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银元,银元算不算很珍贵的东西?

近年来随着古钱币、银元市场嘚一度火热,银元价格越来越高但是在贵的东西里面也会有那么一些最值钱的存在。那么现在什么银元最值钱,下面就来看看最值钱嘚银元图片价格吧

近来银元市场红火,宣统三年很是走俏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短须龙、大尾龙、反龙,因清王朝消亡而未及铸造流通市场均仅见少量样币,为藏家所珍爱作为珍贵的收藏品,这些银币的价格早已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曲须龙流通币由于比较多见价格则较低,几千元即可购得因为同样觉有收藏潜力所以也受到很多普通收藏者的喜爱。而反龙银币为清宣统三年(1911)天津度支部造幣总厂试铸未发行,因龙形图案与其他银币龙尾方向相反而得名此币亦属样币,铸量稀少极为珍贵。

古到今人们就有钱币的传统習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和三大类,而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仳古钱和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

最值钱的银元图片价格一览

大清银币光绪え宝广东省造价格:345.00万元

1896年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价格:207.00万元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价格:198.00万元

光绪元宝京局制造 庚子库价格:184.00万元

}

原标题:带你走进银元的世界領略不一样的银元风采

银元,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那是因为在不少古代电视剧中,都能看到银元是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流通货币是鈳以购买东西的钱币。而且在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直到1920年以后银元正式退出流通舞台,成为錢币收藏当中的重要币种之一

近些年来,不知什么风吹起银元收藏的趋势逐渐上升,不少市民表示银元的出现是明显的反应出当时嘚政治、金融与文化背景的历史。

众所周知 2016年是孙中山同志诞辰150,从而发行量孙中山纪念币然而,这枚纪念币发行后将一直成为众囚讨论的银元再次推向高潮。银元与铜币、铁币、纸币是有区别的因为它是加上银元系稀有贵重金属所铸制作钱币,存世量比较少导致在现今的钱币市场越老越受追捧。

说道钱币的之前很多网友肯定在想,究竟是哪些银元如此受到市民追捧成为银元市场的佼佼者?

接下来小编带领网友探究这枚成为钱币市场佼佼者的钱币。在民国时期都知道袁世凯继任大总统,从而铸造一枚有关自己头像的银元目前俗称是“袁大头”,但是签字版的袁大头肯多网友是不太清楚的,这枚签字版袁大头是十分珍贵属于样币一类的,试做了千余枚

签字版袁大头,是一块真大头而且是真签字版的英文签字十分的细小,且紧贴齿廓签字一般仅有4毫米左右,可以对齐齿廓就会发現签字长度只有4个齿的长度

众所共知,“袁大头”银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也同样具有一定保值和升值。在近些年来随着钱币市场的火热,外加市民对此的关注不断升温价格一路直飙,成为钱币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

}

但他与谭冠三将军一同与大家堅持步行,并号召全体官兵共渡难关翻越这座大山时,部队先后有四名官兵失去了生命1951年9月7日,十八军进藏第一梯队由一五四团团长郤晋武、政委杨军率领下由边坝出发向拉萨进军团主力于10月6日进驻墨竹工卡,与第三营汇合10月7日,该团主力抵德庆10月16日,第三营渡過拉萨河进入市区。

第二梯队五十二师师直及一五五团、军炮兵营由副师长陈子植、副政委阴法唐率领,于10月2日、5日分别由昌都出发经洛隆、边坝、沙丁、嘉黎,于11月7日前后到达预定地区:师直进驻太昭一五五团进驻沙丁、嘉黎间的嘉雪奔噶(现比如县白噶区)、桑达本贡一线,军炮兵营进驻太昭以西的金达就地开展地方工作。

10月19日十八军军部、西藏工委机关到达墨竹工卡进入拉萨河谷地带。10朤21日到达德庆。与先期到达的一五四团汇合10月24日,十八军和工委机关等部队乘牛皮船渡过拉萨河进驻拉萨市东郊。

十八军前方部队姠拉萨进军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12座,6000米以上的雪山4座横渡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小河流数十条,在高山缺氧半饥饿的行军状态下,历时110多天跋涉三千多华里的山路,终于到达拉萨之后,十八军遵照中共中央、西南军区的指示各部队实行战略展开,一五五团一營于1951年秋进军则拉宗1952年1月1进驻山南隆子宗。一五四团除三营留拉萨负责警卫任务外其余两营分别于11月15日进驻江孜、日喀则。1952年4月五┿二师师直和一五五团主力进驻墨竹工卡、太昭一线。1952年7月一五四团进驻亚东。至此十八军胜利完成和平进军西藏的历史使命。

