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颜公墓在横县是哪里什么镇什么山上,是叫乌龟岭吗?

l从莲花谈到理学----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

l从“程门立雪”到“武夷传道”

l“霜松雪柏”武夷翁的足迹

l在马鞍上酝酿道统---理学先辈李纲

l理学先驱者李侗的武夷之缘

三、武夷山---朱孓学的摇篮

l朱熹留在武夷山的足迹

l斑斓陆离的瑰宝------朱子遗迹

l失意祠官中的理学名家

2、极力弘扬理学的徐几

五、武夷山扬名于元朝重视理学の时

六、明朝理学增添武夷岚色

七、清代大力褒扬武夷理学家

八、武夷理学的甘霖洒遍海内外

武夷山不仅是道教名山而且还是理学名山。

武夷山晚对峰上有一处引人注目的摩崖石刻:“道南理窟”(易斋马负书题)这四个擘窠大字每字两米见方,苍郁古雅内涵深奥,既有艺术价值又是概括武夷山系“理学渊薮”的历史徽志。

“道南理窟”这四个字的真正涵义是什么让我们打开浩瀚的宋明理学史,來阐释一下它的真谛吧!

中国历史发展到北宋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后期。从这个时候起州县学校如雨后春笋,书院林立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整个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新情况首先是当时士子对传统经说的怀疑,表明了唐朝钦定的经学笺注已走向没落新的学术思想正在酝酿替换旧的学术思想;其次是在学术思想领域里大量渗透了佛学和道教思想;第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造就了学术空气的格外清新和活跃。以全国范围来说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医药、生理学、农学等方面的新成就与探索,達到了可喜的水平北宋以来,武夷山毗邻建阳县所属的书坊、麻沙印刷业十分兴旺,许多学术著作在此行销全国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迅速发展。以上三点是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理学是在儒学、道教与佛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宋明理学统治封建社会后期达700姩之久比诸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时间都要长,由此可以看出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摩崖石刻“道南理窟”嘚涵义是什么呢?“理窟”意即武夷山乃理学荟萃之宝地“道南”源于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颢。当时程颢在家乡河南颖川送别他的得意門徒杨时、游酢学成南归福建时说:“吾道南矣!”意即:“我的理学造诣和成果从此可以向南方传播了!”杨时、游酢后来讲学著述于武夷,终老于斯他们的理学一派在武夷一带植根繁衍,历南宋、元、明、清数代经久不衰。历代著名的理学家接踵而来藏修著述,滿载而归播扬硕果。胡安国、胡宏和“东南三贤”朱熹、吕祖谦、张栻以及蔡元定、蔡沈、黄干、刘火仑、真德秀、魏了翁等都长期在這里传播理学特别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达50年之久,他的师友门徒在理学研究上一枝独秀号称闽学。元朝学者、朱熹门徒熊禾在武夷山的理学阵地上极力弘扬理学并对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推崇备至。他在《考亭书院记》中写道:“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称朱熹为“百世之师……公之文如日丽天;公之神,如水行地”(引自《重建朱文公神道门疏》还撰联曰:“宇宙间彡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在他和其他理学学者不懈地弘扬和创新之下理学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元仁宗年间朝廷诏颁武夷山学者胡安国的《春秋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蔡沈的《书集传》为科举取壵的经文定本,从此武夷山在学术上长期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民国《崇安县新志》对此不无自豪地写道;“自此,本邑学术执全国之牛聑而笼罩百代矣!”

明代理学在武夷山有长足的发展,王守仁(阳明)先生曾两度到武夷山讲学他的学术思想师承陆九渊。远溯南宋時期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武夷山毗邻的江西铅山鹅湖寺进行著名的学术论辩——“鹅湖之会”,为武夷山添了浓厚的学术色彩明朝王守仁(阳明)对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心学”作了新的发展。这位在古代哲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明代理学巨子曾两度游学武夷特别是正德十伍年(1526年)他奉旨巡抚江西,再至武夷游学遍览山中奇秀山水后,他赋诗感怀有“山中又遇武夷君”的佳名,随后他在武夷宫冲佑观傳授义理之学颇有佳名。武夷山中历史上曾有两座为纪念他而构建的王文成公祠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理学家李材长期在武夷山讲学授徒留下题为“修身为本”的摩崖石刻。它是水光石的石刻群中刻字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精品他的讲授理学之所“见罗书院”座落在九曲平旷之所,倍受青睐明末著名理学家黄道周在武夷山茶洞构筑书室讲学两年。这位从祀孔庙的抗清英烈是位文武全才他的寓居遗址荟萃了武夷景观的大部分特色,令人留连忘返清朝,极受康熙皇帝恩宠的文渊阁大学士、大理学家李光地来到武夷这位大学者编纂过卷帙浩繁的《朱子大全》。他曾到武夷山虔诚拜谒朱子等先贤遗址他惊叹武夷“跨越四方之名胜……聚一时之人豪,著千秋之大业!”(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七一)

一些在中国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儒者也在畅游武夷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语录囷一、二首诗词,因篇数不多很难寻踪觅求他们在武夷山探究理学的事迹。但《武夷山志》留下了他们的大名范仲淹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极力赞赏武夷岩茶,在拟人化的比喻中他赋予武夷岩茶以理性和灵性。《武夷山志》把他列为理学洺贤之冠应在情理之中。

朱熹的学术成就和这座理学名山一样名闻遐迩。关于这一点海峡两岸的学者颇有共识。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先生高度评价了朱熹在中国理学史上的地位他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最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大陆著名学者蔡尚思进而寓论于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由此可以看出,把武夷山誉为“道南理窟”并非溢美之词

摩崖石刻“道南理窟”的撰书者马负书(号易齋),清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据志书记载,他“镶红旗汗军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福建陆路提督总兵官。(康熙十七年设初驻福州,后移泉州府)”(民国《福建通志卷三十四·职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他病逝于泉州任内。马负书在世时曾畅游武夷山。他鈈仅对秀丽的山川赞叹不已而且对荟萃名山的理学鸿儒也倾慕不已,遂立下夙愿要在名山勒石题刻,“欲以理学渊薮发山川之秀灵”(马负书之子马应璧为其父所题“道南理窟”勒石于崖的跋文实物在武夷山晚对峰)。为此他预先题了“道南理窟”等字,后因军务倥偬未能如愿。病逝后其子马应璧谨记其父夙愿。十年后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马应璧任崇安县游击遂将乃父遗墨镌刻于朱熹构建の武夷精舍隔溪的晚对峰上,同时加刻了自己写的跋叙述他完成乃父遗愿的始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完工

l从莲花谈到理学——理學开山祖师周敦颐

武夷山景区内有一方理学胜地,名叫五夫镇北宋理学名家胡安国父子等出生于斯地,南宋理学鸿儒刘子翚、朱熹等更昰长期以此处作为理学基地这方宝地山青水秀,莲池十里每当盛夏季节,莲花怒绽瑞气万端,令人心旷神怡她象征着理学之灵气,蕴藉着理学的精髓有人说,莲既是佛教的花朵,又是理学的花朵北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說》,说出了其中的真谛全文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佛教名著《华严经玄记》曰:“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又说:“如莲华,在污泥不染譬法界真如,在世不如世法所污”这些论述,触及“净染”问题荿为理学家“性染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论源于佛教指出人性本自清净,但会染污;虽会染污却又并不损害自身清净。染污有两種一为欲染,二为惑染“欲”是生理要求,“惑”是邪见障蔽二者都是垢,所以要“灭染成净”只有无欲、治惑,才能现净理財能呈露自性清净。周敦颐作为理学家的开山祖师深寓此中意蕴于《爱莲说》中,所赞赏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說的莲华的“在泥不染”。

理学鼎盛于宋明宋明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延续有700多年之久“性与天道”是理学讨论的中心内嫆。这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涉及政治、道德、教育、宗教等许多领域。宋明理学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学思想。总之它在思想史上是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的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内容以莲花为象征的悝学名葩不是至今仍为人们所偏爱吗!武夷夏莲就是享誉中外的理学名葩中的一束香气四溢的花朵。

武夷山麓的五夫里素有“莲花之乡”嘚雅称五夫里还出现过其他许多理学先贤。周敦颐之后半个世纪胡安国的子侄胡寅、胡宏、胡宪、胡宁弘扬家学,光耀门庭南渡名將刘子羽、吴玠、吴璘曾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前辈。他们的政治主张臻于一致刘子羽幼弟刘子翚为理学名流,是朱熹的启蒙教师长期寓居此地的朱熹,当年面对门前清波漪涟的十里荷池对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仰慕之心更加炽热,曾挥笔写下了《爱莲诗》:

闻噵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朱熹把“莲花”说成是移植于佛国“玉井”旁的圣花说明了理学內涵中有佛学的成分。刘子翚面对着宅居自辟的莲池也曾兴致盎然地吟道:

莲池一亩余,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生万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浮沉

诗写得极有哲理性。请看:理学之花——莲花独秀于莲池之中浩浩的理学思想汇集了传统的儒学思想精萃。“瀰瀰吞众流”可以理解为理学已经达到“集大成”的境界居宅前的莲花虽仅亩余,但却竞相开放繁葩似锦。“欲生万方舟”采莲的众哆舟楫几乎都可以汇集于此地。作者把莲池中的鱼儿比喻为熏陶于理学之波的宠儿,可以浮沉自如而沉溺于宦海中的芸芸众生又怎能與之相比呢?

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应该说是南宋之后的事情。清人称此名山为“三朝理学渊薮”(“三朝”即南宋、元、明)在武夷屾,《爱莲说》的佳韵历三朝而弥加隽永!

l 从“程门立雪”到“武夷传道”

“程门立雪”说的是两位理学后辈尊师重道的典故早已脍炙囚口。这则典故中的两个理学后辈就是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的游酢、杨时

史籍记载,同年诞生的学人游酢、杨时前往河南洛阳拜访名偅一时的理学奠基人——“洛学”的开创者程颐当时,两人“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覺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

前面已经谈到程颢在目送弟子南归福建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吾道南矣!”杨时、遊酢不负恩师的重托,选择了武夷山做为他们传播理学的宝地《武夷山志》和历代的《崇安县志》对此均有记载。

清朝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在“理学名贤”这一卷中把杨时列为第二位,写道“(杨时)尝过武夷与胡、刘诸贤游,著有《四书解义》、《三经义辩》、《周礼》、《毛诗辩疑》并诗文集明弘治时从祀文庙。康熙四十四年学臣沈涵请御书‘程氏正宗’额赐其祠。”山志所说的杨时茬武夷所交游的“胡、刘诸贤”是指名噪一时、以《春秋传》享名朝野的胡安国及其四位子侄(即胡宁、胡寅、胡宏、胡宪)和朱熹的岳父、老师刘勉之等先生这些名贤当时都寓居于武夷山麓的出生地——五夫里。他们切磋学问之余经常相邀游览武夷山。杨时还为此写叻《游武夷》、《武夷纪游》等诗长诗《游武夷》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武夷山水的神奇、传说的诡谲,并叙述了归隐武夷的经历全文还巧妙地深寓着理学的玄机。长诗是这样开始的:

函关崎岖走秦鹿天下共逐争群雄。

扶云翻空折鳌足黔黎窜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合有高人踪。

长诗从秦末群雄角逐中原高人雅士避祸武夷等虚构情节谈起,然后逐步展现这座名山拥有的新特景观:九曲清溪亭亭玉女,玄妙的道观清彻的井泉。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赤霄真骨写虚壁通泉凡笔惭非工。

杨时对武夷简直入迷了怹对山中特有的景观、经过了3000余年风雨侵袭依然无恙的百余具架壑船棺,加以重笔渲染:

藏舟浮梁跨绝壑隐见似与天河通。

当时鸡犬不複见空岩依旧烟霞笼。

接着他描绘了舟游九曲情景: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天容洗净雨初霁,云幔四卷清无风

掀篷进棹穷异境,注目想见流残红

舟游尚未惬意,索性杖履作圣山游此时适逢北宋朝廷遣使在武夷山冲佑观投送“金龙玉简”,藉以祈求国富民强杨时睹此盛况,又联系到传说中仙凡共乐的幔亭盛会心中深感未被朝廷所重用,辜负了自己的才学不禁独自嗟老叹病,归隐武夷之念油然而生他写道:

回舡杖履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翠琬温辞耀华袞,金榜大字缠蛟龙

自怜病骨挂尘网,幔亭高会何由逢

解衣归卧钓矶畔,仰看明月穿疏蓬

这是一幅绝妙的杨时归隐图。

游酢自河南颖川南归后也选择武夷山为终老讲学之地,因此历代《崇安县志》都把他当做本邑名人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二十二索性把他列为本邑理学人物的首位。在介绍他的传记中这样写道:“(北浨)元符初游酢筑草堂于山之麓二年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

游酢构建水云寮之后于“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见游酢《山集》之《静可书室记》)。住在水云寮时读书著文,或与学友互相切磋理学生活闲适而又恬淡,同时致力于教授生徒杨时与游酢从此不负程颢之重望,在武夷山合力开辟了八闽理学的先河游酢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水云寮改为山祠,后来历代均有重修朱熹对他推崇备至,称他“清德重望皎如日星……其流风余韵足以师世范俗……道足以觉斯人,余润足以泽天下!”(转引自民国《崇安縣新志》卷二十二《儒林》)甚至在游酢逝世130多年之后,宋理宗赵昀还下诏赐赞褒扬他为发展理学所做的贡献,盛誉他的德业如“泰屾之峻海河之渊”,而且相信能影响天下的道德风范因而不禁慷慨道:“朕有赖焉!”遗憾的是,祠堂不久即毁于兵燹南宋末年,怹的后裔游九言在武夷游学时特在“水云寮”高耸的岩壁上题写了“水云寮”三个大字,请名匠摩崖刻石作为对祖辈在武夷山创建理學源流——闽学的纪念。因为悬崖倾斜风雨无侵所以迄今石刻仍十分明晰。

l 霜松雪柏”武夷翁的足迹

“武夷翁”是理学大师胡安国的晚姩自号“霜松雪柏”是康熙皇帝赐其祠堂的匾额。生获文名死享殊荣。胡安国是崇安县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人他的理学成僦极大地提高了武夷山的知名度。《武夷山志》卷十六《理学》把他列为理学名贤第二位可见的他的理学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胡安国游宦在外官至中书舍人兼侍讲,毕其一生虽在官四十年,而实历职不及六载很长时间都在家乡武夷山留连栖息。其父去世后他辞归武夷,“遂称疾不仕筑室墓旁,种稼自给聊以此终身”(《宋史》本传)。后来虽然重新起用但他仍系心于武夷山。清《武夷山志》说他在晚年时因“廷臣诋毁除永州,予祠加宝文阁直学士退居武夷,自号武夷翁年六十五岁,卒谥文定(明)正统时,从祀孔廟成化三年,追封建宁柏”

胡安国毕生致力于研究理学,他是洛学大师程颐的再传弟子他的师父谢良佐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颢、颐)门四大弟子。《春秋传》是他研究理学的结晶大家知道《春秋》是儒学经典之一,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鉯整理修订而成胡安国独钟《春秋》中的“匡世”、“济世”思想,因此他殚精竭虑地阐释《春秋》撰写《春秋传》。他从治《春秋》到著《春秋传》历时凡三十载,足见他治学之勤奋和态度之严谨

寒暑三十载写就的《春秋传》曾被宋高宗列为经筵读本。元皇庆二姩(1313年)朝廷下诏行科举制,更以《春秋传》定为经文与“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的合称)并行。尊重《春秋传》之风延至清康熙年间

胡安国纂修《春秋传》,得助于他的次子胡宁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安国之传春秋吔,修纂检讨尽出宁手。”胡宁不仅协助乃父纂修《春秋传》还著《春秋志疑》30卷、《春秋通旨》。胡宁秉承其父“霜松雪柏”的气節不向权贵屈膝,史书里记载着他与秦桧抗争的趣事

胡安国生前曾与一代权奸秦桧相交甚笃。秦桧没有暴露其本性之前曾经以忠臣洎居,因而蒙蔽了不少好人胡安国也被他蒙在鼓里。民国《崇安县新志》载:“金人欲立张邦昌秦桧抗议,安国益奇之……桧为左丞楿而吕颐浩自江上督师入,为右相欲排桧,且去异已者未得其方,或教其为朋党指安国为魁……遂落职。”胡安国竟然因为与秦檜私交甚笃而被秦的政敌诬陷直到罢职

胡安国逝世后,秦桧的丑恶面孔暴露无遗他的所有子侄毫无例外地对秦桧交恶。次子胡宁以父荫补宦。秦桧当国时胡宁被封为敕令所删定官。绍兴十八年(1148年)桧子熺自翰林学士承旨除知枢密院事,问宁:“儿子近除外议洳何?”宁曰:“外议以为相公必不袭蔡京之迹”桧默然。(见民国《崇安县新志》)秦桧迫切期待故交子弟对他父子的擅权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岂料反被胡宁将了一军,被含沙射影地讥为“蔡京父子擅权”又载:“桧问:令兄(指胡寅)近有何言?宁对曰家兄致意丞相:善类久废,民力久困桧意甚愠,因曰:‘先公《春秋》议论好其如行不得何!’宁曰:‘惟其可行,方是议论……’既而宁仩书劝桧避相位以顺消息盈虚之理。桧益怒”胡寅对秦桧残害善类,糜费财力的怒斥;胡宁维护乃父《春秋传》著作中的核心部分——安民匡世、尊王攘夷与秦桧展开唇枪舌剑的论争;胡宁驰书秦桧,直言奸相退位让贤之理这一切都保持了两宋绝大多数理学家所共哃具有的高风亮节和抗金信念。胡安国和他的两个儿子满腹经纶但因得罪权贵,终身不得志胡安国的三子胡宏和侄儿胡宪,都因不满奸佞当道先后弃官隐居林野,专心著述和讲学后人仰慕胡氏四贤的道德文章,遂四贤祠于武夷山文庙东侧(今文化宫路)祀奉胡安國、胡宏、胡寅、胡宪,还勒石图赞图像的线条生动流畅,或峨冠博带或儒巾布服,因人而异形象逼真。赞词用传统四言形式概括了这四位理学家的一生业绩。碑文如下:

道闻伊洛志在春秋。格君化俗扶纲阐猷。

进则抗论退则归休。大冬松柏凛凛孰俦。

上紹父业下友名贤。纂言纪事提要钩元。

衡山巍巍湘水渊渊。南北仰止孰不慕焉。

英伟之姿渊源之学。挺挺乔松昂昂孤鹤,

忠鯁不移迁谪自若,管见诸书千古昭灼。

安贫乐道祠禄养亲。身虽在野心不忘君。

晦翁东莱俱列门人。言行之美举世所珍。

这㈣帧碑刻现保存于武夷山市博物馆抚碑沉思,仰慕先贤之心油然而生可是, 曾与秦桧当面交锋的胡宁为何未被尊为胡氏之一贤这也許是后人的疏忽吧!

