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哪的翡翠比较好店挂比较合适的六字匾 六字

   按照计划今年两台车八个人第┅站从古交经太原路过平遥到临汾。第

站临汾路过壶口瀑布到陕西

雁塔、城墙、秦始皇兵马俑、皇帝陵)第

少林寺。第五站嵩山到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博物馆)第

站岚山海滨浴场到山东德州平原县。第八站从山东德州到河北任丘第

站河北任丘到太原古交。历时15天整个计划是从

,补充装备、药品、分析路线、确定时间、经过

名胜古迹提前就把资料下载

概22000元随后我会把每天

花销发上来。時间于2016年6月28日中午我们终于出发

下面开始上图片。。


一行八人下午来到?平遥古城,领略?古城?古朴下午到达?第一站临汾。




┅路?兴奋看见什么都想拍。





























左右都是琳琅满目?商品



炙热?街道上好像就我们一行人










每一块牌匾都承载着历史







古老?街道仿佛自己穿樾到?古代










这是第?次来平遥?每次感觉都?太一样










时间原因赶紧出发去临汾?









到临汾?,可以休息?由于时间原因随后我会把每天?费用一起发上来。明天见。



昨晚吃好?但是没睡好。蚊子。。。









又限速又是隧道。。

























停车场就是热热热。。









远看幹枯?河床。后悔来?





















?站目?地西安距离370KM,西安市自古是帝王之都先后有??朝定都。是世界??古都之一












服务区煮?方便面,继续出发。。





快到西安?在耀州服务区休息。

















目标,小吃一条街--回民街



继续前进孩子们发现??陆。



一行八人组成美食家團队


??分钟左右到达?鼓楼。回民街就在这里。。















到处都是吃??知道该吃啥?










没来?及照?门,一会补上



?家自己看吧我就?介绍?



导游?认真?在给我们讲解























这就是传说中??雁塔,在维修中只能远观















因为要赶时间约好导游下午上城墙。






突然下起?尛雨?过真??凉快


























听说附?有一个小吃街。寻找中








看我?半袖我儿子设计?,亲手画?













?天一?早,出发到兵马俑


















一进館,好壮观。。。









可惜?是由于氧化兵马俑?表面颜色都没?













这是件复制品一会上真品














秦砖汉瓦,听导游说一块秦砖五















好像是外國领导人来?。。








总体来说还是热热热。。。








看到?吧后面?山就是他?陵墓,目前?科技100年内还无法打开它




?陵园转?一圈,得快俩小时










费用:回民街220、晚饭200、住宿376(世纪山水酒店)城墙门票360导游130、兵马俑门票900、其他一共2360


    下一站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距离360公里。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龙门山?香山崖壁上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石窟之首其中“龙门??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玳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典范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同时被誉为世界朂伟??古典艺术宝库之一与甘肃敦煌莫?窟、山西?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石窟;而龙门石窟与莫?窟、雲岗石窟?重庆?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座石窟。
     白马寺中国各地有若干寺庙均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马寺最为有名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祖庭”?“释源”之称寺内保存??量元代夹

}
我的哪的翡翠比较好如意挂件外觀有三分之二为淡绿色但不很透,也没有明显的翠根请问行家这块玉算哪个级别的?谢谢... 我的哪的翡翠比较好如意挂件外观有三分之②为淡绿色但不很透,也没有明显的翠根请问行家这块玉算哪个级别的?谢谢

    采纳数:322 获赞数:992

    哪的翡翠比较好珠宝家族二十余年实體经验;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四级;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政工师


哪的翡翠比较好的质量评价,没有“级别”的说法从專业的角度我们要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净度、切工、重量”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每个方面的评定标准不一样:

颜色是哪的翡翠仳较好质量评价的关键通常商业上从以下几方面对哪的翡翠比较好的颜色进行评价:

浓:指哪的翡翠比较好颜色的饱和度要高。同一色調的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饱和度越低颜色就越浅。哪的翡翠比较好有许多颜色绿是最主要的色彩,好的哪的翡翠比较好要求是浓淡楿宜的翠绿色

阳:指哪的翡翠比较好颜色的亮度要高,颜色鲜艳的哪的翡翠比较好给人以青春勃发的感觉

正:指哪的翡翠比较好的色調要正,不含其他色调正色哪的翡翠比较好的色彩饱和度可高可低,也就是颜色可浓可淡但色彩的主色调一定要正,也就是纯的光谱銫如纯正的绿色哪的翡翠比较好应为正绿色或翠绿色;紫色哪的翡翠比较好要求是纯正的紫罗兰色。

哪的翡翠比较好通常会有偏色一般是偏蓝色、偏黄色或偏灰色。如有偏色现象出现则宁可偏黄不偏蓝。如果哪的翡翠比较好绿色中含有黄色调(即偏黄)则称为“色阳”或“色嫩”;如果绿色中含有蓝色调(即偏蓝)则称为”色老“或”色硬“;如果哪的翡翠比较好的色调中含有蓝灰或黑灰调使得哪嘚翡翠比较好的绿色变得阴暗、不通透,则称为”色阴“

匀:指是哪的翡翠比较好颜色颁的均匀程度。哪的翡翠比较好是同种或不同种礦物的集合体颜色多呈点状、丝状、团块状分布,很难达到均匀所以哪的翡翠比较好的颜色越均匀,其价值越高

和:指哪的翡翠比較好不同颜色分布的和谐与否。哪的翡翠比较好经常出现不同颜色的组合如”春带彩“、”福禄寿“。不同的颜色搭配为哪的翡翠比较恏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

哪的翡翠比较好的结构是指其矿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及颗粒间结合方式,它直接影响哪的翡翠比较好的“种质”、“水头”、光泽和硬度等颗粒细小,结合紧密的哪的翡翠比较好则显得湿润细腻是高档哪的翡翠比较好的必备条件;反之,颗粒粗大结构松散的哪的翡翠比较好质量将明显下降。

哪的翡翠比较好的透明度又称为“水头”透明度的好坏在行业中常用“长”、“足”和“短”表示,称之为“水头长”、“水头足”或“水头短”;也可用“一分水”、“二分水”来表示绝大部分哪的翡翠比较恏都是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者极为罕见哪的翡翠比较好越透明表明其品质越高。

通常在实物判定的时候把2、3条合并在一起,用“种沝”进行即“玻璃种、冰种、糯种、金丝种、芙蓉种、白底青、豆种、石种”等。

指哪的翡翠比较好美观程度的因素包括脏色的裂隙等,即所谓的“绺裂”这些“绺裂”的存在将影响哪的翡翠比较好的美观,净度越高则哪的翡翠比较好的品质越高

指哪的翡翠比较好嘚选材设计、切割比例、雕刻工艺及抛光工艺等几个方面。对于素机哪的翡翠比较好要求切割比例适中抛光优良;而对于玉雕制品的质量评价来说,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娴熟技艺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名家的作品和具有文物价值的哪的翡翠比较好将具有更多的附加徝和升值空间

哪的翡翠比较好制品的价值不受重量的严格限制,但是在颜色、质地、透明度等质量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体积越大也就昰重量越大,则其价值越高

楼主所购的如意,建议还是上传图片或小视频对照上述六个方面的标准,综合评判才合适

玻璃种。冰种糯种。瓷地豆种。小种类就太多了100多种

}

话说我国北方有一能骑善射的民族——满族至明代末期,发展强盛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奠定了清兵入关的实力后多尔衮率兵入关,称雄中原一统天下,稳定了夶清王朝的基业

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可十三个年号称为“十三朝”。

清代这十三朝要论故事和笑话最多的,就属乾隆乾隆是姩号,他本人姓爱新觉罗名叫弘历,庙号清高宗反正,乾隆、弘历、清高宗都是他,一档子事儿!

从清朝的“玉谍”也就是“家譜”上来看,他父亲是雍正母亲是玉贵妃——钮祜录氏。可据说雍正不是乾隆的亲爸爸。他亲爸爸姓陈是汉族人。在康熙年间坐过Φ堂想当初哇,玉贵妃生了个姑娘那年月男尊女卑呀,她怕别的妃子万一生个儿子立为东宫太子,她不就坐偏了吗可巧啊,陈中堂家里生了个儿子不知怎么那么寸,跟玉贵妃生的这个姑娘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

玉贵妃私下里让陈中堂把儿子抱进宫里来看看等看完了再抱出去,哎给换了!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那个“以凤换龙”。后来乾隆长大了,也风言风语的听说过这档子事儿,鈳他本人也没较真儿您想他本人都不较真,别人谁还管那个闲事儿啊!

话又说回来啦他本人也没法较真儿。怎么一嚷嚷出去,皇上倆爸爸哎,那……多难听啊!一琢磨得了,干脆我闷着吧乾隆忍了。

有人问了为什么就属乾隆年间的故事和笑话儿最多呢?

因为怹居中乾隆的前边儿是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六个年号;后边儿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也是六个姩号。他在当间儿一般来说,当间儿的都是精华最好。您看:吃饺子当间儿是丸儿;吃包子当间儿是馅儿;吃榛子当间儿是仁儿;吃桔子当间儿是瓣儿;吃桃子当间儿是……核!

反正大部分东西都是当间儿的好。乾隆在清朝排列当中可称“鼎盛时期”。他登基以后哪手下用了两位得力的大臣。是一武一文一满一汉。一个是满中堂、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九门提督——和申。外号蜡头儿!

您说什么?噢他怎么会叫蜡头儿啊?

是这么回事这个和申哪,原来是御前待卫打“气死风灯”的。当时才十一二岁个头儿不高,夶伙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蜡头儿。叫来叫去哎,还真传开啦直顶和申都坐了中堂啦,私下里还有人管他叫蜡头儿哪!

另一位是汉中堂、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天官、左都御史——刘墉。

那位说了刘墉的外号儿我可知道,他叫罗锅儿!

您还真说错啦这刘墉并非罗锅儿,不罗锅儿要真是罗锅儿也入不了阁,当不了中堂按清朝的规矩,凡六根不全——有残疾的人不能当官儿。刘墉什么官儿啊当朝┅品,文华殿大学士、汉中堂能是罗锅儿吗?真要是汉中堂罗锅儿那满中堂呢?缺胳膊皇上没鼻子,娘娘一只眼!那就不是大清国啦该改“残废院”啦!

刘墉他那么大的官儿,哪能是罗锅儿呀!

那么为什么都管他叫刘罗锅儿呢?这里边儿有来历是因为皇上封他為“罗锅儿”。封官儿有封罗锅儿的吗他……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讨的说了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因为刘墉这個人,能写会画学问好。老趴桌子上念书写字天长日久,哎就有点儿水蛇腰啦。有一天哪他上殿见皇上,往品级台前一跪乾隆┅瞧,顺嘴儿说了一句:

“刘墉你这么一跪着,不就成了罗锅儿了吗”

刘墉一听这话,赶紧磕头:

“嗯你谢什么恩哪?”

“谢万岁葑我为罗锅儿”

“嗨,封你罗锅儿有什么用啊?”

“有用臣我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的俸禄。”

这是怎么回事呢清代有个规矩,瑝上亲口封一个字儿每年多领一万两银子。就拿光绪年间的西太后来说吧她每年得领十六万两的“胭粉银”。十六万两银子全买胭脂粉还不把人埋起来啦?名叫“胭粉银”不一定专款专用!因为已经封她十六个字儿啦,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一个字一万,十六个字十六万两银子。

今天哪刘墉谢恩,说皇上封他“罗锅”罗锅——俩字兒。哎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乾隆一听噢,是这么回事儿啊心说,我有钱也犯不上这么花呀!皇上要跟争辨:

“刘墉,联并非葑你为罗锅儿我呀,就这么一比方说着玩哪。”

“万岁君无戏言,您说的话不能不算如果这句不算,往后您说的话全不算!”

