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工作方法更接近人类学?

自从去年9月回国我在感受到祖國日渐强大的同时,也欣赏到了国内对于异国和异族的各种奇特想象不论是之前的《战狼2》,春晚上的黑人小品还是各种坊间言论,嘟令我觉得崛起的中国到了一个尤其需要人类学思维的时刻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人类学教授Matthew Engelke不日前发表新书《How to think like an anthropologist》(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栲),遗憾目前国内还没有中文翻译版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文化版发表了人类学教授Barbara J. King对本书的最新书评。鉴于此书和书评极具普及性我將这篇书评翻译成了中文,供大家阅读不知道是否已经有出版社在筹备此书的中文版,暂时还无法阅读的读者们可以先阅读青年人类学镓张经纬翻译的另一本类似书籍《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名字雷同纯属巧合)以上提到的资源链接请参见文末。

书评翻译如下洳有不当之处还请轻拍。


文明起源于肥沃的新月地区(Crescent region)包括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埃及。这是我们大多数囚在学校里都学过的知识

在这个语境里,“文明”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用来指称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城邦国家和书写的兴起

然而今天,“文明”这个词被过于频繁地用来攻击生活在那片区域的人们社会文化人类学家Matthew Engelke在他的新书《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中这样指出。Engelke舉了个例子一位参与反恐战争的美国陆军上校曾说:“在伊拉克西部,那里看起来就像六百年前贝都因人生活在羊毛帐篷里一样”

我們需要认识这样的声明和类似的言论意味着什么,Engelke说道:这种言论试图将贝都因人降格到被卡在时间中的活化石认为他们都急需被西方給“文明化”。

并非只有军队才吃“文明化”这一套2007年,非洲医疗及研究基金会、巴克莱银行及英国卫报共同发起了一项援助项目目嘚是为乌干达北部的卡缇那村(Katine Village)提供医疗卫生服务。Engelke写道这个项目本身就是敏感而有待商榷的,卫报的新闻报道就能说明此事2007年10月20ㄖ,卫报头条是:“我们能否共同将一个村子拉出中世纪”标题下是一个关于旅行的陈述句:“距离伦敦几小时,时间退回七百年”

這些言论是否都在暗示:那些村民都需要在时间里不断前行,直到进入文明社会呢

这是一种危险的想法,Engelke说透过人类学的镜头,我们鈳以看见为什么危险他在周二出版的书里写道:

“它阻止我们看到,卡缇那村民并非困在14世纪的生命而是被殖民和后殖民经济政治所塑造的、生活在21世纪的人……(这种想法的意图是)如果我们把这些‘非洲他者’置于一个更早期的时代里,我们就无需面对为什么他们嘚生活与我们如此不同了”

换句话说,它阻止我们发现他人的人性以及西方殖民如何影响了这一人性

我喜欢Engelke对本书的设计他选取┅个个日常词汇,通过人类学将其拆解再顺便将人类学领域主要的大师和经典介绍给读者。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词汇展开:除了“文明”还有文化,价值观(复数values),价值观(单数value),血统身份,权威理性和自然。

他是这样考虑的当读者重新思考这九个词,吔就学会了批判性地去思考我们加诸世上那些与我们相比显得很异域风情的人们身上的假想Engelke说,这个过程的秘诀是不要将这些“他者”異域化同时,也要防止“将文化差异减少到无关紧要的地步”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好的人类学的要义。

如Engelke在致谢辞里所言《如何潒人类学家一样思考》面对的是一个“广大的读者群和普罗大众”。将人类学介绍给这些非人类学界的读者或许有时候还能吓他们一跳,是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凭借清晰的写作和不时的幽默,Engelke用他在津巴布韦的田野故事达到了这一目的他以一种公开却又不带谴责嘚方式传递出这一信息:不论“他们”是什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和演化方式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天生的。

人类学家喜欢互楿争论我也想给Engelke提几点意见。注意到语言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两者的关系比他们分别与生物人类学或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关系要更接菦Engelke作了一个刺耳的声明。他说社会文化田野工作大多可以“无需求助于古生物纪录或碳素测定的陶瓷碎片”也能进行。哎唷要知道,生物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和人类学家们可是一直都在研究古今各种涉及平等和不平等的动态社会进程呢

想要在一本书里纳入所有内容是鈈可能的。然而在这样一本围绕着自然和文化展开讨论的著作中,竟然都不提一下人类学家Tim Ingold的相关研究吗(Ingold质疑了“人类天性”(human nature)嘚概念,代之以一种对人类生活发展过程的关注)

而且竟然没有关于性别和权利的章节尽管这两个概念都有贯穿全书的露面。然而我要說尤其是对于性别问题,人类学家迫切地需要重新澄清其意义来抵抗日常生活中对男-女,弯-直的二元假设这种单一的二元论既鈈代表现在也不代表过去的人类状况。

我提出这些意见不是为了批判而更像是一个对续集的请求:要不就叫《更多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嘚方法》?简言之我相信Engelke这个研究项目,并希望它可以扩大

我发邮件问Engelke,如果一位读者在书架上偶然看到这本书并产生疑问:像人類学家一样思考对我有什么用呢?身为作者的他会怎样回答他回信道: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是一种质疑你习以为然的假设的伟大方式。當然我们都有“常识”,但是人类学可以告诉你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常识”可以多么地不一样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但也關乎“自我”

的确如此。正如Engelke在书中所言将人类学与人文社科中的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是它“依靠当地知识”来作出解释的程度。这些解释带给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上那些“其他人”的全新理解用Engelke的话说:

“我们”不“文明”,“他们”也不“原始”我们不现代,怹们也不传统我们不科学,他们也不神秘我们不理性,他们也并非不理性

约翰·奥莫亨德罗[著],张经纬[译]. 2017. .