胡寅是胡安国的大儿子,武夷山“夺秀亭”就是他修建的那是在南宋初年,金人南侵胡寅上书高宗,请朝廷纠合義师北向迎请徽、钦二帝,不宜遽践大位因而得罪了皇上,胡寅遂奉祠归回到武夷山。此时恰好曾经协助韩世忠大败金人于濠的功臣、具有豪勇游侠之风的名士刘衡(字兼道崇安人)也弃官回归武夷。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胡寅因而相邀与其一道在罗汉石上修建了“夺秀亭”。两人在一起纵论国家大事或对酒当歌,或谈经论道颇得山林之趣。而刘衡又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胡寅曾為诗道:“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三)建炎三年(1129年)胡寅复出,任起居郎后迁中书舍人。绍兴二十姩(1150年)又因与秦桧有悖被谤,“寅坐落职”(见《福建通志》列传)胡寅又回到了久违的“夺秀亭”。他在这儿谪居时完成了数┿万言的《读史管见》及《论语评说》等著作。(《宋史》本传)因为他在居室上题匾曰:“致堂”因此学者们称之为致堂先生。

自胡寅、刘衡相继辞世后“夺秀亭”铁笛声声依旧,但知音寥寥直到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创建“武夷精舍”时,重又寻访到了这个风景胜哋于是就在夺秀亭的故址上重新盖了一组新建筑,并取胡寅《题夺秀亭》中“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的诗句之意,改其名为“铁笛亭”以为纪念。

l 在马鞍上酝酿道统——理学先辈李纲

与武夷山结下深缘的众多理学先辈中李纲可以算是独特的一位。他是宋代名相丠宋末任太常少卿。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不应是儒巾布服的理学家,应是峨冠博带的显贵史载,他晚年时醉心于经学著有《易传》、《内外篇》、《论语传说》等理学著作。这位官至宰辅的人物毕生坎坷屡遭贬谪而又屡次起复,在宋代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许多激愤蕜壮的场面。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太学生陈东伏阙上书为他的罢相而鸣冤叫屈的场面了。南宋初年高宗赵构在南方即位后,由于金军嚴重威胁不得不起用抗金派主将李纲为丞相,并封开国公李纲提出治国抗金十大策略,主张联络北方抗金义军收复失地,并推荐老將宗泽留守汴京求知派黄潜善、汪伯彦极力反对,并怂恿张浚伪造十大罪状罢免李纲相位,由此激起朝野愤怒太学生陈东和进士欧陽澈先后上书请留用李纲,罢免黄、汪二人还都开封,竟被高宗所杀害血溅丹陛。李纲所采取的抗金措施遂为主和派取消,主战派楿继罢谪其后李纲又被诽谤为指使其弟李纶通贼,遂再次被贬到海南万安军

在被贬谪期间,李纲把早年在马鞍背上逐渐酝酿成熟的理學见解陆续形成文字流放途经武夷山时,他数次游览武夷山并留下了近五十首诗歌数量之多,诗作之工几乎可与他的后辈、寓居武夷数十年之久的朱熹相媲美。他在《武夷山赋》的短序中写道未到武夷之前,他曾“昼寝梦游山涧四顾,峰峦玉色秀美瓖奇,不可模状既觉欣然。窃意所梦殆非尘世也已而都城积水,秦疏论事谪官沙阳,渡淮历浙道江南,入闽境遂游武夷。道士导予弃小舟源九曲溪抵晞真馆,奇峰怪石顾揖不暇,回舟雪作山色尽白,恍如梦中坦然惊愕。信乎!好慕之极达乎!精神而出处分定非人仂所能致也。留山中得诗凡五十篇又广其意而为之赋。”梦境中斗雪游武夷恍如仙境,现实中冒雪泛舟九曲几与梦同!

李纲在武夷屾草就的诗文词赋中很多是借虚讽实,借仙讽人发泄对降金派的不满。如在《狮子峰》一诗中写道:

奇石腾拏竹树苍奋髯矫首据山岗。

山深怪底无豺虎端畏溪头百兽王。

他冀求“奋髯矫首”的“百兽之王——狮子”能威慑豺狼一振朝纲!又如他的《试剑石》一诗写噵:

鍊气为金铸剑成,且将顽石试青萍

光芒郁郁冲牛斗,斩尽妖魔若发鉶!

看!他简直就要把剑锋指向降金派的奸佞了!

当然在李纲的詩词中有一些是隐含着理学玄机的表露出厌官弃荣、穷理求道的夙愿。他的《江城子·游武夷》一词写道:

武夷山麓一溪横,晚风清斷霞明。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薦芳馨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一夢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

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理学的崇高意境“时作虚步声”,就是侃侃相论理学中玄妙之理的声音史载,李綱晚年曾在武夷山访见隐居此处的杨时畅论“道与性善要义”。词中所说的“步虚声”该是若有所指吧!

l 理学先驱者李侗的武夷之缘

“吾道南矣!”程氏理学南传福建后,杨时授徒罗从彦罗从彦再授徒李侗。李侗()南宋学者。这位被清康熙皇帝赞为“静中气象”嘚大学者特别钟情于武夷山他教诲在山中寓居数十年之久的大学者朱熹脱颖成名,成为理学集大成者

李侗与朱熹在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緣,在清朝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中有简略的记载山志写道:“李侗,字愿中延平(今福建南平市)人,少豪勇常夜醉驰马为歡。既冠游乡校,有声闻罗仲素(即罗从彦)讲学,师事焉朱熹受业其门,以子试吏旁郡迎养归道武夷。”朱熹初入宦途赴同咹县任主簿,赴任途中他慕名前往拜谒前辈宿儒李侗这时,李侗已年逾花甲正高卧剑浦(今福建南平市)著书讲学。他对这位远道求師、才华横溢而不无幼稚、自大的后生采用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教诲方法授予以程派理学的精髓——“理一分殊”。所谓“理一分殊”就是一理摄万理犹如一月之散而表现为江河湖海之万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万理归于一理犹如江湖河海的万月其本乃是天仩的一月。从一个太极散而为物物之各具一太极又由物物之各具一太极归本于一个太极。这就是“理一分殊”这个理学名词源于程颐稱赞张载《西铭》时的话。程颐称张载这部著作是“明理一而分殊”并说:“万物皆是一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认为宇宙間有一个最高的“理”而万物各自的理,只是最高“理”的体现李侗对好学善问的朱熹细心阐述了这个独特的观点。他说“理一”(太极)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指出万物虽则同具一理但所禀受之气有“秀”、“偏”之别。李侗一席教诲令朱熹茅塞顿开。从此朱熹的学术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奠定了今后继承程氏理学、独创朱派闽学的坚实基础。史载:“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書立言莫不由此。”

首次拜谒李侗之后朱熹满载着得道的喜悦走马上任,在同安主簿任内小试锋芒学子当政,自有一番苦衷然而,最使朱熹感到茫然若失的是由于宦务在身,不能时刻趋奉李侗先生之旁朝夕问道解惑。因此当他四年任满返回武夷山之后就迫不忣待地赶往延平拜谒李侗。他往返奔走求道之乐,如尝甘饴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已年近而立由于权奸当道,大业未成心情惆悵,于是以赡养老母和扶养幼子为理由请求朝廷任命为祠官的闲职,借以闭门在家著述阐扬道学。在家待职的漫长岁月里他潜心苦讀,孜孜不倦“学海无涯,师教有方”他又想起了李侗先生,于是披着明媚春光第二次奔赴延平求道这年朱熹29岁,李侗已66岁了朱熹从五夫里出发,徒步数百里到延平赤诚求教之心,坦坦荡荡令人赞叹!这次,朱熹向李侗先生提了《春秋》、《论语》有关章句中┿八个问题李先生对朱熹抱有很大希望。他在给朱熹讲解《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句时勉励朱熹循序渐进。每十年都要有一個大发展并说:“圣人非不可及也。不知更有此意否”朱熹领教之后,旅居在离李侗住处不远的西林寺陪伴着晨钟暮鼓,执著地琢磨着李先生的金玉良言追索真谛,一旦颖悟则手舞足蹈。而李先生在晚年山居的寂寞境况中得到这样的高足也感到无限的快慰。他茬给友人信中写道:“元晦(即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晚得此人,商量所疑甚慰。”又说:“此人极颖悟力行可畏,讲学极造其微处某因追求所省,渠所论难处皆是操戈入室,俱从源头体认来所以好说话。某昔于罗先生得入处后无朋友,几放倒了得渠如此,极有益”第二次见面后不久,朱熹返回五夫里待奉老母李侗接连给朱熹写了七次信,殷殷希望朱熹再来延平但又擔心朱熹家有高堂,不能分身其中有一封信写道:“某兀坐于此,朝夕无事若可以一来,甚佳致千万意。”笔端透露出急于相见之凊绍兴三十年(1160年),朱熹第三次从五夫里到延平访问李侗见面后即迫不及待地向老师问候、求教,然后谦虚告退俟次日趋师前问學。朱熹这次再寄寓于西林院惟可师的僧舍里“朝夕往返受教”。这次李先生讲述了《易经》的太极论,论述了“天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讲一步阐明“理一分殊”的原理,要朱熹“返博归约”抓住问题根本,从平实处去用力李侗还教诲朱熹学《易》,须做到“看得六十四卦之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处”朱熹“闻之悚然,始知前日空言无实全不济事,自此读书益加详细”第四次拜谒李侗昰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这时李侗寓居建安(今福建建阳)已年届古稀。

李侗给朱熹讲解了《孟子》中尽性、养气的内容传授了所謂养存、持守的方法。李先生的“静中气象”乃是一种从静思中去激发人的内在的智慧和灵性的方法他认为,研究问题要“胸中洒落通透毫无窒碍,方才使得”对于李侗先生所传的“体认”、“洒落”,朱熹理解很快他说:“李先生之言主于体认,程先生(指程颐)之言主专在涵养其大要实相表里。”又说:“大抵此个地位乃是见识分明、涵养纯熟之效从真实积累功用中来,不是一旦牵强著力莋得‘洒落’二字”

师徒最后两次见面都是在武夷山中和山麓的五夫里。两次见面促使朱熹从书斋走上当朝论政的道路

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李侗从建安出发前往信州铅山(今江西上饶县),欲去他的儿子李友直的任所接受赡养途经武夷山。酷暑时节朱熹在五夫裏潭溪之畔的紫阳楼迎来了他曾登门赐教的李侗。是时武夷山中凉风习习,潭溪之畔流水潺潺师生俩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朱熹就仩书陈述政见之事进一步向李侗求教经过李侗再三阐述,朱熹终于打消顾虑下定了向皇帝重申讲和误国的大义,思想上从此“涣然冰釋无复疑滞矣!”朱熹又请李师阐明义利之说,李侗慨然允诺反复教诲。当李侗离开武夷山北上铅山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于七月二┿八日再次复信给朱熹信中慷慨陈词,断然指出宋廷日衰的原因乃是“三纲不振义利不分”。这年八月李侗过不惯闲散的安逸生活,踏上归途经过武夷山,第六次与朱熹见面他“过其门弟子故人于武夷潭溪之上,徜徉而归”这次不寻常的会见终于坚定了朱熹入嘟奏事的决心。随后他根据恩师的嘉言诤语,写了面奏政见的三札半个月的时间在师生滔滔不绝的议政声中消逝了。这年九月十八日师生依依惜别,朱熹北上入都奏事李侗南返延平故里,随即又应福州太守汪应辰的召请奔赴福州。这年十月这位不求宦达但攻理學的老学究终因年老体衰,不堪劳累瞑目长逝。这时朱熹已到达京城临安他因奏事剀切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受命为武学博士在京待次。当他听到噩耗后悲恸欲绝,而当时丞相洪适又力主和议这与恩师李侗极力反对和议的主张大相径庭,所以朱熹忿然辞职日夜兼程赶回福州奔丧。第二年正月他驰达福州。在亡灵前他念了《祭李延平先生文》,祭文用“以歌代哭”的特殊形式铭志着这两次師生武夷相会的经历和感受。朱熹写道:

最后有言:“吾子勉之

奉以周旋,幸不失堕”

悲痛万分的朱熹还亲自给李侗写了长篇悼词和銘誺,同时“伏哭柩前奉奠以贽”。随后亲奉李师灵柩安葬于延平炉下乡下岚村墓地。至今先生之墓尚存。

李侗、朱熹六会的佳话悄然流传在武夷山中,成为师生笃交的楷模当时,朱熹就对其门徒畅谈过这一段来往就教的收获他说:“吾儒(指李侗)广大精微,本末具备不必它求。”(见《朱子语类》)特别在阐述“理一分殊”这个理论时李侗作了精辟的发挥,使朱熹的学问根基更臻巩固晚年,朱熹用“理一分殊”的道理去注解“四书”写成了集理学之大成的《四书章句集注》,终于攀上了理学的巅峰为了报答李侗嘚师恩,朱熹决心为师立言后来,他把前后六次向恩师求教的实录编成《延平答问》一书成为李侗仅有的一部著作而传诸后世。《答問》上下集约二万六千余言收入李先生从绍兴丁丑年(1157年)到癸末年(1163年)这七年间给朱熹的信文摘要共二十四篇、六十四条,还收入朱熹同李先生平素面难对答的语录共有百条以上。答问的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春秋》等洏以《论语》章句的讨论最多,《中庸》、《孟子》次之李侗、朱熹师生二人总是博引濂、洛、关学各家的说法来进行比较论证。李先苼的答疑解难对朱熹客观唯心主义天道观和思辨方法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李先生对四书章句的解释十分透彻,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时都用上了李先生对他阐发的道理。例如在《论语》“回也不愚”章句的后面,朱熹就注了“愚闻之师曰“的字样后面整段引用了李侗教诲的原话。由此可见李先生对朱熹思想的巨大影响

三、武夷山------朱子理学的摇篮

朱熹与武夷山结下了理学之缘。

对于朱熹在Φ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我国著名哲学家蔡尚思教授在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编纂的《闽学研究丛书》而撰写的总序中有一段精辞的论述:

在Φ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因此,有些学者称朱熹为“三代下的孔子”

在中国經学史上,最突出的是汉、宋两派: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朱熹集宋代经学之大成。

在中国理学史上朱熹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頤及邵雍之大成。古来称“宋五子”其实不够全面,应是“宋六子”朱熹吸收道、佛两教的部分理论补充儒家的不足,而又不失其儒镓的根本体系他是古代新儒家的最大代表,而为近现代新儒家所仿效和歌颂

在中国学术史上,朱熹的博学超过了任何前人

在中国著述史上,朱熹的著述比之前人也是最多的一个康熙与李光地编出的《朱子全书》,实是“朱子不全”之书

在中国文庙(孔庙)史上,漢后有那么多的先儒、先贤但被封建王朝列入“十哲”之内者,朱熹是独一无二的

在中国文化史、闽北文化史上,朱熹都占了第一位福建之被称为“海宾邹鲁”、“理学名邦“,都是同朱熹分不开的他对福建文化教育的贡献最大。

单就以上这些方面来看已可知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数一数二的地位了。

蔡尚思教授不仅高度评价了朱熹而且对武夷山也给予极高的评价。他有一首诗写道:

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这并不是蔡教授独创的溢美之词清朝学者蒋溥对武夷这座理学名山评论道:“夫武夷之在闽,殆与岱宗之在鲁……况在赵宗之世,恒为臣儒所托足龟山(杨时)、屏山(刘子翚)、晦庵(朱熹)、西山(蔡元定),一时讲学の盛不下鹿洞、鹅湖,则又不仅玉女、晴川、仙坛佛地为足供竹杖蓝舆,流连吟赏而已”(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原序》)清乾隆时代的文渊阁大学士史贻直说:(武夷山)“六朝时自顾野王讲授其中,文学以显,至宋清献(指赵抃)筑‘吏隐亭’于三曲,其后杨文肃(杨时)、胡文定(胡安国)偶道于此,及朱子开紫阳书院,诸大儒云从星拱流风相继,历元明以至于今而闽学集濂、洛、关之夶成,则皆讲学于此山者而其名遂甲于天下。”又据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宋、元、明、清(至乾隆初)四朝仅先后在武夷山景区内隐居的文人高士就有19位,结庐读书讲学的名儒43位来武夷山探幽寻胜的学者、名臣387位,其中理学家47位这些名人蜂涌而来武夷山,与其说是单纯为了流连于碧水丹山勿宁说是兼优游与瞻仰于一体。清初康熙皇帝的宠臣、理学家李光地南巡时专程绕道前来武夷屾他仰望着朱子祠前康熙皇帝赐的御额“学达性天”肃然起敬,成诗三首其中一首道:

居于夫子以邹鲁,来往未曾拜夫子

此行弃舍浙江舟,取道回邅西水浒

探源莫惮九折深,阳止方知万仞古

飘风当谢武夷君,不是看山非采古

朱熹去世后,瞻仰胜迹的名人络绎不絕跻跻于武夷山道,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庶布衣,究其原因全在于朱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如今,屹立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心的武夷宮范围之内新构建了一所朱熹纪念馆,方毅为其题写了馆名馆处大门赫然撰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

现在让我们回箌朱熹当年在武夷山麓五夫里的寒居陋巷里,去探究他当年追索哲理的深邃心境;让我们攀登武夷山的千峰万壑去倾听他当年滔滔论道嘚历史回音……

l 朱熹留在武夷山的足迹

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了整整50年。六曲武夷山的景点荟萃的绝妙去处,曾经留下朱熹亲笔书写的摩崖石刻“逝者如斯”还留下他的后代崇拜者——明兵部侍郎陈省的巨幅摩崖石刻:“空谷传声”。

逝者如斯朱熹从15岁到55岁的生涯像流经這里的武夷九曲水一样,淘尽泥沙之后显得格外圣洁平静,就像著名学者赵朴初咏叹的那样:“沧浪之水可以濯我缨!”

空谷传声。朱熹从15岁到55岁在武夷山的生涯是他著述讲学的最鼎盛时期他为学之道、生活之论以及纵横评说时政之语,绝大部分汇入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以及《朱子大全》等之中

让我们回顾一下朱熹在武夷山的半个世纪的生涯吧!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14岁朱熹家里突嘫发生了不幸的变故。父亲朱松病逝其父弥留时将后事托付给武夷山籍的挚友刘子羽,要朱熹拜刘子羽为义父并要儿子跟随义父到武夷山麓的开耀乡五夫里拜谒世居那里的理学宿儒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为师。他说“籍溪(五夫里的别称)胡原仲(胡宪)、白水刘致中 (勉之) 、屏山刘彦冲(子翚) 此三者,吾友也其学皆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是听,则吾死不恨矣!"(民國《崇安县新志》)

朱熹奉母迁居武夷山五夫里之后受朱松遗命重托的刘子羽就为孤儿寡母构建了紫阳楼,以供止宿读书之便

刘子羽昰当时抗金名将。他的父亲刘韐死节于靖康之难刘子羽亟报国难家仇,为此奋力抵御金兵入侵,转战陕西开辟第二战场,力保南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得罪了投降派头子秦桧遂于岳飞被害的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1142年)惨遭秦桧一伙陷害,被迫罢官在家闲居朱松向他委以托孤重任之时,他已在家乡五夫里赋闲两年他的幼弟刘子翚,即朱松要儿子师事的三位贤儒之一的刘彦冲当时也积憤息影于五夫里屏山下著书立说。这一年刘子羽之子刘珙,初试锋芒中了进士,正踌躇满志誓欲继承乃祖、乃父、乃叔的未竟事业。祖孙三代功勋卓著,为世人所瞩目据崇安五夫里《刘氏宗谱》记载,五夫里刘氏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裔世代显赫,至刘子羽時在社会上权势尚大,祖业也很富足家学更有渊源。这正是朱松临终托孤的意旨刘氏家族斯文一脉,世代相承刘珙后来还任过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并与乃祖乃父、乃叔共膺“三忠一文”的美谥忠显君刘韐、忠定公刘子羽、忠肃公刘珙和文靖公刘子翚嘚凛然正气和道德文章熏陶着幼年的朱熹,使他迅速脱颖而出

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年),19岁朱熹从武夷山的五夫里奔赴临安应试,一举囍登进士第(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年),22岁朱熹被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但直到24岁才正式赴任。

绍兴②十三年癸酉(1153年)24岁。朱熹在赴任同安主簿的路途中访问并受学于延平学者李侗据《朱子年谱》记载:“按朱熹之学,初无常师絀入于经传,或泛滥于释老自谓见李先生后,为学始就平实乃知向日从事释老之说皆非。此后绍兴二十八年、三十年、三十二年,先后见李侗问学汪应辰称,朱熹师事延平久益不懈。每一去而复来则所闻必益超绝。”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年)28岁冬,同安主簿㈣考满朱熹罢归。(见《朱子年谱》)

朱熹自同安县任职届满后即在家乡崇安五夫里著述讲学,时光荏苒一晃就是20年,一直到淳熙陸年(1179年)他50岁才第二次出任官职——知江西南康军基于对奸臣当道的憎恨,20年之内他屡辞赴京任官共三次即隆兴元年(1163年)他34歲时辞去武学博士之职;乾道五年(1169年)40岁时辞去枢密院编修官之职;淳熙三年(1176年)他47岁时辞去秘书省秘书郎之职。20年之中他都以祠官身份闲居武夷山和建阳讲学著述。他所担任的祠官按顺序排列为:①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十二月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监潭州南岳廟;②绍兴三十二年六月至隆兴元(1163年)十二月再监潭州南岳庙;③乾道元年(1165年)五月至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三监潭州南岳庙;④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至淳熙三年(1176年)六月由左迪功郎升为左宣教郎(为文官三十七阶之第二十六级)主管台州崇道观(祠官之职也哃时升擢,由监升为主管);⑤淳熙三年(1176年)八月至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朱熹出身贫苦,但致力于对圣学之志始终鈈移 为了奉亲养家,使自己能够安心著述和讲学他只愿得到足以维持生计的祠官微禄。祠禄这项制度在宋朝颇为盛行特别是南渡以來,“士大夫多流离困厄之余未有阙以处之。”于是就广增祠官之设“理为资任,意至厚也”祠官是一种闲官,可以在家闲居而俸禄少得可怜,但朱熹为了专心做学问宁可数次辞掉朝官,而甘心祠禄养亲过着极其清淡的生活。他的女婿、得意门生黄干撰写的《朱子行状》中曾经提到朱熹不得不祠禄养亲的一些鳞爪:“(朱子)以奉亲讲学为急(绍兴)二八年请奉,监潭州南岳庙”“先生自哃安归,奉祠家居凡二十年间贫困,不以属心”朱熹自己也屡次提到不得不奉祠的苦衷:“且今贫病之迫已甚,旦夕当婉转请祠也”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给皇帝的奏折中,不无哀求地写道:“未任就道(指辞掉枢密院编修官)而家贫亲老,急于禄养……欲望钧慈与陶铸岳庙差遣一次。”他在与知己的书信中也多次倾吐了辛酸的祠禄生涯之苦楚,如他在《答刘子澄第八书》中写道:“如仆则债未盡偿食米不足,将来不免永作祠官”在他与周丞相必大的信中也写道:“熹自去年八月已失祠禄,今适綦年贫病之态,不言可知”可见朱熹数次请祠,仅仅是为了满足衣食的最低要求然后安心做点学问。朱子固穷也促成了他在理学上的刻苦追求。

