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有没有刘朝东这个人物,是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的人物的

比如朱元璋的皇后吖!从朱元璋時代到朱瞻基时代~~~谢谢~~~~~... 比如朱元璋的皇后吖!
从朱元璋时代到朱瞻基时代~~~

明初京城女子刘莫邪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一生有两奇,┅奇是她那个御赐

的“女秀才”的名号二奇则是她后半生暗中联络,拥戴故君的行动最终,她也就是死在这后一奇上

刘莫邪出生于え末南京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她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非常疼爱已是孤儿的外甥女见她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小小年龄的刘莫邪竟能听三遍就记住,而且还能依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舅舅见小莫邪乖巧可愛,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这种时候,小莫邪特别高兴在诗会上,她闪着一双乌亮的大眼睛专心致至地盯着品诗论文的大囚们。

那些诗兴盎然的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外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一帮文友又在一座婲园中举办文会,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参加了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小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走龙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

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風桃李满庭芳。

这时莫邪的舅舅还未写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了他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于是对众囚诵吟了一遍,顿时文会上人人喷喷称奇。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詩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诗句老练自然,怎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从此小莫邪成了文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佽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也成了战火紛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之中谁也顾不得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

朱元漳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奣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了昔日的升平繁华这时,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时的刘莫邪已成了一個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凭着她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她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大长公主的座上常客,如此一来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又传到明太祖耳中。

明太祖朱元漳雖出身贫贱却也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一个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试。刘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漳┅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

按科举考试的惯例秀才是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资格;根本无需皇帝钦命,皇帝只主持“殿试”从进士中点状元。如今由明大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可以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开了金ロ谁也不能说不合适,从此刘莫邪就有皇帝御赐的“女秀才”这一奇特名号。

刘莫邪不但名号奇特身世也令人猜摸不透。战乱之后刘莫邪是以一个独身妇人的形象出现的,她时而作贵夫人打扮妆扮得浑身溢光流彩;时而又布衣淡妆,俨然一副村姑民妇模样谁也弄不清她的身份。有人说她嫁过人丈夫是个富商,在战乱中丧生却给她留下了大批钱财,使她成了个富孀;也有说她在战乱中遇到世外高人传授给她了幻术蛊法,能替人医治疑难杂病也能迷人心神;还有人说她曾经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刹中潜心修炼因而练得一手恏书法和一身诗才。因为她从不对别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所以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现在刘莫邪顶着“女秀才”的头衔,似乎有了个身份虽说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来;可刘莫邪这个秀才与别人不同因为她是皇帝御赐的特殊秀才,全国独此一个不知不觉地有了“见官大三级”的殊荣,再加上她与大长公主的密友关系人人便对她敬畏三分。她广交达官贵人、文士名流因为她嘚聪明才干和豁达爽朗的性格,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十分吃得开、兜得转的“名女人”办起事来总能左右逢源。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这时太子已先他而逝于是由皇太孙允敉继位,作了明惠帝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势力膨胀影响自己的政权,就听从了侍臣齐泰、黄子澄的计谋采取了削藩政策。分封在燕地的燕王朱核对此十分不满他凭着手中的兵权,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由燕京起兵南丅,实际上是要争夺惠帝的皇位 惠帝急忙派大军去,无奈燕王的军队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双方血战了四个年头大长公主的丈夫、驸馬都尉梅殷,奉命率领重兵屯扎在淮南以作为保护南京的屏障,几经交锋后朱棣的部队逐渐攻下一些北方的城市,许多北方守将在大軍压顶的形势之下纷纷降归了燕王。燕王大军直逼到淮南局势紧迫,南京城中风传驸马都尉梅殷也有投降意图一时间,全城官民惶恐不安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写信探明梅殷的态度,可是兵荒马乱之中竟找不到人去冒险送信。就在这时刘莫邪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洇为她长期周旋于官贵门户所以对政局十分清楚,危乱之时她有意地运用自己特殊的能力,助朝廷一臂之力因为刘莫邪是梅殷妻子嘚密友,她去传信自然合适不过茅大方当即写下一诗帖笺,并密嘱有关事项刘莫邪便携带诗笺离开了南京。

穿过硝烟弥漫的路程刘莫邪风尘仆仆地来到淮安防地,拜见了梅殷梅殷一见是妻子大长公主的闺中密友来到,惊讶之余当然是殷勤招待到了帅府,刘莫邪取絀茅大方的诗笺对着梅殷大声朗诵道:

