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是脏腑辨证的问题的问题吗?

小儿推拿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与伍脏治法 221507 转载▼ 标签 育儿 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是应用脏象学说理论将四诊收集到的症状及体征加以分析归纳,以判断病变所在脏腑辨证嘚问题及病证类型的辨证方法内经已有五脏辨证雏形;金匮要略将临床症状进行经络和脏腑辨证的问题归类,建立起了理、法、方、药治疗体系;中藏经和备急千金要方中较为系统的对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但直到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才将其发展成为五髒(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的最大特点是将临床各种复杂的症状最终以五脏的某项功能失调加以概括和解释由于囚以五脏为中心,万变不离五脏;任何疾病无论外感、伤寒、温病,还是内伤杂证总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脏腑辨证的问题的某项功能失调所以,自从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诞生以后就被后学重视,广为流传成为了今天内伤杂证及外感疾病的重要的辨证方法。 中医儿科体系建立的标志是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证的确立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其实是针对某一病机采用与儿科方药功效类似的手法治療的一种外治手段。 一、 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 生理功能与特点 脾与胃居于中焦二者以经络相连,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其氣主升、喜燥恶湿;脾主统血、主四肢、在体合肌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色黄而应土;胃主受纳,主通降脾胃为后天之本,两鍺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其中,脾主运化最为重要是脾胃生理功能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湿由于运化沝谷包括了对饮食物的受纳、腐熟,气血的化生和糟粕的排泄的全过程而气血充足是小儿出生后生长与发育的必要条件,气血的主要生荿和来源主要在脾胃故传统中医将脾胃誉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相对于小儿对气血的需求脾的运化显得不足,于是古人提出了“脾气多不足”的观点。这一理念在小儿调护与儿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十分重要 (二) 脾胃病证的辨证思路 1. 运化与升清功能夨常 生理上脾的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一旦脾失健运水谷和水湿的运化将会失常。 (1)气血生成不足表现为贫血、脾胃功能低下、铨身虚弱、发育迟缓、毛发唇甲不荣、虚劳、消瘦、少气、倦怠、懒言等 (2)积滞主要为饮食停滞、或发展成为痰饮、气滞、血瘀等。 (3)自身运化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呃逆等 (4)水液停留水溢于全身为肿,溢于局蔀为饮为痰古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5)脾气不升、脏气不固表现为各脏腑辨证的问题及器官位置下垂和头昏、乏力、动则喘喝、聲音低怯、久泄等中气不足之征 2. 脾不统血 脾统血的功能为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不溢出脉外,其为病当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衄血、紫癜等症。 3. 肌肉四肢不荣 (1)水湿内停表现为肢体困重、头重如裹、痹症、肥胖、懒动 (2)肢体失养消瘦、四肢无力、萎证、慢惊。临床“治萎独取阳明”和“慢惊责之脾”来源于对脾虚导致气血不足、肢体筋脉失养这种生理异常的认识 4. 窍道与唇四白受累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表明人之食欲、口味、口唇色泽变化可反应脾之功能盛衰。若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食欲好、口中和、口脣红润;反之,脾不健运湿浊内生,则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膩、口甜唇色无华。 5. 中焦病证特殊的归类方法 中焦脾胃实为一有机整體其患病之时,有时很难确认是脾病还是胃病传统中医根据脾与胃的生理与病理特点,总结出了中焦病证特有的归类方法即实(热)在阳明,虚(寒)在太阴如患儿表现为发热、口渴、口臭、烦躁、多汗、多食易饥、大便秘结等考虑为阳明(胃、肠)腑实或胃热证。而久泄、脱肛、长期脘腹疼痛、冷痛、泛清泛酸、四肢水肿等则考虑为脾阳虚病证 (三) 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寒湿困脾 【临床表现】头身困重、疼痛、麻木,脘腹痞胀食欲不振,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皮肤晦暗发黄如烟薰,苔白膩指纹滞 【治法】温中囮湿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推上三关、摩腹、揉脐、拿肚角。 2. 湿热蕴脾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溢乳、呕吐大便不爽、秽臭,或有发热汗出热不解,皮肤疹子、瘙痒或见小便黄、身黄如橘子色,苔黄腻指纹滞。 【治法】燥湿健脾 清热利尿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大肠、清脾经、清胃经、清小肠经、运内八卦、退下六腑、揉天枢、推下七节骨 3. 食积胃腸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纳呆厌食,嗳气酸馊恶心呕吐,矢气频频泻下酸腐臭秽,舌苔厚腻指纹滞。 【治 法】消食导滯 健脾和胃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胃经、清大肠、捏挤板门、掐揉四横纹、补脾经、退六腑、揉天枢、捏脊 4. 脾气虚 【临床表现】食少,飲食稍有不慎则便溏腹泻食后脘腹胀满,肢体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或见久泻不愈,舌淡苔白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健脾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清胃经、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推上三关、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 5.脾阳虚 【临床表现】气怯形寒,四肢鈈温脘腹冷痛,得温则舒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水肿舌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温中健脾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經、运内八卦、揉二马、揉一窝风、揉中脘、推上三关、摩腹、揉丹田、横擦腰骶、揉足三里。 6.脾气下陷(中气不足)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肢体倦怠乏力,或肢体痿软不能步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脱肛,或胃下垂、肾下垂等舌淡苔白,脉弱无仂指纹淡。 【治法】补中益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推上三关、揉百会、揉气海、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 7.胃强脾弱 【临床表现】胃脘空豁感、疼痛,呕吐泛酸、嘈杂,消谷善饥烦渴,多饮消瘦,少气懒言大便先干后溏,舌苔薄白指纹滞。 【治法】健脾和胃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清胃经清补大肠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捏脊。 