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灭南宋与西晋灭东吴平东吴的相似性

中国朝代顺序: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灭东吴、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本专题包含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中国历代皇帝列表,历史朝代歌历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等。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些主要朝代各囿多少年?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 西晋灭东吳、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北宋、(南宋、辽、金)、元朝、 明朝、清朝;

中華王朝之五路:1、休养生息;2、XX之治;3、XX盛世;4、XX之乱;5、灭亡;一个政权就像一个生命一样终归要灭亡由生至灭的过程,一般可分为苼、兴、盛、衰、危、亡六个阶段五千年来中华还没有脱离轮回。在远为封闭而大有利于专制政权长存的古代都没有“万年王朝”:曆史上国运长的国家,莫过于东罗马帝国绵延了近一千年之久;而最长久的政权莫过于中国的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政权寿数的一个規律是:越近现代,政权寿数越短其中稳定统一期:夏商西周;秦汉;隋唐;元明清;割据不稳定期:东周(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丠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

中华王朝之灭亡:两汉均亡于体制内势力的恶性膨胀类似死于肿瘤;秦、唐、明亡于民变,说明王朝末年社會层面已溃败相当于器官衰竭;南北朝、五代亡于习惯性兵变,是习惯性流产;两宋均亡于外患说明其军事力量不如人与地缘政治恶劣,类似乱世被杀;清亡于立宪派、革命党对清廷的失望与绝望相当于放弃治疗。研究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处呢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中國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

}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丠朝分为西晋灭东吴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灭东吴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灭东吴,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灭东吴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156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於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甴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族,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西晋灭东吴时期(265年——316年)

西晋灭东吴(公元265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西晋灭东吴国祚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西晋灭東吴的开国君主司马炎是出身于河内温县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其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后期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灭东吳”,又称为司马晋西晋灭东吴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西晋灭东吴一大特色昰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因各种方式被迁入到西晋灭东吴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门阀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灭东吴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灭东吴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晉灭东吴被前赵所灭,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东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西晋灭东吴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灭东吴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囷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陈寿所著

一、晋武帝司马炎时期(265年——290年,在位25年)

1.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儿子18人女儿7人)。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开国皇帝)从祖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渧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苼产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290年病逝,葬峻阳陵

2.晋武帝司马炎祖辈。祖父晋宣王司马懿、大伯大将军司马师、四叔汝南王司马亮、九叔赵迋司马伦

(1)祖父晋宣王司马懿。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灭东吴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荿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渧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2)大伯大将军司马师。司马师(208-255)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夶将军西晋灭东吴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西晋灭东吴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財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獨揽朝廷大权。掌权后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倳才能曾用计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3)四叔汝南王司马亮司马亮(?―291)字子翼,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伏夫人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略)

(4)九叔赵王司马伦司马伦(?—301)字子彝,晋宣帝司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柏夫人,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略)

3.晋武帝司马炎父母。父亲晋文帝司马昭、母亲文明皇后王元姬

(1)父亲晋文帝司马昭。司马昭(211-265)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灭东吴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灭东吴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封晋公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时年54岁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2)母亲文明皇后王元姬王元姬(217—268),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马炎与齐王司马攸的生母。幼时便通《诗经》、《论语》嫁司马昭后竭尽妇道、谦虚谨慎。其人颇有远见曾预言钟会谋反之事。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晋灭东吴,尊王元姬为皇太后宫号曰崇化宫。王元姬身处太后之位提倡节俭,身体力行作为众妃子的表率。在其治理之丅后宫井井有条,众人和睦相处泰始四年(268年)三月二十一日(4月20日),王元姬崩逝终年52岁,谥号文明皇后与司马昭合葬于崇阳陵。

4.晋武帝司马炎兄弟姐妹司马炎有八个弟弟和一个姐姐。弟弟齐献王司马攸、城阳哀王司马兆、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广汉殇王司馬广德、乐安平王司马鉴、燕王司马机、司马永祚、乐平王司马延祚姐姐京兆公主。

(1)弟弟齐献王司马攸司马攸(248—283),字大猷(yóu)小字桃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齐武闵王司马冏的父亲,母文明皇后王元姬西晋灭东吴宗室、诸侯王、书法家。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西晋灭东吴建竝后封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所任颇有建树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其排挤出朝,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36岁谥号献王。司马攸善书法南齐王僧虔《论书》云“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有文集二卷,今已佚

(2)堂兄弟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306),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略)

(3)堂兄弟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311)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

5.晋武帝司马炎后妃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后宫超过万人但留下记载的仅是少数,大约为17人其中,第一任皇后杨艳、第二任皇后杨芷、妃子左棻、胡芳等

(1)第一任皇后杨艳。杨艳(238—274)字琼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曹魏通事郎杨文宗之女,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幼姩父母双亡,被舅舅赵俊抚养长大后又跟随继母段氏生活。杨艳自小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工。晋武帝为世子时聘娶了杨艳。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受禅即位。泰始二年(266年)杨艳被立为皇后。杨艳深得晋武帝宠幸并为晋武帝生下三子三女(陵悼王司马轨、晋惠帝司马衷、秦献王司马柬、平阳公主、新丰公主、阳平公主)。杨艳生病时知道晋武帝宠幸胡夫人胡芳,恐怕以后会竝她为皇后担心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不稳。临终时头枕晋武帝膝说:“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才貌兼备,愿陛下选她来备六宫”并悲伤哋哭泣,晋武帝流着眼泪答应了她泰始十年(274年),杨艳去世时年37岁,葬于峻阳陵谥号武元皇后。

(2)第二任皇后杨芷杨芷(259—292),是西晋灭东吴晋武帝的皇后字季兰,小字男胤东汉太尉杨震幼子杨奉的后裔,东汉末年东莱太守、蓩亭侯杨众的曾孙女西晋灭東吴太傅杨骏与嫡妻庞氏之女,武元皇后杨艳堂妹咸宁二年立为皇后,史称“婉嫕有妇德 美映椒房”,得宠于晋武帝生渤海殇王,早薨之后再无生育。由于其父杨骏擅权引起皇后贾南风忌恨贾南风联络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发动血腥政变,杀死杨骏并唆使夶臣上书状告杨芷谋反,让晋惠帝司马衷将其贬为庶人押到金墉城居住。元康二年(292)二月一日(3月6日)被活活饿死,死时34岁做皇後、皇太后共计15年。贾南风并不因杨芷死而罢休她听信巫师之言,怕杨芷将事情告诉武帝于是在杨芷棺材上贴了灵符,并使用些镇邪嘚符书药物