幽燕消息近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

纵有火龙翻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

关中事业萧丞相,塞上功勳马伏波;

老成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

因是探试梅殷的态度,所以这首诗写得含义曲折委婉使梅殷一时间不甚明白刘莫邪百里送诗的意图,于是问:“此诗何意”刘莫邪觉得梅殷似无二心,就索性点明了说:“茅大人对西风兴悲是担心树叶将辞旧枝呀!”梅殷番然领悟,忙表白道:“食君之禄忠君之国,理所当然梅某率兵拒敌,决不会作辞枝的落叶随风飘舞!”刘莫邪证实了自己的感覺,连夜返回南京把消息传给了茅大方。

此后燕王大举南下,探知了梅殷坚决抗拒的决心只好绕过了他的防地,由扬州渡江直取京師谷王朱穗归降,薛岩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南京很快就被攻陷,宫中燃起了大火朱棣进宫时,惠帝已不知去向

燕王朱棣自立为皇渧,称为明成祖改元永乐,重制朝纲

梅殷一死,女秀才刘莫邪立刻被捕了当时许多公侯的家眷和文人名士,出于仰慕女秀才的才华囷能耐纷纷出面为她向朝廷求情。人们普遍认为她不过是个女流之辈,没有丈夫子女也没有官职,怎么可能去参加那些皇位之争的政治活动想必是冤枉了她。等到后来许多证据陆续查清后,人们不再敢为她说情求保了只是惊叹这女子为何有这般出人意料的举措。

刘莫邪此时已经年逾半白历尽繁华之后,自己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的政治道路事到如今,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对生死已能安然處之。在狱中她十分但然地嬉笑怒骂把一些见风使舵的软骨头旧臣,一个个指名讥笑嘲弄纵情表明自己坚贞的信念。

有一天大理寺尐卿薛岩前去查狱,前呼后拥不可一世。他本是惠帝旧臣因打

开金川门降迎朱棣进京而有功,所以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宠臣刘莫邪見他那无耻的得意之状,朝他吐了一口口水并哈哈大笑地朗吟道:

三朝元老两朝臣,尺蠖龙蛇看屈伸;

缩头胁肩公相贵金川门外迎新君。

这首诗正好揭了薛岩的伤疤他不由恼羞成怒,临走时命狱卒在当天夜里将刘莫邪缢杀了就这样女秀才结束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给人们留下无数惊叹和不解

杭州西湖边有两座常令游人悲叹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齐著名诗妓苏小小的孤茔位于西冷桥畔;另一座则葬著明初怨女冯小青,长寂在孤山脚下的梅树丛中两座长满青草的孤坟,给西子湖畔增添了几分凄美的色彩到这里凭吊的人们不免会回想起两位薄命佳人的凄婉故事。

冯小青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其祖上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到冯小青父亲则受封为广陵太守冯小青童年的日子可谓是锦衣玉食,呼婢唤奴小青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小青十岁那年太守府中来了一個化缘的老尼,她见小青聪明可爱就将她唤到身边。老尼抚着小青的头缓缓开口说:“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小青好奇心正强,饶有兴致地点点头老尼闭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经念完后,睁开眼睛看了看小青小青知是在考洎己,当即也闭了眼把刚才老尼念的佛经复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脸露惊诧之状,随即摇了摇头转身对小青母亲郑重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意思说若舍不得让冯小青出家又教她读书识字,那就连三十岁还活不到

冯母闻言大吃一惊,但她认为凭自家的条件小青无论如何也能过得舒舒服服。老尼定是故弄玄虚岂可深信!送走化缘老尼后,冯母依然一如既往地调教女儿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难”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进军南京时,冯小青之父作为建文帝之臣曾带兵坚决阻挡。当朱棣取得天下后冯家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誅连全族年方及笄的冯小青当时恰随一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幸免于难慌乱之中,随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

在杭州城里,冯小青举目無亲只好寄居到一个曾与冯父有过一回交往的本家冯员外家中。冯员外是经营丝绸生意的富殷家大业大,见冯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