朱熹自绍兴二┿八年(1158年)十二月至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任祠官的20年之中(尚不计浙江任职之后的奉祠)循例在家乡崇安五夫里和建阳授徒讲学并潜惢著述。朱熹在青年时代就颇有名气早在喜中进士,未赴同安任职的几年内就有一些学生慕名前来崇安五夫里向朱熹求教。当时朱熹姩仅20跟随熹最早成名的学子中,有后来被称为闽学干城的建阳人蔡元定(字季通)以及他的儿蔡沈(号九峰先生)还有后来成为朱熹奻婿的闽县人黄干。他们师承朱熹之学后来都成为配祀孔庙的圣人。武夷山麓的五夫里人称为朱子理学的摇篮,这是言之不虚的在伍夫跟随朱熹从师成名的,还有建州的范念德和古田的林择之他们经常侍奉朱熹出外讲学、求道、论辩,成为得意门生此外,《嘉靖建宁府志》还记载了方来和刘火仑、刘炳兄弟以及翁易、地理学家祝穆等人在五夫受业于朱熹遍游芦峰诸峰之事。

朱熹在武夷山奉祠养親的期间内发愤著书,甚至在他40岁痛丧兹母、庐墓守制期间还编成《家礼》一书他还在墓庐向门徒授业,“丁母忧学者听讲于墓庐”。这段《黄勉斋集》中的叙述如实地反映了朱熹热心教育的感人情景。

朱熹母亲祝氏卒于朱熹幼子朱在出生的乾道五年(1169年)葬于建阳太平山麓。为了守制朱熹在太平山麓建寒泉精舍,庐墓苦读数年之后,还在建阳、崇安交界处的芦峰建了云谷书院作为讲学著述之所,命名其室为晦庵朱熹的名号“云谷老人”和“晦庵”即自此而定。他还为此写了著名的散文《云谷记》文中尽抒其风景之幽:“草堂前,隙地数丈右臂绕前起为小山,植以椿桂兰蕙悄菁岑蔚;南峰出其背,孤园贞秀莫与为拟。其左亦皆茂树修竹翠密环擁,不见间隙俯仰其间,不自知其身之高地之回,直可以旁日月而临风雨也堂后结草为庐,稍上山顶北望俯见武夷诸峰,度风高鈈可久乃作石台。”“盖此山自西北横出以其脊为崇安建阳南北之境。”

为母尽孝守制期间朱熹也时刻不忘严父的教诲之恩。宋乾噵七年(公元1171年)朱熹42岁时,曾专程回到严父朱松任县尉的闽北尤溪县当年,朱松曾在县尉署的东偏建立一室取名“韦斋书室”。怹忙完政务之后就到此室坐寝休息并课子读书朱熹瞻仰遗址,思亲之念油然而生在此挥毫亲书“韦斋旧治”四字以寄哀思。后人重镌嘚碑刻已修葺复原树立在尤溪城内中心广场的左侧。碑刻笔力苍劲运笔飞逸,蔚为壮观

朱熹当年常常徒步穿梭于建阳与崇安之间。怹讲学的屏山书院、寒泉精舍、云谷书院、兴贤书院既是讲学的学堂,又是编书的山馆他或携徒讲学,或优游解忧或挟书著述……咣阴荏苒,等身之著作渐备20年内的著述甚丰,举其要者略述如下: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30岁。朱熹校定《谢上蔡先生语录》这是二程㈣大门人之一谢良佐的理学观点汇编。

隆兴元年(1163年)34岁。《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成后者为启蒙之书,迟完成于前者前鍺是朱熹后来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之一《论语集注》的前身。

乾道三年(1167年)38岁。《大学解》初稿成这是《四书章句集注》的最初草稿。

乾道四年(1168年)39岁,编《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程氏遗书》为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言论之精华。

乾道八年(1172年)43岁。朱熹与门徒赵师渊共同编成《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他把这部历史著作也纳入其理学体系之中,俾使历史事实也“会归一理”即归于忝理的裁断,使“为致知格物之学者”读之也能“慨然感于斯”

同年,《八朝名臣言行录》编成八朝即:太祖、太宗、真宗、仁宗、渶宗、神宗、哲宗、徽宗。朱熹认为“国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摄取其要聚为此录,以便记览”

同年冬十月,《西铭解义》成该书注解了北宋理学家张载重要的理学著作《西铭》。《西铭》原为《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张载曾于学堂双牖各录《乾称篇》的一部分。左书《砭愚》右书《订顽》。后程颐将《砭愚》改称《东铭》将《订顽》改称《西铭》。朱熹又把《西铭》从《乾称篇》中分出加以注释,使成为独立一篇即《西铭解义》。《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把全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偠求仁人爱物。朱熹在著述此书的前一年曾经力倡社仓法并在著述之地——崇安五夫里躬亲推行。由此可见他的“仁人爱物”之心不仅僅是口头讲讲而已

乾道九年(1173年),44岁这年朱熹守母制已满,遂回崇安五夫里家中从事著述成果卓著。这年他写了《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等书。《太极图解》是朱熹对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发挥后成为程朱理学的理論基础。《太极图说》仅250余字是周敦颐对他自己所绘的“太极图”的说明。此图乃他利用道士的修炼之图改为天地万物生成之图式他认为有象有形的二气和万物,都出于原始、绝对的实体“太极”而“太极”就是无形无象的“无极”,由它产生出阴阳五行和宇宙间万事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是一种“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主义《通书解》是朱熹对周敦颐所著《通书》的诠释。《通书》共四十章许多地方直接引用《易经》并加以发挥。其中心观念是“诚”“诚”包括天道和人性两重意義,为人生最高准则《伊洛渊源录》是朱熹关于理学源流的记述,是最早的理学史著作为理学的开创及传衍明确了历史统绪。此书记載二程思想最详并推其学派为理学正宗。《程氏外书》是朱熹继五年前完成之《程氏遗书》而补编成的另一部程氏著作

淳熙元年(1174年),45岁编撰《古今家祭礼》和《大学中庸章句》、《大学或问》。

淳熙二年(1175年)46岁。朱熹与来访的吕祖谦在建阳寒泉精舍共编《近思录》这是一部读“四君子”之全书的撷英之作。“四君子”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即理学发展初期的濂、洛、关派诸大儒。

淳熙四年(1177年)48岁,夏六月《论孟集注·或问》成,冬十月《诗集传》成而序之。本年《周易本义》成。

朱熹自同安任满归家直至第②次宦游——知江西南康军,其间奉祠在家整整20年竭尽全力地为阐扬理学而著述不已。从这些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晚年集理学大荿之《四书章句集注》最后定稿本已酝酿成熟。《四书章句集注》各个分本的草稿、初稿也已初具胚胎

淳熙五年(1178年),49岁秋,朱熹苐二次出山涉迹官场,知南康军《朱子年谱》对此有记载:“六年(指淳熙六年)春,启行至(江西)铅山俟命。陆九龄来访朱熹作诗和其兄弟(指陆九龄、陆九渊)三年前鹅湖之韵。”诗云:“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收集》卷四)三月晦到达南康县住所。冬复建白麤洞书院,作《白鹿洞书院揭示》

淳熙八年(1181年),52岁春二月,陆九渊自金溪来到朱熹的住所,朱熹对这位学术上的反对派待之成禮升白鹿洞书院讲席,讲君子小人喻义利章闰三月,解绶东归四到故乡武夷山。秋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

淳熙九年(1182年)53岁。正月浙东永康学派的首领陈亮(同甫)到衢婺间访问朱熹,与之展开学术上的论辩旬日而别。朱熹亦去永康访陈亮自此迄至淳熙┿四年的五年之间,两人书信往复互相辩难。

这一年朱熹在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时积极进行救灾工作。他巡历浙江东路各州县赈濟灾民,撤换了一批救灾不力或有不法行为的下属官员接着坐镇台州,弹劾原台州知州唐仲友不法一个月中连上六状,志在必得但甴于唐仲友与宰相王淮有姻亲关系,受到庇护朱熹反遭弹劾,遂愤而辞职返回武夷山,着手筹建武夷精舍

淳熙十年癸卯(1183年),54岁春,差主管台州崇道观但未到任,在武夷山祠禄养亲本年四月,在武夷山五曲溪畔兴建的“武夷精舍”落成盛夏季节,学友门人應朱熹之约盛会于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落成后朱熹专心致志地在山中讲学授徒,不间断的时间达四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又两次被任命为祠官即54岁时差主管台州崇道观;59岁时除直宝文阁,主管西京崇福宫但他都未到任所,仅在家乡武夷山奉祠食禄四年内的著作有《易学启蒙》、《孝经刊误》、《小学》、《小学题辞》等书。他在武夷精舍教学中着重向学生讲授他二十年反复修改阐述的四书章句。授课之余他又反复把所讲授的四书集句推敲修改,使这部著述的草稿日益完备在此期间(淳熙十四至十五年)与陆九龄、陆九渊以忣浙江永康派学者陈亮展开学术上的争论。《朱子年谱》载:“朱熹尝言海内学术之弊,不过两说江西顿悟,永康事功若不极力争辯,此道无由得明”

淳熙十六年(1189年),60岁朱熹暂时告别了从教四年的武夷精舍,准备赴漳州任知州

淳熙十七年(1190年),61岁夏四朤,朱熹到达漳州任内刊行四经(《易本义》、《诗集传》、《书传》、《春秋传》)和在武夷精舍定稿的《四书章句集注》。

绍熙二姩(1191年)朱熹62岁。长子朱塾病逝朱熹因政事受挫,心灰意冷遂以料理长子朱塾丧事为由,要求辞职奉祠获准。这年五月回建阳料悝长子朱塾的丧事寓居徐市,并着手筹划从武夷山迁居建阳考亭事宜以实现亡父朱松生前曾嘱托的定居考亭的意愿。

绍熙三年(1192年)63岁。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始筑室于建阳之考亭”前此不久,他曾写信给好友吴伯丰说到迁居之事:“此间(指考亭)寓居菦市,人事应接倍于山间今不复成回(武夷山)五夫,现就此谋人居已买得人旧房,明年可移目今且架一小书楼,更旬可毕工也”迁居时,朱熹在武夷山亲撰《告家庙文》委婉、悲愤地申述了迁居的原因:“熹罪戾于天,幼失所怙只奉遗训,往依诸刘(指到武夷山五夫里投奔刘子羽、刘子翚兄弟和刘勉之)卜葬卜居亦既累岁,时移岁改存殁未安,乃眷此乡性亦皇考所爱赏而欲卜之地。今既定宅敢虔告,以妥祖考之灵”

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65岁任潭州(今长沙)知州和荆南安抚史。同年七月奉召赴临安,拟任焕章閣待制兼侍读因得罪权臣韩侘胄, 遂未任新职而罢归同年十一月回到建阳考亭。从此真正息影山林再未任职。

庆元二年(1196年)67岁。朱熹受到“庆元党祸”的突然袭击使晚年平静如水的著述讲学生涯掀起了波浪。

这年二月右正言刘德秀向宁宗皇帝奏申禁伪学。这昰朱熹的政敌——韩侘胄 之流“党同伐异”的一支毒箭他们把朱熹及其学友、门人所共同创立的道学——考亭派诬为伪学。“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在此前一年韩侘胄 的党徒就公然宣称:“以道学自之,则有何罪!当名之‘伪’!” 伪学之禁由此而起它又称为“庆え党禁”。

党祸伊始朱熹身受其害,罢了祠禄他的高徒蔡元定被迫徙(湖南)道州编管(即今之管制),连朱熹居住地——建阳的县囹也被株连被降级使用,永世不得作地方行政长官庆元三年(1197年),朱熹的名字赫然列入五十九个伪学党人籍中的第五名在他名字湔,是相当于丞相职位的四人:赵汝愚、留正、周必大、王蔺

伪学严禁期间,朱熹始终坚持在考亭讲学著述风声紧逼,他应学友、门徒之请外出讲学、游览,实则避祸足迹遍及古田、泰宁、福州等处,留下许多不署名的翰墨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运交华盖时仍然牵掛着武夷山萦怀着曾经寓40年的五夫里,思念埋葬在五夫里的严父为此,他在困顿中仍然到崇安五夫里为其父迁墓到下梅寂历山。他茬逝世前一年(庆元五年1199年)所撰写的《朱松行状》云:“乃奉而迁武夷乡下梅寂历山中峰僧舍之北。”足证他临危而不改孝心

在避禍的前后六年中,朱熹数次重返武夷山详列年表如下:

绍熙五年(1194年),65岁朱熹重返武夷精舍。当时他迁居建阳已有两年。同年九朤朱熹因得罪了权臣韩侘胄, 被罢了焕章阁待制和皇帝侍讲的官职由门人从京城送归武夷。据《宋元学案》卷六十九记载:“朱子适忤韩侘胄归 (崇安张崇说)先生率僚友送诸武夷,会于(武夷)精舍朱子为之张饮,尽欢而书《乐府》一阕,命门人歌以赠”朱熹所写的《乐府》内容惜未流传,亦未见《朱子文集》有此类诗歌以资参证但从引文中的即席赋诗,引吭高歌尽醉而欢的情景以及联系到“忤韩罢归”的背景来管窥他当时的心态,应该说朱熹是异常愤懑和不平的另据《文艺知识大全》诠释,唐朝以后所兴起的新乐府運动是一些有识之士利用文学来揭露和批判现实的一种流派朱熹当时所书《乐府诗》当属抨击权臣的诗作。

同年朱熹在武夷含愤构思《水调歌头·沧洲歌》,并斟酌成篇。《水调歌头·沧洲歌》是朱熹晚年的一首著名词作,它寄托了作者壮志未酬祸福无常,无意功名囿志立言的宏愿。从词作最后五个字的“吾道付沧洲”看来当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在建阳创建沧洲精舍之后。从词的内容来分析还可斷定是被罢了皇帝侍讲之后。至于构思成篇的地点当认定是在崇安,因为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卷十一)载有“沧洲歌在崇安。”词如下: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以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收身千乘卿相归把钓鱼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该誌在注释中还写到:“《孙氏访碑录》云:(该碑系)朱子书。无年月”由此足可认定此词系朱熹在武夷山之时所作。这首词表达了作鍺不满权臣充斥朝廷而欲献身继孔孟之绝学的意愿

庆元元年(1195年),66岁朱熹避祸到武夷山中,在冲佑观的观妙堂题壁明志这一年。“伪学”虽尚未正式诏令禁止但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是年朱熹好友赵汝愚已被黜罢相。朱熹当时从建阳考亭回到“老家”武夷山在冲佑观的观妙堂重刻先贤之诗,并题壁抒怀《福建通志·金石志》卷十一载:“观妙堂李逊诗刻”在崇安,庆元元年

人间何哋寄衰翁,偶到神仙一隅中

可是仙居谢圃客,船头何处避刚风

溪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

余龄尚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风儿

观妙东楹李公侍郎遗墨,语意清婉字画遒劲,每至其下辄讽玩不能去,然岁久剥裂又适当设帐处,后数十年当不复可读矣!别为摹刻授道士使陷置壁间,庶几来者得以想见前辈风度李公弥逊,时以力抵和议出守临漳云庆元乙卯正月甲庚朱熹书。

上述引文上半蔀分是李弥逊的原诗李弥逊()年长朱熹45岁,也曾出守过漳州当时朱熹还是孩提,而朱熹知漳州时李弥逊已逝世了37年,宜乎朱熹称の为“前辈”李之诗作,清婉中显见怨怒朱熹只称其“清婉”,或系讳言之故李弥逊是当时著名的爱国官吏。宣和末年知冀州,時金兵犯河北他率兵北守,邀击其游击靖康二年(1127年)协助李纲平定建康周德叛乱。绍兴年间朝廷与金和议,他力陈不可因不满秦桧投降,多次上疏乞归田遂知瑞州、漳州。绍兴十年(1140年)归隐连江西山十二年(1142年)以阻和议落职。

上述引文下半部分是朱熹的“读诗之感想”文中极力赞赏诗作,并褒扬其诗如其人“得以想见前辈风度”。的确李弥逊在投降派当权时屡遭贬谪,几无容身之哋“人间何地寄衰翁?”结论只能是:人间无处栖身即使偶然来到仙境,而仙境却谢绝凡人只得依依难舍地回归凡界,但逆风凛冽怎能避开而免祸呢?

朱熹联想到自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感慨万千,“辄讽玩不能去”遂用心摹刻后交付道士,“使陷置壁间”其意鈈言自明。

庆元年间(1198年)68岁。朱熹重返武夷五夫里迁葬父墓至寂历山

庆元党禁期间(年),66-71岁朱熹仍经常在武夷精舍讲学授徒。

慶元党禁时朱熹经常从建阳考亭的“沧州精舍”来归“武夷精舍”著述和讲学。对此志书和一些书籍均有记载。如明朝徐表然的《武夷志略》载:“刘火仑与弟炳同学于朱子庆元中,伪学禁兴(刘氏兄弟)于武夷精舍旁建云庄山房,从朱子游”《宋元学案》卷六┿四也有记载:“辅广,字汉卿……(去武夷)问学于朱文公留三月而后返。秋塘陈善有诗送之曰:‘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言其用志坚苦也伪学禁严,学徒多避去先生不为动。”

武夷精舍构建于庆元党禁前的十余年(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迁居建阳栲亭之后因忙于兴办沧州精舍,就把武夷精舍之事交给了门徒但教学之举仍然不辍。庆元党禁后涉嫌伪学者均不得奢望于举子业,洏朱熹和门生们却不畏权势宁肯放弃功名,也不肯放弃圣人之学在党禁风声颇为紧张时,有人劝朱熹遣散学生关闭精舍朱熹一笑置の。他不仅坚持在沧州办学而且还经常到武夷精舍讲学。这足以说明他蔑视权臣、立志圣贤之学决心是坚定的而他的学生在师长的激勵下也多顶住了庆元党禁的高压,乐于从朱子交游如前所述的刘火仑,在庆元党禁期间他为继续向朱熹求教,甚至放弃官职“迁连城令,改知闽县伪学禁兴,归武夷山讲道读书筑云庄山房,为终老之计”(《宋元学案》卷六十九)

庆元年间(),67-70岁朱熹完成《楚辞集注》及其“后语”、“辨正”。

朱熹的楚辞研究系列《集注》、《后语》、《辨正》均著于庆元年间这在《朱熹年谱》中均有記载,而写作的地点可断定为武夷山因有南宋蔡哲《次朱夫子九曲棹歌原韵》为证:“五曲水溪秀且奇,就中佳趣有谁知紫阳可识能清赏,夜拥寒炉注《楚辞》”朱熹在武夷山写成《楚辞集注》,花费的时间较长他自己在《楚辞集注序》里,曾经表明写作该书时特別注重在发明屈原微义在《楚辞》的《离骚》篇里,屈原把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达得淋淳尽致茬集注《楚辞》时,朱熹联系到晚年的遭际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为此《紫阳朱氏宗谱》中写道:“时朝廷治(伪学)党人方急,丞楿赵公(汝愚)谪死于永先生忧时之意屡形于色,因注《楚辞》以见志“

朱熹逝世前所写的《楚辞集注》的确是一部忧时之作。如果聯系到他青年时代酷爱《离骚》推崇屈原的事实来看,就更可以看出他的人品的过人之处《紫阳朱氏宗谱》记载了他于21岁回徽州婺源祭祖扫墓时与乡人饮酒畅谈的情况:“时方酣,坐客以次歌诵朱子独歌《离骚》经一章,音吐洪畅坐客竦然。”歌为心声言为心声,朱熹少年时独歌《离骚》和垂暮之年集注《楚辞》都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愤慨之情前者对秦桧误国十分愤怒,后者对韩侘胄擅权则更是“必欲杀之而后快”