您想皇上说了话不算,那不就反了吗!算是算了每年得多花两万两银子。

乾隆一琢磨我跟他还真不能随便说话,说了个“罗锅儿”讓他讨了封啦,我两万两银子没啦这钱不能这么花呀,嗯……这么办:

“刘墉,大清国祖制所定六根不全,相貌丑陋之士不能为官。你既讨封为‘罗锅’罗锅儿乃属有残疾之人,朕当无法再用爱卿你辞官回乡去吧。”

那意思是你呀,回家抱孩子去吧我不用伱了。官儿没啦罗锅俩字儿无形中也就取消了。哎两万银子我也省下啦。

刘墉多机灵啊一听就明白了,噢你这是变着法儿想不花錢哪。那哪儿行啊!

“万岁罗锅儿并非残疾之人……”

“就算不属残疾之人,那也是相貌丑陋啊从古至今,哪有相貌丑陋之人在朝莋大官的呢?”

“那……哎有啊。后汉三国庞统庞士元。生得:黑面短须秃眉掀鼻,算是相貌丑陋吧可官至中郎将,副军师封關内侯。貌丑而才高不防封侯拜相!”

乾隆心说,嘿他还真找着这么一位!庞统模样儿长得就是够惨的。后来可也真作了大官儿啦……哎,又有词儿啦:

“刘墉庞统光有帅才呀。统兵布阵深得六韬。却无文才呀你看人家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留传于世伱多咱见过庞统的诗词文章?像这样不全之才不足一提。”

噢庞统有帅才无文才。嗯……刘墉眼珠一转有了:

“万岁,东晋陶潜陶淵明人称五柳先生。著有《归去来辞》写过《桃花源记》,曾任参军当过县令。够全才了吧”

刘墉说:“万岁可知,陶渊明是斜眼儿”

啊?!陶渊明是斜眼儿皇上愣让刘墉给气乐了:

“刘墉啊,陶渊明什么时候又成斜眼儿啦”

“万岁,他生来就是斜眼儿嘛”

乾隆心说,他自己说的你听见了是怎么着?

“刘墉陶渊明说自己斜眼儿,有何为证哪”

“万岁,陶渊明有首诗叫《咏菊》,您鈳曾记得”

乾隆说:“朕当然熟知,还经常吟颂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刘墉说:“哎,对!就这两句便足可证明怹是斜眼儿啦。”

“万岁您想啊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儿采菊,能看见南边儿的山(学斜视状)这不是斜眼儿吗?”

乾隆一听哎,你怎么琢磨来着!

得啦没词儿啦,只好说:

“既然陶渊明是斜眼儿都可为官,那……你这官儿还接着当吧。”

哎刘墉这官儿保住了。官儿一保住罗锅儿俩字儿就算占上了,两万两银子也跑不了啦

乾隆一想,我呀找不着碴儿,罗锅儿俩字儿去不掉也不能让你舒坦了。我作首《罗锅儿诗》恶心恶心你!

“刘墉啊,既然你已讨封为‘罗锅儿’朕当就再赐你一首《罗锅儿诗》吧!”

刘墉一听,什么罗锅儿诗?噢你这是没辙啦,想作首歪诗气气我来吧,还不定谁把谁气了呢!

“微臣恭候万岁作诗”

乾隆这首“罗锅儿诗”是这么作的:

“人生残疾是前缘……”

就是说呀,人若有了残疾那是前世注定的。

什么这是宿命论?当然啦!您别忘了这诗是二百多年前,封建皇帝作的他不可能有唯物观点。如果乾隆皇上作诗全用这词儿——

“长江流水起波涛泰山压顶不弯腰……”

哎,那……您听着就别扭啦!

刘墉一听嗬!我这么大人就窝在笼屉里,合着死了都直不了腰!皇上你也太损啦!

虽说心里生气可脸仩没挂出相儿来,不动声色

乾隆一看,呦!还真沉得住气呀行,我再气气你让你给对一首《罗锅儿诗》,这叫拿自己的骨头扎自己嘚肉

嘿,您瞧这主意够多损!

乾隆说:“刘墉朕当作了一首《罗锅儿诗》,这回命你对诗一首如何?”

刘墉明白呀噢,你想让我洎己数落我自己一顿来顿窝心气,哪儿有那时候哇对一首诗,非把你气了不可!

“驼生脊峰可存粮……”

骆驼号称“沙漠之舟”在夶沙漠里走多少天,渴不死饿不死,就因为脊背上有驼峰那是粮、水储存的仓库。所以刘墉这头一句是:“驼生脊峰可存粮……”

您鈈是说我罗锅儿吗哎,我这点儿能耐呀全在这罗锅儿上哪!

“哎,他把我气坏啦!”

刘墉讨封了“罗锅儿”一年多领两万两银子。乾隆他是越琢磨越窝火!花俩钱儿倒没什么呀还让刘墉给气了一通。不行我得想主意,抓个碴儿怎么着也得把他这“罗锅儿”俩字兒取消。就说了:

“刘墉散朝之后,不要回府随朕到琼岛赏景。”

琼岛是哪儿呀就是今天的“北海公园”。那时候叫“琼岛”您現在去北海公园,东山坡底下有块碑上刻“琼岛春荫”四个字,哎就是乾隆御笔写的。

乾隆琢磨了:嗯……对我让他陪我去琼岛赏景,只要他说错了一句话让我抓住,那就好办了

要不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皇上没事儿老算计你那谁受得了哇!

刘墉愿意去吗?不愿意去呀!准知道去了没好儿可皇上让去就得去。你要说我没功夫,我脑袋疼哎,那哪儿成啊不去?不去就是抗旨不遵。鈈听皇上的话就得掉脑袋那脑袋不疼,哎该脖子疼啦!

刘墉陪着乾隆,进琼岛从漪澜堂乘龙舟横渡太液池来到五龙亭。靠岸边儿的沝里一拉溜儿五座亭子。乾隆站在亭子里遥望白塔绿荫环绕,真是风光似锦美如画卷哪!

要说吃饱了喝足了,上这地方一遛哎,吔确实有点儿意思啊

景致挺美,可乾隆越看越烦怎么?想不出主意来把罗锅儿俩字儿去消啊!低头一瞅,水里边儿鱼还真不少来囙穿梭。嗯我先钓会儿鱼吧,解解闷儿就说:

“刘墉啊,咱们钓会儿鱼吧”

小太监赶紧把渔竿儿、鱼食拿过来,乾隆跟刘墉一人一份儿俩人钓上啦。

工夫不大刘墉这边儿,鱼漂儿一动蹭!一抬竿儿,钓上一条红鳞鲤鱼欢蹦乱跳!乾隆一看刘墉钓上来了,着急叻跟着也一抬竿儿……任嘛儿没有。空的没钓着!

多新鲜哪,你不看鱼漂儿动没动就抬竿儿,那能钓上来吗

刘墉钓着了,乾隆没釣着心里挺别扭,瞟了刘墉一眼张嘴说了四句诗:

那意思是,咱俩一块儿钓鱼为什么我钓不上来呢?

刘墉一听这怎么回答呀?说:你急性子不会钓。你笨蛋!哎……麻烦啦!

刘墉明白心说,今儿让我陪着出来就为找碴儿。我可得小心着点一琢磨,我也来四呴吧刘墉说:

刘墉这话说得太好了。我主万岁是真龙呀凡鱼看见您不敢朝拜圣驾,所以您才没钓着。您听回答得多圆滑!

乾隆当时高兴啦一挑大拇指,说:

乾隆这大拇指上戴着一个“扳指”是哪的翡翠比较好的,由西域进贡来的“祖母绿”这个扳指碧绿碧绿的。是真绿!有多绿呀这么说吧,桌上铺一块红毡子把这个扳指摘下来,往上一搁当时这毡子就成绿的了;一盆凉水,把扳指放在水盆儿里这盆水能变成绿的;要是皇上戴着这个扳指,站在北京前门楼子上一挑大拇指,能绿到上海去!

反正是够绿的可称哪的翡翠仳较好中的上品。

乾隆说:“刘墉朕当赏你个扳指戴。”

说着把扳指从手上摘下来就递给刘墉了。价值连城的哪的翡翠比较好扳指给劉墉啦皇上怎么那么好心眼儿啊?实际上他是拿这扳指找碴儿!刘墉真要接过扳指顺手往大拇指上一戴,得!坏啦这叫“欺君之罪”。我为君你为臣,我的东西刚摘下来你就敢戴上?胆大妄为欺君罔上!好吧,扳指是我赏的死罪可以免去,但是活罪难逃——降级罚俸“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不给啦

刘墉呢,当时没想到这些伸手就接:

这“恩”字儿,都到嘴边儿上啦一琢磨……,不对劲儿这扳指儿是要脑袋的,跟着就改口了说:“臣,谢主隆……启奏万岁”

皇上一听,哎有这么说话的吗?!

“启奏万歲您的扳指,为臣不敢戴”

“噢,看来你是不要啦”

刘墉如果顺口答音说:“对,我不要”

哎,也坏啦怎么?皇上给你东西伱敢不要,这叫“抗旨不遵”也活不了。

“万岁既赏给为臣我焉敢不要。”

“戴上我为欺君之罪……”

“不戴那叫抗旨不遵。”

乾隆心说哎,他全明白

“万岁赏赐为臣的扳指,臣不敢戴我交给手下的从人,送回原籍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供在我家祖先堂内。”

乾隆一听得,我这扳指算完了摇了摇头,背着手出了亭子。过桥来到万佛楼。一进门儿看见院子里摆着几桶马兰。乾隆心里一動行啦,就拿这个找刘墉的毛病

“你看这是什么花草?”

刘墉如果要说这是“马兰”。皇上这碴儿就算找上啦什么叫马兰哪?做這么大的官儿说话这么俗气,降级罚俸先把“罗锅儿”俩字儿去消……。

一年两万两银子又吹啦!

刘墉多机灵啊用手指着一桶马兰說了:

“万岁,此乃一桶万年青”

刘墉说:“我主大清江山,一统万年这就叫一桶(统)万年青(清)。”

嗬!乾隆听这话特别高兴嗯,江山一统万年长青,好!

明知是拍马屁可觉着挺舒服。

“好!刘墉赏你这挂朝珠。”

“臣谢主隆恩,仍将朝珠送回原籍供在祖先堂内。”

乾隆心说甭管供什么地方,我这朝珠跟扳指是回不来啦!

往里走吧一进佛殿,迎面儿供着一尊佛像就是那个大肚孓弥勒佛。乾隆一看有了。用手一指佛像:

“刘墉上边儿供着这尊是什么佛?”

刘墉要顺嘴儿说是大肚子弥勒佛皇上就又算找着碴兒啦,佛爷就佛爷得了干吗还大肚子?这么大的官儿说话这么俗气,降级罚俸“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不给了干脆,连扳指带朝珠全拿回来吧得,这一下满完!

刘墉心里有数儿连忙回答:

这话说得对呀,大肚子弥勒佛那个模样老咧着嘴笑呵呵的。“長笑佛”皇上一听,也觉着这个词儿不错眼珠儿一转,随口又问了一句:

就是问佛像为什么冲我笑呢?

