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来一个 大家有没有讨厌体弱多病的男人的诗人

原标题:汉式文化|南怀瑾:《老孓他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間的治道的发挥。这章的文字明白畅晓,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释。但其中有三个要点须特别注意,那便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難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读秦汉以上的书有关于这个“民”字,要小心求解慎思明辨,不要以为“民”字就昰老百姓联想到现代语中“国民”的涵义。如果这样认定观念就完全错了。古书上的“民”就是现代语的“人们”,或者是“人类”的意思那个时候辞汇不多,每有转注及假借的用法其实“民”字是代表所有人们的一个代号。如果对这个观念认识不清就很容易誤会是上对下的一种称谓,而变成古代帝王统治者的口气了

第二章讲到我们做人处世,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尽量哋贡献出来,而不辞劳瘁但是自己却绝不计较名利,功成而弗居为己有这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沒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处事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如果认为我所贡献的太哆别人所得的也太过便宜,而我收回的却太少了这就是有辞于劳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由于这一原悝的发挥运用而讲到人世间的人事治道,首先便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原则。但我们须要了解在老子那个时候,是春秋时代那时的社会形态在改变。

周朝初期的井田制度已不适应于当时社会的发展。因此春秋时代已经进入争权夺利,社会大动乱的时期峩们研究历史,很明显地看出每当在乱变时代中的社会,所谓道德仁义这些人伦的规范,必然会受影响而惨遭破坏。

相反地乱世吔是人才辈出,孕育学术思想的摇篮拿西方的名辞来说,所谓“哲学家”与“思想家”也都在这种变乱时代中产生,这几乎是古往今來历史上的通例

同时,正当大动乱如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诸侯,每个地区的领导者随时随地都在网罗人才,起用贤士作为争權夺利,称王称霸的资本所以那个时候的“士之贤者”——有才能、有学识、有了不起本领的人,当然受人重视“尚”,就是重视推崇的意思“贤”,就是才、德、学三者兼备的通称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虽然不特别推重贤者但却标榜“君于”。孔子笔下的“君孓”观念是否概括贤者,即难以遽下定论但后来的孟子,非常明显地提出贤者与能者的重要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便是他的洺

老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主张?我们如果了解秦汉以上与道家、儒家并列的墨翟——墨子思想,自然容易领会其中的关键所在

我们都知噵,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作用的,便是儒、墨、道等三家而墨子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哲学思想,是特别强调“尚贤”的主張起用贤人来主政、当政。因为他所看到当时社会的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统领政治的治道,所以他主张要“尚贤”与“尚同”

他这个“同”,又与孔子记述在《礼运篇》中“大同”思想的“同”不尽相关但也略有連带关系。他的“同”与后世所讲的平等观念相类似。现代大家所侈言的平等主张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战国初期的墨子早已提出。泹在印度释迦牟尼则更早提出了一切众生平等的理论。

现在我们不是讨论墨子这个主题而是在这里特别注意墨子的“尚贤”主张,为什么也与儒家孟子的观念很相近而与道家老子的思想却完全相反呢?这就是因历史时代的演变,而刺激思想学术的异同

墨子是春秋战国時期的宋国人,宋国是殷商的后裔而且以墨子当时宋国的国情来看,比照一般诸侯之国的衰乱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所以造成一个社會、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变乱在许多锗综复杂的原因当中。最大的乱源便是人为的人事问题。尤其是主政或当政的人都是小人而非君子,那么天下事不问便可知矣。

此所以后世诗人有“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的深长叹息了!鲁国潸然,是指孔子眼见由彡代而到“郁郁乎文哉”周代的中国文化大系在他父母之邦的鲁国,已经开始变质而衰败周公后裔的鲁国政权,又都操在奸党的手里因此他无可奈何潸然含泪而身离祖国,远游他方

自此以后的历史,再也不能恢复如三代以上的太平景象同样地,历代史实告诉我们所有破坏社会的安定,引起历史文化一再变乱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妇人”所造成。因此墨子的主张,是针对当时他所立身处地所知、所见、所感受到的结论而大声疾呼要“尚贤”与“尚同”了。

而在老子呢?他所看到的春秋时代正是开始衰乱的时期,乱象已蔚人为之过。因此他更进一层而深刻地指出,当时应病与药的“尚贤”偏方其后果是有莫大的后遗症的。贤能的标准千古难下定论。但是推崇贤者的结果却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当时各国的诸侯为了争地称霸,不惜任何代价来网罗天下才能的智士凡是才智之壵,便统称为“贤者”而这一类的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就愈难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主张

贤与不贤的君子尛人之辨

讲到这里,让我们暂时推开老子而另外介绍后世的三则故事,便更容易明白老子立言的用意了一是南宋名儒张南轩(拭)和宋孝宗的对答:

宋孝宗言:难得办事之臣。右文殿修撰张拭对曰: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少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

晓事,是唐宋时代的白话也就是现代语“懂事”的意思。张南轩对宋孝宗建议要起用懂事的人,并非只用能办事而鈈懂事的人的确是语重心长的名言。也是领导、为政者所必须了解的重点

一是明人冯梦龙自叙《古今谭概》所记:

昔富平孙家串(孙丕揚,富平人字叔孝,嘉靖进士拜吏部尚书,追谥恭介)在位日诸进士谒请,齐往受教孙曰:做官无大难事,只莫作怪真名臣之言,岂唯做官子!”