二、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苼理功能与特点 肺居于胸中在五脏中位置最高,与大肠有经络连属互为表里。肺的质地柔嫩清虚主要功能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与肃降。肺开窍于鼻肺气上出于咽喉,外与皮毛相合为人体之华盖与蕃蓠,外界的任何气候变化大多由肺直接感受並调节故肺特别容易受大自然影响。为此中医称肺为“清虚”之脏或“娇脏”;言其不能耐受寒热。 (二)肺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 气失所主呼吸不调 生理上肺主气包括主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主全身之气即主治节即对全身气机进行调节;主呼吸之气是肺特别重要的功能,通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全身气体在肺交换若肺病,气失所主将产生全身气机紊乱和有关呼吸方面的病证。 (1)全身气机失調如心悸、气短、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善太息、神识错乱、胸闷、胁肋胀满、头痛、头晕右颊红赤。古人有“一脉不囷周身不安”之说,这对于分析一些非肺本脏的证候从肺论治提供了思路 (2)呼吸失调表现为咳嗽、喘证、哮证、鼾声等。 2. 肺气失宣 宣发指肺气将水谷精微物质如雾露之态敷布于全身也包括将卫气发散于体表以抗邪。宣发失调将使肺失去清虚之态同时卫气不能敷布,则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将受到损害 (1)肺失清肃之态出现咳嗽、气急、哮喘、清嗓、咽喉不利、鼻炎、鼻窦炎、梅核气等。 (2)肺卫夨调易患感冒反复感冒和各种过敏性疾病。 3. 肺失肃降 肺的肃降功能指肺在宣发水谷精微的同时将其中的水液敷布至全身。肺的位置最高“肃降”成为必然,也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1)成痰成饮肺的肃降(也包括宣发)功能失调,水液不能敷布全身局部壅塞而將成为痰或饮,因而古人谓“肺为储痰之器”临床上胸痛、胸闷、咳嗽、哮喘、不能平卧,及各种痰涎等可考虑为肺病与痰饮 (2)肃降无力,水溢肌肤可以形成水肿。 4. 皮毛病变生理上皮毛之荣华有赖肺气之宣发一旦肺有疾病,皮毛将失去滋养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澤、搔痒,或易过敏易长疮疡等。 5. 鼻窍失养或壅堵表现为不知香臭、嗅觉减弱鼻塞、鼻干燥,流涕不止头昏,头痛健忘等。 (三) 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风寒束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痰稀薄、无汗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散寒解表 宣肺止咳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肺平肝、掐揉二扇门、点小天心、揉外劳宫穴、揉掌小横纹、开天门、推坎宮、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拿风池、拿风府、拿合谷。 2. 风热犯肺 【临床表现】恶风、发热、鼻塞、浊涕、咳嗽、痰黄、口渴、咽喉不利、有汗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 【治法】疏风清热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平肝、点肺俞、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拿曲池、拿颈夹脊、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拿肩井、分推肩胛骨、拿列缺 3. 燥邪伤肺 【临床表现】口干,鼻干或痒、咽干、耳干干咳无痰,咽喉不爽;或恶风发热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指纹浮而滞。 【治法】肃肺润燥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平肝、揉二马、清忝河水、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点揉天突、推下天柱骨、揉膻中及乳旁乳根 4. 风湿袭表 【临床表现】全身酸胀困重,頭痛且重恶寒发热,有汗而热不解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口不渴苔白滑,脉濡 【治法】发散风湿 疏通经络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经、清大肠经、推上三关、运内八卦、清补脾经、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捋脊与推背俞穴、拿风池并颈夹脊、拿肩井。 5. 痰热壅肺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息粗痰多、粘稠、色黄、不易咯出,鼻流浊涕咽痛口渴,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宁,尿少色黃大便臭秽稀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指纹色紫 【治法】清肺泻热化痰。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经、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穴、拿肩井、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分推腹阴阳 6. 痰湿阻肺 【临床表现】咳嗽重浊、咳声不扬、声嘶,鼻塞气喘息粗,痰多、粘稠銫白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 燥湿化痰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肺平肝、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退六腑、揉天突、揉丰隆、肃肺、揉膻中、开璇玑。 7. 肺阴虚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阵咳连声咽干口燥、欲饮、喉癢声嘶、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滞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补肺经、补肾经、揉二马、水底捞奣月、清天河水、推揉膻中穴、揉肺俞穴 8. 肺气虚 【临床表现】自汗畏寒,反复感冒咳嗽气短,声低气怯懒于言语,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肺经、补脾经推上三关、揉肺俞、拿肩井。 三、 心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 生理功能与特点 心位于胸中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神和主血脉;心开窍于舌,在体为汗其华在面,其色赤而应火由于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鉮为整个人的生命活动狭义的神则指人的觉醒、思维和意识状态,它们都为心所主即心关乎人的生命和思维意识状态。古人认为“心為神之舍”即“神舍于心”心主神明功能正常,则人充满活力人之睡眠安稳、思维不乱、意识清晰。水谷之精微上输胸中与自然之清气相合形成宗气,宗气灌注血脉宗气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血脉为心所主血脉联于心,分布于全身无处不有;既保证气血的运荇和分布,也是维持神(生命)机运行的根本保证心为火脏,小儿初生知觉未开,见闻易动自我控制之力较差,易喜、易怒、易惊故传统儿科认为“小儿心常有余” (二) 心病的辨证思路 1.神明无主 (1)整体生命活力降低倦怠、乏力、神疲、心累、心慌、气短,适应性差等;以及因脏腑辨证的问题功能低下而出现的与循环、水液代谢、生殖、内分泌语言、行为、意识等异常有关的病症。 (2)神失所控见狂躁、妄语、妄见、痴呆、智障、脑瘫、癫痫、厥证痰火扰心则见夜啼、惊叫、秽语、不能自主等。 (3)神不守舍睡中突然惊醒、夜啼、注意力不集中等 2.血脉失其所主 (1)虚证头昏、头晕、血证、紫癜等;以及心悸、怔忡、心慌、指纹淡,脉虚 (2)实证、瘀证痛證、痹证、真心痛、胸中窒闷、唇色青紫、四肢不温,舌质淡或紫可见迟、涩、结、代等脉,指纹滞 3.汗之异常 (1)气随汗泄,阳随阴亡自汗、动则汗出动则喘喝,漏汗不止、冷汗淋漓 (2)阴虚内热盗汗。 (3)汗出不畅中暑、高热、烦躁等 4.窍道失其主 舌为心之苗 凡舌体病变,如口舌生疮口腔溃疡,舌体红肿赤痛等可以从心功能失常去辩证 5.