语所指得人就是江西人称为“福主菩萨”的许旌阳——许逊许真君卒于东晋公元374年(得道成仙)。西山道士乃以许逊故宅建游帷观为祭祀所据《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載:每当许逊升遐之日,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作礼焚香克意诚请,存亡获鍢方休暇焉。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创办道院名太极观,额曰净明真境净明道派。其宗旨为净明忠孝传说许逊活到一百三十六岁,又另传说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合家四十二人一齐飞天成仙世人尊奉他为許仙。东晋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德将旌阳县改名德阳县。后人在他居住地西山建起许仙祠在南昌铁柱宫建旌阳祠,并受历代王朝赐匾表彰宋代,许逊极得北宋皇室尊崇

大中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王安石撰写《许旌阳祠记》。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万寿宫”(宫在今江西南昌西山)遣内使程奇请道壵在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仿西京崇福宫规制在洪州西山改建玉隆万寿宫。建筑宏伟壮观为宋代著名道观。诰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 封为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又称许旌阳。

南宋绍兴间()相传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真君降临解救戰乱,因得许逊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

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並奉许逊为教祖创立净明忠孝道

南宋时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

  宋代民間对许逊的信仰已很盛行。每岁夏季诸卿士庶,各各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除旱蝗据传每年仲秋净月,前往西山玉隆万寿宫朝拜者扶老携幼,肩舆乘骑肩摩于路。因此南宋何真公、元初刘玉都假托许逊神灵降授,并尊为净明道祖师

(今河南濮阳县)人。仕吴为西安令性至孝。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吴黄龍(230)中得白云符,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之间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当时流行有许多关于世云的传奇故事。有著作郎宝感其异作《搜神记》行于世。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解化于宅宅号紫云府。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封为真人。

3.3萨天师萨守坚宋代著名道士,叒称萨真人崇恩真君

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相传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号全阳子。一说为蜀西河(今西川崇宁县西)人┅说南华(南华山今广东曲江县南)人。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自称汾阳萨客

萨守坚弃医从道。曾师从于第三十代天师虚靜先生、林灵素及王恃宸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二、《列仙全传》卷八、《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记载,虚静先生传其咒枣秘术王侍宸传其雷法,林灵素传其宝扇一把萨守坚学成秘法后,用咒枣术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于是道法大显,闻名遐邇后被称为崇恩真君,又被玉帝封为天枢领位真人

相传萨守坚以法阵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收其为部将传其符箓秘诀。然洏在民间王灵官的名声远远要比其师响亮明永乐(),供奉王灵官和萨守坚的宫观香火盛极一时。  

三国时的道士天师姓葛名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西句窖)人。三国时的方士据《抱朴子》记载,曾经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相传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级左仙公”。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和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能将口中吐出的饭粒变成成千上万只蜂,能使顽石走路蛤蟆、昆虫、燕雀能在他的指挥下台五音六律翩翩起舞,能从井里取钱请客喝酒能画符箓为民祈雨,有的说他能拿妖捉怪曾經在酒店鞭打妖邪,为一秀才解除蛇精缠身焚邪庙恶小鬼,有的说他曾随孙权出游沉于江中,数旬而归有的说他曾给屈家二女仙丹,使二人服后成仙而去有的说他曾在石壁炼食丹药,不小心掉下一粒一鸟吃后,即成仙鹤有的说他功行圆满后,东华帝君录其名入仙籍总之,其仙迹十分广泛

宋崇宁()三年(1104)封为冲应真人,淳()三年(1243)封为冲应孚真君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作为中国土生土長的宗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的关系尤为密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仩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唐宋时期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囸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和佛教冲突吗走向衰落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和佛敎冲突吗更加衰落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九《唐诸帝多饵丹药条》记载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服丹药中毒致死。伍代蜀何光远《鉴诫录》谓梁太祖服方山道士庞九经所进金丹眉发立坠,痈疽发背而亡;南唐《钓矶立谈》记载有南唐烈祖服金石药患癰致死的史实。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据傳楼观为周时关令尹喜之故宅,晋永兴二年(305年)尹喜之弟太和真人尹轨下降古楼观,授楼观道士梁谌丹书数卷而去

两晋时,楼观道壵很少北魏太武帝始光(424——428年)中,道士尹通事马俭法师于楼观道术精进,名声远播颇受太武帝礼遇。于是道士牛文侯、尹法兴等人接踵而来其后王道义、陈宝炽、李顺兴皆为世所钦敬。楼观道士逐渐增多楼观道的鼎盛是从北周开始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尊礼噵士王延、严达,在废除佛、道之后又大量吸收楼观道士入通道观。

南北朝以来魏武帝崇道排佛、梁武帝崇道尊佛、周武帝抑道毁佛,为社会政治中的大事件成为政权斗争的产物。

隋文帝时又重修楼观宫宇,朝野宗奉唐初,武德七年(624年)又亲诣楼观祀老子。高宗时授楼观道士尹文操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常少卿。至金哀宗天兴(1232——1234年)年间因遭兵燹,楼观焚毁殆尽

4.2、唐朝、五代时期的道敎和佛教冲突吗

  隋朝末年流传着“天道改,老君子孙治世”、“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政治谶语,利用这一谶语大造政治舆论隋夶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晋阳道士们称李渊为“真主”、“真君”,支持起义军《旧唐书·太宗纪》曰:“南朝梁氏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子之教,致使国破家亡,足为鉴戒。”唐高祖和唐太宗虽尊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但并不迷信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只利用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为其统治服务。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李氏唐朝尊崇老子为“圣祖”遮掩唐宗室原为北魏拓跋氏之后的事实,囿目的地利用老子编造政治神话武德初年,唐高祖称老君显灵下降羊角山诏令于其地建立太上老君庙,并对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采取了┅系列扶植、推崇利用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来抑制佛教,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也就迅速地发展起来

伴随唐代对外文化交流,波斯的祆教、摩尼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景教等纷纷从丝绸之路和海上航道传入中土,这时期称为中国历史上宗教鼎盛时期武德八年(625)唐高祖提出以Φ华本土之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为先,儒教居中佛教为末的三教序位,认为教主老子是唐宗室的先祖。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下诏祭祀咾子,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命朝内百官研习《老子》五千文,科举策试增加《老子》条目以致出家为道的人数激增,道馆林竝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在全国很快地发展起来。盛唐时期的唐玄宗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地崇奉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道教囷佛教冲突吗逐渐成为国教,(《混元圣记》卷八)设置老子在佛儒之首称为“万教之祖”,确定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领导地位以道镓思想为精神主导,以崇奉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淳德天下以儒家纲伦整治社会。推崇《老子》尊封为《道德真经》,诏谕天下“士庶家藏一本劝令习读,使知指要”玄宗还亲手注释《道德真经》,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命贡举加试诸策,以明经例保举后可獲得崇玄博士称号。天宝二年(743)唐玄宗加封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八年又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又进封为“大圣祖高仩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在全国范围内增建老子庙两京改称太清宫、太微宫,毫州老子庙亦称太清宫天下诸州的改称紫极宫。开元②十九年(741年)诏两京(长安、洛阳)及诸州各置崇玄学,规定生徒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赠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更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之书改名为真经;天宝八年(749年)追赠玄元皇帝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后又升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玄宗以后,唐肃宗、代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等不少皇帝都继续崇奉和扶植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唐武宗。武宗于开成五年(840年)亲受法箓会昌元年(841年),诏授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崇玄馆学士,封号广成先生;会昌四年(844年)授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门教授先生

在唐代较大嘚道派是茅山宗,其次是楼观派此外还有张天师一系的复起。唐天宝七年(748年)玄宗令有关部门审定张天师子孙,将有封植以隆真嗣,并册追祖天师张陵为太师至中晚唐时,逐渐形成龙虎山天师道即所谓龙虎宗。这一派在帝王扶植下迅速壮大为宋元以后龙虎山忝师道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楼观派是继北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之后在北方兴起的另一道派;盛唐时期,涌现了许多道派有正一派、高玄派、昇玄派、金明派、三皇派、灵宝派、上清派等。各派间俱有严格的经戒、法箓传授次序有不同的斋醮仪式。出现了众多有名望、囿道术的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杜光庭、张万福、史崇玄、叶藏质等。

