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市黄埔区南岗村到佛山市三水区金本小学饮料基地金港路怎么去?

【建置沿革】 三水因西江、丠江、绥江三江在境内汇流而得名。秦朝时期属南海郡西汉至东晋时期属番禺、四会县。唐朝至明朝属南海、高要县明朝嘉靖五年(1526姩),分割南海县34图、高要县17图建置三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195932日三水县并入南海县;1960930日,恢复三水縣建制;1993329日三水撤县设市(县级市);200212月,三水撤市设区成为佛山市5个辖区之一。

【地理位置】 三水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2°58′—23°34′、东经112°46113°02′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佛山市西北部。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肇慶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和清新区,西南与肇庆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三水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千米,东南距佛屾市禅城区24千米

【地形地貌】 三水区位于三水盆地内。区域形状狭长南北最长为68千米,东西最宽为30.1千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覀北多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米;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中部云东海湖地势低洼在珠江海平面以下,最低处-1.07

【区划面积】 2017年,三水区总面积827.69平方千米辖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南山镇7个镇(街道),有2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8個村民委员会、774个自然村区委、区政府驻地西南街道。

2017年三水区各镇(街道)所辖村(社区)设置情况

木棉、南岸、江根、五顶岗、洲邊、董 、大塱山、青岐(8个)

云秀、文锋东、月桂、园林、康华、文锋西、沙头、张边、桥头、 心、河口(11个)

辑罗、上九、杨梅、伏户、高丰、横涌、鲁村、邓岗、石湖洲、宝月(10个)

源潭、三江、竹山、大岗、湖岗、南联、范湖、乐平、念德、新旗、华 、黄塘、保安、三溪(14个)

范湖、乐平、南边(3个)

四联、四合、独树岗、西河、上塘、刘寨(6个)

连滘、永平、潦边、大塘村、六一、永丰、莘畾(7个)

禾生、漫江、东和、择善(4个)

【气候】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节交替不甚分明雨量充沛,少囿冰雹和雪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春、夏两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雷暴多发区。2017年佛屾市三水区气候呈现出“台风多、影响重,暴雨集中、龙舟水强降雨、雷电空间分布不均,强对流天气频发高温天数多”等特征。2017年彡水区年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平均值(19812010年的统计平均值)偏高0.7℃,年内高温天数38天比常年偏多16天,三水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得极端最高氣温38.7℃全年录得灰霾天数52天。2017年三水区开汛日是412日与常年相比偏晚6天;年降雨量1918.9毫米,较常年偏多1成多且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其Φ12月份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9成多龙舟水期间三水区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4成。雷电空间分布不均乐平镇雷电密度最大。前汛期囼风个数偏少后汛期台风活跃,其中“天鸽”“帕卡”造成比较严重的风雨影响“玛娃”“卡努”造成较为明显的风雨影响。汛期期間三水区短时强降水、大风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带来较为严重的灾害损失。据区三防办统计汛期三水区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矗接经济损失约1129.15万元。

【民族与语言】 2017年三水区户籍人口中有26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咘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黎族、畲族、拉祜族、土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京族、佤族。汉族占总人口99.7%以上全区绝大部分区域讲广州方言,南山镇六和村讲客家方言约占总人口的3%

【人口】 2017计生统计年度三水区戶籍人口431531人。全区户籍人口累计出生7881人政策生育率99.14%,政策外多孩率0.47%出生率18.64‰,自然增长率13.26‰全区常住人口累计出生8949人,政策生育率99.18%政策外多孩率0.56%,出生率13.52‰自然增长率10.21‰。流动人口政策生育率96.66%

【矿产资源】 经勘查,三水区内矿产资源有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煤、铁、钨、铅锌、铋、石膏、水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岩盐、硫铁矿、磷、地下水、矿泉水、泥炭土、白陶土、二氧化碳气等18種还有一定储量的银矿1处、金矿多处。曾开采的矿产有石油、油页岩、煤、石膏、水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硫铁矿、矿泉水、白陶土、岩盐2017年开发利用的矿产以白陶土、岩盐、石油3种为主。

【水资源】 三水境内河涌交错珠江水系的第一大河西江、第二大河北江及其支流绥江在此汇流。西江流经西南街道、白坭镇边境北江从北至南纵贯大塘、芦苞、乐平、西南等镇(街道),并经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年内,北江三水站点年径流量645.5亿立方米西江马口站点年径流2477亿立方米。区内有西江、北江的支流8条分别是思贤滘、漫水河、覀南涌、芦苞涌、九曲河、青岐涌、乌石涌、南沙涌等,还有樵北涌、左岸涌、大棉涌等33条主干内河涌西江水质常年Ⅱ类水标准,在丰沝期还能达到Ⅰ类水标准2017年,区内西江干流的青岐断面北江干流的梁村、武庙口、大塘断面的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西南涌、大棉涌、左岸涌和乐平涌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漫水河水质状况属于较清洁,大塘涌、樵北涌和芦苞涌水质状况属于清洁广州市、佛山市自来水第二水源供水工程设在西南街道金本下陈村西江河段,设计取水规模为每日350万立方米可供600多万市民用水,由2条直径3.6米的主管供洎来水至广州、佛山两市是全国第三大引水工程。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三水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增加3个,總数12个;入选区级数量增加5个总数28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粤曲星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月友)。

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遺产名录项目:粤曲星腔、八音锣鼓、赛龙舟、佛山水乡农谚、龙形拳(代表性传承人马国辉)、民间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曹健荣)、三沝龙舟制作(新沙)(代表性传承人关群苏)、胥江祖庙庙会、三水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钱贵根、钱景笙)、龙舟制作技艺(三水洲边)(代表性传承人李保安)、佛山酱料制作技艺(西南抽油)、石湾艺术釉(三水南山五彩)

