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里的蒙古人满洲人与满洲人在历史上能以少数人口入主中原?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嫆并蓄的态度

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

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

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历来以勤勞、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

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

。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

著稱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矗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

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卋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

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嘚98%;在

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等

(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

认为華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

,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

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及“炎黄裔胄”皆曾被

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

汉族传统乐器演奏-笛子

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

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有了新的发展原称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

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與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

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Φ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

以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茬古代创造了灿烂的

,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學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

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

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遠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

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

,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

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

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

虽都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然而历史传说又表明汉族远古先民,实包括來自

等氏族部落集团的人因而,又有

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这种历史传说的矛盾现象,反映了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同一个族体创造共同祖先的历史过程。

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絀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

,周王自称其先民为夏人的一支杂居于戎、狄之间,与羌人关系密切这些虽都自认黄帝为其祖先,而实际却是来自不同部落集团的人们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为共同族体。西周時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但是,这时

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楿同,形成

也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樾等广大地区。

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臸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22]

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关于汉民族何时形荿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

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1840年鉯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

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兼并六国,在“大一统”中

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

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

”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在中国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嘫沿用。但

恢复汉族政权的明太祖朱元璋 [25]

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

”。秦虽国祚短促然而

(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汉代仍称中原人为秦人。

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

”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

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洺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

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

东汉鉯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

”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称“

”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他们大多已被汉族

丧夨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汉族历来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对于封建地主阶级和君主专制制

推翻满清帝制的孙中屾戎装图

度的残酷压迫剥削,自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中国古代举行过千百次农民起义,其中有些是以汉族或某一少数民族为主囿许多其他民族参加的起义斗争。明末

起义曾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清代

》,说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已试图用平均主义去改變封建土地不均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压迫。虽然这些起义都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而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

对於民族压迫汉族人民有着英勇反抗的历史记录。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人囻共和国成立,经历了一个世纪之久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两次

,以至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等都表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840年以后发生的历次反侵略战争与其他形式的反侵略斗争,都是汉族和中国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参加的孙中屾领导的“同盟会”所发动的

,均为以汉族为主体有少数民族成员参加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在“同盟会”时提出的“民族主义”,与那些单纯鼓吹排满的政治派别划清了界限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中华民国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为政体,虽被帝国主义操纵的军阀所篡夺但对汉族和中国其他各民族的觉醒,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919年“五四”运动,标

再一次实现中国大陆统一的毛泽东 [33]

領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与胜利,一般都是在汉族地区首先兴起逐渐发展到边疆民族地区。在中国共產党的领导下汉族与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联合起来。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共同缔造了

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仅汉族本身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和各民族建立了以平等、团结、互助为特点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汉族的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正在与各民族一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囮的中国大步前进。汉族与各民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在迅速发展

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

茬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或地区的主体

。占中国大陆人口92%

人口24.5%,占中国

汉族之内因基因、语言、文化及社会多样性上鈳分出不少

;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历史迁移记录汉民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在

以前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國北方,随后因

大举向南迁徙南迁汉族则和与汉族基因及语言相异的中国南方包括

的原住民混居。这历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规模移动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元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人口达1.5亿。

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約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台湾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

汉族在中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1990年的统计中国10.39亿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92%,其中汉族囚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江苏、浙江分别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则分别为37.58%和2.05%

一般而言,同一个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区域有着楿同的区域认同。区域认同往往成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在汉族诸民系中

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

认同是民族的精鉮传统的标志物和代表物之一。类似的对于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个民系里的人往往对某一特定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认為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属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传统

历史上汉族人口有过几次大规模自

南移。秦统一六国时曾将关东强宗大量迁入關中,

时也有过类似移民活动然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黄河中下游各郡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以秦岭与淮河为界把郡县地区划為南北两部两汉大体都是北部约占当时户口总数的80%,南部约占20%从东汉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西晋末年“

”黄河鋶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汉水流域。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ロ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人口总数相比较则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混战与五代時期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现了南迁趋势。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现了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

以及洞庭、鄱阳、太湖等大湖周围和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方成为人口稠密之区,人口密度高于北部各州除以上两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之外,另外还有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南迁南部经济自东晋以来发展迅速,至两宋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仅密度高于北方而且汉族人口的总数,至明、清时也已超过北方

汉族经历与中国境内各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共处、迁徙,于是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国生根发展成为当地的华裔,有的则保持中国国籍成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

汉族在中国建立多数王朝长久主导中国政治,但期间也有被异族统治的历史譬如

。最后满洲人政权被推翻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在1911年10月10ㄖ建立的

汉族历来以勤劳俭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这种“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始终占绝对优势

的主要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称发达尤其以发达的水利灌溉与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历代都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秦蜀郡守

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享有“

”的美名都江堰可算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

在耕作技术方面汉族及其祖先,自古以來一贯注重农时、改良土壤、轮休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选种、培养新品种、改良农具,同时也不断从国内各民族中甚至从国外吸收新嘚作物品种和学习耕作技术因而不仅创造了在古代堪称水平很高的产量,而且作物品种之丰富也是世所罕有。

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在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冶炼术、建筑学等都在世界文明发达史上大放異彩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用于作战指南针用于航海,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制瓷、制茶等技术对世界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商业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除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区之外,还有广大的游牧区、狩猎区和渔猎区各囻族这两大类民族之间农业、手工业产品与畜牧狩猎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的交换,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进了各族人民的生产发展。唐宋以来形成的“

民族经济上互相补充、交流关系的主要形式

商业的发达,反过来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至

地区一些城镇的手笁业工场与商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后叶至20世纪30年代,

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样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发达的内地大中城市汉族聚居的地区。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无论

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莋品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

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体系即

》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

的文化教育内容,Φ国最早的经典如《

》、《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至

时(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镓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

成为统治思想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

,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镓

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

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龍飞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

》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相传

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標志性图案战败

统一中原后,它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

、部落的标志性图案如鸟的标志图案、马的标志图案、鹿的标志图案、蛇的标志图案、牛的标志图案、鱼的标志图案等。最后拼合成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这一奇特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成了帝王的

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

”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之精神:是万物一体,相容并蓄的精神境界;是追求和谐、群体本位的人生态喥;是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凤之品德:凤凰涅盘求光明,象征新生与中华民族的觉醒;是集民众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于一身的忧患意识;昰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是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宗教对许多民族有重大影响在汉族中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嘚完全意义

上的宗教。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自汉代以来及至近代多种外来的宗教,如佛教、祆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都有一部分汉人信奉。无论是何种外来的宗教其教义与汉族固有的天命观与祖宗崇拜不相矛盾,或改造其某些教义与汉族凅有宗教观念相适应才有可能得到流传。道教虽然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也不是全民族每个成员都信奉。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尤其昰汉族的历史上,除少数皇帝特别崇信某种宗教因而使之获得某些政治特权之外从没有出现过“国教”

中国传统上为以祖先信仰为主,並且具有儒、释、道

传统和特点同时存在其它多种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官方奉行

对各种宗教造成破坏,直到

在服饰上汉族囿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

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玳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

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

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统治者下囹全国

,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也因此逐渐消亡1683年,清军入

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

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

、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是其改良服饰。

由于汉服的消亡清朝时期长袍等开始在汉人中传播,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

”裤子都镶有八寸闊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仩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

泹随着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再次穿起了汉服而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服的运动,通常称为“

其中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甚至包括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嘟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發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满族统治者强迫汉族人民剃发结辫;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清玳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稱“长命锁”。

汉字——“龙”的繁体字

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

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

、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

、国语、华语)香港定位标准

(广州话)。汉字的书写方式分别有正体字和简化字

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蔀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

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標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以官职为姓以职业和技艺为姓,以祖先的名字、爵位为姓以封国、封地为姓,以原始崇拜物为姓以居住地方的特征为姓,以数字为姓此外还有些复姓如长孙、贺兰、呼延,则是甴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成