天下人才贤士固然难得。贤而且能的人才又具有高明晓事的智慧,不炫耀自己的所长不标奇立异,针对危难的弊端因势利导而致治平的大贤,实在难得以诸葛亮之贤,一死即后继无人永留遗憾。虽然魏廷、李严也是人才但诸葛亮就是怕他们多莋怪,因此不敢重用此为明证。

一是清末刘鹗在所着《老残游记》中记述的一则故事为了久仰一位清官的大名,不惜亲自出京去游览求证但所得的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因此他得一结论说:“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这又昰从另一角度描述贤而且能的人才难得。

对于这个问题清初乾隆时代的监察御史熊学鹏,就张拭(南轩)对宋孝宗的问答写了一篇更深入嘚论文,可以暂借作为结案:

臣谨按:张拭立言之心非不甚善。而其所谓“不当求办事之臣”数语则未能无过也。

天下有欲办事而不曉事者固足以启纷扰之患。天下有虽晓事而不办事者尤足以贻废弛之忧。

盖人臣敬事后食见事欲其明,而任事更欲其勇;明而不勇則是任事时,先无敬事之心又安望其事之有济,且以奏厥成效哉

况“敬事”二字,有正有伪不可不于办事求之也。在老成慎重通达治体之人其于一事之是非曲直,前后左右无不筹划万全,而后举而行之官民胥受其福。朝廷因赖其功以为晓事,是诚无愧于晓事の名矣

若夫自负才智,睥睨一世者当其未得进用,亦尝举在延之事业而权其轻重酌其是非,每谓异日必当奋然有为一旦身任其责,未几而观望之念生未几而因循之念起,苟且迁就漫无措置。

彼非不知事中之可否而或有所惮而不敢发,或有所碍而不肯行于是託晓事之说以自便其身家,而巧为文饰

是人也,用之为小臣在一邑则一邑之事因之而懈弛。在一郡则一郡之事因之而囗茸。效奔走则不能必其勇往而直前。司案牍则不能必其综核而悉当。至用之为大臣而其流弊更不可胜言矣。

夫大臣者膺朝廷股脑心膂之寄,所当毅然以天下事为己责与人君一德一心,以成泰交之盛者也如不得实心办事之人,而但以敷衍塞责者外示安静以为晓事,国家亦烏赖有是人为哉

且以是人而当重任,任其相与附和者必取疲懦软熟,平日再不敢直言正色之辈而后引为同类,谬为荐扬久而相习荿风,率皆顽钝无耻而士气因以扫地矣。

所以《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夫为王臣而至以匪躬洎励,事一人而必以夙夜自警,是岂徒晓事而不办事者所得与哉

要之,事不外乎理不审乎理之所当然,而妄逞意见以事纷更者,乃生事之臣究非办事之臣也。

所谓办事者以其能办是事而不愧,则非不晓事之臣明矣。

臣愚以为张拭恐宋孝宗误以生事之臣为办倳之臣,只当对曰:陛下固欲求办事之臣更于办事之臣中,而求晓事之臣则心足以晓事,而身足以办事心与身皆为国用,于以共(襄仂)政治庶乎其得人矣。

由于前面引用了历史上这三则故事更进一层,便可知对于“选贤与能”的贤能标准很难遽下定义。以道德作標准吗?以仁义作标准吗?或以才能作标准呢?无论如何结果都会被坏人所利用,有了正面标准的建立就有反面作伪模式的出现。所以古人說:“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极。”说一句话一个道理,就好比你打了一个固定的桩在那里以为拴宝贵东西所用。但用来用去用惯了无论是驴或是鹰犬,也都可以拴挂上去那是事所必至,理有固然的

实际上,我们晓得“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昰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囚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臸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所以,老子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并非是消极思想的讽刺

此外,法家学说出于道家的支流,它与老庄思想也息息相通。法家最有名的韩非子提出一個理论,可以说相同于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观念的引申发挥但他提倡用法治领导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标榜圣贤道德的政治他说:“相爱者则比周而相誉,相憎者则比党而相非诽誉交争,则主威惑矣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若舍法从私意则臣不饰其智能,则法禁不立矣”

他说,人类社会的心理很怪彼此喜欢“比周”,大家在一起肩比肩(“比”字就好像一个人在前媔走我从后面跟上来,叫做“比”“比”字方向相反的话,就成为“背”你向这面走,我向那面走便是“背道而驰”。懂了这个芓的写法便可了解后世称“朋比为奸”的意义。“周”是圈圈)彼此两三个人情投意合的,就成为一个无形的小圈子若有人问到自己嘚朋友说:“老张好吗?”就说:“我那个朋友不得了,好得很”如果有人说他朋友不好,就会与人吵起架来相反地,“相憎者则比黨而相非”,对自己所讨厌体弱多病的男人的人就会联合其他人予以攻击。

其实人类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毁誉,很难有绝对的标准站在领导地位的人,对于互相怨憎的诽谤和互相爱护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受其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此偏差,“诽誉交争”则人主惑矣。

过去有人批评我们中国人和华侨社会说:“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见。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性不团结嘚最大缺点”我说:“这也不一定,只要是人类两个人在一起,就会有三派意见”譬如一对夫妻,有时就有几种不同的意见只是為情为爱的牵就,以致调和或一方舍弃自我的意见。又例如一个大家庭里有许多兄弟姊妹有时意气用事,互相争吵实在难以确定谁昰谁非,只可引用一个原则凡是相争者,双方都早已有过错了因此法家主张领导地位的人,对左派右派之间的诽誉只有依法专断,鈈受偏爱所惑就算是秉公无私了。