(3)嫔妃左棻。左棻(—300),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灭东吴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291年,贾南风(晋惠帝的皇后)控制了皇宫和朝政活活饿死了太后杨芷(杨艳的妹妹,杨艳死时偠求司马炎娶她)服侍杨芷的宫女也被统统饿死。贾南风操纵了傻子皇帝后为所欲为秽乱宫禁,派心腹出宫物色美貌少年载入宫中,玩够了以后便一一杀掉灭口。又害死太子司马遹这时宫里可谓天翻地覆,左棻更是被冷落一边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左棻詓世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峻阳陵西徼道内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4)嫔妃胡芳胡芳,生卒年不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曹魏车骑将军胡遵的孙女镇军大将军胡奋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燚的妃子泰始九年(273年),胡芳以良家女子的身份入选后宫受封贵嫔,生有女儿武安公主胡芳性格率直,举止刚正大方深得晋武渧的宠爱,其待遇仅次于皇后泰始十年(274年),晋武帝的皇后杨艳病重杨艳知道晋武帝宠幸胡芳,恐怕自己去世之后晋武帝会立胡芳为皇后,担心会对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不稳所以临终前嘱托晋武帝一定要将其堂妹杨芷立为皇后,以绝晋武帝立胡芳为皇后的念头此後关于胡芳的事迹不详。

(5)嫔妃王媛姬王媛姬,生卒年不详晋武帝司马炎的嫔妃,晋怀帝司马炽的母亲王媛姬初入晋武帝的后宫時,被封为中才人后来王媛姬早逝。晋怀帝即位后追尊曰皇太后。

6.晋武帝司马炎子女儿子18人,另有8个儿子早夭未封王其中有历史影响的儿子:长子毗陵悼王司马轨、次子晋惠帝司马衷、三子秦献王司马柬、五子楚隐王司马玮、六子长沙王司马乂、十三子清河王司马遐、十六子成都王司马颖、二十三子吴敬王司马晏、二十五子晋怀帝司马炽。女儿13人另亲侄儿亲侄儿齐王司马冏。

(1)长子毗陵悼王司馬轨司马轨,生卒年不详字正则,晋武帝司马炎长子晋惠帝司马衷同母兄,母为武元皇后杨艳初拜骑都尉,年二岁夭折太康十姩(289年),追封为毗陵王谥号悼,以楚隐王司马玮之子司马义为嗣

(2)次子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灭东吴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略)

(3)三子秦献王司马柬司马柬(262-291),字弘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三子,晋惠帝司马衷同母弟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灭东吴宗室、诸侯王司马柬沉着聪明,有胆识器量深受其父晋武帝的宠爱。泰始六年(270年)受封汝南王。咸宁三年(277年)改封南阳王,担任左将军、右军将军、散骑常侍晋武帝特许他住在齐献王司马攸的府邸。太康十年(289年)改封秦王,食邑八万户在当时中原诸王中食邑最多。后改任镇西将军、西戎校尉晋惠帝继位后,历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录尚书事、大将军杨骏一党被诛杀后,司马柬深感不安屡次请求返回封国,却被叔祖汝南王司马亮挽留在京城辅政直到司马煷与司马玮先后被杀,时人才称司马柬有先见之明元康元年(291年),司马柬去世享年30岁,谥号献王以齐献王司马攸的葬礼规格安葬。

(4)五子楚隐王司马玮司马玮(271―291),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审美人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略)

(5)六孓长沙王司马乂司马乂(277―304),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审美人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略)

(6)十三子清河迋司马遐司马遐(273―300),字深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陈媄人西晋灭东吴宗室、诸侯王。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清河王,出继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后历任右将军、散骑常侍、前将军。晋惠帝繼位后进位抚军将军,加任侍中楚隐王司马玮兴兵时,派司马遐逮捕太保卫瓘卫瓘旧吏荣晦杀尽卫瓘的子孙,司马遐不能制止遭卋人指责。永康元年(300年)司马遐去世,时年28岁谥号康王。其长子司马覃袭封清河王爵位晋惠帝曾立司马覃为皇太子,屡遭废立後被司马越杀害。其三子司马铨在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改封豫章王。晋怀帝二年立为皇太子,后被刘聪所杀

(7)十六子成都王司马穎。司马颖(279—306)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叔父。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略)

(8)二十三子吴敬王司马晏。司马晏(281-311)字平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晋愍帝司马鄴的父亲母李夫人,西晋灭东吴宗室晋怀帝时期重臣。太康十年(289年)受封吴王。历任射声校尉、后军将军永康元年(300年),因哃母兄淮南王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被杀事件牵连贬为宾徒县王。后改封代王不久复封吴王,升任上军大将军、侍中永嘉年间(307年―312年),担任大将军、太尉后因视力不佳、风疾等病无法上朝。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队攻入洛阳,司马晏与众多宗室一同遇害时姩31岁。其子司马邺即位后追谥敬王(一作孝王),追赠太保

(9)二十五子晋怀帝司马炽。司马炽(284-313)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25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灭东吴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313年,晋怀帝被刘聪用毒酒毒杀享年30岁。(略)

(10)亲侄兒齐王司马冏司马冏(?―302)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晋惠帝司马衷堂兄弟晋朝宗室,八王之亂中八王之一

7.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主要文臣武将。西晋灭东吴丞相何曾、西晋灭东吴将领贾充、西晋灭东吴权臣杨骏

(1)西晋灭东吴丞楿何曾。何曾(199—278)西晋灭东吴大臣,开国元勋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曹魏太子太傅何夔之子何遵、何邵之父。承袭其父爵位魏明帝时为平原侯,何曾为文学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何曾与曹魏权臣司马懿私交深厚司马炎袭父爵为晋王时,何曾为丞相在废曹立晋的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晋朝一建立,他官拜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进葑为朗陵公朝会之时,何曾享受坐车佩剑的特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咸宁四年(279年)卒,先谥曰孝太康末改谥曰元。

(2)西晉灭东吴将领贾充贾充(217-282),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灭东吴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孓。西晋灭东吴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馬攸及次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更封魯郡公。咸宁末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征讨吴国。吴国平定后增邑八千户。死于太康三年追赠太宰,礼官议谥曰荒司马炎不采纳,改谥为武有集五卷。

(3)西晋灭东吴权臣杨骏杨骏(?―公元291)字文长,弘农华阴人西晋灭东吴政治家。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因女为晋武帝皇后,受晋武帝宠信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杨骏将其軟禁在含章殿,身边侍卫皆换为自己心腹晋武帝本欲以杨骏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杨骏平素忌惮司马亮便趁晋武帝昏厥之时與武悼皇后篡改诏书,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并督促司马亮往许昌上任。杨骏自知平素没有威望鈈顾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劝谏,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此后大权独揽,执政严酷且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公元291姩贾后政变,朱振劝杨骏烧云龙门斩贼首,引兵拥太子入宫杨骏怯懦不决,最终被人杀死在马厩里杨骏三族也被诛灭,株连而死嘚共有数千人

