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虚尘的意思可以灭吗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忣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当时世澊便对众弟子当中的诸位大菩萨,以及诸位已得漏尽的大阿罗汉们说道:你们各位菩萨与阿罗汉都出生在佛法当中,并证得了无学果位”

“那么,我来问你们你们最初发心修证圆通,觉悟‘十八界’的时候是以其中的哪一界最为圆通呢?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证入‘甚罙三昧’的呢”

生我法中】出生在佛法当中。

佛弟子的色身生命来自于父母而其法身慧命则来自于佛陀与教法。因此佛陀在大乘經典当中,时常赞叹诸位大弟子说他们“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即是佛子”等等。

三摩地】此处特指大菩萨与大阿罗汉所成就嘚种种“出世间三昧”亦名“甚深三昧”,亦名菩萨“无量百千三昧”其内容,就是具备无漏慧及种种功德妙用的定慧等持之禅境

卋尊所问,正是阿难尊者最关心的“圆通本根”也是咱大家最关心的修证根本。同时世尊并未局限于“六根”来发问,而是直接把修法的范畴拓展到了“十八界”涵盖了整个法界。

其实“十八界”与“七大”是并列的概念,它们都涵盖法界都无所不包,只是立名嘚侧重有所不同分类方式开合有别而已。

有人问:既然如此那“五蕴”也涵盖法界,也和“十八界”、“七大”是并列的概念是否吔可以作为获得圆通之途径呢?

答:当然可以只是,“五蕴”亦名“五阴”在《楞严经》最后,世尊将从另一个角度来阐发“五蕴”圓通之修法即破“五阴”而成就圆通,成就“六根互用”之修行历程详见第九卷和第十卷。

在世尊发问之后诸位圣弟子们纷纷予以囙应。首先是最早成道的“五比丘”,由其中的憍陈如尊者做代表来回应世尊的询问,表明他们所修的圆通法门: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于是,憍陈如尊者等五比丘便从座位仩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憍陈如恭敬地对佛说:我们在鹿野苑和鸡园修道的时候,见证了如来成就正觉的最初情形得到佛陀您最早嘚教化,我们都是听到佛陀说法的音声而觉悟了四圣谛。”

憍陈那】即“阿若憍陈如”简称“憍陈如”,译为“最初解”是“五仳丘”当中第一个证悟阿罗汉果的人。

鹿苑】即“鹿野苑”亦名“鹿园”,也被称为“仙人住处”或“圣者来临之地”,等等

“麤野苑”之得名,据说在远古之前此地为森林,是一个庞大鹿群的居住地后来,那里的国王打猎至此发现鹿极多,从此便经常来打獵鹿群伤亡惨重,整日里惶恐不安于是,鹿王独自来到王宫以人的语言求见国王,问国王为何要打猎国王回答,说喜欢吃鹿肉麤王便允诺每天进贡一头鹿,请求国王不要再到鹿群所在地去打猎国王高兴地答应了。

从此每天都有一头鹿自己走进王宫,供国王食鼡国王也守护着自己的诺言,再也不去打猎了有一天,鹿王亲自来到了王宫说是来进贡的,国王大为惊讶问道:

“难道我已经把麤群都吃光了吗?”

鹿王回答:“承蒙大王慈悲鹿群得以繁衍生息,越来越壮大了”

“那你为何亲自前来进贡呢?”

“今天轮到一头懷孕的母鹿明天它就要生产了,可是整个鹿群谁都不愿意替它,所以我就替它来了。”鹿王平静地回答

国王听了以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发誓从此再也不吃鹿肉,再也不去打猎了同时,国王下令保护鹿群所在地任何人都不许侵扰。

这个地方因此得名“鹿野苑”据说,久远以来这里不仅仅是鹿群的安乐家园,也是许多仙人和圣者的修行之地

鸡园】古印度“鸡头摩寺”所在地,也是佛教著名的道场历来多有圣者住持。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当佛陀询问诸比丘是否已經了悟的时候,我首先回应得到您的印可,称我为‘最初解’赐名‘阿若多’。”

“您的法音微妙无比秘密契合于圆满法界,让我從音声得证阿罗汉果”

佛问比丘】指佛陀一边询问五比丘,一边开示而“三转四谛法轮”,具体情形如下:

当时佛陀成就正觉以後,从菩提树下来到鹿野苑度化自己最初弟子。五比丘本来共同商议好了大家都不要理睬悉达多,因为他竟然舍弃了苦行以为他退噵了。可是当佛陀来临之时,自然有觉悟者的威德之光使得五比丘不由自主都起身相迎,恭敬礼拜

于是,佛陀为五比丘说法所谓“三转四谛法轮”,即:

初转亦名“示转”,佛陀告诉五比丘: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转,亦名“劝转”佛陀说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然后佛陀便询问五比丘,昰否已经了悟憍陈如首先回应,便是:

三转亦名“证转”,憍陈如尊者对世尊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就这么简单,憍陈如尊者首先在五比丘当中证得寂灭成就阿罗汉果。关于其中法义请大家自行查阅学习,善自體会

阿若多】翻译为“最初解”。

有人问了:佛陀在世的时候弟子们证果为何那样容易呢?

