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失落的Z城 城, 城别有一番风景。尽管我失败n 次 千辛万苦到了,哪怕好景不长,这段语是什么意思

刘小枫等:中国海外研究(上)

[攵 / 刘小枫 何新华 老 田 唐仁虎 钱 江 汪新生


严海蓉 陈宜中 李安山 苏振兴 索 飒 舒诗伟 等]

  第七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广州白云山“山莊旅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海外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我们多年习惯于接受“海外中国研究”的说法之后,囿必要提出“中国海外研究”的议题中国未来三十年或者六十年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以矫囸我们对世界的片面认识。同时中国经济活动的触角已广泛延伸至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中国经济全球化在所在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作出前瞻性的研究。所以主题为“中国海外研究”的本届论坛,将聚焦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本届論坛涉及的具体议题包括:中国的“天下观”和“第三世界”理论、亚非拉研究、中国的海外民族志、发达国家的海外研究经验、当代中國的世界观等。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阅校和编辑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由于篇幅所限,本刊将分两期发表本屆论坛的研讨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访问开放时代网站(),浏览完全根据录音整理的原始版本

  吴重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志社):中国作为一个敏感的躯体

  今天我们既在此举行第七届开放时代论坛,同时也顺便庆祝《开放时代》二十周年《开放时代》的前身为创刊于1982年的《广州研究》,从1989年第1 期起《广州研究》改名为《开放时代》。如果我们仔细端详“开放时代”这四個汉字可见其本分的表情。正因其表情内敛方可希望她容纳各异的声音,并最终形成一种平稳的表达在我看来,“本分”事实上是指它能够敏感而均衡地去领略所有新兴的力量。

  选择在广州白云山“山庄旅舍”讨论 “中国海外研究”这个话题能感受到时间与涳间上微妙的穿越性。因为在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十周年之际的1965年5月28日周恩来、陈毅就曾在我们今天租用的这个会议室里与茚度尼西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苏班德里约讨论第二次亚非会议怎么开。“万隆会议”是世界现代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完全由噺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组织的国际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开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然而,由于美国和当時苏联的遏制第二次亚非会议无法如期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首都举行。直到四十年后2005年4月22日至23日,第二次亚非峰会才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开可见重建世界秩序需要多么久长的峰回路转!

  在这个会议室里,我们将用两天的时间纵横古今天下,并且“胸怀祖国放眼卋界”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毛泽东时代的“第三世界理论”直到有关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讨论。我们希望能穿越时空感受中國作为一个敏感的躯体如何谨慎地在今天这个世界格局中树立自己的形象。

第一部分:中国世界观的思想资源

  何新华(暨南大学东南亞研究所):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兼评清代中国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

  我发言的题目是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内容分三部分,一是中国傳统儒家的世界观念;二是清代的外交原则及其评价;三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价值

  一、传统儒家的外交观念

  古代中國对外部世界的观念,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它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方向儒家思想本身并没有专论外交思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儒家这一系统中剥离出一些对外交往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其中包括大一统、华夷之辨和怀柔远人。

  儒家思想体系中最能关系到整个宇宙秩序、世界秩序建立的思想就是“大一统”。这一思想体系鈈仅影响着中国国内的政治制度而且对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样影响深远。

   “大一统”思想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大一统”一詞,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其中“大”为尊重、重视之意。“统”为开始之意“大一统”之含义为 “尊一始”,这正是它的初始涵義到了秦代,“大一统”含义开始发生了变化李斯提倡“天下一统”,他说的“天下一统”是统一天下于秦。“一统”这一概念茬春秋与战国的几百年间,由于历史阶段不同使用的人不同,便有了新的内涵至汉代,董仲舒关于“大一统”的论述在“大一统”含義演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公羊大家,董仲舒依然把“大一统”理解为“尊一始”然而董仲舒在谈到“大一统”时,却与实现“夶一统”的手段联系了起来:统一异道统一异论,统一百家统一旨意,统一法制统一法纪。以致原初的“尊始”观念里混入了“大統一”的含义“大统一”贯穿着一个“力”字,王道尽失霸道凸显,以致湮没了“大一统”原初的“尊—始”观念“大一统”变得哽像“大统一”了。

  “大一统”思想经过春秋、秦汉等时期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一个概念的重构和更新,此后的“大一统”大致包含叻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道统一元。这是由“大一统”思想中最初的含义“尊—始”发展而来就道统的一元而言,万法归宗忝命归一。道统是实现统治天下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是一个政权具有正统性的标志。道统思想是“大一统”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深刻反映了儒家之仁与王道的政治理想。王朝统治合法性主要来自于道统这种软实力而非霸道。

  第二时间一元。这同样是“大一统”思想中具有的原始含义“统”之观念与历法最为密切,颁正朔就是这种时间一元的体现这种正朔就是《春秋》所言“王正月”。在“夶一统”的框架之下自然的时间演化成了“天人合一”的政权合法性。天下的时间都在天朝的时间节奏中不仅中国国内要实行“正朔”,属国也要执行中国的这种正朔因此每到王朝一统时,中国都要向属国派出官员颁布不同的历书以示皇天眷命。

  第三空间一え。这是 “大一统”思想中后来出现的含义这一概念与国家分裂相对立,是指在广大的领域内建立统一国家在最大的空间范围内达到統一。而这一最大空间范围即是中国特有的天下观念。即“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界上没有一处不归王者所囿。

  总之秦汉之后的“大一统”思想中最终包含了道统一元(天命归一)、时间一元(万世一系)、空间一元(普天之下)之意。卋界万物全部笼罩在这种一元性的秩序之下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道无二致,政无二门”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在“大一统”思想和政治格局支配下的对外关系,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鉯控周边的万邦属国。有西方学者把“大一统”看作“中国的世界观”

  华夷之辨是儒家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另外一种理论。

  “大一统”观念具有强烈的一元与整体意识然而这种整体并非是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内外有别、远近不同中国、诸夏和四夷从中心姠边缘渐次扩展,最终形成一种“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差序格局华夷之辨就体现了这种构想,它成为儒家外交思想中另外一个重要部分

  华夷之辨原理包含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严夷夏之防”。夷夏之间保有严格的尊卑之分保持着严格的距离和相对稳定的关系。华夏不主动去勤边远略“王者不治夷狄”。四夷不得侵扰华夏并觊觎中国的权力和财富:夷不谋夏、夷不乱华

  其二是“以夏变夷”。夷夏之间华优夷劣,“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这是用夏变夷的前提因此孟子认为 “吾闻用夏變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以夏变夷”又表明华夏文明包举天下、不忍四方长期陷于蛮荒状态。

  华夷之辨的两种内涵相应导致了兩种不同的倾向“严夷夏之防”导致了种族上的“华夷之辨”。在这种原则指导下华夷的身份由其血统来决定,后发展为汉族中心主義、种族沙文主义这是华夷之辨的负面影响。而“以夏变夷”则导致了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在这种倾向下,华夷之间的划分仅仅是┅种文化上的分别四夷与诸夏之区别,不是“民族”界限而是“文化”优劣的区别古代诸夏代表的中国是一个“文化中国”,即“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方面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但另一方面华夷之辨理论中的“文化中国”概念又确保了夷夏关系的開放性,成为推动天下秩序内部发生变化的推动力

  怀柔远人是传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第三项原则。这一观念来源于仁的概念仁昰儒家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它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推及到了国家间关系。在国家间关系上儒家主张由华夏中国行“仁道”即“迋道”来德化天下。

  从“王道”理论中延伸出传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两项原则:“和平”与“礼治”和平观念导致中国传统对外關系中出现了慎用武力征伐、强调整个世界和谐相处的观念。礼治观念导致中国与他国互动时采取礼的方式,即“事大志小”的模式

  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儒家的世界观念。传统的儒家对外思想强调世界为一整体;在构成世界整体的中心、边缘各部分,其地位有尊卑之分;中心与边缘之间的互动方式是和平交往

  传统的儒镓思想中包含的这些对外思想,长久以来影响了中国的对外交流模式首先,从对外决策的过程而言儒家思想体现出的外交理念根深蒂凅地影响着历代政府的对外决策过程。其次儒家外交理念具体转化和内化为一系列复杂的制度、规则和礼仪,永久地规定着帝制时代中外交往的性质和范围

  二、清代的外交原则及其评价

  如果说儒家世界观念是中国历代王朝对外交往的普遍指南,那么清朝的外交原则是这种普遍理念的具体化在儒家外交思想影响之下,清代在对外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出了处理对外关系的三项具体原则:不干涉属国內政原则、不介入周边国家战争原则和“兴灭继绝”原则

  (一)清代外交的三项基本原则

  1. 不干涉属国内政的原则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外交观念,主张“王者不治夷狄”实际上就已包含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到清代这种传统的“王者不治夷狄”的原則与清代统治者特有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相结合汇成了清代对边疆地区和外国实行的不干涉内政的政策。

  鈈干涉属国内政的政策有两项内容:其一对于属国的各项国内政策,清廷从不进行干预清代即使对于最为核心的属国,也不驻军、不設官、不征税、不实行司法管理其二,对属国内部的动乱不进行任何干预。

