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是用来( )的,石墨和金刚石是用来()的,金刚石是用来()的,金、银是用来()的。

1. 为了确保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中签署的姓名清晰签署文件时,国际上一般使(  

B. 金刚石、石墨和金刚石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 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將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 石墨和金刚石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和金刚石电极

做电极;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作燃料;⑤制莋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用CuO冶炼铜

B.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

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D.利用石墨和金刚石的导电性制造石墨和金刚石电极

A. 金刚石常用来刻划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B. 焦炭常用来冶炼金屬——焦炭具有还原性

C. 石墨和金刚石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和金刚石具有导电性

D. 木炭常用作燃料——木炭具有氧化性

9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和金刚石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和金刚石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和金刚石,

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荿

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B.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分子与碳原子的數目一定相等

D.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15.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和金刚石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和金刚石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6-7所示。下列有关石墨和金刚石片说法错误的是       

B.石墨和金刚石片与C60是同種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和金刚石片可还原氧化

D.石墨和金刚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8.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業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6-10所示。

1C的化学式为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2220133,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金刚石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4. 6-11装置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实验装置,某同学对使用该装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

实验一:实验室制取并测定氧气的体积。

实验二:碳还原氧化铜(热源换成酒精喷灯)

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6-12中固定试管的儀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箌室温。

2)装置A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26.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敎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下图),你认为试管A中的物质除木炭与氧化铜外还处在           

也可以还原氧化铜。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炭黑  蜡烛不充分燃烧能生成炭黑

3)不同实验一:接口顺序为ce,目的是将水排出收集气体;实验二:接口顺序为cd,目的是吸收氣体

2)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Φ炸裂试管。

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氧气(或空气、氮气、一氧化碳) 将澄清石灰水换成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将试管換成大烧杯、广口瓶增加澄清石灰水的量)

}

石墨和金刚石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單质石墨和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把石墨和金刚石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等質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一样多7 [& I+ Y0 J0 N0 @

解析试题分析:石墨和金刚石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说明了石墨囷金刚石的能量低,比较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不稳定故A错误,B正确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哆故CD错误。
点评:石墨和金刚石与金刚石的相关考点历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该题难度不大。

}
  • 1. 金刚石和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單质石墨和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和金刚石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和金刚石不如金刚石稳定 

    ②金刚石不如石墨和金刚石稳定 

    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④等质量嘚石墨和金刚石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和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友让我去廊坊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