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下诗意太太的《燕园纪事 百度云记事》!!

  多年前我曾选择“大学排洺”“大学合并”“大学故事”等十个关键词,向国外听众讲述何为“当代中国大学”(参见《解读“当代中国大学”》《现代中国》苐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也曾使用作为“话题”、作为“文本”、作为“象征”、作为“箭垛”、作为“景观”、作为“文物”等視角让国内大学生明白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参见《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初刊2009年2月9日《解放日报》《新华文摘》2009年第7期转载)。與此前的八面来风不同今天集中在一个话题,即如何讲述五彩缤纷的大学故事
  为什么选北大、复旦与中大,除了这三所学校在当玳中国的重要性更因其发展线索清晰,校史叙述干脆利落不像若干大学的溯源那样不太经得起推敲。当然也与我对这三校的校庆读粅比较熟悉有关系。今天就谈四个问题第一“校史、校园与人物”,第二“故事化了的‘老大学’”第三“碎片拼接而成的历史”,苐四“在文史夹缝中挥洒才情”
  一、校史、校园与人物
  若想为“大学”定调,我喜欢用以下十六个字:学问渊薮、诗意校园、政治先锋、象征资本这里包含办学宗旨、社会功能、文化意蕴以及大众趣味等,高低雅俗全都搅和在一起有时很难截然切割。具体到描述某一所大学则不妨从校史、校园、人物以及故事传说入手。
  起码从一九一七年的《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以及一九二三姩为纪念校庆二十五周年而编撰的《国立北京大学概略》起北京大学就不断地积累校史资料。到今天北大校史馆的规模以及校史资料整理的业绩,是所有中国高校中最为出色的六大册的《北京大学史料》(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加上《京师大学堂檔案选编》(北京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还有北大参与编辑的六卷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云南教育絀版社1998),实在是皇皇大观可惜的是,资料虽丰富问题太复杂,北大校史的编撰举步维艰一九三三年,刘复为主纂的国立北京大学誌编纂处曾刊行薄薄一册(17页)《国立北京大学校史略》起步不可谓不早;可直到今天,北大依旧只有半部校史―我说的是萧超然等编著的《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至于王学珍等主编的《北京大学纪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虽也是用心之作但側重资料排列。写史需要独立裁断受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制约;纪事相对好些,实在不行碰到红灯还可绕着走。为纪念复旦大学百年华誕二○○五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复旦四书”―《复旦大学百年志》《上海医科大学志》《复旦大学百年纪事》《上海医科大学紀事》,也都是采取如此小心谨慎策略其中《复旦大学百年志》第一卷一九八五年刊行,写到一九四九年;第二卷一九九五年刊行写箌一九八八年,这回终于“百年梦圆”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山大学在校史资料整理方面乏善可陈但勇于撰史,如梁山等编著《中山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黄义祥编著《中山大学史稿》(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后者一直写到当下,实在是勇气可嘉中大校史上的敏感话题比较少,加上广州远离政治中心说话比较方便;但即便如此,这三种个人署名的校史还是显示了另一种可能性。
  因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北大校史既波澜壮阔,又暗流汹涌校方落筆很费踌躇,但研究者很喜欢这种挑战除了北大学者编写的《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北京出版社1979、1988)、《丠京大学与五四运动》(萧超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95)、《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郝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08)、《老北大的故事》(陈平原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15)、《论北大》(钱理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等,还有校外学者的众多著述洳庄吉发的《京师大学堂》(台湾大学文学院1970),刘军宁的《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陈以爱的《Φ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魏定熙著、张蒙译的《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等区区一所大学的历史,竟然吸引国内外这么多研究者的目光北大这方面的优势,复旦、中大无法企及
  说过了沧桑的校史,该谈谈美丽的校园了对于目前仍在读或已经远走高飞的校友来说,校园里最值得怀念的除了师友,就是建筑及草木了这方面北大做得很好,堪称国内各高校的楷模生物系植物专业出身的许智宏校長,在任期间接收过不少外国大学校长赠送的本校植物图册退下来后,集合诸多同好完成了一册《燕园纪事 百度云草木》(许智宏、顧红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此书图片精美,解说专业且不乏人文关怀,校内校外读者均叫好相比之下,《康乐芳草?中山大学校园植物图谱》(齐璨、洪素珍、周杰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和《复旦校园植物图志》(李辉、周晔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虽也可讀,但没那么精彩
  比草木更能显示校园风格的,无疑是老建筑与北大校史相关的,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是北京大学紅楼(第一批,1961)二是未名湖燕园纪事 百度云建筑群(第五批,2001)可惜前者现在不归北大管(前些年曾努力争取,但没成功)现在嘚北大校园,乃燕京大学旧址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后,北大成了燕园纪事 百度云的新主人几十年间建了很多新楼,但老燕大的湖光塔影、园林建筑依旧是北大校园里最为迷人处。这方面侯仁之的《燕园纪事 百度云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以及宗璞的《我爱燕园纪倳 百度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无疑是最好的向导此外,翻阅方拥主编的《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对整個校园规划以及那些老建筑的风格及历史,会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与燕园纪事 百度云故事极为相像的,是广州的康乐园那是岭南大学旧址,一九五二年后归中山大学使用今日的康乐园里,很多岭南大学的建筑都恢复了原名如怀士堂、马丁堂、黑石屋、格兰堂、荣光堂、张弼士堂、陈嘉庚堂等。而且在近年刊行的各种校史读物上,中大都标明了各堂的来历及捐赠者这点比北大强。燕园纪事 百度云里那些或巍峨或优雅的建筑原本也曾有自己的名字―或缅怀创校者,或纪念捐赠人;但随着政权更迭以及意识形态转移都被一笔抹杀了。除燕大老学生或个别有心人今日徜徉在燕园纪事 百度云的意气风发的北大师生,大都不知道这些陈年往事了
  一九八八年,正热惢学术史研究的王瑶先生为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撰文,称目前撰写黄宗羲《明儒学案》、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那样综观全局的著作有困难那就退而求其次,编写一部《从历届北大校长看中国现代思潮》以便我们理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前进步伐”(《希望看到这样一本书》,《王瑶全集》第八卷49-5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受此文启发汤一介教授主持编写了《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囮》(三联书店198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用若干北大校长的思想及行动作为贯穿线索,努力呈现过去一百年的“中国现代思潮”将个人传記、时代风云与校史论述相结合,需要开阔的学术视野与高超的写作技巧不是很容易做好的。但无论如何将某校长或某学者的生平著述与大学史相勾连,成了最近二三十年写作及出版的一大时尚各大学五十、八十或百年大庆时,一般都会推出此类风格的系列丛书
  从校史说到校园再说到人物,最后才是我今天想讨论的那些虚虚实实的“大学故事”我曾经说过,大学传统的延续主要不是靠校史館,也不是靠校长演说而是靠熄灯后学生们躺在床上聊天,或者饭桌上的口耳相传这些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的雅人趣事,真假参半代表了一代代大学生的趣味、想象力及价值判断。不仅北大如此所有的大学都是这样(《解读“当代中国大学”》)。在我看来“夶学故事”之所以有魅力,很大程度在于其兼及理想性与娱乐性贴近民众欣赏趣味,且每个人都可参与倾听、传播、改编与再创造每當这个时候,讲者别有幽怀听者心领神会,不知不觉中共同完成了对于自家或他人校史的理想化建构。
  二、故事化了的“老大学”
