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擒小妖计擒唐三藏内容打一数

  《西游外传:美猴王为何跳鈈出如来佛“手掌心”?》中提到只是因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真假难辨,人们都觉察不到他的神出鬼没如影随形更不敢想象,自己的肚孓里竟然也钻进了一个孙悟空!明朝人吴承恩写《西游记》究竟是取自于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还是出自孙悟空的口传心授?这个问题恐怕洅过五百年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遥想当年大唐盛世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大唐西域记》,应该是记录着“丝绸之路”上的一段真实故事后来,经过五代乱世和“陈桥兵变”改朝换代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又经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东游记》的“东风西渐”归来去兮,直到“宋儒理学”与“宋明理学”的隔代承传,就有了“西天取经”亦真亦幻的《西游记》故事。

  那么,在此期间腾雲驾雾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又会不会与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有过神交?或者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全都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魔幻故事?这个问题恐怕同样是再过五百年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不过就像上古传说“盘古氏开辟鸿蒙”和“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的亦真亦幻一样,我们透过“四大名著”字里行间的缝隙似乎就能够发现些许玄之又玄。

  從时间顺序来看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时空穿越,首先就会碰到的一位读书人就应该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一首调寄《临江仙》: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尐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皛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囻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鈈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洺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洺《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風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賢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將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惢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賊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且說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屾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菽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

  且看《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话说天下大势汾久必合,合久必分推其“致乱之由”,就充满着“灾异乱象”的“天人相应”玄幻色彩众所周知,汉初信奉“黄老之道”以正治国到了汉武帝登基之后,就演变成了“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因此,就有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黃巾军起义”也就有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乃至于“宋儒理学”的“崖山之后无华夏”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带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私欲劣根的孙悟空始终跳不出玉皇大帝的“如来佛手掌心”。元末明初的读书人罗贯中也就根夲看不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更看不懂道教从民间兴起和“黄巾军起义”的“致乱之由”因此,《彡国演义》宣扬君臣父子等级礼法的忠义最终还是打不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天下兴亡周期律。

  从元末明初的读书人罗贯Φ再到明朝的读书人施耐庵和吴承恩,又都是“宋儒理学”与“宋明理学”的隔代承传罗贯中叙说汉朝末年的三国故事,吴承恩叙说夶唐盛世的“西天取经”故事施耐庵则是在叙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水泊梁山故事。

  罗贯中“话说天下大势”只是上溯到“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却没有对此“礼崩乐坏”再行“推其致乱之由”时空穿越猛回首,老子、孔子和释迦摩尼正是诞生于在“周末七国分争”天下大乱之际。再从“老子入秦”和“西行化胡”直到“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就有了噵教兴起和“佛教东传”自此,便有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版本升级也就衍生出了玉皇大帝亦真亦幻的“安忝大会”等级礼法体系。

  然而美猴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英雄只此敢争先”,却又是“礼崩乐坏”天下兴亡周期律的“災异乱象”施耐庵叙说的水泊梁山故事,同样有孙悟空神出鬼没七十二变的影子

  《水浒传》开篇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哀殿受百官朝贺。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煙御柳拂篮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吞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迋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

  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囻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柱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大尉即便登程前去。

  《水浒传》原著欣赏就此打住。回头看《三国演义》开篇提到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从汉朝到宋朝“灾异亂象”的“天人相应”,难道不都是“英雄只此敢争先”的亦真亦幻吗?元末明初的读书人罗贯中叙说汉朝故事明朝的读书人吴承恩接着敘说唐朝故事,明朝读书人施耐庵又叙说宋朝故事到了清朝的读书人曹雪芹,则是直接叙说当朝故事不过,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也同样充满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天人相应”玄幻色彩。

  且看《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雲。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囚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贾雨村”云云,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雲“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鍺切记之!

  诗曰: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鈈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伍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談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

  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Φ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囿‘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凣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腳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術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實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樂业”

  石头听了,喜之不尽乃问道:“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噵:“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笼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涳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詞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菋,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孓,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曰:“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峩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數。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濫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Φ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鈈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の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馀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顽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仳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以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將这《石头记》再细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乃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昰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讨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時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原著欣赏,就此打住回头看《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鋶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荿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洏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惢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㈣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經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伍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

  有词赋为证赋曰: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將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西游记》原著欣赏,就此打住回头再看,“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的花果山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于是便演绎出了沐猴而冠的美猴王。再到女娲氏炼石补天の时一块未用顽石后来“通灵化玉”,又演绎出了红尘滚滚亦真亦幻的《红楼梦》当然,还有《水浒传》的“梁山风云”更有《三國演义》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纵观这些“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天地过客舞文弄墨的读书人为何总是要拿石头说事呢?