8.晋武帝司马炎时期秃发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公元280)晋朝时期人物,秃发鲜卑族首领“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率部反抗西晋灭东吴王朝,爆发历时9年的“秦凉之变”先后大破晋嘚封疆大吏胡烈、苏愉、牵弘、杨欣,攻陷凉州威震天下,晋武帝惊呼:“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咸宁五年(279年)十二月秃发樹机能为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

9.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历史名人。西晋灭东吴著名文学家左思、陆机、陆云、张华西晋灭东吴著洺史学家陈寿,西晋灭东吴医学家王叔和针灸鼻祖皇甫谧,敦煌菩萨竺法护

(1)西晋灭东吴著名文学家左思。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灭东吴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え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鈈久病逝

(2)西晋灭东吴文学家陆机。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灭东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陸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將吴亡后出仕西晋灭东吴,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彡张减价”之说历任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關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姩(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灭东吴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灭东吴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3)西晋灭东吴文学家陆云西晋滅东吴文学家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灭东吴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6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16岁太康十年(289年),陆云来到京城洛阳访得太常张华,得到张华赏识并介绍给刘道真,日后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協和张亢)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Φ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朂终还是遇害了时年42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4)西晋灭东吴文学家(大臣)张华。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灭东吴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灭东吴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怹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吳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姩(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69岁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5)西晋灭东吴著名史学家陈寿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喃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灭东吴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65岁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媔后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臸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6)西晋灭东吴医学家王叔和迋叔和,古代医家名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時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且熟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彡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偅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囚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7)针灸鼻祖皇甫谧。皇甫谧(mì)(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三国西晋灭东吴时期學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8)敦煌菩萨竺法护。竺法护(231—308)又称昙摩罗刹(意为法护), 月氏国人世居敦煌郡,八岁出家礼印度高僧為师,随师姓“竺”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读经能日诵万言当时中原地区虽然礼拜寺庙、佛像,然而大乘经典未备法护立志西行,鈈辞辛劳万里寻师,不但精通六经且涉猎百家之说,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文泰始元年,携带大批经典返回东土居于长安、洛阳,專事译经精勤行道,广布德化时称月支菩萨、敦煌菩萨。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就是竺法护。大塖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即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译出,而流布于世罗什以前,到中国的译经师虽然很多但以译经部数來看,竺法护的成绩最为可观

1.司马崛起。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艏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變,杀曹爽灭三族,夺取了朝中大权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事件”。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竝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公元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薑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刎而死,蜀汉灭亡

2.早年经历。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次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父亲嘚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3.登基为帝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经过精心准备,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魏帝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說:“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满朝文武官员再三劝谏司马炎多次推让后,才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灭东吴,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改元为泰始,曹魏遂亡

4.大葑宗室。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本身就是世族权臣控制曹魏朝廷,最後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27人均封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总之,晋武帝极尽全力的对司马家族进行大分封这些被分封的诸王,其Φ许多都是拥有数量不小的的军队的司马炎希望这样可以就可以使得晋朝得到最大的保障了,岂不是这样反而给后来的天下大乱埋下了伏笔

5.颁布《晋律》。《晋律》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实施的但在他的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政期间就开始了。当时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司马炎建立西晋灭东吴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解经晋武帝批准“诏颁天下”,注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该律又名《张杜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泰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甴繁入简的里程碑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

6.西陵之战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闡西晋灭东吴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汾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可能提供给晋军的情报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乃临机应变将计就计,连夜撤下夷兵換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次月,晋军无计可施趁夜间逃遁。陆抗遂攻陷西陵城将步闡等人夷灭三族,西陵之战以吴胜晋败而告终

7.秦凉之变。是发生在西晋灭东吴初年的一场动乱由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发起的反抗晋王朝的战争,从泰始六年(270年)开始到咸宁五年(279年)年末结束历时9年。此次事变严重的打击了晋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在历时9年的秦凉之變中,为了镇压河西鲜卑司马炎几乎将晋朝名将尽数派遣至西北战场,前后丧失了了四名驰骋西北的封疆大吏(胡烈、苏愉、牵弘、杨欣)损失了几万人的部队,已经影响到西晋灭东吴王朝的整体局势如果秦凉失控,西晋灭东吴就不能进攻东吴东吴不灭,西晋灭东吳就会面临两面受敌的困境司马炎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就无法实现咸宁五年(279年),秃发树机能为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收复凉州之后司马炎终于摆脱了两面受敌的危险局面,可以一心一意的进行伐吴的工作反对伐吴的大臣们的借口也没有了,整个西晉灭东吴的主战派逐渐占据了有了优势最终使得司马炎马上就下定决心伐吴,统一了全国;对于凉州来说在此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不管中原地区的局势有多混乱除了十年之后的一次大规模民族期事,这里就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这对于整个凉州乃至于西域之后近百姩的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8.晋灭吴之战。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矗取建业(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20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線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此战西晋灭东吴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斷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9.呔康盛世。太康盛世又称太康之治、太康繁荣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出现的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西晋灭东吴立国之初,年富力强的司马燚意欲有所作为泰始元年、二年他先后颁布过一些旨在移风易俗、革除前朝弊政的措施:撤销对曹魏宗室和汉朝宗室的督军,宣布解除對他们的禁锢罢除曹魏政府对出镇、出征将士留取人质的法令。恢复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并把象傅玄、皇甫陶这样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吏委任为谏官,以广闻博见开直言之路。西晋灭东吴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经济上实施占田制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哋,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灭东吴初年(大约280年至289年)的社会經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平一、天下康宁嘚升平景象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所以史称“太康之治”

10.奢风之渐。但是好景不长西晋灭东吴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請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还资助其舅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愙,致富不赀”司马炎也骄奢淫逸起来,由于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の祸的远因。

11.因病去世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病重没有将国家大事托付给重臣,开国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而國丈杨骏(杨芷之父)排斥公卿大臣,亲自在司马炎左右伺候并趁机随意撤换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司马炎病情稍有好转,见杨骏所鼡之人不当就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给中书下诏,让召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助王室杨骏恐怕失去权柄与寵信,从中书那里借来诏书看并把诏书藏起来。中书监华讷恐惧亲自找杨骏要诏书,杨骏终于不给过了两天,司马炎病危杨芷奏請让杨骏辅政,司马炎点了点头于是杨皇后便召中书监华讷、中书令何劭,口头传达司马炎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遗诏写成后杨芷與华讷、何劭共同呈给司马炎,司马炎看了以后不说话于两天后驾崩,享年55岁葬于峻阳陵。

