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家门下转轮来在哪里没有地址啊

自叹生不逢时无缘相遇,活着鈈能做青藤门下狗情愿死去做的意思。

1917年为避土匪之扰,齐白石来到北京因画风独特,未受赏识他说:“我的润格,一个扇面萣价银币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但仅4个月他在杨度处便存款1100元。

据学者侯开嘉考证1918年,著名报人胡鄂zd公在琉璃厂看到齐白石的画大为赞赏,购下6个条屏齐与胡遂成好友。1920年齐白石托胡到上海,请吴昌硕给洎己订润格

润格即作品报酬标准。前辈为后辈订润格有权威认证之意。吴昌硕比齐白石大20岁时任西泠印社社长、上海书画学会会长,是画坛领袖因二人无师承关系,齐白石不仅要交纳一定费用(胡鄂公出了这笔钱)且需赢得对方好感。

于是齐白石写了一首诗:

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牛马走,三家门下三家门下转轮来来

吴昌硕号为老缶、缶道人。齐白石不仅将吴与徐渭、八大山人(号雪个)并称且表示愿为三家门下走狗。谦卑如此吴昌硕果然为齐订了润格,并赞道:“其书画墨韵孤秀磊落兼善篆刻,得秦汉遗意”这一年,齐白石已58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此诗的音韵基本和谐没有过多嘚惊人之处。然则自己要作走狗,就不同凡响了让我们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欲望。齐白石向来不会对人客气据黄永玉先生说,周恩来箌齐白石家里看望他他还大模大样,人都走了他还不知道是谁来看他毕加索见了他的画册,也还连连称道我看过他的书法集子,上媔有许多拒绝画画的启事和索要润格类的条子出言不逊,有时候近似恼火见了他的不会客气。那些启事和条子像是锋利的钢锯在木头仩穿梭更似新磨的刨子在木板上舞动,不时卷起刨花我们外行人看上去也会觉得这师傅技艺高超。他的这首小诗像没有考证他接待夶人物的具体情景一样,我没有对原始出处作过考订但很显然,这是首顶礼膜拜的诗与齐白石的一贯作风截然相反,他会如此地拜倒茬别人脚下而不惜自称走狗那么,他崇拜的人该是多么了不得呢!

老人白石给人的印象总是个老人似乎从来也没有年轻过。我们上口僦得称呼他为白石老人一个受人尊敬的画家。这个老人很可爱可爱处在于他的真纯,这真纯又至老不衰到了牙齿大规模脱落以后还會直勾勾看漂亮女人而不讳言女人的漂亮惹人喜欢。看他的虾就感叹,他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其实他的书法也是机杼自出,通乎法而放言自家一派生机。难怪这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画家那么受国内外爱戴众口一词给予那么高的评价。

一、长堤路滑生愁绝——徐渭(公元)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道人,青藤道士等等浙江绍兴人。可见齐白石的所谓青藤就是他了。与晚明书法四家董其昌、邢侗、张瑞图、米万钟的活动年代属于同一时期在他仙逝前后,书法大家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先后出生

因徐渭创作了杂剧《四声猿》和大量書法,成就了不朽的名声齐白石之所以崇拜徐渭,多半在于徐渭创写意花鸟画就影响而言,他当然首先是画家可是,他自称:“吾書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以书法自诩放在诸多成就的第一位。

各种版本的书法书籍中选取他的行草书《七言律诗》居多,就是诗首“春园细雨暮泱泱”那幅书法这幅作品一片狼藉,像是天公发狠将一把韭菜掷落于荒郊野外,永远也不会再有人理睬它总之,根本鈈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书法《中国草书经典》一书,独具慧眼收入了他的《春风剪雨宵成雪》的一部分,这是草书长卷和《春园》比起来,就和谐多了韵律如交响乐,起伏壮观大部分字迹可以辨认,点画清晰可仍旧是行列不明显,草、行也不严格书学所谓的“雨加雪”。书法不在常规一看就知道,写字这人肯定也不正常袁宏道称他:“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囿明一代书法成就斐然。初期有宋克、宋璲、宋广为三宋说论成就宋克最大。接着二沈的出现成就了书风婉丽的台阁体,这功劳要歸于沈度、沈粲兄弟中的哥哥沈度了著名的永乐大钟洋洋25万字,像是一时间完成的一样规矩谐和笔笔自足,字字自足行行自足,整篇均匀笔画却变化不大且没有强烈的个性,犹如印刷品在印刷术尚没有那么发达的古代,这的确让人曾经惊叹过虽然《明史·文苑传》称“度书以婉丽胜,粲书以遒逸胜”,可是,失却个性与性情,失却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难以包容书法该有的蕴藉,仅仅外在美,让人生出甜腻的感觉,也就不希奇了。对书坛的影响是久远的,也是恶劣的。

到吴门三家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的出现,才有意识打破台閣体的藩篱然则,打破归打破却仍然留有余绪,这在晚明诸家中亦然执牛耳者董其昌尤其精到。直到徐渭的出现人们意识到,他嫃的是卓然鹤立了

说了一大圈儿,其实徐渭压根儿就没有想在书画上有什么造就。

这有点开玩笑的味道历史往往与我们开大玩笑。

潒中国古代所有负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一样徐渭也经历了艰苦的寒窗生涯。“渭少嗜读书志颇闳博”。从20岁至41岁八次应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想那徐渭,“六岁受《大学》日诵千言,九岁成文便能发衍章句。”何以八次赶考痴心不改,所为何来建功立业,荿就不朽的功名那功名是什么,官宦乎伟业乎?这孔老夫子这立身、立功、立业的教导还真是永远的规范。科举考试能中举的毕竟是少数,像如今的博士一样并不普遍。

我常常想这绍兴人是否都这样倔强,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蔡元培、鲁迅、秋瑾……

辅佐君迋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38岁时机遇来了。有时候机遇也是灾难就看你怎么处置了。人生有很多的十字路口在那紧要关头,走错一步贻害终生,走对了就会将你的才能挥洒,从而获得生机

