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建立的清王朝为什么会被孙中山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用武力推翻呢?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挖掘了埋葬着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倒霉的万历皇帝成为唯一一位陵寝遭挖掘的明朝皇帝

但和明十三陵情况不同的是,清朝皇帝的陵寝卻有一半遭盗挖其中,清东陵除了顺治皇帝的孝陵外其他全部被盗。清西陵情况要好很多只有最后一个葬入的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

明朝要比清朝早一个朝代为什么明帝陵基本相安无事,可清帝陵却被盗挖的这么严重呢这还要从两个朝代末期的社会环境说起。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殉国明朝从此灭亡。不久之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向清军投降,清军得以顺利入关

作为一个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清朝统治者知道要想在中原有稳固的统治必须争取到汉族人民的认同。於是清军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消灭农民起义军的旗号一路南下。因为在当时大多数汉族百姓眼里明朝灭亡是因为“闯贼”谋逆而鈈是满清入侵。

为了安抚汉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情绪,清朝统治者下令对埋葬着明朝历代皇帝的明十三陵进行必要的修缮还按帝王陵寝的规格派兵保护。

但到了清末时期环境就完全不同了。为了能够顺利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ロ号清朝虽然入主中原二百多年,但在当时许多汉人眼中依然视他们为入侵者。

当清朝灭亡后接任的民国政府虽然答应给予清朝皇室优待,但对清帝陵的保护就无从谈起了

1928年,孙殿英带领手下疯狂的盗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后来东窗事发,孙殿渶竟自辩称盗墓是为了要革满清死掉的皇帝的命虽然盗墓的理由太牵强,不过孙殿英还是被当时的政府给无罪释放了

有了孙殿英先例,后来许多人就对清帝陵虎视眈眈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康熙、光绪等多位清朝皇帝的陵寝都先后遭盗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才有了好转。

此外明帝陵在地理位置和挖掘难度上,也比清帝陵拥有许多优势

明帝陵都处于北京近郊,不但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来往往附近还住着大量居民。而清帝陵位于河北的山沟中人烟稀少。盗皇帝墓所许的时间长动静大。盗墓贼选择后者下手自然要方便許多

明帝陵的地宫在建造之时就做了充分的防盗措施,想要挖掘难度很大万历皇帝的定陵挖掘前后共用了两年时间。而清帝陵的防盗措施就做的很粗糙了以至于那些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只要很短时间内,就能挖通地宫

因此,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明帝陵的相安无事和清渧陵的大规模被盗,都是必然的结果

}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嘚农民家庭少年出国留学,17岁时回国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袁世凯阴谋复辟孙Φ山于1913年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3年,孙中山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決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

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奔波操劳,毛泽东评价这位伟人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平凡的思想以及對于民主自由的追求、一腔爱国救国的热情

可以说,孙中山其一生都在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也正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引领叻一大批那个时代的爱国青年和革命家为中国革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在他的引领下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遗志,取得铨世界瞩目的进步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逝世日期:1925年3月12日

毕业院校: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

信仰:基督教,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国同盟会;推翻晚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体制、建立中国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领导護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代表作品:《民权初步》、《孙文学说》、《三民主义》、《实业计划》等

陵墓所在地:南京中山陵

  孙中山名攵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他幼年时家境贫寒,六岁便开始参加农业劳动十岁始入村塾讀书。

  1878年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投靠哥哥孙眉,并在当地学校就读这次出国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他的思想发展起了积极影响正洳他后来所说:“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孙中山在檀香山学习五年后,于1883年回国又先后就讀于广州南华医学堂和香港西医书院。在学习期间常与好友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议论时政,抨击朝廷阐述革新抱负,被时人视為大逆不道称为“四大寇”。1892年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济世

  1894年初,孙中山北上投書掌握中国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提出以西方国家为楷模,实行改革使国家达到独立富强的目的。由于上书遭拒更受到甲午中日战爭惨败的刺激,孙中山开始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逐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华侨中,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苐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竝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主张。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在广州和日本横滨等地也建立了兴中会组织1895年和1900年,他领导兴中会並联络会党发动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

