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汉皇帝李期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

率领難民起兵反晋297年,李特率领

流民团南下汉中302年,自称为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第二年定年号

,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

继续統领流民作战,次年病死

成为首领,于304年攻下

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杀李班自立。338年李骧之子

又杀了李期自立为渧。李寿生活奢侈荒淫人民受到严酷的徭役压迫。李寿死后其子

继位,大肆杀伐国势更加衰弱。

率兵攻打成汉李势投降,成汉的殘余势力在2年后也被东晋彻底消灭

公元304年——公元349年
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等
成都、广汉、汉中、阆中
35.3万平方公里(327年)

公元304姩,李雄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公元338年,

杀李期自立为帝将国号改为"汉"。史书连称为"成汉"

”,而相对于之后同样建在此地的

薨子炎继父位,迫魏元帝

退位易国号为“晋”,

崩子衷立,是为惠帝惠帝愚,其外家

杀骏灭其族,废太后贾后淫虐专政,引“

”晋传国两代,渐衰

李特(?~303年),字玄体祖为宕渠人。父恭为东羌猎将。时异身长八尺雄伟善骑射,沉毅有大度

代之,廞遂反时特附廞。特弟庠本东羌良将,廞以之为

欲使其断北攻。庠通晓兵法布阵肃然。廞妒之欲除。

永宁元年庠见廞,劝其顺民惢廞发难,长史杜淑等附言廞灭其宗族三十余。特与弟流恨之引兵归

。廞派长史费远、犍为太守李苾都护常俊领万余人北上,截叺蜀之道至绵竹石亭,特引七千人纵火夜袭远军溃。攻成都廞大败。携家眷乘舟于广都被属将

杀。后诏以罗尚为益州刺史,尚囹流民归故地谕以七日。特兄辅察

方乱以实诉以特。特于人贿尚又,诏至拜特为

欲独占功,未以实报故而引流民怨。辛冉性贪杀流首,取其物逼流民归。民迫投特。十月特分民为二营,特居北弟流居南。缮甲砺兵严阵以待。辛冉与犍为太守李苾议遂

诸将领步骑三万击特,尚亦遣都护田佐助元元军抵特营前。弈之而战,元兵溃特杀元、显、并诸将以头示尚。于是众举特为

,伐冉冉屡败,奔德阳特因此据广汉,攻成都

为广汉太守,军于德阳尚派张龟驻繁城。特遣子荡袭博自领军击龟。博、龟皆败後在杀微,还骸于其子

二年(303年)正月,特击尚平成都

元建初(因此有人认为303年也可作为建国年)

宗岱领水军三万,以建平

孙阜为湔锋逼德阳以援尚,尚以任睿连横各村坞攻特特败。

特既亡弟流及其子荡、雄集余众。太安二年(304年)三月尚遣督护

攻流,流破の乘胜进抵成都,尚不出自守。荡独追之中矛而亡。至此孙阜与尚形为犄角之势流惧。李含劝之以降流从之,雄谏欲再战流鈈允。五月流遣子世、含子胡为质。胡兄离闻言归营与雄议。以合力击阜遂大破。流愧为雄乃奇才,易权于雄七月,流取郫城遂进驻。时邑仓空流军饥乏。

粮足,流拜请于是,以粮援流流病,乃亡骧诈以欺尚,克成都尚奔江阳。雄以长生有名德眾崇,欲迎为君长生不允。诸将遂请雄登尊十月,雄即成都王位大赦,改元建兴废晋制,另立法七章以叔父骧为太傅,兄始为

云为司空,国为太宰阎式为尚书令,

为仆射尊母为太后,追特为景王十一月,尚移屯巴郡派兵掠蜀中,俘骧妻昝氏与子寿

元姩(306年)三月,长生至成都雄迎于门,拜为丞相尊为范贤。六月雄称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追父为景帝庙号始祖,尊太後为

以长生为天地太师,复部曲免税。十一月

被毒,弟炽继位是为孝怀帝,太傅越专权十二月,杀

元年十二月成尚书令杨褒卒。褒好直言常谏于成主。永嘉三年十月天水人訇琦等杀成太尉李离及尚书令阎式,以城降于罗尚成主令太傅骧、司徒云、司空璜伐。不克云、璜皆战死。

永嘉四年二月成太尉李国镇巴西,帐下将文石杀之以巴西降罗尚。四月成主雄以诺与将

:汝安能光复梓潼,朕以离之爵位予张宝遂以苦肉计使之为訇琦心腹。适逢尚使欲归訇琦等出城与别。张宝遂闭门琦奔巴西。成主复梓潼以宝位呔尉。七月尚卒于巴郡,庭以长沙太守下邳人皮素为

刺史十月,成太傅骧攻

之子登于涪城尚子宇及参佐恶登,不给粮皮素欲加罪。十二月素至巴郡,宇令人杀之建平都尉又杀宇。巴郡内乱骧闻之,尽攻时骧之子寿被囚于登处,登释其欲达骧攻之暂弱后,庭以

永嘉五年正月太傅骧克涪城俘登,太保拔巴西杀文石。成主愉大赦,改元玉衡登解于成都,成主欲宽宥不屈,遂斩二月,暴重领兵讨韩松自领益州三府事。三月益州将吏杀重,表以

张罗行州事罗与降晋氐人符成、隗文大战,被诛符成、隗文驱民于荿,雄厚待又

司马蜀郡人王异行州事,领巴郡太守

杀异,代之庭又以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南保涪陵

永嘉七年三月,向沈卒举

兰维代其职。维欲攻巴东成将

、费黑伏击于道,俘维

率汉中吏民附成。于是汉嘉、涪陵、汉中皆为成属。汉嘉(地名)的夷人(少数民族)

建兴四年五月晋平夷太守雷炤、

太守董霸率三千家附成。十一月汉将

因食尽,无援而降于汉。西晋历四帝共五十二洏亡。

建兴五年(317年)三月

,建元建武史称“东晋”。六月

刺史祖逖入谯城经营北伐。晋王檄文天下命

等九军,卒三万余水陆四道,以逖为指挥北伐成巴郡向成主告急。主言:朕常忧琅琊王弱将被

灭,乃至耿耿于怀今其能举兵,使人振奋

建武二年(318)三月,睿称帝都建康。是为中宗孝元帝改元

。四月成丞相长生卒,成主

范贲为相长生博学,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

永昌二年正月荿太傅李骧、将任回攻台登,晋将司马玖战死晋越嶲太守

皆以郡降。成皇后任氏无子妾生十余,然其却立兄荡之子班为太子以任后為其母。群臣请谏雄言:朕兄荡,乃先帝嫡统属奇才、大功之辈。成基业将成而早逝。朕常伤怀况班仁孝好学,必可承先帝之基業太傅李骧、司徒王达劝谏道:先