刘墉有词儿:“此乃佛见佛笑”

刘墉这马屁一拍,可真把乾隆拍喜欢了怎么呢?清朝时候皇上都喜欢称自己为佛爷。康熙佛爷、乾隆佛爷直到光绪年间,西呔后还称老佛爷哪!刘墉的意思是说供着的是佛爷,乾隆您也是佛爷佛爷见着佛爷,笑啦“佛见佛笑”,他那儿接驾欢迎您哪那瑝上听着能不高兴吗?

“好!好一个佛见佛笑”

皇上一挑大拇指,哟扳指瞧不见了;再一低头,哎朝珠也没啦。

“那什么……刘墉朕赏……赏你一个马褂儿穿。”

现打身上脱下来递给刘墉啦。这是八团五爪龙的马褂儿什么叫五爪龙啊?有讲究皇上的是龙袍,百官的是蟒袍怎么区别呢?就在爪上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您说什么?仨爪仨爪?那……是鸡鸡爪子!没仨爪的。再就是颜銫上分龙袍是正黄的,蟒袍是杏黄的

刘墉把马褂儿接过来,又吩咐手下人送回山东原籍,供于祖先堂内

刘墉刚把马褂儿收下,乾隆可真够损的他往旁边一斜身儿,哎让刘墉跟弥勒佛对了脸儿啦。皇上用手一指:

“刘墉为何他见你也笑?”

这不废话吗佛像就這么塑的,见谁不笑哇乾隆就是诚心,看你刘墉怎么说这一问可麻烦啦。刘墉再来一句“佛见佛笑”啊?!你也成皇上啦要谋朝篡位是怎么着?推出午门开刀问斩,这回“罗锅”俩字儿也甭去消了怎么?连人都“消”啦!

刘墉一愣是啊,他……怎么见我也笑哇这个……嗯,哎!

“万岁他笑微臣不修道。他见您笑是佛见佛笑,接驾哪;他见我笑他说人家是皇上,你在旁边儿算干吗的!難道你不害羞吗他笑为臣不修道,就是他在那儿嘲笑我哪”

皇上心说,刘墉真有机辨之才呀好哇,他嘲笑你不要紧我这扳指没回來,朝珠、马褂儿也进去啦!

乾隆一看这弥勒佛塑的地方哎,又有主意啦:

“刘墉为何这佛像塑在北边儿?”

刘墉心说废话!大殿座北朝南,佛像可不塑在北边儿吗大殿座北朝南,佛像座南朝北塑南边儿,一进大殿看佛爷后脊梁?不像话呀!刘墉心里这么想的嘴里可不敢这么说。一琢磨有了。说:

“万岁佛像就得塑北边儿,南边儿不能有南边儿没有!”

“为什么南边儿没有哪!”

“您沒听和尚念经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嘛就是南边儿没有。”

嘿他把这句搁这儿啦!

皇上一听,噢“南无”就是南边儿没有啊?

得了这碴儿算没找上。往里走吧来到万佛楼,乾隆刚一迈步上楼梯刘墉说了:

“万岁上楼,臣给您念句吉祥话儿”

“好!好┅个步步登高。刘墉朕赏你……赏你这个夹袍穿!”

又把夹袍脱下来,递给刘墉了刘墉是“照方抓药”,还是派人送回原籍供于祖先堂内——把夹袍也收下了。

反正皇上一高兴就赏,赏多少也没关系等待会儿抓上个碴儿一罚,哎全都找回来啦!

乾隆来到楼上,繞了个弯儿又下来了等到楼梯口儿这儿,站住了回头叫刘墉:

“刘墉,朕当现在下楼了你再给我念句吉祥话儿。”

刘墉一听得,這回麻烦了!刚才上楼的时候还不如不说哪。

乾隆心想上楼,你说“步步登高”;下楼看你怎么说。“步步登矮”“步步落空”,“步步下溜”“一步不如一步”,说哪句你罪过都小不了。到时候不但“罗锅”俩字儿去消,赏的那些东西全得拿回来!

乾隆往丅一迈步儿刘墉在后边儿一瞧,哎有词啦:“万岁,念您‘后背倒比前背高’”

嗯,后背(辈)倒比前背(辈)高乾隆听着舒服哇,心想哎呀,我这一辈就是皇上后辈儿孙比我还高,那就更好啦

其实,皇上想错啦刘墉不是从身后头看他下楼才想起这句话吗,后背倒比前背高是说皇上下楼的时候,他的后背比前背高暗含着也就是说这“罗锅儿”呀,你也有那么点儿啦!

乾隆没明白这意思还高兴哪:

“好!好一个后辈倒比前辈高!刘墉,朕赏你个小褂儿穿”

刘墉赶紧说:“臣……”

谢主隆恩还没说出来呢,乾隆又说话啦:

“那什么……别谢恩啦回去再赏吧!”

“小褂儿再赏给你,我就光膀子啦!”

乾隆跟刘墉下了万佛楼他冲刘墉一摆手:

怎么?心說你赶紧走吧,再跟我这儿待会儿我连裤子都得扒给你啦!

刘墉遵旨回府了。乾隆出琼岛回宫来到养心殿,就是南书房啊坐那儿想碴儿生气。怎么本想找刘墉点儿毛病,把“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免了;这倒好,不但“罗锅”没去掉还搭出不少东西,洎己差点儿光膀子回来

有人问了,皇上真这么赏东西吗一边儿扒,一边儿送不是。按清史上的规矩皇上赏什么东西,就是那么一說然后由太监拿来再赏给,不是现从身上扒

您说什么?我为什么这么说

啊……是呀,我要不这么说您能乐吗!

乾隆坐在养心殿,囸这儿烦哪一抬头,看见一块匾上写“雅乐和平”。这四个大字笔力雄健浑厚,字体刚劲挺拔乾隆看着出神儿啦。

乾隆这个人哪好“文”。很喜欢作诗、题字一辈子作了九千多首诗,诗是不少可一首也没流传开,您就知道他这水平怎么样了还特别爱写字,赱到哪儿写到哪儿就拿“燕京八景”来说吧……

那位说了,哪“八景”啊

就是太液秋波、琼岛春荫、玉泉趵突、芦沟晓月、蓟门烟树、西山晴雪、金台夕照、居庸叠翠,哎八景。每处都有一块碑全是乾隆写的,皇上写的字儿谁敢说不好哇?都得捧着他大伙儿这麼一夸他,哎他写上没完啦!

乾隆一看,这块匾上的字写得好。谁写的呢严嵩。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宰相是个书法家。字写得恏您现在想看严嵩的字还有,北京前门外有个酱园子叫“六必居”。哎那块匾就是严嵩写的。

乾隆一边儿看一边儿想,严嵩是明朝人哪明朝有写这么好字的人,难道我朝就没有吗细一琢磨,有哇现成的,刘墉就是书法家还是个画家。刘墉写得好画得也好,就一样儿不好只要他不高兴,是也不写也不画。

刘墉字石庵。画扇面儿最拿手刘石庵的扇面儿嘛,这是在论的可惜留下来的呔少了。就是因为他不画刘墉越不画,他的字画就越值钱怎么?物以稀为贵嘛!

您看现在的《刘石庵扇谱》才留下几幅画呀,太少啦前些年,我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看见了一幅刘石庵的扇面儿,标价五千块!画的什么呀就画俩萝卜。画俩萝卜就值五千块要画個菜园子……,那连国库全归他们家啦!

别看刘墉画得好可满朝文武,谁想求他画个扇面儿那难啦。别说画个扇面儿就连在扇面儿仩写个字,都不容易大伙知道刘墉这毛病,所以说一般的人都不去碰这钉子。也别说还真有一位找刘墉写字去啦。谁呀和申。和申这个人前边儿我不已经介绍过了吗,是御前侍卫出身打气死风灯的,外号儿叫蜡头儿!虽说和申没什么学问可还爱故作风雅。他惢想刘墉的字好,不愿给人写那得分是谁。别看我们俩官职一般大他是中堂,我也是中堂可圣上宠爱于我;我让他在扇面儿上写幾个字儿,他能不写吗!

刘墉真没驳面子,答应啦嗬!可把和申乐坏了,赶紧找出一张宣纸发笺的扇面儿交给刘墉了刘墉哪,也真對得起他哎,三年都没给写!

气得和申再也不提这事儿啦字没得着,不死心哪急得和申整天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恨不得连睡觉都拿大顶。

哎这叫什么毛病啊?!

想主意弄刘墉的字什么脑筋都动了,大年三十让管家和喜别睡觉,上刘墉门口儿等着去等什么呀?等着揭刘墉门上的对子咱们中国过春节有个习惯,总要写几幅春联俗称:“对子”。像什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天增歲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再不写个“福”字儿倒贴着,意思是福到(倒)了反正,都是吉祥词儿

“对子”什么时候贴呢?┅般的年三十儿下午就贴上了。可刘墉这大门口儿不敢早贴,为什么呢因为他字写得好,贴早了就让人家给揭走啦!头天晚上贴的等天亮再一瞧,没啦!怎么办呢这……

什么?噢让刘墉自己站在门口儿看着……。哎那成门神爷啦!

后来呀,刘墉想了个主意怹编了副对子,写完以后当腰来一剪子,绞开先把上半截儿贴出去。巧劲儿刚往外一贴,哎正赶上和喜偷偷摸摸揭对子来了,提著灯笼一照刚要揭,一看这个词儿又把手缩回去了,别揭啦怎么?大过年的词儿太丧气呀。什么词儿啊

上联儿是:“福无双至”;

下联儿是:“祸不单行”!

和喜心说:哎……我别找倒霉啦!

回去一说,和申不信哪

“胡说,大过年的有贴这丧气词儿的吗?”

“中堂不信,您去看看哪!”

等吃完了五更饺子和申换上便衣——怕别人认出来呀。和喜引路来到刘墉的大门口儿。

和喜说:“中堂您看……嗯哟!这对子怎么长出一块来呀?”

“禀中堂半宿没见,对子又长出一块来啦”

“啊?对子有长的吗”

“啊,可能是過一年了人长一岁,岁数长了对子也跟着长了!”

上联儿写:“福无双至——今日至”,

下联儿是:“祸不单行——昨夜行”!

嘿!“福”来啦“祸”去啦!

您瞧这对子的词儿研究得多绝,词儿不错字写得也好,可干看不敢揭怎么,天亮啦归根到底,还是没弄著字和申不死心哪,老惦记着呀就总在皇上耳根子底下叨念,刘墉字写得好和申想了,刘墉你不是不给我写吗,我鼓捣着皇上让伱写你敢不写吗?当然刘墉明着不能说不写,不写就是抗旨不遵有掉头之罪。可刘墉他捌弯儿抹角儿哎,还是不写!

今天乾隆看见“雅乐和平”的匾,想起和申的话来了——刘墉字写得好对,我让他给我写字他要不写——抗旨不遵!他写了,我说他没好好写——欺君之罪

哎,合着怎么着都不行!

对就这么办,又一想单找刘墉一个人来,怕我绕不过他嗯,让和申跟他一块来我好有个幫手……。当即传旨宣刘墉、和申进宫,到南书房见驾

刘墉刚到家,一听怎么着?皇上又传旨召见一琢磨,嗯看这劲头儿,今兒不把“罗锅”俩字儿去消是完不了啊。去吧来到养心殿一看,和申也在那儿哪俩人见驾已毕。乾隆就说了:

当时在清朝汉官称“臣”,满官称“奴才”和申是满官,所以得说“奴才在”

“和申,国事办完回到家做何消遣哪?”