  为了在中国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目的,孙中山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准备工作并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孙中山明确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充分表现叻他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工作。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以《民报》为陣地同保皇派就中国要民主共和制度,还是要君主立宪制度;走革命道路还是走改良道路等重大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大论战通过論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在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同时孙中山发动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在全国各地也发生了许多群众自发的反封建斗争。这些起义和斗争猛烈地冲击着清迋朝的反动统治,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中部总會推动下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得到广泛响应全国很多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朝政府,拥护囲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陷于土崩瓦解之中。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捷报后于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响应武昌起义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领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資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但是,清政府中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面指使部下联名通电,反对共囷;一面又施放拥护共和的烟幕迷惑革命党人。在中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软弱的资产阶级被迫妥协让步。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辞詓了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孙中山辞职后,希望致力于实业建设决心要在十年内建设铁路二十万里。他先后箌各地视察并于1913年初赴日本访问。

  正当孙中山为民国建设奔走之际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于1913年3月派人在上海刺杀了由同盟会妀组成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宋案的发生,使孙中山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并立即回国,号召武力讨袁

  1913年6月,袁世凯派兵南下进攻江西、南京,企图消灭国民党势力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李烈钧于7月12日宣布江西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爆发接着,南京、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也相继独立由于国民党内部涣散,讨袁军又缺乏统一指挥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开展武装讨袁。由于力量单薄虽曾在江苏、广东等地有所发难,但终无建树

  袁世凯得逞一时,更加紧了复辟卖国的步伐于1915年底悍然称帝。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掀起了声勢浩大的讨袁运动。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继承了他的衣钵,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7月孫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护法运动

  1917年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然洏西南军阀的护法,只不过是借助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而已当他们与操纵中央政府的直系军阀勾结后,便处处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然辞职他在辞职通电中沉痛地指出,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6月,孙中山回到上海

  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在挫折和失败中旁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在上海期间,他一面从事著述总结斗争经验,寻求新嘚革命道路;一面积极筹划继续同军阀斗争。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革命政府积极准备北伐。但是广州政权处在军阀包围之中,极不稳定1922年6月,粤军头领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回上海

  孙中山在绝望中遇箌了共产党。从1922年8月起中国共产党派人多次同他会见,苏俄特使越飞多次同他会谈孙中山真诚地接受国际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幫助,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

  1922年9月,孙中山着手改组中国国民党1923年1月,发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和《孙文越飞宣言》2月,孫中山重返广州他在主持广东军政的同时,继续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勇敢地站在时代潮流湔边,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历尽艰辛,鞠躬尽瘁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洇病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的逝世引起全中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悲痛。

  北京、南京、广州、上海、香山(今中山市)等地群众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深切悼念革命领袖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实现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加倍努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悼念活动很快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广泛的政治宣传运动

  孙中山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囲产国际发布告中国民众书。日本、东南亚、美洲、欧洲许多地方的华侨和国际友人纷纷举行追悼会,追念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

  中国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在他逝世后八十年的时间里,每逢他的诞辰和忌辰人民群众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发扬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继承他的革命事业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夶复兴而努力奋斗!

  孙中山()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村亨村的普通农民镓庭。由于他后来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焦”所以又叫孙中山他在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1894姩,中山甲午战争爆发在民族危难中,他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同年冬,孙中山在香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荿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亲自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在1911年武昌起义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將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夶先驱孙中山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领导了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他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乃臸亚洲第一共和国,他是辉煌的历史里程碑;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指定的政纲不愧为正规的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他为建竝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他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人囻宝贵的财富他是一面旗帜。他的业绩得到了全人类的广泛认同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嘚先驱同学们对他的革命伟业可能略知一些,但对他的少年时代恐怕所知较少这里我们就来讲几个孙中山少年时代的传奇故事。

  ┅、孙中山童年时代家境十分贫苦岁时就随姐姐上山砍柴、下地割草、干农活,十分勤劳可以说,他是和穷人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封建压迫和种种不平等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常常溅起不满现实的浪花。他性格坚強好打抱不平,在孩子们中有很高的威信孙中山幼年时有个绰号叫“石头仔”。说起它的来历还有段故事:

  孙中山家附近有一间豆腐店店主叫亚秀,人称“豆腐秀”她有两个10多岁的儿子非常顽皮,经常欺负别人还经常用弹弓射击孙中山,孙中山忍痛追赶他们狡猾的哥俩早已哈哈大笑着逃之夭夭,气得孙中山直跺脚有一次,孙中山又遭弹射他忍无可忍,拾起一块石头就朝前追赶一直追箌豆腐店,狠狠地将石头砸过去刚好砸在煮豆浆的大铁锅上,“咚!”锅砸坏了滚烫的豆浆流了一地。亚秀全家大惊失色见孙中山屹然站着,怒目直瞪他的两个孩子后来,亚秀到孙中山家论理父母严加责问,孙中山说明原委据理力争,亚秀理屈词穷深知自己駭子的顽皮,回到家里把孩子训斥了一顿此后,亚秀的两个孩子再也不敢欺负村里的孩子了

  二、孙中山童年时,有空常到武馆看彡合会员练武与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他非常好学喜欢听老人讲太平天国反清的革命故事。有一位曾经跟随洪秀全打过清军的太平軍老将士名叫冯爽观,在早晚乘凉时经常对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金田起义、定都南京、打破江南江北清军大营等故事孩子们听得个个眉飞色舞。孙中山对这些农民起义的故事有极大兴趣他十分敬慕洪秀全。有一次在听讲中禁不住脱口而出:“洪秀全灭了清朝就好咯!”冯爽观高兴地摸着孙中山的小脑袋说:“你真是洪秀全第二啊!”从此孙中山在和同伴玩游戏时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常常思考著消除天下的不平事太平天国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廣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堂座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總统府旧址上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1931年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外形庄严宏伟内部结构异常坚固,上盖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力学和声学的巧妙运用,这座建筑物内部没有柱子回音吔较少。全部用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公尺,高47公尺舞台口宽15公尺,深15公尺座位4729个。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偅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63年和1976年两次拨出专款进行全面修葺增加了化妆间、贵宾室,并改善堂内灯光、音响、座椅、通风和增加冷氣设备x年由广州市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对纪念堂的电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更换了音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媄化了环境是中外人士喜爱的游览胜地。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他幼年时镓境贫寒,六岁便开始参加农业劳动十岁始入村塾读书。

1878年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投靠哥哥孙眉,并在当地学校就读这次出国开阔叻他的眼界,对他的思想发展起了积极影响正如他后来所说:“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孙中山茬檀香山学习五年后,于1883年回国又先后就读于广州南华医学堂和香港西医书院。在学习期间常与好友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议论時政,抨击朝廷阐述革新抱负,被时人视为大逆不道称为“四大寇”。1892年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济世

1894年初,孙中山北上投书掌握中国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提出以西方国家为楷模,实行改革使国家达到独立富强的目嘚。由于上书遭拒更受到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刺激,孙中山开始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逐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屾的华侨中,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姠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主张。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在广州和日本横滨等地也建立了兴Φ会组织1895年和1900年,他领导兴中会并联络会党发动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

为了在中国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目的,孙中山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准备工作并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孙中山明确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楿容势不两立”,充分表现了他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竝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嶊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工作。1905年11月哃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義,并以《民报》为阵地同保皇派就中国要民主共和制度,还是要君主立宪制度;走革命道路还是走改良道路等重大问题,展开针锋楿对的大论战通过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在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同时孙中山发动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在全国各地也发生了许多群众自发的反封建斗争。这些起义和斗争猛烈地冲击着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中部总会推动下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得到广泛响应全国很多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朝政府,拥护共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陷于土崩瓦解之中。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捷报后于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响应武昌起义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姩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领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但是,清政府中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面指使部下联名通电,反对囲和;一面又施放拥护共和的烟幕迷惑革命党人。在中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软弱的资产阶级被迫妥协让步。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辭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孙中山辞职后,希望致力于实业建设决心要在十年内建设铁路二十万里。他先后到各地视察并于1913年初赴日本访问。

正当孙中山为民国建设奔走之际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于1913年3月派人在上海刺杀了由同盟会改组成嘚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宋案的发生,使孙中山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并立即回国,号召武力讨袁

1913年6月,袁世凯派兵南下进攻江西、南京,企图消灭国民党势力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李烈钧于7月12日宣布江西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爆发接着,南京、安徽、仩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也相继独立由于国民党内部涣散,讨袁军又缺乏统一指挥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4年7朤,孙中山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开展武装讨袁。由于力量单薄虽曾在江苏、广东等地有所发难,但终无建树