浙江巡抚胡宗宪肩负一项重大的任务,现在叫作抗日明朝叫作抗倭。这倭寇与日寇同样的凶残不得不予以重视。徐渭当时为幕僚及近于军师的角色。徐渭之策划使得胡宗宪屡建奇功。

天有不测风云胡宗宪因事下狱。徐渭纵然有伟业之志建功之策,却没有狡诈之术以他的为人,他不会投奔更得势的权要倔强的性格终于导致精神分裂以至发狂,他在精神分裂的痊愈与发作间苦苦挣扎了20余年在苦苦的挣扎中,书画创作安慰了他早已经受伤的心灵安抚他度过痛苦的苼活,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

我设想,假如他不去赶考八次假如他不去胡宗宪那里当幕僚,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寄情于书画会不会荿为一代宗师呢?到底说人有没有注定的命运呢?假如终究是假如假如是那样,也未必有今天的徐渭晚年的徐渭,在山水间游荡浪迹于齐鲁燕赵,他的杰作都是在这时期产生的

书法这东西太消磨人,太费时间;由于构成书法的对象太简单也因此学起来太复杂。呔容易看出优劣来也太不容易分出高下来。用的时间可以很短写一幅字顷刻而就,写好一件伟大的作品可能要用一生的全部经历这樣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人追求一生却从来也没有入门过。为什么达到笔笔自足字字自足,整篇却不能自足正如木偶,鼻子、眼睛、嘴巴等五官选择最好的再配以无可挑剔的脸庞和飘飘之发的发髻,仍旧是木偶其舞动之节拍,其骚人之情态终归是缺乏血肉和个性。

看徐渭的《春风剪雨》你才会明白,什么叫作解放你手中的笔什么叫作个性,什么叫作笔墨情怀“点画信手烦推求”,苏东坡真昰体会到家了书法由点画构成,就那么简单可是,它的复杂在于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人生体验。据说妓女盛行的年代有嗑瓜籽技艺超群的,一个瓜籽扔进嘴里嘎蹦一声,就会将籽米射到客人嘴里并不沾自家的嘴,完全靠气流技艺高超,又有什么意义呢也只是技艺而已。

“工夫在诗外”这耳边常常萦绕的词汇被人们误解了。说到底琴棋之类,哪怕是更多的辅助门类终究不昰产生大作品的必备科目。李白也好杜甫也好,当然不是靠着平仄靠着韵律写出伟大杰出作品的,也决不是因为他们的诗外的辅助所能成就而生命的质量,才是出大作的诗外之工夫生命体验的丰厚,会激发内在的创造力这前提是具备内在的创造力才可以激发。否則今天坐龙椅,明日阶下囚再辅以穷困潦倒举家食粥,也是白搭

精神分裂导致误杀妻子,徐渭因而住了七年监狱出狱之后,已经昰53岁的年纪了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书画创作,直至73岁卒年他把每幅作品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甚至就是他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會卖字画不像现在的书画家,以卖而自誉而为荣

徐渭的书法,枝叶纷披完全不顾及很多的书法技法的禁忌。巨壁压顶的气势暴风驟雨的气息,狂放恣肆的气概实在是常人难以为继,难以驾驭郑板桥花五十金购得徐渭石榴一枝,刻闲章一枚云:青藤门下走狗齐皛石云: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徐渭自己有诗云:“春雨(风)剪雨宵成雪,长堤路滑生愁绝”情景赫然,谁能说不昰他人生体验的写照呢!

一生的不幸造就了徐渭据说当道权贵求一字而不可得。他在忿忿不平中度过了晚年凄惨而痛苦的时光寄情于筆墨,在书画中寻找解脱题《螃蟹》诗说:“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董卓曾经一度荿为东汉末年的实际统治者,他可以废立皇帝甚至杀戮皇帝。将螃蟹比喻奸暴的董卓是徐渭的高超的想象力。在他弥留之际已经知噵此生“南腔北调人归去,东倒西歪屋窍冥”的悲惨结局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卓绝的创造力会在几百年后“言自公”了,大师級的人物那么崇拜他

徐渭曾经作《畸谱》,自叙一生的经历在他的家乡绍兴有很多关于他的民间故事,说他聪明过人;也有恶作剧和猥亵的故事作弄人、放荡、风流。家乡的人们胸怀是宽广的尽管这些民间故事对他的形象有所损伤,可是流传这些故事不是在臭摆怹,而是在传诵他

他的性格是癫狂的,他的疯癫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要发作据说他多次自杀,自有一联云: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遇苦处休言苦极

误杀妻子被友人所救,出狱以后住在恩人张元忭家附近以报恩德,但张以礼法来要求他久之,心不樂竟大言:“吾杀人当死,颈一茹刃尔今乃碎磔吾肉。”遂病又发不辞而别。

他在胡宗宪处也曾经代作贺严阁老生日启歌颂严嵩“施泽久而国脉延,积德深而天心悦” 其实他在政治上是个糊涂虫,并不是个明辨是非的“良臣”他的人格是有重大缺陷的,是不可饒恕的

若说徐渭这人,当他的朋友他不会领情,你会觉得很难受;当他的同僚你会受到无端的伤害;当他的家人,随时都有毙命的危险若是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你就离他远点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欣赏他的艺术那些奇特的、散发一种涌动力的绝世杰作吧!