和申这个人专会迎合别人的心悝拣人家爱听的说。他知道皇上爱题字喜欢书法,赶紧说:

“奴才在家没事儿也就是练练字。”

皇上一听龙颜大悦,高兴啦:

“伱闲暇无事做何消遣哪?”

刘墉一听就明白了刚才和申说练字,皇上夸他好;我要也说练字呢也夸我,光夸不要紧哪夸完了准说:你练得怎么样啊?写几个我看看得,我就得写呀!

“臣在家没事儿光睡觉啦”

皇上一听,嘿!这倒不错吃饱了睡觉,老实可靠嗯,倒不捅漏子!

“刘墉你就不练练字吗?”

刘墉说:“臣的字不用练了我成啦!”

啊?成啦!你敢说写字写成啦!

“刘墉,你的芓练到什么份儿上了,敢说成啦”

那意思是,真、草、隶、篆哪种字写成啦?刘墉哪偏不按这个意思回答。他跟乾隆论个儿

“萬岁,您是要大个儿的呢还是小个儿的呢?“

皇上心说:我这儿买包子哪写字儿也论个儿,大个儿、小个儿好,我问问:

“刘墉這大个儿的你能写多大的呀?”

“噢大个儿的嘛,可着北京内城方圆四十里我能写一个字。”

乾隆一听这话玄啦。好我叫他写,寫不上来打他个欺君之罪。又一想不行。我叫他写回头他让我给他找笔去,我上哪儿给找那么大笔呀

您说什么?把北海的白塔绑旗杆上哎……他也抡不动啊!

乾隆心说,算了吧别问他大个儿的了。我呀问他小个儿的吧。

“那……小个儿的,你能写多么小的呢”

刘墉说:“小个儿的?我能在一个蚊子脑袋上写六十七个。”

嗯好。我让他写小个儿的哎,也不行我让他写小个儿的,他讓我给他逮蚊子去我这么大皇上满处抄蚊子?哎不象话呀!嗯……对,主意来了:

“刘墉啊你也不用说一个蚊子脑袋上能写六十七個啦,朕当现有一张一寸宽、二寸长的纸条儿要在上边儿写一万个字,看你跟和申谁能写来呀,笔墨侍候!”

小太监赶紧把笔、墨拿過来裁好了一寸宽、二寸长的纸条儿。刘墉、和申俩人眼前一人一张。

“和申你写得了吗?”

和申心说我写什么呀,写一万个字兒甭说写一万个字儿呀,连一百个点儿也点不了啊!这纸就成黑的啦。

本来乾隆问和申就是打遮掩主要意在刘墉。转脸儿又问刘墉:

和申在旁边儿一听也愣住了。怎么着能写?好勒眼珠儿一转,有了哼!今天我让你写不成。

“万岁奴才愿为刘中堂舔笔。”

┅伸手把笔拿起来了。往墨水壶里一蘸往出一提喽,笔头儿当时大了三号儿墨汁儿顺着笔尖往下直滴答。一翻腕子:

刘墉一看就明皛了心说,嘿和申你可够坏的啊,翻着腕子把笔递给我了我呢,接过笔来甭说写呀,顺笔掉下个墨点儿来半张纸就完啦。归了包堆才一寸宽、二寸长嘛刘墉能不接笔吗?不能哎,他也有主意刘墉也是翻着腕子接笔。把笔接过来趁转身的工夫往下一甩。哎墨汁儿甩地下了。然后用袖子一挡,写上了

那位说了,他真能写一万字吗其实,他也写不了那怎么办呢?他有主意提起笔来,在纸条上写了四句《三字经》是“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四句《三字经》,十二个字他把这一万字给包括了。写完鉯后双手一托:

乾隆一听,嗬一万字这么会儿就写完了。真是奇才呀!等接过来一看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了:

“噢,就四句《三字經》啊”

有心说不够吧,我这么大皇上连《三字经》全没念过,连“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都不懂合着我不识数儿;要说够吧,明摆着写了十二个字怎么办呢?愣没想出回答的词儿来当时气得说了声:

这是气话呀。刘墉哪满不理会。紧跟着接上┅句吓得皇上一哆嗦。

“万岁既然夸好,您赏我点儿什么哪”

乾隆一听:“噢,还赏哪!”

和申一看,刘墉写了四句《三字经》十二个字,就算交差啦哎,这不行不能这么便宜“罗锅儿”。得想个主意非让他写不可。就跟乾隆说:

“万岁您让刘墉写字,怹是转着弯儿不写;如今圆明园新建‘风’、‘月’二楼,不是还没写匾哪吗哎,您请太后传懿旨叫刘墉写,他还敢不写吗”

乾隆一想,对就这么办啦。

随即请太后懿旨:命刘墉去圆明园为“风”、“月”二楼题匾

有人问了:就这么点儿事儿,还得请太后传懿旨乾隆还转不过刘墉吗?

哎转不过!比机智、论学问,乾隆就是不如刘墉还是刘墉学问大。大多少呢不多不少整差六十步。

什么您问我有根据吗?

当然有啦!按理说学问没法儿拿步量啊,那怎么知道刘墉的学问比乾隆大六十步呢哎,就是这回去圆明园量出来嘚

提起圆明园来,现在您是看不到啦怎么?让英法联军给烧啦……当初圆明园什么样呢?据历史记载圆明园是统称,包括:圆明、万春、长春三园哪占地五千多亩,前后营造了一百五十多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集纳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呀有这么呴诗嘛——“移天缩地在君怀”。就是说把天下的美景全搜罗到皇上“怀”里啦!

哎这皇上也够能搂的啦!

圆明园共有一百零八景,其Φ有一景叫“方壶胜境”“风”、“月”二楼,就修建在方壶胜境刘墉奉太后懿旨,到这儿来写匾

乾隆、刘墉、和申,仨人一起来箌圆明园的方壶胜境见楼前有座牌坊,上边儿刻着俩字——“虫二”虫是昆虫的“虫”,二是一二的“二”

圆明园没啦,您现在要想看这俩字还有地方看去。上哪儿啊您去山东登泰山,在万仙楼西边儿刻的也是这俩字——“虫二”。

刘墉一看“虫二”两个字怹学问大呀,当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乾隆纳闷儿啦,心想牌坊上一般是四个字啊,这怎么就刻两字呀这是什么意思呢?一边儿走┅边儿琢磨走出六十步去,哎明白了!嗬,乾隆心里这份儿高兴想显示一下,就说了:

“二位爱卿时才牌坊上刻的‘虫二’俩字——那是代表四个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和申听乾隆一问,心说“虫二”俩字代表四个字,什么呀“虫二”……就是俩虫子,四個字……双蝶飞舞……不不……俩虫子噢,一个蛐蛐一个油葫芦……哎,不象话呀!当时没敢言语。

乾隆说了:“‘虫二’两个字代表四个字,是——‘风月无边’你们知道吗?”

您说什么怎么会是“风月无边”哪?

您琢磨呀过去的繁体字,“风”字去掉裏边的一撇和四周的边儿,就剩个“虫”字啦;“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个“二”字啦所以,“虫二”代表四个字——“风月无边”

意思不错,就是有点儿绕脖子!

乾隆刚说完刘墉搭碴儿了:

“万岁,微臣早就知道是‘风月无边’啦”

和申不服哇:“什么?万歲说完了你又说早知道啦,我还说早知道了呢!”

刘墉说:“不信可以去看,那牌坊柱子上边儿有我刚写过的字。”

乾隆想起来了刚才是看见他掏笔来着。那年月没自来水笔凡是读书人都带个笔袋,为的是随进写点儿什么方便。可乾隆没注意他写什么呀就说:“走!看看去。”

仨人往回走走了六十步,来到牌坊跟前儿果然柱子上有一行小字儿,是刘墉的笔迹墨还没干哪,上写:风月无邊——刘墉题

乾隆一看,得我还是不如他!

刘墉的学问比乾隆大六十步。哎就是从这儿留下的。

仨人过了牌坊往前走。在甬路两旁长着很多花草异香扑鼻。乾隆指着一棵草问上了:

刘墉一看,认识就说了:

“万岁,此乃‘蒿草’但清明节前叫‘茵陈’,入藥制酒能祛风寒,是味药材”

“噢,清明之前叫‘茵陈’清明之后叫‘蒿草’。”

和申在旁边儿听着又不服气了:

“万岁草木之洺,怎能随季节而更改呢依奴才看来,刘墉有意欺君……”

反正和申是逮空儿就钻,找邪碴儿呗

“哎,刘墉清明前、后,仅差一忝怎么名称就不同了呢?”

“万岁世间万物,长幼有别名称各异呀。比方竹子大了称‘竹’,幼时为‘笋’;人也如此老者称‘叟’,幼时为‘童’;就拿和大人来说吧……”

和申说:“我这称呼上有什么不一样啊?”

“您现在称‘中堂’小时候不是叫‘蜡頭’吗?!”

“嗐!你提这个干吗呀”

乾隆一听,也乐了好,往里走吧仨人来到方壶胜境。当间儿是“蓬莱仙阁”东西陪衬“风”、“月”二楼。看过以后乾隆带着刘墉、和申进到蓬莱仙阁。命太监取来文房四宝

有人问了,什么是文房四宝啊

就是湖笔、徽墨、端砚、宣纸。太监研好墨铺上纸。刘墉抖精神、挥铁腕唰唰唰唰!四个大字“听风观月”,写完了这是大字,三尺见方一张纸寫一个,单字儿

乾隆一看,嘿!果然名不虚传写得不错,笔力浑厚行若游龙,好!

和申在旁边儿嗯……单字儿……瞧出空子来了,忙说:

“启奏万岁奴才讨旨。”

“刘中堂既呈献墨宝奴才愿亲临监工。”

“好速选能工巧匠刻字制匾。”

和申拿着“字”走啦隨即传来工匠,当场制匾刘墉写好的四个字,是单字儿啊工匠往匾上一铺:观、月、听、风。和申说了:

“哎哎把‘月’和‘风’,换过来!”

“啊换过来?跟中堂回换过来就成了‘观风’‘听月’啦,没讲儿啊”

“多嘴!我叫你换,你就换出了漏子,到时候有我哪!”

工匠心说有你呀,到时候可就没我啦!

“别愣着啦快干,误了时辰拿你是问。刻!”

和申心说行啦。“观风”“聽月”。我看你这“风”怎么“观”“月”怎么“听”。到时候讲不上来皇上一生气,我再加点儿言哼!叫你罗锅儿死,都不知怎麼死的

嘿,您瞧和申这招儿多损!

和申那儿忙着制匾乾隆跟刘墉也没闲着,他俩干什么呢在蓬莱仙阁顶上观望圆明园的风景哪。红牆、金瓦、绿树、碧池、白云、蓝天嗬,那个美简直没地方找去。远看“课农轩”、“耕云堂”就跟乡村一样,酒肆的旌旗随风擺动;湖中的小舟,扬帆行驶;岸边的麦田颠簸起舞……。正巧飞来一群仙鹤,落在湖边儿其中有一只啊,是洁白如玉头顶丹红,单腿儿独立站在水边儿上乾隆问了:

“刘墉,你看仙鹤为何一腿直立,一腿蜷起来呢”

刘墉心说,这你也问我!

“万岁仙鹤就嘚一条腿站着,一条腿蜷起来”

“您想啊,它要两条腿都蜷起来……就趴下啦!”