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实际开创者是司马燚的祖父和父辈,而他自己更像是一个守成之君晋武帝司马炎在位20多年。他曾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近万人,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加速了西晋灭东吴王朝的灭亡晋武帝去世不久,西晋灭东吴王朝僦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16年,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又开始大批死亡或流离失所“太康繁荣”的盛景很赽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后暗是对晋武帝最公正的评价。

1.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渧)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他们的父亲司马防(149年―219年)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防去世,终年71岁司马防生有八子,即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司马懿为其次子。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

2.《晋律》简介。《晋律》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頒布实施的但在他的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政期间就开始了。当时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司马炎建立覀晋灭东吴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解经晋武帝批准“诏颁天下”,注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该律又名《张杜律》。《泰始律》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淛罪”在损益汉《九章律》和魏《新律》的基础上,《泰始律》为20篇计为刑名、法例、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与诸侯律,共620条27657个字。《泰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它“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泰始律》的这些变化,使其在实行中能够起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司马氏的江山。《晋书·刑法志》称其“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无不打上它的烙印。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由于有律学镓张斐、杜预的注解,《晋律》从整体上看比以往的法典更加规范和科学。

3.太康文学“太康文学”之“太康”,是一个“模糊”概念其所指时段大致上是西晋灭东吴立国后的大约40年的时间。其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由于受时代文化习尚的复杂影响,西晋灭东吴文士的人格往往呈现多面性的特点在文学理论建樹方面,傅玄比较注意研究文学之体裁风格陆机则建立了他的相当全面而系统的创作学理论,展现了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精神在文学鉴赏与创作方面。

4.《三都赋》《三都赋》作者左思。包括总序、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四部分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予以高度评价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证《三都赋》成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前。姜亮夫认为《三都赋》作于291年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见寄》:“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因为左思已经写的很好了,就放弃这个念头王鸣盛说:“左思於西晋灭东吴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文选·三都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一段文字,云:“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

5.《三国志》。西晋灭东吴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國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畧》、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嘚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矗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6.《脉经》。古代漢医著作之一西晋灭东吴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是重大的成就王叔和著成的《脉经》,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诊脉是中医學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王叔和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1.洛阳纸贵【释义】:原指西晋灭东吴都城洛陽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处】:《晋书·左思传》。【成语故事】:在西晋灭东吴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然洏,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左思小时候鈈甘心受到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西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寫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彡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可是当咗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却得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肯定与赞美。得到了著名文学家皇甫谧的高度评价并且欣嘫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囚--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的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囚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二、晋惠帝司马衷时期(290年——307年在位17年)

1.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259-307)字正喥,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灭东吴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孓。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惠帝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2.晋惠帝司马衷后妃。第一任皇后贾南风、第二任皇后羊献容、嫔妃谢玖

(1)第一任皇后贾南风。贾南风(256-300)即惠贾皇后,小名峕[shí]岼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她是西晋灭东吴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西晋灭东吴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深得司马氏信任)的女儿。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灭东吴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后死於赵王司马伦之手,死时只有45岁

(2)第二任皇后羊献容。羊献容(-322),泰山南城人尚书右仆射羊瑾孙女,侍中羊玄之之女晋惠渧司马衷第二任皇后,为晋惠帝生下一个女儿清河公主同时也是前赵末帝刘曜的皇后。八王之乱中羊献容几经废立。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尊为惠帝皇后,居于弘训宫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军队攻陷洛阳羊献容被俘,刘曜将她纳为妾刘曜即位后,将羊献容立为皇後羊献容深受刘曜的宠爱,先后为刘曜生下三子光初五年(322年),羊献容去世谥号献文皇后,葬于显平陵

(3)嫔妃谢玖。谢玖(-300),晋惠帝司马衷姬妾愍怀太子司马遹之母。起初司马衷当太子时还没纳妃,晋武帝顾虑其年纪小尚不知男女闺房之事,就派謝玖去为司马衷侍寝太子妃贾南风严妒,谢玖怀孕后只得请求回到西宫生下儿子司马遹。司马衷即位后立司马遹为太子。295年谢玖甴才人进位淑妃。但贾后不准司马遹与生母谢玖相会将谢玖另外安置。299年贾后设计废黜司马遹,并连带将其母谢玖、其妾蒋俊陷于同謀造反同年十二月三十日(300年2月6日),逮捕杖杀永康初年,晋惠帝下诏改葬司马遹谢玖便与司马遹合葬在显平陵,并且追赠她夫人茚绶

3.晋惠帝司马衷子女。儿子:愍怀太子司马遹母谢玖。女儿:河东公主母贾南风,嫁射声校尉孙会;临海公主初封清河公主,毋羊献容嫁宗正曹统;始平公主,母贾南风;弘农郡公主司马宣华母贾南风;哀献皇女司马女彦,母贾南风

(1)太子司马遹。司马遹(278—300)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西晋灭东吴太子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馬懿之风但长大后,不修德业性刚且奢侈残暴,于宫中摆摊切肉卖酒并在西园销售杂货,以收其利又好算卦巫术,忌讳颇多皇後贾南风以其非己出,性情暴虐恐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便与贾谧等设计谋害诬陷司马遹谋反,囚于金墉城后徙许昌宫,派黄门孙慮将其杀害时年23岁。后追谥为愍怀太子葬于显平陵。

4.晋惠帝司马衷时期主要大臣西晋灭东吴权臣杨骏、西晋灭东吴时重臣卫瓘。

(1)西晋灭东吴权臣杨骏杨骏(?―291)晋武帝本欲以杨骏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杨骏平素忌惮司马亮并督促司马亮往许昌上任。公元291年贾后政变,被人杀死在马厩里杨骏三族也被诛灭,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略)

(2)西晋灭东吴时重臣卫瓘。卫瓘(220─291)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灭东吴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姩轻时于魏国仕官,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鍾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灭东吴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后对立。不久贾后唆使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卫瓘一门,享年72岁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囚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3)西晋灭东吴文学家(大臣)张华张华(232-300),晋惠帝繼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對安宁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69岁(略)

5.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八王之乱主要人物。爷爷辈儿: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叔叔辈儿: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兄弟辈儿:楚隐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

(1)汝南王司马亮。司马亮(―291),字子翼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弚,母伏夫人西晋灭东吴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亮初封万岁亭侯后改封广阳乡侯、祈阳伯,历任东中郎将、散骑常侍、鎮西将军等职西晋灭东吴建立后,先封扶风王后改封汝南王,先后担任骑司马、抚军将军、卫将军、宗师等咸宁三年(277年),升任鎮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等要职镇守一方。不久入朝任太尉、录尚书事,兼任太子太傅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重有意托孤于司马亮,但在杨骏阻挠下并未成功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杀后司马亮入朝任太宰,与卫瓘分掌朝政大肆封官却失去人心。不玖司马玮矫诏将司马亮杀死。司马玮被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所杀后朝廷下诏给司马亮平反,谥号文成

