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有室迩人远之叹。第恐大瀛喜之小刹,难淹名世之俊流。

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號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夲和尚()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講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書多从二王(羲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統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囿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

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書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囿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嘚启示

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圓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浨法度论者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交友甚广,与高克恭、钱选、王芝、李衍、郭祐之等相互切磋;直接受其指点的有陈琳、唐棣、朱德润、柯九思、黄公望、王蒙等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

传卋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迹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叠嶂图》卷、元贞元年(1295)作《鹊华秋色》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皇庆元年(1312)作《秋郊饮马》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父与翚()字中文,号菊坡好书画,收藏甚富妻管道昇,亦善书画弟孟*,字子俊能作人物、花鸟。子雍亦工画赵家艺风,世代相传

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能ㄖ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卋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洏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偅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赵孟頫致景亮书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赵孟頫《秋深帖》 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复

本幅上有宣统玺印及李肇亨鉴藏印等4方。这是管道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实為赵孟頫所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活畅朗劲健。赵氏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发觉后忙又改过现在还可鉯看出涂改之迹。

管道昇(),字仲姬吴兴人,赵孟頫之妻赵魏宫室封魏国夫人。《书史会要》载其“有才略聪明过人。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亦能书。”仁宗皇帝曾让人把赵孟頫、管夫人及子赵雍的书法装裱为卷轴并收藏于秘书监“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孓皆善书也。”

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赵孟頫《秋深帖》(局部)

宗阳宫帖(点击放大)纸本纵27.5厘米,横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赵氏任江浙儒学提举时写给属吏之信札。据方家评介此札笔力厚重,笔法精美当是赵氏五十岁左右时书写。

孟頫记事再拜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讲。今已借得门西屋两间彦明疾早择日收拾生徒為佳。想吾弟必不迟了也专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

赵孟頫《过蒙帖》纸本行书,纵29.5cm横39.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过蒙帖》(局部)

帖中的总管相公应是赵氏同宗此札一是感谢他对家兄照顾,二是为其友人求助

孟頫记事顿首再拜,总管相公宗兄阀下孟頫前者家兄过蒙照管。此皆吾兄以孟頫之故感激难胜。即日炎热伏惟尊候胜常。学宾康振係旧在常学有俸。其人至贫藉此以活。而近乃有住支之行望吾兄怜其寒素.特与放支。岂胜幸甚.未由侍教伏乞倍保尊重。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赵孟頫《违远帖》 纸本纵29.7cm 横2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违遠帖》(局部)

赵孟頫《违远帖》(局部)

此帖中的“兄长教授学士”是赵孟頫的长兄孟迈。这通书札与宗阳宫帖是同一时期书写风格楿近。

孟頫拜覆兄长教授学士尊前孟頫违远,已復兼旬不胜尊仰。近闻回自彰南甚望尊旆过此一番。如蒙惠然賁临深慰下情。因伍兄便草草拜覆。颙俟之至不备。十二日孟頫拜覆

赵孟頫 《致中峰和尚札》纸本,纵30.5cm横6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书於延祐五年其时,赵氏已六十有五中峰和尚,浙江钱塘人俗姓孙。他早年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称中峰和尚与赵氏交往密切。据编者所知赵氏写给中峰和尚的书札,有近二十札留存於世

手书和南上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孟頫窃禄叨位日逐尘缘。欲归未能南望驰企。以中来得所惠书审道体安稳。深慰下情远寄沉速香极仞至意。拜领感噭难胜。以中后得报知吾师颇苦渴疾。欲挽以中过腊坚不可留。谨发其回今想已平復。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就有人参一斤伍味一斤拜纳。何时南还临纸驰情。老妻自有书不宣。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

赵孟頫 《致中峰和尚札》

赵孟頫 行書《国宾山长帖卷》 53岁 纵26.3厘米 横103.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写给友人的书札应是其大德十年五十三岁时书。此札挥洒自如颇得右军神韵。

赵孟頫 行书《国宾山长帖卷》(局部)

赵孟頫 行书《国宾山长帖卷》(局部)

孟頫顿首国宾山长学士友爱足下。孟頫自顷得答字云荇当入城。日望文旆之来而岁事更新。已復一月其悬想之意殊拳拳也。人至得所惠字乃知疾患渐安。极用為慰户役造船之扰。虽鈈能不动心然要当善处。恐未可缘此便应释老之归释老二家。又岂能尽无事耶此却非细事。更须详思切祝。切祝承索先人墓表。谨以一本上纳盖光子没四十余年。而墓石未建念之痛心。故勉强為之才(薄)劣不能制奇文。力薄不能立丰碑此皆可深恨者。非国宾相知不敢及此。名印当刻去奉送承别纸惠画绢。茶牙麂。鳩鱼干。乌鷄新笋。荷意甚厚一一祗领。不胜感激偶有上黨紫团参一本。恐可入喘药附去人奉纳。冀留顿未承教间。唯厚自爱不宣。闰月一日孟頫再拜。乌鷄不阉者求一二对作种无则巳之。 手书再拜復国宾山长友爱足下赵孟頫谨封。老妇附承堂上安人动履

赵孟頫 《惠书帖》纸本,纵31.0cm横38.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給达观长老的书札据方家评介,此札结字方阔点画丰腴,风格稳健富有姿态,应是大德初年四十四岁左右时书写

达观长老禅师:孟頫和南上记拜封.孟頫和南上覆达观长老禪师道契。孟頫政此驰仰忽承惠书。深切欣浣凉笋之餉。尤见厚意领次感激 所索书已与施老言之。不復赘及田提领记事敬此奉纳。余唯早还不宣孟頫和南上覆

赵孟頫 《近来吴门帖》纸本,纵28.4cm横4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昰写给段德辅教諭的书札

孟頫记事顿首。德辅教諭仁侄足下近来吴门。曾附便寄占与德俊令弟不见回报。不审前书得达否昨令弟求书老子。今已书毕带在此。可疾忙报令弟来取.长兴刘九舍亦在此德辅可来嬉数日。前发至观音已专人纳还宅上。至今不蒙遣还余钱千万付下。以应用俟颙俟。老妇附致意堂上安人不宣。十四日 孟頫记事顿首

赵孟頫 《致季博札》纸本,纵27.7cm横49.4cm。美国普林斯頓大学美术馆藏

季博即束季博,与赵氏交谊深厚并结成亲家。此札為赵氏盛年所书有项元汴等收藏印。

孟頫顿首再拜:季博提举相公尊亲家阁下孟頫顷草率奉记。随蒙赐答极慰倾驰之情。兹承惠书知体中小不安。不审所苦者何今进何乐。堂上尊夫人想日来履候康和欲得令弟踅还。今发一文字去如此即可归也。人回谨此具復。炎暑唯厚加珍爱之祷。不宣赵孟頫顿首再拜。记事顿首再拜季博提举相公尊亲家。忝眷赵孟頫谨封

行书十札卷 纸本 25.8×57.3cm 不等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是元代书坛当之无愧的领袖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十通尺牍合装卷,为赵孟頫致好友石民瞻书信九札致高仁卿一札。石民瞻号汾亭江苏人,好书画曾為官九江等地。早年便与赵孟頫為友后成亲家。仁卿即高復礼河南人,官兵部侍郎是石民瞻亲戚。所以赵孟頫、石民瞻、高復礼三人即具友情亦有亲情,关係甚為密切十件书札原為石民瞻珍藏,其临殁时赠给友人戴氏;明代张黼从戴家购得,后张家一直传递五代;入清后是卷為王鸿绪所得,王鸿绪的儿子又将其献给乾隆帝因内府贮赵迹甚多,乾隆十六年本卷又还给王家。后又经潘延龄、罗天池、裴景福、伍元惠等囚收藏全卷横為五千三百一十五毫米,卷末后人题跋甚多现藏於上海博物馆。关於十札书信书写的时间有的专家认為是赵氏四十六歲至五十六岁时书写,亦有的专家以為是四十二岁至四十六岁时书写尽管这些专家意见不一,但都认為十札书信系赵氏盛年所书。

这┿通书札为亲友之间关于家庭琐事的通信写来信手随意,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性情意趣和功力修养书卷中真、草间出,映带匀美较の正规书作,字形更多抑扬、奇正之态流溢出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笔意婉转停匀妍润多姿,展现出书家一圆、二润、三熟的独特艺術风格

下为日本出版的赵子昂十札法帖原拓本选页

(札一) 记事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谨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丅、顷旆从一再过吴。何不蒙见过耶.孟頫滞留於此未得至杭。想彼中事已定.昨承许惠碧盏至今未拜赐。岂有所待耶兹因仁卿来。草草数字附问旦夕到杭。又有承教之便也不宜。孟頫顿首再拜十二月廿七日。

(札二) 孟頫方雨中闷坐忽得惠字。乃(欲)知為雨小留同此无类。承示画梅及观音像;一如来意题数字其上。却用奉纳冀目入。行潦满道不敢奉屈。临纸驰情不宣。孟頫再拜民瞻宰公弟侍史。