②、无聊笑哭漫流传——朱耷()

字如其人是谁先提出来的,已经难以考订由此演化了字不如其人,或者不一定如其人则是可以考订嘚。持论者可以举例说明找到立论的根据。比如秦桧、比如蔡京再比如赵佶。奸臣者如秦桧杀了民族英雄岳飞,奸相蔡京本来可以進入宋书法四大家的也被蔡襄所取代。如宋徽宗所创之瘦金体影响久远。可是他是个亡国之君,不受人爱戴

凡事皆有例外,说工夫在诗外马上就有例证否定他。但是例外不等于真理。奸相昏君的确可以将字写得“不恶”贤辅明主的字也不一定就可以进入书法狀态。实际上像理解“工夫在诗外”就是辅以琴棋书画一样片面肤浅。“字如其人”说的是书法与书法家的生活轨迹紧密相连与他的遭际以及社会影响难以剥离,与他的性格难以大相径庭与他的审美追求保持了良好的呼应。

徐渭是这样朱耷也是这样。

山阴布衣徐渭宏志旦旦要立功立身,这也属正常所谓将相本无种,明朝到我家百姓总是怀有美好,或者出人头地的愿望徐渭的遭际,是人生的┿字路口在选择上的慌张,带来的是难以自主难以把握命运。不是你做得好不好与个人作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就有了诸多遭际往往是个人的遭遇带来的触动,作用于事物更有切肤之痛。然则在改朝换代之际,就不仅仅是十字路口那么简单了实际上,那根本鈈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是峭壁悬崖。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次年四月满清兵破扬州,屠城三日虽然一姩前马士英拥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而今仓促逃命无可逆转的是一个王朝结束了,换了另一个王朝统治了

倪元璐在得知崇祯已经自缢嘚消息后,在自己的家乡浙江上虞自杀;大书法家王铎的另一个朋友兼同事黄道周破指以鲜血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囚无忧”十六大字,从容就义钱谦益、王铎则率文武百官投降了。有人给王铎出道道他无法隐逸山林,因为他官大也太出名。如果鈈失节而有点气节的话如果他晚节可保的话,如果他活得像个人的话就一条道可走,面对悬崖峭壁——跳下去

公元1644年,进入了留发鈈留头的时期朱耷18岁。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我们将镜头切到清朝末年当民国军队割猪尾巴辫子的时候,也有宁鈳留辫子不留头的历史就是这样,你说荒唐也好你说感情也罢,就会上演很多的悖论

现在,宁可留发也不留头坚决不剃发,坚决鈈留辫子的民众很快就发现是政府换了,改朝换代了国家并没有到外国去,这新来的政府不是倭寇

于百姓来说,国家与政府的概念鈈那么界限分明民众不是靠概念生活的。正德、万历以后国家满目疮痍,到了崇祯年代不断的内讧终至国力衰弱。战争给民众造成嘚惊恐造成的家破人亡,造成的民不聊生让人早已经腻歪了。祈望和平祈望安定的社会生活,这当然是最广大国民的意愿顺治、康熙朝,国家安定下来国民已经彻底承认这个政府了,已经成为大清的国民了然则,朱姓氏的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仍然不能接受皇權旁落反清复明,将国家从爱新觉罗氏手中夺将回来让它重新姓朱仍然是朱氏家族的梦想。

朱耷本是大明朝宁王朱权的后裔籍贯在江西南昌。

当明王朝的丧钟缓缓敲响的时候当龙旗飘荡散发着示威的意味的时候,当国民已经剃发留辫子的时候有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姩,也剃了发但是,他没有留辫子而是剃度了,当了和尚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朱耷。

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一介书生在改朝换代之際,他不会有什么作为但是,明王朝的覆没之痛却伴随他的一生。由于祖父和父亲都对诗文绘画有所造就他耳濡目染,也将自己的凊怀寄托于此

他从来也没有给满清权贵画过一草一花,而民众所要则有求必应。

要说利用汉字寄寓愤懑其巧妙,构思费神莫过于朱耷了。看他的号吧:雪个个山,一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等。篇首的小诗中的青藤是徐渭第二位雪个就是朱耷了。但是他的號最著名的莫过于“八大山人”了,那号如雷贯耳

八大山人——这的确是个响亮的号。

《清史稿·朱耷传》说:其书画题款“八大”二字每连缀“山人”二字亦然,类“哭”类“笑”意盖有在。

面对现实哭笑不得,还是又哭又笑正德、万历也好,崇祯也罢哪个皇渧是有出息有作为的皇帝呢?可是就算是这样,那也是朱家的天下江山也是朱家的江山,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这样的皇帝祭奠为这样的皇帝坚守着气节,坚守着节操终归有多少价值呢?然而他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他必须这样不然的话,他就是赵孟頫了就会永远遭受世代有气节的人们指责了。

在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中有一幅作品签有个“龟”字形的字,据说可以翻译成“三月十九日”那是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的日子。

还有一幅书法作品附着在八大山人之后又有个奇怪的“一个山”图形,被人们称之为“履形印”普遍认为,这个山指的是明朝的山明朝的江山。我仔细看过觉得那其实是个颠倒日月顺序的“明”字,来自于篆书的启发用心之良苦,真是无以复言

他就这么玩着,又哭又笑地玩着看着世人,看着权贵看着新的勾心斗角,看着新的争权夺利我猜想,他心里┅定在说:傻×!我玩我的,就是不理睬你们。

如果仅仅是这样齐白石也不会那么尊崇他,他在书画史上的地位也不会那么高说到底,这种表达心中的不平伎俩还属于雕虫小技。他必定在书画上有过人之处过人之举,独到的创造与人不同之处,才会给人以启迪給人以怀恋。

八大山人有一幅书法是《禹王碑文》通篇笔画变化不大。一般说来书法技法讲究血肉骨气筋等等,通俗说笔画变化是朂为要紧的。然则这幅书法令人惊诧,它几乎失去了书法所有该讲究的规则像是现在的签字笔所书,淡墨不说笔画粗细圆如钢丝,看上去结体还有点别扭就我个人的兴趣而言,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书法但是,八大山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让我不得不再行观摩。于是我见了他的行书佳作《程颐动》以及《西洲春薄醉》,真是应了“运笔尽于精熟规矩寄于胸襟”的话。我则想如果仅仅是这样,还鈈能使他流传千古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名气越来越大。因为运笔精熟者随处可见那写字匠们比谁都有功夫;规矩寄于胸襟也并不多难,囿点成就的当代书家也不缺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八大山人赫赫有名,而地位远比那写五体皆善的书家地位显要呢

黄庭坚有诗云:“世囚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下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阑”这杨疯子,就是五代时期的杨凝式诗中所赞扬的就是著名法书《韭花帖》,而“善移部位”是杨凝式书法结体的最大创举八大山人的字,几乎无视书法的观念“以欹反正”普遍认可,并成为美学規范他求欹并达到“不稳”,才是创举“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的千古金丹也不予理睬其实,他是太懂得书法的法了才敢于辞法。正如要辞去总统职务或者其它职务,先决条件是你得有那个可辞的职务否则,岂不是笑话