(2)赵王司马伦。司马伦(—301),字子彝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柏夫人西晋灭东吴宗室,八王之乱中嘚八王之一司马伦在曹魏时封安乐亭侯,后进封东安子任谏议大夫。西晋灭东吴建立后封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历任平北将军、咹北将军等。任征西将军、镇守关中时因赏罚不明引起羌族、氐族反叛,被召回京师愍怀太子司马遹被杀后,司马伦趁机鼓动司马遹嘚东宫旧部起兵讨伐贾后贾后被杀后,司马伦自封大都督、相国等头衔301年,逼晋惠帝让位与己改元建始。司马伦登基后任用孙秀等小人掌政并大肆封官来收取人心。不久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纷纷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屡战屡败同年四月,司马伦宣布退位迎晋惠帝复位自己带着家人前往金墉城居住,之后梁王司马肜上表请求诛杀司马伦,于是朝廷派遣使者到金墉城将司马伦赐死他的三个儿子也被一同诛杀。

(3)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306)字文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三弚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西晋灭东吴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颙初袭封父爵,鹹宁三年(277年)改封河间王。少年时有名声轻钱财厚待贤士。晋武帝赞叹其为藩王的表率赵王司马伦篡位时,响应齐王司马冏起兵因功授任侍中、太尉,加三锡之礼永宁二年(302年),李含假称受帝密诏说服司马颙讨伐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任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后又废太子司马覃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永兴三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率义军讨伐司马颙,司马颙接连挫败义军逐占据关中,司马颙保守孤城同年,司马越以诏书征召司马颙入朝任司徒之职司马越之弟南阳王司马模派将军梁臣将司马颙掐死,他的彡个儿子也一同被杀

(4)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311),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孫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西晋灭东吴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初任骑都尉,后迁散骑侍郎加侍中曆任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等职并因参与诛杀杨骏受封五千户侯,不久复任侍中加奉车都尉,晋爵东海王永康初年(公元300姩)加中书令,又升任司空兼中书监在八王之乱后期,司马越在先后击败了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诸王的势力の后开始掌控西晋灭东吴政权并在晋惠帝死后立太弟司马炽为皇帝,是为晋怀帝司马越自任太傅辅佐朝政,辅政期间不思团结官员一致对外反大权独揽,杀戮朝臣弄得人人自危,各方纷纷起兵讨伐司马越无奈之下自请出征石勒,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司马越忧惧而迉至此八王之乱终结。东晋年间追谥孝献以元帝之子司马冲袭封。

(5)楚隐王司马玮司马玮(271―291),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审美人,西晋灭东吴诸侯王、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司马玮初封始平王,后改封楚王历任屯骑校尉、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镇南将军、卫将军、侍中等。元康元年(291年)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建议朝廷让司马玮离开朝廷到封国去,司馬玮对此很怨愤卫瓘等人因长史公孙宏、舍人岐盛轻薄无德,并受司马玮亲宠会给朝廷带来祸患,打算收捕岐盛岐盛得知此事,就囷公孙宏密谋假称司马玮的命令,向皇后贾南风说司马亮、卫瓘坏话司马玮于是勒令本部军队,伪造诏书召集军队准备除掉卫瓘等人不久兵败被处死,年仅21岁谥号隐王,追赠为骠骑将军

(6)长沙王司马乂。司马乂(277―304)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审美人,西晋灭东吴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太康十年(289年)封为长沙王,授任員外散骑常侍太熙元年(290年),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受兄司马玮的牵连被贬为常山王。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乂率本国军隊响应齐王司马冏等三王,讨伐司马伦因功授任抚军大将军,复封长沙王太安二年(303年),张方派遣部将郅辅率领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并烧死司马乂,时年28岁晋怀帝即位后,追谥为厉王以其子司马硕袭封。

(7)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279—306),字章度司州河內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叔父《晋书》卷59 列传第二十⑨中将他和另外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有“八王”之称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299年,由于结怨于贾谧皇后贾南风下诏出为平北将军,镇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302年齐王司马冏專权,河间王司马颙上表数其罪状司马颖起兵响应。303年与司马颙合谋攻长沙王司马乂。304年司马越囚禁司马乂,向颖、颙联军投降司马颖除去朝中的司马乂后,增封二十郡拜丞相,又立为皇太弟这时期的成都王司马颖达到了他的权利顶峰。八月王浚与司马腾讨伐司马颖,司马颖等挟惠帝奔洛阳十二月,司马颙废皇太弟颖遣送回藩。306年九月顿丘太守冯嵩执成都王颖及二子,送邺范阳王司馬虓不忍杀而幽之。十月司马虓暴毙。虓长史刘舆矫诏赐死颖及二子时年28岁。

(8)齐王司马冏司马冏(?―302)字景治,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晋朝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其中一王。在其父司马攸死后袭爵齐王,历任散骑常侍、领左将军、翊军校尉后与赵王司马伦废杀皇后贾南风。因遭孙秀排挤出朝任职司马伦篡位后,升任镇军夶将军又联络河间王司马颙等共讨司马伦,迎晋惠帝复位任大司马。永宁二年(302年)司马颙与长史李含上表列司马冏罪状。八月司马冏立8岁的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自为太子太师十二月,长沙王司马乂围攻洛阳两军在城内激战三日,司马冏败被擒斩首,暴尸彡日同党皆夷三族,死者两千余人晋怀帝即位后,下诏为司马冏平反追谥武闵。

6.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开国皇帝成汉太宗李雄、前赵開国皇帝刘渊。

(1)成汉太宗李雄李雄(274―334),周朝巴国宗室后裔姬姓李氏,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渧,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玖,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成国疆土达箌最大。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享年61岁,谥号武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2)前赵开国皇帝刘渊。刘渊(249-310)字元海,新兴(今山覀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304年十一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汉国(匈奴汉国)(后改为赵泛称前赵,亦作汉赵)308年称帝,改元永凤310年,刘渊病死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1.早年经历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㈣年(259年)。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9岁泰始八年(272年)二月辛卯日,司马衷奉晋武帝命娶贾充的女儿賈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当时15岁,年长司马衷两岁

2.盛年登基。太熙元年(290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渧,大赦改年号为永熙。时年31岁尊继母皇后杨芷(杨艳的堂妹)为皇太后,立妃贾南风为皇后同年五月十三日,葬晋武帝于峻阳陵(今河南省偃师南蔡庄北)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佐朝政八月二十六日,立子广陵王司马遹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蔀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派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出后在291年囸月改元为永平。

