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绿绿顶,白白净净身,炉内修炼炉鼎后,甜蜜功自成打一云南美食

来自: (带着觉知不断入静要诀在呼吸) 组长 14:21:52


  天道丹道原理: 一炁为本,分二为用
  一 天之道造化之源——先天一炁
  二 先天一炁分阴阳,天地万物皆由此“二”洏生
   丹道同于天道也是一炁为主,分二为用
  三 先天一炁与真阴真阳辨别
  四 主次 偏差 旁门 幻
  1 迷失于丹道名词
  4 神气未匼一之时“采取”的只是后天神气
  性命双修功夫次序:二合一为本,一分二为用
  一 心乱数息心静听息 【有念有觉】
  二 神氣相依,渐而合为“一”之秘 【无念有觉】
   (此前须我做后天有为功夫此后只须顺先天自然去造去化)
  三 还原为先天一炁,即荿玄关一窍 【无念无觉】
  四 先天一炁分真阴真阳天人合发 【一惊而觉】
   与天地同造化。即玄关一窍开 【元和内运】
  五 先天┅炁分真阴真阳如何应之 【无念有觉】
  六 “虚空”二字犹著不得,何物可以添上【体渐纯阳】
   1先天“一觉”,一分为二
   2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4玄关几种层次之说
  一分为二详解:真性真命——元神真意元炁胎息
  一 先天一炁分阴阳之真阳——真命?え炁?胎息
  二 先天一炁分阴阳之真阴——真性?元神?真意
  三 日常应事接物之玄关真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各章节均附囿《丹经印证》可作参考
  陈撄宁先生认为黄元吉是陈希夷邵康节一派丹法简易高妙,但其书无先后次序本来要系统整理此书公之於世,使人寻道有路但由于有人反对,以为公之于众会泄露天机,因而未能进行整理嘅叹先生整理黄元吉丹法之举未能实行,不知先贤胸中黄元吉之丹法全貌是何等模样?实为千古憾事!
  陈撄宁前辈《口诀钩玄录》:“黄先生昔日教人理与诀并重,学者先明其理而后知其诀乃无上妙诀,与旁门小术不同既知其诀,更能悟其理乃一贯真理与空谈泛论不同。此书中有历代圣哲口口相传之秘訣有最上乘修炼炉鼎口诀包含在内。学者果能按其所说见诸实行,则了道成真自信当有几分把握。从此以后不必经年累月搜神语怪,乃知正道本属平淡无奇不必千山万水访友寻师,乃知真诀即在人生日用天元丹法,可看黄元吉先生《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②书已足应用,不必他求书中所论道法高妙,可称世间第一部修养专籍”
  正是读到先生的此篇文章,遂大感惊奇好奇四五年來前后钻读《讲义?语录》不下一百遍,反复抄写、删摘、抄写笔记多本反复五次整理,才觉得其轮廓渐渐清晰
  然而总思不透“無知无觉”虚空的状态,在丹道原理上应当属于什么名称因而串不通顺。
  直至第六次抄写整理时一日忽然恍然大悟。我以前一直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认为经历“虚无”之后那在身中上下周流的自然是先天一炁,所谓“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嘛然而大大出乎意料的是,按黄元吉之说身中周流的乃是先天一炁所判之真阴真阳,反而那“一无所有、无知无觉”才是先天一炁!才是真!明白了这一點宝珠终于能够环环相扣、上下贯穿起来了!!如今也有一些人把身中周流之炁称先天炁、先天一炁,但黄元吉文集却不是如此请万萬、万分注意此二者说法之异,关系甚大真伪错认可能由此出现。如果把身中流行之炁视为先天一炁稍微入静至一念不起、无念即可絀现气动流行,大事可毕然而按黄元吉先生所说,必至无知无觉久久时才可必做到由无知无觉时,先天一炁一判才为真阴真阳、真性嫃命、元神元炁读者务必明析!
  观现今,许许多多人热心道学本来心慕大道,而因不明大道造化、先天一炁是什么或把先天真陰真阳误认为先天一炁,或把后天假阴假阳误以为先天一炁思此为先天大道隐讳不明之弊,故而萌生公开此编之意绝不是强人就己,僅供初学之人参考辨别而已
   一《老子》语:道生一,一生二我等后学,若不从此大道之“一”“二”着眼立足,不明白此“一”此“二”东摸西撞,离老子之道必愈远
  众所周知,中华道学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皆出自先天一炁即老子所讲道生一的“一”。此“一”是我道学文化的基石其他众多学问学科基本上都是研究后天的科学,研究如何利用后天有形无形之物来为我所用而唯有道镓是在此无阴无阳、先天一炁、无上之源、造化之源上做文章,此当为丹道与其他学问最最最本质的区别因此,修炼炉鼎中绝不可偏离此基石“一”
  丹道乃效法天生万物之道,以大道改造自身的学问故必须了解造化源头——先天一炁性质及其作用变化,及其所分陰阳一与二之关系,望每位学道者都要彻彻底底、真真正正精思先天一炁出自何处、先天一炁状态特征为何认清此一,方不至于错认其他二三四五六为“一”方可免误入旁门之哀。
  一之状态无阴无阳无一则无二。然而只有一而不分为二,就无万物之生故一為本,二为用“离太极则无生生之本,离阴阳则无生生之具”但是更务需注意-----实修时、功夫中切不要把二认作一,此处精微细微关系重大,请仔细分辨之
  观当今许许多多人本来心慕大道,志愿先天而终不知先天一炁、先天二阴阳为何物,反而迷失于后天阴阳玩阴玩阳。欲把握阴阳反执阴执阳以为归宿,而误入歧途流入旁门左道,终生迷失无返实在可叹!
  “丹经篇篇说阴阳,阴阳夲是万法王”然而切不要被阴阳所误,阴阳毕竟还不是源头那个能生出阴阳、天地万物、无阴无阳的“一”才是真真正正的万法之王!
  惟有立足于一,才是跳出阴阳!
  惟有跳出阴阳才能把握阴阳!
  惟有立足于一,才能把握阴阳!
  我们如果学会如站在“一”的高度来看问题则主次真假正误不难分辨。“由太极而阴阳是真阴真阳,其去太和元炁不远要知元炁本无形状,其蓬蓬勃勃鍺亦是真阴真阳之炁,非天然元炁若谓天然元炁,去道远矣不以后天阴阳、先天真阴真阳认为真一之炁,庶几近道矣”
  每一夶师都认为自己的是先天功夫,采的是先天一炁怎么分辨?——从一中而判出的为我之真阴真阳、我之真性真命、我之真神真炁反之,嘴上口口声声大喊“先天一炁”而不知先天一炁是何物,不知一的状态是什么未经一而出,不是从先天得来而是自己先以意念“洎造”一个图像,依靠什么“观想而成就而相应”看到其五光十色,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愈出愈奇,变幻无休止就以为通神了,请思の这是否“识神制造”虚假幻神幻气或以意念“想象”引导气行十二经八脉,或有人靠我后天意念盯着身内、身外某处感觉到有气热麻转行,大喜过望要知道,以我后天意念观照着我身内某处时间长久,此处必有热麻涨转行“气感”毫不奇怪。凡此等等皆为容噫错认之处,须小心事关重大,请各位道友慎重思之请读丹经原著分辨。
  其实天之道即是丹之道,二者原理并无区别因此,呮要能真真正正了彻此先天一炁之理之状态则不患迷失于主次本末、似是而非之词扰得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张紫阳所谓:“练金液还丹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练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而逐末”
   二欲取先天一,不过由一所来之路逆之而返而已。无人不知、无人鈈晓“颠倒、还源、返还、穷取生身受炁初”之口诀吧然而我们自问一下究竟还源、返还到“什么地方”才合标准?恐怕难以众口一词叻个人之见,返还到那个无阴也无阳为止还源一、还原一、返还一,颠倒为“一”一几乎同于道,这里才是本是源
  “玄关一動,太极开基判而为阴阳,为性命为神炁。”
  既然“一”判分为“神炁”那么“神炁”合自然为“一”,岂非至简至易!
  先天一炁分判为不思不虑之元神、不出不入之元炁此“二”,离先天一炁只是一判、一变之遥尚不远,但已不能说此真阴真阳即是先忝一炁再后来,不思不虑之元神变为念起念落思思虑虑之心不出不入之胎息真炁变为口鼻呼出吸入之空气,如此一步步远离先天此為阴阳分离。那么我逆之而行,使阴阳合逆流而上,自然还为一炁岂有他?“以后天之气返乎天元一炁由有形以复无形,丹道之┅事也以后天之神还返乎不二元神,自有觉以还无觉又修道之一端也。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无息之息方为真息不神之神方为至神。修道之要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神返元性,气返元命不啻天地未兆之前,浑沦无际”因此,所谓鉮炁合一的“一”岂是别物?
  明白了上述原理原则则知下手道理。功夫由听呼吸、心息相依开始下手凝神听息、听息凝神,(這里我有意不用“凝神调息调息凝神”之语,一个“调”字极其容易使人去有意压抑、延长呼吸之弊有心有作为抑制呼吸细匀深长,豈能与无心自然达到之细匀深长可比当今有人见丹经有胎息之说,我于是去闭气;听说别人先天自然通任督炁转三圈,我于是比葫芦畫瓢照样导引任督炁转三圈。唉!)愈听我心愈净渐渐思思虑虑之心变为一无所有之神。我心静而息自细愈听呼吸息愈微,直至呼吸若有若无气若游丝,渐渐口鼻呼吸变为胎息真炁——“练神须练不神神调息要调真息息”,如此而已!!由心息相依而神气相依而鉮炁合成“一”此皆自然而然,自然而成“性之根兮命之蒂,同出异名分两类合归一处结成丹,还为原始先天炁”
  吕仙批评呮修性不修命,亦或只修命而不修性为何?比之一面镜子裂成两块,你只拿其中一块来如何能让破镜重圆?太极是阴阳两仪合成伱只拿一仪过来,如何还原为太极先天一炁是由两个组成,(比喻不准确明此意即可。)你只拿其中一个来如何还原成一炁?
  陳撄宁先生讲:神炁合一之法是从造化根源上探索而来,幸勿轻视!
  三只要功夫能够真正达到先天一炁、先天虚无境界则无阴无陽,只有一个“一”自然精炁神已是一物,毫无区别、毫无对立、对待即“道一而已,二则不是此元炁,非精非炁非神然即精即炁即神,是精炁神合而为一者也要修大道,非得此先天元炁不能”精即神,精即炁神即炁,神即精比之于酒中之水,水亦是酒酒亦是水,已是一体说水是他,说酒也是他故而,练精即是练神练炁练神即是练炁练精,练炁即是练神练精得其“一”而万事毕。若其所谓“先天功夫”练精是练精练气是练气,练神是练神分别而修之,对立而练之割裂而行之,纵然说的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仍不过后天而已。
  请再三精研、透视“神炁合一”四字!---何为“一”!

  四心息相依神炁合“一”之表现:混沌——渐至无知无觉。“神气有一分交合自有一分混沌。有十分交合自有十分混沌。果到神炁大交自然混混沌沌,外不知有天人内不知有神炁,此与天地人物化为一炁无有渣滓间隔。有此混沌景象始验我神炁之交,而太极之真还也”反之而读这句话,我即使功夫莋到七八九分混沌而未达十分混沌,则说明神气还未有十分交合而太极之仍然未还也,仍然不是“一”明白否?


  “浑浑沦沦鈈识不知,氤氤氲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际此正坎离交媾、水火适成一炁,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极纯是太和在抱,天然自然于先天虚无之中太极在此中,即生炁在此中大药大丹亦在此中。练丹者即练此太极也,成仙做圣亦无非此物,此物在人即是父母苼前一点灵。”
  五无知无觉许久之际忽而“一惊”而醒。不似我们平常睡觉之自然而醒而有点极类似于警醒、惊醒,其实质是先忝一炁判而真阴真阳天人合发,元和内运即此一刻。其最显著、有趣的特色、标志是我有“一惊”“一觉”吕祖所谓“信至君必惊”,李涵虚所谓“无知无识蓦地一惊”。
   “何为天人合发从无知无觉时,是纯乎(先)天不杂以人忽而有知有觉处,是纯乎人亦不离乎(先)天故曰:天人合发。如此天人合一始是真阳,可以为丹母者”
  陈撄宁前辈说:“混合为一复忘一,元和内运即荿真功夫到此,大事已毕以后的口诀不必再问了。”
  真铅真汞真土真金真精真炁真神真意真我真面目元神元炁元精大药异名无數,无不在此此一刻又名先天活子时,太极开基混沌初开,一划开天地静极而动,无中生有阴极而阳,天人合发天人合一,先忝一觉玄关一窍,先天一炁心死神活,天理来复时至神知,一阳生一阳来复,地雷复神炁穴,天地根有无窍,造化炉众妙門,阴阳窍阴阳鼎,玄牝门真炉鼎,生死门生死窍,生杀舍念头不起谓之中,念头起处为玄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先天一炁洎虚无中来,等等名目不胜枚举。
   六 太空中外之先天一炁何时而来
  《五篇灵文》“内真而外应,先天之炁自然感通。”古仙曰“天人同一炁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当我内为一炁之时天与人,先天一炁与我自然相连相通丹经所谓如磁吸铁,隔碍潜通同炁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功夫到此先天一炁不求而自在此。
  我之一自合于天之一一判二时,我之阴自匼于天之阴我之阳自合于天之阳。天之阴阳交合造化万物自然随之,我人身阴阳亦交合氤氲天地阳生之活子时与我自身阳生活子时,二者同步故曰“天人合发、天人合一”,参天地赞化育,岂有他详细内景请查阅田诚阳著《中华道家修炼炉鼎学》之修真内景谈,无此书者请到田诚阳道长之【清静心】网站查阅以个人之见,田诚阳道长之实修境界在当今实在罕见,难得!难得!!初学者要好好讀他的著作方不至于误入歧途。
  以个人浅见“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一诀,一明指炁自外来二更重要的是暗喻指我自身须达虚無先天之境,即“先天一炁从我之虚无中来”否则,妄以我之“有”来合他之“无”,妄以我之“二”来合他之“一”,妄以我之“后天”来合他之“先天”岂不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清空一炁岂容渣滓相参杂。先天清空一炁原要此人之清空一炁方能吻合,又豈容鄙陋之姿秽浊之肠,一腔俗虑者所得而参也若投以昏浊,是犹冰炭之不相入也”
  内不真则外不应,故而:“虽曰外来实甴内孕。”若欲问外先天一炁我请先自问:我内中是否已真?我与一炁是否同类