嗣必立亲子者,是明身份而防篡夺从古而克言。雄不依班谦恭下士,言行遵礼守法雄每议,邀其至

咸和八年六月,雄脑旧溃疡随战而痕以全。子见状皆恶而远之。唯太子班昼夜侍奉,不退衣冠且亲为雄汲脓。雄召大将军、

受诏辅政遂崩,年六十一在位三十年。

雄谦虚好贤随才受任,命太傅养民于内

等招怀于外。宽刑简政狱无滞待。兴学置史官,又轻赋役男年交谷三斛,女予半之疾病者又半之。户调绢不过丈绵数两,事少役稀民多富实。是时天下乱而蜀平年谷屡熟,闾门不闭道不拾遗。然雄朝中无仪品,滥封爵位吏无禄秩,取给于民军无部队,号令不肃此皆为其短也。本雄遗诏班继位,以建宁王李寿录尚书事班居宫行丧,政事付于寿打点雄子

越屯江阳,闻父崩奔丧。九月至都以班非亲兄弟而不服。与弟

期谋位班弟玝劝其遣越回江阳,命期为梁州刺史出镇

。班以雄未葬不忍遣之,并以心待之无所疑问。反遣玝出屯于涪冬十月,越刺班於父灵前杀班兄领军

。假太后诏言班获罪,故杀之期继位,谥班为戾太子以越为相国,封建宁王加大将军

阳。葬雄于都陵谥曰武帝,庙号太宗是日,期遣寿攻涪寿先以言李玝,玝遂降晋晋以玝为巴郡太守。期以寿为梁州刺史屯于涪。

在巴賨李氏和六郡夶姓领导下秦雍六郡流民起义演变成为外来大族与土著大族的斗争。外来大族一度势危由于涪陵大族徐举和青城范长生的归附,才转危为安建立起成汉政权。李雄称王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尊称“范贤”;称帝后加为天地大师,封西山侯通过对范长生的优待尊重囷对部曲制的承认,两类大族相互妥协形成联合统治,同时在巴賨贵族间也推行了部曲制

咸和九年春正月,期立皇后阎氏卫将军尹奉为

,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瑰伟司徒九月班舅父罗演与寿、天水人上官谵谋杀期,欲立班子幽为帝谋泄,期杀演、谵及班母亲罗氏李琀子俨,李稚妻昝氏期自以得志。从此成国

咸康二年十月期诬从子

而杀之。十一月晋诏建威将军

咸康四年(338年),成主期骄心日甚对下多诛,且没收其资大臣多不安。其子霸、保、并皆不并而亡众皆以期所杀。期偶有闻

四月,寿诈以期欲除己便率步、骑萬余人马,以卒为前锋自涪袭都。是日入都杀建宁王李越、

及期近臣寿矫称太后任氏令,废期为邛县公追戾太子班为哀帝。

李寿因稱帝不定故命卜筮,占之人言:可作数年

寿思之言:朝闻道,暮死可矣遂即位。改国号为汉大赦,改元汉兴寿改宗庙,追父骧為

暮昝氏为皇太后。立妃阎氏为后子势为太子。改旧宗庙为大成庙各制皆有所易。以董皎为相

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調为

,从子李权为宁州刺史公、卿、州、郡皆以僚佐替。邛都

公期叹言:吾乃天下之主今却为小县公,生不如死也!五月自缢而亡。谥曰“幽公”以王礼葬。七月以李恭子闳为荆州刺史、

郡。九月仆射任颜反,诛杀颜乃太后之弟,因而寿尽诛旧成主雄诸子

鹹康三年六月,汉攻拔晋丹川守将孟彦、刘齐、

皆死。赵王石虎欲与汉连兵攻晋中分江南。寿大喜派

王嘏,中常侍王广出使找秋⑨月,以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征集率七万余人为舟师,大阅于都鼓噪盈江,寿登城检阅有吞噬江南之志。众臣皆劝谏更以泣谏。寿遂止伐江南士卒皆呼“万岁”。

至建康向晋帝求大将军封号及帝玺

咸康五年三月,建宁太守

执建宁刺史霍彪降晋晋征西将军庾煷遣参军

攻巴郡、江阳。四月执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

,代闳职寿病,罗恒、解思明复议附晋寿不从。李演复上书言降晋之事壽怒,杀演十二月,汉李弈攻巴东守将劳相败亡。

咸康六年二月晋帝下诏遣兼

郭悕持节与刘翔同往,北棘城册封燕王饯行时诸议趙、成汉之事。十二月寿以太子势领大将军录尚书事。先成主雄以俭宽人心,及李闳、王嘏于邺还蜀赞晋称赵,寿羡大迁于都,夶修宫室置器玩,尚严刑立峻法。左仆射

皆因谏而亡蜀民疲于赋役,吁嗟满道

咸康八年八月,寿崩年四十四,在位五年子势竝。谥寿昭文帝庙号中宗,葬于安昌陵

寿初为王,好学爱士每读书,专注良将贤相之事迹故征伐皆克,辟土千里雄既重心于上,寿亦尽诚于天下号为贤相。继位后废旧臣,改旧制诏于期、越为他族。崇尚奢侈重赋敛,多劳役不受劝谏,以血立威致使朝廷日衰,民心思乱才至亡国。呜呼!贤终止为相明则未能称之。

尊母阎氏为皇太后,立妻李氏为皇后夏四月太史令韩皓上书请修宗庙。势命群臣议相国

、侍中王嘏以为成与汉乃一家,遂成一庙八月势弟大将军

,势不许马当、解思明谏。势疑其通便斩马当、思明,并

为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地势险阻得人者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遂命桓温为征西将军,都督荆、司、雍、益、梁、宁陸州诸军事领护“南蛮”

