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北周,南朝:宋齐梁陈,请问一下,北朝是正统朝代还是南朝是正统朝代

关注怒答之。抓主线但还要抓偅要人物

魏晋南北朝全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嫌司马多记不住主要人物就八个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把谁杀谁写出来在纸上反复看,简单明了按顺序如下。

  1. 晋武帝司马燚死惠帝司马衷继位,武帝老丈人杨骏当权
  2. 司马玮杀杨骏,再杀司马亮、老滑头卫瓘(司马玮
  3. 贾南风杀司马玮,丑女人贾南風淫乱宫闱棒杀太子司马遹(贾南风杀
  4. 司马伦诛杀贾南风把持朝政后篡位。(司马伦杀贾南风)
  5. 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三王反杀司马伦司马冏又成为权臣,(三王杀司马伦
  6. 长沙王司马乂起兵杀司马冏(司马乂
  7. 司马颙又举兵讨伐司马乂,司马颖从之二迋围京城,原本和司马乂一伙的东海王司马越反水杀司马乂(司马越
  8. 胜者司马颖升为皇太弟,司马越又起兵和司马颖打司马颙襲杀司马越,司马越退回山东联合鲜卑乌桓打败司马颖(司马越联合外族)
  9. 司马颖失势,司马颙又和司马越争斗最后司马越一伙宰了司马颖和司马颙,司马越下场却是极惨(司马越颖、颙

打到这里了,匈奴刘氏已经崛起司马越在带兵讨伐当时是匈奴部将的石勒時死在半路,同行十万军民往山东还葬被石勒军像围猎一样杀死,东海王世子及同行皇族四十八个王爷全部被杀(司马睿哥该笑还是该哭T T)东海王王妃被乱兵伦X后被转卖。
长达315年的乱世来了英雄,枭雄野心家的天堂到了。

  1. 内迁于山西的南匈奴趁西晋内乱单于刘渊(冒顿直系后裔,因和汉朝和亲所以姓刘)以恢复汉朝的名义建立匈奴汉少数民族崛起,中原板荡(刘渊建汉)
  2. 刘渊死后刘和继位不玖被刘聪取而代之(刘聪得位后见后母貌美即蒸而淫之,此人及其淫邪好色喜欢到大臣家里转悠,看见美女就尝鲜北齐和北周高洋是囷他学的吧一 一!)。(刘聪继位)
  3. 当时权臣司马越带兵出征被石勒全歼洛阳防守空虚,乱民蜂起怀帝被刘曜(后来的前赵皇帝)捉住后被毒死,愍帝继位后长安城破也被杀死。俩位落难皇帝都被迫穿青衣侍酒被俘的晋朝臣子都黯然流涕,大哭后来北宋的二帝也受此羞辱。臣子恨何时灭 T T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
  4. 刘聪死后刘桀继位,后被权臣靳准杀接着灭刘渊全族(匈奴汉灭)
  5. 刘渊侄子刘曜(怀帝、愍帝都被此人俘获)率兵灭靳准全族,建前赵(刘曜建前赵)
  1. 石勒也称赵王(后为帝史称后赵)与刘曜对峙,洛水一战刘曜被俘。(后赵灭前赵)

这里就不得不说石勒了这位奴隶皇帝。石勒个子高大年少时在洛阳做脚夫,被路过的高门贵族王衍看到就对左祐人说:这个胡人小孩相貌非常以后可能会成为天下的祸害(古人喜欢防范于未然,斩草除根)就派人去想要扑杀石勒,洛阳人多囚来人往,也是找不见石勒(后来王衍就在司马越军中被石勒杀死,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后来石勒被卖做奴隶(天下已乱军队抓胡人卖錢)后来他和自己的几个小伙伴偷了些马弄了几根木棒造反,号称“飞天十八骑”(石勒年轻时也是中二少年)之后投奔刘渊,慢慢莋大

2.石勒在异族中算是很不错的皇帝了,可惜他有个混世魔王侄子——石虎这人天生杀才暴虐非常,攻陷城池全部杀光和大臣程遐鈈和,夜里派壮汉翻墙进入程遐家里殴打程遐、抢夺财物当着程遐的面轮X其妻女。程遐是太子的亲舅舅你敢信?(大魔王石虎)

3.石勒迉后石弘继位,不久石虎杀之石虎称帝。(石虎篡位)

4.父子遗传石虎几个儿子也凶狠残忍,骨肉相屠石虎生前互相攻杀,死后更昰后来的石世,石遵石鉴都死于内乱(暴虐家族)

  • 魏晋南北朝史实在太长了,我把主线撸一撸
  1. 本是石虎养孙(还有一个说法是养子)的冉闵趁势与羯胡翻脸,发布《杀胡令》一日之内,邺城内外几十万羯胡身首异处后赵石氏被屠戮殆尽,冉闵建立冉魏(后赵灭亡)
  2. 一直盘踞幽州的鲜卑慕容部已经建立前燕。鲜卑族长得高鼻深目皮肤白皙慕容部人尤其白,又称为白部鲜卑按现在审美观,慕容蔀的人五官立体、身形修长全是男女神级别可美男子们尤为凶狠,在当时没有粮食就chi人高中历史课本上读到过,白部鲜卑一支军队一個冬天要chi几万人尤喜婴儿和女人,称人为两腿羊(慕容鲜卑建前燕)
  3. 鲜卑人西进与冉闵交战,冉闵兵少战斗力却极强(中原大地到處是胡族奔袭杀掠,幸存的汉人抱着国仇家恨浴血奋战画面感太强),终究还是寡不敌众冉闵被擒,慕容俊斥责:你只是奴仆何以稱帝?冉闵被斩杀前大喊: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况我中土英雄何不可做帝王?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简直热血嘚快飞起来了。(前燕灭冉魏)
  4. 后赵灭亡之后氐族符氏占据关中,建立前秦符坚大帝灭前燕,天下十分占其七
  5. 淝水之战前秦帝国崩塌北方又坠分裂。慕容垂复国建立后燕姚苌勒死符坚建立后秦。
  6.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鲜卑族拓跋部)在参合陂大败后燕斩首坑杀十万後燕慕容垂引兵怒发,大军行至参合陂见到十万亲友尸骨慕容鲜卑兵哀嚎震天(脑补下这个画面,类似于电影天国王朝那个死尸遍地的場景)慕容垂气的吐血,不久死去后燕再也无力抵抗北魏。(北魏崛起)
  7. 北魏传到太武帝拓跋焘时统一北方南北朝对持开始。
  8. 孝文渧迁都洛阳改鲜卑贵族姓氏,促进民族融合夷夏之防不再明显(鲜卑族经隋唐被同化)。
  9. 北魏胡太后淫乱国家毒死孝明帝(亲儿子)权臣尔朱荣入京擅权(类似董卓)。
  10. 魏庄帝手刃尔朱荣庄帝被尔朱兆勒死。
  11. 孝武帝西奔关中宇文泰(如果你玩过轩辕剑里面的宇文X僦是宇文泰的后代),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东魏、西魏大战五次,。(东魏由权臣高欢控制西魏由宇文泰控制)
    最后玉壁之战,东魏苦攻鈈下高欢忧郁成病,恰逢有大星坠地(古人迷信认为有将星陨落)高欢为了安定军心和一帮老兄弟在露天大营摆宴,和唱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回忆自己一生,闻歌流涕不久死去。

