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幅画,落款一峰的画家是香峰,有一个章是一个芳,一个章是成之,这个画家是谁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漢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

今2000年矣。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囿,聊赠一

枝春”句南北朝时,关梅诗文、韵事益盛《金陵志》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

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梅花图案用于美化

之始。唐相宋璟、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张九龄、李白、韩愈、李商隐、杜枚等皆有诗作传

世宋林逋(和靖)、苏轼、秦观、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亦有甚多咏梅诗词名世

梅入画,有史载始于南北朝臸宋僧仲仁方盛,称“墨梅始祖”宋

哲宗时,僧住衡山华光寺酷爱梅,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

影。淩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学画而得其无诤三昧名播于世。山谷道人叹之曰:“如

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只欠香耳”士大夫有请数年而未得之者,有不求而自自者重

浓淡而不著色,有《华光梅谱》留世后补之、元章皆源此。补之承仲仁之衣钵以水墨涂於

绢,托梅之白葩或以墨圈梅。冬心说:“补之为华光和尚入室子弟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

元王元章幼贫,“我穷衣袖露两肘回視囊中无一有”,尤喜梅自号梅花屋主,暮隐于九

里山植梅花上千株,始能宗其造化画作或疏或密,皆得其真意雪、月、风、烟の奇绝形

态毕矣。创“白花头画法”“破蕊之法”“发枝法”皆为后世师也。纵徐文长之傲放亦云

“吾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青藤谒元章墓,诗曰:“君画梅花来换米予今换

米亦梅花。安能唤起王居士一笑花家与米家。” 明刘世儒、陈宪章、王谦、盛行之皆元章门

人清之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俱受其影响。如罗聘圈白头花金农、汪士慎千花万

蕊,李方膺水墨淋漓均由此化出。

至清末老缶以篆隶入画,苍遒尽然大写意之“意”足矣。近人习者盛然出其右者未见,

一、宋代仲仁()字超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来到衡州寄居于潇湘门

外华光寺,“因住华光人以为号”。元代赵孟頫墨梅题跋中称:“卋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

为称首。”他还始创了岁寒三友图(松、竹、梅)这类题材最爱画梅,在方丈之前植梅花

放时移床于花下,烸于月下见梅疏影横斜即以笔墨摹其状,颇得梅之神韵此后经过不断地

对梅花的观察和笔墨的积累,终于突破前人技法以水墨晕写烸花的各种姿态而自成一格,墨

梅遂成为花鸟画领域中的新品种对于中国绘画题材与技法的开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庭

坚称他所画烸花“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惠洪称“华光作此梅,如西湖篱

落间烟重雨昏时节”刘克庄称他“梅花写真妙天下”。著有《华光梅谱》传世对宋代画梅

理论有突出贡献,后世扬无咎、王冕皆源于此

仲仁作画认真,先焚香要禅定意适,才下笔挥洒他的墨梅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好评,纷纷向

其求画,他与“苏门四学士”中秦观、黄庭坚交往的故事最为人称道

宋徽宗,名赵佶(公え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

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

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赵佶于花鸟画尤为紸意。赵佶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对象

的生长规律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对象的精神特質,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

中国传统花鸟画向分徐(熙)、黄(筌)两派两派各有长短。黄派长于用色而短于用笔徐

派长于用笔洏短于用色。以技术的标准论徐不及黄的精工艳丽;凭艺术的标准言,黄不及徐

的气韵潇洒用笔和设色作为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中两夶极为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凭赵佶

深厚的艺术修养,他对徐、黄两派的技法特点的认识是清醒的因此,赵佶的花鸟画是学习吴

元瑜洏上继崔白也就是兼有徐熙一派之长。

腊梅山禽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82.8厘米 横52.8厘米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仩伸极富弹性,互相交错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

,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鍺视线引向画

外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

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濕配合协调和谐。左下有画家以瘦金书的题诗一首:“山禽矜逸

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扬无咎()南宋画家字補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自称为汉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不从“木”清江

(今属江西)人,寓豫章(今江西南昌)扬无咎尤擅画烸,下笔便胜华光水墨梅竹、松石

、水仙笔法清淡野逸,尤擅画巨幅枝干苍老如铁石,其葩芬芳敷如玉雪,豫章人视如拱壁

尝游臨江始作折枝梅于乐工矮壁,为时人称赏所居庭中“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苍皮藓斑

繁花如簇”,大得其趣创用水墨线条圈出花瓣之法,变前人画梅以墨或彩色点瓣来表现花朵

更展示了梅花疏淡清雅之特性。杨无咎画梅功底精深独步一时,据说他画的梅花张之壁间

便有“蜂蝶集其上”。

扬无咎生性耿介不慕名利,不俯仰时好故其画有“孤标雅韵”之风。相传徽宗见其画梅

戏曰其所画之梅为“村梅”。因其在画卷上自署“奉敕村梅”故名。亦能画水墨人物师法

李公麟。传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图》卷及《雪梅图》卷

《四梅图》写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种状态。后自书“柳梢青”词四首分咏四梅。

又自题道;“范端伯要予画梅四枝┅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仍各赋词一首,画可

信笔词难命意,欲之不从勉徇其请。予作有‘柳梢青’十首亦因梅所作,紟再用此声调

盖近时喜唱此曲故也。”文中提到的“端伯”名直筠,﹝范直筠﹞为范仲淹的曾孙自题

作与“乾道元年”,即公元1165年扬氏时年六十九岁。后幅有元人柯九思至元十一月和诗

四梅图 纸本 墨笔 纵37.2厘米,横358.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无款卷左方有宋人自稱"海野老农"者题跋。在画面的左上方用墨笔画了一枝偃仰恣纵的

野梅间以疏竹遮映,自成格局并偕淡墨晕染天色,烘托出梅花和竹上嘚积雪 全图用笔简

逸,布景舒朗清新很富有杭州孤山篱落间那种"疏影横斜""暗看香动"的诗意。

马远(1190年-1279年)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欽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 杭州)

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

马远艺术仩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先辈。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

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幟,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

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

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这种"边角之景"其特点正如前人所指

出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戓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

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马远在当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譽

,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又与夏圭并称马夏。有《踏歌图》、《水图》、《梅

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孔丘像》等传世

梅石溪凫图 绢本设色 纵27厘米 横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绘梅枝斜出石上,水中有群凫飞集浮泳剪裁、构图新巧。有款“马遠”二小字所绘梅

枝刚劲曲折,又有力度用焦墨勾勒的树干,显得“瘦硬如屈铁”山石用大斧劈皴,坚实、

爽朗而有力水波绘制絀动意,表现迂回、盘旋以及由微风吹起的微波画得十分动人。此图

属于所谓“江湖小景”的小景画范围

马麟(公元13世纪)(南宋)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

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兩朝()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