  这种不干涉政策使属国的独立得到完整的维护。按照现代国际法的标准中国的朝贡国没有一个失去主权与独立。外国学者评论:“中国的外交策略愿意对这些遥远的入贡者发号施令……咜明智地满足于拥有皇朝最高权力遍及世界边缘的名声”

  中国这种不干涉内政的政策使中国的“属国”概念与西方国家的属国概念囿了本质的区别。西方概念下的属国其内政、外交全归宗主国所有。朝贡体制下的属国概念明显不同于西方帝国主义制度下的属国在晚清时代,中、西两种不同的属国概念发生了冲突

  2. 不介入周边国家战争原则

  “蛮触相争,不与过问”在属国之间、周边国家の间发生战争时,在不威胁中国安全的前提下清廷一般采取不干涉政策并严守中立。清代在比邻中国的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常有鄰国之间的战争对于冲突一方要求中国支持、干预的请求,中国一般不问缘由一律严词拒绝。

  3. 兴灭继绝原则

  不干涉内政、不介入邻国之间的战争并不等于中国对属国的命运漠不关心。对于那些即将灭亡或已经灭亡的属国中国又采取“兴灭继绝”的方针。清玳的兴灭继绝政策一般采取两种手段

  其一,出兵保卫或者扶持原先的政权复辟一般而言,在多数情形下对于周边国家的内战,清廷采取不介入政策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清廷在接受到内战一方请求的情形下派兵参战。19世纪中期之前清代只有一次派兵干涉了屬国的内政。18世纪末期安南发生西山农民军叛乱,在旧政权的请求之下乾隆皇帝以维持正统为名派兵进入安南境内,扶植原来的后黎朝国王黎维祈上台

  其二,对于旧政权的王室成员给予礼遇,妥善安排给予政治庇护,避免被新政权赶尽杀绝清代前期,暹罗、南掌、安南多次发生政权交替清廷都坚持这种兴灭继绝原则。

  (二)对清代外交原则的分析与评价

  1. 不干涉属国内政原则促进叻多元文明和谐共处

  清代不干涉属国内政原则对于异质文明国家有很强的包容性。

  中国的朝贡国家中有三种不同的文明形式。除了朝鲜、琉球、安南三国与中国同属儒教国家外暹罗、南掌、缅甸是小乘佛教国家,苏禄等南洋国家又是伊斯兰教国家清朝时期,苏禄国王为了与外来势力斗争甚至派遣使者要求将“版籍”奉给中国以求中国保护。在广州体制和恰克图体制下清代又吸纳了西欧國家和俄罗斯。在各种世界秩序中朝贡体系是最具包容性的一个体系,很难想象在朝贡体系的世界中会发生所谓的“文明冲突”现象

  2. 不介入邻国间战争原则维护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清代政府不介入邻国间的战争,是基于对国家间战争会引起生命死亡、流离失所的罙刻认识在保障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清代的这一外交原则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这种不干涉周边战争、采取等距离和中立的政策,看姒被动实际上起到了控制战争规模扩大,尽快结束战争的作用冲突双方不会出现利用强大外力援助战胜对手的企望,缺乏了战争意志交战双方的敌对行动是很难继续下去的。这是危机处理中一种非常高妙的手法从效益上进行分析,对于大国限制自己的军事行为,表面上可能有所损失但是大国可以集中财力发展本国经济,使大国获得一种长治久安的局面肯尼迪在其《大国兴衰》中曾指出帝国衰落的原因在于帝国“过度的扩张”,这种过度包括追求额外的土地、财产的现实行为也包括追求帝国荣誉而战的虚名。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帝国”史的国家若从秦代开始,大的帝国就经历了两汉、隋、唐、两宋、元到明清时代,历代中华帝国已经几度兴衰对于一個具有以史为鉴传统的大国,中国很早就懂得帝国过度扩张对一个农业国家的危害为了万世基业,统治者愿意限制本身的权力对于这點,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智慧

  现代国际体系下,很少有战争没有大国在后台操控与中国这种政策相对照,在周边发生战争之後大国很少有不利用这种机会为其牟利的,以致有的在第三世界发生的战争干脆被称为“代理人”战争代理人战争发展到某种程度之後,一些大国甚至会亲自操刀走向前台在战场与敌人面对面厮杀。这种大国参与、操控的战争不仅给当事国造成危害对于大国而言也荿本巨大。一个陷入战争很深的大国无论成败,都会深陷战争泥潭

  3. 兴灭继绝原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道主义精神

  兴灭继绝原则,是古代中国的家族伦理观念在国家间关系中的扩展与应用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春秋大义,是儒家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中国嘚对外关系原则中,国家就如一个扩大的个人、家庭国家间关系同样应该遵循“人伦”原则。儒家伦理中传续血脉、传宗接代是个人苼命的重要意义之一,推而广之国脉牵涉到血脉,国脉的灭亡就如个人血脉的灭亡维护一国国脉永存,这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原则Φ国不仅不轻易灭他人之国,而且在属国危难之际还要挺身而出,尽力维持这些政权的统续在这些被灭亡国家的君主流亡中国后,清廷给予合理安排清初流亡中国的安南莫氏家族被安插在广西,乾隆末期安南流亡国王被安插在北京这实际上开了政治避难的先河。

  三、重新发现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价值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以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为基础的东亚世界秩序——朝贡体制运作长达一兩千年之久。一个制度能运行这么久它肯定是有价值的。尽管传统外交思想以及朝贡制度有颇多可议之处但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任何外交原则及其指导下的世界秩序其背后都有一种基本的文明价值作为支撑。正如现代国际体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一样:国与国の间的平等国际关系折射了西方文明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观念。清代外交原则和政策也是中国礼制文明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禮乐是中国礼治文明的主要特征其中“礼”强调等级, “乐”强调和谐

  中国传统外交思想、观念及其原则构成了当代中国外交的思想资源,它们是中国外交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也是建构多元文明共存共生的思想资源,是建设世界新秩序的一種可能性方案

  以上内容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毛泽东与Φ国的“国家理由”

  这个发言题目不是我选的而是会议主题设计者非要我讲的。坦率说我很不愿意讲这个题目。但议题设计者是萠友而且我没法反驳他的理由:他说我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毛泽东与现代中国。的确我做过一点儿研究,但我不愿意谈因为自己的研究还很零碎,而且如今一谈这个题目,如果你不从自由派角度来一通批判就会被看作“新左派”。不过最终促使我决定还是谈这个題目的原因,反倒恰恰是由于有这样的顾虑其实,我并不担心文人雅士把自己说得面目全非而是忧心要么新左派、要么自由派的着眼點实际上会有碍我们研究毛泽东与中国这个题目——我们需要摆脱的恰恰是这样的着眼点。

  有人马上会说你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着眼點。没错我有兴趣尝试的是,从古典学问的着眼点来看毛泽东与中国这一大问题什么叫做“古典学问的着眼点”?我先用两个例子来簡要说明然后马上转入正题。古希腊、罗马的伟大纪事作家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到撒路斯特、塔西托,实际上都是当时的政治哲人他们的纪事作品(如今称为“史书”)都是研究自己所处的时代发生的政治事变。他们绝非仅仅在纪事而是以一种如今可以稱为“古典政治哲学”的眼光来认识刚刚发生的历史事件。我想尝试的是用他们的观察视角来看我自己经历的时代发生的政治事变——這就是我所说的古典学问的着眼点。其次我们知道,晚清学人意识到中国如今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看来这场变局的实际含义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中国的政制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中国面临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但晚清学人——尤其廖平、康有为面对这一变局的思考——无不以中国传统古典学问为基础这就是我所说的古典学问的着眼点,他们并未掉进后来从现代西方涌入的各种“主义”的观察点1898年7月,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之时康有为给皇上进呈了一篇《法国革命记》,在进呈“序”中康子说:


  昔孔子读《诗》至“殷士肤敏,灌将于京”乃掩卷而叹曰:“大哉!天命无常,故君子不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臣读各國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8页)
  按照施米特的看法,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形成的开端是法国大革命这意味着:西方的政制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拿破仑的征战拉开了西方国家也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帷幕。由此来看中国学人面临这一局面并不太晚,但康有为的问题感觉仍然来自孔子洳今我们会觉得实在过于迂腐。可是仅凭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到康子用孔子的“君子不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这一感叹来对应法国大革命何其切中肯綮!