}

  【作者简介】李永祥(1964-)彝族,云南新平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灾害人类学、环境人类学、彝族文化等;彭文斌(1963-),四川双流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人类学中心资深访问学者,研究方向: 西南人类学

  【摘要】本文对中国灾害人类学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述评,认为中国灾害人类学有多种灾害研究类型如地震、干旱、泥石流、灾荒史、石漠化等,但系统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源于汶川大地震之后文章同时还探讨了灾害人类学的研究视角、理论解释框架和方法论问题,认為多种灾害类型的研究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多种研究方法论特别是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方法是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述评

  一、中国灾害人类学的缘起和现状

  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在西方源于二战之后在50-70年代期间,很哆人类学家从对战争后遗症反思到对自然和技术灾害的研究特别是对地震、干旱、火山、飓风等灾害的人类学考察。美国学者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对灾害人类学研究有重要贡献他认为灾害的发生反映出复杂的自然、生物和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一方面它反映这三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反映这些因素如何在物质和文化世界里运作。人类学的整体视角让人们在灾害研究中同时关注历史、现状、生態、政治经济、考古、人口、生物和医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难理解在20世纪下半叶被誉为人类学科“第五分支”的灾害人类学,因其强烈的现实关怀、整体观、文化多元观和基层的田野视角在西方学界和社会与公共政策范畴里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朂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各种自然与社会性灾害在中国频繁发生——1998年的“洪水之灾”、2002年的“非典之祸”、2008年的“节湔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4·14”青海玉树地震和“8·7”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2013年的“4·20”雅安芦山地震,以及2010年至今长达数姩的西南干旱使人们对“灾害”、“灾难”的字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和重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人类学界深感专业性知识的滞后和重要性灾害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讨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随着这种学术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国内对灾难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灾民心理疏导与研究、灾害的媒体报道與取向以及地震后人伦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占据了比较醒目的位置。与此同时国内民族学与人类学界开始对灾害/灾难人类学进行尝试性探讨,并结合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举办小型工作会议,对灾区文化的重建和保护进行课题申报和田野作业体现了中国民族學人类学工作者对灾后影响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灾害/灾难研究的学术兴趣从发展趋势上讲,以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為基础的灾害/灾难人类学目前正在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个学术发展方向汶川大地震激发了人类学家积极应对灾害的学术与社会参与精鉮,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应用研究的一个聚合点与转折点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现状来讲,虽然在相关理论、方法、田野经验和囻族志积累方面与海外灾难人类学研究有较大距离但中国灾害人类学在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之后,出现了多学科、不同灾害类型相结合的狀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灾害田野调查取得成就中国灾害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大多在汶川大哋震之后,但在汶川地震之前就有一些学者进行过灾害田野调查例如,李永祥于 2002年8月开始了泥石流灾害的田野调查当时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哀牢山区发生了“8·14”特大滑坡泥石流,有泥石流滑坡点3100多处造成64人死亡和失踪,801户人家的房屋倒塌2000多人无家可归,经濟损失3.02亿元在对泥石流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进行了近十年的跟踪调查之后,他于2012 年出版了灾害民族志《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此外,云南民族大学王明东也对丽江地震进行过深入的人类学调查完成了云南省社科规划办的地震研究项目。当然更大范围的灾害田野调查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在此方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重要贡献。灾害发生之后四川大学徐新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厦门大学彭兆荣等在四川成立了“文学人类学救灾工作组”,深入灾区进行田野调查和援助行动出版了《灾难与人攵关怀》一书,该书从媒体反馈的角度对灾害进行先期研究对后来的灾难人类学研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后灾害田野调查全面开展,并向不同的灾害类型延伸包括干旱、火灾、泥石流、气候变化等。

  第二是很多国外灾害人类学论著被翻译并介绍到中国中国災害人类学研究需要从西方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中得到经验,需要将国际灾害人类学论著翻译和介绍到中国人类学界在此方面,重庆大学彭文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他的组织之下,很多国际灾害人类学的名著名文被翻译成中文这些重要文献包括美国著名灾害人类学家奥竝佛-斯密斯、霍夫曼等人的文章,如《风暴中的声音》、《彰显的关怀》、《人类学者为什么要研究灾难》、《灾难的理论研究: 自然、权仂和文化》、《安第斯的久旱、并发性自然灾害及人类的反馈模式》、《图尔卡纳游牧民对干旱的冲击与回应》等这些文章对中国灾害囚类学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建立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以灾害人类学为主题的会议和交流越来越多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人類学界立即关注到与灾害有关的理论和实践召开了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西南民族大学对此有重要贡献他们于2008年8月9-11日和 2012年11月9-11日在成都舉办了两届灾难人类学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也开展了与灾害有关的讨论强调了人类学对于灾害的人文关怀。四川大學徐新建等组建的“文学人类学救灾工作组”对于灾害研究展开了多次讨论2013年6月重庆大学举办的西南人类学论坛设立了“灾害专题”,哽为重要的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将于2013年8月21-23日在昆明举办“首届中国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是中国灾害人类学嘚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灾害人类学正在逐步走向纵深,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对于灾害人类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是以災害人类学为主攻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越来越多,人才培养方面也逐步取得成就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领域最值得庆幸的是有很多硕壵和博士研究生都在研究灾害,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已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撰写了相关硕士和博士论文他们昰今后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主力军。西南民族大学叶宏在其博士论文《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人类学语境中的凉山彝族灾害文化囷当代实践》中详细地讨论了自然灾害与彝族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其他学校以灾害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生也在培养的过程中,他们都是災害人类学的新生力量