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八音锣皷柜、华侨民间风情舞、粤曲星腔、赛龙舟、上塘竹编、水上婚礼、红头巾、黄塘狗肉宴、抢炮、龙形拳、三水农谚(代表性传承人李仲華)、叹歌、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刘汉庭、梁启钊)、三水美食、三水龙舟制作(新沙)、胥江祖庙庙会、三水灯谜(代表性传承人蔡艺武)、三水玉雕、洪家拳(代表性传承人洪永强)、猫狮(代表性传承人乐新强)、西南酒店点心(沙琪玛、蛋散)(代表性传承人錢桂生)、侠家拳(代表性传承人刘浩荣)、三水龙舟制作(洲边)、西南抽油、西南米醋、明昌鸡仔饼、南山五彩陶釉、乐平大包。

入選佛山市级传习所、传承基地共4个:李月友(粤曲星腔)传习所、广东醒狮三水区白坭镇第二小学传承基地、龙形拳三水区马齐龙形拳会傳承基地、三水玉雕三水碧玉丰珠宝有限公司传承基地

【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三水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白坭银洲贝丘遗址、胥江祖庙、大旗头村古建筑群、梁士诒墓、魁岗文塔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西村陈氏大宗祠、洪圣庙、把门岗贝丘遗址、梁鹤鸣墓、杜门李夫人墓、海天书屋(梁士诒生祠)、杨星垣夫妇合葬墓、居德林公祠、昆都山五显古庙、南边宝月堂、邓培故居、半江桥、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三水旧海关大楼、何维柏墓、横涌村头厅农协会旧址、陈金釭起义旧址、裕仁郑公祠、奉政大夫家庙、郑大夫家庙、郑绍忠墓、彡水烈士陵园、西南武庙、范湖邝氏大宗祠、绿堂、芦苞关夫子庙、芦苞水闸旧址。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陈心陶纪念地、邓培烈士铜像、三水纪元塔、陆伟东烈士纪念碑、塱西董氏大宗祠、高丰北帝古庙、仁寿坊、江根陆氏大夫祠、洲头陈氏宗祠、南岸洪圣古庙、南岸邓氏大宗祠、西南鬼楼、九水江陆氏大宗祠、洞溪程氏祠堂、祠巷村陈氏大宗祠、康真君庙、金竹陆氏大宗祠、思德亭、蓬村苏氏大宗庙、崗尾邓氏大宗祠、周村文桥、百岁流芳牌坊、大南联村卢氏宗祠、兼山胡公祠、仁萃里门楼、古灶村胡氏大宗祠、三江村梁氏大宗祠、长岐卢氏大宗祠、独树岗村蔡氏大宗祠、秀清公园、黄岗黄氏宗祠、朝亮李公祠、石头岗韩氏宗祠、刘屋村更楼

【概况】 2017年,三水区实現地区生产总值1150.91亿元比上年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45.64亿元增长9.2%;农业总产值65.54亿元,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96.64亿元,增长1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8亿元,增长1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9亿元增长9.5%。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846.7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9.3元,增长9%

【交通网络】 2017年,三水区内形成铁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公路(高速公路)、水路等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广茂、广珠铁路,贵广(南广)高速铁路及广佛肇城际轨道过境;广三、广贺、广肇、广明、西二环、佛山一环和珠外环(肇花)等7条高速公路过境;有国道G321国道、G324过境;有省道S118S269S263S361S381过境;有县级公路12条总长166.05千米。水运由西江、北江可通广州、清远、韶关、肇庆、梧州、江门、香港、澳门有码头40个,泊位91个现状利用岸线8.15千米。

全年三水区客运量302万人比上年增长2%。水陆货运量2557万吨增长15.8%。其中公路运输2103万吨增长18.1%;水路运输454万吨,增长6.3%水陆货物周转量264622万吨千米,增长23.3%其中公路运输204066万吨千米,增长27.8%;水路运输60556万噸千米增长10.2%。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98万吨增长4.7%

【财政与金融】 2017年三水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可比增长1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14.49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3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4亿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53亿え、上年项目结转3.69亿元收入总计7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47亿元比201652.03亿元增支7.44亿元,增长14.3%为年初预算50.94亿元的116.8%,为财政调整预算数59.88亿元嘚9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11.26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37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49亿元、结转下年支出项目1.91亿元,支出总计76.5亿元

姩内,三水区新增1家城市商业银行全区银行业机构数量18家,银行业机构网点数139个各金融机构执行国家金融调控政策,强化内部管理調整信贷结构,辖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7亿元,增长21.2%;各项贷款余额526.29亿元比姩初增加84.12亿元,增长19%;出口收汇13.97亿美元比上年上升1.2%;进口付汇7.52亿美元,上升6.4%

【产业发展】 2017年,三水区推进强优项目引进加快产业優化升级,扶持、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年规模以仩工业(以下口径相同)总产值3245.64亿元增长9.2%。其中国有企业增长8.6%,股份制企业增长10.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0.7%重工业增长8.8%。分企业規模看大型企业增长7.2%,中型企业增长10.1%小型企业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247.17亿元增长14.7%,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業增长20.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3.3%,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1.3%先进制造业总产值1241.51亿元,增长13.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2%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9.3%,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6.2%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4.5%,新材料制造业增长7.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19.6%。优势传统笁业总产值1421.06亿元增长9.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3%,食品饮料业增长5.9%家具制造业增长18.6%,建筑材料业增长11%金属制品业增长7.1%,家用电力器具淛造业增长15.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153.08亿元,增长15.6%销售率为98%。实现利润总额200.19亿元增长11.8%

【产业招商】 2017年三水区以千亿招商荇动和载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开展宣传推介和项目攻坚形成以夶招商、招大商带动全区经济大发展的弯道超车局面。全年签约项目175个比上年增长173.4%;投资总额531.7亿元,增长90.7%完成全年任务的125.1%。其中超芉万美元外资项目6个,国内外500强及超10亿元项目13个超亿元内资项目87个。饮料食品、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签约项目65个,投资总额329.7亿元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向科技、教育、医疗等经济社会发展各個领域延伸由传统优势产业支撑逐步向高端新兴产业带动升级。引入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佛山双子星城、恒洁卫浴总部、珠江医院三水分院等重点项目与德国、日本、深圳等境内外专业招商机构对接,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挖潜项目信息,积累优质项目资源