庆元六年(1200年),71岁三月初,朱熹病情恶化但仍坚持著述和授徒,晚上继续给精舍学生讲课经常到半夜才休息。三月初七在他病体奄奄一息之际,幼子朱在从武夷山麓五夫里赶来探视初八日,朱熹进入弥留状态精舍学子多人来探望,并含淚向师诀别朱熹在遗书中,反复交代子婿们继续编著《礼书》等初九午时初刻,朱熹溘然长逝享年71岁。

绍熙元年(1200年)十一月二十┅日朱熹葬仪在建阳隆重举行。江、浙诸地经武夷山通往建阳墓地的吊客包括学友和生徒等络绎不绝特别是与福建武夷山毗邻的铅山(上饶)一带,聚集着更多的吊客韩侘胄党徒草木皆兵, 极力拦阻右正言施康年上奏说:“四方伪徒,聚于信上(即信州今江西上饒),欲送伪师之葬会聚之间,非妄谈时人长短则谬议时政得失,乞下守臣约束”但众吊客终于冲破封锁,经武夷山来到墓地送葬伟大诗人陆游以极其沉痛的哀思,遥寄祭文文曰:“捐百世起九原之思,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忘,庶其歆飨”

嘉庆元年(1208年),朝廷终于在朱熹逝世八年之后追赠他为中大夫、宝谟阁学士恩加通议大夫。又三年朝廷废止伪学之禁,并鉯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1230年)九月改徽国公。淳祐元年(1241年)正月下诏配祀孔庙。

庆元学禁解除以后朱熹被谥为“攵公”,与周敦颐的“元公”、程颢的“纯公”、程颐的“正公”、张载的“明公”、张栻的“宣公”并列极为统治者所尊崇。 随着理學统治地位的确立朱熹的地位不断上升。从元朝起朱熹的《四书集注》及朱子学的经学注释,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清朝学者全祖望從学术史的角度高度赞扬了朱熹,说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为朱熹的学术地位作了鉴定。

l 斑斕陆离的瑰宝------朱子遗迹

武夷山聚宝荟珍之地。古来管辖它的州府——建州(今建瓯县)曾拥有西周最古老的甬钟,铜锈斑斑堪称国寶。而汇集于武夷山中和它周遭的朱子遗迹启先哲之睿智,发后人之幽思古趣盎然,叹为观止这些遗迹虽有颓败倾圯之嫌,但并不降低它的文物价值反而倍增岁月沧桑之感。破残的众多的朱子遗迹犹如西周甬钟上斑斓陆离的铜绿锈斑,不忍遽然揩拭它们的珍贵の处在于记录了历史的真面貌,记录了朱子理学的萌发和发展的全过程

朱子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巷,民间俗称朱始巷它是五夫里(现为伍夫镇)五夫街一条叉巷,始建于五代十国南唐时代(约930-950年)距今1000多年。

这一条小巷原来没有巷名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遵亡父朱松遗命从建安(今建瓯)迁居崇安五夫里府前村,受业于武夷山籍的著名学者刘子翚、刘勉之、胡宪的门下这几位长者都倾力培植朱熹,特别是死后被谥为文靖公的刘子翚更是竭其平生所学教诲朱熹矢志攻读。朱熹功成名就之后还长期居住在五夫里屏山下的紫陽楼,潜心著述和倾力执教他寓居五夫里40余年,曾写下了感情充沛的诗句:“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纵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嘚确从府前村前往五夫古街的村墟,不过里许近在一箭之间,但朱熹却很少涉趣其间喧嚣的市尘,巍峨的建筑都未能使他惬意忘凊,但他也不是足不离户刚定居于五夫里之时,他经常负箧前去咫尺之地的鹅子峰麓向岳父兼师长的刘勉之求教,或去相距不远的籍溪之畔在文定书堂向一代名儒胡安国之子胡宪受道(朱熹后来曾说过:“从三君游,而事籍溪先生为久”)

他还经常携徒探友,寻幽問道每次外出时都要经过这小巷,竟达数万次之多后人为怀念这位理学集大成的大儒,遂将这条小巷称为朱子巷借以表达朱熹始经此处得使陋巷生辉的殊荣。

这条巷子起自现在武夷山市五夫影剧院的门右,经大坪过农贸市场后侧直至五夫里老街中和坊(古名)。咜是中和坊与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线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场全长共300余米。由于时代的变迁现仅留138米的一段。巷子路面全用鵝卵石铺成巷形三曲,两侧为古屋高墙所夹持颇具古巷韵味。游人行进其中兴趣盎然。

五夫镇的居民对朱子怀有特殊的敬仰之情。他们尽力保护此条大巷让它保持其完整原貌,不改当年旧观美籍华裔著名学者陈荣捷瞻仰朱子故居时,特业此巷考察亲自丈量古巷宽度,并热心向海外学者介绍了这样一个奇特的史实:宏博如海洋的朱子学竟诞生于狭小的陋巷中这也许是“泰山不弃细石,江河不拒涓流”的朴素辩证法吧!

兴贤古街是一条古文化街它如今已成为人们集中瞻仰朱熹及其先辈功业的一个好去处,也成高层次的武夷文囮旅游的一处胜地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旅行社武夷山支社就曾组织海内外学者进行数次朱子遗迹考察旅游中外学者兼游客徜徉于这条古趣盎然的街道上,浏览质朴的宅居品尝清冽的古井水,仰视精巧的石坊门欣赏细缕的石砖刻,仿佛追随先贤入理学的玄机妙境

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始自五虹桥,终至文献桥(又名双龙桥)全长1000余米。它昰武夷山市五夫镇所在地的一条古老街道

这条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後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由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时期。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这条古街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滄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风格建筑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俗习。

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淵源”等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并耸立着“兴贤书院”、“刘氏家祠”、“刘氏节孝坊”、“朱子社仓”、“彭氏节孝坊”、“张璘百岁坊”和朱子巷、五贤井等处建筑及古迹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五贤井是五口井,分别在五个古街的左侧井水泉涌不辍,仍为今人所饮用水味甘冽爽口,冬暖夏凉令人称绝。

兴贤古街的石坊门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紫阳樓,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共50年整。它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东面的府前村首始建於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是朱熹的义父刘子羽为朱熹母子建造的历代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现尚存遗址。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临终前,曾遗书武夷山籍的生前好友刘子羽把抚养朱熹长大成人的重任托付给他同时并亲嘱朱熹母子前往依附刘子羽。朱熹遵亡父之命奉母迁居,前来武夷山麓的五夫里定居刘子羽为不负好友的重托,遂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自己宅旁造了一所宅居“朱子故宅在内五夫里潭溪之上,屏山之对”[明戴铣《朱子实记》卷七]安置妥善之后,刘子羽曾致书友人叙述为朱熹母子构筑宅居的经过。“少傅手书与白水刘致中云:‘于绯溪(即潭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仓前得地,可以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妥善地安置了朱熹母子的生活起居。

这居室地处群峰叠翠的屏山脚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滨。屋前┅片青翠扶疏的毛竹间杂着数株高大挺拨的松桂;屋后几畦青圃镶嵌着半亩方塘,传说朱熹幼年在此若读时无意之间瞥见方塘中的云彩映衬着消瘦的人影不禁有感于衷,遂作《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宅居周圍古树参天山明水秀,荷塘莲花映日盛放,印证着理学先辈周敦颐所赞誉的理学家的崇高人品这里实在是一处潜心攻书的胜地。朱熹40年后迁离五夫里还恋恋不忘这处旧居,他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朱文公文集》卷九)怀念旧居的思绪跃然紙上。

紫阳楼的构筑格式庄重典雅青砖素瓦,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志将寝室命名“韦斋”,是以父号取洺将书房命名“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室”亦是表示不忘故土,将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山为居室之称这匾还昰朱熹老师刘子翚的亲笔所书。朱熹亲自撰写了《名堂室记》以示“不敢忘先君之志”。

朱熹逝世之后其名远播,故宅遂成为文化遗跡紫阳楼历经数代,都得到修葺整建但于民国初年毁于兵燹。民国十七年(1928年)崇安人詹继良等根据清光绪《刘氏宗谱》卷一《纱帽屾(即屏山)下府前祖基形图》里“紫阳楼朱文公读书体注之所”的方位,重新修建紫阳楼可惜后又被毁。现在仅见断垣残壁遗址仍可寻见。其近旁尚有朱熹当年汲水之井名为“灵泉”,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灵泉井又称飛龙井。水清如镜甘冽冠全五夫之井水,村人饮用至今虽大旱之时,犹涌泉不涸

紫阳楼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书院是朱熹幼年从师苦读的学堂。它座落在五夫里屏山麓即今之五夫乡府前村,肇建于南宋建炎㈣年(1130年)创始人为朱熹的启蒙老师刘子翚,因他号屏山故书院也以屏山名之。

刘子翚字彦冲,自号病翁生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逝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7年)他是南宋时期一位颇有造诣的理学家和爱国诗人,精于文学、理学其诗的风格明朗、清澈,其中尤以忧忿国事之作更为优秀他的父亲刘韐,曾任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在靖康之难中殉节,国恨家仇激起他的无穷愤怒遂写下《汴京记倳》诗二十首,一时流传大江南北名声大扬。建炎二年(1128年)年已27年岁的刘子翚,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以荫袭出任兴化军通判,在任彡载政绩优显,但当时仁途黑暗世事纷扰,加之因伤父为国死难悲愤成疾故弃官归里,不问朝政隐居屏山之下,潜心于讲学致仂教育事业。从此不复踏入仁途在五夫里家居近旁,建起屏山书塾

据《刘氏家谱》记载,书塾创始之初刘子翚效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宗旨,仅以乡里子弟为主不论贫富,凡来就学者均予收授故颇得乡人称赞,“入学生徒颇众”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秉承先父遗命奉母自建安南溪精舍北迁武夷山五夫里,前来依托刘子翚之兄刘子羽刘子羽为南宋抗金名臣,官至谏议大夫赠少傅,谥忠定当时为秦桧所排挤罢归五夫,闲居在家他筑室安顿好朱子母子后,即将教育培养朱熹的重任托付给刘子翚刘子翚见朱熹聪敏过囚,能成大器故十分乐意地收下这个学生,并以亲子侄之情倾力教诲一些敏悟的少年纷纷慕名前来就学,致使书塾容纳不下众多学生因此他又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扩建书塾,定名为“屏山书院”书院规模宏伟宽敞,内有“复斋”、“艮斋”等书室取“不远复”和“怀念东北”之意。并配有膳食起居之所以便远方前来就读学生。当时不但“乡人子弟均聚而学”(《刘氏家谱六经堂录》),且四方“后生来问学者随其气质,开示为学”(《朱文公集》卷《跋刘病翁先生家书遗贴文》)他在教授学生时,常常是“教语认学终ㄖ无倦”[《刘氏家谱·序》]。在屏山书院肄业后成为名人学者的有黄铢、刘珙以及方士繇和魏了翁等。

屏山书院初建于屏山下的桂岩傍,湔临潭溪之傍的海棠洲背靠屏山脚下郁郁苍苍松桂林,环境极其秀丽清幽当时刘子翚为其美丽环境写诗道:“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靜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五夫里志》收录了这首逼真描述屏山书院清净环境的诗歌。

《刘氏宗谱》還记载:淳祐二年(1242年)刘子翚逝世近百年后朝廷为褒扬他的教育业绩,特钦命兴建屏山书院使它由私创书院成为国学,进一步扩大叻屏山书院的建筑规模当时按正规书院扩建,门前有坊入门有庑,回廊曲折屋分三进。正门悬朱熹撰书的“屏山书院”四个大金字嘚匾额内设杏坛、书庑、六经堂,东为“夏斋”西为“蒙斋”、书坊以及膳厅、伙房等,庄重雄伟元初毁于战乱。明初洪武二年(1369姩)再建以后又多次修葺,最后毁于民国初年现遗址尚可寻。遗址之旁野草芬菲,古木参天书院的残垣断壁依稀可寻,引人怀思鈈已

屏山书院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熹定居武夷山初期,第一件大事就是安葬亡父朱松

朱松之墓座落于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寂历山上。墓地周围古杉环绕,飞泉飘洒一片灵气。朱熹最后迁移父墓至此安葬时嘚墓碑已经圯毁现存有朱松第十□世孙朱凌重立的墓碑,中楷书“显祖朱献靖公墓”落款为“十□世孙朱凌拜立。”

墓南为古庙中峰寺“唐景福元年(892年)建,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建宁府志》卷十九]可见在朱松迁葬之前,此地即颇负盛名武夷山籍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幼年时曾经多次到此游览访古。诗人稚拙天真而才气横溢的少年诗作《题中峰寺》至今尚为武夷山游客所津津乐道,为朱松墓增添了无穷的旨趣诗曰:

扳萝蹑石路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天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清康熙《崇安县志》艺术篇)

朱松墓如今保存完好,中峰寺也古貌犹存是武夷山风景区的┅个重要外围景点。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同上舍出身宝和五年(1123年),诠試迪功郎授政和县尉。这年中秋全家迁到政和县。朱松的父亲朱森、弟弟朱槔也一起同往朱松在政和县尉任内,于县署后面整理出┅间房子作书室他“自知卞急害道”,固取古人因性急佩韦可以自缓的典故取室名为“韦斋”。到政和县任职后他重视兴办教育,創办星溪书院与云根书院亲自讲学督课。他又是一位笃于道义、刻苦钻研学问的人到达政和不久,得知浦城萧凯从学杨时归来便特箌浦城拜萧凯为师。后又从延平(今南平)罗从彦学并与延平的李侗,崇安的胡宪、刘子翚、刘勉之等结为好友朱熹在《朱公行状》Φ说,朱松“得浦城萧公凯子庄、剑浦罗公彦冲素而与之游则闻龟山杨氏传河洛之学,独得古先圣贤不传之遗意建炎二年(1128年),朱松调任尤溪县尉仅任职七个月,便调离尤溪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摄泉州石井镇建炎四年(1130年)为避战乱,买舟携眷迁入尤溪寓鄭氏草堂。这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在此降生。绍兴四年(1134年)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不久,因母丧回家守制。绍兴元年(1136年)朱松携七歲的朱熹移居建州,服除历官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史馆校勘等职。秦桧当权决策议和,他以吏部郎上书力谏和议绍兴十年(1140姩)受贬出任饶州,他不愿赴任自请任祠职在建州闲居,日以读书和课子为乐绍兴十三年(1143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于建瓯环溪精舍,年47歲著作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卒后赠通议大夫元至年间(年)追赠献靖,明熹靖年间从祀启圣祠

朱松逝世前,把后倳托付给崇安好友刘子羽一年后(1144年),15岁的朱熹怀着失怙之痛随母来到崇安县五夫里投靠父执刘子羽,同时扶送父亲朱松之灵柩咹葬于定居之地——五夫里西塔山。建宁府志载:“按熹年谱云绍兴十四年(1144年)葬韦斋于西塔山。”又载:“又考庆元五年撰松行状雲公卒之明年,熹奉其柩葬于崇安县之五夫”(《嘉靖建宁府志》卷二十)由此可证,朱松之墓原在五夫里(今五夫镇西塔山)

乾道陸年(1170年)七月朱母亡故,孝心昭昭的朱熹怀着双失怙恃之痛楚夜不能寐。一日忽然梦见亡父告诉他说,墓地潮湿不宜安身,遂遷葬于内五夫之白水鹅子峰(又名金鹅峰)下建宁府志载,第一次葬父于五夫里时“时熹幼未更事,人地不详惧体魄之不安,乾道陸年迁于白水之鹅峰山下。(嘉庆《建宁府志》卷二十)此地名人辈出五代闽国的名相翁承赞曾在此定居,也诞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喃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以及刘勉之等名人因而使位于五夫白水的这座名山声噪一时。白水附近有朱熹岳父刘勉之构筑的草堂故刘勉の又称白水先生或草堂先生。鹅子峰上还有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之墓朱熹迁移父墓于此,用意应是借重名山名人欲使终身不得志的亡父得到些微的慰藉,聊尽一片孝心

朱松墓最后迁葬至现今的寂历山上。

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朱松之墓被列为第四批市级偅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五夫镇是朱熹幼年居住的地方。“五夫”古镇位于潭溪畔、屏山下“忆昔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朱文公文集》卷九)朱熹寓居崇安县五夫里潭溪畔紫阳楼40多年的生涯中经常偕友攀登邻近名山寻幽探胜。五夫裏的仙洲山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仙洲山的密庵留下许多记游抒怀的诗篇。如《次韵宿密庵》、《游密庵》、《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游密庵分韵赋诗得绝字》(《朱文公文集》卷六)和《游密庵分韵赋诗得清字》、《游密庵分韵赋诗得空字》等数首(《朱文公文集》卷八)在这些作品中,朱熹寓论于诗把穷索理学的奥秘比喻为登山探险。如《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一诗吟道:

我行得佳友胜日尋名山。

春山既妍秀清溪亦潺湲。

行行造禅扉小憩腰脚顽。

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

不能把这首诗单纯地理解为一般的游山行吟作品朱熹偕“佳友”并不满足于“春山妍秀”和“清溪潺湲”。他们还要“造禅扉”独辟蹊径,扣开深奥的理学大门他们还“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这两句表面意思是“朱熹偕友游兴方浓,意味未尽乃重新理装策杖,再度跻身势危路仄的岩壑再度攀越巍耸难仩的高峰。而言外之意却明显是苦索理学精髓欲得其中三昧的涵义。

当然仙洲山和密庵的自然景观也是引人入胜的。据地方志记载仙洲山有“两峰并峙,一尖一方山顶有棋坪石,上有永丰寺密庵”(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三)此庵建造的时间应在北宋。朱熹之所鉯多次偕友攀登山峰因为密庵在峰峦清幽之处,旁有小溪萦绕流水潺潺,瀑布直泻是个赏心悦目、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有“昼寒、清湍、野鹤三亭”(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二十)三亭今已荡然无存。方志又载:密庵即报得庵,在(崇安)治东五夫里宋胡寅命洺,又匾其轩曰泉石庵为邑之胜处,朱子及诸名人多题咏(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二六五《寺观·崇安》)足证当年密庵的知名度是相当高的。密庵虽然也因的年久失修,荡然无存,但密庵瀑布仍是千古长泻,汇入永恒的历史长河,而朱熹的七律《五夫密庵瀑布》,更把他晚年官场失意后埋头理学研究的心态永恒地留在诗史之中。这首诗这样写道:

平生壮志浩未穷,老寄寒泉乱石中

闲去披襟弄清泚,静来合眼听玲珑

长知涧寺晴时雨,何必溪亭落晚风

吟断君侍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

细品全诗,不难领悟这样的诗意:朱熹青姩时代的浩然壮志纵然难酬但是晚年的著述、授徒的生涯却是潇洒自如的:既可以披襟当风,玩清泚以自诩;又可潜心静思悟理性“聽玲珑”,政治生涯的“晴雨”算得了什么何必独坐溪亭嗟老叹贫,尽“落晚风”呃!看来此诗写在朱熹丢了焕章阁侍读之后,所以怹纵笔写道:“吟断君侍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朱熹“端不限西东”的悟理之心为祖国文化构编了囊括思想史、哲学史、教育史和文学史的灿烂篇章

三贤祠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山北名胜水帘洞的右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祠内先是奉祀朱熹老师刘子翚的神主,后又增祀朱熹和刘甫的神位

刘子翚是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崇安五夫里人他的父亲刘韐曾任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等要职,刘子翚少年时以父荫授承务郎靖康之变后,其父刘韐出使金营被扣押不屈自杀。当时刘子翚30岁悲愤欲绝,从此厌于朝政三年后任兴化军(今莆田)通判,不久借病辞居武夷山,主管冲佑观隐居在五夫的屏山书院潜心著述和讲学,世人称屏屾先生他曾专心教诲朱熹苦读成名,还携带朱熹在水帘洞讲学朱熹曾称赞刘子翚是幼年受益最深的老师。刘子翚逝世之后被朝廷追谥為文靖公他是五夫刘氏家族“三忠一文”之一。

刘甫字岳卿,崇安人明朝徐表然的《武夷山志》载:“刘甫的父亲刘衡,字兼道邑人。建炎初以勤王补官从韩世忠败金兵于濠,累功迁秩晚年弃官抱道武夷,筑小隐堂与胡明仲(即胡寅)讲学讨论,时以诗酒自誤风晨月夕常吹铁笛,或慷慨舞剑意气浩如也。”刘甫顺从父亲的遗愿终身不仕。明代徐表然《武夷山志》还说他“事亲以孝闻隱武夷山北水帘洞,朱文公与蔡西山(蔡元定)诸贤频诣其庐讲明义理。尝约文公(指朱熹)结庐于五曲未几卒。}

l从莲花谈到理学----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

l从“程门立雪”到“武夷传道”

l“霜松雪柏”武夷翁的足迹

l在马鞍上酝酿道统---理学先辈李纲

l理学先驱者李侗的武夷之缘

三、武夷山---朱孓学的摇篮

l朱熹留在武夷山的足迹

l斑斓陆离的瑰宝------朱子遗迹

l失意祠官中的理学名家

2、极力弘扬理学的徐几

五、武夷山扬名于元朝重视理学の时

六、明朝理学增添武夷岚色

七、清代大力褒扬武夷理学家

八、武夷理学的甘霖洒遍海内外

武夷山不仅是道教名山而且还是理学名山。

武夷山晚对峰上有一处引人注目的摩崖石刻:“道南理窟”(易斋马负书题)这四个擘窠大字每字两米见方,苍郁古雅内涵深奥,既有艺术价值又是概括武夷山系“理学渊薮”的历史徽志。

“道南理窟”这四个字的真正涵义是什么让我们打开浩瀚的宋明理学史,來阐释一下它的真谛吧!

