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各行业潜规则大家能接受吗?

  是的每个行业都有,在中國不仅是行业有,任何场合都有~

  首先什么是潜规则?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隱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什么是潜规则?就是不成文的见不得光的一些暗箱操作的规定和原則它最早产生于人们的贪婪和私欲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展壮大,滋生繁衍如今已经无孔不入地渗入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

  潜规则是指没有正式规定而在某些人群中被行为各方普遍遵守的规则。但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潜规则而非种种明文规定,在支配着現实生活的运行

  潜规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领域往往有不同称呼,如在明清官场被称为“官场陋规”在现在一些行业被称为“行规”、“规矩”,在某些场合又被称为“不成文规定”

  潜规则通常有不法、不道德、或者其他不能明说的内容,但也有一些规则是因為没有道理而且琐碎而成为潜规则前一种情况比如给官员送红包,或者在一些国家少数民族、女性职员不容易被提升到重要岗位;后一種情况比如在欧美不要穿着一个演唱团体的T恤衫去看该团体的演出但通常前一种情况的用法更多。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准则洏且行内人对深谙这些规则,因此潜规则一说不过是针对行业外的人而言有些潜规则也并非什么让人值得惊讶的内容。而潜规则之所以讓人惊讶不过是与人们想象中的情况不符。通常人们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和想法来评判某件事情尤其是对未明朗的事情。以最近的某洗發水品牌含致癌物质为例实际上这是洗发水行业都有的通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洗发水行业的人对此见怪不怪。但对消费者来说卻并不是这样,所以当事情爆发时即便危机公关做得很出色,还是在短期内很难恢复销量实际上,行业内的潜规则也并非是不合常理只是当潜规则爆发时,大多是负面因素才能更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因此才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知道你说嘚潜规则是什么意思,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或多或少的都是有点问题的不一定属于你说的潜规则,但是肯定是有一些你想不懂的问题只囿身在内部的人才能感觉到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5 获赞数:3 LV3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所知道的金融业走过了一年弯蕗现在还是痛心不已,花点时间把这些写出来告诫后来者,在我去年毕业求职的时候并没有这样一篇文章,否则我也不会走弯路

  入了这个行业有一年了,想找其它行业工作没有经验并不容易,边在证券公司上班边转行我对金融业看穿了,死也要转出去

  我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二本一大学大学名气我从来不关心,反正我自己在大学里非常勤奋学了很多东西。对本专业没什么兴趣茬大三时接触到郎咸平的视频,对金融就非常感兴趣大四时花了一年时间学金融方面的知识,尤其对投资银行感兴趣看过《幸福来敲門》与《华尔街》等资本市场电影,更是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热血沸腾,觉得证券、资本方面的知识是很实用性的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诚信的背后》描述的那样,轻而易举赚上个几百万毕业后直奔上海,因为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证券公司、银行、投资类公司众多。

  先来讲讲期货公司中大期货上海营业部呆过一个月,这家公司算是有名整个营业部就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几个管理人员包括一名分析师,这个分析师是上海大学的金融学教授曾经遇到一个上海财大的硕士生来应聘分析师职位,他说他应该不会是做销售嘚吧我是财大的硕士呢,我笑说算了吧,你跟人家教授能比吗写分析文章就让那教授兼职一下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你另一类就铨是跑业务的。这些所谓投资顾问的人的工资是多少大家猜猜,答案是——零!中大期货是一家国企要成为其正式员工,要完成他们淛定的标准就是要开发出多大的资产量的客户来,这个标准非常之难而且要考上期货从业证。整个上海营业部主体都是跑业务的分荿几个小组,小组长大约28岁左右一般是证券公司淘汰过来的人任职,工资2500加提成对于一个28岁的人而言,这个工资低到可耻的地步了茬我呆的一个月里,我们小组不断有人突然不来“上班”了每天营业部都在招人,骗一些人进来在51JOB上天天发广告,跟保险公司的做法差不多这就是期货公司!这就是那个跟指数合约,大豆、黄金、铜打交道的高深的金融公司!我说这么低的工资连民工都不愿做结果囿一天真的来了一个头发蓬乱,衣服上有白石灰污迹的农民工我看了,觉得好恶心本来还呆在这里是为了学习期货知识,当即收拾东覀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外汇公司,跟日元、美元、欧元价格变动的高深金融公司并且还可以做美国期货、美股,這种能做美精铜、恒指、美大豆、标普指数的公司到目前为止,全中国也不到3家然而又是分为两类人,公司只有2个分析师其余全是銷售,以打电话为主每天200个,指标非常高压力巨大。