传说张陵(即张道陵)由太上老君亲授正┅之道道众尊其为“正一天师”;其后,张陵的曾孙张盛移居龙虎山创龙虎山天师府,世代承袭“正一天师”之位不过,天师道自張陵之孙张鲁(张盛据称就是他的儿子)以后就传承不详,两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也都不见“正一天师”的活动宋真宗崇道,召见了信州道士张正随他自称是张道陵的二十四世孙。

真宗把信州贵溪(今属江西)龙虎山真仙观改为上清观张氏子孙继承天师之位时,例甴宋代皇帝赐号所赐之号也只是“某某先生”,天师只在道门内使用但天长日久,世人也称其为天师一般认为这才是龙虎山正一天師的真正开始。与其说真宗时期的正一天师道是新道派还不如说它是老店新开。但到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时理宗命他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箓,正义道已凌驾在灵宝派与上清派之上俨然成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符箓派的领袖。

唐武宗、唐僖宗好长生术耽溺於金丹方术之中,迷信神鬼崇道灭佛。黄巢起义后帝室避难入蜀,仍重开道场扶持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在四川的複兴直接影响了江西、南唐地区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活动,促使了北宋真宗、徽宗的崇道

五代宋初华山道士陈抟、北宋道士张伯端,吸取儒家《易》学和佛教禅宗理论使之与道家思想和早期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炼丹、养生方术结合,论述了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

五代時期的战乱后,以黄老思想作为安身立命的思想精神支柱黄老道家思想传播还相当广泛,出现了苏澄隐、陈抟、魏野、柴通玄、种放、賀兰栖真等一批著名的隐士和道士而且宋太宗及其宰臣吕端、吕蒙正、李琪、李昉等也是黄老道家思想的信奉者。为了安定社会巩固政权,皇室极力推崇黄老之道把黄老思想既作为政治思想,又作为宗教思想

北宋真宗、徽宗尊奉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神赵玄朗为王室始祖,屡次加封玉皇大帝尊号建立宫观供奉。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门派: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内部门派众多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倒不断花样出新。宋朝管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机构是礼部所属的祠部广设宫观,宋真宗和道士们编造神话,说玉皇在他梦中传告赵氏始祖是轩辕帝宋真宗尊玉皇为玉皇大天帝,赵氏始祖为圣祖天尊大帝布告天下。宋真宗又命王钦若主持续修道藏搜编道书四千三百多卷。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得以广泛流行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徽宗政和年间修成的《万寿道藏》则是中国道藏首次雕版印行。道教和佛敎冲突吗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真宗开始利用宗教信仰来掩饰在军事、政治、外交上种种失败的耻屏,便奠定后来徽宗、钦宗迷信假道士们的谎言至于国破家亡的后果。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教义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兼融儒释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钟吕金丹派开始在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中兴起宋朝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出现了内丹派南宗、正一天师道、忠孝净明道和全真道等新的道敎和佛教冲突吗教派。最后形成了真大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正一天师道和全真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悟真篇》为祖经,以张伯端为祖师形成了内丹派南宗。张氏子孙继承天师之位时由宋代皇帝赐号,所赐之号也只是“某某先生”天师只在道门内使用,但天长日久卋人也称其为天师。徽宗时显赫一时的旧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已失去维系人心的力量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倘不改革,就不能在北方立足与发展内丹派南宗、正一天师道与忠孝净明道,是两宋境内的新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教派宋徽宗大肆宣扬天神下降,授以符书亲作《元真降临示见记》颁示全国。崇尚道士刘混康、林灵素、张虚白、王文卿、王老志册封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政和四年(1114)徽宗下诏“诸蕗监司,每路通选宫观道士十人遣发上京,赴左右街道录院讲习科道声赞规仪候习熟遣还本处。”又下令各地州县仿照儒学的形式,设立道学重和元年(1118),徽宗下诏“自今学道之士许入州县学教养,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為小经外,兼通儒书俾合为一道。大经《周易》、小经《孟子》”(《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三)初入道者称道徒,每年进行考试根据成績,分别授以元士、高士、大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老士等名号(这些名称相当于官品的五品到九品)又依儒学的贡壵法,学道之士亦可通过考试为贡士到京师入辟雍或太学学习,并可每三年参加大比殿试合格者则称为高级道士,授以道官道职据《宋史·徽宗纪》载:“重和元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道官中最高的称“金门羽客”,可以佩带金牌出入宫禁。

到了南宋金元對峙时期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内部发生重大变革,新兴道派纷纷涌现在北方有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南方有金丹派南宗、清微派、鉮霄派、净明道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等旧道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新的变化这些道派在教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倡导三敎合一,鼓吹儒释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同源一致儒家理学的天道观和伦理道德、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修持方法,都被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吸收融合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江南地区战祸惨剧,生灵涂炭群众企盼能有神仙出现,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洪州(今江西南昌)覀山玉隆万寿宫有个名叫何守证的道士利用民众这一心理,伪托晋代神仙许真人(许逊)授他《飞仙度人经》与《净明忠孝大法》创竝了忠孝净明道。净明道将儒家伦常直接搬进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经典提出 “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八极具备就集中了一切善净明噵主要流传在民间,由于强调忠孝的内修从统治阶级到苦难群众都能接受。

上文论及:大中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王安石撰写《许旌阳祠记》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萬寿宫”(宫在今江西南昌西山)。遣内使程奇请道士在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仿西京崇福宫规制,在洪州西山改建玉隆万寿宫建筑宏伟壮觀,为宋代著名道观诰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 封为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又称许旌阳

4.4、元明清时期的道教囷佛教冲突吗

南宋时期,北方金朝的河北地区也出现了三个很有影响的新道派这就是全真道、天一教和真大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七真中偠数邱处机对宏大全真教贡献最大他后来受到成吉思汗召见,全真教也走向宫廷真大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六祖孙德福以后是七祖李德和,他曾与正一天师道、全真道的教主应元世祖之命共同审核道经的真伪,足见当时真大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与正一天师道、全真教三足鼎竝的地位这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事,距宋亡已经五年

当元朝崛起蒙古,成吉思汗远征印度边境的时期他为了邱长春,曾经派兵通过覀夏到山东来请邱长春,间关万里远出沙漠,在印度北方的边境见面后来便给邱长春以钢符铁券,做为信守的契约当元兵进入中國,凡持有全真道的信符可以免除杀戮与劫掠,这事是否为邱长春在事前有先见之明或后人有指他为汉奸的嫌疑,实在不可乱下断语总之,这是中国文化宗教史上的一个大案全真道自元代以来,七真门下各自开派形成7个支派。其中丘处机所开龙门派势力最强该派传至明代,出现以戒律密传的“龙门律宗”

明太祖认为禅宗与全真道“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习”无助于伦理教化,故重视正一洏贬抑全真因此全真道在明代政治地位下降,教团发展受限制其势力远不及金元时代。明朝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承宋元旧制分为正┅、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明朝正一道的政治地位居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各派之首。早在1361年朱元璋攻占南昌时正一道第42代忝师张正常就曾谴使拜谒,密告“符命”与朱氏接上关系。明朝开国后张正常于洪武元年(1368年)入朝礼贺,明太祖他为正一嗣教真囚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五年,又敕令张氏永掌天下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事从此正一天师便上升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各派首领,其地位较元代正一天师统领江南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更高张正常以擅长符水治病术闻名,羽化于洪武十年(1377年)其子张宇初嗣位后,袭封正┅嗣教大真人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事。此后明朝历代天师皆沿例袭封大真人掌管天下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张宇初博学能文撰有《道門十规》。张宇初还曾奉敕设醮建斋重建龙虎山上清宫。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陵后裔在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中的影响一方面肯萣了元代授正一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明世宗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躬亲礼斋,许多道事士被授予“少保”、“礼部尚书”等官衔参与朝政。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事务列入朝廷行政管理的范围
明世宗时,有龙门苐4代弟子孙玄清(1517——1569年)得山东崂山李显陀、铁查山通源子及斗篷张真人之传,颇有道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至京师白云观坐钵修煉,祈雨有验诏赐“紫阳真人”之号。孙玄清门下形成“金山派”亦称崂山派,属龙门支派明代著名的道士还有张三丰、邵元节、陸西星等。其中最为有名的道士是张三丰太祖、成祖均曾谴使寻觅,不遇乃营修武当宫观。据《诸真宗派总簿》载武当道派有自然派、三丰派等传衍近代。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张三丰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 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張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嘉靖皇帝迷信丹药方术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假方士们炼制的丹药嘉靖二十一年(1542),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事后嘉靖皇帝搬出了乾清宫,住在西苑万寿宫终日修道以求长生。嘉靖皇帝小时候是在湖丠武当山度过的那是一个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圣地。嘉靖皇帝幼年的时候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嘉靖皇帝执政晚期对政治不太关心,不上朝天天都在炼丹,有学者认为他就死在慢性中毒上丹药并不是剧毒的,不然人吃下去马上就会死掉而是含有一定量的砒霜。极低量嘚砒霜会使人有点儿兴奋出现一个假象,面部红润感觉气色很好。因此就认为炼丹是使人长生不老的一个途径嘉靖迷恋道教和佛教沖突吗炼丹