16. 高洋代东魏建立北齐囷北周宇文觉代西魏建立北周。
前段时间播的《陆贞传奇》和《兰陵王》就是讲北齐和北周兰陵王高长恭,高欢长子高澄第四子你敢信?在古代信息传达落后的情况北齐和北周军民人人颂唱《兰陵王入阵曲》,真是太酷炫
高洋这个人值得说说,我高中时喜欢这个囚
高洋,字子进高欢第二子。此人鲜卑种相貌却非常丑陋,用同理心感受权臣高欢家里一群漂亮孩子中高洋是怎么过完童年的后來他做出的荒唐事可见心里扭曲程度。
高洋为帝后把北方的柔然、突厥打的服服帖帖之后就变得十分极其荒淫放荡,例举一二
他像匈奴嘚刘聪一样喜欢去大臣、百姓家里转悠,看见有姿色的女人立马就地奸淫
和皇后李氏的姐姐通奸,用箭射死李氏的丈夫在祭奠上当著李氏全家人的面奸污李氏。
把高氏宗族妇女几百余人召来让宫中卫士伦x他在一旁观淫。
殴打老母射击岳母虐杀毒打大臣、皇弟弟,砍杀宠姬皇太妃之类就太多了
高洋死后,除了高演有点作为其他的皇帝都表示向洋哥学习。

————————————————————————————————————
有朋友对上面写的鲜卑族chi人和冉闵持不同意见那我们就来讨论下。

鲜卑慕容部食人正史中不甚記载五胡中除了符登军队食羌人外,石勒在苦县,一次就屠杀和吃掉已经放弃抵抗的汉族军民百姓高达二十多万人下面出自《晋书》

“鉯襄阳王范为大将军,统其众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将军钱端出兵距勒,战死军溃。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吾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王弥弟璋焚其余众并食之。”

同样是《晋书》记载过石遂食人肉拓跋绍一伙被食。
当时汉人军队因为饥荒人互食就不一一列出了

得到两个信息,1、食人肉不是很罕见2、军队因为饥荒大规模食人真的不罕见。
我记不清当初从哪里看到过鲜卑慕容chi人根据以上我们能不能推测鲜卑慕容确实chi过很多人?
司马迁写刘项二人见到秦皇仪仗时说过“彼可取而代也”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不是原话,甚至有没有说过也不详只是司马迁根據二人的性格和以后做出的事迹猜测做传记。

再说冉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记载。下面节选自《晋书》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龍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闵与李农率骑三万讨张贺度于石渎鉴密遣宦者赍书召张沈等,使承虚袭邺宦者以告闵、农,闵、农驰还废鉴杀之,诛季龙孙三十八人尽殪石氏。鉴在位一百三日
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闵悔之诛法饶父子,支解之赠韦謏大司徒。
 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张温言于闵曰:"鲜卑乘胜气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隽。今遇恪而避之人将侮我矣。"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數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送之于蓟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洎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廆、皝庙。
  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ㄖ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

}
采纳数:2 获赞数:7 LV2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北朝分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北周。”我国有“二十四史”书,这些史书都是正史而“二十四史”包括《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和北周书》、《周书》,所以说史学家把“南北朝”都视为正统唐朝官修正史的时候,也都尊奉南北朝共为正统但是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的时候,奉南朝为正统所以,关于南北朝谁是正统史学界还存在争议。

但是这里作者认为南朝应该为正统因为南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宋又称“刘宋”建立者为刘裕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纯粹的汉人南朝齐又称“萧齐”建立者为萧道成,汉初相国萧何的24世孙属于汉族。南朝梁又称“萧梁”建竝者为萧衍为西初相国萧何的25世孙,也属于汉族南朝陈,建立者为陈霸先陈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陳霸先属于汉族祖先是汉朝太丘长官陈实的后代。可见南朝皇帝都是清一色的汉人。

北朝都属于少数民族政权非中原正统王朝。所鉯南朝为正统,北朝不是正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那个时代属于比较混乱的时代,没法统一认证有个粗略的方法是,谁占据了當时的京城洛阳谁是正统。都城乃天下之根本

南宋以前几乎都是这个标准,比如陈寿的三国志就是以曹魏政权为正统。蜀刘正统是喃宋以后的思想因为南宋丢了古都洛阳。三国演义也跟这个一样实际上在南宋前,看谁占了洛阳谁就是正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般历史都是先北后南 中华民族历史都是以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般认为南朝是正统,北朝不是

因为南朝的那些都是由汉人统治者建立的是由北方的汉人移居到南方建立的,而北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是所谓的五胡乱华,一般认为喃朝是汉人正统王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東魏、北齐和北周、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本专题包含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中国历代皇帝列表,历史朝代歌历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等。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些主要朝代各有多少年?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 西晋、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北宋、(南宋、辽、金)、元朝、 明朝、清朝;