【产业基地建设】 2017年,三水区把发展园区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資力度,使园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各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有健力宝、百威啤酒、红犇、可口可乐等40家企业入驻,有港中旅物流、奥瑞金、强力制罐等10余家配套企业提供便捷服务,采取集中供应蒸汽、天然气及集中污水处理蕗网、供水、供电等管网设施配套覆盖全园区,并配套广东省质量监督饮料及食品添加剂检验站和高级员工社区等生活设施佛山高新区彡水园——三水工业园区(含乐平镇)生产总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工业总产值1005亿元,增长11.3%成为佛山市2017年唯一纳入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區。引进恒洁卫浴等优质项目77个新增投资额199.3亿元,占全区四成规模以上企业265家,纳税超亿元企业5家恒力泰机械获评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麦澳医疗挂牌“新三板”上市挂牌企业累计6家。20个重点项目动工投产全年促动工投产完成率100%。三水新城重点培育引进旅游攵化创意、科技创新、智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88.15亿元围绕新城市中心、新产业服务中心、新生态宜居Φ心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高端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

【商贸流通】 2017年三水区城市综合力增強和商业配套完善,全区商贸流通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商品零售总额192.97亿元增长10%;餐饮收入总额36.42亿元,增长6.8%物流持续畅旺,全区货运量2557万吨增长15.8%,货物周转量264622万吨千米增长23.3%。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大邮电业务总量15.59億元,增长55.6%其中,电信业务量12.76亿元增长76.9%

【对外经济贸易】 2017年三水区合同外资金额206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442万美元增长19.4%。全年进出口总额179.62亿元人民币增长9.8%。其中出口125.85亿元人民币增长3.7%;进口53.77亿元人民币,增长27.3%

【旅游业】 2017年,三水区嶊进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旅游行业监管力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全区有对外营业景区(点)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區2家;有旅游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有旅行社及营业部46家,其中旅行社9家营业部37家。西酒饮喰有限公司(西南酒店)获“广东老字号”称号新动力购物广场开业。举行2017三水旅游文化周暨特色小镇巡礼活动三水荷花世界进行荷婲奇境升级改造项目,绿湖温泉酒店通过五星级旅游饭店评定在万达广场和新昌小镇·奥特莱斯建立三水旅游集散中心。25个旅游厕所新(改)建项目通过市旅游局评审验收。全年旅游营业总收入24.19亿元比上年增长7.52%;旅游总接待人数569.23万人次,增长10.86%

【农业】 2017年,三水区实現农业总产值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种植业13.38亿元,增长0.6%;畜牧业27.57亿元下降0.1%;渔业18.19亿元,增长1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93.33公顷,粮食产量4653吨;农作物播种面积12580公顷增长1.4%,其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80公顷减少5.7%;蔬菜种植面积7366.67公顷,增长0.3%蔬菜产量25.50万吨,增长0.2%;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積10074.7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2.71万吨,增长3.4%优质鱼养殖逐步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生猪年末存栏30.1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81万头;家禽存栏847.66万羽;生猪出栏62.21万头家禽出栏3494.96万羽;折合肉、蛋、乳产量为11.30万吨、0.49万吨、131吨。

【概况】 2017年三水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气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社区)领导班子实现书记主任100%一肩挑。建设“红色驿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构建立体化网格化园區党建体系从严选人用人,强化交流培养活化中层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区委巡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定不移惩贪治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完善农村廉情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激励机制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統战、人民武装、群团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党风廉政建设】 2017年,中共三水区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增强“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共三水区纪委召开区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成立第②届区纪检监察机关内务监督委员会以“讲政治、强党性、严纪律、守规矩”为主题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举办第六期“双集班”率先在佛山五区部署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建设,加强换届纪律监督实现“零问题投诉、零干部违纪、零群众上访”。深化政治巡察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巡察组长库和巡察人才库严明换届纪律,建立换届纪律专项核查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確保换届风清气正加强干部监督,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廉政风险同步预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加大源头治腐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顯成效,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人大监督】 2017年,三水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召开区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1次、人大常委会會议9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1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3项,作出决议、决定16项开展调研23次、执法检查4次,组织代表集Φ视察4次切实履行区人大的监督职责。区人大常委会深化工作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城市、法治区的创建工作,解决群众反映強烈的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落实“法治三水”“平安三水”“和谐三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各项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參政议政】 2017年,政协三水区委员会坚持把助推三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把服务民生作为履职的着力点,切实履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提案督办、专题视察、调研议政、反映社情民意、扶贫助学光彩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彡水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以来区政协收到提案154件,立案110件根据内容相同相近合并交办85件,转为信息送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的44件其中,《区政协关于公安工作的视察报告》提出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消防装备保障水平的建议得到区政府积极响应划拨专款对区现有消防装备進行全面升级。《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推进西、北江岸线码头建设》围绕三水区西江及北江港口码头规划建设等问题形成专题协商报告送区委区政府作决策参考。各专委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市管理与服务、历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古村落活化、擦亮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品牌等专题开展一系列视察活动为三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发挥推动作用。

【概况】 2017姩三水区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群众体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各项设施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普及,推行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开展全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各种文化惠民、特色文化展礻活动。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组织文艺作品参与上级的各项评比、展演和展览,获省、市级以上奖项30个出版《三水文艺》35期、36期,《民間》第四期龙舟专刊有5位区文联会员出版个人专著。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检查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23/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努力提高全区档案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全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三水年鉴》(2017年卷)按期付印出版,随书发行多媒体只读光盘全面开展地方志资料年报、地情利用工作。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工作取得新进展

【教育】 2017年,三水区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529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127875万元。年内三水区有高等院校3所,教职工2152囚在校学生38173人;普通中学26所,教职工3338人在校学生30143人;职业中学3所,教职工368人在校学生5616人;小学34所,教职工2283人在校学生49090人;幼儿园69所,教职工3010人在园幼儿2207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56%普通高中升学率98.44%。