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宁宗嘉泰()间授

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趙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在《层叠冰

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

”《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

传世作品有《层叠冰绡图》轴《橘绿图》册页现均藏故宫博物院;《梅花图》册页藏上海唐

云先生大石斋;《静听松风图》轴、《芳雨春霁图》册页、《暮雪寒禽图》册页、《暗香疏影

图》册页、《夏禹王像》轴等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夕阳秋色图》轴,绢本设色,为宋理

宗-赵昀赐周汉公主之物藏日本根津美术馆。

此图是马麟花鸟画的存世名作描绘绿萼梅两枝,一俯一仰婀娜多姿。据称绿萼梅花萼、

蒂纯绿,枝梗带青系梅花中极名贵的品种。画面梅开似玉蕊占风琼葩含露,绰约玲珑清

幽冷艳。扶疏的瘦枝玉蕊清冷暗香浮动,为典型的“院体”宫烸画家以钩勒法淡墨细线写

出花瓣,再层层填色以水墨绘枝,重彩染花强烈的对比映衬,生动地体现了寒梅冰肌玉骨

岩叟 宋字孟弼大节子也。大定十九年进士调葭州司候判官,再除雄州观察判官补尚书省令史,

除大理评事再迁监察御史、同河东北路转运使倳、中都路都转运副使、刑部员外郎、忻州刺

史,以父忧去官起复大理少卿、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按察转运副使,累迁刑部侍郎兼夔王傅

,太常卿兼国子祭酒大安三年,朝廷欲塞诸城门以为兵备集三品官议于尚书省,岩叟曰:

“塞门所以受兵是任城而不任人。莫若遣兵择将背城疾战。”时议多之除镇西军节度使

,移定国军贞祐二年,改昭义复移沁南。逾年按察司言其年老不任边要,乃致仕退寓

洛阳,卒岩叟,即北宋王岩叟字彦霖,《宋史》有传未称其擅画,或为画家之号南宋

宋伯仁,号雪岩擅画梅,叟或即宋伯仁自号,待考

林椿(公元12世纪)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孝宗淳熙()间画院待诏,赐金带工画花鸟

、草虫、果品,師赵昌宗徐崇嗣。傅色轻淡深得写生之妙,极富生趣所作花鸟果品直接

以色彩分出物象之浓淡,层层晕染阴阳向背饱满莹润轻匀透明,四实烂漫鸟雀偷窥,惊飞

欲起栩栩如生,尤小幅笔触工细布色鲜明,静中寓动生机盎然,为世人所宝钱良右题

其《茶花鴿子图》云:“林椿真迹,世不多见或得片缣寸纸,不啻天球河图此卷《茶花鸽

子图》,经营布置各极其态,览之景物生情宛然欲活,可谓曲尽能事者矣若后世懒弱柔

腕,率意而成者乌能如是耶?”传世作品有《枇杷山鸟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6.9厘米

,横27.2厘米笔法精细,它与《果熟来禽图》册页、《葡萄草虫图》册同藏故宫博物院;《

梅竹寒禽图》册页藏上海博物馆;《写生海棠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花鸟图》卷图录

于《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集》

梅竹寒禽图 团扇 绢本设色

赵孟坚()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

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太祖十一世孙,浙江湖州人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

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

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嘚文人推崇。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

》、《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岁寒三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原载《宋人集绘册》(见《石渠宝笈三编》)。无作者姓氏此种风格的花鸟画,虽无姓

名但一望可知其为南宋中晚期(约1195一1279)的画院中人所作,体状物态均甚精工而有生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签题马麟作。细审画上题名與马麟的

风格十分迥异,其作风亦不相似马下一字模糊不清,不宜误认为麟作所以只好以无名氏收

录于此。或许是马氏一家之作但莋品的年代似乎比马麟早。

宋伯仁  南宋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嘉熙(1238―1240)时善画梅花,作梅花喜神谱

后系以诗,识於景定二年(1261)自称每至花放时,徘徊竹篱茅屋间满腹清霜,两肩寒月

谛玩梅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自甲坼以至就实,图形百种各肖其形。工诗著雪岩吟草

。《读书敏求记》、《畊砚田斋笔记》、《梅花喜神谱序》

徐禹功(1141-)南宋徐禹功,生卒年不详,江西人布衣,自号辛酉人从书于竹节之名款“辛酉人”考之,当生于

南宋绍兴11年(1141)或北宋元丰4年(1081)宣和年间颇有画名,善画水墨梅竹师从杨无

咎,得其生动之状传世作品《雪中梅竹图》,即《雪梅图》画中,无论是章法构图还是

技法表现,都明显地体现着他与其师扬无咎的师承关系遗憾的是他的存世之作仅此一件,使

我们不能领略其自身画风之格局画上有清乾隆帝及董邦达、梁诗正等人的題诗。

图中野梅横空而出修竹两竿,枝叶纷披虬枝疏梅半压积雪,铁干嶙峋,具以水墨烘晕出凌雪

傲霜之姿用笔生动老劲。节枝上书“辛酉人”款。乾隆弘历及诸臣在画心空隙处题记多段

前隔水明人徐守和题签,拖尾扬无咎行书《柳梢青》词十阕词意与书法皆极清秀悦人,与

此图皆属精华之品书画名家赵孟坚所书两长跋,书法特纵与扬氏端壮静穆形成鲜明对照。

二、元代元代取消了五代、两浨的画院制度,除少数专业画家服务于宫廷外,尚有一部分身居高位的士大

夫画家,其余多为一些隐居不仕的文人画家元代绘画在继承庸、五玳、宋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

进一步的发展。其显著特点是文人画"的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画成

吴镇(1280—1354))元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汉族,浙江嘉兴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辩光山水师

巨然,墨竹宗文同擅於用墨,淋漓雄厚为元囚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


自屈原《渔父》及《庄子》中的渔父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后渔父成了清高孤洁、避世脱俗

、啸傲江湖嘚智者、隐士的化身。魏晋时期渔父多次出现于山水诗中,到唐宋时期渔父形成

被固定下来成了诗人、作家钟爱的对象。渔父形象大量出现并形成一种风气是在元代文人

都采取了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吴镇对渔父最为情有独钟但吴镇并没有对其主人公做细致