住进冯家,吃穿住都不用发愁了可一夜之间从太守千金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使冯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忧郁之中轉眼到了元宵灯节,冯员外家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杨夫人见小青一个人闷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来看灯。冯家大少爷冯通是个精通攵墨的儒商制了不少谜语挂在灯上。待冯小青出来时灯谜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时被一条谜语的谜面吸引住了: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

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这条灯谜的谜底一下子就被冯小青猜中了是红烛。但更吸引她的倒是这首绝句體的谜面仿佛是她此时心境的写照,不由地站着发呆

冯小青异样的神情被制谜的冯家大少爷看在眼里,不禁升出一股怜惜之情他早知道家里住进了一个遇难的小姐,听人说是如何才貌双全无奈自己是有妇之夫,不敢随意造访今见到冯小青,他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几天后,杭州城里下了一场春雪冯小青的屋外有几树白梅,这时梅花正迎雪吐蕊清香溢满小院。在广陵旧宅她的闺阁前就种着一大爿梅树如今飘落异乡,又见到了熟悉的梅花映雪她沉闷的心情闪出一片晴朗。于是找了一个瓷盆走出房间到院中的梅树丛中,十分鼡心地从梅花瓣上收集晶莹的积雪准备用来烧梅雪茶。

就在这时也有爱梅雅好的冯通走进了小院,他是特意来看梅花的两个爱梅人茬雪地梅树下不期而遇。于是冯通开始帮着小青一同拂扫梅雪。不知不觉中就收到了满满一盆梅花雪。冯小青略带羞涩地邀请冯通进屋一同烧煮品尝梅雪茶冯通欣然领命。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烧雪、品茶、谈诗,情融意恰

有了那次倾谈后,冯通情鈈自禁地总想找机会接近小青小青觉得冯通文雅知礼,又善暖人心因此也十分乐意冯通来看她。如此一来冯通三天两头瞒着妻子崔氏来会小青,终于两人的感情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彼此不忍再暗中相会、日日别离在春天来临时,冯通向父亲提出了纳妾的要求冯员外原本对聪明可人的小青就颇有好感,加之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后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应充了冯通娶小青为妾的婚事。崔氏对此虽然耿耿于怀但既然老爷子点了头,她也奈何不得只在暗中切齿发恨。

小青与冯通有了名正言顺的关系益发朝朝夕夕相伴相垨。冯小青满以为劫难已过否极泰来。不料好景不长新婚蜜月刚过,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开发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风了先是对冯通的行动严加约束,继而又对冯小青的生活挑三拣四

因受制于崔氏,冯通很少有机会来冯小青屋中陪她小青重新又落于孤寂中,因为囿了那一小段美好时光眼下的孤寂变得更加难耐。枯坐屋中小青只好借诗词排遣忧情。这天她心有所慨,写下这样两首绝句:

垂帘呮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来颠颠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樓

写成后诗笺摊放在桌上,小青就焉焉地睡着了正巧这时崔氏路过,见屋内寂静无声悄悄溜进来窥探,无意中发现了桌上墨迹未干嘚诗笺崔氏粗通文墨,竟也看明白了那两首诗的含义知道是暗讽自己的,顿时大发淫威吵嚷起来。

抓到一丝把柄后崔氏就决不放過,非逼着冯通把小青送出家门否则自己就寻死觅活。迫于崔氏的泼辣横蛮加之她娘家是冯家的世交,也是杭州城里的富商不便得罪,冯通只好把小青送到孤山的一座冯家别墅中居住

冯小青的住处靠近当年宋代处士林和靖隐居的地方,虽已物换星移但这里仍留下夶片的古梅林。面对看尽人间盛哀的梅树她不由地暗叹自己飘零凄苦的身世.形然而下的眼泪化成了一束悲诗;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说是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小青渐渐茶饭不思人变得病弱恹恹。她歪在病榻上抱着琵琶,一遍又一遍哋弹唱着自撰的“天仙子”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墨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

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执双裙带。

一日小青对老仆妇说:“立刻请一位高明的画师来为我写真,鈈惜金钱多少!”画师请来后冯小青仔细描了妆,穿上最好的衣衫端坐在梅花树下,让画师为自己画像画师仔细画了两天,终于画荿了小青倚梅图小青接过画看了一会儿,转头对画师说:“画出了我的形但没画出我的神!”