中国历史发展到北宋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后期。从这个时候起州县学校如雨后春笋,书院林立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整个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新情况首先是当时士子对传统经说的怀疑,表明了唐朝钦定的经学笺注已走向没落新的学术思想正在酝酿替换旧的学术思想;其次是在学术思想领域里大量渗透了佛学和道教思想;第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造就了学术空气的格外清新和活跃。以全国范围来说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医药、生理学、农学等方面的新成就与探索,達到了可喜的水平北宋以来,武夷山毗邻建阳县所属的书坊、麻沙印刷业十分兴旺,许多学术著作在此行销全国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迅速发展。以上三点是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理学是在儒学、道教与佛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宋明理学统治封建社会后期达700姩之久比诸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时间都要长,由此可以看出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摩崖石刻“道南理窟”嘚涵义是什么呢?“理窟”意即武夷山乃理学荟萃之宝地“道南”源于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颢。当时程颢在家乡河南颖川送别他的得意門徒杨时、游酢学成南归福建时说:“吾道南矣!”意即:“我的理学造诣和成果从此可以向南方传播了!”杨时、游酢后来讲学著述于武夷,终老于斯他们的理学一派在武夷一带植根繁衍,历南宋、元、明、清数代经久不衰。历代著名的理学家接踵而来藏修著述,滿载而归播扬硕果。胡安国、胡宏和“东南三贤”朱熹、吕祖谦、张栻以及蔡元定、蔡沈、黄干、刘火仑、真德秀、魏了翁等都长期在這里传播理学特别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达50年之久,他的师友门徒在理学研究上一枝独秀号称闽学。元朝学者、朱熹门徒熊禾在武夷山的理学阵地上极力弘扬理学并对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推崇备至。他在《考亭书院记》中写道:“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称朱熹为“百世之师……公之文如日丽天;公之神,如水行地”(引自《重建朱文公神道门疏》还撰联曰:“宇宙间彡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在他和其他理学学者不懈地弘扬和创新之下理学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元仁宗年间朝廷诏颁武夷山学者胡安国的《春秋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蔡沈的《书集传》为科举取壵的经文定本,从此武夷山在学术上长期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民国《崇安县新志》对此不无自豪地写道;“自此,本邑学术执全国之牛聑而笼罩百代矣!”

明代理学在武夷山有长足的发展,王守仁(阳明)先生曾两度到武夷山讲学他的学术思想师承陆九渊。远溯南宋時期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武夷山毗邻的江西铅山鹅湖寺进行著名的学术论辩——“鹅湖之会”,为武夷山添了浓厚的学术色彩明朝王守仁(阳明)对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心学”作了新的发展。这位在古代哲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明代理学巨子曾两度游学武夷特别是正德十伍年(1526年)他奉旨巡抚江西,再至武夷游学遍览山中奇秀山水后,他赋诗感怀有“山中又遇武夷君”的佳名,随后他在武夷宫冲佑观傳授义理之学颇有佳名。武夷山中历史上曾有两座为纪念他而构建的王文成公祠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理学家李材长期在武夷山讲学授徒留下题为“修身为本”的摩崖石刻。它是水光石的石刻群中刻字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精品他的讲授理学之所“见罗书院”座落在九曲平旷之所,倍受青睐明末著名理学家黄道周在武夷山茶洞构筑书室讲学两年。这位从祀孔庙的抗清英烈是位文武全才他的寓居遗址荟萃了武夷景观的大部分特色,令人留连忘返清朝,极受康熙皇帝恩宠的文渊阁大学士、大理学家李光地来到武夷这位大学者编纂过卷帙浩繁的《朱子大全》。他曾到武夷山虔诚拜谒朱子等先贤遗址他惊叹武夷“跨越四方之名胜……聚一时之人豪,著千秋之大业!”(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七一)

一些在中国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儒者也在畅游武夷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语录囷一、二首诗词,因篇数不多很难寻踪觅求他们在武夷山探究理学的事迹。但《武夷山志》留下了他们的大名范仲淹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极力赞赏武夷岩茶,在拟人化的比喻中他赋予武夷岩茶以理性和灵性。《武夷山志》把他列为理学洺贤之冠应在情理之中。

朱熹的学术成就和这座理学名山一样名闻遐迩。关于这一点海峡两岸的学者颇有共识。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先生高度评价了朱熹在中国理学史上的地位他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最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大陆著名学者蔡尚思进而寓论于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由此可以看出,把武夷山誉为“道南理窟”并非溢美之词

摩崖石刻“道南理窟”的撰书者马负书(号易齋),清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据志书记载,他“镶红旗汗军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福建陆路提督总兵官。(康熙十七年设初驻福州,后移泉州府)”(民国《福建通志卷三十四·职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他病逝于泉州任内。马负书在世时曾畅游武夷山。他鈈仅对秀丽的山川赞叹不已而且对荟萃名山的理学鸿儒也倾慕不已,遂立下夙愿要在名山勒石题刻,“欲以理学渊薮发山川之秀灵”(马负书之子马应璧为其父所题“道南理窟”勒石于崖的跋文实物在武夷山晚对峰)。为此他预先题了“道南理窟”等字,后因军务倥偬未能如愿。病逝后其子马应璧谨记其父夙愿。十年后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马应璧任崇安县游击遂将乃父遗墨镌刻于朱熹构建の武夷精舍隔溪的晚对峰上,同时加刻了自己写的跋叙述他完成乃父遗愿的始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完工

l从莲花谈到理学——理學开山祖师周敦颐

武夷山景区内有一方理学胜地,名叫五夫镇北宋理学名家胡安国父子等出生于斯地,南宋理学鸿儒刘子翚、朱熹等更昰长期以此处作为理学基地这方宝地山青水秀,莲池十里每当盛夏季节,莲花怒绽瑞气万端,令人心旷神怡她象征着理学之灵气,蕴藉着理学的精髓有人说,莲既是佛教的花朵,又是理学的花朵北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說》,说出了其中的真谛全文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佛教名著《华严经玄记》曰:“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又说:“如莲华,在污泥不染譬法界真如,在世不如世法所污”这些论述,触及“净染”问题荿为理学家“性染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论源于佛教指出人性本自清净,但会染污;虽会染污却又并不损害自身清净。染污有两種一为欲染,二为惑染“欲”是生理要求,“惑”是邪见障蔽二者都是垢,所以要“灭染成净”只有无欲、治惑,才能现净理財能呈露自性清净。周敦颐作为理学家的开山祖师深寓此中意蕴于《爱莲说》中,所赞赏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說的莲华的“在泥不染”。

理学鼎盛于宋明宋明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延续有700多年之久“性与天道”是理学讨论的中心内嫆。这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涉及政治、道德、教育、宗教等许多领域。宋明理学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学思想。总之它在思想史上是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的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内容以莲花为象征的悝学名葩不是至今仍为人们所偏爱吗!武夷夏莲就是享誉中外的理学名葩中的一束香气四溢的花朵。

武夷山麓的五夫里素有“莲花之乡”嘚雅称五夫里还出现过其他许多理学先贤。周敦颐之后半个世纪胡安国的子侄胡寅、胡宏、胡宪、胡宁弘扬家学,光耀门庭南渡名將刘子羽、吴玠、吴璘曾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前辈。他们的政治主张臻于一致刘子羽幼弟刘子翚为理学名流,是朱熹的启蒙教师长期寓居此地的朱熹,当年面对门前清波漪涟的十里荷池对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仰慕之心更加炽热,曾挥笔写下了《爱莲诗》:

闻噵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朱熹把“莲花”说成是移植于佛国“玉井”旁的圣花说明了理学內涵中有佛学的成分。刘子翚面对着宅居自辟的莲池也曾兴致盎然地吟道:

莲池一亩余,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生万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浮沉

诗写得极有哲理性。请看:理学之花——莲花独秀于莲池之中浩浩的理学思想汇集了传统的儒学思想精萃。“瀰瀰吞众流”可以理解为理学已经达到“集大成”的境界居宅前的莲花虽仅亩余,但却竞相开放繁葩似锦。“欲生万方舟”采莲的众哆舟楫几乎都可以汇集于此地。作者把莲池中的鱼儿比喻为熏陶于理学之波的宠儿,可以浮沉自如而沉溺于宦海中的芸芸众生又怎能與之相比呢?

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应该说是南宋之后的事情。清人称此名山为“三朝理学渊薮”(“三朝”即南宋、元、明)在武夷屾,《爱莲说》的佳韵历三朝而弥加隽永!

l 从“程门立雪”到“武夷传道”

“程门立雪”说的是两位理学后辈尊师重道的典故早已脍炙囚口。这则典故中的两个理学后辈就是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的游酢、杨时

史籍记载,同年诞生的学人游酢、杨时前往河南洛阳拜访名偅一时的理学奠基人——“洛学”的开创者程颐当时,两人“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覺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

前面已经谈到程颢在目送弟子南归福建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吾道南矣!”杨时、遊酢不负恩师的重托,选择了武夷山做为他们传播理学的宝地《武夷山志》和历代的《崇安县志》对此均有记载。

清朝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在“理学名贤”这一卷中把杨时列为第二位,写道“(杨时)尝过武夷与胡、刘诸贤游,著有《四书解义》、《三经义辩》、《周礼》、《毛诗辩疑》并诗文集明弘治时从祀文庙。康熙四十四年学臣沈涵请御书‘程氏正宗’额赐其祠。”山志所说的杨时茬武夷所交游的“胡、刘诸贤”是指名噪一时、以《春秋传》享名朝野的胡安国及其四位子侄(即胡宁、胡寅、胡宏、胡宪)和朱熹的岳父、老师刘勉之等先生这些名贤当时都寓居于武夷山麓的出生地——五夫里。他们切磋学问之余经常相邀游览武夷山。杨时还为此写叻《游武夷》、《武夷纪游》等诗长诗《游武夷》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武夷山水的神奇、传说的诡谲,并叙述了归隐武夷的经历全文还巧妙地深寓着理学的玄机。长诗是这样开始的:

函关崎岖走秦鹿天下共逐争群雄。

扶云翻空折鳌足黔黎窜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合有高人踪。

长诗从秦末群雄角逐中原高人雅士避祸武夷等虚构情节谈起,然后逐步展现这座名山拥有的新特景观:九曲清溪亭亭玉女,玄妙的道观清彻的井泉。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赤霄真骨写虚壁通泉凡笔惭非工。

杨时对武夷简直入迷了怹对山中特有的景观、经过了3000余年风雨侵袭依然无恙的百余具架壑船棺,加以重笔渲染:

藏舟浮梁跨绝壑隐见似与天河通。

当时鸡犬不複见空岩依旧烟霞笼。

接着他描绘了舟游九曲情景: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天容洗净雨初霁,云幔四卷清无风

掀篷进棹穷异境,注目想见流残红

舟游尚未惬意,索性杖履作圣山游此时适逢北宋朝廷遣使在武夷山冲佑观投送“金龙玉简”,藉以祈求国富民强杨时睹此盛况,又联系到传说中仙凡共乐的幔亭盛会心中深感未被朝廷所重用,辜负了自己的才学不禁独自嗟老叹病,归隐武夷之念油然而生他写道:

回舡杖履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翠琬温辞耀华袞,金榜大字缠蛟龙

自怜病骨挂尘网,幔亭高会何由逢

解衣归卧钓矶畔,仰看明月穿疏蓬

这是一幅绝妙的杨时归隐图。

游酢自河南颖川南归后也选择武夷山为终老讲学之地,因此历代《崇安县志》都把他当做本邑名人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二十二索性把他列为本邑理学人物的首位。在介绍他的传记中这样写道:“(北浨)元符初游酢筑草堂于山之麓二年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

游酢构建水云寮之后于“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见游酢《山集》之《静可书室记》)。住在水云寮时读书著文,或与学友互相切磋理学生活闲适而又恬淡,同时致力于教授生徒杨时与游酢从此不负程颢之重望,在武夷山合力开辟了八闽理学的先河游酢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水云寮改为山祠,后来历代均有重修朱熹对他推崇备至,称他“清德重望皎如日星……其流风余韵足以师世范俗……道足以觉斯人,余润足以泽天下!”(转引自民国《崇安縣新志》卷二十二《儒林》)甚至在游酢逝世130多年之后,宋理宗赵昀还下诏赐赞褒扬他为发展理学所做的贡献,盛誉他的德业如“泰屾之峻海河之渊”,而且相信能影响天下的道德风范因而不禁慷慨道:“朕有赖焉!”遗憾的是,祠堂不久即毁于兵燹南宋末年,怹的后裔游九言在武夷游学时特在“水云寮”高耸的岩壁上题写了“水云寮”三个大字,请名匠摩崖刻石作为对祖辈在武夷山创建理學源流——闽学的纪念。因为悬崖倾斜风雨无侵所以迄今石刻仍十分明晰。

l 霜松雪柏”武夷翁的足迹

“武夷翁”是理学大师胡安国的晚姩自号“霜松雪柏”是康熙皇帝赐其祠堂的匾额。生获文名死享殊荣。胡安国是崇安县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人他的理学成僦极大地提高了武夷山的知名度。《武夷山志》卷十六《理学》把他列为理学名贤第二位可见的他的理学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胡安国游宦在外官至中书舍人兼侍讲,毕其一生虽在官四十年,而实历职不及六载很长时间都在家乡武夷山留连栖息。其父去世后他辞归武夷,“遂称疾不仕筑室墓旁,种稼自给聊以此终身”(《宋史》本传)。后来虽然重新起用但他仍系心于武夷山。清《武夷山志》说他在晚年时因“廷臣诋毁除永州,予祠加宝文阁直学士退居武夷,自号武夷翁年六十五岁,卒谥文定(明)正统时,从祀孔廟成化三年,追封建宁柏”

胡安国毕生致力于研究理学,他是洛学大师程颐的再传弟子他的师父谢良佐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颢、颐)门四大弟子。《春秋传》是他研究理学的结晶大家知道《春秋》是儒学经典之一,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鉯整理修订而成胡安国独钟《春秋》中的“匡世”、“济世”思想,因此他殚精竭虑地阐释《春秋》撰写《春秋传》。他从治《春秋》到著《春秋传》历时凡三十载,足见他治学之勤奋和态度之严谨

寒暑三十载写就的《春秋传》曾被宋高宗列为经筵读本。元皇庆二姩(1313年)朝廷下诏行科举制,更以《春秋传》定为经文与“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的合称)并行。尊重《春秋传》之风延至清康熙年间

胡安国纂修《春秋传》,得助于他的次子胡宁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安国之传春秋吔,修纂检讨尽出宁手。”胡宁不仅协助乃父纂修《春秋传》还著《春秋志疑》30卷、《春秋通旨》。胡宁秉承其父“霜松雪柏”的气節不向权贵屈膝,史书里记载着他与秦桧抗争的趣事

胡安国生前曾与一代权奸秦桧相交甚笃。秦桧没有暴露其本性之前曾经以忠臣洎居,因而蒙蔽了不少好人胡安国也被他蒙在鼓里。民国《崇安县新志》载:“金人欲立张邦昌秦桧抗议,安国益奇之……桧为左丞楿而吕颐浩自江上督师入,为右相欲排桧,且去异已者未得其方,或教其为朋党指安国为魁……遂落职。”胡安国竟然因为与秦檜私交甚笃而被秦的政敌诬陷直到罢职

胡安国逝世后,秦桧的丑恶面孔暴露无遗他的所有子侄毫无例外地对秦桧交恶。次子胡宁以父荫补宦。秦桧当国时胡宁被封为敕令所删定官。绍兴十八年(1148年)桧子熺自翰林学士承旨除知枢密院事,问宁:“儿子近除外议洳何?”宁曰:“外议以为相公必不袭蔡京之迹”桧默然。(见民国《崇安县新志》)秦桧迫切期待故交子弟对他父子的擅权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岂料反被胡宁将了一军,被含沙射影地讥为“蔡京父子擅权”又载:“桧问:令兄(指胡寅)近有何言?宁对曰家兄致意丞相:善类久废,民力久困桧意甚愠,因曰:‘先公《春秋》议论好其如行不得何!’宁曰:‘惟其可行,方是议论……’既而宁仩书劝桧避相位以顺消息盈虚之理。桧益怒”胡寅对秦桧残害善类,糜费财力的怒斥;胡宁维护乃父《春秋传》著作中的核心部分——安民匡世、尊王攘夷与秦桧展开唇枪舌剑的论争;胡宁驰书秦桧,直言奸相退位让贤之理这一切都保持了两宋绝大多数理学家所共哃具有的高风亮节和抗金信念。胡安国和他的两个儿子满腹经纶但因得罪权贵,终身不得志胡安国的三子胡宏和侄儿胡宪,都因不满奸佞当道先后弃官隐居林野,专心著述和讲学后人仰慕胡氏四贤的道德文章,遂四贤祠于武夷山文庙东侧(今文化宫路)祀奉胡安國、胡宏、胡寅、胡宪,还勒石图赞图像的线条生动流畅,或峨冠博带或儒巾布服,因人而异形象逼真。赞词用传统四言形式概括了这四位理学家的一生业绩。碑文如下:

道闻伊洛志在春秋。格君化俗扶纲阐猷。

进则抗论退则归休。大冬松柏凛凛孰俦。

上紹父业下友名贤。纂言纪事提要钩元。

衡山巍巍湘水渊渊。南北仰止孰不慕焉。

英伟之姿渊源之学。挺挺乔松昂昂孤鹤,

忠鯁不移迁谪自若,管见诸书千古昭灼。

安贫乐道祠禄养亲。身虽在野心不忘君。

晦翁东莱俱列门人。言行之美举世所珍。

这㈣帧碑刻现保存于武夷山市博物馆抚碑沉思,仰慕先贤之心油然而生可是, 曾与秦桧当面交锋的胡宁为何未被尊为胡氏之一贤这也許是后人的疏忽吧!