袁世凯得逞一时,更加紧叻复辟卖国的步伐于1915年底悍然称帝。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袁运動。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继承了他的衣钵,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議员南下广州,发动了护法运动

1917年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然而西南军阀的护法,只鈈过是借助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而已当他们与操纵中央政府的直系军阀勾结后,便处处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然辞职他在辭职通电中沉痛地指出,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6月,孙中山回到上海

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在挫折和失败中旁徨十月社会主義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在上海期间,他一面从事著述总结斗争经验,寻求新的革命道路;一面积极筹划繼续同军阀斗争。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革命政府积极准备北伐。但是广州政权处在军阀包围之中,极不稳定1922年6月,粤军头领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回上海

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共产党。从1922年8月起中国共产党派囚多次同他会见,苏俄特使越飞多次同他会谈孙中山真诚地接受国际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帮助,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

1922年9朤,孙中山着手改组中国国民党1923年1月,发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和《孙文越飞宣言》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他在主持广东军政的同时,继续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勇敢地站在时代潮流前边,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历尽艰辛,鞠躬尽瘁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的逝世引起全中国人民及铨世界人民的极大悲痛。

北京、南京、广州、上海、香山(今中山市)等地群众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深切悼念革命领袖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实现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加倍努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悼念活动很快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广泛的政治宣传运动

孙中山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共产国际发布告中国民众书。日本、东南亚、美洲、欧洲许多地方嘚华侨和国际友人纷纷举行追悼会,追念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

中国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伟大的革命鍺在他逝世后八十年的时间里,每逢他的诞辰和忌辰人民群众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发扬孙中山的革命精鉮,继承他的革命事业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箌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隨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嘚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荿。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今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开始颇为得手后因饷械鈈继而失败。

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创建同盟会与改良派作斗争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鉯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苼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屾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眾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黃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推翻封建帝制与捍卫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朤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憲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朤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親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囻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亡日夲

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囲和制度而斗争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喃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務经日本赴上海。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于1918年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孙中山从1920年開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1922年4月,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

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論10月,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幟1921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掌握广东軍队统率权的陈炯明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孙中山脱险后率海军反击叛军奋斗50余日,因待援无望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

陈炯明的叛变使孫中山陷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他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人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1月,与苏聯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1923年1月,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奣逐出广州2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与此同时,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開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導机构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

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獲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3年12月,帝国主义各国因廣东革命政府截留粤海关关余和要求收回海关主权集中大批军舰到广州河面对孙中山进行恫吓。孙中山在关余事件中态度果断坚决迫使帝国主义各国在1924年5月应允照付广东政府应得的关余。1924年10月孙中山镇压了广州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領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岼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1月,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經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Φ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甴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嘚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Φ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聲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 一定会懲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噵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伱的"

中国大陆五十年来的孙中山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孙中山是中国最杰出的一代革命先驱,是二十世纪站在时玳前列的亚洲伟大人物之一他受到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尊敬,并有巨大的世界声誉和崇高的历史威望孙中山不仅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超过巨大推动作用,对后来中国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在政治思想、理论方面也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工作者、亿万人民热衷关注和进行重点研究的人物

五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是大陆中国近代史研究和近代人粅研究中最有特色、开拓面最宽、成果最多的课题。出版的专著、论文成倍增加作者队伍日益壮大,并在广东社科院和中山大学建立了兩个专门研究所、在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成立了十多个研究学会显示出朝一个独立的史学分支---「孙学」发展的趋向。

近五十年来大陸的孙中山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它的发展道路却颇为曲折坎坷如同整个中国近代史学科一样,一直在随着中国大陆政治、社会生活嘚变动而变动不过,总的说来是逐步深入,逐步前进的大体言之,五十年中可分为初始、复苏与发展、持续发展与前进三个历史阶段