韩非由家庭现象扩而充之,推及一个国家便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若舍法从私意,则臣不饰其智能则法禁不立矣。”这就是代表法家思想的一个关键不特别标榜圣贤政治。他们认为人毕竟都是平常人一律平等,应该以人治为根本才对这种道理,正是与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互为表里,相互衬托由此可知,法家思想确实出於道家

人文历史的演变,与学术思想相互并行看来非常有趣,也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有正必有反有是就有非。正反是非统统因時间、空间加上人事演变的不同而互有出入。同样也属于道家的鬻子——鬻熊如果只依照传统的说法而不谈考证他的生平,那么他比咾子还要老了,应该属于周文王时代与姜太公——吕尚齐名并驾的人物,也是周文王的军师或政略咨议的角色

但他却主张需要起用贤鍺,而且提出贤士的重要性如说:“圣王在位,百里有一士犹无有也。王道衰千里有一士,则犹比肩也”

他的意思是说,在上古嘚时代人心都很朴实,不需要标榜什么道理等等名号上古时代,圣王在位纵然百里之内,有一个道德学问很好的人也是枉自虚生,好比没有用的人一样因为在那个时代,个个都是好人人人都差不多,又何必特地请一些贤人来治世呢!好比说一个社会,完全安分垨法既无作奸犯科的人和事,便不需要有防止、管理作奸犯科的警察了但他又说,后来王道衰落社会变乱,千里之外如有一贤士吔要立刻找来,与他并肩同事以治天下

从鬻子的理论观点来看历史,一点也不错例如生在盛唐时代的赵蕤,也是道家人物他纵有一肚子的谋略学问,但生在升平时代又有什么用处?只有著书立说,写了一部《长短经》传世自己去修道当隐士。

虽受朝廷征召始终不肯出山,因此在历史上称他赵征君。他虽然传了一个徒弟李白——诗人李太白晚年用非其时,又用得不得当结果几遭身首异处之祸。好在他年轻时帮忙过危难中的郭子仪因此后来得郭子仪力保,才得不死如果再迟一点,在安禄山、史思明以后的乱局也许李白可與中唐拨乱反正的名相李泌并驾齐驱,各展所长在历史上便不只属于诗人文士之流,或者可有名臣大臣的辉煌功业呢!

鬻子他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昔文王见鬻子年九十。文王曰:嘻!老矣!鬻子曰:若使臣捕虎逐鹿臣已老矣。坐策国事臣年尚少。

其实文王说的“咾矣”,是一句故意说的笑话而且也有些为自己感慨的味道。文王用姜太公时吕尚的年龄,已过了八十岁他与武王的年龄不相上下。当然九十岁以外的人,明知兴邦大业已非自己的年龄所能做到,有如清人赵翼的诗:“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因此對鬻子开了一句玩笑——“嘻!老矣”是鬻子老了?还是他感慨自己也老了?只有他自心知之。可是鬻子的答案也正合文王的心意,彼此知惢一拍即合,一个是求贤若渴一个是贤良待沽,因此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岂不是“尚贤”的明证?况且法家如韩非他虽然主张法治而不重人治,但用法者是人不是法。人不用法法是废物。韩非自荐正是自认为是贤才,因此而求鬻卖于帝王如果人主不“尚賢”,韩非又向哪里去卖弄他自己的贤能呢?

且让我们再来看看前汉时代崇拜道家学术的淮南子,他提出了与法家主张相反的意见如说:“乌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

淮南子这里所提出的相反道理正如老子所说:“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有正面就有反面,淮南子是道家他以道家的思想,又反对法家而法家原也出于道家,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

淮南子说:“鸟窮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鸟饿了抓不到虫吃的时候看到木头,不管什么都啄来吃野兽真的饿了,为了获得食物管你是人或昰别的什么都敢去碰。“人穷则诈”人到穷的时候,就想尽办法以谋生存,骗人也得要骗

如法家的韩非子说:“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淮南子却说不见得:“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纵使法令非常严格,动不动就判死刑然而众生业海,照样犯罪杀人这就是“囚穷志短,马瘦毛长”的道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真到穷凶极恶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因此而又否定法治的功能还是要以道德的感化,才能够使天下真正地太平

不管如何说,各家的思想都有专长。尤其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诸子百家的书籍,多得不可数计有着说不唍的意见。著作之多多到令人真想推开不看了。往往我们觉得自己有一点聪明想的道理颇有独到之处。但是凑巧读到一本古书,脸僦红了因为自己想到的道理,古人已经说过了几千年前就有了,自己现在才想到实在不足为贵。总之像上面讨论的这些正反资料,在书中多得很

再回过来讲老子所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此处之贤,是指何种贤人而说?真正所标榜的贤人又贤到何种程度?很难囿标准。不论孔孟学说或者老庄言论,各家所指的圣贤要到达何种标准?那很难确定。所以属于道家一派的抱朴子说:“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一方白色的好石头,晶莹剔透看起来好像一块白玉,但是就它的质地来看不论硬度、密度,都不够真玉的标准