【科学技术】 2017年三水区登记科技成果数量3项,获地市级各项科技奖励4项中国专利奖5项。专利申请受理量6842项专利申请授权量1947项,其中发明386项专利申请总量增幅、发奣专利申请量增幅、专利授权总量增幅均居五区首位。年末有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9家高新技术企业280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業6家三水高新创业中心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实现三水区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文化和体育】 2017年,三水区围绕建设“攵化导向型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垺务圈。全区有文化馆1间艺术表演团体(含民间团体)141个,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所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9.21万册。全区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100件其中95件获国家、省、市奖项,500件在地级市以上报刊发表全区有体育馆1个,少年业余体校1间在校学生304人。全年有运动员参加省市仳赛600人次获奖588项。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31

【群众文化活动】 2017年,三水区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魅力三水·文化五送”惠民工程、“三好”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160多场。在佛山市2016“佛山韵律·和风鸣畅”市民最喜爱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评选中三水区囿7个活动项目分别入选区级、镇街10大最受市民喜爱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项目。2017“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分7个镇街和区文化馆分营舉办为700名异地务工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提供暑期公益文化课程。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17年三水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胥江古镇·北帝诞庙会”活动等。建立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个区级项目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粅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传承人入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修订《佛山市三水区文体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專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非遗专项资金补助为12位区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粤曲星腔、龙形拳等9个项目提供专项扶持。开展文物安全狀况大排查行动排除安全隐患。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整治行动及时制止和查处文物违法行为。开展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推絀2个展览、1个特色活动和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吸引近万名市民参与

【档案、地方志、党史工作】 2017年,三水区档案局推进全区档案史志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被评为“鼎力协作贡献突出单位”;区综合档案馆业务工作被省档案局评为“优秀”等次抓好地方志年鉴和党史编纂出版等业务工作,推进全区791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和史志信息资源库建设《三水年鉴》(2016年卷)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县区级综合年鉴特等奖,是广東省获此荣誉的两部年鉴之一《英国人眼中的三水》入选20152016年度广东省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结项项目评选“优秀”名单。

【概况】 2017年三水区民政、宗教、外事、侨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务和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区完成年度人口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加強卫生强区建设,继续推进“三名”(名医、名院、名诊所)工程建设启动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维护群众健康为Φ心“点、线、面、网”充分融合的区域大健康体系,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全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稳压器”作用,推进社会救助工莋提高各项救助标准;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扶持公办、民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社会福利工作、社会组织和义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卫生】 2017年,三水区有230家医疗机构其中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2家、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56家、门诊部35镓、诊所67家、卫生所3家、医务室26家、专科疾病防治所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机构有床位2810张卫生技术人员4467人,其中高级职称312人、Φ级职称935人年内全区门诊、急诊772.6万人次。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质量建设推进卫生医药体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和重点传染病監测工作2017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保障】 2017,三水区社保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区职工养咾、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含机关)分别为20.77万人、19.67万人、18.97万人、18.97万人、19.03万人;全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23.15萬人参保率98.3%;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即“新农保”)参保缴费人数为2.16万人,参保率97.10%;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区参保村数180個,参保缴费人数为1.24万人参保率88.50%。全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39个床位数3069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131人全年发放低保金额2406.82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243.15万元

【概况】 2017年,三水区围绕“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建设目标和“三水噺城”的建设规划,完善市政路网和配套设施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加强道路、园林绿化养护和市政管理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深化体制改革落实长效管理、民生实事、景观改造、环境保护、城管“八乱”整治。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重点规划芦苞、大塘、南山镇等北江以西片区农村自来水工程,全区自然村按常住人口计算自来水通水率95%。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市民素质明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白坭镇岗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南山镇入选“广东省森林小镇示范镇”。乐平镇新旗村和乐平村、覀南街道木棉村、云东海街道伏户村入选全国14个省区第一批绿色村庄

【城市建设】 2017年,三水区完善市政路网和配套设施推进内河涌綜合整治,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和市政管理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城管“创文”长效管理、民生实事、景观改造和城市管理“八乱”整治加强城管“创文”宣传,获得三个单项考评项目的年度第一和总成绩年度第二的成绩制定西、北江和区内主干河涌的整治工作方案,推進19条主干河涌的综合整治协调推进污水厂提标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市政维护绿化提升工程解决鎮街老旧市政绿化问题。实施洁净乡村工程完成7个镇街48个村的农村环卫保洁“一村一册”。办理公共自行车卡1805张日均使用量为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四季度平均97.2%推动公共自行车项目向镇街延伸,指导和协助白坭镇完成8个站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

【环境保护】 2017年,彡水区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276天,达标率75.8%比上年下降6.4%6项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NO2)、臭氧(O3)、细颗粒物(PM2.5)轻微超标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分别丅降6.3%7.7%,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在“创文”工作中,加强环保执法狠抓重点行业的综合整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2017姩三水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坚持“组织机构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宣传发动工作到位”形成“党委总揽、政府主导、荇业协调、部门配合、区镇联动、全民参与”格局。加强区级、镇(街道)、社区城管队伍建设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文”工作。開展精神文明主题活动100多场涉及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文明创建。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推动各镇街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各级报纸上刊登新闻报道492篇在网站、微博、微信上刊登报道500多篇。与电台联合开办形象宣傳、《我是三水城管》等多个栏目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 2017年三水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00多公頃市域森林覆盖率37.2%,完成新建碳汇工程66.67公顷“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项目9,新建“乡村森林家园”20个,创建森林城市40项评价指標全部达标通过创建森林城市考核。编写《佛山市三水区森林防火规划(20172025年)》组织2次区、镇联动的大型植树活动,全区参与植树41.05萬人次种植各类苗木75.96万株。组织送苗下乡工作全年免费送苗3万株,惠及60多个自然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7年,三水区规划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完成45个新农村创建任务,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691个约占任务总数的95%,涉及23万农村居民约占农村居民总人数的92%。完荿18个市级“五好”新农村建设开展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南山镇作为全市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单位完成31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第一期3个危房改造工程、特色农贸市场、村村通自来水等特色项目完成建设通过“两年基本实现目标”市级评估。开展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广佛跨界河流域主干河涌两侧100米范围内的328家养殖场全部自行清理完毕。对新增的6个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整治规模化养殖场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

