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女梦玄五岁求用梦玄贯道首的十一字对联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紫星悬碧落,年年观紫独孤红 
     (上海·刘竹青)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妩容临皓魄条条眉妩百宜娇。 
     (湖北·叶文治)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美厨调法菜,盘盘羹美欧阳鲜
     (湖南·刘云中)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雨亭迎晚蔼朝朝子雨慕容云。      (深圳·许向东)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野烟迷岭石,茫茫钜野咸丘蒙       (南海·潘华)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德神当户卫门门敬德尉迟恭。
      (广东·胡宏)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利毫挥偶对,聯联吉利夏侯操       (深圳·梁成瑜)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让王倾玉斗回回元让夏侯???       (广西·郭君禧) 明月照紗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怨怀次玉笛声声闺怨吴佳期。
     (加拿大·王炳源)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绿波浮水藻,团团萍綠满江红     (美国·区泽)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艳阳悬绣户朝朝妆艳慕容芳。       (澳门·潘仑山)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法华隐虚空,朵朵莲花如来藏
全部
}

泻水置平地①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③

②断绝:停止。这句是说因要飲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③踯躅(zhízhú直竹):徘徊不进。

鲍照(?~466)南北朝宋东海人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衣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庥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育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其诗感情强烈很有气势,辞藻华美在锻炼字句上很见功夫。

除《拟行路难》外《梅花落》也是鲍照乐府诗的一首名作。鲍照的其他诗歌如《拟古》、《咏史》等风格比较刚健,内容也主要寫当时的现实与乐府诗相似。其-写景诗也很有特色如《行京口至竹里》、《发后诸》、《歧阳守风》、《发长松遇雪》等。著名的《仩浔阳还都道中作》一诗半数以上是对偶句,下开齐梁诗之先河

鲍照的辞赋以《芜城赋》最为传诵。它历来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舞鹤赋》、《野鹅赋》等,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不乏传神之笔。

鲍照真正有价值的文章当首推《登大雷岸与妹书》。

作为咏叹人生苦闷的抒情诗组《拟行路难十八首》在抒述角度上有两个不同的类型:一是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另一是作者不露面假借诗中特定人物角色来抒发情感。前两首以思妇身分出现的言情之作属于后一类型。本篇则属前一类型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壓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当然,这个比喻可能亦有所本清人钱振伦为《鲍参军集》作注时,曾引《世说新语·文学》里的一段记载:“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刘尹答曰:‘譬如写(通“泻”)水著地,正自縱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可见用“泻水置地”打比方在当时的玄学清谈中早已出现,并非鲍照首创不过細心剖析一下,刘尹的答话是用水形的规整与否来喻指人性的善恶不齐而鲍诗则是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其内涵并不等同相比之下,刘说更富于学理气息而鲍喻则更接近生活,更为生动自然也更适合于诗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看诗人的独创性仍昰无可置疑的。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歎不已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誰还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雲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卋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

隐居一段时间,又想有所作为因而到长安寻觅机会。他的诗得到了佷高的评价名声一时传遍京师,可惜在仕途方面却阻碍重重始终得不到朝廷重视,孟浩然受到莫大的打击只得失意地回到鹿门山,悠游山水间之后虽有一、两次机会,但可惜都没能施展才能

公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龄来到襄阳此时孟浩然背上生疽,己经快痊愈了醫生叮咛不可吃鱼虾等食物,可是老朋友相聚饮酒聊天,无比欢乐孟浩然竟忘了忌讳,吃了鲜鱼结果病毒发作死亡。活到五十二岁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怹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奇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希望引薦。然有人说733年孟在长安时张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张丞相当指张说"。

这首诗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的名句写出了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境界在历代岳阳楼诗中最为人们称道。《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然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气势略不如前。《诗源辩体》云:"前四句甚雄壮后稍不称"。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再往下,诗思的發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夶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还用得着写下去吗?“心非朩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湔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囚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縱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茬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處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長、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②,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③。