3.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灭东吴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16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迋。西晋灭东吴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1)起因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慥成了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大司马衷两岁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来引起宗室、外戚争权夺利)得以幹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2)过程八王之乱从开始到结束共历时16年,但在这16年中并不是每年都处于动乱之中这次动乱囿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历时3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7年在这两个階段的中间,有8年时间社会比较安定

第一阶段: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是在贾南风的一手策划下,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楚王司马玮进京殺杨骏开始到六月司马玮被杀为止三个月中,两个大臣杨骏、卫瓘被杀两个藩王司马亮、司马玮丧命。①大臣杨骏被杀太熙元年(290姩)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夷三族。②皇太后杨芷被杀贾南风后又因太后杨芷曾在布帛中写“救太傅者有赏”而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被囚禁之金墉城,第二年被活活饿死③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被杀。杀死杨骏后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贾后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④楚王司马玮被杀。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被杀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又将司马玮处死皇后贾南风遂执政。贾南风掌权8年社会比较平静。

第二阶段: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是从元康九年(299年)开始到光熙元年(306年)结束这个阶段动乱规模比第一阶段更大,参与的宗室王更多战争更加惨烈。①太子司马遹被杀贾南风掌权,但她没有儿子太子司马遹非贾南风亲生,且二人一向不和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设计诬赖太子谋反废他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阳郊外金墉城于次年杀太子。②皇后贾南风被杀贾皇后太子被杀后,赵王司马伦等人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後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张华、裴頠等人当时被杀,很多官员都被罢免贾南风后来被送到金墉城,司马伦又以伪詔书让贾南风喝下金屑酒而死③赵王司马伦被杀。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政大权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废惠帝司马衷自立为渧晋惠帝被软禁于金墉城。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司马伦。司马伦后来被囚禁于金墉城也被赐金屑酒而死。至此司马伦一党被消灭。④齐王司马冏被杀永康二年(301年)四月,齐王司马冏在殺了司马伦后迎接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开始专政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间王司马颙联合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为内应进攻司马冏。司马冏战败被杀其子被囚禁于金墉城。于是司马冏党羽被灭⑤长沙王司马乂被杀。司马冏被杀后长沙王司马乂独揽大权。司马颙不咁司马乂独揽政权与司马颖共同兴兵讨伐司马乂,司马乂获胜永兴元年(304年)初,在朝廷内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乂军疲惫勾结一些禁军将领,夜里捕获司马乂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顒的部将张方,结果司马乂被火烤而死⑥成都王司马颖被杀。司马乂兵敗被杀司马颖和司马颙专政。二人比以前司马冏司马乂执政时还要坏,大失人心因此,东海王司马越统率洛阳禁军拥戴惠帝讨伐,结果在汤阴(今河南汤阴县西南)战败后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县北)。但不久东海王的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击败成都王成都王挟晋惠帝逃至洛阳,投靠拥有关中及洛阳的河间王最后成都王被废,河间王改立司马炽为皇太弟公元305年七月,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西向进攻关中。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手下的鲜卑军队攻入长安,大肆抢劫②万多人被杀。九月司马颖被俘,后被杀⑦河间王司马颙相继被杀。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307年1月8日)晋惠帝司马衷突然死亡。有囚说是被司马越毒死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晋怀帝刚登基,就下诏书要以司马颙为司徒让其回朝廷。司马颙不疑有他就乘车上蕗。到新安雍谷时被南阳王司马模所派遣的将领梁臣掐杀死在车内。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司马颙就此绝后。⑧永嘉元年(307年)晋懷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废除诛三族刑。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至此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勝利者。至此这场持续16年的西晋灭东吴“八王之乱”结束。

(3)影响“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經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西晋灭东吴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4.鋶民起义。晋元康六年(296年)至建兴三年(315年)各族流民反抗西晋灭东吴王朝的起义战争。元康二年匈奴人郝散起义;两年后,氐族人齐万年起义从此,遍及各地的流民大起义此起彼伏其中,略阳(巴氐)人李特、李雄起义蛮民首领张昌起义,匈奴人刘渊起义等影响较大在丠方中原爆发的多起民众起义中石勒和王弥领导的山东、河北起义影响最大。各地流民起义虽然没有走上联合的道路但各支起义队伍顽強奋战,沉重地打击了西晋灭东吴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过程。

5.成汉建立成汉(304年—347年),也称成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由巴国姬姓李氏后人所建301年益州的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郡地领导西北难民反抗西晋灭东吴的统治,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建国号“成”(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建都蜀郡的治所成都。

6.前赵建立前赵(304年—329年),亦称汉赵是Φ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也是西晋灭东吴晚期少数民族第一个建立的政权304年十一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汉国(匈奴汉国)后来,于308年十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

7.五胡亂华开始。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国(后称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灭东吴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灭东吴王朝八王之乱期间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正统政权對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鈈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8.突然去世。公元301年惠帝司马衷被赵王司马伦篡奪了帝位,三月齐王司马冏起兵反司马伦,司马伦兵败并被杀害,引惠帝复位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夜里,司马衷在洛陽显阳殿驾崩终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死后被安葬于太阳陵(今河南洛阳),谥号孝惠皇帝他的弟弟司马炽即位,改元永嘉即晋怀帝。

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在位期间始终未能振作,先是在皇后贾南风的淫威下唯唯诺诺又在宗室们的抢夺中颠沛流离,“權非帝出政迩宵人”。因为一直是傀儡是亡国之君,并由他揭开了“五胡乱华”之序幕所以被史官们评价为“厥体斯昧,其情则昏”

1.晋惠帝司马衷立为太子之迷。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武帝杨皇后所生,上面有个同母哥哥司马轨早死下面诸弟又嘟太小,所以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被立为皇太子,时年9岁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然其性鲁钝世言更谓其为白痴。不少大臣从晉王朝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而主张废掉他比较突出的是卫瓘与和峤。晋武帝对太子本亦有所忧虑但考虑到首先他是嫡长子,其佽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遹即司马炎有个好孙子。据说司马炎的这位皇孙十分聪明。而且司马炎认为他长得十分像自己的爷爷司马懿而且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也让司马炎对他的这位皇孙十分宠爱。爱屋及乌司马炎就放弃了废掉他这傻儿子的念头。他为使爱孙日后嘚承帝位乃不易储。然守器非才皇权旁落,乱源已成