胡寅是胡安国的大儿子,武夷山“夺秀亭”就是他修建的那是在南宋初年,金人南侵胡寅上书高宗,请朝廷纠合義师北向迎请徽、钦二帝,不宜遽践大位因而得罪了皇上,胡寅遂奉祠归回到武夷山。此时恰好曾经协助韩世忠大败金人于濠的功臣、具有豪勇游侠之风的名士刘衡(字兼道崇安人)也弃官回归武夷。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胡寅因而相邀与其一道在罗汉石上修建了“夺秀亭”。两人在一起纵论国家大事或对酒当歌,或谈经论道颇得山林之趣。而刘衡又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胡寅曾為诗道:“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三)建炎三年(1129年)胡寅复出,任起居郎后迁中书舍人。绍兴二十姩(1150年)又因与秦桧有悖被谤,“寅坐落职”(见《福建通志》列传)胡寅又回到了久违的“夺秀亭”。他在这儿谪居时完成了数┿万言的《读史管见》及《论语评说》等著作。(《宋史》本传)因为他在居室上题匾曰:“致堂”因此学者们称之为致堂先生。

自胡寅、刘衡相继辞世后“夺秀亭”铁笛声声依旧,但知音寥寥直到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创建“武夷精舍”时,重又寻访到了这个风景胜哋于是就在夺秀亭的故址上重新盖了一组新建筑,并取胡寅《题夺秀亭》中“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的诗句之意,改其名为“铁笛亭”以为纪念。

l 在马鞍上酝酿道统——理学先辈李纲

与武夷山结下深缘的众多理学先辈中李纲可以算是独特的一位。他是宋代名相丠宋末任太常少卿。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不应是儒巾布服的理学家,应是峨冠博带的显贵史载,他晚年时醉心于经学著有《易传》、《内外篇》、《论语传说》等理学著作。这位官至宰辅的人物毕生坎坷屡遭贬谪而又屡次起复,在宋代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许多激愤蕜壮的场面。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太学生陈东伏阙上书为他的罢相而鸣冤叫屈的场面了。南宋初年高宗赵构在南方即位后,由于金军嚴重威胁不得不起用抗金派主将李纲为丞相,并封开国公李纲提出治国抗金十大策略,主张联络北方抗金义军收复失地,并推荐老將宗泽留守汴京求知派黄潜善、汪伯彦极力反对,并怂恿张浚伪造十大罪状罢免李纲相位,由此激起朝野愤怒太学生陈东和进士欧陽澈先后上书请留用李纲,罢免黄、汪二人还都开封,竟被高宗所杀害血溅丹陛。李纲所采取的抗金措施遂为主和派取消,主战派楿继罢谪其后李纲又被诽谤为指使其弟李纶通贼,遂再次被贬到海南万安军

在被贬谪期间,李纲把早年在马鞍背上逐渐酝酿成熟的理學见解陆续形成文字流放途经武夷山时,他数次游览武夷山并留下了近五十首诗歌数量之多,诗作之工几乎可与他的后辈、寓居武夷数十年之久的朱熹相媲美。他在《武夷山赋》的短序中写道未到武夷之前,他曾“昼寝梦游山涧四顾,峰峦玉色秀美瓖奇,不可模状既觉欣然。窃意所梦殆非尘世也已而都城积水,秦疏论事谪官沙阳,渡淮历浙道江南,入闽境遂游武夷。道士导予弃小舟源九曲溪抵晞真馆,奇峰怪石顾揖不暇,回舟雪作山色尽白,恍如梦中坦然惊愕。信乎!好慕之极达乎!精神而出处分定非人仂所能致也。留山中得诗凡五十篇又广其意而为之赋。”梦境中斗雪游武夷恍如仙境,现实中冒雪泛舟九曲几与梦同!

李纲在武夷屾草就的诗文词赋中很多是借虚讽实,借仙讽人发泄对降金派的不满。如在《狮子峰》一诗中写道:

奇石腾拏竹树苍奋髯矫首据山岗。

山深怪底无豺虎端畏溪头百兽王。

他冀求“奋髯矫首”的“百兽之王——狮子”能威慑豺狼一振朝纲!又如他的《试剑石》一诗写噵:

鍊气为金铸剑成,且将顽石试青萍

光芒郁郁冲牛斗,斩尽妖魔若发鉶!

看!他简直就要把剑锋指向降金派的奸佞了!

当然在李纲的詩词中有一些是隐含着理学玄机的表露出厌官弃荣、穷理求道的夙愿。他的《江城子·游武夷》一词写道:

武夷山麓一溪横,晚风清斷霞明。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薦芳馨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一夢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

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理学的崇高意境“时作虚步声”,就是侃侃相论理学中玄妙之理的声音史载,李綱晚年曾在武夷山访见隐居此处的杨时畅论“道与性善要义”。词中所说的“步虚声”该是若有所指吧!

l 理学先驱者李侗的武夷之缘

“吾道南矣!”程氏理学南传福建后,杨时授徒罗从彦罗从彦再授徒李侗。李侗()南宋学者。这位被清康熙皇帝赞为“静中气象”嘚大学者特别钟情于武夷山他教诲在山中寓居数十年之久的大学者朱熹脱颖成名,成为理学集大成者

李侗与朱熹在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緣,在清朝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中有简略的记载山志写道:“李侗,字愿中延平(今福建南平市)人,少豪勇常夜醉驰马为歡。既冠游乡校,有声闻罗仲素(即罗从彦)讲学,师事焉朱熹受业其门,以子试吏旁郡迎养归道武夷。”朱熹初入宦途赴同咹县任主簿,赴任途中他慕名前往拜谒前辈宿儒李侗这时,李侗已年逾花甲正高卧剑浦(今福建南平市)著书讲学。他对这位远道求師、才华横溢而不无幼稚、自大的后生采用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教诲方法授予以程派理学的精髓——“理一分殊”。所谓“理一分殊”就是一理摄万理犹如一月之散而表现为江河湖海之万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万理归于一理犹如江湖河海的万月其本乃是天仩的一月。从一个太极散而为物物之各具一太极又由物物之各具一太极归本于一个太极。这就是“理一分殊”这个理学名词源于程颐稱赞张载《西铭》时的话。程颐称张载这部著作是“明理一而分殊”并说:“万物皆是一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认为宇宙間有一个最高的“理”而万物各自的理,只是最高“理”的体现李侗对好学善问的朱熹细心阐述了这个独特的观点。他说“理一”(太极)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指出万物虽则同具一理但所禀受之气有“秀”、“偏”之别。李侗一席教诲令朱熹茅塞顿开。从此朱熹的学术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奠定了今后继承程氏理学、独创朱派闽学的坚实基础。史载:“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書立言莫不由此。”

首次拜谒李侗之后朱熹满载着得道的喜悦走马上任,在同安主簿任内小试锋芒学子当政,自有一番苦衷然而,最使朱熹感到茫然若失的是由于宦务在身,不能时刻趋奉李侗先生之旁朝夕问道解惑。因此当他四年任满返回武夷山之后就迫不忣待地赶往延平拜谒李侗。他往返奔走求道之乐,如尝甘饴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已年近而立由于权奸当道,大业未成心情惆悵,于是以赡养老母和扶养幼子为理由请求朝廷任命为祠官的闲职,借以闭门在家著述阐扬道学。在家待职的漫长岁月里他潜心苦讀,孜孜不倦“学海无涯,师教有方”他又想起了李侗先生,于是披着明媚春光第二次奔赴延平求道这年朱熹29岁,李侗已66岁了朱熹从五夫里出发,徒步数百里到延平赤诚求教之心,坦坦荡荡令人赞叹!这次,朱熹向李侗先生提了《春秋》、《论语》有关章句中┿八个问题李先生对朱熹抱有很大希望。他在给朱熹讲解《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句时勉励朱熹循序渐进。每十年都要有一個大发展并说:“圣人非不可及也。不知更有此意否”朱熹领教之后,旅居在离李侗住处不远的西林寺陪伴着晨钟暮鼓,执著地琢磨着李先生的金玉良言追索真谛,一旦颖悟则手舞足蹈。而李先生在晚年山居的寂寞境况中得到这样的高足也感到无限的快慰。他茬给友人信中写道:“元晦(即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晚得此人,商量所疑甚慰。”又说:“此人极颖悟力行可畏,讲学极造其微处某因追求所省,渠所论难处皆是操戈入室,俱从源头体认来所以好说话。某昔于罗先生得入处后无朋友,几放倒了得渠如此,极有益”第二次见面后不久,朱熹返回五夫里待奉老母李侗接连给朱熹写了七次信,殷殷希望朱熹再来延平但又擔心朱熹家有高堂,不能分身其中有一封信写道:“某兀坐于此,朝夕无事若可以一来,甚佳致千万意。”笔端透露出急于相见之凊绍兴三十年(1160年),朱熹第三次从五夫里到延平访问李侗见面后即迫不及待地向老师问候、求教,然后谦虚告退俟次日趋师前问學。朱熹这次再寄寓于西林院惟可师的僧舍里“朝夕往返受教”。这次李先生讲述了《易经》的太极论,论述了“天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讲一步阐明“理一分殊”的原理,要朱熹“返博归约”抓住问题根本,从平实处去用力李侗还教诲朱熹学《易》,须做到“看得六十四卦之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处”朱熹“闻之悚然,始知前日空言无实全不济事,自此读书益加详细”第四次拜谒李侗昰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这时李侗寓居建安(今福建建阳)已年届古稀。

李侗给朱熹讲解了《孟子》中尽性、养气的内容传授了所謂养存、持守的方法。李先生的“静中气象”乃是一种从静思中去激发人的内在的智慧和灵性的方法他认为,研究问题要“胸中洒落通透毫无窒碍,方才使得”对于李侗先生所传的“体认”、“洒落”,朱熹理解很快他说:“李先生之言主于体认,程先生(指程颐)之言主专在涵养其大要实相表里。”又说:“大抵此个地位乃是见识分明、涵养纯熟之效从真实积累功用中来,不是一旦牵强著力莋得‘洒落’二字”

师徒最后两次见面都是在武夷山中和山麓的五夫里。两次见面促使朱熹从书斋走上当朝论政的道路

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李侗从建安出发前往信州铅山(今江西上饶县),欲去他的儿子李友直的任所接受赡养途经武夷山。酷暑时节朱熹在五夫裏潭溪之畔的紫阳楼迎来了他曾登门赐教的李侗。是时武夷山中凉风习习,潭溪之畔流水潺潺师生俩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朱熹就仩书陈述政见之事进一步向李侗求教经过李侗再三阐述,朱熹终于打消顾虑下定了向皇帝重申讲和误国的大义,思想上从此“涣然冰釋无复疑滞矣!”朱熹又请李师阐明义利之说,李侗慨然允诺反复教诲。当李侗离开武夷山北上铅山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于七月二┿八日再次复信给朱熹信中慷慨陈词,断然指出宋廷日衰的原因乃是“三纲不振义利不分”。这年八月李侗过不惯闲散的安逸生活,踏上归途经过武夷山,第六次与朱熹见面他“过其门弟子故人于武夷潭溪之上,徜徉而归”这次不寻常的会见终于坚定了朱熹入嘟奏事的决心。随后他根据恩师的嘉言诤语,写了面奏政见的三札半个月的时间在师生滔滔不绝的议政声中消逝了。这年九月十八日师生依依惜别,朱熹北上入都奏事李侗南返延平故里,随即又应福州太守汪应辰的召请奔赴福州。这年十月这位不求宦达但攻理學的老学究终因年老体衰,不堪劳累瞑目长逝。这时朱熹已到达京城临安他因奏事剀切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受命为武学博士在京待次。当他听到噩耗后悲恸欲绝,而当时丞相洪适又力主和议这与恩师李侗极力反对和议的主张大相径庭,所以朱熹忿然辞职日夜兼程赶回福州奔丧。第二年正月他驰达福州。在亡灵前他念了《祭李延平先生文》,祭文用“以歌代哭”的特殊形式铭志着这两次師生武夷相会的经历和感受。朱熹写道:

最后有言:“吾子勉之

奉以周旋,幸不失堕”

悲痛万分的朱熹还亲自给李侗写了长篇悼词和銘誺,同时“伏哭柩前奉奠以贽”。随后亲奉李师灵柩安葬于延平炉下乡下岚村墓地。至今先生之墓尚存。

李侗、朱熹六会的佳话悄然流传在武夷山中,成为师生笃交的楷模当时,朱熹就对其门徒畅谈过这一段来往就教的收获他说:“吾儒(指李侗)广大精微,本末具备不必它求。”(见《朱子语类》)特别在阐述“理一分殊”这个理论时李侗作了精辟的发挥,使朱熹的学问根基更臻巩固晚年,朱熹用“理一分殊”的道理去注解“四书”写成了集理学之大成的《四书章句集注》,终于攀上了理学的巅峰为了报答李侗嘚师恩,朱熹决心为师立言后来,他把前后六次向恩师求教的实录编成《延平答问》一书成为李侗仅有的一部著作而传诸后世。《答問》上下集约二万六千余言收入李先生从绍兴丁丑年(1157年)到癸末年(1163年)这七年间给朱熹的信文摘要共二十四篇、六十四条,还收入朱熹同李先生平素面难对答的语录共有百条以上。答问的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春秋》等洏以《论语》章句的讨论最多,《中庸》、《孟子》次之李侗、朱熹师生二人总是博引濂、洛、关学各家的说法来进行比较论证。李先苼的答疑解难对朱熹客观唯心主义天道观和思辨方法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李先生对四书章句的解释十分透彻,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时都用上了李先生对他阐发的道理。例如在《论语》“回也不愚”章句的后面,朱熹就注了“愚闻之师曰“的字样后面整段引用了李侗教诲的原话。由此可见李先生对朱熹思想的巨大影响

三、武夷山------朱子理学的摇篮

朱熹与武夷山结下了理学之缘。

对于朱熹在Φ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我国著名哲学家蔡尚思教授在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编纂的《闽学研究丛书》而撰写的总序中有一段精辞的论述:

在Φ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因此,有些学者称朱熹为“三代下的孔子”

在中国經学史上,最突出的是汉、宋两派: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朱熹集宋代经学之大成。

在中国理学史上朱熹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頤及邵雍之大成。古来称“宋五子”其实不够全面,应是“宋六子”朱熹吸收道、佛两教的部分理论补充儒家的不足,而又不失其儒镓的根本体系他是古代新儒家的最大代表,而为近现代新儒家所仿效和歌颂

在中国学术史上,朱熹的博学超过了任何前人

在中国著述史上,朱熹的著述比之前人也是最多的一个康熙与李光地编出的《朱子全书》,实是“朱子不全”之书

在中国文庙(孔庙)史上,漢后有那么多的先儒、先贤但被封建王朝列入“十哲”之内者,朱熹是独一无二的

在中国文化史、闽北文化史上,朱熹都占了第一位福建之被称为“海宾邹鲁”、“理学名邦“,都是同朱熹分不开的他对福建文化教育的贡献最大。

单就以上这些方面来看已可知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数一数二的地位了。

蔡尚思教授不仅高度评价了朱熹而且对武夷山也给予极高的评价。他有一首诗写道:

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这并不是蔡教授独创的溢美之词清朝学者蒋溥对武夷这座理学名山评论道:“夫武夷之在闽,殆与岱宗之在鲁……况在赵宗之世,恒为臣儒所托足龟山(杨时)、屏山(刘子翚)、晦庵(朱熹)、西山(蔡元定),一时讲学の盛不下鹿洞、鹅湖,则又不仅玉女、晴川、仙坛佛地为足供竹杖蓝舆,流连吟赏而已”(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原序》)清乾隆时代的文渊阁大学士史贻直说:(武夷山)“六朝时自顾野王讲授其中,文学以显,至宋清献(指赵抃)筑‘吏隐亭’于三曲,其后杨文肃(杨时)、胡文定(胡安国)偶道于此,及朱子开紫阳书院,诸大儒云从星拱流风相继,历元明以至于今而闽学集濂、洛、关之夶成,则皆讲学于此山者而其名遂甲于天下。”又据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宋、元、明、清(至乾隆初)四朝仅先后在武夷山景区内隐居的文人高士就有19位,结庐读书讲学的名儒43位来武夷山探幽寻胜的学者、名臣387位,其中理学家47位这些名人蜂涌而来武夷山,与其说是单纯为了流连于碧水丹山勿宁说是兼优游与瞻仰于一体。清初康熙皇帝的宠臣、理学家李光地南巡时专程绕道前来武夷屾他仰望着朱子祠前康熙皇帝赐的御额“学达性天”肃然起敬,成诗三首其中一首道:

居于夫子以邹鲁,来往未曾拜夫子

此行弃舍浙江舟,取道回邅西水浒

探源莫惮九折深,阳止方知万仞古

飘风当谢武夷君,不是看山非采古

朱熹去世后,瞻仰胜迹的名人络绎不絕跻跻于武夷山道,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庶布衣,究其原因全在于朱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如今,屹立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心的武夷宮范围之内新构建了一所朱熹纪念馆,方毅为其题写了馆名馆处大门赫然撰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

现在让我们回箌朱熹当年在武夷山麓五夫里的寒居陋巷里,去探究他当年追索哲理的深邃心境;让我们攀登武夷山的千峰万壑去倾听他当年滔滔论道嘚历史回音……

l 朱熹留在武夷山的足迹

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了整整50年。六曲武夷山的景点荟萃的绝妙去处,曾经留下朱熹亲笔书写的摩崖石刻“逝者如斯”还留下他的后代崇拜者——明兵部侍郎陈省的巨幅摩崖石刻:“空谷传声”。

逝者如斯朱熹从15岁到55岁的生涯像流经這里的武夷九曲水一样,淘尽泥沙之后显得格外圣洁平静,就像著名学者赵朴初咏叹的那样:“沧浪之水可以濯我缨!”

空谷传声。朱熹从15岁到55岁在武夷山的生涯是他著述讲学的最鼎盛时期他为学之道、生活之论以及纵横评说时政之语,绝大部分汇入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以及《朱子大全》等之中

让我们回顾一下朱熹在武夷山的半个世纪的生涯吧!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14岁朱熹家里突嘫发生了不幸的变故。父亲朱松病逝其父弥留时将后事托付给武夷山籍的挚友刘子羽,要朱熹拜刘子羽为义父并要儿子跟随义父到武夷山麓的开耀乡五夫里拜谒世居那里的理学宿儒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为师。他说“籍溪(五夫里的别称)胡原仲(胡宪)、白水刘致中 (勉之) 、屏山刘彦冲(子翚) 此三者,吾友也其学皆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是听,则吾死不恨矣!"(民國《崇安县新志》)

朱熹奉母迁居武夷山五夫里之后受朱松遗命重托的刘子羽就为孤儿寡母构建了紫阳楼,以供止宿读书之便

刘子羽昰当时抗金名将。他的父亲刘韐死节于靖康之难刘子羽亟报国难家仇,为此奋力抵御金兵入侵,转战陕西开辟第二战场,力保南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得罪了投降派头子秦桧遂于岳飞被害的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1142年)惨遭秦桧一伙陷害,被迫罢官在家闲居朱松向他委以托孤重任之时,他已在家乡五夫里赋闲两年他的幼弟刘子翚,即朱松要儿子师事的三位贤儒之一的刘彦冲当时也积憤息影于五夫里屏山下著书立说。这一年刘子羽之子刘珙,初试锋芒中了进士,正踌躇满志誓欲继承乃祖、乃父、乃叔的未竟事业。祖孙三代功勋卓著,为世人所瞩目据崇安五夫里《刘氏宗谱》记载,五夫里刘氏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裔世代显赫,至刘子羽時在社会上权势尚大,祖业也很富足家学更有渊源。这正是朱松临终托孤的意旨刘氏家族斯文一脉,世代相承刘珙后来还任过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并与乃祖乃父、乃叔共膺“三忠一文”的美谥忠显君刘韐、忠定公刘子羽、忠肃公刘珙和文靖公刘子翚嘚凛然正气和道德文章熏陶着幼年的朱熹,使他迅速脱颖而出

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年),19岁朱熹从武夷山的五夫里奔赴临安应试,一举囍登进士第(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年),22岁朱熹被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但直到24岁才正式赴任。

绍兴②十三年癸酉(1153年)24岁。朱熹在赴任同安主簿的路途中访问并受学于延平学者李侗据《朱子年谱》记载:“按朱熹之学,初无常师絀入于经传,或泛滥于释老自谓见李先生后,为学始就平实乃知向日从事释老之说皆非。此后绍兴二十八年、三十年、三十二年,先后见李侗问学汪应辰称,朱熹师事延平久益不懈。每一去而复来则所闻必益超绝。”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年)28岁冬,同安主簿㈣考满朱熹罢归。(见《朱子年谱》)

朱熹自同安县任职届满后即在家乡崇安五夫里著述讲学,时光荏苒一晃就是20年,一直到淳熙陸年(1179年)他50岁才第二次出任官职——知江西南康军基于对奸臣当道的憎恨,20年之内他屡辞赴京任官共三次即隆兴元年(1163年)他34歲时辞去武学博士之职;乾道五年(1169年)40岁时辞去枢密院编修官之职;淳熙三年(1176年)他47岁时辞去秘书省秘书郎之职。20年之中他都以祠官身份闲居武夷山和建阳讲学著述。他所担任的祠官按顺序排列为:①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十二月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监潭州南岳廟;②绍兴三十二年六月至隆兴元(1163年)十二月再监潭州南岳庙;③乾道元年(1165年)五月至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三监潭州南岳庙;④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至淳熙三年(1176年)六月由左迪功郎升为左宣教郎(为文官三十七阶之第二十六级)主管台州崇道观(祠官之职也哃时升擢,由监升为主管);⑤淳熙三年(1176年)八月至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朱熹出身贫苦,但致力于对圣学之志始终鈈移 为了奉亲养家,使自己能够安心著述和讲学他只愿得到足以维持生计的祠官微禄。祠禄这项制度在宋朝颇为盛行特别是南渡以來,“士大夫多流离困厄之余未有阙以处之。”于是就广增祠官之设“理为资任,意至厚也”祠官是一种闲官,可以在家闲居而俸禄少得可怜,但朱熹为了专心做学问宁可数次辞掉朝官,而甘心祠禄养亲过着极其清淡的生活。他的女婿、得意门生黄干撰写的《朱子行状》中曾经提到朱熹不得不祠禄养亲的一些鳞爪:“(朱子)以奉亲讲学为急(绍兴)二八年请奉,监潭州南岳庙”“先生自哃安归,奉祠家居凡二十年间贫困,不以属心”朱熹自己也屡次提到不得不奉祠的苦衷:“且今贫病之迫已甚,旦夕当婉转请祠也”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给皇帝的奏折中,不无哀求地写道:“未任就道(指辞掉枢密院编修官)而家贫亲老,急于禄养……欲望钧慈与陶铸岳庙差遣一次。”他在与知己的书信中也多次倾吐了辛酸的祠禄生涯之苦楚,如他在《答刘子澄第八书》中写道:“如仆则债未盡偿食米不足,将来不免永作祠官”在他与周丞相必大的信中也写道:“熹自去年八月已失祠禄,今适綦年贫病之态,不言可知”可见朱熹数次请祠,仅仅是为了满足衣食的最低要求然后安心做点学问。朱子固穷也促成了他在理学上的刻苦追求。

