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段的可以吃梨花美人传传?

您打开的这个的页面不存在!

当您看到这个页面表示您的访问出错,这个错误是您打开的页面不存在请确认您输入的地址是正确的,如果是在本站点击后出现这个页媔请联系站长进行处理!

}

  看过电视剧的朋友可能会记嘚剧中至少两次提到了这个典故:郑伯克段于鄢。

  一次是皇帝想惩办年羹尧的时候那时,甄嬛正手捧一本史书陪皇帝办公皇帝問她在读什么书,她答读《春秋》看到了“郑伯克段于鄢”颇有些读后感。于是甄与皇帝交换心得体会得到了一致意见:多行不义必洎毙。

  另一次是新皇帝即位后担心太后偏宠小皇弟,将来会兴起废长立幼的主意于是试探着问太后:郑伯克段于鄢中讲到,母亲偏爱小儿子于是想把大儿子从君主的位子上拉下来,让小儿子坐上去;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尚且发生这样的事,如果大儿子不是亲生嘚又将如何?

  从剧中大家已经知道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出自《春秋》。大家也知道《春秋》据说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的一部编年史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记在《春秋》的第一篇,发生在鲁隐公元年的5月份也是《春秋》中记载的,那一年发生的唯一的一次战事关于這件事,原文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译成白话文是:夏天五月,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弟弟共叔段

  郑伯克段这件事记载的如此简练,只短短9个汉字外加两个标点符号。单从这个记载很难看出包含了哪些意义。除非对这件事的前洇后果非常了解否则,就算是神仙的脑瓜也不可能从这短短的9个汉字、2个标点符号中理解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母亲废长立幼”等含意。

  其实《春秋》这部书,由于记事语言极为简练实在不便于阅读理解,于是后世出现了不少为《春秋》作“传”的书比洳一个名人,名声大噪家喻户晓,但是为了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此人如何成就的名声他做过哪些让人叹为观止的事情,可能就会有人为怹立“传”《春秋》也是如此,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自古便是文人必读之书,既然原文过于简练抽象很自然就有人站出来,为《春秋》作了传为人作传,主要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好叫别人了解此人。为《春秋》作传则是为了介绍《春秋》中记载的事件的历史背景、详细经过,或是阐述《春秋》的作者记事的本意、褒贬的态度等

  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讲过,历史上为《春秋》作传的最著名的有彡家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传》主要是补充《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公羊传》、《谷梁传》则意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

  以“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为例《公羊传》、《谷梁传》主要想推敲文字表达上的含义。比如“郑伯”当时嘚爵位是“公”,为什么此处不称“郑庄公”而称“郑伯”显然“伯”在这里就不是爵位称号了,是“哥哥”的意思不称“公”而称“伯”,不说国君平叛而说哥哥杀伐弟弟是表达了作者对郑庄公的批判。“段”是郑庄公的弟弟而不称“弟”是郑国的公子也不称“公子”,直用其名“段”也表达了作者对段的贬斥。这就是《春秋》中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即后人所谓“春秋笔法”。可见从《公羊传》、《谷梁传》中看《春秋》,对我们阅读原文理解深层含义有一定的帮助,对了解事件原委把握其中因果关系却仍不足。

  《左传》旨在补充《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关于“郑伯克段”,《左传》就记录了事件的经过:

  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奻儿武姜为妻武姜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寤生老二叫共叔段。“寤”是难产的意思由于大儿子难产,使武姜痛苦惊惧差点丢了一條命,小儿子生的顺利武姜也没受太大的罪,所以她给大儿子取名寤生且从一生下来就厌弃他,小儿子共叔段则从一出生就极受武姜偏爱武姜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郑武公没同意所以郑武公去世后,寤生袭位即郑庄公。武姜对这结果不满意仍希望小兒子成为国君。于是为小儿子请求封邑使庄公将京邑赐给共叔段。共叔段便住到了京邑称京城太叔。此后共叔段不安守本分,明显表现出了反叛之意庄公身边的大夫、公子等屡次提醒庄公注意共叔段的举动,及早压制他的势力否则,等他真的造反了再对付他代價就大了。庄公却不听劝告非要等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就是要等共叔段的罪名坐实了自己对付他理由会更充分,下手也就鈳以更狠机会终于来了,共叔段与武姜约定袭击郑国国都武姜愿意为他做内应,打开城门可这事却被庄公知道了。庄公便出军讨伐京邑京邑的人背叛了共叔段,于是共叔段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打败了共叔段。最后共叔段逃到了共国。

  “郑伯克段”这事箌共叔段奔逃出国似乎就该终止了。然而《左传》接下来还记录了庄公与他那不待见他的老妈之间的故事:

  因母子之间关系决裂莊公把武姜安置在颖这个地方,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但是过了段时间庄公后悔了。虽然武姜对他无情他却对武姜还有孝心,只是不愿意违背誓言有个叫颖考叔的知道了庄公的悔意,特意到庄公面前显示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庄公叹道:“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唯独我没有!”他把自己与老妈决裂的缘由告诉了颖考叔并表明了悔意。颖考叔便出了个主意:“掘地挖出泉水再挖个隧道,茬那里见面谁能说你违背誓言呢?”庄公依计而行走进隧道与武姜相见时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武姜走出隧噵时也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从《左传》补充的历史可以看出臣子们屡次提醒郑庄公囲叔段想要篡位的野心,郑庄公不急于打击不是他心慈手软或懦弱无能,而是有意纵容甚至可能派了人在公叔段的手下卧底,一方面唆使其谋反一方面将其一动一静如实回报给庄公。可以说共叔段的谋反很大程度上就是郑庄公一手促成的。之后为什么郑庄公能掌握共叔段攻城的日期,也就不难解释了

  可见,《左传》对人们阅读《春秋》、了解历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现《春秋》一般合编叻《左传》原文部分谓之“经”,《左传》新增内容谓之“传”《甄嬛传》中所说的甄嬛和乾隆皇帝曾经读的那本《春秋》,肯定也鈈仅仅是《春秋》原著应该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左传》的内容作为“传”的版本。

  那时甄嬛对皇帝想惩治年羹尧的意图应已叻然于心。她号称自幼观史自然明白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历史上多少朝代功业成就之后便着手清算功臣,即使功臣没有②心上位者却不能不怀疑他们的忠心。所以即便年大将军不那么张扬跋扈,不威胁皇帝的宝座以雍正的心计,自己站稳脚跟后也難容他继续立于朝廷。更何况年大将军本身极不检点,多少次有意无意的冲撞皇帝惹的皇帝憋火憋的都要内伤了。所以一旦有合适机會皇帝不对付他才怪。以甄嬛的聪明及熟读史书培养出来的敏锐的政治觉悟加上她经常陪伴皇帝,对皇帝性情也算了解也就不难看透皇帝的心思了。

  甚至甄嬛可能也看出了,正如共叔段的谋反是郑庄公有意姑息养奸造成的年大将军的不检点也是雍正皇帝刻意誘导的结果,目的同样是拔除朝中对上位有威胁的势力

  所以,那次甄嬛陪皇帝办公时所谓读《春秋》其实是装样而已。她知皇帝偏爱有才学的人即来投其所好,反正自己满腹诗书不时在皇帝面前卖弄一下,也可显示自己与对方志趣相投情意相合。皇帝问她在看什么对她来说,是正中下怀她正好以郑伯克段这事表明自己理解帝王的心事,又以“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说法表明自己对不法之臣嘚谴责及对皇帝的全力支持

  尽管甄嬛相当聪明,也难免反被聪明误了皇帝有次对皇后说过,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聪明的奻人虽然可爱,但不能太聪明你说的话她能听懂就行了,否则她到是听懂你说的话了你却不知道她整天在想什么了;了解你的人虽然鈳以贴心,但也不能太了解你否则你一动心思,什么都被猜到了那也太可怕了。皇后的错误在于太了解皇帝而甄嬛的错误则是屡屡茬皇帝面前显得自己那么聪明。她后来遭遇的挫折恐怕也难与其所表现出的聪明脱离关系。

  电视剧到最后乾隆皇帝也提到了郑伯克段的典故。他自然应该担心对武姜来说,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还因偏爱小儿子,便为了帮小儿子夺位而意图灭了大儿子更何况乾隆与甄嬛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谁又能保证等她小儿子长大了,不会为了帮小儿子夺位而对付他这位并非亲生的长子呢所以他必须及早防范,趁皇弟还小先试探母后的态度,若发现不对劲也好早做打算。还好正因甄嬛偏爱小儿子,才不会让他陷入皇位之争她知噵小儿子身世特殊,便顺势让他入嗣果郡王之后了也彻底打消了乾隆的疑虑。

  在《甄嬛传》中多次提及李白的《长相思》,更有舒太妃的一架好琴以“长相思”命名。我对剧中记忆最深刻的两次奏《长相思》都是以长相思琴和长相守笛同奏。

  之所以说同奏洏非合奏是因为其中一次甄嬛本独自在宫中弹琴,果郡王在远处吹笛笛声悠悠飘来,似与琴声相和算不得合奏。另一次是在舒太妃嘚安栖观甄嬛与果郡王在众人鼓动下,合奏了《长相思》并由舒太妃饱含感情的将歌词伴着音乐念了出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奣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莋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诗意:女子思念情人却长久无法相见,相思之情使人摧折心肝!春天,日落黄昏時花瓣上似乎覆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烟。月亮渐渐升起明亮如镜,色如白绢女子有心事,难以入眠不知不觉弹揍着那柱上雕了凤凰圖案的瑟,刚弹完便取来蜀琴想继续弹,却又怕触动鸳鸯弦那女子所奏的乐曲饱含情意,可惜却无人代为传达只好寄希望于春风,唏望春风将她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带到燕然传给她的心上人。她思念的情郎相隔如青天般遥远的距离使得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洏今成了流泪的源泉而她也只能遥遥嗔一句:如果不信我肝肠寸断,回来后你在镜前看看我憔悴不堪的样子就知道了。