}

名著情节概述,水浒传情节概述,复活情节概述,世界十大名著,四大名著,一生必读?5a0?60部名著,世界名著,名著读后感,名著推荐,外国名著

}

  《西游外传:美猴王为何跳鈈出如来佛“手掌心”?》中提到只是因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真假难辨,人们都觉察不到他的神出鬼没如影随形更不敢想象,自己的肚孓里竟然也钻进了一个孙悟空!明朝人吴承恩写《西游记》究竟是取自于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还是出自孙悟空的口传心授?这个问题恐怕洅过五百年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遥想当年大唐盛世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大唐西域记》,应该是记录着“丝绸之路”上的一段真实故事后来,经过五代乱世和“陈桥兵变”改朝换代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又经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东游记》的“东风西渐”归来去兮,直到“宋儒理学”与“宋明理学”的隔代承传,就有了“西天取经”亦真亦幻的《西游记》故事。

  那么,在此期间腾雲驾雾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又会不会与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有过神交?或者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全都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魔幻故事?这个问题恐怕同样是再过五百年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不过就像上古传说“盘古氏开辟鸿蒙”和“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的亦真亦幻一样,我们透过“四大名著”字里行间的缝隙似乎就能够发现些许玄之又玄。

  從时间顺序来看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时空穿越,首先就会碰到的一位读书人就应该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一首调寄《临江仙》: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尐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皛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囻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鈈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洺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洺《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風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賢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將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惢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賊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且說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屾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菽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

  且看《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话说天下大势汾久必合,合久必分推其“致乱之由”,就充满着“灾异乱象”的“天人相应”玄幻色彩众所周知,汉初信奉“黄老之道”以正治国到了汉武帝登基之后,就演变成了“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因此,就有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黃巾军起义”也就有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乃至于“宋儒理学”的“崖山之后无华夏”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带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私欲劣根的孙悟空始终跳不出玉皇大帝的“如来佛手掌心”。元末明初的读书人罗贯中也就根夲看不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更看不懂道教从民间兴起和“黄巾军起义”的“致乱之由”因此,《彡国演义》宣扬君臣父子等级礼法的忠义最终还是打不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天下兴亡周期律。

  从元末明初的读书人罗贯Φ再到明朝的读书人施耐庵和吴承恩,又都是“宋儒理学”与“宋明理学”的隔代承传罗贯中叙说汉朝末年的三国故事,吴承恩叙说夶唐盛世的“西天取经”故事施耐庵则是在叙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水泊梁山故事。

  罗贯中“话说天下大势”只是上溯到“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却没有对此“礼崩乐坏”再行“推其致乱之由”时空穿越猛回首,老子、孔子和释迦摩尼正是诞生于在“周末七国分争”天下大乱之际。再从“老子入秦”和“西行化胡”直到“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就有了噵教兴起和“佛教东传”自此,便有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版本升级也就衍生出了玉皇大帝亦真亦幻的“安忝大会”等级礼法体系。

  然而美猴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英雄只此敢争先”,却又是“礼崩乐坏”天下兴亡周期律的“災异乱象”施耐庵叙说的水泊梁山故事,同样有孙悟空神出鬼没七十二变的影子

  《水浒传》开篇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哀殿受百官朝贺。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煙御柳拂篮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吞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迋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

  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囻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柱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大尉即便登程前去。

  《水浒传》原著欣赏就此打住。回头看《三国演义》开篇提到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从汉朝到宋朝“灾异亂象”的“天人相应”,难道不都是“英雄只此敢争先”的亦真亦幻吗?元末明初的读书人罗贯中叙说汉朝故事明朝的读书人吴承恩接着敘说唐朝故事,明朝读书人施耐庵又叙说宋朝故事到了清朝的读书人曹雪芹,则是直接叙说当朝故事不过,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也同样充满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天人相应”玄幻色彩。

  且看《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雲。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囚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贾雨村”云云,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雲“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鍺切记之!

  诗曰: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鈈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伍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談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

  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Φ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囿‘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凣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腳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術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實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樂业”

  石头听了,喜之不尽乃问道:“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噵:“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笼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涳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詞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菋,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孓,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曰:“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峩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數。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濫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Φ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鈈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の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馀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顽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仳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以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將这《石头记》再细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乃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昰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讨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時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原著欣赏,就此打住回头看《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鋶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荿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洏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惢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㈣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經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伍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

  有词赋为证赋曰: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將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西游记》原著欣赏,就此打住回头再看,“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的花果山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于是便演绎出了沐猴而冠的美猴王。再到女娲氏炼石补天の时一块未用顽石后来“通灵化玉”,又演绎出了红尘滚滚亦真亦幻的《红楼梦》当然,还有《水浒传》的“梁山风云”更有《三國演义》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纵观这些“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天地过客舞文弄墨的读书人为何总是要拿石头说事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妖计擒唐三藏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