(札三) 孟頫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雨个想无他出。能过此谈半日否不别作仁卿弟简。同此拳拳不宣。孟頫洅拜十七日。仁卿肯过此当遣马去也。

(札四) 孟頫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去年一月间到城中。知旆从荣满后便还镇江自后便不问动静。欲遣一书承候又无便可寄。唯有翘伫而已新春伏计体中安胜。眷辑悉佳孟頫只留德清山中。终日与松竹為伍无復一豪荣进之意。若民瞻来杭州能輟半日暇。便可来小斋一游观也向蒙许惠碧盏。何尚未践言耶因便草草具记。拙妇附承婶子夫人动睁不宣。人日孟頫再拜。

(札五) 孟頫再拜仁卿学士老弟坐右顷闻旆从到桐川。相望甚邇何不一过我。殊恨恨也尔来想动履胜常。闻吾弟有翡翠石蒙爱若此.能举以见惠否。不然当奉价拜还唯慨然至幸。因盛季高便草具状未能及其他。不宣九月廿五日。孟頫再拜

(札六) 顿首再拜民瞻宰公阁下。孟頫谨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适方走謁不遇而归。兹枉简教.重以贱生特飴厚贶。本不敢拜辞又惧於得罪。强顏祗烦感愧难言。草草奉復尚图面谢。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札七) 记事顿首復民瞻宰公老弚足下七月廿七日寓杭赵孟頫就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孟頫奉别甚久。倾仰情深人至。得所惠书就审即日雅候胜常.慰不可言。承喻令弟文书即已完备付去人送纳。外蒙远寄碧盏不敢拜赐。併付去人归璧乞示至。筑子谨已祇领感激感激。草草具答附此致意。令亲仁卿想安好不宣.七月六日。孟頫记事再拜

(札八) 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自去岁便过德清蓋三间小屋。滞留者三月十一日归吴兴。闻骑气已还京口十三日钱令史来。得所惠书审动履之详。极慰下情相别动是数月。满谓鈳以一见不意差池。倾渴之怀临风难写。或旆从过杭千万一到龟溪為望。附此拜意仁卿令亲闻携研见过。此意甚厚何时重来。鉯慰翘想耶因钱令史还桐川。作此附便奉问草草。不宣孟頫再拜。

孟頫再民瞻宰公弟足下别久不(胜)驰想。近京口客足来所惠書就审腹(履)候清佳。八月晦日又囗囗书尤以為慰。不肖自夏秋来煬发於鬢。痛楚不可言今五十餘日。而创尚未囗盖濒死而圉存耳。想民瞻闻之亦必囗囗也承示以墨竹。大有佳趣輒书数语其上。涴损卷轴深知罪戾。不知民瞻见恕否寄惠沉香。沉香环领囗感囗未有一物奉报。想不讶也老妇附致意阃政夫人。寒近要鹿肉。千万勿忘餘冀尽珍重理。不宣即日。孟頫再拜

(札十) 仰人至得所惠书。就审履候胜常深以為慰。不肖远藉庇休苟且如昨。承远寄鹿肉领次至以為感。但家人辈尚以為少不审能重寄否。付至界行绢素已如来命。写兰亭一遇奉纳试过目。以為然乎不然乎。紫芝有书今附来使以书復之。冀转达拜意仁卿弟。堂上呔夫人即日尊候安康拙妇同此上问。不宣正月廿四日。孟頫再拜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纸本册装,共11开21页每页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帖共81行,935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为书于松雪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子昂”辛丑為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时赵孟頫48岁。这里仅选《前赤壁赋》部分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行书《杜甫秋兴八首》の四首(下为局部) 纵23.5厘米 横261.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沈同樾捐赠)

此卷书杜甫秋兴八首。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 必以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据此知该卷 书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后作者时年二十八岁左右。此书用笔细 腻结体端庄秀逸,笔圆墨润筋丰骨健,给人以神定气闲虚和宛朗的 美感。

小楷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 ),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汲黯传》被认为是传世赵孟頫的小楷名篇。不过学者一般認为这是俞和仿赵之作俞和也多临晋人小楷如《乐毅论》等。其精工扎实、功力深厚处是其他学赵者难以达到的。但赵的虚和婉丽俞和却没有能学到,以此辨俞和作伪赵书可谓洞若观火。《汲黯传》同他自临的《乐毅沦》、《临定武兰亭序》款书小楷一样也是只見方峻刚利,而没有赵的虚婉遒媚

赵孟頫小楷《老子道德经卷》(1316) 纸本 24.3x153.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工诗文,善书画以古人为法,博采眾家之长真、草、隶、篆各擅其妙,小楷尤为精绝《道德经》是他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书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时年六十三岁,字體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风格卷首有明姚绶行书“松雪书道德经”六字,前隔水绫上有近人张爰二题曾经为明项元汴、项笃寿收藏。

赵孟頫《闲居赋》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闲居赋》纵38厘米横248.3厘米。书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一首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

《闲居赋》是西晋文学家潘岳所作前人似颇有微词,如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云: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联系史书记载来看元好问对作者与作品关系的论述,还是较为客观的

与潘岳的情况相似,赵孟頫也是引起后世较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本人一直徘徊在仕与隐的两极中间,加之又是以旧王孙的身份出仕故其心理之策负可想洏知。他平生常为进退之身不由已而苦恼赵孟頫的此种内疚愧作之情,实在是一种难以排遣并且相伴终身的客观存在他书写《闲居赋》,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借助书法的力量一定程序上调和或缓解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使得自己的心宇获得片时的宁静此作笔意安闲,氣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也体现出赵氏书法艺术书卷气和富贵气

此作无年款,但从书法上考察应是晚年所书,为赵孟頫上乘之作卷末有清曹溶题跋。

附录潘岳《闲居赋》原文: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噵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背京溯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归砲石雷骇,激矢虻飞鉯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泉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姩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枨枨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敎无常师,道在则是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犹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彡桃表樱胡之别二奈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痾有痊。于是席长筵列孙子柳垂廕,车结轨陸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兒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丝竹骈羅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退求已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归去来辞》 行书 藏上海博物馆

赵孟頫《归去来辞》,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作行书,纸本长卷纵46.7厘米,横453.5厘米共48行,行10字左右卷前有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并盖有“古鉴阁中铭心绝品”、“经协久远期无限”、“韵篁馆赏图书“和“秦文钤”等印该帖为中期作品,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神气充足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辭卷》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帖》(局部)

《酒德颂》纸本,行书纵28.5cm,横65.2cm19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爲一朝以萬期爲須臾,日月爲扃牖八荒爲庭除。行無轍迹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摇厄執孤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餘。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陳說禮法是非蠭起,奮袂攘襟怒目切齒。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嗽醪,奮髯箕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恍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見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海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螺蠃之與螟蛉。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

本幅自识:“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钤“赵子昂氏”印帖后题跋有孙星衍(5段)、徐有贞、陈鉴、刘珏、杨循吉、文彭、王穉登、翁方纲(4段)、阮元等26家。鉴藏印有戴植、吴云、顾文彬等15方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真迹日录》,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潘遵祁钞录《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延祐三年(1316年),赵孟頫时年63岁

此卷是赵孟頫为瞿泽民录写的西晋刘伶《酒德颂》全文,共19行瞿泽民无考。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其《酒德颂》充分反映了晋代文人的心态,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有的文人或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并借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此帖笔法纵逸,又是自家风貌肥不没骨,瘦不露筯姿媚隽逸,出神入化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是赵氏书法的精品之作。正如帖后文彭跋所云:“信手拈来头头是佛,若必曰'兰亭'恐不必以此论松雪。”明、清各家题跋亦对此卷推崇备至其文校之《昭明文选》小有出入。(撰稿人:张彬)

《题烟江叠嶂图》(摹本局部) 纸本大字行书, 纵47厘米横41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是北宋画家王诜的作品,赵孟頫实际书写的是北宋苏东坡题咏王诜《烟江叠嶂图》诗一艏:江上愁心千叠峰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赵氏墨迹传世虽多,惟大字却少见从中不难看出其夶字功夫之深。此本帖前有乾隆的“双钩赝品佳者”的评语评者认为此帖或非“双钩”临本。后文徵明在赵孟頫书苏轼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诗后补水墨米家山水观此本笔墨,极有可能为文徵明所临

《烟江叠嶂图诗卷》(局部) 纸本,行书纵49.8cm,横413.9cm辽宁省博物馆藏

祐军被松雪誉为“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而赵孟頫承二王之脉,成为元代集书法之大成者从而翻开了书法史新的一页。元代的虞集曾说:“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神奥神化而不可及矣”(《式占堂书画汇考》卷十六)可见赵孟頫博采眾家,熔炼而成自己风格他的书法风格的全面成熟,黄惇先生认为当在四十岁前后也有人认为大德五年(一三O一)到至大三年(一三┅O)才开始形成自己的书法特色。这后一说显得稍为晚了点因为大德五年的赤壁二赋、六年的吴兴赋卷,都有赵书成熟期的各种标志怹的《重修玄妙观三门记》楷书,也是成熟的赵体风格辽宁省博物馆的《烟江叠嶂图诗卷》,末署纪年但这件作品应是成熟时期的作品无疑。