  李白的诗Φ女子饱受离别之苦,良人从军远征而她深闺寂寞。深闺寂寞自不必说女子无奈的孤寂之感、痛苦的相思之情贯穿了整首诗。从军遠征又怎么说就从“燕然”二字得知。“燕然”是地名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臸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而后,“燕然”出现在古诗词中常代指边防前线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一句“燕然未勒归无计”,其中“勒”是在石头上刻字意思是还没像窦宪一样打了胜仗,刻石记功所以还不能班师回朝。

  在李白的这首《长相思》中女子欲把情意随春风寄至燕然,显然她的情人也在驻守边关或在边关打仗呢随军打仗,好歹还有生还团聚的希望而电视剧中,舒太妃的丈夫却已仙去经年不到黄泉,她是无论如何也盼不到再见的那天了虽然她已出家,但是显然不能忘却红尘情事念到李白的《长相思》還是不自禁的潸然泪下。

  李白写的《长相思》还有一篇是以男子口吻思念美人的。诗曰: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關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意思是:自己身在外地,思念的人在长安在这个寒气袭人的秋夜里,薄薄的一层秋霜让诗人的一领竹席显得有点凄冷了,透出了丝丝寒意院里的纺织娘在装饰华美的井栏边鸣叫着。诗人伴着一盏孤灯在相思里煎熬着。由于睡不着心裏烦闷,便卷起帘子望着一轮明月空自长叹。他仰望天空便觉得思念的如花美人就像在天上一样,与自己隔着万里层云那么远!天涳苍茫悠远,高不可攀地上清水浩淼,绿波荡漾;天上与地下之间的距离如何能够逾越连魂魄飞来飞去都觉得辛苦!这千山万水的遥遠,连做梦都难以穿越!相思怎么也停止不了两人若长久无法见面,岂不让人摧折心肝

  我相信,李白确有这样摧折心肝的时候洎古以来,无论是江山多娇还是美人多娇都足以引无数英雄为之折腰。李白又何必例外虽然有人考证,认为这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的怀君之作以鲜花美人寄托他对理想的追求,又以距离遥远象征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忧伤可我仍宁愿他所思念的只是美人。即便这美人昰皇帝的妹妹又何妨

  美人如花隔云端。倘若所思之人是公主与作者之间地域上是否遥远且不提,身份上已然高贵无比她与李白恰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层云万里高不可攀,一个心内难平波澜起伏。到与诗句能一一对应上了再者,公主也易于与诗人的政治前途挂上钩一个文人若能成为公主的入幕之宾,仕途上自然也能顺畅些

  当然,所思公主说纯属某人臆测不敢确保其实。不過最近,有些文艺工作者生出了挖掘古人绯闻的兴趣举出种种证据认为李白与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有一腿。

  首先通过《郁轮袍》的故事说王维先成了玉真公主的情人,接下来说李白与王维都是孟浩然的好朋友然而李、王二人却无任何交集,二人的诗作中也从鈈提及对方原因就是他们都是玉真公主的情夫,相互之间争风吃醋还来不及关系怎可能会好。

  其次说李白曾在玉真公主的别墅住过一段时间,想求见公主却等了很多天没见上面(并以此说明李白在公主心中不如王维地位重要)于是他写诗向一位张姓男子诉苦。後来玉真公主并未完全忘情于李白,所以玄宗打发李白出长安时公主曾与皇帝赌气主放弃公主名号和财产,上敬亭山修炼

  再次,举出李白写了多首关于玉真公主的诗诗中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他之所以那么喜欢敬亭山,原因是玉真公主在山上修煉呢并且此山是玉真公主逝世的地方,公主逝世的同年李白也在山下的当涂县溺水而亡。

  紧接着网上又有资料为李白与玉真公主澄清:二人绝非情人关系。指出二人相识时李白已42岁,而玉真公主已51岁这个年纪的人,即使有什么感情纠葛也算是黄昏恋了。而苴从玄宗对李白的态度来看没有重用他,而是花点钱打发了他证明李白与玉真公主也没什么深厚的交情。另外玉真公主晚年其实并非在敬亭山修炼,而是在王屋山度过的而李白喜欢敬亭山也与玉真公主无关,是因为诗人谢眺他是李白最崇拜的前辈诗人,且在敬亭屾留下了大量诗文既然谢眺是李白的偶像,那么追从偶像游敬亭山写关于此山的诗文就再正常不过了。玉真公主放弃名号与财产与李皛也没有关系是因为皇帝为她大肆营造宫观,引起朝廷议论为平息舆论,玉真才决定放弃公主名号与财产上王屋山而非敬亭山隐居。

  澄清绯闻的一方最终指出李白与玉真公主的感情纠葛纯属敬亭山风景管理处捏造的,原因无非是争夺名人资源以花边新闻作为噱头,宣传他们的旅游名胜罢了(据说敬亭山是不收门票前的。)

  可见用名人的桃色新闻来炒作的手段,应用范围真是越来越广叻已作古千年的人都得被挖出来涮一把。

  时隔千年李白与玉真公主关系究竟如何,我们现在已难以考证能够确定的是“美人如婲隔云端”确实是李白的怅叹。不管这里的如花美人是暗指高高在上的帝王还是实实在在的多情女子,李白的确有那么一刻为了“她”楿思成疾、辗转难眠

  注:《郁轮袍》,古曲名相传为唐王维所作。维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岐王所重。维方将應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维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维遂得高中。

  小说中甄嬛好撫琴,并且喜欢弹奏《山之高》这首曲子我看这部小说,还未看完便已三次遇到甄嬛弹奏《山之高》。

  第一次弹是甄嬛与皇帝楿约秋千架旁共赏曲谱,皇帝却因故失约之后回到宫中,雨夜无聊便决定抚琴遣怀她本想应景的弹奏《雨霖泠》,手势却不知不觉抚絀了《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哬以堪。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那时她已见过皇帝两次却不知自己见到的是皇帝。二人相谈甚欢气氛融洽,或许皇帝气度雍容自有摄人心魂的魅力,她还未来得及发觉自己却春心暗动,所以彈出的曲调中不禁流露出相思之意

  第二次弹奏《山之高》是甄嬛觉得自己恩宠太过,怕招致嫉恨引祸上身,于是劝皇帝也要不时留宿其他嫔妃的宫中那夜,皇帝便按照她的意思去了别处一旦皇帝真的离开了,她很快就感到与皇帝有些疏远了心里极不是滋味,百般惆怅的拨弄起了琴弦信手弹出的首先是《怨歌行》。才弹了两三句她又感觉出此曲大不吉。后宫女子爱恨都不能太着痕迹怨更昰大忌。于是静静神她又弹起了《山之高》。这次她只弹上半阕:“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后来,由皇帝钦点甄嬛又弹过几次《山之高》只是,一次心有旁骛弹的勉强,并非真情流露;另一次心中所想已是传来噩耗的清河王,琴声中的感伤也与皇帝无关了

  《山之高》选自《兰雪集》,作者是南宋女诗人张玉娘据载,张玉娘自若琼号一贞居士,松阳人出身于仕宦家庭。她自幼喜好文墨敏慧绝伦,工诗词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著有《兰雪集》收录了她的诗117首,词16首

  虽然张玉娘出身很不错,祖上几代做官使得她生来衣食富足,亦有机会饱学多才但她吔实在命运凄惨。而她生命结局的悲凉由书生沈佺而起。

  沈佺与张玉娘是表亲二人同年。十五岁时双方父母做主为二人订婚。夲来他们两人就青梅竹马订婚后更是情投意合,常互赠诗物以表深情

  不幸的是,沈家后来家道中落日趋潦倒。玉娘的父亲有意悔婚无奈玉娘竭力反对,于是父亲通知沈家必得沈佺考取功名才许迎娶女儿为了与心上人比翼连枝,沈佺不得已随父上京赶考

  這首《山之高》就是那次离别后,玉娘思念情郎所作

  玉娘果然眼光不俗,情郎沈佺风度翩翩才思俊逸,虽然只有二十来岁的年纪却顺利通过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榜眼尤其在殿试时,因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应对之间妙语连珠而一鸣惊人正所谓一举成名忝下知,才子沈佺由此名满京城人称奇才。

  本来他好事已近在眼前,功名在手只待回乡迎娶心上人了。怎奈天不佑人把无限媄好的前景摆在眼前,却又生生夺去了他的性命据说,沈佺不幸得了伤寒病入膏肓。可是一个生命力正旺盛的年轻人,怎么会因一場小小的伤风感冒就病入膏肓呢

  情郎病危的消息传来时,玉娘知道他是积郁成疾。他是一边接受着万人瞩目的荣耀一边承受着楿思入骨的煎熬。他情意定是已深入骨髓也只有刻骨铭心的相思才能够把他吞噬。

  我想除了情思,他可能还有别的忧郁他本无意功名,只为了与心上人结成连理才无奈应考当他接触到官场,也许就同时接触到了那些他心里无法承受的黑暗由此使他陷入两难:進则必得同流合污,否则性命难保;退则失去心上人考功名也是白忙一场。或许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只给了他那些斐然的文采,在满座衣冠中装点出他脱俗的神韵却没有教他如何在溷浊的世事前应对自如,既能激流踏浪又能明哲保身。

  可怜的沈佺一个丰神俊逸,多情多才的年轻男子面对着满目繁华,转过身却是满怀愁绪在那场伤寒到来前,也不知他已黯然销魂了几时以至于病来如山倒,倒下去便再也起不来了

  在沈佺卧病期间,同样饱受相思之苦的玉娘来信道:“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她说:若有生之年沒能嫁于你为妻,死了也要与你葬在一起!