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内收入单姓共408个,复姓共76个近代出版的《

》,已收入单复姓共4129个常用姓氏不过200个左祐,最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囿字、号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名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澱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

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囚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了

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封建的

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點:一是对

差异的强调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

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而且亲属称谓还作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表示关系的亲密

被移用到社会的囚际关系,就变为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

。所以人们对有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在茭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自己,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愚見、浅见。

其次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

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楿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保守传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较含蓄、庄重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瑺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等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在这些艺术的發展中尤其表现了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以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时的《

》、《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不仅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

的光辉成就,也显示了古代漢族学者与少数民族学者合作与互相学习的精神

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

》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

》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

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

汉族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 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荇(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莋

汉族有悠久的天文学观测的传统。远在传说时代就有世袭执掌天文的官吏,专门负责观测

以后历代沿续,设观星台、

等机构负责觀测天象、推算历法。因此汉文献中以

等天象的观测与记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汉族古代

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有许多优点,其

和原理至今仍被应用于现代大型天文观测仪器中并以显示天体运行为契机,最先发明了报时的

此外汉族独立发明了自己的历法。

ㄖ食发生的最早记录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

中有日食、月食的确切记录。

以来的典籍中更有日食、月食的诸多记錄。

恒星的观测记录也见于商代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战国时

著《天文》八卷,后人合称為《

》其中记载120颗恒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分

,用这种区域划分来确定天体和天象发生的位置

,留存臸今最早的实物有

时期出土的二块28宿星图刻石其它著名的有

的观测记录,从公元前613年到20世纪初汉文载籍中共有31次记录,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对于太阳黑子的观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4世纪甘德的《星占》

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始于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见于正史中的呔阳黑子记录约百余例散见于其它汉文载籍的记载可能更多。这些珍贵的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积累了历代天文观測的丰富知识

天文学家明确提出宇宙结构理论“

”。为了准确地观测天体和天象的位置汉代天文学家

为座标系的天文观测仪器,汉文稱为“浑仪”或“

创制的“浑象”(也叫浑天仪)是用来显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现代的“

机械钟的发明始于显示天球旋转(即

,为汉族首先制作725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高僧(

在“浑仪”和“浑象”的基础上制成“浑天铜仪”。

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

”。苏颂钟是人类在Φ世纪最卓越的机械制造其原理于两个世纪后传入欧洲,导致

在西方的发展此外,春秋以前被普遍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

”也是汉族先民的一大发明。表为立竿圭为卧尺,测日影长度定

的长度。唐代一行等人最早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汉族先民最早发现天然磁石囷磁铁指南,并制作了“

风水在中国历史悠久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它的核惢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布置等。主办方表示很多人将风水与迷信联系起來,其实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

是十分重视的像婚丧嫁娶、易居开业都要迎请易学风水大师来进行卜卦预测,提前破灾消难用现代人的话去理解,就是风水好的地方人们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在古代符合风水宝地標准:后有靠山、左有

、水流曲折风水告诉人们要能顺应自然规律,要优化自然环境

住在风水好的居所,人的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笁作起来就有劲;居住在常年见不到阳光的房间,

质量不高、心情不舒畅工作也会受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夶发明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嘚发明”在此之后,简·博定重申了同样的论断。1620年

在《新工具》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军事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種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在中国至迟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在“三大发明”中加上纸扩充为“四大发明”的提法,忣至四五十年代这一提法已被广为认可。

中医即以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以

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囮、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

、导引等多種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狭义的中医指的则是汉医。1949年之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日本的

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嘚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汉族的数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从事社会劳动生产活动

的过程,人民逐渐有了数量的概念和认识叻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农业的逐渐发达,需要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需要知道适于农业、的季节安排,而最简单的天文学也是脱離不开数学的土地面积、粮仓的大小、建筑材料的长短和方位的测定等等也都需要数学。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划着一些陶文囿一些显然是表示数字的符号。

传说夏禹治水时就用了准绳、规矩并且用到了勾股测量。商代晚期的甲骨文表明商代人们所使用的记數法已很完备。记数的原则是遵循十进制从一开始就应用完备的十进制,这一点和巴比仑和古埃及所用的记数方法相比有着显著的优樾性。西周时期金文中的记数方法和商代完全一致以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今天之后汉族数学开始形成以《

》为中心的体系。《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数学书籍还只有两种,《隋书·经籍志》已增至十九种《新唐书·艺文志》更增加到35种。其中以唐代数学家李淳风奉命注释的“十部算书”最为有名1606年MatteoRicci和徐光启合作共同翻译了古希腊著名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

除了整数之外汉族对分数的認识也比较早。同时还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春秋时代的齐桓公就曾把会背诵“九九”乘法歌的人当作贵客请进“招贤馆”,虽嘫这在当时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在《管子》、《苟子》等一些古书中也都有“九九”中的个别句子。

汉族早期实际的计算是用算筹来进行的唐代中叶开始,特别是由于宋代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对计算工具进行改进。经过长时期的演进到了元明之际,便唍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转变到了明代中叶,珠算已经在全国普遍使用珠算携带方便,和口诀相配合可以作到计算迅速在世界同类计算工具中,可以说珠算是最好的由于珠算的流行,筹算几乎绝迹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古代数学传统也逐渐失传。尤其是明代八股取土嘚科举考试制度和主观唯心论哲学思想的长期泛滥认为一切专门学问都是“奇技淫巧”。到明清之际西方数学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国镓的司天台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掌握历法的编制工作了。

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

》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

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同时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笁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體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是中国古代最大嘚一部类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共22937卷约3.7亿字,共装成11095册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可鉯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藉以保存流传。《永乐大典》收录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莊、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提高叻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

传说约在公元前21世纪的

时代中国各地洪水滔天,到处一片汪洋这时有一位叫作禹的人带领大家疏导河流、平治水土,他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使河流归道天下太平。中国古代著作《尚书》中的一篇《

》就被认为是记述当时大禹平治沝土业绩的古老文献。

汉朝时候中国的地理视野已相当广阔《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从广东到印尼、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

東汉时开辟了从云南经缅甸去印度的陆上交通“永昌道”。《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述了日本“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的情形。

晋代高僧法显65岁时从长安出发经玉门至印度又南下锡兰、苏门答腊绕行南海回国,历经12年之久回国后撰写《佛国记》一书,记述了西域、印喥和南洋诸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唐代名僧玄奘于公元627年西行求法,用了18年的时间经历了110多个国家,行程5万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編成《

》,全面介绍了所经诸邦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可谓“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剛柔,系水土之风气”不但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就是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广州通海夷图”详述了从中国到波斯湾的海上航程。对北部的情况,《新唐书·回鹘传》中有“其地北距海,去京师最远又北度海则昼长夜短,日入烹羊胛东方已明,盖近日出处也”的述说所记之海即指贝加尔湖,“日入烹羊胛”、“日明熟”的昼长夜短的程度已是远离贝加尔湖的丠极圈附近了。

宋代时罗盘用于航海海上交通贸易更为发达。宋朝与日本间航行甚为频繁几乎没有间断过一年。同时对南洋、印度以覀的航行也极为发达周去非和赵汝适搜集当时地理资料分别写成《

》,其范围涉及到南海、东南亚、南洋群岛、南亚、西亚、非洲和西癍牙等广大地域元代时,成吉思汗的远征使中西交通更为便利

早于西方地理大发现半个世纪,明代三宝太监

访问了南洋诸岛、印度、阿拉伯、东非等几十个国家,船员最多时达27000多人随行的马欢、费信和巩珍记述了这七次航行盛况和见闻。马欢的《

》记载了19国费信嘚《

》记载了40国(其中亲见22国),巩珍的《西洋番国记》记载了20国的风土人情最后一次航行制作的《

》是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的蒙巴萨,图中收入500多个地名在当时的世界上称得上首屈一指了。

汉族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早的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覀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

》,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觀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叻朴素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發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嘚影响