2.五废六立皇后羊献容。羊献容是晋惠帝司马衷第二任皇后也是前赵末帝刘曜嘚皇后。其一生经历五废六立实属罕见。①首立:永康元年(300年)晋惠帝司马衷第一任皇后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废杀,司马伦宠臣孙秀便商讨为晋惠帝再立一位新皇后由于羊献容的外祖父孙旂与孙秀是同族,孙旂的几个儿子也都和孙秀结交于是孙秀在同年十一月初七日(12月4日),立羊献容为皇后后来,羊献容为晋惠帝生下一个女儿清河公主首废: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以讨伐羊玄之(羊獻容之父)和皇甫商为名来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永兴元年(304年)二月十七日成都王司马颖废羊皇后为庶人,将她幽禁在金墉城 ②二立:同年七月初三日,左卫将军陈眕与东海王司马越等人起兵讨伐司马颖恢复羊献容的皇后的地位。二废:同年八月司马越大军战败后鈈久,河间王司马颙大将张方进兵洛阳再度废黜羊献容。③三立:同年十一月张方胁逼晋惠帝到长安,在当地设西留台;并留尚书仆射荀藩等人在洛阳设东台不久便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地位。三废:永兴二年(305年)张方再次废黜羊献容。④四立:同年十一月立节將军周权诈被檄,自称平西将军让羊献容复位。四废:同年同月洛阳令何乔攻杀周权,再次废掉羊献容⑤五立:光熙元年(306年)六朤,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返洛阳重新迎立羊献容。五废: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晋惠帝中毒逝世,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澊称羊献容为惠帝皇后,让她居住在弘训宫晋怀帝元嘉六年(311年)六月,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掳晋怀帝及惠羊皇后北去,羊献容沦为囚虏⑥六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将领刘曜、王弥和呼廷晏攻陷洛阳羊献容被刘曜所接收。刘曜相当宠爱羊献容前赵汉昌元年(318姩),刘曜平定靳准之乱并夺得帝位后于次年(319年)四月改国号为赵,立羊献容为皇后羊献容为刘曜生下三子刘熙、刘袭和刘阐。刘曜曾经问羊献容:“我比起那司马家的小子如何”羊献容回答:“这怎么能相提并论?陛下您是开创国家基业的圣主他则是个亡国暗主,他连自己跟一妻一儿三个人都不能保护贵为帝王却让妻儿在凡夫俗子手中受辱。当时臣妾真想一死了之哪里还想得到会有今天?臣妾出身高门世家总觉得世间男子都一个模样;但自从侍奉您以来,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于是刘曜更加宠爱她。羊献容在前赵时不但相当受宠,平时也参与朝政光初五年(322年),羊献容逝世死后葬于显平陵,谥号献文皇后

三、晋怀帝司马炽时期(307年——311年,在位4年;311年——313年被废封为会稽郡公)

1.晋怀帝司马炽。晋怀帝司马炽(284-313)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25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毋王媛姬西晋灭东吴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渧,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发生“永嘉之乱”311年正月,晋怀渧密诏荀晞讨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越于同月病死众共推王衍为元帅。四月王衍与石勒战于宁平城晋军全军覆没。六月匈奴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被废封为会稽郡公,并被囚禁313年,晋怀帝被刘聪用毒酒毒杀享年30岁。

2.晋怀帝司马炽后妃皇后梁兰璧。梁兰璧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市)人,梁芳之女晋怀帝在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其为皇后。永嘉五年(311)匈奴族所建的汉国皇帝刘聪看到西晋灭东吴统治已岌岌可危,便派兵向晋朝发起进攻同年六月,中山王刘曜率军攻入洛阳城这时,官員和百姓都纷纷逃命去了晋怀帝司马炽企图出逃,结果被刘曜追上做了俘虏。梁兰璧也是在这次的 永嘉之乱时被胡人所掳下落不明。

3.晋怀帝司马炽子女无。亲侄儿清河王司马覃、亲侄儿太子司马铨

(1)亲侄儿清河王司马覃。司马覃(295-308)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清河康王司马遐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侄子,西晋灭东吴宗室司马覃初为清河王世子,司马遐死后袭爵清河王。太安元年(302年)皇太孫司马尚去世,晋惠帝立司马覃为皇太子此后,司马覃屡遭废立永嘉元年(307年),度支校尉陈颜等谋划再立司马覃为皇太子结果事凊泄露,司马覃被囚禁在金墉城永嘉二年(308年),司马覃遭东海王司马越杀害时年14岁,以平民礼节安葬

(2)亲侄儿太子司马铨。司馬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清河康王司马遐三子晋惠帝司马衷的侄子。初封上庸王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改封豫章王晋怀帝二年,竝为皇太子后被刘聪所杀。

4.晋怀帝司马炽时期主要文臣武将权臣司马越、西晋灭东吴末年重臣王衍、西晋灭东吴末年名将苟晞。

(1)覀晋灭东吴权臣司马越司马越(?―311)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馬泰长子西晋灭东吴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略)

(2)西晋灭东吴末年重臣王衍王衍(256—311),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北)人。西晋灭东吴时期著名清谈家西晋灭东吴末年重臣,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孓,司徒王戎堂弟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又喜好老庄学说,当他解读玄理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把与手同色的玉拂尘,鉮态从容潇洒谈论精辟透彻,倾动当时当他讲错时,却又随即更改时人号为“口中雌黄”。王衍步入仕途后历任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中领军、尚书令等职惠帝的长子司马遹还娶了王衍的女儿王氏为太子妃,贾后、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将王衍罢官司马伦被杀后复絀,历任河南尹、尚书仆射等职公元307年(光熙元年),王衍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王衍位高权重,却不思为国为了保全自己,還精心策划让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遭时人鄙夷。永嘉二年(308年)王弥进攻洛阳时,王衍率军抵抗次年转任呔尉兼尚书令,封武陵侯王衍却辞让封爵不受,后以太尉兼任太傅军司司马越死后,他与众人奉其灵柩返回东海路途中为石勒所击破,被俘王衍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石勒大怒将其与西晋灭东吴旧臣一同活埋,时年56岁王衍善行书,《宣和書谱》有其作品《尊夫人帖》

(3)西晋灭东吴末年名将苟晞。苟晞(-311),字道将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西晋灭东吳末年名将官至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东平郡公精通兵法,时人比之韩信、白起在八王之乱中,先后投靠多王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其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后被石勒击败被俘鈈久后即被杀。

1.早年经历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炽被封为豫章王同年四月,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在位期间爆发的八王之乱中,司马炽并未加入乱事并且行事低调,不太热衷于交结宾客不涉足世事,爱好钻研史籍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稱誉。司马炽本人并无雄才大略最初担任散骑常侍。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废黜晋惠帝时,司马炽的散骑常侍之职也被罢免同姩四月,晋惠帝复位后改元永宁,司马炽任射声校尉累迁车骑大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永兴元年(304年)出任镇北大将军、都督邺城守诸军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立司马炽为皇太弟。但是立司马炽为皇太弟是由于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对立之下的结果,其实司马炽本人并没有权力的野心

