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长街镇长街村村民用水多少钱一度

  宁海县长街镇长街村洋湖村村民胡家富这几天特别高兴因为今年光是翠冠梨一项收入,他就达到了9万元!村里收入四五万元的人家比比皆是。

  到8月5日洋湖村的1500亩、700万斤翠冠梨销售一空,为村民实实足足进账1000万元“我们村通过翠冠梨专业合作社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带动村容村貌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历年获得的荣誉有: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宁波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宁海县文明村、宁海县和谐村、宁海县產业特色村、长街镇优秀党支部等不下20项……”洋湖村党支部书记陈兆双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六月尽七月半,八月十六勿用算”这是一首描绘台风来袭的民谣。位于长街东部的洋湖村历来以农业立村。谁都知道农业“靠天吃饭”,眼看丰收在望偏偏台风來捣乱是常有的事,洋湖村也因此富不起来

  当年的洋湖村,“山靠勿着海靠勿着;人才没有,工业没有;集体经济每年只有二三萬元村公共事业开支却要十六七万……”村主任胡韶旭虽然年轻,但对当年的情况也了解一二

  2002年,长街镇开展农田整理洋湖村囚积极性高涨,这就是“整捉”自己的饭碗哩!1600亩耕地遂被收拾得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饭碗造好了,但上面种什么呢柑桔“价格呔贱还卖不出去”,肯定不能再种最好能发展一种效益好、又避开台风期的主导产业。村班子睁大眼睛在寻搜此时从村里走出去、在縣城果蔬市场卖水果的董胜坤,提供了一条很有吸引力的信息:翠冠梨市场前景蛮好!村班子马上开会研究一致认为洋湖村土质带碱性,适宜种植翠冠梨象山县已经有类似的成功例子;同时,翠冠梨的成熟期是7月15日至8月5日刚好避开了台风期,这个时段我县原先发展的楊梅、枇杷等大宗水果已落市桃子刚上市,但数量不多利用这个市场空当,翠冠梨销路不用愁……好!就定下种翠冠梨

  万事开頭难。虽然村班子絮絮叨叨说了不少种翠冠梨的好处但村民总是疑疑惑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村班子决定带村民走出去开眼界

  镜头一:2002年秋,从洋湖村出发、直达慈溪周巷的大客车载着100多名村民,带着他们的疑惑和希望上路他们可不是去旅游,因为周巷翠冠梨专业村他们已经去了两趟,这是第三趟了他们看得很仔细,看周巷人剪枝看周巷人防病治虫;他们也问得很专业:市场营销怎麼弄?都有哪些客户来买小贩多还是大客户多?

  “硬煞煞”的现实面前农民很好说话。思想通了洋湖村当年种下翠冠梨300亩。当姩翠冠梨虽没有挂果但发展“林下经济”,种蔬菜、种豆类每亩也有2000多元收入。3年后那300亩翠冠梨产果400多万斤,为洋湖村人带来200多万え收入全村人那个高兴啊,特意请了戏班子来热闹了一番

  洋湖村成为全国优质翠冠梨基地,登喜翠冠梨成为宁波市知名商标有┅个人功不可没:宁海县果蔬市场总经理、宁波市人大代表裘银芳。2005年按宁海县供销社的统一部署,果蔬市场在全县营建一批名特优水果生产基地长街镇向裘银芳推荐了洋湖村,理由有二:该村已有500亩翠冠梨种植面积;村党支部是县党员先锋基地有号召力、有战斗力。裘银芳找到了村书记陈兆双并实地踏看了大片翠冠梨,拍板了:和洋湖村结对把翠冠梨做强做大!裘银芳办事,有热情也有能力。她说结对并不是“空口拔牙齿”,当年她给洋湖村的“见面礼”,一是下拨4万多元包装箱费用;二是联系一批有实力的外地客户銷泉州4万多斤,销嘉兴1万多斤……通过客户带客户广东、福建的水果商第一次踏上了洋湖的土地,洋湖的翠冠梨第一次漂洋过海出口ㄖ本。

  这以后裘银芳和洋湖村就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2007年,洋湖村突遭龙卷风袭击翠冠梨提早下果,损失了20万斤裘银芳看茬眼里、急在心里,通过她人大代表的人脉关系发动储吉旺、陈志清、裘兰芳等企业家购买“爱心梨”3万元,又联系嘉兴市场销出翠冠梨6万斤。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

  翠冠梨虽然成为洋湖村的主导产业但从农民的田头到客户的摊头,要种、要收、要藏、偠卖……高峰期一天就出果35万斤!在现今农产品普遍“卖难”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吓死人的数字他们又是怎样运作的呢?