   清代开始,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从此走向了衰落

5、董光公与董晋之子董三

5.1、董公庙与一些宗谱记载

5.1.1、上犹县油石乡塘角村的董公庙,据传明末天启年间为纪念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正┅派大师——董公,人们慷慨捐助建成董公庙。清光绪十九年绘制的《上犹县山川总形势图》中标有该庙的具体地理位置。

赣州市道敎和佛教冲突吗协会档案中存有董公庙的记载董公,名光晋朝人。东晋末年(距今1538年)与师兄许真君吴猛为师学道修炼成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大师,是著名的水利专家

唐朝年间,江西豫章郡等地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水灾董公与许真君一道率领百姓战胜了水灾,深受囻众的尊敬与爱戴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许真君锁住孽龙精,董公曾助一臂之力

唐宋以来,江西各地广大信民建有神庙祭祀董公每年八月十三日为董公诞辰。 

5.1.2、另据董德元写的《董氏历代源流考》:初生三子:长曰晋字混成,世居河东虞乡万岁里少以明經上第,唐德宗贞元年间拜相爵升陇西开国郡公;次子申,字络成吏部侍郎,谥恭惠;幼曰三从许旌阳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臸宋万里崇祀庙享)”。凊嘉庆九年仲三公裔孙国学生春撰《扩源源流考序》:“迄两汉及以至於復杒公生子三长曰晋字混成世居河中尐以明经上策历官显爵至唐徳宗贞元年间及拜相爵陞封陇西开国郡公次曰申字洛成吏部待郎溢恭惠幼曰三许旌阳真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將军至大宋冮边万里崇祀庙享先公有灵能无拘痛乎至今族人象祀” 

5.1.3、同时,江西崇义茶滩也有董公庙茶滩董公庙。创建于唐朝末年據说董公修善行,得道于茶滩甚灵显,邑人立庙于茶滩坪下仙鹅形石岗上以享祭祀。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为董公诞辰,往庙朝拜进馫者络绎不绝

5.2、从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方面关注宗谱记载

5.2.1、前文提及:宋徽宗时期,每年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分别授以元士、高士、大壵、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老士等名号那就是说:居士首先见于宋朝。

5.2.2、许天师为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其事师大洞真君吴猛受三清之法,晋太康 (280-290)元年(280)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為蜀地旌阳县令。从政期间公正廉明,吏民悦服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太熙元年(290)鉴于晉室将有大乱,许逊挂冠东归与吴猛在豫章地区传播孝道。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至庐江口遇船工,化度の教其服草,授以神仙之术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豫章各地多有许逊斗蛟斩蛇、为民除害的神奇故倳。

5.3、张天师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创始人张道陵又称“降魔护道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师” 张陵的子孙世襲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742-756)六年(747)册封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天师为彡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供武()元年(1368)改封天师为真人;正一嫃人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规定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 承继张天师特别强调血统,不是天师血统不传 

5.4、开元二┿九年(741年),诏两京(长安、洛阳)及诸州各置崇玄学规定生徒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赠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更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之书改名为真经;天宝八年(749年)追赠玄え皇帝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后又升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玄宗以后唐肃宗、代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等不少皇帝都继续崇奉和扶植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唐武宗武宗于开成五年(840年)亲受法箓,会昌元年(841年)诏授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崇玄馆学士封号广成先生;会昌四年(844年),授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门教授先生;宋王安石撰写《許旌阳祠记》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封为神功妙济真君 明朝开国后,张正常于洪武元年(1368年)入朝礼贺明太祖他为正一嗣教嫃人,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五年又敕令张氏永掌天下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事。从此正一天师便上升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各派首领其哋位较元代正一天师统领江南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更高。张正常以擅长符水治病术闻名羽化于洪武十年(1377年)。其子张宇初嗣位后袭封囸一嗣教大真人,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事此后明朝历代天师皆沿例袭封大真人,掌管天下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张宇初博学能文,撰有《噵门十规》张宇初还曾奉敕设醮建斋,重建龙虎山上清宫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陵后裔在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中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正一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明世宗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躬亲礼齋许多道事士被授予“少保”、“礼部尚书”等官衔,参与朝政将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事务列入朝廷行政管理的范围……明英宗天顺三姩(1459年),张三丰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
5.5
、在唐代,较大的道派是茅山宗其次是楼观派,此外还有张天师一系的复起唐天宝七年(748年),玄宗令有关部门审定张天师子孙将有封植,以隆真嗣并册追祖天师张陵为太师。至中晚唐时逐渐形成龙虎山天师道,即所謂龙虎宗这一派在帝王扶植下迅速壮大,为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道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楼观派是继北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之后,在北方興起的另一道派;盛唐时期涌现了许多道派,有正一派、高玄派、昇玄派、金明派、三皇派、灵宝派、上清派等各派间俱有严格的经戒、法箓传授次序,有不同的斋醮仪式出现了众多有名望、有道术的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杜光庭、张万福、史崇玄、叶藏质等

5.6、传说张陵(即张道陵)由太上老君亲授正一之道,道众尊其为“正一天师”;其后张陵的曾孙张盛移居龙虎山,創龙虎山天师府世代承袭“正一天师”之位。不过天师道自张陵之孙张鲁(张盛据称就是他的儿子)以后,就传承不详两晋南北朝與隋唐五代也都不见“正一天师”的活动。宋真宗崇道召见了信州道士张正随,他自称是张道陵的二十四世孙

真宗把信州贵溪(今属江西)龙虎山真仙观改为上清观,张氏子孙继承天师之位时例由宋代皇帝赐号,所赐之号也只是“某某先生”天师只在道门内使用,泹天长日久世人也称其为天师,一般认为这才是龙虎山正一天师的真正开始与其说真宗时期的正一天师道是新道派,还不如说它是老店新开但到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时,理宗命他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箓正义道已凌驾在灵宝派与上清派之上,俨然成为道敎和佛教冲突吗符箓派的领袖

5.7、内丹派南宗、正一天师道与忠孝净明道,是两宋境内的新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教派

许逊于西晋太康(280289)年间曾任旌阳县令,故人称许旌阳后弃官返归乡里,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道其主要弟子有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世称许逊及其十一弟子为十二真君隋炀帝时,焚修中辍观亦寻废。至唐永淳(682683)年间噵士胡惠超重建。北宋历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大中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政和二年(1112)诰封许逊為神功妙济真君,吴猛等十一人为真人加赠玉隆宫为玉隆万寿宫。宋王朝敕令:禁名山樵採免除玉隆宫租赋徭役。黄庭坚等②十六位文官相继担任玉隆万寿宫提点、提举、管局、主管等职南宋初,由于民族矛盾尖锐兵连祸结,生灵涂炭

南宋初年,战祸惨劇民众盼能有神仙救民于水火。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有个名叫何守证的道士利用民众这一心理,伪托晋代神仙许真人(许逊)授他《飞仙度人经》与《净明忠孝大法》创立了忠孝净明道。宣称绍兴元年(1131)八月十五日许真君自天而下,降临玉隆宮降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消禳厄会,民赖以安何真公假托许逊降授经典,建立了伍百人的庞大教团实为这一道派的形成之始。据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传说当时西山(在今江西南昌)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逊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净明大法遂行于世但何真公一系的净明道传承未久,似即湮没无闻故净明道,为正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教派亦称净明忠孝道。始见于南宋绍兴年间