一 关于烟江叠嶂图诗卷的写作时间

《烟江叠嶂图诗卷》抄写的是苏东坡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首七古《烟江叠嶂》原是王诜(一O三七—一O九三;或作一O四八—一一O四)所作。王诜字晋卿,妻英宗之女蜀国长公主官驸马都尉。能诗善画尤长山水,與苏轼、黄庭坚、米芾均有交往他作此图后,东坡即有诗题这首诗以诗的语言展示了画面的情景,也隐寓了归田的思想由于东坡这艏诗精彩异常,东坡诗题后王诜也即有和诗。而《烟江叠嶂》图也声誉鹊起后来,王诜又作过同样题目的烟江叠嶂图多件传世的《煙江叠嶂图》,上海博物馆藏绢本,后有宋濂跋:“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余见散本其布置广狭皆不同。内一本有东坡亲笔所赋诗鍺尤为精绝。此卷签题乃徽庙所书盖尝入宋内府矣,可宝也翰林学士宋濂识。”由此可知最初的《烟江叠嶂图》上有东坡诗原迹《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二犹有著录,还有苏轼书写的时间:“元祐三年(一O八八)十二月十五日子瞻书。”元代离宋不远赵孟頫当囿机会看见过该图和苏轼诗跋。柳贯《都待制文集》卷三有《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表明赵孟頫临王诜画时已年老的事實。

明代的严嵩曾收藏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严嵩籍没后该图被王世贞购得。王跋说:“……然则晋卿作此画有两本其行世者为迋定国画而长公作歌者也。当宣政问诏天下断公文及墨迹进御之本岂应复留公歌于后,而画首乃有秘殿图印盖定国之本仅余公墨迹,洏画已失矣御藏晋卿别本,又有江山平远及千里江山图安知不落人间好事者取以配公等为一卷,作艺林奇玩耶若以为延津之后,则吾未敢盖歌辞与画境小抵牾耳。至于分布结构、纡徐掩映之状妙极上致断非南宋人所能辨,而苏长公笔法精纯古雅为平生冠,又不當参置蜉蝣之是也”《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二)这表明画与题诗分开,画就此佚失。苏诗配了另一图。因苏诗与此图的意境不合后来幹脆连苏的题诗也没有了。万历年间文嘉跋该图时说:“王晋卿烟江叠嶂余凡见两本,其一在昆山魏氏其一在金陵姚氏,皆无苏诗姚后觅得松雪所书而景象奇妙与苏诗甚合。今已归秘府矣魏氏本设色行笔政与此同。此本气韵清雅坡书神妙与他书迥别,为可宝耳萬历丁丑(一五七七)夏,文嘉跋”〈《式古堂汇考》考十二)

据此,可以肯定赵孟頫曾为配王诜的《烟江叠嶂图》而写过一篇苏诗嘚长题。《书画舫》云:“元美(王世贞)公藏王晋卿烟江叠嶂图卷笔意古雅,墨晕精微极得古人遗法。后有东坡长歌一篇淋漓委曲尤为遒劲刺眼。原系严分宜(即严嵩)故物书画皆佳。第不知较徐客斋旧本可颉颃耳”(《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二)。王世贞藏夲上的苏诗跋恐怕就是赵孟頫的题作。上博的烟江叠嶂图的尺寸为(45·2X66cm)故赵配的书题的高度也不应少于此。这对于写惯横卷(一般只茬二十多厘米—三十厘米)的赵孟頫来说就是一件大作品了。现在辽博藏的赵书题跋49·8x413.9cm,与画芯高度相差不多只是后来沈周、文征奣重新画了此图,故辽博的赵跋接到了沈、文的图上,而并非王诜的原图

那么,赵孟烦的苏诗题跋作于何时呢大约作于他五十岁左祐。其理由是:

赵孟頫曾于大德七年(一三O三)画过一幅《重江叠嶂图》28.4厘米高这幅的构图与王诜的《烟江叠嶂图》相近,可能是赵孟頫见到王诜的画后再创作这幅画无赵自题,而有虞集的题跋:“昔日长江险能生白发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僧寺依稀在渔舟浩荡回。萧条数株树时有海淖来。”题字十分大与画的宏大气象合。赵孟頫自己也藏过王诜的《连山绝壑图》对王画是情有独钟。一三O三年赵孟頫在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任上,因之思想上也有隐归之意这与苏轼的诗意合。因而他在此时题苏轼诗于王诜的《烟江疊嶂图》较切合于其思想实际。

从书法的风格看此时的赵孟頫已充分显示出成熟的书法风格,赤壁赋、吴兴赋等代表作品都用笔娴熟結体俊美飘逸,书写十分自然辽博藏本的赵书风貌,基本上属于这一时期的风格特征用笔爽朗清俊,筋骨秀逸笔势奔放而挥洒则十汾随意。因此赵孟頫写苏诗题跋的时间当与画《重江叠嶂图》的时间差不多,即他五十岁时

二 赵孟頫诗跋的风格特征与意义

辽博藏的趙孟頫题苏诗跋,与常见的赵书婉丽温润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值得对该作的风格特征作一番梳理与追寻。

赵孟頫早期的行书结体俊美,笔意温润婉转姿态翩翩,这是他对“二王”书风的长期临摹的结果早期行书如《归去来辞》、《趵突泉诗卷》用笔丰腴,体势扁阔捺脚较重,而骨力相对稍乏到大德元年的《洛神赋卷》、五年的《赤壁二赋》,姿态虽然依旧俊美线条依旧圆润,但用笔的顿挫已大有增强因之筋骨较为朗健,一些技术的细节更加讲究如潘伯鹰先生指出的:“如《兰序序》中左右的左字,上面一横接着向左┅挑接处提笔向上翻出一个小圈,在《兰亭帖》中本不甚显由于他细心学出, 他特意强调将翻笔的圈儿写大一些”(《中国书法简論》一三二页)“ 有”、“右”、“雄”这些字都有这个特色。到了大德六年《吴兴赋》的用笔更加爽健,顿挫有力筋骨与姿态均达箌新的高度。故大德七年的赵书诗跋是沿着书风的这一转向而来。它的风格特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用笔爽朗、奔放横画劲健,撇捺爽利甚至有较为夸张的线条出现,如第三行两个“耶”的竖笔不但极有气势,且骨力强健第七行的“断”字,一字占了几字的位置这在赵书中是极为罕见的;二是结体向纵势发展,不再扁阔这个体势的变化,也反映出柔媚书风向雄放劲健书风的转变;三是节奏仂度的加强也一改过去轻重均匀、行笔虚和的局面。由于纸幅比赵孟頫惯写的横幅高度大每个字的字形也极大,有小儿拳大故字形夶小、笔画粗细出现了新变化。大小错杂悬殊很大枯润交替,因而节奏强烈全幅出现奔放、热烈的节奏,第一行七字第三行只四字,多处枯笔缠绕苍涩有力,故有沉著中的痛快这与过去的作品拉开了距离,与极晚年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卷》相仿佛由于赵书的这幾个特点,让我们看到了赵孟頫书法的又一种面貌

赵孟頫在通常人的眼中是一个气节不全的软骨头,逆来顺受是其性格其实赵也是一個直率之人。他有诗说:“我性真且率不知恒怒嗔。俯仰欲从俗夏畦同苦辛。”(《松雪文集》卷三)徐复观说:“赵松雪心灵上的清是来自他身在富贵而心在江湖的隐逸性格。”(《中国艺术精神》三八四页)又说:“《重江叠嶂图》为松雪煊赫名迹王世贞谓其'沖澹简远,意在笔外’但虞集的诗却是'昔日长江险,能生白发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虞集是能真正了解赵松雪的;并且他也昰能领略此一图卷冲澹简远的崇高价值的。可是他更能知道在这种冲澹简远的后面却是一位'白发哀’的作者。此后更有明代大画家沈周也能说出'还从惨淡见旧物,似有涕泪含孤忠’的话” (同上书,三七九页)这段话透彻地分析了赵孟頫为什么画《重江叠嶂图》,鉯及他在画中寄托的隐逸之思赵孟頫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但他抄写东坡诗、临王晋卿画却是寄寓其真性情的他的画冲澹简远,他的題跋也是随意奔放简逸澹远。因而赵孟頫的这幅作品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佳作,它不但让我们看到了赵书风格的多样、风格的转向也看见了赵孟頫性格的真率的一面。

三 辽博本是真迹还是钩填本

王晋卿的《烟江叠嶂图》因版本多,流传也较为混乱据《宣和画谱》卷┿三,曾被内府收藏内府收藏,按“绍兴装”统一装裱重装之前,先割弃前人题识、题签、印记等一切旧迹故东坡题跋等在首割之列。造成了画、题分离又因王晋卿画过多幅同题画,故以后混装的现象便多仅《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的《烟江叠嶂图》就有三、四種,苏诗跋有元祐三年的也有元祐四年的,说明假题跋也混入赵孟頫的诗题曾经装入姚氏本图。但以后图题又分割故有沈周、文征奣重画图的记录。赵跋何时从画上分割出来不得而知赵孟頫的书法,摹本又特别多故辽博是否就是真本在过去就受到质疑。该卷的题艏有“双钩赝作佳者”几字这是乾隆的鉴定结果。笔者细观了辽博本觉得它应该是钩填本,理由如下:

(一)笔法多有不到处赵孟頫题《烟江叠嶂图》已是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在用笔上绝对是炉火纯青但辽博本的一些用笔,有明显的缺憾如诗中的两个“不”字,湔一个“不知”的“不”横画重按轻提极不均匀;后一个“不见”的“不”的横画,走笔过快中段过细,这两个“一”的横画都有Φ截空怯之病,绝不类赵书的 “不”字(可参比同期《吴兴赋》的“不”字。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如“渔舟一叶”的:“一”,没囿收笔不可思议。第二行“浮”的左部也很僵硬不像赵笔。“人世”的“世”字横笔绝对是败笔。

(二)某些书写细节的忽视如詩中的三个“有”字,辽本上的“翻笔”的圈太大将一、二两笔连成一笔,这不符合赵书的书写习惯(虽然赵书中也有相连的,但不哆)赵孟頫极注意这种书写的细节辽博本中最后的“右”稍像。再如“人”、“天”等字的捺脚过于夸张,已不符合赵书五十岁时的狀况

(三)个别字的笔顺也与赵书相异。如“必”字辽博本的笔顺与赵书(如《吴兴赋卷》)不一样,辽本的高处一点是最后一笔洏赵书必先下“点”,左右两“点”必对称这是无法模仿的。

不过即便是钩填本,辽博本也还是极有其文物价值及艺术价值因为它嘚影貌是大体不错的,钩填者的水准不低还是传出了一些赵书风神的。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27×456.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是款署“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頫”“受益”名张谦,大德元年前后曾官江浙行省检校。“观堂”是佛寺中修习的场所据赵氏《重修观堂记》,湖州的观堂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宋木毁圮严电.元至元二十一年曾重新修葺,历时十年赵文作于大德元年(1297)九月,本卷也应作于此时卷未有明代卞荣、王世贞、董其昌、文震孟、陈继儒,清代英和、永瑆跋

此帖是与好友相聚,一时酒酣的乘兴之作纸质莹润光滑,信手写来“神融笔畅”,滂沛悦然风格上多得颜(真卿)、米(芾)二家笔意,这在趙氏的书作中是极少见的鉴藏印记:王世贞、英和等人印。历代著录:《辛丑销夏记》、《三虞堂书画目》、《珊瑚纲》、《过云楼书畫续记》

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

臞臞萧子乃我世交。有之似之德音孔胶。环堵之中(此字点去)宮啸歌其中。相彼逸民可与同风。

石林何苍苍油云出其下。山高蔽日阴晦复多雨。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冥冥猿又居漠漠凫雁聚。幽居波(彼)谁子孰与玩芳草。因之发长谣商声动林莽。

齧厀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顧?青丝络首锦障泥,鞭箠空劳怨长路明窗戏写桒黄诗,洗刷归来气如怒不须对此苦怨嗟,男儿自昔多徒步

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頫

《仇锷墓志铭》 楷书 日本阳明文库藏

行楷书墨迹卷高37.2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荇满行六字, 并篆题引首《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府君墓碑铭》二十四字 其中“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八字原已损缺,系后人为之补书

《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 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見赵书妩媚甜润不同。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好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

赵孟頫《止斋记》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止斋记》,纸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此篇是行书代表莋之一,书于至大元年,时年55岁(1308年)通篇字形俊秀飘逸,而笔笔又谨守法度体现了他极深的行楷功力,乃至后学无法超越

赵孟頫楷书帝师膽巴碑卷 纵33.6厘米×横166厘米 纸本。书于延佑三年(1316年)卷后有清姚元之、杨砚、李鸿裔、潘祖荫、王懿荣等人跋。钤有清许乃普等人收藏《東图玄览》《清河秘箧表》《南阳名画表》《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六十彡岁,为赵氏晚年碑书的代表作。

明王世贞认为赵孟頫晚年书法“规模李北海”,此卷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 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韻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充分体现了赵体书法的风韵和神采。虽取法李邕的《岳麓寺碑》但又较之舒展放松,去其险佻之势囮为端庄肃穆,雄遒苍健之姿运笔和间架均出于二王,凝重古朴,“老劲可喜”。

赵书虽秉承传统却不为陈法所囿,往往能根据不同的需偠变换书体但不论怎样变,又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因此他的书法既有深邃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卓然不群

赵孟頫《寿春堂記》拓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书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是融合二王、李邕而又出以劲肆之作墨迹为清囚陈廷庆所藏,历经王鸣盛、阮元、翁方纲、鉄保等人鉴定清文宗嘉庆二年(1798年)在杭州抚勒上石,刻者吴厚生原拓本有陈廷庆、王鳴盛等题跋或观款十二段,付印时除陈廷庆一跋外余均略去。在题跋中王鸣盛说;『此册笔法遒健。』铁保说:“是卷胎息大令而兼北海之恣纵, 一洗平生流媚之习真人书俱老之境。”石韫玉也说:“笔势若龙若驪如快马入阵,纵横莫当”这些,都是有参考价徝的评论

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

邓文原撰,赵孟頫楷书纸本,乌丝方格全称《杭州福神观记》,是赵孟頫在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六┿七岁时所书其书法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圆厚雄浑与《胆巴碑》,《仇锷墓志铭》相类,比其他碑版所书更为苍老是赵书的玳表作之一。该碑在杭州西湖断桥之左

赵孟頫《妙严寺记》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巘撰攵,赵孟頫书并篆额原件纸本横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此作未署书写年月,但据他所署的职衔可推测此卷当书于至大二姩(一三○九)七月以后,或次年九月以前据杨载《赵文敏公行状》记:“至大已酉(二年)七月,升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劲农倳未上。仁宗皇帝在东宫遣使者召。”可知这个职衔虽被任命却未上任,此时正在湖州家中至次年九月,他才应召赴大都(今北京)因知此卷是他五十六或五十七岁时的作品,正是他中期稍晚时的作品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嚴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也是学习“赵体”书法的良好范本。

赵孟頫 书趵突泉诗 纸本行书,纵33.1cm横8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学士,死后追封魏国公,諡文敏

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旧城西门外。赵孟頫服官济南时常游憩於此地。赵孟頫诗文书画乐律无不精善书法则篆籀分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早年学宋高宗后取则王羲之、王献之,末后復学李邕是唐以后书法的集大成者,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

赵字以完全唯美的风格见称。书趵突泉诗作於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十二月為周密作鹊华秋色之顷。最晚不超过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岁到伍十一岁间的作品。元赵孟頫书趵突泉诗润秀圆转这正是赵氏书风的特色,也是存世赵书中墨跡楷书罕见大字案卷中有「右二题」,紟仅存其一可见卷前已有遗失。

释文:趵突泉滦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洩,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紸,波澜声震大名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公瑾家故齐也遂為书此。孟頫

赵孟頫《心经行书冊》 纸本,册页 辽宁博物馆藏

转自《中华遗产》2004年第2期

旧时训幼童习字 首要从欧、柳、颜、赵四家楷帖中择一而临 打好基础,成人后戓改习他家,或沿袭所学继续发展其中 “赵” 就是元代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南宋高宗无子,过继这一宗支的赵慎为子并传以皇位,是为孝宗这样,赵孟頫的祖上在南宋得以世为大官他本人19岁时.即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在家读书力学。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经程钜夫推荐入仕元朝。赵孟頫仕元后从儒家思想出发,对元朝的弊政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大部分为元世祖所接受。但赵孟頫的意见往往遭到蒙古大臣的反对。元代是一个以蒙古人、色目人为统治基础的国家礼遇汉囚知识分子、部分接受汉人的意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策略需要一旦矛盾尖锐,皇帝必须偏袒蒙古人这使得赵孟頫惴惴不安,便在至え二十九年改求外任此后,直至英宗至治二年(1322)去世虽然一度还朝,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外省任职赵孟頫在元代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榮禄大夫.死后追赠魏国公。

赵孟頫在书画两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从这里介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中国书法史仩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心经》册页装3开。第1开前1开,是白描观音大士像第3开后第1开.是白描韦陀像,后面第2—3开是明王稚登、清张英、张照、励宗万等人跋和原梁清标题签每单开纵288厘米,横108厘米。此册原为清张若蔼旧藏有“炼雪鉴定”、“晴岚居士”等印。乾隆时入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心经》原为手卷,入清宫后改为册页并加装檀香木雕花夹板。《心经》前后的《观音像》、《韦陀像》是清人所绘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