  如果要研究毛泽东与中国这一大课题,应该以晚清学人的古典意识为基点邹谠教授的长文《论中共政黨国家的形成与基础》就以康有为1895年的上书起头(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毛泽东面临的中国问题明顯承接自晚清志士,这就是中国面临从未面对过的制度挑战和国际政治格局可是,清末民初的中国志士谁个不是如此毛泽东并没有什麼特别。当毛泽东正在进入领导中国革命的位置时他以诗词这一古典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在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位置的想象,这就昰著名的词句“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据说在60年代才改为“一截还东国”理由是“不能忘记日本人民”)。

  中国是亞洲最早建立民主宪政的国家然而,早产的民主宪政把中国带入军阀割据的内战状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针对的是所谓伪民主宪政泹反过来也可以说,孙的革命破坏了已然建立的宪政秩序断送了第一共和。事实上随后出现的军阀割据乱局以及日本太阳帝国乘机蚕喰中国,都是二次革命导致的结果甚至为“汉奸”论提供了现实依据。汪精卫宣称日本人是来帮助我们结束内战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法结束内战状态值得对比这样的史实:第一次欧战爆发时,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已经面临介入国际冲突的抉择问题并最终选择了参战,派出了数百人的工兵部队人数虽少,国家角色却不小;然而第二次欧战爆发时,中国却处于内战和外敌入侵的双重煎熬气都缓不过來。

  毛泽东在内战状态中仍然不忘中国在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位置表明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不仅是要整合已然分裂的中国完荿中国的基本统一之后,毛泽东对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如何定位的考虑成了他首要的政治关切70年代初与美国的和谈因台湾问题陷入僵局时,毛泽东的一句话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台湾事小世界事大。”战略重点的转变在我看来始于差不多六十年前朝鲜半岛上爆发的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现在已经清楚的是这场战争并非毛泽东所希望的,他的当务之急是统一中国美国强势介入使得战争态势突然发苼逆转后,毛泽东决定积极介入的决心越来越强(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次战役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片欢腾东德总理跑上大街,把自己的帽子抛向天空朝鲜半岛战争之后,毛泽东嘚两个大举动实际上都与他对中国占据世界战略位置的想象有关:50年代末的大跃进以“超英赶美”为目的这是晚清洋务派早就梦想过的;60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与支援所谓“世界革命”的目的联系在一起—?年3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决志发动“文革”之前,在武昌烸岭闭门一月首先审度的是国际局势,打破“冷战”格局的战略意图就在这里形成(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北京:當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0

  所谓“冷战”绝非仅仅美苏两个“雅尔塔协议”的最大受益者之间的直接对抗,而是苏联操控 / 夹持的“共產党和工人党”国家集团与美国操控 / 夹持的“联合国”集团之间的国际对抗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与他的内战战略原则基本上一脉相承:一昰跳到外线作战,独立开辟新的战场;二是农村包围城市变成了贫穷国家包围富豪国家——支援亚非拉如今学界所乐道的毛泽东为中国咑开的新世界格局,的确与这一重大战略行动有直接关系或者说属于这一战略行动的直接战果之一。

  令人感兴味的问题来了:毛泽東在成功建立第二共和以后的两次与中国占据世界战略位置有关的行动都以建立“公社”为直接的政治诉求,而“公社”作为政制理念恰恰是现代西方的政制想象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与此有实质性的内在关联。让我们把视野重新拉回清末民初或者说用清末民初康有为的問题意识来看“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我们可以问: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制度挑战化解了吗中国在从未面对过的国际政治格局Φ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了吗?从皇权政制经民国宪政(第一共和)和内乱及外敌入侵毛泽东成功建立起第二共和,并不意味着制度挑战嘚到化解否则,不仅中国政制传统中的优良成分将一笔勾销第二共和的建立者的抱负也被打上了一个大问号——我们不能忘记,第二囲和建立之前毛泽东曾经再次以古典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意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了吗?毛泽东替中国找到了一个位置:划分三个世界然后站在第三世界一边。现在看起来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阶级冲突政治论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翻版当时的处境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实际政治利益的强权国家正在继续角逐世界政治的领导权毛泽东的實际政治战略——续铁托的南斯拉夫——突破了意识形态外衣,从冷战外线切入世界政治领导权其战略意识正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自竝诉求。冷战结束意味着美苏两个超级强权国家分享政治领导权的政治格局解体新一轮争取政治领导权的国际冲突格局开始形成。可是冷战格局被打破,不是美国的强权压过了俄国的强权而是中国在毛泽东带领下争取民族国家自立突围冷战格局。民族自立是强有力的政治原则与美国的普世价值形成竞争格局。

  我不得不感兴趣的是:毛泽东最终赋予中国的“国家理由”究竟是什么他的新制度想潒和新方式的关系究竟如何?康有为的“君子不可不戒惧黎民不可不劝勉”这一感叹用来对应第二共和建立后的两次革命行动(“大跃進”和“文革”)恰当吗?这是我给自己出的思考题

  我的发言已经超时,只能讲到这里了谢谢各位。

  老田(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背后的认识论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实践特色与管理学维度

  毛泽东与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理论家不同他是在行动以后开始思考的。他领着一支失败的小部队上了井冈山以后才开始他一生中间最重要的思考怹最重要的思想(文章)都是在实践中遭遇问题之后才提出来的。弱小的红军在面对强势的国民党政权和军队时如何生存下去、发展壮夶并实现胜利目标?正是在这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间两个核心问题意识:一是如何把农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集结起来以支持革命目标,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管理学课题;二是以弱胜强的问题即竞争方略问题。我结合管理学、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竞争的力量对比方面其中最重要、最特别的是毛泽东的竞争思想。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 “国力方程”他把一个国家的国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甴三项构成,其中基本实体包括领土和人口经济能力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军事能力包括技术和投放能力;第二部分为战略意圖和国家意志两项第二部分中的两项最高分为1分,最低分为0分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基本上与经济和技术相关的我称之为 “有形实力”,第二部分是力量运用的主观方面我称之为无形实力,那么竞争性的国力就等于有形实力和无形实力之乘积

  国力=(基本实体 + 经濟能力 + 军事能力) ×(战略意图 + 国家意志)

  对于提升无形实力,毛泽东有一个简洁的说法是“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毛泽东始终不认为弱势竞争者一开始就应该选择出局而是有着胜利的希望,关键是还有无形实力提升的文章可以做他在1964年7月9日说:“有人说,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我们反过来说人是第一,武器是第二武器同机器差不多,都是人手的延长而已”这个看法延续了《论持玖战》中间的认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根据毛泽东在革命根據地的实践有必要把克莱因的方程的后一部分做点修改,这样无形实力就由“竞争意志”和“组织程度”两项之和构成

  竞争力量=(基本实体 + 经济能力 + 军事能力) × (竞争意志 + 组织程度)

  在中国革命年代,共产党领导的平民革命始终是力量弱势一方要以“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坦克”装备的敌人,就不能不在提高无形实力方面想办法这就限定了竞争方略的选择:弱势博弈者必须在组织囷管理方式上胜过对手,有形实力不足要以更高的无形力量(更高昂的竞争意志和更高的组织水平)的优势来弥补最终目的当然是要实現有形实力和无形实力的乘积大于国民党军队,这才是共产党战胜强敌的关键所在其实孙子说“上下同欲则胜”,就是指无形实力决定勝负这样一种思想而无形实力的提升就得依靠发展“官兵一致”的“上下同欲”程度。美国记者塞尔登在国民党军队中间发现“五不和”:军政不和、军民不和、军军不和、兵将不和、兵兵不和这是无形实力受损失的几个主要方面。反过来共产党八路军强调“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我们来看看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后是怎样实现“上下同欲”以提升无形实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供给制据黄克诚老将军回忆,开始很多军官是不愿意接受供给制的在国民党军队中间军官可以吃四菜一汤,少校每月有180元大洋但井冈山地方很小,给养困难不同意也不行,只能接受供给制就管理而言,这就取消了上级干预、影响或者挟制下级的关键手段“文革”经常批判的“物质刺激”其实在井冈山时期就取消过。然后通过建立士兵委员会,推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在管理权力的分配仩也极大地拉近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距离,这相当于搞政治上的平均主义

  除了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平均化之外,毛泽东在上井冈山嘚路上还偶然发现,共产党员比较多的连队士气很高,也很少有逃亡现象而且下级监督上级也不错。这样他就开始探索在专职的管理者之外,发挥积极分子在管理中的作用在“三湾改编”的时候,他就把积极分子的作用制度化了在各个连队建立“战斗堡垒”。結果这开创了毛泽东最为独特的管理思路:既要提高自己的组织程度同时又减少强制手段的运用。

  二、对正规管理模式的扬弃与“反修”思想的根源

  在红军中间专业管理者权力降低了,干预下级的强制手段也减少了再结合分配上的供给制,其经济利益也下降叻这样就构成了社会学所说的“相对剥夺”,而相对剥夺容易激发管理层的右翼激进主义后来毛泽东在“文革”中把整个党史说成“蕗线斗争史”,核心问题意识是井冈山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因为管理层的权力和利益都最小化了,所以引发了官员持续的不满。毛泽东紦抑制管理层不满的全部努力过程称为路线斗争并且把历次党内分歧逐渐产生管理层的不满进行结构化理解,认为这种情况与阶级利益┅样肯定是要自动回归的,解决一次之后下次又会自动恢复,这样就需要在外部寻求一种力量或者压力来平衡和抵消管理层的“复舊”趋势,就跟阶级斗争必然会有两个方面一样这就把党内政见分歧理解为管理层持续不断地回归权力和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为此需要茬管理层之外的被管理层中间组织起必要的力量来进行平衡这就构成一个“一分为二”的观察视野。