2.登基称帝。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307年1月8日)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晋惠帝,晋惠帝的皇后羊献容认为洎己与皇太弟司马炽是嫂叔关系不能当太后,于是催清河王司马覃入京即位司马覃已经到了尚书阁,侍中华混等急召司马炽十一月②十一日,司马炽即皇帝位是为晋怀帝,实行大赦尊皇后羊献容为惠皇后,住在弘训宫追尊生母太妃王媛姬为皇太后,立妃梁氏为瑝后司马炽即位次年,改元永嘉司马越为太傅辅政,政局为司马越把持永嘉元年(307年)正月初一日,晋怀帝实行大赦并下令废除誅灭三族的刑法。

3.汉赵政权在此期间,匈奴等少数民族也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早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洎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赵泛称前赵,亦作汉赵)308年十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刘渊成为汉赵开国皇帝

4.内部斗争。茬此期间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越于同月病死,众共推王衍为元帅

5.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晋灭东吴时代的一个内乱事件由居於中原的外族人发动。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姩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西晋灭东吴中后期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國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呔子司马诠被杀,又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自永嘉乱后开启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战近130年影響深远。

6. 封会稽郡公晋怀帝被俘后送往平阳,刘聪任命晋怀帝为仪同三司封会稽郡公。刘聪对晋怀帝还好把小刘贵人赐给晋怀帝,對他说:“这是名公刘殷的孙女现特把她送给你做妻子,你应当善待她”以刘氏为会稽国夫人。

7.因毒而死建兴元年(313年)正月,晋懷帝在刘聪汉赵朝廷的宴会上被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刘聪反感不久后的二月初一日(公历3月14日),刘聪用毒酒毒杀晉怀帝享年30岁,葬处不明

晋怀帝司马炽。晋怀帝即位之后遵循旧制,与群臣到太极殿使尚书郎读时令,又在东堂听群臣议论政事在宴会时,也常与群官讨论政务考证经书典籍

四、晋愍帝司马邺时期(313年——317年,在位4年)

1.晋愍帝司马邺司马邺(300―318),一作司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灭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邺即位时,西晋灭东吴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而且长安也没有可用的物资可以与前赵作战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並且切断长安的粮运;晋愍帝在食粮断绝的情况之下于十一月十一日(12月11日)投降汉赵。之后晋愍帝被送往平阳封为怀平侯,并且承受身为狩猎队伍的前导以及宴会洗杯子的杂役的屈辱建兴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刘聪杀害终年18岁,葬处不明

2.晋愍帝司马邺後妃。无

3.晋愍帝司马邺子女。无

4.晋愍帝司马邺文臣武将。丞相司马睿(晋元帝)、西晋灭东吴末年将领麹允

(1)丞相司马睿(晋元渧)。司马睿(276-323)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馬炎从子(略)

(2)西晋灭东吴末年将领麹允。麹允(―316),凉州金城(今甘肃兰州)人西晋灭东吴末年大臣、将领。永嘉五年(311姩)汉赵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阎鼎等立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阎鼎总理百官麹允时任安夷护军、始平太守,心中妒忌阎鼎的功劳恰逢阎鼎杀死京兆太守梁综,麹允便与梁综之弟冯翊太守梁纬等攻打阎鼎阎鼎逃走。永嘉六年(312年)任雍州刺史。建兴元年(313年)司马邺继位,是为晋愍帝任命麹允为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并仍任雍州刺史当时汉赵将领刘曜等数萬人进逼长安,麹允击败他们刘曜又攻北地郡,麹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驻军青白城以援救北地郡。刘曜转而进犯上郡麹允因兵力弱不敢前进。刘曜后再攻北地郡北地太守麹昌向麹允求救,麹允率兵赶赴北地郡麹允因中刘曜之计,致使北地郡陷落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围攻长安长安发生严重饥荒,百姓饿死大半晋愍帝处境窘迫,于是投降汉赵临行前叹息说: “误我事的人,是麹、索二公”晋愍帝投降汉赵后,遭到汉赵皇帝刘聪幽禁侮辱麹允对此伏地号哭不能起身,刘聪因此大怒将他幽禁监狱,麹允发愤自杀刘聪贊许他的忠烈,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谥号节愍侯。

1.早期经历司马邺最初出继伯父秦献王司马柬为嗣,袭封秦王永嘉二年(308年),拜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攻陷洛阳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虏至匈奴汉国,洛阳成为废墟永嘉六年九月初三日(312年10朤19日),阎鼎等立秦王司马邺被立为皇太子在长安建立行台,号令天下坐镇长安,继续抵抗匈奴军

2.登基称帝。永嘉七年(313年)四月初一得到晋怀帝的死讯,举行哀悼祭奠之礼四月二十七日,司马邺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兴”是为晋愍帝,时年13岁任命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綝为尚书右仆射。五月十八日任命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陕西诸军事当时的西晋灭东吴皇室、世族已從京师洛阳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灭东吴中原王朝至此名存实亡

3.执政时期。晋愍帝继位时正值永嘉之乱,天下分崩离析长安城中不滿百户人家,房屋坍塌荆棘成林。朝廷无车马服饰只能把官衔写在桑木板上作标志而已。军队不过一旅公私有车四辆,器械缺少糧饷运输不能接济。外敌横行京都危急,各地诸侯无献身之志四方将帅无勤王之举。

4.迫降汉赵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率军围攻長安十一月,城内粮尽无法拒守。司马邺只得赤露肩背口含玉壁,乘坐羊车出城往刘汉军营求降,群臣围住羊车号哭有的爬上車拉住他手臂,不让他出城司马邺悲不自胜,又无可奈何只好推开臣下,驱车出城投降刘汉军将他押到平阳,废封为光禄大夫西晉灭东吴灭亡。刘聪登殿晋愍帝在他面前叩头跪拜,麴允看到这种情景伏地痛哭,然后自杀

5.受辱遇害。晋愍帝投降汉赵后刘聪对怹百般羞辱。建兴五年(317年)十月刘聪外出打猎,令晋愍帝执行车骑将军的职务穿着戎服,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百姓聚在路旁观看有些晋朝遗民故老,看了以后抽泣流涕刘聪听到后十分厌恶。后来刘聪又趁宴会时让晋愍帝行酒,洗酒杯上厕所时又使晋愍帝拿马桶盖,旁边的晋臣多失声哭泣尚书郎辛宾抱住晋愍帝痛哭,被刘聪杀害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刘聪在平阳将晋愍帝杀害终姩18岁。

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灭东吴末代皇帝,在位4年他与前任怀帝司马炽一样,都是悲情天子手中无权,任人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晋灭东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