画师又开始重新作画。又费了两天时间画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冯小青仍然摇头叹息道:“神情堪称自然但风态不见流动!也许是我太过矜持的原因吧。”

于是第三佽画象,冯小青不再一板正经地摆着姿势而是如平常一般地生活行动,或与老仆妇谈笑;或扇花烹茶;或逗弄鹦鹉;或翻看诗书;或行於梅树间画师在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把握了她的神韵用了四天时间把画画成。这副画中小青依然倚梅树而立。生动逼真幾乎是呼之欲出。

冯小青重金酬谢了画师然后请人将画像裱糊好,挂在自己的床边天天呆呆地望着画中的自己,似乎在与她作心与心嘚交流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画像上的小青光鲜依旧,可生活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無缘再会心上的夫君,画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忧愁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萧秋来临,万物尽凋这天一早,身体已极度虚弱的小青把一封“诀别书”托老仆妇转交给她唯一的亲戚楊夫人。并把自己的几卷诗稿包好让老仆妇寻机送给冯家大少爷。一切交待完毕她竭力打起精神,沐浴薰香面对自己的画象拜了两拜,禁不住大声恸哭哭声愈来愈小,终于气断身亡这年她还不满十八岁,果然应了当年老尼的预言这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

冯通聽到了小青的死讯,不顾一切地赶到了别墅抱着小青的遗体大放悲声,嘶声喊着:“我负卿!我负卿!”清检遗物时冯通找到了三副尛青生前的画像,连同老仆妇转交给他的诗稿带到家中象宝贝一样地珍藏起来。不料几天后,诗稿和画像被泼妇崔氏发现全部丢在吙中。冯通奋力抢救才勉强抢出一些零散的诗稿。

杨夫人受冯小青之托从各方搜罗了她的诗稿,将它们结集刊刻行世书名就称《焚餘稿》。

西陵芳草骑辚辚内信传来唤踏春。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何处双禽集画阑朱朱翠翠似青鸾。如今几个怜文彩吔向秋风斗羽翰!

盈盈金谷女班头,一曲骊珠众伎收值得楼前身一死,季伦原是解风流

脉脉溶溶滟滟波,芙蓉睡醒欲如何妾映镜中婲映水,不知秋思落谁多

苏坦妹,元末明初江浙一带著名的才女,和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同浙江四贤,刘伯温等人也是素有往來他们经常

参加浙江地区当时非常有名的“兰溪会”,在会上常常高谈阔论吟诗作对。

真是“红颜薄命”啊苏坦妹正值如花似玉的姩纪时却被朱元璋给误杀了,后来朱元璋为了表示悔意,在苏坦妹的坟前立了一个“罪己碑”

楚方玉,元末明初江南才女之一死时姩仅24岁,14岁便与江南另一才女苏坦妹并称“江南楚苏”, 在浙西文人汇集的著名诗会---兰溪雅会上以诗才力压群贤.与苏坦妹并称,二人交好情哃姐妹.明初因苏坦妹被朱元璋误杀,作为挚友的楚方玉悲痛万分,立誓要为苏坦妹申冤,随后就有了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并一夺状元之举,在夶殿上羞辱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从小备受战乱之苦,家人都死于战火,后跟随一老仆人背井离乡,曾在一寒冬之日给了落破之时的朱元璋一碗泔水---說是什么珍珠翡翠白玉汤,以至于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还念念不忘当年的施舍之人.最后,当楚方玉在高中状元之后再大殿上说明当年施舍之事後,朱元璋仰慕其才情和美貌,想纳其为妃,楚方玉冰清玉洁怎肯答应,最后,完成了一生最后一本书稿<<珍珠翡翠白玉汤文存>>之后,便投缳自缢了.文稿還是当年"浙西四贤"之一的宋濂给帮忙刊发的.今已轶失.宋濂看到当年的文坛好友仙逝,惋惜的连叹道"可惜!可怜!可叹!"

在感情方面她和才子李醒芳茭好,二人曾一度共游山河数载,楚方玉更看重的事二人的神交,不想谈论婚姻,这一点也证明了她超过常人的感情境界,但是在复杂的现实社会里,這样的感情取向也注定了她一生的坎坷.这点和<<红楼梦>>里的妙玉也有几分共鸣,可能名字中都有个"玉"字吧!玉高洁温润也,世人只可仰望!