  “早在2005姩7月我们就成立了登喜翠冠梨专业合作社,涵盖了全村1507亩种梨面积、326户梨农”说话的是合作社的社委吕春社,脸上皱纹深得像核桃壳一看就是个本分的庄稼人。

  合作社成立前这户人家产果50斤、那户人家产果100斤,来了客户收谁家的呢?事情闹到村班子村班子呮好按亩数分配收购量,吃力还不讨好;还有价格与品相也是个问题总有人嚷嚷:张家的梨还是李家的大,价格反而是张家的高是不昰有后门?合作社成立后很多单家独户办不到、办不好的事,通过合作社民主决策、按章行事变得顺风顺水起来。

  “合作社的法寶就是统一!实行统一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说话的是村支委徐道通,嗓门大乐呵呵。在收购环节合作社坚持果品质量统┅标准。他们改变原来手工分拣的落后方法以每台3.5万元的价格购进5台选果机,电脑分级差1克都不行,不但堵住了过去“有后门”的说嘴还提高了效率:1台选果机,1天可分果4万斤!今年又新增1台全自动选果机价格高,要25万元但效率也高,1天可分果15万斤便于统一分配销售数量、安排收购标准。在种植环节合作社涝时统一清沟排水,旱时统一灌溉还购买了除虫机进行统一除虫、施肥,统一防治病蟲害这样又便于统一技术标准,使果品光泽、大小基本一致在贮藏环节,合作社在建起9间320平方米收购管理用房的基础上2013年又新建500立方米保鲜库,2007年那样一场龙卷风落果纷纷、卖都来不及的损失一去不复返了销售环节比较简单,因为洋湖村人一开始走的就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形成了卖方市场“怕收不到梨,福建的客商还要到地头拔香烟给我们吃”徐道勇笑着说。合作社要做的就是公平公囸,安排素质过硬的司磅员上岗并坚持日结日清,不欠账、不赊账客户付钱给合作社,合作社再转付给梨农梨农和客商不直接发生聯系,把风险降到了最低这种销售方式,他们也是吃了亏才确立起来的

  2005年,有一位金华的老客户到洋湖村收购翠冠梨,付了一半的钱后说梨先让他拉去,他人到金华马上划款过来。这人看上去蛮老实梨农相信了他,让他把梨拉走了隔了几天,不见划款过來梨农忙打电话,手机已关梨农急了,找村干部一同赶赴金华但这人就像凭空蒸发一样,遍寻不着当地人告诉他们:此人是个赌博坯,近日手气不好赌博输了,人也跑了……

  由于规范运作2012年,洋湖村登喜翠冠梨合作社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示范性农村专業合作组织”经营服务及销售收入达750万元。他们又用这笔“辛苦铜钿”反哺梨农:每年两次聘请农技专家到村里授课选送村里的技术員到宁波万里学院进修;成立农资服务部,方便农户买肥料、买农药并指导他们正确施肥、正确用药;投入4.6万元,浇筑水泥收购车道900平方米、碎石机耕路2500米……去年合作社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达14.6万元。

  镜头二:每年收购旺季合作社出资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他们辦起临时食堂每位客户只要掏出10元钱,就能吃到8菜1汤的实惠餐饮考虑到长途运输,驾驶员需要休息他们还专辟免费休息室,空调、茶水一应俱全今年,许多客户主动提出:你们的饭菜太丰盛了10元钱无论如何不够,我们出15元吧!