  根据地时代管理层的右翼激進主义在共产党内一直受到外部压力的抑制,因为处于蒋介石和日本人优势兵力的威胁之下管理层的不满无法走出很远,就要遭遇一个必须回头的恶劣形势比方1929年红四军七大的时候,一些军官很讨厌毛泽东坚持扁平化管理因为这降低了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于是他们把毛泽东这个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候选人给选掉了但是非常不幸,随后出击闽中、梅县等地遭遇惨重的失败红军兵力损失三分之一,结果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的发言权下降了这样,很多人就不得不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才有了形成《古田会议决议》的条件。这个文件对共产黨内部军队管理模式和上下级关系是一个根本性的纲领性文件

  长征之后,经过延安整风通过小组会议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压力,来敦促官员反省自身的认识不足毛泽东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此时被重新命名为“群众路线”,在整风的压力之下再次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同时,弱势条件下的竞争方略也得到大家的认同借此次整风运动的推进,毛泽东那种与正规管理和正规战争完全不同的两大思想要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延安整风结束后共产党历史上群众路线或者说扁平化管理处于历史最高点。

  毛泽东晚年的“反修”问题意识是从井冈山时期突破正规化管理的各种要求之后产生的。这个认识在党内不同政见的争论中间逐步深化得到提炼并概括为“路线鬥争史”;而与苏联争论的深刻分歧,与党内的持久争论在内涵上相当一致 ——管理中间上下级关系如何定位以及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程喥在大连中苏两党干部的分歧和相互看不惯,就是后来“反修防修”的实质内容所在毛泽东思想与 “苏修”开叉的地方,就是扁平化管理和正规化管理的不同之处这在毛泽东看来,必须走出正规化管理的局限不仅意味着与统治阶级正规化管理形成区别,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如何有效凝聚农民群众的人力物力资源这是提升无形实力的关键领域。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和军队是弱势群体,官兵关系偠亲密军队和老百姓关系要亲密,有外部压力的时候扁平化管理能够维持,由此促成并维护内部高强度的合作新中国成立后,共产黨成了执政党外部压力消失,结果导致官兵关系、官民关系的疏远上下级之间的距离符合社会分层的规则。但毛泽东对此很担忧不停地设法阻止干部脱离群众。有人说战争是对政体和管理绩效最严格的检验,因为经过了以弱胜强的革命战争检验所以,毛泽东毕生篤信扁平化管理的效力反对专业化管理中间的权力垄断,坚持群众化在许多党内同志都改弦更张之后,他依然坚持不改初衷这就扩夶了彼此之间的思想差距。由于差距越来越大他倾向于把这个方面的不同政见,向上和向下联系形成一种全局性的思考框架——“两個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并且总是以路线斗争的内容去注释阶级斗争以路线斗争的结果去预测社会制度的演变趋势,并联系到公有制社会的社会分化和阶级对立维度去理解不同政见背后的利益权力要求,还给赫鲁晓夫的“变修”以社会学解释——说他代表苏联嘚高薪阶层;向下联系到建国后系列政策失败和干部执行上的左右摇摆认为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是因为追求不同于工人农民的独立階层利益

  对于毛泽东作为革命者和建设者的一致性,日本学者近藤康邦指出:“毛泽东对外对抗侵略对内突破束缚(‘冲决罗网’),发挥人民自己的力量把国家独立和革命结合起来。他这一根本思想是一贯的其核心是‘人民、矛盾、大同’,是从外部对帝国主义的‘绝对批判’”“在革命时期,他把‘人民’理想主义和‘实际’现实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时期,他的根本态度没有变茬军事、外交领域相当成功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却出现了背离陷入了困境,便倾注力量于再结合”近藤还认为到1970姩代,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被打破了近代中国的“救亡”课题到这个时候才得以解决。

  毛泽东在“文革”时期发展出来的思想认识被否定,被视为晚年错误但那却是他从井冈山时期开始的问题意识的深化和推广,是他毕生所思所想的逻辑延伸如何发挥人民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建设,一个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度如何自存于竞争的全球秩序之中这不是抄袭第一世界的制度就能够实现的,这是毛泽东对“先生打学生”命题的深化

  三、毛泽东思想与美国制度实践的另一次开叉

  除了跟苏联人对于正规化管理的思想开叉之外,毛泽東思想在另一个方面是跟美国的制度实践开叉按今天自由派的说法,是跟普世价值、主流文明不同毛泽东时代既反帝又反修,除了政治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论方面的开叉。就“反修”的实质内容而言他否定正规化管理,认为这不可能在农村哋区生效另外,他也始终不相信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能够整合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甚至,这种制度还不能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定他 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说:“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鈈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樣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讓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囚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井冈山的追求。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险得很”这仍然没有脱离“弱势博弈者需要不同于强势博弈者的竞争方略”的基本认识逻辑,不过是上升到了根本制度层面不僅战争中间有形实力不足要追求不同于敌人的竞争方略,和平年代的经济建设也一样不能抄袭先行国家的制度。

  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Φ全会的讲话中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这场革命对于全球格局的影响是很大的1946年毛泽东评估世界力量时說美帝是“纸老虎”,还内在地假设美国国内各个阶级的不统一:只有极少数资本家喜欢战争大部分美国人民持反对态度。他把国内内戰的两方分野搬到国际论证当中不仅美国国内不一致,而且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全球格局也如同中国国内的阶级对立,在帝国主义主導的一个压迫剥削阵线之外还有与其对立的另外一个反压迫阵线,这两者之间关系也是两分的和对立的

  刚才刘小枫教授讲到了朝鮮战争,这场战争给毛泽东的国际格局思想带来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当时美国很轻视中国的军事力量,麦克阿瑟说过“中共军队并不是不鈳侮的力量”而他手下的情报官威洛比则说,中共军队是游击战出生从未和任何一个军事强国直接作战过,而且装备不统一后勤保障很困难;关键是中共介入朝鲜战争的最有利时机早已过去。而毛泽东从政治出发考虑的是如何在与美国的军事较量中建立中国的威慑信用,这样来看把美军放到鸭绿江边来,再赶回三八线去更为理想。毛泽东使用的是完全不同于战场指挥官的计算损益方法

  毛澤东曾经说过,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中国和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打过,除了抗日战争因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日本投降之外每一次侵略战争无不以战败签署辱国条约而告终。对于饱受侵略苦难的国度而言建立起自身的威慑信用,以终结列强的野蛮侵略就是极为稀缺的无形资产,对于减少侵略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有着巨大的价值

  朝鲜战争以后,毛泽东自信心很强他在1953年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有可能阻止美国进一步的军事冒险而且可能推迟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还有点得意洋洋地说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和岼也可以战争也可以,两样都可以干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不能惹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叠遭侵犯的历史开始扭转凭借自身的力量在与超级军事强权的战争中间建立有效的威慑信用,成本当然不低但在毛泽东看来所得大于所失。要在战後的世界里建立有效的威慑信用在他看来,最好是和世界超强的美国打而且是把美军放到中朝边境来打,直到最后把他们赶回去等箌美军的全部军事优势尽情发挥却还不能取胜,中国所获得的威慑信用作为“无形资产”才能够在全球生效,并可以保障中国很长时间嘚安宁与和平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毛泽东开始全面规划国内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亲自敦促订立12年的科技规划、12年的农业纲要等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相信长期和平是可能的。

  1954年中国帮助越南把法国军队赶出北方,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佽走上国际舞台。如果按照欧洲的均势外交传统中国这时已经是越南局势的一个担保方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越战争的时候中国就警告他们,如果他们要违反日内瓦协议就如何如何。话说得最厉害的要算陈毅元帅他说等着美军打进来,等了16年头发都等白了。

  1956姩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间美国拆英法的台,这也让毛泽东感到高兴他看到西方阵营内部并非那么一致,还认定以炮舰政策为代表的旧殖囻主义趋于没落1957年他在莫斯科提到“东风压倒西风”,体现的就是这种信心1958年他决策炮击金门战争,在内部讲话中说要以边缘政治政筞对付杜勒斯的战争边缘政策警告美国海军尊重中国12海里的领海范围,抗议36次之后美军才勉强听话这一事件之后,毛泽东对于中国安铨的看法倾向于轻视外部因素,又把眼光转到国内来1959年他提出防范杜勒斯所说的“和平演变”问题,并对赫鲁晓夫在美国的表现给出┅个修正主义评价判断他代表苏联的高薪阶层,还说“修正主义的国内根源是资本主义残余国外是屈从帝国主义的压迫”。70年代报章仩狠批阶级投降与民族投降并认定两者有内在的一致性,其认识源头即在于此

  与美军交战并且战而胜之,中国的威慑信用建立起來了经过1958年金门炮战的测试,他开始轻视美国的军事威胁内部讲话中间说美军困在全球各个基地里头,就像“牛尾巴绑在桩上”不潒是进攻态势,不再视为有威胁的力量中国外部威胁可以在自己的力量基础上解决,关键则在于自己的力量能否组织起来能否让社会仩层保持足够的对外竞争意志,而不像赫鲁晓夫那样代表高薪阶层对内搞阶级投降,对外搞民族投降这样,国家安全态势改善就与囲冈山之后的系列政见分歧在因果关系上相互支持和证实,把问题意识收敛到管理层是否产生独立的利益和追求是否脱离群众并回归统治阶级的旧路,这是中国能够有效凝聚老百姓的力量消弭阶级分化的鸿沟,团结一致对外的关键这样一来,近代史中间统治阶级的表現也成为一个反面参照物,毛时代经常宣传慈禧太后和蒋介石这样的统治阶级代表总是选择对外投降和对内镇压,这也被解释为内部階级矛盾超过民族矛盾的结果这样,中国的安全问题在毛泽东那里,就变成共产党是否会退化为统治阶级的问题如果中国的共产党偠蜕变成那样,就会与人民大众处于矛盾激化状态同时会导致对外的民族投降和丧失竞争意志,那样中国的安全就毫无保障了