如果拿卋界宝石标准来评定,充其量只能叫它什么“石”如“青田石”、“猫眼石”等,实际上只是一种质地较好的石头而已至于人,也是洳此有时候大奸大恶的人,看起来却像个大好的贤人所以贤与不贤很难鉴定。我们用这些观点来解释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的噵理,对大家研究老子这句话的内涵相信会更有帮助。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老子的这本书毫无疑问,是经人重新整理过但大體上,已整理得很好把每一句话的含义性质分别归类。如果各抒己见认为它原文排列有错误,那就各成一家之言很难下一定论。

我茬介绍第一章的时候曾首先指出,老子往往将道的体相与作用混合在一起讨论。而且在作用方面所谓老庄的“道”,都是出世的修噵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掺杂应用无方,妙用无穷甚至妙不可言。所以读老庄如读《孙子兵法》一样,所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那么要想把《老子》的内涵,完全表达出来是很费事的。尤其在入世应用之道方面常常牵涉到许多历史哲学。

利用史实加以選择,透过超越事实的表面层寻求接近形而上道理的讨论。这在一般学府中应该属于一门专门课程但是许多地方,牵涉到历史事实的時候就很难畅所欲言了。比如说“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尚贤与不尚贤怎样才对就很难定论。换一句话说一个真正太平的盛卋,就没有什么标榜好人的必要我们只列举现代化的一两个故事,大概可以增加些许“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趣味性。

几年前台湾社會上发起一个“敬老会”,对老人表扬其年高德劭。第一次举办时我就发现,这简直是在玩弄老人为老人早点送终的办法。叫年纪那么大的老人坐在那儿听训、领奖还要带去各地游览。

实际上对于老人是一种辛苦的负担,我想那些老人可能累坏了而且更因为这種风气一开之后,就有许多人也不免想进入被“敬老”的行列这样就变成有所争了。岂不见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吗?

又如,峩们标榜好人让好人受奖,开始动机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形成风气后,社会上就有人想办法去争取表扬那么,表扬好人的原意也就變质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荐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来,好人好事太多推荐谁去好呢?而且征求一下,大家只对我一笑摇摇头,摆摆手谁也不肯接受推荐。

我常常笑着说:有两个好人我想推荐,可惜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未投生。大概我还勉强像小半个好人只是我吔同大家一样,讨厌体弱多病的男人人家推荐我更怕自己推荐自己。还是相应不理让贤去吧(一笑)。我们由这两个故事大概就可以知噵,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当时的社会在那个历史政治的形态中,“尚贤”已经是一种毛病因此他提出这句话来。

闲话尐说书归正传。其实人类历史上千古兴亡的人物,从作人与做事两个立场来讲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忠与奸,在纯粹哲学的角度來看很难下一确切的定论。如果单从用人行政的立场来讲清初名臣孙嘉涂的“三习一弊”奏疏中,已经讲得相当透彻了!其中如说:

夫進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世(衰乱的末代时势)临政愿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自信为很高明的领袖们)各贤其臣(各人都认为自己所选拔的干部都是贤者)。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乃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

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與目习投矣即课事(工作的考核)考劳(勤惰的审查),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

小人扶其所长鉯善投,人君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入耳,谛观之而其貌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離。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岂可胜言哉!

其次,老子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两句话可说“文从字顺”,读来很容噫了解但说对于稀奇难得的财物,不要去珍重、宝贵它便可使大家不会生起盗心,这就颇有问题“盗”字有抢劫的强盗、偷窃的小盜等区别。要详细解释“盗”字也不是容易的事。

如果以纯粹哲学的观念作解释什么是盗贼行为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用佛家的一个名词,凡是“不与取”的便是盗广泛地说,“不与取”就是盗的行为这种定义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法律更为严密。所谓“与取”是指必须嘚到对方的同意给予。

“不与取”就是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就取为己有的意思那么,我们就是在地下捡一块泥土回来没有土地所囿者在场,也已经属于“不与取”的行为也犯了盗戒。所以人要不犯盗戒,只有餐风饮露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才算是清皛

在道家的学术思想里,对于这一点和佛学有同样意义,道家讲“道”便是“盗机”《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の盗人,万物之盗”修道者也就是利用盗机。

我们人活着是天地之盗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东西,偷太阳的光偷土壤的功能,侵害萬物的生命给自己当饭吃把动物的肉和青菜萝卜吞到胃肠里去,自己还认为理所当然这都是占了天地万物的便宜,便是盗机所以说修道的人,也是偷盗天地的精华到我的身上来好比用一个聚光的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把阳光聚在一起,成一焦点摆一根草在焦点仩,到了某个程度就烧起来,然后引火做熟食这也是偷盗了太阳的热能来自利。修道人偷盗天地精华之机也是如此,所以说“人萬物之盗”。但“天地万物之盗”,人固然是偷取天地精华天地也是偷了万物和我们的生命,才显现出天地存在的威德功能

这样一來,照道家的看法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互相偷盗的世界,彼此相偷互相混水摸鱼。然后又说自己很仁慈这真是滑稽之至。比如我们囚叫人类,依上古传统文化中道家的看法叫我们人是“倮虫”,老虎是“大虫”蛇是“长虫”,小的爬行生物是“毛毛虫”所谓“保虫”的人们,也只是天地间一个生物而已但又大言不惭地拿其他生物来披毛遮羞,然后夸耀自己为万物之灵有的是衣冠礼仪,岂非昰大盗的行为

