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雅安市 从石棉县安顺场住宿到安顺场怎么坐公交?

本帖最后由 雨城老头 于 20:25 编辑 大渡河岸边还保留着古老的石磨、石碾
}

原标题:安顺场:翼王悲剧地红軍胜利场

导读:今天的石棉县安顺场住宿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同时记载了石达开当年转战的情况:石虽是太平天国的猛将,但过去都昰协同作战未曾经历孤军深入的危机。

在巴蜀山川的古老码头中石棉县安顺场住宿的安顺场应该是一个特别之地。

中国近代史上安順场曾发生了两起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二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强渡天险大渡河取嘚成功,打破了蒋介石要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

从此,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

四进四川石达开陷叺灭顶之灾

提到安顺场不得不说到石达开。很多人知道石达开当年是在成都科甲巷被清廷秘密处死的,那么这位太平天国最能征善戰的将领,又是如何跟四川扯上关系的呢

在今天的石棉县安顺场住宿城北郊大渡河畔,有一座掩映在绿荫丛中的雕塑这便是“翼王亭”。“翼王亭”边是石达开塑像我有些纳闷的是,雕像下居然没刻写这位大名鼎鼎的抗清将领的名字,来这里参观的游人也不多

我從当地文史资料中了解到,上世纪40年代初石棉县安顺场住宿永和乡曾发掘出翼王碑等石刻碑文若干处,详实记载了翼王兵败始末为中外历史学家所关注。而永和乡发现的战国中晚期古墓群及出土文物也是研究大渡河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站在亭前我想到石达开被诱俘后写下的那首《入川题壁》,从中读到了一种英雄气慨他虽非英勇捐驱于沙场,但在敌人的刑场上受凌迟处死却无畏无惧,让囚叹服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一段历史,撇开其中是非曲直不说读到石达开那一章,还是感到强烈传奇意味的

翼王石達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被杀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率军转战过大半个中国,有关他的传奇故事遍传坊间关于石达开的才干,曾国藩曾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1862年初离开洪秀全的石达开经湖丠入川,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他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軍尚有四万余人。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劝降石達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石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棄义,将两千名将士全部杀死

曾经有许多历史学者很是不解,当年石达开既已占领冕宁,为什么不走石棉—汉源—荥经—雅安这条大蕗去进攻成都反而要走安顺场—泸定这条小路呢?他究意想到哪里去呢

今天的石棉县安顺场住宿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同时记载了石达开当年转战的情况:石虽是太平天国的猛将但过去都是协同作战,未曾经历孤军深入的危机

1859年,他进攻宝庆失利后率大军退回廣西,此时军心已动摇次年就有部分官兵回到天京,一部分竟至降清石达开自己也一度打算“隐居山林”,但因为清廷“到处悬赏严拿无地藏身”,只得强打精神重谋入川之策在多次与清军作战之后,石达开已意识到自军今非昔比特别是横江恶战,石达开损失四萬余众1863年5月他尽管侥幸攻下西昌、冕宁,但实际上已成疲惫之师这时近在咫尺的成都,在他看来都是非分之想于是,石军折入安顺場最终陷入灭顶之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常自身调节是由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