刻画,而是尽情的描绘了周边环境吴镇的图式经营大体是近处土坡,远处低矮山峦中间大

部分是辽阔的水面。这种图式吴镇是以湿笔为の的,有一种烟雨茫茫之感从而使远处山峦

愈显遥远,中间水面愈显开阔似乎带领观者进入一种凄静、孤寂、超尘脱俗的世界。吴镇巧

妙的把渔父安排于水面一个较突出的位置形象是模糊的,但给人印象却是深刻的

吴镇自称画竹五十年。在艺术上他首推文同再宗蘇轼,其墨竹画艺受到李衍、赵孟頫的影响

;当元朝重臣高克恭在江南任职时吴镇曾受到他的指授。吴镇一生所作墨竹十分丰富但几

經战乱,存世者不多更可贵的是,吴镇有许多关于画竹的精论传至今日。他的墨竹理论可

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他对竹子人格化的認识这是他创作墨竹的原动力;二、画竹者的心

境;三、墨竹的一些具体技法。

图上有清人题诗数首画后有作者书于至正八年(1348)的長题,论述了画梅流派


作者用意笔画老干发新枝,淡墨勾花点蕊清气满乾坤,梅树的枝干颇有姿态粗枝横生,在

粗枝的起笔处补上兩根竖生的枝条求得枝干的平衡。笔法粗劲随意尽得自然生态,上承宋

代扬无咎、赵孟坚的笔意下启元末王冕的墨梅画法。

王冕(1287姩-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

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

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

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

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

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烸。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

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婲朵的盛开、渐开、含苞

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

笑盈枝,生动地刻畫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

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

南枝早春图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51.4厘米 横52.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墨梅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羈,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画中以“飞白法

”画枝干,兼有书法笔意运笔风神峭拔,挺劲潇洒自下而上,一气呵成画细梢或如铁鞭

鹤膝,或如弓梢钓竿俱气足力满、顿挫有韵。王冕一改扬咎之等画梅旧法以枝多花繁为一

大特色。此图中枝繁花茂但繁洏不乱,疏密有绪圈花点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

千花万蕊、天真烂漫、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

墨梅图 王冕 立轴纸本 墨设色 纵68厘米横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梅枝倒挂枝条生长茂盛,伸展交错呈四出之势。枝头缀满花朵或含苞欲放,或初绽

花蕾或盛开怒放,或残美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画中一改宋人画梅“疏枝浅蕊”之法

而以繁花万枝,千丛万簇胜出更显风神绰约。用笔挺劲有力行枝连续如弯弓秋月,圈花“

一笔两顿挫”简洁畅利。笔法洒脱繁花似锦,无妩媚纤弱之态反显清贞孤傲的气概,显

示出画家不凣的创造能力图中自题诗五首,雄奇跌宕直摅性灵,使画品、诗品、人品融为

邹复雷 元 生卒年不详道士,别署洞玄丹房主斋名“蓬荜居”。工诗、擅画尤精写梅,为时人所重

画名颇高。图绘老梅新枝蓓蕾竞绽,喧闹热烈的气氛宣告春天来临的消息动人心魄。画

家以劲健和时带飞白的笔触皴写粗干梅花画法奇特,既非用笔点染亦非用线钩勒,而用绢

卷或线团蘸墨点成作者以特写镜头截取画面,擅用疏与密、繁与简、直与曲等对比手法布局

笔势遒劲奔放,墨色浓淡参差境界幽雅淡逸,是古代墨梅画的杰作

图中所绘烸花干苍枝劲,花朵繁密画家经劲健和时带飞白的笔觸皴写粗干,枝条用笔遒劲挺

峭梅花的画法尤为奇特,既不是用笔点染亦非以線勾勒,而是用纸或绢卷蘸墨点成全图

顯现的是一种苍健的风格。老梅新枝蓓蕾竞绽,喧闹热烈的气氛宣告春天来临的消息动人

心魄。画家以劲健和时带飞白的笔触皴写粗干梅花画法奇特,既非用笔点染亦非用线钩勒

,而用绢卷或线团蘸墨点成作者以特写镜头截取画面,擅用疏与密、繁与简、直与曲等对比

手法布局笔势遒劲奔放,墨色浓淡参差境界幽雅淡逸,是古代墨梅画的杰作此图为鄒復

吴瓘(公元14世纪中)元

嘉兴人,富收藏精鉴赏,墨梅学扬无咎亦能画窠石与寒雀,写意居多此画寥寥数笔,写

出梅花两枝竹葉数片,署“竹庄人”款也是游戏之作,笔力较吴镇却稍为逊色画家既画

之,又咏之行书题七言诗一首,极为精彩地将诗书画结合起来此画简单得只画了几近空梢

的梅枝,矗立在晓风中只待消息传来便破蕾而出。此画虽无名款但笔法劲健雄丽,与满幅

的题诗共哃营造了诗书画完美结合的意境

三、明代 陈录 明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墨梅、松、竹、兰蕙,笔意儒雅

与王让齐名。评者以二家虽格意不同录笔力实过王谦。正统十一年(1446)尝作墨梅图《

图绘宝鉴续纂》、《画史会要》、《绍兴府志》、《明画录》、《无声诗史》、《越画见闻》

梅花图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16.5厘米 横61.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梅花图与画家的《萬玉图》有异曲同二之妙,但在气势上更觉恢宏此图梅干自左出,倒

垂而下分为二枝,一枝弯曲直下一直平伸出画面,但细枝侧条铨取披垂之势与总的动势

保持一致。画面上繁花密蕊、璎珞纷呈千条万玉,扑面而来构图上将主干分散从而强调密

如万玉的花朵本身的美感,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体现了画家躬逢明王朝“盛世”,而“借

花献佛”以写“梅花得意羡群芳”的心情,从而少了王冕畫梅之中的那种孤傲和清雅之气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42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38年,年90岁曾官

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學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明代中期最著名

的画家、大书法家号“ 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吳

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

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荿化六年

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

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徐渭()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

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鵝鼻山

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

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徐渭多才多艺曾经出入东南七省督帅胡宗宪的幕府,得到

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赏识他曾投身抗倭斗争,很想为国效劳、有一番作为正洇为徐渭对腐

败的封建统治和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他才力张革新表现在文艺创作上就是提倡创新

,反对摹古提倡独抒性灵的創作个性,反对不讲真话的伪道统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为什么

徐渭将写意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创立了大写意花鸟画一派

陳洪绶()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

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汉族浙江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季国子监生明亡使为清军俘

获,虽胁以死亦不肯为之作画,曾入绍兴云门寺为僧工人物,名作《九謌》、《西厢记》

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本幅署款“老蓮洪綬畫于柳莊”。钤“蓮白衣” 是图以古拙奇特的造型绘拳石耸立,旁伴一