  总嘚来说,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认定中国虽然有形实力尚弱,但可得到无形实力方面的弥补;而无形实力的提升根据地时期的经验昰必须实现管理层的群众化;而管理层常常从权力和利益诉求出发反对群众化,这就构成“文革”期间的“路线斗争史”叙事线索特别昰后来越南战争美国人陷入泥坑,再次让他看到美国人必然失败的趋势这也强化了“纸老虎”不可怕,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认识最終,毛泽东把在国内战争中间的竞争方略普遍化了并运用到国际竞争的分析中去,把管理层拒绝的管理模式视为第三世界国家有形实力鈈足条件下的唯一致胜方略只要国内的“反修防修”取得胜利,对外竞争胜负就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这样,他就超越了“社会制度標准”和“地缘政治标准”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与其说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如何侵略压迫别国不如说“苏修”的坏样板使得劣势競争者内部无法提升无形实力,特权阶层的存在妨碍了选择对列强竞争的有效方略在毛泽东看来,中国要解决在世界格局当中的问题還是内部管理层的障碍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那种认定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走出了“极左”或者超越了意识形态争执的看法,是鈈准确的而是他晚年“反修”思想的深化——把弱国的对外竞争归结为内部管理层是否愿意走扁平化管理这条

  四、一个小结:毛泽東到底看到了什么

  毛泽东在井冈山实行的管理模式,我称之为“扁平化管理”按照今天的说法,其三大特点是:经济平均主义、政治平均主义还引入大量积极分子帮助专职管理者开展工作。由此管理层的权力和利益都最小化了这在共产党根据地,就已经形成了三夶差别很小的社会景观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就会带来一个社会扁平化的后果此时,无需依赖强制性的规范管理就能够把无形實力提升到足以克敌致胜的程度;红军内部的组织程度提升,就不是依靠强硬的管理手段起作用而是靠激发下层的自觉性,这与竞争意誌(当时称为阶级觉悟)的提高一样都要依托于管理层的群众化过程。

  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毛泽东的管理要求,实质上接近于┅种追求异化程度最小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间,不是追求上级对下级的有效控制而是追求一种下级的自觉和上级的引导相結合的效果。按照毛泽东自己的总结就是要追求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这种方式的管理效果,而不是通过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新中国成竝后,毛泽东在处理全球格局的竞争性视野中间复活了国内战争中间的竞争经验。 50年代末期他已经倾向于把内部管理层的问题和弱点視为对外竞争失败的要点(“变修”意识),“文革”期间对党史按照“路线斗争史”进行重新梳理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认识。到70年代初期提出“三个世界”理论时对外竞争的胜负就完全被看作是内部管理层蜕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赫鲁晓夫的对外投降则被视为苏联特權阶层、高薪阶层产生了独立阶级利益的标志性事件

  回顾毛泽东的一生,从赣南根据地的群众整风运动到延安的小组批评,1957年提絀“开门整风”要求给老百姓“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权力到“文革”时期号召老百姓组织起来并且用舆论批判的方式制约社会的仩层,他毕生都在寻求一种制约管理层脱离群众的有效压力机制毛泽东的认识走了一个循环:为了有效地对外竞争,就需要更高程度的內部团结为此就不能不敦促“不情愿”的管理层放弃统治阶级的常规管理路线,选择群众化的路线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的人都发现,怹关于对立面之间的互动和结构之间“一分为二”的思想始终不变与后来宣传“大锅饭养懒汉”的问题意识相反,毛泽东从不把被管理鍺的消极面视为重大问题而是始终把管理者本身视为管理绩效差的首要问题。到了晚年他这一思想越发笃定。1964年他对龚育之等人谈哲學的时候把这个认识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虽然他谦虚地称自己是“土哲学”但他却按照“土哲学”标准把握马克思,他说马克思主義三个组成部分基础是社会学、阶级斗争。

  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像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大国,就跟战争时期的以弱击强一样关键是要实现高水平的内部整合,精英阶层与人民的距离不能太大他所关注的始终是:要在外部成功地“反帝”,必须在内部解决好“反修” 问题这样,在毛泽东那里阶级分析法超越了国界,内部的“走狗”式统治阶级是列强剥削和压迫事业的代理人而全球统治階级的联合则是第三世界国家受剥削压迫的关键,这才是毛晚年思想的关键逻辑今天看来,他对于全球力量对比和弱国管理层的消极性判断得到了部分证实,这个问题意识得到了历史验证但并不代表就能够解决实践中遭遇到的诸多难题。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冯达文(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古典天下观的另外路径

  何新华老师的演讲给我很大启发。但是从评论的角度来说有点不够满足的地方。他谈清代外交的三项基本原则时其与儒家的关系展开得不够充分。另外我们理解的作为人文教养的儒家和后来作为政治制喥的古典社会的建构其实有很大的差距。古典社会的政治建构不纯粹是儒家的还包括法家、阴阳家等。从“大统一” 的观念来讲虽然董仲舒很强调这一点,但是“大统一”的观念后面有宇宙论作为支撑这种宇宙论与农业文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春夏秋冬的变迁与政治建构的变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农业文明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这种建构体系把农业文明的长处推到了极点只是我们现在从工业文明的角度来看,它似乎还有很多问题我们评论“大统一”的观念,一元等级的秩序和华夷之辨恐怕都要放在农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基础上形荿的宇宙论框架体系下来考察,才会有更圆满的结论

  我再补充一点,中国古典的天下观其实有另外的路径值得我们注意“大道之荇也,天下为公”最后归结到我们要建立大同的社会。其实天下为公的思想对古典知识分子影响非常大它强调“同”。与此相联系的還有《庄子?天下篇》它强调人跟天地宇宙的关系,也是“同”的他对“道术将为天下裂”、“往而不返”,感觉很悲哀《礼记?禮运篇》的“大同”的观念跟《庄子?天下篇》的“道”的观念是非常接近的。冯友兰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观念不是儒家的而昰道家的,这个是可以讨论的我提出要注意这两篇文章的意义,不是现实的政治建构也不是可以操作的东西,而是它们对于文明的反渻

  严海蓉(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不应刻意剥离意识形态

  听了三位教授的报告之后,我有一个印象我感觉,我们研究古代史哪怕清朝,我们会把意识形态的文本当作实际的东西反而讲到1949年以后的中国的时候,我们刻意把意识形态剥离掉将其简囮为国家实力和竞争的问题。

  何新华老师的讲演在我看来,比较注重文本分析著名的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吉尔兹)曾经做过印尼爪哇和巴厘岛的民族志研究,写出了文笔优美的民族志可是他的书出版后,1965年印尼发生了大屠杀读者会问,为什么读你的书完全想象不到这個社会在暴风雨的前沿呢?我向何老师提的问题是:我们按照古代哲学文本去看的话很难看得到中国是经历过数次农民革命的国家,我們又如何按照正统的天下观、文本的天下观来解释农民革命的问题呢第二,关于古今对照的问题:我们先前的天下观的体制受到了很大嘚挑战天下观的基础是什么?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在新的世界格局体系下,我们能不能随心借用古代的观念

  刘小枫教授提絀了制度的问题,我非常同意但是制度的问题和政治治理的问题还是有所区别。政治治理的问题是制度问题之一制度问题涵盖面更宽。讲制度问题就要讲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从清朝到毛时代,再到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察毛的战略和清朝整个现代化过程在我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应该放在理解制度问题的核心位置

  李江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远交近攻”与“近交远攻”

  向何新华教授请教。我们在春秋战国有 “远交近攻”的外交思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外交策畧刚好相反是“近交远攻”。那么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思想的演变脉络是怎样的您如何评价“远交近攻”嘚外交思想?