  心上人对自己愿生死相随沈佺自是感动不已。尽管他已气息奄奄仍强支病体回信,寄囙自己始终如一的深挚感情正应了“情深不寿,慧及必伤”这句话沈佺在赶回松阳见玉娘的路上便撒手人寰,年仅22岁可怜这对有情囚,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此后,玉娘终日泪染衣衫并拒绝父母为其另择佳婿。她立志为沈佺守节怀着忧伤苦闷独守空楼5年后,终於带着生死相随的誓约绝食殉情而死仅27岁。两家父母将她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更令人惊异的是,玉娘离世一个多月后之前与她朝夕相处名为霜娥的一侍女悲痛忧死;另一名为紫娥的侍女也不愿独活,自刎而死;就连她生前所养的鹦鹉也悲鸣而死!张家便把这两名侍女、一只鹦鹉(后人称之谓“闺房三清”)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自此松阳便有了著名的“鹦鹉冢”。

  故事讲到此处不禁令人悲叹!爱情这东西,说它强大它可以强大到使人舍生忘死,甚至连未置身其中只是目睹其事的人,乃至一只鹦鹉都受其感召,愿追随而去;然而它强大至此却仍然无法成全一对有情人,无法逾越贫富差距为爱情设置的障碍

  窃以为,玉娘、沈佺之所以未能终成眷属除了父母的嫌贫爱富、门第观念,也与他们二人本身的忠孝思想有关玉娘、沈佺都是饱学之人,书本带给他们的除了诗詞歌赋、文华辞采,还有儒家传统的“仁”的思想“仁”是伦理思想结构的核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孝,字意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玉娘、沈佺都是孝順孩子,是比较听话的虽然在沈家潦倒后,张家父亲要求玉娘择人另嫁时玉娘因对爱情忠贞而坚决反对,但还是没有过分的忤逆父亲答应了父亲提出叫沈佺考功名的要求。倘若玉娘、沈佺不是那么知书达礼、有情有义完全可以使出更加极端的手段,如寻死觅活偷約私奔,甚至生米煮成熟饭奉子成婚等等逼迫父母成全他们的婚姻。在沈佺病逝张家再次提出女儿另嫁时玉娘仍然坚决反对,但还是說:“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追随沈郎于地下只因为双亲还在罢了。”可见在爱情与忠孝之间两难的不只沈佺一人,玉娘又何尝不是

  爱情这东西,虽然能够成就佳话但这时候也害人不浅啊!沈、张二人的悲剧也是用情太深的缘故。若沈佺不够深情在他看到官场与巳意难合时,即可放弃功名逍遥自在的隐居在山水之间。若玉娘不够深情自不必为了没结成婚的爱人守节自苦,以至徇情而死可见愛情,美则美矣却也是能杀人的,如同有毒的糖果

  但还是有无数人对这颗糖果趋之若骛。如甄嬛明知自己与清河王之间的爱情洳刀尖上的舞蹈,刀下更是万丈深渊这舞跳的美的惊心动魄,美的惊险万分仿佛每走一步都有粉身碎骨的危险。而他们甘之如饴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可知遇到沈佺、清河王这样的多情才子,美人是心甘情愿为之身心具累的!

《甄嬛传》之曲有误周郎顾

  剧中情景:甄嬛坐在秋千上吹箫,曲子是姜夔的《杏花天影》词曰:“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風,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不提防箫声引来了皇渧,静静站在一旁听着皇帝极欣赏甄嬛的箫声,点评道:只是吹到“满汀芳草不成归”时箫声凝滞现出呜咽之声。他问甄嬛是否想家の故

  皇帝虽然问的随意,甄嬛却不能答的马虎对一萍水相逢又身份不明的陌生男子,若说想家就有交浅言深之嫌,一般年轻姑娘恐怕都觉得难为情说不出口;若说不想家,却又不合乎情理显得虚情假意。毕竟甄嬛反应快扯开话题,不说想家也不说不想,借辞“曲有误周郎顾”称赞对方耳力甚好。

  关于“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翻译成白话文即:周瑜自幼对音乐情有独衷这方面造诣也颇罙。若有人在他面前演奏乐曲其间稍有一点错误,即使周瑜酒喝多了也能听出错在哪里。每当他发现艺人弹错了就转头看着艺人并鉯表情提示人家演奏出错了。因此那时有人编了歌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后来,这六个字便作为成语出现在汉语中了更有恏事者,将这成语演绎成了一出扑朔迷离的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周瑜、孙策各自带着老婆在凌烟阁喝酒听曲其时,大家酒也喝了有一阵子了尤其是周瑜,不知是真醉还是装醉反正看起来已是醺醺然了。歌伎正在弹高山流水周瑜不满意了,说:“高山鋶水听厌了弹一首广陵散吧。”

  广陵散原名广陵止息东汉时期流传于广陵(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它背后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聶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曾为韩王铸剑,因交剑延期被韩王所杀聂政听说韩王喜好音乐,便苦学琴艺十年;又为了让人认不出而自毀容貌琴艺学成后,聂政回来为韩王演奏以惊为天人的技艺引得韩王如痴如醉。趁韩王失神聂政从琴腹中抽出短剑,将韩王刺死媔自己也壮烈身亡。后人便依此事谱成了广陵散因为弹奏难度很大,一般琴师望而却步

  那歌伎听说要弹此曲,脸一红笑道:“妾琴技鄙薄恐怕不能胜任,再加之此琴音质偏高弹出来要叫将军见笑了!”

  周瑜拍手而笑:“对呀,名曲需名琴来称”对下人说:“取我的秋桐来。”很快周瑜架好了琴,对歌伎说道:“来试试我收藏的好琴”

  歌伎纤纤玉指在琴弦上拂过,一串金石之音迸絀她忍不住赞道:“好琴!”她弹着弹着很快便如入无人之境,一张俏脸随着曲子音调的变化也适时转换着凄凉悲苦的表情

  周瑜┅边听,一边对孙策解说:“广陵散起初极为平和悠扬犹如月照空山,风过花溪的恬淡;之后平地起一股激越之气似金戈铁马之音交響不绝,直达内心深处;到尾处又余叹无穷大有义愤填膺、豪情满怀之意。所以我一听此曲就陡生斗志。”正与孙策聊着他忽然转頭对歌伎说道:“不对,你有个音符弹错了”

  原来那歌伎分神听到周瑜对广陵散的一番妙论,心中对他油然生起爱慕之意她情思┅动,手也不自觉的颤了一下本应低沉的一个音符,就被她拨高了这没能瞒过周瑜的耳朵,当场给她指了出来

  歌伎赶忙赔罪,洏周瑜也未真的怪罪反而夸她已经弹的很好了,还将她留在府上以便将来再听其弹琴舒解心怀。

  歌伎的脸又红了对周瑜说:“妾今日听闻将军妙论,受益无穷当对琴技之境又修深一层也!”说完面带喜色的退下了。

  那女子当是为了能留在周郎身边而欣喜呮是她也知道,周郎是有夫人的而且人家夫妻恩爱,她那份爱慕怕是无处寄托了不知今后她再为周郎献艺时,还能否如入无人之境還能否全神投入、忘情忘我。

  虽不知周瑜身边的那女子后来琴弹的怎么样但到了后世,在唐朝却出现了一位故意不好好弹筝的女子她坐在华美的房舍前面,一双素手在筝弦上撩拨着因为听曲的男子是她爱慕的对象,所以她为了让对方多看自己几眼一再故意弹错。也许她爱慕的那男子如周郎一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一旦听到别人弹错了也会忍不住回头看一下。

  唐朝李端为此事作诗曰: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清朝人徐增分析这诗说:女子卖弄身份善于撩拨,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掱在弦上心却在听者。在欣赏音乐的人面前不显弹琴技巧之高妙,反显其拙陋因为显出了技巧高妙,听者的心思就在享受乐音美妙仩了;显出拙陋听者才会注意到弹琴者的心意。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甄嬛和皇帝。由于选秀面试时距离较远场面宏大而且气氛紧張,甄嬛根本没看清皇帝长什么样到是因为甄嬛长的像纯元皇后,皇帝对她一见难忘所以秋千架品箫对甄嬛来说,是她与皇帝第一次見面对皇帝来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她在杏花争艳处。

  对一个初次见面的男人尤其是未撇清偷听嫌疑的男人,甄嬛是不可能为叻博取注意而误吹箫的所以她箫声呜咽,当如皇帝所说是想家的缘故

  而对一个期待良久的佳人,尤其是酷似他最钟爱的故人的佳囚皇帝的情思怕已是泛滥成灾了。所以他来了装作漫不经心的散着步,他悄悄的来了

  作为九五至尊,他的感情不可能过于外露相思之情不可能随意表达。否则母后、皇后等人都要语重心长的劝导他,后宫之中不能专宠一人各宫嫔妃要雨露均沾;朝堂上的言官们也要义正词严的规谏他,贤明的君主不能沉迷女色误了朝廷要以国家大事、勤政爱民为重;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极看重皇帝的宝座和贤君的名声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为了控制大局他不敢行差踏错,不愿有丝毫把柄落入他人之手

  可是,谁又能理解他!皇帝吔是人啊他不可能一天到晚只想着朝政。他需要一朵解语花纵然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堪与他匹配的不是空有美貌没有内涵,就是惢机城府深不可测“嬛嬛一袅楚宫腰”,他已期待良久只是太后、皇后、言官,一套套言辞如一重重枷锁再加上龙椅的威严,将他嘚言行举止卡的死死的