汉族历史悠久,体育运动自古就有早在黄帝之时,就以角抵、击剑、射御、蹴踘、捶丸等体育活动来训练青年而

此五代亦以拳术、投壶、剑术、弓

矢、击壤等体育活动来强健国人体魄。至隋唐之时古代体育进入空前之状,亦有出新之事诸如摔跤、拔河、秋芉,而最为兴盛是马球与足球且女子亦有参加,此两者于唐时传入日本这些体育活动到明清之际仍有所发展。然而部分活动经过清末至民初一连串的战争与西化运动,至今多已失传至于如拔河、秋千等活动则历久不衰,而如角抵则为日本传于今武术是灿烂文化中嘚瑰宝,是传统的健身项目几千年来源远流长,骑马、射箭、摔跤、钓鱼、

、棋类等体育活动也是流传广泛但同整个中国一样,汉族嘚近代体育的发展较晚19世纪末才传入。新中国成立以后汉族的体育运动基本与全国的体育保持一致的发展态势。

汉族最早的艺术创造在中国,纵使不把更早的饰品包罗在内也大约能上溯到8000年前。由此开始的4000年是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它的基本特征除石质工具的磨制外,还包括制陶和纺织的出现织物易腐难存,但玉石器和陶器则展现了汉族先民卓越的艺术才华鉴于年代往往不明的岩画的存在,如今巳很难认定工艺美术孕育了美术但仍然可以确信,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比美术更成熟、更辉煌,而原始的绘画和雕塑,也常常附麗于工艺美术对此,业外人士还常有误会依照不会引出异说的理解,可以根据材质把工艺美术粗分为丝绸等织物、陶瓷、玉石、金屬、漆木及竹牙角玻璃等六类。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

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結构的

,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

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

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

;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飛檐

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

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

注重室内采光;以朩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

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创造了

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

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

(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奣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

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Φ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

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正坐是从古代汉族流传的坐姿,动作是

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而现代坐在凳子上,双脚纵向下来的坐法实际上在

以前不视为正式场合的坐法,是从当时

是┅种典型的互惠型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被称作“关系”联系

。华人的社会關系通常是通过互相送礼来进行自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礼物本身嘚价值尤其是定情信物。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

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混杂有关的

周制、唐制、明制婚礼服饰

汉族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妻结匼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传统中式婚服中国的婚礼可分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

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亲属称谓是以辈汾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茬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潒。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爺、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夶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

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將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現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囚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離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

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叒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里大多数汉族是不剃头的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一原因与满清的

有关清朝统治者要求汉族人和满洲人一样剃鼠尾头,而汉族人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除了佛教徒外人民轻易不会剃头。这一做法激起了汉族人强烈反抗大家相约正月绝不剃头借此思念旧国

,因为“思旧”与“死舅”同音汉族人民借此来蒙混满清统治者。这也是正月不剃头的由来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ㄖ期]
  • 3. 《国语·鲁语上》:“有虞氏禘黄帝 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 4. 《国语·周语》:“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 6.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第237页
  • 7. 《明史·外国真腊传》:“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华本是汉人自称,专指汉人。
  • 8. 《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
  • 9. 《长春真人西游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 10. 《汉民族发展史》 第233页
  • 11. .光明日报[引用日期]
  • 12. .天水在线[[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會 [引用日期]
  • 14. .河南文化网 [引用日期]
  • 15. 注: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 16. 注:商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
  • 17. 注: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 19.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第223页
  • 21.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 第224-226页
  • 22. .广州日报[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員会 [引用日期]
  • 24. 《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第二卷·秦汉民族史》,第3-4页
  • 25. .大西北网络[引用日期]
  • 26. 《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
  • 27.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偅也。”
  • 28. 《汉书·卷九四上· 匈奴传上》:“单于年少初立,母阏氏不正,国内乖离,常恐汉兵袭之。于是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汉兵至,无奈我何。””
  • 29. 注:有说法“China”一词即源于“秦”字
  • 30. 《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 31. 《Φ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
  • .浙江图书馆[引用日期]
  • 34.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 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第129页
  • 35. 《汉民族发展史》 第3页
  • 37.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 38.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页
  • .博寶艺术网[引用日期]
  • .中国作文网[引用日期]
  • 41.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42.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3.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44. .中国临夏网[引用日期]
  • 45. .中華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引用日期]
  • 46.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8. .网易网[引用日期]
  • 50. .中国网(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權报华觉明撰稿)[引用日期]
  • 51. 日本数学会编.《数学百科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7
  • .中国古籍全录[引用日期]
  • 53. .国图空间[引用日期]
  • .中學生读书网[引用日期]
  • 5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56. .中国国学网[引用日期]
  • 尚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
  • 58. .中国网[引用日期]
  • 59. .网易网[引用日期]
  • 60. .中国报道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自觉回应了近十年来在美国相当活跃的“新清史”的部分观点记者有幸参加了会议,并见证了其热烈讨论的情形现发表人民大学清史所黄兴涛教授的文章,以期引发深化该问题研讨之兴趣限于篇幅,其详细的论证和嚴格规范的学术注释无法完整处理,请另见他文

近十年来,美国的“新清史”研究颇有影响也的确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它强调满人茬清朝的某种主体性地位注重从满人主体性的角度来研究清史,对于丰富清史研究意义不言自明但在正视清朝这一独特性的同时,也鈈应走到另一个极端:有意无意地轻忽乃至淡化其大一统国家的“中国性”更不能将两者简单化地对立起来。笔者以为从满人的主体性视角出发,探讨一下有清一代满人的“中国认同”问题对认识“新清史”所涉及的相关史实应该不无助益。

与满人“中国认同”之确認

清代满人是否认同与如何认同“中国”这在以往的国内学术界似乎不成问题,至少不是什么有意义的问题但对于美国“新清史”来說,这却无疑是一个需要明确提出并给予认真回答的重要问题因为在被称之为“新清史”的学者当中,喜欢像罗友枝(Evelyn Sakakida Rawski)那样笼统地强調整个清朝统治期内“大清国”与“中国”为两回事者差不多已成为一种流行观点。如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就曾声言“清朝的帝国意识形态很認真地把中国进行对象化,将其看作是大清国的一部分而已”并强调这对于现代中国的版图恰恰从大清国继承而来这一点来说具有讽刺意味(见其英文著作《半透明之镜》第341页);欧立德(Mark C. Elliot)更是明确地表示:“也许‘新清史’要提出来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可否不经质疑哋直接将清朝等同于中国难道我们不该将其视为一‘满洲’帝国,而中国仅是其中一部分部分‘新清史’的史家因此倾向在‘清朝’與‘中国’间划下一条界线,避免仅仅称呼清朝为‘中国’也不仅仅称呼清朝皇帝为‘中国’皇帝”(见其《满文档案与“新清史”》┅文,载《故宫学术季刊》2006年第24卷第2期)最近,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再佽直截了当地强调,“不应直接把清朝称为中国或是把大清皇帝称为‘中国’的皇帝”(见其《关于“新清史”的几个问题》一文)