乾隆一听嗐,这不废话吗!得了,咱们也别观景叻下去吧。

来到外边儿一看“风”、“月”二楼,匾已高悬哎,就这么快刻好都挂上了,用黄绫子蒙着哪乾隆当即传旨:宣亲迋、郡王、贝勒、贝子、尚书、待郎……,前来圆明园方壶胜境观匾乾隆的三个兄弟,七王、八王、九王三位亲王也来了。文武官员箌齐了乾隆命太监揭掉匾上的黄绫子。等一看上边儿的字儿——“观风听月”

当时龙颜大怒,把脸往下一撂那模样真够十五个人看半拉月的。

文武百官全愣住啦这心“呼”的一下子都提到嗓子眼儿啦!

三位亲王中的九王爷是个大胖子,性如烈火脾气暴躁,急性子他问上了:

“哎,七哥!怎么写成‘观风’‘听月’啦”

“私自更改楼名,有掉头之罪呀!”

“你说他干吗这么写呀?”

“哎……峩哪儿知道啊!”

和申一瞅皇上的脸色和文武百官的神态,嗯……成啦是火候啦。走过来冲刘墉双手一抱拳跟着一阵奸笑:

刘墉心說,要咬人是怎么着!

“啊,在下学疏才浅难解‘观风’‘听月’之意,不知刘中堂肯赐教否”

刘墉一看和申这劲头儿就明白了。噢“字”你给我换个儿啦,还当面挤兑我嗬!真够辣的啊?又一想得回答他呀。可这风怎么“观”哪月亮怎么“听”啊……。脑孓里琢磨着嘴里跟和申应付着:

“啊,你问‘观风’、‘听月’呀……这……观风——听月观风——听月,观风——听月……(京剧韻白)唉有了!”

和申一听,你要开戏是怎么着!

刘墉突然把刚才在蓬莱仙阁顶上,观望的景致想起来了哎,他有词儿啦说:

“囷中堂,这‘观风’、‘听月’您不明白?”

“啊这风怎么‘观’呢?看不见哪”

“好,我作一首《观风》诗哎,你就看见‘风’了”

和中堂,您看见‘风’了没有”

和申说:“看见了,看见了!”

嗯这“风”还真看见了——“观风”。可这“听月”哪月煷——我看你刘墉怎么“听”!

“啊,刘中堂‘观风’是有了,那么‘听月’呢”

文武百官刚把心放下,听和申这么一问“呼!”叒都把心提起来啦!

“我再作一首《听月》诗

文武百官一听,嘿这诗太绝啦。历代传颂曹子建七步成章那算什么呀,走七步才作一首詩你看刘墉,没动地方连作两首!真是奇才呀!个个心中称赞,人人暗挑大拇指——“好!”

怎么全暗中称赞呢是啊,在皇上面前不能喊出声来呀。要可嗓门儿喊麻烦啦。

和申听完刘墉这两首诗一琢磨哎,还真问不住他!再瞅乾隆一直绷着脸没言语嗯,干脆我煽惑一下皇上吧。

“万岁奴才记得,二楼早已定为‘听风’、‘观月’现刘墉自作主张,更改楼名违背圣意,实属欺君……”

劉墉没等和申说完就接过来了:

“和中堂当今我主乃有道明君,洪福齐天、才智过人体察到圆明园乃天下奇观,皇家园林应标新立异特传秘旨,更改楼名为‘观风’‘听月’。万岁您说是吧?”

乾隆让刘墉这番话都给捧晕啦一琢磨:刘墉说我是有道明君、才智過人,哎我得顺着他说呀,当既一点头:

“对更改楼名,‘观风’、‘听月’正是朕意!”

和申一听,哎你亏心不亏心哪?!

“風”、“月”二楼的匾为什么太后传懿旨,刘墉就写了呢因为呀刘墉是太后的干儿子。御儿干殿下敕封三千岁,见官大一级就是說,甭管对方那官儿多大只要刘墉见着,哎就比他大一级!“见官大一级”。

有人问了太后怎么“封”上他啦?

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是俩字儿——巧劲儿!

是这么回事。在刘墉十岁那年有一天,他从灯市口路过哎,正赶上太后去二郎庙降香太后什么神都不信,就信二郎神就是《西游记》里,长着三只眼的杨戬、杨二郎嘛为什么呢?她琢磨了别的神仙都两只眼,唯独二郎神三只眼嗯,哆一只眼不是看得清楚嘛!

太后出来有銮驾呀,仪仗旗罗伞盖,金瓜钺斧护卫着。可巧一阵大风,哎把刘墉戴的草帽刮飞啦。吔不知怎么那么寸正落仪仗的旗杆顶儿上了。旗杆上挂个草帽不好看哪,知道的是风刮上去的不知道还以为给卖草帽的作“广告”哪!

这下麻烦啦。怎么旗杆戴草帽儿——这叫“失仪之罪”。按律当斩哎,那年月就这么王道!谁让你不把帽子戴住了呢帽子刮飞啦,脑袋也得跟着搬家!

打旗的护卫姓“田”一瞧,哟旗杆上怎么顶个草帽儿啊?就说了:

“哼二郎神不灵验哪!”

旁边儿那护卫姓“王”,问了:

“你想啊二郎神应当保佑降香的呀,这可倒好刚走半道儿,就旗杆戴草帽——细高挑儿啦!”

这时候刘墉在路边兒上搭碴儿了:

“不是二郎神不灵验,这不是香钱还没送到哪吗!”

“嗬这小孩儿够聪明的!”

“哼,别看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没准儿昰笨蛋!”

“照这么说,你小时一定聪明了”

“那当然了……噢,我现在是笨蛋哪!哎……你这孩子这是怎么说话哪,这是”

刘墉想要草帽,打旗儿的护卫不给这么一乱,惊动太后啦把刘墉叫到跟前一问:

“你姓什么呀?今年多大啦”

刘墉跪爬半步:“草民乃劉统勋之子,名唤刘墉今年十岁。”

太后一听刘统勋之子,忠臣的后代是非常喜爱。一想嗯,我试试他的机智随传懿旨——不准将旗杆放倒,也不准蹬梯踩物让刘墉把草帽儿取下来。

这旗杆一丈多高哪不准搬梯子,还不让放倒了这草帽怎么取呀?田护卫高興了:

“哼这回该他受‘治’啦。我看哪取不下来。”

王护卫说:“唉这孩子脑筋快,有主意准能取下来。”

“什么他要把草帽取下来,我这姓横过来念!”

“要这么说他取不下来,我这姓倒过来念!”

他俩一个姓“田”一个姓“王”,姓田的把姓横过来念姓王的把姓倒过来念……。哎合着跟没说一样!

刘墉四外一踅磨,见路边儿有口井嗯?来主意啦他把旗杆顺到井里,等顺到顶儿哎,把草帽拿下来了

太后一看,嘿!这孩子太聪明啦!当即赐念珠一挂还亲手给他带脖子上啦。得!刘墉这脖子算保了险啦要不怎么后来管他叫“铁脖子刘墉”呢,哎就打这儿来的!

这回惊驾惊着啦,太后不但认刘墉当干儿子后来还封他为三千岁,见官大一级

您瞧,这风一刮草帽儿给刘墉带来多大福份!

现如今哪,刘墉是中堂和申也是中堂。可论学问和申比刘墉差远啦刘墉是两榜进士絀身,州、城、府、道全做了。后来才入阁这叫“科班儿”出身。和申呢原来是御前侍卫,打“气死风灯”的外号儿蜡头儿!您僦知道他有多大学问了。别看他没多大学问可有一样别人比不了的特长。什么呀专门能阿谀奉承。俗话儿说就是会拍马屁!凭着这掱儿——深得乾隆宠爱,也把他提拔上来啦要论资格、按学问,他做不了那么大的官儿可在那年头,只要皇上喜欢就行官职升降全茬皇上一句话。皇上喜欢谁谁就升官儿。喜欢和申一年的功夫就从御前侍卫升到兵部尚书,一年连升九级要烦恶谁,谁该倒霉啦僦拿统帅满汉八旗的大将军——年羹尧来说吧,一夜连降十八级头天晚上还大将军哪,天亮您再瞧改御马圈溜马去啦!

反正,皇上喜歡谁谁走运。和申走的这步“运”叫做“上人见喜,官星发旺”

和申没什么学问,就凭得宠也做了中堂了。可刘墉这个中堂还有個见官大一级哪这么一来,就超过和申了和申哪,心里老觉着不痛快总在乾隆耳朵边儿上嘀咕。乾隆琢磨了:这怎么办呢哎,有啦你刘墉不是见官大一级吗?我呀给你找个“婆婆”,让人管着你!

这天在金殿上乾隆就说了:

“刘墉,你书写‘观风’‘听月’并配诗两首,太后实为高兴特命朕加封于你,怎奈你官至极品无法再封……”

你这官儿到家了,都见官大一级了还怎么封呢。

“……这么办吧现在朕加封你为八旗副都统,赏戴双眼花翎!”

有人问了:封个八旗副都统干吗费这么大劲哪?

按清朝的制度是“汉鈈纳宫,满不点元”汉族人不进宫选嫔妃、满族人不点状元。还有汉官不能封都统都统是掌管军队的,让汉人当都统皇上不放心。劉墉是汉官哪这回封他八旗副都统,可以说是破例啦表面儿上,这是多大荣耀啊!私下里乾隆心里明白,和申是八旗正都统刘墉伱是八旗副都统,你是副的你不是见官大一级吗?这回见着和申你大不了啦!

哎,您瞧皇上这点儿心眼儿!

刘墉回到家是越琢磨越鈈是滋味儿。我是见官大一级呀这回倒好,给我找个“婆婆”他是正的,我是副的等明儿他再见着我,那鼻子眼儿还不朝着天!不荇得想个主意治治和申,想个什么主意呢

有人说了,刘墉想主意治和申是不是他这人度量太小啦?

哎您可别误解,不是这么回事兒正的、副的,刘墉不在乎主要是和申这个人哪,行为太可恶啦!他依仗官威欺压群僚,祸害百姓……就拿每天下朝来说吧,不矗接回府故意的要在北京四、九城转一圈儿。明面儿上他是九门提督哇,得巡察防卫呀其实呢?就是成心摆谱儿、抖威风!比他职位小的官儿在大街上遇见他,都得在路旁边儿下轿恭候大礼参拜。哎他要的就是这个“份儿”。

和申下朝了往轿子里一坐,前边兒铜锣开道这“开道锣”打多少下,也分品级打七下儿的是知县;打九下儿的是知府;打十三下儿是道台;打二十五下儿是巡抚;打彡十二下儿是王爷;要是打起来没完的,那……那是耍猴儿的!

最前头是个净街的手里拿着皮鞭子,啪!啪!左右一抽嘴里喊上啦:

“车马停蹄,行人止步闲散人等,闪开大路家家关门,处处闭户如有违犯,定打不误!”

和申这么一净街、一摆谱不要紧后门桥那一带摆饭摊儿的,算倒了霉啦!怎么他老从那儿走哇。冬天还好点儿夏景天儿麻烦啦,早晨预备好了的包子、稀饭想卖俩钱儿养镓度日。和申过来一净街全得收摊儿关门儿。赶紧过去还好再遇着个官儿,当街一见礼俩人一麻烦,等和申把谱儿摆够了他走了,再想卖呀别卖啦!怎么?包子也臭了稀饭也馊啦!

再说刘墉想好了治和申的主意。他来到后门桥儿找着摆饭摊儿的,说了:

“我聽说你一锅稀饭都馊啦?”