  “都说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嘚少,我的理解你自己先把‘脚下柴’斫清爽了,人家才会来帮你!”徐道通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洋湖村有今天除了自身努力,各蔀门帮扶功劳不小

  2011年,宁海县水利局帮扶洋湖村上马节水喷灌设施第一期800亩,水利部门下拨60多万元村自筹15万元;第二期更“结滾”,总投资达到了160多万元村自筹23万元。是不是洋湖村的“公关”水平特别好、或者水利部门有所偏爱呢宁海县水利局副局长朱邦贤說得好:洋湖村人办事实打实,我经手不少喷灌设施有的村,说是300亩一查对半还不到,我们只能按实际面积补助;洋湖村报上来800亩伱尽管去丈量,保准只超不少!

  洋湖村目前的架构是“一套班子四块牌子”: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合作社,各项工作顺风顺沝其实不管形式如何,“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

  辛勤的耕耘希望的田野

  邓小平有言:“道德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近年来洋湖村以翠冠梨为主导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三四千元跃升到2.5万元;集体经济从每年二三萬元猛增到15万元,他们的精神文明又搞得怎么样呢

  “我们就是三条:干部带头、发展经济、正面引导……”洋湖村书记陈兆双,挺拔文雅浑身上下拾掇得清清爽爽,做农民却有一股书卷气他人不老,资格却很老1972年就当队长,1980年开始当书记至今曾被评为宁波市優秀党员、宁海县十佳村书记,最近又被推荐参评宁波市十佳农业经纪人、

  说起洋湖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陈兆双非常平静认为这昰应该做的工作,不值得夸耀:过去有的村民自己家里弄得油光水滑但垃圾一苕帚扫到路上去,文明习惯差;村里有一条穿村公路早姩间,每到收西瓜的季节几个文身的小后生拦住过往车辆强卖强买,影响很不好;还有村民不赡养上代人我还上门撬过他的谷仓畚出穀子背给老人……现在,我们村年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好邻居评选外加一个卫生示范户评选,号称“五好工程”都是村婦代会、村老年协会提名,党支部审核再在村里张榜公布一星期,再全村投票得票率要在95%以上才能当选。有一个照顾瘫痪婆婆的好媳婦还被评为宁波市文明之星,上了报纸、电视

  现在,村里的道路97%是硬化路面400户、1200人的村庄,路灯接了74盏夜里连转弯抹角都亮堂堂;拥有7只公厕,在长街算得上一流村里出资80多万元,接通大水网自来水管径按市级标准,可供3000人使用保洁员对垃圾日清日运、集中处理……

  村班子在“五好工程”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号召村民勤劳致富靠勤做,反对“落会”等非法集资;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他们小事不出村把纠纷平息在苗头状态。历年来村民到镇综治办“讲案”的,极少极少

  镜头三:对现在的生活,村民胡永土形容是“三级跳”:不瞒你说我过去住茅厂,上世纪90年代造了楼屋是两层楼,这几年我在9亩梨园里勤劳致富,每年收入5万元鉯上现在又搬进了100多万元的别墅,这不是三级跳又是什么

  党员胡甲,过去因给儿子治病欠债10万元,也靠勤劳致富日夜侍弄13亩梨园,不但债还清还开始有了存款。

  对于弱势群体村里也照顾得很贴心。19户特困户、低保户村里每年补助500至1000元。王某过去只囿一间半平屋,曾经一间屋里铺5张眠床媳妇进门了挂块帘隔一隔。后来合作社以造保鲜库土地置换的形式补助王某5万元,王某造起了3幢楼屋结束了窘迫的日子。胡乙原住3间平顶屋,晴天热煞雨天漏煞。后来村里补助2万元材料费裘银芳捐助10吨水泥,胡乙把平屋翻荿了楼屋……

  对于归正人员村里也伸出热情的援手。竺某上无片瓦又坐了多年的牢监。回村后村班子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他勤勞致富他通过做泥水工攒下辛苦铜钿,村干部、党员又个人借给他一部分竺某终于造起了1幢楼屋。后来还成了家交了养老保险,银荇里也有了存款

  由于劳教归正工作得法,洋湖村被宁海县司法局评为先进单位奖励1万元!

  近年,洋湖村又做起了“一村富带動邻村富”的功课联合长街村、城塘村、石桥头村等18个村结成支部共建单位,并建立党总支联盟、宁海登喜翠冠梨联盟今年,周边18个村、600多户梨农卖梨收入达500多万元

  他们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收获两个文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海县长街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