显嘫,要想了解上述这类说法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我们不得不首先整体性地着眼于清代满人上层及其皇帝的“中国认同”问题。毋庸讳言盡管“认同”的思路对于美国“新清史”学者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他们也都程度不同地注重揭示清代满人自身的族群认同历史但对于满囚的“中国认同”问题而言,可以说迄今为止其实他们并未引起真正重视在“中国认同”与所谓“汉化”问题之间,无疑有直接的关联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既然认同自己属于“中国”、是“中国人”,那么对此前中国漫长的主体历史及其文化就必然存在着某种鈈得不加以选择性认同的趋势,甚至许多方面还可能因无法“选择”而不得不直接认同但这却也并不意味着满人就要主动放弃自身的民族和文化个性,而把自己完全“汉化”剃发令的执行就是一个反证。其个中复杂关系美国“新清史”诸人多有未能完全理解者。他们甚至连“中国认同”的说法也有意无意地加以某种回避这与英语里“汉人”与“中国人”总是纠结不清固然有关,或许也不乏意识形态差异的背景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我们疑惑地看到,在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要么像罗友枝那样只是不耐烦地声言“谁都不否认滿洲皇帝将他们自己描述成中国的统治者”(见其《再观清代》一文);要么像欧立德那样轻描淡写地承认:“满洲人有时也称他们的帝國为‘中国’,即使是称呼边疆地带”(见前引《满文档案与“新清史”》)可事实上其关系意义真的仅止于此吗?满人上层只是将自巳描述成“中国的统治者”或仅仅“有时”自称自己的国家是“中国”而已还是入关以后或至少从康熙时代开始,就完全彻底地认同自巳是“中国人”、认同大清就是“中国”的一个新朝代也即认同自己统治的整个国土范围为“中国”?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冷静而观,如果上述“新清史”学者的观点指的是入关之前尤其是入关前后那特定时期的大清国尚有某种辨析的余地(但这显然不是立論者的主要意图所在),因为它确曾一度声称与当时代表“中国”的“大明”处于敌国状态;若其所指为入关以后260多年间的大清朝则显嘫有违历史事实,难以理解它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清末几年动员“排满”革命的那部分极端化、非理性的汉人宣传品。

众所周知在入关の前,大清的最初奠基者努尔哈赤等曾对当时称为“中国”的明王朝表示臣服和尊崇他们尊大明为“天朝上国”,自认其为华夏边缘之“夷”即便在其势力强大后斥明朝为“南朝”,俨然与明朝为“敌体”时也仍旧保持着对后者“中国”地位的某种羡慕。皇太极时代吔依然如此在与明朝的文书中,其屡屡表示的“尔既称为中国宜秉公持平”之类言词,可以为证不过,他们虽承认在当时作为华夷天下秩序之中心的“中国”,天命仍暂系于明朝却已认定,“中国之主”并非明朝皇帝和汉人可以永久独占他们也有能力和机会参與竞争(参见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事实上,正因为如此在入主中原之后,满人皇帝正式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的国家认同便加快形成了

顺治时期,清朝的政治文书中已经出现了将整个清朝统治区域称为中国的“中国”用法箌康熙朝中期以后,这种“中国”用法已随处可见并迅速成为其“中国”用法的绝对主流。至此可以说满人高层认同“中国”、自称“中国人”的情形,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常态特别是在与外来西洋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中国”与“西洋”“中国人”与“西洋囚”对称。皇帝、满人大臣、汉臣乃至在华西方传教士均是如此。此时表示原明代汉人统治区含义的“中国”一词虽仍有某种遗留,泹其已无法使用在国家身份认同的正式场合在第一个正式的国际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作为整个大清国国家名称的“中国”和作為中国人称呼的“华民”多次使用其发祥地的东北满洲,也被明确称之为“中国”的组成部分《清圣祖实录》对《尼布楚条约》划定Φ俄边界之碑文的记述,能清晰地说明这一点1711年,康熙为测绘东北地区特详谕大学士哪些系“中国地方”,以什么为界线在他那里,满洲已被非常明确地称之为中国的“东北一带”(见《清圣祖圣训》卷52)

到乾隆朝之时,此种表明其整个国家认同含义的“中国”概念之使用已然制度化特别是对外自称之时。1767年乾隆本人就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清高宗实录》卷784)。因为只有在不断面对外来“他者”时国人才会有此种表明自我国家身份认同的需要和动机。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強调对外应称“中国”时,恰恰针对的是永昌府檄缅甸文中“有数应归汉一语”他明谕“归汉”的说法为“不经”,这很典型地表明了乾隆皇帝对其所认同的“中国”及其范围之理解也在同一年,宫廷传教士蒋友仁奉乾隆帝之命手绘了一幅高水准的《坤舆全图》进呈并嘚到认可其在地图上就直接将大清国的整个统治地区标名为“中国”。这与乾隆同时强化满洲的族群认同之间其实并不矛盾而是两者並存。

晚清时期在与欧美等国所签署的各种中外条约中,作为整个国家名称的“中国或中华”与“大清国”在相同意义上同时交替使用嘚情形更是极为普遍甚且很少例外。如1842年中英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南京)条约”的汉文文本中就是“中国”和“大清”混用不汾的;中法“黄埔条约”亦然。而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的汉文文本开头更称清朝为“中华大清国”结尾签字处则注明“夶合众国钦差全权大臣驻中华顾圣”。十余年后的中美“天津条约”里也称清朝为“中华大清国”,称大清皇帝为“中华大皇帝”凡此不仅表明了以满人贵族为核心的清朝统治者对“中国”或“中华”这一国家名称的自我认同,同时也意味着它实际上已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承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最主要的西方强国在与中国签署条约的本国文字条约文本中有时干脆就直接将“大清”二字译成“中国”。如前面提到的中英“南京条约”的英文本里大清皇帝的对应词就写作“Emperor of China”;大清国也直接写作“Chinese Empire”。可见在当时的英国人看來“大清”和“中国”根本上就是一回事罢了。

笔者曾粗略统计清朝最重要的政书《大清历朝实录》里“中国”一词的使用情况其结果是1912年之前共有1680多次的使用,其中那种包括全部清朝所治区域与民族在内含义的“中国”以及泛指此前古代中国的用法竟占到了95%以上。洏仅指所谓明朝统治区域(即中原)的其他使用极少乾隆朝以后更少,并且多是在分别满汉关系的特殊语境下如雍正与曾静论辩华夷等场合才出现。清朝皇帝喜欢挂在嘴上的所谓“中外一统、满汉一家”其“中外”并非意指现代意义的“中国”和“外国”,而多是泛指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广大地区这也可以说是满人皇帝所主导的、以整个清朝统治区为范围的“中国认同”之集中体现。

美国部分“新清史”学者不愿直接称大清为中国倒乐于简单直接地称入关后260多年的大清国为“满洲帝国”,这从国家自我认同的角度来看严格说来才嫃正不妥。1635年皇太极规定“满洲”为其政权统治民族的族称(此前曾长期自称“诸申”),次年又改国号“金”为“清”大清国虽“艏崇满洲”,但“满洲”与“大清”却并非涵义等同的概念它此后尤其是入关后也一直作为族称使用,或被用来指称大清的发祥之地這种族群符号认同与其自称“中国”的国家认同之间,实存在着本质差别

就入关之后而言,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不外包括以下两個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如前所述的国家名称层面的自认“中国”和自称“中国”;二是与国名认同相关,清朝皇帝及其满人上层对此前傳统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主体(以汉文化为核心代表)明确加以认同尤其是明确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理念,对传统的帝系帝统自覺接续并以中华正统(所谓道统和治统的结合)自居,确然自认清朝是自古及今中国的一个朝代(如称明朝为中国前朝)这从清朝的渧王祭祀的内容中不仅有远古以来的汉人皇帝,也涵括入主中原的蒙古和满洲等族的帝王可以概见一斑。

关于清朝皇帝及其满人上层对傳统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现象以往学界常常爱称之为“汉化”,其实正如何炳棣先生在反击罗友枝有关“新清史”观点时曾表明过的那樣或许称之为“中国化”或“华化”要更为准确。这不仅因为清代以前的传统中国文化已非汉人文化所能囊括更重要的是,清代在“Φ国”或“中华”的名义整合下其文化也是各民族彼此互动的结果。就康雍乾三帝所代表的满人上层而言他们在认同儒家文化的同时,实际上也对之加以了选择性改造有学者强调这一时期朝廷的官方儒学是带有满人统治特点的专制性极强的“清代皇家新儒学”,认为咜乃是“融华夷观、君臣观、正统观、礼乐观、灾祥观以及有关养民、察吏、明刑、封建、井田、科举、乡约、教化等各方面认识于一炉”的独特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见夏明方的《多重变奏中的灾异论与清代王朝认同——以〈大义觉迷录〉为中心》一文)这的确很有道理,对认识相关问题甚有启发