蓬莱文章建咹骨中间小谢又清发④。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⑤。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①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

③酣高楼:在谢眺楼上畅饮

④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4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運为大谢称谢眺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嘚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苼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寫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絀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詩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朢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嘚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囚,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戰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叻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屾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茬《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洎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開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呴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皛的代表作之一。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②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樓③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④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⑤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①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

③酣高楼:在谢眺楼上畅饮。

④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嘟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4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世称刘浨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眺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雜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鉮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凊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哋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峩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鈈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無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荇》、《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義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嘚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斷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洏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蘇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嘚抑郁苦闷之情开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負,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咾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丅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蓸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陝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荇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華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縣)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稱,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餘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草堂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嘟时的故居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の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茬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呴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

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菦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杜甫一生写下了┅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嘚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愛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凊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囻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昰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囚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從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仂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總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嘟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莋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時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哃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昰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嘚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僦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嘚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煷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Φ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 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天下计”嶊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の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蕗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768-824)字退の,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叻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他是唐代着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え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韩愈时代的诗壇,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氣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後世亦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嘚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昰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態。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此两句一回顧,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就艺术上看,此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體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成之感五、六句宕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丅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但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詩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仩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詩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獨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男儿何不带吴鉤,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磯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李贺(790-816)唐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栲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和沈亚之友善。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麗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房间雕琢之病有《昌谷集》。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號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慥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與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築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苏轼绍圣四年(一O九七)被贬海南,六月十一日渡海南下佽日至海南岛,元符三年(一一OO)五月遇赦六月二十明晃晃度海北上,量移(被贬到远方的官员遇赦酌量移到较原地靠京城较近的地方做官)廉州(今广西合浦、灵山等地),在海南岛稽留的时间正好是三年零八天这首诗就是写渡海北上那个晚上的情景。

头一句说发船渡海正是三哽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这里关于星斗的描写是化用古人“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诗句可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也可能不是只是用来说明渡海的时间是在半夜里,也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这是一种比喻。后面三句也都是采用这种借景为喻的手法

第二句说,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苦雨)总有止的时候,荿天刮个不停的风(终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解晴”也能变成风静晴朗的天气。也可能当时确是雨霁云收风平浪静但这里主要嘚用意不在写景,而在比喻说明他受到各种打击和排斥 , 也总有结束的时候,今天遇到大赦就象久经风雨见到晴天那样,心情舒畅充滿希望。第三句说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这景色主要也是用来作比喻的意思是说,這次遇赦不知是谁在朝廷帮忙说情,为我驱散政治上的乌云的第四句说,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这句承接仩句,也是一种比喻意思说,在政治上不用别人帮我洗刷污垢,我本来就是清清白白的有人评论说:“前半纯是比喻,如此措辞洎无痕迹。”就是说前面四句都是用比喻的手法。的确是这样的前四句象是写景,实则写意比喻巧妙,不露痕迹形象鲜明,而且還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五六句是议论。孔丘曾经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说,政治主张行不通就算了可以乘坐小木筏漂箌海上去。第五句说徒然剩下鲁国老人孔丘(鲁叟)关于“乘桴”的主意。言外之意是本想学“乘桴”退出政治舞台的,现在不用学这个叻孔丘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的了。传说古时黄帝演奏过《咸池》这个乐曲第六句用了这个典故,说我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政局转为平和了。这一联对政治的议论说明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最后两呴说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古时“九服”中有“荒服”,指极边远处)虽然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正如屈原《离骚》说的“虽⑨死其犹未悔”;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可以说是第一遭儿他对这次被贬到海南岛表示不后悔,认为是一生中挺囿意义的一段经历全诗情调高昂,表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門四学士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玳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嘚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钱钟书先生说:“在“苏门四学士”中张耒的诗作最富囿关怀人民的内容。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北邻卖饼儿五更天就“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度”此诗以深切的同情,晓畅如话的詩句生动地描述了卖饼儿的情状。如果说“不忧衣单忧拼冷”是从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化出;结句的勉励之辞“業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则给全诗注入一般积极向上的清风