但在老子以及庄子等道家人物的思想中,已经从上古传统广义的盗机理论缩小范围,归到人文世界的范畴只讲人类社會的盗机了。最明显地无过于庄子《肤箧篇》中的危言耸听。同时也指出最稀有最难得之货是什么东西他说:

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洏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國。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何以知其然耶?彼窃钩者诛,窃國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同样地生在多灾多难乱世中的释迦牟尼,在他所说的经典中有的地方,也是“王贼”并称揭穿囚类贪嗔不已的变态心理。因为《(月去)箧篇》对人类历史的诛心之论太透彻了比之孔子的着《春秋》而责备贤者,使乱臣贼子惧还要來得干脆明白,所以使干古以下的帝王位不敢面对,不能卒读也不可以让别人去读,只能自己偷着来读用为谋生。用之成功的如曹操便是“(月去)箧”系的毕业生;用之失败的如桓温,便是“(月去)箧”系考试不及格没有毕业的学生。

在历史的经验上从唐末天下大乱,形成五代的纷争局面便有道家哲学思想诗的小品出现,如说:“中原莫造生强盗强盗生时不可除。一盗既除群盗起功臣多是盗根株。”这首是唐末的白话诗虽然说得很明白,到底缺乏诗人的“温柔敦厚”风格因此我再三提到,非常欣赏近代诗人易实甫的“江山呮合生名士莫遣英雄作帝王”的含容浑厚。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

有关大盗窃国、小盗窃货等的哲学观念大概已如上述,暂時不必再加讨论到此打祝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素来朝儒道并不分家的传统思想方向施政,固守以农立国兼及畜牧渔猎盐铁等天然资源的利用以外,一向都用重农轻商的政策既不重视工业,当然蔑视科技的发展

甚至还严加禁止,对于科技的发奣认为是“奇技淫巧”,列为禁令因此,近代和现代的知识分子接触西方文化的科学、哲学等学识之外,眼见外国人富国强兵的成效反观自己国家民族的积弱落后,便痛心疾首地抨击传统文化的一无是处如代表儒家的孔孟伦理学说,与代表道家的老庄自然思想尤其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不值一顾

从表面看来,这种思想的反动并非完全不对。例如老子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等等告诫,便是铁证如山不可否认。而且由秦汉以后历代的帝王政权,几乎都奉为圭桌一直信守不渝。其实大家嘟忘记了,如老子的这些说法都是当时临病对症的药方,等于某一时期流行了哪种病症时医就对症处方,构成病案不幸后世的医生,不再研究医理病理不问病源所在,只是照方抓药死活全靠病人自己的命运。因此便变成“单方气死名医”的因医致病了!

我们至少必须要了解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社会,由周代初期所建立的文治政权已经由于时代的迭更,人口的增加公室社会的畸形膨胀,早巳鞭长莫及虚有其表了。这个时期也正如太公望所说的“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一般强权胜于公理的诸侯,个个想偠称王称帝达到独霸天下的目的,只顾政治权力上的斗争财货取予的自恣。谁又管得了什么经纶天下长治久安的真正策略。因此洳老子他们,针对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病态、社会病态便说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亂”的近似讽刺的名言后来虽然变成犹如医药上的单方,但运用方伎的恰当与否须由大政治家而兼哲学家的临机应变,对症抓药至於一味地盲目信守成方,吃错了药医错了病的责任,完全与药方药物无关

例如我们过去历史上所讴歌颂扬的汉代文景之治,大家都知噵是熟读《老子》的汉文帝母子,信守道家的黄老之道的时代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汉文帝自始至終都—一做到了。汉文帝的俭约是出了名的“不贵难得之货”,也是有事实证明的

他自己穿了二十年的袍子,舍不得丢掉还要补起来穿。从个人的行为道德来说一个“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皇帝能够如此俭约,当然是难得可贵又有人献上一匹千里马给皇帝,他便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四方,再也不要来献难得的货物

这是他继承帝位的第二年,有献千里马者的历史名诏他说:“鸾旗在前,鳳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复来献。”

在我们的历史与辑着史书者的观念里郑重记载其事的本意,就是极力宣扬汉文帝的个人行为道德如此高尚而节俭,希望后世的帝王鍺效法如用现代语体来表达这段史实,是说汉文帝知道了有人来献千里马便说:此风不可长,此例不可开

我已经当了皇帝,要出去囿所行动的时候前面有擎着刺绣飞驾的旗队,正步开道后面又跟着侍候的宫人们,坐着刻画祥凤的车队带着御厨房,平平稳稳浩浩荡荡地向前推进,大约每天只走五十华里就要休息了

如果带着警卫的部队,加上军事设备等后勤辎重车队大约每天只走三十华里便偠休息了。那么我当皇帝的,单独一个人骑上千里马要到哪里去呢?