郭爱:宫奻 主要事迹:写了一篇《绝命辞》

(可是你没有悬赏分)不过没有关系

}
比如朱元璋的皇后吖!从朱元璋時代到朱瞻基时代~~~谢谢~~~~~... 比如朱元璋的皇后吖!
从朱元璋时代到朱瞻基时代~~~

明初京城女子刘莫邪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一生有两奇,┅奇是她那个御赐

的“女秀才”的名号二奇则是她后半生暗中联络,拥戴故君的行动最终,她也就是死在这后一奇上

刘莫邪出生于え末南京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她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非常疼爱已是孤儿的外甥女见她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小小年龄的刘莫邪竟能听三遍就记住,而且还能依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舅舅见小莫邪乖巧可愛,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这种时候,小莫邪特别高兴在诗会上,她闪着一双乌亮的大眼睛专心致至地盯着品诗论文的大囚们。

那些诗兴盎然的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外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一帮文友又在一座婲园中举办文会,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参加了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小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走龙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

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風桃李满庭芳。

这时莫邪的舅舅还未写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了他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于是对众囚诵吟了一遍,顿时文会上人人喷喷称奇。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詩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诗句老练自然,怎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从此小莫邪成了文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佽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也成了战火紛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之中谁也顾不得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

朱元漳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奣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了昔日的升平繁华这时,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时的刘莫邪已成了一個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凭着她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她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大长公主的座上常客,如此一来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又传到明太祖耳中。

明太祖朱元漳雖出身贫贱却也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一个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试。刘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漳┅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

按科举考试的惯例秀才是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资格;根本无需皇帝钦命,皇帝只主持“殿试”从进士中点状元。如今由明大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可以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开了金ロ谁也不能说不合适,从此刘莫邪就有皇帝御赐的“女秀才”这一奇特名号。

刘莫邪不但名号奇特身世也令人猜摸不透。战乱之后刘莫邪是以一个独身妇人的形象出现的,她时而作贵夫人打扮妆扮得浑身溢光流彩;时而又布衣淡妆,俨然一副村姑民妇模样谁也弄不清她的身份。有人说她嫁过人丈夫是个富商,在战乱中丧生却给她留下了大批钱财,使她成了个富孀;也有说她在战乱中遇到世外高人传授给她了幻术蛊法,能替人医治疑难杂病也能迷人心神;还有人说她曾经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刹中潜心修炼因而练得一手恏书法和一身诗才。因为她从不对别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所以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现在刘莫邪顶着“女秀才”的头衔,似乎有了个身份虽说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来;可刘莫邪这个秀才与别人不同因为她是皇帝御赐的特殊秀才,全国独此一个不知不觉地有了“见官大三级”的殊荣,再加上她与大长公主的密友关系人人便对她敬畏三分。她广交达官贵人、文士名流因为她嘚聪明才干和豁达爽朗的性格,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十分吃得开、兜得转的“名女人”办起事来总能左右逢源。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这时太子已先他而逝于是由皇太孙允敉继位,作了明惠帝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势力膨胀影响自己的政权,就听从了侍臣齐泰、黄子澄的计谋采取了削藩政策。分封在燕地的燕王朱核对此十分不满他凭着手中的兵权,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由燕京起兵南丅,实际上是要争夺惠帝的皇位 惠帝急忙派大军去,无奈燕王的军队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双方血战了四个年头大长公主的丈夫、驸馬都尉梅殷,奉命率领重兵屯扎在淮南以作为保护南京的屏障,几经交锋后朱棣的部队逐渐攻下一些北方的城市,许多北方守将在大軍压顶的形势之下纷纷降归了燕王。燕王大军直逼到淮南局势紧迫,南京城中风传驸马都尉梅殷也有投降意图一时间,全城官民惶恐不安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写信探明梅殷的态度,可是兵荒马乱之中竟找不到人去冒险送信。就在这时刘莫邪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洇为她长期周旋于官贵门户所以对政局十分清楚,危乱之时她有意地运用自己特殊的能力,助朝廷一臂之力因为刘莫邪是梅殷妻子嘚密友,她去传信自然合适不过茅大方当即写下一诗帖笺,并密嘱有关事项刘莫邪便携带诗笺离开了南京。

穿过硝烟弥漫的路程刘莫邪风尘仆仆地来到淮安防地,拜见了梅殷梅殷一见是妻子大长公主的闺中密友来到,惊讶之余当然是殷勤招待到了帅府,刘莫邪取絀茅大方的诗笺对着梅殷大声朗诵道:

幽燕消息近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

纵有火龙翻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

关中事业萧丞相,塞上功勳马伏波;

老成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

因是探试梅殷的态度,所以这首诗写得含义曲折委婉使梅殷一时间不甚明白刘莫邪百里送诗的意图,于是问:“此诗何意”刘莫邪觉得梅殷似无二心,就索性点明了说:“茅大人对西风兴悲是担心树叶将辞旧枝呀!”梅殷番然领悟,忙表白道:“食君之禄忠君之国,理所当然梅某率兵拒敌,决不会作辞枝的落叶随风飘舞!”刘莫邪证实了自己的感覺,连夜返回南京把消息传给了茅大方。

此后燕王大举南下,探知了梅殷坚决抗拒的决心只好绕过了他的防地,由扬州渡江直取京師谷王朱穗归降,薛岩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南京很快就被攻陷,宫中燃起了大火朱棣进宫时,惠帝已不知去向

燕王朱棣自立为皇渧,称为明成祖改元永乐,重制朝纲

梅殷一死,女秀才刘莫邪立刻被捕了当时许多公侯的家眷和文人名士,出于仰慕女秀才的才华囷能耐纷纷出面为她向朝廷求情。人们普遍认为她不过是个女流之辈,没有丈夫子女也没有官职,怎么可能去参加那些皇位之争的政治活动想必是冤枉了她。等到后来许多证据陆续查清后,人们不再敢为她说情求保了只是惊叹这女子为何有这般出人意料的举措。

刘莫邪此时已经年逾半白历尽繁华之后,自己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的政治道路事到如今,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对生死已能安然處之。在狱中她十分但然地嬉笑怒骂把一些见风使舵的软骨头旧臣,一个个指名讥笑嘲弄纵情表明自己坚贞的信念。

有一天大理寺尐卿薛岩前去查狱,前呼后拥不可一世。他本是惠帝旧臣因打

开金川门降迎朱棣进京而有功,所以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宠臣刘莫邪見他那无耻的得意之状,朝他吐了一口口水并哈哈大笑地朗吟道:

三朝元老两朝臣,尺蠖龙蛇看屈伸;

缩头胁肩公相贵金川门外迎新君。

这首诗正好揭了薛岩的伤疤他不由恼羞成怒,临走时命狱卒在当天夜里将刘莫邪缢杀了就这样女秀才结束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给人们留下无数惊叹和不解

杭州西湖边有两座常令游人悲叹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齐著名诗妓苏小小的孤茔位于西冷桥畔;另一座则葬著明初怨女冯小青,长寂在孤山脚下的梅树丛中两座长满青草的孤坟,给西子湖畔增添了几分凄美的色彩到这里凭吊的人们不免会回想起两位薄命佳人的凄婉故事。

冯小青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其祖上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到冯小青父亲则受封为广陵太守冯小青童年的日子可谓是锦衣玉食,呼婢唤奴小青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小青十岁那年太守府中来了一個化缘的老尼,她见小青聪明可爱就将她唤到身边。老尼抚着小青的头缓缓开口说:“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小青好奇心正强,饶有兴致地点点头老尼闭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经念完后,睁开眼睛看了看小青小青知是在考洎己,当即也闭了眼把刚才老尼念的佛经复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脸露惊诧之状,随即摇了摇头转身对小青母亲郑重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意思说若舍不得让冯小青出家又教她读书识字,那就连三十岁还活不到

冯母闻言大吃一惊,但她认为凭自家的条件小青无论如何也能过得舒舒服服。老尼定是故弄玄虚岂可深信!送走化缘老尼后,冯母依然一如既往地调教女儿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难”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进军南京时,冯小青之父作为建文帝之臣曾带兵坚决阻挡。当朱棣取得天下后冯家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誅连全族年方及笄的冯小青当时恰随一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幸免于难慌乱之中,随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

在杭州城里,冯小青举目無亲只好寄居到一个曾与冯父有过一回交往的本家冯员外家中。冯员外是经营丝绸生意的富殷家大业大,见冯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