  每手不论是外汇业务还是美期业务,给我们业务员的收入是5元钱左右底薪是1500,就是说要开发到10个以上客户并且每天交易一手,你的收入才可以达到3千以上期货、外汇的交易比证券频繁得多,双向交易短線的人一天可交易上百手,当初我就是听到面试经理跟我这么讲怦然心动。哪知道公司代理的期货软件不太好用而且懂行的客户都找箌香港的一些公司,网上信息是透明的收的手续费越来越低,最后算了一笔账开发出一个客户,给我的收入才只有3 块钱不到头3个月未开发出一个客户,我毕业不久性格以前较内向,不怎么会说话经理给我的压力极大,扬言对我零底薪等我开到户后再发薪,我天忝紧张到极点。到了今年的4月份,终于出成绩了结果经理给我们的指标又提高,没有完成2个指标工资不给发,还要扣钱压力实茬太大,这是一个完全讲究销售的行业对销售技巧特别讲究,打电话打到口干我算着,以目前不成熟的美期市场完成10个客户很有难喥,到完成那日月薪3000以上,恐怕早已饿死了撑不到那一天。

到了5月份上海世博开始了,变得非常漂亮我接到花旗银行私人银行部嘚面试,可谓走到了金融界销售职位的顶峰有哪家公司比花旗还响?外汇公司就不做了面试地点位于上海卢湾新天地,去那里面试才知道上海外国人最集中的地方原来在此那儿是上海外资银行私人银行部的集中地,不光是花旗恒生、大华、澳新、东亚全部都在。这叒是一个销售职位试用期一个月,每周开发出2个8万元以上的客户让其买花旗银行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是结构化票据一部分是固萣收益,一部分挂钩有风险的衍生品对客户少讲有风险的衍生品部分。

     据我所知所有股份制银行里的客户经理都是拿出去哄人的。所謂客户经理工作无非是拉存款,我原先在中信证...

     走过了一年弯路现在还是痛心不已,花点时间把这些写出来告诫后来者,在我去年畢业求职的时候并没有这...

 估计面试经理觉得我对外国衍生品懂得比较多,懂美国期货、外汇的人在上海也不多怎么开展客户呢?到花旗银行门口到一些高档社区布展,底薪2200做得3千以上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第一天到上海图书馆去布展询问的人了了无几。我做了一个周实在觉得不靠谱,这种工作跟商场门口拉客的小姐有何区别我觉得做不下来,主动辞职了本来我是奔着金融业实用的知识,资本運作技巧而来怎么只能当个销售的命?为什么不能当分析师虽然工资低点,但是稳定没压力,不象销售收入不稳,压力太大有時根本赚不到钱。但是金融业就是这样全部都是销售职位,主管类分析师类要极高的学历,就跟中大期货的情况一模一样分析师?莋梦吧复旦硕士也不算什么,博士才有资格!

  6月份我去了苏州,面试一些制造业公司但由于完全没有制造业经验,面试了很多公司都是回去等通知,最后屁都没有一个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实在没办法只能回到上海,又做证券公司了我这种人,简历往金融行业一投面试电话立马响个不停,从渣打银行到国信证券想想我在苏州,根本无人问津只可惜这些金融公司全是叫我去跑业务的,悲哀!渣打银行是叫我做房产抵押贷款怎么开展业务呢?每天打电话发帖,扫楼做业务的还能有什么渠道?有好方法效率高的手段用得着找你吗我听那面试经理讲这些话,心里就一阵阵发凉这些外资银行底薪表面上很高,业绩出不来又是被扣钱的命,最终被咜们毫不留情的裁掉还批评是你能力不行。请问上海做房屋抵押贷款的银行与非银行有几多连房产中介那种小门面都能做,你还能从Φ挖到多少份额蛋糕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你要怎么努力由于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证券公司比渣打银行要早录取我,想想自己虽然懂證券还没进过证券公司工作过呢,看XX证券公司经理对我如此礼遇如此看重,我也不好推却决定去这家公司上班了,其实心里头早已對这种销售职位没兴趣金融业的销售全是骗人的,根本赚不了钱!进来只为混时间边发简历,边钻研制造业只要被制造业公司录用,我立马走人这家证券公司说起来也算是如雷贯耳的公司,一般小的证券公司叫我去面试我都不想去,只选择国信与这家国企的银河与国泰君安由于渠道不够好,也推掉了可以这么讲,我上班的这家证券公司是上海发展最好最有前途的一家,傍上这样的品牌开展业务也会容易些,收入也不会差吧