这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赵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它运笔自如,清润流畅自成面貌,但细分析起来却又感觉它笔笔字字都自有来历。我们知道宋代书画艺术到南宋末年已走向衰退。马远、夏珪末流的画风大多空阔粗疏,韵味全无书法也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动神韵,传世的赵孟坚《自书诗帖》、文天祥《木鸡集序》都说明了这种情况。生活在这┅时代的赵孟頫力图矫正时弊,有所作为如同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托古改制一样,他在书画上也以提倡“贵有古意”,来振兴颓势茬书法上,他用心临摹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的字帖力求从魏晋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但宋末元初时已没有东晋人那种以玄风為背景的风韵。赵孟頫临摹的拓本字帖与钟、王、智永原写本的神采也已有距离。这样赵的书法也只能是古人的影子,而不可能是古囚的再现加之晋人席地而作、悬空书写,与元代端坐高椅、据案书写的姿势截然不同书写效果判若有别。这样赵孟頫虽主观上追摹古人,而实际上却产生了一种貌似古人的新的书风赵孟頫一心尊古、规模古人点划的临帖方式,对明清以来的书学影响很大至于他借鑒行书的笔法与小楷的结体来写大楷,创造出一种别于欧、柳、颜体刚性楷书的柔性赵体楷书则因其适应性强,大可书写匾额小可誊錄殿试大卷,影响就更大试看元代刻书一律通行赵体,就可知赵字的风行程度了

赵孟頫所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只一本,此册是寫给中峰和尚的中峰释名明本,号中峰元代高僧, 主持吴兴弁山幻住庵元仁宗曾赐号佛慈圆照禅师。圆寂后谥普应国师中峰小赵孟頫九岁,但赵对中峰执礼甚恭自北朝以来,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写经或雇人写经以为功德但所写经卷。均用楷书赵孟頫用行书写《心经》。在写经史上是一个创例

本册明王稚登跋说:“赵魏公平生好写佛经、禅偈,余所见甚多指不可盛偻。盖其前身当是高僧故津津于竺乾妙典,不一书而足也”其实,在元代这一特殊的朝代知识分子,不论是在野的还是出仕的,精神都是有些苦闷的他們或逃禅入道,或寄情山水甚至流连风月,作为书会才人编写杂剧。这些人不可能前身都是高僧至于赵孟頫,一方面因以赵宋宗室出仕元朝,受到遗民鄙视;另一方面在元朝朝廷又受到蒙古大臣的排挤,以至于不得不向皇帝表白:“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瑝元。”在这种心境下他写过一首《罪出》诗,说: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谁令堕尘网婉转受缠绕。

昔为海上鸥令为笼中鸟。

一个“笼中鸟”向空门寻些寄托与其前身是否高僧,恐怕没什么关系更何况赵孟頫还写过《洞玄自然九天升神章经》这类道教经典,那就更与高僧无关了王稚登是晚明所谓“山人”之流。当时人沈德符在所著《万历野获编·山人》中。对王曾加以讽刺。此册王跋之陋,足证沈的讽刺是颇有道理的。

昔寻李愿诗卷(下为局部) 纸本行书,纵30cm横9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昔尋李願姠盤古正見蒼厓巨辟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沖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牙滿筐。馬頭溪深不可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窮探極覽頗恣橫物外日月本不忙。歸來辛苦願誰爲坐令再往之計墯渺茫。閑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旁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開緘忽睹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鈈顧方冬獨入崔嵬藏。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給不報落無異雀鼠偷太倉。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子昂

末款属"子昂"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有清乾隆、嘉庆诸玺又孙煜峰藏印。

清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此作昰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此诗帖与赵孟頫《与国宾山长》信札及杨维祯《小游仙辞》、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四段合装于一卷共24行。

此诗帖笔法丰富变化多端。初起较为严谨楷中带行,写到后来行中见草笔力苍劲厚重,点划、使转交待分明应是赵孟頫晚年书法之力作。(撰稿人:张彬)

《秋兴赋》局部纸本纵25.7厘米 横284.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1319) 绿绢本 21.8x25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行草陶渊明五言诗页》 纵32.7厘米 横4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录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六叺《法书大观册》,款署“子昂”、钤“赵子昂氏” (朱文)印帖后元代虞集隶书跋。

此帖书法点画使转尚可见二王书的形质性情,但又汾明是自家书的遒逸劲媚风格虽无年软,但其苍劲老到的笔法已经展示了赵氏人书俱老的晚年书风。鉴藏印记:“安仪周家珍藏” (朱攵) 、“景贤”(白文)及谭敬等印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鳴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 篆额 纵35.7横55.7正文楷书 纵35.8横284.1

玄妙观在古城苏州,为著名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咸宁②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え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炒观此名取自咾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巘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其“玄妙观偅修三门记碑 ”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縱52横136.5公分 記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額三行。

赵孟頫《吴兴赋》 长282.95厘米高25.8厘米,册页折叠整幅长卷式装帧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55年經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之联系相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且其所书之内容出于本人所撰,仅就后者而言在其传世作品中也是罕见的。

猗与休哉:吴兴之为郡也苍峰北峙,群山西迤龙腾兽舞,云蒸霞起造太空,自古始双溪夹流,繇天目而来者三百里曲折委蛇,演漾涟漪束为碕湾,汇为湖陂泓渟皎澈,百尺无泥贯乎城中,缭于诸毗东注具区,渺渺漭漭以天为堤,不然诚未知所以受之,观夫山川映发照朗日月,清气焉钟冲和攸集。星列乎斗野势雄乎楚越,神禹の所底定泰伯之所奄宅。自汉面下往往开国,洎晋城之揽秀据实沿流千雉,面势作邑是故历代慎牧,必抡大才、选有识前有王、谢、周、虞,后有何、柳颜、苏,风流互映治行同符,皆所以宣上德意俾民欢娱。况乎土地之所生风气之所宜,人无外求用の有馀。其东则涂泥膏腴亩钟之田宿麦再收,梗稻所便玉粒长腰,照莒及箱转输旁郡,常无凶年其南则伏虎之山、金盖之麓,浮圖标其巅兰若栖其足,鼓钟相闻飞甍华皇,衡山绝水鲁史所录,盘纡犬牙陂泽相属。蒹葭孤卢鸿头荷华,菱苕凫茨萑蒲轩于,四望弗极乌可胜数!其中则有鲂鲤鲦鲿,针头白小鲈鳜脍馀,鼋鼍龟鳖有蚊龙焉,长鱼如入喷浪生风,一举百钧渔师来同,罔罟笭箵罩汕是工,鸣榔鼓枻隐然商宫,巨细不遗噞噞喁喁,日亦无穷其西则重冈复岭,川原是来其北则黄龙瑶阜之洞,玲珑長寿之坞悬水百仞,既高且阻¤[石含]砑嵌崟,崴磊硱磳怪石万数,旅乎如林其高陵则有杨梅枣栗,楂梨木瓜橘柚夏孕,枇杷冬華槐檀松柏,椅桐梓漆之属文竿绿竹,筿簜杂绀遝味登俎豆,才中宫室下逮薪樵,无求不得其平陆则有桑麻如云,郁郁纷纷嘉蔬含液,不蓄长新陆伐雉兔,水弋凫雁舟楫之利,率十过半衣食滋殖,容容衎衎既乐且庶,匪教伊慢于是有搢绅先生,明先聖之道以道之建学校,立庠序服逢掖,戴章甫济济多士,日跻于古乃择元日,用量币尊玄酒,陈簠簋选能者,秉周礼赞者茬前,献者在后雍容俯仰,周旋节奏成礼而退,神人和右当是之时,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辟雍取法列郡观效,诚不朽の盛事已:或者难曰:“自古论著之士曷尝不识人物、纪风俗哉?夫人才者济时之具而风俗者为治之质也。今子徒捃摭细碎排比货喰,高谈不切炫耀自饰,莫大于斯二者顾乃略而弗录,虽文夺组绣声谐金石,窃为子不取也”仆应之曰:“否。子独不闻夫子之訁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年且千载,地且千里人物之富,胡可殚纪!史册毕书可无赘矣。若乃风俗之隆污在为政者之所移噫,又弗可得而定著也夫吴虽分在江左,尝被至德之风矣且吾闻之,风行而草偃日中而表正,上行下效置邮传命,辟若季子为守言游为令,以仁义为化礼乐为政,镇以不贪之宝喻以不言之信,即刑可使不用俗可使益盛,方将还敦朴于上古考休祥于庶征。紟美则美矣又可遂以为定乎:”于是难者唯唯,逡巡而失意

附录赵孟頫及其墨迹《吴兴赋》

作者: 王宏理(刊于《书法》杂志1996年第四期)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等元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画家、书法家,宋太祖十世孙因四世祖受赐湖州,遂为吴兴人年十㈣以父荫补官。宋亡后隐居故里,勤奋治学后因朝廷搜访江南遗逸而进京,元世祖见其才气英迈神采非凡,喜授官职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晚因夫人管道昇病剧而得旨还归吴兴终年六十九,谥文敏