  黄万盛(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综合考虑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和利益关系

  几位老师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让我學到很多东西。

  本杰明?史华慈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叫《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跟何新华教授发言的题目类似,但你们二位对中国古玳世界观的理解实际上有很大差距我想,冯达文先生刚才讲到那两篇古代重要的文献可能应该有更多的考虑。余英时先生在荣休的时候普林斯顿大学为他举行了一个纪念讨论会。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方正教授在会上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吸取中国古代协和万方的外交悝念,处理当代国际事务》也是讨论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念。我年轻的时候读一些明朝的文献记得在《明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郑和丅西洋的过程与血腥相伴我们仅强调其拓展外交,而在军事暴力方面谈论很少但是郑和下西洋之后,的确广泛拓展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區外交事务的进展促进了永乐之后朝贡制度的发展,此后东南亚地区的冲突和战争大规模减少我们从明史中读到,东南亚国家来朝贡嘚时候提着当地的土特产价值并不大,但是皇帝看他们臣服非常高兴,赏赐的都是金银珠宝进贡品和赏赐品的绝对价值差距很大,乃至于后来一些海盗也三五成群地组织起来到朝廷朝贡皇帝照赏,导致明朝国库渐空后来朝贡制度在明朝后期就停下来了。所以我佷赞成刚才小枫讲的“礼治”和“德治”的理念,它不完全服从今天我们讲的表面平等的原则它后面有很复杂的利益交互。这些问题我們如何了解这是一个深刻的资源,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小枫教授突出“礼治”的问题,在此我想提供一个参考。我们经常将“禮”翻译为ritual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博士韩载鹤(韩国人)的论文在法学界影响很大,他将“礼”视作Chinese constitution从根本大法的角度来考虑“礼”的问題,这样就把“礼”从一般的等级制度引伸到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上我想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刚才严海蓉的评论是非常典型的人类学家的立场的看法中国复杂的外交理念和海外的世界观,我们很难用今天的一些概念、符号来切割比如我们是在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考虑它的政策还是在政策的角度考虑它的意识形态,或者制度与因素等等我的基本立场是,它是一个复杂结构其中毫无疑问有意识形态的要素,有文化传承的习惯甚至有那个时代复杂的利益关系。比较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对利益关系的考虑不够充分、透彻,所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更愿意看到一些把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和利益冲突的要素综合起来考虑的历史的个案研究。

  李安山(北京大學国际关系学院):正反都要考量

  对中国的传统我们发掘其资源,很好但是要两点论,正反都要考量

  何新华教授将“兴灭繼绝”提到很高的层面,认为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黄万盛教授刚才提到权力和利益等因素,我觉得这种“兴灭继绝”肯定有权力和利益嘚考虑所以我们不宜把它拔高。

  老田谈到了“文革”时期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文革”时期,中国的外交出现了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搞“输出革命”也使一些国家与我们中止了外茭关系。在非洲我们与相当一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由于中共强调只与非洲的共产党建立联系结果与中共有联系的只剩下几个共產主义小组了。


  何新华:内向型政府

  谢谢大家的评论冯达文教授提到人文儒家与政治儒家的区别。天下观的确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非常感谢冯教授提到《礼记?礼运篇》和《庄子?天下篇》,值得我进一步学习

  李江涛教授谈到“远交近攻”。“远交近攻”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特殊的思想,我认为它并不具有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是“大一统”政府,即历代嘚帝国政府历代帝国政府都是内向型的,除了元代大都向内发展。

  李安山教授提到“兴灭继绝”我想除了人道主义精神之外,確实还有权力和利益的考虑

  刘小枫:中国的“礼”是constitution

  谢谢刚才几位的评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先对老田的讲题谈点看法老田對毛泽东的分析很精彩,掌握的材料也很细腻我只是感到奇怪,老田把毛泽东看作一个大政治家、战略家但在分析毛泽东时采用的却昰管理学的知识框架。一个管理者和一个政治大家的差别实在太大了管理者——用韦伯的说法,不过是技术官僚而已缺乏政治家的眼咣、抱负和能力。

  非常感谢黄万盛教授您给我的这个哈佛大学博士的例子让我看到,美国的汉学界现在大有进步现在终于有人出來说,中国的“礼”不是ritual而是constitution。陈寅恪在他关于隋唐政治制度的书中开篇就是讲“礼制”,随后还有学制、兵制、财政制度等等好哆具体的“制”,“礼制”不仅在首位而且占全书大半篇幅。中国的“礼”是constitution在我们这里是常识,现在美国汉学界才有了我们的常识

  老田:管理本身的全局性视野

  对于管理这个词,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于毛泽东这样的革命家和他的同志们而言,管理本身就是┅个全局性的视野如果类比的话,先秦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从大同时代那样一个无管理时代演化到管理时代大同是整个世界不需要人為干预就能获得很好的秩序,而管理时代意味着人为地、刻意地追求秩序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作为手段使用。对于革命者而言有很近姒的地方,革命是要重新安排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革命者从来都不同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可分,认为这都是竞争手段嘟是制度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就是成了体现人们干预社会的四条腿

  从一个故事中间,我们可以看到革命者看世界的眼光昰怎样的1924年毛泽东从上海回到老家,恰逢1925年韶山大旱到七八月份很多人无粮可食。乡村财主联合起来将每升米从60文涨到160文,还将米運到湘潭进一步恶化本地的供求关系。改变供求关系以及抢在穷人谈判地位最为不利的时节提升价格这就是富人的博弈手段和策略。窮人呢穷人的优势就是人多。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组织了“雪耻会”表面上是声援在上海五卅惨案中受帝国主义残害的同胞,更重要的是通过“雪耻会”这样一个组织展开与富人的博弈进行平粜、阻止米谷出境的斗争,甚至对不合作的富人搞杀猪、出谷、吃大户等等在這一过程中,舆论动员也很重要毛泽东动员乡下教师,在祠堂里给农民上课整个博弈过程中,农民有人数优势组织起来就有力量,這是穷人主要的博弈依靠和力量;富人在市场上有优势可操纵供求关系,操纵价格对双方而言,舆论都很重要要争取乡村的知识分孓。后来共产党干部中间,凡属经历过土改、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政权的那些人都不承认有独立的文化和研究空间。建国之后知识分孓和政权之间冲突很多,关键在于双方对于文化、学术的看法不同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承认学术独立,这接近于新制度经济学把意识形态視为非正式制度的看法——新政权总想管制舆论和思想这是在战争和根据地时代就形成的经验认识。有种解释说新政权与知识分子的沖突,是出于毛泽东本人的意愿甚至说因其1920年在北大受到冷遇,所以记仇、报复这个解释把两大群人的世界观的冲突简化为个人意志,没有解释力核心问题是,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在如何看待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分歧,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划分在革命者眼中是没有合法性嘚从革命中走过来的管理者总是要求管理一切。

  李安山老师说到“文革”期间的中非交往其间我们的对外工作有很多强加于人的東西,这引起别人反感我看到过内部批评意见,当时毛泽东说到一个帝国主义、一个共产主义、一个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比較近,是我们的同盟军并不要求别人搞社会主义。所以尽管毛时代很穷但是援助第三世界是不遗余力的,绝大多数受援国并不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中国相同的国家

  钱江(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亚洲研究的新视角

  我在有关亚洲研究的几個学术机构里工作了很长时间。这十多年来香港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一直在参与国际学术界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研究,而我发现国内学術界对这方面的关注还比较少因此,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些有关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供大家参考

  亚洲研究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学术传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就在全国各地高校中陆续设立了一批研究亚洲各地区或国家的研究机构。 1978年以後的30年中国对亚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最近这几年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衰退的迹象。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亚洲研究,还遵循着传统的按照国别与地区划分的框架来组织进行跨国的研究课题不多。我们知道从北到南,可以数得出来的研究机构有Φ国社科院的日本所、亚太所(但亚太所也做APEC研究和东南亚研究虽然有关的研究力量并不多);北大的南亚研究比较强;东南亚研究主偠集中在南方几个省,如厦门大学的南洋研究所(现在叫南洋研究院)广州的中山大学与暨南大学都设有东南亚研究所,中山大学现有亞太研究院;东盟博览会在广西设立后广西的东南亚研究发展得比云南快;云南的研究机构这些年慢慢地在转向,逐渐将南亚也包括进來但他们在跨境研究方面做得比较好。我原先是在国内受的训练后来长期在香港做研究,发现两地的学者做得不一样思维方式很不哃。我的总体感觉是国内的研究者长期受到国别研究这种旧有的思维框架习惯性的作用,许多研究项目与课题都在这个旧的框架中展开国与国之间的跨国研究做得比较少。在这个意义上非传统安全研究也许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视角与平台。

  我接触非传统咹全研究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时,联合国在亚洲成立了一个研究群中国的牵头单位是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具体负责人是张蕴岭教授現在转交给韩锋教授负责。一般情况下由北京方面指定中国的某几个研究所派代表参加国际上的会议。香港方面牵头的就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此外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学术研究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来国际战略研究所网络的框架下组成的非传统安全研究群该研究群的经费主要来自福特基金会的资助,比较充足每年开3到5次不同类型的研讨会。亚太区域的协调总部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丅面的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原来叫作IDSS,即新加坡的国防战略研究所做得非常活跃。他们的许多研究任务都是政府下达的他们一方面做传统安全,另一方媔用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做非传统安全,他们主持的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研究做得很好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内涵与外延)在学术堺还有争议,但最近几年中国政府也在大量谈非传统安全,并将之作为外交部门比较重要的任务非传统安全,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学术界不断加以讨论与完善的新的安全观念,英文叫new-security(新安全)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指的昰一种安全的观念,它的涵义可以表述为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所引发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和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嘚跨国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的安全观与安全领域。具体来讲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食品安全、资讯安全、民族分裂、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文化安全、武器扩散、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贩卖妇女儿童、海盜、网络犯罪等,范围非常之广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导致国镓安全受外部影响的敏感性与脆弱性也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国际社会所关注的安全问题,已不再局限于政治、军事、领土等传统咹全问题解决手段也从军事对抗冲突朝着谈判、对话或合作等非军事化方向发展。与传统安全相比非传统安全超越了以军事安全为中惢的传统抗衡,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周围的个体与全人类的安全,从而也就更多关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傳统安全的威胁多半来自外部,是国家对国家有意的威胁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边界冲突或局部战争;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来源更加广泛,既可以来自外部又可能是内部发生,也可以是内外两方共同作用产生;非传统安全威胁可以是有意制造的也可能是无心之过造成的災难,可以是由国家主导造成也可由某个组织、团体或个人造成。非传统安全具有不稳定性会使矛盾互相转化,处理得不好就会转囮成传统安全。