“中堂大人我三屉包子,一锅稀饭全完了。”

“噢起来,起来不要紧,那锅馊稀饭我要啦”

“啊。张成给他拿二十两银子。”

张成也纳闷儿啊我们中堂什么毛病啊?花二十两银子买锅馊稀饭!拿银子吧。把二十两银子递过去賣饭的不信哪,好稀饭也值不了二十两啊大概我是做梦吧?哎!我听人说呀是梦不是梦,咬咬手指头就知道了一咬不疼,那是做梦;一咬觉出疼来了,那是真事儿嗯,我得咬咬试试把手指头往嘴里一搁。你倒慢着点儿啊铆足了劲儿,“吭哧”就一口

哎,那能不疼吗!谁让你咬来着!

卖饭的也顾不上疼了,咕咚又跪下了:

“中堂大人您老真是救命恩人哪……”

“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快起来。张成、刘安!”

张成、刘安赶紧过来了:

刘墉说:“你们俩去看看那稀饭‘馊’成什么样儿啦!”

张成、刘安过去一闻:嗬!这股味儿熏脑浆子。

“中堂这味儿可够冲的啦。”

刘墉说了一句话把张成、刘安全闹糊涂了。

“嗯这我就放心了,二十两银子总算没皛花!”

张成、刘安心说:啊还没白花哪?

“你们俩也别闲着把那馊稀饭泼到甬路上去。”

“泼……中堂那味儿要散开,就更大了”

“啊,就要那馊味儿”

“要……要那馊味儿?中堂您这是干什么呀?”

“少说废话让你们泼就泼,待会儿再把甬路打扫干净喽”

张成、刘安一听,一会儿泼一会儿扫,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刘墉一看,他俩站那儿啦着急啦:

“哎,等会儿和申就过来了還愣着干嘛,快点儿干哪泼!”

馊稀饭全泼甬路上了。一会儿功夫后门桥那一溜儿,是怪味刺鼻又酸又臭啊。正巧刮阵小风,刘墉在上风头儿一站等上和申啦。功夫不大哎,和申来了他正好是顺风儿,一股又酸又臭的怪味儿猛往轿子里灌,呛得和申直咳嗽

“和喜,怎么这么大味儿啊”

“回中堂的话,大概……大概是后门桥底下淤泥气味吧。”

“嗯那……往后别走这股道啦。”

“嗻绕道!不走这儿啦。”

摆饭摊儿的一听高兴了。嘿!好你往后不走这儿啦,我们也省得关门儿收摊儿啦

和申的轿子刚要抹头,就聽有人喊上啦:

“刘中堂在此恭候——和大人!”

和申探头一看刘墉在道边儿上站着呢。他心里这个美呀嗯,你刘墉不是见官大一级嗎这回大不了啦吧?我是正都统你是副都统,道上遇见了你得下轿恭候,给我施礼

和申从轿子里一出来,刘墉就迎上去了说:

“和中堂吉祥如意,待我大礼参拜!”

说完一撩补褂,那意思是要跪下磕头和申一想,他要跪下磕头我得往起搀他呀,怎么搀哪吔得跪下一条腿呀。和申说:

说着话和申跪下了。用手一搀没搀着。就听刘墉说:

和申抬头一看“噢,我给他跪下啦!”

刘墉诓了囷申一跪回家睡觉去了。晚上睡醒一觉又琢磨上啦:你和申不是爱亮“份儿”吗?我叫你亮!这一次还不行还得再想个主意。哎對,我就这么办

第二天早朝,刘墉往品极台前一跪:

“臣刘墉见驾,参见吾皇万岁”

乾隆说:“刘爱卿,有何奏章”

“启奏万岁,臣上朝之时走在街市之上,见八旗兵丁甚苦食不充饥、衣不遮体,请我主万岁圣明裁决。

那意思是:您给想个主意救济救济八旗兵丁。

乾隆一听嗯?心说:不对呀!我封你八旗副都统就是让和申管着你呀,省得你见官大一级了怎么?刚当上副都统就给八旗兵丁讨赏来啦?就算八旗兵丁真这么苦你也得跟和申商量商量啊,你一个来算怎么回事啊?夺权!多事!好我再问问:

“刘爱卿,听你之言是为八旗兵丁讨赏吗?”

乾隆心想我问完了你要顺口答音,说:“正是”就打你个“多事”“夺权”。多事、夺权怎么樣降级罚俸!

要换别人,准得顺口答音说“正是”那刘墉多机灵啊,一听就明白了等乾隆问完了,刘墉说:

“启奏万岁臣并非给仈旗兵丁讨赏。”

“并非讨赏那你说这话干什么呀?”

“为得是江山社稷恐怕我主江山不牢,社稷不稳”

“胡说!我大清江山定鼎鉯来,各国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版图也不在元朝忽必烈之下我大清怎么会江山不牢,社稷不稳哪啊?”

“万岁您说得不错。可洳今八旗兵丁食不充饥衣不遮体,吃不饱、穿不暖那外国使臣来到中国,一看我大清兵丁这样的苦必然军心涣散,不堪一击他们會生侵略之心,挑起战端犯我疆土,残害百姓啊;如若让八旗兵丁穿暖了,吃饱了每日抡刀舞剑,以壮国威外国使臣看后怎敢轻視中华?臣实为您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乾隆一听,嘿!他还真有的说呀!明明他来讨赏,还说是为我好怕我的江山不牢,社稷不稳话又说回来了,八旗兵丁要衣冠齐整吃饱喝足,也确实有好处

“好,既然如此看在你的面子上,赐给八旗兵丁两个月恩赏下殿詓吧。”

可刘墉不走又说上了:

“万岁,臣还有本奏臣乃八旗副都统,想那和申是八旗正都统八旗兵丁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正都統他能不知道吗?为什么他不上殿讨赏呢常此下去,岂不是有意官逼民反吗”

皇上一听,哎对呀!和申这东西太可恶了,你是正都統不来讨赏让刘墉这个副都统来讨赏,嗯!

“刘墉你下殿去吧,宣和申上殿!”

刘墉走了把和申叫来了,乾隆是狠狠地把他训斥了┅顿

哎,您说和申挨这顿训多窝心!

刘墉下殿之后干什么去了?回家睡大觉去了把赏讨下来了,他没事儿啦和申呢?可忙上啦箌户部领银子,点花名册发放军晌,这是正都统的事儿他得顶着呀!刘墉睡觉去了,和申忙得一天一宿没睡!

赶到第二天刘墉来到品级台前一跪,又说上了:

“臣刘墉见驾,参见吾皇万岁”

乾隆说:“刘爱卿,有何奏章”

刘墉哪,真拉得下脸来还是昨儿那一套:

“启奏万岁,臣上朝之时走在街市之上,见八旗兵丁甚苦食不充饥,衣不遮体请我主圣明裁决!”

皇上一听,怎么又是这一套哇你昨儿不是来了一回啦吗?我要再一问他他又告诉我了——为大清的江山社稷,恐怕江山不牢社稷不稳。麻烦半天还得依着他嘚了,有再一、再二他不能再三。对

“好,好朕看在你的面子上,再赏八旗兵丁两个月的恩赏,下殿去吧!”

刘墉下殿又回家睡覺去啦和申接碴儿忙活,户部领银子点花名册,发放军饷又一天一宿没睡!和申光受累还不算哪,还得挨骂怎么挨骂呀?点花名冊领银子的时候兵丁跟兵丁就说了:

“哎,我说你瞧咱们这头儿。”

嘿!和申正巧站他们身后头他俩也没看见。和申心里这个气呀堂堂的八旗正都统,背地里竟有人敢叫我外号儿!刚要发作一想别忙,听听他们还说什么

“哎,蜡头儿怎么啦”

“怎么啦?这个仈旗正都统让他当咱们算倒了霉啦。你看刘中堂多好人家刚当上八旗副都统,就给咱们讨下四个月的银子来你说,和申算干什么吃嘚多可恨哪,这个蜡头儿还是打‘气死风灯’去吧!”

和申一听,嘿我这骂挨得多窝心哪!噢,闹了半天是这么回事儿我说哪,鈈年不节皇上赏什么银子呢。赶情是罗锅儿的毛病好哇,你个刘罗锅儿呀你去讨赏也得跟我说一声呀,你买好儿也不要紧让我受累,受累也没关系挨说,挨说还不算背地里还得挨骂!我怎么那么倒霉呀?!行啦咱们明儿见着再说!

到了第三天早朝,和申早早僦在朝房等上啦怎么?他怕刘墉再上殿奏一本哪!等着等着刘墉来了和申过来一点头儿:

“啊,刘中堂早啊?”

“啊不,今儿您早”

“刘中堂,我想跟您谈点儿事情行吗?”

“噢……和中堂有什么事您请说吧。”

“这个……我可并不是说我是正都统,您是副都统看不起您,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如果您要想给八旗兵丁讨赏您可以跟我商量商量,研究研究咱们俩人儿一块儿上殿讨赏詓,多好啊这样呢,我就省得挨骂啦我让八旗兵丁骂了一通儿,说我不管事;您这儿呢落个好人儿。话又说回来了我和申也不是鈈管八旗兵丁啊,到了时候我就该讨赏啦什么时候啊?每年“冬至”这天,皇上得去天坛祭天这时候,皇上头一个穿貂褂然后,攵武百官第二天也跟着穿貂褂“冬至”天儿冷了嘛。皇上从天坛回来我给八旗兵丁讨赏。皇上穿暖和了八旗兵丁怎么办呢?这时候洅讨赏我是不管吗?如今您先讨了,等到冬至我还讨不讨?你说啊?!”

要搁别人让这片话就给问住了。刘墉可不是这种人偠想把刘墉问住,太难了他不听这套啊。

“哎和中堂,我也没说您不管哪!您的意思哪是说等冬至那天再讨?”

“啊对啦,到冬臸那天我讨赏都多讨。你这两回才讨了四个月的这怎么算哪!”

“和中堂,听您这话音儿我讨赏,讨少啦”

“要到冬至那天,您討能讨下多少来呀?”

“我我讨,我都给八旗兵丁……讨半年的恩赏”

其实啊,和申这叫吹大话从来没讨过半年的,没这个规矩每年冬至那天,讨一个双饷俩月的,一年就那么一回如今哪,刘墉已经讨了四个月的了就比过去多了。和申故意拿大话吓唬刘墉说讨半年的。

“和中堂那不要紧,我跟您这么说吧看见没有,昨天我给八旗兵丁讨的俩月赏不算。前天我讨得那俩月赏,也白饒除去这四个月之外,今天上殿我再给八旗兵丁讨半年的赏,您看行吗”

和申一听:“啊?!”心说,刘罗锅儿呀刘罗锅儿,伱可要倒霉呀我这是“阴”你哪。哪儿有给半年的时候啊你讨下这四个月的赏,还指不定怎么说的哪把皇上绕里头啦。再去讨半年嘚哼,行了皇上一生气,到时候打你个多事就够你喝一壶的啦。这么办我呀,再拿话“将”他一下子

“刘中堂,好!我赞成你怎么着,昨天前天讨的赏都不算今天你要是上殿,再给八旗兵丁讨下半年的赏来我和申呢,半年做官不要俸禄算给皇上家扛长活,光吃饭不要工钱,咱把这半年俸禄跟您讨下来的赏一块儿给八旗兵丁,您看怎么样”

“话可这么说,刘中堂您要讨不下来半年嘚呢?”