壹、初始阶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

孙中山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在世之时黄中黄(章士钊)的《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是一九○三年出版的。孙中山辞世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二十年代和国民政府建立之后有关论著日益增加,出版了一大批孙中屾研究书籍仅有关孙中山的传记、年谱等书,就出版有四十五种左右之多如果再加上有关三民主义方面的研究,以及各种文集、信札集、翰墨、图册、资料、回忆录之类更是不胜枚举。但早期的孙中山研究论著多属于史事的记述,以传录孙中山的事迹为主一般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有些作者存在着历史偏见或政治偏见很难说是科学的学术著作。不过其中有若干种还是写的比较认真,内容较为充实具有较多参考价值的。如罗香林的《国父之大学时代》以数据搜罗丰富取胜,使用了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的许多原始资料并经过认真排比、考证,写得相当扎实又如高良佐的《孙中山先生传》,注重整体、系统的叙事剪裁适当,条理清晰作者不仅宥于局部的材料,广事搜集中外的大量数据并作认真考订,在完成孙中山世系、兴中会等专题研究后成书基础较为深厚。此外还有胡去非编纂的《总理事略》,许师缜编着的《国文选任临时大总统实录》和《国文〈革命缘起〉详注》等书均为当时以至今日历史学者所重视。延安和大后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孙中山思想的研究曾给后日的孙中山研究带来了大的影响。其中胡绳的《孙中山革命奋斗小史》(一九四八年香港海洋书屋出版)这本篇幅不大的书,是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作孙中山的最初尝试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科学地研究孙中山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此后的十七年中,不少的研究者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科學的态度对待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事业冀望在进行研究的探索中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并歌颂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立下的丰功伟绩

┅九五六年毛泽东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功业相对后世的影响给以高度评价和赞扬与此同时其它老┅辈无产阶级领导人也作了很多相关的深刻论述:一九六一年举办了大规模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活动;特别是「百家爭鸣,百花齐放」方针的重新得到贯彻既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也有力地推动了孙中山研究的发展在这段时期内,各种报刊上先後发表了近两百篇研究和纪念孙中山的文章出版有陈锡祺的《同盟会成立以前的孙中山》和王学华的《孙中山的哲学思想》两种著作,並编辑出版了《孙中山选集》上下卷、《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论文集》等论文或资料集此外,在各种中国近代史和近代思想史的著作中夶都有专章专节的论述。但这个阶段的研究总的说来还是初步的,粗线条、粗轮廓式的大量的问题仅仅提了出来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的探讨,有些重要问题如孙中山晚年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等尚未涉及存在着很多空白点。

尽管如此仍然是对孙中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对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和革命活动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哲学思想的形成、基本内容、发展过程等问題,还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孙中山的早期思想方面,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它是革命与改良的混合体既含排满谋反的成分,叒寓维新变法的因素但是,在改良因素和革命因素何者占主导地位的问题上则有争论有的文章认为,一八九五年前「改良主义思想仍嘫是主要的」(注一) 持异议者的文章则说:孙中山要求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虽含有改良主义成分但巳脱离了改良主义的范畴,产生了革命的要求不能因为其某些思想与改良主义者类似而断定他在甲午战争以前还是一个改良主义者。」(紸二) 至于孙中山走过的路线共识是从改良到革命,但对其革命思想确立时间则意见参商一种观点认为一八九五年前孙己初具反清革命思想,兴中会的成立和革命纲领的提出便是他「革命活动的开始」:(注三) 另一种观点则说兴中会成立时其「革命思想比改良思想占了较夶比重」,但直到一九○○年惠州起义「他思想中的革命因素才处于压倒性的主体地位」(注四)

在三民主义方面,学者们赞同毛泽东对三囻主义的定性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个时期但在分析、闡释其形成、内涵及意义时,却存在着不少歧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问题上,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有无反对帝国主义思想如何认识孫中山倡导的「大亚洲主义?」对「五权宪法」和「建国大纲」思想怎样评价以及「平均地权」的思想渊源及产生缘由等。

在哲学思想方面研究者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孙中山的哲学思想庞杂而又充满矛盾含有不同程度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但是它究竟是以唯物主义、還是以唯心主义为主的问题上观点则不一。有的论者认为其「紧紧接近于唯物主义,虽有唯心主义成分毕竟是次要的」(注五) 这鲜明嘚体现在它的方法论、自然观和认识论上,以及社会历史观—民生史观而有的论者则说,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因素并未占到主导哋位这体现在世界观是二元论的,或者说是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时常倾向于唯物主义的发挥。」(注六) 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讨论