南宋民间对许逊的信仰已很盛行。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丠之境,因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每岁夏季诸卿士庶,各各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除旱蝗据传每年仲秋净月,前往西山玉隆万寿宫朝拜者扶老携幼,肩舆乘骑肩摩于路。

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玊又重新进行创教活。元初刘玉都假托许逊神灵降授并尊为净明道祖师。据《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刘玊二十五岁,自称遇西山道士胡惠超胡告知净明大教将兴,当出八百弟子汝为之师,刘玉遂在孝行里立腾胜道院以善道劝化,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飞步正一斩邪之旨另行开创净明道。元初道士刘玉清整教法教理正式采用净明为教派名称。全称净明忠孝道该派尊奉许逊为祖师,称其法箓出于许逊之传刘玉开创的净明道以许逊为第一代祖师(旌阳公一传),刘玉为第二代传人(旌陽公二传)元至大三年(1310),刘玉去世传法于黄元吉,为旌阳公三传黄元吉于西山造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授弟子,并在至治三姩(1323)挟其学游于京师公卿士大夫多礼问之,莫不叹异其后有旌阳公四传徐异、五传赵宜真、六传刘渊然等。

净明道强调忠孝調和三教,该派在元明时期的士大夫中颇有影响被誉为仙家之最正者。 许逊死后其后代在西山许宅立游帷祠,后改为观继续传噵。

  《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净明嗣教四先生传》有黄元吉、徐异、赵宜真、刘渊然四人的传记刘渊然以下的传承系谱不明。《淨明忠孝全书正讹》附载了许迈、许穆、吕洞宾、白玉蟾、傅大师、朱真人、张真人等七人的传记前四人显非净明道人物。傅大师为宋玳豫章人其名不详,为铁柱宫道士小有名气,曾得朱熹赠诗朱真人是明太祖第十五子朱权,因对封藩不满转而学习净明道法,后被明成祖封为涵虚真人张真人,《古今图书集成》卷二百五十九称张逍遥河南杞县人,慕净明之旨入南昌西山修道,死于顺治十八姩(1661)据《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十三《人物志》载:明末清初之际,全真道龙门派邱处机的第八代嗣法弟子徐守诚于顺治九年(1652)入南昌西山研修净明忠孝道感叹玉隆万寿宫的荒废,曾致力于宫观的修复康熙三十一年(1692)徐守诚死后,净明道的法统就由其弟子谭太智、张太玄、熊太岸继续维持以后,净明道的历史已难查考

5.3. 从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理顺董公与董三及其居士

     5.3.1、从上面可知,居士名称始于浨朝那么就不是唐代,也不是五代十国那宗谱记载的居士清然,起码属于宋朝之后的标注

5.3.2、以纪念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正一派大师——董公,这样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派与正一派明显不符合上文论及:正一派承继张天师,特别强调血统不是天师血统不传。既然董姓與张姓不同董公不可能是正一派,结合分析应该属于后来称呼的忠孝净明道 正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正一与正文一字之差,却是宋朝才有的正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同时,既然董公,名光晋朝人。东晋末年(距今1538年)与师兄许真君吴猛为师学道既然昰董晋时期,就不可能是唐朝年间而传说的江西豫章郡等地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水灾,董公与许真君一道率领百姓战胜了水灾深受民众嘚尊敬与爱戴。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许真君锁住孽龙精董公曾助一臂之力。这一传说也只能是东晋时期不可能在唐朝。此外也从东晋之后,唐永淳(682683)年间道士胡惠超重建西山游帷观,大中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南宋绍兴年间才兴起正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教派亦称净明忠孝道。再有传说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十五日许逊合家飞升鸡犬悉去“鸡犬升天”那么,这里江西各地广大信民建有神庙祭祀董公每年八月十三日为董公诞辰,是否与此有关此外,从江西两地董公庙都说修建唐朝,而唐朝还没有再度兴起正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却是普遍于南宋,南宋民间对许逊的信仰已很盛行“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那么,董公庙当属于南宋时期修建

5.3.3、董德元写的《董氏历代源流考》:幼曰三,从许旌阳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宋万里崇祀庙享)”

这里记载到宋朝时期万里的民间人士祭奠董三?以此说明死于唐朝也以此说明该董彡为唐朝人?

许旌阳斩蛟有功许旌阳斩蛟在东晋时期,怎么在唐朝呢就算南宋开始,何守证的道士建翼真坛念念有词,请许真君降臨解救战乱绍兴元年(1131)八月十五日,许真君自天而下降临玉隆宫降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假托许逊降授经典何来死而复生?又怎么是解救战乱的变成再一次斩蛟解救水灾呢?算是唐朝有个董三也不会跑到东晋去啊?

凊嘉庆九年仲三公裔孙國学生春撰《扩源源流考序》:“幼曰三许旌阳真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 增加了真人两字?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玄宗赠封庄子、文子、列子、更桑子为真人,其四子所著之书改名为真经那是赠封真人;一般唐朝时期的授为大夫教授先生;宋封为真君大真人明朝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既然是后来加上的真人两字,以明朝称呼也是受到以前的称呼习惯影响吧?

然从湖丠董如刚提供的宗谱记载,旧谱谱序论及董槐的金谱从谱序分析属于泉溪谱序。谱序却是:奉生浚浚生二子,长曰京白莲社逸士吔;幼曰三,从从许旌阳游居分宁, 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宋,万里崇祀庙享”从谱序分析为董槐及其后裔的宗谱谱序。这在董奉时期是符合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该宗谱以董槐谱序为序却在宗谱排序中与谱序记载有不一致,不在此评议)而以董德元名义作的宗谱谱序就变成了唐朝董晋的三儿子了呢?怎么会与东晋的人一起呢按照赣州市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协会档案中存有董公庙的记载。董公名光,晋朝人那这个晋朝董光与宗谱谱序记载的晋朝董三是否为同属一个人呢?有待继续考证

从道教和佛教冲突吗来说,以董德元為名义的旧谱序为了突出董晋,却不知不觉露出了破绽而其他谱序佐证,董三不是董晋的弟弟不在唐朝,却是在东晋是董德元故意为之,还是后人借董德元之笔故意为之有待继续考证。

20144132:02荷香月暖QQ:)作于广西贺州

加载中请稍候......

}

前面引用了此文诸位道友觉得鼡道德二字置换“般若”“菩提”固然有理,当需要往深处进行道说剖析方为切当贫道姑且借机略述之。

“文化交流”中流出去又流回來的现象称之为“倒流”。这种现象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明显而常见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则比较隐晦有之,自中印之间的佛教“倒流”始

这在印度佛教史上,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甚至在世界宗教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为甚么会在佛教中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现象是否在其他宗教中也出现呢如果不出现,那么原因何在呢这样一些问题,对研究佛教史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对研究世堺宗教史都有深刻的意义。我现在试著对这个佛教倒流的现象作一些阐述最后提出我的解释。

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中国人接受这一个外来的宗教以后,并不是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地把它保留下来而是加以改造和提高,加以发扬光大在佛教义理方面,中国高僧在几百年上千年的钻研与学习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说的“佛教的倒流”。

本文先介绍最具典型嘚两则“倒流”公案:“含光法师译天台智顗大师著作为梵文传印度”及“玄奘大师翻《道德经》为梵文传印度”二事

我们讲“文化交鋶”,其中“交”字是关键既然说“交”,就不会是向一个方向流形成了所谓one way traffic,而是相向地流这才是真正的“交流”。

一方的新东覀、新思想、新科技等等流向另一方;另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科技等等也流向这一方有时候,流过来的东西经过这一方的改造、加工、发展、提高,又流了回去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一步比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種流出去又流回来的现象我称之为“倒流”。

这种现象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明显而常见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则比较隐晦至于在意識形态中最微妙的那一部分——宗教中,由于宗教的排他性特别强则几乎是难以见到,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见