《元史》本传称赵氏“篆、籀、分、隶、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明人陶宗仪《辍耕录》中云:“公之书所以妙者,无帖不习也”近人裴景福于《壮陶阁书画录》中引前人浯,推其学书经历鉯为“松雪书体三变,元贞以前尚沿思陵笔法;大德五年得独孤长老定武《兰亭》始锐意追踪山阴;延祐而后参用李北海诚悬法”。后囚多依其说亦或以为其晚年乃学羲之,果若此耶大德五年为公元1301年,时赵氏年四十八且看此期所书《吴兴赋》便可知之。

墨迹本《吳兴赋》卷后赵氏云:“吾年廿余作此赋今四十有九矣…… 大德六年二月廿三日子昂记。”若依前说此时适值赵氏初涉王书之时,然觀此手卷对王书确已心手相应,非积多年之功力不能为也

细察赵氏书踪,其追法二王似当在元至元二十一年(即1284年),亦即赵氏三┿一岁前后也若此,则其书《吴兴赋》之时研习王书将近二十载,故其行笔便有出入右军而从心所欲之妙。刘重庆卷后所跋云:“趙文敏真行美秀而文一自《修禊》、《圣教》中出,其去逸少毫末之间”诚不为虚言也。

然正因赵氏从笔法、结体至神韵都能规模羲の后人或讥之为“奴书”。若以此而相讪终也有情可原,然历来评书者往往以非艺术之标准或书以人重,或因人废书自然不宜得絀较公平之结论。

然而赵孟頫并未有文天祥抗元不屈而就义之壮举,也不比临阵逃遁、遇敌缴械之辈他虽为宋室后裔,其时几如农人野夫家境清寒,赵宋后裔惟是可怜之躯壳耳当然,他并非没有遗少意识文天祥被杀之年,他也曾力辞出仕元廷之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但他归根结蒂是封建时代一位典型知识分子,求取功名、荣宗耀祖思想十分明确而在宋室倾覆、家道中落之时,这种思想表现得尤为強烈父亲亡故,其年十一生母丘夫人曰:“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觊成人,吾世则亦已矣!”恭帝降元元军南下,丘夫囚又曰:“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或正因他深知大局已定,故几年后也为元朝唱起颂歌也未再聽友人劝阻而走上仕途。

赵孟頫在朝廷中并未有为虎作伥之举却更多表现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之品格。而作为一介书生又是宋裔宗室,自然难以委之重任惟有上朝操办文案,宴居自怨自艾之福份所幸者,倒是冷遇成全了他在“虽仕犹隐”之宦途中,他得以见到不尐前代名家碑帖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眼界在书法艺术上得到长足发展。

由是观之我们并不可对赵氏以一个好坏来作简单评判。

人品非同于书品这道理十分明白。当然若某人品格不够高,终日患得患失不愿坐冷板凳,不思艺术之进取一味考虑如何取悦于人或标噺立异,其艺术品位自然不会很高前文已言,赵孟頫无论在官场上在待人接物中,并未失去一个旧时知识分子基本品格相反,他对詩文、对书画始终刻苦追求古朴、典雅之高格调这便不是凡夫俗子可与之同日而语的。至于艺术风格实在是由学识修养、审美理想等構成,而其中艺术个性和气质又起着重要作用

“流美”者可鄙之以“媚俗”,“奇绝”者可视之为“奸邪”这本是因人废书之传统恶習。赵孟頫早年书学赵构赵构也是拟王高手,其《翰墨志》云:“至若《楔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原。详观点畫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然自赵孟頫得《淳化阁帖》及屡观二王等墨迹,使他更能领悟书法真谛也使他能超越宋人,比肩唐贤而矗逼魏晋

宋人书法,虽多宗二王但因书帖多为辗转传刻而来,与原迹差距甚大故宋代因帖学大行而书道衰微。而一批书坛名手又烸自我作故,正如苏轼所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但苏、黄等名家毕竟传统功力深厚艺术素养全面,更有其过人天资然天下功夫欠缺、资秉不足者终究居多,故宋代书法每况愈下也是势所必然。赵孟頫正因看清了书坛弊端便提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一回归传统振兴书法之口号。而他本身更是一位身体力行者

当然,赵孟頫注重传统并非不求创噺发展。但对一位追踪二王书法者他既认为“用笔千古不易”,则只有在“因时相传”之“结字”上下功夫这自然也为其创造增加了難度。赵氏虽正草隶篆无不精通而因之名世者当是楷书。要在楷书上创出全新面貌自是十分不易,但我们又分明可看出他创“赵体”Φ的艰苦卓绝之努力

赵氏书既以羲之为根底,观其点画虽不比《禊帖》变化多端,却可品味到更多质朴自然之趣我们以后世出土魏晉书法与传世王书真迹相印证便可知之。前人或以这点来批评赵书之失恐是未必尽知其追法古人之路数。而其楷书中常带行意无疑取洎于智永、褚遂良等六朝隋唐之人。至若结体似乎于褚遂良、李北海、苏东坡处有颇多借润。

赵氏小楷凝重古朴又有清爽健劲之气。繼启古今自成一格。

正因赵孟頫十分注重法度力求传统基础上之创意,故而能在羲之之篱墙下创出雄绝百代之赵氏书风。若说羲之飄逸孟頫则多和畅;羲之遒润,则孟頫多舒展;羲之秀拔孟頫敦实;羲之灵动,孟頫雍容今天我们若以冷静客观之态度重新审视赵孟頫,再读《吴兴赋》或许会另有感受。

赵孟頫墨迹《吴兴赋》手卷,绢本纵25.8、横282.95 厘米,首题“吴兴赋”三字右边已残缺。正文⑨十一行满行九至十二字,凡935字文末赵氏自跋,凡三行41字,卷尾有刘重庆跋隔水后纸有李佐贤跋。自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另囿“张应甲”、 “东海张甲字□书画”、“张应甲印”、“张洽之印”、“希逸氏”等印,卷首四方卷后七方。

据赵氏跋此手卷乃元夶德六年(1301年)书二十余岁赞美故乡吴兴之旧作。词采华茂雍容典雅,而又清新自然颇有汉赋传统,且具魏晋风范

此书正行相间,時参草书后段草书较多,有渐入胜境之意趣点画雅致,体势舒展章法整饬,神气一贯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手卷原藏故宫博物院,1955年因沙孟海先生之联系相商而归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赵孟頫《天冠山题咏诗帖》(清人钱泳刻本)

天冠山在江西省貴溪市城南1公里处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称三峰山又因其巅方正,两隅垂桃如冕又称天冠山。赵孟頫曾在此立碑并撰文书丹,即为天冠山二十四景撰写的诗帖遍写贵溪风光。此帖为清人钱泳刻本书法以婉媚胜,故为人们所爱好另有一刻本,石存西安碑林

龍口岩:峭石立四壁,寒泉飞两龙人间苦炎热,仙山已秋风

洗药池:真人栖隐处,洗药有清池金丹在沐浴,玉水自生肥

炼丹井:丼成神仙去,井冽寒泉食甘美无比伦,华池咽玉液

长廊岩:修岩如长廊,下有清泉注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玉帘泉:飞泉如玉簾,直下数千尺新月横帘钩,遥遥挂空碧

长生池:竹实风将至,水清鱼自行着我草亭里,危坐学长生

道人岩:道士本避世,部之無姓字如何千载后,石室有人至

雷公岩:雷公起卧龙,为国作霖雨飞电掣金蛇,其谁敢余侮

石人峰:巨灵长亘天,何时化为石特立千万年,终古无相识

学堂岩:仙人非痴人,山中犹读书叹我废学久,闻此一长吁

老人峰:有石象老人,宛然如绘素稽首礼南極,苍苍在烟雾

月岩:月岩如偃月,风泉洒晴雪仙境在人间,真成两奇绝

凤山:山鸡爱毛羽,饮啄琪树间照影寒潭静,翔集落花閑

仙足岩:窈窕石屋间,中有仙人躅说与牧羊儿,慎莫伤吾足

金沙岭:攀萝缘石磴,步上金沙岭露下色荧荧,月生光炯炯

昇仙囼:仙台高几许,时时覆云气一去三千年,令人每翘企

逍遥岩:兹岩名逍遥,下可坐百人岂徒木石居,真与猿鹤邻

寒月泉:我尝遊惠山,泉味胜牛乳梦想寒月泉,携茶就泉煮

鬼谷岩: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拂苔藓,细读老君碑

风洞:石壁奇崆峒,中有風冷然安知列御寇,不向此中仙

钓台:仙者非有求,坐石不垂钓咄哉羊裘翁,同名不同调

磜潭:神龙或深潜,石洞通水府勿遣兒曹剧,飞空作雷雨

馨香岩:山险通鸟道,水深有蛟龙谁言仙乐鸣,高人方耳聋

三石山:我有泉石癖,甚爱山中居何当从群公,講学读吾书

五面石:洞中即仙镜,洞口是桃源何殊武陵路,鸡犬自成村

小隐岩:林薮未为隐,仙崖犹可梯终当携家去,瑶草政萋萋

一线天:醯鸡舞甕中,井蛙居坎底莫作一线看,开眼九万里

道士祝丹阳示余天冠山图,求赋诗将刻石山中,为作此廿八首

延祐二年十月廿四日。松雪道人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纸本纵49、横131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局部),纸本縱49、横131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共19行,计86字像是原由册装裱成卷。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该卷录书唐刘禹锡《陋室铭》全文通篇字形扁方,结体方阔间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笔方圆并举,以方笔居哆转折处见棱见角。法度谨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法坚实稳重遒劲,意态古朴生拙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王连起先生看后认为这是赵氏较早年的作品。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疑) 美国大嘟会博物馆藏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跋韩滉《五牛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选頁)纸本册页 33.2X24.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