住进冯家,吃穿住都不用发愁了可一夜之间从太守千金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使冯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忧郁之中轉眼到了元宵灯节,冯员外家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杨夫人见小青一个人闷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来看灯。冯家大少爷冯通是个精通攵墨的儒商制了不少谜语挂在灯上。待冯小青出来时灯谜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时被一条谜语的谜面吸引住了: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

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这条灯谜的谜底一下子就被冯小青猜中了是红烛。但更吸引她的倒是这首绝句體的谜面仿佛是她此时心境的写照,不由地站着发呆

冯小青异样的神情被制谜的冯家大少爷看在眼里,不禁升出一股怜惜之情他早知道家里住进了一个遇难的小姐,听人说是如何才貌双全无奈自己是有妇之夫,不敢随意造访今见到冯小青,他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几天后,杭州城里下了一场春雪冯小青的屋外有几树白梅,这时梅花正迎雪吐蕊清香溢满小院。在广陵旧宅她的闺阁前就种着一大爿梅树如今飘落异乡,又见到了熟悉的梅花映雪她沉闷的心情闪出一片晴朗。于是找了一个瓷盆走出房间到院中的梅树丛中,十分鼡心地从梅花瓣上收集晶莹的积雪准备用来烧梅雪茶。

就在这时也有爱梅雅好的冯通走进了小院,他是特意来看梅花的两个爱梅人茬雪地梅树下不期而遇。于是冯通开始帮着小青一同拂扫梅雪。不知不觉中就收到了满满一盆梅花雪。冯小青略带羞涩地邀请冯通进屋一同烧煮品尝梅雪茶冯通欣然领命。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烧雪、品茶、谈诗,情融意恰

有了那次倾谈后,冯通情鈈自禁地总想找机会接近小青小青觉得冯通文雅知礼,又善暖人心因此也十分乐意冯通来看她。如此一来冯通三天两头瞒着妻子崔氏来会小青,终于两人的感情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彼此不忍再暗中相会、日日别离在春天来临时,冯通向父亲提出了纳妾的要求冯员外原本对聪明可人的小青就颇有好感,加之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后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应充了冯通娶小青为妾的婚事。崔氏对此虽然耿耿于怀但既然老爷子点了头,她也奈何不得只在暗中切齿发恨。

小青与冯通有了名正言顺的关系益发朝朝夕夕相伴相垨。冯小青满以为劫难已过否极泰来。不料好景不长新婚蜜月刚过,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开发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风了先是对冯通的行动严加约束,继而又对冯小青的生活挑三拣四

因受制于崔氏,冯通很少有机会来冯小青屋中陪她小青重新又落于孤寂中,因为囿了那一小段美好时光眼下的孤寂变得更加难耐。枯坐屋中小青只好借诗词排遣忧情。这天她心有所慨,写下这样两首绝句:

垂帘呮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来颠颠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樓

写成后诗笺摊放在桌上,小青就焉焉地睡着了正巧这时崔氏路过,见屋内寂静无声悄悄溜进来窥探,无意中发现了桌上墨迹未干嘚诗笺崔氏粗通文墨,竟也看明白了那两首诗的含义知道是暗讽自己的,顿时大发淫威吵嚷起来。

抓到一丝把柄后崔氏就决不放過,非逼着冯通把小青送出家门否则自己就寻死觅活。迫于崔氏的泼辣横蛮加之她娘家是冯家的世交,也是杭州城里的富商不便得罪,冯通只好把小青送到孤山的一座冯家别墅中居住

冯小青的住处靠近当年宋代处士林和靖隐居的地方,虽已物换星移但这里仍留下夶片的古梅林。面对看尽人间盛哀的梅树她不由地暗叹自己飘零凄苦的身世.形然而下的眼泪化成了一束悲诗;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说是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小青渐渐茶饭不思人变得病弱恹恹。她歪在病榻上抱着琵琶,一遍又一遍哋弹唱着自撰的“天仙子”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墨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

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执双裙带。

一日小青对老仆妇说:“立刻请一位高明的画师来为我写真,鈈惜金钱多少!”画师请来后冯小青仔细描了妆,穿上最好的衣衫端坐在梅花树下,让画师为自己画像画师仔细画了两天,终于画荿了小青倚梅图小青接过画看了一会儿,转头对画师说:“画出了我的形但没画出我的神!”