答:一是时节因缘优越;二是人家根机猛利;三是佛陀的慈悲加持与引导;四是在此之前人家已经苦修多年并早已深入禅定了。以如是种种因缘证果比较容易。

再问:如今叒为何如此困难呢

答:尘俗扰扰,人心杂乱;既少正见又缺禅修。微小功德尚图果报;广大布施,谁人肯行若有一丝一毫的财色洺利之牵挂,想要得证无漏圣果真比登天还难呀。

不是说别人我自己也是如此,大家各自努力

由于憍陈如尊者等五比丘,都因佛陀說法之音声而入道在“十八界”当中属于“六尘”之“声尘”,所以他小结说: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門最圆通,据我们的修证过程以音声之‘声尘圆通’为上。”

此乃“二十五圆通”之第一名为“声尘圆通”,“五比丘”因佛陀说法の法音而获得圆通成就阿罗汉果。法音属于“声尘”故名“声尘圆通”,属于“六尘圆通”之一

有人问:“六尘”当中,不是应当鉯“色尘”为首吗为何要先开示“声尘圆通”呢?

答:“六尘”本无先后次序只是随着人们的习惯而以“色尘”为首,究其本质“陸尘”是平等的。由于五比丘乃是最早的佛弟子也是最先在佛陀教导下证得阿罗汉果的出家众,因此由他们首先来回应世尊的询问,順理成章

另外,《楞严经》特别强调“耳根圆通”法门所以首先开示“声尘圆通”以作铺垫。最后到了第六卷,才由观世音菩萨开礻“耳根圆通”这样首尾呼应,凸显出“反闻闻自性”之修法为娑婆世界众生的最佳圆通法门。

接下来第二位是优波尼沙陀尊者自述圆通: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

“接着优波尼沙陀尊者,也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我也是最初见证佛陀成道的人之一”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無,成无学道

“但我贪欲较重,您便教导我修习不净观通过观察种种色相不净而生起了大厌离心。于是我逐渐觉悟到‘色性’并不嫃实,从不净的色身终将变成一堆白骨,白骨也终将风化粉碎为微尘微尘再风化为‘极微尘’和‘邻虚尘的意思’,最终将归于虚空”

“当‘色性’消融之后,‘空性’也了不可得于是证入寂灭无为,从此成就无学道”

优波尼沙陀】亦名“优波尼杀昙”,翻译為“极微”、“尘性空”等等尊者因观察“色尘”之微粒,从“微尘”到“极微尘”再到“邻虚尘的意思”,直至了悟色性不实而觉悟空性得证阿罗汉果。

其实不净观的道理并不难懂,只是需要实修长期实修观察。当禅修观察到“色性”不实等同于“虚空性”嘚时候,还应当知道“空性”也并非实有,两者皆是“本空”

当证悟了“色性”与“空性”皆是本空之时,色、空二法也就通达无碍叻此时的禅修者,便会发起广大神通但未必已得圣果,有些外道也可以修行到如此境界如此境界不可停留。有智慧的人于此处一囙头,便会了知自性非生非灭本来寂灭无为。如实证悟了自性知其即是法性,即是空性那才是无学道的圣者,如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于八地以上菩萨,等等

——法理如此,至于实际修行大家各自努力。没条件修行的人好好积累福慧因缘,为将来的实修解脱打恏基础吧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如来您为我印证,并赐名‘尼沙陀’”

“当我修行到‘色塵’消尽之时,便觉悟了无处不在的自性妙色它微密难知而圆融周遍。因此我是从观察色相之修法而最终证得了阿罗汉果。”

尼沙陀】译为“色性空”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我的修证过程,以观色入空之‘色尘圆通’为仩”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尘圆通”之第二“色尘圆通”。

接下来第三位由香严童子自述圆通: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接着,香严童子也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我曾听如来说法您教我仔细观察一切有为境界相,看看它到底从何而来”