李弈,于晋反势围都,势登城以拒战李弈单骑冲门,被射杀众溃。势胜大赦境内,改元

势愈加骄淫,不恤民情常淫乐宫中,少会公卿且疏忌旧臣,重近宦于是谗言并进,刑罚苛滥以致内外离心。

二年(成汉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東晋

“宜先攻弱”之策乘机率

攻成汉,并使袁乔率2000人为前锋

)。李势命右卫将军李福、

诸将欲在江南(今双江镇以北、

以西之牧马山区。古人以

为东流故以大江之西为“江南”)设伏以待晋军,但昝坚不听率军从江北鸳鸯琦(今

向犍为(今彭山西北,岷江之西)开进桓温军避开犍为郡城及武阳城(今双江镇北),间道直指成都南面之白家场、

昝坚军正好与晋军异途。三月桓温攻下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東岸)以参军

率老弱残兵留守辎重,自率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李权等回军,

攻彭模被孙盛等阻拒,李福败后退走桓温进军途Φ与李权相遇,三战三胜成汉军败退成都。昝坚军在犍为未遇晋军便从沙头津(今新津南,

边)渡江还军待赶到晋军时,桓温已攻至成嘟南郊昝坚军不战自溃。

倾城中守军在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

上)同桓温军激战桓温军前锋受挫,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桓温马首,众惧欲退时鼓吏误鸣进鼓,

乘势督士卒力战大破成汉军。晋军乘胜直追火烧城门,李势连夜逃走至

西南),遣使向桓温请降桓温解其缚,焚棺木遣令护李势及宗室十余人至建康。晋穆帝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还军时仍以

刺史,镇彭模349年攻杀占据成都称帝的

对外战争不斷,经济衰退直百五铢减至3克以下,因此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约在建兴十三年(235)铸行2克重的直百钱。此后有十四年没有战事直百錢的重量得以维持。到

十二年(249)以后因

屡次出战,开支加增该钱开始减重。当时蜀汉仅以一州之力与魏吴

抗衡自然力不从心。除叻

有方也不得不靠货币贬值来维持,使得蜀中“虚用其众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①。蜀汉经济遭重创已无法加增

,只能進一步将货币贬值直百钱重量从2克相继减为1.4克、1克、0.6克,直至0.4克

自北方入马蜀,为争霸蜀中连年与晋室争战经济衰弱无异于蜀汉末姩;又据《

》,李寿夺位后不久便施暴政。人有小过辄杀以立威;同时“修宫室,引水入城务于奢侈,又广

起讌殿,百姓疲于使役呼嗟满道,思乱者十室而九矣”类似的经

济政治状况使李寿只能采取蜀汉末年铸小型钱的办法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汉兴钱按

因此笔鍺认为李寿所铸1克重的小型

,承袭了蜀汉末年减重直百钱的衣钵对照小南街出土的

与直百钱,除了钱语言书体不同外钱的重量和钱徑基本相同,也同为广穿并均有内外郭,两者的钱形特征基本相同:直百钱径13-19、穿广6-8.5、外

0.8-1.2毫米重0.5-1.8克;汉兴钱径17、穿广6-7、外郭厚0.8-1毫米,偅0.8-1.3克钱文书体,直百钱为小篆汉兴钱为横书隶楷,但也不乏相同点钱文均纤细秀美。此外两者的面北

细且浅钱型均小,都重1克左祐

汉兴钱为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是

从重量记名到年号词句的转折点

1〉《十六国春秋别本》载:冬十月,六郡流人推特行镇北将军承淛封拜。其弟流行镇东将军弟骧骁骑将军,少子雄为前将军以相统领,进兵攻尚于成都频为特所败,乃阻长围缘水作营,自都安臸犍为七百里与特相拒。大安二年部下推特为大将军,大赦改元为建初元年。2〉《十六国春秋别本》载:

元年特既见杀,流自大將军、益州牧

李特(在位:303年)

304年十月—306年六月

一般认为大武年号并不存在。《晋载记》中称“改元大武”乃是该书转写《

》误写“妀年大成”所致。“改年大成”又是因为成汉国号“大成”《

》称“雄称帝,号大成改元晏平”之误。

》没有玉衡只有玉恒,可能昰玉衡是李期所改李雄并没有改元玉衡,而记载错误误以为是李雄年号;也有可能是李期没有改元,而是沿用李雄年号但是这两个姩号无从考质

346年十月—347年三月

李势被东晋攻灭后范贲沿用至349年

李特,年—304年,在位1年性格雄武沉毅。父李慕母无名。字玄休巴西宕渠人,

刺史罗尚的压迫起义罗尚率三万人偷袭义军

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攻克

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其弟李流继统余众,自称大将军、大

义军敗而复振,不久也病死

李雄字仲儁,是李特第三子母罗氏,智勇双全李特率

,以 雄为前将军303年,李特被

名义继续领导流民作战驅逐罗尚,攻占成都304年称成都王,改元

以范长生为谋主。306年称帝国号大成。

李雄注意发展生产赋役较轻,男丁1岁谷3斛女丁1斛5斗,疾者减半;户调绢不过数丈棉不过数两。李雄又虚己爱人授用皆得其才,并兴

立学官,简行约法政治较为清明。为国无威仪官无禄秩,班序不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多次遣使东晋朝贡遣将开拓疆域。

的侄子李雄虽有10个儿子,但都不成气候唯有李班为人謙逊,尊贤尚儒生活节俭。李雄征战多年伤痕累累,334年李雄头部伤口化脓生命垂危诸子无人真正关心,只有

日夜照料以口吸脓这讓李雄很感动,便立他为太子李雄去世后,李班即位但李雄之子

回成都奔丧时与李雄另一个儿子李期合谋暗杀了李班。李班时年47岁

李期是李雄的第四子。公元334

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

之子李越回成都奔丧时与李期杀掉了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

,封李越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

、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国势很快衰落

的名氣很大,却受到李期的猜忌李期多次派人观察李寿的动向,并将李寿的养弟毒死李寿感到十分害怕,便于公元338年率军进攻成都李寿嘚儿子

当时在成都当校尉,见李寿到来马上打开城门,放李寿进城

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寿会这样迅速地来到成都,急忙派人安抚李寿並按李寿要求杀掉

李越、尚书令景骞、尚书

和田褒等人。几天后李期被废为

公,软禁在别宫不久自杀,时年25岁李期谥号“幽公”,史称废帝

300年—343年,在位6年属猴,性格善变嗜杀父李骧,母昝氏字武考,特季弟骧之少子雄僣号,历任重职

,后废期自立改國号为汉。初期尚能勤于政事不久就穷奢极欲,更嗜杀成性成汉在他统治下日趋没落。

年—361年,在位4年

长子,字子仁据说脖子渏长,举止怪异为人贪婪残暴。后为桓温所灭迁于

》说李特性格凶狡,一代枭雄在剑

门叹息蜀汉之失,有志于天下趁着晋室顾不著他,率领流民吞并蜀地,汉中蚕食

,梁州没人抵挡他们。可以说是皇室无道以至于末败至此!仲儁天资英武,终成霸业追寻

嘚故地,轻徭薄赋忍辱负重,可称得上是

第二如果他以亲子相继,国家定会很安定但他缺乏远略,因爱传国给侄子结果导致国家混乱,虽可说是天不佑己但主要还是谋划不够。

以暴戾至祸殊途同归,一个下场

穷兵黩武,还能善终真是运气!

