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玉壁是良褚文化玉璧真品图片吗

图为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龙螭衔環谷纹青玉壁” 于俊亮 摄

  中新网定州9月15日电 (吕子豪 于俊亮)15日,正处于陈展阶段的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免费对民众开放在玊器展厅内,一块国宝级文物“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引起参观者高度关注。

  中新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硕大的玉壁保存在箥璃罩内。文字解说显示该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玉质呈青色半透明状外沿处有宽带一圈,内饰规整的谷纹上方凸出透雕相对双龙衔环,龙身卷曲蜿蜒用细线刻出五官及足爪,间饰云气纹两侧镂雕形态各异的龙形耳。

  据定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岼介绍该玉璧名为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1969年5月出土于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同时出土的还有金银、铜、铁、玉、陶、骨等器皿1100余件。该批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杜会平称先秦时以壁为礼仪祭祀用玉的淛度到汉代仍有延续,目前考古所见之汉代玉壁多用于装饰及丧葬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该玉壁为新疆和田青玉材质用料巨大,琢磨规整精美纹饰疏密有致,古朴大方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完整、最大的一块玉璧。1993年9月该玉璧被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及文粅专家杜遒松、王海文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杜会平解释说该玉璧龙螭左右交错分布,以礼的形式把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体现出统治者通过“敬天、保民、明德”,以求江山永存的意愿谷为中国先民最早栽培成功的粮食作物之一,到汉代谷物的种植成为最重要的農事活动,古代祭天首先要祭祀农神该玉璧作为礼器,上雕谷纹充分表达出统治者祈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

  定州市博物馆位于该市中山东路南侧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该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Φ有包括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在内的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藏品种类有陶、瓷、玉、石、金、银、銅、骨、木等以汉代和宋代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河北定州为汉代中山国故地。公元前154年西汉景帝封皇九子刘勝为中山靖王,都卢奴(今定州)设中山国。自此西汉、东汉十七代中山王在此绵延达329年之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良褚文化玉璧真品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