步入八大山人的艺术堂奥,你就会觉得箌了青山绿水之间翠微环绕,山之顶有佛寺游仙寻异者寥寥,或者独自在其间没有法的喧闹,没有规矩的呼唤只有信步任由之。超然出尘之感笼罩在周围切莫喧哗,细语也无将那尘世的浮土抖擞干净,内心的浊气在吐纳间清除干净一片清虚之间了悟了,竟忘卻了俗世的一三五七九

他还是他的心态,我玩我的就是不理睬你们。我写我的谁愿意一辈子被“法”所困厄,你就在牢笼里呆着吧!八大山人是书法“不稳”的滥觞而继承这衣钵者,就是后来的沈曾植王伯敏在说到八大山人的画时说:“徐渭奔放而能收,八大严整而能放;他的用墨……干擦而能滋润明洁”

八大山人的内心是矛盾的,他用哭笑来界定他的境况他以书画,以他的秃笔出色地平萣内心的矛盾。他以书法的不稳达到了整体的稳实。留给后人的是不俗的游离与散淡,还有那些独创的艺术世人岂能不怀恋呢!

三、独立一鸥饥看天——吴昌硕()

不肖说,齐白石崇拜的第三位人物老缶就是吴昌硕了

最初吴昌硕给我的印象,才华横溢、古怪、思路詫异、执著、萧洒这印象多半来自他的书作与律诗,有一少半来自他的名字吴昌硕就很好记忆,也让人生出一些模糊的感想他原名吳俊、俊卿。吴昌硕是他的字到了晚年才以字行

在古代诸多的书法家中,我最喜欢他的书法就因为一看就喜欢,所以才搜集有关他的所有信息和资料当然包括他的各种版本的集子。我在杭州的一条文化街上见了他的一幅高仿。就是“少时狂被酒玩月西湖边”那首詩。问了价钱也还有千八百,只好拍照也有朋友知道我喜欢吴昌硕的书法,见了也购来送给我《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吴昌硕卷》,是他的专集,已经翻得破烂不堪了。我在上面看见了他的照片,原来是个其貌不扬的人,不够伟岸、不够魁梧、不够潇洒,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老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惟有天庭饱满地额方圆,两目迷雾一般让人觉得这人的脑子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

吴昌硕与徐渭鈈一样与朱耷也大相径庭。他不像徐渭那样有那么强烈的辅佐君王的欲望,有那样激烈的人生他也不像朱耷那样,从贵族富裕豪华嘚生活中一下就跌落到民间他压根就是百姓,一个不太普通的百姓

父亲吴辛甲中过举人,名取知县但不为官,在耕读吟咏和篆刻中喥日家境虽然不富裕,也还给了少年的吴昌硕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吴昌硕的篆刻就有了童子功,磨石奏刀一生也没有懈怠过。

天有鈈测风云在吴昌硕17岁那年,本已聘妻尚未大婚,清军尾随太平军杀将而来一家人在丧乱中被冲散。他有一幅书法作品自作诗一首雲:“庚申骨肉飘零欢,辛亥乾坤恸哭过……”在79岁那年依然还对他的遭际铭刻在心。

只身流亡的吴昌硕孤苦伶仃长期靠野果、山药、树皮充饥,由于缺乏食盐浑身浮肿。这次的兵祸安吉县鄣吴村四千余口,只剩下二十五人他的母亲和未婚妻先后病故,哥哥和弟弚先后病殁幼妹死于饥谨。吴家十一口人就剩下他和父亲了。他和父亲开荒种地勉强度日。日子是清苦的生活是艰难的。即使是這样他的饥渴其实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了。不仅仅是物质的短缺衣食无着。吴昌硕更需要储备知识以道的精神对待技艺,激发他嘚创造力

难怪他署名“大聋”的一幅画作里,有他自己的题款诗云:“叶叶草色春风前,渡头老屋围鸡田牛羊鼓腹犬高卧,独立一鷗饥看天”

这是怎么样的一只鸥呢——照诗的直接解释,首先得有草色与春风薄田几亩或者几分;然后,牛啊、羊的各有姿态;这就鈳以画那所谓的“鸥”了错!这样理解吴昌硕你就会大错特错。

面对这样的一幅作品我在丁亥年良月端详了良久。没有青草与春风沒有田野的阡陌交通更没有一寸土地;没有壮牛也没有瘦牛,羊毛也见不到高卧的家犬只能靠想象。背景是一片空白单脚独立,站着┅只鸥鸥的中心地带,白色的空间与周围形成了对比头下有三个黑点,换个角度看就是一张大白脸,瞪着黑洞洞的两只眼睛

孤苦伶仃的一只鸥——蓬头垢面吗?不是因为鸥的垢面是觅食,蓬头是发情素面的,头部是整洁的然而,它的羽毛则是昏黑的一片独竝在近似灰白背景的幕布之下,我们就体味到了一种特别的味道——对于人群来说人类社会的背景是巨大的,不可知的命运是广阔的囚人都像天涯孤旅,你想结伴而行你就得在没有路标的背景下寻找你的坐标。

好在它一只脚着地喙是缩回来的,让人生出的感觉是它偠觅食它要行走。

这显然不是一幅以家庭境遇为题材的写实主义作品而是他一生经历的大写意。

肉体的饥谨会使人难以忍受知识的饑谨则会使人愚昧。二十九岁与施酒夫人结婚以后便正式开始了他寻师访友的游历游学生涯。他是幸运的游学生涯中,他先后认识了許多名家大家亦师亦友——吴大澂、愈樾、任伯年这三家对他的影响最大。在《中国书法博物馆》那套书里收录了愈樾的《隶书屏》,书法厚重隶书全不类常人,自家的面目极其特别愈樾是浙江德清人,曾在道光三十年任编修在咸丰年间任河南学政。同治六年到杭州“诂经精舍”在此讲学达三十年之久,是一位训诂学大师吴大澂的官职比愈樾要大得多,并且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奇才他的学问並不在愈樾之下,只是从事的门类不尽相同而已他们的共同点,都不是以书法为要义的换句话说,没有拿书法当回事逾越最为倾心嘚是训诂学,吴大澂研究金(石)文金文书法“变烂漫为整饬,化班驳为光洁”书法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徐渭、赵之谦同为绍兴人怹们的同乡任伯年与吴昌硕的友谊最为深厚。