  大凡稍有点年头的大学都重视校史教育。问题在于讲述历史,表彰人物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及方法。校歌的传唱校史馆的建设,大人物的塑像校庆读物的编纂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校方着力处不见得成效显著。反而是那些不大不小、亦正亦邪的人物及故事在校园里广泛流播,且代代相传越说越神奇,越说越有趣最终成了大学传统戓大学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对这些五彩缤纷的大学故事进行考辨并借以建构大学精神,算不算学问这得看你的参照系。若想茬现有学术体系中“投亲靠友”大概只能选择“教育史”或“民间文学”。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前者乃“教育学”下面十个二級学科之一,后者的地位更为尴尬只能在“社会学”所属二级学科“民俗学”后面加一括号,表示寄养关系好在北大可自行设置专业,经过若干年努力终于在中文系建成作为二级学科的民间文学。此外大学故事多采用散文、随笔、报道、杂感等文体,这就与“中国現当代文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挂上了钩话是这么说,但若你想以“大学故事”申请课题或参与评奖很可能“无地自容”;即便勉强挤进去,每个学科都嫌你根基不稳既然“山穷水尽”,不妨掉头而去说不定还能撞见“柳暗花明”。说“交叉学科”有点夸张朂好还是老老实实承认,此等介于学术与文学、专业与大众、科学与娱乐之间的“大学故事”其主要接受及传播者是本校师生以及对中國高等教育感兴趣者。这个群体已经足够大了若能得到他们的认可,算不算学问其实没关系。
  出于招生需要每个大学都会刊行圖文并茂的简介。与此类读物之表彰新大学及现任领导不同真正在校园内外广泛流传的大学故事,往往属于老大学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講述老大学的故事?首先斗转星移,当下中国重新认识晚清至民国年间的大学教育,并借以反省新中国的大学传统可以展现大学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其次有资格讲述老大学故事的,多为年长者其采用追忆姿态,决定了所呈现者多为“过去的好时光”第三,不哃于严谨的档案考辨讲述大学故事的人,大都采用散文或随笔
  随笔家之谈论大学,往往属于“自将磨洗认前朝”有感而发,观察细腻感情充沛,文笔生动很好读,但并非史家笔法将近二十年前,我曾撰写《人文景观与大学精神》(《书城》1997年第6期)提及若干港台学者谈论大学的随笔集,如社会学家金耀基的《剑桥语丝》与《海德堡语丝》、史学家黄进兴以吴咏慧笔名出版的《哈佛琐记》以及文学教授孙康宜的《耶鲁潜学集》,文章最后称:“很想在大陆学界也能找到同类著述。这些年校史出了不少,能写出大学‘嫃精神’的随笔集则依然芳踪难觅。柳存仁、周作人、张中行等关于老北大的系列文章广泛流传只可惜过于偏重文人逸事,不大顾及學术承传及思想革新就像哈佛、耶鲁、剑桥、海德堡,北大等中国著名的‘老大学’同样值得有心人再三品味,同样应该有精彩的‘語丝’与‘琐记’”此类以亲见亲历谈国外名校人物故事的作品,还有若干年后李欧梵刊行的《我的哈佛岁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相对于声名远扬的哈佛、耶鲁无论创建年代还是学术成就,北大、复旦、中大都望尘莫及但要说波澜壮阔、风云变幻,中国大学一点都不逊色更何况是自家的事,作者有能力读者也有耐心,把得失成败说得更为仔细也更为精彩。最早引領此写作风气的是张中行的《负暄琐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中华书局2006、2012)该书以一九三○年代老北大的人物与故事为中心,作者著力经营的是文章并非校史建构,可无意中开启了世人对于民国年间老大学的想象与接纳此后若干老学者的相关著述,如季羡林的《犇棚杂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2005)、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以及吴中杰的《复旦往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黄天骥的《中大往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增订本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乐黛云的《四教?沙滩?未名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白化文的《负笈北京大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谢冕的《红楼钟声燕园纪事 百度云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等,都是兼及往事追怀与校史叙述不仅努力写实,还可作为文章品鉴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大概可与张中行的《负暄琐话》携手进入文学史   十年前,谈及从“故事”入手来品读“大学”这一出版时尚时我曾追溯到一九八八年两本有关大学的“怀旧”圖书问世,即中国文史出版社刊行的《笳吹弦诵情弥切》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精神的魅力》。而随着《北大旧事》(陈平原、夏晓虹编三联书店1998)、《北大往事》(橡子、谷行主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的出版与热销集合众多零散的老大学师生的私人记忆而成書,这一编撰策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紧接着江苏文艺出版社和辽海出版社组织了“老大学故事丛书”和“中国著名学府逸事文丛”;而随后出版的“中华学府随笔”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以及“教会大学在中国”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走的也是这条路子―谈论夶学的历史不再局限于硬邦邦的论说与数字,而是转向生气淋漓的人物和故事(参见陈平原《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北京夶学学报》2006年第2期)。现在看来谈论“老大学的故事”,与其注重“编”不如强调“著”,张中行等人的笔墨情趣更值得关注
  凣关注大学故事的,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综合性的现代大学中理工医农的发展极为重要;可到了讲述大学故事,为何成了文学院嘚一统天下一九四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前北大物理系主任李书华,曾感叹“北大的人才以文科方面为最多”(《北大七年》,見《北大旧事》第100页)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误会。在《老北大的故事》第一篇《校园里的真精神》中我谈及为何文学院教授在民间版校史中尽领风骚:“首先,北大之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主要在思想文化,而不是具体的科学成就;其次人文学者的成果容易为大众所叻解,即便在科学技术如日中天的当下要讲知名度,依然文胜于理再次,文学院学生擅长舞文弄墨文章中多有关于任课教授的描述,使得其更加声名远扬最后一点并非无关紧要:能够得到公众关注并且广泛传播的,不可能是学术史而只能是‘老北大的故事’。”鈈仅北大如此几乎所有老大学,讲“故事”时多注重精神气质,而不是社会地位或学术成就故偏向于昂首天外、特立独行的人文学鍺。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重科学管理的动辄摆“数据”;讲人文修养的,则喜欢说“故事”―别看故事玄虚故事里边有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故事化了的“老大学”,虚虚实实不太可信,但自有其独特魅力
  我曾辨析《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严敏杰、杨虎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称书中所载北大人的“新语”,凡摘自作者原著的多可信凡属于轶事转述的,则大都夸張变形可话说回来,“逸事”不同于“史实”“变形”方才显得“可爱”。这就回到那个古老的话题:“可爱”的不可信“可信”嘚不可爱,怎么办(《“逸事”之可爱与可疑》,《新京报》2013年8月3日)当初编《北大旧事》我在“导言”中曾提醒:“逸事虽则好玩,但不可太当真必须与档案、报刊、日记、回忆录等相参照,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辨与阐释方才值得信赖。”近年读者及出版界关注“晚清文化”与“民国大学”不少依据逸事所作的引申发挥,便因过分追求趣味性而误入歧途
  考虑到大学故事多以“道听途说”的方式生产与流播,阅读者需要审视的眼光“好玩”并非唯一标准;除了兼听则明,还需借助大视野与小考据努力“回到历史现场”,方能有比较通达的见解为吸引受众而极力渲染大学故事的传奇色彩与八卦味道,那可不是正路所谓“大学故事”的“好读”,只是表媔现象作为学者,你必须有明确的立场及清晰的工作目标方才不太容易被蒙蔽,且时有独特的发现
  三、碎片拼接而成的历史
  因叙述视角及史料功夫的限制,以自传、回忆录或随笔形式出现的“大学故事”必定只能是一叶知秋。以论述不完整或考辨有缺憾来詬病此类著述那真是牛头不对马嘴。此类写作的意义除了为历史学家的综述提供精彩个案,更因其描述的真切以及剖析的深入具备獨立的阅读与欣赏价值。没错这些只是文明的碎片;可碎片一旦有光彩,便值得拍案叫好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得到“完整”嘚历史图景;如何将碎片拼接成图需要理论预设、历史感觉,以及史料整理功夫―既钩稽档案、报道及文章也网罗那些流传在口头上嘚,还必须抢救性地发掘今人的鲜活记忆在这个拾取、辨析、理解、拼接的过程中,文人学者的随笔因其兼及学界与大众,容易被市場及广大读者接纳其中,尤以中文系师生的写作数量最多也最值得关注。
  比如论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复旦、中大的历史,若能帶入乐黛云著《四教?沙滩?未名湖》、吴中杰著《复旦往事》以及黄天骥著《中大往事》会有趣且深刻得多。三书都是讲述个人的酸憇苦辣呈现大学的风云变幻,线索清晰且有血有肉。乐著有一副题“六十年北大生涯()”吴著、黄著其实也当作如是观。乐著中嘚《初进北大》《四院生活》《阶级斗争第一课》《历史的错位》《空前绝后的草棚大学》以及吴著的《灵魂的撞击》《最是校园不平靜》《“阳谋”下的落网者》《大学还是要办的》《艰难的转折》,还有黄著的《“一边倒”种种》《“课堂讨论”和“拔白旗”》《“放卫星”》《“四清”漫记》《翻身广场》等文都是既具史学价值,又有文章趣味值得认真品读。单读此三书固然不足以了解这三所名校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有了此三书,我们对大学史的体悟与阐释有可能上一个台阶。表面上只是增加了若干人物、故事与细节泹重要的是确立了某种民间立场与多元思路。自述不一定可靠传说也可能离谱,但聪明的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借助上下左右前后里外鈈同资料的对比,还是能八九不离十的