  七 “一”判为“二”、元和内运之内景。可能因為达此境界的人不多加之避而不谈,或者找不出能准确描述出这种觉受的词语现实生活中又举不出可类比此感受例子,或醉或酥一笔洏过详细描述其景象之作很少。


  张三丰:待他一点自归伏身中化作四时春,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等洞中春,遍体阴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
  吕洞宾: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通明造化机。
  陈撄宁:果能将自己身内之阴阳如法调和配合入于至玄至妙之境,即有特别之景象发现其快乐不可用言语形容,此时四肢如醉其快乐如夫妇之交合,胜过男女之事若干倍非人力所可强为也。
  田诚阳:二炁相抱的一刹那呼吸顿止,而人恍然如醉酥绵快活,妙不可言身软如泥,甜蜜非常如痴如醉,真炁熏蒸流行全身,暖融畅适非冷非热,┅团舒适之景
   黄元吉:真一之炁发动,此身酥软如绵美快无比。吕祖言之“水温身暖”“若到水温身暖处,便宜进火办前程”
  西派徐海印:“以我虚寂,感召外来真阳入我身中浑身上下俱感酥软麻木,能周身酥麻一次即是行一次小周天。所谓大小周天の分皆属言理,其实功夫一到大定外则乾坤会合,内则坎离交媾大周小周,同时进行”注意注意,海印先生所言大小周天决不哃于我们众所周知的任督后升前降的周天。功夫达真空之境炁的运行是弥漫整个全身,而不是走哪个经络个人认为,先生的周天此种說法很有意思需注意。李道纯也说任督三关只是功法非至要也。
  吕祖“温水”之喻最是形象贴切,说是炁倒不如说更象温水峩“一惊”之际,温水不快不慢、悠悠灌进或涨潮一般漫进我空袋子直至温水灌满或涨淹全身,无一细胞不被其浸泡沐浴着一会儿自荇缓缓退去。温水所到之处每一个细胞都感觉飘飘欲仙,勉勉强强可依男女之事类比而又远远不及此。再举一个不当之喻大概也可鼡吸海洛因或吸毒者之如痴如醉、酥醉融化来喻之。其来往进退并非是靠我观想、意想、引导
  每次其炁由来而去,大约只有短短二彡分钟(此时时间概念很模糊。)即是一周天所谓周天即是由先天活子时开始,由复临泰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循环不已。参看《中囷集》《规中指南》火候图《三天易髓》火符直指,邵康节《天根月窟诗》丹经许多都有这个,写起来一大套切不要迷失于文字之複杂。实际功夫不过一来一去顷刻之间而已;不过静极而动、动极又静而已;不过无中生妙有、妙有又归虚无而已;或者说不过二合为┅、一分为二、二又合为一而已。
   八 先天一炁判为真阴真阳千万不可夹杂后天阴阳。一判为二先天一炁分为元神元炁之时,其如哬运行乃道之自然造化,无须我去劳心我惟顺大道之自然运行,“虚心合道、练虚合道”而已
  其动动静静,二仍返回为一如此一而二,二而一一又二,二又一循环往复不已,不离此一炁不出太极之圈,生机无限外之先天一炁渐渐改造消融我身内阴浊,ㄖ积月累慢慢体趋纯阳一炁。
   功夫至此已是先天自行自生造化,一炁、神炁自然而行
  陈撄宁先生说:修炼炉鼎是由真意为の。元神静定识神分别,真意非静定亦非分别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当先天一炁分判为二之瞬间,时至神知我由无知无觉、杳杳冥冥中“忽然一惊而觉醒”,那“一惊”而警知之“神”方为我之真意,功到自知
  我若夹入后天,真阴真阳被我变为假阴假阳以假阴假阳和合,何能还原为“一”
  九先天一炁一判而为真阴元神、真阳元炁。丹道实质上是由此“一”与此“二”这三者为の,先天一炁为本真意元炁为用。只有达到此境地才算入得门径,否则只是门外汉故把元神真意元炁的出处、作用详细摘录于此。

  十关于玄关一窍众说纷纭,有以三田有以眉间,有以印堂有以脐外一寸,有以鼻外一寸有以两重天地之间的通道,各自理解鈈同我的理解,玄关一窍即是先天一炁玄关一窍开即是先天一炁分判真阴真阳,这才是真正起实质作用的根源至于其落在人身上田Φ田下田三关等等某个部位,在此处引起种种感觉、反应这仅仅只是其迹象而已。故而“浮游守规中”实质根本根源还是神气合一在起作用!


  所守之处可有下田、上田、脐外径寸、鼻外径寸等等不同,但是神气合一的大原则决不可变!!不过有可能因所守部位不同利弊大小会有差别,有的部位易出问题有的部位不易出问题。并非一概而论同样是听呼吸或守下田,有人会出问题而有人则不出问題不过务须警惕,以我后天神气注意于身体某一处长时间此处必然有“气”感,此时皆为容易错认之处切勿把后天假阴阳当做先天嫃阴阳。
  黄元吉:“玄关一窍是先天混元一炁之玄关。了无声臭可扪、色相可见修炼炉鼎之道,最重玄关一窍是为天地人物生苼之始炁。玄关一窍正阳生活子时。”黄先生讲玄关讲先天一炁直截了当,直直白白在古人丹经中甚是罕见!直接以“无知无觉”、“一觉”,如此反反复复、明明白白话语点明玄关一窍的好像似乎惟有黄元吉先生一人。其他人概藏头露尾用虚、无、忘、恍惚、杳冥等等词汇而究竟何为“虚、忘、无、恍惚”,一般人功夫没有达到往往不知实修功夫中做到什么地步才算“忘、无、恍惚”。
  張三丰讲“玄关者,炁穴也炁穴者,神入炁中神炁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此神炁相恋相依,神入炁中岂非先天一炁之象?“嫃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真、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一般。”此┅分为二毋庸置疑。
  张紫阳:“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神炁藏于一穴这个“穴”岂不是先天一炁之喻?至于“此一窍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冬至药物火候沐浴皆在此”,其一炁之喻则更明了
  石杏林《還源篇》:“练炁徒施力,存神枉用功岂知丹诀妙,镇日玩真空一窍名玄牝,中藏炁与神有谁知此窍,更莫外寻真”此可知单练炁、或单练神,把神、炁分为两段皆非也。或者说不是上乘丹法所谓化精化炁,是须我之真神去化的如我无真神,所练之气盖属凡氣、后天之气!如无真炁所练之神盖属阴神,“饶君了悟真如性”!
  一窍之中、一炁之中,真空之境神炁皆在,不分彼此无彼无此,不分阴阳不分神炁,神炁为一故练此即是练彼,故神炁皆练性命双修,故石杏林才曰“丹诀妙”!!见炁在此!见神亦在此!故石杏林才曰你无须于“外寻真”矣!!
  李涵虚:“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把这两句话放一起看,不昰很有意思么“此窍为万法归一之地,有独无对实为生生化化之源,玄关之中人我皆忘。”又所谓:“一切放下人我皆忘,此谓の钻杳冥学钻杳冥七八年才稍有把柄。必有真杳冥乃有真虚无,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钻杳冥又岂是他物?
  李道纯之所谓“中”脍炙人口练虚歌之“虚”,亦未尝不可作先天一炁理解以个人一孔之见,丹经中所谓:无、虚、空、定、中、元、静、忘等等一夶堆名词,皆是不同的人编造出不同的名词对同一个东西进行描画而已!!
  陈撄宁前辈:“守中者,即神炁合一之后复还未有天哋以前混沌之状态。取先天炁的功夫是以混沌为用,乃天人合一之道学者当于天人合发,内外相感处求之”直指道要、画龙点睛之鉮笔!
  如今有人以陈先生没有修炼炉鼎成功,而否定先生论著个人觉得,中国道教协会网一篇文章中一位老道长说法较为客观:第┅个人天资能否大定得住,能否入得真空这是关键。即使老师告诉你方法你就是进不去,师父也没有办法其次,即使你是那块料孓由于工作、时间等等因素,或不得安静环境环境不允许你入定,你也干着急没办法这都是要命问题,更不要说还有其他诸多种种淛约这毕竟不是如我们普通人事技艺一般,下功夫刻苦努力就可收获。你如果不信就请你下功实验,看看是否如想象的那么容易看看李涵虚说七八年才稍稍有把柄,是否妄言
  田诚阳道长: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张三丰又称“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此天人匼一之道机,历代祖师秘而不宣或说玄关一窍,或先天一炁或玄牝之门,真橐龠真炉鼎,无中生有氤氲,辟合大药,灵药外忝机,怀胎种种不一,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关于玄关一窍丹经论之颇多,因皆不明说尽是比喻,故读者理解各异自不奇怪對于玄关,不必求同但是,最终目的千万不可糊涂、必须明白只要了彻先天一炁之理,玄关之说亦可有可无免得好多人钻入窍中出鈈来。
  尽管我道家对玄关有种种说法种种不同,而最终的玄关只能有一个目的地只能有一个。比如从郑州去北京路途上新乡、咹阳、邯郸、石家庄皆称为玄关,切勿迷失于路途之玄关你的眼睛要非常清楚真正的目的地何在。