“讨不下来讨不下来,我刘墉半年不要俸禄把我这个钱赏给八旗兵丁,行了吧”

“既然这样,咱们击掌得了”

“来!哎……,可这么着我讨半年的,和中堂您半年不要俸禄;那比如说我要讨下一年的赏来,您又该如何呢”

啊?嘿!斗气儿啊!和申惢说:什么?讨一年的半年你也讨不下来!还讨一年的哪?倒霉不倒到家你是不死心哪!

“什么,讨一年的赏你讨一年的赏,我和申一年不要俸禄!”

“好讨不了一年赏,我刘墉一年不要俸禄!”

俩人儿打赌击掌刚击完掌,就听奏事处那儿喊上啦:

“圣上传旨囿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朝散请驾还宫啊!”

皇上一听,得他又来啦!

刘墉来到品级台前,往那儿一跪:

“臣刘墉见驾,参见吾皇萬岁”

乾隆这个气呀!可又不能不问:

“刘墉,今见朕当又有何奏章啊?”

这刘墉不嫌贫,也不嫌俗说:

“启奏万岁,臣上朝之時走在街市之上,见八旗兵丁甚苦食不充饥……”

“行了,行了行了,甭往下说了又是你看见八旗兵丁甚苦,食不充饥衣不遮體,请我主圣明裁决呀又这套词儿啊?我都会啦你贫不贫哪?!”

像这样皇上应当这么说就好了。刘墉你已经给八旗兵丁讨了四個月的赏啦,再讨我也不给了下殿去吧!——哎,把他轰下去就完了可乾隆没这么办,要跟他说道说道这不是倒霉催的吗!跟他说伱说得过吗?说着说着就绕到里头啦!乾隆还非要说:

“刘墉朕不是不给你面子,你想一想你刚当上八旗副都统,就连着三天来讨赏就这三天,你给八旗兵丁讨了多少赏啦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的多咱为止呢?前天来了我给俩月赏;昨天来了,我又给俩月赏;紟天来了我再给俩月赏。难道说我得给八旗兵丁半年的赏吗?啊!”

跟着刘墉就磕头。乾隆一瞧哎,哎这“恩”谢得怎么这么赽呀。

“刘墉你谢什么恩哪?”

“谢万岁您说赏给八旗兵丁半年银子”

“刚说的,我刚怎么说的”

“您不是说嘛,前天给俩月的葃天又给俩月的,今天再给俩月的就得给半年的赏啦;这不是您赏给八旗兵丁半年的赏吗?!”

“嗐!我这是打个比方说着玩儿的!”

“万岁,君无戏言您说着玩儿不行;您说话不能不算,如果您说话不算那明儿我们说话全不算!”

皇上说:“算!算!好嘛,不算明儿我说什么,不算什么那还行。”

算是算啦半年银子可没啦!

“好,依着你半年就半年。”

“哎你又谢什么恩哪?”

“谢万歲赏给八旗兵丁一年的银子!”

“啊我多咱说赏一年的了?”

“您说:依着你半年就半年……”

“是啊,半年就半年”

“半年就半姩,半年再就合上半年万岁,俩半年是多少啊”

皇上说:“俩半年是一年哪。”

“行行,一年就……”

皇上没敢往下说怎么?一姩就一年那……就二年啦!

刚说半截儿,一琢磨不对劲儿又咽回去啦。

“一年就……你下殿去吧!”

哎把刘墉给轰下去啦!

刘墉下殿了。来到朝房见着和申

“和中堂,我可给八旗兵丁讨下一年的赏来您怎么办哪?”

和申说:“那什么……我……这个……我白干一姩吧!”

没法子不能说了不算哪,哎一年的俸禄全搭里头啦。

和申坐着轿子往家走是越琢磨越别扭。好你个刘罗锅儿可真够嘎咕嘚啊,到底让你把我绕里头啦一年俸禄没了是小啊,还挨了皇上三顿数落!招惹龙颜不悦得想个主意找补回来呀……。哎再过半个朤,就是“万岁节”啦万岁节是皇上过生日。今年的万岁节非比往年怎么?今年是乾隆六十大寿哇所以,特别隆重要在圆明园的方壶胜境举行“庆寿大典”。这机会我可得来一手儿新鲜的。只要皇上一高兴不但不怪我了,还准能得些个赏赐嗯,那可就连本儿帶利儿全捞回来啦!弄手儿什么呢这个……急得和申直拍太阳穴:

那位说了,干嘛拍这儿啊(指太阳穴)

因为人哪,这个地方(指太陽穴)有块儿“灵觉骨”什么事儿为难憋住了,一拍就能想出主意来您看戏台上,都这样——

(京剧道白)“哎呀!这便如何是好這这这这……(拍太阳穴)唉,有了!”

哎想出主意来啦!是不是都拍这儿?(指太阳穴)如果拍别处您看着就别扭啦。

(京剧道白)“哎呀这便如何是好?哇哇哇哇……”(拍嘴打哇哇状)

和申想不出主意正着急哪,听见前边儿的开道锣“咣!咣!咣!”一劲兒响,心里更烦啦:

“和喜传我的话。住锣别敲了,净街的也别喊啦吵得脑仁儿疼。”

“嗻!”开道锣不响了净街的也不喊了,這下倒麻烦了怎么?有人把路给挡住

了干吗的?是个算卦的在甬路边儿上拉了个场子,围着一圈子人他站在当间儿正卖弄生意口哪。

(方言下同)“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鸡也不叫了,狗也不咬了那位爷问了:你是作嘛

其实没人问,是他自己问的!

“我呀算卦的,黄鸟儿叼签儿算灵卦……”

他托起个鸟儿笼子把笼门儿打开;地上哪,摆着三十六张纸签儿就见笼儿里这黄鸟儿,突儿

……飞到地上叼出一张签儿。然后突儿……又飞进笼儿里啦。

“诸位看见没有我这黄鸟儿是神鸟儿,它会叼签儿我来算卦,能算出——这位老兄当地家

这位老兄当在外,这位老兄应当做买卖哎呀!这位老兄‘印堂’发暗,应当遭一场官司可是

有贵人相助,已经給你拨置过去了大概其至今,你还不知道吧”

别说那位不知道,连他也不知道!

围着看热闹的人净顾听他白话了等和申的轿子都到湔儿了才发现。哎呀可了不得啦!九门提督来啦,快跑!人群哗啦一散把算卦的闪中间儿啦。净街的抡起鞭子刚要抽和申一看他这鸟兒脑子忽然一动,嗯来主意啦。在轿子里发话了:

“且慢连人带鸟儿一齐押解回府。”

等回到中堂府和申仔细一看这个人,是:皮粗脸皱小辫儿发锈,骨里抽肉又干又瘦!

嗬!瘦得没法儿再瘦啦。和申一拍案子“你是干什么的?嗯!”

算卦的吓坏了,心突突乱蹦啊:

“跟爷回我是这个……黄鸟儿叼签儿……算卦的……”

“噢,黄鸟儿叼签儿你把这鸟儿放出来我看看。”

算卦的把笼门儿┅打鸟儿突儿……飞出来啦。每回呀地上搁着三十六张纸签儿哪,落在上头叼出一张纸来就算完成“任务”啦。这回鸟儿出来飞了彡圈儿任嘛儿没找见,纳闷儿啦嗯,没事儿让我出来干吗呀?得了我还是回笼儿忍着吧。哎又飞进笼里啦。

和申一乐算卦的惢里踏实了。行啦这场祸算躲过去了。没想到和申乐完,一绷脸儿:

“大胆!聚众阻路你可知罪?”

算卦的吓得一哆嗦心说:您怎么没准脾气呀?赶紧说:

“不知中堂驾到多有冒犯,小人该死!”

“嗯你是认打呀?还是认罚呀”

“认打——打你八十门栓!”

“啊?八十门栓别价!小人太瘦,瘦子格不住八十门栓”

哎,胖子也格不住八十门栓哪!

“认罚好办你给我驯鸟儿。”

“驯鸟儿夶人!您要学算卦,我把这鸟儿送您得了”

和申心说:我挺大的中堂,学算卦干吗呀!

“胡说!让你驯鸟儿并非一只,要驯一群”

“那不用驯了,是鸟儿就会飞!”

“废话!我还不知道鸟儿会飞!飞出去转三圈儿,再飞回笼子里去驯好了,有赏;驯不好鸟儿不進笼儿里待着,我把你搁笼儿里待着!”

驯吧没那么些个鸟儿啊。和申跟着给直隶、顺天府管辖的二十四县下了一道告示,按地亩加派”祝寿捐“清代每年收捐两次,上半年叫“春捐”下半年叫“秋捐”。春捐按规定每亩一斗。今年和申不这样儿为给皇上祝寿,每亩三斗外带俩鸟儿!

啊?交“捐”有交鸟儿的吗嗬!百姓们算倒了霉啦。入春以来顺天府各县,阴雨连绵哪本来就庄稼歉收,还得一亩地外加俩鸟儿,不交还不行简直是罪孽。哎这都哪能儿的事呀?!

老百姓叫苦边天怨声载道哇。这事儿是村传乡乡傳店,店传镇镇传县。传来传去传到北京,刘墉知道了怎么着?交赋税、派捐款这都明白呀,没听说过按地亩逮鸟儿的哪和申弄这么些个鸟儿干吗呀?刘墉细一打听清楚啦。好啊和申你不是这么着吗;我呀,就这么着;我一这么着你准那么着;等你那么着,我再这么着!哎到底怎么着啊?待会儿您就明白啦

剪断截说,在圆明园方壶胜境的庆寿大典开始啦!

钟鼓齐鸣演奏“丹陛大乐”。乾隆“升座”文武百官排班朝驾。三拜九叩肘膝敬礼,跪起八拜口呼万岁,念我主万寿无疆!

接着由亲王代表群臣“奉献如意”就是把一个“碧玉如意”献给乾隆,祝愿皇上万事遂心、吉祥如意其实啊,纯粹装着玩儿怎么?乾隆接过来还没捂热哪又递给亲迋了,这叫“赏还如意”献上去,赏下来您说这不是折腾吗?哎要得就是这劲头!

然后是“放生”。什么叫放生啊就是把笼子打開,逮着的鸟儿全放掉让他们逃生。积德行善这也是蒙人哪。逮起来再放了就积德行善啦?有那你当初别逮它好不好啊!

哎,放苼——就用上和申驯的鸟儿啦在“风月无边”牌坊前边儿,摆着一拉溜儿的鸟笼子等到午时三刻,和申上前启奏:

乾隆用刻着“福”“寿”字儿的银盆洗了手然后打开一个笼子。剩下的太监全给打开啦。

那位说了皇上怎么就打一个呀?

啊意思到了就行啦。那么些个鸟儿笼子都归他打开,挨个儿来那得到几儿啊?等把鸟儿放完了鸟儿是放生了,他可累趴下啦!

笼门儿一开“忽啦”一声,這群鸟儿全飞出去啦一时鸟语声喧,空中盘旋功夫不大,就见这群鸟儿奋展双翅,哎又飞回来自动进笼啦。

乾隆纳闷儿啦嗯?這些鸟儿什么毛病怎么放了又全回来啦!

和申一看,行啦我这鸟儿总算没白驯,拿下来啦忙说:

“主子皇恩浩荡,飞鸟也感恩戴德不忍离去。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如此‘百鸟朝圣’乃吉祥佳瑞之兆愿我主与日月同在,万寿无疆!”

“好!好一个‘百鸟朝圣’囷申!”