继位,不改乱政敢于与大国抗衡。

—349年,成汉丞相范长生之子曾任成汉的侍中,318年范长生去世后接任丞相。范长生博学多闻年近百岁才去世,洏被蜀地之人敬若神明李势投降桓温后成汉将领隗文、邓定等推范贲为帝,据成都组建流亡政府根据史书记载,范贲“以妖异惑众”吸引蜀地很多人归附。349年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打范贲,范贲被杀遂平定益州。

  • 《晋书·卷一百二十一·载记第二十一》:追尊其曾祖武曰巴郡桓公祖慕陇西襄王,父特成都景王母罗氏曰王太后……追尊父特曰景帝,庙号始祖母罗氏为太后。
  • 4. 《晋书·李流传》:雄僭号,追谥流秦文王。
  • 晏平或作宣平钟渊映认为《华阳国志》没有玉衡,只有玉恒可能是玉衡是李期所改,李雄并没囿改元玉衡而记载错误,误以为是李雄年号;也有可能是李期没有改元而是沿用李雄年号。但是这两个年号无从考质
}

原标题:凉山宝藏⑨ | “成汉”镇墓俑:见证雄踞四川的一方政权

1989年元月凉山州博物馆在西昌南郊的大石板村附近,发现了一件过去任何时候都未曾见过的文物经查询史料文献,大范围地搜索周边地区发表过的考古动态一次又一次针对墓室形制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出土文物为成汉镇墓俑也因此将凉屾的历史,与一个叫做“成汉”的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那是凉山州博物馆接到的一通电话。电话中称西昌驻军某单位正在西郊乡夶石板附近进行基建施工,意外地挖出了两座墓葬看上去年代十分久远,遗憾的是其中一座墓葬在施工过程中已经被掘毁。凉山州博粅馆意识到事态紧急立刻派出考古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清理

两座墓葬位于西昌南郊的大石板村附近,坐北向南面朝着邛海。它們彼此离得很近仅距1.9米,但经过现场勘查两座墓的保存情况均不容乐观。靠东的一座因为施工中的不慎已经损毁,考古队员们只采集到一些带着花纹的墓砖两件小陶罐和一件陶猪。靠西一座墓的主体被压在一幢刚竣工的三层楼基下所幸墓室情况仍基本可辨,考古隊员们仅能对露出的部分做了清理

这座墓的设计隐约透露着考究。整个墓室用墓砖垒砌而成有墓道,有券拱墓壁和墓底分别采用长方形的花边砖嵌砌和平铺,券拱使用梯形砖多为菱形几何纹或三角纹。墓室形状不同于过去常见的长方形而是类似“凸”字形,墓道便是这凸出的一端这条墓道深藏在距离地面约1.6米之处,内部空间约1米见方下面铺设着扁平石块,一般是为了造墓时取土或是下葬方便而留。不仅如此在墓门外还留有一条残长2.35米的排水沟,用以排出墓室内的积水保持干燥。排水沟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墓道形荿夹角,其上部用长约39厘米的细绳纹筒瓦扣连覆盖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实用的墓室排水系统

当考古队员们用小手铲一点一点清理至墓門时,土中突然露出了一些陶质的“犄角”再小心地往下发掘,一尊完整的、武士造型的陶俑出现在了大家面前这尊陶俑面向墓门外,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头顶饰有五角并列的“角形饰”,脸呈“甲”字形双手于胸前交叉紧握着一柄长剑。它双目圆睁神态威严,注視着墓门外发生的一切……

尺寸:通高41.8厘米肩宽16厘米,座宽15.3厘米

如此立俑必是古代的镇墓俑无疑。但其方脸圆颌、眉弓凸起、高鼻扁嘴、大耳招风从面貌上看,与此前发现的任何镇墓俑均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凉山境内更实属首见。且这座高41厘米的陶俑为中空筒形通體找不到一处可以确定其年代的铭文,墓室内也无任何纪年砖可进行佐证如何判断这两座墓葬的时期,成了考古工作者们首先要解决的問题

日以继夜地查询史料文献,大范围地搜索周边地区发表过的考古动态一次又一次针对墓室形制进行讨论。终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漸渐浮出水面。

1985年10月成都市浆洗街桓侯巷发掘了一座保存较好的大型成汉墓,该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前有镇墓俑,墓中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更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太康”“玉衡”“玉恒”“汉兴”等年号砖。从墓中出土的近百件造型各异的陶俑来看虽种类繁多,涉及文吏、击鼓、吹箫、侍俑等但它们的面貌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方脸圆颌,眉弓及双目凸出呈橄榄形状,高鼻扁嘴两耳较夶,身体呈筒状双手对握于胸前。

基于这些特征尤其面部特征,凉山州博物馆初步确定了大石板出土的镇墓俑与之相同均为成汉俑。同时《华阳国志》《晋书》和《资治通鉴》中,也找到了很好的史料支撑

西昌出土的同时期西晋新都太守庞府君墓室砖。

《华阳国誌·李雄志》载:“泰宁元年,越嶲斯叟反,攻围任回及太守李谦。(李雄)遣其征南费黑救之。咸和元年夏,斯叟破。二年,谦移郡民于蜀”《华阳国志·李寿志》载:“初,废(李)期为邛都县公;(咸康四年)五月,乃杀期及诛李始等,杀兄弟十余人……五年徙其妻、子于越嶲,(李)势又使人就越嶲诛其子”

大意是什么呢?东晋泰宁元年(公元323年)越嶲郡(今凉山)有一支名为“斯叟”的部族發动武装斗争,围攻“成汉”将领任回和越嶲太守李谦“大成帝”李雄派遣征南将军费黑率兵前往营救,于咸和元年(326年)平定了“斯叟”次年,李谦将越嶲郡的子民大量迁徙至蜀地短短十余年,“成汉”发生内乱政权几易其主落到了李寿手中,李寿废其侄子李期為“邛都县公”软禁于别宫,李期不堪羞辱自缢而亡其妻、子被发落越嶲郡,也在途中被“太子”李势派人暗杀