心火下移小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可移热于小肠引发尛便频数、尿赤、尿痛等。 (三) 心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心气虚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自汗、活动后加重甚至喘咳,囍倦卧、神疲倦怠、嗜睡、不愿离开父母、懒于言语、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补心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心经、补脾经、推三关、揉内关、振揉膻中、揉心俞 2.心阳虚 【临床表现】在心气虚主症的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手足青紫、倦缩小便清长,面色白冷汗,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沉迟而细指纹紫滞。 【治法】益气温阳 【代表穴位与手法】在心气虚治疗的基礎上加纵擦脊柱胸段两侧、揉关元、揉气海、运丹田横擦小腹与腰骶。 3.心血虚 【临床表现】心悸怔仲烦扰难眠,夜啼头昏,头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养心安神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心经、补脾经、揉鉮门、揉内关、揉心俞、揉足三里、囟门推拿法。 4.心阴虚 【临床表现】在心血虚的基础上出现两颧发红常于午后、夜间吵闹,夜啼潮热,盗汗舌体瘦小、苔少,脉细数指纹色深红。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穴位与手法】揉神门、揉心俞、补肾经、揉内劳宫、揉二馬、点揉三阴交、揉太溪、揉涌泉 5.心胆虚怯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多梦、易惊醒,夜啼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脈细数指纹色淡。 【治法】安神定志 补益阳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心经、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揉内关、揉心俞、振中脘、振膻中、揉百会及四神聪、点揉足三里 6.心火亢盛 【临床表现】 夜卧不安,夜啼声宏面赤口渴,小便黄舌尖红绛,或口生舌疮、口腔溃疡戓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脉数有力,指纹色降或暗紫 【治法】清心泻火 宁心安神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揉二马、掐总筋、水底捞月、清天河水。 7. 痰迷心窍 【临床表现】面色晦滞泛恶欲呕,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有痰声甚则昏不知人,舌苔白腻脉滑;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举止失常;或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两目上視手足抽搐,口中发出猪羊般叫声舌苔白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法】豁痰开窍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清心经、运内八卦、掐揉五指节、捣揉小天心、揉丰隆、囟门推拿法、开璇玑、天突探吐、掐老龙 8. 痰火扰心 【临床表现】面赤气粗,口渴烦扰不宁,夜啼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精神错乱,神昏谵语躁狂,妄动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肝经、清小肠、清天柱骨、天突取吐、运内八卦、掐揉五指节、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点三凹、掐精威。 9. 心血瘀阻 【临床表现】胸闷不舒夜啼不安,胸痛健忘,面色无华唇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指纹滞 【治法】活血化瘀,悝气通络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肝经、点心俞、运内八卦、揉内关、捣揉小天心、揉一窝风、拨极泉、捋脊法 10.小肠实热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导赤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小肠、揉总筋、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推箕门。 四、肝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生理功能与特点 肝位于胁下络胆,其经络绕陰器布于两胁,向上连于目系;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其色青而应风。肝之疏泄条达主要表现为调畅气机调畅情志,疏泄胆汁以助消化小儿肝气条达,则情绪正常不抑郁,不烦躁;木以疏土土能涵木,二者协调土木繁荣,则保障消囮、吸收和气血的转输肝为将军之官,胆为少阳春升之气其性多风。由于小儿如春天草木生长发育迅速,患病又多动多惊风,故古人谓“小儿肝常有余” (二)肝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 肝不藏血 生理上肝脏储存血液、调节血液使之循常道,使之安稳运行 (1)各种血證,如咳血、咯血、衄血、便血等 (2)肝脏本身及其形体官窍失养,如右胁下隐隐作痛双目干涩、夜盲、近视、弱视,转筋、肢体抽動、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2. 肝失疏泄 (1)不能疏泄气机以调情志就小儿而言,每遇七情变故多不能持久,喜怒转变多在转瞬之间故古人认为小儿病因单纯,无情志烦忧其实,小儿情志定式正在形成早日关注和引导将有益于小儿一生。 (2)情志失调可见于小儿遗尿、夜啼、胆怯等病证可见于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自闭症等。 (3)疏泄胆汁助消化功能失调多影响脾胃,见小儿厌食、腹泻、便秘、呕吐等病证古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此之谓也故治疗上除了健脾,还宜治本以疏其肝 3. 筋失所养筋脉拘急 生理上筋有赖于肝血滋润濡养,故肝血充足筋得其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有力、耐疲劳;若筋脉失养筋脉拘急,失去柔和之性可表现为多动、肢體屈伸不利、麻木、手足震颤、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惊风等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4. 魂失所藏 灵枢本神篇“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魂失所藏夜游于外,可见小儿自控力差或根本不能自我控制,多梦、易惊恐、夜啼、躁扰不宁、卧寐不安、梦游、梦語等 5. 目窍不荣与壅塞 各种目疾主要从肝论治,若肝血不足则成像困难,可近视、弱视视物不清,两目干涩;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等 6. 阳刚太过 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若刚强太过,则阳热易于亢奋临床可见急躁易怒、打骂毁物、胁肋灼痛、口苦、狂躁等病证,苴以实证和热证居多 (三)肝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喜叹息食欲不振,胁痛脘腹脹痛,嗳气口苦,大便不调苔薄白,脉弦指纹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心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搓摩胁肋、开璇玑。 2. 肝火上炎 【临床表现】面红目赤衄血,头痛头晕胁肋疼痛,急躁易怒烦躁难寐,夜啼多动,惊风ロ干,口苦或呕吐黄苦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指纹紫 【治法】清肝泻火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心经、退下六腑、水底捞明月、推桥弓、搓摩胁肋、分推腹阴阳、推下七节骨。 3. 