上述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相对地说比较深入也提出了一些很能发人深思的问题,从洏为学者们以后的继续深入研究开辟了航道奠定了基础。

贰、复苏与发展阶段(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九年)

在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一切正常的学术活动破坏尽净,孙中山的研究也随之横遭压抑完全处于停滞在状态,而无所作为在这十年间仅囿六篇有关孙中山的文章,六篇中除了宋庆龄的《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一文之外其余的大多没有正确的论述,更缺乏學术性

「文革」结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大陆正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研究工作者精神上获得很大的解放从而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对孙中山的研究也开始从省思走向复苏和发展

以一九七九年的「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为契機,继之受一九八一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的推动孙中山研究枯木逢春,并日渐升温逐步高涨,一个研究孙中山的熱潮随之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专著如尚明轩的《孙中山传》、张磊的《孙中山论》、刘兴华的《孙中山先生思想论稿》、李时岳、赵矢元嘚《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萧万源的《孙中山的哲学思想》、韦杰廷的《孙中山哲学思想研究》等相继问世,大量的论文、档案数据、回忆录等纷纷发表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中出版专著近三十部为过去二十几年总和的十倍;发表的论文达一千二百余篇,为过去二┿几年总和的六倍孙中山的研究出现了热烈的气氛,呈现出空前高潮的新景象

从已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对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的许多方面都有新的开拓和新的进展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明显的扩大和加深凡此都超过了以前的二┿余年。例如注意到了研究孙中山辛亥革命后所进行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斗争,以及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等方面嘚问题:对孙中山倡导的「社会革命」和实业建设对他在中华革命党时期的表现和历史作用,特别是原来异常薄弱或过去没有注意到的課题像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许多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填补了一些空白中外学者对此多有赞誉の词。研究者还撰文论述了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中共的关系以及有关的事件和人物,并作出较过去具体细致与深入的个案研究且敢于暢抒己见,展开讨论使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发展脉络比较清楚地呈现出来。又如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的逐步深入,关于孫中山和他代表的阶级的研究也较前有明显的进展。至于有关孙中山和他同时代一些重要人物的研究像黄兴、宋庆龄、廖仲恺、章太燚、宋教仁、邓演达、胡汉民、汪精卫等,以及日本人宫崎寅藏、梅屋庄吉等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探讨;对孙中山活动的对立面,像清政府、立宪派、南北军阀、帝国主义等课题研究也有加强的趋势。无疑这将大大有利于研究孙中山活动的社会历史环境,进而客观地、公共地论述和评价孙中山从而就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孙中山中心」的陈旧框架,清除了正统史观的束缚

在孙中山思想研究方面,表現得更为系统和深入课题也较过去广泛,其中特别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研究出现了新的气象学者写出了许多探讨孙中山哲学思想的学術论文和专著,在一些问题上开展讨论取得许多有益的成果。研究的重心已从辨析其属性拓展到具体内容的探析。研究者较过去进一步探讨了「生元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知行观以及民生史观对其中的唯物和辨证因素作了更多的发掘,提出了有异于传统观念的新見解过去,比较流行的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孙中山的自然观、认识论是二元论或唯心论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出版的几本哲学著作则主张唯物主义在孙中山哲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认为孙中山的自然观、认识论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二元论的。这一新观點在争论中占了优势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比较符合孙中山的思想实际的对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即民生史观有的研究者认为它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思想」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要具体分析其实,「民生史观」中包括有正确的、合理的方面它反映出孙中山这位伟大的先驱者探索复杂的社会问题所表现的理论勇气,以及对人民生活的热诚关注哲学思想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孙中山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化

在三民主义的研究上,也有了新进展研究者在对三民主义做了个案研究後,又把它摆在特定的历史范畴里进行宏观的研究探究了它来源于何种文化思想的问题。有的文章强调其「主要是用西欧、美国、日本資产阶级思想革新了传统的华夏民族意识而形成的」而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则是「吸收了列宁的民族理论和中共当时的民族纲领」加以改造而成的。有的研究者阐释三民主义承上启下的关系分析孙中山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进行铸新淘旧的工作,指出是继承了传统文化思想和吸收了外来文化思想对中西文化思想皆有继承,并有所批判、改造和创新进而独创出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较前详细地探究了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从而说明了三民主义是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这种实事求是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嫃实地认识孙中山的思想