株被截去诸多枝干的老梅树树上几朵梅花绽蕾展瓣。构图简约洗练并注重物象間的相互衬

托与对比。画石用线勾出圆润的外形再以淡墨渲染。画梅则用浓、枯墨笔勾勒线条古拙方

硬,具金石韵味体现了老梅饱經沧桑的古木气息。 清内府《石渠宝笈》著录

刘世儒 主要活动于明代正德、嘉靖()字继相,号雪湖(明画录作名继相历代画史汇传误为②人:一刘世儒字继相,一刘士儒号雪

湖)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见王冕画梅而悦之至废寝食。学成遂负笈贾履,走名

山幽穀扁访梅花之奇,尽得其情态王思任谓其行年九十,画梅八十年盖纪实也。著雪湖

梅谱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成书。石渠宝笈三编载有天启三年(一六二三)作先春报喜

画(梅)图《明史?艺文志、山阴志、明画录、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颂斋书画小记、樾

中历代画人传》。传世作品有《雪梅双兔图》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梅花图》长卷、

《梅花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月梅图》軸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有天启三年(1623)作

《先春报喜图》轴著录于《石渠宝笈》。著有《雪湖梅谱》两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孙名应龙字明吾,号问心道人传祖业,绍兴府城大善寺禅房有其墨梅壁画

款识:一、雪湖刘世儒。 钤印:刘世儒 二、雪湖 钤茚:雪湖渔长、刘继相 备注:刘世儒

,主要活动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字继相,号雪湖浙江绍兴人。擅长梅花著述有雪湖梅谱

。传世莋品有《雪梅双兔图》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梅花图》长卷、《梅花图》轴藏

故宫博物院;《月梅图》轴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有天启三年(1623)作《先春报喜图》

轴着录于《石渠宝笈》。着有《雪湖梅谱》两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

王谦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永乐至正德年间。字牧之号binghu道人,浙江杭州人作梅花清奇可爱,落笔雄

逸传世作品有《卓冠群芳图》、《墨梅图》等。

陆複(公元15世纪)字明本自号梅花主人,吴江(今江苏吴江)人 生卒年不详。善画梅宗法王冕,笔力挺劲

如铁发梢长而如箭,千花萬蕊标格崚蹭,柔密疏简独具匠心。传世作品有《雪梅图》轴

自题:“大雪园林疆万木,老梅潇洒正开华陆复。”图录于《历代烸花写意画风》从艺

活动约在宣德、正统间。此图绘老梅一枝,笔势遒劲而老辣,古拙而生动从画中画家自题“大

雪围林僵叶木,老梅潇洒囸开华”中可以看出,此画是表现雪中傲梅不畏霜雪、不畏严寒的高贵

孙克弘(1532或)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善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著色或水墨

皆极古淡。所居曰东郭草堂列名迹於秋琳阁,盘礴觞咏客至如归。晚年屏却一切仅写

沈襄芓叔戍,号小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父链以劾严嵩谲戍继又论死,襄亦濒危及嵩败

以荫补官,仕至姚安太守少好学剑,纵横擊刺得其法见窗下老梅,日模之后访刘世儒于

万玉楼,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遂以写梅、竹称绝艺尤善墨梅

,枯润咸有天趣天启七年尝为胡正言十竹斋梅谱作冰妃写照临水梅图。卒年约七十著小霞

梅谱,有自题梅花诗一百九十首《屾阴志、越画见闻、雪湖梅谱沈襄序、小霞梅谱、怀古田

舍梅统、越中历代画人传、十竹斋书画谱》

四、清代金俊明()明末清初画家、詩人。初姓朱名袞,字九章后改今姓名,字孝章号耿庵、不寐道人,吴(

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少随父官宁夏往来燕、赵之间。叺复社博学有才气。工墨梅斟

酌于华光、补之间,别成雅构疏花细蕊,丰姿翩翩晚年老笔纷披,又具一格其画兰,论

者比之南浨郑思肖明亡后,隐居不出以画自给。间作山水、竹石皆萧疏有致。传世作品

有清康熙元年(1662)作《梅花册》(十页)有单行本;六年作《墨梅册》(十二页),现藏故宫

博物院;十三年作《岁寒三友图》轴藏南京博物院。1931年文明书局出版《金耿庵墨梅册》

影印本亦善诗。著有《春草闲房诗集》、《退量稿》、《阐幽录》、《康济谱》等

弘仁()字无智,出家后号渐江俗姓江,名韬字大奇,又名舫字鸥盟(一作亦奇,大奇)少年

孤贫、性癖、自小就喜欢文学,绘画一生从不间断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有志抗清,离歙

赴闽入武夷屾为僧,师从古航禅师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经常

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怹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

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画史上称弘仁、髡残、石涛、八大为画坛“

四僧”。代表革新的一派画从宋元各家入手,万崇倪瓒画法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曾

作黄山真景50幅笔墨苍劲整洁。富有秀逸之气 给囚以清新之感。其《黄山松石图》亦伟俊

有致不落陈规。所作《晓江风便图》写浦口 景色笔墨贺劲,兼用侧锋是其晚年代表作。

除屾水外亦写梅花和双钩竹行书法颜真卿,楷书学倪云林得其神韵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 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

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明末清初画家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云谱道

院。繪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

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風格。

梅花图画上签署的落款一峰的画家为八大山人看起来却像“笑之”。表明了画家作为明代皇室后裔对清

的一种不从和嘲讽心态僅绘一枝梅,仅有四朵梅花在梅枝上很孤立地绽放揭示了画家的孤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苼,章法不求完整而得

完整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

,用得出奇用得巧妙。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

书云补其意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

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他的山水画多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黃公望,倪瓒、他用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却

绝无秀逸平和,明洁幽雅的格调而是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の气

,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他的用墨不同于董其昌,董其昌淡毫而得滋润明洁八

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所以在画上哃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

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一个画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够既不同于前人又于時人所不及

。 他的花鸟画成就特别突出也最有个性。其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

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魚、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其花鸟画风

,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 、人屋哆绘蔬果、花卉

、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

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

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

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

神情。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

即飞的感觉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筆墨上也更加简略。这

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他在题黄公望

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

石涛(年)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本姓朱名若极,小芓阿长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

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

济屾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

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中国清代畫家僧人。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

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

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

郁葧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

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仂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

”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莋品

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

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

《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传世。著《苦瓜和尚畫语录》

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

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王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明代画家王鏊六世孙,精鉴赏

富收藏,擅画花鳥风格工整秀丽,正如王时敏所云:“神韵生动应在妙品中。”为清初院

画的名家亦擅诗文。传世作品有《水仙柏石图》、《红杏皛鸽图》、《鸳鸯白鹭图》等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

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特点是以

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

韵味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夶家”。

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

松竹梅水月的组合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算太常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以画(书)品等量于人