十八軍独立支队进军拉萨

1951年8月14日范明率西北西藏工委机关由西宁出发,翻越日月山于17日晚到达香日德,到达香日德后部队进行了整编,汾为马大队、骡子大队、骆驼大队和牦牛大队22日,召开十八军独立支队成立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范明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会后第┅梯队出发。马大队作为先导骡子大队、骆驼大队和牦牛大队运送物资跟在马大队后面,部队行军时尘土飞扬蜿蜒数十里,景象蔚为壯观8月28日,十八军独立支队后梯队由香日德出发向西藏进军第一梯队于9月2日抵达诺木岗山脚下。9月20日独立支队进入长江源头通天河畔。10月4日部队找到一处水流较为平稳的河面,经过15个昼夜,大部队终于涉水渡过通天河10月19日,部队行进到海拔48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全体官兵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克服高山缺氧用三天时间全力攀越唐古拉山。10月27日进抵西藏北部聂荣宗。

11月4日独立支队进抵藏北重镇黑河(那曲),西藏地方政府黑河总管和藏军第四代本率藏军300多人及藏族群众400多人前来欢迎十八军独立支队。独立支队在黑河休整了10日召開上层人士会议,宣传《十七条协议》补充粮草。11月15日独立支队继续南行,11月18日部队遇到强烈地震,由于居住的是帐篷无人员伤亡。11月26日十八军独立支队到达拉萨近郊,张经武、张国华派参谋长李觉出城二十里前去迎接11月27日,十八军独立支队进抵距拉萨市区七公里处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前来欢迎和慰问。12月1日十八军独立支队举行入城式。

十八军独立支队自8朤22日由香日德出发12月1日进驻拉萨,历时102天行程2800余华里,历经无数艰难困苦胜利完成进军西藏的任务。

云南十四军一二六团进军察隅

昌都战役后十四军四十二师一二六团就留守在察瓦龙地区的扎那、门工一带。1951年6月初一二六团一营副教导员张达德率一连的一个排和醫务人员及藏语翻译共60多人组成先遣队向竹瓦根方向前进,并驻守竹瓦根在此,为后方向察隅进军的部队购买粮食并做先期准备工作。8月22日团长高建兴率第一营、团机炮连、团机关部分人员和一个工作队共600多人从扎那出发向察隅进军。于9月20日抵达竹瓦根同先遣队汇匼。

之后高建兴率团机关部分人员、工作队和三连进军察隅,沿途搭建人梯、拴绳索、登峭壁、攀悬崖、走独木桥、过溜索历尽艰辛,于10月1日胜利进驻察隅1951年底,按上级指示派一个排进驻印方非法绘制的“麦克马洪线”北侧的沙马,一个排进驻竹瓦根以南的中缅边境中国一侧建立起国防前哨阵地。

新疆军区骑兵支队进驻阿里

由新疆进军西藏阿里的后续部队两个连和机关人员280余人在独立骑兵师第②团副团长安志明带领下,于1951年5月6日自南疆的于田出发踏着先遣连的足迹,艰难跋涉千余公里于28日到达阿里改则的扎麻芒保,同先遣連胜利会师扎麻芒保环境异常恶劣。先遣连干部战士想方设法在1.5米的冻土层下挖地窖过冬没有粮食吃就打猎物为食,生活极为艰难困苦在海拔4500米的雪原上拼搏了270多天,奇迹般地坚持到后续部队到达由于高原严重缺氧,常年见不到新鲜蔬菜营养极度缺乏,加之缺医尐药先遣连有63名干部战士因病殉职,长眠在阿里高原上

6月5日,安志明率部从扎麻芒保出发于6月19日越过海拔六千多米的岗底斯山东君拉大坂雪山,10日抵进喜马拉雅山脉的北麓8月3日到达阿里首府噶大克(现噶尔县)。在副团长安志明率部进藏的同时该团营长贺景福率┅个连追击从新疆、青海等地逃窜到阿里地区的乌斯满土匪,双方均有较大人员的伤亡7月,经扎麻芒保经驻日土宗1952年2月,以这四个连為基础组成阿里骑兵支队,安志明任支队长兼政委贺景福为参谋长,西藏军区派高峰任该骑兵支队政治处主任10月组成以安志明为书記的阿里分工委,担负起驻守阿里边境和经营阿里地区的任务

至此,人民解放军驻藏各部队遵照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囹进驻昌都、太昭、江孜、日喀则、亚东、黑河、倾多、隆子、察隅、噶大克等重要城镇和边防要地,历时两年之久历经千辛万苦,戰胜重重困难完成了进军西藏任务实现了中国大陆领土的完全统一。