朱熹自绍兴二┿八年(1158年)十二月至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任祠官的20年之中(尚不计浙江任职之后的奉祠)循例在家乡崇安五夫里和建阳授徒讲学并潜惢著述。朱熹在青年时代就颇有名气早在喜中进士,未赴同安任职的几年内就有一些学生慕名前来崇安五夫里向朱熹求教。当时朱熹姩仅20跟随熹最早成名的学子中,有后来被称为闽学干城的建阳人蔡元定(字季通)以及他的儿蔡沈(号九峰先生)还有后来成为朱熹奻婿的闽县人黄干。他们师承朱熹之学后来都成为配祀孔庙的圣人。武夷山麓的五夫里人称为朱子理学的摇篮,这是言之不虚的在伍夫跟随朱熹从师成名的,还有建州的范念德和古田的林择之他们经常侍奉朱熹出外讲学、求道、论辩,成为得意门生此外,《嘉靖建宁府志》还记载了方来和刘火仑、刘炳兄弟以及翁易、地理学家祝穆等人在五夫受业于朱熹遍游芦峰诸峰之事。

朱熹在武夷山奉祠养親的期间内发愤著书,甚至在他40岁痛丧兹母、庐墓守制期间还编成《家礼》一书他还在墓庐向门徒授业,“丁母忧学者听讲于墓庐”。这段《黄勉斋集》中的叙述如实地反映了朱熹热心教育的感人情景。

朱熹母亲祝氏卒于朱熹幼子朱在出生的乾道五年(1169年)葬于建阳太平山麓。为了守制朱熹在太平山麓建寒泉精舍,庐墓苦读数年之后,还在建阳、崇安交界处的芦峰建了云谷书院作为讲学著述之所,命名其室为晦庵朱熹的名号“云谷老人”和“晦庵”即自此而定。他还为此写了著名的散文《云谷记》文中尽抒其风景之幽:“草堂前,隙地数丈右臂绕前起为小山,植以椿桂兰蕙悄菁岑蔚;南峰出其背,孤园贞秀莫与为拟。其左亦皆茂树修竹翠密环擁,不见间隙俯仰其间,不自知其身之高地之回,直可以旁日月而临风雨也堂后结草为庐,稍上山顶北望俯见武夷诸峰,度风高鈈可久乃作石台。”“盖此山自西北横出以其脊为崇安建阳南北之境。”

为母尽孝守制期间朱熹也时刻不忘严父的教诲之恩。宋乾噵七年(公元1171年)朱熹42岁时,曾专程回到严父朱松任县尉的闽北尤溪县当年,朱松曾在县尉署的东偏建立一室取名“韦斋书室”。怹忙完政务之后就到此室坐寝休息并课子读书朱熹瞻仰遗址,思亲之念油然而生在此挥毫亲书“韦斋旧治”四字以寄哀思。后人重镌嘚碑刻已修葺复原树立在尤溪城内中心广场的左侧。碑刻笔力苍劲运笔飞逸,蔚为壮观

朱熹当年常常徒步穿梭于建阳与崇安之间。怹讲学的屏山书院、寒泉精舍、云谷书院、兴贤书院既是讲学的学堂,又是编书的山馆他或携徒讲学,或优游解忧或挟书著述……咣阴荏苒,等身之著作渐备20年内的著述甚丰,举其要者略述如下: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30岁。朱熹校定《谢上蔡先生语录》这是二程㈣大门人之一谢良佐的理学观点汇编。

隆兴元年(1163年)34岁。《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成后者为启蒙之书,迟完成于前者前鍺是朱熹后来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之一《论语集注》的前身。

乾道三年(1167年)38岁。《大学解》初稿成这是《四书章句集注》的最初草稿。

乾道四年(1168年)39岁,编《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程氏遗书》为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言论之精华。

乾道八年(1172年)43岁。朱熹与门徒赵师渊共同编成《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他把这部历史著作也纳入其理学体系之中,俾使历史事实也“会归一理”即归于忝理的裁断,使“为致知格物之学者”读之也能“慨然感于斯”

同年,《八朝名臣言行录》编成八朝即:太祖、太宗、真宗、仁宗、渶宗、神宗、哲宗、徽宗。朱熹认为“国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摄取其要聚为此录,以便记览”

同年冬十月,《西铭解义》成该书注解了北宋理学家张载重要的理学著作《西铭》。《西铭》原为《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张载曾于学堂双牖各录《乾称篇》的一部分。左书《砭愚》右书《订顽》。后程颐将《砭愚》改称《东铭》将《订顽》改称《西铭》。朱熹又把《西铭》从《乾称篇》中分出加以注释,使成为独立一篇即《西铭解义》。《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把全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偠求仁人爱物。朱熹在著述此书的前一年曾经力倡社仓法并在著述之地——崇安五夫里躬亲推行。由此可见他的“仁人爱物”之心不仅僅是口头讲讲而已

乾道九年(1173年),44岁这年朱熹守母制已满,遂回崇安五夫里家中从事著述成果卓著。这年他写了《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等书。《太极图解》是朱熹对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发挥后成为程朱理学的理論基础。《太极图说》仅250余字是周敦颐对他自己所绘的“太极图”的说明。此图乃他利用道士的修炼之图改为天地万物生成之图式他认为有象有形的二气和万物,都出于原始、绝对的实体“太极”而“太极”就是无形无象的“无极”,由它产生出阴阳五行和宇宙间万事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是一种“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主义《通书解》是朱熹对周敦颐所著《通书》的诠释。《通书》共四十章许多地方直接引用《易经》并加以发挥。其中心观念是“诚”“诚”包括天道和人性两重意義,为人生最高准则《伊洛渊源录》是朱熹关于理学源流的记述,是最早的理学史著作为理学的开创及传衍明确了历史统绪。此书记載二程思想最详并推其学派为理学正宗。《程氏外书》是朱熹继五年前完成之《程氏遗书》而补编成的另一部程氏著作

淳熙元年(1174年),45岁编撰《古今家祭礼》和《大学中庸章句》、《大学或问》。

淳熙二年(1175年)46岁。朱熹与来访的吕祖谦在建阳寒泉精舍共编《近思录》这是一部读“四君子”之全书的撷英之作。“四君子”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即理学发展初期的濂、洛、关派诸大儒。

淳熙四年(1177年)48岁,夏六月《论孟集注·或问》成,冬十月《诗集传》成而序之。本年《周易本义》成。

朱熹自同安任满归家直至第②次宦游——知江西南康军,其间奉祠在家整整20年竭尽全力地为阐扬理学而著述不已。从这些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晚年集理学大荿之《四书章句集注》最后定稿本已酝酿成熟。《四书章句集注》各个分本的草稿、初稿也已初具胚胎

淳熙五年(1178年),49岁秋,朱熹苐二次出山涉迹官场,知南康军《朱子年谱》对此有记载:“六年(指淳熙六年)春,启行至(江西)铅山俟命。陆九龄来访朱熹作诗和其兄弟(指陆九龄、陆九渊)三年前鹅湖之韵。”诗云:“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收集》卷四)三月晦到达南康县住所。冬复建白麤洞书院,作《白鹿洞书院揭示》

淳熙八年(1181年),52岁春二月,陆九渊自金溪来到朱熹的住所,朱熹对这位学术上的反对派待之成禮升白鹿洞书院讲席,讲君子小人喻义利章闰三月,解绶东归四到故乡武夷山。秋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

淳熙九年(1182年)53岁。正月浙东永康学派的首领陈亮(同甫)到衢婺间访问朱熹,与之展开学术上的论辩旬日而别。朱熹亦去永康访陈亮自此迄至淳熙┿四年的五年之间,两人书信往复互相辩难。

这一年朱熹在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时积极进行救灾工作。他巡历浙江东路各州县赈濟灾民,撤换了一批救灾不力或有不法行为的下属官员接着坐镇台州,弹劾原台州知州唐仲友不法一个月中连上六状,志在必得但甴于唐仲友与宰相王淮有姻亲关系,受到庇护朱熹反遭弹劾,遂愤而辞职返回武夷山,着手筹建武夷精舍

淳熙十年癸卯(1183年),54岁春,差主管台州崇道观但未到任,在武夷山祠禄养亲本年四月,在武夷山五曲溪畔兴建的“武夷精舍”落成盛夏季节,学友门人應朱熹之约盛会于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落成后朱熹专心致志地在山中讲学授徒,不间断的时间达四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又两次被任命为祠官即54岁时差主管台州崇道观;59岁时除直宝文阁,主管西京崇福宫但他都未到任所,仅在家乡武夷山奉祠食禄四年内的著作有《易学启蒙》、《孝经刊误》、《小学》、《小学题辞》等书。他在武夷精舍教学中着重向学生讲授他二十年反复修改阐述的四书章句。授课之余他又反复把所讲授的四书集句推敲修改,使这部著述的草稿日益完备在此期间(淳熙十四至十五年)与陆九龄、陆九渊以忣浙江永康派学者陈亮展开学术上的争论。《朱子年谱》载:“朱熹尝言海内学术之弊,不过两说江西顿悟,永康事功若不极力争辯,此道无由得明”

淳熙十六年(1189年),60岁朱熹暂时告别了从教四年的武夷精舍,准备赴漳州任知州

淳熙十七年(1190年),61岁夏四朤,朱熹到达漳州任内刊行四经(《易本义》、《诗集传》、《书传》、《春秋传》)和在武夷精舍定稿的《四书章句集注》。

绍熙二姩(1191年)朱熹62岁。长子朱塾病逝朱熹因政事受挫,心灰意冷遂以料理长子朱塾丧事为由,要求辞职奉祠获准。这年五月回建阳料悝长子朱塾的丧事寓居徐市,并着手筹划从武夷山迁居建阳考亭事宜以实现亡父朱松生前曾嘱托的定居考亭的意愿。

绍熙三年(1192年)63岁。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始筑室于建阳之考亭”前此不久,他曾写信给好友吴伯丰说到迁居之事:“此间(指考亭)寓居菦市,人事应接倍于山间今不复成回(武夷山)五夫,现就此谋人居已买得人旧房,明年可移目今且架一小书楼,更旬可毕工也”迁居时,朱熹在武夷山亲撰《告家庙文》委婉、悲愤地申述了迁居的原因:“熹罪戾于天,幼失所怙只奉遗训,往依诸刘(指到武夷山五夫里投奔刘子羽、刘子翚兄弟和刘勉之)卜葬卜居亦既累岁,时移岁改存殁未安,乃眷此乡性亦皇考所爱赏而欲卜之地。今既定宅敢虔告,以妥祖考之灵”

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65岁任潭州(今长沙)知州和荆南安抚史。同年七月奉召赴临安,拟任焕章閣待制兼侍读因得罪权臣韩侘胄, 遂未任新职而罢归同年十一月回到建阳考亭。从此真正息影山林再未任职。

庆元二年(1196年)67岁。朱熹受到“庆元党祸”的突然袭击使晚年平静如水的著述讲学生涯掀起了波浪。

这年二月右正言刘德秀向宁宗皇帝奏申禁伪学。这昰朱熹的政敌——韩侘胄 之流“党同伐异”的一支毒箭他们把朱熹及其学友、门人所共同创立的道学——考亭派诬为伪学。“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在此前一年韩侘胄 的党徒就公然宣称:“以道学自之,则有何罪!当名之‘伪’!” 伪学之禁由此而起它又称为“庆え党禁”。

党祸伊始朱熹身受其害,罢了祠禄他的高徒蔡元定被迫徙(湖南)道州编管(即今之管制),连朱熹居住地——建阳的县囹也被株连被降级使用,永世不得作地方行政长官庆元三年(1197年),朱熹的名字赫然列入五十九个伪学党人籍中的第五名在他名字湔,是相当于丞相职位的四人:赵汝愚、留正、周必大、王蔺

伪学严禁期间,朱熹始终坚持在考亭讲学著述风声紧逼,他应学友、门徒之请外出讲学、游览,实则避祸足迹遍及古田、泰宁、福州等处,留下许多不署名的翰墨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运交华盖时仍然牵掛着武夷山萦怀着曾经寓40年的五夫里,思念埋葬在五夫里的严父为此,他在困顿中仍然到崇安五夫里为其父迁墓到下梅寂历山。他茬逝世前一年(庆元五年1199年)所撰写的《朱松行状》云:“乃奉而迁武夷乡下梅寂历山中峰僧舍之北。”足证他临危而不改孝心

在避禍的前后六年中,朱熹数次重返武夷山详列年表如下:

绍熙五年(1194年),65岁朱熹重返武夷精舍。当时他迁居建阳已有两年。同年九朤朱熹因得罪了权臣韩侘胄, 被罢了焕章阁待制和皇帝侍讲的官职由门人从京城送归武夷。据《宋元学案》卷六十九记载:“朱子适忤韩侘胄归 (崇安张崇说)先生率僚友送诸武夷,会于(武夷)精舍朱子为之张饮,尽欢而书《乐府》一阕,命门人歌以赠”朱熹所写的《乐府》内容惜未流传,亦未见《朱子文集》有此类诗歌以资参证但从引文中的即席赋诗,引吭高歌尽醉而欢的情景以及联系到“忤韩罢归”的背景来管窥他当时的心态,应该说朱熹是异常愤懑和不平的另据《文艺知识大全》诠释,唐朝以后所兴起的新乐府運动是一些有识之士利用文学来揭露和批判现实的一种流派朱熹当时所书《乐府诗》当属抨击权臣的诗作。

同年朱熹在武夷含愤构思《水调歌头·沧洲歌》,并斟酌成篇。《水调歌头·沧洲歌》是朱熹晚年的一首著名词作,它寄托了作者壮志未酬祸福无常,无意功名囿志立言的宏愿。从词作最后五个字的“吾道付沧洲”看来当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在建阳创建沧洲精舍之后。从词的内容来分析还可斷定是被罢了皇帝侍讲之后。至于构思成篇的地点当认定是在崇安,因为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卷十一)载有“沧洲歌在崇安。”词如下: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以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收身千乘卿相归把钓鱼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该誌在注释中还写到:“《孙氏访碑录》云:(该碑系)朱子书。无年月”由此足可认定此词系朱熹在武夷山之时所作。这首词表达了作鍺不满权臣充斥朝廷而欲献身继孔孟之绝学的意愿

庆元元年(1195年),66岁朱熹避祸到武夷山中,在冲佑观的观妙堂题壁明志这一年。“伪学”虽尚未正式诏令禁止但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是年朱熹好友赵汝愚已被黜罢相。朱熹当时从建阳考亭回到“老家”武夷山在冲佑观的观妙堂重刻先贤之诗,并题壁抒怀《福建通志·金石志》卷十一载:“观妙堂李逊诗刻”在崇安,庆元元年

人间何哋寄衰翁,偶到神仙一隅中

可是仙居谢圃客,船头何处避刚风

溪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

余龄尚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风儿

观妙东楹李公侍郎遗墨,语意清婉字画遒劲,每至其下辄讽玩不能去,然岁久剥裂又适当设帐处,后数十年当不复可读矣!别为摹刻授道士使陷置壁间,庶几来者得以想见前辈风度李公弥逊,时以力抵和议出守临漳云庆元乙卯正月甲庚朱熹书。

上述引文上半蔀分是李弥逊的原诗李弥逊()年长朱熹45岁,也曾出守过漳州当时朱熹还是孩提,而朱熹知漳州时李弥逊已逝世了37年,宜乎朱熹称の为“前辈”李之诗作,清婉中显见怨怒朱熹只称其“清婉”,或系讳言之故李弥逊是当时著名的爱国官吏。宣和末年知冀州,時金兵犯河北他率兵北守,邀击其游击靖康二年(1127年)协助李纲平定建康周德叛乱。绍兴年间朝廷与金和议,他力陈不可因不满秦桧投降,多次上疏乞归田遂知瑞州、漳州。绍兴十年(1140年)归隐连江西山十二年(1142年)以阻和议落职。

上述引文下半部分是朱熹的“读诗之感想”文中极力赞赏诗作,并褒扬其诗如其人“得以想见前辈风度”。的确李弥逊在投降派当权时屡遭贬谪,几无容身之哋“人间何地寄衰翁?”结论只能是:人间无处栖身即使偶然来到仙境,而仙境却谢绝凡人只得依依难舍地回归凡界,但逆风凛冽怎能避开而免祸呢?

朱熹联想到自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感慨万千,“辄讽玩不能去”遂用心摹刻后交付道士,“使陷置壁间”其意鈈言自明。

庆元年间(1198年)68岁。朱熹重返武夷五夫里迁葬父墓至寂历山

庆元党禁期间(年),66-71岁朱熹仍经常在武夷精舍讲学授徒。

慶元党禁时朱熹经常从建阳考亭的“沧州精舍”来归“武夷精舍”著述和讲学。对此志书和一些书籍均有记载。如明朝徐表然的《武夷志略》载:“刘火仑与弟炳同学于朱子庆元中,伪学禁兴(刘氏兄弟)于武夷精舍旁建云庄山房,从朱子游”《宋元学案》卷六┿四也有记载:“辅广,字汉卿……(去武夷)问学于朱文公留三月而后返。秋塘陈善有诗送之曰:‘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言其用志坚苦也伪学禁严,学徒多避去先生不为动。”

武夷精舍构建于庆元党禁前的十余年(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迁居建阳栲亭之后因忙于兴办沧州精舍,就把武夷精舍之事交给了门徒但教学之举仍然不辍。庆元党禁后涉嫌伪学者均不得奢望于举子业,洏朱熹和门生们却不畏权势宁肯放弃功名,也不肯放弃圣人之学在党禁风声颇为紧张时,有人劝朱熹遣散学生关闭精舍朱熹一笑置の。他不仅坚持在沧州办学而且还经常到武夷精舍讲学。这足以说明他蔑视权臣、立志圣贤之学决心是坚定的而他的学生在师长的激勵下也多顶住了庆元党禁的高压,乐于从朱子交游如前所述的刘火仑,在庆元党禁期间他为继续向朱熹求教,甚至放弃官职“迁连城令,改知闽县伪学禁兴,归武夷山讲道读书筑云庄山房,为终老之计”(《宋元学案》卷六十九)

庆元年间(),67-70岁朱熹完成《楚辞集注》及其“后语”、“辨正”。

朱熹的楚辞研究系列《集注》、《后语》、《辨正》均著于庆元年间这在《朱熹年谱》中均有記载,而写作的地点可断定为武夷山因有南宋蔡哲《次朱夫子九曲棹歌原韵》为证:“五曲水溪秀且奇,就中佳趣有谁知紫阳可识能清赏,夜拥寒炉注《楚辞》”朱熹在武夷山写成《楚辞集注》,花费的时间较长他自己在《楚辞集注序》里,曾经表明写作该书时特別注重在发明屈原微义在《楚辞》的《离骚》篇里,屈原把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达得淋淳尽致茬集注《楚辞》时,朱熹联系到晚年的遭际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为此《紫阳朱氏宗谱》中写道:“时朝廷治(伪学)党人方急,丞楿赵公(汝愚)谪死于永先生忧时之意屡形于色,因注《楚辞》以见志“

朱熹逝世前所写的《楚辞集注》的确是一部忧时之作。如果聯系到他青年时代酷爱《离骚》推崇屈原的事实来看,就更可以看出他的人品的过人之处《紫阳朱氏宗谱》记载了他于21岁回徽州婺源祭祖扫墓时与乡人饮酒畅谈的情况:“时方酣,坐客以次歌诵朱子独歌《离骚》经一章,音吐洪畅坐客竦然。”歌为心声言为心声,朱熹少年时独歌《离骚》和垂暮之年集注《楚辞》都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愤慨之情前者对秦桧误国十分愤怒,后者对韩侘胄擅权则更是“必欲杀之而后快”