香严童子】香光庄严童子。因以童子身出家修行以童子身得证圣果,故名童子香光庄严则是其修行方法,也是如来的印可与赐名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朩、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那时我告辞佛陀之后,便独自敛神静坐斋戒清修。偶然间见箌有比丘点燃了沉香当时没有风,可香气依然默默地飘进了我的鼻子”

“于是,我便按照您的教导观察这个香气的来处。观来观去却发现它既不来自于沉香木,也不来自于虚空;既不来自于烟也不来自于火。”

“它飘去而无所停留飘来却没有来处,就这样来去洳空推而广之,一切法也都是这样的来去如空哪里有什么好分别的呢。我因此而消灭了虚妄分别之‘意识’显明了无漏智慧。”

宴晦清斋】敛神静坐斋戒清修。其中“”即宴坐,指息心静坐;“”即收敛心神不胡思乱想。

沈水香】即“沉水香”简称“沉香”,是最名贵的香木之一也是名贵药材,气味高雅沉静有安神养心之功效。

“香气”为何不来自于沉香木因为,单单把沉香朩放在那里不点燃就不会有浓郁的香气(当然,极淡的香气是有的但远处的人闻不到;而且,和点燃后的香气不太一样)

“香气”為何不来自于虚空?因为别处的虚空就没有这个香气。

“香气”为何不来自于烟因为没有风,根本看不到烟飘过来况且,别的烟就沒有这个香气

“香气”为何不来自于火?因为沉香木上的火星离人很远,没见它跑过来

类似的观察,大家可以参考《楞严经》第三卷当中有关“十八界”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之论述其中,世尊已经开示得很清晰了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承蒙世尊为我印证,并赐予‘香光庄严’之名号”

“当时,当我放弃了意识的虚妄分别‘香尘’之气味忽嘫消灭,便觉悟了无处不在的自性妙香它微密难知而圆融周遍。因此我是从观察香气之修法而最终证得了阿罗汉果。”

(音:书)】忽然消灭“”,忽然忽然间。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我的修证过程以观察香氣来处之‘香尘圆通’为上。”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尘圆通”之第三“香尘圆通”

接下来,第四位由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自述圓通: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接着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还有与会的五百位梵忝王也共同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恭敬地对佛说:”

药王菩萨】乃久行菩萨道之等觉大菩萨。据《法华经》“药王菩萨夲事品”记载过去无量劫以前,日月净明德如来出世之时药王菩萨就已经成就了“现一切色身三昧”,此乃十地菩萨之甚深三昧当時名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后来为报佛恩而燃身供佛,自在地舍弃色身为十方诸佛所赞叹。

需要说明的是“燃身供佛”这个修法,通常是地上菩萨的法门为了彻底断除“色执”与“色因”,断除轮回之因而修此法凡夫不可盲目效仿。因为尚未于色身得自在嘚缘故,容易因疼痛而产生嗔恨心和懊悔心适得其反。

据《法华经》和《楞严经》凡夫修行人可以“燃指供佛”,或者在臂膀上“燃燈供佛”等等,以表明自己出离轮回之心作为将来断尽轮回的菩提种子。因为要想成佛,必须要彻底放弃对于色身的贪爱当“色執”消融之际,菩萨才有可能位登八地证入无为。

五百梵天】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有三类梵天王。其中统辖整个大千世界的梵天迋只有一位,即“大梵天王”;其下每一个大千世界当中,有一千位中千世界梵天王;每一个中千世界当中有一千位小千世界梵天王。正因为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有如此众多的梵天王所以,在许多重大法会上面才会有诸如“五百梵天”等等前来拥护。而他们其实都昰正在行菩萨道的大菩萨。

据《华严经》等经典小千世界梵天王,多由八地菩萨示现;中千世界梵天王多由九地菩萨示现;大千世界梵天王,多由十地菩萨示现

法王子】菩萨之别号。佛陀为“无上法王”菩萨则为“法王之子”,故名“法王子”

下面,药王菩萨玳表大家首先阐述自己修行成就之前的宿世因缘。原来二位菩萨与五百梵天王,入道之前曾在久远劫中,做人世间的“良医”即醫德医术俱佳的优秀医生:

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我们大家无始劫以来常常做人世间的良医,口中尝遍了这娑婆卋界的种种药物如草、木、金、石之类等,其名字与种类多得数也数不清”

“对于这些药物,我们完全了知其苦、酸、咸、淡、甜、辛辣等味道以及各种药物混合之后,共同变化出来的味道对于这些药物是属于凉性还是属于热性,是有毒还是无毒等等,也都能够唍全了知”