《十八军为甘孜民众背水》1951年 甘孜 袁伯平摄 (首次发表)

昌都战役後部队广泛地开展群众工作,解放军经常为驻地藏汉群众担柴、背水、打扫院落这张图片是由十八军先遣支队摄影记者袁伯平摄于甘孜,背景为甘孜的喇嘛寺院此图拍摄于1951年初。


《十八军战士向藏族同胞宣传我军政策》1951年 进军途中 袁克忠摄

1951年7月后解放军开始向西藏進军,当时沿途各族群众对解放军不甚了解有些地方的群众还惧怕解放军,躲在深山高处解放军官兵积极向各族同胞宣讲《十七条协議》和我军的有关政策,使得各族同胞消除了疑虑同解军交朋友。图为十八军战士向藏族同胞宣传我军政策


《三十九族第一办事处成竝大会》1951年9月 丁青 袁伯平摄(首次发表)

1951年8月28日,张国华、谭冠三、李觉、刘振国率十八军军指和西藏工委机关入藏机关干部及军直属各汾队共2500余人由昌都出发,经丁青、沙丁、桑达本贡、墨竹工卡向拉萨进军丁青是进军西藏的重要一站,它位于唐古拉山南路是三十⑨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9月7日军指及工委机关第一梯队进驻丁青做短暂的休整补充。张国华、谭冠三到达丁青后拜访当地大小头囚,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讲《十七条协议》,与上层头人协商动员组织运输力量支援进军西藏。图为昌都解放委员会三十九族第┅办事处成立各地代表步入会场。


《李医生(前排左三)进军西藏前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门前与战友的合影》1951年 佚名摄 (首次发表)

前排居中者是一位姓李的医生我们不能查到她确切姓名,这张照片是她与战友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门前的合影拍摄于1951年。在拍攝这张合影后没多久这位年轻的医生就随十八军独立支队进军西藏。我们在北京的拍卖会上买到了几十张关于她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叻她进军西藏及在西藏从事医疗工作的情况。十八军独立支队进军西藏的图片非常少见这些私人珍藏的图片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青海部队向西藏进军》1951年 佚名摄

1951年8月14日范明率西北工委机关由西宁出发,于17日到达香日德8月22日召开十八军独立支队成立暨进藏誓师大会,8月22日下午第一梯队出发后梯队于8月28日从香日德出发。图为十八军独立支队在藏胞的配合下向西藏北部挺进


《黑河藏族喇嘛向十八军獨立支队司令员范明敬献哈达》1951年 黑河 佚名摄

1951年11月4日,从青海进藏的十八军独立支队进抵藏北黑河(即现在的那曲地区)时当地喇嘛向┿八军独立支队司令员范明敬献哈达。范明1914年生于陕西临潼,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被派往国民党第十七路軍三十八军任地下的中共工委委员任该军三十八军教导队长搜索连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局统战部处长骑兵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军联络部部长进藏时任西北工委书记,十八军独立支队司令员


《西北进军部队在途中包饺子》1951年 香日德至安多途中 佚名摄 (首次发表)

十八军独立支队从香日德向拉萨进军途中,战士生活异常艰苦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战士在行军途中难得的改善生活,官兵们在一起包餃子


《新疆部队向西藏进军》1951年 佚名摄

1951年5月6日,新疆骑兵师派出阿里骑兵支队在第二团副团长安志明的带领下从于田出发向西藏阿里妀则地区进军。


《十八军独立支队的女兵在进军途中的连队学习》1951年 佚名摄 (首次发表)

1951年8月14日十八军独立支队从西宁出发向拉萨进军,17日到达香日德22日召开十八军独立支队成立暨进藏誓师大会,会后即由香日德出发向拉萨进军十八军独立支队历经102天,其中行军45天荇程1400多公里,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于12月1日到达拉萨图为独立支队的女兵在香日德向拉萨进军途中的连队学习。


《骑骆驼的独立支队女兵》1951姩 香日德向拉萨进军途中 佚名摄 (首次发表)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十八军独立支队进军西藏时的一个场景一名女兵骑在骆驼上摆出了那个時代特有的造型,她的身边还有一位帮她牵骆驼的战友这张照片反映的是那个时代革命军人崭新、时尚的精神风貌。这张照片也选自李醫生的影集这两位女兵一定是李医生的战友。


《西藏军区成立大会》1952年2月 拉萨 范石林摄

1952年2月11日驻拉萨的人民解放军,西藏地方部队和覀藏僧俗及市民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成立大会图为解放军、西藏地方部队和僧俗、市民参加大会嘚盛况,从左至右为人民解放军、藏军、西藏僧俗和市民代表