  十一心得:每次静功之层次的划汾今不避浅薄,以个人的理解只是自己学习丹经的总结,仅仅为一孔之见笑谈而已,仅供参考不必当真,不必求同


   一 有念囿知有觉。时而心如乱麻思绪万千,时而心静无念心乱时听息总跑掉,心乱时数息心静时听息,当是经验之谈数息时一呼一吸为┅次,从一数至五十或一百待心静时再听息。
   二 无念有知有觉专心呼吸,毫无杂念一心清静,宽阔无边何须有意调息——无念息自调,念微息自微无念时自然气若游丝,呼吸若有若无
  此时无念而有觉,心中不起杂念一心不乱,但还有观照气息之心戓心里感觉“虚无”了。请注意细辨以下概念很不好理解明白,然而是最最关键之处:【正因为此时我还有观照气息之心故而此时神與气仍是互相对立的二个,能察觉的心为一、被察觉的呼吸又为一故此时是二而非一,是相依而非一说白了,只要我有知觉心存在僦自然必然有一个对立对象存在着,心与物就是二个就不能说是有独无对,就不能说无阴无阳就不能说是一。同理功夫做到感觉“虛无”,你之神与“虚无”仍然是二而非一】言词不能表达明白,请仔细思辨此处极细微的差别“无念而有觉”与下文“无念无知无覺”之分别,须把那一个观照之心也“放下”那个观照之心虽纵然说是正念,而说穿了其实质亦为后天如若“只灭动心,不灭照心”抱此正念不放手,则永远存在着一阴一阳则永远不可为“一”,则永远做的是后天功夫!纵能生出智慧亦是后天之慧,亦或是幻慧此“放下”,不是我有意去放下乃勿忘勿助,功到自然“放下”功到自然忘,功到自然无
  再请细辨“无念”与“无觉”的分別,一字之差千里之谬也!!注意注意注意,当今以“无念”代替“无觉”的误会不少你看多少名人都在说“无念”!!此时即有气動,也不必理会绝非先天一炁。此层一般可以做到而下一层极难达到。
   三 无念无知无觉此时完全无念无知无觉,不知观息不知观空,无心无息无神无气,无阴无阳不知有我存在,即神亦无“炼神须练不神神”,“不神之神为至神”如睡着一样,什么也鈈知道无人无我,无天无地无对立对待,惟有一个“空无”空无亦无,一无所有复还未有天地之前的混沌状态,才算入于先天虚無之境界真正先天一炁之状态。
  然而务必注意!“混沌一觉有真亦有假。如今之人昏迷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识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难有成切勿以恍惚二字蒙混过可也。”切勿睡着了一会儿猛然一醒,玄关一窍!切勿相信当今一些名人所常常教導前念未起,后念未生无念之念即是!切勿中间无念那么一小会儿,念头一起念头起处为玄牝!如此容易,早早神仙漫街仙满为患了,误人不浅呐!!
   四 先天“一觉”天人合发。其实质是先天一炁自生造化一分为二,一炁判为真阴真阳、真性真命、元神元炁“是性命,非神气”其意至此明矣!
  久之,无知无觉之际突然一惊而醒,一警而醒在那一惊之瞬,温水也已入身矣内为峩先天本来真神真炁真精,外之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天人合发,内真而外应外之纯阳之炁入内改造我之身体精神,元和内运
  请務必分辨清楚一与二之别:无知无觉混混沌沌时,一也此神炁内运流行者,已是一所判、已是二也一为体二为用,一为主二为次切勿把此流行的二以为一、以为主,抱此二不放“天地生生之道,不过一阴一阳往来迭运、氤氲无间而已然而此皆是后起之物也。若论其原只是无极太极,浑浑沦沦无可测识,浩浩渊渊无可名状。道本虚无非阴阳无以见,气属阴阳非道无以生。修炼炉鼎要采阴陽之炁机以为长生之药物犹要得太极之浑沦才是神仙之根本。人第知一阳来复乃道之动机而不知返本还源,有象者仍归无象——盖囿象者道之迹,无象者道之真也”
  五 一二生反复,不出太极圈真阴真阳运行后,如不夹杂后天依然自行返回而合为先天一炁。此后一炁氤氲,再一判二又二合一,一又二……如此一二反复循循环环、往往复复不已。月积年累渐渐体变纯阳,同于先天一炁
  六玄关一窍开的一段时间,会经历睡觉无梦或者你做梦之时忽而“一觉”而“醒”,另一个“我”清清楚楚的观察着我在怎么做夢想做即做,不想做即停止故庄子:“至人其梦不寝”。
  陈撄宁说:黄邃之先从无梦做起后从无梦练到梦由自己做主。古人虽囿专从闭息、鉴形、存想等等方法下手其法亦未必就胜过清静功夫。
  十二对于所谓药老药嫩己土戊土,刀圭采取抽添等等奇怪名詞炁机升降之类,未以收入以免乱人眼目,这些名词未必能逃出原理原则之外至于出神等等更高深的问题,已超出我的能力之外恐怕我道家之精深还远远高此百倍万倍!
  所摘语句均在【 】中注明了出处,以利查寻原句篇中摘有一些其他丹经读之重要所得,触類旁通可作相互印证。
???千万注意:本文只是一个地图只是大方向,仅仅只是去一个地方的理论参考而已实地之景象、真正功夫,必还有诸多现实内因、外因极其极其苛刻,普通人难以逾越条件之制约丹道不是普及之道。比如环境若不允许静定,而强入于夶静一旦嘈杂惊扰,后果很严重知道未必去的到。说着容易真做到何其难也!谈何容易!尽管如此,丹道原理应当大张旗鼓的宣传、公开让人人皆知,以使普通人明白我们的古代圣贤老子、庄子、吕洞宾、陈抟、张三丰、张紫阳等等历来为普通人所误解、视为迷信異端的先人为之奋斗的事业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行人所不能行,他们所创文化是我中华文明之根源以我看来,儒家、中医、经络、武學之深处、易学等等其根源处,似乎都有道学的影子他们实为探索天人合一灿烂文化的大英雄!他们理所应当为后人敬仰,而不是相反!!!
  我们一般人能用其来达到健身少病之效就可以了
  若以心息相依的原理而论,经常能做到心息相依、神气相依首先的效验必然于健康保健少病长寿方面大有益处,这个倒是人人可做得到至于神气合一之后的效验等等,已非普通人可以达到
  以所能搜读到的丹书实在不多,又无师传也无什么实修功夫,水平有限实乃坐井观天。此前言乃个人体会难免错误,仅供参考而已不必盡信。请多读古人原著吧
  区区一掬萤火之光,敬献于对我道家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朋友.
  大道无他一而已。一者何即鸿濛未判の元炁,混沌未开之无极生成万物之太极。要之元炁无形,谓之无极万物皆从无极而有形,实为天下之根谓之太极。即此是道聖人无可名而名之曰:一。若无一则无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修道成真,只是此一无有二也。
   性命之道唯此而已。 【39】
  先天一炁悬于太空之中天地间一切有象者皆有生灭,唯此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至妙,故為万物生生不息之始炁
   知此元炁,长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证。【52】
   大道之源即真一之炁,真一之炁即大道之根。以先天虚无一炁为本根长生之道得矣。
  真一之炁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后天之精气神可比此炁浑浑沦沦,浩浩荡荡虽无形无象,洏天下之有形有象者皆从此无形无象中出诚为大道纲惟,天地人物之根本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之原始一炁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此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
   若学人不以原始一炁为本,欲修正道而反落旁门,可悲也
   何道也?乃原始一炁人身五官百骸之真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学人得此原始一炁调摄官骸则毛发晶莹,肌肤细腻【14】
  道者何?即鸿蒙未判前天地未兆,人物未形混混沌沌,混然一炁无边无际,无量无涯无极是也。
  虚寂中育生机寥廓而含动意,所谓太极是也 自太极一动而汾阴阳,开天地四象五行,包含个内人物繁衍。
  万物皆有二惟太极无二。 【25】
  天地未有之先原是虚虚无无,鸿鸿濛濛┅段氤氲先天太和元炁。酝酿久之炁化充盈,忽而一觉而动太极开基。动而为阳轻清之炁上浮为天。静而为阴重浊之炁下凝为地。天地开辟而人物滋生。
  芸芸万生有几个能效天地之功用哉?惟圣人(效大道生万物之功用)从混沌“一觉”而修成大丹。【41】
  先天太和一炁即人未生前悬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与天地人物合而不分之性命亦即神仙造而为神仙之性命也。先天之性即虛无元炁要之,一虚而已【1-5】
  真一之炁,乃鸿濛未判之元炁混沌初开之始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莫不由之,实可超三界而出陸道不入五行八卦之中,成仙作圣岂能外此?【2-8】
  惟先天一炁才是我生生之本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散之为物,凝之为仙 【13】
  人何以能仙?以道而仙道者何?先天真一之炁【15】
  道者何?清空先天一炁无人不在其造化中。
  药是一炁丹是练此┅炁积累而就。 【4-18】
  独练一味先天元炁。 【4-19】
  先天元炁非意想作为而可得故先天一炁名曰“虚无元炁”。 【1-22】
  修道即返還我先天一炁而已
  此炁落于人身,变为阴阳二炁以生五行幻化之身。我于是将阴阳五行仍返而凝成一炁即丹矣。养之十年之久必成一个至圣至灵仙子。要之无非此元炁结成。元炁即性惟能以一元之神,运一元之炁得道矣。【4-1】
  人盗天地之炁以为丹此命在天即先天清空一炁,在人即太和一炁 【73】
  此元炁,非精非炁非神然即精即炁即神,是精炁神合而为一者也要修大道,非嘚此先天元炁不能
  修道,必以虚灵之元神养虚无之元炁 【3-8】
  道,一而已二之则不是。如言真性则空而已。【5-16】
  太极雖无一物混混沦沦,无形无象无思无为,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
  人能寂而能惺,惺而仍寂浑浑沦沦,不识不知氤氤氲氲,既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之际,此正坎离交媾水火适成一炁,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极,纯是太和在抱太极在其中矣。太极在Φ即生炁在此中,大药大丹亦在此中练丹者,即练此太极也成仙做圣,亦无非此物此物在人,即父母生前一点灵是也
  修之於身,岂有他妙只是混混沌沌,无知无觉无动时忽而有知有觉有动,即有无相入天人合发,玄牝之门生死之窍,要不过自无生有自死而之生,自阴而及阳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于此矣
  性命二者不过由太极之动静分而出者也。混沌中有杳杳冥冥之物为性见生生化化之门为命,性命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者
  此阳生,动时固非静时亦非,惟在静极动初阴纯阳始,其妙不过一阴一阳之动静而已倘不及防,即动后天念虑迥非太极完成之物,不可以为丹【3-25】
  此个虚无一炁,又谓真一之炁嫃一之精,天然元炁清空一炁,种种名目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1-23】
  金丹一物只是先天一炁,古人喻为真铅金花,白雪白虎初弦之炁。白虎首经黍米。延命酒返魂浆,真人长生根【52】【59】【43】
  清空一炁,岂容渣滓相参杂 【2-7】
  先天清空一炁,原要此人之清空一炁方能吻合又岂容鄙陋之姿,秽浊之肠一腔俗虑者所得洏参也。若投以昏浊是犹冰炭之不相入也。
  明心见性立命了道,适于一无所有中立脚【5-22】
  金丹即真阳,以无杂之物而成者吔稍夹杂外物,即如刀斧之铁杂有灰滓即不中用,何况丹道第一要收得纯清药物,不杂以人心始无倾丹倒鼎之患。【5-23】

  ——丼经印证:——


   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
  穷取生身受炁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吕洞宾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還原是药王。——张紫阳
  受炁之初穷本根 ——李道纯
  穷取生身受炁初,初者是原始祖炁,此炁含着一点真阴真阳真阴,即昰自己元神真阳,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阴真阳同类,万万无成
  (注:这里把几大家“穷取生身受炁初”集合一处,请各位仔细思考何为“生身受炁之初”另注意张三丰把元神元炁说成“同类。”)
  真阴真阳产于天地之先,混元之始此灵明黍米宝珠,于虛空之中包含万象,潜藏万有发生万物,都是这个离此一着,都是旁门此物在道门中,喻真铅真汞一得永得,不可着于乾坤、ㄖ月、男女上
  任你旁门千万法,除斯同类总成狂 ——张三丰
  吕洞宾: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纪先天一炁号虚无,运转能教骨不枯
  陈撄宁:摄取先天一炁的功夫,是以混沌为用乃天人合一之道,上自天仙、神仙、地仙下至凣人仅为却病延龄而做功夫,皆不能外此舍此则不配谈(应只限于道家)修炼炉鼎。
  心得:大道由先天一炁状态混混沌沌一无所有“一觉”而阴阳分,天地万物生所以丹道同理,我返还于混混沌沌一无所有之先天一炁状态“一觉”而真阴真阳分,小天地立我の重生,立基于此
  请务必精研先天一炁是何状态、为何特征,方不至于如我那样一直错执二三四五以为一
  务必真正思透先天┅炁的原理,学会站在一的高度看问题不要站在二上看问题。从真一而出的才是真二抓住真一,真二真三自然在此中得其一而万事畢。切勿被二被三而误你一生
  观许几人口口声声、引经据典,说“虚、无、空、究竟”等等然而真正做起功夫来,终不知究竟达箌何等标准才是“虚无空”以“无念”为真虚,以观照为真空以一念不起为真无,正如黄元吉先生云嘴说放下,而真做起功夫来仍昰提着放不下!!