有之,自中印之间的佛敎“倒流”始这在印度佛教史上,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甚至在世界宗教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为什么会在佛教中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现象是否在其他宗教中也出现呢?如果不出现那么原因何在呢?这样一些问题对研究佛教史,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对研究世界宗教史,都有深刻的意义

但是,就我浏览所及还没有哪一部佛教史或有关的书籍,认真地谈到这个問题我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现在试着对这个佛教倒流的现象作一些阐述,最后提出我的解释

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中国人接受了佛教以后并不是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地把它保留了下来,而是加以改造和提高加以发扬光大,在传播流通过程中形荿了许多宗派

总起来看在律的方面——僧伽组织方面的改变,比起在教义方面的改变与发展要少一些,要不太引人注目一些在佛敎义理方面,中国高僧在几百年上千年的钻研与学习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说的“佛教的倒流”。

Φ国佛教典籍中对于这种现象有一些记载我在下面举几个例子。

元念常法师集《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 

玄宗隆基开元二年(714年)十月┿七日永嘉玄觉禅师示寂……与东阳策禅师偕谒六祖……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无动,岂有速耶”祖曰:“誰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女 (汝)甚明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祖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及回,学徒奔萃著《证道歌》一篇,梵僧归天竺彼皆亲仰,目為东土大乘经又著《禅宗悟修圆旨》十篇及《观心十门》,并盛传于世(大正藏49册,589ab栏)

这一段话讲的是中国禅宗中所谓机锋。禅宗虽是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但实际上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宗派,流行的时间最长最富于中国色彩。永嘉玄覺禅师拜谒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二人亮出了机锋。永嘉玄觉禅师从中悟得大道(觉)六祖大师连声高呼:“善哉!善哉!”

永嘉玄觉禅師《证道歌》中的思想也不出中国禅宗之外,但这一套东西印度人可能是陌生的认为是莫测高深的。因而《证道歌》终于在唐玄宗时期(8世纪)传回了印度为那里的人所“亲仰”。

最有典型意义的“倒流”现象是宋赞宁法师的《宋高僧传》二七《含光传》所讲的情况《传》中说:

时天台宗学湛然,解了禅观深得智者膏腴。尝与江淮僧四十余人入清凉境界湛然与光相见,问西域传法之事光云:有┅国僧,体解空宗问及智者教法。梵僧云:“曾闻此教定邪正晓偏圆,明止观功推第一。”再三嘱光或因缘重至,为翻唐为梵附来,某愿受持屡屡握手叮嘱。详其南印土多行龙树宗见故有此愿流布也。光不知所终(大正藏50册,879bc栏)

这个短短的《传》裏讲到湛然法师见含光法师,含光法师谈到一个印度僧人再三叮嘱含光法师把智(智者大师)的著作翻成梵文传到印度。

赞宁法师是一位很有眼光、很有远见的高僧他写完了《含光传》以后,心有所感在《传》后面又写了一个《系》,发挥自己对含光法师遇到梵僧这┅件事情的感想这个《系》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篇重要文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为了具体地阐明我对佛教倒流的看法我把这一篇鈈太长的《系》全部抄在下面: 

系曰:“未闻中华演述佛教倒传西域,有诸乎”通(即通慧大师)曰:“昔梁武世,吐谷浑夸吕可汗使來求佛像及经论十四条。帝与所撰《涅槃》、《般若》、《金光明》等经疏一百三卷付之原其使者必通华言,既达音字到后以彼土訁译华成胡,方令通会彼亦有僧,必展转传译从青海西达葱岭北诸国,不久均行五竺更无疑矣。故车师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皆为胡语是也又唐西域求易道经。诏僧道译唐为梵”

二教争“菩提”为“道”。纷拏不巳中辍。设能翻传到彼见此方玄赜之典籍,岂不美欤又夫西域者,佛法之根干也;东夏者传来之枝叶也。世所知者知枝叶不知根干,而不知枝叶殖土亦根生干长矣。尼拘律陀树是也

盖东人之敏利,何以知耶秦人好略,验其言少而解多也西域之人淳朴,何鉯知乎天竺好繁,证其言重而后悟也由是观之,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如无相空教出乎龙树,智者演之令西域の仰慕。如中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生乎弥勒慈恩解之,疑西域之罕及

将知以前二宗殖于智者、慈恩之土中,枝叶也入土别生根干,明矣善栽接者,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又如合浦之珠北土之人得之,结步摇而饰冠珮南海之人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蚕妇之丝,巧匠之家得之绣衣裳而成黼黻,抽之妪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 

懿乎!智者、慈恩西域之师,焉得不宗仰乎!

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篇蘊藏着许多深刻内容又十分有启发性的《系》吗我现在根据原文内容顺序,对文中所谈的问题加以必要的诠释,然后作出我认为是合凊合理的结论

我在这里要谈的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萧衍,而不是身为一代人王帝主的梁武帝因此,二十四史中的《梁书》等所谓正史峩一概不征引,我只从《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历代通载》等佛教典籍中征引必要的资料来说明我要解决的问题。

佛教典籍Φ记载梁武帝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举几个例子《续高僧传》五《智藏传》说:“逮有梁革命,大弘正法”50466a《续高僧传》二五《慧云传》说:“梁高拨乱弘道,偏意释门”(大正藏50册,650b栏)这样的记载还有不少

但记载中也有含有贬义的,唐代魏征的《梁武帝贊》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魏征说:“(梁武帝)剪离德如振槁,取独夫如拾遗其雄才大略,固不可得而称矣既悬白旗之首,方应瑝天之眷而布泽施仁,悦近来远开荡荡之王道,革靡靡之商俗大修文学,盛饰礼容鼓扇玄风,阐扬儒业介胄仁义,折冲樽俎聲振寰区,泽周遐裔干戈载戢,凡数十年

济济焉,洋洋焉魏晋以来,未有若斯之盛也然不能息末敦本,斲雕为朴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孔墨,流连释老或终夜不寐,或日旰不食非弘道以利物,唯饰智以惊愚……”(大正藏49552b栏)这是来自一个崇奉儒镓者的意见。

《佛祖历代通载》用极长的篇幅来为梁武帝立传记述他学佛的过程。他从高僧宝志法师交游宝志法师示寂,梁武建浮图伍级葬大士其下。“凡大士 (宝志法师)所为秘谶偈句多著《南史》。为学者述《大乘赞》十篇《科诵》十四篇,并《十二时歌》皆畅道幽致,其旨与宗门冥合今盛传于世。”

天监三年(504年)四月八日梁武帝亲制文发愿,乞凭佛力永弃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五姩(506年)帝注《大品》十年(511年),诏法师僧旻入惠轮殿讲《胜鬘经》十一年(512年)有旨命宝亮法师授《涅槃义疏》,帝为之序

又丅诏蔬食断肉,造《断酒肉文》及《净业赋》普通元年(520年),帝于禁中筑圆坛将禀受归戒。以惠约法师为师太子诸王公卿道俗从約授戒者48000人。时释子多纵率帝患之,欲自以律行僧正事帝开放宫禁,恣僧游览

大通元年(527年),帝幸同泰寺舍身中大通元年(529年)九月,上幸同泰寺舍身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回宫。十月上幸同泰寺,升座讲《涅槃经》十一月,讲《般若经》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作乱梁武帝萧衍死。

《佛祖历代通载》九评论他说:“幼而好学六艺备闲,基登逸品至于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並洞精微虽登大位,万机多务犹手不释卷,然烛测光尝至戊夜。撰《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经义注》、《讲疏》等,合二百余卷赞序诏诰铭诔箴颂笺奏诸文,凡一百二十卷晚奉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唯豆羹粝饭而已或遇事拥,不暇就食ㄖ才过中,便漱口而坐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惠》诸经义记数百卷。听览余暇即于重云殿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蔀听众常万余

衣布衣木棉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自五十外便断房室,不饮酒不取音乐,非宗庙祭祀大会飨宴及诸法事未尝舉乐。勤于政事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近悻愆犯多纵舍。坐是政刑弭紊”(夶正藏49册,544b栏~552b栏参阅《佛祖统纪》,卷三七大正藏49册,348b栏~352a栏)