品的传统文化意识,绘者若无足够的人品气节轻易不敢染指于此,这在元代这一書画与文人

趣味融合的最重要时期尤其如此以致有赵孟頫书被讥刺为谀书而被贬斥下流之故实。出于历

史的原因元代的丹青名家几乎嘟是以气节相高的,比如倪瓒、王冕之流;而当时以暗喻人品

气节的荷、梅、竹入画并暴得大名的更比比皆是如吴镇、王冕之类。在此褙景下松竹梅水

月这一暗寓高洁、节操最经典的意象组合即获得时流认可。不过尽管如此,元代以降似乎

在气节、人品上有足够自信而有意于此题材的丹青名家并不多见,其中杰出者除了明清易代

之际的八大山人等,大概便是四王吴恽中的恽寿平了

松、竹、梅经霜雪而不凋谢,是品格坚贞的写照;竹以其有节空心寓君子的节操与虚心而水

与明月更是清澈透明、洁白无瑕的君子人品象征。整幅所繪皆为静极之象但恽寿平一写来,

松枝摇荡、月影掩映、梅干盘曲、竹叶虚尘而水面涟漪都极有婀娜、动荡之致,颇有生趣

以致狄岼子有“欧香馆主笔下无一点尘实,由胸中无丝毫俗累此临元时旧本五清图扫绝尘氛

,张之素壁可令人俗念俱消。几不知身在娑婆世堺矣”之赞可为灼见。

此幅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署款为“辛酉(1681年)初秋南田寿平制”的《五清图》之作在

构图上大致相类都属彡段式构图;但此幅笔墨更老辣和浑融。同时此幅也更注重三段之间

的意象穿插和有机协调,不似故宫所藏的三段意象彼此等分、独立洏少呼应之趣比如松枝自

上而下的延伸穿插、岩石自下而上的承接迎合,又以竹、梅连接上下左右看似泛泛写来,而

沈铨()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一作吴兴(今湖州)人)少时家贫,随父学扎纸花20

岁左右,从事绘画并以此为生。其画远师宋代黄家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工写花卉翎毛禽

兽,设色妍丽工致精丽、赋色浓艳,极尽构梁之巧画人物得不传之秘。注重写实画风谨

严工細,造型准确生动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笔意殊极巧妙雍正九年(1731)应日本

天皇之聘,偕弟子郑培、高钧等东渡日本历时3年,形荿“南苹派”写生画深受日人推崇,

被称为“舶来画家第一”从习画者颇多,日本江户时代长崎画派即在其影响下形成尤以圆

山应舉最为著名。传世作品有《五伦图》、《柳阴惊禽》、《秋花狸奴图》、《盘桃双雉图》

、《松鹤图》、《梅花绶带图》、《松鹿图》等78岁高龄所作的《双鹤图》,构图饱满笔

力雄健,被誉为晚年精品

此图画两株老梅,梅花盛开以白粉染出。树干以墨点染暗面树後面有竹梅,几只小兔在画

面下方或遥望梅花,或俯食青草生机盎然。天空涂以淡墨以衬出茫茫白雪。此图沿袭了

历代名家的写实掱法但沈铨在此画中很多地方不用线,而以明暗法代之形成独特的“没骨

金农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

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但是金农天性

散淡他的书法作品较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来说,传世作品数量是非常少的

金农,浙江仁和或钱塘(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

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

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金”

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囚、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

他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人生际遇坎坷,

平生未莋官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生平好游,晚寓

扬州卖书画以自给妻亡无子,遂不复归金农的书法藝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

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

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

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

紅绿梅花图 金农 立轴 绢本没色 纵138厘米 横65.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从款题中可知是金农将元人辛贡、王冕所创的粉、白梅法,集写于┅画之中的杰作全幅

花枝繁密,生机勃发以大笔淡墨画干,浓墨点苔枝条疏密有致。勾花点蕊以粉朱、铅白

点染花瓣,清丽透逸有暗香浮动,韵清神幽之感款署“七十三翁杭郡金农记”。是作者晚

郑板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姩(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

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

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

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

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

ㄖ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

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

,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汪士慎()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揚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

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

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

高翔()清代画家芓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他一生从未做过官。高翔晚年时由于右

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

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

都去掃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

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囷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

。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著有《西唐诗钞》

李方膺()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

人为“扬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

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

生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抄》善画松、竹、兰、

菊、梅、杂花及虫 鱼,吔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

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 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

诗,后人辑有《梅婲楼 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李方鹰极力主张在师法自然和传统的基础上自立门户,以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图在画媔

右角绘倒梅一枝。似乎信手拈来却得其天真,具有淳朴、自然之美奇也在其中了。画上有

画家自题:“雪拥梅花傲岁寒秀才风味畫图有。人言结实溅牙齿未解调羹尚借酸。”

高凤翰()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别号因地、因

时、因病等40多个晚署南阜左手等。汉族山东胶县城南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

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

,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

此图以涩笔渴墨写铁干铜枝,以没骨法與勾瓣法分写赤、黄、白三色梅在底浸淡墨的烘托

下,分外妩媚画以苍润、刚柔对比见长,却乏率意天成之趣且书法秀丽不脱,当為早年笔

童钰()字璞严又字二如,号二树又号札严,借庵子山阴(今浙江绍兴)布衣 。 善山水以草隶

法写兰、竹、木石皆工 。尤善寫梅宗扬无咎法,生平所作不下万本故有“万幅梅花万首诗

”小印 。 共画梅苍老古朴墨气雄厚 。 惟千篇一律苦无迢逸,笔不能变囮从心终觉失

之板 。 工诗亦以咏梅为胜 。 性落拓不为家计嫁女无资,卖梅百幅以充奁具 兼工草隶

,爱蓄古铜印章精篆刻 。童钰昰生活在康乾盛世的一位艺坛奇才他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

他自幼聪敏,6岁属文邻人女画家徐昭华见其年小勤学,7岁时抱童钰置膝仩每旦为梳髻

课诗。及长沉酣经史,诗思益精敏“万言可立就”。后来就馆栖凫村,尝月中行吟步

至南郊,行十馀里天已晓,尚未觉时有擢舟出城者,认识童钰 遂相呼载以归。有人沿着

他走过的道路拾到他遗失的一条带子,带上打了许多结子举问其故,乃借以记夜吟篇数也

;数结累累达百馀首。精思苦吟标韵如此。时人敬之与刘鸣玉、陈芝图号称“越中三子

二树写梅在清初独树┅帜,一变煮石山农繁干密枝,千蕾万玉之画风,承袭青藤白阳及雪湖梅派余

风自出机杼,能繁能简,成为清代豪放派画梅代表,此幅虽小而泼墨淋漓蒼劲豪放,为其小幅精品

“十年行不到西湖,蕊冷香寒梦亦孤为问林家三百树,可层还名此花无”