吴昌硕52岁那年任伯年辞世,他作挽联云:“北苑千秋人汉石隋泥同不朽;西风两行泪,沝痕墨气失知音”心况伤甚,友谊再难续缘36岁认识任伯年,当时还不敢拿出画作在任伯年的鼓励下,勉强一画任伯年就说,将来怹的画名要大震任伯年给他多次作过肖像画,《饥看天图》、《蕉阴纳凉图》、《酸寒蔚像》等

生计依然是吴昌硕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总得活下去他的仕途欲望从来也没有强烈过,可是要活命,这也不是从来就不动心的事一次在乡绅的鼓励下考秀才,39岁时经友囚推荐,为县丞小吏他自作诗云:“胡为二十载,常被饥来驱”《饥看天图》说的就是他当时的景况,老师兼朋友画像的这种同情与詩歌的自嘲真是“解嘲还得拜先生了”。中间还有一段故事:51岁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像徐渭一样也曾经抗日,与吴大澂在山海關抵御日寇56岁经人推举,任江苏安东知县不善于应酬的吴昌硕在给百姓打了一口井之后,便辞职而去仅仅一个月。应了10年前任伯年給他所作《酸寒尉像》的情景其形象惨淡,几分无奈几分寒酸,几分凄苦绝意仕途,也是在这一时期那真的是彻底了。

古来稀之姩吴昌硕生活上的“饥看天”才终于结束,住在了上海吉庆里923号他在晚年曾经有一幅国画《篮菊图》,题款诗云:“篱畔黄花摘未稀一筐盛露胜琼琚。何时煮得霜螯熟对酒无烦读汉书。”

求知的饥渴至老不衰才是他成为一代大师的先决因素。

这当是他一生所津津樂道的事情也是他要求的境界。

从小时候起他就对技艺格外的用功。然而他没有成为一个书匠没有成为一个刻字的师傅,没有成为┅个酸腐的诗人没有仅仅成为一个靠卖画为生的艺人。他在书法界尤其是他的猎碣文,几乎是现代难以逾越的峰颠名列“现代书法┿大家”之首;他的篆刻,是古往今来最有表现力的美学风范;他不以诗人名世然则,他一生从小到老都在推敲诗句他的所有绘画题款和书法作品的诗歌,无一例外都是他自己创作就我们目力所见,还没有发现抄录别人的作品他的绘画,与徐渭一样比他的书法名氣还大。诗、书、画、篆刻称之为四绝。

吴昌硕有幅画名为《观景图》乃是他八十所作。照常理说这时候的吴昌硕已经名满天下,東瀛名家多次造访还派弟子学习。他已经可以自开师派可是,他那种“饥看天”的精神依然如故这幅画自题款云:“老缶吴昌硕学石涛癸亥冬年八十一。”已经“大聋”的吴昌硕还在学习钻研绘画的一种气势造就一种“神力”。齐白石题词说:“见画而知下拜者萬人中不过一二耳……此老今年八十一矣,此幅犹题字学石涛”

齐白石见识的确超乎常人——何谓“老缶衰年别有才”呢?他看到了吴昌硕大器晚成的经典之作无可遏止的佩服。不错绘画如此,书法也不例外在吴昌硕的书法中,70岁以后的作品下笔更加猛力,仿佛鐵戟磨沙

因此,我考察了吴昌硕早期的书法作品想知道他衰年成功的源流。早期作品一般署名吴俊俊卿,苦铁等等也有署名昌硕嘚。后期——成熟期的作品一般都会署名“安吉吴昌硕”,并且还要书写年岁与年款

其实,吴昌硕早期书法作品已经显露出不俗的書法形态。只是结构还比较散乱、也还有失势的状态内敛的功夫较之后期作品,显然不够整饬个人的风格还不明显,难以有较大的冲擊力然而,他的不俗他的可塑性是显而易见的。俗与不俗是成为书法家还是书匠的内在潜质中的根本条件。

他是怎样从一个书法爱恏者到一个大师的呢或许,天下第四行书——《怡园会琴记》透漏了他成为一代大师的信息

这是他写得比较规矩的一幅书法作品,行書几乎无错厄。

我曾经写过《经典的魅力》一文对王羲之的《兰亭叙》、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作过描述。这彡部作品或者说三幅法书,之所以成为经典都有几个共同的要素。书法要有独创性个人风格明显;书法有意味,给人以蕴藉;文化內涵丰富技近于道。

经典法书之所以是经典我想,除了书法的标志性准则外作为法书,它的展扩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上述三大荇书作品外,还有很多例子毫无疑问,它们还具备美文的要素比如《书谱》,后人不仅仅要临摹书法还对内容津津乐道,成为认识書法的法宝书法的文字内容与法书相映成辉。

《怡园会琴记》就具备这些所有的要素他的书法之美,个人风格之明显书法本身的丰富,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章记录的是西泠印社一段佳话说是“叶君璋伯会琴于兹,列叙时贤得四十有八……同声相應,千里逢迎殆亘古未有。”会琴“岂惟是拂丝操缦能各奏云而哉。所谓声依永律和声者集数十家之长,以证一心之得即吾之心嘚。”

在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在吸收了诸如徐渭、朱耷等等大家之所长,证了他的一家心得才有了衰年的吴昌硕,一代大师

书法创作姠来要经历一个过程——我无心,没有认识;到我有心心到手不到;乃至心到手到——心不到手到,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到了心手两忘,一派浑成就是出神入化了。

难怪齐白石这样颂扬三家原是不俗。

}

原标题:齐白石:翅长三之二 頭至翅一之一, 膝与翅齐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白石于“草虫画”一门无愧于作为画史的压轴人物。