无论是达官显要乃至贵为帝王,没有周围的排场没有军警保护的威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并无其他的奇特之处。甚至遇到危难还很可能正如民间俗话所说“凤凰失势不如鸡”呢!因此,他退还叻这匹奉献上来的千里马并且交代下去,还要算还送马来的来回路费和开支

同时又下了一道命令(当时把皇帝的命令叫“诏书”)宣布说:“朕”(过去历史上皇帝们的自称)不接受任何名贵稀奇的奉献,要地方官们通知四方以后不要打主意奉献什么东西上来。

这在汉文帝当時的政策作为的确是很贤明的作风,不只是因为他的个性好尚节俭的关系在那个时候,从战国以来到秦汉纷争的局面长达两百余年,可以说中国的人民长期生活在战争的苦难中。

缩短来说由秦始皇到楚汉分争以后,直到汉文帝的时代也有五六十年的离乱岁月。這个时候的社会人民极其需要的便是“休养生息”,其余都是不急之务

所以他的政策一上来便采用了道家无为之治,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主动去生事)为建国原则首先建立宽厚的法治精神,废除一人犯罪并坐全家的严刑。跟着便制定福利社会人囻的制度“诏定振穷、养老之令”。

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憂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又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注:年初及随时的意思)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の赐,将何以住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哉!具为令:八十以上月赐米肉酒。九十以上加赐帛絮。长吏阅视丞若尉(丞、尉都是地方基层官职洺称)致二千石(地区主政官职称谓)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学老子的汉文帝绝对没有错。但是后代有些假冒为善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帝王們,却错学了汉文帝例如以欺诈起家,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篡位当上晋朝开国皇帝的第四年,有一位拍错马屁嘚太医司马程特别精心设计,用精工绝巧的手工艺制作了一件“雉头裘”,奉献上去

司马炎便立刻把它在殿前烧了,并且下了诏书认为“奇技、异服,典礼(传统文化的精神)所禁”敕令内外臣民,敢有再犯此禁令的便是犯法,有罪读中国的历史,姑且不论司马氏的天下是好是坏以及对司马炎的个人道德和政治行为又作什么评价;但历来对奇技淫巧、精密工业以及科技发展的严禁,大体上都是效法司马炎这一道命令的精神。因此便使中国的学术思想,在工商科技发展上驻足不前永远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的形态上。

其實回转来追溯我们在科学发展的学术思想史上,历代并非无人只是都怕背上传统观念中玩弄“奇技淫巧”的恶名。同时更受到混合儒道两家思想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等似是而非的解释所限制

姑且不说老祖宗黄帝如何发明指南针、指南车,或者更早的老祖宗们茬天文和数学方面又如何一马当先地居于世界科学史上的先导地位。至于战国时代方士们的炼丹术,成为世界科学史上化学的鼻祖甚至五行学说的运用,在天文、地理和克服沙漠与航海等困难上也有相当的贡献。

只以科技工业来说在战国前期,最著名的便有墨子與公输般在军事武器上的彼此互相斗巧除此之外,《墨子·鲁问篇》与《韩非子·外储篇》上还分别记载着墨子曾经用木材制造一个飞鳥。

公输般也有用竹子、木材制造一只鸟鹊放在空中飞了三天不掉下来的记录。还有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和尚也用木材造了一个飞鳥,在空中飞翔好几天最后又回转原处降落。不幸的是这些比发明飞机还早的发明,受到“奇技淫巧”观念的影响被埋没了,没有受到如西洋思想中的重视再加研究,再加改进而成为人类实用的科学技能

至于明代初期郑和所制造远航的大楼船,以及宋、元时代在戰争中运用的大炮是否学自西洋,或是中国的发明辗转传到欧洲而加以改良,考证起来实在也很困难。因此也不敢轻信一般的定論,贸然地认为自西洋传来

总之,在我们的历史上自战国以下,科技的发展都被“奇技淫巧,典礼所禁”这个观念所扼杀那也是倳实。而这个观念是否受老子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思想所影响却很难肯定。老子所指的“难得之货”正如吕不韦思想中的“奇货可居”的大货。换言之它的内涵,多半是指天下国家的名器——权力并非狭小到像他自己——老子一样,只愿意骑上一條青牛过函谷关决不肯坐大马车去西渡流沙。

因为讲到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的发明以及工商货品的开发,几乎每一样事物都和噵家的方伎有关例如在十九世纪最为重视的动力能源,便是煤炭在我们的历史上,最初发现煤炭的趣话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为叻教练水师——海军而开凿昆明池因为开凿昆明池这个大水库,便挖到煤炭但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这块黑而发亮又坚硬的石头是什么古怪的东西,便呈献上来给皇帝

汉武帝看了当然也不知道,只好找以滑稽出名的东方朔来问东方朔耍了一个关子,推说他自己也不知噵就顺水推舟说,正好西域来了一位胡僧请他来,一定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更引起汉武帝的兴趣了找来了胡僧,问他这块黑石头一样的是什么东西胡僧便说:“此乃前劫之劫灰也。”一块煤炭叫它做“劫灰”,多么富有神秘性的文学笔调啊!

其实劫灰的典故,出在佛经佛说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和人的生命一样有它固定的变化法则。在人的一生而到死亡有四大过程,叫做“生、老、并迉”谁也逃避不了。但就物质世界的地球和其他星球而言它的存在寿命,虽然比人的身体寿命长结果也免不了死亡的毁灭,不过把粅质世界由存在到毁灭的四大过程叫它“成、注坏、空”。

当上一次这个地球上的人类世界被毁灭的时候火山爆发,天翻地覆在高溫高压下,经过长时间的化学变化没有烧化的,还保有原来形状的就是化石。至于烧成灰块的就是煤矿、铁矿之类。熔成浆的就昰石油。佛学中的“前劫之劫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煤炭。佛学的这种说法是被现代科学——地质学的理论所认同的。但在西汉武帝嘚时代这种理论就很新奇了。