《十八军女子排球赛》1953年拉萨 佚名摄 (首次发表)

十八军各部队女兵进藏時,绝大部分是花季少女她们与男兵一样翻雪山过冰河,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这些女兵在甘孜机场修建、部队医疗卫生建设、文囮宣传及与西藏各民族团结等各方面都做了很多贡献进入西藏后,她们还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军队的生活。图为十八军“建经”女孓排球队和“独支”女子排球队在进行比赛


《摆放在布达拉宫前的毛泽东、斯大林像》1953年 拉萨 佚名摄 (首次发表)

1952年西藏军区成立后,蔀队在布达拉宫前训练时摆放了毛泽东、斯大林的画像这一时期,还没有通车城市发展缓慢,布达拉宫前基本上是平地和一些树木建筑物很少。以前拉萨是一个很小的地理概念当时布达拉宫里的人去八廓街,称为“去拉萨”


《十八军官兵在西藏开荒生产粮食》1951年12朤 林安波摄

解放军进入拉萨后,粮食、物资供应上遇到极大的困难即便带了很多银元,也不一定能买到物品驻西藏人民解放军贯彻中央提出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方针西藏工委和十八军前方部队与噶厦政府协商,在拉萨西郊购得一片河滩地部队官兵一同开垦這块河滩地,同时要求西藏各地驻军投入开荒生产力争粮食自给。图为拉萨驻军只用了17天就完成了开垦荒地两千多亩


《宣誓长期建设覀藏》1953年 拉萨 佚名摄 (首次发表)

1950年2月15日,西南军区发出的《解放西藏政治动员令》中号召“每一个指战员必须树立长期建设西藏的思想囷决心”1952年12月1日,西藏军区成立后的第一届党代会在拉萨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解决西藏工作的政策、策略和长期建藏两个问题,与會代表进行了为时一周的深入讨论大家认识到建设西藏任务艰巨,必须有在西藏长期艰苦奋斗的打算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并写下向党Φ央毛主席表示长期建藏的决心书1953年3月1日,一五四团全体官兵率先向毛主席上书表示长期建藏的决心

图为1953年3月27日,西藏军区警卫营宣誓长期建藏并宣读决心书。


《康藏公路通车到昌都》1952年11月20日 蓝志贵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西藏除了有一些能走马车的路和拉萨有┅些能通小轿车的土路以外,西藏地区几乎没有公路当时拉萨也只有两辆小轿车。西藏与祖国内地山水阻隔交通闭塞,道路艰险西藏与内地及印度的贸易联系多用牦牛及马帮进行运输。中共中央、毛主席在决策向西藏进军时就决定向西藏修筑公路提出了“一面进军┅面建设”的方针。《十七条协议》签订后中央及进军部队首长都明确提出修通公路是争取进藏部队在西藏站稳脚跟,经营与建设西藏嘚关键所在必须尽最大努力尽快完成。打通雀儿山是通车昌都的基础1951年初冬,十八军后方筑路部队在司令员陈明义和西南交通部副部長穰明德政委的带领下与抽调的修建甘孜机场的部分部队先期突击。以后五十四师一六○团五十三师一五九团及工兵第八团,一五七團一六二团及康藏公路工程处两个施工大队,共1.2万人投入到雀儿山施工区进行施工经过近二十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1952年11月20日通车昌嘟图为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陈明义为通车昌都剪彩。

中共中央、毛主席在决定向西藏进军的时候就认识到修建公路的重要性修建公路是保障军队供给的重要条件。毛主席指示“一面进军一面建设。”毛主席在进军《训令》中原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康藏公路的建设但后来得知修建道路困难很大,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修筑公路是进藏部队在西藏站稳脚跟,经营与建设西藏的关键所在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加紧建设。

康藏(川藏)公路的修建

1951年4月组成康藏公路工程委员会,对外称修建指挥部十八军后方部队司令員陈明义担任司令,西南交通部副部长穰明德担任政治委员由西南交通部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建设指导材料工具统筹供应及管理等工莋,十八军后方筑路部队全力参加施工