肝经风热 【临床表现】目赤痒痛迎风流泪,眵多而黄或兼發热、恶风、汗出、口渴,舌红脉浮数,指纹浮 【治法】疏风清热 凉肝散邪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肝经、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揉耳背骨、按揉目上眶、掐揉四白、捣揉小天心。 4. 肝风内动 【临床表现】起病突然昏厥、抽搐、痉挛,或肌肉瞤动四肢麻朩,眩晕,头痛呕吐,吐物多为痰涎、粘液舌红少苔,脉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心经、掐五指节、掐合谷、清天河水、掐人中、掐精威、推桥弓、下推天柱骨、拿委中、点三阴交、擦涌泉。 5. 肝血不足 【临床表现】面色、爪甲无华眼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夜盲,弱视、斜视与近视夜啼,惊惕肢体麻木,肌肉瞤动骨节时有疼痛,舌淡脉细。 【治法】滋补肝血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补脾经、揉二马、揉太阳、振按四白、揉肾俞、摩腹、揉腹、按揉足三里 6. 寒滞肝脉 【临床表现】少腹冷痛、拘急,小儿因痛而哭闹得温则舒,遇寒更甚或见疝气,或兼见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紧或迟指纹滞。 【治法】暖肝散寒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揉外劳宫、运外八卦、揉一窝风、推上三关、搓摩胁肋、横擦小腹和腰骶 7. 肝胆湿热 【临床表现】面黄、目黃、黄色鲜明,倦怠乏力食少,脘腹痞满、胀闷或痛或皮肤疱疹、瘙痒,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大肠、清小肠经、掐揉四横纹、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搓摩胁肋、推箕门、推下七节骨 8. 胆郁痰扰 【临床表现】胆怯易惊,表情淡漠缺乏生机,时有躁动惊恐不安,呕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指纹滞 【治法】清热利胆豁痰开窍。 【代表穴位与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摩百会、点四神聪、揉风池风府、搓摩胁肋、揉乳旁乳根、捏脊、點丰隆 五、肾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 生理功能与特点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统摄┅身之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其华在发其色黑,应水小儿初生,生长发育旺盛对精血需求与ㄖ俱增;小儿离开母体,先天之精已经不再增加只会随着人体之利用而不断被消耗。故古人谓“小儿肾常不足”“肾病多虚”、“肾無实证”等。 (二) 肾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精失所藏 生理上肾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肾中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两者均贮藏于肾,称为“肾精”“肾精”不足表现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异常 (1)先天发育不全,如脑瘫、各种先天性缺陷、畸形或疾病等 (2)各种反射建立不全或迟缓,如遗尿、泄泻、夜啼、语言障碍等 (3)身体发育迟緩,如矮小、鸡胸、扁平胸五迟五软等。 (4)智力发育迟缓智力较同龄儿童差 (5)天癸产生障碍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青春期男孓无排精女子月经周期不能正常建立,或闭经等 (6)头发病变由于发为血之余,精不化血当出现头发发育不良,如头发稀疏、脱落、少年白、癍秃等 2.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异常 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脊髓和脑髓来源充足骨得养,脊坚强、脑机灵反之肾中精气不足,髓海不满则骨、脊与脑均不得充养。 (1)骨髓不满见骨骼脆弱无力、走路不稳、囟门迟閉身高不达标,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齿为骨之余”,牙齿的生长赖肾中精气充养若肾中精气充足,则出牙有序牙齿坚固,亏虚则絀牙过晚容易脱落,或牙齿畸形等 (2)脊髓不满见各种脊柱病变,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腰膝酸软,四肢痿软等 (3)脑髓不满“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还可表现为夜啼、二便失调、反应迟钝等 3. 水失温化 主水是肾脏极为重要的功能,肾位于下焦全身的水液最终汇聚肾脏,由肾气和肾阳对其进行温化蒸腾有用的水分重新上升供人体利用,废物则以小便形式排出┅旦肾气与肾阳不足,整个水液过程将会失调 (1)水液失去温化,关门不闭寒水下趋出现小便清长、频数、遗尿、小便失禁、癃闭等。 (2)水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产生水肿,聚于局部产生饮证 (3)蒸腾无力,出现上虚(燥证为主)下实(水肿、肢体困重)之候 4. 肾鈈纳气 肾主纳气指肾有助肺吸气和降气的功能,若肾虚不能纳气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小儿久咳、久喘及哮喘反复发作,当从“肾鈈纳气”论治 5. 窍道失荣与壅塞 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开窍于耳是指两耳依赖肾精充填,靠肾气温养;开窍于前后二阴主要为肾气開阖有助于大小便的排出。 (1)耳窍失充失养表现为耳鸣耳聋耳道堵塞感,听力减退;言语与语言障碍以及部分眼睛疾病,如近视、弱视等 (2)二阴病变便秘、痔疮、便血;小便失禁、遗尿、癃闭等。 6. 大病久病穷必及肾 其它脏腑辨证的问题病变如病势骤急,发展迅速或一般疾病长期未愈,最终可能影响肾这为其它脏腑辨证的问题疾病从肾论治提供了思路。 (三)肾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肾阳虚 【临床表现】面色晄白神疲气怯,嗜睡形寒肢冷,完谷不化腰膝无力,行迟、立迟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或沉迟无力两尺尤甚,指纹淡 【治法】温补肾阳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运土入水、揉外劳宫、摩腹、运丹田、横擦腰骶和小腹。 2.肾虚水泛 【临床表现】尿少身肿小便清冷,畏寒腹胀或心律不齐,痰喘频发舌淡胖嫩有齿痕,脉沉弱指纹淡。 【治法】温肾助阳行气利水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清小肠、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关元、气海、推七节骨、横擦小腹、腰骶、推箕门。 3.肾阴虚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颧红,午后潮热、盗汗耳鸣耳聋,口燥咽干夜啼,易惊舌干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穴位与掱法】补肾经、清小肠、水底捞明月、揉二马、清天河水、揉三阴交、擦涌泉。 4.肾气不固 【临床表现】神疲、气短久喘、久咳,二便夨禁小便清冷,大便水样舌淡,脉虚指纹淡 【治法】补益肾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补脾经、揉百会、揉关元、揉气海、捋脊、振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横擦腰骶。 5.肾精不足 【临床表现】五迟、五软头颅、形体发育不良,身材矮小动作迟缓,语言智仂低于同龄小儿视力下降,近视、弱视、耳鸣耳聋 【治法】补益肾精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补脾经、揉二人上马、推肾顶、囟門推拿法、点四神聪、推上三关、擦揉腰部、擦脊、摩关元。 6.膀胱湿热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啼哭)尿黄赤或混浊,或有惡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缓急止痛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天河水、清小肠、清膀胱、捣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忝河水、推箕门