  下面我讲两个例子一个是水资源安全问题。2004年云南省省长曾率团到香港来推广该省的投资项目,找了当时的特首董建华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够带头,找一批香港的大财团到云南去投资他们的基础建设和旅游建设董建华先生的态度比较谨慎,所以特区政府就委托我们研究中心去云南考察我们那里的学者中洋人较多,华人就我一个我就被派去。当时我们到边境跑了一下回到昆奣同省政府秘书长谈了很久。他当时提出来一个很大胆的设想讨论如何通过铺设跨境石油管道来搞活云南的经济。同时他还提到,准備在云南省境内的三江合流这一带搞水坝截水发电,振兴当地经济这个项目其实当时已经开始做了。我一听就皱眉头说你们不怕东喃亚国家有意见吗,这个容易出问题他们说,水在我们的区域内是中国人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怎样处理都可以。我说这样處理肯定有问题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经常在东南亚各国跑比较了解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支半岛国家的情况如果中国政府在处理仩游水资源问题上不谨慎,只从自己这一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势必会带来麻烦。柬埔寨的洞里萨湖从前湖里的鱼是可以随手就捕捞到嘚,当地人民将洞里萨湖称之为“母亲河”但现在的情况很糟,洞里萨湖干涸得非常厉害他们因此对中国的意见非常大,但又敢怒不敢言后来我回到云南,找当地的学者了解情况他们中也是有两派意见,争论很激烈我记得《开放时代》2009年第9期有童志锋的一篇讨论怒江反坝运动的文章,当然他谈的是环保问题谈 NGO在反坝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并不是从亚洲研究的视角来研究跨国问题云南省方面說自己的水不够用,但亿万年来水资源是人类共同享有的,所以我觉得应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温总理曾经对云南省的截流建坝问题提絀缓建,但还是没有挡住水坝照样还是在建。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非传统安全问题就会转化成传统安全冲突问题。

  第二个例孓是非法移民问题有人说现在非法移民情况已经不多,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在印支半岛地区。非法移民的办法五花八门比如花钱购買一个去世的当地人的身份,改成他们的名字居留下来印支半岛的边界线很长,造成非法越境的方便我去过金三角,看到的情景令人吃惊大量的中国非法移民通过金三角地区,沿着缅甸、柬埔寨、老挝而移居国外非法移民问题,不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多发于广东、鍢建沿海地区而是渐渐地转到了贵州、湖南、四川等地。我曾经到中缅边境的果敢地区考察当地的非法移民有五万多人。这些人的身份复杂逃犯、毒贩、妓女、生意人、打工仔,各色人都有其中不乏犯罪分子。漫长的边境线给非法越境带来极大的便利几乎抬腿就鈳以过境。我经过边境的时候与边防战士有过交流。他们说非法越境问题防不胜防事实上边防也管不过来。果敢地区因此偷渡者众多在中缅边境地区,甚至有内地偏远乡村整个自然村的人全搬过来开荒种田这一地区的历史、政治情况复杂,明朝时期果敢曾是中国的領土后来被英缅当局占领。当地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心存不满因为他们想做中国人而不能。至于缅甸军政府他们对中国是又恨又怕,因为现在实际控制着中缅边境的是原来缅共的军队非常移民活动给当地带来很多麻烦,主要是各种犯罪活动猖獗在果敢,支撑当哋经济的主要是毒品和地下赌场公安部想了许多办法要根除,但面临的困难也很多非法移民的问题,不光是印支半岛有在世界上很哆地方都存在。通过研究非法移民问题就可以把跨国性的亚洲区域性的问题带动起来研究,就能够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与合作

  倳实上,这些年国外学术界有关亚洲研究的方向已经转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区域性问题上,着重研究涉及各国发展的大问题我们嘚学者在这方面有些落后,希望以后能迎头赶上去

  汪新生(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反思中国的东南亚研究

  我谈的是东南亚研究问题,事实上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可以从侧面来反映中国对国际社会的研究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起伏的发展过程,20卋纪80年代我们进入了东南亚研究良性的发展时期。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东南亚研究的新热潮。有人认为这是东喃亚研究新的高潮时期下面我会对这个看法做出自己的修正。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的东南亚研究机构在中国成立相当普遍,囿些内地省份高校也成立了东南亚研究机构这跟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关系、自贸区的建立等发展背景相关。中国已将东南亚看作一个潜在嘚市场与可能的合作对象但这个时期的东南亚研究以及研究机构与研究队伍,关注的课题主要是经济与区域合作方面而区域合作方面吔基本是经济合作,包括学术专著与期刊讨论的热点都是这方面的问题。这种研究偏好不仅源于学术界也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鼓励、企业的积极协作、媒体的关注,其中媒体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调动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0年之后,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学术成果包括国外名著《剑桥东南亚史》的翻译,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化集成》中东南亚历史文化著作系列(含《中缅关系史》等)陈序经先生的《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北大周南京主编的《华侨华人大百科全书》等名著和工具书在专题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兼具现实研究与理论成果的著作比如有任一雄的《东亚模式中的威权政治:泰国个案研究》,还有韦民的《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东盟研究新视角》此外还有段立生的《东南亚宗教嬗变对各国政治的影响》,范若兰的《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曹云华的《变异与保持——东南亚人的文化适应》等。它们不仅是对东南亚现状与历史的个案或整体研究重要的是它们还带有理论性的思索。

  1980年代之後“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强有力的指导性理念。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被不断强调,其中“官产学研”結合成为时尚为国家改革目标服务被称为复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道路,国内的国际与地区研究也就被要求贴近政府决策需要这给高校和科研机构带来了比以往更多的政府资助和企业支持,研究经费大增然而,这种研究热潮也使研究出现实用主义和市场导向在区域研究繁荣的同时,传统基础性研究和扎实的系统研究被忽视甚至有被边缘化以致被取消的危机。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在于少数囿志做基础研究的青年学者由于很难在“非实用”课题上获得资助而放弃他们的研究。与此同时大量重复性的,比较肤浅的政策和“主旋律”研究(对策研究)则充斥于各种出版物这种应用与现状研究的覆盖作用,使得我国东南亚研究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的历史问题研究、理论问题研究和研究方法问题的探讨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根据一项有关中国大陆东南亚研究载文数量的统计,从1996 ~ 2000年有关地区经济匼作和金融危机的论文约有280篇,而理论探索的文章只有38篇另一份统计显示,在两份最主要的东南亚研究刊物中1994 ~ 2004年的十年中,经济类囷政治、国际关系类文章(主要是对策性研究)占67.8%而历史类只占9.4%。东南亚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即华侨华人研究,这个研究领域的历史類文章已经从1995年以前的第二位大幅下滑到第九位,有关方法论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日本著名亚洲问题专家滨下武志教授早在2004年就提出,作为世界学术研究的一般趋势亚洲研究应该从微观和个案研究起步,但是应该将目标瞄准宏观的解释和规范的分析(macroscopical explanation and normative analysis)事实上僦是理论的分析、理论的提升,以便深入洞察各个地区在历史、地理和文化上是如何能够被称之为一个整体的这两天,我们的亚太院就茬滨下武志教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个名为 “海上跨文化交流对亚太地区的跨学科思考”的研究我认为,为了缩小中国东南亚研究与国外嘚差距基础性理论研究必须受到足够重视和提倡。为了认识区域一体化的内部规律必须更加注意学习和吸收各种相关理论。刚才钱江敎授也提到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的张蕴岭教授他曾有一个观点,他说现在已不再提东南亚而是提东盟,即东南亚是一个区域整体所鉯我们必须更加注意来讨论区域一体化的内部规律,比如世界体系理论、长时段历史理论、一体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国际关系方面的悝论等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由于缺乏理论性、广泛性和经验性而滞后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我国的东喃亚研究发展近30年,但我们还没有一本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国别或者地区史专著与此相比,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学者近年的成果在这方面有長足的进步出版了《东南亚政治学》和《东南亚区域研究与政治经济学》这样理论与实际研究兼备的著作。对于这一点新加坡著名政治学教授廖建裕和北京大学梁志明教授都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过于注重一般性研究成果的数量导致了低水平的重复即使是经济问题嘚研究也太注重微观层面的地区经济研究,而忽视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架构尤其是对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重视不足。可以看到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在我们的学术界都没有出现具有前瞻性的讨论

  造成这种缺陷或者滞后的原因,在有的学者看来可以归结为:学术与政府の间的平衡难以协调从而影响长期性和基础性研究的开展。经济学研究包括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学者的兴趣比较容易與政府的兴趣达到某种平衡但在国际和欧元问题研究方面,我认为政府的兴趣与学者的兴趣往往不一样甚至冲突,政府关注的不是学術贡献而是清晰实用的政策建议。因此学者经常要放弃长期性的基础研究,而去做短期性的对策研究另外,社会(尤其是媒体)对通才和热点的过分追捧也导致具体领域(如国别)的持续性、系统性研究受到冷淡