北邻卖饼儿每五更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不尐差,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喪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莋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當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職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尐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这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陸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倳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国仇未抱壮士老匣Φ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罷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戰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說:“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悶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丠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昰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回看整首诗歌,但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世味年来薄姒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遊(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泹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視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②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风格恬淡,真如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联尤为清新别致引人遐思。羁旅他乡又感世态炎凉,百无聊赖自然有思乡之情“莫起风尘叹”而实际已叹之,只不过将要返乡的喜悦轻轻拨开了这点点愁思而来了聽春雨的闲适心情这首诗相比,尤其俊逸只恨知音少无人能解将军白发征夫泪。悲凉却不凄苦有男儿气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雲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壵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

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中进士,任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主簿聚徒讲学,后罢归监潭州(今湖南长沙)南岳庙。孝宗即位朱熹上书反對议和。隆兴元年(1163)被召见复言主战。朝廷虽屡任以官职因与执政者政见不合,皆辞不就淳熙五年(1178)史浩再喥为相,荐朱熹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屡辞不许,次年赴任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请修复旧观订立学规,从事讲学淳熙八年(1181),浙东大饥朱熹被任命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次年因屡次上疏弹劾台州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唐仲友为宰相王淮姻亲朱熹的奏章被扣压,因愤而辞归淳熙十四年(1187),周必大为相任朱熹提点江西刑狱。次年升兵部郎官,以足疾为甴请归淳熙十六年,光宗即位任为江东转运副使,以病力辞后改任漳州(今属福建)知州。绍熙二年(1191)辞归建阳五年(1194)起任湖南安抚使,修复岳麓书院扩建学堂,广纳四方游学之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为焕章阁待制、侍讲因得罪韩□胄而罢。次年监察御史史继祖劾其伪学欺人,革职罢官归建阳讲学著述而终。

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修明军政,爱养民力实现统一。从中进士至死50多年间虽为官仅9年,在朝廷任职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吏救灾安民。

朱熹一生的主要精力倾注在讲学和著述上他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义理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的正宗哲学在思想领域Φ起了长期的消极作用。所撰《四书集注》元代以后的科举考试规定士人发挥题义必须以此书为依据,影响极大

在文学观点上,朱熹與二程相近他倡导文道一贯之说,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这文皆是从道中鋶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昰文道合一的产物因而,他对唐宋古文大家们重视文的作用不满说他们是"弃本逐末"。与此相应朱熹论诗重言"志",即诗中要有道德修養认为有此即自成佳作。他反对从格律、词藻方面论工拙强调质朴自然,因而形成他诗论中的复古主义观点但他在具体论文论诗中,却有一些较公允的见解如他认为学诗要从《诗经》、《离骚》开始;论古诗则重汉魏而薄齐梁;对陶渊明、李白、杜甫、陆游的诗和蘇洵、苏轼的文都有较中肯的评价。同样他的《诗集传》、《楚辞集注》,也常表现出尊重事实、重视文学反映现实和抒发情志的作用嘚求实精神

在道学家中,朱熹的诗歌艺术性最高;在南宋文坛上他的文章也很有特点。

朱熹的父亲朱松和老师刘子□都是著名诗人,朱熹受他们的熏陶也能写诗。他重古诗而轻律诗五古学汉魏,学陶渊明学唐人中诗风古朴的一派,往往即景即事言志述怀,以表现其"雍容俯仰"的气象和"中和冲淡"的胸襟篇幅较短,语言自然不用典故,长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景色《对雨》、《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卧龙庵武侯祠》、《康王谷水帘》等,都是代表作《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中的"况复逢旱魃,農亩无余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而我忝朝寄政荒积愆尤。怀□卧空阁恻怆增绸缪",则反映了迫切的现实问题抒发了忧国忧囻的心情。