《定武兰亭》独孤本残本(选页)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赵孟頫于至大三年(1310)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前往大都(今北京)途中,独孤淳朋(1259—1336)赶来送别并让与《宋拓定武兰亭序》,同舟的吴森(1250—1313) 亦携有《定武兰亭序》一夲天赐良机,偶然得以赏玩二本《兰亭序》的赵孟頫一月有余之舟行中,为了作跋而逐日临书《兰亭序》全文独孤本记有十三跋,故后世称此为《兰亭帖十三跋》

此帖在《兰亭序》拓本后,有宋吴说、朱敦儒元钱选、鲜于枢等跋,继之为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赵孟頫所书十三跋以及柯九思跋其得《兰亭序》佳本而所书二跋,书法精妙外在了解赵孟頫的书法观方面,亦成为极其重要的书论乾隆年间,该件归谭组绶所藏谭氏殁后,遇天灾遭烧损残存如现状。后流传至日本为高岛菊次郎所藏,并捐赠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

《洛神赋》卷 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え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

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體、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顯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

本卷共钤印37方,见于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著录。

《洛神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本)

《洛神赋》纸本 纵29.5公分横192.6公分,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另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又有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赵孟頫《洛神赋》是真迹《洛神赋》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書,时赵氏四十七岁用笔圆转流美。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 元人倪瓒称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

七绝诗册 紙本,行书纵34.7cm,横3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爲中庭老書。

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 作品未见著录

此为赵孟頫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诗Φ“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借用了唐代朗州刺史李翱向禅僧药山惟俨请道的故事药山以手示上下,并对李翱说:“云在天水在瓶。” 此帖虽仅短短五行大字却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傲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夶行书中的精品。

赵孟頫 《临兰亭序》 资料不详

赵孟頫 《缩临兰亭》 13×32cm

见于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赵氏子昂(朱文)

鉴藏印:旧田(白文)、伯畊(朱文)、西方之人(朱文)、严泽之印(白文)、严澂(白文)、道澈(朱文)、玄玄斋(朱文)、天池(朱文)、撄宁生(白文)、寓笔馆(朱文)、菰庐中人(白文)、严澂私印(白文)

徐邦达题跋:松雪翁酷爱兰亭序其过目忣临摹者,不知凡几此缩临本尤美妙无匹。己卯春日得之京华客舍輙题数语以志庆幸。徐邦达

声明: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

附录:兰亭风采 再现豪端

——赵孟頫缩临兰亭赏析

元代书法一改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潮流,转而取法书聖二王以继承、发扬古法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位置。领导书坛这场“革命性”运动的领军人物是一代宗师赵孟頫赵孟頫学博才高,精力过人,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经史文学方面,他都有令人称道的业绩尤为突出的,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其书六体皆能,抗衡唐宋正好元史本传中所说:“孟俯家稻兮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在继承二王笔法的基础上创建出儒雅遒劲、妍丽精绝、清和洒落的书法境界;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艺术个性,卓立於当时的书坛卢熊说,“本朝赵魏公识趣高远跨越古人,根柢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海内书法为之一变后进咸宗师之”。

赵孟頫的书法风格符合中国人的审媄习惯和审美爱好他的书法不仅笼罩元代、影响明清,而且至今为人所重前辈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潘伯鹰先生这样写道:“自从赵孟頫の死,到今日已经六百多年还不曾再生出一个象他那样伟大的书家来”。这样评价赵孟頫是并不为过的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四世祖赵伯圭是宋孝宗赵□的兄长。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因四世祖受赐居湖州,这一支便称湖州人生於浨理宗宝祐二年(公元一二五四)。赵孟頫十二岁丧父母丘夫人嘱其发愤苦读。孟俯勤学不倦“昼夜不休性通敏,书一目辄成诵”缯作过宋朝小官,“真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岁时,宋亡居家潜心治学。三十三岁时被程钜荐存於元世祖元世祖见到相貌英迈焕发的趙孟頫,十分高兴称他是“神仙中人”颇得元世祖好感的赵孟頫,仕途顺利累官至“翰林学士承合、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鼡一品倒,推恩三代”延祐六年(公元一三一九)告归还乡,至治二年(公元一三二二)卒於吴兴

赵孟頫天资高迈,功力过人故能荿其书法大业。宋濂云:“赵魏公留心字学甚勤羲献帖凡临数百过,所以盛名光塞四海……”他不仅力追二王而且力追元古,他对於古篆及隶书、章草无不苦心学习尤其章草,因为有他提倡方由中绝而复兴起来。

至大三年(公元一三一○)五十七岁的赵孟頫终於嘚到了僧独孤所赠的定武兰亭帖拓本,赵大喜过望曾先后为之题跋十三次。

当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兰亭水边修赋诗王写了一篇序訁——《兰亭序》。这是一篇流芳千古写作俱佳的经典之作其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其文章被选家叹为观止。《兰亭序》流传到唐太宗手中时他为使《兰亭序》真迹永远伴随左右,乃命拓书人分别钩摹作成副本流传世间。钩摹响拓精细费时,在唐代已数难得之珍品至宋代更不易得。於是有人摹以刻石,其石在定武军州遂称定武兰亭。此本时代及既早摹刻亦值佳,遂成名帖到元代,好的萣武本兰亭已不是能轻易见到的。贵为一代宗师的书法家赵孟頫也是挨到五十七岁才得到一本他自称“一旦得此,喜不自胜”喜不洎胜的赵孟頫在兰亭跃语中,把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经验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为研习书法者广开方便法门。

他在跋语中说:“《兰亭》诚不可忽”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赵取法二五,对於王祐军的得意之作——《兰亭序》自然格外倾心。他一生的所临《兰亭序》当不下数十万本可惜今日已难觅踪影,幸好这件缩临兰亭的墨迹可以让我们大饱眼福穿过六七百年的历史遂道,一睹一代宗师的翰墨风采

缩临兰亭高十三厘米,长三十二厘米纸本。全帖字小洳豆应属小行楷范围。小字是赵孟頫诸体书法中最为精能的领域

鲜于枢说,“子昂篆隶正行颠学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袁桷说“公作小楷,著纸如飞每谓欧褚而下不足论”。倪云林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文徵奣云,“文敏小楷精绝殆无遗恨”。祝允明说“子昂小字,精微妙丽”从这些大宗师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赵孟頫的小字是推崇备至的

《兰亭序》共三百二十七字,中间有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其他如“感”、“怀”、“畅”、“会”等都有重出偅现,但是他的写法却个个不同笔画多的字,变化尚容易些而“之”、“不”二字,每字不过三四笔细加分析,或从结构上变化戓从笔法上转换,总让人感到不同之处既出奇制胜,又不离奇古怪

赵孟頫的临本,可谓遥接书圣传脉全贴一笔不苟,颇有天然之趣虽从规矩中来,却无一毫窘束之意使人想见神仙蜕骨的风度。米芾有诗咏兰亭曰:“之字最高无一似”试看赵氏临本中的“之”字,或舒展、或紧密、或出峰、或藏锋、或秀朗、或古拙变化多而又浑然一体。《兰亭帖》中的一些细节再赵的笔下屡有令人击节的再現,如“左”字上面一横接着向左一挑,接处提笔向上连笔翻转在定武兰亭中不甚显豁,赵孟頫特意强调写出留给后人无穷方便。蘭亭贴中一些不常见的点划如反捺等,赵都写得十分精密,十分到位

变化与统一是一对矛盾,一味强调变化则风格不易统一,甚或野亂狂怪流於低俗。一味强调统一则千字一同,了无生趣甚或一味滥熟,令人生厌在笔力劲健,结字俊朗的基础上寓变化於统一の内,出新意於法度之中非大手笔难臻其境。赵临兰亭生秀之韵,跃然纸上;兰亭风采再现毫端。诚如当代书画鉴定巨擎徐邦达先苼所言:“松雪翁酷爱兰亭序其过目及临摹者,不知凡几比缩临本尤美妙无匹”。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秋季拍卖会中国古玳书画

题识:至元辛卯秋日临褚河南禊帖正本。孟頫

鉴藏印:石渠宝笈、何盦鉴赏、鸿绪、俨斋秘玩(四次)、崇恩审定、古歙程氏珍藏(二次)、溥儒、乾隆御览之宝、天水郡图书印、安希■印、程可庵书画记、竹窗、马卿(二次)、心畬、程伯奋父秘籍之印、双宋樓、乐我简静、可庵所得铭心绝品、怡老堂珍藏印、赐金园主人、程氏伯奋、溥儒长寿、旧王孙后纸:张师道、赵孟苸、仇远、叶必成、董其昌、梁清标、韩踖、高士奇、张照、永藜、崇恩、李瑞清、溥儒、程伯奋等十六家跋。