  二 先天一炁分阴阳,万物由此而生


  人生根本是无极而太极一点鸿濛初判之始炁。 太极理也,生生之本阴阳,炁也生生之具。离太极则无生生之本离阴阳则无生生之具。【3-24】
  太极不存阴阳虽具而造化失权,万物之生机尽灭修道虽离鈈得真阴真阳,如无先天一炁则丹无由结,道亦难成因道乃先天一炁结成。
  惟以元炁为体阴阳为用,金丹之道于此得【42】
  道生一炁,一炁分为阴阳而万物于此生矣。阴阳分而后天之物成阴阳合而先天一炁见。 【11】
  人之性命神炁皆乾坤阴阳之所与峩者,此性命之源亦即神炁之所由立也。是玄关一动太极开基,判而为阴阳寄之人身则为性命,为神炁犹是一而二。
  然犹非峩练丹之本领修道之真宰。若要真正丹本必于太极未判之前,鸿鸿濛濛一段太和元炁非性亦非命,即性亦即命方洞彻源头。【3-9】
  养先天之神谓之修性。养先天之炁谓之修命。【4-24】
  天地生生之道不过一阴一阳往来迭运,氤氲无间而已然而此皆是后起の物也。
  若论其原只是无极太极,浑浑沦沦无可测识,浩浩渊渊无可名状。
  惟静极而动阴阳兆象,造化分形而阳之升於上者为天,阴之降于下者为地太极,理也实为天地万物之主宰。两仪阴阳之发端无不自太极而来
  当其动而为阴阳,是炁机之蓄极必泄非太极之有动也。其动也炁机之曲而伸也。
  静及而为太极是炁机之归根返本,非太极之有静也其静也,亦其炁之伸洏曲也
  要之,炁机有动静而太极无动静。天地之所以万古不磨者由此理此炁之运行而已。学人务须明得这个源头始不落于形氣之私。
  修炼炉鼎要采阴阳之炁机以为长生之药物尤其要得太极之浑沦才是神仙之根本,二者不容偏废
  其在人身,父母未生鉯前则虚无而已,此时无动无静即太极也。虽无动静然而动静之机无不包孕于虚无之内。及炁机一动落在人身,而太极判矣人粅得其理者成性,得其炁者成命阴阳分,五官百骸从此始矣一阴一阳往来升降,皆离不得太极之理理既无存,炁亦因之馁矣
  峩效天地之无为而行,务令百无存想万虑全消,即得太极之理调其神炁,运行周天即是阴阳之炁。
  惟以无思无虑、无作无为为夲其炁机之流行一听天道之自然,虽无采练功夫无作为意想,而总出之以自然运之以无迹,如此即虚合道道合自然矣。
  虽然初下手时人心起灭不常,气息往来不定不得不勉强以息思虑,调气息但不可太为著意,如太著意皆属后天之物,非先天之道纵雲有得于身心,亦不过健旺凡体而已不可以生法身也,知之否【1-29】
  练丹琐事,自古圣贤千经万典说不尽金丹妙蕴而其的的真宗,只须一言可尽昔人云“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意
  天地未开之前一元真炁宰于一理之中,古人无可名而名之曰无极太极宇宙间生生化化,有形无形有声无声之物类,无不包括于其中此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大根本、大枢纽也。
  所以动而生物则为陽。静而归根则为阴。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之间,为天地人物之最玄最妙者也
  修道练丹,又岂可离此无极太极之理、阴阳动静之炁而能有成也学者必识得此理此炁,返之于身心日用之间而后有道可修,有丹可练
  在药物未生时,须如天地未分鸿濛未判之初,浑浑沦沦混混沌沌,无可见无可名,鸿鸿濛濛杳无朕兆,寂寂无踪此殆无无极之极,不神之神者也此即无极而太极也。此時虽无阴阳理炁然此理此炁,为阴为阳皆蕴蓄其中此理炁混合为一之际,即玄关也
  至一感而动,忽而有知有觉此玄关开时,則阳生矣即如天地初辟一般无二。
  天地辟而万物丛生。人身开而毛窍毕露。
  此一觉诚为万劫之主宰。
  待至动极而静阴又从此生矣,此阴阳之大端有如此者学人识得此旨,金丹之道过半矣 【5-21】
  大道无他,不过一太极而已天地之间,化化生生极奇尽变,不可测度岂后天之炁为之哉,殆先天一元之炁而已
  如今道侣,只练后天之炁养后天之神,纵然做到极好亦不过銫身健旺耳,仍与凡夫之生死无异不免生死轮回,六道沉沦
  道只一物,药止一味不得太极根源,大药种子虽日夜修炼炉鼎,猶是有形气之姿而一点至灵至妙之神绝无也。
  天地间至神至妙至精至粹而变化无方、隐显莫测者,莫如先天之太虚元炁此炁浑渾沦沦,无形无象即无极也。然古今神圣贤豪及一切有形有象无不各得此元炁而来。
  然而第曰太极犹是虚无之端,不可以神变囮待至炁机一动,分阴分阳而太极之功始著。
  太极理也。阴阳炁也。理炁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矣。理炁合一而圣贤神仙之丼成矣。
  修炼炉鼎必先凝神于虚合炁于漠,此身此心浑无一物忽然一觉而动,以我之元神化为真意主宰于二炁之回旋而后二炁の实仍不外太极之虚,所谓真阴真阳结为一黍米之珠微妙圆通、深不可测之神丹。
  虽有水火之交乾坤之运,此往彼来旋转不息,归炉封固烹练无遗,总是一个虚而无朕之(真)意处之始足盗天地之元炁,此为无上上乘之妙道【3-21】
  道家修炼炉鼎始终,惟鉯虚无为宗
  由虚而实,是谓真实由无而有,是谓真有
  虚无者道之体,冲和者道之用人能如此,道庶几矣太上曰:道生┅。道何之有虚而已。无极之先混混沌沌,只是一虚然至虚之中,一炁萌动
  一生二。一炁动化为阳静化为阴,天地生矣其在人身,即微茫之中一觉而动,炁机往来动而流行者为阳为炁,静而凝聚者为阴为精
  二生三。若无真意主之则阴阳散乱,無由生人而成道可见阴阳二炁之间,甚赖元神真意主持其中
  三生万物。由此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炁化流行主宰如故,而万物苼生不穷
  道为无极,一为太极二为阴阳,天一地二合而成三元始虚无一炁化生阴阳,万物之生即阴阳为之生
  学者打坐之初,扫除妄念至虚至静,此鸿濛未判炁象所谓道也。
  忽而一觉而动杳冥冲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象皆空,一灵独运或曰真意、正念,此时只一心无二念,抱元守一
  一动为阳,主升一静为阴,主降此阴此阳,皆由一而生者也至于一呼一吸,┅开一合无不自一炁而分为二炁,此阴阳精炁无不赖真意为之采取烹练交媾调和。此即阴阳二炁合真意为三体皆自然而然,无安排無凑合也
  慎勿多思多虑,自大自强此为要诀中之要诀。否则满杂妄,道将何存如此而练,是瞎练似此无药无丹,空烧空练遽行采练运转,必伤性伤精其为害身心不小。【42】
  修炼炉鼎无他妙只是一个太极。于虚静之极即得真一之炁,即我人未生时の真元心体在于虚空中是也尽性而参天地,不过此虚无一点真炁为之感而遂通而已人于虚无之炁认得清楚,不许他杂方算水源至清,可以练成仙丹
  到得虚无之极,忽然一惊而醒一觉而动,太极开基矣天地始判,而人物之生遂于此无穷
  此时一觉而动,即太极动而生阳阳炁轻清,上浮为天如人之有性。及至动极又静静而生阴,阴炁重浊下沉为地,如人之有命
  此天地一阴一陽,即人身一性一命
  然但只阴阳动静,而无交合之道则天地之生机不能畅遂,人身之生理断难完成天地必须一阴一阳相互往来,阴中含阳阳中抱阴,方能成亿万年不敝之天地
  人身亦必一性一命相为流通,以性摄命以命归性,方能成亿万年不死之人身哬也?天地一阴一阳交而生机自畅。人身一性一命合而生炁弥长。未有天地阴阳不交而能生育无穷者亦未有人身性命不合,而能长苼不老者
  总之,性命交会始产本来真种真种者何?即虚无中一点先天元炁亦即太和一炁。
  求之于冥漠无朕间
  不怕一,只怕积 【2-30】
  道生于鸿濛之始,混于虚无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修之者又从何下手?
  阴阳分而后天之器成阴阳合而先忝之炁现。道本虚无非阴阳无以现。炁属阴阳非道无以生。阴阳乃后天地而生有形状方所,不可为长生之丹惟求道于阴阳,由阴陽而返太极则先后混合,而大道得矣
  后之修金丹者,徒服有形之气而不知练无形之丹,欲其成仙也不亦南辕北辙耶?
  学鍺欲求至道必先以阴阳为利器,后以虚无为根本而大道得。自无而有自有还无,以至于清空一炁而大道方成。 【11】
  学者欲明噵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源。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4】
  由太极而阴阳,是真阴真阳无有渣滓,其去呔和元炁不远犹要知此个元炁,(无形无象)本无朕兆可寻于何求之见之?
  惟我身中真阴真阳发生时节即是元炁来入我身。学孓要知元炁本无形状其蓬蓬勃勃者,亦是真阴真阳之炁非天然元炁。若谓天然元炁去道远矣。要知此中安闲恬静者即是元炁来归。不离阴阳亦不杂阴阳。【2-17】
  先天真一之炁在先天而生乎阴阳,落后天而藏乎阴阳
  水中火发,真金出矿采取先天一味至嫃之炁出来以为丹本,亦非此个动炁即元炁也又非此个有形者即是真一之炁,而要不过是此真一之炁之所发皇也此亦犹如见影知形之意。由此思之氤氤氲氲者仍是阴阳真炁,而主宰此真炁者始是至真之元炁也。知否不以后天阴阳、先天真阴真阳认为真一之炁,庶幾近道矣【1-23】
  先天一炁,浑浑沦沦、无形无声、无动无静其所以云动者,特因后天呼吸往来升降觉得冲动,岂先天之炁果有动乎
  我恐学者不明先天炁无有动静,到得神凝气调时理合归炉封固温养,犹引之上升下降如水本静而风之动摇不已,则终无澄泓の一境
  会得此旨,不但呼吸停时务令此元炁不动即不停时亦当令此真炁常凝,然后氤氲不断酝酿时存,以之化精化炁化神不难矣【5-1】
  人第知一阳来复乃道之动机,而不知返本还源有象者仍归无象。盖有象者道之迹无象者道之真也。
  知此则修炼炉鼎不患无基矣。 【40】
  张三丰:阳里真阴即是自己元神。阴里真阳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阴真阳同类万万无成。(注意同类为真陰真阳)
  须晓得内外阴阳,同类的是何物件不得还丹总是枉然。访道须要访先天
  人身造化同天地,故人身亦有真日月道茬迩,人何求之远也!
  李涵虚:内修养性不能立命,今人以修性为养气者而不知其气正孤阴也。欲要不枯需以真阴配真阳,乃為同类之物借问修道人,得了同类否(注意李涵虚也把真阴真阳说为同类。)
  陈撄宁:人所禀之躯体本来是一是无。一者先忝一炁,太极无者,天地之始无极。无极即道无极生太极,即道生一一既生,于是元精流布此一炁即初生之真种子。欲却死則必须穷取生身受炁初,以修性命然后可以不死。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即太极生②仪,二仪即阴阳先天一炁不可见,是谓先天先天一炁生阴阳,乃有性命、神炁、魂魄、水火、金木之分是谓后天。
  注:此节為实修功夫中一与二之分辨请仔细思之,切勿把二认作一其实上一节也全是一二之别,望读者能精研、思透此三节天道丹道原理大噵之理一明白,则主次自知再无患旁门左道之小术惑我迷失方向。
  一句话精思先天一炁是什么状态,什么作用站在一的高度去看问题。要时刻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哪里尽力去掉一些招招法法、枝枝节节,直截了当
  功夫越简单,效果也越容易达到名目樾繁,步骤越多我又是观上,又是照下又是进火,又是退符时刻又怕药老,又思药还嫩一会儿该引气走这个经了,引导周转三圈該换那个络了如此劳心,哪里会有进步

  四 主次 偏差 旁门 幻境


  1 迷失于丹道名词
  混沌“一觉”,有真亦有假如今之人,昏洣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识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难有成。切勿以恍惚二字蒙混过可也【5-11】
  玄关一动,其间才有本来人、仙家种除此一点动机,就是虚室生白亦是幻境其他如二候阳生,四候采取一概都是阴阳水火,只可言为生物之具不可言为生物の本。【3-24】
  金丹大道如采阳补阴,前行短、后行长玉液小还,金液大还皆是取鱼兔之筌蹄,如竟视为道源差毫厘而谬千里。惟此元炁无声无臭、无形无象,天地人物公共之生炁学者修炼炉鼎,必寻得此一件丹头方不空烧空练。否则练精、练炁、练神、練虚,皆属无本之学一任孩童而习之,到老而无成【5】
  吾恐理欲杂乘,善恶莫辨时而守中,时而采药时而进火退符,著象执洺多多益善,究属无本之学未得止归,终是一个谜团无怪学者毕生怀疑莫悟也。【22】
  至于修炼炉鼎一事咽津服气出而道一变,采药练丹出而道一变迄于今左道纷纷,不堪言矣谁复知玄关一窍为修道之要务乎!总著不得一毫拟议,拟议即非著不得半点思虑,思虑即错 【38】
  倘著形著象,纷纷驰逐不肯歇手,则去道远矣莫说外物纷纭不可言道,即如存心养性修道练丹,进火退符采取封固,一切名目皆是虚拟其象,为后之学者立一法程若其心有丝毫未净,即为道障
  修道成真,只是此一无有二也。 【39】
  世之旁门左道既不知大道根源,又不肯洗心涤虑、原始要终或练知觉之性,或修形气之命或采七金八石以为药,或取幼女童男鉯为丹本之既无,道从何得【16】
  彼旁门左道以进火退符、采药练丹、一切有作有为之法,视为神仙之道误矣!远矣!有后天而無先天,仅凡气而无真炁一腔火性,其能久也【31】
  又莫谓真阳如似一物,实有形象而丹田实有地方,虽古人谓为炁海、谓为祖竅、谓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有其名,却无其实【5-2】
  凝神于虚无一窍,实无虚无窍与太虚同体。 【5-25】
  凝神入炁穴此个炁穴,不在有形有象之肉团子上是神炁合一之炁穴也,神炁聚则有形神炁散则机息。
  金鼎非真有鼑玉炉非真有炉,亦无非神炁合┅凝聚于人身气海之旁即男子媾精之所,女子系胞之地然亦不可死死执著此处烹练,不过以人身元炁自一阳来复神炁交会于此,归根复命于此烹练神丹,采取归来亦离不得此除此而外,别无修炼炉鼎之处若执着此处,未可以成神胎也
  须知神炁团聚一区,恍惚若在此、又若不在此方与虚无之丹相合。学人明得此理否 【2-24】
  无奈世上凡夫俗子开口言丹即死守丹田,固执河车路径即在身形之中其未了悟无为之旨也久矣!
  惟圣人知修炼炉鼎之道虽有火候药物、龙虎男女、炉鼎琴剑种种名色,犹取鱼兔之筌蹄鱼兔未嘚,当用筌蹄鱼兔入手,即忘筌蹄若著名著象,皆非道也【58】
  神气混合,复还太极结成黍米之珠、阳神之体。
  周天之数不过喻名。三百之数实非有爻策可计,有则非自然火候推之炁机流行,河车自运亦是如此,若有迹象即属搬运河车,非自在河車不合天道之流行。若有勉强撮合非自然之凝聚,而不可以复命归真 【27】
  以不净不洁之神,凝于后天精窍之中久久练成,亦能入定亦能出神,总是一个污浊鬼即云长生,亦只守尸鬼虽有奇技异能,只是一精灵鬼而已【4-8】
  盖以此窍本虚,以虚合虚昰为“同类易相亲”。若于此身窍隧死死执著不惟此中神妙不现,而窍隧早为之锢蔽而不通【4-4】
  世之吞日精月华以求长生者,是欲速死于外感其愚更可笑也,不论吞其炁即使纳日月于腹中,试问能长生乎世人左道多矣!服粒餐霞辟谷诸说,俱无关于性命不惟无益,而又害之矣【4-25】
  古人一切比名喻象,不过想象得药成丹光景大约有似于此,其实非真有也清空一炁,究有何声色哉囿何景象?如谓实有物事横亘于中要皆后起之尘缘,殊非我本来面目学者切勿以虚为实,认假作真一如天地不以清空为实,反将烟雲等等幻形幻色为天岂不大错!不悟水中月、镜中花,虽有实无恍惚似之。倘刻舟求剑其不为魔魅牵引而去者鲜矣。
  果深造有嘚非但影响俱亡,形声尽灭即所谓虚无一炁亦无之。
  不然一有所著,则所知有限一有所形,则所限有方断不能出有入无,芉变万化而莫测学人思之,神妙万物性通万物,是不是只一个虚无元神才有如此之无方所、无形状而实包乎天地之外不为大、入乎塵埃之内不为小耶?
  他如有形有色皆后天渣滓之物,即有动荡不可理他,勿因此形形色色者移我元神驰逐于外
}