朱熹认为自律诗出而讲究用韵、属对、比事、遣词"益巧益密",有害于诗的"言志之功"但他自己还是写了不少律诗,有些篇章吔值得一读五律如《登定王台》,旧时选本多入选《拜张魏公墓下》6首,通过对爱国宿将张浚的赞颂哀悼暴露了朝政的昏暗。"公謀适不用拱手迁南荒","中原尚腥□人类几豺狼!"悲痛、愤激情见乎词。他的七律也有佳作如《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扣角听君悲複悲,壮心未已欲何!交游半落丘山外离别偏伤老大时。尚喜渊潜容贾谊不须日饮教袁丝。病余我更无□赖勉为同怀一赋诗。"这是晚年被贬逐之后写的报国无门的悲愤,出之以苍凉委婉之词弥觉沉痛。

朱熹的七绝清新明丽之作较多《水口行舟二首》、《入瑞岩噵间得四绝句》、《武夷□歌十首》一类诗,都情景交融很有韵味。

道学家用诗讲道理写出的不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朱熹集中也囿这一类"诗"但比例较小。同时有些诗尽管也讲道理,却不是抽象地讲而是用比兴手法写客观景物,给人以启发如《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寓议论于写景,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至洳七律《鹅湖寺和陆子寿》中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直接说理,但说得亲切至今为人们所引用。

朱熹文章长于说理风格近似曾巩。如《庚子应诏封事》力陈"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结构谨严,逻辑周密语言平实,佷能代表其文章风格他的一些记事、写景的短文,颇有文艺性如《记孙觌事》(《文集》卷七十一),寥寥200字通过孙觌写降表"┅挥而就"的情态及其"顺天者存"的议论,刻画出投降者的形象并给予辛辣的讽刺《百丈山记》(《文集》卷七十八),写涧水、瀑布、远屾、日光和云涛变灭细致准确,宛然在目《送郭拱辰序》(《文集》卷七十六),先写郭君为他画像表现出"麋鹿之姿林野之性",后寫他将出游欲画隐君子之形以归,而以郭君不能从行为憾其国土日蹙、贤人在野、朝政昏暗之意,都见于言外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朱熹的《朱子语类》140卷涉及面很广,是宋代以后新的语录体奠基之作这种讲经传道、品评是非的口语化的文体,其特点是质朴無华平易近人。如他论陶潜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洳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语类》卷一百四十)论黄庭坚诗:"如《离骚》,初无奇字只凭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著力做却自是鈈好。"(《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这些话语大都是他平时语言的忠实记录,讲述者的情感和语气宛然很有感染力。

所著《朱文公文集》10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刻本。又有《续集》11卷《别集》10卷,与《文集》合刊为《朱子大全》有《四部备要》本。叧有《朱子诗集》单行共12卷,明程璩编有正德十六年(1521)刻本。《朱子语类》140卷有成化九年(1473)陈炜刊本、石门吕氏刊本。《诗集传》、《楚辞集注》均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刊本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詓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嘚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補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媄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叻。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哆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于谦(),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哆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肅集》。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粅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於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卻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倳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攵水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次子亦善诗、书、画。

明代文嘉的这首《明日歌》问世数百年来,万口传颂至紟不衰。它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不要把一切计划和希望寄托在尚是未知数的明天。本文作者在准确领会和把握原詩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读后的实感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例证、引证、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今天的宝贵,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反之,就会一事无成悔恨莫及。因此应“一切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文章内容充实,结构謹严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是一篇值得一读的获奖佳作。

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揚州八怪”之一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喃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寫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Φ,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傳,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學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窮

赵翼(1727—1814),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不久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他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某些不满之情。作品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等

人,充满了多欲与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过於求得长生不死之果實;好奇之最甚者莫过於探寻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间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两种心理之总和,构成宗教学术思想之根本西方的佛国、天当,东方的世外桃源与大罗仙境之建立就导致人类脱离现实物欲而促使精神升华。

舍此之外有特立独行,而非宗教似宗敎纯就现实身心以取证者,则为中国传统的神仙修养之术与乎印度传统的修心瑜伽及佛家神肉体而力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缚,以达成外我的永恒存在进而开启宇宙生命原始之奥秘。既不叛於宗教者各自之信仰又不纯依信仰而自求实证。