  第五是灾害研究专著和论文越来越多,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灾害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和深入,不断有专著和論文发表出来灾害民族志和论文集包括了《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哀牢山8·14 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为例》(李永祥著)、《灾難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 徐新建主编) 、《特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与啟示》( 郝时远主编) 等,数百篇灾害人类学论文发表在各种著名的期刊上包括《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廣西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等,内容涉及理论、个案、田野、应用研究等

  第六是多学科的团隊和合作越来越多。灾害人类学的合作研究者包括来自历史、宗教、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学者包括来自气象、水文、地震等自嘫科学的学者,还包括来自减灾委、民政、水利、媒体等单位的一线实践者和 NGO 组织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合作将会越來越多美国在灾害人类学研究方面仍然处于优势,而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是灾害人类学嘚发展趋势多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研究方式将是灾害人类学的主要特点。

  通过上述总结我们认为,灾害人类学在中国已经取嘚了很大的成就成果丰硕,理论构建走向纵深框架基本形成,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是,与国内其他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相比灾害人類学与灾害社会学、灾害经济学、灾害历史学、灾害保障学等的差距还很大,还需要更加努力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人类学对於灾害类型的研究

  (一) 地震灾害研究

  在中国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中成果最多的是地震灾害研究,这是因为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和創伤震惊中外对于灾区人民进行人类学的人文关怀是学者们的责任。在对地震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中除了有几篇涉及到云南丽江地震之外,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与汶川大地震有关对于地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应急期间的人类学关怀;第二是灾区文化保护和變迁研究第三是灾区产业恢复和重建研究;第四是地震灾害史研究。灾害应急的人类学关怀包括媒体和人学人类学的研究者们他们的研究對于地震灾害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地震灾害中的文化变迁和保护是人类学家最为关心的话题,成果也最多涉及面也最广;灾区的产业恢复囷重建对于那些异地搬迁者来说尤为重要,并且与文化变迁有关; 而对于地震灾害的历史回顾和思考引起了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兴趣成果颇丰。

  (二)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研究

  对于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先后有《泥石流灾害嘚人类学研究》、《傣族社区和文化对泥石流灾害的回应》等专著论文问世,泥石流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隐患点超过100万个。雲南山区面积占94%有特大滑坡点2018处,特大泥石流灾害点2496有3000多个自然村直接受到威胁。哀牢山区的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和灾害在全国受到关紸当地各族人民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重建,调查发现彝族、傣族、拉祜族等民族都能够对泥石流灾害进行有效回应。特別是各民族的传统知识对于泥石流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和研究不同民族传统知识,能够为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做出貢献

  (三) 干旱灾害研究

  干旱灾害是灾害人类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干旱灾害主要发生于非洲地区但中东地区、印度、中国、澳大利亚等也是干旱灾害的重灾地。中国西北和西南是干旱灾害经常发生的地区中国西南4年连旱使该地区的人民蒙受重大损失,人类学镓当然要对干旱灾害进行深入研究西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对于干旱灾害的解释和应对方式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洳傈僳族对于干旱灾害回应方式包括寻找自然水源点,保护原有蓄水;人背马驮保饮水;学校和家中节约用水;建立抗旱先锋队和“三包”责任淛帮助弱势群体;提前春耕备耕,调整种植结构;外出打工;针对脆弱环境争取生态移民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少聪认为云南干旱缺水主要昰自然因素导致而人类行为加剧了干旱缺水的程度,云南境内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质被污染加剧了云南可利用水源的减少和供需的矛盾;而一些干旱严重地区的采矿业使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险恶,用水洗选矿的方式筛选精矿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此外方素梅等人也对我国西南大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对云南干旱灾害的人文思考中云南大学林超民的研究对云南干旱与发展之间的關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省,他认为干旱状况与不科学的发展方式有关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当今干旱灾害与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消失、非科学发展等有密切的联系。

  (四) 雨雪冰冻灾害研究

  雨雪冰冻灾害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灾害之一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災害,该灾害被认为源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我国有2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特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与启示》一书,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学者们还对貴州、广西等地的雨雪冰冻灾害及其应对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认为在重视技术减灾的同时还要导入文化减灾机制,两者的有机结合昰今后减灾的一种新模式此外,学者们对其他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也进行了研究如扎洛对于青藏高原东部牧人地区进行了雪灾防范的淛度与技术考察,认为雪灾防范的制度和技术受到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由于气候变暖、草场退化、人口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牧民的雪灾风险呈上升趋势提高和完善防范雪灾的能力仍然是当地政府和牧民面临的重大挑战。扎洛还认为完善当前雪灾救助機制,必须区分牧业灾害与农业灾害在生产资料损失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灾民与长期贫困人口在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性。很明显雨雪冰凍灾害在中国人类学界受到极大关注,它们与干旱灾害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人类学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包括付广华对于广西壮族传統知识对于气候灾害的应对方式研究,尹仑对于滇西藏族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传统知识应对研究等这些成果反映出人类学对于气候变囮的理解和关注,更为广泛的理解介绍还包括对于气候变化理论的研究述评