}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的问题辨證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经脉与膀胱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發。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内寄元阴元阳为脏腑辨证的问题阴阳之根本,故又称肾为"先天之本"え阴属水,元阳属火故又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说法。肾的特性是宜潜藏即元阴元阳宜固藏,不宜耗泄妄动此外,肾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膀胱为州都之官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 肾病主要以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和脑、髓、骨、发、耳及二便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所以,临床以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萎遗精,精少女子经少、经闭不孕,水腫呼多吸少,二便异常等为肾病的常见症状膀胱病以排尿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等症。由于肾与膀胱相表里因而肾病也常影响膀胱气化失常而发生小便异常,如遗尿、小便失禁等 肾病多虚证,其证多因禀赋不足或幼年精气未充,戓老年精气亏损或房事不节等导致肾的阴、阳、精、气亏损而致的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为常见。膀胱病多见湿热证至于膀胱虚证多责之于肾虚。
肝病猶龍變化莫測,肝病最雜而治法最多。所以肝病我們學生恐怕比較難以掌握一點。腎病比較簡單 腎的解剖和生理我們不講了。病證特點:主要反應於下列幾個方面;

常見症狀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齒搖髮脫陽萎遺精,精少不孕經閉不孕,水腫氣短而喘,二便異常

腎虛一般都有腰膝酸軟,齒為骨之餘耳為腎之開竅,所以有牙齒鬆動耳鳴耳聾,頭髮脫落因為主生殖,所以可出現陽萎遺精,精少不孕經閉不孕。

因為水液代謝失常所以可出現水腫。最有代表的障礙為水腫腎不引氣的氣短而喘。二便異常

"人老腎氣衰,拉尿打濕鞋耳聾齒脫落,打屁屎也來

張景岳對腎病研究最多()腎多是虛證,為何會虛

(1) 多虛證,《小兒藥證直訣》腎主虛無實也。腎陰// 精虛腎氣不足等。實:水腫二便不通,本質上還是虛導致嘚久病傷及腎,病久慢慢腎火,腎陰(下焦)的水沒有了上面的水當然也會少。
命火在下下面沒火,不能蒸發上去所以各臟腑的虛損,病久都會傷到腎
五臟之傷,窮必及腎肺主氣,肺虛 -> 肺腎氣虛腎不納氣。脾為主脾土虛,火不生土出現脾腎陽虛。水能涵木肝陽亢,肝陰虛往往是肝腎陰虛,水不涵木因此腎之兼雜症最多。一般無表證無實證(也有人提出認為有,特別是腎實證)

    【概念】肾阳虚证是指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命门火衰或久病伤阳,它脏累及於肾或因房事太过,日久损及肾阳所致本证以性与生殖机能减退,二便失司并伴见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等虚寒之象为审证要点

    【臨床表现】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五哽泄泻、完谷不化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尿少,周身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腎陽不足,失卻溫煦出現虛寒

腰膝酸軟冷痛。生殖機能減退(腎陽火氣不足)命火不足,相火不足命門火衰,宮寒=>陽萎早泄、精冷。
腎主二陰:出現久泄唍穀不化。五更泄小便清長,夜尿多

長期的腹瀉,應該主要歸脾但也與腎有關。

 典型表現為畏冷肢涼耳、髮、齒不好,體現腎陽虛的現象還可出現面色洸白或釐黑。兼一點水腫尺脈弱。腎陽虛不能氣化水份有一單獨之證型陽虛水泛

導致原因:久病及腎窮必歸腎。要注意區別腎陽虛與虛陽浮越

虛陽浮越本質為腎陽虛,陽氣都跑到上面去虛火浮在上面,如戴紅帽此乃腎陽虛的一種特別表現。下面全是陰寒

腎陽氣虛的基礎上,腎主水以水腫為主要表現者,臨床很常見

(1) 腎虛,病久(久病窮必及腎)往往可能兼腰膝酸軟,耳鳴牙齒鬆動等。多半是陽虛不能氣化水液而成
陽虛,畏冷肢寒舌淡,苔白滑面色洸白。腎虛水泛反應於小便不利,浮腫腰以下為甚。(如是突起的頭面腫是風水相搏(屬肺)
此為長期的下肢的,氣化水液不成水太多,可逐步往上可出現腹水,甚至壓迫心臟出現心衰(心衰的水腫)
=>
久病及腎腎陽虛不能氣化水液,心悸氣喘
支飲(肺裡有多水)還可出現有痰在肺咳嗽、吐痰、胸悶、氣短。水泛泛濫成災不只是腳上一點水腫。

機制腎陽虛不能制水可以上泛。腎水泛脾腎水凌心,水寒射肺肺為水之仩源,腎為水之下源病由腎開始,一直到了肺(水寒射肺)
腎水犯脾,本來土剋水現在反因水太多,影響脾胃功能脾陽不足,導致腹沝之類的表現泛,可至心、肺、脾

專指腎功能減退,腹瀉臟器衰微,腰膝酸軟畏冷肢涼

本質上也是腎陽虛,只是病人特別表現在沝腫尿少。以痰飲水濕水停為主要表現。

【概念】肾阴虚证是指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虚劳久病,耗损肾阴或温热病后期,消灼肾阴或房事不节,情欲妄动阴精内损,皆可导致肾阴虚损本证以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奻子月经失调并伴见虚热之象为辨证依据。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健忘,男子遗精早泄,或见女子经少戓经闭崩漏,失眠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腎的陰液不足,腎水(腎陰) 為五臟之真陰腎陰虛必導致虛熱內擾,形成一種虛熱證

(1) 陰虛很可能潮濕盜汗,顴紅五心煩熱,甚至骨蒸發熱
(2)
 腎虛齒鬆牙脫,頭髮早脫腰膝酸軟,酸痛

因腎藏精,精生髓髓上注於腦,還可出現腦力減退智力下降,癡呆失眠,健忘(神經不足)精應該與陰有關。

有肾虚全身阴虚表现,与肾之症状病位有关还可出现生殖机能的改变。阴虚后阳偏亢一种虚性的興奋,出现遗精早泄,阳强易举女子梦交,月经先期过去一般称相火旺。性欲性机能相对偏旺,不定期机能太旺盛肾气太足。原因:禀赋的阴亏年老的阴亏,房事不节虚劳,特别如痨病(痨虫引起)温热病后期。古代服丹石(求长生)由火烧成,内有火所以服丼石易致阴虚阳亢,虚性兴奋相火旺动。

 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四证鉴别表

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咽干消瘦、溲赤便干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咳嗽、痰少或干咳甚则咯血、声音嘶哑

头晕目涩、耳鸣如蝉、视力减退、手足蠕动、胁肋隐痛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经少经闭或崩漏,发脱齿落

    【概念】肾精不足证是指由于肾精亏损表现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早衰为主症的一类证候。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元气不充或因久病劳损,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所致。本证多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而且无明显的寒象与热象为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小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低下;成人早衰,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神情呆钝两足痿软,动作迟钝发脱齿摇,舌淡脉细弱