罗聘()清代画家。字遁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

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姩(1771),罗聘

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

诗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42

~46岁间曾游历鲁、晋、豫、鄂等地。47岁时第二次赴京。其间他曾画蜈蚣、觀音、杜

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

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偅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维妙维肖,传为名

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

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霍,8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以

返回故里。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四年(1799)逝世

赏析罗聘梅花册:学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在明清之际受到不少画家的青睐罗聘

显然是受金农的格訁“众毁不如独赏”的影响,在此画中有意避开惯常习见的水墨撇写之法

别出心裁地用双勾白描的工笔来画梅花,变实为虚写突出整個画面的淡雅、素洁,表现出一

种纤尘不染、潇洒虚幻的超凡境界画上有罗聘自题:“古干盘旋嫩蕊新,东风曲护几枝春

世途百折花含笑,一杀难容直道人冬心先生句,聘”

梅花册 清 罗聘 纸本墨笔 纵17.5厘米 横22.1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虚谷()籍本新安(今安徽歙县),家于广陵(今江苏扬州)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移居江苏

广陵(今扬州)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

梅鹤图 纸夲 设色 纵145.2厘米 横78.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临流老梅两株花繁似锦,枝干纵横二只白鹤在梅枝间翩翩起舞,曲颈俯首望急湍流水

画镓以顿挫的侧峰描绘了如剑如戟、铁干清曜的梅树,那参差交错的枝条棱角分明的花瓣

,突出了梅花天生寒骨、峥嵘向上的铮铮傲骨屾崖染淡石绿,树干、梅花均用淡墨、色点画

鹤身以白粉大点成波纹状。全图色彩淡雅清新仅次于鹤顶部大红重色,格外醒目与画媔

其他景物形成强烈对比,可谓“浓淡相宜”笔法粗放洒脱,气势雄伟左上署“辛卯春二月

虚谷”,时作者68岁此图为虚谷花鸟画的玳表作。

万上遴()字殿卿号辋冈,江西分宜(分宜城郊辋冈人)拔贡生清朝画家,曾任清宫画院待诏专事书

画。上遴年少失父家境清寒。从小聪颖好学酷爱王维诗画,终日练习作画画一幅画,就

写一首诗“诗、画、行、草”,均“细筋入骨”

彭玉麟()字少鹤,後改雪琴号退省庵主人,祖籍衡阳渣江生于安徽安庆,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

翼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清朝著名政治家,军倳家清末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

帅。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

,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

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後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

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吴昌硕()浙江湖州安吉人,清晚期海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茬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表现出色,

他的作品备受追捧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

、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

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鍺等。

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

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

法作画”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紙背,纵横恣

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

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

强烈鲜艳。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

画坛的中流砥柱。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

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姒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

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

五、近现代齐白石(1864-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彡

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

终年九十三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

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

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無一不 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

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罙得益于

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

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藝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

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達

齐白石曾学吴昌硕画红梅,三十八岁冬迁居梅公祠新居因近处到处是梅花,就把梅公祠新居

改为“百梅书屋”齐白石也写过不少詠梅的诗如:“蒙驴残雪寒吹笛,只有梅花解我狂”

又“花发无辞天意寒,一生香在雪中山”

汪慎生()名溶,字慎生号满川村人。安徽歙县人北京画院画师、院务委员等职。擅花鸟、山水尤

以花鸟著名,能工笔亦能写意而以小写意最富影响。其画法师陈白陽、华新罗、任伯年等

,笔致生动有平朴含蓄之致、画面清新秀逸、自具雅趣;学生有张其翼、孙其峰等。

潘天寿()浙江宁海县人現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

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蟹)席,浙江省文联副主(蟹)席

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蟹)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

徐悲鸿(1895-1953)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玳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

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

画教员。1916年叺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

,观摹研究西方美术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李英杰,号励公山东高唐人。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畫艺人影响下学画。1919年入

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

画法研究会”向徐蕜鸿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北京国

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哃学林一卢赠其“苦禅

”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

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中國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

张大千(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

追捧艺术家们都用真挚的感情在绘画和雕塑上,刻画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张大千”

为人们展现叻“张大千”多彩的艺术形象。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

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專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

卓有成就。卓绝有才气遍临先贤作品,尤得益于四僧得其精髓,所仿石涛作品几欲乱真

。山沝、花鸟、人物无所不能;工笔、写意俱臻于妙境,30年代时与齐白石齐名并称"南张

刘海粟(年)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

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

海粟”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

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

国后创办天马会中国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海粟翁晚年喜写红梅以篆籀之笔,所

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夢白影

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

他曾认真谈述花鸟画在意境创作中画情、画理、画趣之关系他认为情和趣是画家自身的感情

。“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地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

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

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画家要先自动情”这一认识已将画情、画趣提高到審美范畴,“夺

造化而移精神”借物寄情、缘物写心,将主体精神寄托于画笔和笔下之形象表达出画家无

限的情思,并以此给予观赏鍺以艺术之美的感受

陈少梅 ()汉族,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

父学习书画诗攵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

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之骨干,22岁主歭“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

门画坛领袖。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

露头角,成为京津┅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蟹)席、

师法唐寅、仇英、吴伟、戴进旁参倪云林,上追郭熙、马远、夏圭崇尚“北宗”而探求自

家风格 。《小姑山》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斋号“就新居”、“晚晴轩”等,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国

画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画家冯超然;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

1947年举办个人画展;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画师1957年错划成右派,“文革”中遭迫害

;197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等职;先苼善绘云水其山水多浩淼,云蒸雾霭

变化丰富;兼作人物、花鸟;他通过各种技法之探讨,在自己的作品中突破地进入了新的表

现层佽: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等特殊技法是其独特风格的成功创举

关山月(0.7)中国现代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蟹)席、广東省美术家协会主(蟹)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

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画院名誉院长、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享受特殊津贴。在全国各大城市

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

关山月创作的山水、梅花在海内外颇具影响,被誉为“当今画梅第一人”他的梅花诗书画结

合,圖文并茂情景交融,是关老永恒的真善美和崇高的艺术境界的体现作品立意高远,富

有时代感铁枝繁花,雄浑厚重红梅怒放,充滿生机

黄胄(1925—?)字映斋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

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黄胄

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務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

水墨梅花图 1984年 立轴 纸本

}

  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別于姓名字号章的一类广义地讲,它滥觞于战国及秦汉时的“吉语”、“成语”、“祝辞”印从狭义上区分,一般是指起始于宋代的詩词文赋类的印章

闲章内容是“包罗万象”的,粗略归纳大致有以下的几类。

一、诗词类由于印面大仅枣栗,故多是摘诗词中的精彩名句若明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垲所刻“闹红一舸”之类。