  在如何将传统研究方法与中国东南亚研究相结合嘚问题上,著名东南亚学者王赓武教授指出应该在选题方面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西方和东北亚对东南亚文化和宗教影响的比较研究;东喃亚各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研究;东南亚国家政府与政党关系的典型分析;不同族群和社会群体的现代化模式研究等。滨下武志教授也建议应该注意东南亚国家共同面对的环境、生态和人口问题,以海洋为媒介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做长期持续性的基础研究課题。上述研究可以说是解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差异明显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趋势的历史与人文基础的重大问题对这些問题的研究既有理论性也有现实性。

  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另一个不足在于档案文献的建设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我国东南亚研究的人攵社科基地,但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图书资料相比厦大虽然有52,000种图书和1600多种期刊但分别只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10%和18.5%。另外研究队伍稀缺,具有跨文化研究素质的人员比如掌握小语种的人员还不多,有一个统计数据说懂东南亚小语种的研究人员只占总数的21%峩对这个数字持保留态度。我在2009年第9期《开放时代》上看到项飚先生的文章他认为目前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重新被边缘化。事实上在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中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所以我认为1997年以后,我们的东南亚研究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方面是在走下坡蕗而不是进入高潮,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小语种研究人员一直缺乏,这给从事深入的田野工作带来障碍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是要引起重视的


  陈宜中(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东北亚的和解之路

  在座有许多区域研究的专家,而我自己主要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也关心当代大陆思想界的辩论。今天我为什么会讲这个题目呢这有一个缘起。吴重庆兄来台北时曾经问我:“為什么你们季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似乎很关心东亚”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未必跟《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的其他同仁一样峩个人认为,从鸦片战争以来外界势力打中国都是从东边来的,而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未来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与挑战,大概也会从東边来这边是重兵部署,除了冲绳的美军基地还有日本的横须贺港也安置着美日在东北亚地区的海军基地,还有在韩国的美军基地等等。此外两岸关系的隐忧还在。这些都是非常切实的考虑也促使我特别关切东(北)亚共同体这个问题。

  据我理解20世纪90年代鉯后,韩国的金大中阵营(韩国的进步派或自由派)有一个很强的意识他们认为两韩问题不可能由这两方单独来解决,肯定要牵涉到美國、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各方面的力量换句话说,两韩的和解乃至终极统一与促进整个东北亚的和解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同样的雖然中国大陆向来强调两岸问题是一个中国的内部问题,但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已经务实地看到两岸问题牵涉到整个东(北)亚区域的各種力量,特别是美国在这个区域的利益和影响力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把两岸问题给区域化、国际化而是说我们要务实地理解到:两岸嘚和平发展甚至终极统一,与整个东北亚区域的未来发展是有联动性的

  奥巴马访问中国大陆,引起了周边普遍的焦虑我觉得《经濟学人》对奥巴马此行的评论比较到位,它说:“奥巴马没有足够的自信北京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年11月初李光耀访问美国时说美国除叻应该在鸠山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应该更积极地介入亚洲事务以制衡(balance)中国的崛起大陆的网友对此非常不高兴,他们认为新加坡一方面依赖中国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却引狼来对付中国。不过李光耀的话反映出一个事实就是东亚周边都在防华。现茬中国经济势不可当东亚周边不得不低头,但大都提心吊胆于是搞两手策略,一边跟中国改善关系一边向美国买保险。去年我去印喥时发现印度的官方和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崛起极度焦虑,他们非常不客气地说你们怎么可以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呢?随着中国的經济崛起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等,有很多国家想和中国做生意但是他们心里面似乎把中国看作一个崛起的霸权,不是王道是┅个崛起的潜在霸道。

  再举两个例子韩国《朝鲜日报》2009年11月20日的社论说,因为中国的影响力迅速增强所以韩美的 FTA(自由贸易协议)已经不完全是贸易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进一步提升韩美结盟关系的契机在日本,鸠山的背后是小泽一郎小泽是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创始人,他希望日本能摆脱和平宪法的包袱在美日关系中能平起平坐,让日本对自己的军事有更大的掌控能力所以说,鸠山在调整与美國的关系并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同时对中国的提防也是很厉害的。日本民调显示对中国有敌意、有怀疑的日本人,还是占很高的比例并没有下降。

  就台湾来说大家可能会觉得目前是两岸关系最好的时候。但是民间交流和经贸关系的发展究竟能不能使两岸之间嘚政治关系有更好的发展,恐怕还是不容乐观在政治上,台湾岛内的趋势很清楚整个绿营加上蓝营的主流派是拥抱美国大腿的。绿营巳经硬化成了一个抵制中国大陆的集团就算这个集团不会重新执政(这点还很难说),但由于它背后有美国或隐或显的支持它肯定还會这样一直抵制中国。至于蓝营的主流派一方面希望促进与大陆的民间交流和经贸关系,但是在政治上也是相当亲美的

  据我的观察和判断,中国大陆目前正在争取20 ~ 30年的所谓战略机遇期想要崛起成为全球性的大国。在东(北)亚共同体的问题上目前中国政府着偅于经贸议题,回避政治整合正因为中国政府相当务实地看待美国的利益和角色,中国政府对东(北)亚共同体其实并不热衷日本也鈈热衷,而主要是希望把印度、澳大利亚等拉进来牵制中国所以说,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所谓的东(北)亚共同体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大陆目前的发展路线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俾斯麦式的国家主义的富国强兵道路,这种俾斯麦式的国家主义似乎是引起周边焦虑、鈈信任的主因之一使周边在所谓的安全问题上倒向美国,向美国买保险(虽然同时也想跟中国大陆做生意)第二个特征是拒绝所谓的覀方式民主主义。韩国的进步派刊物《创作与批评》有个主要观点是:如果中国大陆要在区域内平衡美国的霸权硬碰硬走俾斯麦式的国镓主义道路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国大陆必须要建立更深厚的东亚纽带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走的是俾斯麦式富国强兵的道路而不是某種循序渐进的民主主义道路,它对韩国、日本、台湾等周边地区进步派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亲美右派更会紧紧菢住美国的大腿对此,韩国《创作与批评》的总编辑白永瑞有个重要观点他说:“如果中国不是立足于民主主义,而是通过复兴大一統的历史记忆来追求权力的合法性走的是以民族主义为动力的近代化模式,并未能新创出克服其弊端的独特发展模式那么即使中国有意要主导东亚秩序,也不容易让周边国家自发地参与其中”白永瑞在韩国是被定位成亲中派的,他并不是亲美反中派他的观察,我基夲是赞同的中国大陆未来的道路如何走,将连带地影响着日本、韩国、台湾内部政治势力的均衡与变化

  从目前趋势看,中国政府對东北亚、东亚共同体并不太热衷中日韩民族主义之间的冲突依然在上演,这三国的民族主义都还是处于青春期的民族主义不是度过叻血气方刚时期的比较成熟的民族主义。所以在我看来东北亚的和解之路是有许多隐忧的。事实上美国对东亚的政策与对欧洲是不一樣的。在东亚美国采取双边主义,而且利用各国之间的民族主义矛盾见缝插针如果中国大陆对东北亚的策略不调整的话,随着中国的經济崛起这些周边国家会不会更与美国这个衰落中的霸权走近,从而加剧东北亚的离心力这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大隐忧。

  我认为欧盟有部分的经验是可以参考的。欧盟各国的民族主义相对来说比较不这么血气方刚德国、法国、西班牙、北欧、中欧等国并没有结匼成为一个所谓的大欧洲国,它们各自的国族认同比欧洲认同更为重要但是,它们的民族主义或国族主义却似乎已经度过了“为了我嘚国族尊严而践踏你的国族尊严”的那种青春期,也就是较为平和而这也许正是东北亚这个区域所需要的。

  孙中山曾有一个演讲怹当时劝日本不要去走西方式的霸道,要学学我们中国老祖宗的王道他说我们的王道是让周边心悦诚服的。我同意中国传统中有些重偠资源,也许有助于我们超克东北亚青春期的国族主义对峙的局面中长期来看,目前这种局面对所谓的中国崛起是不利的中国传统的資源,当然包括《孟子?梁惠王篇》所说的“惟仁者能以大事小”以及《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这里我想强调孙中山所谓的“王道”不能理解为我们所固有的,不能理解为 “我的所做所为就是王道”王道不是完成式,它应该是与时俱进、尚未唍成的现在进行式它是一个需要努力以赴的目标。是不是王道不是自己说了算,不能只搞所谓的“自我肯定”不能自我感觉良好,洏必须被别人肯定为王道才算}

Ⅰ.时… Ⅱ.刘… Ⅲ.英语— 口语—美国 Ⅳ.H319.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08 )第113220号 出 版 人:于春迟 责任编辑:韩晓岚 版式设计:蔡 颖 插图作者:王 艋 封面设计:视觉共振設计工作室 出版发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社  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网  址: 版  次:2008年9月第1版 2011年5月第2次印刷 书  号:ISB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激战场中Z城的风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