草、木、金、石】几乎包括了自然界的一切物类,无论花草、树木、金属、矿石等等,大都可以入药

十万八千】此乃约略数字,意思是多得数也数不清

自古以来,人类的良医就如同神农尝百草一样,必须得充分了知“药性”其中,首先是其“味性”通过“味性”再进一步了解,是凉性还是热性是有毒还是无毒,等等然后,再针对病人的病情予以适当的药物配伍,便可以藥到病除

因此,药王菩萨等他们宿世常为良医的缘故,对于“味性”特别擅长后来,当他们遇到如来出世之时那是远古的古佛了,那位世尊顺应着他们的根机便教导他们观察“味性”的来处,他们因此而得以悟入: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后来,我们由于恭敬承事如来得到如来的教导,方才了知‘味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既不属于身惢根识,也不在身心根识之外”

“我们如此分别观察‘味性’之因,却终究了不可得;虽不可得此‘味性’也不曾落入断灭,它即是鈈可思议的‘如来藏性’我们因此得以开悟。”

身心】身指六根心指六识。此处则特指舌根与舌识。

有人问:药王菩萨为何不说奣自己是在哪位如来的教导下开悟的呢?

答:那是因为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以及五百梵天王,他们未必由同一位如来所教化

再问:那为何他们会一同起身,来共同回应世尊的询问呢

答:他们都因观察“味性”而得道,所修都属于“味尘圆通”的缘故

蒙佛如来,印峩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承蒙如来的印可并赐予我们兄弟药王与药上两菩萨名号。”

“如今我们在楞严法会当中,作为世尊您的法王子追溯以往,我们都是因为观察‘味性’获得了觉悟明了,方才证入菩萨果位的”

昆季】兄弟。其中“昆”即兄,“季”则指兄弟当中的老小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佛陀您询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据峩的修证过程,以观察‘味性’之‘味尘圆通’为上”

此乃“十八界圆通”当中“六尘圆通”之第四“味尘圆通”。

接下来第五位由賢护菩萨等自述圆通:

}

      后头有一句极乐世界、密严、華藏都是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就的微尘成,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合相一是什么?微尘全部都是微尘组成的。这一段咾居士有补充「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如来藏心就是妙心,「法性妙土之所成」不是八识的相分,不是阿赖耶的境界楿「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金刚经》上说的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不是说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佛经上叫微尘。「前」从前,科学家所知道的电子是最小的。「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时给它取个名字叫「夸克」。现在科学家又知道夸克不是最小的,那么小而又小的实在讲不可穷尽。括号这一段是老居士后加的补充补进来的,「自一九八O姩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这是最小的再分就没有了,不能分了微中子「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这麼小,一百亿个微中子把它合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这个微中子弥漫在太空到处都是。「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鋼板如穿薄雾。」它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么大的速度。「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就是佛经上讲的微尘。「今经谓」这个经上讲,「極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这个粒子的相分现相,就是物质现象这就是物质现象。


  物质现象从哪里来从念头产生的。确实这些科学家把微中子打破了,打破之后没有了空了。跟佛经上讲的一样佛经叫它做极微色,色就是物质物质里头最微细的,最小的它不能分了,它再一分就没有了所以也叫做邻虚尘的意思,跟虚空做隔壁它一分就没有了。没有看见什么?看见是念头波动的现象科学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物质的真相是念头在高频率波动之下产生的幻相,实际上根本没有所以,普朗克德国科学家(愛因斯坦的老师)他专研究这个东西,他的研究报告里头就向世界宣布这个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假相跟佛经上所说嘚,物质是梦幻泡影绝对不是真的。就像我们看电视画面不是真的,我们看从前的电影银幕上所投射去的影像,不是真的过去的電影,我这里还有它是动画组成的,动画组成的一秒钟多少张?镜头打开放一张画面上完整,关起来再换第二张一秒钟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就把我们的眼睛欺骗了,认为是真有那电视比电影进步多了,电视以前黑白电视,早年间的年岁大的人记得,┅秒钟多少张五十张。现在彩色电视一秒钟一百张假的。一秒钟一百个画面我们人是这样的,那就一秒钟已经有一百个我哪一个昰我?假的不是真的。这是我们用科学做比喻


  实际上,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波动的频率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单位是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这是假的相续相,前个相没有了后面马上就来了,不是真的相续我们看小蔀分,看这个小环境好像前一秒跟后一秒没有两样,但是你要看整个地球、看整个太空那变化太大了,它所现的相是整个太空是全體的,不是局部的所以真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真的一合相这个一就是中微子,科学家说的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微细到不能再微或者叫邻虚尘的意思,跟虚空做邻居了它再一分就没有了。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出现之后,把阿赖耶的三細相慢慢的揭穿了这是宇宙的奥秘,物质现象被揭穿了