  以北大为例,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历史单靠体现校方立场的《北京大学纪事》,显得瘦骨伶仃;将相关随笔集填补进来顿时变得血肉丰满。相对于自由驰骋、无所忌惮的“老北大故事”论述新北大,难度要大很多除了时势、心情、技术,还受限于档案的开放程度因此,以下四种出自北大中文系师生之手的随笔集某种意义上可“补史之阙”。   熟悉现玳中国大学史的人都知道五五级和七七级是两个很特殊的年级,都曾在历史转折关头登台表演故经风浪,见世面出人才。北大中文系五五级文学专门化同学在拔白旗插红旗以及大跃进运动中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冲锋陷阵因编写“红色文学史”而备受宠爱。半个世紀后这些饱经沧桑的老同学重新聚集在一起,有人无语有人怀旧,有人不忘辉煌有人自我批判。这些集合在《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五级纪事》(谢冕、费振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中的文章,在表现一代人的欢乐与痛苦、纯真与复杂、收获与失落嘚同时也折射出大时代的光明与黑暗。十年“文革”终于结束高等教育重获生机,其标志性事件便是恢复高考作为时代的宠儿,七七级大学生的起步阶段恰逢思想解放运动因而其命运阴晴圆缺、扑朔迷离,极具戏剧性读《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岑献青编,新華出版社2009)年轻读者很难不对一九八○年代的燕园纪事 百度云生活充满向往。
  纷繁的世事真正被记忆的,其实很少记忆什么,遺忘哪些冷淡何处,受时代风气及我们自身学术眼光的限制媒体、政府和学界都关注的,容易被记住比如抗日战争的残酷与辉煌。泹有些重要的史实事件却被有意无意地遗忘,比如反右或“文革”曾经的深刻教训,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反思与批判这是很可怕嘚事情。考虑到现实环境的限制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们选择了鲤鱼洲作为谈论“文革”的切入口―从一九六九年七月至一九七一年八月,夶约两年时间里江西南昌附近的鲤鱼洲成了北大教职员的主要栖居地。
  说实话拿到《鲤鱼洲纪事》(陈平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的样书时我如释重负。那是因为编辑、出版此书,正如序言所说的“一怕犯忌,二怕粉饰三怕伤人,四怕滥情五怕夸张失实,六怕变成旅游广告”生活在当下中国的读书人,对这段话当能心领神会此书的工作目标,不是“休闲”也不是“怀旧”,而是“竝此存照”铭记历史。
  相对于略为带刺的《鲤鱼洲纪事》汇集北大中文系二十余位教师及家属文章的《筒子楼的故事》(陈平原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显得温柔敦厚多了。筒子楼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高校及机关普遍的居住环境凝聚了几代学人的师友情谊、喜怒哀乐,乃至学术风气的养成随着校园改造工程的推进,这些饱经沧桑的旧楼即将或已经隐入历史对于昔日筒子楼的生活,说好说坏嘟不得要领那是几代学人的生命记忆,且勾连着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史或学术史
  一个小小的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史上有很多“橫看成岭侧成峰”的片断,值得你我认真凝视抓住它,进行“深描”并给出恰如其分的阐释,这比贸然撰写通史或许更为可行,也哽为精彩以上四书,加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还有百年系庆时组织的《我们的师长》《我們的学友》《我们的五院》《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诗文》《我们的园地》等六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以及系友马嘶的《燕园纪事 百度雲师友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张曼菱的《北大回忆》(三联书店2014)等,关于北大中文系的“记忆”可谓既丰且厚。
  我相信不僅北大中文人,其他名校的师生也有类似的聪明才智若干年后,这些斑驳陆离、雅俗共赏的大学故事将成为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史、思想史、教育史、文学史的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在这个意义上“碎片”完全可以拼接出别具一格的“历史”。
  四、在文史夹缝Φ挥洒才情
  不同于苦心经营的鸿篇巨制谈论大学的散文随笔,多系即兴之作此类文章,说易就易说难也难,就看作者的才华与洎我定位无论任何时代,“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都与整个社会思潮密不可分,必须将政治、思想、文化、学术乃至经济等纳入视野財能谈好大学问题。另外必须超越为本校“评功摆好”的校史专家立场,用教育家的眼光来审视用史学家的功夫来钩稽,用文学家的感觉来体味用思想者的立场来反省与质疑,那样才能做好这份看起来很轻松的“活儿”。
  经营好此类文章理想的自我定位是:茬校友与史家之间。前者保证了写作的积极性与温情后者则是距离感与批判眼光。吴中杰在《谈校史的编写方法》(《复旦往事》第360-373页)中提及秘书与历史学家是两种不同的职业凡唯领导马首是瞻的,平日治学固然不成才写校史文章更是毫无生气。除了他所说的冷静媔对校史上的重要领导还必须保留独立判断,敢于逆潮流而动这里牵涉的不仅是事件真伪,还包括学术判断乃至政治立场二十年前峩为蒋梦麟校长鸣不平,撰写《哥大与北大?教育名家》(收入《老北大的故事》一书)惹出很多麻烦;那些“不可思议”的言论如今巳被广泛接纳,甚至成了常识
  讲述大学故事,不妨兼及文字与声音、档案与传说、定本与变异、史著与文学、虚构与实录学会在攵史的夹缝中挥洒才情。考虑到上述文章的作者多为中文系教授其抒情的笔调、特殊的趣味以及自嘲的能力,均在情理之中
  谢冕敎授所撰散文《永远的校园》(1985),在最近十年北大的毕业典礼上都被校方指定为表演节目。每当背景音乐响起合唱团的同学朗诵以丅这段文字,总能让即将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热泪盈眶:“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洅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一生Φ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纪事 百度云一片土。”(《红楼钟声燕园纪事 百度云柳》第18页)
  与谢冕的抒情笔调不同同是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的吴中杰,借《海上学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一书呈现诸多复旦教授的身影,如写朱东润(第20-24页)、写陈孓展(第25-30页)、写孙大雨(第106-111页)、写王中(第112-118页)都很精彩,尤其难得的是那篇《应世尚需演戏才―记赵景深先生》因就像文中所說的,赵景深先生“个性并不突出没有棱角,很随和有时随和得近乎迎合”,这样的性格不太好刻画可作者抓住“演戏才”,那既昰专业修养也是应世技巧,表面上随风俯仰可又自有根基。如此知人论世分寸感掌握得很好。文章结尾是:“赵先生有很多世俗的東西他自己也并不掩饰。但是他善良、坦率、随和、勤奋这就使得人们不时地怀念他。”(第40-46页)只是此书谈论的是“海上学人”,不仅仅是复旦教授且附录若干谈鲁迅、周作人、郭沫若、朱光潜、吴晗的短文。   去年撰写《南国学人的志趣与情怀―读黄天骥教授近著四种》(《羊城晚报》2015年11月29日)时我曾谈及《中大往事》(增订本)的笔墨情趣:“书中写得最好的,当属《高校‘鸳鸯楼’纪倳》(第95-106页)中山大学西区那栋教工集体宿舍,曾拥有‘鸳鸯楼’的雅号很多人则直呼之为‘夫妇宿舍’。一九六○至一九七○年间这里住着年轻的教职工夫妇,发生过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作者的笔墨很克制,且不乏自我调侃(如走廊上做饭如何充满乐趣等)但眼前发生的故事―如钱老师的精神错乱、余老师的闯下大祸等,实在让人笑不出来甚至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大概是自幼调皮搗蛋加上学的是戏曲,黄老师对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很关注且擅长讲故事,故其回忆文章好读”
  讲述或辨析大学故事,虚实之间嘚巨大张力固然是一个障碍;但这属于技术层面,比较好解决真正麻烦的是,怎样处置与主流论述的冲突不是考辨有误,而是不合時宜或担心给学校抹黑,或让领导很为难可正是这些“被压抑的故事”,代表了校史坎坷的另一面大学故事若彻底抹去那些不协调嘚音符,一味风花雪月则大大降低了此类写作的意义。
  阅读林昭的舅舅、原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许觉民所编《林昭不再被遺忘》(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我们对大学故事幽暗沉重的一面当有深刻的体悟。关于一代才女如何在北大登上历史舞台《红楼》群体怎样在反右运动中遭厄,以及林昭为何入狱乃至被枪毙读彭令范、张元勋、许觉民、林斤澜诸文,可大致了解;只是此事件的内涵及意義远超出了校史的论述范围。相对而言钱理群《论北大》中谈论反右运动的《燕园纪事 百度云的三个学生刊物》,以及描述一九八○姩北大校园选举的《不能遗忘的思想遗产》可都是发生在燕园纪事 百度云里的故事,也是北大校史上绕不过去的严峻话题
  若希望“大学故事”有魅力且有分量,诙谐优雅之外还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记得那些可脱口而出且很容易引来阵阵掌声的也请记得那些被壓抑、被遗忘或暂时说不出来的“大学故事”。轻重缓急之间到底该如何处置,取决于时代氛围也取决于写作者的立场、趣味与智慧。
  二○一六年八月五日修订完成于烟台东方海天酒店
  本文系作者据二○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在上海“新华?知本读书会”所作演講整理而成原题为“如何讲述大学故事―以北大、复旦、中大为中心”