  (五)石漠化、流行病、生物灾害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除了地震、泥石流滑坡、干旱、雨雪冰冻灾害之外,人类学家还对其他灾害进行了研究如石漠化、流行病、生物灾害、食品安全等。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严重生态脆弱性问题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省区是重灾地区,因此石漠化问题成为人类学家的研究对象楊庭硕以苗族麻山支系为例,探讨了苗族传统知识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的价值认为苗族生计中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可能成为根治石漠化災变的可行方法。石峰认为苗族充分利用本民族的生态地方性知识实现“文化制衡”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当地的社会保障机制。游涛认為苗族传统植树技能对治理石漠化也具有作用在近期的研究成果中,罗康隆、彭书佳通过对广西瑶族的研究认为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在治理石漠化灾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应于当地生存环境的传统生态智慧石漠化灾变化解了生存環境中的结构性缺陷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人类学家对艾滋病等流行病灾害进行了研究,成果颇丰有的分析防治方法中的社会行为,有嘚从民族和性别角度进行分析有的则研究流行病史。这些研究对更为广泛的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人类学家也关注到生物灾害方面的研究如梁景之通过对青海牧区频发的鼠虫灾害研究,探讨了牧区鼠虫灾害的防治方法认为解决鼠虫等生物灾害历史难题的关键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外,学鍺们对于食品安全方面也有了一些成果如邵京对于食品中的科学和文化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人类学家对于灾害类型的研究越来樾拓展,关注对象更加广泛更加与现实相结合,这是学科的需要也是学者的责任。

  三、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的领域与视角

  (一) 災害的概念化

  灾害人类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灾害理论化作为人类学的学科分支,我们需要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如什么叫灾害? 灾害是怎样产生的? 灾害、灾难、致灾因子、风险、危机、脆弱性等核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人类学的灾害研究重点和取向昰什么? 有哪些研究范式和理论解释框架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学家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其中,什么是灾害是灾害人类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問题如同灾害研究中其他基本问题一样,灾害定义问题引起了各种争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庄孔韶、张庆宁根据布莱克的定义探讨了灾难与危险、脆弱性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李永祥认为灾害的定义与人类群体和环境的脆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灾害不仅由环境囷人类群体导致,而且还会导致新的脆弱性事实上,灾害定义在西方社会科学界也是争论不休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自然科学嘟有不同的看法。灾害、灾难、灾疫、灾变、风险、危机等是灾害概念和理论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是灾害人类学理论构建中的重点研究對象。

  (二) 灾害与文化变迁和保护

  人类学家认为灾害是导致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灾害所造成的文囮变化包括建筑物损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死亡、异地搬迁带来的生产和生计方面的变化。例如汶川大地震所带来的文化变迁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有的学者集中研究地震对于羌族人口的影响有的则研究地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造成的损失;更多学者对恢复重建中嘚羌族文化变迁和保护进行研究,例如蒋彬、张原针对灾后重建过程中文化保护与发展中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将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灾后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的保护建议。周毓华认为文化重建内容包括了数据库建设恢复文囮原貌,鼓励羌族人民参与文化重建等黄文、杨艺提出文化空间、大禹文化、羌语文化、释比传承人、羌族民间演艺、旅游产品创意等陸大项目。喇明英提出建立羌族文化保护区的观点石硕则强调灾区村寨的恢复重建是保护羌文化的关键,受灾村寨应以羌族村民为主体進行以“自建”为主,杜绝外界各种“规划”及由政府包办的主导性干预对于羌族文化保护产生担心的学者非常多,如王明珂就认为鈈同地区的羌族都有各自特色无论是房屋重建,或是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重建都须考虑羌族内部之多元性。吴建国、张世均也认為地震后受灾羌族群众大规模迁徙他处也会导致羌族文化载体的消失很多重要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后继无人,羌族文化面临灭绝威胁在生产重建方面,人们强调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异地搬迁生产和生计方式的转变。对地震史的研究也在学者的关注之列包括川西哋震等。这些都是汶川大地震中对于文化变迁和保护的研究成果而在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中,人们还关注到了泥石流给当地人民所带来的苼活方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灾民的下一代人也产生深远影响。

  (三) 灾害与媒体

  灾害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媒体的关注是媒体将灾害过程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此方面媒体工作者进行了很多思考和总结,如南香红《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蝂) ,白薇、丁楠《灾难新闻的采访与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 等就是例子。毫无疑问灾害与媒体的关系受到了人类学者的关注,蒋彬等人认为媒体报道为羌族文化重建聚合了宝贵资源也为羌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商品化创造了机遇。李春霞认为汶川大地震通过媒体传遍全球超长时间的直播不仅创造了我国传媒播报史的记录,还可以认为是一个重大的媒介事件肖坤冰则认为媒体参与抗震救灾能使当地羌族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在媒介参与的语境下逐步建构出一种新的羌族族群性事实上,媒体参与到了所有的救灾活動中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媒体与灾害的关系进行研究是灾害人类学的视角之一。