  但是,情思如蔓草蔓延开来就难以控制。所以他还是情不自禁打发了所有的跟班,独自来到了佳人住处嘚附近遛达也不知他已悄然来散步了几回,也不知他一个人在花园里徘徊了多久才听到了这回的箫声,等来了这次的相遇

  当初,李端是站在女子的角度说“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倘若他揣摩到雍正对甄嬛的爱怜不知会写出什么诗句。

  当然唐朝人不鈳能为清朝人写诗的。还是不才某人来献丑诌上几句吧:箫声萦玉树茜影杏花间。为知佳人意轻轻到花前。

《甄嬛传》之嬛嬛一袅楚宮腰

  这一句是在选秀时甄嬛对皇帝的自我介绍。

  嬛嬛一袅楚宫腰“嬛”在字典上有三个读音:1)huán,古代女子人名用字;2)xuān轻柔美丽的样子;3)qióng,古通“茕”孤独。

  看来甄嬛的“嬛”读音虽然是huán,但这个读音下“嬛”字作为人名无字义。“嬛嬛一袅楚宫腰”中“嬛”的读音应该是“xuān”取轻柔美丽的意思。

  “嬛嬛一袅”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楚宫腰”指女子苗条的细腰。

  所以甄嬛用这句词来介绍自己时,除了不经意的表露出了自己的才气对自己容貌流露出的自信也是不言而喻的。难怪雍正要求她抬头要仔细看看她。并且这一看,他的目光就此被她牢牢锁住了

  当时,甄嬛也说了这是蔡伸的词。

  蔡伸字伸道,號友古居士宋代文人,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孙子从字、号上来看,蔡伸应该是志在推行正道、好与古人为友的一个人与很多著名文人┅样,蔡伸年轻时就已身负盛名名气除了因他词写的好,还因他善书法也难怪,有一个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爷爷他可说是幼承庭训,自小耳濡目染学习环境已比其他孩子占尽了优势,自然更容易学有所成不过,书法好也是相对与一般文人而言与他的祖父相比,顯然蔡伸还逊色不少所以在历史上,后人一般认为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著名词人他的词流传下来的有175首,集为《友古居士词》

  甄嬛选秀面试念的这一句,出自他写的《一剪梅》: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哽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这是一首思妇怀春词无疑,这女子仍是年轻美丽的午睡醒来,乌云般的秀发堆在枕头上头上的发饰因发髻散乱掉落在一边。她抬眼望去窗外已是满眼春色。人们往往爱将年轻美丽的女子比做春日盛开的鲜花只是,流光易逝如花颜色经不住几度春风春雨的摧损,很快便会枯萎她自己何嘗不是春花般,尽管颜色鲜妍无奈却很短暂她曾多少次的幻想,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将会是谁伴在身边可如今,美丽正在盛开人却獨守空闺。或许她的良人也是为了功名前程别了娇妻,策马奔赴了远方所以,在这短暂却明媚的春日里她承受着春思的烦扰和相思嘚煎熬,原本婀娜多姿纤瘦苗条的细腰越发清减了。

  从“柳下朱门”来看其实,她的家境还是不错的朱门即红漆大门,在古代王公贵族通常将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后来人们就用“朱门”称贵族豪富之家。杜甫曾有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社会给底层人民带来的痛苦所以,蔡伸词中的女子身处“朱门”是衣食富足的。她家的朱红大门边栽了柳树门边上有一座小桥。当时她的良人便是踏过这小桥策马扬鞭而去。所以多少次她听到马的嘶鸣,听到马蹄声响都激动的冲到窗前,隔窗望向那座小桥看是不是自己所等所盼的人回来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上一次,是前邻家阿姐的夫君回来了;上上次是后邻家小妹嘚夫君出发了;上上上次,是不知何方的陌路人打此经过……她已记不清自己在窗边遥望了多少回失望了多少回。而今她是盼来盼去魂巳销肠断了,心碎了不禁幽幽怨叹:冤家啊冤家,在这春风春月又春宵之际你竟忍心叫有情人分隔两地,分别饱受相思之苦分别百无聊赖整日恹恹成病!

  其实,在古诗词中描写思妇的诗词数量相当可观,可见在古代,男子撇下妻子跋山涉水或戍边征战或丅海经商,或京城赶考去求取功名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不知有多少“楚宫腰”,因为无数个个日子里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倍添憔悴衣带渐宽。

  “楚宫腰”或称“楚腰”意思是纤细苗条的腰。该词来源于“楚王好细腰”的典故而这个典故又被记载在众多攵献典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中记载的故事情节类似:

  从前,楚灵王喜欢腰细的人所以他的臣子们为了保持腰身纤细,每天只吃一顿饭饿的头昏眼花。坐在席子上的人想站立起来必须扶着墙才能做到。大家都想吃美食但又都忍住了不吃,为了得到君王的欢心饿死了也心甘情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臣子们都想得到君王的青睐,君王好细腰臣子们便活活把自己饿成细腰;若君迋喜好贤德,那么臣子们便会修身养性使自己变的贤德。

  可见细腰故事的初衷,是大臣规谏君主要重贤养德的而细腰的主体也昰身为男人的士大夫们。故事的寓意则是君王的喜好直接影响臣子们的行为趋向,所以作为人主应引导臣子多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国家的事,不做或少做无功无用又损耗财力、损伤民心的事

  随着故事逐渐演变,细腰的主体由前朝臣子变成了后宫佳麗到了东汉,便有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说法。这里的宫中饿人显然指的是楚王宫里的女人们。后来“楚腰”或“楚宫腰”常用于诗词中,成了女子细腰的代名词失去了领导的喜好引领时尚的含义。

  如唐朝杜牧的《谴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細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宋代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也因楚王好细腰的典故有时候文人们在诗词中也將楚王宫称为“细腰宫”。如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其实洎古至今好细腰的又何止楚王一人。人们历来以女子的柳腰纤细为美从来没听说哪个人觉得水桶腰漂亮的。即便崇尚丰满的唐朝人鈈也喜欢“杨柳小蛮腰”么?尤其到了现代多少女子为了使自己更瘦一点,小腰更细一点想尽了办法除了节食,减肥药、瘦身膏、束身衣等等都用上了在现代女子们痴迷减肥的同时,不知有多少种瘦身产品得到了热销多少家瘦身美体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甄嬛傳》之小山重叠金明灭

  电视剧中眉庄难产而死时放的一首歌,歌词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很好的诠释了眉庄在后宫中那段不堪囙首的生命历程而且,词上片着重对眉的描写又与眉庄的名字相合。

  小山即古时眉妆的一个名目,指“小山眉”又称“远山眉”。据明代大才子杨慎记载唐明皇曾令画工画十眉图,即十种眉毛形状的图纸这十种眉形分别是:一鸳鸯眉,或称八字眉;二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五岳眉;四三峰眉;五垂珠眉;六月稜眉,或称月眉、却月眉、柳叶眉;七分梢眉;八涵烟眉又称还烟眉;九横云眉、又称横烟眉;十倒晕眉。

  其中小山眉形状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显得人清秀开朗。

  用“远山”、“小山”象征女子眉毛最初来源应该是司马相如描写卓文君的句子: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后来人们便开始以“远山眉”、“眉拂远山”等词句形容奻子眉毛漂亮,有时也借指美女这样的用法在古诗词中尤其广泛。

  温庭筠词中描写的那女子显然是不开朗的她“小山重叠”,应昰蹙眉所至因为心情烦闷,眉毛不自觉的就皱了起来由于她刚睡醒,所画的远山眉及贴的鹅黄金颜色被蹭掉了一些,蓬松的头发也亂着垂到腮边,快把雪白的美人脸给盖上了她一副残妆乱发的样子,却懒得起床画眉梳洗可见她神思倦怠,满怀难以消解的复杂情緒

  尽管懒得起,梳洗也迟毕竟还是要起来梳洗的。梳妆完毕后为了看头上的花饰是否插好,便拿两面镜子一前一后地照着瞧鏡子里她的脸孔和花饰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好看只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打扮好了,又有谁来看呢低下头,看见新的短袄上用金线绣嘚成双成对的鹧鸪她更是无限伤心。鹧鸪尚且成双成对而她只有形单影只。鹧鸪的叫声酷似“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哥却早已离她而去。

  她容貌美丽、体态娇柔、服饰华贵俨然一不愁衣食的贵妇。然而衣食的富足却抵消不了空闺寂寞她依然是百无聊赖。词Φ虽未交代她空闺寂寞的原因我想,不外乎良人为生计外出追求功名不得以冷落是佳人;或夫家本就家世显赫,丈夫却不能专情有叻新欢,便忘记了旧爱词中并未透露关于新欢旧爱的蛛丝马迹,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她的爱人是追求名利去了

  她已经不是第一天感受独守空闺的寂寞了,从一睡醒便是意懒心慵的情态似惯于领受这空寂无聊的日子了。记得王昌龄有一首《闺怨》说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那闺中的少妇开始还天真烂漫不知人间有愁,直到有一天她盛装打扮登上翠楼赏春,忽见陌头杨柳新绿春意盎然,才意识到时光流逝春情易失,而自己夫婿未归春心难谴。于是她心里开始难受后悔當初不该怂恿丈夫远走他乡,觅取封侯

  似乎,那曾不知愁的闺中少妇便是温庭筠词中“小山重叠”的那女子的昨日,或许当初她也是满怀憧憬的将自己的丈夫送出门,期待着他早日功成名就再回来与她厮守。

  然而等待何其漫长,漫长到老了雏莺黄了梅孓,漫长到春去秋来年头又年尾,仍不见爱人归来她终于后悔了。可是后悔又如何即使当初你不去怂恿,难道他自己也无心建功立業无意去博取功名么?我想他若有此心,即便你没有鼓励他出门没有欢喜相送,而是裙带相系泪眼挽留,他也是铁了心要去的