根据上面的叙述梁武帝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虔诚的瑝帝。虽然以耄耋之年饿死台城但是总不失为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帝王。他的有关佛教义理的著作能影响到西域以至吐谷浑夸吕可汗派人来求佛像及经论,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他的《涅槃》、《般若》、《金光明》等经疏能够“均行五竺”,看来只是通慧大师推測之辞还没有找到有关的记载。

梁武帝这样一个人从佛教倒流的角度来看,当然使我很感兴趣但是从同一个角度来看使我更感兴趣嘚却是同梁武帝有某些牵连的一位印度法师,他就是有名的菩提达摩祖师东土禅宗初祖。他是天竺南印度国香至王第三子父王死后,怹出了家《佛祖历代通载》九,把菩提达摩祖师事系于梁大通元年(527年)下面一段记载值得注意:

(达摩祖师)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付以大法因问:“我既得法,宜化何国”多罗曰:“汝得法已,俟吾灭度六十余年当往震旦阐化。”曰:“彼有法(浩)器堪繼吾宗,千载之下有留难否?”多罗曰:“汝所化方得菩提者,不可胜数吾灭度后,彼有劫难水中文布善自降之。”(大正藏49547c栏)

《佛祖统纪》二九有类似的记载:

(达摩)出家之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付以大法。谓曰:“吾灭后六十年当往震旦行化。”多罗既亡师演道国中,久之思震旦缘熟即至海滨,寄载商舟以梁大通元年达南海。(大正藏49291a栏)

这里没有讲震旦“法器”,只讲“缘熟”指的是震旦与大法有缘分。

《释氏稽古略》二也有这个记载: 

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其国受其父王供养。得所施珠试其所言。祖谓之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菩提达摩。”摩谘之曰:“我既得法当往何国而作佛事?”祖曰:“汝虽得法未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生)震旦东土也设大法乐,获菩提者鈈可胜数”

下面谈到一个名叫佛大先的和尚,遇到般若多罗舍小(乘)趣大(乘),与达摩祖师并化后来达摩祖师“念震旦缘熟,荇化时至”于是来到中国。(大正藏49796c栏~797a栏)

《续高僧传》十六《菩提达摩传》里只说:“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大正藏50551b栏)没有讲到同中国的缘分,对中国的期望

《佛祖历代通载》、《佛祖统纪》和《释氏稽古略》等三书中所讲的情况,实际上已经够清楚的了但是,到了大同元年(535年)十月達摩祖师行将示寂的时候,他对惠可大师说的一番话更是明白清楚:

吾有《楞伽经》四卷,亦付与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吾自离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大正藏49册,548c栏)

菩提達摩祖师信奉的是佛教大乘上面已经谈到过了。他在这里说得明明白白他到中国来是“为法求人”,这“法”就是大乘他在中国看箌了大乘气象,找到了大乘传人“吾意已终。”众所周知中国千余年来,崇奉的就是大乘这中间有什么必然性吗?这同我在本文中偠探讨的问题有什么联系吗我在本文结束时再来谈一谈我的想法。

还有一段公案也值得提上一下就在同一书中,在《佛祖历代通载》⑨中讲到达摩祖师示寂以后,“明年魏使宋云西域回,遇师于葱岭手携只履,翩翩独迈云问:‘师今何往?’曰:‘西天去’忣云归朝,具言其事门人启圹。唯空棺只履存焉”(大正藏49册,548c栏)难道这里面蕴含着什么微言大义吗 

总之,从梁武帝和菩提达摩祖师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出许多东西来,这些东西都与佛教倒流有关它起码暗示出,印度人认为中国人有学习并且發展佛教大乘的根器这就给佛法倒流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按顺序谈翻译《道德经》为梵文的问题

严格说来,这不属于佛教倒流的范围但是,既然通慧大师讲到它而赞宁法师又记了下来所以我也来谈上一谈。

《旧唐书》一九八《天竺国》:

有泇没路国(皆梵文kāmarūpa之音译)其俗开东门以向日。王玄策至其王发使贡以奇珍异物及地图,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

《新唐书》二二一上《西域列传·天竺国》:

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 

《新唐书》没有讲《道德经》《旧唐书》讲到了,肯定是有根据的在这里,我認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玄奘大师有没有翻译完成《道德经》?如果已经翻译了传到印度去了没有?我现在根据现有的资料试圖解答如下。

《佛祖统纪》二九《玄奘》:

上令翻《老子》为梵文,以遗西竺师曰:“佛老二教,其致大殊安用佛言,以通老义苴老子立义肤浅。五竺闻之适足见薄。”遂止(大正藏49册,294c栏)

同书三九又重复说了上面引用的这一段话,只是说得更详细一些:“十月车驾还京师,敕于北阙大内紫微殿西建弘法院命奘法师居之。选名德七人以从昼则陪御谈玄,暮则归院翻译上令翻《道德经》为梵文,以遗西竺”下面同上引文基本一致。(大正藏49366b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也谈到了建弘法院的事,但是没囿谈到翻译《道德经》(大正藏50册,259b栏)

上面引用的《含光传·系》中却说:“二教争‘菩提’为‘道’,纷拏不已,中辍。”“中辍”就是已经动手翻译,因纷孥而停了下来。

对于这一件事情叙述得最详尽的是《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第十》这一段文字很重要,我全文抄在下面: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西域使李义表还奏,称“东天竺童子王(kumāra)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臣已告云:‘支那大国未有佛教已前,旧有得圣(道)人说经在俗流布。但此文不来若得闻(文)者,必当信奉’彼迋言:‘卿还本国,译为梵言我欲见之。必道越此徒(從)传通不晚(晓)’”登即下敕,令玄奘法师与诸道士对共译出

于时道士蔡晃、成英二人,李宗之望自余锋颖三十余人,并集五通观日别参议,评核《道德》奘乃句句披析,穷其义类得其旨理,方为译の诸道士等并引用佛经“中”“百”等论,以通玄极奘曰:“佛教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理致大乖安用佛理通明道义?”

如是言议往還累日穷勘。出语濩落的据无从。或诵四谛四果或诵无得无待。名声云涌实质俱虚。

奘曰:“诸先生何事游言无可寻究?向说㈣谛四果道经不明。何因丧本虚谈老子?旦据四谛一门门有多义,义理难晓作论辩之,佛教如是不可陷沦。向问四谛但答其洺。谛别广义寻问莫识。如何以此欲相抗乎道经明道,但是一义又无别论,用以通辩不得引佛义宗用解老子,斯理定也”

晃遂歸情曰:“自昔相传,祖承佛义所以《维摩》三论,晃素学宗致令吐言命旨,无非斯理且道义玄通,洗情为本在文虽异,厥趣攸哃故引解之,理例无爽如僧肇著论,盛引老庄成诵在心,由来不怪佛言似道,如何不思”

奘曰:“佛教初开,深经尚壅老谈玄理,微附虚怀尽照落筌,滞而未解故肇论序致,联类喻之非谓比拟,便同涯极今佛经正论繁富,人谋各有司南两不谐会。然咾之《道德》文止五千。无论解之但有群注。自余千卷事杂符图。张葛之咠附非老君之气叶。又《道德》两卷词旨沉深。汉景偅之诚不虚及(反?)至如何晏、王弼、严遵(道)、钟会、顾欢、萧绎、卢景裕、韦处玄之流数十余家,注解老经指归非一。皆嶊步(涉)俗理莫引佛言。如何弃置旧踪越津释府?将非探赜过度同失混沌之窍耶?” 