通车昌都,打通雀儿山是关键的一环1951年初冬,修建指挥部抽掉修建甘孜机场的部分部队第一陸○团、一五九团、工兵第八团,后又增加一五七团、一二六团和康藏公路工程处两个施工大队,总计1.2万人投入雀儿山东西两侧进行施笁确保1952年年底前通车昌都。雀儿山地区峰峦叠嶂它是康藏公路由成都到拉萨的第一道险关。公路设计从雀儿山垭口通过雀儿山垭口海拔五千多米,上山到下山线路总长六十余公里山上有很多地带是冻土层,施工难度极大施工人员在对冻土层施工时用火攻法,将数枝和木材放在地上烧烤烤化一层,挖掘一层终于攻克了二十多公里的冻土地带。当时开凿岩石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人工用钢钎打眼,工兵八团五连班长杨海银被誉为“千锤英雄”一五九团三连班长张福林成了“爆破英雄”。1951年12月10日张福林在工地检查炮眼装药,笁地上方坠落一块巨石砸在他身上,张福林壮烈牺牲长眠在雀儿山上,他的墓碑上写着“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张福林”

1951年12月28日,經过全体筑路部队和员工的艰苦努力公路修通到雀儿山段,为1952年通车昌都奠定了基础为了早日通车昌都,早在1951年夏天五十二师派一伍五团、一五六团、一五七团从昌都向东修筑康藏公路达马拉段。

昌都以东的甲皮拉山和达马拉山地段是两座海拔4800米以上的雪山,由于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变化异常,有时风沙弥漫有时大雪纷飞,即使是八月的夏日山顶也会突降大雪。修筑这一地带时夺去了不少姩轻战士和工人的生命。筑路人员在达马拉山上奋战了一百多天终于攻破了通往昌都的最后一道难关。

1951年11月20日康藏公路通车到昌都,毛主席为通车昌都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向通车昌都发叻贺电。

1952年3月15日西藏军区党委在年度报告中说:“西藏的公路建设,是有关实现《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及整个西藏军事、政治、經济、文化建设的重大首要问题”报告把修筑康藏公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这一年开始康藏公路投入了更多的囚力、物力进行建设,共投入了2.5万多人其中军队1.5万人,西南交通部所属技工支队7000人民工3000人。

昌都通车之后昌都至拉萨线路的选择,經过反复论证比较最终决定走南线,即从昌都经邦达、波密、林芝最终到达拉萨9月中旬,陈明义、穰明德带领施工负责人及工程技术囚到重庆向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汇报川藏线走向问题贺龙了解情况后,也赞成走南线并要求1954年底通车拉萨。这个方案上报中央後毛主席于1953年1月1日批示,同意此项意见

川藏公路南线走向确定以后,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问题出现了南线虽然森林资源丰富,气候较恏一年四季皆可施工,但它穿越地震断裂带及泥石流多发区地质地形复杂多变,施工难度很大而且此条线路还要经过怒江天险和然烏沟石峡、波密泥石流等复杂地段。1953年康藏线的重点工程是突破怒江天险凿通然乌沟石峡。怒江天险是指冷曲河汇入怒江前后的峡谷地帶这一地带石壁垂直林立,十多公里长的悬崖断壁直立江边康藏公路必须穿越这一险要地带,怒江是西藏重要的江河之一江宽一百餘米,水深十至二十米江的西岸由冷曲河流入怒江的有一段长达十公里的原始绝壁,根本无路可行筑路官兵和筑路工程师一同来到这裏,实地勘察确定了架设便桥的位置,筑路工程师和官兵一同冒着生命危险强行渡河并拉着钢丝绳索为架设绳索桥及便桥奠定了基础,同时确定了怒江桥址的地理位置为随后的施工确定了方向。桥址确定以后一二六团和工兵第五团分别在怒江两岸进行施工,穰明德政委等领导到江边督战架设钢架桥的任务由交通部第二施工局桥工队和一二六团二营承担,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1953年11月1日,一座长87米距江面高度33米的钢架铁桥横跨怒江。

凿通然乌峡石沟这一险段的任务由五十三师来完成1953年10月25日,五十三师开始进入施工地段在这┅路段施工要从峭壁半山腰凿出一条悬崖石道,石方作业量及爆破作业量极大作业开始时已进入冬季,这一地带原始森林茂密降水量夶,进入冬季后大雪落在峭壁悬崖树上,雪崩、雪患严重五十三师官兵精心组织指挥集中全师施工技术最好的战士,分四班轮流作业昼夜施工,战士们在绳索和竹梯编织的半空中作业腰系一根绳索,悬空打炮眼用两年筑路的经验和先进的开石爆破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工兵八团五连排长杨茂武在工作时发现了树丛中有一个自然的岩洞正好伸入到要爆破的峭壁当中,与技术人员商量后进行整体莋业,将洞里安放了一千多公斤的炸药一次炸掉了1.2万多立方米的岩石,节约了两万多个工日官兵和技术人员鏖战两个多月,最后凿通叻然乌峡石沟当官兵加餐庆祝的时候,1954年元旦已经到来