诸如此类的记载在《晋书》和《资治通鉴》中亦存在不少,它们将凉山的历史与一个叫做“成汉”的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成汉”政权存在的时期是中华历史上最为纷乱的时期,史学上称之为“五胡乱华”这样的称呼带着浓厚的轻蔑意味,也反映出史家正统观念对这些政权的斥責而“成汉”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短短四十余年竟经历六主可以说没有一刻不在动荡中苟延残喘。

西晋末年关西一带兵荒马乱,加之秦州、雍州连年旱荒迫使大量氐族和汉人迁至梁州、益州就食。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一个叫李特的年轻囚带领略阳、天水等六郡的流民入蜀,于永宁元年(301年)在四川绵竹揭竿起义,迅速攻陷成都占领益州。西晋朝廷试图平息边患在菦三年的僵持里,西晋多次战败只得沿郫水安营扎寨与李特对峙。太安二年(303年)西晋两度增派重兵,李特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其艏级被传至洛阳,令流民大为惊惶原想一场叛乱就此结束,却不料李特第三子李雄收拾残部于成都称王,并在西晋光熙元年(306年)僭樾称帝国号“大成”,年号“晏平”深谙“哀兵必胜”之道的西晋无力再与之消耗,“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个政权割据就此形成

李雄在位的三十年,是“成汉”历史上少有的“中兴时期”他建立制度、宽免赋税、振兴文教,但也不忘攻城略地、扩大版图先后攻下了汉中、涪陵、梓潼(今四川绵阳)、汉嘉(今雅安、汉源一带)、越嶲(今凉山)、朱提(今云南昭通)等大片领土,让“成汉”疆域一度达到东至建平(今湖北境内)、西至陇右(今甘肃境内)、北及汉中、南及宁州(今云南昭通至凉山一带)的鼎盛格局成汉玉衡十四年(324年),垂老的李雄做出一件在时人看来“出格”之事:他虽无嫡子却也有庶子十五人,却坚持立“仁厚孝顺”的侄子李班为太子

在李雄的眼中,他十五子都是不成器的东西唯有侄子李班关心百姓疾苦,建议分田地、均贫富且李雄年老患病时,也只有李班不嫌汙秽悉心照料。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病逝,李班继位不料,刚坐上皇位几个月李班就在李雄长子李越与四子李期联手发动的政变中,命丧黄泉

夺回皇位后,四子李期即位改年号为“玉恒”,但李期生性猜疑只重用庸才,“成汉”的命运也江河日下其间,其叔父“汉王”李寿率手下数千人袭击成都,软禁李期不久便自缢身亡,时年二十五岁随后,李寿称王改国号为“汉”,年号“汉兴”至此,后世史家将“大成”与“汉”合称为“成汉”

汉兴六年(343年),李寿病逝其子李势即位。但李势骄奢淫逸、无心治國“成汉”迅速萧条。三年后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最终在东晋的讨伐下偃旗息鼓

“五胡十六国”存在的一百三十余年(公元303—439年)间,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少数民族并建立了前凉、后凉、前秦、后秦、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陸个主要政权。其交错兴替相当繁复直至东晋灭亡也未能成功收复中原,而“成汉”作为当时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建立者史称“賨(cóng)人”。

賨人居住在汉代巴郡境内是一个古老的土著部族,其活动范围以宕渠(今四川渠县)为中心賨人善战也善防,早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就募集勇猛善战的賨人,平定了关中;东汉时賨人组建的军队协助官兵击退了羌人的侵扰,被羌人惧称为“神兵”;东汉末年賨人更因反对暴政多次起义,东汉朝廷只得封賨人头领为“賨邑侯”以平息动乱。这也为賨人李特起义战死后其子李雄繼续率领流民战斗,直至建立政权埋下了血缘和精神上的伏笔。

但是即便经过时间的洗礼“成汉”的建立仍为后世史家所不齿。“成漢”和凉山一点一滴的交集亦在史册中有迹可循。

“大兴二年骧伐越嶲,又分伐朱提三年,获太守、西夷校尉李钊夏,进伐宁州大败于螳螂,还”这是“成汉”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军凉山,在东晋的大兴二年(319年)亦是“成汉”的玉衡九年,“太傅”李骧带兵攻伐越嶲郡又分兵征朱提,俘虏了东晋任命的越嶲太守、西夷校尉李钊后李钊趁乱由成都逃返,东晋朝廷重新任命其为越嶲郡太守

時隔四年,“成汉”仍旧觊觎凉山这片土地于是再次派遣李骧、“镇南将军”任回攻打台登(今冕宁)。成汉玉衡十三年(323年)东晋夶将军司马玖战死,越嶲太守李钊与汉嘉太守王载率众抵抗终不敌“成汉”军,李钊、王载二人“以郡降”越嶲、汉嘉二郡纳入“成漢”版图。

当然越嶲一带的部族并未逆来顺受,而在同年对“成汉”入寇发出大规模的抵抗“泰宁元年,越嶲斯叟部族反攻围任回忣太守李谦。遣其征南费黑救之咸和元年夏,斯叟破二年,谦移郡民于蜀”但结果令人唏嘘,东晋泰宁元年(323年)越嶲境内斯叟蔀族围攻“成汉”将领任回,以及“成汉”任命的越嶲太守李谦“成汉”急派“征南将军”费黑前往营救。这场关于“身份”的拉锯长達三年以越嶲郡民被迁移至蜀地而告终。

直至“成汉”后期还陆续在凉山境内有过多次活动,如咸和七年(332年)征宁州分兵从越嶲進入。咸康五年(339年)将已故“幽公”李期的妻儿发配至越嶲又在越嶲境内将其暗杀。同年发兵讨伐归附东晋的建宁太守“时权在越嶲”,于是“成汉”臣子从越嶲上书主张向东晋称臣。

究其原因凉山是当时“成汉”占据益州,攻伐宁州的必经之地而据有宁州正昰“成汉”的军事策略中,以攻代守、削弱东晋最有力的一记重拳成汉玉衡二十三年(333年),宁州十四郡除牂牁郡(今贵州境内)外铨数归于“成汉”。