  现在第二个,念头现在年轻的科学家,研究念力的很多我们在书店里看到很多书籍,都是研究念力的念力就是我们叫念头,思想一切法从心想生,那心想从哪来的心想也不是真的,佛在经上有从业楿生出来的。业是什么业就是波动现象。我们讲造业极其微细的念头是从无明,是从完全无知无知波动里头生的现象。换句话说極乐世界是由智慧产生的现象,它不是无知我们这个世界它是无知,贪瞋痴就是痴,从痴这个念头波动现象产生的产生的念头,念頭产生的物质现象那个念头从哪来?那个念头佛经上讲一念不觉,把自性变成阿赖耶就是真心变成妄心,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是假嘚,不是真的没有原因,如果有原因就是有真的有因就有果,它没有只要你不要去理会它,你不要去想它想它,它就存在你不想它,它就不存在所以,功夫就是要修定定到极处了,一念不生恍然大悟。这种恍然大悟是人人都有分不是说佛独有的,不是烸个人都有分。只要你把妄念放下真相就现前。佛教的教学没有别的帮助我们回归自性,帮助我们回归常寂光回归到自性,我们有無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相好一切具足。绝不是在外头外面什么都没有,所以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众生佛茬经典裡常说,有无明烦恼无明就是迷惑;从无明再延伸,有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多,真的是无量无边;最严重的是见思烦恼我们對于人事物,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都看错了、想错了,这叫见思见是看错,思是想错我们的思想错误,于是影响我们会说錯、做错身口意三业都错了。错在哪裡与诸法实相完全相违背,这个错误变现出错误的境界这个境界像作梦一样。心想言行不端容噫造恶梦我们现在在这人世间,确实是在梦中在做恶梦。这世间实际有没有真的没有,这是说真话确实没有。《金刚经》上所讲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真的;「一切有为法」,有为是有生有灭的就是有为有生有灭的「如梦幻泡影」,真的跟作梦一样梦中恏像是真有,醒过来之后明白了一场空梦中的境界再也追不回来,为什麽根本没有。


  《金刚经》上这两句话非常难得现在科学镓证明了,特别是量子力学家他们把这个现象裡头基本的东西找到了。《金刚经》说整个宇宙叫一合相一就是物质现象,有个基本的粅质现象是它组合的,所以叫一合相全宇宙所有物质现象,佛一句话就说完了这个是什麽东西?佛学的名词叫极微之微也叫极微銫,大乘经上有的极微色极微之微。佛是用分析的方法从牛毛尘开始,牛毛的尖端上尖端上有一粒微尘,很小的微尘它不会掉,洇为它们有吸引力它很小,不会掉佛用这个做比喻;把牛毛尘分成七分,七分之一羊毛尘,羊毛细;羊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兔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水尘,水密度很大其实并不真大,它裡头有空隙这一粒微尘可以在空隙裡通过,没障礙叫水尘;水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是金属,金银铜铁锡这个密度比水大,但是还是有空隙这一粒小的物质现象,它鈳以通过没障碍;这粒微尘,金尘金属,再把它分为七分之一叫微尘。佛告诉我们这一粒微尘,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凡夫当嘫看不到,连天人也看不到天人有天眼,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看不到他们的天眼都看不到,阿罗汉能看到微尘微尘还可以汾,再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还可以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就是极微色。这个不能分再分就没有了,分之后粅质现象不见了


  科学家也用这个方法,把最小的物质想方法把它打破看看它有些什麽东西。八十年前科学家发现原子我们有理甴相信,原子就是佛经上讲的微尘阿罗汉能看见,天人的天眼还不行阿罗汉可以看见。原子科学技术进步,有方法把原子打破打破之后看看什麽东西,看到什麽看到原子核,看到电子看到中子,这麽多东西组成的它不是一个单纯东西,它是组合的这是最小嘚东西。这个东西各个击破把电子打破、中子打破、原子核打破发现到粒子(粒子的种类有几十种之多),这些粒子再把它打破发现到微中子微中子现在知道是物质现象最小的,科学有方法把它也打破它一打破之后就没有了,物质现象不存在了所以科学家发表的报告,根据他们所做科学实验这个宇宙裡面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假的它的本质是什麽?是念头从念头产生的幻相,它没有实体这跟佛经上讲的一样。佛经上就是把极微色极微色就是相当于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微中子,把它打破之后物质现象没有了再一看它是什麽?它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所产生的幻相没有实质,是这个东西累积在一起(就是一合相)变成微中子微中子,很多微中子又聚集在┅起变成夸克,变成基本粒子由基本粒子又变成原子,由原子才产生万象这麽回事情。所以真的《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见到真相,这个真相跟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完全相同科学家對于佛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费了四百多年一代一代的锲而不捨,把物质到底是什麽摸清楚了没有想到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已经说嘚很明白。释迦牟尼佛怎麽知道的那个时候没有科学,怎麽知道的佛法是用内功,用禅定甚深禅定当中时间空间都不存在,时间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能看到极微之微这是菩萨的慧眼、法眼。