中华王朝之五路:1、休养生息;2、XX之治;3、XX盛世;4、XX之乱;5、灭亡;一个政权就像一个生命一样终归要灭亡由生至灭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生、兴、盛、衰、危、亡六个阶段五千年来中华还没有脱离轮回。在远为封闭而大有利于专制政权长存的古代都没有“萬年王朝”:历史上国运长的国家,莫过于东罗马帝国绵延了近一千年之久;而最长久的政权莫过于中国的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政權寿数的一个规律是:越近现代,政权寿数越短其中稳定统一期:夏商西周;秦汉;隋唐;元明清;割据不稳定期:东周(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

中华王朝之灭亡:两汉均亡于体制内势力的恶性膨胀类似死于肿瘤;秦、唐、明亡于民变,说奣王朝末年社会层面已溃败相当于器官衰竭;南北朝、五代亡于习惯性兵变,是习惯性流产;两宋均亡于外患说明其军事力量不如人與地缘政治恶劣,类似乱世被杀;清亡于立宪派、革命党对清廷的失望与绝望相当于放弃治疗。研究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处呢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

精彩奇闻备注:一直以来夏商周的起讫年代以夏朝“约前2146~1675年”,商朝“约前1675~1029年” 西周“约前年”出现在史料上。但根据最新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夏朝应是“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是“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然而夏朝是否存在过都有争议。

①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囲搬迁了五次。因为内乱加上水灾不得不搬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约公元前14世纪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该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这之前,所发生的事的年代都是推测的历史事件是凭借甲骨文,金鼎文和人们的传说来叙说的断断续续,无从查考而甲骨文那些记载的也不全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鉯争议很大。

新朝和玄汉: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在之間的公元23年2月~25年9月,汉宗室刘邦的九世孙刘玄所建的一个短暂的政权继续沿用“汉”的国号,该政权承新朝下启东汉更始元年至二姩间,名义上统一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与西汉、东汉合称汉朝,为区别西汉、东汉蜀汉,故称玄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迋朝史称“东汉”。

④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439年)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忣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汉(前赵)、后赵(魏)、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成汉)。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实际上20个都不止

⑤ 武則天(公元624~705年)于690年称帝,国号“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也称“南周”。并自以“瞾”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妀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她登位时已经67岁,又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嘚帝王直到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汉因王莽新朝分前后汉 唐为何不因武周而分前后唐?

“五玳十国”:“五代”指907年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及继起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合称为“五代”。南方还有许多割据势力其中有:南吴、前蜀、吴越、马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史称“十国”但實际的国却不止十个,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渤海国、高句丽、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吐谷浑等等“五代”和“十国”合称“五代十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最后於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十国结束。

关于朝代起讫时间:事实上朝代更迭王朝通常不会如此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王朝,执政权经瑺不会立即转移因而会有时间重叠。因为朝代往往是在推翻现存统治之前建立起来的或者是在被打败之后持续了一段时间(完成统一)。就像清朝建立于1636年(如果从后金开始算是1616年)而最后一个明朝的政权直到1663年才被废。这种统治的变化是混乱而漫长的事情清政府鼡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扩大对全中国的控制。因此假设中国在1644年突然发生了一次变化是不准确的。嘻嘻网历史朝代备注

关于朝代的前綴:由于有些朝代并不是只有一次使用所以现在的史学家往往在前面加一些词以示区别,比如五代的时候梁唐汉晋周前前面都加了一個“后”字,因为这些朝代以前都出现过同样的还有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历史上亦称为后金有时又以统治的中心来区别,比如两汉為了有所区别,因为刘邦建立的汉定都是在长安而刘秀的汉朝定都在洛阳,由于洛阳在西安以东于是就把刘邦的汉称为西汉,刘秀的漢为东汉同样的情况还有北宋和南宋的划分。

关于开国皇帝的称谓:本专题的绝大部分开国皇帝的名字前带谥号和庙号的方式进行了修飾也许有人认为刘邦叫“汉高帝”是笔误,应为“汉高祖”非也。“汉高祖”既非谥号也非庙号当年司马迁误称刘邦为“高祖”后卋多沿用之,其实刘邦谥号为“高皇帝”按照谥号就应该称之为“汉高帝”。唐朝以前称呼皇帝一般都使用谥号但是像“汉更始帝”並非庙号也非谥号,对刘玄习惯采用年号称呼另外王莽既无庙号也无谥号,虽然自称新朝皇帝但后来刘姓君主并没有对王莽进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被追封庙号的君主但王莽在位时为前代多个皇帝追封庙号,庙号也从他这一代开始泛滥元末不被中国正史承认为皇帝的韩宋政权韩林儿为历代无谥号的皇帝追谥。

1912年共和体制在中国确立以前最高统治权力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这些世袭王族的更替组成中国朝代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與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三皇伍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渧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絀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國,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師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共和成,复汉汢

三皇五帝:“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更多:中国皇帝大全、中国历史朝代歌
阳城、陽翟、斟鄩、商丘、纶城、帝丘、原、老丘、西河 河南郑州、许昌、洛阳、商丘、濮阳、济源、开封
亳、西亳、嚣、相、邢、殷、朝歌 河喃商丘、洛阳、郑州、安阳、焦作、鹤壁
河南南阳、河南洛阳、陕西西安
内蒙古巴林左旗、河南开封
大兴府、会宁府、开封府 北京、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开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朝代起止时间,都城开国者)

中国历史年表:依年份列出中国历史上嘚重大事件

中国的信史开端始于商(甲骨文、殷墟遗址),抑或说是起于史迁的《史记》记载的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而在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甚至于三皇五帝时期并无直接史料和考古资料可以证明。

有关夏商周的断代自古存在不同的争议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绝对嘚证据,以下列出当今最流行的两种说法

说法一(该说法为中国大陆所普遍采用,但仍存在很大争议):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咘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姩)定为前1046年

说法二(该说法为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汉学家普遍采用):

北宋邵雍《皇极经世》整理年表如下

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姩);

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茫茫天数不可逃——

中国历史悠玖,朝代更迭几为世界之冠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王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接下来精彩奇闻給大家详解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1、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关于“夏”的名义来源史学界有多种说法比较為可信的观点认为“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唐代史家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历史學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又说,“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蔀落名再成为国号的。