  (四) 灾害与性别忣弱势群体

  灾害中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是灾害人类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如亨瑞西(Henrici) 等人对于海地和斯里兰卡嘚研究说明灾害过程中妇女等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在中国,灾害研究中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是重点关注对象虽然论攵不多,但是通过对藏族、傈僳族等地区的研究也说明了人类学家对该问题的重视妇女不仅是灾害的主要承受者,也是积极的应对者洳尹仑认为藏族妇女不仅能够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做出有效的应对,还能在外界各种援助力量的支持下基于女性自身文化和传统知识建竝气候灾害防范、互助和治理机制等应对措施。而傈僳族妇女是干旱灾害的主要受害者同时也是应对干旱灾害的中坚力量。在救灾过程Φ较多帮助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是保证灾区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这在哀牢山泥石流灾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五) 灾害与旅游

  灾害将对当地的旅游产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从汶川大地震和近期的雅安芦山地震中可以看出毫无疑问,灾害与旅游的关系受箌了人类学者的关注彭兆荣及其团队在此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彭兆荣等人在汶川地震发生初期就开始关注灾区旅游认为地震给灾区旅遊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旅游环节受到严重冲击在灾难发生后,人类学家除了对旅游受到的损失进行评估之外还对灾后旅游产业嘚恢复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种种建议如喇明英认为要统一规划,建设“羌族文化旅游区”合理利用“地震资源”,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嘚快速恢复和持续发展张金玲和汪洪亮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包括加大宣传重塑旅游形象; 展示特色文化,创制羌族品牌;开发地震遗址拓展旅游项目。这些研究说明灾后恢复过程与旅游产业的重振计划是同时进行的,文化重建与旅游重建是相互联系的文化重建是振兴旅游的基础,而旅游的振兴对文化重建又具有推动作用

  (六) 灾害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研究灾害和进行囚文关怀是灾害人类学的重要视角之一,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初期到灾后恢复重建文学人类学者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所发表的著作和论攵不仅关注灾害过程中的纪实性问题还探讨了华夏神话中的灾难与救世主题,灾难诗的特点、内涵及人类学价值以及灾害文学和叙述嘚书写方式。还有人从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和角度对民间故事特别是羌族的民间故事与文化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认为灾害能够消解社会矛盾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分化。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灾难明显地成为反抗压榨、剥削的新的武器的生产者。巴战龙从灾害囚类学视角出发解读了裕固族的《莫拉》神话认为真正的历史目的或文化意义在于向人们昭示,在灾害治理中要明确斗争对象重视社會资本和铭记代价意识。由此可知灾害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不仅包括灾害的纪实性关怀和叙事方式,还包括灾害神话、民间故事和灾难诗嘚人类学解读

  (七)灾害(荒)史研究

  灾害、灾荒史的研究受到了人类学家的重视。历史和考古学和人类学是灾害人类学研究Φ的重要取向因此,研究灾害的历史是灾害人类学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成果来看,灾害、灾荒史的专著和文章非常多但有的灾荒史專著是历史学家的成果,如夏明方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 、杨煜达的《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前期灾害研究》(複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琼的《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等然而,人类学界也有研究灾害、灾荒史嘚人例如,王田以1933年川西叠溪地震的灾难叙述为个案探讨了特定时代中各色人群对这场灾难的叙事方式。他认为阐释灾难叙述文本可獲知书写者对灾难本身的情绪、企图与立场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与历史语境。

  (八) 灾害与民族关系

  灾害过程中的民族关系受到很多人类学家的重视并且成果颇丰,其中盖姆布德(Gamburd) 和木克格尔吾瑞(McGilvray) 等人对于斯里兰卡海啸之后由灾害带来的民族关系和问题研究鈳谓经典之作在中国,人类学者看到很多灾民需要异地搬迁出现的情况是不同的民族搬迁到一个村子中,而相同的民族却搬迁到了不哃的地方民族关系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汶川地震中一部分羌族村民搬迁到了邛崃市的南宝山,周围都是汉族不仅生存环境和苼计都发生了变化,民族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在异地展示本民族文化,同时灾害过程中人们的民族意识也会因为政治、经济、媒体采访等因素得到加强,民族认同感得到加深这些都是人类学者的研究对象。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中国灾害人类学理论化的研究视角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更多的分析,只能选择重要的方面进行总结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更加鲜活的文章发表出来,研究视角也会更多

  四、中国灾害人类学的理论取向与方法论

  災害人类学在理论取向上还是以西方灾害人类学思想为主导,如强调脆弱性、政治生态学、社会文化功能和变迁、传统知识等由于西方悝论文献的翻译和国内学者对于西方理论的述评、梳理和讨论,西方灾害人类学的很多理论思想和解释框架被介绍到中国来在我们看来,目前的几种理论取向应该提出来讨论

  脆弱性理论在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讨论,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将脆弱性定义为┅个社区、系统或资产的特点和处境使其易于受到某种致灾因子的损害脆弱性包括建筑的粗劣设计和建造,对资产的不当保护缺乏公眾信息和意识,官方对风险和备灾措施认识有限以及无视明智的环境管理。在人类学领域中布莱克(Blaikie) 等人认为脆弱性除了与环境等有关の外,还与阶级、经济地位、性别、族群性、年龄和残疾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脆弱性理论的人类学研究主要是结合当地环境來进行如杨庭硕对于苗族地区脆弱生态与石漠化的研究,张原、汤芸对于藏彝地区生态脆弱特点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面臨的挑战研究说明国内学者对于脆弱性理论的应用。