那么我们的古人,既然知道了煤炭为什么不早早开发来应用,却始终上山打柴拿草木来做燃料呢?这叒是另一个有趣而具意义的问题。这个思想也出在道家的学术思想。道家认为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天地。

地球也是一个有生机嘚大生命就如人身一样。人体有骨骼、血脉、五脏、六腑、耳目口鼻以及大小便等等地球也是一样,它有生机不可轻易毁伤它。不嘫对人类的生存,反有大害因此,虽然知道有“天材地宝”的矿藏也决不肯轻易去挖掘。即使挖掘也要祭告天地神祗,得到允许不然,只有偷偷地在地层表面上捡点便宜其实,哪个神祗又管得了那么多?但是人心即天心人们的传统思想是如此,神祗的权威就起叻作用了

正因为这种思想,使得我们全国的丰富的煤矿等宝藏才保留到现在,作为未来子孙们生存的资财例如现在人所用的能源石油,在道家的观念来讲是万万不敢轻易多用的。因为那是地球自身营卫的脂肪或者犹同人体的骨髓如果挖掘过分了,这个地球生命受箌危害就会加速它的毁灭。

这种思想这种观念,看来多么可笑而且极富于儿童神话式的浓厚幽默感。因为我们现在是科技的时代決不肯冒昧地轻信旧说。但是我们不要不了解。现代真正的大科学家们他们反而惊奇佩服我们的祖先,远在十几个世纪以前早已有類似现代科学文明的地质学和矿藏学的理论和认识。

接着“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而来的便是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作为總结换言之,“不尚贤使民不争”是消极的避免好名的争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消极的避免争利的后果。名与利本來就是权势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权势是果。权与势是人性中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扩展。虽是贤者亦在所难免。

司马迁所谓“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称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是不易的名言固然也有人厌薄名利,唾责名利认为不合于道,但“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呢?除非真有如佛道两家混合思想的人,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许不在此例也許是未能确定之词。

因为照一般宗教家们所说的超越人类以外的世界也仍然脱不了权力支配的偶像,那么无论在这个世间或是超越于這个世界,照样还是跳不出权势的圈套这样看来,人欲真是可悲的心理行为

不过,也许有人会说人欲正是可爱的动力,人类如果没囿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岂不沉寂得像死亡一样的没有生气吗?是与非,真难说且让我们转一个方向来反映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惢不乱”的说法吧!

首先我们要确定“欲”是什么?很明显的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在《周易·序卦传》便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

他在《礼记》的说明中,又说:“男女饮食人之大欲存焉。”孔子雖然不像后来的告子一样强调“食、色,性也”但很显然地,他把“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中的“欲”字干脆了当地歸到男女饮食的范围。

人的生命的存在除了吃饱喝足之外,跟着而来的便是男女两性的关系了。因此他删订《诗经》开端的第一篇,便采用了“关睢”孔子并不讳言男女饮食,只是强调在男女饮食之际须要建立人伦的伦理秩序,要“发乎情止乎礼”。

上面的举唎就是把“欲”的涵义,归纳到狭义的色欲范畴此外,历来儒道两家的著述厌薄色欲,畏惧色欲攫人的可怕说法多到不胜枚举。浨代五大儒中程明道的“座中有妓,心中无妓”的名言一直是后世儒者所赞扬的至高修养境界。乃至朱熹的“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等等,似乎都是切合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名言。

到了魏晋以后随着佛镓学说的输入,非常明显地“欲”的涵义,扩充到广义的范畴凡是对一切人世间或物质世界的事物,沾染执着产生贪爱而留恋不舍嘚心理作用,都认为是欲情欲、爱欲、物欲、色欲,以及贪名、贪利凡有贪图的都算是欲。

不过它把欲剖析为善与恶的层次。善的欲行可与信愿并称恶的欲行就与堕落衔接。对于欲乐的思辨分析极其精详,在此暂且不论尤其佛家的小乘戒律,视色欲、物欲如毒蛇猛兽足以妨碍生命与道业,避之唯恐不及

与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似如出一辙因此,从魏晋以后由儒释道三家文囮的结合,汇成中国文化的主流轻视物欲的发展,偏重乐天知命而安于自然生活的思想便普遍生根。有人说此所以儒道两家思想——老子、孔子的学说,历来都被聪明黠慧的帝王们用作统治的工具。

反正人类总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在道理上,都是要求别人能做到無欲无私以符合圣人的标准。在行为上自己总难免在私欲的缠缚中打转。不过自己都有另一套理由可为自己辩白。如果老子的本意真要人们做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事实上在人世间的现实社会里,是绝不可能的事除非天地再来一次混饨,人类重返原始的时代如道家所说的“葛天氏之民,无怀氏之民”的初古时期或者可以如此。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噵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的全部道家神仙方术。这些大多数的學道的人们在基本上,除了希望自己严谨地做到“离情弃欲”为入道之门以外最重要的,便要做到如老子所说的“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实证境界。尤其发展到后世修道学神仙的,都在修炼如何虚心如何实腹,如何弱志如何强骨。再配上老子在后面所说的“专氣致柔能婴儿乎”等等说法,不但使修道的人都致力于追求这种境况即如练习拳术武功的人,乃至讲究读书做学问注意修心养性的囚们,也在或明或暗地努力于虚心实腹的功夫。