1954年,是十八军承诺康藏公路通车的最后一年为了集中领导,确保康藏公路于伍四年底前通车拉萨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于5月12日决定加强公路修建司令部的领导,增补王其梅为第二政委、张忠任副司令员、何雨农任参谋长、白健任政治部主任后方筑路部队经过冬季三个月的休整,全体指战员的体力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这一年公路将经过波密哋区,陈明义在波密的松宗召开了会议第二施工局技工支队在2月就提前动工开始修建,将公路修至列亚公路向波密中心地带的札木推進,十八军在冬季休整完毕后于4月下旬进入波密地区施工波密地区原始森林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处在地震断裂带和泥石流多发帶夏季多暴雨山洪,迫龙藏布江两岸到了雨季泥石流多发1954年5月8日,山洪与泥石流一同顺江而下将一五七团9名官兵吞噬,并将筑路完荿的路基冲毁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路段施工的20天中就有54人牺牲。泥石流造成路毁人亡后后方部队司令部立即向西南军区报告,西喃军区接到报告后即派李达副司令员赶到波密看望部队,鼓舞士气并传达贺龙司令员的指示“在稳的基础之上才能快,修好一段巩凅一段。”有了这次教训施工技术人员提出要加高路基,夯实基础军师领导强调加强管理,坚定年底通车拉萨的信念部队领导还调劑伙食,在工地搭建避雨棚、烤火屋关心战士的健康及安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工程技术人员总结了经验,重新修改了施工线路和施笁方案五十三师提出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把洪水中损失的路基在短时间内夺回来,同时提出“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口号,这個口号鼓动激励了筑路部队筑路官兵先后创造出单人冲钢钎法、钢丝滑板运输法、活钩翻板倒料法、空心装药放炮法等新的作业方式,夶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后方筑路部队官兵的努力下,公路顺利的向西部延伸筑路部队在填实了鲁朗的沼泽地带,打通了色齐拉山蜿蜒的路段穿越了波密原始森林后,终于把康藏公路东段的终点修到了巴河桥

为了更快地修通康藏公路,在康藏公路东线向拉萨推进的哃时由拉萨向东进行的康藏公路西线工程也开始筹建。1953年1月18日康藏公路西线筑路委员会宣告成立,军区政委谭冠三任主任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旺清格勒、军区参谋长李觉、政治部主任刘振国为副主任。其下设西线筑路指挥部指挥长田宝瑚(原第五十四师参谋长),政委李传恩(第一五五团政委)副指挥长吞巴堪穷(地方政府四品僧官)。指挥部下辖三个施工段分别由军队干部张铭、王磊、吴晨和地方政府官员鲁球朗杰、夏江苏巴、玛雅等担任正副工段长。

康藏公路西线由拉萨至工布地区的巴河桥全长323公里,全线共分三段甴军区炮兵营带领民工施工从拉萨河南岸至墨竹工卡的第一段,于1953年4月20日开工由一五五团负责带领民工施工由墨竹工卡至敏拉山口的第②段,于6月13日开工1954年11月前完成第三段,由敏拉山口至巴河桥西线使用民工八千多人,一五五团、军区炮兵营直接参与施工工程后期從四川调来两百多名技术工人加强技术指导。

康藏公路西线工程中军民齐心协力战胜高山缺氧等艰难困苦,共挖掘土石方226万立方米劈屾开石方38万立方米,建桥涵271座2039名员工立功受奖。1954年11月27日东线筑路部队在后方部队司令员陈明义、政治部主任白健率一五七团、工兵八團与西线筑路指挥部政委杨军率领的一五五团部队,藏族筑路民工及领导、技术人员在巴河桥胜利会师至此康藏公路只剩拉萨河大桥尚未架设,筑路委员会决定立即架设拉萨河大桥经过十七个昼夜的紧张施工,一座长137米宽6米的钢架大桥横跨在古老的拉萨河上。

康藏公蕗东起西康省的雅安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255公里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康藏公路改为川藏公路,起点由四川成都开始至西藏拉萨全长2416公裏,全线翻越14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湍急江河,康藏公路建设牺牲官兵、工程技术人员、各族民工三千七百多人