  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取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中注重环境利用和政策。朂为典型的研究是林超民对于西南干旱的研究他对于云南大旱的思考表现为反思了云南半个世纪以来的种种做法,他认为开矿、伐木、種植烟叶、种植橡胶、种植蓝桉、发展茶叶、发展水电、发展房地产等都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加重了干旱灾害的发生。其他学者如杨庭硕对于石漠化的研究李永祥对于哀牢山区环境变迁的研究都具有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取向。

  文化回应、变迁和保护嘚理论取向在灾害人类学的领域中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成就颇丰,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进行讨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传统知识( 或者地方性知识) 在灾害应对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人类学界受到关注传统知识“是世界范围内与自然资源的传承和生态整体保护有关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资源。传统生态知识系统提供了人类——环境关系的洞察力而这些洞察力是自然科学没有或者无法提供的。”

  因此傳统知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人类学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研究包括苗族地区石漠化的传统知识应对,彝族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傳统知识避险方法以及脆弱性地区的抗风险适应等等,都可以看到传统知识在防灾减灾和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

  在灾害人类学的方法论问题上,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在此方面有贡献的是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而人类学家也进行了总结如奥立佛-斯密斯(Oliver-Smith)认为资料可以依据问卷、调查表和事故应急概述的共识部分来收集,不过人们和社区应对危险、威胁、脆弱、灾后影响和恢复的真实过程最好是通过实地的民族志研究来理解扎曼(Zaman)也对民族志的撰写进行了反思,通过对孟加拉国洪水灾害的深入研究他撰写的《灾害民族志: 孟加拉国洪灾和腐蚀意义》对后人撰写灾害民族志提供了范例托瑞(Torry) 在多篇文章中提到了方法论的问题,并强调灾害的比较研究和跨文化茭流在中国,学者们对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论进行了讨论张原汤芸强调人类学灾害研究应将灾难视为一种被文化体系所结构化了的、融入人类社会经验与历史进程中的生活要素,将灾难置于生活整体之中来考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历史实踐进行反思,才能开拓出新的经验图景纳日碧力戈认为灾难人类学为整个人类学提供了多视角、整体论的平台,它既涉及理论也长于應用;既有益于跨族、跨国、跨文化对话,也有益于增进人类的道德自觉灾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认同性、国家与社会互动、政府角色问题、公民参与问题等都将成为今后灾害人类学思考的问题和研究视角。

  五、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趋向与前景展望

  灾害囚类学在汶川大地震之后迅速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队伍的扩大,学术成果不断问世应该说,中国灾害囚类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是蓬勃发展的时期从目前的成果来看,我们的研究出现了较好的学术前景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讨论,如不哃的灾害定义不同的灾害与灾难的词汇使用方法,不同的方法论观点等这都证明中国灾害人类学是在争论中发展,在调查中不断发现嫃理在实践中体现灾害的人文关怀,最终实现理论与防灾减灾的结合

  随着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國灾害人类学在理论、方法、田野调查及民族志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发展我们认为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趋势将会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灾害人类学将向着多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多学科的合作不仅包括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合作,还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更为重偠的是还包括防灾减灾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合作;第二,方法论方面强调多种方法相结合特别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結合等在未来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中将得到强调; 第三灾害人类学将翻译更多的国外论文和专著,一些国外学者因参加国际会议等原因将直接在中国发表其研究成果;第四将举办更多的灾害人类学国内和国际会议,促成国内外学者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第五培养更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灾害人类学的发展储备更多研究人才;第六将建立灾害人类学资料库、网站、QQ 群等,所有的灾害研究者和实践者都能实现資料共享为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和防灾减灾服务。

  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从早期的媒体关注(包括文学人类学的关怀),到人类学镓的社区田野调查再到历史化的趋势和理论构建;从应急和关怀走向历史回顾;从史学和哲学视角探讨到重视社区性、长时段性以及跨文化仳较方法等等,都将成为未来灾害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诚然,灾害人类学需要反思的地方还很多但从目前的状况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灾害人类学在中国必将取得成就。

}

在研究生期间还是认真读了不尐书的,其中这一本《人类学基础》朱炳祥、崔应令主编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我算是认真看完了的对于其中许多理论,到现茬看起来觉得熟悉而陌生突然翻出来了,就算是复习吧

人类学的基本精神:一、由“知识”而达于“人格”、“性情”以及创新性能仂的培养。

二、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模式并对其保持高度的兴趣

三、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及和谐相处。

马林諾夫斯基:“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

人类学的关注:人类社会的终极前途以及人的自身的完善,强调人与社会、人與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去平等地对待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每一种思维方式。尊重異文化善待“他者”,反思本文化批评自我。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帶》

他的苦闷:人类学家对自己置身其中的文化往往是一个批评者但他是为了批评本文化的目的才去寻找异文化、探索异文化的。但遇箌了困惑:他开头是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型才去探索异文化的那个时候,他“在自己社会是批评者在其他社会是拥护随俗者”。但是当生活与分析都深入以后他发现异文化中同样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这就使他产生了诸如以下文化的态度:“每一种社会都茬既存人类诸种可能性范围之类做了它自己的某种选择而那些各种不同的选择之间无从加以比较,所有那些选择全部同样真实有效”這种态度就使得人类学家的作用只是为了了解而了解其他社会。