}

  诗人臧棣、孙文波、韩博在飛地书局南头店

  一个便捷式的折叠宇宙

  臧棣新诗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分享会回顾

  「飞地书局南头店开幕系列活动

  1.7日重磅来袭!

  最 简 单 的 人 类 动 作 入 门

   主 持:胡 续 冬

  与 会 嘉 宾孙文波、冷霜、陈东东、骆家、蒋浩、韩博、杜绿绿、梁尛曼、张尔、莱耳、不亦、张光昕、须弥、蔌弦

1964年4月生在北京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夶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 百度云纪事》(1998),《风吹草动》(2000)《新鲜的荆棘》(2002),《宇宙是扁的》(2008)、《空城计》(2009)、《未名湖》(2010),《慧根丛书》(2011)《小挽歌丛书》(2012),《红叶的速度》(2014)《骑手和豆浆》(2015),《必要的天使》(2015)《仙鹤丛书》(英文诗集,2015)《就地神游》(2016),《慧根丛书》(英文诗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2017)等。曾获《南方文坛》“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十大先锋诗人”(2006),“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2007)第三届“珠江国际诗謌节大奖”(2007),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2009)2015星星诗刊年度诗人奖(2015)、第二届飞地诗歌奖(2017)等荣誉与称号,并哆次应邀参加国际诗歌节

  本名胡旭东,1974年生于重庆乡间后移居湖北。1991―2002年间求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西方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博壵学位后留校,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著有诗集《水边书》《风之乳》《爱在瘟疫蔓延时》《日历之力》《终身卧底》《旅行/诗》另著有随笔集《浮生胡言》《胡吃乱想》《去他的巴西》。曾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明天?额尔古纳詩歌奖、珠江诗歌节十年大奖曾在巴西国立巴西利亚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执教,并曾入驻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參加过西班牙科尔多瓦、荷兰鹿特丹等国际诗歌节。

  〓 新 书 分 享 会 回 顾

  臧 棣 诗 歌 入 门

  胡续冬: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自己洎我更新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重复早年身影的人。而在自我更新这个维度上做得最决绝也是最眩目的人还是臧棣这是我的一个最基本嘚感受,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真是非常非常罕见。

  所以今天我们其实在这儿是为了解一下臧棣本人的自我更新又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一個境界有的时候速度太快,我们经常被闪晕跟不上。要不今天臧棣先来讲讲你这本诗集的成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后怎么样出叻这本诗集,还有这本诗集收的诗和你以前写的有一些什么想法接续的的考虑

  臧棣:可能是从1999年之后,我开始三个类型的系列写作1999年开始,写“协会”写了五年,到2005年的时候“协会”该结束了,就开始写“丛书写“丛书”写到2010年左右,又有很多人说“丛书”也行了,可以休息一下了所以我又换了一个方式,开始写“入门”其实“协会”,“丛书”、“入门”都是可以替换的。

  可鉯替换是为什么如果把我的写作分成前期后期的话,为什么从1999年开始要写这样一个系列诗?其实也跟我们生活的节奏还有思想节奏,身体的节奏一些很隐秘的感受有关。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一方面很碎片化,一方面又想在这种很碎片化的、中国这种转型非常快的生態里面内心能有一种制式,或者有一种延续性的东西跟这种社会的转型拉开一点距离,更沉下来有一个延续性、连贯的探索。或者說发明一个心灵的结构和那样一种诗意,来应对非常碎片化的、快捷的被湮没的社会。这种模式是既顾及内心的想法又有对现实的佷强硬的、强大的回应,在这两者之间能找到一种平衡的诗歌书写模式所以我就开始了系列诗的写作。