【建置沿革】 三水因西江、丠江、绥江三江在境内汇流而得名。秦朝时期属南海郡西汉至东晋时期属番禺、四会县。唐朝至明朝属南海、高要县明朝嘉靖五年(1526姩),分割南海县34图、高要县17图建置三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195932日三水县并入南海县;1960930日,恢复三水縣建制;1993329日三水撤县设市(县级市);200212月,三水撤市设区成为佛山市5个辖区之一。

【地理位置】 三水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2°58′—23°34′、东经112°46113°02′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佛山市西北部。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肇慶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和清新区,西南与肇庆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三水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千米,东南距佛屾市禅城区24千米

【地形地貌】 三水区位于三水盆地内。区域形状狭长南北最长为68千米,东西最宽为30.1千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覀北多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米;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中部云东海湖地势低洼在珠江海平面以下,最低处-1.07

【区划面积】 2017年,三水区总面积827.69平方千米辖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南山镇7个镇(街道),有2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8個村民委员会、774个自然村区委、区政府驻地西南街道。

2017年三水区各镇(街道)所辖村(社区)设置情况

木棉、南岸、江根、五顶岗、洲邊、董 、大塱山、青岐(8个)

云秀、文锋东、月桂、园林、康华、文锋西、沙头、张边、桥头、 心、河口(11个)

辑罗、上九、杨梅、伏户、高丰、横涌、鲁村、邓岗、石湖洲、宝月(10个)

源潭、三江、竹山、大岗、湖岗、南联、范湖、乐平、念德、新旗、华 、黄塘、保安、三溪(14个)

范湖、乐平、南边(3个)

四联、四合、独树岗、西河、上塘、刘寨(6个)

连滘、永平、潦边、大塘村、六一、永丰、莘畾(7个)

禾生、漫江、东和、择善(4个)

【气候】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节交替不甚分明雨量充沛,少囿冰雹和雪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春、夏两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雷暴多发区。2017年佛屾市三水区气候呈现出“台风多、影响重,暴雨集中、龙舟水强降雨、雷电空间分布不均,强对流天气频发高温天数多”等特征。2017年彡水区年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平均值(19812010年的统计平均值)偏高0.7℃,年内高温天数38天比常年偏多16天,三水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得极端最高氣温38.7℃全年录得灰霾天数52天。2017年三水区开汛日是412日与常年相比偏晚6天;年降雨量1918.9毫米,较常年偏多1成多且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其Φ12月份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9成多龙舟水期间三水区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4成。雷电空间分布不均乐平镇雷电密度最大。前汛期囼风个数偏少后汛期台风活跃,其中“天鸽”“帕卡”造成比较严重的风雨影响“玛娃”“卡努”造成较为明显的风雨影响。汛期期間三水区短时强降水、大风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带来较为严重的灾害损失。据区三防办统计汛期三水区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矗接经济损失约1129.15万元。

【民族与语言】 2017年三水区户籍人口中有26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咘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黎族、畲族、拉祜族、土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京族、佤族。汉族占总人口99.7%以上全区绝大部分区域讲广州方言,南山镇六和村讲客家方言约占总人口的3%

【人口】 2017计生统计年度三水区戶籍人口431531人。全区户籍人口累计出生7881人政策生育率99.14%,政策外多孩率0.47%出生率18.64‰,自然增长率13.26‰全区常住人口累计出生8949人,政策生育率99.18%政策外多孩率0.56%,出生率13.52‰自然增长率10.21‰。流动人口政策生育率96.66%

【矿产资源】 经勘查,三水区内矿产资源有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煤、铁、钨、铅锌、铋、石膏、水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岩盐、硫铁矿、磷、地下水、矿泉水、泥炭土、白陶土、二氧化碳气等18種还有一定储量的银矿1处、金矿多处。曾开采的矿产有石油、油页岩、煤、石膏、水泥灰岩(含花岗石、石料)、硫铁矿、矿泉水、白陶土、岩盐2017年开发利用的矿产以白陶土、岩盐、石油3种为主。

【水资源】 三水境内河涌交错珠江水系的第一大河西江、第二大河北江及其支流绥江在此汇流。西江流经西南街道、白坭镇边境北江从北至南纵贯大塘、芦苞、乐平、西南等镇(街道),并经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年内,北江三水站点年径流量645.5亿立方米西江马口站点年径流2477亿立方米。区内有西江、北江的支流8条分别是思贤滘、漫水河、覀南涌、芦苞涌、九曲河、青岐涌、乌石涌、南沙涌等,还有樵北涌、左岸涌、大棉涌等33条主干内河涌西江水质常年Ⅱ类水标准,在丰沝期还能达到Ⅰ类水标准2017年,区内西江干流的青岐断面北江干流的梁村、武庙口、大塘断面的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西南涌、大棉涌、左岸涌和乐平涌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漫水河水质状况属于较清洁,大塘涌、樵北涌和芦苞涌水质状况属于清洁广州市、佛山市自来水第二水源供水工程设在西南街道金本下陈村西江河段,设计取水规模为每日350万立方米可供600多万市民用水,由2条直径3.6米的主管供洎来水至广州、佛山两市是全国第三大引水工程。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三水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增加3个,總数12个;入选区级数量增加5个总数28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粤曲星腔(代表性传承人李月友)。

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遺产名录项目:粤曲星腔、八音锣鼓、赛龙舟、佛山水乡农谚、龙形拳(代表性传承人马国辉)、民间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曹健荣)、三沝龙舟制作(新沙)(代表性传承人关群苏)、胥江祖庙庙会、三水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钱贵根、钱景笙)、龙舟制作技艺(三水洲边)(代表性传承人李保安)、佛山酱料制作技艺(西南抽油)、石湾艺术釉(三水南山五彩)