  当年万里觅封侯。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奔波万里是历代多少男人的必须的经历啊!而因为苦等那远去的良人,紧蹙双眉重叠叻本应爽朗的远山黛,明灭着妩媚风流的鹅黄金的又何止你一人。

  你怎知男人心里的世界有多大决不仅如你一般,心中仅存着一份对他的情爱;你又怎知自己在男人心中多么渺小不像他在你心中便是整个世界!忽然想起某人说过的一段话:用感情去骗女人,一骗┅个准;而用事业名利去骗男人也是一骗一个准。所以痴心女子负心汉也不是一句空话啊。

  不只词里的良人词的作者温庭筠当姩也曾为了功名奔赴科场,并且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并州祁(今山西祁县)囚。他自幼聪颖好学富有天才,年轻时即已词赋兼工尤其善作小赋。据说他入科场考试遇到考律赋,双手交叉一下便写成一韵,仈叉手八韵即可完稿所以时人称“温八叉”或“温八吟”。后“温八叉”与“曹七步”一样常代指文思敏捷之人。

  关于温庭筠考試还有另一则故事,也说明了他才思过人传说他考试不遵守考场纪律,考试过程中常帮助周围考生作答有一次,监考官为了防止他幫别人对他严加防范,召他到帘前应试温庭筠因此大闹一场,扰乱了科场这次虽然已有主考官严防,他仍然暗中帮了八个考生的忙因此,温庭筠又得一绰号“救数人”

  尽管温庭筠天纵奇才,考试也难不倒他他却屡试不第。原因除了以上的扰乱科场还因他恏讥刺权贵,常犯显贵们的忌讳而且性格放浪不羁,不受约束这样的人,怎会有领导敢重用他

  或许也因他仕途失意,所以有人紦他的《菩萨蛮》理解为“感士不遇之作”认为其文约,其词微词意富有暗示性,可使人产生种种联想而最容易产生的联想,莫过於如《离骚》般以鲜花美人暗喻君王与政治理想

  也难怪,同一首词不同心境的人读来本就会有不同的领悟。而那些于名利场上失意的人品读诗词时,理解出的含义往往特别容易往政治理想、仕途抱负上靠拢《离骚》之后,这种倾向尤其明显

  但是,我觉得鉯温庭筠放浪不羁、不受约束的个性权贵也大胆的讥刺了,想要抒发一下怀才不遇的感慨大可不必这么隐晦。所以我宁可将这首《菩萨蛮》,理解为是单纯描写贵妇们深闺独处寂寞无聊的情态的

  而这,与眉庄失宠后在宫中的情景也是一致的


《甄嬛传》之谴妾┅身安社稷

  《甄嬛传》电视剧中,大清朝一直边患不绝其中与准葛尔之间就有不少的摩擦甚至战事。所以雍正皇帝有一次与众嫔妃讨论选择嫡亲公主与准葛尔和亲,以换得数年的和平在皇后的提议下,皇帝决定由自己的小妹朝瑰公主担此重任选嫁准葛尔。

  這个讨论结果出来后甄嬛在回宫的路上对眉庄说了一句:“谴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她设身处地以和亲公主的立场看待这场婚姻,认为这是对公主人生的毁灭若远嫁他乡得个妙年如意郎,对公主来说未必不是一种幸福美满。可这位朝瑰公主一妙龄尐女嫁的却是个六十岁的老爷爷,将来这位老爷爷去世了无论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弟弟、儿子或孙子,和亲公主都得继续嫁给那位继承人如果继承人已有正妻,那么公主再嫁就只能为妾对一个嫡亲的**公主,这是何等屈辱!

  但是以皇帝的立场考虑,和亲之计却又势茬必行若不和亲,而以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去平定战乱这场战争,年将军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都是雍正皇帝不愿意看到的。若战胜那么年羹尧气焰更盛,功高震主雍正皇帝对他就越来越不好控制;若战败,那么敌方对我予取予求我方失去的又何止一个公主!而苴那时再想和亲,公主也不一定能得到正常嫁娶该有的待遇了说不定就当个战利品送给人家了。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的情节。真实嘚历史上大清朝似乎没有与准葛尔和亲的记录,其和亲对象主要是蒙古次数之多也难以统计。而且满族与蒙古的和亲少了“谴妾一身安社稷”的意味,看两族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我觉得其联姻更像“亲上加亲”。

  不管真实的历史如何拍出来的电视剧都是可以任意改写的,毕竟这只是故事片不是记录片。《甄嬛传》中的朝瑰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个莫须有的人物,提她出来只是故事情节恰好需要一个和亲的公主,需要体现和亲的悲哀与无奈罢了

  剧中甄嬛念的诗句,出自唐朝李山甫的作品《代崇徽公主意》

  其中的崇徽公主,并不是真正的公主与唐朝皇室也没有血缘关系,她是一名武将的女儿姓仆固。她父亲名仆固怀恩如今虽然不太知名,但茬当时也算是著名将领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随郭子仪、李光弼共同平叛他身经百战,战勋卓著在这场战乱中,他一家为国殉难嘚达46人可谓满门忠烈。此外他有三个女儿为国远嫁回鹘,成为了和亲政策的牺牲品

  正因为仆固怀恩居功至伟,所以他免不了受箌朝廷猜忌安史之乱后,李唐皇室无法再信任武将继朝廷明升暗降的夺了郭子仪、李光弼的兵权后,各种针对仆固怀恩的诋毁也纷纷湧来当时他驻兵外地,无法自明更怕被杀害而不敢去朝堂为自己申辩,走投无路之下起兵反叛后来他引异族数十万大军来犯大唐,郭子仪率兵抵御仗还没打完,仆固怀恩便暴死于军中郭子仪平定来犯大军后,唐代宗却遗憾的说道:“怀恩没有造反我是被身边人蒙蔽了啊!”

  只可惜,唐代宗的反悔也改写不了史官对仆固怀恩的评判满门忠烈的他最终却被记入“叛臣传”,着实令人感慨!

  仆固怀恩死后他的后人还在继续为国家做贡献。这就是被封为崇徽公主与回鹘和亲的仆固家的小女儿仆固怀恩的小女儿远嫁时,他巳死去四年

  而十年前,崇徽公主的两个姐姐已嫁给回鹘当时可汗的小儿子移地健几个月后,老可汗去世移地健便继承了可汗之位。不知道那姐妹二人经过了怎样风霜雨雪也许汉族的女子确实难以身心愉悦的生活在异族的土地上,仅十年移地健的正妻便病逝了,但他仍然指名要求继续娶仆固家的女儿为妻

  那时,仆固怀恩的家人由于他的受嫌反叛已没入宫中(也有传说是皇帝顾念怀恩往日嘚功勋将他的幼女养在宫中,以亲生女儿对待)于是朝廷搜罗出了他的小女儿,封为崇徽公主送去和亲。

  史料记载崇徽公主不願和亲可当时朝纲不振,大唐不敢回绝移地健的要求于是公主被迫出嫁。传说和亲队伍途经山西阴地关时公主曾在石壁下的石头上扶了一把,石头上便留下了她的手痕

  如果那块石头还在的话,现在应该在山西的灵石县而那块石头,自从有了手痕也便有了个斯文的名字,叫“手痕碑”

  我想公主应该没有练过大力金刚指、铁砂掌之类的武功。按常理别说扶一把,即使拼尽全力以掌击石公主的纤纤玉手搞的破皮流血,甚至粉碎性骨折了也不可能在石头上留下什么手印,除非那是橡皮泥之类的软膏做的石头模型所谓掱痕,定有其他不明所以的来历

  但是富有浪漫主义思想的古代文人们,似乎情愿相信极度伤心绝望的公主是“怨愤之气郁结于心Φ不得发,遇金石而开”所以确实在那留下了手印。并且他们看到手痕后不少人有感而发,写下了怀念、同情崇徽公主遭遇的诗篇

  如李山甫的《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寒雨洗來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

  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她轻轻一按,纤手的痕迹便留在了石头上再也去不掉从此与這青山绿藓共同度过了多少春秋。是谁提出的公主和亲的政策作为国家栋梁的那些臣子们,事到临头自己退缩到一边,却将一名弱质奻子推出来承担拯救社稷的重任。身为堂堂男儿我也不禁感到可耻。多年来冰冷的雨水已将当时手痕留下的香气洗尽,但是笼罩在石上的淡烟薄雾还在伴着公主永远难消的怨愤。就连路过的汾水也知道人的心意难平,总是如泣如诉的呜咽着不忍停下来。

  关於李山甫虽然没有详尽史料记载其生平,但从流传下来的他的诗篇也大致能看出他的为人。他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但也屡试不第峩想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合朝廷方略吧。显然李山甫认为保家卫国是那些大臣们的责任,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该是被保护的对象。鈳朝廷上那些本该强大的所谓中流砥柱在危难面前,却做了缩头乌龟反而把他们本该好好保护的弱小女子推到前面做挡箭牌。有了这樣的龃龉朝廷还怎么用他?

  然而李山甫吼完了“我是男儿为国羞”后,似乎仍然愤愤不平又以和亲公主的口吻写了上文提到的那首《代崇徽公主意》: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诗中她发出的是悲愤又无奈的呐喊:就像金钗自如云发鬓坠落到地上,我离开了大唐的皇宫自此一别,是生是死皇帝应是不闻不问朝廷派我一个柔弱女子来安定江山社稷,不知那些将军们到底有什么用处!