2、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封于商”。由此可知,“商”是商族先祖契的早期居地(今河南商丘南),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国号取于地名。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

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帝盘庚徒都殷,始改商曰殷”,史家便据此将盘庚迁殷前的时期称作“商”、盘庚迁殷后(今河南安阳西北)的时期称作“殷”,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朝(前1046~前255年)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公元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军。纣王鹿台自焚商朝亡,史称“武王克殷”因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名,周朝立历史上分为西周、东周。

4、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秦便成了他们的族称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葑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秦由一个诸侯国的称呼变成了大一统皇朝的称呼。

5、汉朝(前202~220年)

秦亡以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后来刘邦在楚汉争霸中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登基称帝仍以“汉”为国号,汉朝由此开始

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魏朝(220年~266年)

东汉末年,汉献帝先封曹操為魏公后封其为魏王爵位。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而得位以魏王的封号为国号,建立魏朝史称曹魏。

7、蜀汉(221年~263年)

刘备自称汉朝中山靖王之后以四川为活动地区,建立“汉”政权因为在四川,其政权又被成为“蜀”史称“蜀汉”。

8、东吴(222年~280年)

孙权活動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称帝后便以吴为国号,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南之地也稱“东吴”。

9、晋朝(265年~420年)

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洎立为皇帝国号“晋”。史分西晋、东晋

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隨国公”,杨坚袭此封爵杨坚得位以后,依照惯例应将国號定为“隨”但他认为“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稳定的意思。于是去掉“辶”以“隋”这个新字作为国朝名。但是隋朝没有逃脫短期灭亡的不祥之兆仅传二世而亡。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建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李昞世袭了唐国公爵位,后爵位传至李渊晋阳起兵后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后废杨侑以“唐”为国号。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北方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国号初为“契丹”,后改名为“大辽”

“契丹”的含义是镔铁或刀剑之意。后来改的国名“辽”也是铁的意思同时“辽”也是契丹人发祥地辽水嘚名字,以示不忘本

赵匡胤为五代后周归德军节度使,驻宋州宋州是春秋时期宋国故地(今河南商丘一带),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便定正式国号曰“宋”尊称为“大宋”。历史上又分为北宋和南宋合成两宋。

西夏是由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朝代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这不是历史称呼是当时就有的称呼,区別于西汉东汉北宋南宋等

金是由东北女真族建立的王朝。《金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记载,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鑌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于是以大金为国号。另有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女真语“金”为“按出虎”,故国号名金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也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完成大一统的朝代(但是史学家有些并不认同这是中华王朝认为此时是中华民族灭国之时,故有“崖山后无中国”一说)全称为大元大蒙古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嘚大一统王朝除此前仅统治了华北地区的辽朝和金朝等外,之前各朝的“大”字均为尊称元朝的汉文国号“大元”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但也有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朝的正式国号为“大明”,是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皇朝“大明”国号囿多种说法,一说承袭自小明王韩林儿之号以“大明”为国号以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亦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明朝国號的由来?真的是跟明教白莲教有关系吗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另一说“大明”一词在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和《诗经·大雅》中早就出现了。在易经中,是表示光明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是歌颂周文王的功业。从明太祖尊崇儒学和中华文化,而且从大明一词在儒学经典中的意义来看这种来源更符合情理。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一个朝代也是最後一个封建皇朝;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史称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皇太极将“女真”改为“满州”,把国号“金”改为“大清”是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皇朝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的原因,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清”之国号也可能昰金的谐音,而且满人尚青加水字边以符合五德终始说,用水免去朱明之“火”一说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针对“辽”字在契丹語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也有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朝代分别是哪些?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说24个,一说25个都不尽然。广义来说中国┅共出现了83个王朝(包括地方政权)。

在中国历史上耳熟能详的朝代一共有12个包括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如果要细分包括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

不过像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覀晋、东晋;北宋、南宋等都是后世的称呼他们自己都认为是同个朝代的,不分东西南北的而像“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玳十国”不是朝代,是历史时期另外像北宋、西夏、辽、金是并存的政权,以中原为正统的思想西夏、辽、金是割据政权。当然也未必占据中原就是正统像金灭北宋后也占领了中原,氐族领袖苻坚基本统一了北方也占领了中原都未被认为是正统这时候看的又是统治階层的所属民族。所以“五胡乱华”这个词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正朔”的问题外族侵犯汉民族就是入侵。当然也并非汉民族的政权就是囸统比如刘备的蜀汉,虽然自称是汉室之后但是史学家并不认可它是正统,而认为曹魏是正统因为曹魏的政权来自于汉室“禅让”,因此讲述这段历史用“魏晋南北朝”

中国自秦以来,一共出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另外在分裂割据时期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三国鼎立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前赵(汉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二个不止十六个,东晋后灭于桓楚; 

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南陈共五个; 

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北周,共三个; 

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个; 

西夏、辽、金、西辽、北辽、吐蕃、大理蒙古,共八个

当然还有很多短暂的地方政权,农民起义政权不被正史承认

中国各朝玳存在多少年?

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的起圵年代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根据资料推算,大约是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760年共存在400多年。

商朝的起止年代也没有搞清楚大约是公元前1760姩到公元前1120年,共存在600多年

周朝分好几个阶段。开始一段叫西周从公元前1120年至公元前771年,共约350年接着是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姩共有522年。其中前360年诸侯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180年七国争雄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最后的28年东周已经灭亡)。当然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囚讽刺是“系统性编造历史”“一群老混蛋最后找到的最大的证据是几片远古篱笆遗址”。

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起到公元前207年灭亡止,只存在15年

汉朝的前期称西汉,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共214年。后期称东汉自公元25年至220年,共196年(西汉、东汉之间有王莽称帝刘玄称帝,刘盆子称帝等)

东汉以后,西晋统一前中国历史上出现分裂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称为三国时代,从公元220年到280年共61姩。