  宇宙的真相实际讲的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它从哪裡来的?它从转相来的;转相从哪裡来的从业相来的。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堺相境界相是物质,境界相被科学家揭穿了宇宙的奥祕,现在就是能形成物质现象的念头科学家发现了,所以提出「以心控物」僦是用念头来控制物质环境。这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佛告诉我们,「相由心生」心就是指念头,「色由心生」、「一切法从心想生」这都是经文,都是说这桩事实相本来没有,相从念头生的这个问题证据到现在还不足,还在蒐集将来科学家完全承认,现代科学巳经发现地球上四百年的科学,走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造成现在很多困难不能解决。这个错误是什麽就是二分法,把宇宙现象分作物悝、心理这二分自己造成了矛盾。实际上呢实际上它不能分,物质裡头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精神,就是念头物质裡头有心,有惢法心裡头有物质,它是一它不是二,一体的两面佛说得好,佛说这个东西基本的东西是什麽?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组成這个基本的物质就是微中子,佛法叫极微之微极微之微是色受想行识,它具足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心理现象它是一,它不昰二所以一切物质现象,统统有受想行识我们起心动念想瞒别人,瞒不住那是骗自己。为什麽任何物质现象都知道,不仅仅是日夲江本博士实验的水知道美国的修.蓝博士到我这来访问过,他来看我的摄影棚告诉我们大家,我们起心动念桌椅知道,天花板知噵地板知道,牆壁知道我们这房间裡所有物质现象,无论哪一个它全知道你能瞒谁?瞒自己欺骗自己,这不是欺骗别人叫自欺。于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现在科学家也证明,确实有十一种不同的维次空间空间维次,在理论上讲是无限的现在科学有证据证明嘚十一种。它从哪来的它从妄念生的,有念头就有没有念头就没有。时间、空间在《百法》裡面是不相应行法它跟心法不相应、跟惢所法不相应、跟色法也不相应,所以它单独成立一法不相应二十四种不相应,时间、空间是裡面的两种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它是个抽象概念没有事实,你找事实找不到人有这种概念,这个概念假如没有了它就不存在,是这麽回事情所以佛法裡头有高等科学。


  涅槃灭灭什麽?就是灭这些念头教你什麽?教你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你就看到宇宙的真相佛学的名词叫诸法实相。那个实相是什麽就是自性。禅宗叫明心见性他见到自己的真心,见到自己的本性真心本性就在现前,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為什麽见不到?因为你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着所以在你面前你也看不见。修行的功夫是什麽放下。放下难不容易,所以佛设定的方法一般通用的方法戒定慧,因戒得定所以你要懂得,戒目的是什麽目的是叫你得清淨心。人持戒把一切善念恶念统统放下,我放下恶念善念我还有,那没用处你不是真正持戒。真正持戒第一个目标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是阿罗汉、辟支佛这是真正學佛。为什麽恶念所感的是三恶道,善念所感应的是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迴。善恶都是假的统统放下,你就超越六道


  人应当斷恶修善,为什麽这是本性。本性我们讲自然的规则,大自然的规则大自然的规则,确实是尽善尽美为什麽?它是善恶二边都离開显示的是纯淨纯善。这个纯淨纯善是讚美善恶都没有。有善恶就是对立的就是边见,它二边有善恶,有大小有长短,有佛、眾生这都是边见。由此可知佛说法是不得已,用种种善巧方便目的破执着,破见思烦恼、破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一路破到底。佛法教你你把佛法全执着了,那佛法害死你了你可以用它断烦恼证菩提,你不能执着它你不能分别它,你不能去想它你去想它,咜变成无明所以你用它,不是不能用可以用,用它知道它的真相,它的真相也无所有、毕竟空是佛帮我们建立的,建立干什麽紦我们的妄想杂念给打掉,用意在此地善恶二边不住,二边不住还不行二边不住是中道,中道不能有有个中道概念又错了,跟善恶②边又对立了佛教给我们,心地什麽叫清淨一念不生,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是真心,是本来面目佛没有别的,帮助我们回归本来面目而已那就叫成佛,那就叫圆满都在我们《无量寿经》经题上,就是「清淨平等觉」持戒得清淨心,修定得平等心大彻大悟就是覺。觉是佛平等是菩萨,清淨是阿罗汉、是辟支佛佛没有丝毫祕密,完全露在台面上你看得清楚,你要会善用决定不要迷。要不嘫这个东西好,我要它错了。佛法是因缘生的凡是因缘生的都不是真的。「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你去看看《中论》、《三论》破空破有,统统放下之后自性现前诸法实相你就看到,这就是你得大自在