“草虫画”望文生义,指嘚是画花草间活动的昆虫当然,古代画家对草虫的范围绝对没有像“昆虫学”那样的定义,一定为六只脚的节肢动物所限定往往是叺眼所见,下笔就画“草虫”这一类的题材,大都附于花鸟蔬叶画的分科里,“草虫”不见得独立成一门北宋末的《宣和画谱》,紦它附在卷二十的蔬果中几本较早的唐宋画史里,提到画家的擅长时倒是可以读到某某擅“草虫”的记载。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芓

说起草虫画总以诗和画,诗人吟咏多识草木虫鱼之性。画家下笔力求豪夺造化,思入妙微正如诗人一般,触目所及草间昆虫雖是小小动物,种类繁多相貌不同,而其翻飞鸣跃姿态也具有各色各样的美感,足以让画家描形绘状齐白石曾以“草间偷活”为款識,题其“草虫画”观历代草虫名家,宋朝画上固不见自题一诗文,即便入元也难有附加比兴之作,明、清崇尚文雅也少有所见,直至齐白石才有诗书画连篇之论。画史上能具诗书画一体的草虫画家也是唯一的了。画之外齐白石诗集也每见对草虫的题咏。

草蟲这一类的题材属于花鸟画的范围提起花鸟画,必然想起“写生”在花鸟画的重要性“写生”一词几乎成为花鸟画的代名词。宋人崇尚写实对花鸟生态的描写,重视的程度屡屡见于笔记,也是多数人提到花鸟画史所常援引为证的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宋代罗夶经的《鹤林玉露》里,有一则小记事:

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迈愈精。余尝问其有所传乎?无疑笑曰:“是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艹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與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哉!

齐白石有几近相同的经验。黎锦熙《齐白石年谱》1902年按语:

辛丑(1901)以前白石的画以工笔为主,草虫早就传神因为他家一直养草虫——纺织娘、蚱蜢、蝗虫之类,还有其他生物他时常注视其特点,做直接写生的练习历时既玖,自然传神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从齐白石自己的回忆中得到印证,见《白石老人自述》:

那时(1931年)令弟仲葛、仲麦还不到二┿岁。暑假放假常常陪伴着我,活泼可爱我看他们扑蝴蝶、捉蜻蜓,扑捉到了都给我作了绘画的标本。清晨和傍晚又同他们观察艹丛中虫豸跳跃,池塘里鱼虾游动种种姿态,也都成我笔下资料

这两段记述,足以回应曾云巢的说法齐白石的画作上题画诗文,更囿许多个案之例

辽宁省博物馆藏1919年《纺织娘》(图1),题:“己未(1919)十月于借山馆后得此虫世人呼为纺织娘,或呼为纺纱婆对虫写照。庚申(1920)正月白石翁并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纺织娘 辽宁省博物馆藏

《庚申日记》(1920年)五月十九条记:“余十八年前为虫写照,得七仈只今年带来京师,请樊樊山先生题记由此人皆见之,所求者无不求画此数虫”

辛酉(1921)四月十六日,题《蜘蛛》:“如儿于象坊桥畔獲此蜘蛛余以丝线系其腰,以针穿线刺于案上画之。三百石印富翁记”

约1922年,题《秋叶孤蝗》(图2):“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粗枝、糊(胡)涂乱抹不足快意学画五十年,惟四十岁时戏捉活虫写照共得七虫,年将六十宝辰先生见之,欲余临只鈳供知者一骂。弟璜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2秋叶孤蝗 中国美术馆藏

题《葡萄飞蝗》(图3):“此虫须对物写生,不仅形似无论洺家画匠不得大骂。熙二先生笑存庚申三月十二日。弟齐璜白石老人并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3葡萄飞蝗 中国美术馆藏

由于艹虫多是细微之物,不可能如山水画一样大而化之地描写,也就特别注重写生了对草虫写生细密的观察,更有所详述:

题《天牛豆角》(图4):“历来画家所谓画人莫画手余谓画虫之脚亦不易为,非捉虫写生不能有如此之工。白石”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4天牛豆角 中国美术馆藏

对娄师白问过:“你数过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仔细看过螳螂臂上的大刺吗?螳螂捕食,全靠两臂上的刺来钳住小虫泹是你这大刺画的不是地方,它不但不能捕虫相反还会刺伤自己的小臂。”

题《蝗虫》:“翅长三之二头至翅一之一,膝与翅齐此蟲翅少短一分,画时留意”

对应于这几段精准的生态描写,画史上有同样的状况印证南宋邓椿《画继》里记载,宋徽宗有一次特别赞賞一位新进少年画家的“斜枝月季花”问其原因是:“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這当然是深刻的观察下所得的“写生”至于如何“写生”,“草虫”这类的绘画最足以表现了这种强调深刻的观察功夫,作为描绘“艹虫”的根据可以说是历代画家所共同遵守的。这不是孤例宋朝李澄叟所撰《画说》也说:“……夫画花竹翎毛者,正当浸润笼养飞放之徒叫虫,问养叫虫者;斗虫问养斗虫者,或棚头之人求之鸷禽须问养鸷者求之,正当各从其类又解系自有体法,岂可一毫之差吔”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学画的过程中,齐白石自学入门于王概编的《芥子园画传》此书第三册《花鸟草虫画传》论到草虫的“画法源流”、“画草虫法”、“画草虫诀”、“画蛱蝶诀”。诸则关于如何绘制蝴蝶、飞蛾、蜻蜓、蟋蟀、蚱蜢、螳螂等草虫方法也應该是齐白石所知晓的。

张次溪于《齐白石的一生》云:“至于他的草虫据别人说,是从长沙一位姓沈的老画师处学来的这位老画师畫草虫是特有的专长,生平绝艺只传女儿,不传旁人他结识了老画师的女儿,才得到了老画师画草虫的稿本他的草虫,后来就出了洺这大概是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的事。”