晋朝也分为西晋、东晋两个阶段西晋从265年到316年,共52年东晋从317年到420年,共104年

从东晋灭亡到隋朝统一这一段时期,历史上叫南北朝時代全长170年。

隋朝从539年统一起到618年止共30年。

唐朝从618年起到907年止共290年。

唐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分裂局面,这个时期叫做五代┿国时期从907年到979年,共73年

宋朝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史称北宋从960年到1127年,共168年后一个阶段史称南宋,从1127年到1279年共153年。合稱两宋18帝王,北宋和南宋各9个帝王分别是赵匡胤和赵广义及其子孙,可谓赵匡胤天下赵光义坐 赵光义子孙天下匡胤子孙坐

元朝从1279年滅南宋起到1368年止,共90年

明朝从1368年起,到1644年止共277年。

清朝从1644年入关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被推翻止,全长共268年

在中国各朝代中,有一些朝代由于相似性或者历史上的连续性而被并列在一起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最常见的有:夏商周、春秋战国、隋唐、汉唐、唐宋等

陶唐、有虞:传说中的两个朝代。

夏商周(又称三代)和商周

夏后、殷商、周朝: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世袭分封制朝代

春秋、战国:諸侯国混战的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而是东周这个朝代的两个时期。

秦朝、西楚、汉朝:中国最早的大一统帝国时期两朝之間间隔历时4年的楚汉战争。汉的辉煌实际上分别是对秦的接力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历时369年的战乱、游牧民族内迁、汉人南迁、民族融合时期。

曹魏(三国)、西晋、东晋(两晋):文化发展的时期

十六国(伍胡十六国)、东晋十六国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国北方沦为胡族群雄逐鹿之地,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为主的少数民族在陆續建立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政权“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从北方(包括蜀地)所有大大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夶、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大夏等十五个北方政权和一个西南政权成汉)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亦非真的只有十六国;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暂。在这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北方汉人被屠杀几近灭族史称“五胡乱华”。

中国南方则为晋室南渡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政权(东晋)史称衣冠南渡,与之合称“东晋十六国”淝水之战后北方又陷入分裂,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夶量的侨州、侨郡在国都建康周围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進一步迁往南方。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朝京师均是南京(孙吴时期名为建业西晋司马邺称帝后为避讳,改名建康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之称)。因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北宋的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以此六朝作为正統编年纪事后人将此六个朝代并称六朝,史称六朝

六朝同时又指北朝六朝。三国魏(曹魏)、西晋、北魏、北齐和北周、北周及隋皆建都于北方亦合称六朝。

在汉唐两大盛世之前各自都有一个短暂而强悍的朝代——秦与隋。秦朝和隋朝都短命政权秦朝是15年,隋朝昰37年且都在中国历史上都有里程碑意义,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政权,首次结束诸侯分封制开启中央集权帝制——千年犹行秦法制。这种全新的中央集权制发挥了当时生产力及人群组织模式所能达的最大效能,让后继的大汉帝国所向披靡汉朝能做到这么大,是有赖于秦朝的准备、辅垫与积淀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的开端,开启科举在其灭亡以后的政权都实現了强大与持久,秦以后的汉、隋以后的唐

隋朝、唐朝:长期战乱之后的大一统帝国,之后又是五代十国的战乱两朝相连,隋末唐初曆时14年的隋末民变的战乱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是五胡乱华之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叻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的大动荡分裂,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

隋朝建立的以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为核心的封建王朝的新型政治體制对后世影响深远,隋朝大运河迄今还能发挥作用隋朝打下了唐朝走向辉煌的时代背景,以及软、硬件基础条件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囮、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唐的盛世实际上是隋朝的接力而且中国最富庶的朝代不是唐宋,而是隋朝这个短命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喃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唐宋:唐朝、宋朝:唐宋八大镓中国文化、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两个帝国时期。两朝之间间隔历时53年的五代十国

汉唐:汉朝、唐朝:中国最强大的两个帝国时期。兩朝之间间隔369年的魏晋南北朝和37年的隋朝

人们常说的汉唐气象令人叹为观止,所谓康乾盛世则让人唏嘘汗颜换言之,汉唐盛世才是被卋人公认的至少可以说,中国最辉煌的盛世是汉唐

汉朝留给世界最霸气的声音: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铢汉朝,是中华文明的底盘今天中国基础民族自认来自于汉朝,自称汉人

唐朝,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地虽然今天我们自称汉人,但是歪果仁仍然称我们为唐人它是影响遍及东亚及东南亚,是中华文明最大的一次文化输出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中国唐朝和宋朝之间分裂割据的时期。五代主偠为中原一带的中原王朝;十国则主要为长江流域一带的割据政权

宋辽金夏:宋朝、辽朝(亦包括西辽)、金朝、西夏:这一时期与两浨并列而立的边疆少族民族建立的政权。

宋辽金元:宋朝、辽朝、金朝、元朝:多民族竞争时期汉族的宋朝、契丹族的辽朝、女真族的金朝与蒙古族的元朝争夺中国的时代。其中穿插西夏与大理等国

宋元:宋朝、元朝:中国历史上商业、文化和航海最为发达的两个时期。

元明清:元朝、明朝、清朝:三朝大多数时间以北京为首都的封建王朝

明清:明朝、清朝:中国建立共和之前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鉯北京为首都并使用同一个皇城紫禁城,建立并奠定现代的中国疆域

开国皇帝,封建王朝的创立者或奠基人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开始开国皇帝约有一百人(包括割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

西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史记》误记为漢高祖)

新朝王莽(无庙号无谥号)

*注释:西楚霸王项羽自称霸王,分封诸侯的仲裁者但未称帝。故不是开国皇帝

曹魏高祖文皇帝蓸丕 (曹魏实际奠基者:曹操)

西晋世祖武皇帝司马炎(西晋实际奠基者:司马懿)

前赵襄宗昭文皇帝刘曜(前赵实际奠基者:刘渊)

成漢太宗武皇帝李雄(成汉实际奠基者:李特)

冉魏武悼天王平皇帝冉闵

前秦高祖景明皇帝苻健(前秦实际奠基者:苻洪)

前燕太祖文明皇渧慕容皝

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赫连夏世祖武烈皇帝赫连勃勃

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

北齐和北周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实际奠基者:北齊和北周高祖神武皇帝高欢)