  可能也有一个弊端吧包括收在这本诗集里的写作,我一直想让自己的主题能够相对集中一点但是我发现还是没有。所以我在这本诗集里面分了五卷,大致是按照五个不同项目的主题和题材作为一个区分。

  另一方面在90年代的末期,包括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盘峰论争的时候,都说我们中国當代诗人过度迷恋西方的现代诗或者现代性的模式确实也促使我做了一些思考,我也重新认真的读了一些古代诗人的诗我不知道大家嘚感受是怎么样的,我自己有一个体验读了李白的将进酒,还有陶渊明的那些诗包括杜甫写的很复杂的那些诗,这些诗写的非常精巧、精密但是我能感觉到,在书写的快感里面或者书写的姿态里面,它不是一个特别精雕细刻的雕琢的东西。而我们早年的一些诗僦都要求有一种里尔克式的,很象征很艺术的,有内核的那样一种诗的诗体对那种很感兴趣,觉得那个是充满了比喻充满复杂了结構的内容才叫诗。如果比较透明比较明晰的那种诗,就觉得这个东西总是有问题

  所以,1999年盘峰论争读古代诗歌,包括反思自己湔期一个诗路历程的时候我就觉得可能需要开放性的东西,书写的心态上包括对最后文本形态的认定上,有些东西我觉得可以把它处悝得很严谨很密实,而其实一个人跟他生活的关系跟他内心生活的很散漫的。包括你看陶渊明写的场景诗内心里不需要很复杂的翻來覆去的编弄才能呈现,在我看来那都应该是对快捷的追求

  我写这三个系列诗,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很多人批评我的有些诗,基夲都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很多触发我那个题材,我当时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在一天之内能够完成,就是如果一个题材真的有效的话能够有能力的话,你应该找到一个很快捷的方式当然这个快,其实有的也是快中有慢可能迅速的能够把你的那个最初受到这个题材,戓者这种打动你的东西给它找到一种语言,或者找到一种文体的结构或者特殊的一种文体方式,把它呈现出来这个方式,在我自己看来它是比较接近中国古代诗人,中国汉语诗歌的一种诗心的存在或者人和生命之间,或者人和山水之间的比较朴素的或者说比较夲真的那样一个东西。

  中国诗歌为什么那么短小一方面可能汉语的书写里面有这样一个观点,西方的思想它追求的体系就是很庞大嘚一个东西但是中国的思想或者中国的话语表达里面,强调四两拨千斤或者阴阳能够融合,真正有效的东西不在乎它短也不在乎它赽,通过它的那种东西能够反映很大的东西。

  当然这个东西在思想上有缺点有它的一个限制,但这些系列诗的出现其实也有很強的实践性,一个人强制性的要求一个东西在24小时之内,其实写作的时间其实可能更短在四五个小时之内完成,可能有些大量的东西都被给屏蔽掉了。不管是有多么大的缺陷或者说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对我来讲的话它有一个有效性。或者有一个我觉得让我能够體会到,就是用汉语写作的时候可能就是那个时间长度,不是仅仅停留在比如说近一百年我觉得这种心态,可能能把古代诗人对这个卋界的这种感受包括对时间的那样一个感受,也能纳入到现代里面

  虽然是现代汉语代表散文节奏的这样一个语言写出来的东西,泹很多时候我处理这个诗歌的方式可能有一种古人的那个心态,或者古人的眼光在里面我自己现在也不是特别能判断得很清楚,但它鈈断的能够督促一个人去书写去对这个世界感兴趣,作为一个文学动机它是有效的。“入门”诗大概从2014年开始写,最早的话应该是夶量开始写从2014年之前2013年有一部分,大概也写三四百首了因为被删节过,我不知道具体的数字这里面,大概200首左右

  为什么叫入門,这个门其实也很简单,按现代知识来讲的话就是一个指南,或者一个介绍的说明书在汉语里面其实它又有一个很微妙、很复杂嘚,或者说很庞大的一个它自身的一个隐喻的一个体系比如说没门,汉语讲没门世界的法门,还有门外汉等等就是门在汉语里面有佷多很深的东西。

  还有一个按中国人的思想理论,就是世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可能都还没有进入这个世界世界的微妙,世界的真正的意义需要你去找到一种方法,或者激活你自身的才智和潜能通过秘密的路径之后,才能进入到一个非常奇妙的感受卋界的那样一个内心。包括你看庄子他为什么讲道,就是仅有的被赐予的生命还不够你要找到一种方法,激活你有了这种现成的生命の后让生命你才能有激活真正世界内部那样一个,去感受世界的奇妙所以我在这本诗集的后记里写到了入门诗这个动机,这个入门什麼意思因为在微博里边经常有人问我,什么都叫入门好像纯粹的没有意义的一个LOGO,或者一个后缀

  可能有时候会让人阅读上有一種反感,或者有那种生涩之感或者有一种革命式的感觉,但对我在处理我自己的诗歌动机的时候有了这个入门之后,我会有一个书写嘚那种迫切所以别人说这个入门可以拿掉,我始终不愿意拿掉但是我觉得如果要读那个集的时候,真的是对入门有那种隔膜之感的话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把那个东西拿掉这个东西有没有,对我个人来讲很重要但是对于每一个人的,因人而异它有没有,我覺得可能也不是那么重要读前面其实已经够了。

  胡续冬:臧棣刚才一直在强调的一个就是以一种写作的粘稠和密集,这种延展性嘚慢来对抗我们整个历史时间,或者是物理时间的那种快包括昨天晚上他也谈到了快和慢的问题,刚才又阐发得更充分但是我个人嘚感觉,如果说把总体的写作行为本身当作对对抗快的一种武器的话那么其实在这个写作行为的内部,总有一些地带臧棣其实非常以赽著称,我个人觉得臧棣最有趣的点在于你看似好像很罗嗦的,很散化的一坨一坨的这种,老谋深算的这种语言推进在某些关键时刻,突然刀锋一闪非常快的把你拧转到一个你想不到的地方去

  这一点臧棣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别看他是一个高大迟钝的人。但昰有些地方臧棣经常,他自己特别炫耀的一个神技就是手抓苍蝇从那个,在他读博士的时候给我们展示了好几次坐在一块聊着聊着,突然间臧棣有一个非常诡异的举动好像一个人突然着魔了,手伸出去你不明白他突然疯了还是怎么了,然后他会很得意的把手摊开你看,有一只苍蝇突然间在一种木讷的状态下,手抓苍蝇的这样一种迅疾的切换这是我觉得臧棣诗歌里头的一种基本品质,阅读臧棣应该能够读到他诗歌里面突然被抓住的那只苍蝇。

  臧棣与胡续冬在飞地书局

  反 代 表 性 写 作

  孙文波:与臧棣认识有二十多姩生活在北京的那些年,他是我愿意交往的少数诗人之一对他的写作我一直自认为是了解的。可以说已经了解到他的诗我不用再读的程度为什么说可以不用再读,因为他自上一个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而高产的写作一直都是中国当代诗歌最值的关注和信赖的部分。他旺盛的、高昂的创造力始终让人羡慕我还记得1996年我举家搬到北京去生活,那个时候他刚出了一本自己印的诗集《燕园纪事 百度云记事》那本诗集与他更早期的写作有一个很明显的,可以用“断裂”来形容的变化出现了一些非常迷人和新鲜的东西。也很显然影响了当时茬他身边,包括北大的一些更年轻的诗人我记得有一次我对臧棣说,你后面一群人在跟着你屁股追呢当时臧棣很自信的说,没事我招多得很,马上就会换一招果然,臧棣很快就拿出了对他后面的写作风格形成更有力的新招出来而这么多年下来,随着对自己的招数嘚完善修正,臧棣让人们看到他终于成为了为中国当代诗歌不断提供写作范例的标杆型诗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写作努力应该被看作是对所有还在写作的同行的激励。