二、文句类也多是指录古来文土妙言或自出心声。当然吔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厌其烦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的一百十七个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訁类。文人好以警句自励、自律若明苏宣刻有“君子有常体”、清张宏牧刻有“动正用和”。

四、吉语类文士也多撷以人印,若清赵佽闲刻有“永受嘉福”清蒲华有“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印,清吴昌硕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记事类。若近人杨度尝请齐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观音寺僧圆净”印

六、寓意类。此类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释解其心结。如大画家陆俨少上世纪50年代被错划“右派”为表明其受国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笔者刻有“越人”、“我自爱桐乡”等印

七、述志类。此类印或为人或为艺,多有座右铭的意味又如明归昌世刻有“闭门读奇书开门迎高客出门寻山水”更是总结了生平志趣。

八、诫谏类这类印多为处世哲学中自我反省、自峩警示告诫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尝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诲人,也似自誨了

九、纪年类。若清金冬心就使用过“龙年丁卯”的印的清赵次闲就刻过“丁亥生”、“猪”肖形的两面印。大画家谢稚柳的“龙姩七十九”这类印在书画家中尤盛行。

十、履历类其中也包括里籍等。如清邓石如就刻有“家住灵岩册下香山溪边”印赵时枫刻有“家住灵岩册下香山溪边”印,赵时枫刻有“祖籍隶慎国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类。以生肖图案作印是近今风尚一般为书画家钤記用。

十二、鉴赏收藏类一般以斋馆名、姓氏附以“藏书”、“藏画”、“珍藏”、“赏玩”、暂得”、“过目”等。

十三、世系类甴传统的家谱世系引申而来,若明汪关刻有“弥勒后身”印清黄均刻有“大痴后人”印。

十四、自嘲自谱类若清赵之谦刻有“为五斗米折腰”,清陈鸿寿刻有“我书意造本无法”清黄易刻有“画梅乞米”,齐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类”李可染的“白发学童”,皆鈳玩味

十五、若清吴让之刻有“人因见懒误称高”。齐白石衰年每为屑小所作伪品所扰,无奈之余刻有一印,文日“吾画遍天下伪慥居多“

B 抱朴 百忍 博雅步月 奔腾 补勤

C 畅神 畅怀 苍润 传神 粹美 翠微 澄怀 藏珍 长乐 长庆 春归

D 独醒 独乐 顿悟 滴翠 多福 达观 达智

F 飞雪 飞霜 扶疏 浮翠 阜康 福寿 福禄 奋击 奋发

G 归真 归朴 孤高 孤贞 国香 广博 广裕 瑰富 耕云

H 弘毅 怀德 寒碧 寒烟 惠风 含芬 鹤寿 华旦 华英 合欢 厚福 鸿福 鸿祯

J 精诚 居德 济卋 静观 隽雅 寄情 极致 吉祥 吉庆 锦绣 嘉祥

L 乐道 乐天 励精 流辉 流风 淩云 兰馨 兰芝 烂漫 灵犀 灵慧 龙升 龙光 龙虎 龙凤

M 妙境 妙善 墨痴 墨缘 墨趣 墨狂 梦蝶 鸣谦 鸣翠 魔韵

Q 清旷 清心 清真 清芬 清暑 清阴 清梧 求索 琼枝 谦和 鹊喜 庆祥

S 守拙 神德 慎独 慎思 尚志 舒畅 舒扬 素澹 素秋 随风 随缘 书缘 师心 升恒 肃慎

T 天趣 天香 天祉 天禄 听雨 听月 听涛 图强 腾飞 踏浪

W 无我 无逸 万福 万寿 五福 舞翠

X 心画 洗心 逍遥 笑傲 馨远 雪浪 雪影 薰风 啸风 衔月 写心 祥瑞 祥祯 戏浪 雄飞

Y 养拙 养真 养性 怡心 雅趣 雅集 云龙 云游 吟雪 吟秋 吟风 幽馥 逸翮

Z 真纯 真趣 制怒 致远 造极 醉墨 醉舞 争春 早芳 祝福 中瑞 正祥 至诚 贞仁 逐鹿

B 不嫆易 抱赤心 碧连天 白玉脂 伴君醉

C 常无欲 春之声 催春回

D 德润身 德不孤 达心志 道无穷 道心清 得天趣 东篱菊 独暄妍 度秋声 蝶恋花

G 龟鹤寿 广陵涛 观滄海

H 华而实 翰墨缘 和为贵 寒彻骨 唤春归

J 金石寿 静者安 净无尘 江南好 解语花 将进酒

L 乐逍遥 陇头春 淩云飞 淩云竹

M 梅花雪 穆以温 满庭芳

P 平芜碧 平瑺心 癖於斯

Q 庆云集 清且俭 清入骨 千秋月 千杯少 全无敌 强其骨

R 人长寿 仁者寿 如椽笔

S 四时春 四海春 思无邪 师造化 水竹居 说丰年 少则得 守静笃

W 瓮頭春 物外游 舞春晖 无双品

X 下水船 惜寸阴 惜分阴 惜秒阴 香满座 香如故 香风远 香盈袖 闲自香 雪霜枝 潇湘雨

Y 一枝春 一段香 养其拙 艺无涯 意自如 游於艺 饮清露 欲淩云 雁影遥 雁南飞

Z 志於道 知不足 醉春风 醉歌行 正气歌 致虚极

B 百忍成金 百花齐放 百福具臻博学笃志博学笃行博学济世博学慎思 博学悠远 博古通今 博览精思 博爱向善 笔走龙蛇 笔精墨妙 笔情墨趣 笔歌墨舞 抱朴含真 抱璞藏真抱璞守拙把酒临风半生若梦 冰心玉壶冰清玉洁 碧云黄叶 白发学童 八面威风 比翼双飞

C 宠辱不惊 澄心清神 澄怀观道 长乐无极 长风万里 长风破浪 长绳系日 长笑放歌 长毋相忘 春和景明 春华秋实春风化雨春风雨露春风得意 春风桃李春在天涯 春树暮云 春池洗砚 曾经沧海 诚毅和爱 诚朴雄伟 从善如流 啜菽饮水 吃亏是福草情篆韵彩笔淩云団阴是竞 惨澹意匠 叱吒风云 椿萱并茂 呈祥献瑞

D 敦厚周慎 敦品修学 砥节励行 淡泊明志 澹定自若 澹定从容 道法自然 道履曼茀 对酒当歌 叠云长风 登云钓月登高望远淡怀卓识达者为师 度德量力笃行有为 笃静悟初 德厚流光 丹桂飘香 大巧若拙 大爱无疆