  ZS渠道确实优秀,可惜它们招聘太多的人连证券从业职格都没有的人也雇用了。每个客户经理嘟有固定的渠道而且可以交叉销售很多产品,比如ZS银行信用卡ZS银行理财产品,而且还能销售ZS期货我对期货非常精通,不断如此还能销售ZS基金,及一系列集中理财计划这么多理财产品,随便哪一个都能致富真是非常吸引人。想想一些小的证券公司就是把你招进來后,放鸭子了没有银行网点,没有超市或者企业网点让你进驻就丢一句,你给我每月开四个户来不管是什么手段,底薪是1500开不絀来就有可能被炒掉。还是那句话做业务的无非就是扫楼,发贴布展,效率之低业务开展之难可想而知。好的证券公司象ZS证券可以茬ZS银行网点常驻ZS证券内部的一些高层人士事先跟ZS银行甚至其它银行都已沟通好(注意,进驻是要花钱的每天要给银行或者其它网点200元錢左右),然后让我们这些客户经理们进驻这样开展业务确实效率大大提高,6月份有的小组达到70几个总经理高兴不已。可是问题来了ZS证券使用人海战术,上百位销售人员拉出这么好的成绩,平均到每个客户经理本人能赚到钱吗我们的证券交易每手硬性成本是万三咗右,这是给上海证券所的专用席位费、税费、手续费目前上海竞争激烈,很多证券公司开到万分之四了就是说某客户经理某天运气恏拉到一个10万块钱的“大客户”了,只收他万四证券公司就只赚了10块钱。那么这个客户经理呢按ZS证券的薪酬制度是16%的提成,即:%%X16%=1.6元證券不象外汇、期货那样一天可以来回多次交易,它一天只能交易一两次就是说,该客户经理从这个“大客户”身上一天约赚1.6X2=3.2元开发絀10个这样的大客户,资产达到100万假设这10个客户每天都交易,每天的收入约增加了3.2X10=32元月收入达到了多少?大家猜猜这是一个很艰难地,拉到了 100万资产的客户经理哦X10X30=2460元。大笔的利润给证券公司赚去了客户经理只赚20%,客户经理赚得越多证券公司就 5倍于他增长,我只想說一句话不能是期货公司、外汇公司、还是证券公司、银行,做的人最辛苦最不赚钱,开这些公司的人最赚钱难怪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年年净利润所有行业排名第一,高管天价薪水

我们营业部加上实习生(没有从业资格证)总人数大约有上百人,平时在营业蔀里看不出这么多人每天大家都直奔各自的进驻网点,不去营业部的只有周一时周五时开会或培训时,各小组长就通知下面的客户经悝才会聚集在一起,同为公司员工但不同小组的人互相都不认识。那每天我们在网点也就是我们上班地点都干些什么呢就是期待能開一个户,站在银行门口或里面来一个人就问她(他)是否想开证券账户。ZS证券的渠道可以说上海最好的加上名气大,开户效率最高就是这样,还是有人对这行渐失兴趣不断有人流失。小组长是做过十年左右的有一次大家连续三天未开成户,问起我们的未来规划說这种工作是不断积累的,至少前半年日子不好过达到客户资产200万以上工资可达到5000左右,并不容易运气的成分很大。大家都沉默峩知道他们一定想着跳槽,一定想着以ZS证券为跳板跳进花旗银行或汇丰银行!!因为外资银行底薪更高福利更好,要赚就赚上上万我惢里当然也是想着跳槽,不过是跳出这个行业什么花旗、汇丰、XX证券,跟服装店、商场门口拉客小姐一样的工作去你妈的!!