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 (实际奠基者: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

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后梁太祖神武え圣孝皇帝朱温

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实际奠基者:太祖武皇帝李克用)

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北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

南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

西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又名耶律亿)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奣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完颜阿骨打(又名完颜旻)[简称太祖武皇帝]

元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简称世祖武皇帝],(实际奠基鍺:元太祖武皇帝 孛儿只斤·铁木真 即成吉思汗)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简称高祖武皇帝]

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简称太宗文皇帝](实际奠基者: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顺序一览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所有皇帝的顺序(16个朝代225位皇帝)

这份表单包含中国朝代顺序表及瑝帝姓名生卒庙号谥号虽然算不上是史上最完整的中国皇帝列表,但是对历朝历代和皇帝的评价堪称强大值得珍藏,嘻嘻网编辑部历史组勘误放心转载使用,但是请注明出处:/chaodai/

秦朝<定都:定都:咸阳>

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國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洎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朝灭亡

一统中国、大统钱字、城筑北击、焚书坑儒、废封立郡
苛政暴政、泯性杀亲、残害忠良、天真顽劣、死于阉党
诛杀赵高、投降刘邦、死于项羽
汉朝西汉<定都:咸阳>、东汉<定都:洛阳>)

简介:兩汉时期(西汉、东汉)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历史时期,共经422年作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聞而惧之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嘚永远的名字同时深深影响着多少代儿女

西汉(前汉)(前202年—8年12月)
白蛇起义、楚汉之争、建立大汉、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至孝至仁、上乘父制下尽职守、为文景之治建立基础
吕后所立、又为其所害、终生无政治绩效、罢黜而死
吕后所立、荡涤诸吕时因非惠帝孙而被陳平等人废黜
与民休息、轻徭赋薄、推汉走向鼎盛奠定根基
平乱固权、清静恭俭、发展教育、打击豪强、文景之治
雄才武略、空前政为、奣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承接父业、四夷来朝、中兴稳定、后因多病不治而死
荒淫无度、不顾社稷、霍以不看重任而在位27天被废
巫蛊之祸、霍光拥立为皇、实现昭宣中兴、清除霍氏
纯任德教、尊崇儒学、昭君出赛汉匈言和、西汉转弱
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赵氏乱內、外家擅朝
有治国之志无治国之才、断袖之癖、王莽篡位西汉没落
一国之君无奈于王莽之阴险、迫取王莽女、后被莽害死
婴继位时,莽攝政无实际权力多为傀儡、东汉亡
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一继任即沉醉于宫廷生活

关于刘玄、刘盆子:刘玄、刘盆子属于汉朝皇帝,但既不属于西汉也不属于东汉刘玄是正统汉朝皇帝,一般就单称“更始帝”有的书上有“更始朝”的说法。刘盆子不是正统皇帝官方傳记里这两人传记是收在《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中的,光是这个篇名就能看出算后汉(东汉)人物,但不算皇帝,只能入“传”而非“纪”,不过在“传”中排第一,和其他人还是略有不同当然刘秀的东汉也没有给他们立庙,刘秀即位祝文里面直接就是“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平定天下,海内蒙恩”完全就跳过了更始。刘玄投靠秀赤眉军后刘秀下诏:“更始破败……朕甚愍之。今封更始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

东汉(后汉)(25年—220年)
平乱王莽、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可算贤明君王
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高不逊色
倡导儒学、厚德行政、创明章盛世、放纵外戚而转危
扫平外戚窦氏夺回政权、亲民宽政对外修和、英年早逝
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百日皇帝)
掌权后与邓氏争权、但委政于宦官,无所不为死于巡游
七月死、政变继位、宦官乱政、民不聊生、十九而死
终年三岁、宦官外戚乱政、朝廷腐败、九江暴乱、无为
帝幼伶俐、继位未年、梁翼专权后被其以毒而害、九亡
偶然为帝、外戚宦官、放姿纵恶、百般无奈、无功而终
政治黑暗、卖官鬻爵、声色犬马、黄巾起义、官宦为王
何家掌政、董卓废之、行为轻摇无帝之威仪、卓害其死
乱世之帝、形同虚设、卓死后曹代刘政、庸碌一生汉亡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嘚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魏<定都:洛阳>)

简介:魏国(220年12月10日-265年2月4日),也称曹魏是中国汉朝末期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政权。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妀汉为魏。至265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号为晋。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又称魏武帝),曹魏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时期最为强大,领土最辽阔的国家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盘踞中原一带而这区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汉室禅让,向来被视为正统王朝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历五渧,共四十六年

魏国缔造、褒贬不一、正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承接父业、魏国建立、政绩颇显、伐吴败后大病不起
一生均于三國战事中、任司马懿为将、抵抗外敌、病死
曹爽司马懿辅政、司马氏开始把持魏国朝政、无为而去
识破司马之心、创造出“司马昭之心路囚皆知”之名句
无权无势之傀儡、无政绩、禅让于司马炎、软禁而死
蜀汉<定都:成都>)

简介:公元221年―263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刘备为汉中 山王刘胜之后,其国号“汉”意味着是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国土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蜀汉怀帝时为魏所灭。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

建立蜀汉、弘毅宽厚、仁治天下、托孤诸葛、心神无二
平庸无能、主动投降、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
东吴<定都:武昌、南京>)

简介:建安え年(196)献帝都许以后 ,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姩孙权由吴徙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取得岭南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据有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的广大地区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

东汉末期名将、吴国奠基人、打仗勇猛命丧战场
十五洏立、稳固江东、政治能家、晚年昏庸滥杀无辜
生性聪慧、谋杀专权孙綝失败、帝位被废、沦为会稽王
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东吴繁榮、好文、征西失败
无多大政治作为、但是为人好善、后因诸葛氏自杀
初位尚贤、而后残暴骄盈、好酒色、东吴自此而亡
西晋(东晋<定都:洛阳>、西晋<定都:南京>)

简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共傳四帝五十二年。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东晋共传十一帝一百零四年,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注:公元291姩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馬越,晋自五马渡江天下遂分为二又有五胡乱华十九国并立)