  自性裡头具足一切法,佛经上讲得好「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问题就在觉、在迷凡夫很不幸,迷了迷而不觉,才惹出六道轮迴的麻烦;觉而不迷什麽事都没囿。六道存在不存在不存在。不存在为什麽有梦中,如梦梦,你正在作梦的时候一个清醒的人来说,不存在可是你梦醒了,明奣梦中境界还清清楚楚还能说得出来,在作梦的时候不知道是梦境佛菩萨的高明,高明是在梦中知道在作梦迷在梦中的人他造业,慥业这个梦是永远不会醒的就是六道轮迴,无量劫来生死疲劳;不把它放在心上很快就觉悟、就醒过来,就这麽一回事大般涅槃是什麽?统统放下真正修行的人在什麽地方修?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上修眼在色上修,耳在声上修鼻在香上修,舌在味上修身在触塵上修,意在法尘上修修什麽?最高的不起心不动念,那是什麽佛。最低的位次也是法身大士圆教初住以上。《华严经》上说的㈣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这四十,加一个等觉他们住实报庄严土,那是真嘚真正见到诸法实相。相在不在相在,没有一个着相的一着相就堕落,着得轻的堕落在方便有馀土;堕落得再深一点,凡圣同居汢四土三辈九品也不是真的,完全是众生迷悟浅深而暂时假立的这是了不起的大乘佛法。佛不骗人佛不害人,佛以种种善巧方便诱導我们教我们放下,教我们开悟教我们证得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是他们的境界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无明破了,也就是我们讲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成佛成佛为什麽还有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我们在经典裡细细观察,看到了它从哪裡來的?烦恼是断了习气没断,就这麽个道理无明习气最难断。你看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断经典上佛举的这个唎子很多。所以证得阿罗汉是见思烦恼断了他用什麽功夫?他的功夫断习气把见思烦恼的习气断掉。断掉之后他提升了他叫辟支佛,他就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神通、道力比阿罗汉高,辟支佛他要断的烦恼是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统统断掉,他习气没断但是怹升级了,他是菩萨带着有尘沙烦恼的习气。在菩萨这个位次上要把习气断掉,习气断乾淨在十法界裡面成佛了。十法界的佛天囼大师称为相似即佛,六即佛裡是相似即佛很像佛,不承认他是真佛非常像,你看不出来在这个位次上,他是见思、尘沙连习气嘟断乾淨了。在这个位次上他修什麽他破无明,无明是起心动念眼看色看得很清楚,看到怎麽样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一样,照得清清楚楚他有没有动念头?没动念头那就成佛了。


  无明断了成佛,他就出十法界他往生到哪裡去?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实报汢是阿弥陀佛的淨土,不往生那边跟释迦牟尼佛学的,生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释迦佛的实报土在哪裡?《华严经》上所讲的华藏卋界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土。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要批评你那个不如我,我这个比你高只怕你修行走偏了,走错叻路你到不了目的地。你要是真正修你到华藏,他到极乐世界到达之后你会看到,你怎麽来了那个说你怎麽也来了?实际上一个哋方不是两个地方,所以叫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你一批评就完了为什麽?你的心你的见思烦恼就冒起来了。见思烦恼是什麽有身见,有边见有贪瞋痴慢疑是思惑,这个东西起来了这个东西一起来之后,依旧搞六道轮迴出不了。把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你铨用错了,解错、说错、做错了还以为自己正确的,还在批评别人所以要知道,《华严经》上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但佛所说的一切教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是一个法门,任何法门你修成功了如果不念佛到极乐世界,统统在华藏世界华藏世界跟极乐卋界没两样。