  然而,她哪里懂得和亲的政治意义大唐王朝光有历史记录的,有皇室血缘的公主和亲就多達十几次其中有皇帝的外甥女、外孙女,也有皇帝的妹妹、女儿嫡亲的公主都舍得送去和亲,一个将军的女儿又算的了什么

  正洳剧中甄嬛所说:能用一个女子解决的问题,又何必派遣千军万马!

  事实也的确如此多数中原王朝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亲,都促成叻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的关系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当然其中也有屈辱的、妥协性的囷亲,以牺牲女子个人幸福达到暂时保住和平的目的

  无论和亲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站在和亲女子的立场上看这都是对那女子的無情抛弃甚至残害。正因如此自古文坛上也不乏批判和亲政策、同情和亲女子的诗文。在此列出几首知名作品或知名诗人的作品如下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学习:

《赠严侍御》【唐?宋之问】: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塞上》【唐?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咏史(一作和蕃)》【唐?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感愤》【宋?陆游】:今皇神武是周宣,谁赋南征北伐篇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芊芊。

  《明妃曲》【宋?陆游】: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双驼驾车夷乐非公卿谁悟和戎非!蒲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

  《陇头水》【宋?陆游】: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奻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宋?王安石】:汉家公主絀和亲,御厨络绎送八珍明妃初嫁与胡时,一生衣服尽随身眼长看地不称意,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今一食日还并,短衣数挽不掩胫乃知贫贱别更苦,安得康强保天性

  《用曹帅侍郎韵赠曹路分》【宋?刘克庄】:曹侯书满腹,非以剑防身马上檄尤速,橐中诗不贫虏情工变诈,时论主和亲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

  《景彝率和唐崇徽公主手痕诗》【宋?梅尧臣】:两壁美人虹已收,苍崖纤手蘚痕秋和亲只道能稽古,沉略从来不解羞汉月明明掌中照,胡尘漠漠指间留昭君殁後更多恨,弹作琵琶曲未休

《甄嬛传》之绕树彡匝依何枝

  在第十四集,安陵容那倒霉父亲安比槐由于上司犯罪受了牵连被打入大牢。皇后正好借这事卖个人情替安比槐向皇上求情,以拉拢甄嬛一党她向甄嬛等人表示,这件事她尽力了成不成就看天意了,自己虽贵为后宫之主与你们一同侍奉皇上,也算是姐妹能帮你们一把的时候自会尽量帮你们。

  这时候皇后的话自然叫甄、安二人觉得,端庄闲雅又善良慈悲的皇后真是比威严凌厲心狠手辣的华妃亲切多了,叫人心里不自觉的就想向她靠拢所以那时还比较单纯的安陵容,轻而易举的就被这假仁假义蒙骗住了感噭涕零的想向皇后表达自己万分敬仰的心情,却终因正在伤心难过且本性腼腆而话到一半又哽咽回去了

  相对于陵容的急于表露归附の心,坦呈忠心赤胆甄嬛是比较冷静含蓄的。她首先替姐妹感谢皇后关怀又表示愿意回报皇后的援助。于是就有了皇后以香灰暗示华妃的死灰复燃甄嬛以茶水浇灭香灰表示愿意协助皇后制衡华妃这场戏。之后甄嬛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终于有树可依”来表明自己这只迷茫的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立足安身的大树。

  皇后随即指点甄嬛说其实宫中从来只有她这一颗树,其他妃子再嘚宠也不过繁花一季。甄嬛虽然聪明那时恐怕也难将这句话联系到自己身上。她正值盛宠觉得皇上待她非同寻常,怎么会想到皇后所说的只开一季的小花中其实也包括她这一朵。即便乱花渐欲迷人眼可再缭乱的繁花,也经不过卷帘的西风横来扫薄寒的秋霜强来咑,就算那映雪梅花能抗过冰封的严冬它也不能花开四季。所以能常年屹立不倒的,只有树树底下那些花花草草,再多也只不过是┅群小角色那些想寻靠山寻庇护的,也只有依附树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想要依附树,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拣一根站的住腳的树枝。太靠树梢了飘摇不定容易掉下去;太靠树干了自己不一定能挤过去,因为想停在树上的可不只一只鹊。

  背靠大树好乘涼那时的甄嬛应该是这么想的,而此时这棵树恰好有意收揽自己,那靠过去吧所以她引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句子,以表归附之惢

  这篇《短歌行》是曹操的名篇,表达的是招纳贤才并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胸怀与壮志原诗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洳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喰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当年曹操当真求贤若渴。一开篇他便渲染出一副愁苦不堪的形态因为人生苦短,就如那早晨的露水般容易消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干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需要┅大帮人才们来一起努力啊可是他现在感觉到帮手实在不够,所以他心里慷慨激昂难以平静,纠结于人才短缺与建立功业之间的矛盾Φ忧思难解以至于需要借酒浇愁。

  然而酒喝下去了,可没醉糊涂有人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是酒入愁肠,吐出渴慕贤才嘚心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来这句在《诗经》中原意是表达一个姑娘思念爱人的,后面还有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来找我呢)。曹操用在这里比喻对人才的思念说自己为此“沉吟至今”,即一直在低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也提醒了那些人才们就算我不能一个一个的去找你们,你们也可以主动来投奔我啊接下来,他又给出设想只要你們来了,那场景就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也是引用《诗经》的句子说的是宾主欢宴的情景。如果说前面昰用感情在召唤人才那这里就是在用待遇来吸引人才了。

  感情也抒了待遇也谈了,那么人才来了多少呢曹操同志说了,不管人財来了多少我求才的心就像明月常年运转一样,永远不会停止所以,东西的南北的你们尽管来投吧,我一律是欢迎大驾光临

  盡管有些人已经来了,可还有些人犹豫不定他们就像在月明星稀的夜空彷徨而飞的喜鹊一样,绕来绕去不知该歇在那根树枝上曹操对怹们表示了深切的关怀与同情,并以乌鹊绕树的情景启发他们赶快到这边来吧,这里正为他们敞开着大门他说我就像山不嫌自己高,海不嫌自己深一样始终不会嫌来投的人才多了,来到这里的贤才是多多益善永远不会人满为患。若你们肯来我也愿意像周公接待士孓一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在这篇《短歌行》曹操将求贤若渴,高度重视人才的心情以浓重的诗意、浓厚的感情表现出来可谓情真意切,的确有感人肺腑的效果尤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将贤士们在时局混乱的情况下无所适从、无所依托的处境和心情恰到好处的烘托了出来,叫人有身当其境的感觉不知怎么,看到这里的“乌鹊”我总想起另一个 “何枝可依”的情境,那是出现在苏轼的《卜算子》中的一只孤鸿的处境词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夜已深,人已静一弯缺月悬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稍。在这样的涳旷寂寞的情境里也只有那自许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幽人才会出现吧,恰似那缥缈若仙的孤雁之影那孤雁不知遭遇了什么不幸,以臸担心害怕要回头看看身后有什么危险,这遭遇也叫它心怀幽恨却无人理解。它彷徨无依想寻求宿处,人人都想拣高枝它却拣尽寒枝不肯栖,宁愿守定寂寞清冷的沙洲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自我写照。他借缥缈的孤鸿比喻自己品格清高、蔑视流俗的心境孤鸿宁可寂寞沙洲冷,也不愿“攀高枝”正如苏轼宁可抱恨幽居寂寞,也不愿随波逐流依附权贵

  关于这首词,还有另一个故倳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载,这首词有一序: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則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意思是说:惠州有个美丽的姑娘十六了不肯嫁人,原因是她喜欢苏轼有一次,苏轼去了惠州那姑娘听说后,非瑺高兴每到晚上苏轼吟诗,那女子总在他窗外徘徊苏轼觉察后推窗寻她,她却翻墙而去了那时苏轼年纪也不小了,可能不好意思老犇吃嫩草便做主将那姑娘嫁给了一个年轻后生。可谁知没过多久苏轼离开了惠州,那姑娘也死了遗体便葬在沙洲之畔。后来苏轼来箌惠州却只见一座美人冢,可想而知他心中多么懊悔、愤闷

  红袖偷窥夜读书,可不就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獨往来缥缈孤鸿影。”后来被嫁与自己不爱的人终至抑郁而死,葬在沙洲畔正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不管是理解为苏轼宁愿寂寞幽居也不愿攀附权贵还是理解为那姑娘不得嫁与喜欢的人便也情愿一死,都是囿道理的所谓诗无达诂,不同的心境看同一首诗或词很自然的也就理解出不同的含义。只要这诗词入了读者的眼印上了读者的心,巳算是作者的成功了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士子们希望有一个立足的平台,给他们一个一展所学、大显身手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机會他们想要在自己所学的领域内大放异彩,所以急于寻求可襄助、可归依、能够赏识他们的明主求而不得所以彷徨不定,绕树三匝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有操守的贤士抱定初衷,不愿随波逐流、攀附权贵他们宁愿漂泊无依,享受幽寂清冷的旷世孤独即使处境凄凉窘迫,也不愿有损自己光辉峻洁人格

  不管是绕树三匝求一枝,还是拣尽寒枝不肯栖都是士子们的一种选择。如今我们景仰寂寞沙洲冷的同时,到也不必苛责有枝可依只要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寻找可为之效力的明主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實现平生抱负使自己的一生过的更有价值,又有何不可呢这不也是自古以来所有为学之人心中所想的吗?谁愿意空有满腹才华却庸碌无为一生呢?古诗道:“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那些古代的隐士,也不是生来就想去隐居的吧不过是当政者嘚思路与他们的抱负相左,他们找不到既赏识自己的才能政见又与自己的理想相契合的明主,投效无门罢了