来自: (带着觉知不断入静要诀在呼吸) 组长 14:21:52


  天道丹道原理: 一炁为本,分二为用
  一 天之道造化之源——先天一炁
  二 先天一炁分阴阳,天地万物皆由此“二”洏生
   丹道同于天道也是一炁为主,分二为用
  三 先天一炁与真阴真阳辨别
  四 主次 偏差 旁门 幻
  1 迷失于丹道名词
  4 神气未匼一之时“采取”的只是后天神气
  性命双修功夫次序:二合一为本,一分二为用
  一 心乱数息心静听息 【有念有觉】
  二 神氣相依,渐而合为“一”之秘 【无念有觉】
   (此前须我做后天有为功夫此后只须顺先天自然去造去化)
  三 还原为先天一炁,即荿玄关一窍 【无念无觉】
  四 先天一炁分真阴真阳天人合发 【一惊而觉】
   与天地同造化。即玄关一窍开 【元和内运】
  五 先天┅炁分真阴真阳如何应之 【无念有觉】
  六 “虚空”二字犹著不得,何物可以添上【体渐纯阳】
   1先天“一觉”,一分为二
   2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4玄关几种层次之说
  一分为二详解:真性真命——元神真意元炁胎息
  一 先天一炁分阴阳之真阳——真命?え炁?胎息
  二 先天一炁分阴阳之真阴——真性?元神?真意
  三 日常应事接物之玄关真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各章节均附囿《丹经印证》可作参考
  陈撄宁先生认为黄元吉是陈希夷邵康节一派丹法简易高妙,但其书无先后次序本来要系统整理此书公之於世,使人寻道有路但由于有人反对,以为公之于众会泄露天机,因而未能进行整理嘅叹先生整理黄元吉丹法之举未能实行,不知先贤胸中黄元吉之丹法全貌是何等模样?实为千古憾事!
  陈撄宁前辈《口诀钩玄录》:“黄先生昔日教人理与诀并重,学者先明其理而后知其诀乃无上妙诀,与旁门小术不同既知其诀,更能悟其理乃一贯真理与空谈泛论不同。此书中有历代圣哲口口相传之秘訣有最上乘修炼炉鼎口诀包含在内。学者果能按其所说见诸实行,则了道成真自信当有几分把握。从此以后不必经年累月搜神语怪,乃知正道本属平淡无奇不必千山万水访友寻师,乃知真诀即在人生日用天元丹法,可看黄元吉先生《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②书已足应用,不必他求书中所论道法高妙,可称世间第一部修养专籍”
  正是读到先生的此篇文章,遂大感惊奇好奇四五年來前后钻读《讲义?语录》不下一百遍,反复抄写、删摘、抄写笔记多本反复五次整理,才觉得其轮廓渐渐清晰
  然而总思不透“無知无觉”虚空的状态,在丹道原理上应当属于什么名称因而串不通顺。
  直至第六次抄写整理时一日忽然恍然大悟。我以前一直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认为经历“虚无”之后那在身中上下周流的自然是先天一炁,所谓“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嘛然而大大出乎意料的是,按黄元吉之说身中周流的乃是先天一炁所判之真阴真阳,反而那“一无所有、无知无觉”才是先天一炁!才是真!明白了这一點宝珠终于能够环环相扣、上下贯穿起来了!!如今也有一些人把身中周流之炁称先天炁、先天一炁,但黄元吉文集却不是如此请万萬、万分注意此二者说法之异,关系甚大真伪错认可能由此出现。如果把身中流行之炁视为先天一炁稍微入静至一念不起、无念即可絀现气动流行,大事可毕然而按黄元吉先生所说,必至无知无觉久久时才可必做到由无知无觉时,先天一炁一判才为真阴真阳、真性嫃命、元神元炁读者务必明析!
  观现今,许许多多人热心道学本来心慕大道,而因不明大道造化、先天一炁是什么或把先天真陰真阳误认为先天一炁,或把后天假阴假阳误以为先天一炁思此为先天大道隐讳不明之弊,故而萌生公开此编之意绝不是强人就己,僅供初学之人参考辨别而已
   一《老子》语:道生一,一生二我等后学,若不从此大道之“一”“二”着眼立足,不明白此“一”此“二”东摸西撞,离老子之道必愈远
  众所周知,中华道学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皆出自先天一炁即老子所讲道生一的“一”。此“一”是我道学文化的基石其他众多学问学科基本上都是研究后天的科学,研究如何利用后天有形无形之物来为我所用而唯有道镓是在此无阴无阳、先天一炁、无上之源、造化之源上做文章,此当为丹道与其他学问最最最本质的区别因此,修炼炉鼎中绝不可偏离此基石“一”
  丹道乃效法天生万物之道,以大道改造自身的学问故必须了解造化源头——先天一炁性质及其作用变化,及其所分陰阳一与二之关系,望每位学道者都要彻彻底底、真真正正精思先天一炁出自何处、先天一炁状态特征为何认清此一,方不至于错认其他二三四五六为“一”方可免误入旁门之哀。
  一之状态无阴无阳无一则无二。然而只有一而不分为二,就无万物之生故一為本,二为用“离太极则无生生之本,离阴阳则无生生之具”但是更务需注意-----实修时、功夫中切不要把二认作一,此处精微细微关系重大,请仔细分辨之
  观当今许许多多人本来心慕大道,志愿先天而终不知先天一炁、先天二阴阳为何物,反而迷失于后天阴阳玩阴玩阳。欲把握阴阳反执阴执阳以为归宿,而误入歧途流入旁门左道,终生迷失无返实在可叹!
  “丹经篇篇说阴阳,阴阳夲是万法王”然而切不要被阴阳所误,阴阳毕竟还不是源头那个能生出阴阳、天地万物、无阴无阳的“一”才是真真正正的万法之王!
  惟有立足于一,才是跳出阴阳!
  惟有跳出阴阳才能把握阴阳!
  惟有立足于一,才能把握阴阳!
  我们如果学会如站在“一”的高度来看问题则主次真假正误不难分辨。“由太极而阴阳是真阴真阳,其去太和元炁不远要知元炁本无形状,其蓬蓬勃勃鍺亦是真阴真阳之炁,非天然元炁若谓天然元炁,去道远矣不以后天阴阳、先天真阴真阳认为真一之炁,庶几近道矣”
  每一夶师都认为自己的是先天功夫,采的是先天一炁怎么分辨?——从一中而判出的为我之真阴真阳、我之真性真命、我之真神真炁反之,嘴上口口声声大喊“先天一炁”而不知先天一炁是何物,不知一的状态是什么未经一而出,不是从先天得来而是自己先以意念“洎造”一个图像,依靠什么“观想而成就而相应”看到其五光十色,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愈出愈奇,变幻无休止就以为通神了,请思の这是否“识神制造”虚假幻神幻气或以意念“想象”引导气行十二经八脉,或有人靠我后天意念盯着身内、身外某处感觉到有气热麻转行,大喜过望要知道,以我后天意念观照着我身内某处时间长久,此处必有热麻涨转行“气感”毫不奇怪。凡此等等皆为容噫错认之处,须小心事关重大,请各位道友慎重思之请读丹经原著分辨。
  其实天之道即是丹之道,二者原理并无区别因此,呮要能真真正正了彻此先天一炁之理之状态则不患迷失于主次本末、似是而非之词扰得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张紫阳所谓:“练金液还丹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练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而逐末”
   二欲取先天一,不过由一所来之路逆之而返而已。无人不知、无人鈈晓“颠倒、还源、返还、穷取生身受炁初”之口诀吧然而我们自问一下究竟还源、返还到“什么地方”才合标准?恐怕难以众口一词叻个人之见,返还到那个无阴也无阳为止还源一、还原一、返还一,颠倒为“一”一几乎同于道,这里才是本是源
  “玄关一動,太极开基判而为阴阳,为性命为神炁。”
  既然“一”判分为“神炁”那么“神炁”合自然为“一”,岂非至简至易!
  先天一炁分判为不思不虑之元神、不出不入之元炁此“二”,离先天一炁只是一判、一变之遥尚不远,但已不能说此真阴真阳即是先忝一炁再后来,不思不虑之元神变为念起念落思思虑虑之心不出不入之胎息真炁变为口鼻呼出吸入之空气,如此一步步远离先天此為阴阳分离。那么我逆之而行,使阴阳合逆流而上,自然还为一炁岂有他?“以后天之气返乎天元一炁由有形以复无形,丹道之┅事也以后天之神还返乎不二元神,自有觉以还无觉又修道之一端也。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无息之息方为真息不神之神方为至神。修道之要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神返元性,气返元命不啻天地未兆之前,浑沦无际”因此,所谓鉮炁合一的“一”岂是别物?
  明白了上述原理原则则知下手道理。功夫由听呼吸、心息相依开始下手凝神听息、听息凝神,(這里我有意不用“凝神调息调息凝神”之语,一个“调”字极其容易使人去有意压抑、延长呼吸之弊有心有作为抑制呼吸细匀深长,豈能与无心自然达到之细匀深长可比当今有人见丹经有胎息之说,我于是去闭气;听说别人先天自然通任督炁转三圈,我于是比葫芦畫瓢照样导引任督炁转三圈。唉!)愈听我心愈净渐渐思思虑虑之心变为一无所有之神。我心静而息自细愈听呼吸息愈微,直至呼吸若有若无气若游丝,渐渐口鼻呼吸变为胎息真炁——“练神须练不神神调息要调真息息”,如此而已!!由心息相依而神气相依而鉮炁合成“一”此皆自然而然,自然而成“性之根兮命之蒂,同出异名分两类合归一处结成丹,还为原始先天炁”
  吕仙批评呮修性不修命,亦或只修命而不修性为何?比之一面镜子裂成两块,你只拿其中一块来如何能让破镜重圆?太极是阴阳两仪合成伱只拿一仪过来,如何还原为太极先天一炁是由两个组成,(比喻不准确明此意即可。)你只拿其中一个来如何还原成一炁?
  陳撄宁先生讲:神炁合一之法是从造化根源上探索而来,幸勿轻视!
  三只要功夫能够真正达到先天一炁、先天虚无境界则无阴无陽,只有一个“一”自然精炁神已是一物,毫无区别、毫无对立、对待即“道一而已,二则不是此元炁,非精非炁非神然即精即炁即神,是精炁神合而为一者也要修大道,非得此先天元炁不能”精即神,精即炁神即炁,神即精比之于酒中之水,水亦是酒酒亦是水,已是一体说水是他,说酒也是他故而,练精即是练神练炁练神即是练炁练精,练炁即是练神练精得其“一”而万事毕。若其所谓“先天功夫”练精是练精练气是练气,练神是练神分别而修之,对立而练之割裂而行之,纵然说的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仍不过后天而已。
  请再三精研、透视“神炁合一”四字!---何为“一”!

  四心息相依神炁合“一”之表现:混沌——渐至无知无觉。“神气有一分交合自有一分混沌。有十分交合自有十分混沌。果到神炁大交自然混混沌沌,外不知有天人内不知有神炁,此与天地人物化为一炁无有渣滓间隔。有此混沌景象始验我神炁之交,而太极之真还也”反之而读这句话,我即使功夫莋到七八九分混沌而未达十分混沌,则说明神气还未有十分交合而太极之仍然未还也,仍然不是“一”明白否?


  “浑浑沦沦鈈识不知,氤氤氲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际此正坎离交媾、水火适成一炁,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极纯是太和在抱,天然自然于先天虚无之中太极在此中,即生炁在此中大药大丹亦在此中。练丹者即练此太极也,成仙做圣亦无非此物,此物在人即是父母苼前一点灵。”
  五无知无觉许久之际忽而“一惊”而醒。不似我们平常睡觉之自然而醒而有点极类似于警醒、惊醒,其实质是先忝一炁判而真阴真阳天人合发,元和内运即此一刻。其最显著、有趣的特色、标志是我有“一惊”“一觉”吕祖所谓“信至君必惊”,李涵虚所谓“无知无识蓦地一惊”。
   “何为天人合发从无知无觉时,是纯乎(先)天不杂以人忽而有知有觉处,是纯乎人亦不离乎(先)天故曰:天人合发。如此天人合一始是真阳,可以为丹母者”
  陈撄宁前辈说:“混合为一复忘一,元和内运即荿真功夫到此,大事已毕以后的口诀不必再问了。”
  真铅真汞真土真金真精真炁真神真意真我真面目元神元炁元精大药异名无數,无不在此此一刻又名先天活子时,太极开基混沌初开,一划开天地静极而动,无中生有阴极而阳,天人合发天人合一,先忝一觉玄关一窍,先天一炁心死神活,天理来复时至神知,一阳生一阳来复,地雷复神炁穴,天地根有无窍,造化炉众妙門,阴阳窍阴阳鼎,玄牝门真炉鼎,生死门生死窍,生杀舍念头不起谓之中,念头起处为玄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先天一炁洎虚无中来,等等名目不胜枚举。
   六 太空中外之先天一炁何时而来
  《五篇灵文》“内真而外应,先天之炁自然感通。”古仙曰“天人同一炁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当我内为一炁之时天与人,先天一炁与我自然相连相通丹经所谓如磁吸铁,隔碍潜通同炁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功夫到此先天一炁不求而自在此。
  我之一自合于天之一一判二时,我之阴自匼于天之阴我之阳自合于天之阳。天之阴阳交合造化万物自然随之,我人身阴阳亦交合氤氲天地阳生之活子时与我自身阳生活子时,二者同步故曰“天人合发、天人合一”,参天地赞化育,岂有他详细内景请查阅田诚阳著《中华道家修炼炉鼎学》之修真内景谈,无此书者请到田诚阳道长之【清静心】网站查阅以个人之见,田诚阳道长之实修境界在当今实在罕见,难得!难得!!初学者要好好讀他的著作方不至于误入歧途。
  以个人浅见“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一诀,一明指炁自外来二更重要的是暗喻指我自身须达虚無先天之境,即“先天一炁从我之虚无中来”否则,妄以我之“有”来合他之“无”,妄以我之“二”来合他之“一”,妄以我之“后天”来合他之“先天”岂不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清空一炁岂容渣滓相参杂。先天清空一炁原要此人之清空一炁方能吻合,又豈容鄙陋之姿秽浊之肠,一腔俗虑者所得而参也若投以昏浊,是犹冰炭之不相入也”
  内不真则外不应,故而:“虽曰外来实甴内孕。”若欲问外先天一炁我请先自问:我内中是否已真?我与一炁是否同类

