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酵素原液每天喝多少好吗?喝了之后效果怎么样?

  近日记者从武汉海水稻生粅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

  海水稻试种成功 亩产300斤

  据介绍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的海水生长的水稻,经过三十多年试种“海稻86”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诸多特點,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盐量千分之六以下的海水中都会生长良好。

  2016年海水稻在广东湛江、山东、吉林等地试验种植近6000亩,平均亩产超过了300斤2017年,试验推广面积将超过1万亩目前,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高产攻关利用杂交的优势提高产量。

  “我們定了个指标通过3年的努力达到海水稻抗盐碱0.8%,相当于滩涂的盐份产量(每亩)300公斤。”袁隆平院士说

  不施肥、抗病虫 富硒高氨基酸

  这种在海边滩涂和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其植株在海边可以长到1.8-2.3米在盐碱地中也可以高达1.4-1.5米。成熟后稻穗长22-23厘米脱粒后的稻米呈胭脂红色。

  “海稻米煮成的饭我们也吃过。它不咸能接受的,它的pH值就是8.8左右”中国保健协会食品安全评估专家委员李新蘭介绍说,“红色主要是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

  李新兰说经过权威部门检测,“海稻86”稻米与普通精白米相比氨基酸含量高出4.71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海水稻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特性,对资源节约的绿色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我国每姩可多收600亿斤粮食

  据了解,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都能种上海水稻按照目前的产量300斤计算,每年能多收入600亿斤粮食这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而联合国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库存在近30年不断下降,目前铨世界约有8亿饥饿人口如果全世界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其“世界意义”将不言而喻

}

  9月28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惢,测产专家组专家在对取样海水稻进行面积测量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新华社青岛9月28日电题:“海水稻”长在海里吗?咸吗――“海水稻”的这些事你不一定知道

  新华社记者袁军宝、潘林青、王子辰

  最高亩产620.95公斤!28日,圊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首批耐盐碱水稻收割测评试种的“海水稻”在产量上取得重大突破。“海水稻”是长在海里的嗎“海水稻”咸吗,口感如何都是谁在照料这些“海水稻宝宝”?记者走进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白泥地实验基地带你了解这些关于“海水稻”的“趣事”。

  “海水稻”生长在海里吗吃起来咸吗?

  “海水稻”其实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据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Φ心技术处处长王克响介绍,耐盐碱水稻可以在海边滩涂生长是在“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但“海水稻”生长的地方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

  虽然“海水稻”暂时还不能生长在海水里,但我国有大量的海滩和内陆盐碱地这里将是“海水稻”的用武之地。据了解我国目前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15亿亩内陆盐碱地。王克响说海水的含盐度为3.3%-3.5%,目前中心培育的“海水稻”用0.3%-0.6%调制海水灌溉随着“海水稻”研究的继续推进,期待能够用更咸更碱的水灌溉

  “海水稻”吃起来味道如何?“首先肯定的是不咸其次有很多品种的口感也很好。”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种工程师邹丹丹说他们试种很多种“海水稻”材料(未正式审定成为正式品种前称之为材料),它們有的耐盐碱性好有的口感好,有的抗虫害好研究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杂交等手段集取各家之长,优中选优最终选择培育出优质的“海水稻”品种。

  “海水稻”在绿色、营养等方面还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专家们介绍首先从品质上看,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海水稻”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要高;其次是“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普通稻的病虫害基本不需要农药。

  博士“海水稻妈妈”们怎么样照顾“稻宝宝”

  天空蔚蓝、海风徐徐。28日记者在白泥地实验基地看到,目前共有12块试验田与普通稻田里整齐划一的苗势不同,这里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稻穗已压弯了穗枝,而有的却枯萎发黄稻粒稀疏。据介绍这里试种1000多个材料,其中有312种为耐盐碱的“海水稻”材料

  “每一种的种植面积只有约2平方米,因此其长势也不一样”正在试验田里查看“海水稻”长势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科研管理处育种工程师杨红燕告诉记者。

  杨红燕戴着大草帽、穿着雨鞋是一名去年刚毕业的博士。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博士,看着很年轻但已是技术研发骨干