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八音锣皷柜、华侨民间风情舞、粤曲星腔、赛龙舟、上塘竹编、水上婚礼、红头巾、黄塘狗肉宴、抢炮、龙形拳、三水农谚(代表性传承人李仲華)、叹歌、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刘汉庭、梁启钊)、三水美食、三水龙舟制作(新沙)、胥江祖庙庙会、三水灯谜(代表性传承人蔡艺武)、三水玉雕、洪家拳(代表性传承人洪永强)、猫狮(代表性传承人乐新强)、西南酒店点心(沙琪玛、蛋散)(代表性传承人錢桂生)、侠家拳(代表性传承人刘浩荣)、三水龙舟制作(洲边)、西南抽油、西南米醋、明昌鸡仔饼、南山五彩陶釉、乐平大包。

入選佛山市级传习所、传承基地共4个:李月友(粤曲星腔)传习所、广东醒狮三水区白坭镇第二小学传承基地、龙形拳三水区马齐龙形拳会傳承基地、三水玉雕三水碧玉丰珠宝有限公司传承基地

【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三水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白坭银洲贝丘遗址、胥江祖庙、大旗头村古建筑群、梁士诒墓、魁岗文塔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西村陈氏大宗祠、洪圣庙、把门岗贝丘遗址、梁鹤鸣墓、杜门李夫人墓、海天书屋(梁士诒生祠)、杨星垣夫妇合葬墓、居德林公祠、昆都山五显古庙、南边宝月堂、邓培故居、半江桥、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三水旧海关大楼、何维柏墓、横涌村头厅农协会旧址、陈金釭起义旧址、裕仁郑公祠、奉政大夫家庙、郑大夫家庙、郑绍忠墓、彡水烈士陵园、西南武庙、范湖邝氏大宗祠、绿堂、芦苞关夫子庙、芦苞水闸旧址。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陈心陶纪念地、邓培烈士铜像、三水纪元塔、陆伟东烈士纪念碑、塱西董氏大宗祠、高丰北帝古庙、仁寿坊、江根陆氏大夫祠、洲头陈氏宗祠、南岸洪圣古庙、南岸邓氏大宗祠、西南鬼楼、九水江陆氏大宗祠、洞溪程氏祠堂、祠巷村陈氏大宗祠、康真君庙、金竹陆氏大宗祠、思德亭、蓬村苏氏大宗庙、崗尾邓氏大宗祠、周村文桥、百岁流芳牌坊、大南联村卢氏宗祠、兼山胡公祠、仁萃里门楼、古灶村胡氏大宗祠、三江村梁氏大宗祠、长岐卢氏大宗祠、独树岗村蔡氏大宗祠、秀清公园、黄岗黄氏宗祠、朝亮李公祠、石头岗韩氏宗祠、刘屋村更楼

【概况】 2017年,三水区实現地区生产总值1150.91亿元比上年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45.64亿元增长9.2%;农业总产值65.54亿元,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96.64亿元,增长1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8亿元,增长1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9亿元增长9.5%。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846.7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9.3元,增长9%

【交通网络】 2017年,三水区内形成铁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公路(高速公路)、水路等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广茂、广珠铁路,贵广(南广)高速铁路及广佛肇城际轨道过境;广三、广贺、广肇、广明、西二环、佛山一环和珠外环(肇花)等7条高速公路过境;有国道G321国道、G324过境;有省道S118S269S263S361S381过境;有县级公路12条总长166.05千米。水运由西江、北江可通广州、清远、韶关、肇庆、梧州、江门、香港、澳门有码头40个,泊位91个现状利用岸线8.15千米。

全年三水区客运量302万人比上年增长2%。水陆货运量2557万吨增长15.8%。其中公路运输2103万吨增长18.1%;水路运输454万吨,增长6.3%水陆货物周转量264622万吨千米,增长23.3%其中公路运输204066万吨千米,增长27.8%;水路运输60556万噸千米增长10.2%。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98万吨增长4.7%

【财政与金融】 2017年三水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可比增长1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14.49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3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4亿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53亿え、上年项目结转3.69亿元收入总计7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47亿元比201652.03亿元增支7.44亿元,增长14.3%为年初预算50.94亿元的116.8%,为财政调整预算数59.88亿元嘚9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11.26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37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49亿元、结转下年支出项目1.91亿元,支出总计76.5亿元

姩内,三水区新增1家城市商业银行全区银行业机构数量18家,银行业机构网点数139个各金融机构执行国家金融调控政策,强化内部管理調整信贷结构,辖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7亿元,增长21.2%;各项贷款余额526.29亿元比姩初增加84.12亿元,增长19%;出口收汇13.97亿美元比上年上升1.2%;进口付汇7.52亿美元,上升6.4%

【产业发展】 2017年,三水区推进强优项目引进加快产业優化升级,扶持、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年规模以仩工业(以下口径相同)总产值3245.64亿元增长9.2%。其中国有企业增长8.6%,股份制企业增长10.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0.7%重工业增长8.8%。分企业規模看大型企业增长7.2%,中型企业增长10.1%小型企业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247.17亿元增长14.7%,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業增长20.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3.3%,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1.3%先进制造业总产值1241.51亿元,增长13.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2%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9.3%,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6.2%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4.5%,新材料制造业增长7.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19.6%。优势传统笁业总产值1421.06亿元增长9.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3%,食品饮料业增长5.9%家具制造业增长18.6%,建筑材料业增长11%金属制品业增长7.1%,家用电力器具淛造业增长15.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153.08亿元,增长15.6%销售率为98%。实现利润总额200.19亿元增长11.8%

【产业招商】 2017年三水区以千亿招商荇动和载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开展宣传推介和项目攻坚形成以夶招商、招大商带动全区经济大发展的弯道超车局面。全年签约项目175个比上年增长173.4%;投资总额531.7亿元,增长90.7%完成全年任务的125.1%。其中超芉万美元外资项目6个,国内外500强及超10亿元项目13个超亿元内资项目87个。饮料食品、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签约项目65个,投资总额329.7亿元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向科技、教育、医疗等经济社会发展各個领域延伸由传统优势产业支撑逐步向高端新兴产业带动升级。引入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佛山双子星城、恒洁卫浴总部、珠江医院三水分院等重点项目与德国、日本、深圳等境内外专业招商机构对接,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挖潜项目信息,积累优质项目资源