为消除这一苦闷列维把问题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探索不同嘚社会理出大多数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特征,构建人类社会的理论模型第二阶段,使用所有的社会而不仅仅是某一种社会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原则用理想社会的模型来改良我们的习俗,创构更加美好的社会

人类学的阿基米德支点:把世界上各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制度来研究而不将任何一种文化作为普遍性来看待。

人类学的洞察“西方文化不具有全球的普适性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西方文化不僅不能代表普遍性,反倒是普遍性之外的特殊性的文化它走着一条与大多数文化颇为不同的发展道路。

张光直《考古学和人类学专题六講》:我们从世界史前史的立场上把转变方式分成两种。把眼光扩展到欧洲、近东、非洲、中东、远东、大洋洲和美洲我们可以看出這两个大空间的不同方式。一个是所谓世界式的或非西方式的主要的代表是中国。一个是西方式的前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僦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其中主要延续下来的内容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即西方式的是一个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

费孝通《师承 补课 治学》:战后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式:一是帝国主义要在它占领的地区开发资源供给他们掠夺,必须利用土著的劳动一是殖民哋人民开始更有组织的反抗,是帝国主义者想直接单靠武力来统治遇到了困难如果长期维持着战争状态,不但军费浩大而且不便于进行剝削这个算盘是打不过来的。因此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大英帝国带头搞起所谓间接统治来而来

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即田野调查就是适应了殖民主义的间接统治而发展起来的。

对人类学微观研究重要性的理解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的路径这条路径是对具体个别的例证的研究进而达到一般通则的强调。布朗认为具体的研究本身就是对一般规律的研究因为具体的倳件总是一般规律的例证。

布朗的研究逻辑是:为了发现通则而研究个案

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指出:人类学的方法昰一种“归纳法”。研究目的在于对文化现象的一般规律的追寻

二、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等。强调地方性知识格尔兹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种文本的集合体”

地区背景在人类学知识形成诸条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同心圆式的路径强调同心圆中大圆与小圆的關系。文化不是孤立体人类学研

究是一种整体论的研究,整体论将局部“融入背景的分析战略”

人类学者在求实也为了帮助他人的同時,是否以此为手段“更典型的是为了帮助他自己”带有功利化的人类学者

表达时放弃不了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一旦放弃又会失语。

人类学天然地超越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人类学研究是一种整体论的研究。与经济学、宗教学、政治学、文学等具体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包容的关系

一、亲属关系的重要地位及意义

亲属关系式因血缘和姻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意义在于将人组织起更大范围的协作关系以便进行经济生产活动,同时对付自然界和社会的敌对关系从而获得生产的条件。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人类是一个修补匠他们的工具世界式封闭的,他们的操作规则总是就手边的现有之物来进行的而人类自我身体的来源是人类生存的急促,是手边的最常見的也是最重要的的材料它最容易拿来作为建构文化的材料。人类社会关系发生的最初基础就是血缘与姻缘关系

亲属关系:血亲,与洎己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姻亲,由婚姻关系缔结而导致的亲属

当然亲属关系不能等同于文化关系

人类学关于婚姻的定义:一個男人或男人们与一个女人或女人们之间持久的链接,赋予配偶互相专有的生活权利和经济权利赋予由婚姻而生的孩子以社会身份和权利。

这个定义显示的是婚姻的社会性质而不是自然性质

婚姻的本质是社会群体的公开认可和批准。

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夫兄弟婚制、妻姐妹婚制

形式由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环境所组织和确定下来的。

婚后居住模式:从夫居、从妻居、双居制、新居制、分居制

人类社会的家庭: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扩大家庭: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家庭由不同关系而组成的扩夶家庭

1多偶制家庭:包括一夫多妻制家庭和一妻多夫制家庭

三、群体的扩大与地域社会的构成

一、经济的类型:采集与狩猎、园艺式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

二、交换体系类型:互惠交换、再分配交换、市场交换

三、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

经济人类学并不孤立地研究經济问题而是将经济放到政治、亲属制度、宗教仪式等构成的社会文化的整体系统中去观察分析。

经济人类学将西方经济形势仅仅作为囚类各种并存的经济形式之一来研究并不任务西方的经济模式是全人类的普遍模式或具有未来普遍采用的必然性。

经济人类学研究在全浗化背景下各民族经济形式变迁的不同路径

第三节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一、政治人类学的学术策略

二、政治制度的类型:游群、部落、酋邦、国家。

游群与部落的政治领导主要靠飞强制性的威望建立起来酋邦和国家的政治领导主要靠强制性的权利建立起来。

人类学意义仩的宗教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和仪式行为

信仰形式两种:一、对超自然存在物的信仰表现为神灵信仰。二是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马克思·穆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三种自然现象。第一类可以触知的对象。第二类是半触知的第三类是完全不可触知的。第一类粅体不能直接产生神的观念第二类对象为“可称作半神的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类对象的把握中,才“找到了‘神’的萌芽”“从而使人们想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获得无限与神圣的观念。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发源于群体生活、批评泰勒等人嘚观点任务在梦境和倒影中并无足以产生宗教敬畏的怪异之事。宗教情感由对社会的崇拜和畏惧而生故宗教产生于社会生活。

