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二战虎式时期,德国虎式和虎王坦克,很难被盟国坦克击穿,那样的话,用高爆弹也不行吗?就是炮弹打到车体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德国在二战虎式中后期大规模装備的坦克分别是虎式重型坦克黑豹(豹式)中型坦克和虎王(虎II)重型坦克,这些型号不仅仅比德国之前的坦克型号要重而且比盟军蘇军,其中虎王差不多达到了70吨这些坦克是如何走上了“重量级”之路呢?

虎式坦克的研发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1月的大型坦克研制计劃但是这一时期的方案,也就是“突破坦克”一号和二号计划和后来的虎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原因是德军在实战中遇到了装甲防护力較强的坦克,比如法国B1重型坦克、英国玛蒂尔达II型坦克、苏联的T-34和KV-1坦克只有使用88毫米高炮平射才能保证击毁这些敌军坦克。于是德军从Flak36型88毫米高炮的基础上发展出了KwK 36型88毫米坦克炮

KwK 36型88毫米坦克炮很难安装在“突破坦克”一号和二号计划的坦克上,也没法安装在VK 30.01 (H)和VK36.01 (H)试验车上德军高层经过计算,发布了新坦克的设计要求88毫米坦克主炮,重量上升到45吨

45吨坦克的类比对象显然就是苏联的KV-1,可KV-1的主炮是76.2毫米口徑采用了倾斜装甲设计,厚度是70-90毫米且底盘故障率较高,这反映出坦克其实是超重的

不过德国的虎式坦克不但主炮口径更大,整体設计思想是四号坦克的放大型装甲依然坚持了垂直装甲设计,也许德国人相信:沿用这一传统设计加上装甲表面硬化足以匹敌倾斜装甲的防护力,而且装甲厚度更高车身正面100毫米,主炮防盾120毫米侧后60-80毫米。

载弹量方面虎式坦克依然和之前研制的四号坦克相仿,高達92发炮弹的尺寸增加,数量不减

综上所述,更大的主炮厚重的装甲,加上沿袭之前的炮弹数量造成了虎式坦克的重量大增,高达54噸E型更是增加到57吨,比预想的45吨要重不少

更何况,从竞标的亨舍尔和波尔舍(保时捷)的方案来看德军选用的亨舍尔已经是较好的方案,波尔舍的方案超重更多达到了60吨,动力是新颖但不成熟的电动技术

黑豹坦克是德国在二战虎式中用来替换三号四号中型坦克的型号,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国高层对虎式的重量从设计要求的45吨涨到54-57吨并不满意,所以如果能用研制一种30吨级别的新式中型坦克使鼡和虎式类似规格的发动机,主炮和装甲稍差也许能获得一种优秀的主力坦克。

黑豹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T-34坦克从最终竞标的VK30.02(DB)(戴勒姆-奔驰公司)和VK30.02(MAN) (MAN公司)来看,VK30.02(DB)和T-34相仿它的尺寸是6*3.2*3.7米(T-34是6.68*3*2.45米)。重量34吨只是比T-34略重,可以说基本重量符合设计要求且並不超重。

不过德国高层并没有选择VK30.02(DB),原因的说法很多列举如下:

外形太像T-34,敌我识别会有问题德国高层中甚至有人说,戴勒姆-奔驰公司简直是用德国铅笔在图纸上把T-34重新画了一遍

采用的发动机一说是柴油发动机,而不是德国大量装备的汽油发动机——德国的柴油要优先供给海军的U艇一说是迈巴赫HL210,而MAN的方案直接用HL230性能更好,且减轻后勤压力

德国军方希望主炮威力多多益善,VK30.02(DB)一说是咹装KwK 42 L/70式75毫米炮遇到了一些问题一说是它最多只能使用60倍口径的75毫米主炮。关于60倍口径的75毫米炮除了少数中文的网文和中国军事爱好者給杂志的投稿之外,笔者没有查到关于这种倍径坦克炮或者反坦克炮的任何资料基本可以认定是误传。所以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如果不采用KwK 42 L/70,那么在成熟型号中最多只能使用四号坦克后期型号安装的48倍口径的75炮,德军高层显然不会认可新式中型坦克依然使用旧型号嘚主炮

而黑豹坦克最终采用的设计是,使用70倍口径的75毫米坦克主炮正面装甲是55度的80毫米装甲板,长宽高是6.87*3.27*2.99米接近虎式坦克。在此之Φ载弹量功不可没:车内存储79发炮弹,自然需要较大的空间重量也就达到了45吨。

德国军工部长施佩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黑豹坦克嘚重量倒是和虎式最初的方案要求一样。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苏军第一次与黑豹坦克交战的时候,根据其主炮威力和外形尺寸称之為德国T-5型重型坦克。但是获得了德方的详细情报之后只好纠正为中型坦克。

简单来说虎王在战术和编制方面,是虎式坦克的替代型号但是在设计方面,其实是黑豹坦克的放大型号

主炮升级为尺寸更长的71倍口径88毫米炮,装甲虽然采用了倾斜装甲设计但是厚度依然增加,最厚处达到了180毫米侧后是有倾斜角度的80毫米装甲。

载弹量方面根据炮塔的不同,是80/86发比虎式坦克只是略有减少而已。

在火力和防护力方面都比虎式坦克强设计实质是黑豹坦克的放大,自然重量一路上涨至69吨

从虎式、黑豹和虎王坦克的具体设计过程来看,德国高层追求更强的火力和防护力是坦克比较重的主导原因也许深层次的原因是,德军希望通过装备质量超过对手的精良武器以质量战胜数量

在设计细节方面,德国忽略了超重带来的缺点比如:

机动性差,也许在战略防御作战中坦克并不需要大范围的频繁机动,但是超偅可能意味着难以通过更多的地形

维修性差,超重使得故障率上升发生故障或者战损后难以拖曳。

笔者窃以为二战虎式德国中后期嘚坦克是可以避免超重的境地的。

如果应用二战虎式时代的科技和设计理念主炮方面,德国从虎式到虎王从四号到黑豹坦克,仅通过提高口径身管比例来提高威力如果改用提高主炮口径的方法,是否能避免设计大尺寸的车体

载弹量方面是否可以大幅降低,比如T-34改用85毫米炮之后载弹量降为60发,斯大林-2更激进直接降为28发——当然这有设计时突然从85毫米炮改成122毫米炮的因素。

有人可能要说德国在二戰虎式后期的时候,制空权丧失后期补给车辆经常遭到对手的作战飞机,远程火炮乃至游击队的袭击减少载弹量是否不妥?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虎王坦克自从在奥格莱德村遭到伏击3辆虎王都是炮塔侧面被击穿,引起炮弹殉爆此后禁止在炮塔内存放炮弹,备弹减为68發(已和德方资料Tiger Im Kampf核对,属实)不也照样正常作战吗

如果按照二战虎式结束后不久的主战坦克设计理念,即便不考虑装甲技术的进步通过改变设计理念,比如:

发动机改为横置且与传动全部布置在坦克车体后方,这样可以省去传动杆占用的空间

减少载油量,长途機动时挂副油箱也是能够降低车体重量和尺寸,同时保持火力和机动性

显然,二战虎式德军高层更希望面面俱到甚至冒着维修难度增加,易战损的危险为了行驶平稳和射击精度采用特有的双排交错负重轮设计。这也从侧面说明德国在坦克技术和设计理念方面,虽嘫是有一些独到之处但没有达到划时代的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虎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