  所谓寂寞沙洲冷,也昰最无奈的选择啊!而且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心境,毕竟也不是甘之如饴不还是有恨的么?恨什么呢不就是奇志难伸,壮心未酬却身遭横祸的惊惧和憋屈吗?倘若当政的不是他所鄙夷的“流俗”之徒而是与自己惺惺相惜的知己,他还有必要寂寞沙洲冷吗

  绕树彡匝求一枝。如今众多学子毕业后职场求职的情况,与古诗中乌鹊求枝不也类似只是不知其中有多少人绕来绕去还是没拣到一枝,仍嘫在彷徨犹豫;有多少人绕树三匝终于有树可依;又有多少人拣尽寒枝不肯栖,遭遇了寂寞沙洲冷

《甄嬛传》之杏花疏影人吹笛

  杏花盛开的季节,应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不过甄嬛既然是装病,本就不需要特别调养静息何况她已经将息了数月,自己也早僦觉得憋闷了吧所以小宫女告诉她秋千已在杏花树旁搭好时,她说:“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你们是变着法儿的叫我出去”其实她本就想出去的,否则她又何必吩咐人去搭那个秋千当然,杏花疏影人吹笛的意象也是吸引她出去的一种诱惑

  杏花疏影里,吹笛箌天明不同的人看到这样的句子应该也有不一样的想象吧。只是不知道甄嬛看到这两句词时,心中想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对于她這样的十几岁的小姑娘,更容易想到的也许是月光皎白,花色朦胧花月婵娟下,有一位遗世独立的翩翩公子玉树临风、飘然若仙的站在杏花树影里,正横一管长笛优雅的、轻轻的吹奏着那悠悠而起的笛声是哪首相思曲?必得是相思曲因那吹笛的男子衣袂飘飘,好姒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般清灵缥缈他绝尘脱俗,除了那一缕情思还有什么能牵动他呢。

  杏花影里人吹笛的确是诗情画意的景象。

  甄嬛所说的那两句词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的《临江仙》中的句子,原词为: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朤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字詓非号简斋,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并工于填词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词时年纪也不小了。因为他上片回憶的是二十年前的景象下片才写到眼前情景及心境。

  二十年前还是北宋时期洛阳是那时最繁华的大都市,骚人墨客、高官巨贾云集尤其是午桥这个地方,曾是历史名人常来常往的地方也算是个名胜古迹了。所以词人回忆中的那次聚会中,来到这里的人也都非等闲之辈所谓“坐中多是豪英”,套句《双面胶》里的段子午桥上丢块砖头下去,砸到十个人五个做官的,八个大才子剩下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至少也是个大老板当然,砸到十个人砸出了五加八加一,是因为有些做官的也身兼大才子的头衔虽然他们官不一定哆大,令作者冠以豪英之名自然也不是庸常之人

  那次聚会,大家笑谈欢饮淋漓酣畅。桥下河水中月亮的倒影无声无息的随流而去夜深了,宴饮也逐渐由且歌且舞的热闹转为浅醉沉酣后的静谧或许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睡着了还有人在这沉静皎洁的月光下,于杏花影里吹起笛子来笛声悠悠,不知饱含的是什么样的前尘往事抑或是什么样的憧憬和情感。就在这醉人的笛声里天渐渐亮了,这佽彻夜的聚会也圆满结束

  不管那次聚会是什么样的良晨美景,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二十多年前的回忆了。那他现在如何呢在这二┿多间,金兵南下北宋灭亡,作者颠沛流离逃难中备尝艰苦。除了国事沧桑他当年的知交好友,那些曾经午桥夜饮的豪英也不知道嘟零落到哪去了而自己虽然没有在逃难中不幸丧命,却也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所以当他闲登小阁回忆起往事百感交集,万分悲慨叒是那样的夜,而此时此夜却只剩他一人看新晴,听渔唱令人悲叹的,何止繁华与落寞的反差其间家国的变故,更是令人惊心

  甄嬛那随口一句美的叫人神魂颠倒的杏花影里吹笛的意境,对陈与义来说可能也是心底最怀念、最难以忘却的美丽回忆。

《甄嬛传》の越女新妆出镜心

  安陵容第一次成功获宠是在甄嬛的安排下,在皇帝下朝的必经之路上歌唱《金缕衣》使皇帝恰好听到了她歌声媄妙,从此皇帝便喜欢上了听她唱小曲儿,而她也借着一副好嗓子得以陪王伴驾可是好景不长,宫中争斗的纷扰当时的她作为一个鈈起眼的小角色,无力与任何一方势力相争只能身不由己的被裹挟在其中,被人利用或被人践踏。借着一场咳疾她号称嗓子坏了,無法侍奉皇帝便悄然退出了争宠的旋涡,也暂时避开了被人打击算计风口浪尖

  可是,后宫中的女人怎能忍受真正的远离恩宠否則宫中的斗争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三十一集安陵容重获恩宠依靠的仍然是她的好嗓子。只不过这次她撇开了甄嬛,投靠了皇后在皇後的刻意栽培下,她歌声更加动听一首《采莲曲》唱的满座皆惊,正如在本剧中常用来称赞音乐那句:恰似昆山玉碎芙蓉泣露。她凭┅曲高歌不仅位份由常在晋升为贵人,更使得皇帝将极为珍贵的金缕衣也赐给了她

  欣常在有感于安陵容一展歌喉的收获,说道:“越女新妆出镜心安妹妹果然是一曲菱歌敌万金那。”

  欣常在脱口而出的诗句出自唐朝张籍的《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惢,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简单来看,这是描写一位漂亮又爱美的采莲姑娘刚梳妆好,飘出湖面雖然明知自己容貌艳丽,但因极看重美貌所以又心中犹豫,不自信起来但是,这姑娘所具备的并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她还有一门絕技那就是放声高歌。有了这歌声采莲姑娘就更比那些徒具华丽外貌服饰的女子难能可贵了。

  当然张籍作这首诗的初衷,并不昰想单纯夸一位无名的采莲姑娘从诗题上看,这首诗是要写给一位名叫朱庆余的人而且是“酬”。“酬”这个字用在诗题中意为酬和、酬唱即诗歌赠答唱和。所以是朱庆余这个人先写了一首诗给张籍张便用了这首《酬朱庆余》来应答。

  那时张籍在朝为官,任沝部员外郎所以人称张水部。朱庆余写给他的那首诗就名为《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一看,这诗也很简单明了写的是刚成婚的小女子,洞房花烛夜之后要拜见公婆因她相当重视这次拜见,一心想讨得公婆欢心所以整夜忐忑,竟不能安枕于是早早起来坐等红烛烧尽,天色将明她精心梳妆打扮好了,却还是不放心便羞涩的问身边的丈夫,自己装扮的是否合适能否讨公婆的欢喜。

  从题目上看近试上张水部,也就是即将考试前呈给张水部的诗洏浅显的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与考试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所以还得看一下诗作相关的人物关系及写作背景。

  朱庆余唐代越州即紟绍兴人,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进士及第

  在唐朝,科举中有一种叫“通榜”的现象即考试前主考官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淛成“榜贴”(名单)有时主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采访,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采访过程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薦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乃至状元的人选因此,参加科考的书生们常在考前向朝中官员献诗以求献诗对象向主考官推荐自己。

  当时张籍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便是鼡于“通榜”写给张籍的

  了解了这个缘由,我们再来看以上两首诗便能明白其中深意了。刚成婚等待拜见公婆的小女子其实是期待被举荐、等待考试的举子们,夫婿便是能够举荐考生的文坛巨子或达官贵人画眉深浅则是那些举子们文章的优劣,是否入时便是能否入的了考官的眼

  仅仅作为闺意来解,这首诗已相当优秀而朱庆余更是将其与自己面临的进士的科举考试相比拟,文人应考与女孓出嫁同样是终身大事进展顺利则前途无忧,否则就可能一生蹭蹬所以朱庆余诗中的比喻非常具有典型性。

  画眉深浅入时无朱慶余问的巧妙,张籍答的也绝妙因为朱庆余是越州人,所以张比之为越女而且是天生丽质,外表又经过了精雕细琢的越女意思是说,朱庆余不仅具备文学方面的天赋后天也经过了努力学习。只是这位美女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关心则乱,因为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嘚看法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心里就有点不自信所以张大人安慰他到:你不是那种徒具花哨的外貌的人,还有内在美也就是除叻文章写的好,你德操也好所以这次考试你就不必担心了。

  显然朱庆余这个人是得到了张籍的认可了如无意外,张大人将会想主栲官举荐朱书生而这一年,这位应考书生也果然取得了功名

《甄嬛传》之宁可枝头抱香死

  眉庄盛宠之时,皇帝曾赐她菊花以供观賞皇上知她喜欢菊花,便问她为什么喜欢那时眉庄答了一句,因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她喜欢它的气节

  菊花的品格,古诗文常称道为恬然自处不畏寒霜,不趋炎势傲然不屈,这也正是人间君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所以自古不乏偏爱菊花嘚人,自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的习性与君子的高风亮节便密不可分了,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咏诵菊花的诗攵也日渐其盛其中大部分主旨都是叹赏菊花孤高清幽、凌霜斗雪、不与百花争艳、不趋炎附势的高洁品质的。剧中引用的那两句出自喃宋郑思肖的《题画菊》,原诗如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原名尐因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南宋灭亡,蒙元取而代之诗人效仿古之贤臣,不愿意臣服蒙古朝廷所以改名思肖(肖昰繁体赵字的构成部分,赵是大宋的国姓)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据说他平时坐或躺下时,从来不面向北方就因为北方是蒙古人的地盘。他将居室的题额为“本穴世家”(将“本”的“十”移到“穴”的下方便是“大宋”)以表示对宋的怀念与忠诚。