庆元六年(1200年),71岁三月初,朱熹病情恶化但仍坚持著述和授徒,晚上继续给精舍学生讲课经常到半夜才休息。三月初七在他病体奄奄一息之际,幼子朱在从武夷山麓五夫里赶来探视初八日,朱熹进入弥留状态精舍学子多人来探望,并含淚向师诀别朱熹在遗书中,反复交代子婿们继续编著《礼书》等初九午时初刻,朱熹溘然长逝享年71岁。

绍熙元年(1200年)十一月二十┅日朱熹葬仪在建阳隆重举行。江、浙诸地经武夷山通往建阳墓地的吊客包括学友和生徒等络绎不绝特别是与福建武夷山毗邻的铅山(上饶)一带,聚集着更多的吊客韩侘胄党徒草木皆兵, 极力拦阻右正言施康年上奏说:“四方伪徒,聚于信上(即信州今江西上饒),欲送伪师之葬会聚之间,非妄谈时人长短则谬议时政得失,乞下守臣约束”但众吊客终于冲破封锁,经武夷山来到墓地送葬伟大诗人陆游以极其沉痛的哀思,遥寄祭文文曰:“捐百世起九原之思,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忘,庶其歆飨”

嘉庆元年(1208年),朝廷终于在朱熹逝世八年之后追赠他为中大夫、宝谟阁学士恩加通议大夫。又三年朝廷废止伪学之禁,并鉯朱熹为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1230年)九月改徽国公。淳祐元年(1241年)正月下诏配祀孔庙。

庆元学禁解除以后朱熹被谥为“攵公”,与周敦颐的“元公”、程颢的“纯公”、程颐的“正公”、张载的“明公”、张栻的“宣公”并列极为统治者所尊崇。 随着理學统治地位的确立朱熹的地位不断上升。从元朝起朱熹的《四书集注》及朱子学的经学注释,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清朝学者全祖望從学术史的角度高度赞扬了朱熹,说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为朱熹的学术地位作了鉴定。

l 斑斕陆离的瑰宝------朱子遗迹

武夷山聚宝荟珍之地。古来管辖它的州府——建州(今建瓯县)曾拥有西周最古老的甬钟,铜锈斑斑堪称国寶。而汇集于武夷山中和它周遭的朱子遗迹启先哲之睿智,发后人之幽思古趣盎然,叹为观止这些遗迹虽有颓败倾圯之嫌,但并不降低它的文物价值反而倍增岁月沧桑之感。破残的众多的朱子遗迹犹如西周甬钟上斑斓陆离的铜绿锈斑,不忍遽然揩拭它们的珍贵の处在于记录了历史的真面貌,记录了朱子理学的萌发和发展的全过程

朱子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巷,民间俗称朱始巷它是五夫里(现为伍夫镇)五夫街一条叉巷,始建于五代十国南唐时代(约930-950年)距今1000多年。

这一条小巷原来没有巷名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遵亡父朱松遗命从建安(今建瓯)迁居崇安五夫里府前村,受业于武夷山籍的著名学者刘子翚、刘勉之、胡宪的门下这几位长者都倾力培植朱熹,特别是死后被谥为文靖公的刘子翚更是竭其平生所学教诲朱熹矢志攻读。朱熹功成名就之后还长期居住在五夫里屏山下的紫陽楼,潜心著述和倾力执教他寓居五夫里40余年,曾写下了感情充沛的诗句:“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纵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嘚确从府前村前往五夫古街的村墟,不过里许近在一箭之间,但朱熹却很少涉趣其间喧嚣的市尘,巍峨的建筑都未能使他惬意忘凊,但他也不是足不离户刚定居于五夫里之时,他经常负箧前去咫尺之地的鹅子峰麓向岳父兼师长的刘勉之求教,或去相距不远的籍溪之畔在文定书堂向一代名儒胡安国之子胡宪受道(朱熹后来曾说过:“从三君游,而事籍溪先生为久”)

他还经常携徒探友,寻幽問道每次外出时都要经过这小巷,竟达数万次之多后人为怀念这位理学集大成的大儒,遂将这条小巷称为朱子巷借以表达朱熹始经此处得使陋巷生辉的殊荣。

这条巷子起自现在武夷山市五夫影剧院的门右,经大坪过农贸市场后侧直至五夫里老街中和坊(古名)。咜是中和坊与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线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场全长共300余米。由于时代的变迁现仅留138米的一段。巷子路面全用鵝卵石铺成巷形三曲,两侧为古屋高墙所夹持颇具古巷韵味。游人行进其中兴趣盎然。

五夫镇的居民对朱子怀有特殊的敬仰之情。他们尽力保护此条大巷让它保持其完整原貌,不改当年旧观美籍华裔著名学者陈荣捷瞻仰朱子故居时,特业此巷考察亲自丈量古巷宽度,并热心向海外学者介绍了这样一个奇特的史实:宏博如海洋的朱子学竟诞生于狭小的陋巷中这也许是“泰山不弃细石,江河不拒涓流”的朴素辩证法吧!

兴贤古街是一条古文化街它如今已成为人们集中瞻仰朱熹及其先辈功业的一个好去处,也成高层次的武夷文囮旅游的一处胜地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旅行社武夷山支社就曾组织海内外学者进行数次朱子遗迹考察旅游中外学者兼游客徜徉于这条古趣盎然的街道上,浏览质朴的宅居品尝清冽的古井水,仰视精巧的石坊门欣赏细缕的石砖刻,仿佛追随先贤入理学的玄机妙境

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始自五虹桥,终至文献桥(又名双龙桥)全长1000余米。它昰武夷山市五夫镇所在地的一条古老街道

这条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後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由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时期。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这条古街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滄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风格建筑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俗习。

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淵源”等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并耸立着“兴贤书院”、“刘氏家祠”、“刘氏节孝坊”、“朱子社仓”、“彭氏节孝坊”、“张璘百岁坊”和朱子巷、五贤井等处建筑及古迹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五贤井是五口井,分别在五个古街的左侧井水泉涌不辍,仍为今人所饮用水味甘冽爽口,冬暖夏凉令人称绝。

兴贤古街的石坊门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紫阳樓,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共50年整。它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东面的府前村首始建於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是朱熹的义父刘子羽为朱熹母子建造的历代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现尚存遗址。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临终前,曾遗书武夷山籍的生前好友刘子羽把抚养朱熹长大成人的重任托付给他同时并亲嘱朱熹母子前往依附刘子羽。朱熹遵亡父之命奉母迁居,前来武夷山麓的五夫里定居刘子羽为不负好友的重托,遂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自己宅旁造了一所宅居“朱子故宅在内五夫里潭溪之上,屏山之对”[明戴铣《朱子实记》卷七]安置妥善之后,刘子羽曾致书友人叙述为朱熹母子构筑宅居的经过。“少傅手书与白水刘致中云:‘于绯溪(即潭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仓前得地,可以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妥善地安置了朱熹母子的生活起居。

这居室地处群峰叠翠的屏山脚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滨。屋前┅片青翠扶疏的毛竹间杂着数株高大挺拨的松桂;屋后几畦青圃镶嵌着半亩方塘,传说朱熹幼年在此若读时无意之间瞥见方塘中的云彩映衬着消瘦的人影不禁有感于衷,遂作《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宅居周圍古树参天山明水秀,荷塘莲花映日盛放,印证着理学先辈周敦颐所赞誉的理学家的崇高人品这里实在是一处潜心攻书的胜地。朱熹40年后迁离五夫里还恋恋不忘这处旧居,他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朱文公文集》卷九)怀念旧居的思绪跃然紙上。

紫阳楼的构筑格式庄重典雅青砖素瓦,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志将寝室命名“韦斋”,是以父号取洺将书房命名“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室”亦是表示不忘故土,将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山为居室之称这匾还昰朱熹老师刘子翚的亲笔所书。朱熹亲自撰写了《名堂室记》以示“不敢忘先君之志”。

朱熹逝世之后其名远播,故宅遂成为文化遗跡紫阳楼历经数代,都得到修葺整建但于民国初年毁于兵燹。民国十七年(1928年)崇安人詹继良等根据清光绪《刘氏宗谱》卷一《纱帽屾(即屏山)下府前祖基形图》里“紫阳楼朱文公读书体注之所”的方位,重新修建紫阳楼可惜后又被毁。现在仅见断垣残壁遗址仍可寻见。其近旁尚有朱熹当年汲水之井名为“灵泉”,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灵泉井又称飛龙井。水清如镜甘冽冠全五夫之井水,村人饮用至今虽大旱之时,犹涌泉不涸

紫阳楼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书院是朱熹幼年从师苦读的学堂。它座落在五夫里屏山麓即今之五夫乡府前村,肇建于南宋建炎㈣年(1130年)创始人为朱熹的启蒙老师刘子翚,因他号屏山故书院也以屏山名之。

刘子翚字彦冲,自号病翁生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逝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7年)他是南宋时期一位颇有造诣的理学家和爱国诗人,精于文学、理学其诗的风格明朗、清澈,其中尤以忧忿国事之作更为优秀他的父亲刘韐,曾任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在靖康之难中殉节,国恨家仇激起他的无穷愤怒遂写下《汴京记倳》诗二十首,一时流传大江南北名声大扬。建炎二年(1128年)年已27年岁的刘子翚,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以荫袭出任兴化军通判,在任彡载政绩优显,但当时仁途黑暗世事纷扰,加之因伤父为国死难悲愤成疾故弃官归里,不问朝政隐居屏山之下,潜心于讲学致仂教育事业。从此不复踏入仁途在五夫里家居近旁,建起屏山书塾

据《刘氏家谱》记载,书塾创始之初刘子翚效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宗旨,仅以乡里子弟为主不论贫富,凡来就学者均予收授故颇得乡人称赞,“入学生徒颇众”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秉承先父遗命奉母自建安南溪精舍北迁武夷山五夫里,前来依托刘子翚之兄刘子羽刘子羽为南宋抗金名臣,官至谏议大夫赠少傅,谥忠定当时为秦桧所排挤罢归五夫,闲居在家他筑室安顿好朱子母子后,即将教育培养朱熹的重任托付给刘子翚刘子翚见朱熹聪敏过囚,能成大器故十分乐意地收下这个学生,并以亲子侄之情倾力教诲一些敏悟的少年纷纷慕名前来就学,致使书塾容纳不下众多学生因此他又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扩建书塾,定名为“屏山书院”书院规模宏伟宽敞,内有“复斋”、“艮斋”等书室取“不远复”和“怀念东北”之意。并配有膳食起居之所以便远方前来就读学生。当时不但“乡人子弟均聚而学”(《刘氏家谱六经堂录》),且四方“后生来问学者随其气质,开示为学”(《朱文公集》卷《跋刘病翁先生家书遗贴文》)他在教授学生时,常常是“教语认学终ㄖ无倦”[《刘氏家谱·序》]。在屏山书院肄业后成为名人学者的有黄铢、刘珙以及方士繇和魏了翁等。

屏山书院初建于屏山下的桂岩傍,湔临潭溪之傍的海棠洲背靠屏山脚下郁郁苍苍松桂林,环境极其秀丽清幽当时刘子翚为其美丽环境写诗道:“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靜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五夫里志》收录了这首逼真描述屏山书院清净环境的诗歌。

《刘氏宗谱》還记载:淳祐二年(1242年)刘子翚逝世近百年后朝廷为褒扬他的教育业绩,特钦命兴建屏山书院使它由私创书院成为国学,进一步扩大叻屏山书院的建筑规模当时按正规书院扩建,门前有坊入门有庑,回廊曲折屋分三进。正门悬朱熹撰书的“屏山书院”四个大金字嘚匾额内设杏坛、书庑、六经堂,东为“夏斋”西为“蒙斋”、书坊以及膳厅、伙房等,庄重雄伟元初毁于战乱。明初洪武二年(1369姩)再建以后又多次修葺,最后毁于民国初年现遗址尚可寻。遗址之旁野草芬菲,古木参天书院的残垣断壁依稀可寻,引人怀思鈈已

屏山书院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熹定居武夷山初期,第一件大事就是安葬亡父朱松

朱松之墓座落于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寂历山上。墓地周围古杉环绕,飞泉飘洒一片灵气。朱熹最后迁移父墓至此安葬时嘚墓碑已经圯毁现存有朱松第十□世孙朱凌重立的墓碑,中楷书“显祖朱献靖公墓”落款为“十□世孙朱凌拜立。”

墓南为古庙中峰寺“唐景福元年(892年)建,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建宁府志》卷十九]可见在朱松迁葬之前,此地即颇负盛名武夷山籍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幼年时曾经多次到此游览访古。诗人稚拙天真而才气横溢的少年诗作《题中峰寺》至今尚为武夷山游客所津津乐道,为朱松墓增添了无穷的旨趣诗曰:

扳萝蹑石路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天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清康熙《崇安县志》艺术篇)

朱松墓如今保存完好,中峰寺也古貌犹存是武夷山风景区的┅个重要外围景点。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同上舍出身宝和五年(1123年),诠試迪功郎授政和县尉。这年中秋全家迁到政和县。朱松的父亲朱森、弟弟朱槔也一起同往朱松在政和县尉任内,于县署后面整理出┅间房子作书室他“自知卞急害道”,固取古人因性急佩韦可以自缓的典故取室名为“韦斋”。到政和县任职后他重视兴办教育,創办星溪书院与云根书院亲自讲学督课。他又是一位笃于道义、刻苦钻研学问的人到达政和不久,得知浦城萧凯从学杨时归来便特箌浦城拜萧凯为师。后又从延平(今南平)罗从彦学并与延平的李侗,崇安的胡宪、刘子翚、刘勉之等结为好友朱熹在《朱公行状》Φ说,朱松“得浦城萧公凯子庄、剑浦罗公彦冲素而与之游则闻龟山杨氏传河洛之学,独得古先圣贤不传之遗意建炎二年(1128年),朱松调任尤溪县尉仅任职七个月,便调离尤溪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摄泉州石井镇建炎四年(1130年)为避战乱,买舟携眷迁入尤溪寓鄭氏草堂。这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在此降生。绍兴四年(1134年)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不久,因母丧回家守制。绍兴元年(1136年)朱松携七歲的朱熹移居建州,服除历官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史馆校勘等职。秦桧当权决策议和,他以吏部郎上书力谏和议绍兴十年(1140姩)受贬出任饶州,他不愿赴任自请任祠职在建州闲居,日以读书和课子为乐绍兴十三年(1143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于建瓯环溪精舍,年47歲著作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卒后赠通议大夫元至年间(年)追赠献靖,明熹靖年间从祀启圣祠

朱松逝世前,把后倳托付给崇安好友刘子羽一年后(1144年),15岁的朱熹怀着失怙之痛随母来到崇安县五夫里投靠父执刘子羽,同时扶送父亲朱松之灵柩咹葬于定居之地——五夫里西塔山。建宁府志载:“按熹年谱云绍兴十四年(1144年)葬韦斋于西塔山。”又载:“又考庆元五年撰松行状雲公卒之明年,熹奉其柩葬于崇安县之五夫”(《嘉靖建宁府志》卷二十)由此可证,朱松之墓原在五夫里(今五夫镇西塔山)

乾道陸年(1170年)七月朱母亡故,孝心昭昭的朱熹怀着双失怙恃之痛楚夜不能寐。一日忽然梦见亡父告诉他说,墓地潮湿不宜安身,遂遷葬于内五夫之白水鹅子峰(又名金鹅峰)下建宁府志载,第一次葬父于五夫里时“时熹幼未更事,人地不详惧体魄之不安,乾道陸年迁于白水之鹅峰山下。(嘉庆《建宁府志》卷二十)此地名人辈出五代闽国的名相翁承赞曾在此定居,也诞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喃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以及刘勉之等名人因而使位于五夫白水的这座名山声噪一时。白水附近有朱熹岳父刘勉之构筑的草堂故刘勉の又称白水先生或草堂先生。鹅子峰上还有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之墓朱熹迁移父墓于此,用意应是借重名山名人欲使终身不得志的亡父得到些微的慰藉,聊尽一片孝心

朱松墓最后迁葬至现今的寂历山上。

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朱松之墓被列为第四批市级偅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五夫镇是朱熹幼年居住的地方。“五夫”古镇位于潭溪畔、屏山下“忆昔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朱文公文集》卷九)朱熹寓居崇安县五夫里潭溪畔紫阳楼40多年的生涯中经常偕友攀登邻近名山寻幽探胜。五夫裏的仙洲山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仙洲山的密庵留下许多记游抒怀的诗篇。如《次韵宿密庵》、《游密庵》、《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游密庵分韵赋诗得绝字》(《朱文公文集》卷六)和《游密庵分韵赋诗得清字》、《游密庵分韵赋诗得空字》等数首(《朱文公文集》卷八)在这些作品中,朱熹寓论于诗把穷索理学的奥秘比喻为登山探险。如《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一诗吟道:

我行得佳友胜日尋名山。

春山既妍秀清溪亦潺湲。

行行造禅扉小憩腰脚顽。

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

不能把这首诗单纯地理解为一般的游山行吟作品朱熹偕“佳友”并不满足于“春山妍秀”和“清溪潺湲”。他们还要“造禅扉”独辟蹊径,扣开深奥的理学大门他们还“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这两句表面意思是“朱熹偕友游兴方浓,意味未尽乃重新理装策杖,再度跻身势危路仄的岩壑再度攀越巍耸难仩的高峰。而言外之意却明显是苦索理学精髓欲得其中三昧的涵义。

当然仙洲山和密庵的自然景观也是引人入胜的。据地方志记载仙洲山有“两峰并峙,一尖一方山顶有棋坪石,上有永丰寺密庵”(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三)此庵建造的时间应在北宋。朱熹之所鉯多次偕友攀登山峰因为密庵在峰峦清幽之处,旁有小溪萦绕流水潺潺,瀑布直泻是个赏心悦目、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有“昼寒、清湍、野鹤三亭”(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二十)三亭今已荡然无存。方志又载:密庵即报得庵,在(崇安)治东五夫里宋胡寅命洺,又匾其轩曰泉石庵为邑之胜处,朱子及诸名人多题咏(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二六五《寺观·崇安》)足证当年密庵的知名度是相当高的。密庵虽然也因的年久失修,荡然无存,但密庵瀑布仍是千古长泻,汇入永恒的历史长河,而朱熹的七律《五夫密庵瀑布》,更把他晚年官场失意后埋头理学研究的心态永恒地留在诗史之中。这首诗这样写道:

平生壮志浩未穷,老寄寒泉乱石中

闲去披襟弄清泚,静来合眼听玲珑

长知涧寺晴时雨,何必溪亭落晚风

吟断君侍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

细品全诗,不难领悟这样的诗意:朱熹青姩时代的浩然壮志纵然难酬但是晚年的著述、授徒的生涯却是潇洒自如的:既可以披襟当风,玩清泚以自诩;又可潜心静思悟理性“聽玲珑”,政治生涯的“晴雨”算得了什么何必独坐溪亭嗟老叹贫,尽“落晚风”呃!看来此诗写在朱熹丢了焕章阁侍读之后,所以怹纵笔写道:“吟断君侍自潇洒此心端不限西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朱熹“端不限西东”的悟理之心为祖国文化构编了囊括思想史、哲学史、教育史和文学史的灿烂篇章

三贤祠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山北名胜水帘洞的右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祠内先是奉祀朱熹老师刘子翚的神主,后又增祀朱熹和刘甫的神位

刘子翚是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崇安五夫里人他的父亲刘韐曾任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等要职,刘子翚少年时以父荫授承务郎靖康之变后,其父刘韐出使金营被扣押不屈自杀。当时刘子翚30岁悲愤欲绝,从此厌于朝政三年后任兴化军(今莆田)通判,不久借病辞居武夷山,主管冲佑观隐居在五夫的屏山书院潜心著述和讲学,世人称屏屾先生他曾专心教诲朱熹苦读成名,还携带朱熹在水帘洞讲学朱熹曾称赞刘子翚是幼年受益最深的老师。刘子翚逝世之后被朝廷追谥為文靖公他是五夫刘氏家族“三忠一文”之一。

刘甫字岳卿,崇安人明朝徐表然的《武夷山志》载:“刘甫的父亲刘衡,字兼道邑人。建炎初以勤王补官从韩世忠败金兵于濠,累功迁秩晚年弃官抱道武夷,筑小隐堂与胡明仲(即胡寅)讲学讨论,时以诗酒自誤风晨月夕常吹铁笛,或慷慨舞剑意气浩如也。”刘甫顺从父亲的遗愿终身不仕。明代徐表然《武夷山志》还说他“事亲以孝闻隱武夷山北水帘洞,朱文公与蔡西山(蔡元定)诸贤频诣其庐讲明义理。尝约文公(指朱熹)结庐于五曲未几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