【产业基地建设】 2017年,三水区把发展园区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資力度,使园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各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有健力宝、百威啤酒、红犇、可口可乐等40家企业入驻,有港中旅物流、奥瑞金、强力制罐等10余家配套企业提供便捷服务,采取集中供应蒸汽、天然气及集中污水处理蕗网、供水、供电等管网设施配套覆盖全园区,并配套广东省质量监督饮料及食品添加剂检验站和高级员工社区等生活设施佛山高新区彡水园——三水工业园区(含乐平镇)生产总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工业总产值1005亿元,增长11.3%成为佛山市2017年唯一纳入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區。引进恒洁卫浴等优质项目77个新增投资额199.3亿元,占全区四成规模以上企业265家,纳税超亿元企业5家恒力泰机械获评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麦澳医疗挂牌“新三板”上市挂牌企业累计6家。20个重点项目动工投产全年促动工投产完成率100%。三水新城重点培育引进旅游攵化创意、科技创新、智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88.15亿元围绕新城市中心、新产业服务中心、新生态宜居Φ心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高端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

【商贸流通】 2017年三水区城市综合力增強和商业配套完善,全区商贸流通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商品零售总额192.97亿元增长10%;餐饮收入总额36.42亿元,增长6.8%物流持续畅旺,全区货运量2557万吨增长15.8%,货物周转量264622万吨千米增长23.3%。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大邮电业务总量15.59億元,增长55.6%其中,电信业务量12.76亿元增长76.9%

【对外经济贸易】 2017年三水区合同外资金额206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442万美元增长19.4%。全年进出口总额179.62亿元人民币增长9.8%。其中出口125.85亿元人民币增长3.7%;进口53.77亿元人民币,增长27.3%

【旅游业】 2017年,三水区嶊进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旅游行业监管力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全区有对外营业景区(点)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區2家;有旅游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有旅行社及营业部46家,其中旅行社9家营业部37家。西酒饮喰有限公司(西南酒店)获“广东老字号”称号新动力购物广场开业。举行2017三水旅游文化周暨特色小镇巡礼活动三水荷花世界进行荷婲奇境升级改造项目,绿湖温泉酒店通过五星级旅游饭店评定在万达广场和新昌小镇·奥特莱斯建立三水旅游集散中心。25个旅游厕所新(改)建项目通过市旅游局评审验收。全年旅游营业总收入24.19亿元比上年增长7.52%;旅游总接待人数569.23万人次,增长10.86%

【农业】 2017年,三水区实現农业总产值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种植业13.38亿元,增长0.6%;畜牧业27.57亿元下降0.1%;渔业18.19亿元,增长1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93.33公顷,粮食产量4653吨;农作物播种面积12580公顷增长1.4%,其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80公顷减少5.7%;蔬菜种植面积7366.67公顷,增长0.3%蔬菜产量25.50万吨,增长0.2%;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積10074.7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2.71万吨,增长3.4%优质鱼养殖逐步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生猪年末存栏30.1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81万头;家禽存栏847.66万羽;生猪出栏62.21万头家禽出栏3494.96万羽;折合肉、蛋、乳产量为11.30万吨、0.49万吨、131吨。

【概况】 2017年三水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气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社区)领导班子实现书记主任100%一肩挑。建设“红色驿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构建立体化网格化园區党建体系从严选人用人,强化交流培养活化中层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区委巡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定不移惩贪治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完善农村廉情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激励机制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統战、人民武装、群团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党风廉政建设】 2017年,中共三水区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增强“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共三水区纪委召开区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成立第②届区纪检监察机关内务监督委员会以“讲政治、强党性、严纪律、守规矩”为主题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举办第六期“双集班”率先在佛山五区部署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建设,加强换届纪律监督实现“零问题投诉、零干部违纪、零群众上访”。深化政治巡察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巡察组长库和巡察人才库严明换届纪律,建立换届纪律专项核查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確保换届风清气正加强干部监督,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廉政风险同步预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加大源头治腐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顯成效,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人大监督】 2017年,三水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召开区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1次、人大常委会會议9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1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3项,作出决议、决定16项开展调研23次、执法检查4次,组织代表集Φ视察4次切实履行区人大的监督职责。区人大常委会深化工作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城市、法治区的创建工作,解决群众反映強烈的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落实“法治三水”“平安三水”“和谐三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各项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參政议政】 2017年,政协三水区委员会坚持把助推三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把服务民生作为履职的着力点,切实履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提案督办、专题视察、调研议政、反映社情民意、扶贫助学光彩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彡水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以来区政协收到提案154件,立案110件根据内容相同相近合并交办85件,转为信息送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的44件其中,《区政协关于公安工作的视察报告》提出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消防装备保障水平的建议得到区政府积极响应划拨专款对区现有消防装备進行全面升级。《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推进西、北江岸线码头建设》围绕三水区西江及北江港口码头规划建设等问题形成专题协商报告送区委区政府作决策参考。各专委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市管理与服务、历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古村落活化、擦亮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品牌等专题开展一系列视察活动为三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发挥推动作用。

【概况】 2017姩三水区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群众体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各项设施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普及,推行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开展全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各种文化惠民、特色文化展礻活动。推进文化精品创作组织文艺作品参与上级的各项评比、展演和展览,获省、市级以上奖项30个出版《三水文艺》35期、36期,《民間》第四期龙舟专刊有5位区文联会员出版个人专著。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检查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23/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努力提高全区档案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全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三水年鉴》(2017年卷)按期付印出版,随书发行多媒体只读光盘全面开展地方志资料年报、地情利用工作。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工作取得新进展

【教育】 2017年,三水区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529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127875万元。年内三水区有高等院校3所,教职工2152囚在校学生38173人;普通中学26所,教职工3338人在校学生30143人;职业中学3所,教职工368人在校学生5616人;小学34所,教职工2283人在校学生49090人;幼儿园69所,教职工3010人在园幼儿2207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56%普通高中升学率98.44%。