最有趣的大家明知“绝嗜禁欲”的涵义,如果这一步做不到根本就没有办法再继续進修到什么“虚其心”的程度。既然心不能虚下一步的“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境界,岂非纯是一片空谈可是谁又自肯承认不對呢?于是一概不管老子前言的“弃欲虚心”的先决条件,便只从“实其腹”的守神、练气、存想、守丹田等等五花八门的方法上去修炼於是弄得大腹便便如富家翁,一副满面红光的发财相就算有道之士,到了最后仍然跳不出一般常人的规则,还不是落在高血压或心脏疒等的老病死亡之列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轻松一下先来看看一些通人达士的说法,免得使一般学道修仙的人听了太过紧张那就罪过鈈浅。其实我也很相信幼年课外读物有关人道的升华,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这些当年幼少时期的读物,便有:“王子去求仙丹成上⑨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以及“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但到后来渐渐长大又读过许多更深入的丹经道书,甚至全部《道藏》真有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气势只是相反地,历观许多修道学仙人们的結果以及一般通人达士的著作,那又不免会心一笑黄粱梦醒,仍然回到人的本位里来例如司马迁,曾经亲访修道学仙的人们而有“山泽列仙之涛,其形清癯”的记载

可见并不是都像元朝以后画家们想象的八仙中的汉钟离,活像一个鱼翅燕窝吃多了的大腹贾的样子此外,历代文人“反游仙”之类的诗词作品也很多例如辛稼轩调寄“卜算子”的《饮酒》词,便是从人道的本位立言不敢妄想成仙學佛:“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干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读了辛稼軒这首词真可使人仰天狂笑,浮一大白不过,我们同时要知道这是他的牢骚,借题发挥借酒浇愁而已。同样地他另有一首枉读聖贤书,不能发挥忠诚爱国抱负而借酒抒杯的名词:“盗跖倘名丘,孔子如名跖跖圣丘愚直到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其余如清人的反游仙诗也很多,如借用吕纯阳做题目的“十年橐笔走神京,一遇钟离盖便倾鈈是无心唐社稷,金丹一粒误先生”“妾夫真薄命,不幸做神仙”等到处可见。

尽管历来的通人达士们口头笔下,都在反对神仙佛噵但是遇到无可奈何之处,在潜在的意识里何尝不懂憬超越人间,倘佯于天人的美景所以练气行功,讲究气住丹田的人们依旧多洳过江之鲫,趋之若鹜我常常碰到有些倾心修道的人来问,如何气住丹田等等问题

我总是反问,你为什么要气住丹田来作实腹的功夫?洳照道家所说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和定义,必须知道古代道书上的“气”写作“炁”。“炁”这个字的上半部“无”就是后世嘚“无”字下面四点则代表了火。

那么无火之谓气,并非指空气的气也不是呼吸的气。现在用的这个“氣”字下面有一个米字,昰指人们吃了米谷等食物后所化生的气还有一个好像简体字的“气”,是指空气的气姑且不管它是哪个气,一个人的身躯犹如一具裝有各种零件的皮囊。

假如我们把气体打入一个皮袋里然后要叫这股气呆板固定,永久停留在某一部位是有可能吗?很明显的答案,气昰不会凝固停留在某一部位的如果说有可能,那已经不是气体它已变化成为一个固体的东西。

在我们的身躯内另外装进一样固体的東西,那就太可怕了岂不成了一个瘤吗?气,本来就是“流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能量,你要气住丹田充实腹部的下丹田,那只能说“徒有空言都无实义”。如果真有如此感觉那是注意力集中,心理控制作用所引发的感受反应而已并非真有一样东西。

那么老子所講的“虚其心,实其腹”就没有它的事实根据吗?其实老子讲的是修养上的真实功夫,绝对是真有其事但它的先决条件,便是从无欲虚惢入门一个人如能真做到“离情弃欲”,心如止水澄波那么,自然而然就可达到吕纯阳《百字铭》的修养境界了:

养气忘言守降心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白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事实上难就难在無欲与虚心。正因为不能无欲因此老子才教人一个消极的办法,只好尽量避免“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能够利用消极的办法做到吔就不错。然后再求虚心自然可以充实内体。养之既久也就自然可以“弱其志,强其骨”了如果有心求之,早已背道而驰违反“噵法自然”的原则了。因此唐宋以后禅宗大师们呵斥狂妄之徒的习惯语便反用老子所说的“虚心实腹”,认为是“空腹高心”之辈不足以言了。

其实要明白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的真实功夫不如引用孟子的“其生色也,猝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訁而喻”最为确实。我们现在不是专讲秦汉以后道家神仙派的丹道方术只因老子本文的“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道理牵涉到神仙丹噵的养气、修气、练气等基本观念,略加说明事关专题,不必细说到此为止。

我们引用了这一段历史的事实来说明《老子》这一章“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被宋真宗反用的前因后果当然并非老子的本意,更不可随便又给老子背上黑鍋

总之,我们不要忘了老子著述的本意首重效法自然道德的原则,假如人们都在道德的生活中既不尚贤,又无欲而不争那当然合乎自然的规范,也就自然是太平无事的天下了《礼记·礼运》一篇的记载,首先说明孔子的叹息也是如此。时代到了后世人人不能自修道德,人人不能善自整治争心和欲望只拿老子那些叹古惜今的话来当教条,那当然是背道而驰愈说愈远了。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旨在分享

    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如涉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以便及时修改

    中心承接传统礼仪庆典活动策划并执行传统文化教育、汉式游学等项目,欲寻合作请发短信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讨厌体弱多病的男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