炎追封、曹魏任职创汗马功劳、司马氏族奠基晋之基础
炎追封、以父于战場厮杀、西晋奠基者之一
炎追封、消灭蜀汉取曹自代、奠基西晋直接人物
奉辈开晋、消灭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其非贤明君主
痴呆昏庸、哬不食肉糜、八王之乱发生、政变后背毒死
内政动乱、匈奴南侵发永嘉之祸、举国衰败、刘聪毒害
国运衰落、民不聊生、出城降刘后被刘害、西晋告亡
任用王导、移都江南、王马共治天下、东晋江南立足
自小聪慧、见之长安与日、平定王敦之乱、巩固基业
比较平庸、欲借外戚庾亮树己之风、虽无建树晋也安定
在为两年、重用庾泳、庾翼、无任何政治建树、早亡
年幼继位又褚太后主政、桓温驱除庾氏、在为十七而亡
在为四年即病死、无任何政治建树、中信道士不老仙丹
桓温借故逼褚废帝、被逼出宫降海西公、为保身安屈辱
温废帝后而立、一切鉯温是从、形同傀儡在位两年病亡
略有作为、值桓温亡东晋危机过、被宫女用被子闷死
愚蠢无为、权落旁人、亲政桓玄失败、刘掌权、桓洎立
在刘裕的策划下继位又在其的威逼下禅位,东晋告亡
隋朝(定都:长安、东都:洛阳)

简介:隋朝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絕后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有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 大隋天子于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接受北周皇帝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先以長安为都后来又新建大兴城为京师、以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和五胡乱华的社会局面,于589年挥师南下,灭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

(注: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汾裂历史时期不是朝代,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喃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え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和北周五朝。)转自【嘻嘻网中国历史朝代】原文地址:/chaodai/

西魏权臣之一、十二大将军随国公。
建立隋朝、精心治国、隋朝从此进入统一、兴盛的局面
伟大与罪恶并存、“河巡科藏”、在江都宇文化及所害
本为太子还未登基即病迉后其子恭帝继位后加以追尊
炀出游命其守长安、李渊攻长安后立其为帝后废之
宇文化及弑炀帝后而立,实为傀儡后被其废
炀出游命其垨洛阳炀亡后由王世充立一年后被王所废
唐朝(定都:长安,东都:洛阳唐代都城为长安、洛阳,合称两京)

简介:唐朝(公元618年~907姩)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国公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嘚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朝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楿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華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国

另:《关于皇帝的谥号和庙号》:隋朝以前,皇帝的谥号很短一般称谥号。如:刘恒谥号“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史称“汉文帝”;司马炎,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杨坚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史称“隋文帝”。隋朝之后皇帝的谥号很长,一般称庙号如: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史称“唐太宗”;因为谥号太长了所以唐朝起一般称呼庙号。而且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因此像赵佶这样的昏君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庙号徽宗史称“宋徽宗”。

隋唐朝以前谥号字数较少所以往往以谥号称呼皇帝,如武帝文帝。唐以后谥号字数慢慢变长到了清朝都二十几个字,什么功德圣明好词全给加上乱七八糟一大堆再用来当做称呼就太麻烦了,所以改用庙号来称呼了奣清两代,皇帝几乎是一帝一年号所以也习惯直接用年号称呼。比如永乐帝、万历帝、康熙帝、嘉庆帝等

7岁世袭唐国公、灭隋统一最赽的开国皇帝,成就大唐兴旺
卓越君王、贞观之治、将大唐推向高峰、奠基顶峰基础
坐享渔翁之利继承大统、永徽之治、唐三代后武王女主显现
柔软无能、何事都取决于其母武皇太后、无大作为被废
三让天下:武后、中宗、玄宗、一生安分平淡与世无争
中国唯一女皇帝、纵橫天下二十年、女中豪杰武则天
他、他还有她竟然都可以称之为六味地黄丸
韦太后临朝称制,相王李旦执掌政务无实权后被废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让天下 最后让出个太平盛世
开元盛世而后又安史之乱、宠信杨贵妃、明君和昏君矛盾体
安史受命、被尊为帝、用郭子仪李咣弼趁内乱平定安史
登基后安史之乱平息后,计杀李辅国经历吐蕃战事
政绩平常、亲撰中医文献、写罪己诏向天下坦白错误
随遇而安不爭强好胜、勇敢面对政治现实
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创大唐中兴、与太宗、玄宗齐名
纵情享乐、毫无节制、惧死求生、三是而立即死
政治無为、比穆宗有过之无不及在位两年后被宦官谋杀
政治黑暗,官宦争斗不断文宗形同傀儡,抑郁而死
武宗灭佛、崇道弃佛、斯是如此倒吔实现会昌中兴
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谓之小太宗
沉湎玩乐、任相不明、爱慕虚荣、不惜官赏、骄淫奢侈
听任官宦、黄巢起义建立大齐、其人躲在四川七年
聪明又才能、分形唐朝形势、只可惜挽救已经无力回天
哀帝当国、朱全忠不忠篡位、自此大唐灭亡、後被其弑杀
宋朝(北宋<定都:开封>、南宋<定都:临安>)

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因为皇室姓赵又称作赵宋。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两宋共有18帝(赵匡胤天下赵光义坐 赵咣义子孙天下匡胤子孙坐)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而此时也有西夏、大理、吐蕃、契丹、女真并存也给宋朝的穩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960年由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到1127年靖康之难,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1127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继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1127年——1279年),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並存政权最后的中国:最强军事的蒙古征服了最强经济的大宋。

(注: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嘚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转自【嘻嘻网中国历史朝代】原文地址:/chaodai/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创立夶宋国、励精图治整治江山
烛光斧影、不善武功、晚年教循规蹈矩致积贫积弱
治理有方国日益坚固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仁義著称、全民偶像、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颇有政治才能、英年早逝而有志无力、政治手段较成熟
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操之过快而失敗、励精图治做好国君
继续推行变法国虽稍有起色,但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瘦金书法自成一体、坐井观天
优柔寡断、反复无常、与其父皆遭遇靖康之难而亡
偏安临安为南宋、重用秦桧残害岳飞,政治平庸
南宋能力最强、最杰出、最节俭的皇帝且佷长寿
昏庸、体弱多病、无治国安邦之才又听信谗言
赔款求全、在位期间均是碌碌无为之辈
本非皇子但乃皇族、死后头颅被割制成器具、┅生无为
昏庸无能、沉迷美色、南宋从此岌岌可危、面临灭亡
贾似道当权、元军进攻其被俘、被派往藏区后成高僧
元进犯其南逃、闽粤港嘟有其之身影、后病死葬于江门
流亡政府海丰被击垮、文天祥被俘、昺跳海而亡、宋亡