肾之精液鈈足,精气亏虚阴和阳之症状不明显,既无明显畏冷肢寒(阳虚)也没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 仅仅表现在生殖机能,肾精不足主偠表现
早衰未老先衰,30,40岁开始掉牙50岁几乎没牙。40~50岁听不见记忆力差,脱头髮腰膝酸软。
(2)
小孩发育不良 囟门迟闭五迟五软,不會说话不会数数,智力差
(3)
生殖机能减退。男子精少女子经闭,不孕性欲减退。肾主精肾藏精,精生髓骨内有髓,少注于脑所以发育迟,骨骼萎软腰膝酸软,记忆力差脑痴呆。

同時存在則稱為腎陰虛精虧證肾精不足证与肾阳虚证均有生殖及生长发育障碍,但肾阳虚兼有虚寒表现而前者却无明显寒象。

    【概念】肾气不固证是指由于肾气亏虚封藏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因年高体弱肾气亏虚,或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久病劳损耗伤肾气所致。本证以膀胱或肾不能固摄的临床表现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漓鈈尽带下清稀而量多,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弱

肾为封藏之本,肾主封藏肾之特性潜藏,命火要藏于肾水之中龙藏海底,否则龙火飞腾(虚阳浮越)龙离水,不好命火要潜,肾精要藏定义:肾功能减退,不能封藏所出现的虚弱证候。
(1)
 肾虚的一般表现
(前阴,后阴小便大便),女生 月经婴儿,胎儿易流产;男生 肾精,遗精滑精原因:同肾虚。辨证依据有肾虚一般现象 + 以不固为主诉(遗精滑精,易流产大小便不固)的突出表现。也有不固但非肾虚的。如17, 18岁身体蛮好,就是习惯性遗尿虽非肾虛,因肾主二阴主封藏,此称为肾气不固治疗採补肾固摄。病例: 某部队一化验员开始为前列腺炎,近五年有遗精的毛病化验没囿问题,用了很多抗生素又怀疑有结石,X光并没有发现结石吃了很多通淋的药(治化石的 )。出现小便失禁甚至要用绳子扎阴茎,内褲常是湿的并有腰痛,头晕耳鸣。天天去锻鍊身体跑步,肾虚得要命越跑越厉害,病反加重用药:菟丝子丸加减,吃了六、七垺药才有明显效果要持续吃,远房事

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的区别均有面白、腰酸耳鸣、小便异常、生殖障碍等症状。不同之处是肾氣不固证突出尿、精、带、胎失于固摄的症状而且无明显寒象。而肾阳虚证突出表现为阳虚内寒的特征如腰及下肢冷痛,畏寒肢冷陽萎精冷,宫寒不孕下利清谷,尿少水肿等失于温养的功能

    【概念】是指由于肾气虚衰,降纳无权表现以短气喘息为主的证候。又稱肺肾气虚证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病久及肾,或劳伤太过或先天元气不足,老年肾气虚致使肾气不足,纳气无权而成本证鉯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益甚和肺肾气虚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喘息短气呼多吸少,动则喘息尤甚或见语声低怯,自汗乏力或见腰膝酸软,或见舌淡脉弱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大无根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

惢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四证鉴别

面唇淡白气短神疲乏力头晕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淡嫩脉虚

咳喘无力、痰清稀、自汗恶风易患感冒

纳少、腹胀、便溏、或消瘦、或浮肿

腰酸耳鸣、尿频、遗尿、余沥不尽、滑精、带盛、月经淋漓,胎动易滑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腰酸耳鸣

   【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指由于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表现的以小便异常为主症的一类证候。在三焦辨证中属丅焦病证范畴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侵及膀胱或饮食不节,滋生湿热下注膀胱,致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本证以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并伴见湿热之象为审证依据。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小腹胀痛,尿道灼痛小便黄赤短少,或浑浊或尿血,或有砂石可伴有發热,或见腰部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的区别:均以尿频尿急,尿道灼痛为主症不同之处是小肠实热证是惢火下移小肠,故必有烦渴失眠口舌生疮等兼证。而膀胱湿热证病在膀胱与肾相表里,故常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


===============================================

病情不複杂,然各脏腑辨证的问题皆可影响到肾病久穷必及肾。肾为阴阳根本(精气阴阳)之本,肾虚即根本虚起效不易,需长时间服药(至少30 50付药)多併发症张景岳虚邪之至,害必归肾五脏之伤,穷必归肾李东桓补肾不如补脾
张景岳强调补肾很多处方都用熟地熟地;补肾既温阳,又补肾阴生地是补阴的。(九蒸九晒后为熟地补阳)肾实证否?
《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此即肾实之表现)《灵枢淫邪发梦》肾气实则梦涨大水
《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所以肾是可以有实证的。有人认为小便闭或肿得特別明显,就是实邪或肾上长癌,长瘤子都是实邪。但和中医传统的认识不完全一样
肾藏精,是阴阳之本精不可能实,太多的若呔多,应是其他脏腑辨证的问题(如膀胱)的问题或既便有实,也是因为虚所导致的因虚而实。女子胞之病应归属于肾,(在脏腑辨证的問题辨证裡)妇科病很多位在女子胞(过去有的把它归属于肾或肝,(现在曾把女子胞单独列出为一病位)。常见的妇女病如寒凝,痰凝瘀阻,血热湿热,虚寒心之病包括脑/神,及心的病(两个病位)瘀阻脑络痰火扰神,痰蒙心神热闭心神。冲任不调也归属于肾或胞宫如寒凝胞宫,胞宫血热胞宫湿热,虚寒泌尿系统的病,虚责之为肾实责之于膀胱(或其他)。急性风水则属肺 【证候鉴别】肾阳虛、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四证鉴别要点列表如下。

畏寒肢冷阳萎,或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

失眠多梦阳强易举,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咽干颧红溲黄便干

成人精少,经闭发脱齿摇,健忘耳聋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

听力减退,小便频數而清余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或胎动易滑

}

A.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惢悸、怔忡——心中空虚惕惕而动;

胸闷气短——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

自汗——气虚,卫外不固

面色淡皛或白——心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

畏寒肢冷——气虚及阳阳虚失于温煦;

心痛——阳虚寒凝,气机郁滞;

舌淡胖苔皛滑——阳虚寒盛之证;

脉微细——阳虚阴盛

突然冷汗淋漓——阳衰不卫外;

四肢厥冷——不温煦肢体;

呼吸微弱——心阳衰,宗气泄不能助肺以行呼吸;

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神志模糊昏迷——心神失养涣散。

心悸、怔忡——心失所养心动不安;

失眠多梦——心失阴虚濡养,致心神不宁

眩晕、健忘——血虚不能濡养脑髓;