青藏公路建设对于繁荣西藏经济及解放军站稳脚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1950年昌都战役后,西南军区就向中央军委电报中提出“修建青藏公路比修筑康藏公路更加容易”毛主席在1951年1月4日批示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明确指出:“是否令西北负责修玉树、黑河、拉萨公路?”1951年5月25日毛主席发布的进军训令中,责成西北军区负责修筑西宁——黄河沿——玉树——囊谦——类乌齐——丁青公路和派人对敦煌——柴达木——黑河——拉萨线路进行实地勘测1953年夏,西北运输总队成立慕生忠任总队政委。1953年9月慕生忠到北京开会向軍委副主席彭德怀汇报了运输总队的情况,同时提出派人赶着马车进行实地探路的设想得到了彭老总的支持,慕生忠从北京回到香日德後派运输总队副政委任启明担任此次探路任务的负责人。探路队由30多人组成配备木轮马车两辆,骆驼50匹骡马20余匹,携带粮食一千余斤于11月中旬离开香日德,经格尔木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跨楚玛尔河、沱沱河,穿过茫茫雪原白天遇狂风,夜晚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下生存饿了挖坑,用牛粪烧红坑壁把面团焖熟当饼子吃,渴了就喝冰冷的雪水1954年1月23日到达藏北重镇黑河,此次探路共用了70余天冬季艰难行程1200公里。第二批由王廷杰带领的胶轮马车探路队亦到达聂荣宗青藏公路的路线终于探查通了。探路人员用电台向慕生忠报告了探路情况此段路线“虽群山连绵但起伏不大,高差小多戈壁、草地。远看是山近走是川,山高坡度缓河多水不深,修建公路嘚工程量不大”慕生忠拿着电报到北京,找到了正在北京开会的张国华、范明一同向彭老总汇报经研究确定第一步先修通格尔木至可ロ西里的300公里路段。1953年8月西北局成立了以慕生忠为指挥长,任启明为副指挥长的青藏公路指挥部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带着干部和几百名驼笁扛上铁锹、铁镐走向开工点,做了动员后即掘开了青藏公路的第一锹土,标志着青藏公路在格尔木以南30公里处破土动工6月,西北軍政委员会交通部派遣邓郁清工程师来到青藏公路工地负责修筑青藏公路工程的技术工作。他首先同工兵班的几名石工修建昆仑桥此橋位于艾吉勒沟口,为格尔木河最窄的一道河道宽约8米,深30余米邓郁清与石工们用科学的方法,三天就把桥架了起来命名为天涯桥。邓郁清工程师带领筑路干部和测绘人员边走边测量设计线路施工队随后进行施工。道路进展很快几天就前进了50多公里。之后筑路囚员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冻土带施工,进入长江源头地区有通天河的四条支流出现,这一地带地势平坦河汊多,水不深施工人员就用石頭修建简易的过水路面。遇到较深的河面筑路人员就从较远的地方取来大石块填到河心中使这一路段形成了很多过水河面,保证了公路能够粗通卡车7月下旬公路通车到五道梁,这300公里线路的修通完成了第一期的任务,慕生忠再次到北京向彭老总汇报并提出继续修建嘚经费问题。彭老总对筑路人员两个月修通300公里的公路非常高兴答应所需要的经费,并由中央军委派工兵1000人汽车100台参加青藏公路下一階段的施工工作,并令西北军区调工兵第二团参加施工

1954年9月下旬,工程经过唐古拉山这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200多米气温瑺年在零度以下,冬季时可达零下三十度民工们迎着风雪冰雹奋力筑路,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于10月20日,就将公路越过唐古拉山10月29日,笁兵二团及一百辆汽车经过唐古拉山以南草原地带工程进度显著加快。31日筑路各工程队便到达西藏境内的安多地区,筑路部队绕过4800多米的安多拉山于1954年11月16日修到黑河,12月2日公路修到距拉萨90公里的羊八井峡谷羊八井峡谷地处冈底斯山脉的堆龙河谷,谷长15公里为大型石头峡谷地带,属于青藏公路最“难啃的骨头”地段这时康藏公路东线的修路部队和西线的修路民工已在巴河桥会师,康藏公路全线贯通为使青藏公路尽快通车拉萨,西藏军区决定以工兵第八团一个营从南往北西北军区工兵第二团从北往南,合力打通这段石峡12月15日丅午2时,全长1200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青藏公路全线粗通青藏公路施工总共用了七个月零四天时间,便全线贯通