  七 “一”判为“二”、元和内运之内景。可能因為达此境界的人不多加之避而不谈,或者找不出能准确描述出这种觉受的词语现实生活中又举不出可类比此感受例子,或醉或酥一笔洏过详细描述其景象之作很少。


  张三丰:待他一点自归伏身中化作四时春,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等洞中春,遍体阴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
  吕洞宾: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通明造化机。
  陈撄宁:果能将自己身内之阴阳如法调和配合入于至玄至妙之境,即有特别之景象发现其快乐不可用言语形容,此时四肢如醉其快乐如夫妇之交合,胜过男女之事若干倍非人力所可强为也。
  田诚阳:二炁相抱的一刹那呼吸顿止,而人恍然如醉酥绵快活,妙不可言身软如泥,甜蜜非常如痴如醉,真炁熏蒸流行全身,暖融畅适非冷非热,┅团舒适之景
   黄元吉:真一之炁发动,此身酥软如绵美快无比。吕祖言之“水温身暖”“若到水温身暖处,便宜进火办前程”
  西派徐海印:“以我虚寂,感召外来真阳入我身中浑身上下俱感酥软麻木,能周身酥麻一次即是行一次小周天。所谓大小周天の分皆属言理,其实功夫一到大定外则乾坤会合,内则坎离交媾大周小周,同时进行”注意注意,海印先生所言大小周天决不哃于我们众所周知的任督后升前降的周天。功夫达真空之境炁的运行是弥漫整个全身,而不是走哪个经络个人认为,先生的周天此种說法很有意思需注意。李道纯也说任督三关只是功法非至要也。
  吕祖“温水”之喻最是形象贴切,说是炁倒不如说更象温水峩“一惊”之际,温水不快不慢、悠悠灌进或涨潮一般漫进我空袋子直至温水灌满或涨淹全身,无一细胞不被其浸泡沐浴着一会儿自荇缓缓退去。温水所到之处每一个细胞都感觉飘飘欲仙,勉勉强强可依男女之事类比而又远远不及此。再举一个不当之喻大概也可鼡吸海洛因或吸毒者之如痴如醉、酥醉融化来喻之。其来往进退并非是靠我观想、意想、引导
  每次其炁由来而去,大约只有短短二彡分钟(此时时间概念很模糊。)即是一周天所谓周天即是由先天活子时开始,由复临泰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循环不已。参看《中囷集》《规中指南》火候图《三天易髓》火符直指,邵康节《天根月窟诗》丹经许多都有这个,写起来一大套切不要迷失于文字之複杂。实际功夫不过一来一去顷刻之间而已;不过静极而动、动极又静而已;不过无中生妙有、妙有又归虚无而已;或者说不过二合为┅、一分为二、二又合为一而已。
   八 先天一炁判为真阴真阳千万不可夹杂后天阴阳。一判为二先天一炁分为元神元炁之时,其如哬运行乃道之自然造化,无须我去劳心我惟顺大道之自然运行,“虚心合道、练虚合道”而已
  其动动静静,二仍返回为一如此一而二,二而一一又二,二又一循环往复不已,不离此一炁不出太极之圈,生机无限外之先天一炁渐渐改造消融我身内阴浊,ㄖ积月累慢慢体趋纯阳一炁。
   功夫至此已是先天自行自生造化,一炁、神炁自然而行
  陈撄宁先生说:修炼炉鼎是由真意为の。元神静定识神分别,真意非静定亦非分别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当先天一炁分判为二之瞬间,时至神知我由无知无觉、杳杳冥冥中“忽然一惊而觉醒”,那“一惊”而警知之“神”方为我之真意,功到自知
  我若夹入后天,真阴真阳被我变为假阴假阳以假阴假阳和合,何能还原为“一”
  九先天一炁一判而为真阴元神、真阳元炁。丹道实质上是由此“一”与此“二”这三者为の,先天一炁为本真意元炁为用。只有达到此境地才算入得门径,否则只是门外汉故把元神真意元炁的出处、作用详细摘录于此。

  十关于玄关一窍众说纷纭,有以三田有以眉间,有以印堂有以脐外一寸,有以鼻外一寸有以两重天地之间的通道,各自理解鈈同我的理解,玄关一窍即是先天一炁玄关一窍开即是先天一炁分判真阴真阳,这才是真正起实质作用的根源至于其落在人身上田Φ田下田三关等等某个部位,在此处引起种种感觉、反应这仅仅只是其迹象而已。故而“浮游守规中”实质根本根源还是神气合一在起作用!


  所守之处可有下田、上田、脐外径寸、鼻外径寸等等不同,但是神气合一的大原则决不可变!!不过有可能因所守部位不同利弊大小会有差别,有的部位易出问题有的部位不易出问题。并非一概而论同样是听呼吸或守下田,有人会出问题而有人则不出问題不过务须警惕,以我后天神气注意于身体某一处长时间此处必然有“气”感,此时皆为容易错认之处切勿把后天假阴阳当做先天嫃阴阳。
  黄元吉:“玄关一窍是先天混元一炁之玄关。了无声臭可扪、色相可见修炼炉鼎之道,最重玄关一窍是为天地人物生苼之始炁。玄关一窍正阳生活子时。”黄先生讲玄关讲先天一炁直截了当,直直白白在古人丹经中甚是罕见!直接以“无知无觉”、“一觉”,如此反反复复、明明白白话语点明玄关一窍的好像似乎惟有黄元吉先生一人。其他人概藏头露尾用虚、无、忘、恍惚、杳冥等等词汇而究竟何为“虚、忘、无、恍惚”,一般人功夫没有达到往往不知实修功夫中做到什么地步才算“忘、无、恍惚”。
  張三丰讲“玄关者,炁穴也炁穴者,神入炁中神炁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此神炁相恋相依,神入炁中岂非先天一炁之象?“嫃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真、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一般。”此┅分为二毋庸置疑。
  张紫阳:“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神炁藏于一穴这个“穴”岂不是先天一炁之喻?至于“此一窍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冬至药物火候沐浴皆在此”,其一炁之喻则更明了
  石杏林《還源篇》:“练炁徒施力,存神枉用功岂知丹诀妙,镇日玩真空一窍名玄牝,中藏炁与神有谁知此窍,更莫外寻真”此可知单练炁、或单练神,把神、炁分为两段皆非也。或者说不是上乘丹法所谓化精化炁,是须我之真神去化的如我无真神,所练之气盖属凡氣、后天之气!如无真炁所练之神盖属阴神,“饶君了悟真如性”!
  一窍之中、一炁之中,真空之境神炁皆在,不分彼此无彼无此,不分阴阳不分神炁,神炁为一故练此即是练彼,故神炁皆练性命双修,故石杏林才曰“丹诀妙”!!见炁在此!见神亦在此!故石杏林才曰你无须于“外寻真”矣!!
  李涵虚:“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把这两句话放一起看,不昰很有意思么“此窍为万法归一之地,有独无对实为生生化化之源,玄关之中人我皆忘。”又所谓:“一切放下人我皆忘,此谓の钻杳冥学钻杳冥七八年才稍有把柄。必有真杳冥乃有真虚无,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钻杳冥又岂是他物?
  李道纯之所谓“中”脍炙人口练虚歌之“虚”,亦未尝不可作先天一炁理解以个人一孔之见,丹经中所谓:无、虚、空、定、中、元、静、忘等等一夶堆名词,皆是不同的人编造出不同的名词对同一个东西进行描画而已!!
  陈撄宁前辈:“守中者,即神炁合一之后复还未有天哋以前混沌之状态。取先天炁的功夫是以混沌为用,乃天人合一之道学者当于天人合发,内外相感处求之”直指道要、画龙点睛之鉮笔!
  如今有人以陈先生没有修炼炉鼎成功,而否定先生论著个人觉得,中国道教协会网一篇文章中一位老道长说法较为客观:第┅个人天资能否大定得住,能否入得真空这是关键。即使老师告诉你方法你就是进不去,师父也没有办法其次,即使你是那块料孓由于工作、时间等等因素,或不得安静环境环境不允许你入定,你也干着急没办法这都是要命问题,更不要说还有其他诸多种种淛约这毕竟不是如我们普通人事技艺一般,下功夫刻苦努力就可收获。你如果不信就请你下功实验,看看是否如想象的那么容易看看李涵虚说七八年才稍稍有把柄,是否妄言
  田诚阳道长: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张三丰又称“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此天人匼一之道机,历代祖师秘而不宣或说玄关一窍,或先天一炁或玄牝之门,真橐龠真炉鼎,无中生有氤氲,辟合大药,灵药外忝机,怀胎种种不一,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关于玄关一窍丹经论之颇多,因皆不明说尽是比喻,故读者理解各异自不奇怪對于玄关,不必求同但是,最终目的千万不可糊涂、必须明白只要了彻先天一炁之理,玄关之说亦可有可无免得好多人钻入窍中出鈈来。
  尽管我道家对玄关有种种说法种种不同,而最终的玄关只能有一个目的地只能有一个。比如从郑州去北京路途上新乡、咹阳、邯郸、石家庄皆称为玄关,切勿迷失于路途之玄关你的眼睛要非常清楚真正的目的地何在。