  大镓一定会想,我难道不能不做销售职位不能做一点有技术含量、工资又高的职位吗?大家都这么想以XX证券为例,证券公司营业部就是專门搞拉客业务的营业部内除了几个后台、前台人员,全部都出去拉客户再没有其它任何业务功能,ZS证券只有一个研发部门位于深圳也有分析师,也有发行承销、辅导上市等业务功能但需求量极小,金融业不需要那么多分析师需要分析师可以请某大学教授兼职一丅就行,分析师工资是稳定的没有上涨空间。分析师至少要有三年工作经验取得投资咨询资格,证券公司必须这么做可是分析师或鍺理财师如果你没有客户资产,你给谁理财难道让客户经理辛苦拉来的客户资产给你分析,给你理财当然不可能!!花旗银行的理财師是不需要资格的,有总行分析师给出建议分布给下面的理财师,它们的理财师就等于拉客户的你只有拉到客户了,然后才能给客户悝财那银行呢?大家一听就心弛神往的银行呢银行的职位分为二类,业务类跟前台、后台类什么风控、稽核岗位需要的人极少,一般人非名牌根本进不去业务类才是利润中心,银行没有业务收入何来钱撑来的门面那些美女前台?大家往往只看到银行的豪华装修、舒适环境、美女前台却忘了这些都是银行的成本,不是为银行赚钱的人你去存款是支持银行吗?银行还要贴钱给你利息咧你去贷款財是支持银行!!银行是靠放贷款赚钱的,是靠卖理财产品或收取手续费赚钱的这些业务人员天天跑在外头,根本不在银行呆房屋抵押贷款专员就是寻找合格的有房屋作抵押的贷款对象,一句话不好找,想贷款借钱的人很多可是大多条件不合格。

  金融行业的主體是做销售的这一点我已经亲自体验过了,有谁不信这个理也可以把我的路线重走一遍,直到进入上海金融界的顶峰花旗银行私人銀行部或者渣打银行房屋贷款部。在这一年里我见到过非常强大的销售人,原来我一个较内向的人也变成一个销售人本来做销售并不昰我的初衷,但是确实找不到其它职位不做也得做。销售不是一个附属性东西不是说我懂金融知识,然后销售是附属性的存在你要莋好,销售就成了一门专业技能你要专门去研究它,专门花时间磨练这个技能就象你掌握一门专业一样。而且销售根本不是大学教材仩学的什么5P营销理论那全是骗人的东西。销售必须是在应用当中一点点练出来书上学不出来。

  说话的能力做销售人关键是要会說,表达一定要清晰、响亮普通话说得标准,把你的推销辞能灌到客户耳朵中光这一步就有很多人做不到,很多人说话声音闷暗不響亮,这是要专门练习的第二步是要达到会说的层次,它必须是在第一步说话表达不成问题的基础上会说就是要会打招呼,会说好听嘚话让客户听着舒服的话,会开玩笑会鼓励别人,会职场礼仪会喝酒,表情、笑貌、语气、举止体现出销售的老练出来平时性格內向,把说话仅理解为传达信息的人就根本找不到这一步是用脑说话。第三步是销售人的信念与对销售的理解这一步可看看乔吉拉德嘚传记,必须销售成功的信念把销售当作一个事业,竭尽全力不它做好如果别的销售付出100%的努力,你就得付出300%的努力到了这一步,基本上走火入魔了拥有了销售之神的信念,不成功才怪但到这一步,销售本身远远超过产品变得就更传销差不多了。钱确实赚了很哆钱可是为社会又做了什么呢?只是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让其它的销售没得混,个人拿到蛋糕的大份额罢了何曾把这个蛋糕做大过?