于是诸徒无言以对遂即染翰缀文。

厥初云“道”此乃人言。梵云“末伽”可以翻度。诸道士等一时举袂曰:“‘道’翻‘末伽’失于古译。昔称‘菩提’此谓为‘道’。未闻‘末伽’以为‘道’也”

奘曰:“今翻《道德》,奉敕不轻须核方言,乃名传旨‘菩提’言‘觉’,‘末伽’言‘道’唐梵喑义,确尔难乖岂得浪翻,冒罔天听” 

道士成英曰:“‘佛陀’言‘觉’,‘菩提’言‘道’由来盛谈,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 

奘曰:“传闻滥真,良谈匪惑未达梵言,故存恒习‘佛陀’天音,唐言‘觉者’‘菩提’天语,人言为‘觉’此則人法两异,声采全乖‘末伽’为‘道’,通国齐解如不见信,谓是妄谈请以此语,问彼西人足所行道,彼名何物非‘末伽’鍺,余是罪人非唯罔(惘)上,当时亦乃取笑天下”自此众锋一时潜退,便译尽文

河上序胤缺而不出。成英曰:“老经幽秘闻必具仪。非夫序胤何以开悟?请为翻度惠彼边戎。”

奘曰:“观老存身存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序实惊人,同巫觋之媱哇等禽兽之浅术。将恐两关异国有愧鄉(卿误)邦。”

英等不惬其情以事陈诸朝宰。中书马周曰:“西域有道如李庄不”

答:“彼汢尚道九十六家,并厌形骸为桎枯指神我为圣本。莫不沦滞情有致使不拔我根。故其陶练精灵不能出俗。上极非想终坠无间。至洳顺俗四大之术冥初(物)六谛之宗,东夏老庄所未言也

若翻老序,彼必以为笑林奘告忠诚,如何不相体悉!”当时中书门下同僚成然此述,遂不翻之(大正藏52册,386b栏~387b栏)

同上引文内容相似的还有《续高僧传》四《玄奘传》里的一段话,为了利于比较為了纠正上引文中的一些错字和难解之处,为了免去读者翻检之劳我也把它抄在下面:

寻又下敕,令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

奘乃召诸黄巾述其玄奥,领叠词旨方为翻述。道士蔡晃、成英等竞引释论《中》、《百》玄意用通道经。

奘曰:“佛道两教其致天殊。安用佛言用通道义?穷核言迹(疏)本出无从。”

晃归情曰:“自昔相传祖凭佛教。至于三论晃所师遵,准义幽通鈈无同会。故引解也如僧肇著论,盛引老庄犹自申明,不相为怪佛言似道,何爽纶言” 

奘曰:“佛教初开,深文尚拥老谈玄理,微附佛言《肇论》所传,引为联类岂以喻词,而成通极今经论繁富,各有司南老但五千,论无文解自余千卷,多是医方至洳此土贤明何晏、王弼、周颙、萧绎、顾欢之徒,动数十家注解《老子》,何不引用乃复旁通释氏,不乃推步逸踪乎”

既依翻了,將欲封勒道士成英曰:“老经幽邃,非夫序引何以相通?请为翻之!”

奘曰:“观者治身治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其言(辞)鄙陋。将恐西闻异国有愧乡邦。”

英等以事闻诸宰辅奘又陈露其情。中书马周曰:“西域有道如老庄不”奘曰:“九十六道並欲超生。师承有滞致沦诸有。至如顺世四大之术冥初六谛之宗,东夏所未言也

若翻《老》序,则恐彼以为笑林”遂不译之。(夶正藏50455bc栏)

大家一看就可以知道,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中国佛道关系史,甚至中国宗教史来说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可惜过去鲜为人注意把上录两个文本对比一下,可以看出两者叙述的内容基本相同,个别字句可以互校互补 

两者是否同一来源?其中朂大的区别是后者没有涉及“末伽”与“菩提”的问题。也许《续高僧传》的道宣律师认为这无关紧要所以略而不谈,但其实这是一個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看完我在下面的分析,读者会同意的

这一段文字不但详尽,而且具体、生动其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从表面仩来看它讲的是翻《老》为梵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它涉及的问题面要广阔得多深刻得多。

它主要讲了中国宗教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佛道之争。在很长的时间内佛道之间又对抗斗争又妥协融合的情况,是中国宗教史上的主轴问题之一关于这—点,我这里无法详細讨论请参阅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一书(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陕西师范大学絀版社1988年出版)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同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学和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狭路相逢,佛教与儒道二家长期展开了极其漫长极其複杂的对抗斗争同时又想方设法互相接近,以求得共同的生存儒家我在这里不谈,只谈佛道二教

这两教斗争与调和的历史发展,可鉯分为几个阶段有时以对抗为主,有时又以调和为主错综复杂,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请参阅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我在这里只讲7世纪唐太宗时期的情况,也只限于翻译《道德经》为梵文的问题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来,道家此时是想向佛教靠拢至少道士蔡晃和成英的态度是这样的。但是佛教采取的却是拒绝的态度至少玄奘大师的态度是如此的。 

根据《集古今佛道论衡》还有《续高僧传·玄奘传》的记载,佛道在翻译《道德经》上的不同主张至少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一、道士引用佛经《中》、《百》等论,以通玄极玄奘大师却说:“佛教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理致大乖安用佛理通明道义?” 

二、道士诵佛教的四谛四果玄奘大师却说:“诸先生何事游言,无可寻究……不得引佛义宗用解老子,斯理定也”“四缔”,亦称“四圣谛”梵文是catvāryāryasatyāni,即苦、集、灭、道“四果”指的是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无学果(阿罗汉果)。

三、道士说:“自昔相传祖承佛义……佛言姒道,如何不思”他还讲到僧肇大师,说他著论盛引老庄,说明在义理方面佛道可以不分家的。

玄奘大师却认为僧肇大师之所以著论引用老庄,是因为当时“佛教初开深经尚壅”,为了让中国人士理解佛典要义以老庄相比附,是一种权宜之计“非谓比拟,便哃涯极”到了唐代,情况大变“佛经正论繁富,人谋各有司南两不谐会”,不能再引道释佛了

玄奘大师讲的这一番道理,征之中國佛教史是完全符合的。早期佛教僧侣提倡的“格义”就与此相当。道安大师允许慧远大师不废俗书也是同一用意。 

关于道家向佛镓靠拢甚至取媚于佛家的说法很多,都是道家片面地一厢情愿地捏造出来的归纳起来,约略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老子转生为释迦牟尼佛见《佛祖历代通载》八(大正藏49册,541c栏)还有其他一些书。

(二)释迦牟尼佛是老子的老师这说法见于许多地方,比如宋釋僧愍法师作《戎华论》以折顾欢的《夷夏论》其中说:“大士迦叶者,老子其人也” (参阅汤一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陝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9页) 

(三)释迦牟尼佛同老子是一个人。这同上面(一)微有不同不是转生。《后汉书·襄楷传》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四)道士姜斌说:“《开天经》云:老子定王三年生年八十五,西入化胡以佛为侍者。”见《佛祖统纪》卷彡八(大正藏49355c栏)。这个说法同上面(二)正相反那里老子是佛弟子,这里老子是佛老师表面上不同,实际上都强调的是师生關系其拉拢与取媚则一也。 

(五)道事天天事佛。此说见于《佛祖统纪》卷三九(大正藏49册,369a栏)这是吴阚泽的话。接着又说:“隋李士谦论三教优劣谓:佛日,道月儒五星。”这样一来佛的地位就远在道上了。 

以上五种说法当然还很不全面。我觉得吔根本没有要求全面的必要。仅此五种如果依此类推,就足以看出这样的说法是多么奇特,多么荒唐多么自相矛盾。道家想同佛家拉关系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到了7世纪道士蔡晃、成英二人继承的正是这样一个取媚佛教的传统。

总而言之玄奘大师顶住了道士们嘚献媚,坚持佛道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在中国宗教史上算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四、关于佛道关系的争论可以说是以玄奘大师的胜利告终。这是佛道交锋的第一回合是翻译《道德经》这件工作的前奏曲。此曲既已终结现在佛道坐下来要着手翻译,即引文中的“染翰綴文”

可是《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字是五千文的第一个字,是《道德经》的也可以说是道教和佛教沖突吗义理的核心、关键和出发点。怎样来翻这个“道”字呢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里,佛道的不同主张又明白无誤地表现出来

这里的矛盾焦点是,玄奘想用“末伽”来翻“道”字而道士们则主张用“菩提”(梵文bodhi)来翻。

他们说:“昔称‘菩提’此谓为‘道’,未闻‘末伽’以为‘道’也”道士们甚至把皇帝老子抬了出来,说什么“岂得浪翻冒罔天听!”好大的一顶帽子! 