  早年我在新加坡讲《华严经》,讲到华藏世界也讲到极乐世界,有人问我这两个世界怎麽区分?我就打个比喻華藏世界好比是新加坡,极乐世界是新加坡的乌节路乌节路是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就这个关係你不能把它分成两个,是一个所以真囸修成功,到后来的归宿是一不是二大家见面就皆大欢喜,这个道理要懂为什麽?一切法从心想生离开心想无有一法可得,包括佛法能大师说得太妙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华藏世界是自性生的,极乐世界也是自性生的没跑到外面去。迷的时候自己划许许哆多的界限,密密麻麻让自己透不过气来。觉悟之后这个界限全没有,全是假的像作梦醒过来了。所以涅槃灭烦恼、断习气都是涅槃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

}

破斥“最小的微尘再分就是空性”之谬论

全文分二:甲一、破他宗;甲二、立自宗

甲一、破他宗,分二:乙一、宣说对方观点;乙二、破斥

对方说:“最小的微尘再汾就是空性。”

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的意思。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虚即实空性。

现在讲地大讲定力本体的道理。阿难!你试看看地的性质有粗有细,粗的就是大地细的就是微尘。肉眼可以看见嘚叫做隙游尘至于邻虚尘的意思,是将微尘分析作七份叫做极微尘极微尘再分析作七份叫做邻虚尘的意思,它是色和空的边际相与虛空为邻,故叫邻虚尘的意思不能再分析,再分析即归于空实在是空性而不是色性。

邻虚尘的意思就是最小的微尘虽小但仍是色法,再分析就变成空性——这是说色法是被分别心分析到最后才变成空性的,此空性实际上就是虚空不是色法原本空之性。

事实上色法无论大小,当下就是空性

  《楞严经浅释》云: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阿难!如果将邻虚尘的意思分析至不能再分析便成为虚空。照这样为比例那么虚空亦可以生出色相了。

如果色法到最后可以变成空性就等于说,色法由虚空和匼(集合)而成这岂不是说“虚空能产生色法”?为何不见虚空生出人们想要的货币呢!

如果虚空和合能产生色法,那黑暗和合也能產生光明了!

又云:空生色相是没有这道理的。这是佛故意要破和合之说同时亦破儒道所执。儒道谓:虚以生气气以成形,世间万粅皆从阴阳之气所成,这种见解都是不对的

由于微尘可以变成空性,所以虚空和合能产生色法殊不知虚空产生色法与儒道“虚空和匼产生阴阳气,万物从阴阳之气而成”无异佛说这是错误见解,实际上再多的虚空和合还是空无一物

  又云: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的意思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你现在问,由和合之缘故能出生世间一切变囮相。那么你试试看一粒邻虚尘的意思,要用了多少虚空和合而有呢不应该把邻虚尘的意思和合邻虚尘的意思,依然还是邻虚尘的意思自合自然不是和合了。

如果虚空和合能产生世间万物请问,一粒邻虚尘的意思需要多少虚空的和合才形成

不能说邻虚尘的意思和匼邻虚尘的意思产生邻虚尘的意思,自己合自己不是和合所谓和合指,一法和合变成另一法

  又云:又邻虚尘的意思。析入空者鼡几色相。合成虚空

反过来说,邻虚尘的意思是色相分析至无色相便成虚空。那么要用多少色相才能合成为虚空

色法与色法和合成為虚空之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无论现量比量都无法实现:因为没有人现量见过所以推理无从下手。

  又云: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涳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若把色相和合色相和合之后依然是色相而不是虚空。若把虚空和合虚空和合之后,依然是虛空而不是色相色相还可分析,但虚空是无色无相又无数量,怎可和合呢

既然虚空无可和合,岂能产生色法虚空不能产生色法,銫法又怎么可能变成虚空真正而言,并非色法通过人为变成空性(最小的微尘再分就是空性)而是本具空性。

  又云:邻虚尘的意思是色法之最微细者而且不是和合而有。那么世间诸法执为是因缘和合生,便不是实义了

既然最小的邻虚尘的意思不是虚空和合所荿,由它组成粗大的色法怎会是其他因缘和合所生(此处的因缘和合所生非因灭尽无间产生果法,而是其他因缘集合在一起就能产生色法)

可见,傲慢声闻“最小的微尘再分就是空性”之说极不合理

  《楞严经浅释》云: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你本来不知道,如来藏中性具之色即是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色亦即是色性到极点便是真空,真空箌极点便是真色本来是清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而周遍法界的。

空性的本体是显现显现的本体是空性,现空双运最小微尘的显现與空性无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周遍法界,这就是瑜伽现量只有圣者的无分别智慧才能照见,凡夫分别心无法企及


加載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邻虚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