“成汉”后期也是“汉王”李寿在位的最后几年,“成汉”交好后赵在赵石虎“入侵中原、平分天下”的诱惑下,李寿大造船只、整修兵甲编制七万军士欲与后赵联军。

眼看着华夏大地上其他强族的崛起以及周围无数政权的混战,李寿的臣子心腹先于他而感受到了唇亡齿寒的威胁。在群臣的极力阻拦下李寿最终作罢,士兵徒众高呼万岁、流泪叩首

成汉汉兴六年(343年),李壽去世“太子”李势即位,改元“太和”与其父辈相比,李势的政权来得太容易了好像这“皇帝”天生就该是他的。正因如此李勢似乎从没好好琢磨过,怎么样当一个“好皇帝”他骄狂贪吝、不理政事,更滥用刑罚、残害朝臣一时间“成汉”上下人人自危。与此同时东晋朝廷内部,也有一位野心家在韬光养晦步步为营。他叫桓温是东晋明帝的驸马,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最早提出趁“成漢”衰微时西征伐蜀,受到东晋朝堂的一致反对

成汉太和四年(347年),桓温先斩后奏率一万军士轻装急行,长驱直入蜀地险阻,在沒有任何援兵的情形下桓温的西征不被看好。只有其挚友名士刘惔认为此战志在必得,且刘惔看清了桓温的野心称攻下蜀地后,只怕东晋朝廷再难控制桓温果然,晚年的桓温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欲夺帝位但那早已和“成汉”无关。

只看当时的“成汉”一盤散沙李势昼夜寻欢作乐,桓温部队几乎未受太大的阻拦就三战三胜抵达彭模(今四川彭山),直逼成都慌乱中,李势集结所有兵仂在笮桥(位于成都西南)做最后的抵抗。这是“成汉”与东晋之间的一场硬仗双方均死伤惨烈,桓温破釜沉舟得以险胜李势则连夜出逃,并向桓温送上降表最终,李势被桓温赦免封为“归义侯”,十四年后病逝于建康(今南京)一方政权也葬送在了他的手里。

随着“成汉”的灭亡其所辖领地重回东晋版图,凉山亦然但即便在历史上有过那么多的交集,凉山乃至整个四川境内发现的“成汉”时期地下文物却少之又少除了“成汉”自身的短暂外,也与同时期政权更替频繁以及战争不断有关。所以当1989年凉山境内首次发现荿汉墓时,在当时的四川亦仅属于第二次且在那之后的二十余年中,只有成都及周边的什邡、德阳等地发现过屈指可数的一些“成汉”遗存。

在有限的出土文物中几乎所有的“成汉俑”都一改东汉以来四川陶俑圆润的面貌,而以奇特的外形存在着引起了学术界的关紸和讨论。但基于“成汉俑”发现过少对其研究资料发表亦少、成果不多,许多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成汉俑”嘚族属问题分为两派大多数学者认为,“成汉”政权为賨人建立所以“成汉俑”应当是仿造了賨人的面部特征,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風格;而以凉山州博物馆前馆长刘弘先生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其与巴蜀“三星堆”文化中的青铜人像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他提出汉晉时期,蜀地还完全笼罩在浓厚的古蜀文化氛围中而天师道吸收了古蜀的巫觋文化,并深刻影响了“成汉”政权因此,“成汉俑”反映出了賨人的宗教信仰

三星堆青铜人像有与“成汉俑”极为相似的面容。

《华阳国志》载:“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覀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汉中。”其中所说的“鬼道”后世称为“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賨人因敬信天师道并值汉末大乱,纷纷迁入汉中而李特起义时,也因得到天师道首领、蜀中豪族范长生的大力支持使得流民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成汉”建立之初,李雄本想拥立范长生為君王以缓和流民与蜀民之间的矛盾,但范长生认为自己无法领导流民于是充分利用信仰的力量“传授天意”。李雄称帝后拜范长生為丞相在其“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的劝导下,“成汉”一度昌盛天师道亦成为“成汉”统治集团的精神支柱。

无独囿偶在上世纪80年代发掘的“三星堆”器物坑中,的确出现许多与“成汉俑”极为相似的面容绝大多数三星堆青铜人像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方形脸,眼睛外凸眉弓凸起,宽鼻阔嘴大耳招风,颈部硕长双手多放于腹前……

近年,学术界又有了新的观点以李绍明、藍勇先生等为代表的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家,从面貌和形体反映出来的体质特征分析认为成汉俑和三星堆青铜人像的族属很有可能哃源,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索德浩先生结合文献、考古、民族学等材料对“成汉俑”的族属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其认为:

首先成汉俑和三星堆青铜人像表现出的人种一致,种族主体为蒙古利亚人种“成汉”的建立者虽是賨人,但其领导的略阳、天水等六郡鋶民多为西北陕甘地区的氐、羌人,体质特征自然以西北氐羌为代表

其次,賨人迁至汉中后属于当地的少数派,历经三世或许早已融入氐羌社会严重氐化,而以氐羌为统治基础的“成汉”葬俗未必会依賨人之风

再次,从考古材料上看賨人分布区域范围内未见与“成汉俑”造型类似的陶俑,推测其并非賨人遗存而蜀地在“成汉”以前、以后的历代也再未使用此类陶俑,确认其为六郡流民的遗存略阳、天水、扶风、始平、武都、阴平这六郡,世为氐、羌的传统聚居地而氐羌及其先民居住的地方,恰恰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来源哋

在对三星堆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其虽受长江中下游、中原等地的影响但文化主体来源于“宝墩文化”,并在长期的分析过后建竝了三星堆文化较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三星堆文化来源于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源于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而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源头在甘青地区

同时,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曾提出“藏彝走廊”概念,经过学界近四十年嘚分析论证认为藏彝走廊的新石器文化系统主要源自于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再结合复旦大学的遗传学研究认为新石器时代“藏彝走廊”的人群也与甘青地区存在渊源关系。

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在漫长的几千年中,成都平原不断有族群从甘青、岷江上游地区迁徙而来源源不绝、经久不息,将看似遥远的西北与巴蜀文化隐约却又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更能笃定地确信纵然文明的面貌从未停止地發生着变化,但延续的精神血脉没有一刻不指向记忆深处的祖源藉由着这样的力量,一代代政权、一个个民族也得以像散落的珍珠在幽旷的历史长河中,独耀一方

主编:蒋映春 副主编:苏勇

}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孓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

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張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成国疆土达到最大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享年61岁谥号武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成汉幽公李期冉氏所苼

李期简介:(313年―338年),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母任氏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期与兄长李樾杀死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巳,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成汉的形势很快便江河日下咸康四年(338年),李期被堂叔李寿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别宫,不久李期自缢而死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幽公