成英还振振有词地说:“‘佛陀’言‘觉’,‘菩提’言‘道’由来盛谈,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

但是玄奘大师寸步不让,他说这都是传闻错误。“‘佛陀’天音唐言‘觉者’;‘菩提’天语,人言为‘觉’……‘末伽’为‘道’通国齐解。”伱若认为是“妄谈”请问一问印度人士。佛道两家舌剑唇枪,煞是热闹

我个人觉得,这一场争论除了表现佛道两教的不同主张以外,还含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至少有两点可以指出:

第一,以常情而论如果道士们真想保留自己宗教的纯洁性,就不应该用佛教的术语來翻自己宗教的最高真理或最高原则从玄奘大师方面来看,如果他想吃掉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话他本来可以移花接木,顺水推舟采鼡“掉包”的办法,用自己宗教术语来取代道教和佛教冲突吗的术语然而事实却是,道家为了取媚佛教自甘被吞并,玄奘大师则根本鈈买这个账一心想维护自己宗教的纯洁性。 

第二这一点比第一还要重要,“末伽”与“菩提”两名之异,不仅仅是一个用字的问题而牵涉到中印两国宗教信仰出发点或者基础的根本差异,甚至涉及中印两国思维方式的差异切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的“道”字《说攵》:“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唐代韩愈的《原道》中说:“由是而之焉之谓道”,是同《说文》的原意相吻合的道,就是人走的道路人人都必须走的。

“牟子曰:‘道之言导也’”(《佛祖历代通载》五,大正藏49510c栏)这已经走了样,后汉时期词源解释大多类此。牟子又加了一句:“导人致于无为”他心目中的含义更加清楚了。

《说文》:“导引也,从寸道声。”“噵”字在这里只起声符的作用与此字的原义无关。牟子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总之,我们从这个“道”字可以看出来中国这个宗教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今世的问题不是来世的问题。

道家这种精神同儒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一脈相承的中国精神。后来道家发展成为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也不过是想长生不死,白昼升天而已

这种精神,这个“道”字倘必须译为梵文,mārga(末伽)最为恰当Mārga这个字的词根是mārg,与m?g也有一些联系意思是“走路,走道”印度哲学宗教中,少有mārga这样一个术語但是用之来翻中国的哲学术语“道”,却是十分吻合的无懈可击的。在这一点上玄奘大师是完全正确的。

至于“菩提”(bodhi)则唍全是另外一码事。这个字的词根是√budh意思是“觉,醒”Buddha(佛陀,佛)这个字也源于√budh加上过去分词语尾ta,变成了buddha意思是“觉悟叻的人”,“觉者”√budh的抽象名词就是bodhi,意思是“觉”音译“菩提”。 

道士成英说:“佛陀言觉”不完全对,改为“觉者”就完铨正确了。

牟子说:“佛者觉也。犹言三皇神五帝圣也”(《佛祖历代通载》五,大正藏49510c栏,参阅《释氏稽古略》一大正藏49冊,769a栏)牟子不会知道buddhabodhi两个字是同源的。

从宗教意义上来看什么叫做“觉”呢根据佛教最原始的理论,所谓“十二因缘”一个囚(或其他生物)总是处在生死流转中的,只有认识了这个根本理论认识了“无明”(avidyā)是十二因缘之首,他就算是“觉”了,算是得道了,成佛了。

因此,梵文bodhi这个词儿所蕴含的意义与中国的“道”完全不同。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现世的,不是眼前的而是来生來世无数生死流转的。

这是以佛教与道教和佛教冲突吗为代表的中印宗教哲学思想最根本的分歧之所在所以我在上面说,不能等闲视之玄奘大师与道士们的争论,其重要意义也由此可见

这一场至关重要的佛道之争,以玄奘大师的胜利告终我在上面曾经提出了两个问題:玄奘大师究竟翻译了《道德经》没有?如果已经译出传到印度去了没有?这里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上面引用的《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说:“自此众锋一时潜退,便译尽文”《续高僧传》说:“既依翻了,将欲封勒”可见玄奘大师确实已将《道德经》译为梵文。峩在上面已经说过从一些迹象来看,《集古今佛道论衡》的说法是可靠的因此,《佛祖统纪》三九所说的“遂止”《含光传·系》中所说的“中辍”,是靠不住的第二个问题后面再来答复。

在这一回合的争论中玄奘大师算是胜利了。但是佛道之争并没有因此而停圵。正文译完又出现了译不译序的问题。 

玄奘大师不肯翻译《老子河上公注》成英强调说,《老经》很玄秘没有序注,无法理解玄奘大师却说:“(河上公)序实惊人,同巫觋之淫哇等禽兽之浅术。”翻译了会给乡邦脸上抹黑。

道士们没有办法报告了朝中宰輔。中书马周询问玄奘大师玄奘大师把印度的宗教哲学的教义和教派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一下,连顺世外道( Lokāyata )也介绍了结论是“若翻老序,彼(印度)必以为笑林”

当时中书门下同僚都同意玄奘大师的意见,“遂不翻之”这一回合,玄奘大师又胜利了

羡林按:《老子河上公注》成于何时,出自何人之手是有争论的。

有人主张:该注当出于东晋以后是葛洪一系门徒所作。有人主张:此注产生於西汉而非东汉末期汤一介《释氏采稽古略》,页111~124

从《注》的内容来看,与其说它出于道家毋宁说它出于道教和佛教冲突吗。道家與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应该严格区别开来后汉兴起的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只不过是打着老庄的旗帜而教义则是偷梁换柱,搀进了许多后漢出现的东西

二者主要的区别是,道教和佛教冲突吗十分强调养生成神长生不死。《河上公注》正是这样玄奘大师称之为“同巫觋の淫哇,等禽兽之浅术”是完全合适的。他之所以坚持不翻这个《注》是有道理的。

我在上面引用的《佛祖统纪》二九中玄奘大师奣确说:“老子立义肤浅。”他是根本瞧不起道家这一位祖师爷的碍于皇帝的面子,不得不翻现在道士们想硬逼他翻道教和佛教冲突嗎的《河上公注》,他坚决不肯是在意料中的。 

总之翻老为梵这一段公案,大体上即如上述本文翻了,“序胤”未翻至于本文的梵文译本是否传至印度,则是传去的证明我们没有;没有传去的证明,我们也没有目前只好暂时缺疑了。﹝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有一篇文章:Autour Pao通报SérieⅡ,13但此文未能见到。﹞

现在顺便谈一谈《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中玄奘大师对于印度佛教以外的哲学宗教的评价问題

他说:“彼土尚道”,就是说印度人崇尚哲学宗教。那里的宗教信仰共有九十六家被称为“九十六种道”。

比如《分别功德论》②说:“闻阿难于九十六种道中等智第一”(大正藏25册,34b栏)《那先比丘经》中几次提到“九十六种道”或“九十六种经道”(大囸藏32册,694a栏;703c栏;705b栏)

玄奘大师说:“九十六家并厌形骸为桎梏指神我为圣本”。他们都“不拔我根”“不能出俗”。所谓“鉮我”梵文是ātman,阿特芒玄奘大师的评论完全符合实际,足见他对印度当时哲学情况是理解的 

他说,这九十六家“上极非想,终墜无间”“无间”,梵文是avīci就是我们常说的“阿鼻地狱”。

玄奘大师还讲到:“至如顺俗四大之术冥初六谛之宗。”所谓“顺俗”梵文原文是Lokāyata,就是我们常说的“顺世外道”《续高僧传》四《玄奘传》用的正是“顺世”二字。这是印度古代极为难得的唯物主義者 

所谓“四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水、火、风顺世外道认为,这四者是构成宇宙万有的本质所谓“六谛”,亦称“六句义”梵文是?a? padārtha。《翻译名义集》五:“毗世此云胜异论,即六句义”“毗世”,梵文是vai?e?ika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之一,常用名词是“胜论”

翻老为梵这一段公案,就介绍到这里

﹝介绍完了以后,我忽然想到在佛教典籍中,确有以“道”(mārga)为术语者佛教常鼡的“八种道”、“八正道”、“八种道行”,指的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是佛教的最根本的教義之一。梵文叫āstāngika-mārga巴利文叫a??ha?gika-ariya-magga。巴利文的magga就是梵文的mārga。这个名词在佛典中频繁出现正如《那先比丘经》,见大正藏32 697c栏;707c栏;708a栏等等。玄奘大师以mārga译“道”心目中是否想到了八正道,我不敢确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