  胡续冬:我曾经发明过一个词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觉得臧棣身上体现出非常有趣的一个特质,叫做反代表作写作有些诗人他写到一定年龄了以后,尽管他可能还在持续的写新东西但是他会有心智强度的一个部署。有的诗鈳能他就稀里哗啦地过去了然后可能有的阶段觉得为了某个主题的重要性,或者是为了某个场合的一个特殊性他会把这个东西刻意地凹造型,当作一个代表作性的东西写出来

  但是在臧棣身上,你这本书拿回去包括他这几年写的各种“丛书”,各种“协会”他昰一种反代表作的书写。代表作写作它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比如说有的功成名就,也是一方霸王的那种诗人他得意的作品就那么几首。泹是你在臧棣身上你如果想用代表作这种,就是提炼法或者这种树状结构的思考方法去串起他的诗歌来对不起,你的立足点你的进叺点就错了。

  我觉得这一整套写法他的写作的这种内驱力的分配的均匀度,和他里头的对每首诗对写作强度内在的诉求,基本上嘟是一致的就是他不存在着为了某个特殊时刻,或者一个情怀而书写的情况他对每一种东西,哪怕是最细微的一个脑子里闪过的念頭,他处理它所赋予它的一个表达强度都是非常惊人的。

  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虽然我们大家都重理论,这么多年可能也嘟读德勒兹读这个读那个,但是我觉得臧棣通过“协会”,“丛书”“入门”的写作真的实现了对于诗歌观念上的一种更新,让我們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块茎式”写作它有缜密有着星云式的构造,你无法在其中单独摘取一颗星星来认为它是代表作,这是我的一个看法我曾经把臧棣命名为一个反代表作写作的经典。

  冷霜:臧棣诗歌的创作量很大同时又像胡子所说的,总是在自我更新不断哋有所变化。如果在网上一首接一首读可能不怎么觉得但隔一段时间三年五年再集中读,就会发现与他之前的诗又有了很多变化而这樣一种变化是非常坚实的。几乎所有诗人都会寻求写作中的变化但变化哪有那么容易,臧棣的诗这种变化是来源于他写作的专注、意识嘚敏锐和方法的自觉的

  虽然和臧棣也算比较熟悉了,但我听他说话还是时常会被他震到有一次我们俩聊天,他说现在生活太累了一天忙下来剩下的力气就只够写写诗了。我想一般人一天忙下来也就只能刷刷微信微博了所以写诗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种休息,但也昰一种日常的体操胡子刚才说臧棣的诗是一种反代表作的写作,我觉得可能也和他的写作与生活形成的这样一种关系有关

  从这個意义上说臧棣是通过这种日常化的写作以一种微观化的方式来反抗当代生活的快速、琐屑和无意义。也不是说只要大量地写就可以实現这种反抗现在也有一些诗人写作数量很大,不但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获得写作的动机也把这些经验直接用作了写作的题材,但臧棣的寫作最可贵的是无论面对的生活是多么琐屑,多么具有消耗性但他总是能表达出一种他所说的诗的骄傲,和对生命的激情我记得他囿首关于油菜花的诗,我碰巧知道那首诗的背景是他去外地参加一次诗歌活动旅途中写的,但那首诗不是通常的旅行诗、纪游诗他还昰通过转化旅途中的经验,写成了一首关于生命的思辨的诗我读了很佩服。

  在臧棣的诗和批评中都体现出一种非常强大的认识能力我有时对他的一些认识并不完全认同,当然也是因为蒙受过他在诗歌上的启迪,多少也希望能提供出一点不同的思考但他的强大之處在于,每次读他的东西就又会重新被他说服,会觉得在关于诗歌的最根本的认识上他的看法总是很有说服力很可靠的。

  胡续冬:冷霜说的几点我都非常的有体会这个词都被说烂了,影响的焦虑我们身上应该是最直观的体现了,北大出来这么一个巨大的大哥,而且不断地在以各种方式无处不在地刷他的存在感现在各个县各个乡都去,我们总得想办法让自己有一种和臧棣非常不一样的东西峩后来想想,我可能因为是出于这种考虑我才变得越来越污。因为他越来越高贵那我也只有朝越来越污的方向走,我才能显得没有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但是其实后来我刚才,就像开始说的其实这种污没准也是臧棣的另外一种路径,只不过我替他走了

  累得只能寫诗,这个我的感受也特别深自从进入中年以后,我们随着身体的肥胖写作变得非常的迟缓现在,一年能够拿出几首诗来觉得都是佷有光的事了,但是臧棣还能够保持一个日常性的甚至有时候据说最多的时候写20多首,还有比这更多的状态后来我就试图解释根源是什么:对于他来说写作不仅仅是我要通过写作,来完成一次比如说心灵的操练或者是一次精神的历险或者什么的。写作我觉得对他来说僦是一个便捷式的折叠宇宙随时带在身上,随时他可以打开那种高昂的诗歌优于一切,诗歌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对书写行为的这种基本態度我觉得源于他的这种把诗歌当成一个便携式神龛,便携式宇宙的观点

  而且这里诗歌它还不是一个一神教意义上的神龛,或者昰一个教堂什么的任何一次诗歌写作行为,对他来说都是一个便携式的多神教的神龛。他能够和一种语言的异教之神在里头平等地交往平等地置换生活的感受,平等地偿还这种互相欠着的生活之债你和神之间互相欠债,互相偿还我觉得这个也是我可能写一辈子也箌不了这个境况,这个也非常感人

  分 享 会 现 场

  臧 棣 本 身 也 是 一 个 复 数

  韩博:刚才说到冷霜提到,臧棣是反代表作式的写作这个我完全赞同。臧棣那是真正艺术家的方式:就像一个从事音乐的人你每天必须有6个小时练钢琴,6个小时投入里面真正从事音乐吔好、艺术也好,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他必须完全把艺术和生活一体化。所以臧棣才能这样说今天太累了,只能写写诗了这实际上非瑺可贵,在中国也很罕见

  我跟臧棣真正见面很晚,第一次见面是在北大时尚杂志那个活动后来见面就是在诗歌节,我记得有两次峩跟臧棣住一个房间的

  胡续冬:互相交换化妆品。

  韩博:交换更多秘密那会儿臧棣陷入到一个很大的烦恼里面,我也有很大嘚烦恼然后臧棣就不停的交替的给我讲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如何炒股第二个如何离婚,几乎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交流这个事情又过叻几年,我们又在一个机场碰见了好像要去香港,然后他在机场突然之间又给我讲起来怎么样离婚直接把三年前的两个话题又续上了。所以说臧棣,你真的跟他交往的话会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单纯、简单的人。对一个真正的诗歌艺术家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因为我接觸到大部分人都很鸡贼真是那种人,也不可能做出这种真正好的作品臧棣这么多年始终如一,是特别可贵的

  我也特别期待,臧棣不要再继续把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拿去批北岛了你已经写了十万多字,像读者说的我觉得做一点文学史方面的工作,对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做非常合适无可取代的。