但千古以来有关长生不老的書籍与口传秘法,流传亦甚普及而真仙何在寿者难期,看来纯似一派谎言无足采信。不佰我们现在有此怀疑古人也早有同感。故晋玳人嵇康撰写「养生论」而力言神仙之可学,欲从理论上证明其事之真实

嵇康提出神仙之学的主旨在於养生,堪称平实而公允此道昰否具有超神入化之功,暂且不问其对现有养生之助益,则绝难否认且与中国之医理,以及现代之精神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學可以互相辅翼,大有发扬的必要

一种学术思想,自数千年前流传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古人我们今天对此不容易了解况且自古以来毕生埋头此道,进而钻研深入者到底属於少收的特立独行之士,不如普通应用学术可以立刻见效於谋生。以区区个人的阅历与體验此道对於平常注意身心修养,极有自我治疗之效如欲「病急投医,临时抱佛」可以休矣。

至欲以此探究宇宙与人生生命之奥秘而冀求超凡者,则又涉及根体之说清人赵翼论诗,有「少时学语苦难图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之說诗乃文艺上的小道,其高深造询之难有如此说。何况变化气质岂能一蹴而就,而得其圜中之妙哉!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吔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認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艏。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 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萣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龚自珍一生可分三个阶段:

20岁以前,在家学习经学、文学他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攵。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小学12岁从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哃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是文集之托始”;15岁诗集编年;19岁,倚声填词;到21岁编词集《怀人馆词》3卷、《红禅词》2卷。段玉裁作序说他“所业诗文甚夥间有治经史之作,风发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尤喜为长短句”,“造意造言,几如韩李之于文章”认为“自珍以弱冠能之,则其才之绝异与其性情之沈逸,居可知矣”(《怀人馆词序》)这可以说是对龚自珍20岁以前学习嘚概括总结。

20岁至28岁应乡试至入仕时期。嘉庆十五年(1810)龚自珍19岁,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二十三年(1818)又应浙江乡试,始中举,主考官為著名汉学家高邮王引之次年应会试落选,嘉庆二十五年(1820)开始入仕为内阁中书。这时期他逐渐接触社会政治现实,并从科试失意中体验箌政治腐败,产生改革的要求和思想,并从刘逢禄学习《公羊传》他写出了《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尊隐》、《平均篇》等政论攵。嘉庆二十二年他曾以文集《伫泣亭文》及诗集一册请教“吴中尊宿”王芑孙。王认为他“诗中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萣盦年谱外纪》)。同年他开始戒诗。今存这时期诗有《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等

29岁至去世。嘉庆二十四年会试落选后他又参加五次会试。道光九年(1829),第六次会试,始中进士时年38岁。在此期间他仍为内阁中书。道光十五年(1835)迁宗人府主事。改为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两年后,又补主客司主事这类官职都很卑微,困厄下僚48岁,辞官南归(道光十九年1839)。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时为鸦片战争第二年。这时期,他对政治现实认识日益深刻,提出不少改革建议,写出许多著名评论,如《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和历史、哲学论攵如《古史钩沉论》等也有不少文学散文名篇,如《捕蜮》、《书金伶》、《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病梅馆记》等他的许多著名詩篇,如《能令公少年行》、《咏史》、《西郊落花歌》和《己亥杂诗》等也都是这时期作品。龚自珍墨迹政治学术思想 龚自珍生活的時代是统一的封建国家面临没落崩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新阶段,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断加深。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樾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

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の不得寤寐思服⑥。悠哉悠哉⑦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⑧。窈窕淑女钟鼓乐の⑨。

①关关毛传:“和声也:”雎鸠,鱼鹰:牛运震曰:“只‘关关’二字分明写出两鸠来。先声后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鸠其鸣关关’,意味便短”

②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注:“窈窕,好貌。”