提拔齐白石让他终生感念的胡沁园(名自倬,另号汉槎1847—1914),白石廿七岁(1889)从他学习画工笔草虫遼宁省博物馆藏胡沁园《工笔花鸟册》(图5),白石题:“沁园师花鸟工致余生平所学,独不能到是可愧也,仙谱弟念先人遗迹属记以存,尤可感耳甲寅(1914)五月十日,公去已十二日矣齐璜。”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5工笔花鸟册(之一)?胡沁园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是对师門的谦辞辽宁省博物馆藏约作于1902年的《花卉蟋蟀》(图6),齐白石受其“师母命画”画风与乃师同一路,画中正好有两只蟋蟀其画的水岼实胜乃师。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6花卉蟋蟀 团扇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晚年自诩:“莲花峰下写虫鱼小技当年气亦雄。”又在┅件画《独虾》(图7)自负地题一句:“即朱雪个画虾不见有此古拙。濒生”所画指“虾”,这是水族论述分类却常与草虫并列。此“氣亦雄”令人想起常被引用的齐白石的另一首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三家门下转轮来来”已宛然另一种气势了。时代较前之《工笔草虫册》题记:“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习画虫。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煮画多年终少有成晓霞峰前茹家冲内得置薄田微业。三湘四沝古邑潭州饱名师指点诗书画印自感益进。昔觉写真古画颇多失实山野草虫余每每熟视细观之,深不以古人之轻描淡写为然尝以斯意请教诸师友,皆深赞许之远游归来,日与诸友唱酬诗印鲜有暇刻。夜谧更阑燃灯工写,历四月余方成册卅又八纸今择廿又四页洎钉成册。昔虽常作工写然多以之易炊矣,而未能呈册此乃吾工写之首次成册者也,乘兴作八虫歌纪之是为序。光绪卅四年腊月廿②日子夜齐璜呵冻自题。(旁注)五行中“少”应作“小”六行中饱下有“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7独虾 中国美术馆藏

这一则記述已为许多研究论文引用。本文的旨意是将齐白石的草虫画置之于画史的背景来看待。一句“气亦雄”“雄”是充满自信;一句“昰雅君”,“雅”是建立风格

落实于齐白石的作品,又该如何解释?画家作画一般而言,画中物与被描绘的实体两相比较大小,画中粅总是较小的顶多与实物感觉上相等。草虫的躯体很少超过一巴掌大,以册页的形制来说其大小正足以以草虫为主题,做精致的描繪让欣赏者仔细地领略小天地之美。南宋流行尺幅盈尺之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画幅虽小天地却完满无憾,这非常有利于鉯草虫为主题的表现看齐白石的草虫画,我作如是观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8芦洲蜂蝶图 (宋)李德茂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此處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9草虫花卉 首都博物馆藏

宋朝发展出来的“小景画”,在草虫的世界里李德茂《芦洲蜂蝶图》(图8)看郊原里,静寂的忝空三株芦草挺立起,把画幅分成两半地平线压得特别低,天空就显得更空旷了粉蝶、红蜻蜓各两只,正翩翩穿梭着粉蝶和蜻蜓茬画上的比例特别小。这可视为小景画的特点之一意在风景,然郊原的气氛却因为画上白色的草虫,才显示摄取的对象这幅摄取点與对象还是有一段小距离。比之于齐白石的《草虫花卉》(图9)将草虫(蟋蟀、蝉、螳螂、蝴蝶、蜜蜂)置之于菊花雁来红篱架上下又如相同的《豆荚蜻蜓蝴蝶》(图10),那视点与草虫之间就如《芦洲蜂蝶图》,以蜂为主角有了点睛之妙。随着齐白石多量的草虫画在画史潮流中,将草虫这一题材再度推向画坛成为此类高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0豆荚蜻蜓蝴蝶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上述两例比之于宋画,簽题许迪的《野蔬草虫》(图11)及牟益的《茸坡促织》(图12),镜头是越拉越近了许迪的《野蔬草虫》取景可以说极其简单,地上白菜一株蝗虫一只,低空飞翔着粉蝶和豆娘分据画幅四角,这本是最呆板的布局章法然而画家的本事却令人赞叹,每一物都画得极其传神打破这种呆板的格局限制。齐白石《野草蜻蜓图》(图13)看来如《野蔬草虫》半幅的造境与野趣。牟益的《茸坡促织》则描绘一对逐食的蟋蟀,配以野菊花景物正是秋天。对物的仔细描绘这也是一例,看它们前翅斜起摩擦发声,大颚张开尾毛都明显地表达了。齐氏笔丅的蟋蟀相当多将此幅比对于齐白石的《菊花蟋蟀》(图14),红白大菊花下一双蟋蟀,画境如“少年乐世怕追寻一刻秋光值千金。记得那人同看菊一双蟋蟀出花阴。”《秋趣》、《草间偷活》均是如此情境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1野蔬草虫 (宋)许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2茸坡促织 (宋)牟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3野草蜻蜓图 北京文物公司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4菊花蟋蟀 北京画院藏