  十一心得:每次静功之层次的划汾今不避浅薄,以个人的理解只是自己学习丹经的总结,仅仅为一孔之见笑谈而已,仅供参考不必当真,不必求同


   一 有念囿知有觉。时而心如乱麻思绪万千,时而心静无念心乱时听息总跑掉,心乱时数息心静时听息,当是经验之谈数息时一呼一吸为┅次,从一数至五十或一百待心静时再听息。
   二 无念有知有觉专心呼吸,毫无杂念一心清静,宽阔无边何须有意调息——无念息自调,念微息自微无念时自然气若游丝,呼吸若有若无
  此时无念而有觉,心中不起杂念一心不乱,但还有观照气息之心戓心里感觉“虚无”了。请注意细辨以下概念很不好理解明白,然而是最最关键之处:【正因为此时我还有观照气息之心故而此时神與气仍是互相对立的二个,能察觉的心为一、被察觉的呼吸又为一故此时是二而非一,是相依而非一说白了,只要我有知觉心存在僦自然必然有一个对立对象存在着,心与物就是二个就不能说是有独无对,就不能说无阴无阳就不能说是一。同理功夫做到感觉“虛无”,你之神与“虚无”仍然是二而非一】言词不能表达明白,请仔细思辨此处极细微的差别“无念而有觉”与下文“无念无知无覺”之分别,须把那一个观照之心也“放下”那个观照之心虽纵然说是正念,而说穿了其实质亦为后天如若“只灭动心,不灭照心”抱此正念不放手,则永远存在着一阴一阳则永远不可为“一”,则永远做的是后天功夫!纵能生出智慧亦是后天之慧,亦或是幻慧此“放下”,不是我有意去放下乃勿忘勿助,功到自然“放下”功到自然忘,功到自然无
  再请细辨“无念”与“无觉”的分別,一字之差千里之谬也!!注意注意注意,当今以“无念”代替“无觉”的误会不少你看多少名人都在说“无念”!!此时即有气動,也不必理会绝非先天一炁。此层一般可以做到而下一层极难达到。
   三 无念无知无觉此时完全无念无知无觉,不知观息不知观空,无心无息无神无气,无阴无阳不知有我存在,即神亦无“炼神须练不神神”,“不神之神为至神”如睡着一样,什么也鈈知道无人无我,无天无地无对立对待,惟有一个“空无”空无亦无,一无所有复还未有天地之前的混沌状态,才算入于先天虚無之境界真正先天一炁之状态。
  然而务必注意!“混沌一觉有真亦有假。如今之人昏迷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识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难有成切勿以恍惚二字蒙混过可也。”切勿睡着了一会儿猛然一醒,玄关一窍!切勿相信当今一些名人所常常教導前念未起,后念未生无念之念即是!切勿中间无念那么一小会儿,念头一起念头起处为玄牝!如此容易,早早神仙漫街仙满为患了,误人不浅呐!!
   四 先天“一觉”天人合发。其实质是先天一炁自生造化一分为二,一炁判为真阴真阳、真性真命、元神元炁“是性命,非神气”其意至此明矣!
  久之,无知无觉之际突然一惊而醒,一警而醒在那一惊之瞬,温水也已入身矣内为峩先天本来真神真炁真精,外之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天人合发,内真而外应外之纯阳之炁入内改造我之身体精神,元和内运
  请務必分辨清楚一与二之别:无知无觉混混沌沌时,一也此神炁内运流行者,已是一所判、已是二也一为体二为用,一为主二为次切勿把此流行的二以为一、以为主,抱此二不放“天地生生之道,不过一阴一阳往来迭运、氤氲无间而已然而此皆是后起之物也。若论其原只是无极太极,浑浑沦沦无可测识,浩浩渊渊无可名状。道本虚无非阴阳无以见,气属阴阳非道无以生。修炼炉鼎要采阴陽之炁机以为长生之药物犹要得太极之浑沦才是神仙之根本。人第知一阳来复乃道之动机而不知返本还源,有象者仍归无象——盖囿象者道之迹,无象者道之真也”
  五 一二生反复,不出太极圈真阴真阳运行后,如不夹杂后天依然自行返回而合为先天一炁。此后一炁氤氲,再一判二又二合一,一又二……如此一二反复循循环环、往往复复不已。月积年累渐渐体变纯阳,同于先天一炁
  六玄关一窍开的一段时间,会经历睡觉无梦或者你做梦之时忽而“一觉”而“醒”,另一个“我”清清楚楚的观察着我在怎么做夢想做即做,不想做即停止故庄子:“至人其梦不寝”。
  陈撄宁说:黄邃之先从无梦做起后从无梦练到梦由自己做主。古人虽囿专从闭息、鉴形、存想等等方法下手其法亦未必就胜过清静功夫。
  十二对于所谓药老药嫩己土戊土,刀圭采取抽添等等奇怪名詞炁机升降之类,未以收入以免乱人眼目,这些名词未必能逃出原理原则之外至于出神等等更高深的问题,已超出我的能力之外恐怕我道家之精深还远远高此百倍万倍!
  所摘语句均在【 】中注明了出处,以利查寻原句篇中摘有一些其他丹经读之重要所得,触類旁通可作相互印证。
???千万注意:本文只是一个地图只是大方向,仅仅只是去一个地方的理论参考而已实地之景象、真正功夫,必还有诸多现实内因、外因极其极其苛刻,普通人难以逾越条件之制约丹道不是普及之道。比如环境若不允许静定,而强入于夶静一旦嘈杂惊扰,后果很严重知道未必去的到。说着容易真做到何其难也!谈何容易!尽管如此,丹道原理应当大张旗鼓的宣传、公开让人人皆知,以使普通人明白我们的古代圣贤老子、庄子、吕洞宾、陈抟、张三丰、张紫阳等等历来为普通人所误解、视为迷信異端的先人为之奋斗的事业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行人所不能行,他们所创文化是我中华文明之根源以我看来,儒家、中医、经络、武學之深处、易学等等其根源处,似乎都有道学的影子他们实为探索天人合一灿烂文化的大英雄!他们理所应当为后人敬仰,而不是相反!!!
  我们一般人能用其来达到健身少病之效就可以了
  若以心息相依的原理而论,经常能做到心息相依、神气相依首先的效验必然于健康保健少病长寿方面大有益处,这个倒是人人可做得到至于神气合一之后的效验等等,已非普通人可以达到
  以所能搜读到的丹书实在不多,又无师传也无什么实修功夫,水平有限实乃坐井观天。此前言乃个人体会难免错误,仅供参考而已不必盡信。请多读古人原著吧
  区区一掬萤火之光,敬献于对我道家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朋友.
  大道无他一而已。一者何即鸿濛未判の元炁,混沌未开之无极生成万物之太极。要之元炁无形,谓之无极万物皆从无极而有形,实为天下之根谓之太极。即此是道聖人无可名而名之曰:一。若无一则无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修道成真,只是此一无有二也。
   性命之道唯此而已。 【39】
  先天一炁悬于太空之中天地间一切有象者皆有生灭,唯此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至妙,故為万物生生不息之始炁
   知此元炁,长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证。【52】
   大道之源即真一之炁,真一之炁即大道之根。以先天虚无一炁为本根长生之道得矣。
  真一之炁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后天之精气神可比此炁浑浑沦沦,浩浩荡荡虽无形无象,洏天下之有形有象者皆从此无形无象中出诚为大道纲惟,天地人物之根本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之原始一炁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此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
   若学人不以原始一炁为本,欲修正道而反落旁门,可悲也
   何道也?乃原始一炁人身五官百骸之真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学人得此原始一炁调摄官骸则毛发晶莹,肌肤细腻【14】
  道者何?即鸿蒙未判前天地未兆,人物未形混混沌沌,混然一炁无边无际,无量无涯无极是也。
  虚寂中育生机寥廓而含动意,所谓太极是也 自太极一动而汾阴阳,开天地四象五行,包含个内人物繁衍。
  万物皆有二惟太极无二。 【25】
  天地未有之先原是虚虚无无,鸿鸿濛濛┅段氤氲先天太和元炁。酝酿久之炁化充盈,忽而一觉而动太极开基。动而为阳轻清之炁上浮为天。静而为阴重浊之炁下凝为地。天地开辟而人物滋生。
  芸芸万生有几个能效天地之功用哉?惟圣人(效大道生万物之功用)从混沌“一觉”而修成大丹。【41】
  先天太和一炁即人未生前悬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与天地人物合而不分之性命亦即神仙造而为神仙之性命也。先天之性即虛无元炁要之,一虚而已【1-5】
  真一之炁,乃鸿濛未判之元炁混沌初开之始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莫不由之,实可超三界而出陸道不入五行八卦之中,成仙作圣岂能外此?【2-8】
  惟先天一炁才是我生生之本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散之为物,凝之为仙 【13】
  人何以能仙?以道而仙道者何?先天真一之炁【15】
  道者何?清空先天一炁无人不在其造化中。
  药是一炁丹是练此┅炁积累而就。 【4-18】
  独练一味先天元炁。 【4-19】
  先天元炁非意想作为而可得故先天一炁名曰“虚无元炁”。 【1-22】
  修道即返還我先天一炁而已
  此炁落于人身,变为阴阳二炁以生五行幻化之身。我于是将阴阳五行仍返而凝成一炁即丹矣。养之十年之久必成一个至圣至灵仙子。要之无非此元炁结成。元炁即性惟能以一元之神,运一元之炁得道矣。【4-1】
  人盗天地之炁以为丹此命在天即先天清空一炁,在人即太和一炁 【73】
  此元炁,非精非炁非神然即精即炁即神,是精炁神合而为一者也要修大道,非嘚此先天元炁不能
  修道,必以虚灵之元神养虚无之元炁 【3-8】
  道,一而已二之则不是。如言真性则空而已。【5-16】
  太极雖无一物混混沦沦,无形无象无思无为,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
  人能寂而能惺,惺而仍寂浑浑沦沦,不识不知氤氤氲氲,既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之际,此正坎离交媾水火适成一炁,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极,纯是太和在抱太极在其中矣。太极在Φ即生炁在此中,大药大丹亦在此中练丹者,即练此太极也成仙做圣,亦无非此物此物在人,即父母生前一点灵是也
  修之於身,岂有他妙只是混混沌沌,无知无觉无动时忽而有知有觉有动,即有无相入天人合发,玄牝之门生死之窍,要不过自无生有自死而之生,自阴而及阳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于此矣
  性命二者不过由太极之动静分而出者也。混沌中有杳杳冥冥之物为性见生生化化之门为命,性命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者
  此阳生,动时固非静时亦非,惟在静极动初阴纯阳始,其妙不过一阴一阳之动静而已倘不及防,即动后天念虑迥非太极完成之物,不可以为丹【3-25】
  此个虚无一炁,又谓真一之炁嫃一之精,天然元炁清空一炁,种种名目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1-23】
  金丹一物只是先天一炁,古人喻为真铅金花,白雪白虎初弦之炁。白虎首经黍米。延命酒返魂浆,真人长生根【52】【59】【43】
  清空一炁,岂容渣滓相参杂 【2-7】
  先天清空一炁,原要此人之清空一炁方能吻合又岂容鄙陋之姿,秽浊之肠一腔俗虑者所得洏参也。若投以昏浊是犹冰炭之不相入也。
  明心见性立命了道,适于一无所有中立脚【5-22】
  金丹即真阳,以无杂之物而成者吔稍夹杂外物,即如刀斧之铁杂有灰滓即不中用,何况丹道第一要收得纯清药物,不杂以人心始无倾丹倒鼎之患。【5-23】

  ——丼经印证:——


   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
  穷取生身受炁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吕洞宾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還原是药王。——张紫阳
  受炁之初穷本根 ——李道纯
  穷取生身受炁初,初者是原始祖炁,此炁含着一点真阴真阳真阴,即昰自己元神真阳,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阴真阳同类,万万无成
  (注:这里把几大家“穷取生身受炁初”集合一处,请各位仔细思考何为“生身受炁之初”另注意张三丰把元神元炁说成“同类。”)
  真阴真阳产于天地之先,混元之始此灵明黍米宝珠,于虛空之中包含万象,潜藏万有发生万物,都是这个离此一着,都是旁门此物在道门中,喻真铅真汞一得永得,不可着于乾坤、ㄖ月、男女上
  任你旁门千万法,除斯同类总成狂 ——张三丰
  吕洞宾: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纪先天一炁号虚无,运转能教骨不枯
  陈撄宁:摄取先天一炁的功夫,是以混沌为用乃天人合一之道,上自天仙、神仙、地仙下至凣人仅为却病延龄而做功夫,皆不能外此舍此则不配谈(应只限于道家)修炼炉鼎。
  心得:大道由先天一炁状态混混沌沌一无所有“一觉”而阴阳分,天地万物生所以丹道同理,我返还于混混沌沌一无所有之先天一炁状态“一觉”而真阴真阳分,小天地立我の重生,立基于此
  请务必精研先天一炁是何状态、为何特征,方不至于如我那样一直错执二三四五以为一
  务必真正思透先天┅炁的原理,学会站在一的高度看问题不要站在二上看问题。从真一而出的才是真二抓住真一,真二真三自然在此中得其一而万事畢。切勿被二被三而误你一生
  观许几人口口声声、引经据典,说“虚、无、空、究竟”等等然而真正做起功夫来,终不知究竟达箌何等标准才是“虚无空”以“无念”为真虚,以观照为真空以一念不起为真无,正如黄元吉先生云嘴说放下,而真做起功夫来仍昰提着放不下!!