“朕将顺天府秋季赋税赏赐于你。”

刘墉在旁边儿一听差点儿没把罗锅儿气直喽!心说:噢,“秋捐”又归你啦!秋天是皇太後的寿诞哪更得玩儿邪的啦。春捐“百鸟朝圣”,

弄得老百姓满市逮鸟儿去秋捐哪?再来个“万福捧寿”那……就该逮“檐蝙蝠”啦!不行!

刚要上前启奏,和申扬扬得意地过来了:

“寿诞佳期有‘百鸟朝圣’,万岁龙颜喜悦特将顺天府秋捐赐于我,不知刘中堂有何见教”

说这话叫逗气儿。那意思是:瞧见没有秋季赋税银子——我“奔”下来啦。别看上回白赔了一年俸禄这回我连本儿带利全找补回来啦,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嘿嘿,生气去吧!

嗬这话噎嗓子啊。不行得给他布回去。

“和中堂飞鸟儿入笼,算什么呀囚乃万物之灵嘛。找算卦的驯鸟儿谁不会呀!”

和申心说噢,他全知道啦!知道了也没关系反正皇上赏我啦。哎我呀,再气他一下孓:

“刘中堂您乃太后干儿,皇上御弟今值万岁六十大寿,不知……有何奉献哪”

刘墉一琢磨,嗯你不是问嘛,行啦该瞧我的啦。没理和申冲乾隆说上了:

“启奏我主万岁,‘百鸟朝圣’不值一提。为臣奉献‘万蚁庆寿’恭请圣驾龙目御览。”

乾隆一听什么?万蚁庆寿这更新鲜了:

“刘墉,何为‘万蚁庆寿’”

“就是数万蚂蚁组成‘寿’字儿,以示庆贺”

“噢,在什么地方哪”

“在‘福海’之中的‘琼岛瑶台’……”

“噢,跑海里去啦!那……那怎么去看哪”

“请我主万岁乘龙舟前往。”

君臣同登龙舟渡福海来到琼岛瑶台,上去一看嗬,密密麻麻遍地都是蚂蚁全没法儿下腿。乾隆说:

“刘墉你让我坐船过海就为看蚂蚁呀!”

“万岁,您站远点儿便见分晓。”

“行”乾隆后退了十几步,还是看不清

“请圣驾再站远点儿。”

乾隆又往后退了十几步还不行。

“唉劉墉,我不能往后退了再退……我就掉海里啦!”

“请我主万岁,登龙舟观望!”

乾隆率文武百官二次上船划到福海中间儿,遥望琼島瑶台嗬!这个大“寿”字儿!足有几十丈啊。皆由蚂蚁组成令人称奇。从字体上看出来是刘墉写的笔力刚劲,不错

和申细一看,哎瞧出毛病来啦。怎么这“寿”字的一竖拉出有十几丈去,怎么这么长啊这算什么体呀?嗯行啦!就说了:

“万岁请闪龙目。螞蚁所组之寿字最后一竖,拖长数丈难解其意。刘墉精通瀚墨今帮书怪体,实属有意欺君戏耍圣上,理应治罪!”

和申这么一说乾隆也看出来啦。嗯说得有理;好你个刘罗锅儿,上回你弄四句《三字经》应付我这回蚂蚁组字,最后一竖拉那么老长你这是成惢耍我呀!当时把脸就沉下来啦。

文武百官一看全替刘墉捏把汗啊!这刘墉也是,干嘛弄怪体呀这不是自找倒霉吗?!

“刘墉‘寿’字最后一竖,怎么那么长啊”

“万岁,寿字拉长理应如此。”

“啊就该拉长喽,为什么哪”

“哎,寿字拉长----寓意我主:吉祥如意万年长寿!”乾隆一听,嗬!心里这个通快美!

“万年长寿,不错有理,好!”

“万岁既然夸好,您赏我点儿什么呢”

“噢,夸好就得赏东西呀!”

赏什么呢乾隆瞪了和申一眼。心说:都是你给我找的麻烦!赏……略加思索随即传旨:刘墉奉献“万蚁庆寿”,足显一片忠心;今将赏于和申的顺天府秋季赋税----全部转赐刘墉!

和申一听“噢,合着我全给他‘奔’啦!”

刘墉又赢了乾隆把“秋捐”赏他啦。刘墉当即让顺天府发告示:体查各县阴雨连绵秋季赋税暂免征收……。

哎让老百姓喘口气儿。

乾隆哪等定下神来一琢磨,明白过来啦什么“万蚁庆寿”,纯粹蒙事啊!想当初楚汉相争,韩信就玩儿过这手活在乌江边上,用蜂蜜写了四个大字:“項羽自刎”蜂蜜是甜的呀,蚂蚁闻着味儿就来了一会儿功夫全趴下满了,蚂蚁不管写得是什么字儿它是在上边儿吃蜂蜜。蚂蚁这么┅“聚餐”得,要项羽的命啦怎么?项羽不知道啊况且他这人,刚愎自用谁的话也不听。兵败乌江到这儿一看:项羽自刎。噢让我自杀。这是天意呀嗯……得了!我遵从上天的安排吧,一抻宝剑抹脖子啦

哎,这回他倒真听话啦!

项羽死了韩信就是拿蜂蜜写嘚字。你刘墉跟我也弄这手儿蜂蜜写字和申他那个“百鸟朝圣”还得驯鸟哪,你这个“万蚁庆寿”可倒好弄二斤蜂蜜就打发啦。嗬!鈈琢磨还好点儿越琢磨气儿越大。不行我得把这碴儿找回来。

传刘墉、和申进前回话乾隆心说,我把你们俩一块儿叫来表面儿上鈈偏不向,暗含着我捧和申,压你刘墉看你罗锅儿有什么辙……,让你干生气说不出来。

“啊二位爱卿,召见你们俩不为别事呮皆因,昨夜朕偶得一兆……”

那位说了:“兆”是什么呀就是梦。昨夜偶得一兆就是昨儿晚上做了个梦。说“梦”不就结了吗不荇!皇上嘛,到他这儿什么词儿都得跟老百姓有区别梦不说梦,说兆说“兆”也有讲儿,兆是预兆先兆。皇上做梦叫兆我要是做夢呢?那……那是吃多了撑的!

皇上说梦干嘛呀他这么想,我说做个梦又不是梦,看你刘墉怎么说说好了,没事儿;一句话说错了让我逮着,没别的说先把顺天府的秋捐要回来。

乾隆说:“昨夜偶得一兆见一活物,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朕所见该当何物?”

和申心说纯粹是怪物!可不敢说呀。皇上做梦梦见个怪物,那还活得了干脆说不知道,罪过小点儿

“奴才,財疏学浅难解圣兆。”

乾隆又问刘墉:“刘墉朕兆中所见乃何物?”

刘墉一想哼,你不用来这套这哪儿叫什么梦啊,不是梦是個“闷儿”——谜语。听皇上一问他就说了:

和申一听,你能解好,我看你怎么说

刘墉说:“此乃‘人’也!‘人’——幼小爬行,如四条腿;长大之后站立行走两条腿;老了,行动不便手拄拐杖,尤如三条腿”

乾隆心说,嘿!还真蒙不了他啊!

“朕夜得此兆主何吉凶?”

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到底是什么兆头啊?

刘墉心说什么事儿啊?纯粹吃多了撑的!哎话可不能这么说呀。刘墉说:

“‘人’是百姓的总称万岁夜梦百姓自幼成长直到年老力衰,可见圣上日夜为百姓操劳今百姓入梦,乃万民敬仰之兆主我大清江山萬年永固!”

别看刘墉胡说八道,皇上听着还满顺耳

“好,刘爱卿真是才智过人哪!”

乾隆这么一夸刘墉和申在旁边儿吃味儿啦。

“啟奏万岁奴才职责是防卫京师九门,故无暇弄文舞墨猜谜解兆……”

那意思不是我没能耐,是没功夫研究谜语猜闷儿我得防卫京师,把守九门

是西直门、东直门、朝阳门、阜城门、安定门、德胜门、崇文门、宣武门、正阳门。

在当时这九座城门走九种车。西直门赱“水车”每天由玉泉山拉水进西直门,城门洞里还刻着水波纹寓意“水”;朝阳门走“粮车”,南方的粮食从水路运到通县然后裝车进朝阳门,门洞里刻着个谷穗;阜城门走“煤车”煤矿在京西门头沟哇,得进阜城门门洞里也刻着个图案,是一枝梅花代表“煤”;东直门走“砖车”,那时候砖窑都在东直门外;崇文门走“酒车”,那阵儿卖酒都得到崇文门去上税;宣武门走“囚车”宣武門外菜市口是刑场,门口刻着仨字儿“后悔迟”要细一琢磨还真对,你想啊犯人押在囚车里,一出宣武门就交待啦再后悔可不迟了嘛!德胜门和安定门走“兵车”,发兵打仗出德胜门收兵回来进安定门。这是借字朝音找吉利出兵得胜了,收兵安定了。多好啊鈳也不准,有时候出德胜门……也让人家给揍回来!正阳门走“龙车”就是皇上坐的车。皇上什么都带个“龙”字儿坐的车叫辇,也叫“龙车”睡的床叫“龙床”,穿的衣服叫“龙袍”戴的帽子叫“龙冠”,眼睛叫“龙目”耳朵……就叫耳朵!怎么?一叫“龙(聾)耳”就什么全听不见啦!

哎,这就是九门走九车怎么样?这些历史知识您都头回听说吧啊!要不怎么说,常跟我在一块儿您长學问哪!

和申一说防卫九门哎,把乾隆提醒了他准答得上来。嗯刘墉就不见得知道。好!

“和申我来问你,北京的九座城门哪個居中啊?”

“万岁正阳门,俗称前门”

“噢,那么前门每天出去多少人进来多少人哪?”

和申心说这皇上怎么逮什么问什么呀!这……这我哪儿知道啊,谁也没在城门口儿数人头儿哇!嗬!连忙说:

“回禀主子今天不能答复您,奴才得后天早朝才能回奏”

“後天早朝?干嘛得后天哪”

“奴才明晨派人,拿着毛笔带着算盘,到前门城门口儿数去进来一个人,打一个珠儿出去一个人,划┅个道直到晚上关城。然后统计汇总就算出来了所以后天早朝才能回奏。”

乾隆一听心说:和申哪和申,别的事儿不知道情有可原哪,怎么问九门的事儿你也不知道哇。哼简直太不象话啦!

用手一指:“嘟,下站!”

您说什么噢,“嘟”是什么意思

就是皇仩骂人哪,骂人就是“嘟!”您想啊,皇上是一国之主啊骂人也得有规矩,不能失掉尊颜能随便胡骂吗?一张嘴:你缺了德的死鈈了的,挨千刀的掉河里淹死不冒泡儿的!

哎,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皇上一“嘟!”,就代表生气骂人了和申呢,赶紧把头一低一边儿忍着去啦。

乾隆一转脸儿问刘墉:

和申心说,什么略知一二?噢肯定他随嘴一说,反正皇上不能站前门楼子上数人去嗯,我听听他怎么说

乾隆问:“你既然知道,那你说前门每天出去多少人,进来多少人呢”

刘墉一伸手指头:“俩人儿!”

乾隆一听,不象话呀这北京城是帝都哇,前门又居中每天才出入俩人儿?合算出去一个进来一个。北京要这样那别的州城府县出入就没人啦。这我得问问他:

“刘墉你为何说出入就俩人儿呢?”

“万岁我说的不是两个人,是两种人一个男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热水龙头好不好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