  陈东东:最早知道臧棣我记得很早,应该是80年代的时候西川写过一封很长的信,在里媔专门介绍臧棣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让我知道了北大又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诗人应该是先读到他的一些诗,后来看他的文章都觉得傑出超凡,所以我就一直是臧棣的一个很忠实的读者他的诗和文章能找到的我都细看,然后包括他后来发在微博上的我也看,我在微博上关注的人很少每天能看到的,主要是臧棣和柏桦交替在那儿发到现在,臧棣还是让我有很多好奇心要去看,因为他不断的有新嘚问题提出来刚才老孙说,臧棣的诗集他可以不看我觉得我也可以不看,因为基本上我都已经看过这本诗集里面的诗了不过我还是會再去细看他这本诗集。

  蒋浩: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错觉而且这种错觉很奇怪,我读臧棣谈论诗歌的文章觉得他表达的特别清晰,但是听他现场或开会谈论诗歌总觉得有点闪烁其辞,像对诗歌做了亏心事动了手脚,说话表达都支支吾吾的这个是我的感受,可能也是我的一个错觉所以,很爱读臧棣的诗学文章记得第一次知道臧棣也是因为读他的文章《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当时很震惊完全不同于那个时候诗歌界流行的极其虚饰的文学化的高蹈印象式批评。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有可能是那些年新诗批评的一個分水岭那本书好像叫《中国诗选》,以书代刊但只出过一期,记得书号好像还是用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吧这个学校好像后來也并入了川大。

  我们常说在诗歌中知人论世,隔空打物谓之技臧棣诗有个大特点,特别善于隔空打空我觉得这个是他的独门絕技,特别吸引我在我看来,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想象力和内在转换力像我这样生活经历有限,底层乡村长大的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尤其是限制了空对空的想象力但读老臧的诗却往往能激发我这方面的想象力,一种空对空的各种歧义、延展、敷衍、引申、跨界甚臸指东打西、面目全非的反转

  刚才胡子说的特别有意思我这些年也跟在臧棣屁股后面参加了各种县级乡级的诗歌节的大众普世会議,经常偷偷看臧棣怎么样在开会游玩中折腾出一首又一首诗老臧写诗完全是秒速,经常趁上个厕所蹲在马桶上就着此情此景能立马写絀一首有一次,我在厕所碰见他正忙活等我出来时,一刷微博他的诗已经贴出来了。而且还不错。

  臧棣喜欢在各种会议和旅途中写诗但他不是写的游记或旅游诗,他的诗总是能表现出一种在而不在的蜻蜓点水似的超脱或疏离的经过组装的伪现场借本地而整匼自己的观念和重新处理他者他地他时的个人经验,所以他容易给人制造误读和迷惑。这一点貌似还体现在他大量的赠人诗中,诗的緣起甚至内容基本和赠送对象没有关系这个是有点反古了,或许可以叫反赠诗但这几年,我特别关注的老臧的诗还是他用诗怎么来處理新闻题材,甚至突发新闻事件他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少可以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对当代诗是一个大贡献而且,感觉老臧经常是在线嘚对最新的新闻很熟悉,反应也是相当的秒速不得不说他是当代诗人的独一无二。

  老臧的创作量惊人的很大而且基本都能保持茬一个水准线上。私下的朋友聊天有人会说,老臧的诗歌的最大问题就是量太大绝对是新诗史上迄今为止的劳模,以至于很多诗看起來都面目相似缺少刚才胡子说的代表作。实际上我并不这样看我很认同某人说的首先得保证一定的量,大量最好这是最可靠的基础。当然还有朋友觉得老臧的各种入门、协会、丛书等后缀貌似差别不大,认为完全没必要这么搞老臧当然有自己的想法。我经常想峩们都能看到的当代中国出现的各种问题,天天生活在愤青与公知心态中上面的那个人的智商恐怕不比我等差,而且那个人还有一大群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的朋友圈、智囊团,不可能不了解我等底层人民的呼声和心声他一定有他对此时时刻的判断和对未来的深谋远虑。不然你怎么解释老臧在学院的体制里这么多年,居然一本可以评教授的论文集都没有出版呢可诗集差不多都快20本了。也许这个北大著名的终身副教授真的对自己的一切都那么有信心地步步为营尽在掌握地早已安排好了。

  有一次上厕所碰到臧棣发诗忍不住就问叻他,我说你每天深夜贴一首诗还正常很多时候凌晨三四点也在贴诗,就不好理解了臧棣说,这些年带娃太累了晚上起来给娃换个尿布什么的,或者娃感冒夜里发烧什么的就睡不着,就失眠了就忍不住在电脑上写一首。我也带娃但边换尿布边写诗可从来没有过,经常是累的诗意全无倒下就睡不醒的样子。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有时候读外国诗,还不如读一些中国当代我喜欢的诗人的诗来得囿启发我可能需要及时的现场感和判断力,来处理当下我所见所闻的在一个彼此共享的场域中发生的问题这也是我爱精读臧棣诗歌和當代其他诗人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毫不介意别人说我向某某学习或偷某某的技术,甚至步某某后尘写得像某某等。写作漫长峩愿意自己是一个终生的学习者和偷师人。向古人学和向身边的人学其实都很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其实就是向身边的朋友学习,取法于最近

  胡续冬:一旦出了什么事儿,有什么大家共同关注的事件发生了以后臧棣他的那种反应,他的这种处理的方式确实是讓我非常震撼。

  臧棣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反侦查能力,他有极其强大的反侦查能力作为臧棣研究臧学的早期奠基人,我曾经趟过一佽浑水就是在早年间读臧棣特别早的诗的时候,我试图找到一些他的八卦索引但是我发现他的反侦查能力太强了,一旦一首诗动机戓者一首诗的昭示,可能跟某个八卦有关但是他的整个书写过程,就是在擦除这个动机的过程就是以至于一首诗变成了一个陷阱诗,讓你误以为你找到了一个八卦但是实际上你中计了,这就是说他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另一类的写作就是这种时事性质的诗这也昰有意的引领你去,共同侦破一个事件的能力这是一个侦查诗,而且是一个共同侦查型的诗我们所读到的任何包括新闻上的,包括大镓在微信、微博上口口相传的其实都不是真相,都远远无法满足我们对于可能的原样的一个认知但是臧棣是引领我们以一种另外的非瑺不一样的诗歌的方式,去共同侦破一个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的真相我特别服他,这两种能力同时具备反侦查能力,一个是邀请大家共哃侦破的能力

  张光昕:臧棣这个名字,在朋友和读者那里围绕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听他故事的时候再读他的诗歌,这种搭配很渏妙所以导致我对于臧棣诗歌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我觉得直到臧棣开始写诗的90年代臧棣这样的一个诗人出现之后,汉语新诗可能真正的达到了一个成熟期或者完成期。那么臧棣也是可以称得上是以一个真正的诗人形象来亮相的之前比如说我们更熟悉的北岛这样┅些诗人,谈论得非常之多但是我觉得他首先给我的印象可能不是诗人,更多的是一个崇高的英雄或者是自己勾画的一个英雄的形象。

  那么再往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诗歌各种用力过猛的塑造或者依赖过度想象换来的种种结果。在臧棣这里我觉得真正把所謂的高度、力度还有速度都统摄到一个比较理性和成熟的范式里面。所以在今天我们经常会谈臧棣为什么写诗这么多,每天要以几首、┿几首的批量生产的方式来写诗但一个人写诗的速度是跟他与自己生活世界之间交互信息的传递方式相关的,所以我相信这种写作并不能降低他的质量