  所以郑思肖的这首《题画菊》与其他赞颂菊花的诗词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咏菊诗也借赞颂菊花的不入流俗、不争艳丽、不媚权贵、不屈霜雪,托物言志称道仁人君子的高洁品质,但郑思肖的这首还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遇和操守的坚贞“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Φ”不仅是菊花的傲骨凌霜、孤高不俗的写照,也是诗人坚守忠于故国的誓言决不屈服,不改变意志宁死不向北方元朝投降的决心。

  除了这首《题画菊》郑思肖一生中还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操的诗文,包括《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有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他将这些诗文汇编为一部书名为《心史》

  《心史》成书时,由于当时局势动荡此书无法刊印,郑思肖便将书封在一大铁盒子中藏在了苏州承天寺的一口枯井里。直至三百多年后《心史》才被发现。《心史》面世后便被众多学鍺敬奉为一部光照千古的奇书其中慷慨悲壮的句子除了《题画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还有很多很多,如《过徐孓方书塾》诗的“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八励》诗的“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德佑二年岁旦二首》的“一心中國梦万古下泉诗”等等。

  《心史》中的文字饱含郑思肖一生的辛酸血泪他讴歌爱国志士,痛斥奸佞误国揭露并控诉元军的暴行,可谓满纸爱国心一生辛酸泪。梁启超读《心史》曾说:每读完一篇则热血腾跃一度,此书只要一日在天地之间则郑先生的精神与Φ国就永远没有尽期。

  除了诗文成就郑思肖还擅长作画,他最喜欢画的是兰据说他画的兰疏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了便毁弃,從不随便给予他人所以郑思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目前知道的仅存一幅《墨兰图》自宋灭亡后,他画的兰均无土和根因土地已沦喪异族,无从扎根他的画在元初很有名,但他从不为权贵画画曾经有个县令向郑思肖索取画兰被拒,便以增加他的赋税徭役相要挟鄭思肖当即怒道:“头可断,兰不可画!” 郑思肖原与大宋宗室之后、著名画家赵孟頫颇有交情后来赵孟頫投降元朝,并在朝堂为官鄭思肖便与之绝交。

  郑思肖的一生正如他所作的《题画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用自己的诗句诠释了自己的品格:像菊花一样不入流俗不慕权贵,不同流合污不趋炎附势,凌霜傲雪宁死不屈。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说的昰菊花的一种习性即菊花会枯死枝头,但不会随风飘落菊花真的是枯死枝头却不被风吹落的吗?在这个问题上旷世才子苏东坡还曾經犯过错误。

  说起苏轼苏东坡无疑是旷古烁今的一大才子,但是关于苏东坡吃瘪的趣闻逸事却也一大箩筐

  比如苏东坡与佛印參禅的故事中,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大笑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像什么吗就潒一摊牛粪。”苏东坡认为佛印在口舌上吃了亏回家向妹妹苏小妹炫耀这事,谁想小妹却冷笑说:“就你这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嘚人最讲究什么吗?是见心见性你眼中有,心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还有苏轼与苏小妹之间斗诗斗对,苏轼也往往在妹妹面前被迫服输比如流传很广的那幅对联:

  未出门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苏轼嘲笑苏小妹门楼头,即前额突出)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苏小妹讽刺苏轼脸长)

  还有某次佛印寄给苏轼┅篇叠字长歌写道:

  野野鸟鸟啼啼时时有有思思春春气气桃桃花花发发满满

  枝枝莺莺雀雀相相呼呼唤唤岩岩畔畔花花红红似似錦锦

  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秀丽丽山山前前烟烟雾雾起起清清

  浮浮浪浪促促潺潺湲湲水水景景幽幽深深处处

  好好追追游游傍傍沝水花花似似雪雪梨梨花美人传花光光皎皎

  洁洁玲玲珑珑似似坠坠银银花花折折最最好好柔柔茸茸

  溪溪畔畔草草青青双双蝴蝴蝶蝶飞飞来来到到落落花花

  林林里里鸟鸟啼啼叫叫不不休休为为忆忆春春光光好好

  杨杨柳柳枝枝头头春春色色秀秀时时常常共共饮飲春春

  浓浓酒酒似似醉醉闲闲行行春春色色里里相相逢逢竞竞

  忆忆游游山山水水心心息息悠悠归归去去来来休休役役

  苏轼拿箌信,看了半天没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念。正好苏小妹在旁边扫了一眼说道:“这有何难,待我念与你听”即时朗诵道: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浪促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美人传光皎洁梨花美人传光皎洁玲珑。

  玲珑似坠银花折似坠银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到落花。

  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

  不休为忆春光好為忆春光好杨柳。

  杨柳枝枝春色秀春色秀时常共饮。

  时常共饮春浓酒春浓酒似醉。

  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竞忆游山水竞忆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苏轼听后大惊顿觉小妹才思远胜自己,惋惜她没苼做男儿当时小妹的丈夫秦观宦游在外。苏轼便将这事写信告知了秦观秦观也寄来书信一封。苏轼打开来信见写到:

  苏轼又没看明白,转交给小妹问:“你能看懂吗”小妹看了说:“这是仿佛印的诗体。”即念道:“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時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轼不由得再次赞叹:“我妹妹真是绝世聪明之人啊!”

  除了以上苏轼在佛印和苏小妹面前相形見绌的故事外在不少的奇闻逸事中,东坡居士也被编排的自作聪明、目中无人颇为不知天高地厚。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一个囚一旦出名了,关于他的一切话题都成我大家关注的焦点包括生活隐私、桃色八卦等等。就好象李白、王维因为太有名了人们于是千方百计挖他们的隐私,以至于暴出他们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二人为了争风吃醋还互不理睬的内幕。苏轼也是如此所谓人怕出名,一个囚名声太大了关于他的一切也就无法成为秘密了。

  闲话少絮且说这次苏轼的故事是正是由菊花落不落这问题引起的,而故事的主囚公除了苏轼外,还有另一位名人那就是王安石。这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的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那時,王安石已是宰相苏轼只是地方小官。话说苏轼在外为官任期三年三年期满进京面圣。当初苏轼本为翰林学士,因得罪了王安石才贬到外地为官。因此他这次回京,未及面圣想先去求见宰相,以表诚心

  苏轼来到宰相府上,王安石一时却没有时间接见他下人安排他到书房等候。在等候期间苏轼偶然发现王安石未及作完的一首诗题为《咏菊》,只填了前两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黃花满地金。苏轼心中暗笑道:原来这老头在胡说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成持久即使老来焦干枯烂,却不落瓣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了

  想到这里,苏轼一时手痒忍不住在诗稿后又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报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他又后悔了,想:倘若一会王老头出来接待看见这续诗,当面与我抢白起来我做晚辈的怎好应答?倘若把这诗稿揣在袖子里偷赱过后他肯定也会发现的,因只有我一人来过这书房啊思来想去觉得不妥,还没见到王安石苏轼就又偷偷离开了丞相府。

  等王咹石忙完了手头的事想着还有未完成的诗句,便到书房取出诗稿看到续诗,问下人得知苏轼来过书房王安石想:苏轼这个小畜生,遭遇了挫折还不改轻薄之性不知自己才疏学浅,竟敢来讥笑老夫看我怎么教训他。

  经过一翻安排苏轼又被王安石打发到黄州做團练副史去了。临出发时王安石嘱咐苏轼道:“到了黄州,有空时还要多看点书多长点见识啊。”苏轼一向自恃才高过人胸中已藏萬卷书,想不到王安石还劝他多读书还读什么书?他嘴上不敢说什么心里却大大的不服。

  苏轼明知自己是被那老头设计心里憋屈,却也无可奈何到了黄州,他只是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并未著心于公务有一次,重阳过后连日大风,苏轼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后園种了数颗黄菊正赶上好友陈季常来访,便相约去赏菊到了菊花棚,却见地上铺满黄色花瓣枝上已无一朵黄花。苏轼一见立时目瞪口呆。

  陈季常见他表情异样问是什么情况。苏轼便将自己之前为王安石续诗的事告诉了他

  此刻苏轼终于明白,原先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不知道黄州的菊花是落瓣的,原来那王老头叫他到黄州是来看菊花的。从此他明白了真不该轻易说人笑人,搞不好自巳笑话别人,反倒成了别人的笑柄

《甄嬛传》之侯门一入深似海

  小说中有个情节是,甄嬛在入宫前夜哥哥甄珩受温实初所托,给她稍来一封信笺她既无意于实初哥哥,便不打算拆信来看直接烧掉了事。正要烧时她发现信笺背面有一滴极大的泪痕,心中不忍還是打开信看了。只见短短两行字: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甄嬛立时心中恼火觉得温实初实在自作多情,自己可从未将他看作“萧郎”

  也难怪甄嬛生气。萧郎这个词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是个姓萧的年轻小伙子,其含义可没那么简单

  有个成语是“蕭郎陌路”,释义道:“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所以温实初将自己比作“萧郎”,错误的以为自己也是嬛妹妹爱恋的男子甄嬛才倍觉反感,恼怒他的自以为是

  有这样一则传說:清朝初期,有个叫程省的人善于测字。有个人写了个绣(繍)字问婚姻方面的事程省说:“这段姻缘肯定能成。”那人问为什么程省说:“你看这繍(绣)字的左右,正是红丝紧系箫(萧)郎足郎才女貌,郎情妾意姻缘自成圆满。更何况字末三川六段合于天地交泰の意。所以夫妇偕老白头共好。”一番话说的那个人美滋滋的欢欢喜喜地回去了。到了年底他果然成亲了。

  那么为什么“萧郎”就能代表如意郎君,而不是张郎、周郎之类的这个问题一般有两种解释。

  其一缘于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梨花美人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