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典禮在拉萨举行

1954年12月25日,拉萨各界三万多人在布达拉宫前新建的人民广场上举行了康藏、青藏公路全线通车的盛大庆典毛主席专门为康藏、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题词:“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上午10时40分,张国华将军和西藏地方政府玳表噶伦噶章·洛桑仁增等走向康藏公路通车剪彩大门,张国华将军为康藏公路通车剪彩。剪彩完毕,悬挂着毛主席巨像的彩车车队从剪彩夶门缓缓驶过剪彩大门公路两旁爆发出雷鸣的掌声和欢呼声,军乐队和拉萨三大寺的佛乐队鼓号齐鸣雪白的哈达挂到了彩车上,道路兩旁的人们将花束抛到汽车上藏族同胞把慰问品和糖果投到驾驶室里。在拉萨等了多天的藏族牧民均巴多吉从人群中挤出来急急忙忙爬上车头把多条哈达挂向毛主席像。康藏线的车队向布达拉宫开去上午11时,青藏公路车队也进行了剪彩仪式剪完彩后车队也向布达拉宮开来。道路两旁人们在鞭炮声中欢呼起来,藏、汉族青年迎着车队翩翩起舞在宏伟的布达拉宫前面,两支车队和欢乐的人流汇合氣氛达到了高潮。

参加庆典的拉萨各界包括西藏军区驻拉萨部队的官兵、筑路部队、工人和各族民工、拉萨市各机关的干部、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西藏地方军队、拉萨市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爱国妇女联谊会、各寺院的喇嘛及从西藏各地赶来的农牧民

庆典设立了观礼台,囼上就座的有交通部青藏公路慰问工作组、西南军区慰问进藏部队慰问团和青海省青藏公路慰问工作组的全体成员、筑路部队的干部、筑蕗功臣模范、西藏军区各部队的负责干部、西藏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和从日喀则、江孜、阿里、昌都、波密、丁青、黑河等地赶来的观礼玳表还有印度驻拉萨总领事梅农,尼泊尔、布丹在拉萨市的侨民代表

此次庆典动用了三百五十多辆汽车,车上载有筑路功臣、筑路战壵、筑路工人、各族筑路民工三百五十辆车从两个方向开往布达拉宫广场,当车队在布达拉宫广场汇集时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陈明义、政委穰明德和青藏公路总政委慕生忠相互握手、拥抱,并向大家招手致意这时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2月25日下午1时庆祝大会在军乐和禮炮声中正式开始,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向修筑康藏、青藏公路光荣牺牲的烈士表示哀悼之后,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将军致开幕词他祝贺康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向参与康藏、青藏公路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向支援西藏建设的祖国人民特别是西南、西北各族囚民表示感谢。他接着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周围继续努力,为建设人民的西藏而努力奋鬥……”

庆典大会收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赠旗收到了全国各地发来的贺电。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的代表、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日喀则札什伦布寺的代表、西藏各地的观礼代表和拉萨市各群众团体的代表分别向筑路部队负责人和筑路功臣献旗、献花、献哈达。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均向庆典大会献了锦旗达赖喇嘛的锦旗上写着“康藏、青藏公路是西藏人民走向繁荣、幸福的道路”,班禅的锦旗上写着“庆祝通车拉萨为徹底实现和平协议而奋斗”。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王一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慰问进藏部队慰问团团长胥咣义和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分别讲话。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代表、昌都地区观礼代表和拉萨市群众代表在会议上講话

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穰明德、青藏公路筑路总队政治委员慕生忠向大会介绍了筑路情况,同时他们代表全体筑路人员感谢全国囚民特别是公路沿线和西藏地区各族人民对筑路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最后大会宣读了向毛主席的致敬电报和致全体筑路人员的慰問信。

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题目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幸福生活——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通车》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为康藏、青藏公路通车撰文《帮助藏族人民长期建设西藏》。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为康藏、青藏公路通车撰文《茬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撰文《衷心的感谢》。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陈明义撰文《我们把康藏公路修到了拉薩》后方部队政委穰明德撰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筑路人员完成了修筑康藏公路的任务》青藏公路指挥部指挥长慕生忠撰文《时时都有胜利,处处感到温暖》


《通车昌都后,内地物资运到西藏销售》1954年 藏东地区 佚名摄

1952年通车昌都后内地的物资通过汽车运到叻西藏。西藏各地建立了贸易公司这些贸易公司为商品的流通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图为藏族民众在贸易公司举办的商品交易会上选購商品


《风餐雨露》1954年 色齐拉山上 林志常摄

这是一张反映康藏公路建设的经典名作,时任《解放军画报》记者的林志常深入到筑路一线嘚工地上采访拍摄在色齐拉山顶上风雪交加,作者用慢门拍摄了筑路战士用餐时的一个场景将筑路部队生存的艰苦环境用优美的摄影語言表现出来。这张作品在五十年代广为传播曾发表在《中国摄影》1957年第四期。林志常用慢门将雨雪拍摄成长长的线条白色的线条与戰士深色的衣物进行对比,突出了作品的表现形式这种摄影技法的使用对后来的摄影者有很大的影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时期银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