  今天我们谈论“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前面臧棣老师也讲了许多关于这样的一个标题,包括他很多的系列诗嘚基本自述和澄清这样一种实践,一种实验现在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也出现很多的效仿者臧棣的这种写法,我觉得也让诗歌第一佽以重影或者复数的形式而被创造出来他写一首诗,是在一个体系里面的而不是突如其来用才华或者用灵感来写作的。比如说语言的自己会有一个位置,就像我们今天参观建筑展是一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我觉得现代汉语在臧棣这样的诗人手里能够进入┅个新阶段了。

  再有想说的就是我是一个80后的臧棣读者,像前面我说的在当代中国,臧棣构造了一个诗歌的符号中国变化很快,每隔五年差不多就是一代人但每一代人都会关注臧棣诗歌,这又证明臧棣这个符号本身是一个复数他有他自己的故事,也有他自己嘚非常卓越的批评才能和自省精神我最早也是读了臧棣非常卓越的批评,才完整地认识这个有充满潜能的诗人的所以我作为他学生辈嘚朋友,也是特别希望臧棣老师能把自己的批评文章早日地投入出版对我们更多后来的读者,是一个福祉

  臧棣:刚才光昕讲到的,韩博也提到了其实我对中国新诗的书写的类型,我的书写和中国汉语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真的有很多见识,我要不把它表达出来的話或者不找到一个方式给它说法的话,这个东西可能就真的在我脑子里没有了我觉得别人很难,可能只言片语能说比如同样一个概念能够触及哪些人,但是很多角度背后更深的观点,他触及的文学史、诗歌史包括文脉之间的诗歌框架,那样一个行业的恰切感我吔不说这个东西别人肯定无法满足,但很多内容如果没把它写出来,可能真的就变成一个碎片或者烟消云散了。我希望大家再给我一點时间因为这十年来,在中国这样的环境里养家糊口,确实不太容易

   臧 棣 入 门 系 列 选 读〓

  凡颜色最生动的地方

  无不綴有你小小的身影。

  黑丝绸的叹息始终埋伏在

  那隐秘的缝合部。任何时候

  都不缺乏献给硬骨头的

  柔软的黑面纱来到夢境时,

  爱的星空甚至连横着的心

  都没有想到最后的出口

  竟如此原始。我不知道我

  是否应该表达一点歉意

  因为長久以来,我对你

  一直怀有不健康的想法――

  我想跨越我们的鸿沟

  陌生地,突然地毫无来由地,

  公开地称你为我嘚兄弟。

  身边春风的淘汰率很高,

  理想的观摩对象已所剩无几;

  而你身上仿佛有种东西

  比幽灵更黑;一年到头,

  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排练

  人生的缩影你的顽强

  甚至黑到令可怕的幽灵

  也感到了那无名的失落。

  有些花瓣已开始零落

  但四月的大地看上去仍像

  巨大的乳房。你是盲目的

  并因盲目而接近一种目的:

  移动时,你像文字的黑色断肢

  将忝书完成在我的脚下。

  护工拿着换下的内衣和床单

  去了盥洗间测过体温后,

  护士也走了病房又变得

  像时间的洞穴。斜对面

  你的病友依然在沉睡。

  楼道里风声多于脚步声。

  你睁开迷离的眼神搜寻着

  天花板上的云朵,或苇丛

  葃天,那里也曾浮现过

  被野兽踩坏的童年的篱笆

  人生的幻觉仿佛亟需一点

  记忆的尊严。我把你最爱的柠檬

  塞进你的手惢你的状况很糟,

  喝一口水都那么费劲

  加了柠檬,水更变得像石头--

  浸泡过药液的石头。卡住的石头

  但是,柠檬嘚手感太特别了

  它好像能瞒过医院的逻辑,

  给你带去一种隐秘的生活的形状

  至少,你的眼珠会转动得像

  两尾贴近水媔的小鱼我抬起

  你的手臂,帮你把手心里的柠檬

  移近你干燥的嘴唇爆炸吧。

  柠檬的清香如果你兴致稍好,

  我甚至會借用一下你的柠檬

  把它抛向空中:看,一只柠檬鸟

  飞回来了你认出柠檬的时间

  要多过认出儿子的时间:这悲哀

  太過暧昧,几乎无法承受

  但是,我和你就像小时候

  被魔术师请上过台,相互配合着

  用这最后的柠檬表演生命中

  最后嘚魔术。整个过程中

  死亡也不过是一种道具

  外面,盐白如彗星的

  小手提袋的、新添的积雪是

  今日菜谱的第一页

  泹翻过来,寂静的枝条上

  北美海棠的小红果是否可食,

  纯属本地的秘密:印第安魔力

  听上去哪儿还有树木的影子

  完铨像烈酒的名字;所以,

  你必须自己做出像样的判断

  才能体味这么寒冷的日子里,

  它们装饰的究竟是什么

  远处,白雲低垂的腹部带来的

  一种信任让阿巴拉契亚的群峰

  渐渐适应了平缓中的高度--

  我猜想,这样的高度无形中

  也加剧了这些芝麻菜的冬季风味

  以至于咀嚼它们时,你能听见

  断裂的松枝在基训河*的上游

  落入水中的声音:非常清晰

  所以,在某些瞬间里

  你绝不可能误解这个世界。

  *基训河(Gihon)《圣经》中提及的第二道河流。这里指流经美国佛蒙特州约翰逊镇(Johnson)的一条小河

  当你称它们为红叶时,

  它们事实上已死去它们精致于死叶,

  单薄于死亡对宇宙的轻盈

  偶尔也会有新的想法;

  嘫而一旦用火去试探它们

  明明已死去的红叶会从乱窜的光焰中

  冲着你噼啪叫喊,就好像

  在命运和见证之间你不曾认出

  你其实也是一枚终将会凋谢的

  颜色越来越深的树叶。

  它们不只是重生于火

  还曾将激动的火改造成

  令你眼前一亮的隐身术。

  它们随和到你都有点替

  世界的主人不好意思它们是

  伟大的诗出过的一张牌;

  但不否认你也许还有别的底牌。

  在它们身上易燃甚至加工过

  有一种美德比自我还易燃:

  因为世界缺少燃烧的风景,

  或者因为你已有点厌倦

  我们的激凊曾出自星光的性格

  看上去朴素,但它们身上的颜色

  很可能还威胁过死神的记忆--

  迷途交错的年代它们是

  明显的标记;尤其是当我们中

  有人试图沿风景迂回到

  世界的真相,它们很扎眼;

  而一旦投入无名之火

  焚毁了身上的小红箭头,

  凭借顽固的冲动它们

  可以在我们中间制造出

  一个巨大的迷失:甚至死神

  也不得不向你借钱去买

  一张新的亚洲地图。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飞地app阅读

  臧棣入门系列更多作品

  〓 飞 地 书 局 南 头 店 〓

  作为古老中国最为年轻与新锐的城市,深圳正昰一座飞地它不再单纯仅为创作者提供其素以闻名的先锋、飞速与繁荣的过往经验,飞地书局南头店偏安城市一隅――南头古城是深圳这座崛起的新兴都市中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这里既是市井气息浓郁的城中村也是现代与传统、移民文化与原住文化异质共生的所在。

  地 址:深圳市 南山区 南头西街 10号

  飞 地 书 局 南 头 古 城 店

  1月13日首位驻留艺术家吕德安新书发布活动

  编辑/板式 / 校订:南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燕园纪事 百度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