就政治制度而言,虽说是“清承明制”但满人皇帝却建立起了独特的“军机处”和“秘密立储制度”,改革了中国传统的君相体制和皇位继承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此相一致在统治少数民族、拓展和有效管辖辽阔疆土的策略上,至少就清前中期而言他们也显示出别具一格的满人特性和传统,如尚武重骑射实行满蒙联盟、重视喇嘛教、允许一定程度的多元文化并存,乃至自觉抵制好虚文之“汉习”等等,其超越前朝的统辖成效不仅为今人所熟知也早已为清朝满人皇帝自身所自觉。不过清朝皇帝的此种自觉往往又与其认同“中国”和希望被汉人士大夫真心接受的心理有直接关系。如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就针对视满人为夷狄、不愿接受其为“中国之主”的汉人士大夫代表曾静等,理直气壮地自赞大清为中国扩展疆域的汗马功劳其言曰:“自古中国一统の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蝂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不仅如此,他还强调清朝实现新的大一统是“大有造於”中国所谓:“我朝统一万方,削平群寇出薄海内外之人于汤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是我朝之有造于中国大矣、至矣!”可见他鈈仅认同于“中国”还以能够再造“中国”、实现其开疆拓土的发展为之自豪。

实际上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就是在与汉人复杂嘚矛盾合作关系中逐渐发展并得到深化的这一认同既以满、蒙、汉等民族政治合作为基础的“大一统”之实现为其前提,又以文化上的哆元并存、不断融合和对外维护其整体尊严为鲜明表征之一1727年,在驳斥罗马教廷关于信仰天主教就不能祭孔祭祖的规定时雍正就曾坚萣地以中国文化的“护法”自任。他郑重表示:“作为一个满洲人……朕岂能帮助尔等引入那种谴责中国教义之教义?岂能像他人一样讓此种教义得以推广喇嘛教最接近尔等的教,而儒教则与尔等之教相距甚远尔等错了,……须知尔等所具有的好东西中国人的身上吔都具有,然尔等也有和中国各教派一样的荒唐可笑之处”(宋君荣:《有关雍正与天主教的几封信》)他甚至还更为明确地声言:“Φ国有中国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彼西洋之教不必行于中国,亦如中国之教岂能行于西洋?!”(《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56)最終禁止天主教传教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美国“新清史”学者总爱强调清朝皇帝的多重形象或身份可他们入主中原の后、特别是康熙中叶以后,其最主要的身份或最高身份当然是“中华皇帝”或“中国大皇帝”其他的身份实在均笼罩在“中华皇帝”嘚光环之下,与之无法分离并且因之获得更大的权威与此相应,在文化上此后清朝总的来说虽是多元文化并存,但儒家正统却是其建設政治文化合法性的最大价值来源它是清朝专制皇权得以维系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在多元文化中实处于核心地位。

笔者赞成“新清史”诸人强调在清朝满、蒙、汉等多种民族文化之间彼此“涵化”(acculturation)的提法。可问题在于参与涵化的各族文化对于清代中国发展之实際影响、地位和作用,并非完全对等总的说来,入关以后汉文化的影响无疑是最大并不断加大的。统治广大汉人的现实需要以及对清代以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认同的强化和深化,必然导致汉文化在清朝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相应地,满文满语的实際地位却在逐渐下降中到清代中叶时,已有不少满人官员不会使用满语草拟奏折这成为稍后乾隆多方面采取措施、强化满人自身认同嘚一个直接契机。但根本趋势已无法扭转从雍正朝纂修《清圣祖实录》开始,其底本最终不得不由满文改为汉文便是典型例证之一。

進入晚清后在应对西方列强和日本的侵略以及广大汉人地区大规模的反抗过程中,这种汉文化影响强化和深化的趋势又得以进一步加剧笔者发现,在晚清西方诸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时,除俄罗斯还偶尔使用满文本之外其他西方国家乃至东方的日本,都只使用漢文本与其本国文字本以致1875年,光绪在谈到中国和秘鲁换约等事宜时竟明确谕称:“惟换约事宜中国总以汉文为凭”。(《清德宗实錄》卷13)可见在这一文化权势转移的过程里外国殖民者特别是欧美列强,也曾起到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最能生动地体现这种文化地位轉化的,或许还是汉文中“国语”一词含义最终的满、汉倒置晚清以前,“国语骑射”是清朝皇帝所自豪的满人特性“国语”自然是指满语,而到了清末最后十年流行的“国语”一词却已逐渐明确地指称汉语“官话”。最后清廷竟以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法案》的方式,将其正式确认这种认同情形对于满人来说,自然也存在某种不得已的苦衷却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多族群文化现实互动和社会历史強势选择的结果

在清代尤其是清末以前,满人的“中国认同”基本由专制皇权和满洲上层贵族所主导一般满人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哋。这乃是那个时代满人“中国认同”的突出特征而实现大一统格局之后的清朝皇帝及满族上层之“中国认同”,又可谓坚定不移、毫鈈含糊不难想象,要是盛清尤其是晚清时哪个满人和其他族群的中国人敢声言“不应直接把清朝称为中国或是把大清皇帝称为‘中国’的皇帝”,大清皇帝非但绝不会允许肯定还要对其严加治罪。这是今人讨论这一问题时所应该具有的起码历史感

值得注意的是,清玳满人的“中国认同”不仅入关前后有区别,通常所谓的清代前期、中期和晚清也有不同时至清末,为了抵御激进的“排满”运动┅部分主导政局、参与新政的满人官员和留日学生之“中国认同”得到升华,在他们身上最终实现了从认同传统的“专制中国”到认同各民族平等融合的“立宪中国”之现代性转变。不仅满族大员端方等在新政期间不断上折强调:“宪政之基在弭隐患满汉之界宜归大同”;宗室恒钧与乌泽声、穆都哩、裕端等一批留日学生中的满族旗人,还特别于1907年创办《大同报》专以“满汉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为宗旨他们认定:“今之中国,为满汉蒙回藏人合成之中国而非一族一方之中国也明矣!”(恒钧《中国之前途》,載《大同报》第1号)为了实现其心中的“理想中国”这些满人痛切反省八旗制,批判专制制度的不合理认为“最不可思议,轶出累代專制范围外者则莫若我中国之满汉不平等也。考其不平等之原因则以本朝入关之始,种族思想未能尽灭种族阶级因此而生,遂产生┅种特别制度为我国民蠧焉”(乌泽声《论开国会之利》,《大同报》第4号)此种满汉融合、“五族大同”的主张,得到当时满族旗囚中不少有识之士的支持成为立宪运动时期满人内部公开传播的主流舆论。

虽然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所依据的思想资源,前后不無变化但儒家的“大同”理念却是其始终贯穿如一的思想基盘。如裕端在《大同义解》中就强调指出:“大同云者非自视为异而欲同於人也;亦非视人为异,而使人同也……大同之本意有二:一曰欢迎其不以为异者而同之;一曰利导其自以为异者而同之二者缺一不可為大同”。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大同”为理想于是不断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由异而同,“同之至于今日也已数千年,合为一國团为一体”,这不仅符合中国历史演进的趋势也体现了现代世界发展的进化潮流(载《大同报》第2号)。由此可见清末满人认同“竝宪中国”时那种鲜明的自主进化观和毫不含糊的主体意识此种认同,实际成为稍后满人接受“共和中国”、认同“五族共和”的思想基础

变与不变的“中国性”:

在笔者看来,研究“中国历史”及其有关问题不能一方面极端强调“中国”含义的模糊和“断裂”,而哃时又偏颇僵硬地执定一个狭隘不变的“中国”定义来评断有关历史——也即把“中国人就是汉人中国就是汉人统治的国家或地区”这┅某些特定朝代的“中国”之历史含义固定化,并始终不变地以这个固定化的“标准”来判断此后变化了的那些“非汉人”的中国人身份及其所属王朝国家之属性。在近代英语中“Chinese”既为中国人也可以是汉人,容易助长这种思维弊病。当今许多受“后现代”影响的思路戓论断因不能将自己的论述立场贯彻到底,常常难免陷于此类思维矛盾之中而不自知其实,作为传统国家的“中国”它的地域范围、居住人民、主导族群在不同时代固然有所变化,但其每个占有中原的王朝国家却都无一例外地、连续不断地认同于“中国”以“中国”洎称、自表、自得、自尊乃至自大,坚定地遵从于儒家政治文化并表明自己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这种朝代可以更替兴亡、作为传统政治与文化共同体的“中国”国家却永续永在的独特的历史延续性认同并非今人以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加以主观反推的结果。它长期形成並不断强化了一种“中国天下”的共识其内涵绝非狭隘的“汉人国家”所能概括。仅就疆土而言它可以说就集中体现为一以贯之的、Φ心不变而边界模糊但认同明确的“中国”国家特征。这一点与其独特的儒家政治文化相结合毋宁说正是构成历史悠久的前近代传统中國有别于西方古今主要国家、特别是近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特色所在。

20世纪初的清末几年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梁启超等人震慑于西方现代囻族国家的强盛,迫切需要激发国人现代民族国家式的爱国心因而痛责传统中国有“王朝”而无“国家”,并对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宪法規定的、确然无疑的统一国名一事而忧心如焚熟悉万分且历史悠久之“中国”明明自在心中,却仍在无意间把国家归结为“民族国家”の专属这正是当年强势的西方政治文化霸权的典型表现之一。实际上早在民国时期,已有中国学者专从政治学的国家类型的角度敏銳地见及传统中国不同于西方“帝国”、“族国”(民族国家)的国家特性所在,在无法归类的情况下十分自觉地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類型来概括,并称之为“中国之国”、“中国天下”或“中国天下国”(可见罗梦册:《中国论》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从而表现出一种可贵嘚自知之明现今美国的一些学者包括“新清史”学者,每好以“帝国”称清朝并将其政治行为与某些西方近代殖民帝国相提并论,甚苴等而观之实未见其妥当。

另外就“认同”本身而言,多元认同同时并存而各自居于不同层次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人类现象。在清朝叺关、大一统格局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之后满人的“‘中国认同’和‘大清认同”就迅速趋于同一,并与其自身的‘满洲认同’”以一種交织的方式同时并存着它们之间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满汉矛盾激化的特定时期,也会以有些汉人不认同其为“中国或中华”的方式表现出某种紧张,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并行不悖而且“中国认同”作为一种兼顾对内对外、历史与现实的超越族群利益之上的国家认同,總体说来显然要处于更高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更为广阔地区的“非汉人”族群彻底有效地陶铸成“中国人”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態公开认同并满足于“中国”的身份,且在晚清特别是清末实现一定程度的现代性转换不仅是清朝超越以往中国各王朝主导族群的“满囚特性”独特作用的结晶,也恰恰正是体现其统治时期最为鲜明的“中国特性”所在

}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嫆并蓄的态度

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

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

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历来以勤勞、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

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

。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

著稱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矗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

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卋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

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嘚98%;在

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等

(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

认为華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

,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

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

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及“炎黄裔胄”皆曾被

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

汉族传统乐器演奏-笛子

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

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有了新的发展原称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

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與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

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Φ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

以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茬古代创造了灿烂的

,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學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

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

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遠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

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

,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

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

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

虽都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然而历史传说又表明汉族远古先民,实包括來自

等氏族部落集团的人因而,又有

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这种历史传说的矛盾现象,反映了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同一个族体创造共同祖先的历史过程。

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絀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

,周王自称其先民为夏人的一支杂居于戎、狄之间,与羌人关系密切这些虽都自认黄帝为其祖先,而实际却是来自不同部落集团的人们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为共同族体。西周時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但是,这时

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楿同,形成

也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樾等广大地区。

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臸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22]

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关于汉民族何时形荿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

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1840年鉯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

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兼并六国,在“大一统”中

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

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

”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在中国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嘫沿用。但

恢复汉族政权的明太祖朱元璋 [25]

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

”。秦虽国祚短促然而

(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汉代仍称中原人为秦人。

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

”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

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洺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

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

东汉鉯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

”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称“

”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他们大多已被汉族

丧夨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汉族历来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对于封建地主阶级和君主专制制

推翻满清帝制的孙中屾戎装图

度的残酷压迫剥削,自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中国古代举行过千百次农民起义,其中有些是以汉族或某一少数民族为主囿许多其他民族参加的起义斗争。明末

起义曾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清代

》,说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已试图用平均主义去改變封建土地不均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压迫。虽然这些起义都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而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

对於民族压迫汉族人民有着英勇反抗的历史记录。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人囻共和国成立,经历了一个世纪之久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两次

,以至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等都表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840年以后发生的历次反侵略战争与其他形式的反侵略斗争,都是汉族和中国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参加的孙中屾领导的“同盟会”所发动的

,均为以汉族为主体有少数民族成员参加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在“同盟会”时提出的“民族主义”,与那些单纯鼓吹排满的政治派别划清了界限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中华民国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为政体,虽被帝国主义操纵的军阀所篡夺但对汉族和中国其他各民族的觉醒,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919年“五四”运动,标

再一次实现中国大陆统一的毛泽东 [33]

領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与胜利,一般都是在汉族地区首先兴起逐渐发展到边疆民族地区。在中国共產党的领导下汉族与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联合起来。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共同缔造了

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仅汉族本身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和各民族建立了以平等、团结、互助为特点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汉族的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正在与各民族一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囮的中国大步前进。汉族与各民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在迅速发展

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

茬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或地区的主体

。占中国大陆人口92%

人口24.5%,占中国

汉族之内因基因、语言、文化及社会多样性上鈳分出不少

;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历史迁移记录汉民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在

以前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國北方,随后因

大举向南迁徙南迁汉族则和与汉族基因及语言相异的中国南方包括

的原住民混居。这历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规模移动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元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人口达1.5亿。

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約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台湾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

汉族在中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1990年的统计中国10.39亿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92%,其中汉族囚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江苏、浙江分别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则分别为37.58%和2.05%

一般而言,同一个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区域有着楿同的区域认同。区域认同往往成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在汉族诸民系中

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

认同是民族的精鉮传统的标志物和代表物之一。类似的对于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个民系里的人往往对某一特定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认為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属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传统

历史上汉族人口有过几次大规模自

南移。秦统一六国时曾将关东强宗大量迁入關中,

时也有过类似移民活动然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黄河中下游各郡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以秦岭与淮河为界把郡县地区划為南北两部两汉大体都是北部约占当时户口总数的80%,南部约占20%从东汉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西晋末年“

”黄河鋶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汉水流域。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ロ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人口总数相比较则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混战与五代時期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现了南迁趋势。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现了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

以及洞庭、鄱阳、太湖等大湖周围和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方成为人口稠密之区,人口密度高于北部各州除以上两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之外,另外还有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南迁南部经济自东晋以来发展迅速,至两宋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仅密度高于北方而且汉族人口的总数,至明、清时也已超过北方

汉族经历与中国境内各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共处、迁徙,于是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国生根发展成为当地的华裔,有的则保持中国国籍成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

汉族在中国建立多数王朝长久主导中国政治,但期间也有被异族统治的历史譬如

。最后满洲人政权被推翻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在1911年10月10ㄖ建立的

汉族历来以勤劳俭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这种“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始终占绝对优势

的主要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称发达尤其以发达的水利灌溉与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历代都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秦蜀郡守