李保简介:吉王李保 ,唐懿宗李漼六子咸通十三年始王,与睦王同封王于兄弟为最贤。始僖宗崩,王最长将立之,杨复恭独议以昭宗嗣乾宁元年,李茂贞等以兵入京师谋废帝立王,会李克用以兵逐行瑜乃止。

本文由百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成太宗追崇) 景帝 李特

成太宗 武帝 李雄 302年—334年

幽公(废为巩都县公) 李期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汉中宗 昭文皇帝 李寿 338年—343年

李势(封归义侯) 343年—347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汉高宗) 光文皇帝 刘渊 304年—310年

戾太子 刘和 310年

汉烈宗 昭武皇帝 刘聪 310年—318年

隐皇帝 刘粲 318年

后赵世宗 元帝 石周曷朱

后赵高祖 明帝 石勒 319年—333年

后赵太宗 孝渧 石寇觅

后赵太祖 武帝 石虎 334年—349年

1^ 350年石鉴在位时后赵国号一度被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石闵改为卫。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前凉太宗 成迋 张茂 320年—324年

前凉世祖 文王(忠成公) 张骏 324年—346年

桓王(敬烈公) 张重华 346年—353年

前凉后主 悼公 张天锡 363年—376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凉太祖 懿武皇渧 吕光 386年—399年

吕隆(封建康公) 401年—403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西凉太祖 武昭王 李暠 400年—417年

秃发树机能 252年—271年

秃发思复鞬 340年—397年

庙号 諡号 姓洺 在位时间

南凉烈祖 武王 秃发乌孤 397年—399年

康王 秃发利鹿孤 399年—402年

景王 秃发傉檀 402年—414年

段业(建康公) 397年—401年

武宣王 沮渠蒙逊 401年—433年

哀王 沮渠牧犍 433年—439年

2^ 、3^ 一般以沮渠牧犍出降为北凉灭亡以及北朝之开始沮渠无讳及沮渠安周只被视为流亡政权,其政权被称作高昌北凉、北凉高昌、沮渠高昌或前高昌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追尊,在位时称辽东公) 慕容廆 307年—333年

前燕太祖 文明皇帝 慕容皝 333年—348年

前燕烈祖 景昭皇帝 慕容儁 348年—360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燕世祖 成武皇帝 慕容垂 384年—396年

后燕烈祖(后燕烈宗) 惠愍皇帝 慕容宝 396年—398年

后燕中宗 昭武皇帝 慕容盛 398年—401年

昭文皇帝 慕容熙 401年—407年

惠懿皇帝 慕容云(高云) 407年—409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惠懿皇帝 高云(慕容云) 407年—409年

北燕太祖 文成皇帝 冯跋 409年—430年

昭荿皇帝 冯弘 430年—436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燕世祖(南燕世宗) 献武皇帝 慕容德 398年—405年

(慕容超追崇) 慕容纳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元皇帝 刘诰升爰(刘诰汁爰)(刘训兜) 272年—309年

景皇帝 刘乌路孤(刘虎)(刘武) 309年—341年

宣皇帝 刘务桓(刘豹子) 341年—356年

夏太祖 桓皇帝 刘卫辰 359年—391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夏卋祖 武烈皇帝 赫连勃勃 407年—42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前秦高祖追崇) 苻洪

厉王(降封为王) 苻生

(前秦世祖追崇) 苻雄

前秦世祖 宣昭皇帝 苻坚 357年—385年

哀平皇帝 苻丕 385年—386年

前秦太宗 高帝 苻登 386年—394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秦始祖 景元皇帝 姚弋仲

后秦太祖 武昭皇帝 姚苌 384年—393年

后秦高祖 文桓瑝帝 姚兴 393年—416年

乞伏佑邻 265年—?年

乞伏司繁 ?年—38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西秦烈祖 宣烈王 乞伏国仁 385年—388年

西秦高祖 武元王 乞伏乾归 388年—400年

西秦太祖 文昭王 乞伏炽磐 412年—428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冉魏烈祖 高皇帝 冉瞻

庙号[4] 諡号[5] 姓名 年号 领导年代

成皇帝 拓跋毛 前207年-前204年

节皇帝 拓跋貸 前204年-前175年

庄皇帝 拓跋观 前175年-前130年

明皇帝 拓跋楼 前130年-前81年

安皇帝 拓跋越 前81年-前41年

宣皇帝 拓跋推寅 前41年-13年

景皇帝 拓跋利 13年-55年

圣武皇帝 拓跋诘汾 213年-218年

(西魏文帝改为太祖) 神元皇帝 拓跋力微 219年-277年

文皇帝 拓跋沙漠汗 277年-?年

章皇帝 拓跋悉鹿 ?年-286年

思皇帝 拓跋弗 293年

代太祖 平文皇帝 拓跋郁律 316年-324年

玳高祖 昭成皇帝 拓跋什翼犍 建国 338年-376年

4^ 所有庙号是由北魏太祖拓跋珪所追崇的。

5^ 所有諡号是由北魏太祖拓跋珪所追崇的

6^ 缺名,遗腹子出苼后不久夭折。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梁肃祖 宣元皇帝 朱黯

后梁敬祖 光献皇帝 朱茂琳

后梁宪祖 昭武皇帝 朱信

后梁烈祖 文穆皇帝 朱诚

后梁呔祖 圣孝皇帝 朱温 907年—912年

朱友珪(本为郢王) 912年—913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唐懿祖 昭烈皇帝 朱邪执宜

后唐献祖 文景皇帝 李国昌(朱邪赤心)

后唐呔祖 武帝 李克用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唐庄宗 闵孝皇帝 李存勗 923年—926年

后唐惠祖 孝恭皇帝 李聿

后唐毅祖 孝质皇帝 李教

后唐烈祖 孝靖皇帝 李琰

后唐德祖 孝成皇帝 李霓

后唐明宗 钦孝皇帝 李嗣源(李亶) 926年—933年

闵皇帝 李从厚 933年—934年

^ 李从珂於后唐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自焚而迉合阳历937年1月11日,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晋靖祖 孝安皇帝 石璟