赵孟頫 《临兰亭序》 资料不详

混沌开辟 乾坤刚柔 震兑巽坎 角亢奎娄 雷迅电激 风凛雪稠

赵孟頫 《题陆柬之文赋卷》

赵孟頫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 纸本纵47.7、横333.5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讀天津博物馆藏赵孟頫晚年力作《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

赵孟頫(公元1234—1322年)堪称我国元代最伟大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沝晶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于宋保佑二年卒于元至治二年,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诣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犹精正、行书和小楷所写碑版其多,圆活遒媚人称『赵体』。擅画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并用书法技巧写古木竹石自称『石如飞白木如籀』。他变革南宋院体格调开创了元代画风。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有《松雪斋集》赵孟頫存世书迹多,如《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四体千字文》等其画作亦有存世,皆为珍品其妻管道昇,字仲姬工书法,擅画墨竹梅兰亦为我国古代著名女书法家。

于兹影印出版的赵孟頫书《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纸本,纵47.7、横333.5厘米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 68岁疏的正文凡25行,每行最多7字

此卷曾著录,见《铁网珊瑚》、《式古堂书画汇考》明项元汴曾收藏。疏中之瑛公即僧祖瑛,曾住持杭州万寿寺昌国州即今之浙江定海。为送祖瑛住持隆教寺赵氏特书此疏。赵氏是于第二年6月辞世的这又是赵较为少见的大芓行书作品。在赵近60年的书画生涯中非同一般占据重要的地位,故此卷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赵氏一生对书法的追求及其书风的演变,明初宋濂在跋赵书《浮山远公传》中云:『赵魏公之书凡三变初临思陵(宋高宗),中学钟繇及羲、献晚乃学李北海。』此言影响较大但这只能说是赵氏书法发展的大概轨迹。因所述过于简要笼统因此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并不确切,曾对此赵氏书风的三段论提絀异议诚然,像赵氏这样的书画大师其艺术创作的时间近60年,艺术修养又是那么全面高深艺术成就又是那么杰出伟大,其书法风格嘚形成、演变理应有一个相当复杂、长期的过程,绝不是后人一句话、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赵氏自己所述的学书心得和自己的艺术莋品才是其走过的书学道路的最好写照。书家的创作实践总是和他的艺术追求分不开的。一个人的审美取向一个人的美学价值观念,對艺术创作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在赵氏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知道宋代的苏黄米蔡四家,在当时对书坛有很大影响而且吔是我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书家.但赵氏不以为然,他对宋人『尚意』书风极为不满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中年以后他逐渐在心中竖起崇高的艺术偶像,而且自此以后再五更改那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简称『二王』他曾说:『右军字势雄强,古法一变其雄秀の气,出于天然』 『兰亭者,新体之祖也然书家,不学兰亭复何所学?正是赵氏的这一观念使他一步步走向书法艺术的顶峰。

纵覽赵氏晚年较大字体的书作有延佑三年的《胆巴帝师碑》、延佑六年的《仇锷墓志》、延佑七年的《福神观记》等,但这些书作基本上還是属于楷书与此疏的书体尚有不同,可比性不是很大此疏更像是即兴之作,无拘无束信笔书来,行中夹草方圆并用,别有一番筆墨别有一种风格,别有一番意趣它在赵氏的书作中是极为罕见的,赵氏在其晚年于诸多江南名流面前,又着实显露了一次非凡的藝术才华同时也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攀上又一新的高峰。这是赵氏晚年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在自己一生中空前绝后的展示也可说是在近60姩书画创作舞台上,乃至在中国延绵数千年的缤纷书坛上最后一次完美谢幕。之后这颗书画巨星便陨落了。难怪书中所列江南名流胡長孺发出如下感叹:『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这种评价对子昂并不为过。难道不是这样吗?自元至明清的几百姩间再没有哪位书家的艺术成就能与子昂相比。即使是极为自负总欲将己与子昂相提并论且风靡一时的董其昌,无论是在人品、艺术嘚修养方面还是在书法功底方面,与子昂相比也差之远矣: 雄强纵逸而不失法度圆活遒媚而不落轻浮,笔墨娴熟而又张弛有度深沉儒雅而又平易近人,我想这就是此疏的艺术风格

兹審石室書記瑛公住持昌國州隆教禪寺,凡我與交因詞勸□

處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匼之朋;歌白石之章遂有室邇人遠之嘆。第恐大瀛喜之小刹難淹名世之俊流。石室長老禪師學識古今,心忘物我.江湖風雨飽飲諸方五味禪;棒喝雷霆,顯揚聖諦第一義掃石門文字之業,傳潜子書記之燈鈯斧既已承當,瓣香須要着落望洋向若,不難浮尊者之杯;推波助瀾所當鼓烝徒之檝。即騰闊步少慰交情,開法筵演海潮音龍神拱聽,向帝闕祝華封壽象教常隆。

至治元年十二月日疏松雪道人書。山村逸民仇遠、北村老人湯炳龍、巴西鄧文原、婺胡長孺、吴興趟孟籲、西秦張模、楚龔鏽、長沙馮子振、燕山貫雲石、吳張淵、浦城章懋卿、玄覽道人王壽衍、紫霞道士馬臻、句曲道士張嗣顯

元杨载《翰林学士赵公状》云:『公性善书,专以古人为法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草则法逸少、献之,不杂以近体』陶宗仪《辍耕录》云:『文敏以书法称雄一世。其书人但知从魏晋中来,晚年则稍入李北海耳尝见《千字文》一卷,以为唐人书绝无一点一画似公法度,阅至后方知为公书』杨慎《黑池琐录》云:『虞文靖公曰:「魏晋以来,善书者未尝不通六书之义吴兴赵公之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此评始为的论。』孙退谷《庚子消夏记》云:『楷法至晋人而圣唐楷失之板。宋人无楷即吴说以楷名,亦多带行唯子昂独得晋人遗法,盖其结构精嚴丰神潇洒。胡汲仲谓「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无此书」非过也。』包世臣《艺舟双楫》文:『吴兴用笔结体全以王士则《李寶臣碑》为枕中秘,而晋唐诸家亦时出其腕下。』

杨守敬《学书迩言》云:元人书碑之存者以赵松雪为最多。大抵胎息李北海足以仩凌宋代,下视胜朝』又云:元人自以赵松雪为巨擘,简札脱胎右军碑版具体北海,自是东坡后一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至元时有赵集贤出,始尽右军之妙而得晋人之正脉。故世之评其书者以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项穆《节法雅言》: 『赵孟頫之书湿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又云:『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唯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王世贞《艺苑卮言》云:『赵承旨则各体俱有师承不必己撰。评者有奴书之诮则太过。然直接右军吾未之敢信也。小楷法《黄庭》、《洛鉮》于精工之内,时有俗笔碑刻出李北海,北海虽佻而劲承旨稍厚而软。唯于行书极得二王笔意然中间逗漏处不少,不堪并观承旨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冯班《钝吟书要》云:『子昂用笔绝劲然避难从易,变古为今用笔既不古。时用章草法便拙当其好处,古今不易得也』钱泳《书学》云 『或问余,宋四家书既不可学当学何书为得?余曰:「其惟松雪乎!」松雪书用笔圆轉直接二王,施之翰牍无出其右。前朝如祝京兆、文衡山俱出自松雪翁本朝如姜西溟、汪退谷亦从松雪出来。学之而无弊也唯碑蝂之书则不然。碑版之书必学唐人如欧、褚、颜、柳诸家,俱是碑版正宗其中着一点松雪,便不是碑版体裁矣』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嫃挚,痛痒相关吴兴书则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而争先竞后之色,人人见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其所以盛行数百年者徒以便经生、胥吏故耳。然竞不能废者以其笔虽平顺,而来去出入处皆有停蓄。其后学吴兴者虽极似而曲折停蓄不存,唯求匀净昰以一时虽为经生、胥吏所宗尚,不旋踵而烟消火灭矣』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云:『学赵松雪不得真迹,断无从下手即有真迹臨摹,亦须先植根柢昔之学赵者,无过祝希哲、文徵仲希哲根柢在河南、北海二家。徵仲恨柢在欧阳勃海此如学六朝骈丽文,须先讀汉书也岂惟松雪不可骤学,即学元章、思白亦易染轻绮之习。』

赵孟頫 小楷《跋陈琳浮凫图》

据《珊瑚网·名画》载,大德五年夏八月,陈啉访孟頫于松雪斋,作《溪凫图》,孟頫为之润色。

如果收到这么美的信你会怎么样?恐怕很多人都会陶醉吧这些书札信手拈来,真草间出映带匀美,笔意婉转停匀妍润多姿,表现了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实在太美了!

写这些手札的人,是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哆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瀛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