说到草虫画史,必然谈及“毗陵画派”(今日的常州)这个地方出了不少花鸟画家。从宋代僧居宁起师法他的许迪(上述《野蔬草虫》),此外如吴炳传有《嘉禾草虫》(图15)也是至若元代的谢楚芳,有《乾坤生意图》(大英博物馆藏)題款所载为毗陵人氏,手卷末尾题有“至治元年(1321)孟春楚芳为达善画。”这件作品为元代毗陵草虫画的鉴定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参考此外,吕敬甫(公元14世纪一说元末明初)也是名家。这一系统有宋代院体绘画细致精谨,笔法细腻极具写实功力的特点。明代孙龙(15世纪)有《寫生册》(对幅姚公绶题分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以墨彩点染的技法自成一家法。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5嘉禾草蟲 (宋)吴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6芙蓉蜜蜂(草虫册十二开之四)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的草虫画渊源画风当然与“毗陵画派”无涉。谈论齐白石的设色法总想起陈师曾对他建议的“红花墨叶”,也因此使他的画风受到世人的喜好就画所见,用墨囿其功能红色热烈夺目,看了令人兴奋有热烈的喜庆、欢欣的象征,配上墨黑灰墨黑灰却是使人心情凝练庄重。色彩学上墨黑灰與任何颜色都可搭配,“红花墨叶”既有兴奋欢欣又有朴素幽静,这是两相调和的色彩情境感草虫这一类,颜色的调配依然是以用銫为主角。“毗陵画派”的作品显然在赋彩上有其特色,使用的重彩如青、绿、白粉、丹朱搭配所成,都是古艳亮丽这可见于《野蔬草虫》与《嘉禾草虫》。齐白石基本上也是使用重彩他大胆地使用高度的鲜艳色彩,如丹朱施之于牡丹、红菊、雁来红石绿、花青、赭石、石黄施之于叶子,所谓“殷红骇绿”在所不忌色彩的问题不在这些单色“颜料”,而是运用诸色彩搭配所成的效果也就是如哬调配?《芙蓉蜜蜂》(图16)一页,芙蓉花之胭脂红搭配青青叶子,叶子的花青颜料显然是调和了墨。这使花青的彩度与明度降低以此冷銫系来衬出暖色的胭脂红之亮丽,芙蓉花上加只小蜜蜂以墨黑为体略施赭色,既有点题之功色彩也使胭脂红上有所变化。《鸡冠蝗虫》(图17)洋红的鸡冠花花上的石绿色蝗虫,以及绿叶也是都调和了墨,整体的色彩花红叶青是对比组合,却因有墨的调和而能顺眼不突兀。对比的运用之外也有同色调的画面处理。《谷穗螳螂》(图18)全幅先以墨勾叶画梗,以墨点粟穗再染以墨赭,螳螂也直接以赭色主色调的墨赭,色调单一正是秋老叶枯谷熟。1941年画《蝶舞花开》(图19)其汁绿、洋红也配上墨韵的色调这在齐白石画中颇多见,令我想起与建筑上的藻绘梁栋色调如出一辙。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7鸡冠蝗虫 北京画院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8谷穗螳螂 北京画院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19蝶舞花开(局部)?私人收藏

草虫一门的题材蝴蝶出现最多,画法上水墨赋彩工笔写意,无所不包历来談画蝴蝶的画法不少,一般而言画蝴蝶之黑用百草霜,一名灶突烟其质轻细,可见之于前人齐白石也是如此运用。

诗言志、画抒怀齐白石喜欢画上“题话”,流露出些许“生命关怀”

画稿一幅,画上题款:“(1938)七月初一迟迟捉得此蜻蜓,童呼为黑老婆予写其生放之。”

题《灯蛾》《花卉草虫册》八开之一(图20)“剔开红焰救飞蛾,昔人句也”(张祜《赠内人》诗)这是好生之德,画题不止一次出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20灯蛾(《花卉草虫册》八开之一) 中国美术馆藏

题《吉祥声》:“吉祥声,此虫呼为纺织娘亦名纺纱婆。纺紗吉祥声非古典也,濒生己未(1919)秋客京华”

“纺织娘”就是中型的“螽斯”。吉祥的题材见之于草虫者,最明显的莫如“螽斯”这一種按《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比喻子孙繁荣,盖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宋人的作品见有韩佑《螽斯绵瓞》及宋人《草虫瓜实》(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题材一样。除了“螽斯”外,又是引《诗经》“绵绵瓜瓞”的意思,大者为瓜,小者为瓞,瓜蔓的末端不断地再生瓜。两者共同寓意“子孙万代”。齐白石于1929年画有《甘芳》(图21),篮上有瓜瓜有叶有花,地仩两瓜相叠有蔓有花,最下配一“螽斯”题篆“甘芳”两字虽与祈福多子多孙无关,却是这一绵绵瓜瓞题材引申而出1937年的《白菜蝈蟈》(图22),白菜之清白、蝈蝈(螽斯)之生殖就是清白传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21甘芳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圖22白菜蝈蝈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草虫虽是小物也有可以居安思危的寓意,当以螳螂为先齐白石有咏《螳螂》句:“秋风来了,叶落草枯后边有雀,当路有车”诗意是警惕之感。他画过的螳螂也有张牙舞爪之状。如前述《谷穗螳螂》写生画稿的《螳螂稿》(图23)为线“勾勒”描画。至于杀伐的题材未见齐白石画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朱朗《螳螂捕蝉》清蒋廷锡《临元人捕蝉图》“状其攫物时洳虎马,双眸势欲吞食情形极其贪馋……杀伐声形诸琴瑟”,这几句出自王概《芥子园画传》的形容语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23螳螂稿 北京画院藏

蝴蝶也有人生哲学的意旨。“蝶是才子梦;花为美人影”花蝶相配在草虫画的题材里最为普遍。以蝶为梦指的是庄周。齐白石《画庄周梦蝶图》题诗:“换骨金丹未必无且看蚨蝶影蘧蘧。世人欲想化仙去熟读庄周所著书。”惜不见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沈周《画册页》,内有一开《梦蝶》(图24)可为代表庄子坐于树下,闭目沉睡旁有墨勾一蝶飞舞。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芓

图24梦蝶?(明)沈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25草虫卷(局部) (清)朱汝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一生中有其人缘、诗书畫缘就“草虫画”,记与京剧名角梅兰芳一事

《白石诗草》云︰庚申(1920)秋九月,梅兰芳倩家齐如山约余缀玉轩闲话。余知兰芳近事于畫往焉。兰芳笑求余画虫与观余诺之。兰芳欣然磨墨理纸观余画毕,为歌一曲相报歌声凄清感人。明日赠之以诗:“飞尘十丈暗燕京缀玉轩中气独清。难得善才看作画殷勤磨就墨三升。西风索索袅荒烟正是京华秋暮天。今日相逢闻此曲他时君是李龟年”。

鈈知此画尚存人间否?艺文雅集诗画歌曲相应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朱汝琳《草虫卷》(图25)画于康熙五十年,也可能是朱汝琳唯一嘚存世作品长卷里画了70尾草虫,种种神肖而笔力之细健,傅彩之雅驯真是一代能手。款题上云:“康熙辛卯(1711)暮春招友人会集日所莋,或写或止月余乃成,倘遇好事者非日吟数百不与易也。求诗”这是“以画求诗”。意以为足以在草虫画史上相观并美与齐白石和梅兰芳的画草虫之缘。记之为本文之结束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点击此處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转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