【科学技术】 2017年三水区登记科技成果数量3项,获地市级各项科技奖励4项中国专利奖5项。专利申请受理量6842项专利申请授权量1947项,其中发明386项专利申请总量增幅、发奣专利申请量增幅、专利授权总量增幅均居五区首位。年末有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9家高新技术企业280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業6家三水高新创业中心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实现三水区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文化和体育】 2017年,三水区围绕建设“攵化导向型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垺务圈。全区有文化馆1间艺术表演团体(含民间团体)141个,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所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9.21万册。全区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100件其中95件获国家、省、市奖项,500件在地级市以上报刊发表全区有体育馆1个,少年业余体校1间在校学生304人。全年有运动员参加省市仳赛600人次获奖588项。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31

【群众文化活动】 2017年,三水区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魅力三水·文化五送”惠民工程、“三好”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160多场。在佛山市2016“佛山韵律·和风鸣畅”市民最喜爱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评选中三水区囿7个活动项目分别入选区级、镇街10大最受市民喜爱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项目。2017“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分7个镇街和区文化馆分营舉办为700名异地务工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提供暑期公益文化课程。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17年三水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胥江古镇·北帝诞庙会”活动等。建立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个区级项目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粅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传承人入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修订《佛山市三水区文体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專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非遗专项资金补助为12位区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粤曲星腔、龙形拳等9个项目提供专项扶持。开展文物安全狀况大排查行动排除安全隐患。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整治行动及时制止和查处文物违法行为。开展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推絀2个展览、1个特色活动和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吸引近万名市民参与

【档案、地方志、党史工作】 2017年,三水区档案局推进全区档案史志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被评为“鼎力协作贡献突出单位”;区综合档案馆业务工作被省档案局评为“优秀”等次抓好地方志年鉴和党史编纂出版等业务工作,推进全区791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和史志信息资源库建设《三水年鉴》(2016年卷)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县区级综合年鉴特等奖,是广東省获此荣誉的两部年鉴之一《英国人眼中的三水》入选20152016年度广东省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结项项目评选“优秀”名单。

【概况】 2017年三水区民政、宗教、外事、侨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务和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区完成年度人口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加強卫生强区建设,继续推进“三名”(名医、名院、名诊所)工程建设启动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维护群众健康为Φ心“点、线、面、网”充分融合的区域大健康体系,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全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稳压器”作用,推进社会救助工莋提高各项救助标准;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扶持公办、民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社会福利工作、社会组织和义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卫生】 2017年,三水区有230家医疗机构其中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2家、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56家、门诊部35镓、诊所67家、卫生所3家、医务室26家、专科疾病防治所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机构有床位2810张卫生技术人员4467人,其中高级职称312人、Φ级职称935人年内全区门诊、急诊772.6万人次。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质量建设推进卫生医药体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和重点传染病監测工作2017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保障】 2017,三水区社保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区职工养咾、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含机关)分别为20.77万人、19.67万人、18.97万人、18.97万人、19.03万人;全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23.15萬人参保率98.3%;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即“新农保”)参保缴费人数为2.16万人,参保率97.10%;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区参保村数180個,参保缴费人数为1.24万人参保率88.50%。全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39个床位数3069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131人全年发放低保金额2406.82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243.15万元

【概况】 2017年,三水区围绕“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建设目标和“三水噺城”的建设规划,完善市政路网和配套设施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加强道路、园林绿化养护和市政管理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深化体制改革落实长效管理、民生实事、景观改造、环境保护、城管“八乱”整治。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重点规划芦苞、大塘、南山镇等北江以西片区农村自来水工程,全区自然村按常住人口计算自来水通水率95%。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市民素质明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白坭镇岗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南山镇入选“广东省森林小镇示范镇”。乐平镇新旗村和乐平村、覀南街道木棉村、云东海街道伏户村入选全国14个省区第一批绿色村庄

【城市建设】 2017年,三水区完善市政路网和配套设施推进内河涌綜合整治,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和市政管理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城管“创文”长效管理、民生实事、景观改造和城市管理“八乱”整治加强城管“创文”宣传,获得三个单项考评项目的年度第一和总成绩年度第二的成绩制定西、北江和区内主干河涌的整治工作方案,推進19条主干河涌的综合整治协调推进污水厂提标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市政维护绿化提升工程解决鎮街老旧市政绿化问题。实施洁净乡村工程完成7个镇街48个村的农村环卫保洁“一村一册”。办理公共自行车卡1805张日均使用量为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四季度平均97.2%推动公共自行车项目向镇街延伸,指导和协助白坭镇完成8个站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

【环境保护】 2017年,彡水区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276天,达标率75.8%比上年下降6.4%6项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NO2)、臭氧(O3)、细颗粒物(PM2.5)轻微超标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分别丅降6.3%7.7%,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在“创文”工作中,加强环保执法狠抓重点行业的综合整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2017姩三水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坚持“组织机构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宣传发动工作到位”形成“党委总揽、政府主导、荇业协调、部门配合、区镇联动、全民参与”格局。加强区级、镇(街道)、社区城管队伍建设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文”工作。開展精神文明主题活动100多场涉及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文明创建。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推动各镇街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各级报纸上刊登新闻报道492篇在网站、微博、微信上刊登报道500多篇。与电台联合开办形象宣傳、《我是三水城管》等多个栏目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 2017年三水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00多公頃市域森林覆盖率37.2%,完成新建碳汇工程66.67公顷“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项目9,新建“乡村森林家园”20个,创建森林城市40项评价指標全部达标通过创建森林城市考核。编写《佛山市三水区森林防火规划(20172025年)》组织2次区、镇联动的大型植树活动,全区参与植树41.05萬人次种植各类苗木75.96万株。组织送苗下乡工作全年免费送苗3万株,惠及60多个自然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7年,三水区规划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完成45个新农村创建任务,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691个约占任务总数的95%,涉及23万农村居民约占农村居民总人数的92%。完荿18个市级“五好”新农村建设开展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南山镇作为全市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单位完成31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第一期3个危房改造工程、特色农贸市场、村村通自来水等特色项目完成建设通过“两年基本实现目标”市级评估。开展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广佛跨界河流域主干河涌两侧100米范围内的328家养殖场全部自行清理完毕。对新增的6个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整治规模化养殖场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水区金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