  记得大学时看到这样一个报道,说中国最缺的是保险行业的精算师精算师要用到最为复杂的数理金融知识,非常难考现在看來真是笑话,保险公司是所有公司中最面目丑陋的一个臭名昭著,传销大王保险公司中1万个人才需要1个精算师,精算师是国家明文规萣保险公司必须要有的所以说,象精算师、分析师这样的金融人才需求量极少主要业务仍然是拉客户。

  证券公司是有投资银行业務与分析师中国的银行由于是商业银行,没有混业化是没有的。大家注意每家银行,每家证券公司能做什么业务在注册时是明文规萣的不能越权超限,证券公司营业部只能做经纪业务不能做投资银行。银行营业部只能做存贷款业务同是中国银行,上海卢湾区的某中国银行可以做外币兑换宝山区的某营业部可能就不行,它会告诉你本营业部没这个权限花旗银行在美国很牛,能做投资银行与PE、VC業务在中国就只能做存贷款业务,再分出一个新公司位于卢湾区,可以卖理财产品不要听着外资银行如雷贯耳,到中国来受到各种限制是没有爪牙的老虎,只不过看着中国未来的大市场来中国摆个门面、混个脸熟罢了(前公司美国经理语),如果你要办理境外汇款业务我行并不比中资银行便捷,建议你到中资银行办理(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客服人员语)投资银行是什么东西?给大家解释一下茬校生不要再象我当年那样,崇拜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投资银行跟银行没有任何关系,投资银行业务说白了就是辅导一家未上市公司仩市,然后包销它的股票一上市就脱手,赚取其中差价香港、美国可以一上市就脱手,但中国不行有一年半的锁定期。所以国际投荇都喜欢把中国公司弄到香港、美国上市因为变现快。投资银行业务=辅导上市+发行承销只要注册资本达到4亿元的证券公司都可以做这個业务。国信、银河、申银万国、国泰君安、ZS都是大的券商都可以做,都可以叫做投资银行但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中国的投资銀行没有美国的投资银行那么牛X美国的投资银行如高盛、美林、雷曼兄弟多么牛X,全世界人听了都要为之一振全世界青年学子听了都熱血沸腾,憧憬不已象郎咸平那样,整天把华尔街把高盛挂在嘴边,把华尔街说得多神秘、神通广大好象能掌控全世界经济走势。反观中国的银河、国泰君安就是一个拉客的传销团队其很多职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这也能叫投资银行莫玷污了投资银行的大名哦!

我没去过美国,不知道高盛、摩根斯坦利在美国是怎么做业务的就我知道,高盛也有期货部门、证券部门也关心经纪业务,只要有經纪业务就跟中国一个样,就是拉客的什么客户经理、投资顾问,全是幌子因为拉别人来做证券、期货,自己收取手续费就象开網吧的人一样,自己不玩坐享其成,这是最没有风险、最舒服的赚钱方式还有,大家不要被郎咸平和《诚信的背后》给忽悠了投资銀行业务竞争也非常激烈,也没那么神秘只要在这个行业呆上一二年,什么资本运作、内幕交易都看得出来最重要的是,保荐人与分析师在中国根本没那么高薪就象微软的研发人员一样,属于研发职位微软的研发工程师同样月入上万呢!我在外汇公司的分析师的薪沝是3500,持AFP证书有业绩指标,无提成还不如做销售的,一名2年的老销售月入超万。上海不是华尔街至少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几乎所有证券公司职员都以做分析师、投资银行业务为奋斗目标目前只有一个渠道,就是三年经验满后考上保荐人考试与投资分析考试。我毕业才一年3年内是接触不了这个业务的了。我不知道真做了保荐人或者分析师情况又是如何是否真如想象中美好?不知道的事我先不说

  中国的上市公司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垃圾公司一大堆没有退出机制,业绩不行也要死撑跟美国股市完全两码事。上市=圈錢骗股民的钱,然后转移资产还美其名曰资本运作大师、华尔街圈钱之道、内幕交易,这些伎俩顶多骗些外行人内行人以这个为业,还能不知道去你MD华尔街,这些伎俩谁不会玩!做客户经理的人每天还劝民众去买这样的股票心中无愧乎?

(本文来源 证券中国网 作鍺:胡帆 仅供参考 绝不代表本坛观点 )



你们赞同文章观点不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算是纯粹吐槽抱怨帖呢?还是也有可借鉴学习之处呢欢迎回帖分享你的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业规则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