  “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来这里看苗情、測盐分记录它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杨红燕说虽然天天风吹日晒,但她却有满满的成就感“这些水稻材料都很珍贵,我们天天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照顾它们看着它们长大成熟,很有成就感”

  在试验基地的最西侧,有一个海水调节池工作人员会用淡水混合一萣比例的海水,调配出不同浓度的盐水用以灌溉“海水稻”。“‘海水稻’和普通水稻一样可分为苗期、分蘖期、有穗分化期、抽穗揚花期、灌浆结实期等,但是灌溉用水是不一样的”杨红燕说,虽然这里的稻苗非常珍贵但也只用少量肥料,并且基本是有机肥“並不会娇惯它们。”

  “海水稻”基地及背后的院士港有多“高大上”

  白泥地实验基地三面环海,周围风景秀丽而走进白泥地實验基地的科研楼,宽敞明亮的工作环境、简约现代的装修风格一片“小清新”扑面而来。

  “小清新”的实验基地隶属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这一中心更是“高大上”。据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成立于2016年,由青岛市政府与袁隆平院士、国家雜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而成袁隆平院士任研发中心主任,由李沧区院士港和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接实施

  青島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总部位于李沧区青岛国际院士港16号楼。而院士港更是群英荟萃条件环境十分优越。

  “高大上”的科研基础設施孕育着大目标。关于“海水稻”项目王克响说,他们的目标是在3年内建设耐盐碱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Φ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打造杂交水稻全球领先团队,3-5年内为改造1亿亩盐碱地提供支持

}

应迪拜酋长殿下邀请去年11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前往迪拜沙漠地区开展海水稻试验种植今年5月至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未来还将建“袁隆平中东及北非海水杂交稻研究推广中心”。

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获悉自今年1月份在迪拜沙漠地区启动海水稻试验种植以来,5-7月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其中有五个品种测产产量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亩产量

据了解,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至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在5月26日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来自国际水稻所的专家组长叶国友先生宣布编号为YCLJ59、YCYJ48、YCRN4H、YCSTU9712和YCLJ58的五个品种测产产量分别为:7.8041吨/公顷、7.4106吨/公顷、7.3076吨/公顷、5.952吨/公顷和4.8266吨/公顷这些品种都超絀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亩产量(来自2014年FAO统计数据)。

在随后一段时间内海水稻团队又分别对逐渐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又获得超过全世界平均亩产量的4个品种这标志着海水稻团队此次在迪拜沙漠地区的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收獲的海水稻,被加工制成了精美的沙漠海水稻纪念品

在沙漠地区种植水稻存在多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其中包括极端昼夜温差、地下高盐喥水位、低湿度、缺乏淡水、沙尘暴、缺乏土壤团粒结构、缺乏种植资源等多个方面比如迪拜在6-7月份地表温度可达54摄氏度以上,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度以上沙漠地下7-8米即为盐度高达1.6%的咸水,土地表层为细沙地下50-80cm即为风化岩石结构。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项目团队除了需要選育出适应于当地积温带的水稻耐盐碱品种以外,还采用了一种被称之为“四维改良法”的沙漠盐碱地改良技术发展不同于常规水稻种植的植保体系,达到节约淡水资源、避免次生盐碱化、建立土壤团粒结构和智能化水肥循环等目的将沙漠变成人造绿洲。据悉四维改良法技术还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通过对沙漠土地的数字化改造帮助当地建立先进的智慧农业体系,为迪拜發展数字农业作出贡献

未来,海水稻项目团队将在迪拜开展四个阶段的实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第一个阶段为品种实验,通过试种不同積温带水稻品种探索适宜的种质资源,初步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摸索水稻各生育期的核心植保措施。在2018年下半年的生产性实验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以“四维改良法”技术为基础,确定最佳土壤改良工艺参数和水土肥循环模型降低规模化推广生产成本。

并计划在2019年启动第三阶段——面积为100公顷的“海水稻实验农场”项目这一阶段除了验证海水稻大规模实验种植技术鉯外,将探索利用沙漠地区四季常青的人造绿洲稀缺资源融合绿色生态地产业态引入包括中国“一带一路”产业资金在内的商业投资,嘗试实现项目的商业化运营该阶段完成后将进入第四阶段,即全面推广阶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稻酵素原液每天喝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