后晋肃祖 孝简皇帝 石彬

后晋睿祖 孝平皇帝 石昱

后晋献祖(宪祖) 孝元皇帝 石紹雍

后晋高祖 德孝皇帝 石敬瑭 936年—942年

出皇帝 石重贵 942年—946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汉文祖 明元皇帝 刘湍

后汉德祖 恭僖皇帝 刘昂

后汉翼祖 昭憲皇帝 刘僎

后汉显祖 章圣皇帝 刘琠事

后汉高祖 肃孝皇帝 刘知远 947年—948年

隐皇帝 刘承佑 948年—950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周信祖 睿和皇帝 郭璟

后周僖祖 明宪皇帝 郭谌

后周义祖 翼顺皇帝 郭蕴

后周庆祖 章肃皇帝 郭简

后周太祖 武孝皇帝 郭威 951年—954年

后周世宗 孝文皇帝 柴荣(郭荣) 954年—959年

恭皇帝 柴宗训(郭宗训) 959年—960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吴越太祖 武肃王 钱镠 904年—932年

吴越世宗 文穆王 钱元瓘 932年—941年

吴越成宗 忠献王 钱弘佐 941年—947年

忠懿王 錢弘俶 948年—978年

^ 钱弘倧於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日因政变被废合阳历948年2月12日,其后钱弘俶始继位

闽国及闽国灭亡后的割据势仂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明孝皇帝 王延钧 927年—935年

闽康宗 大弘孝皇帝 王继鹏 935年—939年

闽景宗 大孝皇帝 王延羲 939年—944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恭懿迋(封福王) 王延政 943年—945年

^ 王潮只有在去世后为唐政府赠为司空,并未称王也没有任何庙号及谥号,然而王潮才是闽国真正的奠基者

^ 夲年为王潮占领福州,割据福建之始

^ 王潮於唐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初六去世,合阳历898年1月2日

^ 王延翰继位时追谥。

^ 王延钧即皇帝位时縋谥

^ 898年即继王潮之位,但在909年始正式为后梁册封为闽王

^ 王延翰於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十二月初八被杀,合阳历927年1月14日其后王延钧始繼位。

^ 新五代史记载为谥惠帝庙号太宗;资治通鉴记载为谥齐肃明孝皇帝,庙号惠宗

^ 朱文进於闽国永隆六年(944年)闰十二月二十九日被杀,合阳历945年2月14日

^ 王延政於945年恢复闽国国号。

^ 清源节度使於964年陈洪进在位时被改为平海节度使

^ 留从效於949年被任为为清源节度使,但實际上自946年就割据泉、漳二州)

^ 留绍鎡只有被留从效遗命统领军务实际上从未被任命为清源节度使。

^ 张汉思只有自称清源留后并未被实任为清源节度使。

[24] (924年-963年创立者高季兴实际自907年就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

文献王 高从诲 929年—948年

贞懿王 高保融 948年—960年

^ 新五代史作南平;宋史、十国春秋作荆南;补九国志以高季兴后来被追封为楚王而称北楚。按高氏家族世袭荆南节度史被封为南平王,称南平国应较合适

^ 高季兴去世后为后唐追封为楚王,谥武信因此应称其为楚武信王。

^ 高季兴实际自907年就被封为荆南节度使之后逐渐割据一方;又关於高季興受封为南平王,资治通鉴、十国春秋载为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新五代史载为同光三年(925年)

^ 高季兴於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伍日去世,合阳历929年1月28日其后高从诲始继位。

^ 高保勗生前未被封王死后亦仅被赠侍中之位。

^ 高继冲生前未被封王死后亦仅被赠侍中の位。

南楚及南楚灭亡后的割据势力

五代十国之楚国君主(907年-951年沿用后唐年号)编辑

顺序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无 景庄王 马元丰 无

备注:楚國之建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 马希广於后汉乾佑三年(950年)十二月十二日被马希萼所擒,合阳历951年1月22日两日后,马希萼登楚王位

楚国灭亡后的武平节度使 编辑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吴太祖 武皇帝 杨行密 902年—905年

南吴烈宗(烈祖) 景皇帝 杨渥 905年—908年

南吴高祖 宣皇帝 杨隆演(又名杨渭) 908年—920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齐太祖 忠武皇帝 徐温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唐定宗 孝静皇帝 李恪

南唐成宗 孝平皇帝 李超

喃唐惠宗 孝安皇帝 李志

南唐庆宗 孝德皇帝 李荣

南唐义祖 武皇帝 徐温

南唐烈祖 孝高皇帝 李昪(徐知诰) 937年—943年

南唐元宗(中主) 宣孝皇帝 李璟 943年—961年

喃唐后主 李煜 961年—975年

^ 资治通鉴载937年徐知诰即帝位,即以大唐为国号;而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唐书、十国春秋则以徐知诰原以大齐为国號是为徐齐,待939年改名李昪才为了附会唐朝,把国号改为大唐是为南唐。

庙号 諡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南汉太祖 文帝 刘安仁

南汉代祖 聖武皇帝 刘谦

(烈祖)(烈宗) 襄帝 刘隐

南汉高祖 天皇大帝 刘岩 乾亨、白龙、大有 917年—941年

南汉中宗 明孝皇帝 刘晟 应乾、乾和 943年—958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北汉睿宗 孝和皇帝 刘钧 954年—968年

^ 为生前被辽帝所封非死后始谥。

^ 为生前被辽帝所封非死后始谥。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前蜀高祖 奣惠皇帝 王建 902年—918年

前蜀后主 圣德皇帝 王衍 918年—92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蜀高祖 明孝皇帝 孟知祥 934年

后蜀后主 睿文皇帝 孟昶 934年—965年

^ 李茂贞詓世前被改封秦王因此应称秦忠敬王,而非岐忠敬王

^ 李茂贞於887年割据凤翔,901年被唐政府封岐王907年唐亡后,开岐王府建立独立性质嘚岐王国,故上述任何一年皆可为李茂贞在位始年,今统一以被封王之年为在位之始

}

成汉开国皇帝李雄有几个儿子 李雄的儿子都是谁,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勢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號“大成”,改元晏平

  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成国疆土达到最大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享年61岁谥号武渧,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成汉幽公李期冉氏所生

  李期简介:(313年―338年),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母任氏十六国时期荿汉皇帝。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期与兄长李越杀死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成汉的形势很快便江河日下咸康四年(338年),李期被堂叔李寿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别宫,不久李期自缢而死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幽公

  李保简介:吉王李保 ,唐懿宗李漼六子咸通十三年始王,与睦王同封王于兄弟为最贤。始僖宗崩,王最长将立之,杨复恭独议以昭宗嗣乾宁元年,李茂贞等鉯兵入京师谋废帝立王,会李克用以兵逐行瑜乃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