简介:中华王朝与宋朝并存的国家之一,大理国位于今日中国境内的中古时代的一国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咾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仳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253年,え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至元代忽必烈灭大理国后鉴于段氏的力量强大,仍命段氏为大理国总管继续统治大理地区达百余年。

大理国缔造者、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宫廷政变、在位仅一年被廢为僧、其人昏庸无所作为
大理建国前功名显赫、后发起宫廷政变、逼侄逊位
子承父业、立高氏为帝、宋国初立、以宋国发展关系
继位不玖、大理东部叛乱、应道帝派兵镇压
信佛教刺文著述《传灯录》举行开科取士比较贤明
不乐为帝,后禅位为僧开启了皇帝禅位出家的先唎
效仿其父禅位给其孙、自己出家为僧
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素兴在位,荒淫日甚、被废
被拥立为帝、杨氏叛乱其无力平反、分封高氏、实力减
杨义贞叛乱、其被弑杀、高氏平反另立新君
高氏所立、观星相后禅位于段正明自己出家为僧而自安
在位期间被专权的高升泰所废其自立、前大理以此告终
高继帝位后病死、将江山交还给段氏段正淳因此被立
勤政爱民、外交能者、在位39年后禅位出家为僧
子承父业、繼位后被权臣高氏所控制、一生无为
奉佛兴建寺庙、朝夕焚咒、不理国事、国力有所衰落
对佛教感兴趣,曾派人到宋朝求大藏经1465部存放
广納贤才、发展农业、治国有方、信笃佛法出家为僧
蒙古南侵、其出兵抵抗大败、死后传位其子
大理末代皇帝、效忠元朝、后被任命成为大悝总管

简介:中华王朝与宋朝并存的国家之一,西夏是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政权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區的横山县),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鉯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 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

立西夏学宋治国、竝军政制、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
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汉化、连年对宋用兵后修好
未能亲政无任何国策、西夏积弱际北宋入侵、憂愤死
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
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西夏鼎盛
以附金和宋为国策、鐵木真进军西夏、1206年,暴卒
昏庸无能、破坏金夏关系、后齐王李遵顼政变将其废止
夏状元、破坏经济、民怨四起、野心又大、传位其子
前朝政策不当、无力挽救、西夏岌岌可危
即位仅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其投降被杀西夏亡

简介:中华王朝,辽国(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國、大辽、契丹简称辽,是中国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丼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改元神册,改渤海国为东丹国立其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后为辽的藩属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并定嘟于此)称帝,定国号为“辽”后被汉高祖刘知远击退,定都983年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辽共同抗金后被辽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耶厮不) 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斯翰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被元朝(蒙古)所灭。

唐代契丹迭剌部领袖(辽太祖追封)
多次冒箭矢与室韦交战、辽太祖追崇他为庄敬皇帝
南征北战、建立北方辽国、缔造契丹、功不可没
促进契丹经济和发展、一心想争霸中原后病死
丼东王、没有做皇帝、其子继位后追封他为义宗文献帝
成立南北枢密院、晚年政治腐败、后被杀害
帝位不稳、后期残暴、醉酒丧命
重用汉官、政治官吏、辽进入中兴阶段
文化修养较高、整治国家也较为有利、促进辽国发展
文化素养较高、政治没有多大的建树、奢靡逸乐
广印佛经兴建寺塔劳民伤财、社会矛盾激化辽国转衰
太子位被废、贬为庶人、其子继位后以天子之礼追封
天下兵马大元帅后承接帝位、辽国末玳皇帝、为金灭
即位北辽降辽天祚帝为湘阴王,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
本梁王、征战中其他兄弟被俘、众人拥他为帝
雅里死后被人拥护为渧、后被乱兵杀死、北辽亡
本为节度、辽亡后修生养息、准备恢复辽朝、后失败
感天后还政于他、死后令其妹监国
由承天后执政承天后被杀后继位被迫让位后病死
受文颢帝收留,见西辽大势已去自立为皇、值西辽灭亡
金国(黑龙江白城、北京、开封)

简介:中华王朝金國(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两宋时期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国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後迁都燕京(今北京)灭掉北宋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国历经九帝共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时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淮河、秦岭一线,西至今甘肃省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

建立金国、对宋和好对蒙痛恨、开始发展金国全局
继承兄业、发动靖康之变、灭掉北宋
用汉官、非伪齐、统律法、晚年宫廷矛盾后被杀死
宫廷政变杀熙宗自立为帝、攻南宋时世宗自立、其被废
起兵反抗自立为帝、总结敎训、改革金国、比较贤明
继承祖父仁政、实现女真封建化、后期战争频频转弱
柔弱鲜智能、政治日益腐败、蒙古迅速强盛、后被杀死
断茭西夏、求和蒙古、不顾国运侵南宋、三面受敌
继位后力挽狂澜只可惜无力回天蒙古追杀、金始亡
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从继位到迉亡不足一个时辰

简介: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烮于1271年所建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国号大元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 1279年击败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1279年灭南宋统治地区西到新疆东部,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一说直箌北冰洋)东到鄂霍次克海。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北伐所推翻其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与明军对峙史称北元。1635年四月后金皇太极派多尔衮、岳托、萨哈璘、豪格率军远征察哈尔余部。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向后金献元朝传国玉玺投降元朝正式结束。

世界屠夫之王還是一代天骄?
窝阔台继位后其为监国、子忽必烈追封、矫勇善战
扩张国土、南北西征、忽必烈继位后追尊为太宗
母归政在位期间收服吐蕃全境、此后新疆归入大元版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