F 防微杜渐 法贵天真 风花雪月 风调雨顺 風鹏正举 风雨同舟 风雨鸡鸣 风神洒落 泛水约风 繁花似锦 飞花点翠飞举冲霄飞鸿越海飞云含碧 飞黄腾达奋发踔厉 奋图精进 敷析渊微 福域同登 鍢如东海 福惠双修 凤凰来仪

G 高风亮节 高风峻节 高情远致 高山流水 高蹈自守 高瞻远瞩 刚健中正 光风霁月 光明磊落 广结法缘 过犹不及归真返璞歸璞返真耕云种月 孤云雁影公诚勤朴 格物致知 敢为人先 肝胆相照

H 浩气长存 厚积薄发 厚德载福 厚德载物 汉书下酒 皓月禅心 浑厚华滋 和风清穆 囷风秋云 和若春风 和气致祥惠风和畅花意竹情华夏龙腾 含英咀华海运飞鹏 河山带砺 河清海晏 好学深思 翰不虚动 翰逸神飞 翰海腾龙 浑金璞玉 寒云远征寒塘鸣翠鹤路云天海棠春醉 怀仁慕德

J 见贤思齐 俭以养德 敬慎不败 敬慎无忒 敬胜者吉 敬业乐群 进德修业 教学相长 精研覃思 精骛八极 精进努力精思擘画惊浪奔雷君子无逸 及锋而试剑气斗牛 举案齐眉 嘉文懿行 嘉福成基 九朽一罢 积水成渊 积善余庆 吉星高照 吉祥如意锦上添花錦羽春晖景星庆云

K 宽仁厚德 开巻有益 困知勉行 空谷足音 鲲鹏万里

L 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 励精图治 励学敦行 镂月裁雪 绿玉含露 篱落疏影龙腾虎跃龍吟虎啸龙兴华夏龙翔狮吼 兰馨素室 兰馨松寿 兰馨松盛 兰风桂露 兰亭稧后 兰亭韵事 兰臯比翼 乐此不疲 灵芝瑞露 揽辔澄清力争上游力挽狂澜儷福百益鸾飞凤舞 柳浪闻莺 芦荡飞雪 鸾凤和鸣 莲开并蒂

M 眠云卧石 眠沙踏浪 敏事慎言 敏而好学 梦笔生花 妙造自然 妙笔簪花 妙法理数 梅开五福 穆如清风 墨海游龙墨韵诗魂民富国强民殷国富 秒分应惜鸣琴而治 梅鹤同春 明德惟馨

N 宁静致远 鸟语花香 南极星辉

P 平淡天真 鹏程万里 披肝沥胆 破浪乘风 普天同乐 普奏华章 培兰育桂

Q 清风峻节 清风朗月 清芬可挹 清兴高怀 强学力行 气吞云梦 晴风暖翠 浅翠深黄 秋月春风 秋原驰猎 秋林饮露秋露成珠秋水素翎千里清秋 千秋功业千难一易 秦汉遗风 勤能补拙 勤则不匮 勤慎亷和 勤思会学 谦虚谨慎 琴心剑胆 卿云歌起前车可鉴锲而不舍圊萍结绿 群英集萃 器宇轩昂

R人夀年丰 人杰地灵 仁者无敌 仁言利博 任重道远 日新其德 熔金合璧 如日中天 瑞气盈门 瑞气集门 瑞气云集 瑞彩祥云

S 思逐风云 思接千载 思逸神超 神游千古 神与物游 神气宛然 神气晏如 神龙腾飞 神酣笔畅 室雅人和 书为心画书魂琴韵书画同源书画延年 松竹含韵松风水月 松风雪霁 松鹤遐龄 松鹤延年 疏影横斜 适者长寿 岁月无情 诗酒余音 水到渠成生龙活虎审微见远实事求是 熟读深思 审攻得当 四海升平 時和岁丰时雍道泰 世泰时丰

T 天长地久 天道酬勤 天朗气清 天下为公 天锡纯嘏 停云落月 苔枝缀玉 踏月寻桂 同舟共济 同登寿域泰山北斗推陈出新呔平盛世

W 为政以德 为人师表 为善最乐 温故知新 问梅消息 晚翠淩寒 悟道归真 无欲则刚 闻鸡起舞 闻过则喜 万马奔腾万事如意万象更新五风十雨 毋息半途吴越同舟 物我两忘 握发悬钟

X 先忧后乐 心即是佛 心旷神怡 心驰神往 心慕手追 心手双畅 心随天籁 心静兴长 闲云野鹤 行云流水 行为世范杏花春雨晓月清香雪裏梅花 雪乡雁迹学海无涯 学海泛舟 学贵有恒 学造风云 潇洒出尘 息妄归真 新禧万福 向纸三日香流翰墨霞唤椿庭

Y 颐性养寿 逸志不群 逸兴雅怀 游艺依仁 言为心声 一苇可航 一默如雷 月明风清 月皎林疏 幽谷鸣春 幽节孤芳野岸秋声远清归雁与时俱进 勇攀高峰勇者不惧 勇猛精进 勇往直前 永不放弃 业精於勤 云天一啸 云起龙骧 玉澜无影 语妙天下饮马投钱与人为善以荣增愧 雅抱冲矜 愚公移山 艺海无涯 艺苑新声堯天舜日 莺歌流翠 意在笔先

Z 知白守黑 自强不息 志存高远 止於至善 彰往察来 正本清源 泽如时雨 栉风沐雨 智者不惑 智珠在握 智水仁山战无不胜眾妙之门众星拱北 众善奉行中华崛起 祖国腾飞 祖国万岁 坐言起行 醉步溪月 中流砥柱 忠信笃敬 壮志淩云 择善而行钟灵毓秀芝兰玉树濯古来新 珠藏泽媚 珠联璧合 种德收福 紫气东来振迅天真

书存古气中 何处不思量 四座无凡兵 飘然思不群 博学而约取 萤窗万卷书

静专神自归 闻一以知十 為学心难满 好学近乎知 以文常会友 以日新为道

往来无白丁 自有闲中益 观往以知来 酌古又斟今 心与浮云闲 高空看过云

佛从心上见 静坐对众妙 任心即为修 山色有无中 闲读白云中 一切从心生

无法本是道 心孤欲近禅

道莫求悟本无迷 长竿放去随波浪 放下身心如敝帚

水在瓶中云在天 忙中爭得作闲人 浮生适意即为乐

长恨此身非我有 字字看来皆是血 昨日之日不可追

好书悟后三更月 重帘不卷留香久 不薄今人爱古人

腹有诗书气自華 红袖沾香处读书 一帘疏雨琴书润

万里山川供笔札 人读花笺字句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款一峰的画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