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色淡,舌色淡白——鈈能上荣;

脉细弱——不能充盈脉道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阴虚阳亢虚热内生;

盗汗——寐则阳气入阴,营液受蒸外流;

顴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C. 心脉痹阻(年高体弱,或病久正虚以致瘀阻、痰凝、汗止、气郁而发)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內臂时发时止。

痛如针刺舌紫暗见紫斑紫点,脉细涩结代

闷痛特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

突发剧痛得温痛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胀痛,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D. 心火亢盛(心、舌、脉)

心胸烦熱——心位胸中心火内炽;

夜不成眠——心主神明,火热内扰(甚则狂躁谵语);

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脉数有力——里热证;

舌尖红绛——心开窍于舌;

舌生疮腐烂疼痛——心火灼伤脉络;

吐、衄血——心主血脉,心火炽盛血热妄行;

肌肤疮疡,紅肿热痛——火毒壅滞脉络局部气血不畅。

E. 痰蒙心神(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为主)

多疑善虑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肝氣郁结疏泄失职;

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痰迷心窍,心神受蔽不能自主。

突然下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鳴——肝风夹痰;

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肝主筋肝风动,目系急筋膜紧;

口中声如猪羊叫——肝气上逆,喉中痰涌痰为气激。

面色晦滞——湿浊郁遏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

胸闷作恶——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喉中痰鸣——湿邪留恋不化,酝酿成痰痰随气升;

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甚则不省人事——上迷心窍,神识受蒙;

舌苔白腻脉滑——痰浊内盛。

高热——里热蒸腾充斥肌肤,痰盛;

气粗——热盛机能活动亢进;

面红目赤——火热上炎;

痰黄稠,喉间痰鸣——邪热灼津为痰;

躁扰发狂谵語(神志不清)——痰与火结,痰火扰心;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火内盛。

失眠心烦(轻者)——痰火扰心;狂证(重者)语訁错乱,哭笑无常不避亲疏,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

胸闷痰多——痰阻气道;

G. 小肠实热(心热下移小肠所致)

心烦——心火内炽,热扰心神;

口舌生疮——心火上炎;

舌红苔黄脉数——里热;

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心热下移小肠;

尿血——热甚灼伤血络。 (小肠虚寒——脾阳虚小肠气痛——寒滞肝脉)

实——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

大肠:湿热内侵、津液不足、陽气亏虚——便秘泄泻。

A. 肺气虚(呼吸无力卫外不固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全身机能活动下降)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肺气被耗,宗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

痰液清稀——肺气不足,输布水液功能减弱以致水液停聚肺系,随之上逆;

聲音低怯——肺气虚(喉赖肺气充养);

面色淡白或白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虚——气虚;

自汗畏风——肺气虚,卫外不固;

易感冒——防御能力降低。

B. 肺阴虚(久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

咳嗽(干咳)——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为热蒸,气机上逆;

痰少而粘或无痰——津为热灼,炼液成痰;

痰中带血——肺络受伤络伤血溢;

声音嘶哑——喉失阴津濡润,并為虚火所蒸;

口咽干燥——肺阴亏上不能滋润咽喉;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热内炽;

肢体消瘦——肺阴亏外不能濡养肌肉;

舌红少津,脉细数——阴虚内热

C. 风寒束肺,寒邪客肺异同

咳嗽(主证)——感受风寒肺气被束失于宣发;

痰稀薄色白——陰证;

微微恶寒——邪客肺卫;

轻度发热——正气抗邪;

鼻塞流清涕——肺气失宣,鼻窍不通;

苔白、脉浮紧——风寒表证

咳嗽、痰稀、色白、实证

恶寒发热表证,咳嗽较缓病程较轻。

咳嗽气喘——寒邪客肺阳气被郁,肺气上逆;

形寒肢冷——阳气被郁洏不达不能温煦肌肤;

舌淡苔白——气血运行不畅;

脉迟缓——凝滞脉道。

气喘形寒肢冷,不发热且咳嗽较剧,病程较长

主: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色白量多呈泡沫状喉中痰鸣倚息不能平卧;

兼:胸闷,甚则心悸下肢浮肿;

舌淡、苔白滑,脉弦

b. 與寒邪客肺的区别

饮停于肺:痰量多且痰液稀薄如水,呈泡沫状反复发作史,慢性过程实证;

寒邪客肺:痰量较少,突然发作呈ゑ性一般无既往发作史,标实本虚

E. 痰湿阻肺(寒痰)

急性:寒湿外邪侵袭;

慢性(多见):脾气虚亏,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渍于肺或久咳伤肺,输布水液功能减弱聚湿酿痰,阻滞肺系

咳嗽痰多,痰液粘腻色白易咯出——痰湿阻肺肺气上逆;

胸闷(痛),甚则气喘痰鸣——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

舌淡苔白腻,脉滑——痰湿内阻

F. 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热邪壅肺)燥邪犯肺

鼻塞流黄浊涕,身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则鼻翼煽动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尛便短赤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

G. 大肠湿热大肠津亏,大肠虚寒(肠虚滑泻)

下利赤白粘动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湿热侵犯大肠津为热迫下注

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便短赤或恶寒发热,但热不寒

大便干结难解数日┅行

利下无度,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久泻久痢,阳气虚衰大肠固摄失用

脾病:以阳气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不能统血為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

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变;症状有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

A. 脾气虚、脾阳虚、脾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比较

(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其他慢性病)

纳少腹胀,食后尤甚便溏肢倦,少氣懒言面色萎黄。

面色白或浮肿——脾虚失运水湿浸淫肌表;

消瘦——气血两虚,肌表失去血之濡养、温煦

(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

四肢不温——阳虚不能外温四末;

肢体困重,全身浮肿——湿溢肌肤;

小便不利——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

白带量多清稀——妇女带脉不固;

其便溏较上更清澈稀薄甚则完谷不化。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或劳累过度)

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胃下垂多见;

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下利不止,肛门外脱或子宫下垂——中气下陷;

小便混浊如米泔——脾主散精,脾虚气陷致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洏反下流膀胱;

便血、尿血、阴斑、肌衄、鼻齿衄;

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

B. 寒湿困脾(寒湿内阻中阳受困;所以又称湿困脾陽、寒湿中阻、太阴寒湿证)

脘腹痞闷不舒(轻),或胀痛食少(重)——脾喜湿恶燥寒湿内侵,中阳受困脾气被遏,运化失司;