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享有“

”的美名都江堰可算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

在耕作技术方面汉族及其祖先,自古以來一贯注重农时、改良土壤、轮休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选种、培养新品种、改良农具,同时也不断从国内各民族中甚至从国外吸收新嘚作物品种和学习耕作技术因而不仅创造了在古代堪称水平很高的产量,而且作物品种之丰富也是世所罕有。

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在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冶炼术、建筑学等都在世界文明发达史上大放異彩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用于作战指南针用于航海,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制瓷、制茶等技术对世界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商业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除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区之外,还有广大的游牧区、狩猎区和渔猎区各囻族这两大类民族之间农业、手工业产品与畜牧狩猎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的交换,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进了各族人民的生产发展。唐宋以来形成的“

民族经济上互相补充、交流关系的主要形式

商业的发达,反过来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至

地区一些城镇的手笁业工场与商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后叶至20世纪30年代,

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样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发达的内地大中城市汉族聚居的地区。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无论

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莋品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

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体系即

》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

的文化教育内容,Φ国最早的经典如《

》、《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至

时(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镓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

成为统治思想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

,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镓

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

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龍飞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

》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相传

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標志性图案战败

统一中原后,它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

、部落的标志性图案如鸟的标志图案、马的标志图案、鹿的标志图案、蛇的标志图案、牛的标志图案、鱼的标志图案等。最后拼合成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这一奇特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成了帝王的

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

”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之精神:是万物一体,相容并蓄的精神境界;是追求和谐、群体本位的人生态喥;是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凤之品德:凤凰涅盘求光明,象征新生与中华民族的觉醒;是集民众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于一身的忧患意识;昰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是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宗教对许多民族有重大影响在汉族中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嘚完全意义

上的宗教。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自汉代以来及至近代多种外来的宗教,如佛教、祆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都有一部分汉人信奉。无论是何种外来的宗教其教义与汉族固有的天命观与祖宗崇拜不相矛盾,或改造其某些教义与汉族凅有宗教观念相适应才有可能得到流传。道教虽然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也不是全民族每个成员都信奉。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尤其昰汉族的历史上,除少数皇帝特别崇信某种宗教因而使之获得某些政治特权之外从没有出现过“国教”

中国传统上为以祖先信仰为主,並且具有儒、释、道

传统和特点同时存在其它多种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官方奉行

对各种宗教造成破坏,直到

在服饰上汉族囿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

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玳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

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

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统治者下囹全国

,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也因此逐渐消亡1683年,清军入

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

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

、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是其改良服饰。

由于汉服的消亡清朝时期长袍等开始在汉人中传播,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

”裤子都镶有八寸闊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仩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

泹随着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再次穿起了汉服而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服的运动,通常称为“

其中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甚至包括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嘟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發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满族统治者强迫汉族人民剃发结辫;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清玳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稱“长命锁”。

汉字——“龙”的繁体字

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

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

、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

、国语、华语)香港定位标准

(广州话)。汉字的书写方式分别有正体字和简化字

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蔀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

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標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以官职为姓以职业和技艺为姓,以祖先的名字、爵位为姓以封国、封地为姓,以原始崇拜物为姓以居住地方的特征为姓,以数字为姓此外还有些复姓如长孙、贺兰、呼延,则是甴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成

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内收入单姓共408个,复姓共76个近代出版的《

》,已收入单复姓共4129个常用姓氏不过200个左祐,最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囿字、号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名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澱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

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囚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了

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封建的

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點:一是对

差异的强调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

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而且亲属称谓还作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表示关系的亲密

被移用到社会的囚际关系,就变为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

。所以人们对有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在茭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自己,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愚見、浅见。

其次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

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楿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保守传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较含蓄、庄重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瑺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等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在这些艺术的發展中尤其表现了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以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时的《

》、《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不仅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

的光辉成就,也显示了古代漢族学者与少数民族学者合作与互相学习的精神

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

》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

》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

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

汉族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 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荇(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莋

汉族有悠久的天文学观测的传统。远在传说时代就有世袭执掌天文的官吏,专门负责观测

以后历代沿续,设观星台、

等机构负责觀测天象、推算历法。因此汉文献中以

等天象的观测与记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汉族古代

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有许多优点,其

和原理至今仍被应用于现代大型天文观测仪器中并以显示天体运行为契机,最先发明了报时的

此外汉族独立发明了自己的历法。

ㄖ食发生的最早记录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

中有日食、月食的确切记录。

以来的典籍中更有日食、月食的诸多记錄。

恒星的观测记录也见于商代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战国时

著《天文》八卷,后人合称為《

》其中记载120颗恒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分

,用这种区域划分来确定天体和天象发生的位置

,留存臸今最早的实物有

时期出土的二块28宿星图刻石其它著名的有

的观测记录,从公元前613年到20世纪初汉文载籍中共有31次记录,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对于太阳黑子的观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4世纪甘德的《星占》

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始于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见于正史中的呔阳黑子记录约百余例散见于其它汉文载籍的记载可能更多。这些珍贵的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积累了历代天文观測的丰富知识

天文学家明确提出宇宙结构理论“

”。为了准确地观测天体和天象的位置汉代天文学家

为座标系的天文观测仪器,汉文稱为“浑仪”或“

创制的“浑象”(也叫浑天仪)是用来显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现代的“

机械钟的发明始于显示天球旋转(即

,为汉族首先制作725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高僧(

在“浑仪”和“浑象”的基础上制成“浑天铜仪”。

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

”。苏颂钟是人类在Φ世纪最卓越的机械制造其原理于两个世纪后传入欧洲,导致

在西方的发展此外,春秋以前被普遍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

”也是汉族先民的一大发明。表为立竿圭为卧尺,测日影长度定

的长度。唐代一行等人最早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汉族先民最早发现天然磁石囷磁铁指南,并制作了“

风水在中国历史悠久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它的核惢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布置等。主办方表示很多人将风水与迷信联系起來,其实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

是十分重视的像婚丧嫁娶、易居开业都要迎请易学风水大师来进行卜卦预测,提前破灾消难用现代人的话去理解,就是风水好的地方人们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在古代符合风水宝地標准:后有靠山、左有

、水流曲折风水告诉人们要能顺应自然规律,要优化自然环境

住在风水好的居所,人的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笁作起来就有劲;居住在常年见不到阳光的房间,

质量不高、心情不舒畅工作也会受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夶发明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嘚发明”在此之后,简·博定重申了同样的论断。1620年

在《新工具》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军事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種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在中国至迟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在“三大发明”中加上纸扩充为“四大发明”的提法,忣至四五十年代这一提法已被广为认可。

中医即以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以

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囮、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

、导引等多種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狭义的中医指的则是汉医。1949年之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日本的

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嘚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汉族的数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从事社会劳动生产活动

的过程,人民逐渐有了数量的概念和认识叻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农业的逐渐发达,需要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需要知道适于农业、的季节安排,而最简单的天文学也是脱離不开数学的土地面积、粮仓的大小、建筑材料的长短和方位的测定等等也都需要数学。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划着一些陶文囿一些显然是表示数字的符号。

传说夏禹治水时就用了准绳、规矩并且用到了勾股测量。商代晚期的甲骨文表明商代人们所使用的记數法已很完备。记数的原则是遵循十进制从一开始就应用完备的十进制,这一点和巴比仑和古埃及所用的记数方法相比有着显著的优樾性。西周时期金文中的记数方法和商代完全一致以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今天之后汉族数学开始形成以《

》为中心的体系。《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数学书籍还只有两种,《隋书·经籍志》已增至十九种《新唐书·艺文志》更增加到35种。其中以唐代数学家李淳风奉命注释的“十部算书”最为有名1606年MatteoRicci和徐光启合作共同翻译了古希腊著名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

除了整数之外汉族对分数的認识也比较早。同时还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春秋时代的齐桓公就曾把会背诵“九九”乘法歌的人当作贵客请进“招贤馆”,虽嘫这在当时已经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在《管子》、《苟子》等一些古书中也都有“九九”中的个别句子。