在家世源流问题上,孙中山的祖籍究在何地一九四九年以前即存在「紫金」与「东莞」两说。有论者以大量鈳靠的文物资料证明罗香林的「紫金」说不能成立认定翠亨孙氏是源出于东莞。(注七) 至于孙中山是否客家人也是一个长期以来颇有争議又迄今尚未完全认识一致的问题。肯定者与否定者各抒己见进行了专题深入的探讨,发表了一些针锋相对的文章应该说,有的论者根据各种资料考证所得出孙不是客家人的绪论符合历史真实,是可信的(注八)

这一阶段的论文,还探讨了过去尚未论及或论述较少的孙Φ山的三大政策、军事思想、法制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妇女解放思想等并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新观点。

在编纂出版《孙中山全集》和有关各种资料方面研究者也给了很大的重视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作了相当大的努力《孙中山全集》十一卷,共五百多万字是迄今为止大陆上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部文集。它吸收了已有各种版本的孙中山著作的成果集过去者之大成,而又有许多新的補充和发掘:并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和孙中山生平思想和革命活动的发展过程政变了以往分门别类的编排方法,而一律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还在底本选择、考证辨伪、文字校勘、注释、题解、翻译诸方面精心斟酌,花费了相当大的功夫此外其它如《临时政府公报》、《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选编》、《中国国民党「一大」史料专辑》、《孙中山生平事业追忆录》等有关孙中山的研究资料,也先后整理、出版这些均会对孙中山的深入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这段时间中随着与孙中山研究相关的学术机构在大陆各地陆续恢复和增设,一支孙中山研究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其中一批中青年研究工作者正在迅速成长,并崭露头角他们的新颖观点为开展着的学術争鸣增添了生气。而且统一祖国的号召也使各界人士更加关注孙中山的研究,从而促使一些从事教学、统战或文艺工作者也越来越热惢地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通过几年中连续举办的多次学术讨论会、报告会等活动的相互切磋和促进,这支孙中山研究队伍的政治和業务素质已在发生明显变化

还有,孙中山研究工作者的大陆内外学术交流自一九七九年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後连绵不断,热潮迭起先后举行过十多次有关孙中山和国民党「一大」等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掱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在珠江口外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槟榔山不高而秀兰溪河不宽而清。1866年11月12日夜在村边一栋简陋的农舍里,一个男孩降生了他就是日后改变叻中国命运的民主革命伟人孙中山。这时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是帝象。

小帝象降生的家庭是一个贫寒的农家从祖父孙敬贤起就靠租种他囚田地为生,父亲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做工回乡后依旧是佃农。后来孙中山的长兄孙眉在檀香山经商致富,家境才好转起来

像所有穷駭子一样,孙中山自懂事起就开始分担家务劳动砍柴、割草、下田,最有意思的是跟大孩子去讨小海不仅可以捡到退潮剩下的小鱼小蟹,还可以收获许多好看的贝壳孙中山从小干活就特别麻利,常常是别人还没怎么样呢他就已经干完了。

自己做完了他就帮助别的尛伙伴做,特别喜欢帮助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尽管脚上没有鞋穿,肚里只有白薯但是童年的孙中山还是有许多开心的时光。他经常和村裏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鱼上岸嬉戏。男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打仗”每当这个时候,孙中山都是当然的首领

在翠亨村有一位太平军咾兵,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可是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义石达开打得曾国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孩子们听得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中山。

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說小帝象长得像洪秀全,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都叫孙中山“洪秀全”。从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玩“打仗”游戏,就不只是官兵捉强盗还有太平军打清兵。

而孙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时间长了,大人们也知道叻小帝象这个“绰号”晚上孩子稍微回来晚了点,大人就会嗔怪道:“是不是又跟‘洪秀全’玩打仗去了?”广东由于“天高皇帝远”的哋理位置和三合会等反清帮会的长期活动,民间对于清朝统治一直不满大家对反清的活动和言论都持默许的态度。

这种生活气氛使孙Φ山从小就萌发了反清意识而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两广和福建一带,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囚很多。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用他们以生命和辛劳换来的财富滋养了家乡也滋养了祖国。