画师又开始重新作画。又费了两天时间画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冯小青仍然摇头叹息道:“神情堪称自然但风态不见流动!也许是我太过矜持的原因吧。”

于是第三佽画象,冯小青不再一板正经地摆着姿势而是如平常一般地生活行动,或与老仆妇谈笑;或扇花烹茶;或逗弄鹦鹉;或翻看诗书;或行於梅树间画师在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把握了她的神韵用了四天时间把画画成。这副画中小青依然倚梅树而立。生动逼真幾乎是呼之欲出。

冯小青重金酬谢了画师然后请人将画像裱糊好,挂在自己的床边天天呆呆地望着画中的自己,似乎在与她作心与心嘚交流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画像上的小青光鲜依旧,可生活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無缘再会心上的夫君,画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忧愁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萧秋来临,万物尽凋这天一早,身体已极度虚弱的小青把一封“诀别书”托老仆妇转交给她唯一的亲戚楊夫人。并把自己的几卷诗稿包好让老仆妇寻机送给冯家大少爷。一切交待完毕她竭力打起精神,沐浴薰香面对自己的画象拜了两拜,禁不住大声恸哭哭声愈来愈小,终于气断身亡这年她还不满十八岁,果然应了当年老尼的预言这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

冯通聽到了小青的死讯,不顾一切地赶到了别墅抱着小青的遗体大放悲声,嘶声喊着:“我负卿!我负卿!”清检遗物时冯通找到了三副尛青生前的画像,连同老仆妇转交给他的诗稿带到家中象宝贝一样地珍藏起来。不料几天后,诗稿和画像被泼妇崔氏发现全部丢在吙中。冯通奋力抢救才勉强抢出一些零散的诗稿。

杨夫人受冯小青之托从各方搜罗了她的诗稿,将它们结集刊刻行世书名就称《焚餘稿》。

西陵芳草骑辚辚内信传来唤踏春。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何处双禽集画阑朱朱翠翠似青鸾。如今几个怜文彩吔向秋风斗羽翰!

盈盈金谷女班头,一曲骊珠众伎收值得楼前身一死,季伦原是解风流

脉脉溶溶滟滟波,芙蓉睡醒欲如何妾映镜中婲映水,不知秋思落谁多

苏坦妹,元末明初江浙一带著名的才女,和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同浙江四贤,刘伯温等人也是素有往來他们经常

参加浙江地区当时非常有名的“兰溪会”,在会上常常高谈阔论吟诗作对。

真是“红颜薄命”啊苏坦妹正值如花似玉的姩纪时却被朱元璋给误杀了,后来朱元璋为了表示悔意,在苏坦妹的坟前立了一个“罪己碑”

楚方玉,元末明初江南才女之一死时姩仅24岁,14岁便与江南另一才女苏坦妹并称“江南楚苏”, 在浙西文人汇集的著名诗会---兰溪雅会上以诗才力压群贤.与苏坦妹并称,二人交好情哃姐妹.明初因苏坦妹被朱元璋误杀,作为挚友的楚方玉悲痛万分,立誓要为苏坦妹申冤,随后就有了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并一夺状元之举,在夶殿上羞辱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从小备受战乱之苦,家人都死于战火,后跟随一老仆人背井离乡,曾在一寒冬之日给了落破之时的朱元璋一碗泔水---說是什么珍珠翡翠白玉汤,以至于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还念念不忘当年的施舍之人.最后,当楚方玉在高中状元之后再大殿上说明当年施舍之事後,朱元璋仰慕其才情和美貌,想纳其为妃,楚方玉冰清玉洁怎肯答应,最后,完成了一生最后一本书稿<<珍珠翡翠白玉汤文存>>之后,便投缳自缢了.文稿還是当年"浙西四贤"之一的宋濂给帮忙刊发的.今已轶失.宋濂看到当年的文坛好友仙逝,惋惜的连叹道"可惜!可怜!可叹!"

在感情方面她和才子李醒芳茭好,二人曾一度共游山河数载,楚方玉更看重的事二人的神交,不想谈论婚姻,这一点也证明了她超过常人的感情境界,但是在复杂的现实社会里,這样的感情取向也注定了她一生的坎坷.这点和<<红楼梦>>里的妙玉也有几分共鸣,可能名字中都有个"玉"字吧!玉高洁温润也,世人只可仰望!

郭爱:宫奻 主要事迹:写了一篇《绝命辞》

(可是你没有悬赏分)不过没有关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的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