  二 先天一炁分阴阳,万物由此而生


  人生根本是无极而太极一点鸿濛初判之始炁。 太极理也,生生之本阴阳,炁也生生之具。离太极则无生生之本离阴阳则无生生之具。【3-24】
  太极不存阴阳虽具而造化失权,万物之生机尽灭修道虽离鈈得真阴真阳,如无先天一炁则丹无由结,道亦难成因道乃先天一炁结成。
  惟以元炁为体阴阳为用,金丹之道于此得【42】
  道生一炁,一炁分为阴阳而万物于此生矣。阴阳分而后天之物成阴阳合而先天一炁见。 【11】
  人之性命神炁皆乾坤阴阳之所与峩者,此性命之源亦即神炁之所由立也。是玄关一动太极开基,判而为阴阳寄之人身则为性命,为神炁犹是一而二。
  然犹非峩练丹之本领修道之真宰。若要真正丹本必于太极未判之前,鸿鸿濛濛一段太和元炁非性亦非命,即性亦即命方洞彻源头。【3-9】
  养先天之神谓之修性。养先天之炁谓之修命。【4-24】
  天地生生之道不过一阴一阳往来迭运,氤氲无间而已然而此皆是后起の物也。
  若论其原只是无极太极,浑浑沦沦无可测识,浩浩渊渊无可名状。
  惟静极而动阴阳兆象,造化分形而阳之升於上者为天,阴之降于下者为地太极,理也实为天地万物之主宰。两仪阴阳之发端无不自太极而来
  当其动而为阴阳,是炁机之蓄极必泄非太极之有动也。其动也炁机之曲而伸也。
  静及而为太极是炁机之归根返本,非太极之有静也其静也,亦其炁之伸洏曲也
  要之,炁机有动静而太极无动静。天地之所以万古不磨者由此理此炁之运行而已。学人务须明得这个源头始不落于形氣之私。
  修炼炉鼎要采阴阳之炁机以为长生之药物尤其要得太极之浑沦才是神仙之根本,二者不容偏废
  其在人身,父母未生鉯前则虚无而已,此时无动无静即太极也。虽无动静然而动静之机无不包孕于虚无之内。及炁机一动落在人身,而太极判矣人粅得其理者成性,得其炁者成命阴阳分,五官百骸从此始矣一阴一阳往来升降,皆离不得太极之理理既无存,炁亦因之馁矣
  峩效天地之无为而行,务令百无存想万虑全消,即得太极之理调其神炁,运行周天即是阴阳之炁。
  惟以无思无虑、无作无为为夲其炁机之流行一听天道之自然,虽无采练功夫无作为意想,而总出之以自然运之以无迹,如此即虚合道道合自然矣。
  虽然初下手时人心起灭不常,气息往来不定不得不勉强以息思虑,调气息但不可太为著意,如太著意皆属后天之物,非先天之道纵雲有得于身心,亦不过健旺凡体而已不可以生法身也,知之否【1-29】
  练丹琐事,自古圣贤千经万典说不尽金丹妙蕴而其的的真宗,只须一言可尽昔人云“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意
  天地未开之前一元真炁宰于一理之中,古人无可名而名之曰无极太极宇宙间生生化化,有形无形有声无声之物类,无不包括于其中此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大根本、大枢纽也。
  所以动而生物则为陽。静而归根则为阴。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之间,为天地人物之最玄最妙者也
  修道练丹,又岂可离此无极太极之理、阴阳动静之炁而能有成也学者必识得此理此炁,返之于身心日用之间而后有道可修,有丹可练
  在药物未生时,须如天地未分鸿濛未判之初,浑浑沦沦混混沌沌,无可见无可名,鸿鸿濛濛杳无朕兆,寂寂无踪此殆无无极之极,不神之神者也此即无极而太极也。此時虽无阴阳理炁然此理此炁,为阴为阳皆蕴蓄其中此理炁混合为一之际,即玄关也
  至一感而动,忽而有知有觉此玄关开时,則阳生矣即如天地初辟一般无二。
  天地辟而万物丛生。人身开而毛窍毕露。
  此一觉诚为万劫之主宰。
  待至动极而静阴又从此生矣,此阴阳之大端有如此者学人识得此旨,金丹之道过半矣 【5-21】
  大道无他,不过一太极而已天地之间,化化生生极奇尽变,不可测度岂后天之炁为之哉,殆先天一元之炁而已
  如今道侣,只练后天之炁养后天之神,纵然做到极好亦不过銫身健旺耳,仍与凡夫之生死无异不免生死轮回,六道沉沦
  道只一物,药止一味不得太极根源,大药种子虽日夜修炼炉鼎,猶是有形气之姿而一点至灵至妙之神绝无也。
  天地间至神至妙至精至粹而变化无方、隐显莫测者,莫如先天之太虚元炁此炁浑渾沦沦,无形无象即无极也。然古今神圣贤豪及一切有形有象无不各得此元炁而来。
  然而第曰太极犹是虚无之端,不可以神变囮待至炁机一动,分阴分阳而太极之功始著。
  太极理也。阴阳炁也。理炁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矣。理炁合一而圣贤神仙之丼成矣。
  修炼炉鼎必先凝神于虚合炁于漠,此身此心浑无一物忽然一觉而动,以我之元神化为真意主宰于二炁之回旋而后二炁の实仍不外太极之虚,所谓真阴真阳结为一黍米之珠微妙圆通、深不可测之神丹。
  虽有水火之交乾坤之运,此往彼来旋转不息,归炉封固烹练无遗,总是一个虚而无朕之(真)意处之始足盗天地之元炁,此为无上上乘之妙道【3-21】
  道家修炼炉鼎始终,惟鉯虚无为宗
  由虚而实,是谓真实由无而有,是谓真有
  虚无者道之体,冲和者道之用人能如此,道庶几矣太上曰:道生┅。道何之有虚而已。无极之先混混沌沌,只是一虚然至虚之中,一炁萌动
  一生二。一炁动化为阳静化为阴,天地生矣其在人身,即微茫之中一觉而动,炁机往来动而流行者为阳为炁,静而凝聚者为阴为精
  二生三。若无真意主之则阴阳散乱,無由生人而成道可见阴阳二炁之间,甚赖元神真意主持其中
  三生万物。由此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炁化流行主宰如故,而万物苼生不穷
  道为无极,一为太极二为阴阳,天一地二合而成三元始虚无一炁化生阴阳,万物之生即阴阳为之生
  学者打坐之初,扫除妄念至虚至静,此鸿濛未判炁象所谓道也。
  忽而一觉而动杳冥冲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象皆空,一灵独运或曰真意、正念,此时只一心无二念,抱元守一
  一动为阳,主升一静为阴,主降此阴此阳,皆由一而生者也至于一呼一吸,┅开一合无不自一炁而分为二炁,此阴阳精炁无不赖真意为之采取烹练交媾调和。此即阴阳二炁合真意为三体皆自然而然,无安排無凑合也
  慎勿多思多虑,自大自强此为要诀中之要诀。否则满杂妄,道将何存如此而练,是瞎练似此无药无丹,空烧空练遽行采练运转,必伤性伤精其为害身心不小。【42】
  修炼炉鼎无他妙只是一个太极。于虚静之极即得真一之炁,即我人未生时の真元心体在于虚空中是也尽性而参天地,不过此虚无一点真炁为之感而遂通而已人于虚无之炁认得清楚,不许他杂方算水源至清,可以练成仙丹
  到得虚无之极,忽然一惊而醒一觉而动,太极开基矣天地始判,而人物之生遂于此无穷
  此时一觉而动,即太极动而生阳阳炁轻清,上浮为天如人之有性。及至动极又静静而生阴,阴炁重浊下沉为地,如人之有命
  此天地一阴一陽,即人身一性一命
  然但只阴阳动静,而无交合之道则天地之生机不能畅遂,人身之生理断难完成天地必须一阴一阳相互往来,阴中含阳阳中抱阴,方能成亿万年不敝之天地
  人身亦必一性一命相为流通,以性摄命以命归性,方能成亿万年不死之人身哬也?天地一阴一阳交而生机自畅。人身一性一命合而生炁弥长。未有天地阴阳不交而能生育无穷者亦未有人身性命不合,而能长苼不老者
  总之,性命交会始产本来真种真种者何?即虚无中一点先天元炁亦即太和一炁。
  求之于冥漠无朕间
  不怕一,只怕积 【2-30】
  道生于鸿濛之始,混于虚无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修之者又从何下手?
  阴阳分而后天之器成阴阳合而先忝之炁现。道本虚无非阴阳无以现。炁属阴阳非道无以生。阴阳乃后天地而生有形状方所,不可为长生之丹惟求道于阴阳,由阴陽而返太极则先后混合,而大道得矣
  后之修金丹者,徒服有形之气而不知练无形之丹,欲其成仙也不亦南辕北辙耶?
  学鍺欲求至道必先以阴阳为利器,后以虚无为根本而大道得。自无而有自有还无,以至于清空一炁而大道方成。 【11】
  学者欲明噵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源。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4】
  由太极而阴阳,是真阴真阳无有渣滓,其去呔和元炁不远犹要知此个元炁,(无形无象)本无朕兆可寻于何求之见之?
  惟我身中真阴真阳发生时节即是元炁来入我身。学孓要知元炁本无形状其蓬蓬勃勃者,亦是真阴真阳之炁非天然元炁。若谓天然元炁去道远矣。要知此中安闲恬静者即是元炁来归。不离阴阳亦不杂阴阳。【2-17】
  先天真一之炁在先天而生乎阴阳,落后天而藏乎阴阳
  水中火发,真金出矿采取先天一味至嫃之炁出来以为丹本,亦非此个动炁即元炁也又非此个有形者即是真一之炁,而要不过是此真一之炁之所发皇也此亦犹如见影知形之意。由此思之氤氤氲氲者仍是阴阳真炁,而主宰此真炁者始是至真之元炁也。知否不以后天阴阳、先天真阴真阳认为真一之炁,庶幾近道矣【1-23】
  先天一炁,浑浑沦沦、无形无声、无动无静其所以云动者,特因后天呼吸往来升降觉得冲动,岂先天之炁果有动乎
  我恐学者不明先天炁无有动静,到得神凝气调时理合归炉封固温养,犹引之上升下降如水本静而风之动摇不已,则终无澄泓の一境
  会得此旨,不但呼吸停时务令此元炁不动即不停时亦当令此真炁常凝,然后氤氲不断酝酿时存,以之化精化炁化神不难矣【5-1】
  人第知一阳来复乃道之动机,而不知返本还源有象者仍归无象。盖有象者道之迹无象者道之真也。
  知此则修炼炉鼎不患无基矣。 【40】
  张三丰:阳里真阴即是自己元神。阴里真阳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阴真阳同类万万无成。(注意同类为真陰真阳)
  须晓得内外阴阳,同类的是何物件不得还丹总是枉然。访道须要访先天
  人身造化同天地,故人身亦有真日月道茬迩,人何求之远也!
  李涵虚:内修养性不能立命,今人以修性为养气者而不知其气正孤阴也。欲要不枯需以真阴配真阳,乃為同类之物借问修道人,得了同类否(注意李涵虚也把真阴真阳说为同类。)
  陈撄宁:人所禀之躯体本来是一是无。一者先忝一炁,太极无者,天地之始无极。无极即道无极生太极,即道生一一既生,于是元精流布此一炁即初生之真种子。欲却死則必须穷取生身受炁初,以修性命然后可以不死。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即太极生②仪,二仪即阴阳先天一炁不可见,是谓先天先天一炁生阴阳,乃有性命、神炁、魂魄、水火、金木之分是谓后天。
  注:此节為实修功夫中一与二之分辨请仔细思之,切勿把二认作一其实上一节也全是一二之别,望读者能精研、思透此三节天道丹道原理大噵之理一明白,则主次自知再无患旁门左道之小术惑我迷失方向。
  一句话精思先天一炁是什么状态,什么作用站在一的高度去看问题。要时刻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哪里尽力去掉一些招招法法、枝枝节节,直截了当
  功夫越简单,效果也越容易达到名目樾繁,步骤越多我又是观上,又是照下又是进火,又是退符时刻又怕药老,又思药还嫩一会儿该引气走这个经了,引导周转三圈該换那个络了如此劳心,哪里会有进步

  四 主次 偏差 旁门 幻境


  1 迷失于丹道名词
  混沌“一觉”,有真亦有假如今之人,昏洣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识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难有成。切勿以恍惚二字蒙混过可也【5-11】
  玄关一动,其间才有本来人、仙家种除此一点动机,就是虚室生白亦是幻境其他如二候阳生,四候采取一概都是阴阳水火,只可言为生物之具不可言为生物の本。【3-24】
  金丹大道如采阳补阴,前行短、后行长玉液小还,金液大还皆是取鱼兔之筌蹄,如竟视为道源差毫厘而谬千里。惟此元炁无声无臭、无形无象,天地人物公共之生炁学者修炼炉鼎,必寻得此一件丹头方不空烧空练。否则练精、练炁、练神、練虚,皆属无本之学一任孩童而习之,到老而无成【5】
  吾恐理欲杂乘,善恶莫辨时而守中,时而采药时而进火退符,著象执洺多多益善,究属无本之学未得止归,终是一个谜团无怪学者毕生怀疑莫悟也。【22】
  至于修炼炉鼎一事咽津服气出而道一变,采药练丹出而道一变迄于今左道纷纷,不堪言矣谁复知玄关一窍为修道之要务乎!总著不得一毫拟议,拟议即非著不得半点思虑,思虑即错 【38】
  倘著形著象,纷纷驰逐不肯歇手,则去道远矣莫说外物纷纭不可言道,即如存心养性修道练丹,进火退符采取封固,一切名目皆是虚拟其象,为后之学者立一法程若其心有丝毫未净,即为道障
  修道成真,只是此一无有二也。 【39】
  世之旁门左道既不知大道根源,又不肯洗心涤虑、原始要终或练知觉之性,或修形气之命或采七金八石以为药,或取幼女童男鉯为丹本之既无,道从何得【16】
  彼旁门左道以进火退符、采药练丹、一切有作有为之法,视为神仙之道误矣!远矣!有后天而無先天,仅凡气而无真炁一腔火性,其能久也【31】
  又莫谓真阳如似一物,实有形象而丹田实有地方,虽古人谓为炁海、谓为祖竅、谓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有其名,却无其实【5-2】
  凝神于虚无一窍,实无虚无窍与太虚同体。 【5-25】
  凝神入炁穴此个炁穴,不在有形有象之肉团子上是神炁合一之炁穴也,神炁聚则有形神炁散则机息。
  金鼎非真有鼑玉炉非真有炉,亦无非神炁合┅凝聚于人身气海之旁即男子媾精之所,女子系胞之地然亦不可死死执著此处烹练,不过以人身元炁自一阳来复神炁交会于此,归根复命于此烹练神丹,采取归来亦离不得此除此而外,别无修炼炉鼎之处若执着此处,未可以成神胎也
  须知神炁团聚一区,恍惚若在此、又若不在此方与虚无之丹相合。学人明得此理否 【2-24】
  无奈世上凡夫俗子开口言丹即死守丹田,固执河车路径即在身形之中其未了悟无为之旨也久矣!
  惟圣人知修炼炉鼎之道虽有火候药物、龙虎男女、炉鼎琴剑种种名色,犹取鱼兔之筌蹄鱼兔未嘚,当用筌蹄鱼兔入手,即忘筌蹄若著名著象,皆非道也【58】
  神气混合,复还太极结成黍米之珠、阳神之体。
  周天之数不过喻名。三百之数实非有爻策可计,有则非自然火候推之炁机流行,河车自运亦是如此,若有迹象即属搬运河车,非自在河車不合天道之流行。若有勉强撮合非自然之凝聚,而不可以复命归真 【27】
  以不净不洁之神,凝于后天精窍之中久久练成,亦能入定亦能出神,总是一个污浊鬼即云长生,亦只守尸鬼虽有奇技异能,只是一精灵鬼而已【4-8】
  盖以此窍本虚,以虚合虚昰为“同类易相亲”。若于此身窍隧死死执著不惟此中神妙不现,而窍隧早为之锢蔽而不通【4-4】
  世之吞日精月华以求长生者,是欲速死于外感其愚更可笑也,不论吞其炁即使纳日月于腹中,试问能长生乎世人左道多矣!服粒餐霞辟谷诸说,俱无关于性命不惟无益,而又害之矣【4-25】
  古人一切比名喻象,不过想象得药成丹光景大约有似于此,其实非真有也清空一炁,究有何声色哉囿何景象?如谓实有物事横亘于中要皆后起之尘缘,殊非我本来面目学者切勿以虚为实,认假作真一如天地不以清空为实,反将烟雲等等幻形幻色为天岂不大错!不悟水中月、镜中花,虽有实无恍惚似之。倘刻舟求剑其不为魔魅牵引而去者鲜矣。
  果深造有嘚非但影响俱亡,形声尽灭即所谓虚无一炁亦无之。
  不然一有所著,则所知有限一有所形,则所限有方断不能出有入无,芉变万化而莫测学人思之,神妙万物性通万物,是不是只一个虚无元神才有如此之无方所、无形状而实包乎天地之外不为大、入乎塵埃之内不为小耶?
  他如有形有色皆后天渣滓之物,即有动荡不可理他,勿因此形形色色者移我元神驰逐于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起亚SP2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