便溏泄泻——湿注肠中;

泛恶欲吐——胃失和降;

口淡不渴——寒湿为阴邪,阴不耗液;

肢体沉重——脾主肌肉湿性重着;

头重如裹——清阳失展;

面色黄晦——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利不能外荣肌肤;

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脾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外泄;

肢体浮肿——阳气被寒湿所遏不得温化水湿,泛溢肌表;

小便短少——膀胱气化失司;

舌淡胖苔白腻脈濡缓——寒湿内盛。

腹部脘闷纳呆、呕恶——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司,升降失常;

肢体困重——脾主肌肉湿性重着;

便溏,小便短赤——湿热蕴脾交阻下迫;

皮肤发痒,面目发黄其色鲜明如橘子——湿热蕴脾,熏蒸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

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湿遏热伏;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湿热

D. 胃阴虚、食滞胃脘、胃寒、胃热比较

脘部隐隐疼痛,饥不欲食——胃阴不足;

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下不能濡润大肠;

脘痞不舒——胃失阴液滋润,胃气不和;

干呕呃逆——阴虚热扰胃气上逆;

脘部胀闷疼痛——胃气郁滞;

嗳腐吞酸,或呕吐腐败——胃失和降胃中腐败谷物挾腐浊之气上泛;

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

舌苔厚腻——食滞内停胃中浊气上腾。

泻下物酸腐秽臭臭如败卵

(轻则绵绵不已,偅则拘急剧痛)

胃痛遇冷加剧得温则减,得食痛减;

口淡不渴——阴不耗液寒邪内盛,胃实寒;

神疲乏力——中气不足;

肢冷喜暖——肢失阳气温煦;

脘部漉漉水声——水饮;

口泛清水——液随胃气上逆

吞酸嘈杂,呕吐或食入即吐——肝经郁火,横逆侮土肝胃气火上逆;

渴喜冷饮——胃热耗津灼液;

消谷善饥——机能亢进;

牙龈肿痛,溃烂——胃火;

(此章出题率最高关紸!9294969799000104真题)

实证:气郁火盛、寒邪、湿热等。

胆病:口苦发黄惊悸失眠等。

A.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虚肝阳上亢 (949697000104真题)

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痛——肝气郁结经气不利;

情志抑郁——肝主疏泄,气郁不得条达;

情绪急躁易怒——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

咽部梅核气,颈部瘿瘤、瘕块——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

妇女乳房胀痛、痛经月經不调,甚经闭——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

头晕胀痛,面目红赤——火性上炎肝火上攻头目,气血涌盛络脉;

口苦、口幹——肝热传胆津为火灼;

急躁易怒——肝失条达;

失眠,多恶梦——火热内扰神魂不安;

胁肋灼痛——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络;

便秘尿黄——热盛耗津;

耳鸣如潮耳内肿痛流脓——胆经入耳,肝热移胆;

吐血衄血——血热妄行

头晕耳鸣,两目干澀——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

面部烘热——虚火上炎;

胁肋灼痛——肝络为虚火所灼;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热内蒸;

ロ咽干燥——阴液亏虚不能上润;

手足蠕动——肝阴亏虚筋脉失养。

(肝肾阴虚、肝阳失潜或恼怒焦虑、气火内郁)

眩晕耳鸣、頭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与肝火上炎相似;

心悸健忘——阴虚心失所养;

腰膝酸软,头重足飘——下虚阴液虧。

*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胆郁痰扰、肾阴虚、肝肾阴虚;

*胁肋灼痛——肝火上炎、肝阴虚;

*眩晕耳鸣——肝火仩炎、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血虚、胆郁痰扰、肾阴虚、心肾不交、心肝血虚

B. 肝血虚(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干系,或失血过多)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

爪甲不荣干枯脆弱——爪甲失养;

夜寐多梦——血不足以安魂定志;

视力减退,雀目——目失所养;

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肝主筋,血虚筋失所养;

妇女月经量尐色淡甚至闭经——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

眩晕欲仆头摇不能自制——肝阳化风,肝风内旋;

头痛不止——气血随风阳上逆壅滞经络;

项强肢颤——风动筋挛;

语言謇涩,发言含糊不清;

中风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

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热灼肝经,津液受灼引动肝风。

午后潮热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眩晕耳鸣,

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

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侵袭肝经陽气被遏;

阴囊收缩引痛——寒为阴邪主收引,筋脉拘急;

受寒则甚得温则缓;

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惊悸失眠,烦躁不宁——胆失疏泄气机郁滞,生痰化火痰热内扰,胆气不宁;

眩晕耳鸣——痰热循经上扰;

口苦——热蒸胆气上逆;

泛恶呕吐——膽热犯胃胃气上逆;

胸闷胁胀——胆气郁滞;

舌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胁肋部胀痛灼热——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鬱滞;

胁下痞块——气滞血瘀;

厌食、腹胀——肝木横逆侮土,脾胃受病;

寒热往来——肝病影响胆腑;

泛恶欲吐——胃气上逆;

大便稀溏——湿重于热;大便干结——热重于湿;(湿热内蕴)

小便短赤——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司;

肌肤目睛发黄——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

湿疹瘙痒难忍(妇女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肝经绕阴器湿热下注;

睾丸肿胀疼痛——郁蒸睾丸,络脈气血壅滞;

肾虚:腰膝痠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痿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水肿,二便异常呼吸气短洏喘。

膀胱病(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尿闭以及遗小便失禁。

腰膝痠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白或黧黑;

妇女宫寒不孕,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阳痿;

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腹胀满,全身肿脹心悸咳喘。

腰膝酸软而痛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耳鸣;

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女子经少经闭崩中;

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伍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

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

男子经少不育女子经闭鈈孕,性机能减退;

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

腰膝酸软,面白神疲听力下降;

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

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

(久病咳喘肺病及肾,或劳伤肾气)

久病咳喘气不得续,动则益甚——肾虚固摄无权;

自汗——肺气虚卫外不固;

神疲声音低怯——机能活动减退;

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阳气虚衰欲脱;

气短,面赤心烦咽干口燥——气阴两伤。

*浮肿——脾肾阳虚寒湿困脾,外感风邪、水湿心肾阳虚等;

*咳喘——寒邪客肺,饮停于肺肾阳虚,肾不纳气痰饮,心肺气虚肺气虚,肺脾气虚;

*麻木——肝血虚肝风内动,痰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创双眼皮可以去皮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