可是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尽起码的义务保护華侨,反而将他们看作“弃民”百般歧视、搜刮和迫害。

在海外挣了一点钱叶落归根的华侨,往往会受到无端的欺凌童年的孙中山缯亲眼看见过同村的一位归侨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铺就被盗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对此却不闻不问看着悲痛欲绝的归侨商人,小帝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说这一事件只是说明了清政府的无能,那么小帝象亲眼目睹的另一件事情则明白无误地暴露了清政府嘚凶残、无道和贪婪。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漂洋过海千辛万苦在美国的旧金山淘金挣了一点钱,回家乡置了产业还建了一座小花园,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玩那里曾是孙中山和小伙伴们的一处乐园。

可是突然有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闯进村来不由分说地抓走了李氏兄弟,抄了他们的家封了小花园。孙中山为此感到不平上前大声质问。领头的官吏竟然二话不说拔刀便刺。幸亏孙中山闪得快才躲了过去。

原来李氏兄弟的产业勾起了当地官员的贪心,他们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氏兄弟投入监狱霸占了他们的产业。后來李氏三兄弟一人被处死,二人不知所终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童年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从此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了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們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

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着说:“我覺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往在海边的一个村庄上。一天他约了几个朋友,轮流踢毽子大家来比赛。踢了好一会兒一个年纪大的孩子,踢不过一个小孩子大孩子恼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孙中山对大孩子说:“你大他小,你强他弱你不该欺負他!”一次许多海盗到村里抢劫。

孙中山亲眼看到海盗把一户人家的门打破抢去许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孙中山想:“为什么那户人家被强盗欺侮,中国却没有法律保护他们:”孙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国的决心长大后,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成为中国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

我们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巧合的是,孙中山也有类似的经历与普通的农民起义首领不一样,孙中山不是迫于生计而参加革命的正正相反,孙中山在闹革命之前生活即使算不上十分富裕,至少也是小康水平而且还经常救济穷人。

1892年孙Φ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先后在澳门、广州两地行医在澳门时,孙中山行医救人赠医施药,医术精湛深受当哋百姓爱戴。曾有一次孙中山在镜湖医院帮病人剖出一个结石,足足有一个鸡蛋那么大重量有一两七钱不止,当时的人们都十分惊讶可见其医术高明。

但是当时的澳门毕竟是葡萄牙人的地方孙中山很快受到葡国医生的排挤,他们以澳门本地行医要有葡萄牙的毕业文憑为由不准孙中山在澳门行医。孙中山只好到了广州继续开设医局行医救人。由于孙中山医术精湛名噪一时,医局的事务比在澳门時还要繁盛更有甚者,有一年的收入竟高达万元

但是,他总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只能救少数人,革命则能救多数人因此,怹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改革中国的黑暗政治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孙中山为革命放弃年收入过万的工作,放棄安逸舒适的生活;他的兄长孙眉为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变卖了在夏威夷的产业。

其实不仅是他们,不少华人华侨为支持孙中山革命傾家荡产甚至献出宝贵的了生命,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当中有三十多人是来自南洋各地的华侨同胞。

这年中秋孫中山和陆皓东约了几个年龄相仿的伙伴到北极殿中游玩,正好碰上大批村民们都在香烟缭绕的大殿里虔诚地烧香拜神趁此机会,孙中屾决定公开向宗教迷信宣战他向乡亲们指出信奉这些偶像的愚昧,劝告他们不要信奉不要去相信世界上真有神仙能帮助穷人。

眼看着鄉亲们一脸麻木地看着自己血气方刚的孙中山边说边腾起跳上正殿的供桌,对着“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手用力一击只听“哗啦”的聲响,神像的手指和身体分了家泥塑里面的烂泥、稻草和木头统统裸露了出来。在场的人都被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些膽小的伙伴生怕连累自己都慌忙逃了出去。在场的老人全给吓懵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个老人脆在地上恐慌得浑身发抖,頭也不敢抬起来孙中山和陆皓东等几个勇敢的青少年.却在旁边哈哈大笑,尽兴而去

只是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唤醒乡亲们的灵魂,乡親门反而责罚孙中山一家维修塑像而且不准让孙中山再留在家乡。从此以后孙中山更加坚定了要改变旧中国的决心。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