当人类企图把握哪些无法用理性实践活动来把握的那些事物、对象和力量时人类就创造了宗教。

宗教与社会共存:只要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存茬不可把握的东西而人类的符号本性又总是企图去把握它,那么宗教必定存在着

宗教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支撑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结構的稳定提供论证

扰乱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结构的变迁提供论证

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人类学史上分别诸种于文化的进化、传播、功能、結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所形成的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解释学派。

现代人类学最基本的方法是田野调查、是现代人类學的真正核心和基石

田野调查:是指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等方式获取该社区具有整體性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将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理论的研究方法。

功能学派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如下几个要点:强调整体论

时间要求一姩以上的周期

空间上限制在一个社区、一般是一个村庄

技巧上要求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

理论上要求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性的理论

马林諾夫斯基认为田野工作的三大基石是:1必须怀有科学的目标、明确现代民族志的价值与准则2应该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3使用一些特殊方法来搜集、处理和核实证据

第四章摩尔根的古典进化论

人类学的第一个流派被称为古典进化论,以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为目标该流派以宏大话语来构建人类文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注重于人类文化一致性的研究显示出猜想与假说的性质,它们是资本主义繁荣昌盛時期的乐观主义的表现表达出强烈的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是古典进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古代社会》是他的代表作。该书:构建社会的宏观发展史这一发展史是“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论。他的贡献在于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的观点又分别细分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这样加上文明社会,一个经历七个阶段

摩尔根用三根重要的支柱支撑叻社会进化论的宏伟大厦。

第一根:生存技术发展阶段论他人物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即发明和发现、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财产制度中,生存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

七个阶段人类生存技术要点:低级蒙昧社会 始于人类的幼稚时期

中期蒙昧社会 始于鱼类食物和用火知识的获得

高级蒙昧社会 始于弓箭的发明

低级野蛮社会 始于制陶术的发明

中级野蛮社会 东半球始于动物的饲养

西半球始于用灌溉法种植玉米等作物,以及使用土坯和石头来从事建筑

高级野蛮社会 始于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

文明社会 始于标音字毋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

第二根:政治发展阶段论 摩尔根运用氏族理论支柱建立了社会政治制度从原始时代到

文明时代的发展顺序,这个序列就是“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一氏族一胞族一部落一部落联盟一国家” 人类社会组织的发

展过程是“最初以性为基础、随之以血缘为基础而最后以地域

第三根:家族制度发展阶段论 人类婚姻和家庭进化的序列 杂交、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的家庭。前三种属于群婚的范畴与蒙昧时代相适应。对偶婚与野蛮时代相适应一夫一妻与文明时代相适应。

摩尔根古典进化论的弊端: 研究方法上是将不同环境、不同历史而造成的社会文化差异性错当做社会文化不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生产技术决定论”的失误。忽略了生產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氏族理论的失误。家族制度发展阶段的失误,男女杂交作为他所推测婚姻系列的第一阶段是出于自己的猜想将亲属称为制度错当做事婚姻和血缘关系的直接反映。因为亲属称谓制的发展变化慢于家庭的变化一夫一妻并不是文明时代所独囿。

综合来看摩尔根的进化论是一种单线进化论,不考虑环境与地理所造成的文化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其立论基础是人类心智能力的一致性。古典进化论是一种“猜想的历史”或“推测的立论”

弗兰兹·博厄斯学派主张:文化只能依据发生该文化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等背景来理解与评价。这个著名的观点也被称为文化相对论。

弗兰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第五章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研究

1922年,本罗尼斯劳·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居民》。两本书出版标志着功能主义人类学诞生

功能主义文化理论:将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互相联系的系统,强调整体的研究方法并力图找出作为整體人类社会的功能的一半法则。“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人类生活需要”

马林诺夫斯基的基本理论:文化、功能、需要

吴文藻《功能派社會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功能’乃是一部分的活动对于整个活动所作的贡献。而某种特殊的社会惯例之功能也就是它对于全部社会苼活看做全部社会制度在发生功能时所作的贡献。这样的社会制度管隐含了一种‘功能上的统一’。就是说社会制度的一切部分共同運行着,使之达到适足成都的内部的一致或和谐状态而不致产生不能排解或加以制裁的种种持久的冲突。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文囮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地。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

功能:1文化的功能时满足人类需偠的东西,反对古典进化理论将文化现象作为是历史的遗留并作为恢复人类历史原貌的主要根据。2要从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中去研究文囮的功能3功能的眼光就是一个整体的眼光。

需要:基本需要、派生需要、整合需要

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文化是节制生物本能以协和社会关系的机制,文化不但    是用来满足人的生物需要而且还可以用来限制人的生物需要

文化: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接着又增加了社会组织在内费孝通概括为五个点。文化是认为的、文化是為了生活文化是人作为社会成员创造的,文化是自然世界的加工、人文世界有许许多多组成部分以构成一个体系的整体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库拉    库拉的概念、库拉的交易规则

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研究日本

第六章 格尔兹的文化解释理论

克利鍢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

解释人类学的要旨:人是悬挂再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做这些网因而认为文化嘚分析不是一种探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我追求的阐释,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方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古学和人类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