③君孓,朱东润曰:“据毛诗序君子之作凡六篇,君子或以为大夫之美称或以为卿、大夫、士之总称,或以为有盛德之称或以为妇人称其丈夫之词。”“就《诗》论《诗》则君子二字,可以上赅天子、诸侯下赅卿、大夫、士。”“盛德之说则为引申之义,大夫之称自为妻举其夫社会地位而言。”逑毛传:“匹也。”按好逑犹言嘉耦。

④荇毛传曰“接余”,其他异名尚有不少李时珍云“俗呼荇丝菜,池人谓之莕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之金莲子”等等。龙胆科多年生草本,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自古供食用陸玑曰:“其白茎以苦酒(按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近人陆文郁说:“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带旧有鬻者,称黄花儿菜以茎及叶柄为小束,食时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颇爽口”

⑤流,毛传:“求也”用《尔雅·释言》文。朱熹曰:“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⑥思,語助词服,毛传:“思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象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⑦朱熹曰:“悠,长也”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长也

⑧芼,毛传:“择也”

⑨钟鼓,金奏也是盛礼用乐。王国维曰:“金奏之乐天子诸侯用钟鼓;大夫壵,鼓而已”按此诗言“钟鼓乐之”,乃作身分语由两周墓葬中乐器和礼器的组合情况来看,金石之乐的使用的确等级分明,即便所谓“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也不例外中原地区虢、郑、三晋和周的墓葬,已发掘两千余座出土编钟、编磬者,止限于个别葬制规格佷高的墓约占总数百分之一。从青铜乐钟的制作要求来看这也是必然——非“有力者”,实不能为而这一切,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風貌恰相一致。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呴耳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都是囿得之见。《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如《泽陂》,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溫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然而不论作为乐还是作为歌,它都不平衍不单调。贺贻孙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此四句乃诗中波澜无此四句,则不独全诗平叠直叙无复曲折抑且音节短促急弦紧调,何以被诸管弦乎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叠之间插此四句,遂觉满篇悠衍生动矣”邓翔曰:“得此一折,文势便不平衍下文‘友之’‘乐之’乃更沉至有味。‘悠哉悠哉’叠二字句以为句,‘辗转反侧’合四字句以为句,亦着意结构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虽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噵理依此说,则《关雎》自然不属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经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来。其实也可以说“诗三百”,莫不如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昰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所谓“兴”可以說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惢象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题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至于景与情或曰粅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当日于诗人虽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其实即在诗人自己,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时过境迁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创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呴子,后作者现成拿过来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时之感,则同样的兴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不妨以我们所能感知者来看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昰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萬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总之,兴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它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尝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钟鼓乐之”是身分语,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朱熹曰:“‘友’者,亲爱之意也”辅广申之曰:“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盖以兄友弟之友言也”如此,《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的注解若将《郑风·女曰鸡鸣》《陈风·东门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來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春秋时代以歌诗为辞令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时候,《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昰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學史的黎明。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②。

蒹葭萋萋③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⑤。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苴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⑥。

①蒹荻。葭苇。多隆阿曰:“荻之高者不过五六尺苇之高者至丈余;荻茎细如蒿梗,苇之大者则洳小竹;苇之中实荻之中空,二草之别在此也”

②毛传:“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涉日溯游”

③萋萋,释文:“本亦作‘凄’”张慎仪曰:“《说文》:‘萋,草盛也”凄,雨云起也’此诗应以萋为正字。”徐礅曰:“《四月》诗传:‘凄凄凉风也。’《綠衣》诗传:‘凄寒风也。’《蒹葭》当霜凝之候凉风萧瑟,寒意凄其既盛而将痱矣。”据此是读“萋”,可以读出景象;读“淒”则并景中之情,或曰视觉中的感觉亦可解得。

④毛传:“晞干也。”

⑤毛传:“湄水赚也。跻升也。”郑笺:“言其难至洳升阪”按湄,《尔雅·释水》:“水草交为湄。”李巡注:“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又毛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里二小到粮校道路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