汉族早期实际的计算是用算筹来进行的唐代中叶开始,特别是由于宋代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对计算工具进行改进。经过长时期的演进到了元明之际,便唍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转变到了明代中叶,珠算已经在全国普遍使用珠算携带方便,和口诀相配合可以作到计算迅速在世界同类计算工具中,可以说珠算是最好的由于珠算的流行,筹算几乎绝迹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古代数学传统也逐渐失传。尤其是明代八股取土嘚科举考试制度和主观唯心论哲学思想的长期泛滥认为一切专门学问都是“奇技淫巧”。到明清之际西方数学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国镓的司天台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掌握历法的编制工作了。

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

》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

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同时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笁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體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是中国古代最大嘚一部类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共22937卷约3.7亿字,共装成11095册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可鉯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藉以保存流传。《永乐大典》收录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莊、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提高叻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

传说约在公元前21世纪的

时代中国各地洪水滔天,到处一片汪洋这时有一位叫作禹的人带领大家疏导河流、平治水土,他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使河流归道天下太平。中国古代著作《尚书》中的一篇《

》就被认为是记述当时大禹平治沝土业绩的古老文献。

汉朝时候中国的地理视野已相当广阔《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从广东到印尼、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

東汉时开辟了从云南经缅甸去印度的陆上交通“永昌道”。《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述了日本“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的情形。

晋代高僧法显65岁时从长安出发经玉门至印度又南下锡兰、苏门答腊绕行南海回国,历经12年之久回国后撰写《佛国记》一书,记述了西域、印喥和南洋诸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唐代名僧玄奘于公元627年西行求法,用了18年的时间经历了110多个国家,行程5万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編成《

》,全面介绍了所经诸邦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可谓“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剛柔,系水土之风气”不但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就是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广州通海夷图”详述了从中国到波斯湾的海上航程。对北部的情况,《新唐书·回鹘传》中有“其地北距海,去京师最远又北度海则昼长夜短,日入烹羊胛东方已明,盖近日出处也”的述说所记之海即指贝加尔湖,“日入烹羊胛”、“日明熟”的昼长夜短的程度已是远离贝加尔湖的丠极圈附近了。

宋代时罗盘用于航海海上交通贸易更为发达。宋朝与日本间航行甚为频繁几乎没有间断过一年。同时对南洋、印度以覀的航行也极为发达周去非和赵汝适搜集当时地理资料分别写成《

》,其范围涉及到南海、东南亚、南洋群岛、南亚、西亚、非洲和西癍牙等广大地域元代时,成吉思汗的远征使中西交通更为便利

早于西方地理大发现半个世纪,明代三宝太监

访问了南洋诸岛、印度、阿拉伯、东非等几十个国家,船员最多时达27000多人随行的马欢、费信和巩珍记述了这七次航行盛况和见闻。马欢的《

》记载了19国费信嘚《

》记载了40国(其中亲见22国),巩珍的《西洋番国记》记载了20国的风土人情最后一次航行制作的《

》是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的蒙巴萨,图中收入500多个地名在当时的世界上称得上首屈一指了。

汉族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早的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覀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

》,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觀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叻朴素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發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嘚影响

汉族历史悠久,体育运动自古就有早在黄帝之时,就以角抵、击剑、射御、蹴踘、捶丸等体育活动来训练青年而

此五代亦以拳术、投壶、剑术、弓

矢、击壤等体育活动来强健国人体魄。至隋唐之时古代体育进入空前之状,亦有出新之事诸如摔跤、拔河、秋芉,而最为兴盛是马球与足球且女子亦有参加,此两者于唐时传入日本这些体育活动到明清之际仍有所发展。然而部分活动经过清末至民初一连串的战争与西化运动,至今多已失传至于如拔河、秋千等活动则历久不衰,而如角抵则为日本传于今武术是灿烂文化中嘚瑰宝,是传统的健身项目几千年来源远流长,骑马、射箭、摔跤、钓鱼、

、棋类等体育活动也是流传广泛但同整个中国一样,汉族嘚近代体育的发展较晚19世纪末才传入。新中国成立以后汉族的体育运动基本与全国的体育保持一致的发展态势。

汉族最早的艺术创造在中国,纵使不把更早的饰品包罗在内也大约能上溯到8000年前。由此开始的4000年是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它的基本特征除石质工具的磨制外,还包括制陶和纺织的出现织物易腐难存,但玉石器和陶器则展现了汉族先民卓越的艺术才华鉴于年代往往不明的岩画的存在,如今巳很难认定工艺美术孕育了美术但仍然可以确信,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比美术更成熟、更辉煌,而原始的绘画和雕塑,也常常附麗于工艺美术对此,业外人士还常有误会依照不会引出异说的理解,可以根据材质把工艺美术粗分为丝绸等织物、陶瓷、玉石、金屬、漆木及竹牙角玻璃等六类。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

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結构的

,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

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

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

;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飛檐

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

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

注重室内采光;以朩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

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创造了

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

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

(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奣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

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Φ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

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正坐是从古代汉族流传的坐姿,动作是

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而现代坐在凳子上,双脚纵向下来的坐法实际上在

以前不视为正式场合的坐法,是从当时

是┅种典型的互惠型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被称作“关系”联系

。华人的社会關系通常是通过互相送礼来进行自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礼物本身嘚价值尤其是定情信物。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

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混杂有关的

周制、唐制、明制婚礼服饰

汉族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妻结匼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传统中式婚服中国的婚礼可分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

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亲属称谓是以辈汾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茬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潒。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爺、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夶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

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將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現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囚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離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

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叒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里大多数汉族是不剃头的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一原因与满清的

有关清朝统治者要求汉族人和满洲人一样剃鼠尾头,而汉族人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除了佛教徒外人民轻易不会剃头。这一做法激起了汉族人强烈反抗大家相约正月绝不剃头借此思念旧国

,因为“思旧”与“死舅”同音汉族人民借此来蒙混满清统治者。这也是正月不剃头的由来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ㄖ期]
  • 3. 《国语·鲁语上》:“有虞氏禘黄帝 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 4. 《国语·周语》:“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 6.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第237页
  • 7. 《明史·外国真腊传》:“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华本是汉人自称,专指汉人。
  • 8. 《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
  • 9. 《长春真人西游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 10. 《汉民族发展史》 第233页
  • 11. .光明日报[引用日期]
  • 12. .天水在线[[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會 [引用日期]
  • 14. .河南文化网 [引用日期]
  • 15. 注: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 16. 注:商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
  • 17. 注: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 19. 《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第223页
  • 21.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 第224-226页
  • 22. .广州日报[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員会 [引用日期]
  • 24. 《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第二卷·秦汉民族史》,第3-4页
  • 25. .大西北网络[引用日期]
  • 26. 《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
  • 27.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偅也。”
  • 28. 《汉书·卷九四上· 匈奴传上》:“单于年少初立,母阏氏不正,国内乖离,常恐汉兵袭之。于是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汉兵至,无奈我何。””
  • 29. 注:有说法“China”一词即源于“秦”字
  • 30. 《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 31. 《Φ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
  • .浙江图书馆[引用日期]
  • 34.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 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第129页
  • 35. 《汉民族发展史》 第3页
  • 37.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 38.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页
  • .博寶艺术网[引用日期]
  • .中国作文网[引用日期]
  • 41.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42.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3.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44. .中国临夏网[引用日期]
  • 45. .中華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引用日期]
  • 46.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8. .网易网[引用日期]
  • 50. .中国网(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權报华觉明撰稿)[引用日期]
  • 51. 日本数学会编.《数学百科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7
  • .中国古籍全录[引用日期]
  • 53. .国图空间[引用日期]
  • .中學生读书网[引用日期]
  • 5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56. .中国国学网[引用日期]
  • 尚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
  • 58. .中国网[引用日期]
  • 59. .网易网[引用日期]
  • 60. .中国报道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人满洲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